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1 16:26:07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篇(1)

针对青年群体的流动和分布多元化、思想和观念多化的情况,*团市委通过理论分析认为这种情况下青年的思想道德状况必然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为了能及时、准确、全面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时俱进地发展团的事业,今年10月,*团市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到基层青年中开展*市青少年舆情调查。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对全市包括社区、单位、企业、楼宇、公司、学校在内的第一批定点普查单位的青年进行每月一次的调查,并形成一月一期的调查报告。几期的调查结果,不论是青少年的信仰状况、诉求表达,还是青少年消费状况、青少年关注的社会问题的情况,基本上印证了我们前期的理论分析结论,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有针对性地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及突出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青少年的成长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的发展。通过青少年舆情监测,可以发现我市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突出体现在以下个方面:

1、热衷社会参与,权力表达愿望强烈。*青年对社会发展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他们乐于参与社会话题的讨论,并有强烈的自我表达意识。首先,绝大多数青年会主动关注时事信息,他们认为作为年轻一代公民,有责任了解国家动向,同时也有助于专业学习和自我素质提升;其次,绝大多数青年能客观、理性地讨论社会政治事件。在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舟七号的顺利发射、食品安全问题、全球性金融危机等问题上,青年都积极表现出自己的思考和立场;第三,青年人会主动关怀社会的弱势群体,向有关部门主动反映他们发现的社会问题。

2、普遍承受心理压力,缺乏有效调节方式。绝大多数青年表示有过承受心理压力的经历,86.95%的受访青年,他们的心理压力来自于紧张的学习、高强度的工作和激烈的竞争。可见,这三个是给青年带来压力的主要因素。

另一方面,青年在排解压力、实现自我心理调节时采用的方法却比较单一,缺乏科学指导。自我调节、向家人朋友倾诉等方法被青年普遍采用,有70%的受访青年会利用“运动等其他活动”来释放压力。但有意识地拨打心理咨询热线、求助心理咨询机构的青年尚在少数。

3、崇尚个性休闲,消费习惯缺乏理性。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青年的休闲、消费观念发生着变化。青年在选择休闲方式上更崇尚个性、追求合乎自己兴趣的生活。看书、打游戏、看电视、旅游、体育活动等休闲方式在青年中比较普遍,有90.34%的受访青年会选择上网,可见上网已成为青年最主要的休闲方式。面对网络中的负面因素,绝大多数青年能够理性看待,比如网络游戏,64%的受访青年认为玩网络游戏必须适度。

*青年在消费上越来越侧重消费时尚、消费文化。购物、娱乐开支占比上升。但青年理性消费的意识不强,有56%的青年抱有“花多少无所谓”的消费态度,“花钱如流水”的青年不在少数。

二、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的思考与分析

改革开放30的年,经济社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而在这种变革伴随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他们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都呈现出时代特色。在看到现状与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应思考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从而为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1、是社会的全面发展下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事业的成功、城市区域的发展为*青年的全面发展、个性自由与独立准备了现实条件。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让青年开始关注衣食住行以外的其他事物,相对与物质,他们更关注文化体验和精神满足。这也是青年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关注的原因。不论是消费、娱乐休闲,还是择业、择友,青年都要求实现个人价值、发挥个人能力,自我意识、竞争意识较强。

2、是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体制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与民主法制体制的逐渐确立和完善,客观上也要求*青年独立、自主、负责地参与社会生活。团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组织动员青年积极参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正是这一积极的社会导向更加激发了青年参政议政的热情,在各类社会事物面前,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体现了青年个体意识、自我意识的觉醒。改革开放唤醒了青年的个体意识、自我价值感,长期受计划经济意识束缚的自我意识得到充分的张扬。因此,青年在休闲方式上更崇尚个性,追求自我需求的满足。在社会问题面前,青年热衷于独立思考、积极表达,当他们提出的意见得到他人肯定时,青年会从中获得一种价值认同感和成就感,而这两者恰好是正处于人生成长、上升期的青年人关注并热切追求的。

4、是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对青年成长发展的影响。由于市场经济以利益为基本动力,经济活动以追求实效为目的,因此,它具有明显的功利导向作用。加上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一些传统的道德意识、价值观念在青年中逐渐丢失,比如铺张浪费的消费习惯。一些青年在思想上变得功利,在看待社会问题时过分注重自我意识,忽视社会责任。

5、青年文化有效载体发展滞后,现有青年文化资源不能满足青年文化需求。首先,青年文化活动载体创新不够,直接体现为青年休闲娱乐生活不够丰富。其次,青年文化有形阵地及其功能尚不完备。如心理咨询热线、心理咨询机构在青年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第三,青年文化工作机制有待加强。一些基层团组织青年文化活动开展得不够活跃,活动形式单一。

三、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探索

针对青少年舆情调查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满足、合理引导青年的利益诉求,更好地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要提高思想认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坚持以青年为本,充分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服务青年全面发展。在了解青年需求的基础上,尊重青年的合理诉求,对不科学、不合理的青年文化诉求加以引导规范,致力于满足青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以服务青年为宗旨开展团工作,协调团内资源的同时,广泛动员社会资源为青年服务。

2、要完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共青团服务青年的能力。在全面把握青年身心健康、个人成长、事业发展、社会参与和权利表达的不同需求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服务青年的总体供给机制,找准共青团的工作切入点,实施工作项目,充分调动基层团青组织力量,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把服务青年的工作进一步做深做实。

3、要以创新的表达方式、创新的活动内容吸引凝聚青年。⑴用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团组织活动,丰富青年精神文化生活,满足青年的休闲娱乐需求。可以由团市委牵头组织,由基层团组织领办活动项目,激活青年社团活力,让健康的休闲娱乐氛围在校园、社区、企业全面形成。⑵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通过网络等多种传媒对青年实现有效影响,引导更多青年参与青年文化实践。团河北省委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5.1%的青年首推网络为最理想的信息传播渠道。可见BBS、QQ、MSN等都可以成为团组织信息、联络青年、实现青年交流的有利工具。QQ群已成为青年最喜欢的社会参与方式,可以将QQ群作为青年群体进行社会参与和权力表达的交流平台,给青年足够的政治表达空间。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篇(2)

一般意义上来说,归正青少年指的是解除和完成劳动教养以及劳动改造之后重新回归社会(回到社会正常的秩序和轨道)的青少年特殊人群。“归正人员”是对原来标签色彩浓厚的“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教人员”等称呼的取代,体现了对那些因为违法犯罪而被司法矫正机构处理后重新回到社会者的尊重和人文关怀,在关于青少年犯罪预防的政策措施中,归正青少年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归正青少年又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因有犯罪经历而易遭到社会排斥,从而造成其再社会化的障碍。一般来说,社会成员对待刚刚出狱的青少年,其态度上往往不是欢迎与接纳,而是比较鄙夷和排斥,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少年犯罪经历很有可能成为该青少年记忆家庭成员无法卸去的精神重负,这一负担在“社会排斥”的压力下处处碰壁,遭人冷眼相待,从而使得归正青少年感到受挫和孤独,要么使其深陷在自卑与封闭的消极情绪中无法自拔,要么对周围环境产生绝望和敌视,更有甚者被迫与正常的社会化轨道中分离,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青少年社会福利政策

青少年福利政策是一套谋求青少年健康成长发展的方针或行动准则,其目的在于促进所有青少年的福祉。关信平认为青少年福利政策是指政府或者其他社会组织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生存环境,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充分参与社会、文化、教育以及他们个人成长与福利所必需的其他活动的政策。而将青少年政策更多地视为一种社会政策,这样的理解意味着对青少年政策的有关分析与研究,需要引入社会政策分析的概念架构和理论方法。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

(一)生态系统理论视角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人的社会化能否顺利进行与其赖以存在的生态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的稳定性、一致性及其互动等直接相关。每个系统都直接或间接与其他系统及个人互动,并以复杂的方式影响着个体的发展。所以在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上,我们应将影响因素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的考虑,从青少年自身以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入手,即个人系统,家庭系统、学校系统、社会相关系统。

一是从青少年自身原因分析,青少年时期是由儿童向成年人过度的时期,从身心层面没有完全发育健全,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抵制不良行为的影响能力不强,模仿性较强,易受外界的影响,同时行为受情绪影响较大,难以控制自己的心理冲动,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二是从家庭系统来看,家庭作为初级群体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社会化影响极大,很多时候父母的过度溺爱、其自身的不良行为以及家庭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等等方面的影响会给青少年的心灵蒙上阴影,久而久之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三是从学校系统来看,学校不仅学生们接受教育和进行社会化的载体,更多时候学校发挥着共同体的功能,使同学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得到增进,同时提供一种积极的相互互动关系,又能协调和控制其行为,但学校及老师的一些不当行为却会造成相反的效果,例如体罚学生、虐待学生、严厉处罚“问题学生”、强令开除成绩差的学生等等一系列问题,这样的恶劣行为会引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四是社会相关系统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中充斥着追求物质金钱享受的欲望以及腐朽黄色暴力的思想,另一方面是网络的不正确不适当的使用,这些方面都会对青少年的行为以及心灵带来极坏的影响。

(二)青少年产生越轨行为问题相关理论

一是社会控制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文化规范、道德信仰和相关人物不足以规范青少年行为,那么他们就可能出现越轨行为。二是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观察学习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而朋友就是学习的重要对象,如果青少年喜欢和行为出现偏差的朋辈群体交往,那么其很有可能出现行为问题。三是拉力理论认为,边缘化、挫折、脱离学习和工作、低成就、社会不平等感会引发青少年的越轨行为。四是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早期行为影响后期行为,并可能是后期行为的前兆,认知偏差可能会导致行为方面的后果,因此幼年时期的体验和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少年的行为。

(三)犯罪亚文化理论

根据文化在社会上所占的地位不同,可将文化分为主文化和亚文化。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情况下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亚文化与犯罪之间不存在一种决定或必然的关系。但犯罪亚文化属于亚文化的范畴,只有当亚文化表现出与主流文化的逆反性时,或者沿其负向走向极端时成为极端亚文化才可能导致犯罪。犯罪亚文化是指一种逆主流文化而动的反文化、反社会的危害统治秩序的最极端行为。其在实质上是一种极端的越轨活动,它是青少年产生犯罪的土壤,更有甚者则是其本身就是青少年犯罪活动,因而对青少年犯罪的实施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方法的传播起着渲染、扩展与教化作用。

三、国家宏观层面关于犯罪青少年归正问题的社会政策存在的不足

(一)国家立法在青少年问题方面的侧重问题

国家在青少年社会政策方面有着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对作为违法犯罪主体的青少年,刑事司法方面有关规定体现对青少年的保护性原则,包括教育与保护相结合、强调教育感化的重要性和矫治改造的“相称原则”。在保障

青少年基本权利,如生存权、发展权、被保护权、参与权以及青少年福利方面有《宪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从中可以看出,国家针对青少年这一群体有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也同时看到国家在宏观政策层面主要是集中在青少年的权利保护、生活保障、劳动就业、教育政策、青少年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等方面,但是对于专门针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仅有一部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而对于犯罪青少年归正问题的相关的社会政策或者法律法规较少,在笔者看来,在青少年归正问题上国家投入的精力较少,还没有像其他几个青少年大问题一样进入国家的社会政策议程,因此在国家针对青少年问题方面的立法上仍存在漏洞与不足,没有通过制定相关社会政策法规来保障归正青少年回归社会并融入社会,而是强调青少年犯罪的惩戒与矫治。

(二)国家对于归正青少年在就业支持方面的侧重问题

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归正人员的就业支持和社会保障工作。2002年起我国逐步实行安置帮教政策,在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通过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归正人员进行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管理活动。但是,安置帮教的政策往往关注于归正人员的就业安置和生活保障问题是,青少年方面也适用于此安置帮教政策。此政策虽然在让归正人员在一定程度上融入社会,找到工作,自食其力,保障其基本生活。但是其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此宏观就业支持政策仍然没有突出对归正青少年就业问题的特殊关注;二是就算该政策突出青少年就业问题也存在不足,太过于偏重归正青少年的就业安置问题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因为青少年犯罪劳改之后融入社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面各个系统的支持和配合,需要他们自身观念和能力的转变,需要全社会的社会态度的转变,撕下他们身上的“标签”,需要家庭的支持,需要社区的支持,需要NPO/NGO组织的支持,更需要社会政策在这方面予以保障和支持。

(三)国家在归正青少年问题政策执行方面对于社区的侧重问题

国家在归正青少年回归社会,适应社会等政策执行方面主要还是依赖于社区。在司法矫正的过程中国家已经逐渐推行社区矫正,社区矫正工作是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者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在社区中进行有针对性管理、教育和改造的工作。其直接目的是通过社区矫正进行的社会化的教育,使罪犯适应并顺利回归社会。间接目的是增强社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同时在实际操作或者说具体的政策执行过程中,社区对于归正青少年开展了“帮教送温暖活动”,“结对帮教活动”,“阳光驿站”,“扶苗工程”等等活动。但正是由于国家在归正青少年问题上主要偏重社区层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在归正青少年其他层面介入帮扶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从“安置帮教”政策中可以看出社会政策导向在其他方面并不突出,例如没有很好强调家庭系统的重要性,强调社会组织的重要性,强调社会工作介入的重要性,强调消除社会排斥的重要性,强调整个社会态度和舆论导向的重要性……如果归正的青少年没有能及时地得到社会支持和帮助,那么其又可能进行二次犯罪或者多次犯罪,这对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和美好健康的和谐社会将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于归正青少年问题社会适应和社会融入等问题国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社会政策层面,更应该上升到国家立法层面,最大程度地帮助归正青少年重建生活,预防其重新犯罪的发生。

四、制定归正青少年社会政策的建议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B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6-0055-1.5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此时期的个体极易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和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关注。受我国“应试教育”和“独身子女”现状的影响,已有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群体存在一些普遍性的心理问题。有学者对几所学校的中学生调查研究发现,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初中生约15%,高中生约19%,从具体的心理问题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人际关系紧张、自我中心、焦虑、强迫等问题,其中学生的自我中心倾向较为普遍,并作为一个问题源,间接引起了其他一些不适应行为的产生,从而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本文探讨青少年自我中心的结构、特点、原因及其危害,将有助于从根源上了解和改善青少年自我中心的现状,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引起各界对此问题的重视。

一、自我中心的概念

自我中心的概念最早源于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认为处于2-7岁的儿童,其自我意识还不成熟,尚不能区分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影响,所以此阶段个体常以自己的想法推断他人的想法,皮亚杰把这种思维的发展特点称为自我中心。20世纪60年代,D·Elkind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青少年自我中心的概念,他认为青少年在面对一些事物的时候,尚不能很好的区分自己所关心的内容与他人所关心内容的异同,因此,也表现为以自己的想法推估他人想法的特点。D·Elkind认为青少年自我中心主要有两个特征: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前者指青少年相信自己是众人关注的焦点,而在实际的社会情境中,并没有这样的众人存在;后者指青少年相信自己是全能的、独特的、不可毁灭的。

二、自我中心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对于想象观众产生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解释:首先,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进入了形式运算阶段,他们不但可以思索自己的想法,也可以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但是并非所有的青少年在进入青春期后,都具有成熟的形式运算思维,由于缺乏经验,他们往往无法区分他人所思维的对象与自己所关切的对象的观点有什么不同,从而误以为自己是别人眼中的焦点,且别人和自己的想法一致,因此,产生了想象观众。另外,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和心理上的突然转变,使得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被身心变化所困,导致青少年过渡关切自己的外貌特征、身体形象,以及在他人眼中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进而在脑海中虚构出一群观众在注视着他们的仪表与行为,使得他们不但认为自己是舞台上的主角,同时也是所有人注目的焦点。又由于青少年在思想上主观与客观缺乏分化,以及在过渡高涨的自我意识的情形下,便构建出想象观众。

由于青少年认为自己是被别人关注的焦点,并期待他人给予自己认同与肯定的反应,导致了他们过高的自我意识、对他人想法的过分关注,以及在真实与假想的情境中去预期他人的反应倾向,以致个体无论在服饰、发型,甚至外貌上的微小瑕疵都特别的在意,这一方面可以促使他们保持良好的自身形象,但是另一方面,持有高度想象观众倾向青少年,为了在他人面前表现出良好的形象与行为,会投入过多的精力,从而可能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与生活;更严重者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羞怯或社交焦虑等,从而阻碍他们正常的社会行为。

对于个人神话产生的原因普遍认为:进入形式运算阶段的青少年不但开始注意自己的想法,也开始注意自己的思考方式,这对个体的成长来说是个了不起的突破,但一些个体却不了解这是一般人都会有的认知,因此,青少年会认为自己思考的内容是与众不同的,其他人都无法理解他们的想法,而且他们坚信自己的想法是全能的、不可毁灭的,进而产生一种自我中心现象,即个人神话。个人神话就是青少年相信自己是独特的,没有人可以了解他的想法、问题和经验。这使得青少年产生了强烈的趋异性,过分地将自己的感觉与他人分开,忽略了与他人之间的相似性。

青少年个人神话的观念,一方面可能会拉大其与社会、学校、家庭和同伴等主要社会关系的距离,影响其正常的社会交往和活动,这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他们较其他学生会失去更多应有的教育资源、关爱和保护。另外,还可能使某些青少年产生过度自信的表现,这又容易导致一般的教育活动很难对他们产生作用。而这些都可能成为青少年偏离正常的轨道,出现各种偏差行为,甚至犯罪行为的根源。青少年自我中心现象的出现,固然会促进个体发展潜能,改善缺失,但是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青少年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问题和不适行为。因此,对于青少年的自我中心现象的关注和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

三、相关理论

传统的青少年自我中心理论。传统的自我中心理论认为青少年自我中心与思维发展阶段密切相关,青少年的自我中心是个体认知发展的产物。该理论认为,青少年由于身体和心理上经历着巨大的转变,他们往往对自己格外关注,但是其思维发展尚不成熟,使得他们无法区分自己与他人所思考内容的不同,由此产生了青少年的自我中心。Ellind等学者将青少年的自我中心分为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随着形式思维的建立,青少年的自我中心倾向不断减弱。他们通过想象观众与现实的不断对比,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关注东西的差异,从而想象观众得到减弱,而个人神话随着埃里克森提出的“亲密感”的建立,也逐渐得到克服。

青少年自我中心的社会认知理论。该理论从“社会观点采择”的角度来解释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的产生和消退,认为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的产生可能是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水平上的结果。10到15岁的青少年,能从第三者的角度同时思考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自我意识,认为自己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并且能够在较高的层次上想象他人对自己的反映,这又增强了青少年自身的独特感和无所不能感,进而导致了青少年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的产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水平的获得削弱了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随着青少年有能力通过思考,协调多个第三者的观点,最终形成一个普遍性的社会观点,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的观念开始逐渐消失。

青少年自我中心的“新视点”理论。上个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认为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与青少年时期的“分离-个性化”过程有着某种程度的联系。分离个性化是指个体建立家庭关系之外的自我,同时保持与家庭成员亲近感,这是是青春期的重要任务之一。他们认为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有助于缓解青少年在青春期与父母分离的心理焦虑。想象观众能够促使青少年按照社会的要求行事,有助于更好的适应新的社会角色,而个人神话强调的个人独一无二和无懈可击性,有助于缓解青少年与家庭分离的焦虑心理,并在家庭关系之外发展个性,建立新的自我。“新视点”理论强调了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在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所以该理论较前两个理论模型逐渐得到了更多专家学者的肯定。

四、展望与不足

首先,目前自我中心对于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的解释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同,但是其理论和研究结果大多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提出,而我国本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较少,因此要想准确了解中国青少年的自我中心现状,需要增强进一步的本土研究。其次,我国缺少本土化的自我中心量表,目前相关研究所使用的量表大多是由我国学者翻译外国已有量表后修改而成的,这使得测量结果不能很好的代表我国青少年的发展特点。所以应该增加相关量表的编制工作,以便准确获得我国青少年自我中心特点参考数据。再次,已有研究显示,自我中心倾向在解释青少年一些极端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上有一定的优势,所以目前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冒险行为、偏差行为等方面,而对青少年一些发展中的一般问题研究较少,如自尊、自恋、自卑、自我意识、社交焦虑、羞怯等,建议增加相关研究。最后,目前的研究结果对青少年自我中心理论的实证支持尚不够充分,建议未来的研究者可以进行更多的相关研究,以便更好的证实已有理论观点。

五、研究意义

青少年阶段是个体身心迅速发展的阶段,也是个体心理冲突和行为问题的多发阶段。而自我中心作为我国青少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此我们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对青少年的自我中心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并提出了一些已有研究的不足,这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加正确、全面、及时、深入的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及特点,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正确且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同时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明辉.青少年自我中与偏差行为之关系[D].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心理学研究所,2001.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篇(4)

摘要: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建构与量表研制》-书进行评述,研究认为该书从自主性这一层面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解读,深入到了青少年健身行为的核心。综合运用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从主观能动性视角,引入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理论,初步提出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概念及概念模型,构建了具有较高信效度的量表。

关键词: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量表研制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4-0053-0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13BTY045)。

随着“阳光体育”、“全民健身”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由政府倡导、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健身的行列中来。据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的《2010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持续20多年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这固然令人欣喜,但也引发了我们无限的深思:学生体质状况是在阳光体育运动“刺激”下才有所改善,如若没有了他律的、强制性的制度约束,学生健身的坚持性能否持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到底是自觉、自愿,还是迫于学校体质达标测试的压力呢?经过初步调研,曲阜师范大学房蕊教授观察到当前青少年健身自主性缺欠的现象,并就此展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建构与量表研制》一书就是这些研究成果的结晶。

该书是房蕊教授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由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发行。全书共七章,主要围绕“什么是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如何评价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两大基础问题进行探讨,整合了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从自主性和能动性两个层面深入解读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较为恰当地界定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概念及概念模型,研制了具有较高信效度的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评价量表,填补了“自主健身行为”在理论与评价指标研究方面的空白。

1 独特的研究视角:引入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

外因需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如果作为行为主体的青少年健身行为自主性没有被调动起来,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即使外部环境再完善,其健身的坚持性将难以持续,增强体质的持续性也难以保障。而在已有的研究中,“自主健身”仅仅是一个使用性语词,尚未上升到概念界定的理论高度。作者的这一发现,就使其必须寻找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才能实现理论及测量工具的创新。为此,该书从主观能动性的视角出发,引入了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理论,全面、深入地解读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建构了概念模型,确保“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及外延的科学概念。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学界对青少年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少年问题行为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上,虽然这一研究取向对于防止青少年犯罪,纠正青少年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做出了很大贡献,但这种狭隘的研究逐渐背离了青少年发展研究的本意,因为对青少年发展研究的根本目的并不仅仅是消除青少年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而是要激发青少年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引导他们正向发展。该书遵循着这一研究取向,在建构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时,引入了两个有关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理论,即自我决定理论与意向性自我调节理论。前者是关于人类行为的动机理论,强调人的自主性,即人类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自愿和自我决定的。后者是关于个体行使主观能动性的行动过程理论,个体通过设立目标,积极协调情境中的要求、资源和个人目标之间的关系来调节自身的发展。通过对青少年积极发展相关文献的全面梳理,作者明确指出,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中的“自主”采用自我决定理论中自主的含义,但是仅凭这一理论并不能充分解释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它缺乏对自我调节过程中行为策略的关注,忽视了人的能动性,而意向性自我调节SOC理论提出的选择、优化和补偿策略则成功地弥补了这一缺陷。基于此,作者整合自我决定理论(SDT)和意向性自我调节(SOC理论)的相关概念,从自主性和能动性两个层面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价值脉络作了清晰的界定,归纳得出了一个可操作化的概念。这就从理论上厘清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本质和内涵,使人们对于自主健身行为有了一个整体印象和全面的理解。

2全新的解读方式:注重行为主体对行为的经验解释

运用符号互动论和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方法解读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是该书的一大亮点。从研究内容上看,已有关于健身行为的研究内容多为现象或经验性描述统计,主要体现在健身行为特征、影响因素、现状及对策等方面,至于附着在行为上的意义和解释则被忽略了。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研究路径和理论薄弱现状不无关系。国外体育锻炼行为、体育健身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我国健身行为领域的研究很有借鉴意义,但由于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人种等方面的差异,这些理论及理论模型很难直接用来预测、解释我国青少年健身行为的发生和发展。该书作者在这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力图从行为主体的角度解释青少年健身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注重行为主体对行为的经验解释,颇有新意。

研究伊始,该书就从探索青少年关于健身行为的经验世界出发,自下而上地为现象寻找理论,并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与整合中,建构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此借鉴了符号互动论中的方法论思想和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方法。作为一种行为分析模式,刺激一反应( S-R)公式在解释行为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它仅仅把人的行为看成特定环境刺激下做出的反应,至于人为什么如此行为则不曾涉及。在社会心理学中,符号互动论对人类行为的研究则走出了简单的刺激一反应分析模式,它关注人类行为的主观领域,主张对附着在行为上的解释和意义进行分析。因此,作者认为,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研究,既不能重复地沿袭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S-R)分析模式,也不能自上而下地直接运用某一现有理论来解释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必须从行为主体的角度理解行为意义本身。从这条独特的思维轨迹出发,该书采用自下而上的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研究参与者自身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经验感知中,获得了一个敏感化概念。虽然从某种程度而言,“敏感化概念”缺乏对属性和事件的详细说明,但它却提供了从何处去发现经验现象的线索和启示。根据敏感化概念提供的线索和启示,作者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具体表象的现象信息与自我决定理论及意向性自我调节理论进行互动解读,最终归纳出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操作化概念。这种从行为主体的角度解释行为发生和发展的研究路径,对我国体育行为研究来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整体上颇具启发性和可操作性。

3高度的方法论自觉:提供了分析问题的思维程序

毫无疑问,方法论不等同于具体方法。在对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追问与反思中,张力为教授深有体会地说:“体育科学研究者亟需解决的不仅仅是研究的技术手段和具体方法问题,而更应关注的是对世界的理解、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等更深层次的问题。”这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实质上就是研究者所秉持的方法论理念,它决定了我们采用哪种具体研究方法和工具,指引着整个研究的取向。尽管学界已认识到方法论在整个研究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但在实际研究中,却没有给予方法论应有的重视,甚至没有形成方法论的自觉,导致研究程序出现逻辑错误而损害研究的科学性与合法性。有学者曾对我国体育学300篇博士学位论文进行研究发现,我国部分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存在明显的方法论缺失问题,科学方法论与方法的自觉意识在体育科学研究中还没有形成制度性的氛围。难能可贵的是,该书作者则表现出了高度的方法论自觉,在明确而突出的方法论意识指导下,科学规范地选择与运用研究方法,既合乎逻辑又合乎经验地完成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建构与量表研制工作。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篇(5)

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

PYD,全称为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中文是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它整合了积极心理学、品格教育、情感教育等多种理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有着很大的不同,积极心理学强调对心理生活中积极因素如主观幸福感、美德等的研究,而不是把重心放在消极因素如病理心理等的探讨。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积极地情感体验,二是积极人格特征和人格品质,三是积极的社会制度系统。[1]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Seligman.M1998)认为,“传统的消极的心理学确实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实践也证明了我们不能靠对问题的修补来为人类谋取幸福,心理学必须转向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通过大力提倡积极心理学来谋取人类幸福”。[2]当我们把目标对准对象的时候,解决问题就会相对于简单些,根据一系列的研究,2004年的时候,勒纳等的学者总结PYD发展的有效经验提出了5个C目标,当有效地实行5个C的目标并完善了PYD的评价体系,就会进一步推动PYD的发展。

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表现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社会竞争力的增强,青少年心理变化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当然影响青少年心理变化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外在社会的压力,家庭等因素都列在原因之内。帕金斯曾形象地把家庭比作“制造人格的工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认为,人的性格主要是在幼年期形成的。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吧![3]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会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可是随着年龄的成长,孩子要进入学校培养阶段,这时候孩子性格等塑造大部分时间来自于学校的教育,因此学校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校的环境,教学体制以及教师和同学都对孩子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最为广泛流行的一个词应该是“抑郁”,走在校园中,感受身边的同学很多人都像有心事,张口闭口都是我心情不好,我孤独,我抑郁。抑郁如同一张无形的网罩住本该充满激情的心灵。这样的青少年,其生活消极、暗淡,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往往还特别的敏感,怀疑身边的同学,对身边人的一举一动非常的在意。我身边就发生过类似的例子:

有一天我的课堂上,下课前两分钟,一个男孩在下面躁动不安,我问其原因,他说:“下课吧,我要去厕所”。我批准他可以去,可是我的课还没结束,此时班级其他学生跟着我一起继续看题,这时这位同学突然间摔了书本,推门出去,我当时很紧张。

后来得知他经常这样子,是想用这样的方式引起同学的注意。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并且以前家里有过暴力行为,所以孩子现在的性格有缺失。我还了解到这两个班级单亲家庭学生的比例多,很多学生都是问题学生,所以对于他们的管教方式一定要精心,否则就会踩到雷区,我想大家看到这样的情况也会很痛心,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们这些教育者在面对这样的学生时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PYD对我语文教师工作的启示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重在预防,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与抵御心理疾病的能力。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或者对于即将要成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来说,扛起这个改善问题学生心理的任务是责无旁贷的。从PYD的理论中我们知道我们要从积极地角度评价青少年的发展,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比预防青少年危险性活动的做法更加的有效。

一个语文老师在讲课文的时候,不仅要讲文本的工具性,更要讲出文本的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语文课程应达到的标准。课堂上,语文老师应该多用实际例子分析课文,对于学生的回答问题要采用鼓励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可以把一些错误情绪的表现以例子的形式穿插在文本讲解中,并请同学进行点评其合理性,让学生认识到问题所在,教师可以给予引导,让学生把所学到的道理运用到自己的身上,在笔者看来语文教师是最容易走进学生心里的老师,因此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帮助也会最大。

都说语文教师是一个多面体,语文课堂不仅仅是教学生知识,还要育人,要让学生在智能发展的同时,德育也有很好的发展,一个人可以知识贫乏但不能道德丧失,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贯穿着思想上的教育,让学生有个良好的心态,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些学生可能是在学习上不如其他同学,但是不能完全把这些孩子否定为差生,所以这时候教师就应该发挥引导作用,不让学生因为差生的标签而产生自卑等心理。我们不要轻易地给学生贴上“差生”的标签,而是应该多多鼓励他们,使之拥有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近年来,PYD思潮在中国逐渐得到重视,我国一直在强调发挥社区的积极教育作用,但落实到实践中往往有名无实。引进国外已有成熟的PYD课程,对促进青少年与社区的互动等具有重大启示。我国当下青少年发展理论仍在走分化的道路,针对青少年发展的心理咨询、品格教育等理论还是较少,同时因为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不愿意或者不承认自己的心理有问题,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咨询方面的问题。各科目单独研究是独立的,但是不同学科的专家能跨越理论之间的分歧,形成整体的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理论框架就是综合的发展。

学生心理健康体系的建立不是一瞬间能完成的,这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PYD思潮告诉我们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是因病下药,而是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思想意识,当然这仅仅靠学校的教师来完成是很困难的,必须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让学生有个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篇(6)

青春期是人成长中的重要阶段,健康促进对于青少年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在健康促进中自理是一个关键因素[1]。自理即自我照顾,人不是通过本能而是通过学习来达到自理的。人所具有的参与自我照顾、完成自理行动的能力称为自理力。研究表明,人的自理行为和自理力正性相关,个体通过自理行为解决其自理需求,从而达到自理。Orem在1956年首次提到自理理论,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教学和科研中,尤其是在慢性病适应现状、延缓病情进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青少年健康促进上的研究和应用很少。

1 Orem理论的内容

Orem理论由三部分构成:自理理论、自理缺陷理论和护理系统理论。自理理论解释了什么是自理以及人有哪些自理需求;自理缺陷理论阐述了什么时候需要护理;护理系统理论在于表明如何通过护理系统及通过什么样的护理系统帮助个体满足其治疗性的自理需求。

自理活动不是盲目的,而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满足人的需要而采取的行动,人们在采取行动满足其需求时要针对个体当前正面临的自理需求,Orem将这些需求定义为“治疗性的自理需求”,是指在某一阶段个体自理需求的总和。青少年的治疗性自理需求主要在于一般的和发展的自理需求。

完成自我照顾、自理行为,满足治疗性自理需求的能力称为“自理力”。自理力是一个趋于成熟或已成熟的人的一种综合能力。如果人的自理力不能满足其治疗性的自理需求时,就出现了自理缺陷,需要选择一定的护理系统帮助自理缺陷者解决治疗性自理需求、提高自理能力。Orem还提出人的自理力、治疗性自理需求和护理系统会受到基本条件因素的影响。

2 青少年的自理及干预

2.1 青少年自理现状及问题 国外对于青少年的自理需求、自理力、自理行为及相关因素有些研究,但对青少年自理的各个方面还缺乏系统的、充分的、深入的论述,国内很少直接关注青少年的自理情况,多集中在行为和心理问题方面。根据对青少年行为和心理的研究,发现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普遍存在。

2.1.1 青少年的自理力和自理行为 青少年已经具有较高的自理能力,国外研究者报告的青少年自理力得分在67.3~76.8分之间[1]。Orem认为青少年的自理力和自理行为之间存在正性相关,即自理力的发展可增强自理行为,这在研究中已经得到证实。Slusher的调查中肯定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但还显示出自理行为的得分低于自理力的得分,Slusher使用DSCAI-90和DSCPI-90测得青少年的自理力和自理行为得分分别是70.7分和60.7分[1],其研究除了表明青少年已经具备较高的自理力,自理行为可以解决自理外,还说明青少年的自理行为不仅受到自身自理力的影响,还会受到基本条件因素的影响,Slusher提出青春期少年的叛逆个性对自理行为有消极影响。

2.1.2 影响青少年自理的基本条件因素 基本条件因素是反映人们生活状况特征的一些因素,主要包括十个方面:年龄、性别、生长发育阶段、健康状况、社会文化背景、卫生保健系统中的各种因素、家庭因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和可得到的资源。青少年成长发育过程中,其行为、心理会受到周围各种基本条件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主要相关因素有生理成熟度、与父母的冲突、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学校及社区因素。生理成熟度高者有较强的自尊心,但也有可能更易介入违规活动;权威性父母对子女温暖而坚定,青少年表现出高水平的能力和心理社会成熟度,而独裁的父母导致青少年悲观、冷淡和独裁;同伴的影响既有正性的,又有负性的;亲子关系影响到青少年与同伴的相互作用,来自于温暖、支持家庭的青少年具有较高的社会能力,并有较多的正性同伴关系,权威性父母能够减少同伴影响的负性效应[2]。

转贴于

另外,青少年自身的主观因素对其自理也有重要影响。Mitchell发现个人期望与自理力之间有正性相关性[3],而基本条件因素与自理力的关系不突出,仅有健康状况的感知与自理力有相关性,后者与以往研究有所不同,提示在青春期,主观因素、精神成长与自理力有重要关系,不容忽视;同时对于青少年的自理问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广泛的研究。

2.1.3 青少年的问题行为 青少年问题行为是指青少年中存在的不符合或违反社会准则与行为规范,或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对自身、他人或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或危害的行为。分为四类:烟酒、药物和精神活性物质的使用与滥用;不安全性行为、青少年怀孕和青少年做父母;学业低成就、学业失败和辍学;违规、犯罪和暴力。Lerner等[4]在20世纪90年代末调查结果显示,美国10~17岁约2800万的青少年中,约有50%至少有过两类或多类问题行为,有10%出现过全部四类危险行为。

我国青少年的问题行为虽比美国的比例小得多,但也较为普遍地存在着,调查显示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发生率在15%~30%之间[5]。在魏克芹[6]对348名中职学生问题行为调查中发现,有18.6%学生曾经受到身体伤害,有7.2%学生计划过自杀,有41.7%学生尝试过吸烟,有8.7%学生经常吸烟,有42.9%学生尝试过饮酒,有22.5%学生经常饮酒,有2.1%学生曾无意怀孕。周凯[7]采用SCL-90对北京市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出现轻度以上症状的学生占17.8%,出现中度以上症状的学生占3.2%,出现率最高的是强迫症状,其次是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说明青少年冲动、情绪不稳定以及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消极等问题比较突出。

2.2 干预和预防措施 青少年的健康正常成长是整个社会教育体系的一个主要问题。对于护理工作者来说,为青少年制定自理促进计划可以采用辅助-教育系统,给予自理知识:健康知识的教育、技能训练(如:人际交往技能)、行为心理干预、如何控制自我、如何提高自主性、如何提高生活质量等。通过增强自理力或自理行为从而达到全面提升自理。同时还要考虑到青少年生长发育中独特的生理、心理阶段以及文化、生活事件的影响设计其自理活动[3]。干预与预防中最可利用的是青少年自身的资源,即促使他们正常发展的保护性因素,如自尊、期望、价值观,怎样才算“做得好”的知识、技能和动机,以及权威性父母和社会支持性的同伴群体等,另外还要增强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 Slusher IL.Self-care agency and self-care practice of adolescents.Issues Compr Pediatr Nurs,1999,22(1):49-58.

2 马惠霞,张建新,郭念锋.青少年危险行为研究进展.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1):104-105.

3 Mitchell JC.Life change events,hopes,and self-care angecy in inner-city adolescents.Journal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ic Nursing,2001,14(1):18-30.

4 Lerner RM,Galambos NL.Adolescent development: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research,programs,and policies.I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98,49:423-446.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篇(7)

1.日照市大部分青少年对信仰感到迷茫

从“您认为当代青少年需要信仰吗?”问题中,选择说不清的青少年有596人,占到总数的20%。从“你是否觉得这是一个信仰缺乏的时代?”问题中,被问及“你是否觉得这是一个信仰缺乏的年代”时,选择是、不是、说不清的选项趋于接近,而“你周围的人有信仰吗?”这个问题中选择“很少有人有自己信仰”和“大多数人都有自己信仰”的人数也是趋于接近,为1007人和1039人,占到总人数的35%和33%。“你周围的人有信仰吗?”的数据看起来似乎很矛盾,充分说明了我市青少年在信仰方面的迷茫。在座谈时,也体现了这样的情况,很多青少年无法正确说出信仰的真正含义,也无法说出信仰对自己的真正意义,只能大而泛之的略说大意。

2.日照市青少年信仰呈现多元化

我市青少年的信仰呈现多元化,其中信仰“科学”的最多为1216人,占39.41%;信仰“共产主义”的为712人,占23.07%,排在第二;无任何信仰为447,排在第三,占14.19%;信仰“宗教”的为297人,占9.63%。

3.传统教育对我市青少年信仰的形成仍然有很强的影响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传统教育仍然是引导青少年形成信仰的主要手段,在被问及“你的信仰是如何形成的?”时,有1269人选择是教育的影响,占总人数的41.13%。而在被问及“你认为影响信仰形成的主要途径”时,有1574人次选择学校教育,占到总数的20.11%。一名五莲的学生在座谈时谈到:“学校的教育是第一位的,因为我们从小到大都在学校里接受老师的教育,学校和老师对我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影响是最大的。”这说明我们的传统教育手段仍然在引导青少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日照市青少年信仰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的分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人们的观念也将受到越来越多境外思想意识的影响,青少年在学习国外科学知识的同时,也难免会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尤其近年来,西方各种宗教形势和电影、电视等文化传媒的大力宣传,使许多青少年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在客观上造成高校信仰教育主体的分流。通过调研我们也可以看出,我市被调查的3085名青少年中,信仰“宗教”的为297人,占9.63%。另外,部分青少年的家庭成员为了寻求精神寄托和慰藉,信仰宗教,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到在校青少年的信仰。

2.普世信仰的缺失。普世信仰是指全社会人都应该拥有的一种信仰,它无关政体的性质,不会更改国家的生产关系。它是一种温和的信仰,其特点是多样性和包容性,它可以包容契约、守诺、善良、感恩等人类一切优良的美德,它可以供全社会的所有人去信仰,是维护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重要纽带。这里所说的普世信仰的缺失,是针对当前社会上道德滑坡、伦理错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发的冷漠和不信任而提出的。事实上,除了建国初期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我国就再也没提出过任何一项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而道德标准恰恰是普世信仰最核心的内容。

3.“共产主义”信仰危机。在调查中发现,我市的当代青少年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已经到了一个岌岌可危的地步。五莲县高中2010级的一位学生干部赵某某在被问及“你的信仰是什么?”时他回答道:“我认为自己现在的信仰是共产主义,但那是可望不可即的。我在实际生活中的信仰是科学,是个人奋斗。因为科学是客观存在,是有规律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同时,在被调查的3085人中,选择信仰“共产主义”的只有712人,占总人数的23.07%。

4.教育方法的弊端。无论是普世信仰的缺失还是政体信仰危机,归根到底是教育方法出了问题。一是信仰教育中的悬空化,导致部分学生厌恶信仰教育。部分工作者在教育引导青少年时,总是对信仰空泛的讲,不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对一些国内出现的矛盾不能引导学生去正视,而是采取避实就虚的态度,导致了青少年不谈理想,不要信仰,更谈不上信仰“共产主义”。二是大中小学教育目的倒置。在我市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小学生大谈理想信念教育,培养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大学生讲遵纪守法,培养社会公德,造成了小学生听不懂,大学生没兴趣。三是西化的信仰导致少数青年学生误入歧途。有些青年学生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转而信奉西方某些社会思潮。虽然这种现象在青年学生中所占比例很少,但却值得引起我们注意。四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的突出矛盾。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是平等的主体关系,是融洽的传播者与选择者关系,但在一些实际教育过程中,一些教育者要么机械僵化地宣讲马克思主义,要么以行政命令式的语气宣讲马克思主义,使得部分受教育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反感,形成信仰的偏激化、多元化或者西方化,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持怀疑和否定态度。

三、帮助日照市青少年树立正确信仰的建议

引导青少年要有坚定政体信仰,树立正确的普世信仰,从而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其最根本的就是解决“信什么、怎么信”的问题,要确定一个所有社会人都能共同遵守的普世信仰,还要尽可能多的引导优秀的青少年树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政体信仰,这是我们青少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1.要坚持政体信仰教育本身的科学化

(1)引导青少年追求马克思主义的本源。要明确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信仰教育,是为青年学生的人生意义和生活价值提供一种理性选择,而不是强迫和压制。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让青年学生在自我学习和自我实践中,不断体验、不断实践,从而真正了解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信服地接受和体会马克思主义、真诚地信仰和坚持马克思主义。

(2)要坚持引导青少年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青年学生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科学理论,因此直面现实困境、合理解决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宝贵的意义。要积极面对社会现实,让青少年学生用客观的眼光去正视社会上所存在的一切现象,引导他们用马克思主义及其相关理论解释社会问题,解决突发事件,引导社会风气,引领社会思潮,不断解答他们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要敢于面对当前社会客观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青年学生的真心信仰。

(3)要坚持引导青少年关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时代在不断发展,理论创新的步伐也不应停滞。要积极引导青少年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动态,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紧密联系实际,结合自身理论发展的经验,回应时代变化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做出自身理论范围内的合理和科学解答,通过抓住时代变化的主旋律,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来解释社会变迁的各方面问题,从而满足青年学生日益增长的理论需要和思想需求。

2.把信仰教育与积极的心理引导结合起来

为了增强信仰教育的效果,青少年工作者需要研究青少年的心理引导。首先,掌握和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地搞好疏导,入情入理地进行教育,耐心细致地帮助青少年。其次,转变青少年工作者自身的心理。过去,青少年工作者往往是从党和国家的需要来考虑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而不大注意同时考虑受青少年的需要。在青少年的心目中,似乎接受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不是他们自己的需要,而是党和国家的需要,这就在现实中形成了某种对立和分裂。我们要把握好青少年心理引导,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与青少年的人生追求和需要结合起来,就可以摆脱信仰教育的被动状态,受到青少年的欢迎。最后,不仅要研究受青少年的接受心理,还要研究他们的抗拒心理。理解他们在自身成长中的心理叛逆,掌握他们的利益诉求,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

3.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信仰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B8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1-0032

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关系研究的取向就是整合研究,所以整合也泛指系统中各个要素的结合、协调研究。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整合,才能够实现整体结构的有效发挥,并且將系统中的心理、环境和生理等因素组合协调起来,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保障。文章主要通过分析整合理论,整理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总结出培养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措施,以供参考。

一、整合研究理论依据

1.整合研究理论基础是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是目前我国心理研究教育的两个概念,在进行整合研究之前,要对其进行明确的定义,并且分析出其具有的特点和相互之间关系。而对过度悲观的消极心态,在心理研究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缺陷。西方学者提出,心理健康状态的核心是心理健康的双因素模型,在该模型中,心理健康积极指标是主观幸福感,而心理健康消极指标则是心理疾病,所以将心理健康积极指标和消极指标全部纳入到心理健康的评审范围内,从而弥补了心理疾病的单一视角。在对个体进行心理健康状态评审的过程中只是用普通心理健康诊断,所以极难促进人类心理健康发展。

2.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交互作用

在教学体系中,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最为复杂的体系之一。为了提升教育效果,提升理论基础储备,应该提出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交换理论,青少年的心理活动频繁、快速,经常出现毫无预兆的交换,所以将两者交融在一起,是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本质。在研究青少年心理问题时,需要结合现实环境,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需求出发,从而掌握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特征和频率,通过多个层面分析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更好的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素质教育整合工作。

二、青少年所面临的心理问题

1.考试成绩攀比与升学压力引起的焦虑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全部认为只有学习成绩优异,才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有助于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所以无形中增加了青少年的考试压力。学生的考试水平经常会受到考试焦虑的影响,而容易产生考试失利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和家长不断向学生灌输竞争意识,仿佛青少年一出生就必须要不断战斗,所以使青少年形成严重的学习成绩攀比心理。学校、社会将青少年进行分类,并且划分出重点和一般等学校等级,从而导致师资力量不均衡,也是青少年升学压力的重要原因。

1.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目前,青少年在进行人际交往中存在严重的问题,从而使青少年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青少年进行社交的过程中,部分的青少年经常会保持极大的社交热情,希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并且付出极大的努力,保持单纯的情感,但并非周边所有的人都会接受,所以给青少年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

2、青少年在人际交往的过程,缺乏交往自信心,部分学生是因为家庭环境、学习成绩等因素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另外的青少年则是因为自身性格内向敏感,过于在乎别人的反应,担心自己的社交是否会其他人带来困扰,从而形成社交障碍。

2.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变化引起的困惑

青春期是青少年阶段所面临改变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性别特征逐步明显,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严重变化。最典型的心理反应是情绪波动剧烈,所以出现了青春叛逆反应,对家长和教师所指出的问题均抱有异议,情绪激动的主要表现是青少年无法有效克制自己的情绪,经常出现情绪忽高忽低的反应,长此以往则会给青少年带来严重的伤害,消极情绪无法有效排解,从而导致焦虑、抑郁的心理长期伴随青少年左右,影响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三、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养成

1.青少年学习心理素质的养成

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心理素质,首先应该增加学生的家庭、学校的认同感,在精神上要给予青少年肯定,并且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辛苦,使青少年能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其次要激发青少年的学习热情,帮助青少年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学习热情属于非智力学习因素,直接影响了学习者的行动,只有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才能够使青少年的学习心理素质得到快速提高。

2.青少年健康性心理素质的养成

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外界负面因素,从而影响了其内在心理,所以社会、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予青少年正确的指引,理解青少年的改变,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会表现出激烈的情绪,主要是希望获得家长、教师的理解和关注,所以家长和教师要及时的肯定青少年的进步,并且鼓励青少年继续发展,使青少年能够确立正确的发展目标,从而降低青少年的心理压力,使其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3.青少年升学、就业、人际关系素质的养成

为了使青少年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家长和教师应该鼓励青少年进行正当的社交,并且给予青少年宽容的社交环境,帮助青少年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交方法,在面对拒绝时要及时调整心态,避免产生负面情绪,家长和教师需要改变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不要逼迫青少年进行学习,要促进青少年的全面素质共同发展。

四、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策略

为了掌握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升心理素质培养效果,学校应该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新内容。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该项研究的具体标准和方式,在进行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素质培养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研究,才能够寻找出关于心理健康科学研究方式,并且能够将其他学科应用到心理健康的研究中。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其进行研究不仅涉及心理科学的方法,而且涉及教育学、行为科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的相关方法,为了达成研究目标,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相关研究方法和手段尤为必要。实践表明,多学科综合研究法,相互补充和印证,保证了研究结论的真实可靠性。

2.遵循“人在环境”的理念

在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过程中,应该秉持“人在环境”的理念,并且对传统的心理教育方式进行研究和反思。“人在环境”主要依據以下几方面:

应该从人的社会关系角度和心理角度来分析,将人所具有的社会关系和心理活动,比如:人格、情绪、思维等等,所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整合需要依据社会环境影响,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并且通过环境来反应青少年的心理变化,能够将环境和个体的发展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人类是心理和生活等综合因素结合的整体,所以人类具有非生理性因素和生理因素两方面,并且两者互相影响。人类的心理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交往等等方面,所以在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整合的过程中,需要结合非心理问题和心理问题,同时进行研究。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将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素质教育要求和青少年心理发展需要等结合起来,能够更好的掌握整合办法,从而有效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整合工作的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洪英.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培养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5(8):11-11. 

[2]任丽.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策略探究[J].吉林教育:综合,2016(18). 

[3]李红香.基于体育心理素质的发展特点分析青少年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思路[J].运动,2017(6). 

[4]任代江.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探究[J].读写算:教研版,2015(3).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篇(9)

3.枫桥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周长康,杨燮蛟,ZhouChang-kang,Yangxie-jiao

4.惯常行为理论与大学生被害预防李綦通,LiQi-tong

5.社会组织化程度与青少年犯罪王焱,Wangyan

6.论饮食对青少年犯罪的潜在影响刘炯,LiuJiong

7.保护未成年人子女利益的东方经验——社会关护员参与涉少家事案件调解的理论与实践史志君,侯文飞,ShiZhi-jun,HouWen-fei

8.日本中小学网络欺凌问题分析师艳荣,ShiYan-rong

9.少年法庭运作机制的现实困境与完善——以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为视角秦明华,王列宾,QinMing-hua,WangLie-bin

10.民国时期青少年感化教育探究——从上海公共租界案例谈起姚远,YaoYuan

11.污名化与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屈琦,QuQi

12.美国少年审判机构现状概览——兼谈我国当前少年审判机构改革及其相关问题高维俭,GaoWei-jian

13.青少年犯罪问题审理"尊龙名社"案的基本情况吴寅星,WuYin-xing

14."尊龙名社"——未成年人犯罪团伙新动向麻国安,MaGuo-an

15."尊龙名社"案之忧思——关注网络"网罗"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金泽刚,JinZe-gang

16.从边缘到中心从"尊龙"到"靖国"——中国现代化进程视域中的"尊龙名社"案孙抱弘,SunBao-hong

17.青少年网络帮派的危害、原因与应对夏明芳,江世法,XiaMing-fang,JiangShi-fa

18.日美两国如何净化青少年网络利用环境尹琳,YinLin

2.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实证研究赵国玲,李强,ZhaoGuo-ling,LiQiang

3.受虐妇女报复性犯罪轻刑化处罚之根据杨清惠,YangQing-hui

4.网络游戏与青少年犯罪的互动归因及其化解——兼评网络游戏的原罪问题陈伟,ChenWei

5."三本"的隐喻与群体性的抗争——基于HK学生罢课事件的社会心理学解读卫小将,王跃敏,WeiXiao-jiang,WangYue-min

6."综合治理"起源于对青少年犯罪的治理吗张应立,ZhangYing-li

7.学校社会工作与校园暴力的防控张善根,ZhangShan-gen

8.上海工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徐志林,XuZhi-lin

9.试论社会调查制度在检察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的运用莫洪宪,邓小俊,MoHong-xian,DengXiao-junHtTp://

10.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社会调查报告的证据属性王蔚,Wangwei

11.美国青少年"管制物质"滥用犯罪若干重要理论问题简析李立丰,LiLi-feng

12.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实证研究——以湖南省H乡为个案胡滨,HuBin

13."和谐社会语境下检察机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综述皮勇,黄琰,PiYong,HuangYan

14.试论未成年犯矫正的基本原则吴宗宪,WuZong-xian

15.未成年犯缓刑适用偏差及其解决季凤建,李伟哲,JiFeng-jian,LiWei-zhe

16.从中日少年案件处理流程与矫正之比较看少年司法模式苏明月,SuMing-yue

1.致全国少年法庭成立25周年的信(节选)王胜俊,WangSheng-jun

2."富二代"犯罪的法律思考徐建,XuJian

3."富二代"犯罪研究要讲究科学性和准确性肖建国,XiaoJian-guo

4."富二代"犯罪提法应慎重杨永明,YangYong-ming

5.社会学视角中的"富二代"杨雄,Yang-Xiong

6."富二代"与未成年人犯罪小议陈建明,ChenJian-ming

7."富二代"犯罪与司法樊荣庆,FanRong-qing

8.富二代犯罪主要是一个社会问题王良,WangLiang

9."富二代"同样需要法律的公平对待青少年犯罪问题谭晓玉,TanXiao-yu

10.应对"富二代"犯罪关键还要靠教育丛州,CongZhou

11.流动儿童的敌意与行为问题——以上海为例的问卷调查何雪松,刘东,张靖,HeXue-song,Liudong,Zhangjing

12.上海地区青少年"涉黑"犯罪实证研究涂龙科,林勇康,TuLong-ke,LinYong-kang

13.青少年帮派犯罪之预防与矫正杜文俊,李雅璇,DuWen-Jun,LiYa-xuan

14.结构视野下的新型使用行为研究林少真,仇立平,LinShao-zhen,QiuLi-ping

15.初中生欺负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浙江省象山县二十五所初中为例赵红霞,马和民,ZhaoHong-xia,MaHe-min

16.隐私权视角下的涉罪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宋远升,SongYuan-sheng

17.未成年男犯人际信任与家庭环境的调查分析张智,陈海赟,王永杰,马瑜,李娜,付慧慧

18.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少年司法转移处理和非刑事处罚替代方式瓦尔达.鲁斯思,ValdaRusis

19.一项极具特色的少年司法制度——广州法院试行少年审判心理干预机制调查周道鸾,ZhouDao-ying

20.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解释的发展与完善赵秉志,ZhaoBing-zhi

21.论我国的未成年人赦免制度胡春莉,HuChun-li

22.未成年人共同犯罪若干问题研究王燕玲,WangYan-ling

1."富二代"犯罪不是伪命题《青少年犯罪问题》编辑部

2.未成年人犯罪发展轨迹及其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曾天德,龚瑛,何燕平,ZengTian-de,GongYing,HeYan-ping

3.侵害陌生人之青少年犯罪探究——以天津市犯罪调查为例张宝义,ZhangBao-yi

4.青少年的越轨行为及其矫正——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例李丰春,LiFeng-chun

5.城市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市S区为例井世洁,JingShi-jie

6.论儿童文化权利及其保护——中国儿童文化政策的视角郑素华,ZhengSu-hua

7.离婚父母抚养监护未成年子女问题研究及实践对策苏州中院少年庭课题组,JuvenileResearchTeamsofSuzhouIntermediatePeople'sCourt

8.少年刑事审判组织研究曾康,ZengKang

9.未成年被告人主观恶性考量系统建构——以"望、闻、切、问"四诊法判断机制为核心朱婷,ZhuTing

10.香港青少年跨境吸毒问题研究徐媛媛,XuYuan-yuan

11.未成年人轻罪记录消灭制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综述王邕,WangYong

12.少年司法的历史谱系与叙事——读《超越刑事司法》张海斌,ZhangHai-bin

13.青少年犯罪问题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征及变化趋势——以湖北省未成年犯问卷调查为分析基础张远煌,姚兵,ZhangYuan-huang,Yao-bing

14.危险性与被害性:未成年犯罪人人身特征分析衣家奇,YiJia-qi

15.外来人口第二代犯罪问题研究郭理蓉,GuLi-rong

2.少年法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定位——中国法学急需建立的一门新学科徐建,XuJian

3.论未成年人犯罪之网络诱因——以文化冲突为视角单勇,张旭,ShanYong,Zhangxu

4.现代化与未成年人犯罪李锡海,盛兆林,LiXi-hai,ShengZhao-lin

5.未成年人的心理疏远及其防范陈和华,ChenHe-hua

6.工读生对攻击的自我效能感和行为反应的后果评估李闻戈,LiWen-ge

7.刑法修正案(七)第八条解析王强军,WangQiang-jun

8.刑法修正案(七)第八条的司法适用杜邈,李明见,DuMiao,LiMing-jian

9.论未成年人犯罪出罪机制刑法中的表达——对转化型抢劫罪司法解释合理性的分析刘源,赵宁,LiuYuan,ZhaoNing

10.社会工作介入少年司法制度之探究青少年犯罪问题席小华,XiXiao-hua

11.澳大利亚少年司法系统和新南威尔士州少年司法的新趋势马克.玛瑞恩,MarkMarien

12.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少年司法部在少年司法系统中的角色瓦尔达.鲁斯思,ValdaRusis

13.儿童权利意识的本体价值与培养理念宫秀丽,GonXiu-li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63-02

社区青少年是指16岁到25岁之间,没有固定工作和收入,没有进一步就学的青少年。社区青少年群体具有青年群体的普遍特征,但他们由于家庭教育的失当,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教育出现盲区以及社区组织管理不到位等原因,他们不参加全日制学校的学习,没有固定工作和稳定收入,也不受任何一级组织的管理,游离于学校和工作单位之外[1]。

现阶段我国社区工作与管理体系还未建立、完善,对他们的身心发展状况还只是停留在主观意识的判断上,很少有过专门针对社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严格的调查统计,而有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得到解决,将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本课题基于对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关心,及时准确把握青少年心理动向,建立和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进行了此次的调查研究。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对200名16-25岁的南昌市社区青少年随机抽样。共回收有效问卷191份(其中男130人,女61人)。认为样本在误差范围内可以代表总体。

(二)方法

调查过程中采用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桑标编制的《社区青少年心理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共分人格特征,情绪和行为发展,认知发展,与人交往和行为表现五个部分,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题目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客观题有单项选择和不定项选择。主观题需要自行填写。

(三)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302双份输入、纠错、建立数据库,进行SPSS160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人格特征与人格障碍方面

社区青少年所处的环境要比一般青少年更加不稳定,其人格特征较一般青少年来说更容易偏离正常的文化期望范围,形成不良的个人倾向和行为反应模式[2]。据上海市一项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社区青少年在敌意,妄想,焦虑,强迫,抑郁等方面都要比一般的青少年更严重,人格问题较为普遍[3]。

从数据看出社区青少年在人格上存在的一些问题:1、回避型人格障碍,占所调查人群的1941%。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能力差,自卑感很严重;2、依赖性人格障碍:有7859%的人承认自己仍靠家人供养,没有独立性,其中男生占16%,女生84%。他们虽然渴望能够独立出来,但是认为自己没有自立的能力,还有一部分的人非常满意现在的情况,不愿意参加工作,承担责任。

(二)情绪和行为发展特征方面

与同龄人相比,情绪困扰从高到低的排列是:挫折无助,自卑感,压抑忧郁,自负,焦虑不安,敌对怨恨和悲观绝望。

1、自卑:有3541%的人报告自己存在着自卑情绪,尤其为女生。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面临急剧转变的关键时期,极易产生自卑心理且走向极端。

2、孤独:有477%的社区青少年表示通过网络交友排解现实生活中的孤独,他们感觉生活无聊,需要与别人沟通,但是又由于网络使青少年接触社会的机会更少,更加加深了他们的孤独感。

3、焦虑:有30%的人报告自己因升学,就业感到压力很大,人际交往,生理方面等问题也是焦虑感的来源。

4、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在不断的受到挫折后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一种心理状态。数据分析中有176%的人自己有习得性无助的感觉。

5、压抑苦闷:有2340%的人是压抑苦闷的。对于社区青少年来说,周围的情感支持往往相对处于弱势,父母不太关注其情绪状况,对社区青少年的理解和帮助不足,导致社区青少年的压抑失去最安全的释放口。

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困扰他们最大的情绪问题主要是挫折无助,但男生与女生困扰不同的地方是,男生为自负情绪所困扰,而女生较多的是自卑情绪,检出率为06%,男408%,女031%,男高于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17,P=0028)。而随着学历的升高,他们在就业,生活方面的要求要比低学历的人要求高,所受到的压力也越大,越容易产生挫折感。

(三)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对于青少年来说,父母是他们人际交往的重要对象[4]。报告说有6749%的人认为自己与父亲的关系好,8756%的人认为自己与母亲的关系好。

较之于家庭关系,同伴关系,社区工作者和青少年的关系更类似于服务与被服务,指导与被指导之间的关系[1]。2536%的人表示与他们的关系好。

网络人际交往关系在之前也有提到,它对于社区青少年的成长既有正面效应也有一定的负面效应。社区青少年作为一个闲散于社会的未成年人群体,为了减轻心理压力,需要寻找友谊,寻找心理支持[5]。

(四)行为特征与行为适应问题

在各种压力源下,青少年出现了一系列的行为问题,最突出的一个就是网络成瘾问题,绝大部分的青少年报告自己曾经去过网吧,有5840%的人报告自己在网吧停留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以上。

社区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普遍具有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事物,感情用事,自我监控力弱等特点。另外,由于社区青少年的特殊生活状态,极其容易用上网来发放时间,填补空虚的生活。3240%的人说靠玩电子游戏以打发时间,逃避压力源带来的压力。

(五)认知特征与认知偏差

认知方面主要有对自己的认知和对社会的认知。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的社区青少年对自己的评价是正性的,他们在用三个词来描述自己时,发现使用比较多的有积极,乐观,自信的人,较少的人使用如自卑,忧郁等负性评价。

出现这种评价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归因偏差。有5551%的认为是事情的成功与否在与运气,在韦伯的三维度归因理论中,运气归结为不稳定的,外在的,不能控制的维度,当个体将成功归因于运气时,他就很可能成为一个守株待兔的人,什么都不做而期待着运气的到来。

三、讨论

总体来看,南昌市社区青少年虽然存在不少有关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但是比预期情况要好,而且在与桑标研究的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心理现状的对比中发现,南昌市社区青少年的状况普遍要好。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南昌的经济发展并不是很发达,所受到的生活压力较小;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社会上对社区青少年的关注越来越多,无论是从家庭教育方面还是社区工作者方面都社区青少年的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桑标.社区青少年心理研究\[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munityCapacityBuildingandMobilizationinYouthMentalHealthPromotion——TheStoryoftheCommunityofWestCarleton\[J\].TheMinisterofPublicWorksandGovernmentServicesCanada,2003,39(4):23-28.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篇(11)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腐朽思想的充斥,社会秩序的混乱,父母教育的缺失,各种网络暴力的影响,使得本来就缺少自我约束力的青少年更加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很多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往往是因为冲动,加上正处于青春期好面子,好攀比,讲究哥们义气,这都成为青少年犯罪发生的温床。随着青少年犯罪率的提高,我们在强调预防犯罪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失足青少年的再教育以及对他们重新进入社会的引导。相对来说失足青少年的犯罪程度低于成年人,受监制的时间比较短,如果能够加以正确引导,前途依旧光明。未来的世界是属于所有人的,不可能将这些犯过错的青少年排除在外,这是不公平也是不科学的,因此如何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由于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如果仅仅依靠他们自己很难重新融入社会,本文目的旨在从失足青少年的社会融入问题出发,帮助他们建构更加有效的抗逆力系统。

一、研究背景

目前学术界对青少年犯罪中的青少年年龄共识也大多指年满14周岁不满25周岁的人[1]。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一种新一轮的高发趋势,而且呈现出犯罪类型多元化、犯罪主体低龄化、流动青年犯罪增多、团伙犯罪更加明显的特点,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而学术界对于失足青少年的研究包括原因分析、特征归纳、预防对策、社会适应能力等等。抗逆力理论也多应用于青少年成长问题,社会弱势群体如单亲母亲、女性务工人员、艾滋致孤儿童等的研究。对失足青少年抗逆力的研究相对较少,由田国秀等人编译的迈克・安格尔的《建构高危青少年的抗逆力叙事》一文阐述了通过与高危青少年一起回顾故事、解构故事、重构故事,帮助他们建构新的生命意义,唤醒和挖掘高危青少年的抗逆力。从抗逆力的角度探讨失足青少年回归社会的问题能够从多角度分析解决这一问题,拓宽研究范围。

二、青少年失足的原因

有关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解释,学术界与实际工作部门的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研究。又从青少年特有的生理与心理因素来找的;也有从家庭、学校与社会环境角度来解释的;还有从社会学理论或架构模型来分析的,可谓众说纷纭[1]。总的来说青少年失足有着深刻的原因。就外部原因来说有:家庭、学校教育的薄弱、国外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腐蚀、生活贫困、社会缺乏一些有效保护青少年的相关法律文献、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际关系的混乱、社会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秩序涣散、文化管理部门监督不力导致大量低俗、暴力文化充斥市场腐蚀青少年的心灵等;内部原因: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冲动、好强、叛逆、要面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极大的好奇心,而又难以抵挡外界的诱惑而最终误入歧途。

三、失足青少年回归社会后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

失足青少年回归社会后,很容易被众人贴上标签,无论他们怎么努力都很难改变在他人心中的形象。以至于求学就业、人际交往等方面受到很大的影响。概括来说,他们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自我价值感低。过去不光彩的事实严重影响他们回归社会后的生活,他人异样的眼光与冷嘲热讽,不仅会激起他们的反抗心理还会降低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与社会的隔离也让他们在重新融入社会时感到匆忙无措,与同学朋友之间的强烈对比与落差,更加打击他们的心理。

第二,无归属感。不少失足青少年来自单亲家庭或者贫困家庭,家庭关系比较紧张,当他们接受法律惩罚再次回到家庭时会承受更多的压力,亲人关系紧张,朋友关系疏远,最终导致他们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

第三,面临生活、工作压力。有一则新闻报道过这样一则故事:少年小张因盗窃罪被少年法庭判处缓刑。回归社会后,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表现良好。但当公司从他的户籍所在地调查得知他有犯罪前科后,马上将他辞退。无论他们在回归社会后怎么努力,世人仍旧会以有色眼光看待他们,无形中对他们以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力,影响他们的生活。

“犯罪学家认为,失足青少年回归社会后遭遇求学就业等方面的困境,容易使他们背负心理负担,长生破罐子破摔的念头,甚至重新犯罪,不仅影响他们的教育矫治效果还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2]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因此解决好失足青少年的回归社会的问题,不仅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发展还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四、失足青少年的抗逆力建构

抗逆力包括三大要素:效能感、归属感、乐观感。失足青少年抗逆力的建构需要将这三个要素紧密的结合起来,互为依托。

首先是效能感。效能感又包括人际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管理及目标制定等。本文主要从人际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目标制定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人际技巧是指适应不同文化的灵活性、同理心、幽默感及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个人的发展,失足青少年多少存在着一些人际交往问题。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当失足青少年重新进入社会时,往往会感到与社会脱节,这就需要一个具有专业能力的机构帮助他们。运用专业的知识帮助他们适应不同的文化,学习同理心、幽默感和沟通能力。我国目前也有一些社工机构开始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运用个案、小组、社区的工作方法,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但是这些机构毕竟比较少,而且社会认可度不高,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同时社工机构自身也应努力提高自身认可度。解决问题能力是指懂得运用资源及寻求帮助的能力。较低的解决问题能力,往往伴随着错误的认知信念和攻击情绪。当青少年面临某一问题特别是重大问题时,往往考虑的不够全面,易采取过激的处理办法。失足青少年缺乏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受管制、监制期间,执法人员应该注重对他们在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对的培养,让他们学会运用资源及寻求帮助的能力,改正冲动蛮干的错误观点;进入社会后应该有专门的机构针对他们的犯罪特点、人格结构进行差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基础。目标制定是指了解自己的目标,并具备订定计划的能力,从而达至自己的目标。明确、清晰的目标是每个人通往成功之路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失足青少年再次进入社会时,因为以往的过错使他们容易产生自卑等消极的负面情绪,难以正确认识自己。同时,外界的各种压力,更容易激发他们破罐子破摔的情绪,进而对未来失望。明确的人生目标能够带领他们走出迷雾,重新踏上生活的征程。失足青少年再重新进入社会时,往往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对未来迷茫无措,无论是求助于专业人士还是家人、朋友帮助,都应该帮助他们树立一个清新的目标。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目标,锻炼制定目标的能力。

其次是归属感。人若在被照顾及被支持的关系里,对这段关系存有期望并积极参与其中,归属感自然而生。青少年应该最少有一名关心或照顾自己的家庭成员,教导他们积极态度,理解、支持及帮助他们。在家庭以外,教师是最有影响力的人。失足青少年相对于一般的青年更加的敏感,他们害怕外人异样的眼光,这时的他们更加渴望得到外界的照顾、支持与肯定。有些父母在面对这些情况时感到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与孩子相处,往往采取听之任之“漠然”对待,或者倍感小心的相处,或者暴力相对,最终导致家庭关系异常紧张,孩子缺少家庭温暖。因此,父母也需要得到外界的支持与帮助。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失足青少年的具体情况,给予他们更多地关怀和肯定,运用优势视角,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拓展。在社会融入方面,要按照当事人的意愿是继续学习还是直接工作。如若继续学习要帮助他联系学校,同时也要帮助他树立面对各种质疑的抗逆力。若直接工作要在他具备工作能力的条件下,要帮助他联系相关实习工作单位,并定期的回访。联合社会上各种公益机构,通过协商为他们提供生活、就业场所。更好的办法是建立一个失足青少年可以互相联系的平台,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发掘失足青少年成功融入社会的案例,让他们互相鼓励,增加彼此之间的归属感。对于父母也要教导他们一些与孩子相处的方法,帮助他们了解孩子的想法,促进家庭关系的缓和。在宏观方面要努力纠正社会对失足青少年的错误认识,去除刻板印象,为他们营造更好地社区乃至社会环境,让他们体会到爱和归属感。

最后是乐观感。相信未来是光明和充满盼望的。MartinSeligman(1995)在“OptimisticChild”一书中强调乐观感是可以培养的,主要是取决我们怎样看待当前的逆境。我们若将当前的逆境看为暂时的、个别的和外在的,就能较乐观及正面地面对逆境。失足青少年在面对未来时比较悲观,缺乏兴趣。因此需要向他们注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个案了解他们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向他们提供合理的建议。或者组织相关的兴趣小组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在向他们注入乐观因素的同时,也要及时关注周围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并适时地做出相关方面的工作调整,避免外界环境对他们的错误诱导。总之无论采取何种工作方法,都要致力于消除他们的消极情绪,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乐观地人生态度。

小结

本文所提的意见和建议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毋庸置疑的是失足青少年的社会融入需要他们自身、亲朋好友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无论他们曾经犯过何种错误,未来的社会仍有他们的存在。目前社会上也日益关注这一问题例如为了更好地开展对失足青少年的教育矫治,晋江市检察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创造性地提出联手民营企业、关工委共建“非羁押诉讼帮教基地”的设想,并努力寻找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作为共建方,为处于刑事诉讼期间的失足青少年提供生活、劳动、帮教场所,实现对他们的有效保护。在这样的趋势下,社会工作更应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政府应该鼓励与扶植服务于失足青少年的社工机构,同时各种公益类机构也应该加入其中。

[参考文献]

[1]邓俊.近十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综述[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