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养老培训大全11篇

时间:2023-01-16 00:54:32

养老培训

养老培训篇(1)

老龄化人口数量正在逐年增多,增大了对养老机构的需求,还需要在培育养老护理员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以及综合护理技能,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促进养老服务模式的变革。所以,要加大对养老护理员的教育培训力度,通过综合性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了保证养老护理员教育培训的质量,必须构建系统规范的培训标准,激发养老护理员的工作热情,使得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养老服务当中。

1.建设养老护理员培训总体标准

加强对养老护理员的教育培训,使其能够最大化的满足养老服务需求是当前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措施。而为了保证培训工作质量,就必须要建立相应的培训标准。在一个完善的培训标准体系当中,首先需要设定的是培训工作的总体标准。在整体性标准建设当中需要重点把控好以下几个环节:第一,培训场地和设施。在培训场地的设置以及各项培训设施的安排方面,必须要符合养老护理员理论和实践学习的要求,配备有专门的培训设施和模拟场地,确保这些场地设施能够辅助养老护理员完成多种护理技能的实践操作,积累丰富的护理理论知识。第二,师资队伍。培育养老护理员的师资团队必须要有较强的专业素质能力以及职业素养,以便通过言传身教和示范指导等多元方法强化对养老护理员的教育指导。第三,培训档案建设。专门为养老护理人员建立培训档案,记录培训过程以及整个过程当中护理员的一系列表现,以便为培训评价打下基础。第四,培训评价与改进。在培训评价体系和标准建设当中,需要设置弹性空间,以便进行评价调整和改进。

2.设置培训机构及培训对象标准

从事养老护理员培训的培训机构要满足的标准主要包括:第一,培训机构具备对养老护理员实施专业化培训的师资团队,同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能够顺利的完成与养老护理员培训一系列的保障工作。第二,具备丰富的培训经验,同时在培训场地以及相关设施方面非常完美,能够有效培育经验和技能过硬的养老护理员团队。第三,设置有完善的培训计划、流程、组织和考核制度。培训机构需要立足学员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他们学习规律的计划,对工作流程进行规范,与此同时,能够形成对养老护理员培训结果的全方位考核。第四,具备完善的师资管理、学员管理、教学管理、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能够为培训工作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第五,具备实施理论和实践综合教学的方法、场地、设备设施等条件。接受培训对象需要满足的标准主要有:第一,热爱养老护理工作,具备职业道德素质,能够在日常工作当中坚守职业准则。第二,本身拥有一定的养老护理知识和专业技能。第三,能够在接受培训的过程当中认真学习和消化,努力完成各项培训工作任务,主动接受培训考核。

3.完善养老护理员培训考核标准

养老培训篇(2)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8-0014-01

一、养老服务业

目前,我国并没有关于养老服务业的官方定义。一些学者在研究中根据实际情况作了一些定义。主要如下:

陈谊(2013)在《北京市养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一文中认为,养老服务业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医疗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满足老年人特殊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服务行业”,其涉及领域较广,既包括生活业(如老年护理服务),也包括生产业(如老年科技产品研发服务);既涉及传统服务业(如老年旅游服务),也涉及现代服务业(如养老信息咨询服务)。

于戈和刘晓梅在《论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则认为,养老服务业是集生产、经营、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各链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扩大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除了包括传统意义的老年生活照料、康复护理、专项用品开发等外,养老服务还包括老年食品、用品、保健、保险、旅游、文化、教育等诸多产业。

学者赵晓征在《养老设施以及老年居住建筑――国内外老年居住建筑导论》中则提到,“所谓养老服务业是指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护理服务,满足老年人特殊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服务行业。发展养老服务业是当前解决老年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保持家庭关系和睦稳定、促进老年群体和谐相处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职业培训

张彦、陈晓强在《劳动就业概论》中认为,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培训是一种按照不同职业岗位的要求对接受培训的人员进行职业知识与实际技能培养和训练的职业教育活动。以把新生劳动力培养训练成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素质的合格劳动者,把具备一定职业经历的人员训练成适应新的职业岗位需要的劳动者,以适应就业和转换职业的需要为目标。本文所涉及的职业培训是指对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特别是指专业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劳动能力的培训,使之具备一定的职业知识和实际技能。

三、养老服务职业培训的研究现状

目前,尽管学术界对于养老服务所存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对于养老服务业的职业培训的研究还是相对较少的。在中国知网(CNKI)上进行检索,以篇名“养老服务业”进行查询,显示近十年(2005―2014年)的相关文献共有484篇。相同的检索条件下,查找“养老服务业职业培训”相关内容,却仅有8篇。由此可见,我国目前关于养老服务业职业培训的相关研究还不成熟,处于起步阶段。

四、开展养老服务业职业培训研究的意义

老年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照顾、精神慰藉、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紧急救助等方面的需求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加强养老服务职业培训的相关研究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伴随老年人口的急剧增长,养老的压力日益增加,成为国家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现有养老机构床位数量严重不足,专业护理人员短缺,以及社区养老服务网络缺失等,这些问题都是我国发展养老服务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加强养老服务职业培训的相关研究有利于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一方面,养老服务业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护理服务,满足老年人特殊生活需要的服务行业。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使广大老年人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对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另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伴随老年人口的急剧增长,养老的压力日益增加,成为国家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现有养老机构床位数量严重不足,专业护理人员短缺,以及社区养老服务网络缺失等,这些问题都是我国发展养老服务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

(三)有利于推动养老服务职业培训

现有养老服务机构专业护理人员队伍流动性较大,整体技术能力较低,学历水平不高,职业培训不足,也是制约着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加强养老服务职业培训的相关研究,通过分析养老服务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有利于相关职能部门的决策,有利于推动养老服务职业培训。

养老培训篇(3)

二、我国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养老机构管理现状

我国养老机构的最初建立,是针对于家庭经济水平非常困难和无亲属照料的老年人,如农村“五保户”老人和城镇“三无”老人。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时代,老龄化人口急剧增加,加上大部分家庭只有一到两个子女,家庭的老人抚养能力明显不足。因此越老越多的老人需要借助于养老机构解决养老问题。当前我国养老机构的兴建力量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组织,政府作为养老问题的主要责任承担方,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政府也一直为兴办养老机构付出努力。但是目前由于政府力量不足,需要寄希望于另一个方面,即社会的力量,也就是市场的力量。现在市场上兴起了“养老机构”热,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投资兴建各式各样的养老机构,供老年人养老。但是无论是公办养老机构还是私办养老机构,都存在服务水平较低,服务定位模糊,供给力量不足的问题,无法满足老年人需求,尚需做出较大的改变。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养老机构现状堪忧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原因是政府扶持力度不足。目前单单依托于政府的力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老龄化时代的快速到来令政府和家庭都措手不及。政府的管理维度和财政水平有限,只能寄希望于民间养老机构来缓解养老压力。但是民间养老机构如果没有政府在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很难建设设施及服务水平都很高的养老机构,或者即使凭借自身力量建立了水平较高的养老机构,势必会造成价格猛增,不适应老年人的经济状况。以山东省为例,目前床位数在50个以上的民间养老机构,地方政府给予每张床位500—3000元的补助,但是实际每张床位的造价成本在5万元以上,政府扶持力度过小,势必会造成民间养老机构建设单位为节省成本,偷工减料、粗制滥造或一味的抬高价格。总之政府扶持力度不足制约着养老机构的发展。第二个原因是服务模式雷同化、单一化。当前各级政府下属都会建立当地的公办养老机构,市、县、镇养老福利院接受当地一些孤寡老人,但是各级福利院的服务设施及所提供的服务都基本一样,在医疗护理方面普遍欠缺,不能满足身体状况较大,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同时民办机构由于资金及管理能力不足,也是普遍提供基础养老服务。当然民营养老机构也有的提供特殊服务,如传染病病人及临终病人,需要缴纳高额的护理费用,总体来说目前社会上的养老机构提供服务模式单一,只提供基本的住宿和饮食,缺乏各级护理型服务,特别是高护服务。第三点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真正有需求的老年得不到照料。原则上讲,政府组建的公办养老机构,首先应该满足经济十分困难。身体状况较差老年人,如“五保户”老人,然后存在剩余床位时再接纳家庭经济状况好,自理能力强的健康老人。可是目前在政策上对于公办养老结构接收人员的规定并不是十分明晰,监管措施也不到位,从而导致很多公办养老机构,特别是设施好、水平高的养老院、福利院被有关系的身体素质好的老人抢占,而真正需要帮助的困难老人反而无处可去。同时公办养老计划也乐于接受经济条件好,身体状况好的老人。福利选择模式的倒置,使得养老问题更加严峻。

三、提高养老机构服务水平的关键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文章第二节在分析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时,有两个方面都涉及到政府的政策及扶持力度。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养老这一严峻社会问题面前,承担着主要责任。纵然目前在市场力量自身的调节下,民间养老机构此起彼伏,但是仍然需要政府这一主导力量来调节其健康规范化发展,也需要政府加大财政和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引导整个养老机构建设市场的稳步发展。首先在财政支持方面,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公办养老机构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办养老机构的数量与规模。同时对于民办养老机构也给与一定的经济补助,提高民间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积极性。其次是在具体政策方面,给与民间养老机构一定的政策优惠与政策支持,方便其广泛开展养老机构建设。更重要的是加强政策监管,在养老机构资质审核、床位分配等方面制定明确严格的规章制度。

(二)加强机构各层工作人员培训

养老机构服务水平的提高,整体模式的改进,在实际操作中依赖于各层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人员水平的提升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养老机构服务水平低下的问题。养老机构,特别是民间养老机构,其组织形式与普通企业类似,一般采用直线式管理结构方式,管理人员分为上中下三等,各层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不同的职业素质,满足不同的管理工作需求。因此养老机构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重视培训工作。本文将对养老机构各层管理人员培训方面展开研究。

四、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建议

(一)基层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建议

养老机构基层管理人员是与老年人实际接触最多,与基础具体的护理工作距离最近的管理岗位。首先在基层管理人员的选拔上,最好是由工作积极努力,好评度较高的一线工作人员当中选拔而来。具体选拔可以通过考核,投票等环节。其次在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方面,由于基层管理人员是与老年人接触最多的岗位,要加强对其专业素质的培训,主要是具体护理方面的培训,包括基础医疗服务专业素质和护理专业素质。同时作为一个管理人员,需要对其应变能力和具体管理能力进行培训,比如临时性紧急状况的发生,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冲突,服务对象的具体需求变化等方面。

(二)中层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建议

养老机构中层管理人员,作为基层人员与高层管理人员的联系纽带,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因此其培训内容与两者相异。首先在中层管理人员培训工作中,要加强其实际管理能力的培训,中层管理人员不涉及到具体的护理服务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对基层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指导和分配工作任务因此要注重提高中层管理人员对短期计划制定和中长期计划实习方面的培训指导。其次中层管理人员作为高层管理人员与基层管理人员的传输通道与纽带,要在其培训过程中加强其沟通能力的培训,使其一方面能够准确、快速、明晰的将上层的管理思想和工作任务准确的传达给基层管理人员,另一方面也能将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任务完成情、基层意愿完整的传递给高层管理者。

养老培训篇(4)

关键词 养老服务;养老护理员;职业培训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2.052

作者单位:050011石家庄市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胡雅萍),河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朱玉芳,谷岩梅),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彭龙),河北医科大学二院教务处(韩志敏),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齐雅翠)

胡雅萍: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通信作者:谷岩梅,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基金项目: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30219)

Empirical research on nursing institution for the aged and nurse training

HU Ya-ping(Shijiazhang First Hospital,Shijiazhuang052011)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basic situation in variety of nursing institution for the aged in Hebei province.Methods: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was applied to obtain data from 70 nursing institution for the aged and 122 elderly nurses,written questionnaires were employed.Results:The occupancy rate in the investigated nursing institutions was more than 50% of pension services;the main problem is the insufficient funding difficulties,lack of human resources and equipment backup.The majority of the investigated nurses were between the age 30 and 50 years old,with 21.31% of investigated nurses were 50 years old or above,45.90%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or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degree while 28.69% were from secondary technical school or above.However there were still some primary schools and the following degrees.38% in investigated nurses had ever been trained for older care or nursing professional graduate.Daily nursing job which could be ensured were food and nutrition supply,laundry cleaning and hygiene,which fill most of the job content of older care aids,while safety care concerns was relatively low.Conclusion:Upgrading the nursing education system is needed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older care nursing training by social organizations should be encouraged and supported by the government.

Key wordsNursing service for the aged;Nursing staff of aged;Professional training

2013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强调把服务亿万老年人的“夕阳红”事业打造成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这标志着老年服务产业已经提升为国家战略[1]。近年来河北省高度重视养老事业发展,对敬老院、光荣院、福利院进行整合,实行“三院合一”,统一命名为“民政事业服务中心”,该养老服务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养老消费需求,有效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等带来的社会养老负担。但当前我省老年服务产业现状与快速扩张的老年群体规模以及日益增长的精神和物质需求相比,还远远满足不了现实需求。特别是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的培养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老年服务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本研究对分布于河北省各地市的养老服务机构的养老护理员进行了初步调查,以求了解我省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培训、工作内容等情况,为我省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认证、规范化培训提出建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0年1月~2013年12月调查了河北省9个地市(包括石家庄、承德、张家口、沧州、秦皇岛、衡水、唐山、邯郸、保定)的77所养老机构,其中70家养老机构护理员接受了调查,7所养老机构没有接受调查, 122名养老护理员填写了调查表。

1.2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调查表对126名养老护理员进行调查,共发放126份调查问卷收回122份,回收率96.38%。

2结果

2.1我省养老护理人员基本情况受调查的养老护理员年龄30~50岁者占58.20%,50岁以上者占21.31%。中学学历占相当比例约为45.90%,大专以上学历约占28.69%,但仍有部分小学及以下学历者(表1)。护理专业毕业或参加过护理培训的占38%。工资800~1500元占55.38%。

2.2养老护理员护理内容所调查的养老护理员的每日工作前3位分别为食品营养(76.07%)、洗衣清洁(58.74%) 清洁卫生(49.89%),而社区保健(12.75%)和安全保护工作(26.16%)所占比例较低。而列在经常做的工作内容前3位的是通讯服务(63.30%)、安全保护(54.95%)和情感关爱(54.45%);同时情感关爱(2.75%)也列在偶尔做的内容倒数第3位,列在偶尔做的内容倒数第1和倒数第2的是食品营养(1.76%)和洗衣清洁(2.24%),与每日工作内容排序相应。具体见表2和图1。

3讨论

3.1我国养老护理员职业化的发展目前我国养老护理员的从业人员来源稀缺,导致入行的门槛较低。城市养老护理员基本由中年下岗失业人员组成,以保姆、钟点工的形式集中在家政中介机构,他(她)们不仅缺少相关的岗位培训和再教育,而且流动性较强[2-4]。要改变现在养老服务的现状,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真正体现对老年人的终极人文关怀,必须从加强护理人员专业化入手。社会福利服务走专业化道路是必然趋势,必须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并重,建立健全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准入制度,严格实行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管理认证制度,提高社会福利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是提高养老护理员服务质量的根本。2002年的《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养老护理员的工作从生活照料、技术护理、康复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方面的工作内容以及相关知识和技能要求均作出了具体的描述。我国自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以来,累计鉴定人数突破万人,达到10 967人,累计鉴定合格人数9491人[5]。

与国外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化相比,我国尚处于职业认证的探索期。美国早在1966年Duke大学开办了老年护理专业课程,从这些专业课程毕业的护士通过由美国护士学会主持的资格考试后便可以成为1名老年护理专业的从业者[5-6]。日本从1971年起就对福利机构中各类人员实行资格准入制度;而且,日本养老护理员的培养已经与学院联系起来,从护理员的来源以及准入制度上保证了护理员的专业性[7]。而我国目前只有部分护理院校开设了30~40个学时的《老年护理学》课程,即便是护理专业的学生也只能浅表的了解老年护理知识,不能全面地掌握实用技能。因此,我国老年护理的专业化和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化需要医学护理院校、民政部、卫生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尽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和老龄化发展的教育培训体系[8-10]。

3.2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应尽早建立分级体系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培训体系,首先要建立我国养老服务人员的分级制度,依照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构建相应教材。老年护理学发展较早的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从事老年护理者均分为不同层次。澳大利亚的养老护理是从1940年开始正式兴起,并逐步完善了老年护理专业人员的培训体系,其培养层次分为养老护理助手初级和注册养老护士、登记养老护士。养老护理助手的培训主要内容为生活护理,需要在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或养老院经过6~8周培训,才能获得社区老人护理Ⅲ级证书[11]。美国护理协会于1965年就提出了专业护士必须具备本科护理学历的设想,1967年又规定从事养老护理的执业者必须具备学士以上学历,社区开业护士要具备硕士以上学历。虽然中国现阶段难以达到美国的学历层次,但在教育体系上值得参考。美国的养老机构基本由学历教育体系支撑,院长普遍mba毕业,机构内的医师、护士、社工、康复治疗师、营养师等,每个职业都有3~4个等级,硕士乃至博士学历常常是基本要求。只有护工及助理社工等岗位由非学历教育培养,但均要求持证上岗[5]。

我国院校培养的护理专业学生,一方面老年专科知识不完善,另一方面,能在一线工作的人员寥寥无几,而目前养老护理员的教育培训存在偏重医护、忽视生活照顾的内容。 “三院一体”体制将养老、慢性病的长期护理及临终关怀集中在一起,对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要求提出更高要求。然而,本次调查表明,养老护理员的每日工作内容仍然偏重于饮食营养、清洁卫生及换洗衣物等日常生活照料方面,2013年民政部出版了新版职业培训教材,从教材内容上看,理论较多,强调疾病的专业知识,这一点是40~50岁的从业人员难以掌握的。日本的老年家庭照顾教材操作性更强,如怎样使用轮椅、怎样省时节力地移动老人、不同性别的便器如何使用等等。因此,系统的康复护理、心理慰藉、营养知识和清洁卫生技能应是养老护理员培训教材的重点内容。建议在高职高专层面开设老年人非医疗护理的专业,与高等院校老年护理专业分层次培养。 养老护理员的培训以生活照顾为主,强调实用性。

3.3应进一步强化养老护理员培训,实现社会化2011年,民政部规范了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申报条件和鉴定工作规程,经民政部备案批准的技能培训基地培训后(培训学时数达180学时,不低于22 d)方能申请国家职业技能初级养老护理员的鉴定。而安徽医学专科学校2013年对某民办养老机构的200名服务人员进行调查显示80%~90%未经过专门的培训直接上岗。在培训机构方面,目前全国各地有

近千名民政部认证的养老护理员考评师,但养老护理员的培训机构和培训教师尚未全面展开。我省仅有优抚医院、民政总院、邢台医专等少数院校和机构取得民政部的培训资质,远远不能满足我省养老护理员的就业缺口。建议加强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工作,一方面要鼓励职业院校设置养老护理和养老服务专业,增加具有培训资质的院校名额;另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要放宽限制,支持具有国内外相关先进经验的人士利用社会力量办学并积极纳入政府认可的再培训体系,对已上岗人员轮流进行全面系统的再培训,提升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专业化素质。

参考文献

[1]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DB/OL].(2007-12-05)[2014-01-05]http://fss.mca.gov.cn/article/ywbz/200712/20071200005097.shtml

[2]虞红, 盛芝仁.地方城市老年护理人员及其培养现状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2, 9(7):319-321.

[3]黄菲,张会君,解杰梅.国内外养老护理人员培训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1,25( 1):189-191.

[4]申徐,刘珊,关于社区老年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调查研究-以松江区某街道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09(10):136-137.

[5]刘雪琴,李漓,Keela Herr.美国老年护理的发展经验对中国护理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950-952.

[6]王章安, 郑宏来.浅析美国护理本科教育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标准与教学策略[J].护理研究,2011, 25(11):2897-2898.

[7]谢红.日本老年护理发展和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护理管理,2011, 11(4):13-15.

[8]仪宁, 尹娇, 张会君.养老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辽宁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 9(1):41-43.

[9]邓波, 刘玉卿.我国养老护理员专业化培训研究[J].企业导报,2012(19):240.

[10]黄桂芳.中国老年护理人才的职业教育[J].中国社会福利 2009,11(4):28-30.

养老培训篇(5)

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于人才的规定:凡从事老年人服务工作的专业人员都可统称为养老服务人才。总体来说,我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存在规模较小、层次单一、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老服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推进我国养老社会化的过程中,把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大力进行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将从政策环境和现实环境两方面来分析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训的具体环境。

一、政策环境――宏观指导和政策保证

(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提出六项措施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其中第五条“完善人才培养和就业政策”明确指出:“开展继续教育和远程学历教育。依托院校和养老机构建立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加强老年护理人员专业培训……”。我国当前养老形势严峻,继续教育因其周期较短、灵活方便更适合我国养老服务人才的开发,继续教育将是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路径。

(二)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教职成〔2014〕5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加快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意见,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社区养老服务人员以及社区工作者将是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培训的主要对象,通过对这些人员开展培训,将是我国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重庆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工作。首先,全市各区县通过民政局内设机构或挂靠民政局等方式设置老龄工作机构,形成市、区(县)两级工作网络;其次,针对老龄问题《重庆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重庆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等配套措施,为重庆市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宏观指导和政策保证;最后,创办“重庆市养老护理员培训中心”,由市民政局和市人事局联合组织养老护理员培训,以促进养老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

二、社会环境――现实需求和经验学习

(一)全市老龄率高出全国统计值,老龄化程度、高龄化程度明显加快。据《重庆市2013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624.52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8.61%,高出全国老龄率3.8个百分点。重庆市老年人口呈现两大特点。一是老龄化程度增加速度快。从2009年到2013年,全市老年人口从512.99万增至624.52万,增加人数111.53万人,增长率达21.74%。二是高龄化程度明显。全市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88.9万,占全市总人口与老年总人口的比例分别是2.65%和14.23%。

(二)养老服务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规划效果亟待提高。根据重庆大学“养老服务队伍建设”课题的调研数据看,目前重庆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第一,人才结构不合理。年龄结构上,重庆养老护理人员中40-59岁的约占70%;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仅占9%。知识结构上,养老护理人员较多为初高中学历,大专以上约为6%,缺乏高学历人才。第二,专业水平较低。大多数养老服务管理人员所学专业与养老服务完全无关,管理中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养老护理人员多是待业失业人员、家政转岗或离退休中老年人,其服务意识浅薄、专业水平较低。第三,培训规划不完善。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在国内比较滞后,有些养老机构只在员工上岗前进行简单技能培训,培训的专业性、连贯性较低,培训规划不完善,难以保证养老服务人才的专业性。

(三)养老机构重建设轻服务,亟需学习其他地区养老服务新模式。重硬件环境建设,轻软件人才建设。目前,大多数养老机构将硬件建设摆在首要位置,特别是一些高端老年公寓,但针对老年人的医疗服务等却难觅踪迹。实际上,养老机构能否长久,关键要看后续服务,而人才又是服务的关键。为解决养老服务人才问题,全国各地都在尝试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据了解,上海银康老年公寓已与湖南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签约,定向培养养老服务人才,以打造一支高水平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即将召开的2014第三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北京)也将专门设立“养老领域人才培训服务展区”,以展示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机构和教材课件,为健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提供借鉴。

三、结语

重庆地处西部腹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刻不容缓。从政策环境和现实环境两方面来看,建立一直高素质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不仅是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的必要前提,也是实现养老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对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可以更新他们的服务观念,改善工作态度,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服务技能,从而建立一支专业化、规范化、职业化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训规划、健全培训制度、丰富培训方式、建立培训评估制度、提高人才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全市养老服务人才的质量和水平,是实现重庆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基本途径。因此,加快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对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养老培训篇(6)

近年来我国养老护理事业所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首先,我国养老护理改革在不断深化;其次,养老护理改革对养老护理模式的创新提出了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养老护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养老护理队伍建设显得尤其重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养老护理人员成为社会及养老机构关注的重要问题。

从养老护理员的总体情况而言,如年龄、学历、从业资格、相关专业知识与目前岗位要求尚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就需要对养老护理员进行有计划、分层次、多渠道的岗位培训,从而提高养老护理员的自身业务素质。所以在当前我國养老护理事业发展中,如何提升养老护理工作者培训品质,成为了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而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改善并提升培训质量及养老护理员的满意度,切实保障养老护理员的学习愿望以及利益。对品管圈模式进行运用,能够对传统护理服务模式进行创新与突破,并为提升养老护理工作者综合素养奠定重要基础。

1品管圈应用现状

(1)品管圈的全称为品质管理圈,在1962年由日本石川馨博士创立品管圈活动,之后在英国、法国及韩国等地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多称之为质量管理小组。

(2)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是指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一般6人左右)品管圈是一种通过对管理制度的提高与工作环境的改善,达到集体参与并改善和提升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方法。自1978年兴起于我国,并在我国质量协会的监督下不断发展,向着更高的技术方面、工艺方面、管理方面扩展,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品管圈不仅要求领导人员参与其中,而且也要求职工以及技术人员参与其中,只有如此,品管圈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3)当前,品管圈模式在养老护理领域得到了一定的推广与运用,并且在养老服务质量的改善工作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而品管圈模式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效,也决定了品管圈模式具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品管圈模式中,团队个体所具有的能力与作用可以得到充分的调动,而整个团体也可以在明确的分工以及相互的监督检查中发挥出最大的效能,这对于为养老护理工作者提供更好的自我展现平台、提升养老护理工作者的团队合作意识、工作积极性等具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推动养老护理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提升养老护理对象的满意度也能够发挥出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

2养老护理员培训现状

2.1国外养老护理员培训现状

国外的养老护理事业发展较早,已经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沉淀,具备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经验,建立了养老护士的专业培训体系和培训模式。相应的培训机制较为成熟。形成了“以人为本”的职业素质培养,并针对老年人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来提供合适的护理设施和护理方式。

2.2国内养老护理员培训现状

从当前我国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工作来看,由于我国养老护理工作仍旧停留在关注养老服务对象基本生活需求的层面,因此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工作的内容也多集中于此,这导致了养老服务对象所具有的心理健康需求、精神文化需求等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也没有在当前我国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工作得到体现。另外,我国当前所具有的养老服务人员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特征,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养老服务行业规模的迅猛发展,而是反映着我国养老护理工作者数量不足的问题,而这种数量上的缺口,也导致了我国养老服务工作者的准入门槛较低,这对于提升我国养老服务工作质量是十分不利的;其次,我国养老服务人员所具有的持证率较低。当前,我国拥有养老护理职业资格证书的人仅有两万多人,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养老护理工作人员持证率普遍都在50.00%左右,而广州也仅仅达到了12.00%,在经济落后的地区或者中小城市,养老护理工作者的持证率则更低;再次,不规范化培训,培的谌菁虻?结构不合理,且主要以考证培训为目的。

3品管圈在养老护理员培训中的作用

3.1促进了养老护理工作人员对护理操作产生深入的理解

品管圈小组活动提倡和坚持“小、实、活、新”的发展方向,可短期见效,易持续开展,能有效改善并提升培训质量及学员满意度。品管圈模式能够促使养老护理工作者通过培训了解工作实践中的注意事项与操作重点,从而确保养老护理工作者能够在工作实践中使用更加规范的动作与更加熟练的流程,并促使养老护理工作者能够更有针对性地与养老护理对象开展沟通,强化自身对工作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的认知与了解。当然,通过品管圈模式,圈员也可以开展圈员会议,总结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存在的不足,再使用统计学方法和鱼骨图等明确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量化处理,从而确保培训工作能够体现出更好的针对性,并确保培训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借鉴品管圈在其他行业推行的成功经验,将品管圈改善方法导入到养老护理员培训中,旨在全面提升养老护理员培训教学的教学品质。从品管圈模式所使用的方法来看,这些方法可以发挥出老师的辅导作用,并在充分调动养老护理工作者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利用真实的操作与实践来培养养老护理工作者的问题发现能力、解决能力以及对自身工作进行持续完善的能力,这对于提升养老护理共组者的专业素养以及学习效率具有着重要意义。另外,在品管圈模式中,圈员扮演者培训者角色,同时也扮演者学习者角色,他们可以通过与其他人之间的互动,实现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从而在工作中获得更大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并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上产生更大的工作积极性。另外,品管圈对于强化养老护理工作人员与养老护理对象之间的沟通也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不仅能够降低二者之间矛盾的产生,而且也有助于引导养老护理对象掌握更多的养老技能,推动养老护理工作人员对养老护理工作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

3.2强化评估意识与实践能力

在品管圈模式中,较强的实践性能够让工作人员认识到自身工作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够让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质量进行评估,这对于提升工作人员的评估意识与实践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养老服务工作的改进与优化。而对于养老服务单位,也可以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时协调和完善激励惩罚制度及管理制度。

3.3品管圈活动对于培训者和被培训者均有双赢效果

在品管圈模式中,培训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提升培训对象的专业素养,引导培训对象构建自信心、获得成就感,而且也能够提升培训者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完善养老服务工作人员培养体系,提升培训对象对培训工作的满意度,推动培训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而言具有着重要意义。

4结语

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阶段,在适应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升养老护理人才所具有的专业技能素养、人文素养、职业判断力和良好的专业技能素质,实现养老护理事业从单纯停留在表面向充满人文精神、专业高效的全面护理的转变,借鉴品管圈活动不失为一种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幸国,赵青威,李盈,等.品管圈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12(4):233-235.

养老培训篇(7)

养老护理是当前的紧缺专业,我院护理专业根据当前社会的发展现状,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及学生将来就业的实际需要,在三年制护理专业高职生中开展了中级养老护理员培训。在培训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中级养老护理员工作技能都与解剖学知识关系密切,而学生理解和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本文把培训过程中出现频率较高和较易出现混淆的解剖学内容进行了归纳,希望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一、养老护理员培训的社会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急慢性病都得到有效的控制,人均寿命增长,我国2011年居民平均寿命为71岁,是解放前平均寿命的两倍。《2010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公报数据均不包括港澳台地区),2010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765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26%,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2.93个百分点,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面对这样的社会问题,我国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老年福利事业的发展,逐步形成区县、街道、社区三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和网络,即三级养老网络。旨在保证我国老年人能安度晚年,保持愉快、健康的生活。但目前我国养老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是: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差、护理人员文化素质低、护理人员年龄偏大、专业人才培养不足,流失严重,人才严重不足,全国养老护理员约有2万余人,但需求量约为1000万人,缺口很大。因此提高养老护理员的数量和专业技能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二、解剖学知识与养老护理员工作技能的关系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也是护理专业学科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和相关器官的位置毗邻。对于养老护理员来说,老年人在身体状况和器官功能上与青壮年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差距,这就要求在老年人的护理操作过程中要动作轻柔、速度减慢、减少环境刺激等。中级养老护理员工作技能主要包括:1.生活照料;2.技术护理;3.康复护理和心理护理。生活照料主要包括清洁卫生、睡眠照料与疼痛护理、饮食照料。护理技术主要包括给药、观察、消毒、冷热应用、护理记录、急救技术等。康复护理和心理护理主要包括肢体康复、老年人闲暇活动等。养老护理员主要工作技能中各部分内容都与解剖学知识密切相关。

三、解剖学知识在养老护理员工作技能中的应用

1.生活照料

①清洁卫生:压疮护理要注意不同受压部位不同。仰卧位:跟骨、尾骨、骶骨、尺骨鹰嘴、肩胛冈、枕外隆凸;俯卧位:髌骨、髂前上棘、肋骨、胸骨、下颌骨颏部、额骨;侧卧位:内踝、外踝、股骨内侧髁和外侧髁、股骨大转子、髂结节、肱骨外上髁、肩峰、耳廓软骨。

②疼痛护理:内脏疼痛定位不准确的是因为内脏神经的传入途径比较分散,一个脏器的感觉纤维可以经几条脊神经出入中枢,而一条脊神经又包含几个脏器的感觉纤维。故内脏疼痛往往是弥散的,定位不准确,而且疼痛的传导较慢。牵涉性痛产生的机理被认为是内脏病变器官与相关体表部位感觉神经元在脊髓同一节段,内脏病变的神经冲动可扩散或影响邻近的感觉神经元而产生牵涉性疼痛。

③饮食照料:对于不能由口进食者,要采用鼻饲法提供营养。鼻饲法的基本操作就是插胃管术,具体方法是将胃管由口腔或鼻腔入路,经咽、食管插入胃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食管的三个生理狭窄,第一狭窄位于咽与食管的交界处,距中切牙15cm;第二狭窄位于左主支气管跨越食管处,距中切牙25cm;第三狭窄位于食管穿过膈的食管裂孔处,距中切牙40cm。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在胃管到达咽部第一狭窄时,嘱病人作吞咽动作,吞咽时会厌封闭喉口,使食管上口张开,有利于胃管进入食管。成人一般插入胃管45-50cm,不宜超过60cm。

2.技术护理

①给药:在眼部滴眼药水时,将下眼睑向下方牵拉,药液滴入下眼睑内,后用干棉球按住泪囊区,以防药液流入泪囊。在眼部,泪道包括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其中,鼻泪管上接泪囊,下通下鼻道,长约17mm。因此,药液如果进入泪囊,就会流向鼻腔下鼻道和咽部,经粘膜吸收后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②观察:观察操作技能包括体温、脉搏、血压的测量。其中脉搏测量常选动脉包括桡动脉(位于桡骨茎突稍内侧,肱桡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颞浅动脉(位于耳屏前方颧弓根部)、颈动脉(胸锁关节向上至下颌角与乳突尖中点的连线,甲状软骨上缘以上为颈外动脉,以下为颈总动脉的体表投影)、足背动脉(位于踝关节前方,内、外踝连线中点)。测量血压常选用肱动脉(位于肘窝稍上方,肱二头肌肌腱内侧)。

③急救技术:A.出血种类:动脉出血(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含氧量高,表现为出血呈喷射状,色鲜红,出血量大);静脉出血(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含氧量低,表现为出血缓慢,色暗红);毛细血管出血(毛细血管管腔很细,管壁薄,分布广泛,表现为出血量小,呈血滴状,常找不到出血点)。

B.止血部位:头部出血(压迫耳屏前方颧弓根部的颞浅动脉);面部止血(压迫咬肌前缘与下颌骨下缘相交处的面动脉);头颈部出血(压迫甲状软骨下缘,胸锁关节向上至下颌角与乳突尖中点的连线的颈总动脉);肩部、腋窝、上肢出血(在锁骨中点上方的锁骨上窝处向后下方压迫锁骨下动脉至第一肋);前臂、手外伤出血(可在臂中部将肱动脉压向肱骨);手指出血(压迫在手指根部两侧分布的指掌侧固有动脉);下肢出血(压迫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的股动脉);足部出血(压迫踝关节前方,内、外踝连线中点的足背动脉)。

C.吸痰法:对于危重、昏迷及神志不清的老人,在进行吸痰时会因病人的牙关紧闭,出现吸痰管插入口腔、进入咽部困难。由于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之间可以经过第三磨牙后方的固有间隙相通,因此可以经过此间隙把吸痰管插入固有口腔而到达咽部完成吸痰。]

3.康复护理与心理护理

①肢体康复:A.上肢被动活动:侧伸手臂与肩拉平(锻炼冈上肌、三角肌、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肩胛下肌、喙肱肌、肱三头肌);手臂由体侧上举呈90°(锻炼三角肌、胸大肌、喙肱肌、肱二头肌、背阔肌、大圆肌、肱三头肌);屈臂(锻炼肱肌、肱二头肌、肱桡肌);伸臂(锻炼肱三头肌)。

B.下肢被动运动:抬起小腿,托住足跟,呈水平线慢慢屈伸(锻炼髂腰肌、股直肌、阔筋膜张肌、缝匠肌、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股薄肌、腓肠肌、股四头肌);腿伸直,一手按住膝关节,另一手扳住足跟向旁扳动(锻炼臀中肌、臀小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耻骨肌、股薄肌)。

②老年人的闲暇活动:医疗体操指导方法,与各关节运动密切相关。

A.起落呼吸运动(肩关节屈和伸);B.左右画圈运动(肩关节外展和内收,髋关节、膝关节屈和伸);C.展椿运动(髋关节外展和内收,肘关节屈和伸)。

综上所述,解剖学知识与养老护理员培训过程中的工作技能密切相关,掌握相关的解剖学知识及其在养老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养老护理员技能操作的准确性和目的性都有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养老培训篇(8)

一、开拓进取、刻苦专研。该同志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和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能较好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业务上,勤于钻研,不断提高业务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并用以指导其本人不断进取。

二、甘于奉献,忘我工作。该同志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不畏艰难,脚踏实地,甘于奉献,时刻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十多年工作期间,都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计名利得失,服从安排,顾全大局,并出色地完成组织交给各项任务。他在科室的主要职责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劳动工资管理工作。负责编制全辖劳资计划,组织计划的实施,检查计划的执行及完成情况,向上级行反馈信息,负责劳资月报、季报、年报及临时性报表的统计、汇总、上报,撰写分析报告,提出工作建议;具体办理职工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的确定,审批、调整、补发,经领导审核后执行;办理离退休工资的测算、调整,经领导审核后,计发离退休工资;负责收集上级行及地方有关劳资的文件、规定、通知,整理、装订备查;做好合同工管理等相关工作。

二是做好养老保险日常工作。每月及时扣缴职工养老金,划入基金账户,按时拨付离退休干部养老金。及时、准确上报保险统筹基金月报、季报、年报和广州分行临时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装订保险统筹机构基金账户的基金传票和相关文件和资料,保管好备查。

三是做好行内培训工作。每月及时上报中支辖内培训动态信息,每年及时制定当年培训计划并且报送广州分行。

养老培训篇(9)

2评价指标与方法

(1)指标。比较两组带教教师理论授课优秀率、年度业绩考核优秀率、教案合格率、学生满意度调查合格率情况。(2)方法。由科教处统一制定“理论教学质量评价表”,“临床教师工作业绩考核表”,“教案、讲稿质量检查评价表”,“学生对带教教师满意度调查表”(各项考核或评价表的标准分均为100分,考核或评估分≥90分为优秀,满意率≥90%为合格)。在一个学年结束前一个月,科教处组织各教研室主任进行调查、评价和考核,成绩取每组的平均分。

养老培训篇(10)

目前我国养老事业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高龄化两大主要问题,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空巢老人现象变得日益严峻。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的重大民生问题,老年人的护理需求最近几年呈现井喷式增长。为满足老年人不断膨胀的护理需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模式通过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机整合,成为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的一个重大突破。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护工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模式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目前医养结合的各项条件尚不成熟,大多数养老机构都无法实现护工队伍的优化配置,普遍存在护工严重短缺现象。

一、目前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的一个主要瓶颈:“护工荒”

医养结合作为目前一种主导的养老服务供给模式,急需大量的具有专业护理知识的护工,而我国普遍存在的“护工荒”问题,却逐渐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笔者根据之前的一些实地调查,将“护工荒”问题分为护工“招不进”、护工“留不住”、护工“素质低”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护工“招不进”

以长沙市某个实行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为例,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这家养老机构中有十几个老人,但却只有2个护工,平均来说每个护工要照护8个老人。而按照《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的规定,每4位老人平均需要1名护工。笔者还从该机构的负责人处了解到,他们尝试了通过护校、妇联、工会等招工平台以及在网上招聘信息等各种渠道来招聘护工,但却很少有人来应聘。

(二)护工“留不住”

除了招聘难,大多数养老机构还面临着留不住人的困境。据民政部相关部门介绍,由于工作量大、工资低、晋升空间不足等问题,护工年平均流失率高达30%。护工流失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职业间的流动性大,大多数护工进入护工行业是为了解决一时的工作问题,只把护工当作是一种过渡性的工作,一旦找到了一个更合适的工作,她们就会选择跳槽;二是护工职业内的流动性大,一些护工在养老机构经过培训后,已具备了独立从事护理工作的能力,她们就会去跳槽到一些收入更高的家政服务工作。

(三)护工“素质低”

按照《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护工需要接受岗前培训,然后在通过省级以上主管机关的培训考核后,才能持证上岗。但一项全国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养老服务人员仅仅只有32万,其中具有职业资格证的也只有2万人,比例为6%左右。绝大多数护工来自农村,她们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的年龄段,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学历普遍偏低。

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中产生“护工荒”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高偏见

目前,社会上对护工普遍存在着一定的歧视,甚至认为护工就要低人一等。在很多养老机构中,老人及其家属和护工发生矛盾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些事实客观上加深了人们对护工职业的偏见,偏见又进一步降低了护工留在养老机构工作的意愿。这种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对护工的高度偏见,一方面会使养老机构招收不到更多的护工,给护工的供给造成了巨大缺口;另一方面导致养老机构的在职护工体验不到工作的乐趣,觉得一直生活在他人的歧视中,从而大量流失。

(二)低待遇

几乎所有的护工对护工行业的评价都是工资低、工作累。护工职业的低待遇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护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低。据了解,目前长沙地区养老机构的护工的工资大都在2000元左右。而且大多数养老机构都只是把护工当作临时工在用,很少和她们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更不会为她们购买一些相关的社会保险。二是护工的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大多数养老机构中,一个护工同时照顾六七个老人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护工一个月只有两三天的休息时间。三是护工行业缺乏良好的发展前景。从我国目前状况来看,护工职业基本看不到提升的渠道。

(三)“零”门槛

目前我国护工行业没有相关的从业资格方面的政策限制,可以f属于“零”门槛。一方面,我国目前缺乏针对护工行业的职业准入制度,导致了没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也能够轻松上岗。另一方面,全国护工极度短缺的现状使得上岗资格证等变得不再需要,养老机构为了保证护工数量,只好招收一些“零技术”的护工。

(四)轻培训

养老机构普遍存在的护工“素质低”的问题,究其本质,就是对护工培训的不重视。大多数养老机构都只是把护工当作是照顾老人吃喝拉撒的角色,认为他们不需要掌握什么护理技能。而且,高昂的培训费用和护工的高流失率也使得养老机构不愿意出资对护工进行培训。对护工培训不重视的表现主要为三个方面:一是培训数量不足。二是培训内容不全。三是培训质量不佳。在培训数量方面,总体来说,很少有护工接受过专业培训,即使有一些护工接受过专业培训,她们也大都表示培训周期太短。在培训内容方面,目前仅有的一些培训中,内容也主要是规章制度和护理知识方面,护工职业道德和心理调节等方面的培训却很少。在培训质量方面,大多数养老机构都不重视护工培训师资队伍的组建,老护工带新护工、边学边做的培训方式最为常见。这种培训方式使得养老机构内部存在着大量低水平重复培训,进而使得护工难以学习新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养老机构也无法实现护工队伍的优化。

三、有效化解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中“护工荒”困境的对策

(一)矫正社会偏见

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对护工的偏见是造成“护工荒”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护工荒”问题,矫正这种偏见已经迫在眉睫。要想矫正这种社会偏见,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社会舆论宣传。首先,可以借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最美养老护理员”评选,评选结束后还要举行颁奖典礼,并在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上进行直播。其次,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并大力推广“一日护工”体验活动,鼓励人们尤其是老人家属进入养老院当一天护工,争取让他们都体验到护工工作的艰辛,从而增强大家对护工的理解和尊重。

(二)建设企业文化

社会上对护工的偏见可能一时半会很难扭转,但是养老机构自身却可以通过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来进行纠正。形成内部尊重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内部尊重分为“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自我尊重”是指护工要意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认同自己的行为。要加强“自我尊重”,可以建立护工持股计划。护工持股可以鼓励护工参与机构决策,使得养老机构利益与护工个人利益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护工个人与养老机构共同发展。“他人尊重”是指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要保持对护工的充分尊重。一方面,机构管理人员需要经常与护工进行交流沟通,关注其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并尽力帮助其解决。另一方面,通过组织机构全体成员进行联谊会等娱乐活动,加强护工与医生、护士等其他工作人员之间的联系。

(三)提高工作待遇

为了进一步化解“护工荒”问题,必须提高护工待遇。第一,要提高工资福利待遇。一方面,各级政府应该将护工的工资和福利列入其每年的财政预算当中去,并积极鼓励广大社会慈善机构成立针对护工的专项基金。另一方面,要完善养老机构内部考核体系。要对护工的工作绩效、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考核,τ谀切┰诳己酥写锏接判愕幕すぃ给予一定奖励。第二,要强化社会保障。首先,养老机构在招聘护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与护工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其次,可以借鉴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一套专门针对护工的保险体系,为护工购买配套的社会保险。第三,要改善工作环境。一方面,要合理安排护工的作息时间,鼓励护工错峰休假。另一方面,要尽量减少其保洁等非护理性质工作的数量。第四,要实施护工的职业晋升计划。养老机构首先可以让一些表现优异的护工成为更合格的护士助理,然后经过适当培训,还可以逐渐转正为正式的护士。这样一种从护工到护士的晋阶渠道,必然会吸引一些年轻人成为护工。

(四)成立护工协会

护工行业普遍存在着责任不明晰、劳动关系混乱、利益难以保障等问题,有必要加强对护工行业的规范管理。而成立护工行业协会、实现行业自律是规范护工管理的一个有效手段。首先,护工协会要尽快建立护工的职业准入制度,在护工行业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其次,护工协会应积极配合各地养老机构建立针对护工的风险责任金制度,护工在养老机构工作期间需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以提高其责任意识。最后,护工协会要明确界定护工的工作内容。护工的工作应仅限于生活护理层面,不得轻易参与医疗技术方面的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五)加强专业培训

第一,要加大培训力度。可以建立一批示范性护工培训基地,大力开展护工的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对现有护工进行岗前和在职培训。首先,养老机构需要对新护工进行短期的岗前培训,主要包括规章制度、工作职责、护理基本技能等方面,并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才能正式录用。其次,要定期组织在职的护工参加一些护理讲座,使她们的护理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得到更新。第二,要建立护工分层培训体系。具体来说是根据护工不同的职称、年龄、学历、护龄等对其进行分层培训管理,目的是为了使不同层次的护工得到其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护理技能。目前国家也出台了一些使护工规范化的政策法规, 来对护工进行晋级培训,包括初级、中级、高级、技师。第三,要完善培训内容。对护工的培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的培训,还要加强护工的职业道德和心理调节等方面的培训。

参考文献:

[1]石人炳,罗艳.我国老年护工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决策与信息,2016(12).

[2]李连忠,赵敬羚.养老护理员:需求量巨大,素质待提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10-25.

[3]赵彩霞.对护工行业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1(18).

[4]肖云,陈涛.老龄背景下民营养老机构护理人员队伍的优化[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5]朱娅萍,江慰萱.规范护工工作职责,强化护工培训与管理[J].实用临床医药志,2006(02).

[6]邹文开.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社会福利,2013(11).

[7]褚晓静.规范护工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8(03).

养老培训篇(11)

一、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为远程教育培训营造全新的学习环境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自主学习是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宗旨。通过发送设计好的多媒体课程软件,通过建立通信上的学习支持与服务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能够让教学更加生动和自主,通过学习资料的共享与交互性的学习,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培训方式多样化。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培训,能够在教学中应用好多媒体教学软件,把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化,从多种角度和多个层次展现出知识内容,把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化,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把静止的文字变得生动化,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而且远程教育是结合了现代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于一身,让学习理论得到综合的发展。远程教育的建立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也给老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真正实现新课改下的个性化与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现代的信息教育技术能够给现代远程教育提供更好的传播途径,提供更加先进的教育方法与教育技术。现代远程教育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依靠多媒体与互联网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思路与教学观点。比如说,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方式,是让学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通过离线方式也能够接受到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在线学习能够及时让老师给答疑解惑,大大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二、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没有准确的培训定位

在远程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过程当中,过于强调理论的学习,把理论知识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而没有把技术作为培训的着眼点。从而使得远程教育技术在各层次上出现问题,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应该把理论知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但是在现代的远程教育培训课程设置中,仅仅把技术培训内容罗列出来,并没有真正的实施技术培训,这就导致很多老师不能够科学合理的把远程教育应用在教学当中,不能够利用远程技术设计课程教学的软件,而是简单的把黑板板书变成电子板书,不能够用利用好多媒体与与网络技术来制作自己的教学课件。

(二)培训模式过于单一

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当中,都是面对面的教老师,就类似于传统教育中老师让学生被迫的接受自己的教学方式,这种培训方式忽略了老师的自身感受和老师的知识背景,没有考虑到老师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的群体特征,这种单一的培训模式,没有考虑到老师之间的个体差异,忽略了个性化培训的方式,大大的降低了培训的效率与质量。除此之外,这种单一的培训方式更是忽略了网络技术的优势,没有体现出远程教育培训的意义与技术特点。

(三)培训的内容没有针对性

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当中,没有根据老师的实际情况与自身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参加培训的老师无论是在知识结构上,还是在专业发展上,又或是计算机技术水平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这种没有针对性的培训,往往会造成一部分老师吃不饱,而一部分老师消化不了的现象发生,不能够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不能够达到培训的目标要求,培训效果与预期结果不符合。

(四)没有健全培训考评激励机制

由于我国现代的远程教育培训还处于萌芽期,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制度,还处于一种随意、放纵的状态。主要是因为领导对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不够重视,没有建立健全培训机构;没有合理的安排老师的培训时间,管理质量不够高;没有完善评价、考核和奖惩等激励机制,老师本身对培训没有主动性。这些原因使得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技术没有真正落实起来,仅仅走了一个形式的过场。

三、针对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

(一)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培训的政策支持

首先,应该在政策制度上给予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一定的保障,使得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培训的对象是老师,因此老师在培训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对老师的教育技术水平与培训技术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很多学校在远程教育培训工作刚刚处于起步的状态,没有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和激励体制,没有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方法,对参加的培训人员没有制定政策上的束缚与激励的措施。因此,要想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的真正价值,一定要制定和完善好老师的培训制度,通过鼓励老师学习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把培训技术应用在教学当中,从而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的质量。其次,要强化硬件软件的建设力度,给老师创造出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技术的环境,让老师能够把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应用在教学当中,保障好教学的质量。学校应该对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加大投资,科学合理的配置好培训的资源,给培训营造出良好的硬件软件环境。通过加强对网络设备与安全软件的配置,给老师提供一个快速和安全的学习环境。与此同时,培训技术资源的建设一定要符合老师的教学需求,把优秀的课件资源制作成多个模板,每个模板细化到各个学科,让老师学会培训技术的同时,还能够培养老师的创造能力,让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模板,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资源,让培训更加的个性化与人性化。同时,还要引进先进的教学软件,开发新的教学软件,让老师真正把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应用在教学当中,在提高老师自身教学技术水平的同时,还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最后,要给老师营造出良好的培训环境,促进老师学习的积极性,能够真正把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应用在教学当中。一定要合理充分的给老师安排课程学习,让老师感受到现代远程教育的优越性,激发出老师参加培训的兴趣,让老师保持住学习的积极性。

(二)根据老师自身的教育技术水平,对老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第一,要保证教育内容的多样化,培训的内容要符合老师教育技术水平的知识结构、知识背景、从事的岗位和老师的年龄,根据不同学科老师的特点,选择好培训的内容,进行分模块的课程培训,满足不同学科老师的需求。除此之外,还要加大力度的培训老师开发多媒体课件,根据老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中存在的问题,对培训进行科学而精心的指导;在利用课件对老师进行教学设置培训的时候,使用多媒体软件要适度,让老师能够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不要让老师觉得有了多媒体软件就不需要板书了,一定要科学科技的使用好共享的课件,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在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技术的时候,一定要让老师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联系教学内容和方法,选择适合老师学科教学规律,完成教学目标,实现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培训的意义。第二,科学合理的安排好培训的时间,利用灵魂多样化的培训方法。因为中学老师的任务就是承担常规的教学,对教学进行改革,对课件进行设置等,因此,一定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赋予培训模式弹性化。要把现代远程教育优势与传统教学的优势相结合起来。除了采用集中面对面培训方法以外,还可以采用网络直播和培训资料网上共享等多种培训方法。对与老师在教学当中遇到的图像处理、课程整合和网页制作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在线解疑答惑,真正把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应用在教学当中,真正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与此同时,还应该给培训的老师交际一个专门的学习网站,请专业的人员对老师进行培训,把全国各个地方的优秀资源应用在培训当中,给老师的学习提供便利的同时,还能够给老师提供实践与应用的机会,降低了培训的成本,提高了培训的效率与质量。

(三)把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培训的重心转移到信息素养的培养

为了保证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一定要对老师进行教育技术素养的培养,让老师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运用好教育技术的理论思想与方法,把理论与实践想结合,通过这种培训方法,能够培养老师的信息素养。除此之外,还可以请相关的专家开展专题的讲座,让老师能够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信息素养,从纵向和横向上对信息素养有更好的认识。但是,一定要注意开展讲座是为了让老师能够认识到信息素养的内涵,并不能够提高老师的信息素养,只有老师通过生活实际结合教学,亲身实践,通过对课程的讨论与点评,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中学老师进行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改善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始,加强老师自身的信息素养,真正让老师意识到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作用,发挥出现代远程教育的效果,提升教学的水平与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