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美育工作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7 11:13:40

美育工作计划

美育工作计划篇(1)

一、德育工作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具体工作安排及措施

1、总结往年优秀的常规教育内容,开展学生学校常规养成教育。

学校利用每学期的开学第一周进行常规养成教育,培养一年级新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入学适应期,成为一名小学生;让二—六年级学生尽快从假期生活中过渡,适合校园生活,树立大哥哥大姐姐榜样作用,争当一名了不起的小学生。

2、评选优秀班主任,通过引领示范,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按照学校总体工作计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强化师德、师风为重点,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宪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等,结合上级要求制定了我校教师工作纪律。把各种制度落实到教师的师德评价上。并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严禁有违师德现象的发生,使每位教师都具有品质高尚,爱岗敬业,尊敬学生、教育艺术精湛的高尚的师德修养。

3、结合传统节日,上好班会、队会课

班会是班级工作每周的布置和总结课,队会是少先队员活动的主阵地,上好每周一节班会、队会课,总结学生生活、学习、工作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把德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通过批评、表扬、活动,发扬成绩、纠正不足,达到育人的目的。

4、落实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加强行为规范教育。遵循“高起点、严要求、小步子、经常抓”的原则,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训练,重点开展以文明礼貌好、交通行为好、遵纪守法好、学习习惯好、勤俭节约好为主要内容的“学规范、争五好”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5、利用各重大节日,开展“暑假共读一本书”、“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等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到中队、征文、心得交流活动中来。

6、本学期的评比工作仍以培养全体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目的,进一步巩固、完善评比工作细则,加大评比的力度,由少先队具体负责,从细微之处入手,强化管理,给全体同学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7、要充分利用晨会、班会、校内外活动等途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网络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基础道德教育与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做到重点清,要求明,措施实,由知到行,环环扣紧。从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全体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结合时势特点开展每月的主题教育周活动,如九月份的“入学养成教育周”活动,结合学习、活动等养成教育标准对学生评价.对学生日常行规以及对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考核要继续强化,加大力度,扣紧重点,注重实效。做到要求明、检查细、考核严、奖罚清。

8、要继续抓住学校、家庭、社会三个重要环节,加强德育环境建设。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学生成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家长学校要按要求办好,做到计划落实、内容落实、主讲人落实,各项资料齐全。家长座谈会各年级每学期要举行2次以上,一学期中班主任的家校交流率必须达到100%。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社会实践活动。各年级深入加强对学生自理、自治、自律、自学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树立典型,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并把“四自”能力的培养作为考核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9、深挖百年老校的优良传统,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将宣传栏、班级文化墙进行富有文化底蕴布置。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降低德育工作起点和重心。以追求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基本原则,以提高教师道德素质,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健康发展为目的,使学校德育工作富有时代特色,充满生命力。

三、具体工作内容。

九月份:

第一周:

1、开学典礼。

2、开展“入学养成教育周”主题活动。

第二周:

1、制订好德育、少先队、班级等工作计划。

2、整顿校容校貌 、班级文化。

3、借助教师节,评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并对学生进行“尊师重教”教育。

第三周:

1、开展暑假共读一本书征文。

2、开展传统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

第四周:

1、完成征文的评选工作。

2、结合国庆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十月份:

第二周:

少先队干部竞选活动,少先队大队委干部培训,及建队日主题活动。

第三周:

传统节日--重阳节主题活动。

第四周:

争当先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

十一月份:

第一周:

法制教育。

第二周:

听常规课,检查班级学生课堂行为习惯。

第三周:

1、召开期中家长会。

2、感恩教育

第四周:

1、文明行为评比

十二月份:

第一周:

1、防寒、防火、防盗、防中毒等教育。

第二周:

筹备庆元旦活动。

第三周:

1、筹备庆元旦活动。

2、传统节日--冬至主题活动。

第四周:

开展“迎新”主题活动。

2019年元月份:

第一周:

组织开展庆祝元旦活动。

第二周:

诚信教育

美育工作计划篇(2)

(1)从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文化中陶冶爱国主义情操。

(2)从我国现代的优秀美术作品中了解我国革命战争期间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所反映出的优良革命传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时代精神,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特别是反映历史上和当代的爱国主义人物、民族英雄和无私奉献的劳动者的作品是十分好的教育素材。

(3)理解只有劳动和实践才能产生美。通过民间艺术和工艺欣赏课的教学,展示一些优秀的手工艺术品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了解只有在劳动中才能产生智慧,人只有靠双手不断的实践才有收获,劳动人民就是以自己的实践和智慧创造出精美的艺术品。从而培养了儿童精益求精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美术创作习惯,健康的审美情趣,也提高了对美的感受力。

(4)从反映儿童题材和动物、花卉题材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中感受人类对和平、友谊、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5)从同龄儿童的美术作品中感受健康的、积极的生活乐趣、陶冶美好情操。

二、观察,从德育的意义上看,应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审美态度来观察生活和自然。

对自然形态的观察。校园的美丽景色,蓝天白云草地等,也许简单的几笔,却能将人带进大自然的安静、甜美中,放飞自己的思绪,展开自己的想象,体会大自然之美。

对人物及其生活的观察。人物的题材在美术课中占有重要地位。儿童眼里看到的人物千姿百态。他们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巨大的作用。老师在人物题材类的教学中,也应注意抑恶扬善,让儿童知道哪里是真、善、美的事物,利用作品中的表现对象作为抒发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平台,表露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美育工作计划篇(3)

2、要继续落实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学生管理责任制,班主任老师要尽责、尽心、尽力做好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和地位,坚决遏止学生中存在的不良习气和行为,确保班级风气健康稳定。要继续坚持班主任工作职责与绩效挂钩的考核制度,对个别缺乏工作责任性、造成工作严重失职的人和事,不仅要在班主任考核中重扣,而且要体现在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中。

3、继续抓好“文明班级”和“先进中队”的评比,从卫生、纪律、表现等日常行为规范加强班级管理,同时促进更多的班级获奖,形成“争优、比优”的有序竞争局面,促进班风、校风的建设。

4、要继续坚持德育工作四项基本制度。即升国旗要有特色,系列主题班会要有创新,重大节日纪念活动要丰富多彩,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考核要注重实效。

5、要加强养成性教育。要根据学生中存在的一些不良语气、行为和习惯,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和工作,如开展主题班/为您整理会、报告会、学生讨论会、现场会、墙报展等一系列活动,达到造声势、树典型、消除不良现象的目的。少先队要针对学生实际,拟订一些学习习惯的条例,使学生能逐条落实,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级教育网络工作,积极做好家访工作。班主任要在原有家校联系手册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家访工作,尤其是对问题学生,班主任一定要及时进行家访,努力做到早教育、早预防,使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定期邀请社会知名人士或有关专家来校做讲座或报告,进行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考察,使学生增长见识、开拓视野、体验生活,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高尚情操。

7、要十分重视安全工作。安全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的首要目标和根本保障,全体教职工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时刻绷紧安全这根神经,对安全工作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大意,要相互协作,各尽其职,切实按照上级有关文件、/为您整理法律法规和学校有关安全工作的规章制度开展工作,严格履行安全责任,经常性开展各项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和事故苗头。对落实安全责任不积极的人和事,学校将按照有关规定和责任进行严肃处理。

8、积极倡导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建设、评比,为“绿色书韵现代”的学校文化充实具体的内容。

9、第二周启动“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仪式。通过宣传、号召,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廉政”,“廉政进校园”有什么意义;通过征集关于“廉政”的资料,印发、评比、讲评这些资料,使学生自觉接受“廉政”教育,做诚信、朴素的好孩子。

10、继续落实“孝心教育工程”。三月为“感恩教育月”、四月为“读《中华古代二十四孝故事》读故事、讲故事月”、五月为“孝行”活动月,六月为“写孝行”活动月。

美育工作计划篇(4)

随着生存条件的改善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类的寿命普遍得到了延长。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困扰和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据2015年6月民政部印发的《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共计2124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5.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0.1%。在数据攀升的形势下,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无疑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不仅是老年人自己的问题,同时它给家庭、社会和国家也带来了巨大压力。目前,我国“失能老人”的人数已经超过3700万。因此,如何维系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减少医疗成本,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面对的重要课题。

在我国即将发展成为高龄、老龄人口型社会的关键时期,老年体育就显示出其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西方发达国家都已经逐步意识到体育活动对老年人身体、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美国早在1965年颁布的《老年人法案》中就提出:“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使其经常参加身体活动和锻炼,保持身心健康。”20世纪70年代,德国也开始系统研究“老年人的运动生理和心理”,并颁布相关运动与福利政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群众体育政策,客观上促进了老年体育的发展。但是,直到2000年才由国家体育总局出台了第一个专门针对老年人体育工作的规划――《老年人体育发展规划》,目前我国老年体育政策体系尚不完善。因此,本研究将21世纪以来,我国老年体育政策与美国老年体育政策进行比较,找寻美国老年体育政策的可取之处,为我国老年体育政策体系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121世纪中美老年体育政策的差异

21世纪以来我国陆续出台11个与老年体育相关的政策、规划、文件或标准: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下发《老年人体育发展规划》,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等12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的《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03年国务院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的《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的《体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年国务院的《全民健身计划(2006-2010)》,2009年国务院的《全民健身条例》,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的《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年国务院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全国总工会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这些都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于老年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21世纪美国已有4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老年体育相关政策、规划出台:2001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国国家老龄研究所等组织联合出台了《国家计划:促进50岁以上成年人身体活动》,2008年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HHS)颁布的《美国人体育运动指南》(Physical Activity for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2010年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fHHs)颁布的《健康公民2020》(Heahh People 2020),2016年国家体育活动计划统筹委员会(NmionM Physical Activity Plan Alliance)颁布的《国家体育活动计划(修订)》(National PhysicalActivity Plan)。

通过对上述的21世纪中、美两国老年体育政策进行梳理,发现在指导理念、目标、内容及效果评估体系、实施主体及过程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1.1两国老年体育政策指导理念的差异

我国老年体育政策或条款以政府机构颁布为主,基本上属于宏观指导,主要突出增强老年人体质的国家战略,表明政府将包括老年体育在内的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政治层面,是国家制度、以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了国家对全民健身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反映出全民健身方面的政治和济需求。美国老年体育及相关政策的颁布则以相关协会或社会机构为主,相关政策的制定更加注重微观操作层面,注重政策、规划体系的完整性,同时国家战略层面的政策往往会有配套的规定加以指导,因此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参考性,也更加具体、细化。

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出台的老年体育政策或条款,试图通过体育运动这一手段来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以减轻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并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冲击,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老年人体育的发展。《老年人体育发展规划》提出10项措施:(1)加强领导,把老年人体育纳入体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2)加强宣传工作,增强老年人体育健身意识,提高对老年人体育健身工作的重视程度;(3)加强老年人体育的法制建设;(4)改革和完善老年人体育工作的管理体制;(5)多渠道筹措老年人体育活动经费;(6)加强老年人体质与健康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7)建立老年人体质监测站;(8)提倡修建适合老年人体育健身的场地设施;(9)各类体育馆和公园应为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提供方便,要采取措施安排一定的时间为70岁以上的老年人实行减、免费开放;(10)加强老年人体育健身的科学指导。《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6项措施:(1)充分认识加强老年人体育工作的重要性;(2)明确老年人体育工作的目标任务;(3)建立健全老年人体育组织网络;(4)加强适合老年人体育健身的场地设施建设和使用;(5)广泛开展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6)加大对老年人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和支持保障。这两个政策基本涵盖了老年体育发展的各个方面,体现出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但相对缺少进一步的要求和规划。其他体育政策虽然也都列出了发展老年人体育的专门条款,但由于仅仅是从宏观层面提出相关意见和指导,缺少微观层面的说明和规定,导致增加了政策实施的难度。

相比而言,《美国人体育运动指南》的制定以信息数据作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对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各类人群的日常体育锻炼提供指导和具体标准。《健康公民2020》在《健康公民2010》的基础上,列出了适合老年人参与的具体运动项目,同时提供关于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历史数据,为确定其存在问题和制定下阶段老年人体育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其中“老年人体育活动参与率”首次在大众健康政策中被单独列出,而《国家计划:促进50岁以上成年人身体活动》作为《健康公民2010》的配套规划,其内容详细可靠,具有更强的实践操作性,显示出政策体系的完整性。同时详细说明了身体活动对于老年人健康的积极作用,可以提高政策执行者和老年人本身对于政策的理解程度,必然也会影响到政策的实施效果。2016年美国国家体育活动计划统筹委员会又重新修订了《国家体育活动计划》,在2010版的基础上形成一整套政策、程序,倡导美国各社会群体进行体力活动,承认体育活动计划基于性别、种族、民族、年龄、社会经济地位、身体等的实质性差异,旨在通过培育民族文化来支持身体活动的生活方式,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健康、预防疾病和残疾、提高生活质量。其中,针对老年人等群体的实际情况提出3点建议。以上反映出美国老年体育相关政策、规划等,都体现出目标、内容的具体、细化、可操作性强等特点。

1.2两国老年体育政策目标、内容及效果评估体系的差异

作为我国第一个针对老年人体育发展制定的专门规划――《老年人体育发展规划》,对新世纪我国老年人体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通过审视其具体内容,发现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目标表述过于笼统、宽泛,缺乏明确的任务规划和基本的数据支撑,客观上为政策的执行乃至后期的效果评估造成障碍。二是政策内容不够细化和具体,缺乏可操作性。如在具体措施中“加强宣传工作”“加强指导工作”等,表面是强调了老年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工作思路,但却没有明确如何“加强”、谁来“加强”以及“加强”到什么程度,没有进一步的工作实施方案,导致工作的实施缺乏刚性,容易偏离预定目标。此外,《全民健身计划(2006-2010)》虽然提出要推广适合老年人开展的健身项目,但却没有进一步说明哪些健身项目适合老年人。可以说,这种侧重宏观指导的政策、规划,缺少工作实施的操作性和可控性,相对来说欠缺科学性与实践性的融合。三是效果评估有什么标准、如何评估、谁来评估等问题在我国相关政策、规划中欠缺。我国老年体育相关政策、文件、规划,只有在《全民健身计划(2006-2010)》中有针对于老年体育人口、老年体育社会组织等方面的要求和标准。

相比之下,美国老年体育政策在目标、内容及效果评估体系方面,则体现出分工明确、具体细化以及可定量化的特点。《美国人体育运动指南》对老年人进行体育活动的具体标准,提出了参考成年人标准以外的4点建议,以及基于成年人标准的适当浮动。《健康公民2020》在其目标所涉及的42个领域制定了详细的资金目标,同时还明确指出适合老年人参与的运动项目,并提出“老年人休闲体育参与率”的评价指标,体现出具w化、可控性的特点。《国家体育活动计划》中各参与部门提出旨在促进身体活动的策略,每个策略还概述了社区、具体的社会组织和机构以及个人可以使用的相应策略,并在涉及的每个策略中都体现了具体的操作内容、目标、实施步骤以及评估体系。同时,对老年人体育特别要求医疗系统增加运动量评估和咨询等内容,体现出可操作性的特点。《国家计划:促进50岁以上成年人身体活动》融合了《健康公民2010》中相关的具体目标,其目的是为找出影响中老年人进行身体活动的障碍以制定相应的策略,在综合家庭、社区、市场营销与宣传、医疗、公共政策等领域提出18项具体措施,为政策的实施明确了方向、定好了步子,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1.3两国老年体育政策实施主体及过程的差异

从一定程度上讲,政策的实施过程比政策本身更加重要,预期效果达成与否关键在于政策的实施。

实施主体方面,通常来讲老年体育活动的组织应当是以体育社团和其他社会组织为主。然而,我国老年体育政策、规划的制定及实施主体通常是政府部门,是一个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由于政府掌握绝大部分资源,因此,社会组织为了生存只能更多地依附政府,从根本上导致了政府部门缺乏与社会组织及社区等方面的沟通与协调,不利于后期具体工作的开展,造成了老年体育社团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被动地位,容易导致政策具体执行组织的缺位,这也是制约我国老年体育发展的主要原因。即使是由国家体育总局等12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也没有明确提出工作实施的具体分工,缺乏工作职责的划定,容易导致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主体的权责不清和相互推诿现象。

相比而言,美国老年人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主要是体育社团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美国的社会制度及其基本政策决定了美国老年体育政策及其实施主体的多元化,形成了体育体制的分权及社会主导特征。它们主要以各级社会组织、协会、团体以及各类公共体育组织为主,政府部门主要是以指导和协调为主。《健康公民2020》是由联邦政府与全国性组织共同制定,《国家计划:促进50岁以上成年人身体活动》由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老龄研究所等6个组织共同,这些组织既有政府组织又有非政府组织。《国家计划:促进50岁以上成年人身体活动》中执行对策的具体负责(牵头)部门,除生命活力规划办公室、总统健康与体育委员会、国家疾病防控中心3个部门为政府组织外,其他实施主体均为社会团体、协会或公立大学。其中,国家疾病防控中心、总统健康与体育委员会、美国退休人员协会、全国老龄委员会、美国运动医学学会5部门共同监督计划的实施工作。

在美国,由于其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起步较早,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各机构负有明确的职责,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协调各方力量开展工作,不同于我国以体育系统为主的单一工作模式。美国老年体育及相关政策的协调机制较为完善,对于政策、规划实施的步骤和进程具体可行,体现出指导性强和分工明确的特点,有利于工作的具体实施和顺利开展。如《健康公民2020》中各服务部门分工明确,并列出具体的行动步骤,设计出完整的时间规划和最后完成期限,同时制定和落实合作伙伴的工作计划、工作点和管理程序,从而确保每个程序的顺利完成。另外,还开发了专门的传播计划;《国家计划:促进50岁以上成年人身体活动》中,专门列出6条将策略转化为行动的建议,包括组织间的协调、具体的时间规划、具体的行动规划、人力物力的合理安排、良好的沟通渠道、详实的评估标准,这些在客观上都保证了政策、规划在实施过程中的效率和效果。

2对我国老年体育政策的启示

2.1加快老年体育活动指南研制,实现宏观与微观的有效结合

在我国,国务院和国家体育总局历年颁布的老年体育政策、规划只能作为一种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是整个老年体育事业的战略性规划,而不是专门针对老年体育的具体计划。国家在宏观指导老年体育事业发展的同时,应该通过制定、组织、实施切实有效的老年体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实现宏观与微观的有效融合,通过老年体育政策宏观战略的微观落实助力老年体育的快速发展。因此,加快老年人身体活动指南的研制迫在眉睫。通过开发并细分不同群体的老年人体育活动项目、方法及标准,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有效推动老年人体育由经验型健身向科学型健身的转变。在美国,除ACSM(美国运动医学学会)以外,CDC(美国国家疾病防控中心)、AHA(美国心脏协会)等部门及组织都制定了针对不同人群的身体活动指南,其中详细说明了活动指南制定的背景、原则、具体项目和方法以及相应标准和注意事项等,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价值。

2.2多部门、跨领域共同参与

老年体育问题并不是一种单一的体育问题,它往往与其他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因此,老年体育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从多角度、多层面人手。美国老年体育政策自制定之初,就由多个领域的部门及专家共同制定,跨部门、跨领域是美国体育公共政策制定的主要方式,如《国家计划:促进50岁以上成年人身体活动》就是由健康、公共政策、市场营销、医疗卫生、社区组织等相关的46部门共同推进。然而,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各政府部门之间存在壁垒,缺乏相互合作的机制与及时沟通的平台,使我国体育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制定老年体育政策存在很大难度。因此,我国体育主管部门在今后制定老年体育政策时,要谋求与其他相关部门,如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文化部、宣传部以及全国老龄委员会等部门的协作,从而实现共同制定,并明确各自的职责与权限,才能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获得各部门、各领域的共同支持,通过建立纵、横向部门间的沟通渠道,及时交流政策、规划的实施反馈,有助于实现老年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m发展。

2.3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双轮驱动”

进入到20世纪以后,美国体育逐步进人成熟发展期,又称为社会主导型体育发展期。这一时期的体育组织逐渐发展起来,体育市场也趋于完善,形成了国家调控与社会主导相结合的发展局面,使美国逐步变为体育强国。其中,通过积极吸纳社会组织力量以丰富老年人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促进了老年体育的快速发展。比如,《国家计划:促进50岁以上成年人身体活动》的具体实施主体大部分为社会组织、协会或公立大学,基层社区组织也承担了相当一部分的工作。但由于两国国情不同,我国体育非政府组织在数量、质量以及地位方面远不及美国,同时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特点决定了社会力量尚不能承受我国老年体育发展的重担。

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微观事务管理”,表明我国体育发展的社会大背景,即市场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未来发展机制的轴心。在此背景下,就我国老年体育的发展角度看,各级老年人体育组织、社会团体未来将会成为中国老年体育发展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因此,当前我国发展老年体育的当务之急是激活老年体育发展的利益相关者,给予社会力量以足够的扶持与帮助,拓宽社会力量发展的空间;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同时,提升社会力量发展老年体育的主动性,通过吸纳社会资源以弥补老年体育事业发展中国家缺位的遗憾,确立老年体育发展的“双轮驱动”模式。

美育工作计划篇(5)

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为管理和发展教育信息化活动,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方针、措施和行为准则。它反映出一个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决定着教育信息化宏观管理的导向和规范,其动态性强,时效性短,涉及的内容又十分广泛。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尤其是先进发达国家相继制定了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政策和计划。开展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国际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制定、实施、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明确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差距,为积极探究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战略提供有益借鉴。

—、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回顾

(一)美国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政策

美国是世界上信息技术教育起步较早的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进行了计算机辅助教学。8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微型计算机的进一步普及,更多的计算机进入了美国校园。

1996年可以说是美国信息技术教育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这一年,克林顿总统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教育信息技术发展规划:要在2000年以前把每间教室和每二个图书馆(包括所有中小学的教室和农村的图书馆)都联到Internet上,要“让每一个青少年八岁能阅读、十二岁能上网、十八岁上大学,让每一位成年美国人都能进行终身学习”。同时,美国联邦教育部制订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份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的正式报告——《让美国的孩子为21世纪做好准备:迎接技术读写的挑战)的教育技术发展计划,提出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国家目标:(1)全国所有的教师都要接受训练,教师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计算机和信息高速公路方面的需要都得到支持;(2)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中运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3)每一间教室都要联上Internet;(4)将有效的软件和在线学习资源作为每一门学校课程的内在组成部分。围绕着这些目标,美国大大加快了教育信息化进程。

经过近五年的努力,美国已大体实现了克林顿总统和教育部1996年提出的国家目标,在教育信息技术的物质基础建设方面硕果累累。2000年12月,结合新一轮教育改革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美国联邦教育部了第二个教育技术发展计划,题为《电子学习:在所有孩子的指尖上构建世界课堂》,提出了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保障措施,又进一步提出了美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目标:(1)所有的教师租学生都能够在课堂、学校、社会和家里接触信息技术;(2)所有的教师都应当能够有效地运用技术帮助学生达到学业高标准;(3)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具备技术和信息素养方面的技能;(4)研究和评估应促进下一代的技术在教学和学习中的应用;(5)以数字化内容和应用来改造教学和学习。

2001年1月,新任总统布什了题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改革计划,明确提出各学校应将技术作为工具以提高学业水平,而且课堂中最新技术应用的目的不应仅仅局限于其本身,进一步明确了新战略的发展方向。

(二)英国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政策

在欧洲国家中,英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最引人注目。英国是欧洲最早把计算机应用到教育中的先行者,早在1978年,英国的教育与科学部就制订了第一个旨在促进学校教育中运用计算机的“微电子教育计划”;1988年,又通过了《教育改革法》,制订了全国统一的《国家课程》,明确规定在5—16岁义务教育阶段开设十门必修课,其中“技术”课程中就包含了信息教育的目标;1995年,英国政府宣布了一个名叫“英国网络年”的五年计划,拨款1.6亿美元用于所有中小学的互联网的联网工作;1996年,英国教育部对《国家课程》进行了修改,增加了“信息技术”课程,而且在各类课程中被列于非常重要的位置,这在主要发达国家是走在前列的。

1998年,英国政府公布了题为《我们信息时代》的政策宣言指出:政府应改革教育,在教育中利用新技术,使得人们能够获得信息时代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扩大信息受益面,确保信息时代在有利于所有百姓等方面起主要作用。同年,英国政府启动了“国家学习网格”计划,该计划旨在促进学校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与学以及改进学校管理的效率,计划目标是到2002年:(1)所有中小学、高校、公立图书馆以及尽可能多的社区中心通过因特网加入国家学习网络;(2)所有教师自信和能干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图书馆人员接受类似的培训;(3)使学校毕业生对信息技术有。良好的了解,并制订用一些措施评估他们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4)教育部门与,政府之间的一般的行政沟通很大程度上实现无纸化;(5)使英国成为网络化软件内容开发的中心,成为学习服务—输出的世界领导国。

(三)日本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政策

日本在教育信息化方面一直走在亚洲国家的前列。从1985年起,日本政府将教学中的计算机应用作为重点加以扶持,日本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社会整体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1990年日本文部省制订了教育用计算机装备的五年计划,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配置计算机;1992年;日本文部省首次在报告中提出多媒体计算机的教育利用问题。报告认为,多媒体的教学特点是吸收和综合传统教学媒体的特性,利用多种储存的图像资料和对话式信息检索功,能,培养信息应用能力。

1995年,文部省制订了“面向高度信息通信社会”的基本方针。要求中小学教育:(1)有计划地配备计算机以及推进学校设施的智能化;(2)配备优秀的教学软件以及研究开发优秀软件;(3)对全体教师进行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术的培训;(4)研究运用包括光缆在内的信息通信网络的教学方法;(5)建立具有提供综合性教育、文化信息的全国中央性组织功能的教育综合信息中心。

1997年,日本政府制定“教育改革计划”,提出推进全国互联网建设的计划,确保全国的学校进入因特网;1999年,日本政府制订了“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该计划提出,到2001年,所有公立小学、中学、高中等学校连接因特网,所有公立学校教师都能够有效利用计算机。到2005年,所有学校连接因特网,全国中小学所有课程都要实现计算机和因特网授课,以实现三个根本转变,即学生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方法和学校管理的根本转变。

同时,日本文部省与其他部门合作,实施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实验计划,包括1994年的100校计划(“百校联网工程”)、新100校计划、E平方计划和儿童网络计划。

二、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对我们的启示

目前,发达国家已深刻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政策工作对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因而对信息政策的研究、制定愈来愈重视。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发达国家的教育信息化政策已日臻完善,对各自国家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导向、调控、干预和规范作用,对我国相应政策的制订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1.关注教育信息化政策的目标性。教育政策目标的确定,是制定政策的决定性环节。目标的合理性和正确性问题,直接关系到教育政策的成败。各个发达国家在制定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时,对目标确定都有高度的认识和理解,重视信息化系统工程的战略性构建。这方面,美国政府的做法很具代表性。该国先后两次制定修改了国家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目标,与1996年的国家教育信息目标相比,2000年的目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对学生和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要求已经从课堂、学校延伸到了社会、家庭;二是信息技术教育与美国正在轰轰烈烈进行着的“提高学生学业标准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三是不仅要求信息技术的应用要体现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而且要成为变革美国未来教学和学习方式的重要工具,四是注重开发和研究新一代的技术在教学和学习中的应用。这些政策目标设置科学,形成体系,导向性强,为美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指明了方向。

2.关注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倾斜性。发达国家在制定教育信息化政策过程中,注重和本国国情相结合,一方面努力保持各自发展优势,另一方面又极力避免不平衡现象的出现。1997年,美国为了帮助贫困地区和农村学校、图书馆跨越“数字鸿沟”,实行折扣补助计划,由联邦政府通讯委员会每年从通讯服务基金中向有待帮助的学校、图书馆提供超过19亿美元的高速上网、Internet配线和长途通信的费用折扣,降价幅度为20%至90%。还为在经济上处于不利的学生提供了有关技术的投入。特困学校的学生和残疾学生将有机会运用相对于其他学校的学生来说同等先进的技术(包括对残疾学生的辅助技术)。我国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面对的“不平衡”问题尤为突出:一是东部西部发展的不平衡;二是各级各类教育的不平衡。国家应积极借鉴国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成功经验,采取强有力的统筹举措,通过政策导向和资金投人向中西部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

3.注重调动多方面力量参与教育信息化政策制定、实施工作。在现代社会中,各项教育政策通常社会影响面大,而且问题复杂,需要多部门协调解决,因此邀请多方面的专家、各阶层人土的广泛参与,制定的政策才可能切合实际、有效。例如,美国政府在制定“教育信息服务折扣政策”时,成立专门的机构对政策进行规划、调查和讨论,并向社会公开征求建议,各类的经济、教育、文化组织和机构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计划,政府采纳了其中有用的建议。同时,为确保各项政策真正实施到位,美国政府十分重视民间组织和企业的参与,积极鼓励地方、州及私人部门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解决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1996年1月,克林顿总统在其国情咨文中宣布了《总统的教育技术倡议》。该倡议的特点是,广泛依靠私营企业和非赢利组织来帮助美国中小学有效地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从企业来讲,为提高职工素质,扩大企业影响,也十分愿意与学校合作。比如,1996年微软公司开始投资教育市场,目前已经进行了“微软教师网”和“教育技术网”两个计划,向美国乃至全球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免费教育资源;英特尔公司赞助康乃尔大学在校园中建立无线网络系统;甚至《新闻周刊》、《华盛顿邮报》等新闻媒体也在网上开展了学历教育。

美育工作计划篇(6)

劳作计划

劳作计划从75年前开始实施以来,联邦监狱局认识到懒惰是引起囚犯违规行为和扰乱行刑机关运行的主要因素。雇用囚犯对于在创设联邦监狱局的立法中的工资非常重要。但是,源于劳作计划的效益超越了促进囚犯管理的范围:劳作计划教会了囚犯市场需求的技术,灌输了合理的劳作道德和习惯,而且在这样做的过程中,提高了成功回归社区的可能性。

如果他们身体情况允许,被判刑的囚犯必须劳作。劳作任务包括,饮食服务、储入仓库、囚犯勤务员、水管工、油漆工或运动场管理员等。从这些劳动中,囚犯每小时挣12到40美分。

在2005年,约17%的被判刑、健康的囚犯(1.972万名)劳作在联邦工业工厂。联邦工业运营着106个工厂,销售额为七亿六千五百万美元。根据法律,联邦工业的客户几乎全部来自联邦政府,而且联邦工业许多劳作是为军队服务的,例如,修理军用车辆和制作军服。由于伊拉克战争,对由联邦工业电子和纺织商家们供应的军用产品的大量需求继续驱动着生产销售。

联邦工业劳作任务每小时支付23美分到1.15美元的工资;像正规劳动力一样,囚犯能赚加班费而且有资格获得长期工资。这些劳作太有吸引力了,以至于他们还得登记排队等候。参加联邦工业计划,以及被法院判决罚款、家庭抚养和赔偿受害人的囚犯,必须把他们所得的50%支付这些债务(在2005年财政年度约为280万美元)。

调查表明参加联邦工业计划的囚犯,从监狱释放后再次实施犯罪行为的可能性较小,而且被雇用的可能性更大。释放后,我们做了对比后发现,与不参加联邦工业的囚犯相比,在释放后12年的时间里劳作的囚犯极不可能再次犯罪。此外,再犯危险性最大的少数民族群体囚犯也从参加工业劳作和职业培训中获得了更多好处。

教育计划

教育计划帮助囚犯获得了读写能力和相关技能,这些技能有助于他们释放后的就业。调查发现,参加教育计划的囚犯比不参加的罪犯可能再次犯罪的少16%。联邦监狱局的所有行刑机关都开设读写能力班,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还提供成人继续教育、养育班、图书服务、健康教育和休闲活动指导服务。

没有高中文凭或普通教育发展证书的囚犯必须参加最少240个小时的读写能力计划,或者直到他们获得普通教育发展证书为止。没有普通教育发展证书使囚犯无资格获得超过联邦工业最低工资水平的工资;这鼓励囚犯完成他们的高中教育,以便取得获得较高工资的资格。要求不讲英语的囚犯参加英语第二语言学习计划直到他们熟悉英文为止。

在任何选定的一天,都有35%的囚犯人口参加一项或更多的教育计划。普通教育发展证书计划的参加囚犯人数继续增加:2.26万名学生参加了普通教育发展证书计划,而且仅这一年就有6265名囚犯获得了普通教育发展证书。

联邦监狱局的行刑机关提供广泛的教育计划,以满足囚犯人口的广泛需求。

其一、对有特殊学习需求或残废囚犯的教育服务优先考虑。作为这项努力的组成部分,为特殊的普通教育发展证书的通融所提出的262份建议,在2005年财政年度被采纳。在诊断评估和残废囚犯安置方法方面,联邦监狱局也继续培训有资格的教师。

其二、在2005年财政年度完成生活技能(目标)训练。目标是为特殊需求学习者设置的,他们已经达到了传统读写能力计划成就的合适程度,而且从继续参加中再也得不到好处了。目标课程集中在释放准备上。学习单元包括,现钱管理,健康和舒适,家庭和个人关系,得到和保住工作,以及回归社区。在2005年财政年度,80多名囚犯完成了计划。

其三、联邦监狱局的多数设施有养育计划,养育计划给囚犯提供了学习了解孩子、孩子成长和家庭技能的机会。阅读是联邦监狱局下辖的14个行刑机关实施的基本计划,是为发展和落实鼓励幼儿规范阅读的计划而设置的。在2005年,这些行刑机关的囚犯孩子能收到阅读基本计划的三本书。

其四、希望之家。希望之家是华盛顿特区的非营利组织,在位于马里兰州坎博兰的联邦矫正机关继续实行“父亲对孩子的夏天露营”计划。在这个计划中,孩子与他们的父亲共度美好时光,做些安排好的活动,如艺术、创作性的写作、音乐和游戏。

其五、联邦监狱营地。在位于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的联邦监狱营地,教育部门给教育学习中心增加了“工作成熟和工人效益技术”课程。课程是经由美国劳工部确定的,以通过增加他们的职业和教育技能给成人加入劳动力大军做准备。希望这样的举动改进长期就业能力,增加所得,而且减少福利依赖。

其六、联邦拘留中心。位于华盛顿州西塔克的联邦拘留中心与国家成人教育研究所、来自西雅图的墨西哥领事馆的志愿者合作,给墨西哥的女囚犯提供西班牙读写能力计划。在墨西哥,计划完成时授予的评估证书是有效的官方文件。

职业培训计划

每个联邦矫正机关均有职业培训计划。囚犯学习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的多种技能。在岗培训是职业培训计划的一个重要成分。根据释放后就业计划,比之于不参加的囚犯,参加者33%较不可能再犯,职员尽力给囚犯匹配大多能使他们感兴趣的电视计划。

联邦监狱局给囚犯提供或资助了约340项职业培训计划,540项学徒计划,150项先进的职业教育计划。本年课程学习以来,囚犯完成了近11万项职业或学徒培训计划;而且在年末,约1万囚犯积极参与了该计划。学徒计划要在美国劳工部、学徒培训局登记。

一些事例表明了联邦监狱局下辖行刑机关的囚犯可利用的机会范围:

其一、联邦医疗中心。位于得克萨斯州沃斯堡的联邦医疗中心有一个轮椅/自行车修理计划,修理了约250个轮椅,节约了约1.8万美元修理费,假如送出行刑机关修理的话就得花费这笔钱。

其二,联邦矫正机关。位于俄克拉何马州埃尔里诺的联邦矫正机关有一个完整的牙医室,在给参加者提供高质量培训的时候,给22个行刑机关的囚犯制作假牙。使用美国空军课程,对学生进行为期两年的培训,发展市场需求的牙医技术。

其三、联邦监狱营地。位于得克萨斯州的联邦监狱营地的布赖恩主人园丁/园艺计划提供劳作技术,劳作技术使学生能够在托儿所或温室或在风景建筑和维护行业找到就业机会。成功完成计划要求具有400个小时活动内容,包括指导、实验室工作、现场工作计划和测试;

然后,由得克萨斯大学普及服务的40个继续教育单元授予学生合格证书。

其四、美国监狱。位于加利福尼亚州阿特沃特的美国监狱提供办公自动化(文字处理和试算表)培训计划。在2005年财政年度期间,85名囚犯成功完成了该课程,由一所当地社区学院提供指导并颁发资格证书。

其五、谢里登联邦矫正机关。位于俄勒冈州谢里登的联邦矫正机关在商用卡车驾驶培训基地提供为期10个星期的课程,给参加测试的囚犯做准备以获得商用司机执照。在2005年财政年度,70名囚犯完成了课程。

戒毒治疗

法律授权联邦监狱局给100%符合条件的人口提供治疗。这些服务的需求量极大,部分原因是成功完成计划后某些(非暴力)罪犯获得减刑的可能性。治疗连续性以危害性的教育为开端,以强烈的社区转变成分为结束,目的是要减少囚犯再次吸食的可能性。对“住宿戒毒治疗”的研究表明,与不参加的囚犯相比,参加联邦监狱“住宿戒毒治疗计划”的囚犯,16%不可能再犯,15%没有再次吸食。

每个行刑机关都开展危害性教育、非住宿戒毒治疗和咨询活动。治疗包括个体疗法和群体疗法、群体咨询和其他技术,其策略目的在于发展积极融入社会的价值观,并且为囚犯过渡到社区做准备。

在2005年,55个行刑机关实施了住宿吸食治疗计划,把囚犯监禁在隔离单元进行专门治疗。每星期五天,时间长达九个月,住宿戒毒治疗计划提供剧烈的半天规划。完成住宿戒毒治疗计划,当他/她处于一般人口中时,以及以后在回归社会训练所时,或者在社区矫正中心时,就给囚犯提供释放后安置服务。

1.8027万名囚犯参加了住宿戒毒治疗计划,1.4224万名囚犯参加了非住宿计划,2.2776万名囚犯参加了危害性教育课程。

美育工作计划篇(7)

——洪山殿镇柞子村计生协开展“两为两争”活动纪实

近年来,洪山殿镇柞子村计生协坚持以人为本,因村制宜,积极投身“两为两争”活动,在村级计划生育和各项事业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广大村民从心底里把计生协会员当作生产上的好参谋,生活上的贴心人,把计生协会当作育龄群众温馨的家。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工作网络,带头落实计划生育

柞子村座落于洪山殿镇东北角,2004年末总人口561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114人。村计生协共有8个会员小组,55名会员。2002年,协会推选原双峰县造纸厂原党支部书记,德高望重的退休干部李嘉鸿同志担任专职副会长,增选了常务理事,配齐了会员小组长,并聘请了名誉会长和秘书长,建立健全了会员联系户制度,计生协工作从此焕然一新。

几年来,村计生协要求会员把计划生育当作自己的事,自觉响应党的号召,带头实行计划生育。南山组会员康育阳、刘海红夫妇于2004年7月21日生下第二胎女孩后,公公婆婆希望他们再生一个男孩“接后”,刘海红邀请会员小组长钟美意共同做其婆婆的工作,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使其思想逐渐转化。9月20日,刘海红到镇计生服务站落实女扎手术时,公公在家里承担一切家务,婆婆主动去照顾媳妇,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曹裕组会员李军文与吴玉拾是再婚夫妇,李军文与前夫已生育一个小孩,吴玉拾为土家族人,2003年结婚到女方落户,婚后于2004年6月又生育一个小孩,按规定必须落实女扎手术。但吴玉拾不同意,说他是少数民族的,可以再生一胎,还说如果不行就要把户口迁走。针对这一情况,李军文及时向会员小组长龙桂英反映,龙桂英和曹家组会员小组长康文莲一道,发动两个小组的会员,向吴玉拾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一条一条讲解《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终于把小吴的思想工作做通,李军文放下了包袱,愉快地落实了结扎手术。长湾组会员康春如、龙华成夫妇,于2003年领取了二孩生育证,但至今没有取环,主动把再生育间隔推迟。

二、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倡导婚育新风

村计生协在要求会员带头实行计划生育的同时,积极向全体村民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大力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新风尚,全村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

长湾组李桂英长年生病,其儿媳、计生协会员钟红花多处打听名医良方,为婆婆买药治病。婆婆在床上躺了一年多,她就每天帮婆婆擦洗、翻身、熬药、喂饭,精心护理。婆婆终于不治身故,在临终时还不停地叫着:“红花,好媳妇”,在柞子村传为美谈。像这样关心公婆,爱护幼小,和睦邻里的好事迹,在柞子村是数不胜数。如果有人对老人不孝敬,协会会员都会以恳切的批评,帮助教育其改正。

南山组育龄妇女朱美飞的丈夫在外突然病故,留下朱美飞母女俩相依为命,为了照顾好嫂子和侄女,小叔子洪剑霞毅然承担重担,决定与朱美飞重新组建一个家庭。当时来自家庭的压力很大,认为小叔子娶嫂子不合伦常。村计生协了解这一情况后,多次上门做工作,向洪父洪母宣传《婚姻法》的基本精神,宣讲婚姻自由,家长只能参考,不能干涉,让洪剑霞,朱美飞如愿在2003年10月办理了结婚登记。婚后,小俩口相敬如宾,尊老爱幼,日子过得很美满。当朱美飞2004年怀孕第二胎时,婆婆要她去做个B超,或请人打打脉,总想让媳妇生个男孩,但这些要求都被儿子和儿媳婉然拒绝了,他们多次和老人讲,男孩女孩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使老人逐渐明白了生男生女一样好的道理。2005年1月,朱美飞在医院分娩时,产下一个女婴后同时落实了女扎手术。

三、发挥服务职能,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生活水平,2003年,村计生协和村委会共同研究,决定广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积极投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计生协名誉会长康求凡,会员曾建华,李月明为首,以股份制的形式,承包了白毛,克木两个组的部分旱田,开发了湘中花卉苗木基地,吸纳资金100多万元,发展了香樟、桂花、杜英、红志木、罗汉松等名贵花木20余个品种,共60多万株。专家测算,经过两年的发展,苗木基地价值已达300多万元,收入利润十分可观。据统计,共有15名会员在花卉苗木基地入股。

南山组村民朱国平一家四口人,第一个小孩今年16岁,身高不到一米,第二个小孩身体也不好,丈夫康寿明又连续几年打工没赚到钱。到2002年底,家庭已是负债累累,光是欠粮食就达1000多斤,成为柞子村有名的贫困户。根据这一情况,协会秘书长吴永芳自告奋勇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她以思想教育为主动员其自力更生,又切合实际帮助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吴永芳的帮助下,2003年,康寿明去到康希贤公司(全国有名的建筑工程公司)打工,朱国平则在家承包了几个外出户的近3亩水田,同时还到协会的花卉苗木基地做些零时工,其家庭也被申报为农村低保户。这一年,他们共收获粮食4000多斤,将所欠粮食全部还清,到2004年底所欠债务也基本还清,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光明大道。村里的五保老人龙冬三因多年的风湿性关节炎,走路很困难,生活也不方便,协会会员就分担责任,饮水用水分包到人,蔬菜及生活所需资金均由协会成员自发资助。到2003年春,老人患病上床需要专人护理,协会又安排人员把他送往女儿家。在其患病期间,协会会长龙世农,专职副会长李嘉鸿,会员洪卓鸿等多次慰问并送去医药费、生活费。在计生协的帮助下,全村10多个计生困难户相继脱贫致了富,30多个困难家庭找到了效益可观的劳务活。

美育工作计划篇(8)

近年来,洪山殿镇柞子村计生协坚持以人为本,因村制宜,积极投身“两为两争”活动,在村级计划生育和各项事业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广大村民从心底里把计生协会员当作生产上的好参谋,生活上的贴心人,把计生协会当作育龄群众温馨的家。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 健全工作网络,带头落实计划生育 柞子村座落于洪山殿镇东北角,~年末总人口561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114人。村计生协共有8个会员小组,55名会员。XX年,协会推选原双峰县造纸厂原党支部书记,德高望重的退休干部李嘉鸿同志担任专职副会长,增选了常务理事,配齐了会员小组长,并聘请了名誉会长和秘书长,建立健全了会员联系户制度,计生协工作从此焕然一新。 几年来,村计生协要求会员把计划生育当作自己的事,自觉响应党的号召,带头实行计划生育。南山组会员康育阳、刘海红夫妇于~年7月21日生下第二胎女孩后,公公婆婆希望他们再生一个男孩“接后”,刘海红邀请会员小组长钟美意共同做其婆婆的工作,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使其思想逐渐转化。9月20日,刘海红到镇计生服务站落实女扎手术时,公公在家里承担一切家务,婆婆主动去照顾媳妇,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曹裕组会员李军文与吴玉拾是再婚夫妇,李军文与前夫已生育一个小孩,吴玉拾为土家族人,~年结婚到女方落户,婚后于~年6月又生育一个小孩,按规定必须落实女扎手术。但吴玉拾不同意,说他是少数民族的,可以再生一胎,还说如果不行就要把户口迁走。针对这一情况,李军文及时向会员小组长龙桂英反映,龙桂英和曹家组会员小组长康文莲一道,发动两个小组的会员,向吴玉拾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一条一条讲解《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终于把小吴的思想工作做通,李军文放下了包袱,愉快地落实了结扎手术。长湾组会员康春如、龙华成夫妇,于~年领取了二孩生育证,但至今没有取环,主动把再生育间隔推迟。 二、 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倡导婚育新风 村计生协在要求会员带头实行计划生育的同时,积极向全体村民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大力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新风尚,全村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 长湾组李桂英长年生病,其儿媳、计生协会员钟红花多处打听名医良方,为婆婆买药治病。婆婆在床上躺了一年多,她就每天帮婆婆擦洗、翻身、熬药、喂饭,精心护理。婆婆终于不治身故,在临终时还不停地叫着:“红花,好媳妇”,在柞子村传为美谈。像这样关心公婆,爱护幼小,和睦邻里的好事迹,在柞子村是数不胜数。如果有人对老人不孝敬,协会会员都会以恳切的批评,帮助教育其改正。 南山组育龄妇女朱美飞的丈夫在外突然病故,留下朱美飞母女俩相依为命,为了照顾好嫂子和侄女,小叔子洪剑霞毅然承担重担,决定与朱美飞重新组建一个家庭。当时来自家庭的压力很大,认为小叔子娶嫂子不合伦常。村计生协了解这一情况后,多次上门做工作,向洪父洪母宣传《婚姻法》的基本精神,宣讲婚姻自由,家长只能参考,不能干涉,让洪剑霞,朱美飞如愿在~年10月办理了结婚登记。婚后,小俩口相敬如宾,尊老爱幼,日子过得很美满。当朱美飞~年怀孕第二胎时,婆婆要她去做个b超,或请人打打脉,总想让媳妇生个男孩,但这些要求都被儿子和儿媳婉然拒绝了,他们多次和老人讲,男孩女孩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使老人逐渐明白了生男生女一样好的道理。~年1月,朱美飞在医院分娩时,产下一个女婴后同时落实了女扎手术。 三、 发挥服务职能,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为全面贯彻“xxxx”重要思想,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生活水平,~年,村计生协和村委会共同研究,决定广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积极投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计生协名誉会长康求凡,会员曾建华,李月明为首,以股份制的形式,承包了白毛,克木两个组的部分旱田,开发了湘中花卉苗木基地,吸纳资金100多万元,发展了香樟、桂花、杜英、红志木、罗汉松等名贵花木20余个品种,共60多万株。专家测算,经过两年的发展,苗木基地价值已达300多万元,收入利润十分可观。据统计,共有15名会员在花卉苗木基地入股。 南山组村民朱国平一家四口人,第一个小孩今年16岁,身高不到一米,第二个小孩身体也不好,丈夫康寿明又连续几年打工没赚到钱。到XX年底,家庭已是负债累累,光是欠粮食就达1000多斤,成为柞子村有名的贫困户。根据这一情况,协会秘书长吴永芳自告奋勇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她以思想教育为主动员其自力更生,又切合实际帮助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吴永芳的帮助下,~年,康寿明去到康希贤公司(全国有名的建筑工程公司)打工,朱国平则在家承包了几个外出户的近3亩水田,同时还到协会的花卉苗木基地做些零时工,其家庭也被申报为农村低保户。这一年,他们共收获粮食4000多斤,将所欠粮食全部还清,到~年底所欠债务也基本还清,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光明大道。村里的五保老人龙冬三因多年的风湿性关节炎,走路很困难,生活也不方便,协会会员就分担责任,饮水用水分包到人,蔬菜及生活所需资金均由协会成员自发资助。到~年春,老人患病上床需要专人护理,协会又安排人员把他送往女儿家。在其患病期间,协会会长龙世农,专职副会长李嘉鸿,会员洪卓鸿等多次慰问并送去医药费、生活费。在计生协的帮助下,全村10多个计生困难户相继脱贫致了富,30多个困难家庭找到了效益可观的劳务活。 四、 落实优待政策,积极参与村民自治 为推动计划生育工作,柞子村生协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年积极促成村委会开展“关爱女孩”行动试点,对两女户的家庭补助养老保险金,对其小孩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实行减免,共有3个家庭的4个女孩享受到了这一优待。今年5月,村计生协又组织对《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进行了修改,并于6月9日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新通过的《章程》第十条进一步明确:只生育一个女孩或两个女孩并落实结扎手术的,村委会为其办理一份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保险,并承担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费

用。通过计生协的提议,《章程》规定了对独生子女户,女孩户,自愿放弃再生育户和其他计划生育户的一系列优待政策,并明确规定,对生活不能自理的“五保”老人,村委会安排人员照顾其生活起居,从而使“关爱女孩”行动有章可循,使计划生育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柞子村计生协既是《章程》的起草人,又是《章程》的具体落实者,广大计生协会员通过会员联系承包的方式,积极参与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参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不断提高计划生育协会的知名度;计生协通过评选“先进计划生育会员小组”和“优秀会员”,不断提高计生协会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全村计划生育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XX年以来,村计生协连续被评为“先进村协会”,~年、~年均受到县计生协表彰,专职副会长李嘉鸿也多次被评为“计生协先进工作者”,~年,柞子村被评为洪山殿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示范村”。

美育工作计划篇(9)

柞子村座落于洪山殿镇东北角,2004年末总人口561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114人。村计生协共有8个会员小组,55名会员。2002年,协会推选原双峰县造纸厂原党支部书记,德高望重的退休干部李嘉鸿同志担任专职副会长,增选了常务理事,配齐了会员小组长,并聘请了名誉会长和秘书长,建立健全了会员联系户制度,计生协工作从此焕然一新。

几年来,村计生协要求会员把计划生育当作自己的事,自觉响应党的号召,带头实行计划生育。南山组会员康育阳、刘海红夫妇于2004年7月21日生下第二胎女孩后,公公婆婆希望他们再生一个男孩“接后”,刘海红邀请会员小组长钟美意共同做其婆婆的工作,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使其思想逐渐转化。9月20日,刘海红到镇计生服务站落实女扎手术时,公公在家里承担一切家务,婆婆主动去照顾媳妇,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曹裕组会员李军文与吴玉拾是再婚夫妇,李军文与前夫已生育一个小孩,吴玉拾为土家族人,2003年结婚到女方落户,婚后于2004年6月又生育一个小孩,按规定必须落实女扎手术。但吴玉拾不同意,说他是少数民族的,可以再生一胎,还说如果不行就要把户口迁走。针对这一情况,李军文及时向会员小组长龙桂英反映,龙桂英和曹家组会员小组长康文莲一道,发动两个小组的会员,向吴玉拾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一条一条讲解《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终于把小吴的思想工作做通,李军文放下了包袱,愉快地落实了结扎手术。长湾组会员康春如、龙华成夫妇,于2003年领取了二孩生育证,但至今没有取环,主动把再生育间隔推迟。

二、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倡导婚育新风

村计生协在要求会员带头实行计划生育的同时,积极向全体村民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大力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新风尚,全村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

长湾组李桂英长年生病,其儿媳、计生协会员钟红花多处打听名医良方,为婆婆买药治病。婆婆在床上躺了一年多,她就每天帮婆婆擦洗、翻身、熬药、喂饭,精心护理。婆婆终于不治身故,在临终时还不停地叫着:“红花,好媳妇”,在柞子村传为美谈。像这样关心公婆,爱护幼小,和睦邻里的好事迹,在柞子村是数不胜数。如果有人对老人不孝敬,协会会员都会以恳切的批评,帮助教育其改正。

南山组育龄妇女朱美飞的丈夫在外突然病故,留下朱美飞母女俩相依为命,为了照顾好嫂子和侄女,小叔子洪剑霞毅然承担重担,决定与朱美飞重新组建一个家庭。当时来自家庭的压力很大,认为小叔子娶嫂子不合伦常。村计生协了解这一情况后,多次上门做工作,向洪父洪母宣传《婚姻法》的基本精神,宣讲婚姻自由,家长只能参考,不能干涉,让洪剑霞,朱美飞如愿在2003年10月办理了结婚登记。婚后,小俩口相敬如宾,尊老爱幼,日子过得很美满。当朱美飞2004年怀孕第二胎时,婆婆要她去做个B超,或请人打打脉,总想让媳妇生个男孩,但这些要求都被儿子和儿媳婉然拒绝了,他们多次和老人讲,男孩女孩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使老人逐渐明白了生男生女一样好的道理。2005年1月,朱美飞在医院分娩时,产下一个女婴后同时落实了女扎手术。

三、发挥服务职能,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生活水平,2003年,村计生协和村委会共同研究,决定广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积极投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计生协名誉会长康求凡,会员曾建华,李月明为首,以股份制的形式,承包了白毛,克木两个组的部分旱田,开发了湘中花卉苗木基地,吸纳资金100多万元,发展了香樟、桂花、杜英、红志木、罗汉松等名贵花木20余个品种,共60多万株。专家测算,经过两年的发展,苗木基地价值已达300多万元,收入利润十分可观。据统计,共有15名会员在花卉苗木基地入股。

南山组村民朱国平一家四口人,第一个小孩今年16岁,身高不到一米,第二个小孩身体也不好,丈夫康寿明又连续几年打工没赚到钱。到2002年底,家庭已是负债累累,光是欠粮食就达1000多斤,成为柞子村有名的贫困户。根据这一情况,协会秘书长吴永芳自告奋勇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她以思想教育为主动员其自力更生,又切合实际帮助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吴永芳的帮助下,2003年,康寿明去到康希贤公司(全国有名的建筑工程公司)打工,朱国平则在家承包了几个外出户的近3亩水田,同时还到协会的花卉苗木基地做些零时工,其家庭也被申报为农村低保户。这一年,他们共收获粮食4000多斤,将所欠粮食全部还清,到2004年底所欠债务也基本还清,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光明大道。村里的五保老人龙冬三因多年的风湿性关节炎,走路很困难,生活也不方便,协会会员就分担责任,饮水用水分包到人,蔬菜及生活所需资金均由协会成员自发资助。到2003年春,老人患病上床需要专人护理,协会又安排人员把他送往女儿家。在其患病期间,协会会长龙世农,专职副会长李嘉鸿,会员洪卓鸿等多次慰问并送去医药费、生活费。在计生协的帮助下,全村10多个计生困难户相继脱贫致了富,30多个困难家庭找到了效益可观的劳务活。

美育工作计划篇(10)

0 前言

美国本科生科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9年,麻省理工学院创设“本科研究机会计划” (UROP)以资助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1]。之后,美国本科生科研活动开始步入迅速发展时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国高校本科生科研的历史较短,1996年清华大学设立“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2001年上海交通大学设立“本科生研究计划”(PRP),2007年教育部发文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习和借鉴美国大学大学生创新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实施大学生创新计划,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

1 美国高校大学生创新计划的特点

1.1 整个社会参与的网络化支持模式

美国高校大学生创新计划基于整个社会的参与和支持。美国高校与社区、企业建立了密切相关的来往,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提供宝贵的经验,提前挖掘学生潜力。

1.1.1 服务学习计划

服务学习是一种把社区服务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通过服务社会,大学生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用以服务他人,从而达到服务社会与促进学业的双重功效。早在1985年,肯尼迪总统在斯坦福大学设立的的HASS中心长期致力公共和社区服务,为学生提供了连接学术和服务生活的纽带。不仅如此,美国全国服务学习中心(NSLC)支持高等教育服务的社区学习,紧密联系学校和社区。

1.1.2 本科生实践机会方案

麻省理工的本科生实践机会方案(UPOP)被誉为“职业生涯的加速器”,旨在让学生们成为政府机构以及非赢利机构中的领导者,学生通过UPOP接受工作人员和经验丰富的行业专业人士指导,在工程规范、团队决策、思维方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将创新教育与职业发展紧密结合。

1.1.3 新生暑假实习计划

为了帮助大学新生更好更快地找到实习机会,麻省理工学院会在每年的夏季学期为学生安排实习计划[2]。实习岗位涵盖政府、金融机构、计算机公司、航空公司等领域。

1.2 优越性高的科研机会

美国大学以及相关的社会机构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科研机会,这些大学不仅在资金方面慷慨解囊,而且科研规划方面每个细节都考虑得周全细致。

1.2.1 广泛的交流平台

美国高校大学生创新计划非常重视学生团队的相互沟通,本科生科研理事会(CUR)和全国本科生科研大会(NCUR)均为全国性组织,通过发行科研杂志刊物、举行科学研讨会等方式鼓励、促进本科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

1.2.2 差异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高校根据各自的特色,非研究型和研究型大学分别采取适应性模式研讨课及学术性转换模式研讨课的方式针对性培养创新人才[3]。适应性模式研讨课主要针对一、二年级的大学新生,主要目的是帮助他们逐步适应大学教育的模式及生活环境。学术性转换模式的研讨课主要围绕大项目展开,故其针对的对象大多为高年级学生,这些大项目的内容多为生活或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生通过则通过采取团队合作、动手实践的形式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1.2.3 完善的质量评估机制

质量评估在美国大学日趋完备的创新计划管理模式的改进中起到重要作用。UROP评估机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项目质量评估、效能评估、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评估[4]。项目质量评估通过师生两方各自从不同的切入角度,全面总结来不断地优化提高项目本身的质量。效能评估对比申请项目最终通过与未通过学生的毕业率、就业率等数据,以及参与项目前后的学生主观认为其技能水平与科研效能的提高程度进行评估。而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评估历时长、普及到的人口多,采取初步与跟踪调查结合,并分别普查文、理毕业生的评估形式。

2 美国高校大学生创新计划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计划管理的启示

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的八年以来,我国大学生创新计划执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项目申报规范性、学生参与度、资助力度、学分认定等多个方面达到与美国高校一致,形成了一流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但美国高校在大学生创新计划中的一些举措仍值得我们学习。

2.1 拓宽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计划资金来源

相较于主要来自教育界(如教育部、市教委、学校等)拨款以发展大学生创新计划的我国高校,美国高校创新项目的经费来源则多样化,是全社会参与大学生创新培养的体现。无论是美国企业、公司,或是社区,美国高校都建立了与之密切相关的来往,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提供宝贵的经验,提前挖掘学生全方位的潜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新实践平台。

2.2 探索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计划人才培养手段

我国大学生创新计划的重点大部分落在实验、调查上;而美国高校创新计划人才培养手段丰富,而且其形式因项目而异。此外,美国高校的创新计划人才培养手段具有“与个人发展结合”、“与社会结合”、“与职业结合”的三大特点,不仅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某个或多个领域、培养创新思维、锻炼科研意志,而且强调创新计划与创业项目、职业发展相结合,益于培养学生科研方面以外的优良品质,加强学生的社会性。我国在创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在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滞后,导致创新教育、创业教育、职业教育处于割裂状态,亟需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手段,整合创新教育、创业教育、职业教育资源,培养复合型人才。

2.3 完善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计划人才培养评估机制

美国高校大学生创新计划已有一套详尽、完备的评估体系用以评估项目的综合水平,这套评估机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指出项目运行优缺点,使各高校结合自身特点不断优化其创新计划管理模式。我国高校由于创新计划执行时间不长,质量评估反馈系统不够完善,亟需一套详尽、完善的大学生创新计划人才培养评估机制,从而更好的实现质量循环控制和项目实施预判。

【参考文献】

[1]巴素英.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教学及趋势[J].现代教育科学,2004(3):108-110.

美育工作计划篇(11)

心理服务行业的发展在西方国家已有百年历史,心理服务旨在应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程序预防或消除症状或适应不良的行为,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采用包括各种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心理测量和评估等工作方式,可以针对个人、家庭、团体或组织进行工作。把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为大众服务,在西方国家已发展成正规的职业化体系,又称为职业心理学(professional psychology)。从事心理服务的专业人员主要包括临床心理学家、学校心理学家、咨询心理学家等职业心理学家,还包括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本文以临床心理学工作者的培训和管理为主,介绍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培训和管理状况,为我国心理服务的培训和管理提供借鉴。本文将具体从这两个国家对临床心理学专业的培训要求、对教育和培训的管理、对实践的管理三方面来阐述北美的培训和管理体系。

1培训要求

在美国,博士水平教育是临床心理学独立从业的基本标准,在加拿大临床心理学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心理学家都可以独立从事临床心理学工作。在北美洲,只有美国的政策坚持把博士学位作为心理学实践的独立开业的准入标准,虽然他们也有硕士水平的开业者,但其实践范围有所限制。职业心理学家的培训包括教育、专业实践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几个方面。教育方面指正规的学历教育,即博士或硕士水平的培训;在专业实践上的培训主要包括实践课程(practicum)、实习(internship)和博士后培训。

1.1教育培训

关于临床心理学的教育培训方面,本文主要介绍博士水平的培训要求。

在美国,临床心理学的培训模式有两种:(1) “Boulder模式”,即科学家-实践者模式,(scientist-practitioner model),训练的目标是获得哲学博士学位(PhD);(2) 以临床实践为主的“Vail模式”即实践者模式(practioner model),此模式的培养目标是授予心理学博士学位(PsyD)。

1949年美国心理学会(APA)在美国科罗拉多的Boulder城召开的会议中确定了临床心理学家培养的标准:临床心理学家要具备博士学位,既要有扎实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又要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娴熟的临床技能。也就是,这些人首先是科学家,然后才是临床工作者。临床心理学家必须具有心理学理论知识和从事研究工作的基础,同时还需要接受一年临床实习的训练以获得临床实践必备的工作技能,应具有心理诊断、心理治疗和研究的能力。这种科学和临床技能相结合的训练计划被称为Boulder培养模式,即科学家-实践者模式,这是美国培养临床心理学家的主要模式。美国心理学会为临床心理学家的培训订出详细的条文规定,只有按条文规定制订的培训方案才能得到美国心理学会的认可。博士水平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主要在以下领域:行为的生物基础,行为的认知和情感基础,行为的社会基础,行为的个体差异,还包括统计学、研究设计、心理测量、伦理和职业标准,心理学的历史和体系,心理诊断和评估,各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1,2]。龚耀先曾对按Boulder模式设置的课程有过详细介绍[3]。

实际上,大多数临床心理学家或者偏重临床实践,或者偏重研究,很少有人两者兼顾,更多临床心理学的申请者对从事临床工作更感兴趣。心理学家们开始考虑采用医生的培训思路来把心理学家培养成为以实践为主的专业人员。1973年,美国心理学会在科罗拉多的Vail城召开的临床教育与培训会议上,确立了临床心理学新的培训体制,对以心理学实践作为职业定向的学生授予心理学博士(PsyD)学位。这种培养模式,降低了学生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培养要求,更多地强调对学生进行实践的操作技能的培养,而不是培养学院式的研究人才。这种培养模式类似医学博士(MD)等以实践为主但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职业培训。

这两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临床心理学家在职业取向方面有所不同,在大学等学术机构,PhD学位的临床心理学家竞争力更强,在实践中二者则无明显差异。咨询心理学只采用科学家-实践者这一种培训模式(PhD)。美国和加拿大的培训模式有所不同。加拿大有些地区采用科学家-实践者模式,另有些地区只要具有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者就可独立从事临床心理学工作[4,5]。

心理学或相当于心理学的专业本科毕业生,或其他专业但选修了必要的心理学基础课程的本科毕业生,可申请参加临床心理学的博士或硕士培训项目的学习。在美国,有些大学或心理学研究院所只有PhD培养计划,或PsyD培养计划,有些PhD和PsyD培养计划并存,可能挂靠在不同的系所。1998年APA对全美临床心理学毕业生进行的调查发现,在2302名毕业生中,952人(41%)被授予PsyD学位[5,6]。

1.2专业实践培训

在正规的职业化过程中,临床心理学家的培训除了理论知识和科研训练外,重要的是能够学以致用,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其专业实践培训包括实践活动(practicum)、实习(internship)和博士之后的培训。

实践活动 实践经验是发展基本的实践能力所必需的。在博士培训期间,学生大约需要完成600-1000小时的实践课程,学生通常是在培训门诊、大学的心理咨询中心或其他心理服务机构,包括精神病医院、社区心理健康中心等完成这一要求的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有机会尝试把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用于实际工作中,增进基本的临床技能,如心理访谈,心理评估等。除了直接与来访者接触,其中一部分实践活动包括观察、书写报告、案例讨论等。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投入真实的实践场所,处理不同人群和不同种类的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学习经验来自直接的一对一的督导[5]。下面会具体谈到督导在培训中的作用。

实习 临床心理学的博士培养要求有一年时间从事全职临床工作,即实习一年。博士生在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必须的实践活动,准备好博士论文的题目和研究计划后可以申请进行实习[5]。实习为学生整合心理学理论和专业技能提供了机会,为将来进入专业的临床实践工作做准备。常常是在实习的这一年,因为高强度的临床工作和督导等培训活动的综合,学生的临床技能获得突飞猛进的进步。

博士之后的培训 为了达到获取州立执照的要求(在美国,独立进行临床工作需要在所在的州参加考试,以获得该州的执业执照),获得博士学位后还需有一年的受督导的临床经验才能申请执照。大多数新近毕业的临床心理学博士会寻求博士毕业后进行临床实践和接受督导的临床经验,即他们在进行临床工作时必须有一定的督导,或者有些会寻求正式的博士后培训。博士后培训包括一般技能的高级培训和专项培训,专项培训指的是在某一临床专业领域进行集中培训,比如,临床神经心理学专科,或临床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学的培训[5]。正规的博士后培训近年来刚开始进入职业心理学的培训主流。

督导 职业心理学培训的一个特色是引入督导机制。从实践活动开始到实习,到博士毕业后的培训,在获得执照之前的临床工作都是在督导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督导通过观察、录音、录像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帮助受训者学习和掌握临床技能。督导形式可以多样,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团体督导。督导过程也是职业胜任能力的评估反馈过程,督导可以帮助被督导者提高在心理治疗中认识自己问题的能力,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极限、盲点、个人特征以及语言行为等的特殊习惯可能对干预过程产生的消极影响[7]。督导也帮助受督导者学习专业伦理规范。但是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临床心理学家在督导领域的工作都没有接受培训和监督[8]。因此,在国外对于督导评估工作该如何改善提高以及督导胜任能力的研究目前开始受到重视。

1.3继续教育培训

临床心理学家的执照更新要求参加继续职业教育(Continu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PE)。美国大多数州有强制CPE的要求,即通常要求每年要参加20小时或更多的CPE学分,具体小时数每州有所不同。而这些培训和教育是由执照委员会认可的,他们会颁布继续教育的标准和要求并进行认可[5]。CPE的形式包括讲座、会议、工作坊等多种形式。在继续教育方面如果没有达到CPE要求,执照就不允许更新。关于执照问题参看下文对实践的管理部分的介绍。

与继续教育相关,但又有所不同的是对在职人员的培训。在美国,在职人员如果想进入职业心理学的专业领域,必须接受正规的学历教育或培训,比如硕士或博士教育(全职或半职),或者参加某心理治疗学派的培训研究所进行系统培训(非短期培训,通常要连续几年的培训,全职或半职)从而获得他们的资格认证,再从事与之相关的心理服务。另外,还有一类心理服务人员,学历要求不高,做更一般的心理服务工作(比如心理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等),接受的是最基本的培训。在美国,心理服务是分层次、分级别的,行业协会和管理的部门也不同。关于硕士水平的培训和某种流派治疗师的培训,可能需要另文介绍,本文将不进行详细说明。

2 对教育和培训的管理

对职业心理学的管理,其中之一是建立教育和培训标准。这部分的管理通常是通过认证的方式进行的。认证是自我管理的一种方式,通过认证机制来评估专业胜任能力是职业心理学教育和培训管理的重要部分。教育和培训管理包括行业内管理和政府管理两方面。行业内管理负责制定教育标准,对培养计划进行认证,制定实践和伦理规范标准,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参考。行业管理和政府管理是互相参照、互相兼容的。

对教育和培训的管理主要有这些机构:全国性的专业学会,如美国心理学会(APA),加拿大心理学会(CPA);政府管理机构,如美国和加拿大州省心理学联合委员会(Association of State and Provincial Psychology Boards,ASPPB);非官方的独立的评鉴机构:如美国心理学健康服务提供者的国家注册部(National Register of Health Service Provider in Psychology),以下简称为国家注册部(NR);实习和博士后培养计划的评鉴也受美国和加拿大心理学博士后和实习中心联合会(Association of Psychology Postdoctoral and Internship Centers,APPIC)的管理。关于学历教育的权威性认证主要是APA/CPA的认证,加上ASPPB/NR的认证,在美国和加拿大有一些州省还有本州省心理学委员会认证的教育培养计划[5]。

下面主要介绍美国心理学会(APA)对临床心理学教育培养计划的认证来说明认证过程。APA对临床心理学培养计划的认证是为了对培训进行质量监控,以保障对大众的服务质量。博士培训计划的认证是志愿的,已认证的培训计划由于种种原因也可以志愿地取消认证,认证需要定期地再评审。APA对高等教育的培养计划进行认证是非政府的质量评估和保障过程。

APA对于教育培养计划的认证是通过APA的认证委员会(Committee on Accreditation,COA)来进行的,COA遵循美国教育部关于认证的管理条例。对于博士培养点,不仅要达到APA认证标准,为了让申请学生更好地了解该培养计划的成效,COA现在开始要求在学校招生广告的网站上提供毕业生的培训结果情况,比如,实习情况、毕业生的情况,如工作场所和学生对教育的满意度[9],这些在以前是认证中的保密信息。

被APA认证的职业心理学博士培养计划(PhD和PsyD)见APA认证的博士点列表()。CPA认证的培养计划见:cpa.ca/accreditation/。APA认证的实习点和博士后培养点列表见:。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培养计划的认证评审过程。初次申请参加认证的培养计划,需要向APA的认证委员会COA递交自我评估报告,自评报告通常需要包括培养目标、培训课程、课程计划(如4年课程安排时间表)、教授及培训人员背景、实践活动及实习安排、督导的安排、对学生的评估和考核方式等。COA审阅后,如果符合认证的基本标准和要求,就会要求对该培养点进行实地考察(site visit),如果符合标准,就给予认证。以后每年要递交一份年度自评报告,COA每年审核一次,如果有疑问,可能会要求进行实地考察。另外,COA对已认证的培养点,每隔3-7年会安排一次定期的实地考察(根据该培养计划的发展阶段,决定实地考察的间隔期),以监控培养点的质量[10,11]。APA认证的培养计划包括博士培养计划(doctoral program in professional psychology)、博士实习培养计划(doctoral internship program)、博士后培养计划(postdoctoral residency training program)三种。

APA认证指导原则和程序会不断进行修订。对教育培养计划的认证,强调对培养目标和培训结果的评估,关注职业胜任能力(competence)的培养而不仅仅是课程设置,强调基础理论训练和专业实践训练的结合。美国教育部承认APA的COA的认证体系,APA也会修订其认证要求,以顺应美国教育部对认证机构的认可的管理条例。

APA/CPA和ASPPB/NR的认证是互相兼容的。APA的心理学博士培养计划指南(The Guidelines for Defining a Doctoral Program in Psychology)被NR和ASPPB采纳作为评估教育培养计划的标准。1980年NR制定了实习培养计划的标准,APPIC、APA也采纳参考了这些标准,对实习机构进行认证。

NR是非官方的组织,是独立机构,是职业心理学培养计划认定机构。ASPPB是政府管理组织,从1986年起,ASPPB和NR联合进行教育培养计划的认证。NR使用指定标准(designation criteria)(更定量化的标准)来认定培养计划。美国各州的立法把这些标准(完成NR指定的培养计划或APA认证的培养计划)也逐渐包括进去。NR的标准更宽泛一些,这样执照管理机构可以据此为依据评估那些APA没有进行认证的培养计划[5]。

博士实习计划的认证包括APA或CPA的认证、ASPPB/NR的认证,以及APPIC的认证。APPIC是独立的非官方的关于博士实习和博士后培养计划的评鉴机构。博士实习点包括APA或CPA认证的博士实习机构,APPIC列出的实习点(包括APA或CPA认证的实习点,以及符合APPIC实习标准的培训点)。APPIC对于统筹安排美国和加拿大的博士实习生有很大帮助。绝大多数的实习生是通过APPIC来申请实习的。另外,还有美国国家注册处NR认可的实习机构,目前APA、APPIC把NR认可的实习培训计划的标准也融入他们的标准中[5]。

3对实践的管理

对职业心理学的实践管理主要是政府管理,通过执照法来实行。执照法:定义职业的实践内容和范畴,为该职业审定教育、培训和考核标准,最重要的是为了保护大众,帮助大众确认有资格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心理学执照法的要求是达到健康服务专业要求,完成认可的培养计划的教育,并获得执照。根据执照法的规定,给大众提供心理服务的实践者必须有执照。美国有些州有例外情况,在政府机构供职,比如,在州或联邦的研究所或机构、在大学、在研究实验室等,可以不需要执照。执照是独立开业,比如开私人门诊,所必须的。获得执照只是向大众保障该专业人员符合最低从业标准,或者说执照是为了设定最低的准入门槛。

执照是一项法定制度,在美国由各州政府主管。执照心理学家的资格认证由美国和加拿大州省心理学联合委员会ASPPB总体负责,具体工作由各州心理学委员会(Psychology Board)的执照委员会(Licensing Board)负责实施。心理学委员会是州政府的职业管理机构。

职业心理学家取得执照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包括教育、实践经验和考试三方面。关于教育要求是从认可的教育培养计划(通常是ASPPB/NR或APA认可)中获得博士学位(如PhD,PsyD等)。有些州有不同水平的执照,低水平的要求可以是硕士学位,但对他们的实践有更多限制,不能独立开业。比如,心理学家助理(Psychological Associate)的执照,可以进行有督导的实践。对于实践经验,通常要求有两年的受督导的实践经验。这一般包括博士生期间的一年的临床实习,以及获得博士学位后进行一年的临床实践。在达到教育和实践经验的基本要求后,获取执照还要参加考试。一般采用ASPPB提供的考试,即心理学专业实践考试(Examination for Professional Practice in Psychology, EPPP)。该考试的范围涵盖心理学的各个领域,与博士培养课程的要求基本一致,内容全面(参见:ASPPB网页, 省略)。在美国有些州,还要参加面试,以考察申请者的临床实践技能。同时执照的申请者还应该熟悉当地的法律法规及伦理学规范,这些法律知识及其应用要通过笔试或口试来评估[6]。执照申请的具体要求可参见ASPPB的相关手册[12]。

执照审批标准在美国由各州自己确定,但都受到APA的关于州立法(state legislation)的指导原则的很大影响。1992年ASPPB采用了自定的立法标准。现在,完成APA认证的博士培养计划,或ASPPB-NR认定的博士培养计划,都能满足大多数州执照法对教育的要求标准。加拿大不像美国那么统一地采用那些标准,在加拿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已注册心理学家以硕士水平进入心理学的实践工作[5]。

执照分为两种类别,一类是普通执照(generic licensing),一类是专长执照(specialty licensing)。一般是普通执照,如临床心理学家、咨询心理学家、学校心理学家。专长执照是在普通执照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专长领域的执照,ASPPB区分了11项专长执照,如:临床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学、临床神经心理学、临床健康心理学等。在美国的一个州获得执照后,通过一些审批程序,可以在另一州开业或相对简单地获得另一州的执照,执照根据州与州之间的协议和有关要求,有可移动性[5]。

关于专业实践的资格认证除了州政府的执照认证外,还有一些独立认证组织的资格认证。比如,美国的国家注册部(NR),1973年成立的独立的认证机构,认证心理学健康服务提供者(Health Service Provider in Psychology,HSPP)。有州一级执照的实践者可申请NR的认证,注册为HSPP。另外,于1947年成立的美国职业心理学委员会(American Board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ABPP)为了识别职业心理学专家的不同专长区分了11个专长领域,根据专业人员的培训背景和经验及专项考试,可获得该委员会的专家认证,成为ABPP的成员。现在ABPP认可NR的认证标准,由NR认证的心理学家被ABPP认为已自动达到申请为专家的最基本标准,可申请进行ABPP的专项评估。心理学家通常可参加的认证包括州一级认证的执照心理学家(各州),NR认证的心理学健康服务提供者(全国性),及ABPP认证的心理学专家(全国性的)[5]。

在获取执照之后,还需要遵循有关规定以维持执照。维持执照的要求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遵守伦理规范和职业标准,如APA或CPA的伦理规范,以及有关的职业管理条例。如果违反职业规范,被投诉到执照委员会,会被调查追究责任,如取消执照或认证资格,受到渎职的指控,严重的触及刑法的行为会被追究法律责任[13-15]。这里特别要强调伦理规范的管理,因为心理学临床实践要保护来访者的权益不受伤害。这就要求心理学临床工作者必须在伦理学范围内开展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来访者的权益,发挥治疗作用。受到渎职指控的主要行为有不正当的、不妥当的治疗、不正确的评估、违反保密或个人隐私原则等[16]。维持执照的另外一方面的要求是继续教育。执照要更新,需要有一定的继续教育学分,有关继续教育的具体要求参见上文继续教育培训一节。

本文从培训要求、教育和培训管理以及实践的管理三方面简要地介绍了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培训和管理状况。我国心理健康的临床从业者的培训和管理体系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正在走向正规的职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借鉴国外的培训和管理体系,结合我国的文化背景和现实条件,逐渐完善心理学临床工作者的职业培训和实践管理是我国心理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Guidelines and principles for accreditation of programs in professional psychology.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6.

2 Canadi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and procedures for doctoral programmes and internships in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Ottawa:Canadi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2.

3 龚耀先. 临床心理学的过去与现在. 中国临床心理学, 1993, 1(1):2-7.

4 姚树桥, 朱熊兆. 二十一世纪临床心理学的臆测.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01, 9(1):69-72

5 Hall JE, Hurley G. North American perspectives on education, training, licensing, and credentialing. In:Weiner IB,Stricker G,Widiger TA.Handbook of Psychology. V. 8: Clinical Psychology.Hoboken:John Wiley & Sons Inc,2003:471-496.

6 李晓虹, 杨蕴萍. 北美临床心理学家的从业资格和能力要求.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 13(3): 370-372.

7 向慧, 张亚林, 陶嵘. 国外临床心理学家胜任特征研究概况.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 14(3): 328-330.

8 Scott KJ, Ingram KM, Vitanza SA, et al. Training in supervision: A survey of current practices. Couns Psychol, 2000, 28: 403-422.

9 Belar CD. Revealing data 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lin Psychol: Sci Pract,2000,7(4): 368-369.

10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ccreditation Operating Procedures of the Committee on Accreditatio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5.

11 江光荣, 夏勉. 美国心理咨询的资格认证制度.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 13(1): 114-117.

12 Association of State and Provincial Ps-ychology Boards. Handbook of Licensing and Certification Requirements for Psychologists in the U.S. and Canada.Montgomery:Association of State and Provincial Psychology Boards,2002.

13 Pope KS, Vasquez T: Ethics in Psychotherapy and Counseling:A Practical Guide for Psychologists.2nd ed.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8:19-39.

14 Jones SE.Ethical issues in clinical ps-ychology.In:Weiner IB,Stricker G,Widiger TA.Handbook of Psychology. V. 8: Clinical Psychology.Hoboken:John Wiley & Sons Inc,2003:497-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