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互动教学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7 11:15:34

互动教学

互动教学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1-0042-02

互动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语言教学研究者提出的一种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是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其实质就是师生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

目前,在我国各高校课堂中出现了一些充满人性的课堂教学互动。但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惯性影响,也不乏无效或低效的“畸形互动”,这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引起重视。

一 我国各高校现存的互动教学的形式

1.以教师为主体互动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应各占一定的比例,这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而现实情况却令人担忧,有相当一部分互动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则处于消极被动地位。这使课堂教学主体在互动形式上是单一性的,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互动教学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2.教师有选择性的互动

研究表明,很多教师在进行互动教学时,无论是分配互动的机会、内容,还是时间都偏向于成绩好、积极主动的学生。使得这些“优等生”得到优先权和其他许多特殊的待遇。这样的互动教学,无法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均等的机会,大多数学生无法融入互动教学的氛围,因而达不到互动教学的真正目的。

3.为完成任务进行的互动

这种互动主要表现在:“为了互动而互动”——不管有没有互动的必要,也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适合互动,只要有人听课、检查,就来“互动”。这类互动既不考虑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效果等教学因素,也不顾学生实际。

既然这些互动形式不符合实际需求、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那我们就应当寻求有效的课堂互动形式。有效互动不是仅由教师主宰的教学活动,而是让学生能够成为互动的主体。为了使互动教学符合实际需要且高效,互动教学的组织实施非常重要。

二 有效地组织互动教学

1.营造利于有效互动的环境

创建适于学生互动学习的环境和积极的心理环境是实施有效互动的前提。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才会有一种安全感和愉悦感,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效地开展各种教学互动。在互动中,教师要积极创设互动条件、消除互动障碍,培养学生乐于互动的态度。

2.注重互动的策略与方法

搞好课堂教学互动,就要注重互动的策略与方法。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就要结合课堂教学大纲、教材、学生实际,预设好互动的各个环节,包括互动引入的时间、方式、互动的形式。最好准备多种互动方案,无论在互动的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要多元化。

第一,问题式互动。互动往往始于问题,为解决问题而开展的活动。没有问题的互动最多只是形式上的互动,没有思维上的实质互动。问题既可以由教师来提,又可以由学生来提。对教师提问来说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和内容。有效互动的提问重在引导,提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要利于学生互动、要因人施问,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而回答学生提问,要选择有代表性的重点解析。

第二,对话式互动。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的方式。课堂上互动不起来,在很多情况下,问题就出在对话上,因而,实现真实有效的对话很重要。首先,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必须构建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特别是教师要与学生保持观念平等、人格平等。其次,给学生平等的话语权,换言之,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发表意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允许不同的学生发表意见。

3.教、学并重

要提高互动教学的效果,就必须树立教、学并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从知识传授转变为学习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重点是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学生也要转变学习理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真正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综上所述,为了改变互动教学的现状,使互动教学更符合实际需要、教学效果更好,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有效地组织互动教学,创造良好的互动环境,注重互动的策略与方法,做到教、学并重。

参考文献

[1]刘燕侠、雷欣.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12~114、120

互动教学篇(2)

合作互动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于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的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合作互动学习是以合作互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成的教学活动,它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所以,它重点强调教学各动态因素之间的主体互动合作,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即多维互动,但也不否定其它形式的学习。因此,然小学英语教学中作了一定的尝试。

一、合作互动学习小组划分的科学性

英语学习是一个合作互动学习的过程。孩子所接受的社交活动的质量和数量将会极大的影响他本身成长发展的速度。因此,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应具有合理性、科学性,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的需要。

1、合作互动学习小组划分的原则

合作到动学习小组的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无论是小组成员多少,都应力求在学业成绩、性别、性格等方面具有异质性和代表性,要每个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并在新学期树立自己努力的目标。

2、合作互动学习小组划分的形式

第一种:也是较常用的一种,同桌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其优点是随机进行,轻巧便于操作。第二种:四人小组。可由前后位四人组成,也可由相邻两对同桌组成。这种形式同样利于操作,尤其适用链锁问答,对句式的巩固操练有实效性。第三种:以桌子的一竖行分为一组。这种形式在单词复习中更具挑战性、复杂性。如拼单词student,由S1、S2、S3、S4……这种座位次序传换的形式,每人拼一个字母,并且要求不停顿、不重复、无错误,这就无形中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自己熟拼单词,才会灵活顺接。使学生的兴奋点、注意力得到极大的激发。第四种:竞争学习也是合作互动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无论小组、横排、竖排、同桌、四人、或随机叫排、叫组等综合形式的运用,都会收到学生的积极参与、兴趣高涨的良好效果。

总之,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各种分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二、合作互动学习的全体性

在合作互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面向全体学生,既要让尖子生更尖,也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困生。尽管老师采用了多种形式、多种方式组织教学,班级中也难免有个别学生因为智力、习惯、家庭等原因使他们成为学困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谈心、家访、学生之间“一帮一”活动等形式,引导这些学生跟上教学进程。小学生好动,学习兴趣不持久,难免课上有人溜号,开小差。在课上既顾全大局,但又不能不照顾溜号学生。所以,我常发的指令有:2by2、4by4、rowbyrow、RowOne/Two/Three……GroupA/B/C……即使学生甲溜号,一听到2by2指令,同桌乙马上会拉起他的手,或提醒他注意,随时准备两人齐答问题。课上还要注意纪律、学生精神状态的随时总结,分组竞赛、游戏教学时,做到课堂气氛活而在序、热烈而紧张。

三、合作到期动学习的趣味性

英国语言学家们认为,英语教学中“趣味性”问题是头等重要的问题,它是英语学习变得容易的前提。“趣味性”互动活动能使英语课生动、活泼,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愿望。“趣味性”活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许多,如歌曲、表演、猜谜、画画、说唱、竞赛等。这些都是儿童学习中喜闻乐见的学习互动形式。其中节奏与体态教学更不能忽视。如同桌可配合拍手打节奏,体现节奏与体态语教学的优势。如三年级第二册学生用书中,“long、short、big、small”chat中,我通过体态语,让学生形象表现出long、short、big、small……等词,同桌互相合作,表演各词的动作。正因为合作交流的作用,学生兴趣很浓。

四、合作互动学习的创造性

在合作互动学习中,师生都要发挥其创造性。好的老师,可以将不好的教材变成好教材;不好的老师,可以将好教材变成不好的教材。了就是说,教师除了要提高自身能力以外,还要创造性的灵活使用教材,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变通、引申及创新。例如,我在教学生数学1—10时,除了多种方法来巩固练习外,还鼓励学生自编“数字韵律操”。边喊边做,学生所编动作千姿百态,课堂气氛也很热烈。在操练过程中,我让学生分别换成……等不同词汇。这样学生能巩固所学词汇。

教材中的情境,我力争较真实再现于课堂并创造新的怀境,如教“What’syouname?Howoldareyou?”时,情境有“小歌手大赛报到处”、“迷路的小孩子与警察”、“结识新朋友”、“医生与生病的孩子”、“自我介绍”等等一些语境,使学生乐于参与,到讲台上锻炼英语表达能力、胆量。生活中点滴能随机运用英语之处,我都不放过,如师生早晚问好、道谢、道别等,学生已经习惯用Hello、Morning、thankyou、Youarewelcone、Seeyou、Goodbye……与我交流。这样就无形中发展学生运用英语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创新灵活运用英语的习惯。

但组织课堂上的语境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表演应在学生学赛马对话并对所学内容的意思准确理解、对语音语调及句式基本掌握后才可进行。否则大部分学生会觉得任务太难而降低参与兴趣。

2、表演每小组不宜超过四人。表演前应让各小级操练准备,鼓励其拓展创新对话内容。

3、表演过程中,除要求学生语音语调正确外,还应让学生注意到非语言交流手段如表情、手势、姿态等。

4、对学生语言形式上的错误应在活动结束时及时改正,当然也要注意改正的策略,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五、评价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合作互动学习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形式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与他人、小组评组合、等级与评语相结合,在教学中要灵活的使用。这样,对学生的评价者全面的、合理的。

互动教学篇(3)

一是主题探讨式互动。主题是互动教学的“导火线”,围绕主题展开教学双方互动,有利于达成教学目的。其方法一般为抛出主题――提出主题中的问题――思考讨论问题――寻找答案――归纳总结。这种方法主题明确,条理清楚,探讨深入,能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但缺点是组织难度大,学员所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具有不可控制性,往往会影响教学进程。

二是归纳问题式互动。就是课前针对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问题,归纳互动问题。教学开始,教员一一向学员抛出,学员广泛思辨、争论,最后达到了解熟悉所学内容的目的,同时开阔思路。这种方法,能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但要求教员必须充分备课。

三是精选案例式互动。运用多媒体等手法呈现精选个案,请学员利用已有知识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勘校正误,设置悬念,然后抓住重点、热点作深入分析,最后上升为理论知识。一般程序为案例解说――尝试解决――设置悬念――理论学习――剖析方案。这种方法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环环相扣,对错分明,印象深刻,气氛活跃。缺点是理论性学习不够系统深刻,典型个案选择难度较大,课堂知识容量较小。

四是多维思辨式互动。把现有定论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提供给学员,让学员指出优劣加以完善,还可以有意设置正反两方,在争论中寻找最优答案。一般方法为解说原理――分析优劣――发展理论。这种方法课堂气氛热烈,分析问题深刻,自由度较大,但要求教员必须充分掌握学员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并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具有较高的分析把握能力。

二、互动的前提条件

“问题”是教学互动得以开展的条件和基础。确保交互式教学的实施,教员课前必须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立足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互动问题。一是“动”在教学热点上。选择大部分学员熟悉,最好是热点、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进行互动,有利于学员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果问题生僻、学员不熟悉,互动就可能开展不起来。一些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的课程,热点互动问题还可以提前告诉学员,让学员预有准备。二是“动”在教学重点上。教学重难点关乎学员素质能力的生成。教员必须吃透大纲和教材,把握重点、难点,使选择的互动问题具有重点价值,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学员的兴趣,使学员在思维的碰撞中生成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动”在教学疑点上。“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教学中应抓住学员容易生疑的知识点设计互动问题。对于疑点,学员往往比较敏感,围绕疑点问题开展互动,可以激发学员探索欲望,换来学员心态的开放和创造力的启动。

三、交互式教学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互动教学篇(4)

“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定位,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教学是师生传意互动的过程。不同的传意互动方式,其效果不同。单向传意,效果最差;双向传意,效果较好;多向传意,效果最佳。我们所追求的是在学生期待得到新知的时候,通过全过程参与习得新知。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学习过程,这段历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书写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参与讨论。课堂是学生生长的地方,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展,让学生在独立探索中成长,让学生在自主发展中成熟。

相信学生,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从中获得意外的收获,教师作为个体,具有“教”与“学”的双重任务。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思路中得到启发,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师生间才会实现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良性循环。

既要实现与学生整体之间的互动,又要注意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一堂好的课,课堂气氛应该是积极活跃的,这就需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相同,学习过程相似,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相互间的学习、帮助就非常重要了。这种互动又可分为小组互动和同桌互动,而同桌间的相互帮助尤为重要。

互动教学篇(5)

【Abstract】Interaction is a current in common use language phrase within course reform."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interaction, common development" is new the course position classroom teaching, is also a teacher classroom teaching new of value mindset.

【Key words】The interaction of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Spread idea interaction

互动是当前课程改革中的常用语词。“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定位,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心理学认为:教学是师生传意互动的过程。不同的传意互动方式,其效果不同。单向传意,效果最差;双向传意,效果较好;多向传意,效果最佳。

教学过程的传意互动,核心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互动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它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是否参与学习,更重要的是解决一个学生如何参与的问题,即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我们所追求的是在学生期待得到新知的时候,通过全过程参与习得新知。

具体地说:其一,参与教学目标的确立,通过“我们应当学会什么” “我想学会什么”引导学生参与确立学习目标。这一过程是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 如:教学《四季》这篇课文时,课前,在熟透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一开始,师生交流,确立学习目标。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画,我们一起来看看,画了什么?你看了以后还想说什么?可以跟同桌交流。(通过投影把春夏秋冬四幅画展现在同学面前),一下子,课堂就非常热闹,你一句,我一句,大家都无拘无束把自己的真实感受与同学交流,教师在学生间走动,听到了许多惊讶的谈话。这样,学生对学习本课有了明确的目标,产生了浓厚地学习兴趣。

其二,教师要在学完一课之后带领学生参与回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由“我会学”向“我学会”转化,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会学习。如:教学《四季》这篇课文后,师生共同反思:师: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什么?把你知道的告诉你的好朋友好吗?生:畅所欲言。 但是,互动教学课堂不应成为学生“自由”学习的课堂,所以需要创造一种“双主”和谐、充 分参与的氛围,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深钻教材,了解“学情”,搞好教学设计(即备教材,备学情,备教法,备学法,备媒体),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目标,为学生架好从已知迈向新知的桥梁。设计好练习,指导实践运用,启发创新意识。那么,具体如何操作呢?

互动教学中师生、生生交互作用发展过程分三阶段:启动阶段(发动—萌动);联动阶段(调动—主动);能动阶段(助动—自动)。各阶段、各环节的基本含义和特点及其与认识过程的对应关系如下:

准备互动——引发:学生开课后即不同程度地被引发互动学习的欲望创设情境、展示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了解学习目标,产生求知兴趣,进入学习角色, 感兴趣,开始引起内在兴奋复习旧知。

互动教学篇(6)

所谓教学互动,既教、学双方通过相互交流,最终实现相互启发并达成共识的过程。目前,课堂教学中教员与学员的互动形式大多数停留在提问和讨论的层次上。一种情况是教员不停地提问,学员不停地回答,而且提高总是围绕知识传授的思路,用的是“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的提问词。实践证明,这样的提问方式对引发学员兴趣,激发学员创造力以及对学员的激励作用不大。另一种情况是教员讲完一个问题,让学员分组讨论,然后再指派或让学员推举代表发言。虽然这两种形式具有易掌控、易操作,有利于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等诸多优点,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互动。真正的教学互动,应是反应性的互动,是教学双方相互启发并达成共识的过程,应是建立在研究探讨基础上的教学双方观点和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应是开放的,便于启发学员思考的交流,交流中可以有争议和质疑,讨论的结果或答案不一定是确定和单一的。教员提出这样的问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的答案,尔后教员适时进行评判,从而激发学员主动思考问题的热情。

充分体现教员在教学互动中的主体作用。

教员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互动中主要体现为“善教”。教员的“善教”,是实施教学互动的基本前提。善教要求教员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必须理清知识点,找准兴趣点。理清知识点,是教学依托的主线,是实惠教学互动的载体。教员理清知识点的过程也是教员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过程。理清知识点要求教员不是简单地向学员灌输知识,而是使教与学在不偏离知识轨道的基础上,引发学员把握知识的内在结构、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找准兴趣点,是成功教学的关键,是促进学员主动参与的手段。只有找准举点,才能使学员处于活跃兴奋状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为此,教员要积极营造民主、开放性的课堂气氛,诱导学员内在学习的需求,激发学员学习的热情,把课堂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使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和活力。

有效发挥学员在教学互动中的主体作用。

互动教学篇(7)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也在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体育教学应该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教改要求。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无疑自主学习必不可少。

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找到一种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那就是:“互动--生成”模式。

一、“互动――生成”的内涵

任何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是有效课堂,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具成效呢?无疑“互动--生成”的课堂具有这一能力。“互动--生成”顾名思义,人与人之间或人与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的观察、模仿和对动作技术及要领的理解,以及学生与体育活动场地、器材等都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生成”是在“互动”的过程中,个体所获得的发展,如思维、技能、体格、人品、身体素质……等等。如,在体育课中,常常做的小游戏“贴膏药”,追的学生要通过思维想办法如何才能抓住逃的学生,同时,逃的学生也要想办法如何才能避免不被抓到。他们的身体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他们在游戏中不仅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这种身心所得到的发展就是“互动”下的“生成”。

二、有选择的“互动”

1.要“互动”, “参与”先行

新课标要求,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只有参与才有可能提升能力。因而,体育课要达到人人参与、主动参与的目的,因为只有有了参与,才有互动。主体参与教学是一切教学策略的指导思想,没有主体的参与,合作学习的产生就失去了依托,主体不可能成功,也就无所谓成功的体验,学生学习与个性的差异就不能得到表现。

2.“合作”是串起一个个“互动”的“锣丝”

合作学习是体育课常见的教学方法,各个游戏、竞赛以及技术要领的掌握,都需要学习间的合作或师生间的合作来完成。这些合作的过程中会产生许许多多的“互动”。其主要形式就是小组合作学习。一个小组内每个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总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提高主体参与的效率,增强学习的合作性。如体育教学中常采用的小组竞赛等就充分体现出了以上特点,通过合作学习激发出一个又一个有意义的互动。

3.成功体验是“互动”的“剂”

在体育课中能让学生每次都获得成功,甚至人人都能获得成功,体验成功。例:在体育游戏中往往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当然,竞争中有成功就会有失败。不过,这种失败是暂时的,是可以弥补的。只要多给学生机会,那么每个小组乃至每个学生都有可能获得成功。学生为了获得成功,一定会产生许多有意义的互动过程。

4.激励下“互动”是前进的动力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有时候教师的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包容学生的缺点,尽量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给予激励和肯定,那么,学生一定会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师的激励所生成的效果以及所产生的互动过程对学生才更有意义。

三、“互动――生成”教学模式的运用

1.选择趣味性教学内容,促进“互动--生成”的开展

新课程中,每一年级的教材内容大致相同,只是每一年级要达到的水平目标有所区别。“互动--生成”这一新的研究课题引导着我们让学生自主学练、全员参与。那么,我们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使其游戏化和竞赛化,更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学生学起来更有趣味,更有兴趣,自然地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在教学方法上具有互动性

在教学上老师不再一味强调技术和要领掌握得怎样,也不一定先让学生模仿整个技术和动作,而是让他们自己先去玩一玩、试一试。如果不会,就再想一想、看一看、问一问、说一说。在这些过程中,老师可适时地辅导学生,又可让同学们自己自觉地学习,产生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同时,也打消了一些困难学生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说不定某个项目、某项运动一玩就会。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展示自己,锻炼自己,体验到成功和自信的快乐,同时也为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

3.组织形式上要具有多样性

例如:在队列的组织形式上,根据内容的需要常见的有横队、纵队、散点等。在队形的变化上可有直线形、圆形、方形等等常见及其它各种几何图形。形式多样的组织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便于老师的教学,还使学生有新鲜感和美的感受。

互动教学篇(8)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的“创设情景”功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不论是人文专业,还是理工专业,其专业课程的目的都在于培养学生对于专业技术能力的掌握。即学校通过对大学生的专业技术教学,能为社会提供技术型、实用型的专业性人才。而作为需要突出实践性的课程,如何在现实的条件下模拟出最近似的专业实践环境,以进行互动式、培训性质的技能教学,是广大专业课程教师所需解决的问题。

以往的专业技术教学,多是通过教师在实体模型、图纸资料等教学资源前的耐心讲解而进行的。但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实体模型、图纸落后于社会现行标准,直观表现程度不够等问题。而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提供更好地模拟实践的效果,因为多媒体及网络教学资源有其天然的、效果明显的“创设情景”功能:它通过大信息量,以及形、光、声、色等表现方法,作用于学生的客观感官系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紧张的学习变得更为轻松化和直观化。同时,多媒体网络资源还可以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习创造良好的气氛和环境。除了不限时间空间的互动式交流和沟通外,大量的网络资源还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来源,对其专业观点思想的形成也是颇有帮助。此外,新兴的多媒体电脑网络资源还能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低成本平台作用。例如机械电机专业的学生就可以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设计软件进行实践创新活动等等。最终,学生通过这种良性的互动,在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获取最新的专业技术动态,使专业技术与社会实际联系更紧密。

二、创造性地设立项目小组,以团队竞争性进一步推动互动教学的实行

区别于以往老式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方法的革新之处在于: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取知识。学生既能提升学习效率,其专业素质也能获得相应的提高。由此可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展互动教学的重要前提。

如何正确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正确地引导学生的专业方向呢?以往学校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鼓励,多是通过发放奖学金、评选优秀学生等有限手段实行的。姑且不论这种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只提倡专业基础知识的鼓励方式是否过于片面化,就这种鼓励方式的后果而言,导致学生过于注重实际。

个人建议:创造性地设立团队项目小组,以团队的竞争性进一步推动互动教学的实行。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组建团队小组进行模式,在竞争中激发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1.构建团队小组。

这种团队小组的建立,可以通过在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中长期观察和成绩对比,将性格、能力各异的学生按照一定的团队组合模式进行组合,并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专业课题的牵引下,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对专业课题论证、分工等实践和操作执行。而互动教学的组织方式上,则可以根据各小组的研究结论和成绩做出评比,并附加一定的奖励,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以这种团队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动式的专业课程教学,既能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为坚实的专业技能和认识,也可以适当地减轻教学负担,更多地投入到对学生专业思想的培育和沟通上。

2.开展年级、院级甚至校际的团队竞赛活动。

班级、年级内竞争性的互动教学,可以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进行比较简单的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的培养。而院级甚至校际的团队竞赛活动则不是简单的对于团队小组竞争模式的放大,这种级别的团队竞争更加宏观和激烈。各校际的不同教师所带领的团队,其专业教学实践水也可以因此得到全面的评估,从整体意义上了解学校对于专业技术实践教学的理解和发扬。同时,这对于整个学校的竞争性学习风气也有相当的促进意义。当然作为教师,也可以在这种活动中相互学习,获取教学经验和研究题材。

三、专业课程教师的跟进与加强,持续有效地增强专业课程教学效果

在大学专业课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和操控者,其对于专业课程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必须有针对性地改变教育思维和教学方法,从多方面努力,更新观念,才能更好地完成整个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教师应该从以下方面跟进加强:

1.知识结构需要有针对性的拓宽。

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必然导致教学知识的综合性,这就需要各专业教师在以往的强调学科本位的教学基础上,改变仅在本门学科钻研而形成的固定思维方式,从多角度、多层次的方向考虑竞争性所带来的效果和如何增强这种效果。专业实践能力相关的各种知识类学科,都应该进行相关的学习与综合。做到思维模式上的多样化和深层次化,能够为大学专业课程教师提供更为丰富多彩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也能更好地提升互动式教学的效果。

2.组织管理能力需要有针对性的加强。

组织管理能力是有效落实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关键。互动式教学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竞争性小组活动强化了活动的开展和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设置,活动的形式也较于以前单纯教授知识的方式更为激烈和多样性。所以,这对于教师的掌控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合理、激励性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教师所必要的团队管理能力及竞赛的评价体系就要及时跟进。因此,培养教师制定适于管理的活动规则、细化的评价表等能力,力求使评价体现活动公平、公正,同时带有竞争性和激励性,是确保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效果,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关键。

互动教学篇(9)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围绕授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采取行之有效的“互动式”教学方法达成教学目标。“互动”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课前与课后。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教学互动是“善教”和“乐学”的有机结合,“善教”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乐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愉快中学习,从学习中获得快乐。

一、课前准备(备课)是搞好教学互动的首要条件

1.研究教材是课前准备的核心。首先要求教师在认真学纲的基础上,系统地通读与理解教材的内容,弄清教材的基本结构与内在联系,解决好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其次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寻找适应教学目标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再次教师要在全面研究教材的基础上阅读大量资料,这样才能在备课中视野开阔,教学内容丰富、充实,讲起课来游刃有余,有张有弛,轻松愉快。

2.研究学生是课前准备的关键。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互相作用的复杂的双边活动,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要求教师的课前准备不仅要做到胸中有教材,还要做到心中有学生。不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备课,不仅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会造成学生对学习的逆反心理,从而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教师可利用各种机会直接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既可达到了解学生目的,又能融洽师生关系,促进教学。

3.研究教法是课前准备的有效途径。同一堂课,教法不同,教学效果大不一样。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需潜心钻研,精心设计。教法的设计必须紧扣课堂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立足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需要严格论证阐述的概念、原理,可用引导法;需要加强学生感性认识的内容,可采用实验、演示、参观法等;对要培养学生分析、综合逻辑思维能力的,可用启发、讨论法等。同时还应注意,一堂课若教法单一,容易造成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因此,课前准备应尽可能将各种教法互相配合,交叉渗透,以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

二、课堂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条件

“互动式”课堂教学,是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实现师生互动,达到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形成多元、多情境、多维度、多形式的互动体,在交互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创新精神,达到使学生自我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活动过程。

为使本堂课的教学体现师生互动、全员参与研究实践的创新理念,笔者设计了如下环节:

1.课前准备,为促学打基础。在授课之前,引导学生收集一些具体的材料。从感冒入手,收集一份关于自己或家人、朋友感冒后症状的资料,让学生进行交流。在学生的相互交流中让他们体验感冒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和痛苦。

2.搜索信息,为利学定措施。将学生按学习实际状况和性格特征分成六组,经过讨论,提出本组认为治疗感冒的最佳方案。可通过各种方式和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也可以参考各类相关书籍及药品说明书,要求做出本组的电子发言课件。

3.汇报展示,是活学的保证。在交流感冒的症状及感冒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和痛苦时,学生都能说出一些感冒的症状,普遍认为感冒虽然不是大病,但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痛苦。在交流治疗感冒的最佳方案时,学生提出了很多的方案。如第一组:阿司匹林、百服宁等效果很好。理由:家人推荐为主。家中一位长辈对阿司匹林十分信赖,常备感冒药物中,阿司匹林从未间断。用他自己的亲身体会说明阿司匹林能很好地缓解感冒时的发热、关节酸痛、头痛等症状,并说明阿司匹林还具有防止血栓形成和抗风湿的作用。同时说明,因阿司匹林对胃部有刺激,所以阿司匹林一般都在饭后服用。百服宁也能很快地消除发热、头痛等症状,而且在市面上,百服宁的规格、剂型较多,可供老人、儿童选择。第二组:新康泰克、白加黑、快克等疗效较好。理由:感冒时,一般都伴有发热、流涕、鼻塞、打喷嚏、四肢酸痛、头痛等症状,这几种药物能很好地缓解上述症状,有效控制病情。第三组:感冒冲剂、板蓝根冲剂、感冒软胶囊等效果很好。理由:在感冒初期,一次一袋感冒冲剂加一袋板蓝根;中剂,开水冲服,能很快控制住发热、全身酸痛、流涕等症状。有一名学生每周服用一次板蓝根冲剂,已经一年多未得感冒了,而且在流感流行时期也未得流感,等等。

4.教师引导,质疑解惑。当学生将自己独立学习获得的学习信息,以小组方式向同学汇报展示之后,教师要进行点评。点评时,一要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充分的肯定;二要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广泛地学习,给学生提出深入学习的妙方,为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大致点评如下:学生表达得都很到位,涉及面很广,有西药,也有中成药,剂型也多种多样,药品的名称多达十几种,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也一定不少。

5.学生质疑,研讨解惑。如学生甲提出:为什么有的人一年可出现好几次感冒,经常是好了又复发,不能一次性根除感冒。讨论结果:感冒多数是由病毒引起的,目前没有特效药,所以一般为对症治疗。目前治疗感冒的药品大多为缓解症状的药物,特效药有待于医学界专家进一步研发。学生乙:为什么有的药物商品名不同,但药品组成却一致。讨论结果:这是因为药品厂家不同,药品的商品名就不同。反映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就可能有这种现象:患者向我们求购某种药物,我们没有,但是有另外一种药物,商品名不同,但成分相同,这时我们可以向患者推荐另外一种药物,一方面增加了销售额,另一方面还给患者留下了好印象,表明我们学得很灵活,能学为所用,学生丙:为什么目前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有许多是复方制剂,它的好处是什么?讨论结果:复方制剂就相当于联合用药,联合用药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毒副作用、提高疗效、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所以复方制剂在一定的条件下,优于单方制剂。

6.知识拓展,传授新知识。教师指出,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随着医学的发展,已渐渐被人们发现不止用于解热、镇痛、抗炎,还有其他的疗效。阿司匹林作为传统的解热镇痛抗炎药,优点是经过临床的长期实践,经得起考验。在课本上,它作为水杨酸类的代表药物,需要重点讲解。阿司匹林防止血栓形成和抗风湿的作用在临床上的应用也很广泛。不同的是,阿司匹林的作用不同,所用的剂量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时要认真负责,仔细核对,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扎实的专业基础。若患者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我们可以向患者推荐扑热息痛,扑热息痛的不良反应较小,但长期酗酒或一次性大量饮

酒的患者不能应用扑热息痛,因为其会使患者的肝脏受损。

7.交流感悟,促进实践。学生普遍认为这堂课较轻松、活跃,而且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同时,在学生发言后,还要回答其他学生的提问,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通过这堂课,学生掌握了其他一些学习方法,感觉收获很大。以往上课就想睡觉,这次没有犯困,还做了笔记,觉得这堂课很有意思,也很有用。

8.教师课后反思。①笔者依据新的教学理念,以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营造不断发现问题的氛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设计了教与学互动的情景。在整堂课中,体现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将药理学的课堂教学延伸到家庭、社会,这是大的教学观的一次实践。②学生课前准备、搜集相关资料的教学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为教学的成功起到了促进作用。③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汇报展示,为学生创造了一次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交流展示的情境中,体验到学习实践的乐趣。④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解疑的活动,营造了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氛围。在学习中对疑难问题进行的辨析、研究、探索,在合作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于掌握书本的知识,他们不断求知、深入探索的良好习惯也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

互动教学篇(10)

“互动教学云课堂”的技术环境和教学模式

“互动教学云课堂”必须依赖于云技术环境中的硬件和软件。硬件包括教师用的84寸一体机(融电脑、电视、电子白板于一体),学生用的平板电脑、充电车,以及连接教师、学生硬件的ICE Enhanced(互动教室环境控制系统服务器)、airport extreme路由器、WiFi增容器等设备。软件包括教师端软件(Smart Class Teacher,如图1-①)、学生端软件(Happy Class,如图1-②)、智慧教学云平台(如图1-③)。它们为应用“互动教学云课堂”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环境。

“互动教学云课堂”的教学模式结构图如下页图2所示。

“互动教学云课堂”的教学运用

1.智能学情分析与学习测评

在教师要在课堂上,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方面,与传统课堂相比,在“互动教学云课堂”教学环境下,教师能更科学、客观地分析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对大数据的统计分析,教师能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在课堂练习中,学生提交答案后,教师可以通过“云平台主观题统计”了解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的完成情况,即在规定时间内,有多少学生完成了教师给的题目,有多少学生没有完成。再如,在课堂客观题的练习中,学生在平板电脑上做题并提交后,教师再设置正确答案,此时每道客观题的正确率、错误率就能马上统计出来,并显示出错题学生的姓名。“云平台”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运用到课堂上,可以及时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难点调整教学计划,并且录制相关的微视频放到“云平台”上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还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的情况,借助“云平台网络作业”“云平台作业辅导”分层次布置家庭作业,发送各种作业辅导的微视频,有效地开展培优辅差工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生成性校本资源的共建、共享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平板电脑搜集学习资源,然后教师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建立校本资源并加以运用。

例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文化艺术为内容,在教授这个单元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手中的平板电脑,及时上网查阅相关信息:江浙一带流传甚广的民间社戏是什么样的?响彻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是怎样的一种震撼?富有异国情调的印度舞蹈又是如何让冰心心驰神往的?民间艺人的嘴里到底有什么,能模仿出如此多的声音来?在学生搜集资源的基础上,教师对这些资源进行筛选整合,形成校本教学资源包,然后发送到“云平台”上供全校师生共享。这既能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随需学习,也能节省教师备课的时间,真正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针对我校开展的“古典文学鉴赏”“现代文学欣赏”等校本课程,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在“云平台的资源包”里选择资源,来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

教学资源的搜集、整合、运用,为形成校本、区域优质资源库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3.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课堂教学,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及个性化学习

例如,在传统地理课堂中,通常是教师展示教材或图片资料,一步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而我校处于城乡结合区域,学生的知识面较窄,对地理信息的运用能力也较弱,再加上传统课堂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地理信息偏少,导致许多学生认为地理很难、很无趣。而七年级下册教材需要学生掌握的是区域地理的知识,这对学生搜集地理信息和分析归纳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以合理运用“互动教学云课堂”来助力学生地理学科的个性化学习。

以《法国》一课为例。《法国》这节课取自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经过前面“认识大洲”“认识地区”两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方法,借助图文资料认识法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备课时,教师可以先将法国的自然、人文地理知识分类列出,存入名为“资源包”的Word文档中。然后,在课前将资源包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发送到全班50个同学的平板电脑上。学生接收完毕后,可以随时点开资源包浏览地理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方面来进行自主学习。

本节课的线索设定为教师“去法国旅游”,让学生为教师去法国出谋划策。教师先让学生在平板电脑上填出法国的地理位置,然后让9个小组的学生点开资源包,经商量后选择本小组能获取到的最擅长的那方面信息进行知识准备。接着是小组展示环节,有的小组在平板电脑上展示了“法国地形图”,并推荐了法国最著名的滑雪胜地――阿尔卑斯山;有的小组利用法国的气候知识,建议需要携带的衣物;有的小组推荐了法国美味的农产品;有的小组在电子白板上展示“法国工业分布图”,完整地勾画了法国的工业产品,并为教师推荐了适合携带的旅游纪念品……在每个小组介绍时,其他小组对其进行评价和质疑,使课堂气氛活跃。

在了解法国的基础知识后,教师提出让学生整合资源包的资料,分小组设计去法国的旅游行程,并将行程发送到云课堂平台上。每个小组各显神通,为教师量身打造了许多旅游行程,如“浪漫法国游”“吃货法国游”“古典法国游”……

在这节课的最后,教师将作业设计为“出谋划策”,让学生判断朋友“小芳”去法国前的设想哪些是正确的,并以多选题的形式发送到学生的平板电脑上。在学生提交答案完成后,教师根据统计出的正确率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

“互动教学云课堂”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知识储备过少的问题,也让他们对地理信息的整合和分析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地理世界。

互动教学篇(11)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音乐学科具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课堂学习的功能,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达到最佳状态。一节成功的音乐课,教师通过创设音乐情景,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音乐。音乐课堂中教师应适当创设一些音乐情景,根据内容设计出一些问题,并运用形式新颖、活泼生动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表现欲,开拓学生的思维,凸显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比如在《森林故事》一课中,我改变了过去枯燥复习课中由老师一言堂的模式,改成师生共同合作创作一个故事的形式。第一环节是让学生通过想象,使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有一片不一样的森林,教师以平等的教学态度鼓励学生,使学生逐渐成为创编故事的主角。我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在学生描述中,大森林中动植物们在安睡。接下来我播放了《狮子》的音乐,让学生判断音乐中的动物是谁?然后师生模仿狮王走路的样子,使学生意识到,表现大型动物的音乐一般是雄壮、沉稳和有力的。这时进入到第二环节“动物新村” ,给学生创造一个身临其境的意境,轻松、愉快地感受并表现美妙的音乐,引入到学生在本单元已经欣赏过《云雀》这首乐曲。当这支曲子响起时,好几个孩子情不自禁地张开双臂,模仿云雀的舞姿,接着是向“动物新村”进发,演唱歌曲是《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本节课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情境下全面参与,运用所学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后面的环节教师可以出示题目让学生表演,表现能力较强的同学会得到很好的发挥,同时带动同伴参与其中。“生生互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的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鼓励每一个学生,激励每一个学生,引导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个学生,满足了学生情感、意志和人格等方面的发展。

二、让学生在民主氛围中互动

新课改以来,学生的地位得到全面提高,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形式,为音乐课堂带来全新的动力。在音乐课堂,学生敢于主动参与教学,提出自己的想法,使课堂形成一种开放有序、和谐热烈的氛围。教师引导学生课内互动,开拓音乐学习的“新时空”,课外主动收集音像资料,感受和欣赏音乐,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中学习。

在学习《苗家儿童庆丰收》一课时,首先我创设音乐情景:带同学们到一个美丽的地方,用歌曲音乐作为背景音乐,画面上出现了苗家的风景和人物习俗,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在这样的情境中我适时提问:仔细听歌曲中唱了什么?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歌曲中,接着我提问道:歌曲中的两种乐器都是什么呢?在这个环节中,我模仿敲铜鼓来解决歌曲中的节奏难点,改变了过去生硬的讲解,让学生在玩中学。接下来我创设了到苗家做客的情景,通过学跳苗族舞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熟悉歌曲的旋律,为歌曲的学唱奠定基础。在接下来的学唱中,我和学生合作一起读歌词、学唱歌曲,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了歌曲。在巩固环节,我引导学生分组创编,让学生自由发挥。第一组同学创编了新的舞蹈动作表演,第二组学生通过拍手、拍腿和拍桌子为歌曲伴奏,第三组同学变换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