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融合与互动中艺术之眼发现建筑之美

时间:2022-11-28 16:51:36

融合与互动中艺术之眼发现建筑之美

建筑与艺术虽然分属两个领域,拥有明显的属性界限,但就两者的起源而言,彼此渗透,互为关联。它们既象征着生命,又表达着创作主体的思维方式、哲学观念以及审美趋向等。建筑通常被称为“空间的艺术”“凝固的音乐”,借艺术比喻建筑在节奏感、韵律感与空间感的审美体验,也揭示建筑与艺术的审美共通性。建筑还被称为艺术与技术的相结合,技术的更新为艺术家探索新形式提供了无限可能,为摄影、电影、装置、数字艺术等新兴艺术融入建筑奠定了技术保障。概览近年来的世博会,可见实验性、媒体化特质,动态的、具有交互性的艺术形式已为各国当代建筑注入了新的活力。所以,将建筑与艺术并置,考虑设备、技术、环境以及审美等中心问题,也是回应新时代建筑如何转型的应有之义。在这样的背景下,长期从事建筑理论研究的郑时龄院士,在《建筑与艺术》一书中另辟新径,基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从美学、社会学、艺术学等视角探索建筑作为“总体艺术”何以成立,以及建筑与诸多艺术之间相互关系的微观呈现,致力于全面梳理建筑与艺术的多维度关系。另外,从本书的物质形态来看,也体现出精心策划,配图精美,印刷清晰,让读者在品读文字之余领略建筑作品的风貌与特色,具有美育价值、人文价值与学术价值。

一、文本特色,抽离建筑与艺术的多维关系

以宏观视角挖掘建筑与艺术的“抽象”与“具象”关系,体现在本书的文本内容与章节安排中。首先,作答了“什么是艺术”、建筑作为“总体艺术”何以成立以及建筑师与艺术家的身份互换等前提问题,这是展开具体问题讨论的逻辑起点。例如,针对艺术与建筑的本质属性问题,清晰地阐述建筑与艺术在实践操作、思维方式、哲学观念上的共性问题,为后续章节梳理各时期艺术流派中所展现的建筑、论述建筑风格变迁与艺术思潮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建筑设计催生、引领艺术流派等层面微观探索找准立足点。通而观之,力求为读者展现建筑与艺术相互激荡、彼此融合的动态历史过程。具体而言,书中第三章到第八章,系统归纳不同艺术门类与建筑关联的案例,阐明在当代各学科跨界融合的趋势下,以传统学科分类的研究视角对建筑与艺术的融合与互动作出准确判断,致力于全面系统、发展辩证地观察建筑与艺术两个领域中已经出现的新知识和新文化。在论述的过程中,始终秉持建筑“总体艺术”的理论主张,认为对于综合性较强的建筑设计学科,必须构建开放、综合、宏观的理论体系,才能突显其多元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值得一提的是,郑时龄院士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文本内容上也突显对建筑师培养问题的关注。他尤其强调建筑师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急迫性,认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已经成为当今建筑师培养的基本素质,而能否将艺术观念和艺术手法融入建筑设计从而实现综合性创造能力的提升,是大融合时代对建筑师提出的新要求与新挑战。从这层意义上来看,《建筑与艺术》为我国建筑理论和学科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对于强化人文艺术在建筑学教育中的价值、拓展建筑设计实践的视野有着重要意义。

二、融合与互动,建筑与艺术的审美共通性

郑时龄院士专研建筑理论数十载,以丰厚的学识和缜密的思辨,围绕“建筑”展开它与雕塑、绘画、摄影、电影、文学、音乐等艺术门类互动关系的深入分析,系统地论述了建筑与艺术在美学追求、表达方式、形式构成以及历史文脉等层面的共性,同时,也以历史发展的眼观审视了它们之间为何融合以及如何融合的问题,为新时代背景下思考建筑艺术如何创新转化提供了有益借鉴。雕塑、绘画与建筑渊源深厚,联系紧密,三者都可视为造型艺术。首先,雕塑与建筑都具有人性的尺度和城市空间的尺度。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雕塑的身份与角色也从艺术性转向公共性,更注重与建筑、公共空间的融合,成为一座城市建筑中比较重要的构成要素。同样,绘画与建筑的联姻亦是历史悠久。从中国古代的界画、西洋画的透视法到现当代建筑师的建筑画都是绘画与建筑相融的体现。一方面诠释建筑是绘画重要的艺术母题;一方面彰显绘画是建筑比较直接的表达方式,绘画将现实的三维场景转化为二维,能够深入展现建筑的内部结构,激发观者的审美想象,借此表达对未来城市的期望与憧憬。除了雕塑、绘画等传统艺术外,摄影与电影作为新兴的艺术门类,在建筑的发展历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摄影作为真实场景的再现手段,成为留存建筑影像的重要载体,同时,建筑摄影也是对建筑设计的二次创作,摄影师通过镜头的诠释,突显建筑的部分特质,展现了建筑在不同光影下的魅力,使建筑摄影在记录现实的同时更增添了人文艺术内涵。电影作为动态的图像对建筑的呈现与诠释更为立体、丰富,建筑为电影艺术提供了现实场景,这是电影构成的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不断涌现的新建筑风格也激发无数电影从事者产生新的创作灵感。而且,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宣传与展示的大众媒介,将电影与建筑结合,无疑扩大了建筑艺术的传播路径,使电影成为推介、展示建筑设计实践成果的重要媒体渠道。上述艺术与建筑的互动可视为一种视觉关联,而文学、音乐与建筑所建构的关联更多的是内在的、精神的。在文学领域中,无论古典文学还是现代文学,建筑一直都是文学叙事中铺设背景、渲染气氛、制造矛盾、推进情节的关键载体。如《红楼梦》中的大观园、《看不见的城市》中的奇异建筑等,它们作为传奇建筑始终被经典文学缔造,也伴随着无数动人故事成为代代相传的永恒记忆。而音乐与建筑因为都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两者更有一种天然的亲缘关系。音乐家与建筑师都在规律中追求此起彼伏的和谐,在矛盾中呈现杂糅多元的统一,道破两者较为相似的审美机制。

三、拓展与深化,展望建筑艺术的未来

《建筑与艺术》通过全面梳理建筑与艺术在本质属性、审美机制以及形式表达等层面的通融与互发,试图建构一套完整全面的理论体系。立足当下,展望建筑与艺术在未来发展中可能融合的新形式、新途径,指出当代建筑的符号意义正在不断扩容。新兴的建筑观念的不断产生、系统设计方法广泛应用,当代建筑设计与艺术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应对多维需求的必然选择。对此问题比较能说明的是在世博会场景下的建筑,它们作为一种艺术装置或广告媒介对外展示。显然,建筑在其实用功能之外,也凝结为一个时代社会观念、生活方式的文化缩影。同时,在严谨科学论证建筑与艺术的联系与共性之余,也着重探索了两者在界限与区别,强调将它们进行类比分析并非意图将其混为一谈,因为本书的撰写目的“并非将建筑与艺术混同,而是从建筑美学、建筑与艺术的关联讨论建筑”,以艺术之眼窥探建筑之美。的确,建筑与艺术在形式、方法上的相似仅是表象,其社会、经济、技术、空间关系等底层逻辑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全书略显单薄的是对数字艺术与建筑关系的讨论。数字艺术作为一种新兴艺术形式,虽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统一的审美规范,但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更新,其俨然在建筑的新时代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建筑艺术已经在数字博物馆、虚拟展厅、电子游戏等数字交互领域开始新的探索与尝试。而数字媒体也以虚拟影像的形式拓展了建筑的边界,让人以自由、共情的方式参与其中,从而形成一种“新空间”的审美体验。因此,立足当下,理应对数字艺术予以更多的关注与研究,挖掘其在建筑中的结合方式、运用策略等。但瑕不掩瑜,本书已经以建筑为核心,深入挖掘它与诸种艺术形式的多维关系,既有理论阐释,又有实践佐证,实为一部针对当代建筑系统思考的经典力作。郑时龄院士长期专注建筑、艺术和美学等领域的学理研究,出版了多本学术著作。其《建筑批评学》现已成为建筑专业教学与研究必不可少的经典读本,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建筑与艺术》较之前者更进一步,将研究视角扩大为一个艺术体系,成为“国内系统论述建筑与艺术的专著”,弥补了我国当前建筑学科建设中将建筑与艺术割裂看待的缺憾,致力于建筑学“总体艺术”的理论体系。本书既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又有深邃的理论阐释;既有宏观建构,又有微观分析。全书以“全景式”的撰写思路向读者展现了建筑与艺术的交叉与融合,构建了建筑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的解读路径,为建筑学研究者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建筑研究视角。

作者:李昕 单位:南通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