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房地产专业毕业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7 11:16:03

房地产专业毕业论文

房地产专业毕业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213-02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西北战略的实施,国家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投入的加大,基础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大,越来越多。这给这些地区的高校土木工程学科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随着房地产业的复苏继而兴旺繁荣,人们对建筑产品的需求的日益增长,建筑行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一栋栋高楼大厦屹立,一栋栋的住宅楼和办工楼的竖起,一栋栋教学楼和学生宿舍的落成,这些工程建造后的房地产的销售经营及买卖定价以及银行房地产抵押贷款需要大量的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从而刺激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的需求增长,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形成,独山子石化基地的确立,对我伊犁师范学院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奎屯市及周边有房地产公司达数十家,并还有不断增多的趋势,每年来该院订单要人很多,伊犁师范学院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科专业学生就业率达到99%。但在风光无限的时刻,我们不能骄傲自满,要正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科专业所面临的压力和紧张感。一是,院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科专业是2005年开始申报并招生的,第一届招生16人,后面06届、07届、08届招生均未超过20人,09年原招生有34人但转走6人,剩下28个学生还是因为教师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之结果,该专业底子薄,基础差,思维方式严重错位,思想观念严重滞后;二是,由于新疆学生思想观念陈旧,认为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就是卖房子销售住房,地位低下,学习动力不大;三是,国家、自治区对高校招生规模的总体限制,扩大招生不再可能,学生选择的几率和自越来越大。所有这些,都将是对伊犁师范学院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科专业严重的挑战,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可不是危言耸听。高考学生数量的下降,扩增专业和专升本的严格控制,招生规模的限定(今后伊犁师范学院奎屯校区在读高校生限定在3600名),正是严重考验的时候,唯有提高教学质量,吸引着高考学生和社会需求才是逃出生天之门。

一、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002年底到2003年春,原伊犁州建筑工程学校合并入原伊犁州教育学院,建校在中专生源严重萎缩面临倒闭的情况下得到生存的机会。2004年初,又随着新的伊犁州教育学院合并入伊犁师范学院而获得新生,2004年中专升格为专科,先后有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专科专业,而后在2005年申报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科专业成功并开始招生,9月迎来第一届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科学生16人,07年招生15人,08年招生19人,09年稍好招生28人,这个专业面临潜在的危险,且其底子还是老建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实训条件(无任何实验条件和实训基地),教师队伍中无一人是学房地产经营与估价或相近专业的。更为不合理的地方在于,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在某些教师通过其他高校东拼西凑糊弄而成。从老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以看出,思维方式陈旧,思想观念严重滞后,很多教师还是停留在中专的教学水准和思维方式及思想观念上,专业覆盖面太窄,课程设置过于单一,涉及范围极为有限,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实训安排的科目少,且课程结构不合理,公共科目学时过多,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少,且课时较少。教学要求过低,还是停留在中专的层次,培养目标含糊不清,主干课程过少,课时过少,合格标准过低等等不良的现象。伊犁师范学院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科专业之所以能生存下去,不是由于它做得如何地好,而是因其专业所靠学科方面的优势而得以生存,故为使培养出学生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能在未来的社会独挡一面,有必要对原有的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必要的修订,使学生所学知识在社会上和工作上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拓宽专业口径

拟修订的新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遵循拓宽专业口径,将专业由原来的单一房产经营与估价拓宽到广房产与地产经营与估价宽广的范围内,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必需的建筑、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在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等方面获得实际训练,具备现代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可以在房地产经营与开发公司、房地产估价事务所、房地产投资咨询公司、房地产经纪公司、物业服务公司等从事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分析、房地产管理、房地产估价、房地产营销、房地产经营与开发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为了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找到工作,甚至转行到其他部门、其他行业工作,必须给这个专业的学生加强经济、管理、工程、测量和预算以及财会等方面的知识,甚至扩充学生在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同时考虑部分男生转行到建筑施工或建筑设计院及建筑监理公司等单位工作,从而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及建筑CAD、建筑制图等方面的课程设置。

三、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专业技能和专业技巧能力的培养,压缩了公共课所占的比重和课时,增大了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比重和课时,构建以公共课程(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必修)、专业课程(必修)、专业选修课程及专业实践训练共五个组成部分,成为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结构,使学生能学到更多更宽广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专业基本技能与技巧。其具体的学时和比例见表1[1,2]。

(一)公共课程

所开设的公共课程严格按教育部的要求执行,有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考试课,共9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4学时,另外以讲座的形式授课32学时,安排在第一个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为考试课,其有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另外以讲座的形式授课16学时,安排在第一个学期;体育与健康为考试课,各64学时,安排在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每周2学时,按16周计算,该课程原培养方案是安排为128学时,安排在第一、二、三和四学期共四个学期完成,每学期32学时,从这一变动看出增大了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军事理论与训练为考查课这门课程没有动,还是安排在新生入学的前半个月内进行共24个学时;民族理论与新疆地方史为考试课,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课时32个,安排在第三学期,这是新疆高校所特别安排的课程维持不变;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为考试课64学时,安排在第一学期完成,这门课课时有所压缩,原方案是80学时,要求学生通过CCT等级考试关则可;大学英语为考试课在新的方案中由原四个学期的学习共256学时压缩为第一和第二学期完成共128学时;要求学生通过大学英语三级;形势与政策为考查课这门课依旧以讲座的形势完成;大学语文为新增公共课,为考查课32学时,安排在第一学期完成。从新方案和旧方案的比较可见,公共课程的总课时压缩,但拓宽了知识范围,效果反而增大,为后面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打下基础。

(二)专业基础课程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作为典型的工程与经济相结合的专业,以下课程是其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经济数学(原为高等数学,考虑文科专业学生数学基础,将此门课程改为经济数学,主要内容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试课,128学时,安排在第一、第二学期完成);建筑工程概论作为其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且较为重要是引导学生了解建筑工程的入门课程,但原方案学时过多占用其他课程的学习时间,故加以缩短由原140学时缩为64学时,安排在第二学期完成;工程经济学为新增课程,考虑到其重要性,设置为考试课程,64学时,安排第三学期完成;建设法规原有课程,考查课程32课时,安排在第五学期完成,现改为安排在第二学期完成;技术经济基础为新增考查课程,由于该专业的学生涉及经济方案的比较,故必须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基础,64学时安排在第三学期完成;应用文写作为原考试课程,保持不变,48课程安排在第二学期完成;工程造价控制为新增考试课程,为了学生考造价员和造价师而特开设该课程,64学时安排在第三学期完成;建筑设备为新增考查课程为增长学生的建筑设备方面的知识,64学时安排在第三学期完成。这些课程共596学时,基本安排在第二或第三学期,其学习为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专业课程

对于工科与经济学科结合的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学生来说,必须同时具备坚实而又宽广的理论基础和合乎现实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在如今求职竞争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故在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拓宽了专业课程,增大了专业课程的设置数目,设置有如下的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工程预算(原为建筑工程预算是考试课64学时,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新方案为使学生拓宽知识面将所授内容拓宽不再局限于建筑工程而对所有的土木工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新开设的考查课程,为增强学生工程项目的管理能力而开设,原方案中没有,64学时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房地产市场营销(原有考试课程,保持不变,64学时安排在第五学期完成)、房地产市场项目策划(为原有专业考试课程,保持不变,64学时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原有工程合同管理考试课程,为扩充学生知识增加工程招投标内容,36学时,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房地产投资分析(为原有考试课程,保持不变,64学时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房地产估价(为原有考查课程,保持不变,64学时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房地产经纪人(为新增专业考试课程,为学生毕业后考房地产经纪人资格证书而设置,64学时安排在第五学期完成)、房地产金融学(为原有考试课程,保持不变64学时,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为原有的考试课程,保持不变64学时,安排在第五学期完成)、房地产企业会计(为原有的考查课程,保持不变64学时,安排在第五学期完成)、居住环境景观设计(为原有的考试课程,保持不变48学时,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这些专业课程共724学时,涉及面宽广,结构合理。

(四)专业选修课程

考虑到扩充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为因地制宜地加强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考虑部分学生专升本和可能未来考研究生的需要,考虑工程合同的制订等工作,以及部分学生就业着眼于设计院和工程监理单位,故设置如下专业选修课程:公共关系(36学时完成于第二学期)、建筑制图与CAD(为新增课程,64学时完成于第四学期)、小区规划与绿化(原有课程,保持不变,64学时完成于第三学期)这些课程全为考查课程,共164学时,这些课程的制定弥补了学生知识上的缺陷。

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伊犁师范学院十分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为此新老培养方案都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文章。我们根据北疆气候和建筑行业活动的特点,冬季冰雪覆盖,所有的建筑工地停工,故将所有的实习和实训安排在上半年进行,为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同时又达到实习和实训的目的,在新旧培养方案中均是将所有的课程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安排在每年的上半年,也就是说大一、大二下学期的期末两周和暑假头两周安排学生认识性和生产性实习,为使毕业班学生找工作、就业和实习及毕业设计四不误,我们安排大三最后一学期为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以及毕业就业指导及学生联系单位就业相统一相结合的部署。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毕业实习的过程中就将工作找好并与单位签下就业协议书,同时,可以在生产实习中根据自己的实习所接触到的工程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甚至可以在实习的过程中得到实习单位的技术人员的指导使毕业论文答辩顺利完成。

五、结论与建议

总之,在深入调查新疆的社会市场需求和我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科专业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反映,和深入调查分析未来新疆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未来市场对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科人才的需求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原有的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局限性和缺陷性,考虑未来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科人才所必须的知识面和基本技能和技巧,本着服务于学生,着眼于学生,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满足社会市场需求为目标,制订了合乎现实实际的新的培养方案,以利于拓宽该专业学生毕业时的就业途径,使就业面更为宽广、就业机会更多,使其在未来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房地产专业毕业论文篇(2)

关键词:房地产专业;教学效果;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3)04001303

自1989年设置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以来,经一再撤并调整,目前中国仅有30所大学设置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1]。房地产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房地产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但研究表明,房地产行业专业人才比重严重偏低,房地产专业学生就业匹配率较低[2]。房地产专业人才需求与供给的脱节值得深思,现行房地产专业教学效果如何,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否与市场需求、与用人单位要求相一致仍有待研究。笔者试图揭示房地产专业教学现状,剖析造成当前房地产专业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相应改革举措,推进房地产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为房地产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实施提供依据。

一、调查问卷设计

以武汉市部分高校房地产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电子邮件形式,设计两套问卷,对在校学生和已毕业学生展开调查,从房地产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学习问题、改革措施五个层面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162份,其中在校学生112份,已毕业学生50份。在校学生仅调查三、四年级学生。其中三年级学生占52%,四年级学生占48%。三年级女生占64%,男生占36%;四年级女生占57%,男生占43%(图1)。此外,三年级学生已开展房地产专业试验课程教学。

二、房地产专业教学效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房地产专业知识较感兴趣

调查表明,虽然在专业选择上有一半学生较为盲目或是被动调整,但绝大多数并不后悔选择该专业。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后能查阅相关专业书籍。调查表明,88%的学生认为目前专业课程开设过少,这说明学生对房地产专业知识较感兴趣。进一步的调查表明,入学前,在专业知识兴趣上,学

生性别差异不明显,但入学后,女生更倾向于更换专业。四年级学生在入学前对专业更感兴趣,入学后更换专业的意愿较低,学习兴趣与专业认可度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

(二)学生课堂学习被动,课堂教学与需求存在错位

调查表明,在课程学习目的上,有25%的学生表示主要为修学分,另75%的学生为学习专业知识。总体上专业课程到课率较高(90%以上),但到课的学生中,能认真听完一堂课的学生仅为25%,69%的学生只能听半节课,还有6%的学生仅能听15分钟左右。有一半的学生上专业课时无法集中注意力,表现为睡觉、听音乐、看课外书或自学。综上所述,大部分学生上专业课较为被动,到课率与学习状态不匹配,部分学生学习目的虽较明确,但对课程内容兴趣不大。但对于其课后专业课程书籍的阅读量调查表明,平均每个学生在一年内能阅读5~10本专业书籍。说明学生对专业知识存在较大的求知欲,但课堂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其学习要求,课堂教学与需求存在错位。进一步的统计表明,女生的到课率比男生高,且听课更为认真,女生比男生花更多的时间在专业课上。但在学生状态上,性别差异不明显,相反,女生课堂学习相对男生更为被动。

(三)课堂学习效果有待提高,原因呈多元化

对房地产专业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表明,在课程内容的领会上,50%的学生表示一知半解,完全领会的学生仅为2%。课堂学习效果有待提高。对专业课程学习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调查表明,69%表示课程理论性过强,缺乏可操作性;另有25%表示课程较枯燥。对以上问题主要成因的调查中,有34%学生认为教学方式与手段有待改进,29%认为教学体系有问题,自身基础较弱所占的比例为21%,而对专业不感兴趣所占的比例仅为9%(图2)。说明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呈多元化,但主要是客观原因造成的。进一步的调查表明,虽然三年级学生到课率较四年级高,但四年级学生对专业更感兴趣,学习效果较好,故可认为学习效果与到课率并无直接关系,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效果。

(四)已毕业学生对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认可度较高

对已毕业学生调查表明,课堂所学专业知识与工作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其在学校学习时遇到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为专业课程开设过少,相关课程理论性过强,操作性不强。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为:教学方式与手段有待改进以及教学体系有问题。在解决方法上所有学生均非常支持课程实验教学改革,认为有开设实验课程的必要性,认为实验课程的设置对提高理论教学的教学效果以及今后的工作将有很大帮助。由于反馈调查问卷的已毕业学生工作单位基本为房地产企事业单位,工作中对房地产专业知识运用程度很高。故相对于在校学生,已毕业学生对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认识更为深刻,对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认可度更高。

三、房地产专业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式与教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房地产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相对于国外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纯理论教学仍是国内现行房地产专业的主要教学方式,该专业的师资力量普遍较强,但几乎所有教师均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经验[3]。教学方式单一,鲜有学校开设相应实验课程。故理论性过强已为该专业国内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所学专业知识与现实操作存在一定差距,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4]。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各高校由于培养目标定位的不明确,力求全面发展而缺乏自身特色,致使学生主要的学习时间集中于公共基础课程学习,而专业课程开设明显不足,或由于开设时间滞后,在学分制的共同影响下,加之大部分专业课程为选修性质,致使部分后开设的专业课程乏人问津而无法开设。另一方面,课程体系的固定导致所开设课程多年保持不变,与房地产市场人才需求产生错位,不能引起学生兴趣。

(二)师生互动评价考核方式的消极影响

师生互动评价是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但如运用不当则极易产生负面影响[5]。如部分高校将学生评师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从而迫使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迎合学生,上课轻纪律,考试划重点。调查表明,在多门考试同时进行时,81%的学生表示仅需一周时间准备,平均一门课程的复习时间仅为一天左右;而另一方面,教师评学则主要表现在考试分数上,学生课堂学习的努力程度与考试分数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师生互动评价体制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学生被动学习,影响其学习积极性。

(三)缺乏对专业知识的正确引导

调查表明,在选择房地产专业的原因上,仅一半学生表示感兴趣,另一半学生则非常盲目,或出于被迫调整。入校学习两年后,仍有26%的学生表示后悔选择该专业,希望能换专业。25%的学生上课是为修学分,绝大部分学生对毕业后的工作去向表示模糊。另一方面,兴趣与专业认可度及学习效果呈显著正相关。大部分学生在入校前对该专业缺乏足够的认识,入校后对专业认识也十分有限,甚至在即将毕业时,大部分学生仍然对专业认识不充分。从而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对专业学习缺乏热情,存在学习消极、被动等现象。

四、政策建议

(一)突出特色,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课程教学体系

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学科优势,明确培养目标,突出特色,设置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上应与时展需求和用人单位需求相一致,不断调整课程体系,增设房地产经纪、房地产营销策划、房地产投资分析等房地产行业的实用课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输送社会需要的房地产专业人才。此外,在入校阶段,应增加部分房地产专业概论课程,帮助学生尽快了解专业,明确专业架构,明晰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

(二)以实验课程丰富理论课程教学内容

针对现有教学中理论性过强,实践性不足的缺陷,可以实验课程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以社会实践实地检验理论教学成果,邀请有经验的房地产专业人才回校开设讲座以丰富理论教学内容。基于不同方式所存在的局限性,实验课程以其成本低、普及面广而具有较大推广的可行性。对已开设实验课程的班级调查表明,在对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上,已开设实验课的班级更认可实验课的方式。故当前应加强教师实践培训,将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结合设置,增加课程的实操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进入工作岗位,满足社会需求。

(三)师生互动评价体制的重新构建

纵观师生互动评价体制,原有评价体制往往重结果而轻过程,从而直接导致学生上课学习松散,以一纸试卷定成绩。教师教学过程则疏于对学生的监管,进一步助长学生消极学习的不良习惯。故应将师生互动评价体制向重过程轻结果方向转变,将学生评师与教师评学置于同等位置,加重学生平时上课表现的考核,降低考试成绩的权重,使师生互评驶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四)加强教师队伍能力建设

教师队伍本身的能力建设对合理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具有较大影响。现行房地产专业教师队伍大多从高校到高校,受学校考核等因素影响,理论性过强,动手能力欠缺。故应从教师本身能力建设出发,以校企合作为契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房地产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相一致。

参考文献:

[1]刘洪玉.工程管理专业中房地产类课程的教学与实践[EB/OL].http://.cn, 2002.

[2]蒋黎晅.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4):4-8.

[3]刘洪玉.从国外的经验看我国的房地产专业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20(1):114-119.

[4]魏玲,望晓东,唐晓莲.新形势下高校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271-272.

[5]李宝斌,许晓东.高校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师评价维度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8):65-68.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eaching effects for real estate major

LIU Hongping1, LI Jianfeng2 , PENG Hong1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P. R. China;

2. School of Business, Hubei University, Wuhan 430062, P. R. China)

房地产专业毕业论文篇(3)

最近几年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伴随着国家基本建设整体投入的加大,我国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和企业对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要求不再是培养单一的技术型人才,而是熟悉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适应企业结构调整要求、能够打造精品工程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就是既具备土木工程专业技术知识,又拥有经济、法律、管理知识,会设计、懂施工、善管理的能够实施土木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的合格人才。面对目前的新形势,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开设工程管理辅修专业,提出了“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以满足社会和企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

一、单一土木工程专业从业能力的限制

1.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能力结构

2011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由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再次申明了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经过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铁道等各类工程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够在有关土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规范》要求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学生除了应该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人文、科学与工程的综合素质外,还应具有一定的能力结构,即应用工程科学的能力和具有较强的解决土木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显然还不能完全具备上述能力。

2.学校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

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毕业生,最近几年除一部分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选择继续深造之外,其余的毕业生80%左右选择到建设施工单位就业,学生毕业后将直接从事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与经营工作。通过对历届毕业生的走访调查,发现毕业生一般都能够胜任土木工程技术层面的现场施工技术工作,却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企业的管理决策层面的工作,这种情况已不能满足自己“先技术、后管理、再创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要求。

对用人单位的调查显示,企业目前对掌握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表现出很高的渴求度。现在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非常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学生一旦进入企业,可能刚开始做的是工程设计或施工现场的技术工作,但是如果毕业生技术工作过硬同时又懂经营管理,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锻炼,企业必将把他培养成中层管理人才。这样的学生潜力更大,发展空间也更广,也更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和需求。

在工程建设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技术、经济和管理各方面专业知识联系紧密、相辅相成。作为一名合格的专业工程师,即使专门负责某项技术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要考虑节省成本、控制进度、满足合同要求等相关因素。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教育普遍面临培养模式单一、专业面过窄、课时压缩、缺乏个性等问题,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比较单一,能够成为某一个技术领域的专家型人才,却很难适应现代化工程管理的需求。

二、选修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的优势

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基层工作一定时间,夯实工作基础,就有可能进入企业管理层,或者成为项目经理。此时需要从宏观层面管理整个工程,除考虑技术因素外还需要考虑项目的资金链和组织管理。选修过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的学生和只学习单一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相比,优势在于可以同时掌握组成建设工程项目的两个核心要素——经济和技术,可以从经济和技术两方面来考虑工程的可行性,更加能够保证项目在特定经济条件下的顺利实施。具体而言,选修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的同学和只学习单一土木工程专业的同学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1.知识结构体系更完善

土木工程与工程管理两个专业同属一个大的知识领域,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掌握相关工程管理专业知识对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有很大帮助。参与辅修的学生除了能够掌握土木工程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之外,还能够掌握比较系统的管理学、工程经济学、工程建设监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合同管理、土建工程造价、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济学、建筑企业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参与辅修的学生不仅具有较强的分析、研究与解决土木工程专业一般工程问题的能力,还具有熟练的土建工程造价及工程量计算、工程经济分析、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相关管理理论和方法、相关经济理论、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从事工程管理的基木能力。

2.未来从业范围更广阔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才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毕业生不能仅仅掌握单一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学习和掌握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和技能。拥有良好的知识结构体系和广博的专业知识面,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未来的从业范围也更加广阔。选修过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知识的毕业生,具备了土木工程技术、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了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他们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富有求实和创新精神,属于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他们不仅能够在有关土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研究、教育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而且能够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工程监理单位、房地产企业、投资与金融领域、政府部门等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资产评估等工程管理工作。

3.自身发展前景更美好

目前社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岗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岗位职务提拔的机会自然会优先考虑技能完善的人才。选修过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知识的毕业生,除具备土木工程专业的一般知识结构,还具备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及物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结构。他们具有进行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一般土木工程设计、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及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的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房地产经济理论问题及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与评估、房地产市场营销、房地产投资与融资、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和房地产行政管理的能力,具有项目评估、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初步具有编制招标、投标文件和投标书评定的能力,具有编制和审核工程项目估算、概算、预算和决算的能力,具有物业的资产管理和运行管理的能力。在土木工程建设领域,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符合社会需求,在各个方面占有很大优势,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更加美好。

4.获取执业资格更容易

目前我国在工程领域普遍实行注册工程师制度,从业人员需要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相关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获得由相关部门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并经在行业主管部门注册成为注册工程师,才具备在本行业的从业资格。目前和土木工程专业相关的注册工程师主要有注册结构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咨询工程师等。在土木工程工作实际中需要考取的相关注册证书,很多都涉及工程管理知识。比如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考试的四门课程中,“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和“建设法规”都是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提前学习过相关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更容易通过考试获取执业资格。

三、开设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的建议

1.学生自主选择是否辅修

土木工程专业每年的学生数量都很多,一方面考虑到全部辅修工程管理专业在师资、实习场地、实验设备等方面对学校的负担太重,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不同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同,未来的就业方向不同,所以建议不要硬性要求全部学生都选修工程管理辅修专业,而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同,自主选择是否参加辅修。

2.统一安排主辅修专业课程

将选修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的学生重新独立安排班制,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正确引导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采用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并列学习的方式,辅修专业和主修专业课程统一设置和安排。辅修专业课程的开课时间将合理考虑学生主修专业的课程安排,利用富余时间完成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避免学生上课时间发生冲突。

3.多方向设置毕业设计内容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好手段,也是对高校培养目标和教育质量的最好检验,毕业设计的重点一定要放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四年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复习、综合、运用和提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修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的毕业生,毕业设计的内容不再局限于土木工程的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还可以完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编制、项目管理规划与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开发、房地产价格评估等工程管理方向的设计内容,也可以撰写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房地产专业毕业论文篇(4)

1建筑行业发展趋势

建筑业分为“狭义建筑业”和“广义建筑业”,狭义建筑业主要包括建筑产品的生产(即施工)活动,广义的建筑业则涵盖了建筑产品的生产以及与建筑生产有关的所有的服务内容,包括规划、勘察、设计、建筑材料与成品及半成品的生产、施工及安装,建成环境的运营、维护及管理,以及相关的咨询和中介服务等等,反映了建筑业整个经济活动空间。文中所谈的建筑业是狭义建筑业。其实,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不可避免地具有宏观经济形势相关性和政策敏感性,这决定了建筑企业在制定战略的时候,会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动态及各项经济指标。各项数据表明,未来几年里——建筑业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为10.9%,全年增幅预计不低于10%。而且,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工业生产、建筑、零售销售等基本面情况总体保持良好,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继续快速增长的潜力很强。据专家预测,截至2015年的未来几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有望超过官方制定的7.5%的目标。根据我国未来固定资产投资的状况,对未来建筑行业需求总量做出的预测是:到2015年,建筑业总产值(营业额)预计将超过90000亿元,年均增长7%,建筑业增加值将达到15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左右。具体说来,未来建筑业热点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铁路建设。“十二五”期间将是中国大规模铁路建设时期,铁路部门计划续转和新安排建设项目达200多个,其中客运专线项目28个,建设总投资12500亿元人民币。今年作为“十二五”的第二年,铁路建设已经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局面。据了解,去年上半年我国完成铁路基本建设投资621.9亿元,同比增长1.9倍。其中铁路基建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613.64亿元,同比增长2倍。可以预见,我国铁路新一轮大规模建设即将展开,随着铁路投资的放开,以及参与铁路建设项目资质限制的松动,铁路建设市场将成为建筑企业另一个充满机遇的细分行业市场。

公路建设。按照交通部已经确定的公路水路交通发展2020年以前的具体目标和本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公路基本形成由国道主干线和国家重点公路组成的骨架公路网,建成东、中部地区高速公路网和西部地区八条省际间公路通道,45个公路主枢纽和96个国家公路枢纽;到2015年,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20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5万多公里;到202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250多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7万公里以上。因此,未来10-20年,应是我国路桥建设持续、稳定发展的时期。

城市建设。首先,从城市化率来看,目前我国城市化率只有31%,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根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中国人口增长的综合分析,可以预测,未来20年内,中国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60%左右,这意味着城市化率每年需提高约1.5个百分点。其次,从我国城市的功能分区看,我国目前很多城市的功能分区并不合理,为了使城市土地价值最大化,必将对功能区重新划分,而这将导致现在很大一批城市住房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很多需要配套和重建。

房地产。近两年,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投资增速过猛势头得到初步遏制,过热的购房需求有所降温,但从投资总量上看,房地产市场的建设需求仍是建筑行业企业应重点关注的细分行业市场之一。参照我们过去二十余年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以及住房改造速度,202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可能达到35平方米,即平均每户现有城镇居民还要增加10平方米多。因此,可以大胆断言,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尽管房地产商可能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但房地产业将处于稳定发展的黄金时期。

除了上述种种之外,高速的经济增长态势及“十二五”期间国家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还会更多建筑市场热点,例如冶金、化工、电子工程等等。未来几年,施工企业将会在建筑大舞台上一展英姿,大显身手。

建筑业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从业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 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就业前景

在选择专业时,一些家长和考生认为“学建筑出来就是当小工”,这类想法实际是一种误区。

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的毕业生大都去了工程技术岗位。对于专科(高职)层次的学生来说,就业一般是从基层干起,做具体的技术工作。建筑类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是各类建筑公司,房地产公司、监理公司和市政建设企业。建筑类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的岗位很多,如施工、预算、资料、安全、质量检测等。

建筑业、房地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使建筑类专业毕业生成为高校应届求职大军中的宠儿。在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建筑类专业毕业生仍然十分走俏,需求量在各类专业中名列前茅。特别是,今年,在国家政策的调控下,建筑业仍呈现出繁荣景象。以山东商务职业学院2012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显示,在2012年上半年(截止到3月份),就有包括烟台建设集团、荣成建设集团、德信建筑有限公司等120余家企业到校索要建筑类各种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岗位900余个。毕业生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2.1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今后十五年,山东省建筑及房地产行业对建筑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平均需求以每年60%以上的速度增加,人才缺口达40%以上,目前烟台地区的施工企业技术员缺口率达到70%。为此,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就业方向为建筑施工企业、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岗位为施工员(核心岗位)、质检员、安全员和资料员等。

2.2 工程造价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造价工作人员的市场需求量大,相对工作环境舒适,收入较丰厚(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年收入已经达到5万以上),是名副其实的白领人士,就业前景好。就业方向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招标机构、房地产开发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基建部门等,本专业毕业生从事工程预结算编制、工程造价招投标、工程审计、工程监理经及工程造价管理相关软件的开发应用等工作。

房地产专业毕业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Training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al Estate Professional

Abstract Real estate is a pillar industry of China's economy. After ten 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baptism, the degree of specialization of China's real estate industry is increasingly high. Such a context, th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real estate professional should be powerful and raw. This article briefly discussed the training model of vocational real estate professional.

Key words vocational school; real estate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

1 中国高职教育概况

1.1 高职的概念

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于1999年6月13日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高职教育明确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高职的发展

从1980年初建立职业大学到现在,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从法律上确定了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由此也拉开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序幕;而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中央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要求,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1996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为6%,2002年达到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和大众化阶段的临界点15%,到2005年上升至21%,10年间年均递增1.5个百分点。这其中,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与决定性作用。

1.3 高职的特点

有别于传统的高等教育,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办学等方面有如下特点:(1)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2)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3)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4)“双师型”(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5)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2 高职房地产专业

房地产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资料显示,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房地产投资额和增加值的平均增长率达到15%以上,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率。近十几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加8至11个百分点,其中便有1到2个百分点源自房地产业建设,房地产业成为GDP增长的直接推动力。不仅体现在经济上,房地产业还满足着人们不可或缺的居住需求,其民生属性更突出其重要性。正是基于房地产业的重要性和全民性,其从业人员需求量将庞大而持久。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真正起步源于1998年的房改,并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而快速壮大。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房地产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房地产商还是从业人员以白手起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也摸着石头前行,那个时代的地产专业人士甚少,许多从业人员属半路出家,借着地产行业兴起的东风而被动式发展。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洗礼,我国房地产业已过“婴儿期”,行业内的二级细分愈发精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如此背景下,行业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房地产专业应势而生。高职院校的房地产专业一般全称为“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相对于本科院校,房地产专业在高职中的开设率更高。以四川为例,本科院校开设房地产相关专业的据了解只有四川师范大学等屈指可数的几家,而在高职院校中,开设房地产专业的比例达到30%左右。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成为了房地产应用型人才的主要输出地。

3 房地产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

3.1 人才培养定位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以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掌握房地产开发、投资经营、工程管理、房地产估价服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能从事房地产投资、策划、开发、销售、咨询评估、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提供的服务与房地产行业的各个子行业紧密相联,不仅涉及到房地产行业中营销策划阶段、开发报建阶段和工程建设管理阶段,也延伸至房地产行业的投资经营活动、估价中介服务活动和后期的物业管理服务。因此,本专业主要向房地产行业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如房地产开发企业、咨询公司、评估公司以及房管、国土等政府职能部门提供专业人才服务。

按照“培养房地产开发建设、投资经营、物业管理和估价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建设目标和“注重实操能力培养,加强实践训练,紧跟行业发展,力争产学相结合”的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特色,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特色集中体现在下列两点:

(1)以企业需求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原有的课程体系,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层层分解,通过知识能力结构分析,找出各种能力对应的知识点,对各知识点进行优化组合,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2)以实操能力培养为重点,从业资格与专业学习并举。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教学除开设一定比例的实践课程外,还在理论课程中加入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实操技能。同时将目前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对房地产行业中从业人员的从业资格的要求纳入专业教学过程中,力争使该专业学生具备从事相应工作的从业资格证书,让学生能持有“双证”或“多证”顺利毕业、就业。

3.2 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3.2.1 就业单位的岗位要求

高职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定位,因此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或目标应以终端的用人单位为准,经过对人才市场的调研和房地产相关公司的访谈,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主要存在如下工作岗位要求:

(1)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开发处于房地产行业金字塔的顶尖部分,其涉及面最广,包括金融、营销、工程、公关等岗位。就目前而言,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薪酬待遇相对房地产业的其他细分行业较高,工作量相对较低,但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2)房地产营销咨询业(公司)。这个细分行业,一般包括各类销售公司、营销顾问公司、市场调查公司。本行业的最大特别是专业性要求高、工作量繁重,并需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和服务意识。

(3)房地产中介。本细分行业即为二手房的租售,工作量大,待遇不稳定,对从业人员的销售能力要求高,需经常外出带客看房,故对服务意识、耐力也有一定要求。

(4)新房销售。新房销售一般固定在售楼部,坐等客户上门咨询、购买。因此,从业人员无需忍受外出奔波之苦。从业人员除对销售能力要求较高外,还需熟悉新房网签、按揭等操作流程。其薪酬基本依靠销售提成,目前本行业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

(5)房地产估价。本行业从业者,需考过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并注册,对专业性、经验要求偏高。目前,该行业竞争激烈,待遇只属中等水平。但若物业税开征,将有较宽广的空间。

3.2.2 对岗位要求的具体化

对于培养单位的高职院校,必须对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种种要求进行梳理和归类,本文将从知识和能力两个维度,将房地产人才的要求具体化,经整理得出两表(如表1、表2)。

4 基于人才培养要求具体化的培养模式

通过上述的层层递进式分析,得出了当下作为一名合格、适用的房地产从业人士在知识和能力上的具体要求标准,这为进一步地探究高职房地产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指出了正确而清晰的路径。

对于知识培养,目前开设的各类理论课程基本能覆盖到所需的各类知识,任课教师认真负责地进行传授,既能达成知识培养的目标。因此,本文对于知识的培养不做过多论述。

高职房地产人才培养的成败关键是对于能力的培养,而能力的培养一般无法通过知识点的讲授,课后学生的死记硬背而掌握。就目前来看,培养能力的最佳方法是实践,特别是脱离传统课堂的实践,实践越真(贴近实际工作)越有效。也正是实践,构成了高职教育与传统学术性教育的根本区别。

据此逻辑,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实践,通过实践掌握房地产行业要求的从业能力就是培养模式的探求重点。

上文中提及过,实践越真越有效。目前,各高职院校均建有实训室,开有实践课程,但效果平平,设想在校内模拟的实践场地然后由校内的教师(许多教师并没有相应的工作经验)进行实践课教学,总有隔靴捎痒的感觉。

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在毕业前,将同学送入真正的工作岗位进行实习,但必须有别于毕业后的正式上班,不然就是学校教育的简单化和失职。如何有别于工作,方法在于轮岗。一般工作就是一个公司、一个岗位,纵深发展,这也是对职业人士的要求。但这对学生不适用,学生处于自身认知的初始阶段,他们需要的是全面体验,这样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和未来的努力方向,因此不同岗位的实践应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亮点和重点。基于上述思路,对于高职房地产专业培养模式提出如下几条措施:

(1)工学交替方式。除开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其它每学期都有近50%以上的课时用于学生的实践,比如实训、顶岗实习等。理论学习—实践感知—理论学习,如此反复交替,既能巩固知识也能检验出自身所欠缺的技能或理论,供在余后的学习中弥补。工学交替不仅仅指学生,也包括教师。专业教师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外,也将在企业中的承担一定的工作职责,锻炼和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借此平台观察房地产行业的最新发展和对人才的要求,以便在归校后,更有针对性和实务性的组织教学。

(2)预分配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将学生的毕业分配和工作实践结合在一起。学生在校前二年与普通学生一样进行理论教学,第三年上学期开始,根据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双向选择,确定预分配单位,学生到预分配单位实际工作半年后,返回学校进行为期半年有针对性的理论教学,并做毕业设计。

房地产专业毕业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2-0021-02

收稿日期:2013-04-23

作者简介:李玉琳(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工程造价、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研究。

基金项目:2012年黑龙江科技学院重点支持教研项目“采矿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下的‘协同式任务导向’教学模式研究”

我国房地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兴起,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国对房地产专业和工程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更是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我国的高职教育为顺应这一趋势,培养适合房地产市场需要的房地产类专业人才,开设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这一专业。虽然房地产业是一个热门行业,但是社会对房地产类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踏入房地产行业的毕业生越来越无法跟上房地产行业飞速发展的脚步。探索其内在原因,是因为房地产专业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出现的新兴专业,而我国的市场经济又是在飞速地发展,因此房地产专业的教育规划就必须要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1]。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了完成这一光荣使命,也理当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进行房地产专业教学改革。

一、高职院校房地产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一是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过多地承继了一些大学的教育模式与办学经验,却忽视了对自身发展规模的有益探索,在课程设置与建设上更是受到了上述认识的错误指导,使得高职教育课程呈现出膨胀失控的状态,教学内容越来越多,教材也越变越厚,体现出重专业知识,不重复合知识,重知识积累,不重知识运用的特点[2]。例如,有些课本的选择一味强调理论为先,忽视实践知识。比如,房地产开发经营这门专业核心课,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而现在很多教材却只侧重研究房地产开发理论,忽视了它的实践性。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本科院校不一样,更侧重于学生的应用能力,课程设置注重与实际工作岗位接轨,以便实现毕业即就业的培养目标。

二是教材内容抽象或滞后,无法跟上现实社会中房地产行业飞速发展的脚步。现在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速度可以用迅猛来形容,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焦点,也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尤其体现在房地产政策、法规、房价等方面新的理论和内容层出不穷,如国八条、国六条、限购令等相继出台。而现在的房地产教材中,关于房产限购、限贷、房地产税、物业税、遗产税的内容均没有,不能不说是教材的一个缺陷。这也是所有教材的通病,因为出版教材需要一定的周期,而房地产行业发展飞速,除了报纸、广播和网络外,包括书本、杂志在内的媒体其内容更新比最新发展动态都要慢。同时,落后的教材还体现在内容抽象方面,比如国内外比较复杂精深的理论,如按揭、转按揭理论等。

三是实践环节虽然名目繁多,诸如课程设计、实践锻炼、课外实习、毕业论文等[3],但却流于形式。如何设计一个符合学生毕业后岗位需要的实践环节至关重要。课程设计,有的过于简单,有的过于抽象。简单的如房地产租赁合同编制、房地产市场调查与预测报告,抽象的如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简单的设计学生按照固定的格式按图索骥即可,而抽象的设计实际上已经超出了学生的能力,不符合课程设计的设置初衷[4-5]。

二、高职院校房地产专业教学改革的设想

一是更新教育理念,打破原有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的尴尬局面,引导和鼓励学生成为讲授的主体,从而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当然这种学生讲授和教师讲授有本质区别。学生作为讲授的主体,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是需要在其他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实现的,注重的是过程体验、团队协作和经验积累,而教师则扮演着教学设计者、学习组织者、研究指导者等多重角色。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通过主动学习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项目学习活动中,最大限度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工作潜力,并开发他们的工作岗位能力,尤其是模拟岗位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是课程设置改革,适当调整专业课。

1.妥善处理房地产课程与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技术的关系。目前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是建筑工程管理学院开设的专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建筑工程管理学科就是房地产的上级学科,工程管理专业与房地产专业分别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从学科领域覆盖的内容看,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与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在建筑技术与管理技术方面有所交叉,但是前者强调的是技术管理层面,而后者强调的是金融与投资管理层面。由于房地产类经营与管理类课程与工程管理类课程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设置该类课程时,一定要注意区分其侧重点是不同的。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的专业课还是以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地产估价、房地产估价案例分析、房地产法规等四大课程为主体,其他课程为辅,如建筑施工技术、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房地产市场调查与预测、房地产市场营销、房地产楼盘学、房地产测绘学等。

2.结合专业技术资格培训设置房地产课程。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在吸收专业技术人员时越来越注重其专业技术资格,这种趋势对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起到了导向作用。房地产专业的执业资格,目前有房地产估价师、土地评估师和房地产经纪人、物业管理师等执业资格。我们在设置房地产类专业时可以考虑增设相关职业资格培训类课程,但是在增设过程中要做到适度,切不可全部照搬。高职院校设置岗位资格考试相关课程时应重点围绕房地产估价师进行,这也是社会对房地产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而产生的,而且是房地产专业学生最对口的职业资格考试。

3.顺应市场需求设置房地产专业课程。房地产专业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兴专业,必须以改革的姿态对待这个专业,让市场对房地产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来制约其课程设置,使之符合社会需求及岗位需要,这将对房地产专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高职院校在设置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时,可考虑与众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地产管理部门建立全方位的合作关系,由学校为其开发项目提供专业培训和咨询以及房地产开发项目策划,为他们定向培养人才或将学校作为他们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在教学中可邀请业界资深人士来校讲学和作专题报告,使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学生更多地接触房地产业的实际操作。新课程内容可适当包括精品楼盘赏析、商品房会展学、土地评估、房地产营销技巧、房地产广告学、房地产项目策划、房地产贷款学等。

4.根据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设置课程实训环

节。根据企业调研及大量优秀毕业生反馈的信息,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及时调整课程实训大纲,将实践锻炼分为三种模式:校内实训室实训、校外企业项目参观实训和校外房产开发企业顶岗实习。

(1)校内实训室实践由校内指导教师根据企业的实

际开发项目和教学内容要求进行融合,将实际项目按照教学内容进行阶段划分,按照教学计划指导学生阶段性完成校内实训项目。这种实践是对刚刚学完的知识的一种检验,通过教师设置项目和问题,引导学生结合理论知识,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2)校外企业项目参观实训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由校内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去房地产开发公司和开发的楼盘,并有校外企业的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和校内实训室实践不同的是,这种实践由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企业的指导教师一起完成,时间大约一周至半个月,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开发项目,主要由企业指导教师负责介绍开发企业及项目的有关情况,使学生对开发企业和开发项目的实践操作有初步的了解,做到和理论知识对号入座,并在现场向企业指导教师进行提问,为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提供前提条件。

(3)房产开发企业顶岗实践,对学生来说相当于提前进入就业单位进行学习和工作。首先学校负责联系房地产开发企业,由学生到开发企业实习一年,实习的岗位不同,工作学习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有房地产策划员、销售员、资料员、经纪人、估价员和现场施工人员。这种实习校内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和实习学生定期沟通,而现场的实习则主要依靠企业的实习指导教师完成。不同岗位的学生在企业专家的指导下,一方面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另一方面能够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并进一步缩小此差距。

实践证明,这种实训环节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对学生的就业起到了显著效果。

三是教学方法改革,可以将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融入学习的过程中,用实物、用过程、用现场等来补充教科书的文字束缚,加强学生的感知环境;利用产品、图书和科技信息来弥补教材内容发展滞后的缺陷,加强学生对新技术的学习;通过案例呈现、情境模仿、问题探讨、项目研究等教学活动,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

当然高职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它绝不是在教学内容这单一方面进行改革就可以实现的。它的实现需要在教学管理系统、实践教学系统、质量监督与保证系统、学生评价系统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才能最终得以实现。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教学实行也需要科学的系统,正如大厦一样,不是一天完成的,还需要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同仁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吴智宏,彭,石金和.工商管理专业房地产方向主干课

程的研究性教学模式与策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9,(1).

[2]肖艳,母小曼.工程管理专业中房地产类课程的设置与

实践[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3]王洪海,范海荣,高秀青.工程管理专业房地产方向课程

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4).

[4]王燕萍,陈树耀. 职业教育中“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初

探[J].中国成人教育,2010,(18).

房地产专业毕业论文篇(7)

引言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物业管理作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的必要环节,已经被广大的房地产行业参与者接受和认可.但在我国物业管理发展的几十年中,始终把物业管理定义为劳动密集型工作,无论是开发商还是广大业主,还是物业管理很行业的从业人员,始终对物业管理行业的认知不清晰,认为物业管理既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本就不需要专业人才的参与,这从目前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结构都能说明,目前整个行业现状就是学历层次较低,物业管理专业出身的工作人员较少.但实际上,随着物业智能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物业就需要专业性和技术性更强的人员.中国物业管理经过几十年的蓬勃发展,很多优秀的物业管理公司已经形成了自己固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特色,这些物业管理公司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也就更需要大批次高素质的物业管理人才.因为我国的物业管理行业本身发展较晚,随之而配套的高校物业管理专业的发展也较慢,虽然目前全国有多所高校开设了物业管理专业,但是开设高校由于各自学校发展不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也就处在不一致的发展道路上,四川文理学院,地处四川达州,达州市本身属于川东革命老区,本身城市发展在全国城市发展中不属于一二线城市,基本属于四五线城市,所以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本身就存在各种问题和局限,所以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1]

1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发展现状

从以往研究发展来看,目前全国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属于物业管理专业人员无论是从“数字”还是从“素质”都无法满足现阶段行业发展的需求,存在的矛盾主要是物业管理专业发展时间较晚,全国开设本专业的高校较少,就四川文理学院而言,每一届毕业生人数也是比较少,从数量上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另外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水平不高,到单位后不能很好的胜任单位工作,现阶段培养的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在物业服务企业的工作上不能很好胜任,虽然有的毕业生工作上能够胜任,但其他综合素质培养的欠缺就进一步阻碍在企业的成长.主要表现为,第一,专业自信心不够,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从入口学生志愿来讲,主要属于第二三志愿的调剂同学,对整个专业的认知和自信心不够,导致在专业学习中提不起来兴趣,从而影响在毕业时对工作方向的选择,目前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只有很少一部分从事物业管理相关工作,导致在行业中不能形成影响.第二,专业素质能力不强,本专业学生在4年的学习中,主要集中于理论学习,进入物业管理行业中体现出动手能力不强、沟通能力较差等问题,物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到物业企业工作,在前期工作中往往不能很快进入工作状态,从事管理层工作的毕业毕业生比例较小,因为在前期工作中,毕业生为了更好的熟悉项目上的工作流程,往往存在轮岗,本专业学生在轮岗期间就能看出缺乏操作,缺乏必要的园艺技能、设施设备维修技能.其中还存在重要认知问题就是服务意识不强,很多同学毕业进入单位后,把自己摆在管理者的位置,违背了物业管理行业服务性的原则,在开展工作中,因为角色错位,导致与业主交流中出现问题,影响工作的推进.

2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在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中,目前在高等教育中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是以物业管理服务理念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第二是以物业管理中技术理念为核心的专业培养模式,第三种是结合服务和技术的复合型模式,目前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无论是从专业目标设置、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安排,都是从以培养复合型人才出发.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2]第一、从培养目标和课程习题出发,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意在培养能在建设部门、房管部门、房地产公司、物业服务公司、社区居委会、职业学校、高档公寓、高层楼宇、高级商厦、会所、写字楼等方面从事房地产营销、物业管理、社区服务、教育培训、信托经纪、研究咨询、教学科研等工作的中高级人才.配套开设的课程有物业管理学、物业管理实务、物业服务企业会计、物业服务企业财务、房地产经济学、物业环境绿化管理、物业设备管理、物业智能化管理、分类物业管理、物业经营管理、房地产估价理论与实务、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金融、房地产营销、房地产投资分析、社区管理等.实践教学主要是从大一进校的认知实,结合大二大三的企业定岗实习和大四的毕业实习相结合.第二,师资建设方面,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教师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虽然学历层次都是硕士研究生,但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比例较少,同时本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较少,都成为目前物业管理专业发展的瓶颈.第三,校企合作与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目前与我校物业管理专业进行校企合作的企业主要集中在重庆、成都等城市、与学院所在城市存在一定距离,不利于学生随时到企业进行各方面的实践教学,同时,本专业在校实训基地建设也没有得到一定发展,所以目前四川文理学院的物业管理专业的复合型培养模式还存在一定问题.[3]

3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3.1专业教育存在与企业需求和职员发展脱节的现象

学院培养的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从学生定岗实习和毕业实习中能发现,学生不能把所学知识熟悉运用的工作中,同时在工作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在教学中也存在没有设置的情况.

3.2专业教育存在教学落后现象

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在现阶段教学中,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内容都存在着方法落后,知识结构不完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现象,由于物业管理专业的设置与发展比学院其他专业设置发展较晚,所以无论是在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更多的去学习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任课教师对物业管理行业的了解也局限于书本知识,任课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就存在理论与实际脱节额情况,另外,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在15年的发展中,虽然在不断的去优化课程结构,但因为教材建设配套不完全,师资薄弱,课程结构的优化就存在纸上谈兵情况.

3.3实践教学存在瓶颈

因为地处四川达州,达州属于川东革命老区,物业管理发展水平与全国物业管理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导致,物业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在本地很难找到合适的实践教学基地,学生的专业认知实习、定岗实习由于实习单位本身物业管理水平低下,影响学生的专业自信心.实践教学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理论教学的效果.[4]

4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4.1制定产学结合的教学大纲和配套教材

特别是物业管理行业发展各地方良莠不齐,同时各开设物业管理专业的高校适用教材不同,教材内容上存在内容的重复和内容缺失等情况,目前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所选用教材也存在这样的情况,这就要求需要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加强教材建设,虽然本专业已出版相应的配套教材但还未形成体系,这就要求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加强教材体系建设.

4.2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教学之一,特别针对物业管理这样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院要想物业管理专业建设能够出成效,出特色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的建设,实践教育离不开实践基地和实训室,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训室建设、实践基地的建设中要适应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需要,实训时间的安排、实践教学大纲的编写,同时针对在校教师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考核体系都要与之配套.重点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内涵建设,不断增加校企之间的人力、智力、资金、资源的融合度和共享度,生产资源与教学资源进一步对接互融,建共管.但四川文理学院地区所在行业劣势,在发展实训基地的时候一定要放眼全省和周边省市,与行业内较高标准企业建立合作,目前本专业已经和万科物业成都分公司、保利物业重庆分公司、成都嘉善物业等企业进行了有效合作,在今后的校企合作中不能只让校企合作停留在表层,要向深度发展,具体的合作方案可以考虑在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和制定中加强与企业联系,可以让企业针对提出他们在企业发展中所需人才的培养方案,同时可以邀请企业与学院签订“订单式”培养模式,共同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把课堂教学融入到物业管理企业中,使四川文理学院与合作企业全方位的进行人才培养.

4.3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物业管理中的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而如果我们教师教学只是停留课程教学,不提高自身素质,很难适应新技术下的专业发展.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针对四川文理学院已有的物业管理专业教师,要加强教师的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可以加强与企业合作,鼓励教师在寒暑假期间深入物业管理企业去探索目前行业中的新技术和新知识,同时可以和企业的相关工程师、建筑师学习,加强老师素质.把行业中新技术、新成果引入到教学课堂.第二、在新进人员当中也可以考虑经费,招聘和引进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增加专业教师的“双师型”比例,只有增加了“双师型”教师比例,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双师型”与普通教师的交流,发挥老师之间的“传、帮、带”作用,这样可以利于促进教学改革,强实践教学环节.第三、物业管理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影响,学生毕业后我们也希望能更多的进入物业管理行业来增加行业的整体水平,所以与企业管理者和行业专家的沟通就显得很重要,学校可以邀请行业中的高级技术人才、行业领域专业、物业管理企业管理者到学校担任客座教授或者兼职教师.因为目前我们开设的课程中也存在很多课程必须依靠兼职教师的支撑才能完成教学,通过邀请行业专家到校讲课,通过这种模式既能够阔展在校教师的专业视野,也可以去加强学校的专业认知氛围,能够更好的去把握物业管理行业和专业的新成果.能够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更能体会“双师化”教育的重要性.[5]

5结论

物业管理行业虽然目前发展时间较短,但随着产业需求,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认为物业管理行业在现阶段属于朝阳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会越来越好,高校应运而生的物业管理专业在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中也属于新兴专业,所以专业建设上肯定存在各种问题,但对应而来就给物业管理专业发展留有了更多的空间,所以四川文理学院在物业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中,能够结合自身特色,探索出适合四川文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更加重要,他不仅推动高等教育中的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通过人才输送,更能大幅提升本行业的发展,提升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水平,增强现有物业管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6]

参考文献:

[1]何景梅.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探析[J].现代科技:现代物业,2009(12):95-96.

[2]罗纪红.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35.

[3]周建群,殷闽华.应用型高校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62-67.

[4]于宗水.关于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9):13.

房地产专业毕业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C-0167-02

房地产专业是我国新兴的一个专业,其在培养目标上,要求该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具有经济、管理、法律和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等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房地产经济理论问题的能力,具备从事房地产开发与评估、房地产市场营销、房地产投资与融资、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和房地产行政管理的基本技能,适合在市政工程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企业、房地产中介及咨询机构、房地产管理部门等从事房地产经营管理及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但纵观当前我国众多高校房地产专业,其过于偏重于房地产理论知识方面的传授,缺乏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模糊,没有针对性和适应性,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因此,要想所培养出来的房地产专业毕业生能快速适应社会的需求,掌握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将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房地产专业,显得尤为重要。

一、房地产专业教学现状

(一)重理论、轻实践

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教学文件看,目前房地产专业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线,实践教学内容处于从属的、被支配的地位。这就使得实践内容的目标、要求、范围及性质不明确、不具体,从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地位。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脱节

房地产专业类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应用技能为主的实践性学科。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是采用语言表达方式将房地产工作人员在实际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表述出来,它是按照“房地产市场调研分析能力一撰写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能力―房地产市场定位、细分能力―房地产营销策划、策略能力”等来安排理论知识的传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靠自己所想象和推理的思维来确定在房地产具体业务的处理方法,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师生双方都要花费较多的精力。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是让学生参与到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当中去,特别是通过在房地产企业进行定岗实训,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具体问题的处理当中,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房地产经济问题的能力,这同样也需花费一定的精力。这两种教学无论在目标、方法、内容上都有所不同,如果生硬地将两种方式拼凑在一起,不仅不会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还会加大教师与学生的负荷,这也是专业课教师总在抱怨课时紧张的原因之一。

(三)缺乏学生专业技能实践场所

由于房地产专业实训的复杂性,学校一般情况下无法提供完整的各环节的实训,所以学生在校内无法完成各种房地产技能训练。同时房地产企业一般也不愿意接纳学生实习。因为一旦学生进入房地产企业,就会给企业增加很多工作和责任,需要安排指导人员及实习场地和实习用具,如果让企业以无回报的方式来完成这些工作,那是不可能的。

(四)教师结构不合理,缺乏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

房地产专业教学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取决于它是否有一支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由于我国房地产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很多院校房地产专业的教师多是从管理、经济、营销等专业转行而来,或是有些教师直接从大学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房地产知识不够系统、不全面和不扎实,缺乏实践经验,对房地产专业中的很多业务并未亲身经历过,更谈不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二、房地产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具体实践

(一)课堂内开放式教学

课堂内开放式教学是围绕房地产企业的具体项目来组织教学,打破现行教材和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在课堂上直接对房地产具体的项目进行讲解,使学生能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贯穿起来。通过专业教师的理论讲授,使学生不仅能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还能充分挖掘自身的市场调研和分析能力、客户交流沟通能力和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撰写能力等,为其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参与房地产项目的现场教学

房地产项目管理的教学应以学生掌握房地产市场调研和分析能力、项目资金的获取方式、房地产市场营销策划、房地产项目的经营管理等为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通过现场技术人员的“行为引导”和学生在看、问、实操中的“感悟”来实现,而参与房地产项目操作的全过程是最好的实践教学方式。在进行房地产项目的现场教学前,教师应事先布置一些有关实操方面的作业,让学生带着问题和目标去进行现场观察,通过现场的观察、向技术人员请教、实操等方式,大大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达到实践中去煅炼、巩固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的目的,使学生从实践中获得一定的职业经验。同时,选派专业教师全程跟踪指导,为学生解答疑惑,可以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请专家到校开讲座,开展房地产销售等实训教学

房地产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职业技能,同时还要了解市场发展的方向。因此,为了让专业教师和学生能及时地了解房地产方面的第一信息,学校可邀请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或是销售能手等到校开展知识讲座,让学生能及时掌握书本上不能学到的新技术、新工艺、先进的管理措施等,弥补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局限,扩大学生的视野。

同时,学校还可与企业进行协商,让学生亲身经历房地产销售方面的全过程,如制作楼书、沙盘、户型模型、“五证一书”及销页等,让学生全程参与,并按实际房地产销售流程划分好各自的角色,使学生在活动中切实体会房地产企业各岗位职责和任务,最大限度地贴近房地产销售实际,在“学中做,做中学”,极大地锻炼学生的房地产销售能力。同时,专业教师通过和企业的合作,进一步了解企业对学生的需求,按照企业的用人标准来培养学生。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往往更受用人单位的喜欢和肯定。

当前,这种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实训教学,是房地产专业实训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的必然要求。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灌输者或机械的操作者,而是房地产销售实践中的参与者,既能活跃学生思维,又能激发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从而能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三、对房地产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建议

(一)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基地

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基地是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条件,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之一。因此,要实现房地产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就要在校内建立高水平的校内“模拟”实训基地,形成仿真的职业环境,让学生能在仿真的实践环境下进行全过程的操作和研究性实践,这样既能满足学生实训的需要,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开拓意识。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需要教师既有扎实的理论和教学经验,又有生产实践经验和熟练的动手操作技能;既要了解本专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又要具有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开展有效教学及教研的能力。因此,房地产专业要想实现自身的培养目标,培养出适应销售、策划、经营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必须以技术和应用能力为培养主线。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使房地产专业的教师能掌握业务实际操作技能,并将其融入校内课堂的教学中,使理论与实务操作相结合,则成为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关键。在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时,要求房地产专业教师既要具备在教学规划、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等方’面的能力,而且还应亲身到企业中进行学习,参与房地产项目的制作楼书、沙盘、户型模型、销售等等方面的实践,并从实践活动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双师型”教师除应加强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还应敏锐捕捉房地产市场的最新发展趋势、国家和地方法律政策以及货币政策的新动向,不断为自己充电,更好地掌握第一手最新的教学资料。

(三)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构建合作式校外实训基地

房地产专业毕业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 G6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5-0038-03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除了就业人数庞大、就业岗位缺少、就业政策体系不完善以及就业观念守旧等因素外,学校的课程设置与社会就业脱节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1][2]为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具有更强就业能力的高素质毕业生,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毕业生及主要需求单位的反馈意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将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计划当中,制定出更有效的培养方案。

一、已毕业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需求调查

针对已经毕业学生对其就业单位性质,就业部门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需求及毕业生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看法,我们面向毕业生设计调查问卷,向近三年毕业的学生发放100份调查表,收回89份,其中有效62份。

(一)已毕业学生主要就业部门调查

从问卷反馈我们可知,近三年毕业的学生主要就业部门为土地及房地产政府部门、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建筑施工单位和其他相关部门(见图1),这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基本吻合。

图1 土地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就业部门

(二)已毕业学生专业需求调查

不同工作部门毕业生通过自身的工作需求认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应该增加一些相关课程(见表1)。其中房地产测绘、公共关系学、房地产市场营销和人际沟通在不同工作部门均有一定需求,环境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除个别部门外也有相应需求。

表1 毕业生认为应增加的课程

注:该问题在调查问卷中为多项选择

根据反馈意见,应考虑增加房地产测绘、房地产市场营销两门课程,而其他如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和人际沟通已有相应选修课,在修改课程设置时可以考虑增加课时以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

二、不同就业部门需求人才与关注知识能力调查

在关注已就业学生之余,我们还对毕业学生的就业单位发放调查问卷,旨在对不同就业部门所需求的人才与更加关注的毕业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调查。共发放100份调查表,收回90份,其中有效66份。

(一)不同就业部门需求土地管理人才调查

我们对学生就业较多的部门及单位就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四个部门均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有相关需求(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就业单位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量

(二)不同就业部门关注毕业生知识与能力的调查

对学生就业较多的部门及单位就公关及沟通、土地经济与管理、土地法规及政策、3S及土地信息系统、土地调查与地籍管理和公文写作等知识与能力需求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见图3-图6),公关及沟通是所调查四个部门所共同关注的能力,除此之外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调查与地籍管理、土地经济与管理、土地法规及政策等知识与能力更加关注;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企业更加关注土地经济与管理、土地法规及政策等知识与能力;房地产中介更注重土地调查与地籍管理、土地经济与管理能力;建筑施工单位对土地法规与政策能力要求最高。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公文写作虽然不是每个部门最重视的能力但是却是每个部门都有一定要求的能力,因此,我们应针对这项需求开设相关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公文写作能力。

图3 土地管理部门注重的知识与能力

图4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企业注重的知识与能力

图5 房地产中介部门注重的知识与能力

图6 建筑施工单位注重的知识与能力

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依据调查结果,针对反馈中对专业素养和毕业生能力的需求,我们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公共关系学、公文写作及沟通管理等相关课程。并按照学科对课程体系所起作用的不同,将课程体系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课程模块。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资源管理院长(系主任)联谊会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提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模块、资源模块、经济模块、管理模块、技术模块等的理念指导下,我们按照土地管理、资源经济、土地测量与3S技术三个研究方向,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模块划分为公共基础模块、资源模块、经济管理模块、技术模块共4个模块(见图7)。

每一个模块在设置相应基础课与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另外开设选修课,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选择土地管理、资源经济、土地测量与3S技术方向的相关课程,拓宽就业领域和就业渠道。

图 7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模块设置示意图

在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模块化设计时应当注意,一个模块应当是一组知识、理论与方法高度相关的课程集合。并且模块间应具有松耦合的特性,模块化的一个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实现知识的自由装配与灵活搭配。只有将模块之间的关联度降到最低,模块化的架构设计才能达到最佳效果。[3]在调整及改进专业课程体系的同时, 还要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技术及专业技能的培养, 适应高技术水平下的土地资源管理要求。课程体系的设置一方面要体现出土地科学发展的新动向,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实践、实习课的教学, 特别是主要课程的课程实习、设计、野外调查和综合实习。[4][5]

通过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已毕业学生的实践需求及就业部门的实际需求调查,我们进一步明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导向,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方向提出具体要求,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块,适当增开有需求的课程、增加需求量大的课程与实践的课时量,依据不同研究发展方向及自身兴趣爱好,引导学生选择相应课程,以求提高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毕业生。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升兴.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9):100-102.

[2] 李保民.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9,(12):39-42

[3]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5]1号[Z],2005.

房地产专业毕业论文篇(10)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和物业管理专业均为新型专业,社会大众在不同程度上对两个专业不了解、不理解甚至误解。很多人认为房地产专业就是培养售楼员,认为物业管理是一个低技术、劳动密集型行业,其日常工作也就是简单的维修、清洁、绿化和保安。加之,我院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设备技术等强势专业的存在,导致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多半来自滑档生或第二专业学生。

二、社会需求与学院培养岗位群有所偏差

学生报考的不热情让我们在招生过程中存在顾虑,近几年两个专业并没有持续招生,而是隔年一招。即,一年仅招物业管理专业,之后一年仅招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但是,这样的招生状况又与市场的需求脱节,不能紧跟市场需求的步伐。就近几届毕业生来看,这两个专业呈现了相对较高的就业率。但是,学生的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有所不符。有半数的学生去从事了建工或者造价相关的工作,虽然提倡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的职业观,但总体来讲与我们设立的培养岗位群有所偏差。同时,人才市场对两个专业又表现出求才若渴。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这两个专业用人单位的薪资水平较低,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培养的针对性不足。虽然,不断的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以练带学”,为企业培养可用人才,但总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所差距,这为我们增加市场调研力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高职教育课堂教学的特殊性导致师资力量相对欠缺

自我院开办两个专业以来一直抓紧对两个专业师资力量的建设,从2006年至2010年,引进、培养两个专业的专职教师5名,聘请外聘教师、客座专家5人次。虽然,学院一直加强该两个专业的师资建设,就两个专业每届两个班级的学生数量而言,师资力量似乎已经满足,但是在授课过程中仍显得捉襟见肘。主要由于,第一,该两个专业的课程门次繁多,一名教师在同一时间可能会接任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在过往的授课过程中,一名教师同时讲授一个班级同学期两门以上课程的情况时有发生;第二,由于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时间集中,无论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都无法错开授课时间,导致师资力量的变相欠缺;这种情况的发生对教学结果或多或少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一味的增加师资,又会在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出现个别学期的师资相对剩余,造成人力浪费。这种情况需要更深层次的考虑,来改变这个现状。

四、不同的培养模式导致授课内容重复出现

我院现有的两个专业用了不同的培养模式。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专业,使用的是高职高专“2+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从入校开始,接受为期2年的理论知识学习,期间穿插以大作业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性教学,于第三年,即第5学期、第6学期分别进行认识实习和顶岗实习。实践课程比例达到将近45%。物业管理专业,使用的是“2.5+0.5”模式,即学生入校接受2年半的理论知识学习,期间穿插以大作业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性教学,于第三年后半年,即第6学期进行顶岗实习。这两种培养模式基本符合我院该两个专业的培养需要,是近几年两个专业的教师不断努力的改革成果。但是,在这两个培养模式下时而会出现课程内容重复。虽然教师经过课程整改略有改善,但是由于教师工作的相对独立性,导致课程整改没有彻底落实,在个别相关的课程,尤其交替性较强的课程授课时,使学生从不同老师的嘴里听着同样的内容。

从以上分析来看,房地产经营与估计专业和物业管理专业虽是两个不同的专业领域,但是两个专业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和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两个专业开设的课程来看,公共基础课程和职业基础课程相同的课程达到95%,只是在职业技术课程上有所区别。这说明,两个专业就课程体系来看具有整合的可行性。再就以西宁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并结合我院隔年分别招收物业管理专业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学生的情况来看,将两个专业整合形成房地产经营与物业管理专业是有潜在需要的。

那么,整合后的专业到底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还是物业管理专业呢?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职业技能呢?适应什么样的岗位群呢?为解决这些问题,设想在教学中引入一个称之为“式”的培养模式。所谓“式”培养模式,是将现有的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和物业管理专业进行整合,为房地产估价行业、房地产经纪行业、房地产经营及前期工作相关行业、物业管理行业,,这四个职业方向输送专业人才的一种培养模式。具体操作如下:

1.在“式”培养模式下,将课程设为三层

第一层(最内层)是公共基础课层。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军事理论、体育等课程。这些课程多开设于第一和第二学期。每届学生入校都要开设。

第二层(中间层)是职业基础课层。公共基础课分为两个类,一类是学生普遍需要掌握的职业基础课,包括:建筑制图与房构、建筑工程技术与组织、建筑工程概预算、工程设备基础与预算等。这类课程多开设于第二、第三学期。每届学生同样接受学习。另一类是为学生下一步学习职业技术课程而开设的职业基础课程,包括:房地产市场营销、物业管理概论、房地产经纪、房地产估计、可行性研究等。这类课程开设于第四学期。这类课程并不是每届学生都要开设的,而是根据当年的市场需求开设。例如:根据市场调研,当年需要大量的房地产经纪行业的从业人员,我们在第四学期就可以开设房地产经纪课程。若市场需要物业管理人员较多,可以开设物业管理课程。即,第二层课程是可以转动的,可以根据市场需要于第四学期确定培养方向。

第三层(最外层)是职业技术课层。职业技术课包括:物业管理实务、房地产经纪实务、房地产估价实务等以及相对不同课程而开设的大作业实训课程。该层课程主要是根据上一层确定的职业基础课而进一步开设。主要为加强、加深对应就业岗位层开设的相应专业核心课程。

2.对“式”下的层内进行调整。因每届毕业生不可能是只服务于一个方向的就业岗位群。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是发散的,“式”抓住了市场需求的主流,但是不能全面满足整个社会对该类毕业生的需求,这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调整主要还是在第二层,仍然根据市场的需求,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例如:市场告诉我们明年需要大量的物业管理人才,小部分需要房地产估价人才。那么,我们将物业管理设为第二层的职业出课程,第三层开设物业管理实务及相应的大作业课程。同时,开设房地产估价的选修课程,让学生自发的选择专业方向,以集中、小班的授课方式,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扩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对下年的毕业生在符合市场的需求下进行分流。

“式”培养模式能带来哪些优势与契机呢?

1.可以紧随市场脚步,促进市场调研,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理念在以往的培养模式下,每年招收的学生是为3年后的市场需求服务,这明显存在一定的“需求―供给”误差。这种误差主要出现在市场细分的误差上。我们所处的地区需要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和物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每年需求的学生在房地产经营、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房地产经纪这几个方向的比重却有不同。以往的培养模式下,是力求做到完整,将所有可能为学生提供就业的课程全部授予学生,缺乏针对性。在“式”培养模式下,可以将就业市场进一步细分,而且这种细分和目标市场的选择是在学生毕业前一年进行的。不仅拉近了毕业学生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也使我们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又对市场调研提出了新的要求,“式”培养模式不是一尘不变的培养模式,其主要环节是在第二层的带动下让整个培养模式根据市场需求转动。这就要求任课教师配合学生管理部门做好毕业生人才市场调研工作。从真正意义上做到细分人才市场,针对培养。这样才能加强贯彻高职高专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理念。

房地产专业毕业论文篇(11)

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研究

前言:

全国高职院校有百余家院校开设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这和日益兴盛的房地产行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房地产行业兴起需要大量的房地产专业人才,房地产估价与经营专业从诞生之日就成为热门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作为高职院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最重要的环节――人才培养方案对于本专业建设起到一个纲领性的作用。

学制、学分方面

五所院校在学制上基本一致。如浙江某高职院校、广东

某高职院校、湖北某高职院校都选择了三年大专学制,这是最常见的情况。而我校和辽宁某高职院校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弹性特殊学制。我校基本学制为三年,弹性学制为二年至五年。而辽宁某高职院校规定实行三学年的基本学制,并实行弹性学制。修业期满,经考试合格准予毕业;在符合有关规定的条件下,可延长在校学习期限,但不得超过两年延长期。这意味着我校最早可以两年毕业,最晚可以到五年。再看课程门数,大多数学校选择了30门左右的课程,基本符合高职学生的实际,除去实习外,这些课程要在2年左右时间完成,而且这些课程覆盖了从事房地产业的基本课程。如房地产开发、建筑工程技术、房地产策划、房地产营销、房地产财务管理、房地产估价、房地产法规等。课时一般在2000左右,体现了设置的科学性,而且保证了重要学科的课时。

(二)就业方向

只有适合社会相关岗位需要的人才,才是我们培养的合格人才。通过对五所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发现房地产估价与经营专业的毕业生大体可以从事以下岗位:1)房地产开发企业营销部的营销策划、组织和商品房的销售及交易手续业务等岗位;2)房地产经纪公司商品房和二手房居间服务等岗位;3)房地产估价机构的综合评估岗位。4)物业管理企业工程部的房屋建筑和附属设备设施的养护与维修管理、安全部、环境部和客服部等相关业务管理岗位。其中前三个是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岗位。物业管理行业属于拓展的岗位。还有些原来不是本专业的就业岗位,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职业。这些职业接受本专业的毕业生,扩展了本专业学生的就业范围。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也有所体现,如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的房地产权属登记、行业管理等业务工作;拍卖、典当等行业的不动产拍卖、典当等业务岗位、工程概预算、装饰装修岗位、房地产测量员。有的高职院校把就业岗位分为核心岗位:房地产策划、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纪;边缘岗位:房地产测绘、房地产档案管理、物业管理。这种划分更具有科学性,本专业的学生日后会从事什么主要岗位和辅助岗位一目了然。

(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对于学生的岗位能力要求,五所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都规定的很细,符合房地产相关岗位的要求。如广东某高职院校的培养学生具备进行房地产简单测绘的能力;能比较熟练地识读中小型建筑物的土建、水电、装饰施工图能力;具有对简单建筑工程及房地产项目进行工程估价、编制概预算初级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运用计算机进行房地产估价及经营、开发、管理工作;具有基本房地产财务管理能力;有基本沟通、协调、合作能力;具有房地产项目策划、开发、营销能力;具备房地产经纪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具备房地产、土地评估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具有物业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辽宁某高职院校要求学生具备:(1)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能力:具有开发项目可行性论证;开发流程设计;房地产投资收益及风险分析;项目招投标;施工组织设计;进度、安全、质量控制;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预算编制技术;建筑识图、建筑构造识别、房屋建筑材料识别、房屋装饰材料和工艺识别等技能。

(2)房地产营销能力:具有房地产市场调查与分析、房地产营销策划及推广、商品房销售、交割、接待礼仪等技能。

(3)物业管理能力:具有物业管理项目接管验收、物业初期管理、物业部门规范管理、基本与专项业务管理、冬季供暖管理、物业管理纠纷处理等技能。

(4)房地产中介服务能力:具有房地产估价技能;房地产经纪(居问)、房地产信贷、房地产保险、房地产法律政策咨询、房地产信息(收集、处理)咨询等技能。

湖北某高职院校要求学生具有:(1)具有较强的市场调查研究、市场分析、组织管理能力;(2)具有房地产开发前期、营销、物业管理策划能力;(3)具有房地产销售、签约等能力;(4)具有现场勘察、业务洽谈等处理事务的能力;(5)具有撰写土地估价报告、房地产估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能力;(6)具有初步的中小企业管理能力。

浙江某高职院校将职业能力分为专业基本能力和分方向专业能力。前者包括:

(1)建筑制图与识图能力;

(2)房地产市场调研能力;

(3)土地的评价与获取能力;

(4)开发项目策划能力;(5)开发项目概念设计能力;(6)建筑工程技术基本能力;(7)安装工程技术基本能力;(8)房地产工程管理能力;(9)楼盘销售服务能力;

(10)物业管理能力。

后者包括:(1)房地产开发策划专业能力

1)房地产市场分析能力;

2)房地产形象策划能力;

3)房地产销售策划能力。

(2)房地产估价经纪专业能力

1)房产销售能力;

2)房产居间业务能力;

3)房产权属登记能力;

我校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

(1)具有房地产投资开发、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房地产开发企业运作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掌握房地产估价、土地评估的知识和方法;

(3)掌握房地产经纪人和房地产咨询等知识;

(4)掌握房地产营销及策划、房屋销售的相关知识。

3、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

(1)创新与创业的能力

(2)敬业与团队合作能力

(3)竞争与组织能力

(4)社会适应能力

(5)工作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