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大全11篇

时间:2023-11-15 11:06:32

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

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篇(1)

初中语文教材中社会美的素材非常丰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加强“四美”教育。“四美”的核心是心灵美,而社会美的核心也是心灵美。心灵美是相对于人的外在美(仪表美)而言的,现在的初中生普遍比较注重仪表美。人固然应该讲究仪表美,但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美即心灵美。心灵美是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基础,它借助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表现出来。反过来,通过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教育,又有助于陶冶美好的心灵。

二、初中语文教学与自然美的教育

自然美是相对于社会美而言的。自然美包括两种:一种是未经人类加工改造过的,如湖南的张家界、安徽的黄山、江西的庐山、四川的九寨沟;一种是经过人类加工改造过的,如山川绿化、江河治理、园林景观。“五讲四美”中的“环境美”主要是指自然环境美,尤其是经过人工改造过的自然环境美。

初中语文教材中亦不乏自然环境美的材料。如初中语文第三册的《国宝――大熊猫》,内容是通过对大熊猫这一国宝的说明,提出了对于动物的保护这一主题。在教学中,就可以渗透这一主题,从而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要保护自然环境,同时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环境,美化环境。

三、初中语文教学与艺术美的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不乏可以用来进行艺术教育的资源。教师在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1.自制语文教学挂图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具象化的事物和场景,其中一些已在教材中以插图的方式反映了出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这些插图放大、加工成彩色挂图,以图画的方式将课文内容描绘出来。

2.根据课文内容排演短剧

初中语文教材中几乎每册中都有由多个角色组成的文章,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改编成短剧,自己演出。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复述课文,将课文内容加工、改编成故事,讲述出来。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述活动都可以在学生中开展竞赛活动。

四、美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相长”

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篇(2)

关键字:高中语文教学;审美能力;美育;

一、引论

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同时,人类越来越沉浸于这种物质享受,把它视为一种人生追求,视之为人生目的,忽视了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和自身潜能的全面发展。

整个社会出现了一种极为混乱的局面。当前社会环境下,教育的功利色彩日益浓厚,审美教育也随之成为教育工作者普通呼吁的一个重要课题。高中语文教育中倡导审美教育,通过美育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净化他们的灵魂,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高中语文与美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并不只是要求教师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美学原理、美学方法等方面的教育,而是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挖掘蕴含在文章中的美学元素, 从中感受美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审美情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

新课标指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要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基础,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语文具有最重要的审美功能。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意、情、知全面发展。通过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高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语文教学蕴育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基本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文学形象和语言的感受来探索美,享受美,热爱美,用美来净化心灵、抵制丑恶。这个目标是我们进行审美教育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鼓励想象,放飞心灵;观察积累,抒发灵性三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任何一种教育都离不开教者和受教者的沟通、交流,语文教育更是如此。语文美育本身就是一种自由的情感教育,它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情感体验与交流的过程。说教和单纯地灌输是无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只有心灵的交流和融合才能实现情感上的共鸣。但是情感的交流不是自发产生的,它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它要求施教者要努力创设、营造适合的环境、氛围,让学生自觉地进入教学情境。

(二)鼓励想象,放飞心灵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培养审美创造力的先导。想象力在学生智力因素中极具创造性,创造的发生以想象为基石。

一定程度上,一个学生的想象力高低决定着他今后的成就高低。因此加强想象力的培养, 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条重要途径。而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教师完全可以在语文教学中爱护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训练学生进行想象既可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也可提升其形象思维能力。

(三)观察积累,抒发灵性

写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语文审美教育的高级阶段。

写作是人用来表现美、创造美的方式之一。生活是写作最丰厚的土壤,艺术的真实来自生活的真实。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靠生活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新课程的实施,要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设计各种学生感兴趣并且能积极参与的学习活动,顺应学生的学习规律,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在与生活、世界的沟通中,感受到生命的崇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

好的文章离不开真情实感,只有经历过多种起伏波折,体味过各种人生百味,才能把握生活的本质,领悟人生的真谛。没有经历的人生是乏味的,没有情感的文章是空洞的,它只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四、结束语

为了适应社会和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必须加强语文学科内的审美教育,特别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倡导审美教育。只有这样,我们高中的语文课堂才能更精彩,学生的精神思想才会更丰富,心灵才会更充实,目光才会更敏锐。

参考文献:

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篇(3)

审美教育,能够利用美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提高人的思想境界。语文教学中具有丰富的审美教育因素。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美的传播者,在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出语文教学的美的特点。用自己的全部情感去体验英雄人物的心灵美,瑰丽景象的自然美,精彩语言的艺术美……进而以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去拨动和震撼学生的心灵,达到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思想教育和情感陶冶的和谐统一。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首先要进行审美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审美把思想教育渗透在审美教育之中。

首先是寓教于言。文学即语言艺术。它是以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文字作为物质手段和表现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从而反映现实生活,表现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和感受的。语文教材中绝大部分课文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名篇。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凭借作品语言来进行。语言审美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与美育的最大渗透点。寓教于言就是通过对作品语言的意义和情感的剖析,使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思想美。如王愿坚的小说《七根火柴》以准确、精炼的语言,通过对无名战士的外貌描写,表现出这位负了伤并遭受饥饿折磨的战士跟痛苦与死亡进行顽强斗争的精神,接着通过卢进勇送他吃青稞面时的“呆滞”神情和“不,没……没用了”的语言描写,通过无名战士把火柴交给卢进勇时的“抖抖索索地打开”、“小心翼翼地数着”的动作描写,“脸色舒展开”,“发出一种喜悦的光”的内心描写,这既进一步写出了无名战士的伤势过重和生命的垂危,又体现了他对火柴的极度珍惜,从而刻画出一个对党无限忠诚的红军战士的英雄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红军战士的赞美之情。这样从语言入手,就会使学生感知到小说刻画的红军战士的高大形象,理解到红军战士的精神美,受到红军长征精神的感染。朱自清的《春》开头写道: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这里,语言平仄格式的变化,音调的铿锵,句式的反复以及句末“了”的运用,将作者盼望春天来临的喜悦,表现得何等真切,教师抓住这富有强烈节奏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生机勃勃景象的热爱,并进而净化学生的思想,使其受到美的教育。

其次是寓教于形。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而它又以形象教育读者,影响读者的整个精神世界。文学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和人物活动的场景。对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在思想教育中尤为重要。例如,《风景谈》一文的开头,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沙漠驼铃”的突出画面。望不到边际的沙漠“茫茫一片”,“整个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发着“微微的白光”;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黑点”,逐渐变成“黑线”,微风送来驼铃的“丁当,丁当”的“柔声”;“昂然高步”的驼队排成“整齐的方阵”,加上那“长方形红旗”与那“茫茫”,“寂静”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庄严、妩媚”的感觉。我们只要抓住这些词语让学习进行赏析,从色彩、感情、声音及动静变幻去指导学生感知形象,就能使学生留下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印象,欣赏到大自然的阳刚之美,从中领悟到大自然的粗犷美和博大胸襟,以及人们战胜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也会陶冶学生对祖国山河壮美的崇敬,和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军民的崇高精神境界的敬仰。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习以正确的审美思想为指导,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一系列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化形象美。作品中不朽的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富有强大的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和极高的美学价值。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蔡老师,他外貌温柔美丽,心地慈爱,爱孩子,关心孩子的甘苦,及时为孱弱的孩子扫除痛苦悲伤,是一位老师的美好形象,使人受到美的感召而净化心灵。

转贴于

第三是寓教于情。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都是作者“情动于中,不吐不快”的力作,是“情”的喷涌结晶。可以这样说,“情”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如置其中,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只有把精力集中在“情”字上,深入解剖作品,进入角色,竭尽全力挖掘作者创作时的匠心,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语文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常常感染着教师,进而在教学过程中感染学生。学习《回忆我的母亲》可以体会到母子之情;学习《背影》可以体会到父子之情;学习《我的老师》可以体会到师生之情;学习《周总理,你在哪里》可以体会到人民对总理的爱戴之情;学习《雨中登泰山》可以体会到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等等。感情是文章的生命线,通过情感审美,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印到学生的脑海中,这样语文教学便自然地承担起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的任务。“美的享受具有一种感情的、特殊的、温和的陶醉性质[2](P167)。将美的思想感情传输给学生,塑造出美的心灵,这是语文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当然,情感审美必须在教师的诱导下进行,并十分注意审美主观性的作用。正如鲁迅说的:“我以为情感正烈的时候,不宜做诗,否则锋芒太露,能将‘诗美’杀掉[3](P97)。艺术创作是这样,欣赏作品也不例外,教师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

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篇(4)

 

在当前新课改全面施行的大背景下,“审美教育”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性要求。良好人文修养的培养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长期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语文审美教学去加以影响和实现。笔者基于对语文教育性质、目标的认识,对“审美教学”这一课题做了一定的教学思考与探索,现略述如下。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现状

审美教育又名美育,指教育者按照特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充分发掘审美因素,激发受教者的审美经验,进而培养、陶冶其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完成塑造“感性的人”的教育目标。审美教育的功能可分为四点:以美冶情,升华审美情趣;以美启真,启迪智慧;以美储善,感知并培养道德情操;以美健体,感悟生命价值的追求。随着审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逐步深入,审美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小学语文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阵地,在学生初步的审美情操的培养上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课改与素质教育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存在的缺陷或问题也逐步凸现出来,这主要是表现为传统教育思维、教学模式以及教师素质等因素造成的美育“缺失”或“偏差”的问题。

首先,教学方法方面,由于没有客观标准的参照,部分教师对课改与审美教育内涵的理解有所偏差,教学课程有形式主义倾向,如有些课程多媒体技术使用过于频繁甚至滥用,干扰教学主题,教学目标主次混淆。其次,教学模式上,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审美教育往往变成教师的单人秀,教师的个人分析取代了学生的阅读实践。最后,教师自身审美素质的培养提高也是审美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语文审美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引入美感情境的审美教学

生动、直观、感性的美感形象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感官体验,弥补其知识积累和阅历的不足。小学语文的基础性特征要求其审美教学须以美的外在形象为手段,具体表现为两点:客体文本所体现的音韵美、人物形象美、作品结构美等;主体教师所表现的语言美,情感美等。这些美感形象主要依托于两点进行营造和实践:

1.充分挖掘文本美感因素。文本的利用发掘就是要为学生找到并展示审美激发点,构建审美主体即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联系,进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和进一步探索。如诗词就具有极强的美的客观性和形式规律,韵律美、意境美、语言美等都有助于审美主体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实现了审美意识的升华。以贺知章的《咏柳》为例,“碧玉”、“绿丝绦”“春风”等都充分勾勒出初春杨柳的形象美,“赋物入妙”,引人入胜。

2.创设引入美感情境。审美情感极易为美丽的情境所触动,文本阅读中,美感因素或为愉悦情绪、或为慷慨激昂的壮士情怀、亦或其它情绪所启发引起。《碧螺春》一文中所描绘的动人画面、流淌的音乐、整齐的朗读声都会引发学生对江南春色的美好向往。教师对音乐、多媒体课件的合理搭配运用,都可以将语文教变味轻松享受的欣赏过程,让学生在知识的消化吸收的同时陶冶情操、美化情怀。

(二)个性发展的审美教学

美在本质上是多元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美的生命力源于审美活动的个性化。小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世界使其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与成人大相径庭的思想,而越是这种奇思妙想,越是创造性的思维和表达,越能体现出文章的美感所在。而小学语文中的审美教学就是要学生用个性体现和主观表达来完成其对文本的理解,如在《碧螺春》中采茶一节的阅读中,学生们评价江南春色之美也是从多种角度着眼的,有朝霞灿烂之美,有晨雾朦胧之美,也有晨光微熹的温柔之美,这种脱离了标准答案、固定思维的桎梏,个性、情感的展现流露都是文学生命的丰富性、多义性的理想体现,也是审美教学带给学生更多更大创造空间的目标所在。

(三)审美教学要注重整体建构

语文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带给学生美感意境、个性发展的审美教学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学生知识、形象感知的不足,教师要考虑到保持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词语的整体把握,最终实现内容结构的整体回归。

 

三、结论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作用的发挥,不仅要依靠美感营造、个性发展和最终的整体建构,同样需要师生间的交流和对学生自由感悟的宽容,深化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使语文审美教学真正成为精神享受的教学。

 

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篇(5)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138-02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内容之一,需要各学科教师共同努力。下面谈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体会。

1 传授美育知识,培养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一种善于在生活、自然、艺术中发现美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一种感觉上的能力,而且是一种对美的本质的认识能力。一个人的审美能力与其美学理论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美学理论水平高,审美能力就强。现在学生审美能力总体水平不高,有必要在学校普及美学理论知识。诚然,美学知识的教学主要由美育学科的教师来承担,但其他学科的教师也有这个责任,应该为普及美学知识作出贡献。而且美育和德育、智育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传授美育知识并不影响本学科的学习。语文学科历来提倡与美育相结合,在语文教学中传授美育知识是必要的、可行的。

在语文教学中,以何种形式传授美学知识呢?在卫生部颁发的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通过优秀作品的教学,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品德熏陶,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的途径是范文的学习,传授美学理论知识也要通过范文的学习来传授。然而,语文课毕竟不是美育课,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寻找最佳的切人点、适当地讲授美学理论知识。

2 利用课文内容进行人格美的教育

人格是一个人的根本之格,人格美能唤起人类最珍贵的感情――敬重;能化为强大的道德力量,激人向上。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正是确立人生价值观时期,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人格美的教育。语文课文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人格美育资源,语文教师可通过课文内容进行人格美的教育。 教师利用课文内容进行人格美教育时,要遵循美育的规律,按照审美活动的心理过程进行诱导,才能收到良好的美育效果,忽视了这一点,那是德育而不是美育。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设计好教学程序,上课时注意观察学生的情感反应,适时诱导学生感受人格美。

3 利用课文体裁、语体进行形式美的教育

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篇(6)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艺鉴赏要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透过语言文字,感知所描写事物的表象,以便转化为初步的审美知觉。文学作品是作家的创造,他们按照人的规律来塑造人的形象,选择那些美好的事物来塑造美的形象,反映美的生活。

例如:我们在教学冰心的《小橘灯》时,可以通过抓住课文中描写小姑娘语言和动作的语句,如“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我们大家也都好了!”通过对其中两个“好”字的感悟,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想象,使小橘灯的象征意义更加清晰,学生对小姑娘那种镇定、勇敢、乐观精神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其崇高的“心灵美”也就自然地呈现在眼前。

二、体验生活中的情感,感悟潜在的朴实美

感悟美是人对审美对象的本质进行理性把握的审美能力,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审美心理活动。自古以来,那些千古流传的佳作之所以长久不衰,就是因为它们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生命,饱含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架起一座沟通作者和读者之间情感的桥梁,引导学生理解美。

“情”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使一个“情”字贯穿始终。而要使学生入情,只有先动情于已,而后才会“辞发”。

三、插上想象的翅膀,创造生活中的时空美

其实所谓想象,是把记忆表象经过加工改进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人的想象力神通广大,它可以“思接千秋,视通万里”。

在教学《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联想到有关春的名句,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通过联想,则更能体会诗中创造之美。

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一种方式,不但依赖于过去的感知和记忆表象,同时还需要抽象思维的参与。如看到太阳,就看到了希望,看到绿叶,就充满了信心,看到干柴烈火的燃烧,可感受到男女之间炽热的感情,看到小草绿了,可感受到春的到来,感受到春风拂面、百花盛开,从而让抽象的美得以升华。

四、通过比较与甄别,欣赏文本中的意境美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通过比较来欣赏文本中所表达的意境。没有比较就没有美。比较是人们在认识、鉴别事物中获得新知的一种方法。对于文学作品来说,运用比较最能显示事物的形象意境美。而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把握住这一点,则必会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如教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春意盎然的百草园,应该是童年向往的乐园,将其与三味书屋的死气沉沉、枯燥乏味形成鲜明对比,从而使学生在这种形象化的对照中体味到了文章的意蕴。同时在教学中,还应启发学生学会将精湛词语与和其相近的词语进行比较,仔细品味它们在一定的语境中的意义、范围、程度、色彩、情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体会作者推敲的艺术匠心,这时增强教学的艺术美极为重要。

我们还可以利用典故,如贾岛“僧敲月下门”的故事,王安石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斟酌,让学生在学习中加以注意,体会其不同点,想象其意境。同时,也可以把两首内容相似的诗从各方面如感情、风格等进行比较,从而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准确理解美育内涵,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篇(7)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50-01

大学语文从艺术性和思想性上看来都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这都给审美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素材,所以应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通过审美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情操,激发学习的乐趣。下面就论述一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和审美教学实施的有效途径。

一、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1.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可以开阔审美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学的语文教学,中学的语文教学主要是传授学生字词、语句的含义以及一些写作技能,而大学的语文教育抛开了局限的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和繁琐的课后练习,它是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之上去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去领悟文学形象、感受文学内涵、体验文学美感。所以说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审美愉悦,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文学作品中潜移默化的文学美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爱好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人格美

现在实施的素质教育,其本质就是训练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和一些良好的素质能力,并且培养学生自强自信的精神,积极乐观的气质,以及宽广的胸怀和理想的人格。孔子说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揭示了审美、人生、人格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也阐述了文学对于人格健全的作用。所以说在大学语文中实施审美教育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人格美。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

1.创造审美环境,抓好课堂教学

语文课的审美首先应该是在课堂上,老师应该为学生创造美的环境来配合美的意境,对于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都应该精心设计,创造出美的氛围,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老师通过以下的方式来为学生创造美的意境。首先,可以通过教材中名篇的阅读来创造氛围。文学本质上也是一种语言艺术,无论是抒情还是叙述,都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出来,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描绘,将文章中的意境或者人物的形象优美的展现出来,让学生感悟作品中所蕴涵的美感。在朗诵的时候,一样要注意表情和抑扬顿挫的语调。例如在学习陶渊明的田园诗的时候,通过老师的朗诵,为学生创造一幅安静和谐的田园风光,让学生体会到最淳朴的自然景色,感悟着诗人宁静致远的逍遥。其次,对名篇情感的审美分析。这一环节教师应该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剖析文章中景所含的情,人所含的美,着重分析人物的思想情感。教学中要避免一味的灌输,应该为学生的思维留有一定的空白。中国诗句最讲究景外景和情外情,让学生自己感悟诗句中的美。课堂上多用提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调动学生自己积极性,让学生体会作者细腻的情感,领悟作者在文中创造的美的境界。

2.把握学生心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审美意识

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所以在审美过程中学生也应该是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审美意识。因为文章中的审美因素是先通过学生的内心世界然后再结合他们的一些亲身经历和生活体验逐渐积累起来的审美观念,是一个由外向内,再向外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在把握学生心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文章中的审美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审美过程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就可以达到一种良好的教学效果。

3.利用课外的语文环境精心审美教育

语文的学习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在进行审美教育过程中也应该与课外相结合,利用课外的语文环境进行美育活动。比如说在校园中创办诗社、举行美文大赛、编写板报、组织演讲比赛或者诗歌朗诵比赛等,还可以针对具体的文学作品开展专题交流活动,通过这些课外活动来为学生创造课外的语文环境,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思考力和感悟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审美品位的目的。课外语文环境的审美教育其实是一种审美实践,这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基础之上去表达美,把美呈现给他人,实现美的传递和创造。

4.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给学生多角度的审美享受

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说通过朗读,可以是教师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也可以是听朗读录音,通过声音来引起共鸣。还可以通过音乐教学,因为艺术之间都是相通的,音乐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感染力,能够充分地表现和激感,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音乐手段来欣赏我国古代的诗词,能够充分的发挥诗歌的音乐潜能和抒情魅力,会产生妙不可言的审美感受。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画面与音乐完美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审美享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将课堂内外相结合,并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渗透美育,使得学生可以发现美、爱好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用美的力量来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和高尚的品格,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篇(8)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而不衰的精神保证,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的精神源泉。然而,现今社会中消极思想、不良习气和错误观念等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道德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根据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全面深入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具有深远意义,也能收到良好效果。

一、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美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青少年生长在一个经济、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善于接受新事物,主体意识和平等意识增强,在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上,他们有独立意识。但他们身上存在一些共同的、十分突出的问题:没有积极志向和奋斗目标,思想浮躁、急于求成,过度消费、拜金享乐等;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多人的宠爱导致部分青少年自私、狭隘,缺乏合作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心理承受能力差。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在新形势下,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是实现文化传承,进行思想、道德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教材编排均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己与他人”等范畴的人文专题,把传统美德教育自然巧妙地蕴涵在语文教材中。教师充分有效地挖掘并运用语文课程中的这些资源,结合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潜移默化地感悟传统美德的精髓,接受有效的传统美德教育。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美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情感和良好民族习惯的总和,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在当前语文教学中,亟待渗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积极向上,志存高远。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不畏艰险,不畏挫折,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志在国家,志在民族,志在天下,志存高远。

(二)崇尚正义,诚实守信。高度弘扬正义与真理,全面渗透“真善美”,贬斥“假丑恶”;引导学生诚实守信,言行统一。

(三)孝老爱亲,师道尊严。“百善孝为先”,应让每个人从小感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只有引导教育学生从小敬重老师,才能敬重父母,才能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

(四)勤劳善良,仁爱礼让。古人云:“治生之道,莫尚乎勤”,勤劳乃成功之基;拥有善良的心,才能“仁爱”他人,“大爱”世界。

(五)谦和谨慎,礼貌待人。谦虚使人进步,慎言让人成熟,要教育和引导学生时刻戒骄戒躁,慎言笃行;我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明礼彰显品格,要学会礼貌待人,文明待人。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有效方式

(一)从教材中深入挖掘美德因素。语文教材人文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使学生不仅学到语言知识、受到思想启迪,而且得到情感上的熏陶。

1.挖掘课文中的典型形象。通过典型人物的榜样示范,使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受到感染和教育。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首儿童诗以优美的语言诉说雷锋的感人生涯,雷锋身上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的美德正是现在大部分学生所缺乏的素养,也是老师要深入挖掘和渗透的。

2.捕捉教学中的感人场景。利用课文的感人场景,可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充实情感的作用。如在《可贵的沉默》教学中,以师生对话为主要形式,生动展现孩子们在课堂上由兴奋到沉默又回到热闹的场景,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要关心父母、关心别人。

3.渗透古典文化知识。穿插渗透古典文化知识能让学生思想受到启发,心灵得以陶冶,德育效果显著。如古诗孟郊的《游子吟》,朴素洗练,平淡中见深刻,体现母爱的伟大;孔融让梨、悬梁刺股、程门立雪等故事是教育人们弘扬传统美德的典型例子。

(二)在教学环节中渗透美德教育。在教学各环节中灵活地渗透行为美德教育,符合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

1.在作者和时代背景介绍时点拨。一些课文作者的自身品格及生活中的特有精神,为世人传诵,可点拨并延伸。如介绍朱自清时要特别介绍朱自清在1948年生活非常困苦的情况下,曾签名拒绝领取“美援”面粉,临死还叮嘱家人不吃美国救济粮一事,告诫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绝不能做出寡廉鲜耻、不讲人格甚至有损国格的事。

2.在课文分析和解读中揭示。如《群鸟学艺》一课,通过分析猫头鹰、老鹰、乌鸦、麻雀、小燕子同时向凤凰学艺取得不同成绩的原因,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虚心好学、耐心坚持的良好品质。

3.在基础训练中贯穿。如做阅读练习题“妈妈为什么要制止我摘花生花?”时,从答案“花生花默默地开放、默默地凋谢、默默地贡献千千万万颗花生”拓展渗透默默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爱护花草树木和庄稼的美好行为。

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篇(9)

语文审美教育,情感是最关键的因素。感情是激励学生学习的起点,更是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性灵、完善人格的内在驱动力。作为审美熏陶教育的主导因素,教师应该根据语文审美教育的目标和教育对象的特点,自觉选择、利用各种审美媒介,如环境、气氛、事物、艺术及教师本身等审美因素,创设相应的审美情境。从而构成一个审美心理场,使其作用于学生的审美心境,达到熏陶感染,塑造美好心灵、培养审美情操的目的。

审美陶冶因素是丰富的,既有物质的因素,也有精神的因素。陶冶因素的丰富性导致了审美情境创设方法的多样性,既可以是语言描述、多媒体教具演示,也可以是情态动作、角色扮演,或直接利用既有环境,都能起到强化创设情境,诱发学生感情营造审美心境的作用。在所有情境创设方法中,语言描述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教师把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感受,通过富有情感的讲述,由语言到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把文学作品中生动的画面、耐人寻味的意境、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呈现到学生眼前,唤起他们的情感,触发他们的共鸣。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自觉行动的“催化剂”,使其能够自觉参与审美教育活动,培养审美素质,完善人格发展。

由于学生的兴趣、个性、情绪具有差异性,会表现出不同的个体审美倾向;也由于时空的影响和制约,会形成个体审美心理的“失距”。因此,教师在创设审美情境、营造学生审美心境时,还必须注意审美个体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审美意趣。讲究“开讲艺术”、“铺垫艺术”、“高潮艺术”、“收场艺术”,充分利用审美对象的“移情”作用,以调适学生的情绪,不断丰富学生的审美意趣,使其审美情绪得到广化、敏化和深化。总之,教师要始终考虑学生这一主体,把学生当成是一个主动积极的认知者、审美者;既要抓住文学作品中能够激发学生感悟的情感性、哲理性、意象性等美的诱发因素,又要考虑学生的个性。情绪、心理距离;才能引领学生步入绚丽多姿的艺术世界;从而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逐渐形成聪慧的悟性、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美的直觉,最终形成正确的审美态度。

审美活动需要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情境,创设审美情境、营造个体审美心境,为语文审美教育提供了一个最佳的审美心理场,这个审美。心理场将产生明显的“场效应”。

二、相互交流,深化主体的审美感受

审美感受力的培养是语文审美的核心,它是由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要素相互协同,并以复杂的方式组合而成的领悟、体验系统。无论是审美态度,还是审美趣味,抑或审美能力,都必须通过审美心理对美的感受过程产生效应。在这一过程中,既有主体的愉悦把握和领悟,又有主体对客体观照的创造性补充与发展,通过“移请”,主体和客体在审美观照中获得了相互交流。但由于学生审美经验和审美理论知识的不足,在审美时难以形成自觉的审美感受。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审美观照时,应给学生适当补充一些有关审美对象和审美理论知识,同时把自己的审美感受、审美经验抛露给他们。这种情感交流将创造一种最佳的审美情境,使学生无拘无束、轻松自由地感受到情感的培育,有助于他们启迪智慧、开拓视野、触类旁通,提高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自觉性。

语文审美教育是一个双向回环的过程。教师还应注意到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个单一走向的过程,而要受制于教师、学生两个审美主体与审美媒介相互关系的性质和相互影响的条件。因此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学生不同的审美期望和需要,参差的审美感受水平,讲究“导”的艺术,使美育能够适时、因文、因人制宜。语文美育的审美感受,归根结蒂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来完成。在培养过程中,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审美对象――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化学生的思维,指导他们透过语言文字感受美、捕捉美,使其由形象的感知上升到运用想象与联想获得美的领悟(理解),从而将审美活动推向更高级更深刻的阶段,把学生带到自我生成的、感受的、具体的,现实的、流动的、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诗意”世界,使审美感知获得深化。

三、循序渐进,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

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篇(10)

一、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作用

1.培养学生审美判断能力

审美判断即指审美评价,其指的是对审美价值的主观认识。审美判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包括审美主体的个性、能力、需求以及审美对象等。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听觉进行审美判断,感受作品的内涵,沉浸在作品的审美境界中,去发现美并感受美。这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判断能力的过程。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审美感受中审美情感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形式,审美对象的感知是审美情感的基础,审美想象必然需要通过审美感知来实现过渡。学生借助生动形象的审美对象来获取表象,并进入想象,以此使学生受到熏陶,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可见审美教育对于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促使学生去追求美

人类实现全面教育,就必然需要实施审美教育。与一般教育相比,审美教育不具有强制性,它主要是利用审美客体来刺激受教育者的精神,使受教育者的精神保持一个兴奋的状态,引导其去发现与感受美,并由衷的产生追求美的愿望。

二、将审美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措施

1.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在语文教学中,课本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料,包含了许多美的要素,需要初中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与解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应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以审美的角度来解读与认知课文中的美。

以《济南的冬天》和《春》的课堂教学为例,语文教师应注重“美意”和“美情”的把握,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加以引导,实现对课文中不同的美的感知与欣赏,同时对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赏析。尤其是在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优美的文字美景当中,对课文中的意象美与物象没进行品味与赏析。

此外,语文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对课文中优美语句的赏析能力。初中语文课文的学习中,欣赏课文的语言美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这是对课文中“美意”与“美情”的感知的重要方法。学生通过语言的品读实现领悟力与感知力的增强。由于大部分初中生的语言系统并不完整,在学生优美文章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困难。因此,为了实现对文章中美的彻底感悟与认知,就必须从初中生语言理解能力的培养入手。初中生应在语文教师的准确引导之下进行语言的品读,使文章内涵得以深入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得以体会。此外,许多优美的课文都要求学生反复的朗读,可见语言的赏析必须通过加强课文的诵读来实现。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分实施审美教育,就必须加强朗读与诵读教学。

2.引导学生站在审美的角度学习课文

语文课程教学需要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之下使自身的想象与联想得以充分发挥。审美心理主要有四个组成要素体现,即感知、理解、想象以及情感。初中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征,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从多方面使学生的感受能力与理解能力得以有效提高。初中语文课程中有许多优美文章,教师应针对这些文章积极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发挥想象,实现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3.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设置情境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融合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语文课文中的美加以演示,使学生身临其境,如此就能够使教学效果得以有效提高。应对多媒体的结合了声像与画面的技术特点加以充分的利用,将学生带入情境教学中去,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的发挥想象力,继而使课文中蕴含的“美”得以充分的感悟。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师在课堂中通过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美的境界,进而更好的发挥想象与联想,使学生的审美情操得以培养,对语文课文的理解能力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提高对文章情感的整体把握能力。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的调动,促使学生能够自发的去品读语文课文,并感受其中的“美”。

此外,还应将实际生活中的“美”融入课文当中,以《秋天》和《春》的教学为例,这两篇文章与大自然有关,语文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感悟课文中所蕴含的美,进而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更加贴近生活,热爱生活。并且应将课堂教育、生活教育与审美教育充分融合到一起,使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得以有效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并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将审美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之中,以此提高初中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保证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以此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篇(11)

点染 绘画时点缀景物和着色,修饰画面,丰富内容。运用此法可使画面更丰富、生动,我们也用“点染”喻修饰文字。

郁达夹的《江南的冬景》中,为我们描述了这一幅生机勃勃的“冬日郊外图”:“雪白的桕子,可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更有“芦花到冬至而不败,红叶可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讲究设辞着色,以彩绘的笔融传达出清丽的观感。讲授此课时,我用红、绿、黄等各色粉笔在黑板上随意点染出一幅清新明朗的图画。让学生体会到这种冬日郊外所蕴含的生命力量。用点染法分析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绚烂的景色,让学生感觉仿佛灿然在目,美不胜收。这样,学生积极调动多种感观参与,对艺术形象中蕴藏的知识、情感、形象信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语文课堂也因此焕发艺术魅力。

留白:作画时根据表现需要特意在画面上留下的“空白”。

诗文讲究“言已尽,意无穷”。那种一看就让人彻底明白的作品不能称之为上乘之作,人们往往对必须反复阅读才能理解,富有大量感悟、想象空间的作品欣赏不已。《陌上桑》对罗敷的描写、夸赞了罗敷的环境、器物、服饰,铺陈描写了众人为罗敷的容貌所倾倒的神态,却没有直接描写她的容貌,可我们却能想象到罗敷那闭月羞花、沉鱼落雁般的美貌,这就是给读者留有思索想象的空间,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罗敷形象。

在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这样描写西湖,“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首句是写实,阳光照耀下的湖面色彩跃然纸上。次句的雨中山色虽然也可置于眉睫前,但那空蒙中隐藏的无尽神秘已有虚的成分,令人有想象的余地了。后两句“淡妆浓抹总相宜”,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你可以想象西湖在任何一种情况下的美丽姿态。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广泛的想象与联想。让“空白”变为多姿多彩的立体图画。“空白”也可能就是教学的突破点,“空白”越来越明晰,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就越得以增强。

水墨 纯用水墨而不着色的图画,那浅浅深深,浓浓淡淡的墨色,素淡雅致,虚实相生,极富层次感。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描绘了月光下的荷塘,“月光如流水一般,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是乳白;“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更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树色一例阴阴的”,这是深浅不同的墨色;“树梢上那隐隐约约的一带远山”,这是几不成墨的背景;只有一点亮色,天上那蒙着一层淡淡的云的满月。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是怎样一富素淡朦胧,清幽美妙的水墨风景画。

《江南的冬景》勾勒了一幅“寒雨冬村图”。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的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间以树枝槎丫的杂树林,再洒上一层细如粉末似的白雨。正是一幅空朦灵动,悠闲自然的水墨山水画。大自然那超逸的美、深遂的意境,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学生。学生因此获得了美的熏陶、美的感染、美的教育。

工笔 用工整的笔法,精心勾勒,注重细部的描绘。

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中,描写了雨中泰山别具情趣的景物,全文紧扣“雨”字写了层峦叠嶂,流瀑飞泉、奇松异石,文化古迹。使人如临其境。其中对姿态各异泰山松细心的描绘:“身子扭得象盘龙柱子,在半空中展开枝叶。”“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一斜着身子张望……”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幅精致的群松图。细加品味,苍松那顽强的生命力。乐观的斗争精神,正代表着那种坚贞不屈、“穷且愈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生存状态。这种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让我们感到一种坚韧生命力的震撼之美。

《孔雀东南飞》作者调动各种叙事文学手段。精雕细琢,刘兰芝被驱逐,临行细细打扮,“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质纨素,耳著明月铛,指如削葱根,口若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简直就是一幅精工描绘的古代仕女图。这种铺层描写反映了刘兰芝自尊自爱的坚韧品质。

工笔画与文章的繁笔颇有相似之处,描摹细处,能穷形尽相,细致入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分析力,由细致之处把握整体,以小见大。由形象思维近而到抽象思维,二者结合,提高学生思维深度。

写意 注重神态的表现和作者情趣的一种国画技法。“大象无菜”“形神兼备”等观点充分表现中国画的审美追求,固而写意画最能体现物象的本质之美与画家的主观情思。而注重抒情也是中国文学最显著的特征,写意最能体现国画与诗文一脉相承,息息相通的关系。

唐诗波澜壮阔,气象万千,无数佳作都是意气风发的大写意作品。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夸张的笔墨,描写了天姥山的雄奇崔嵬,“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描写了瑰奇的梦境,“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这是诗人个性改造和理想化的图景,他只求把握整体的气热或氛围,凭倏来飙起的感兴泼墨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