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小学语文知识大全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6 15:59:52

小学语文知识大全

小学语文知识大全篇(1)

精读学规律,博览增见识。这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经验之一。面对林林总总的语文知识,学生往往感到困惑与无奈。

《四库全书》以小学生应当具备的语文综合能力及知识为基础,构建了字词库、语库、文库、资料库四大知识板块,共涉及50余个专题的内容,涵盖了小学语文知识的全部。对方方面面的知识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归纳、概括。同时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阶段,适当地做了一些向较深层次语文知识范畴的拓展,把中外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小学生必知的作家作品、经典编章也融入到知识体系中去,以期达到开阔语文视野、提高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目的,也为小学生进入下一阶段的据需深造,打下坚实的语文工具课基础。这样既注重了知识的积累和应试能力的强化,又着眼于提高小学生的“大语文”素颜。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融,才能把语文知识真正学到了手。

翻开这本书,你会感到语文知识使那样的集中,你会感到语文学习不再成为负担,而是越学习越快速,越积累越丰富。久而久之,你的语文基础知识会更加牢固扎实,阅读欣赏能力会更大的提高,可以更从容地应对语文复习和应考。

为了方便小学生学习、使用。《四库全书》一方面注重以浅显易懂、通俗简洁的语言,把语文知识和规律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同学们。另一方面强调了本书的“工具书”性质,科学安排体例呵栏目升值,使之完善,便于索引和查找。

小学语文知识大全篇(2)

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正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新大纲”)所提出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学生的发展应是全面的,就是要全面激发学生的语文素质。

这里要对语文素质作一全面理解。语文素质应包括:语文能力;做人的良好性格和思想、品德、情感、习惯。良好的思维品质及思维能力;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及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心理素质。

语文能力是小学语文素质的核心,培弄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的目的任务。因为小学语文是工具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科。小学语文就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学科;对小学生来说,学习语文就是要掌握祖国的语言工具。儿童是在逐步掌握语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通过语文学习,儿童不仅能获得语言,而同时还会获得文化科学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和思维能力,丰富情感。读书,还会提高学生的说话、作文能力,把自己要说的话、想到的事、看到的事或做过的事,用口头或文字表达出来,进行思想交流,达到相互了解。也就是说,只要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才能学会各科知识,所以语文学科具有再认知的功能。其再认知的功能体现在①通过语言实践获得语言,获得字、词、句、段、篇语文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利用语文能力进行交流、解释、记忆;②通过语言理解和记忆获得各科文化科学知识;③掌握获得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方法,即自学方法。这三项认知功能,以第一项为基本认知功能。正因为有这一基本认知功能,语文学科才具有再认知特点;学生具有了语文能力,才能再学习。所以说学好语文是学好各科知识的基础。正因为语文学科具有获得再学习的动能,语文学科才具有工具性。这种工具性表现在再认知上,才把语文称之为基础工具学科。

凡工具学科,就必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能力。数学是工具学科,要具备计算能力;语文是工具学科,必须具有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叶圣陶先生早就明确指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倒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这里谈的习惯,即指能力而言。这段话说明①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意义。叶老把语文能力看作为“生活的能力”。也就是“新大纲”所提的学习语文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总之,要达到使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必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②明确指出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知识是必要的,通过理解获得知识;理解知识之后,还必须通过语文实践形成语文能力。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是出发点--知;一是终极点--行。由知到行,必须经过理解和训练。

小学语文知识大全篇(3)

一、合理定位小学语文教师自身角色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找到合理定位,将学生当作主体,教师发挥引导效果,进而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具体教师角色定位细分为四点。

(一)现代语文知识传授者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模式和学生学习方法都变得更加多样化,小学生能够通过不同途径获取语文知识,所以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仅仅成为这些学习途径中的一种。因此,新时代条件下小学教师与学生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是共同学习,其中小学语文教师发挥得更多是现代语文知识传授者的作用,以师长的身份帮助小学生更快更全面地掌握知识,进而提升综合语文素养。

(二)新型语文学习引导者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主要受到语文教师的影响,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一定改,此时教师发挥的是语文学习的引导者,将学生作为主体,合理引导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使其具备获取语文知识的综合能力。并且帮助小学生选择最适合自身的学习途径,使其从根本上掌握语文学习要点。

(三)语文新课程改革实施者

新课程背景下国内小学语文实施了多项改革措施,在改革过程中制定不同改革制度,并需要大量教育工作者参与这些制度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这些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制定更符合时代特点的新型教学方法,将新课程理念充分融入教学工作中,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有效结合,进而推动小学语文新课程活动的全面发展。

(四)语文新课程资源开发者

在新课程背景下国内小学语文教育呈现一定的多变性,为了积极应对这些变化,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树立良好的资源开发理念,进一步开发新时代下的相关教育资源,确保除了教材之外小学生还可以通过更多渠道获得语文知识,比如开发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及校本课程资源等,使小学生在更丰富的资源环境中获得语文知识。

二、全面构建小学语文创新课堂

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目标不仅是为了获取基本语言知识,同时也是培养其人文素养、自我表达及阅读写作能力。要想实现该目标,就需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全面构建小学语文创新课堂,培养小学生语文创新意识。

(一)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传统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对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关注度不足,仅以分数论高低,所以很多小学生都对语文没有兴趣。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充分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手段促进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热情。

(二)创设积极的语文教学情境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教学情境的影响很大,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积极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设立相关情境帮助小学生快速投入到语文学习过程,从这些情境中感受到语文知识的丰富性与趣味性,进而激发出更多学习热情。

(三)采用现代化语文教学手段

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合理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工具丰富小学语文教育手段,比如通过多媒体软件的应用提高语文知识的形象性,使小学生更直观清晰地看到学习内容,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强化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构建现代化语文教学模式。

(四)在和谐语文学习中增强师生互动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更重视创新性和自主性,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并且师生间的互动性也更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上师生间的和谐互动能够使学生展现出更多自信和动力,而教师在发挥引导者作用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进而提高小学语文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知识大全篇(4)

在当前的教学环节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仍旧比较重视对显性知识的教学,但是在默会知识的教学上却没有得到重视和关注,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如果要想将当前的现状进行解决,首先就应该严格遵守新课标的要求,加强对默会知识的重视程度。在一定意义上说,默会知识是具备实践性、情景性、文化性特征,因此在实际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运用默会知识将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还将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起到十分有效地提升作用。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就围绕默会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展开研究,希望对广大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默会知识进行运用的意义

(一)对丰富课程教学资源有着重要帮助作用

在对小学语文课程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适当的对默会知识进行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完善小学语文的课程资源。这种课程资源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的默会知识。一般情况下,学生的默会知识通常表现为学生对知识的主观感受和对学习的特殊认知,比如在当学生对《颐和园》一文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过颐和园,所以在对文章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投入到了实际的课文情景中,对学习知识将产生十分重要的促进和帮助作用。而教师的默会知识则主要体现在教师自身的日常行为、教学方式上,当学生的表现相对比较优异时,教师就将对学生竖起大拇指,对其进行赞扬和鼓励,这个时候学生将真切的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因此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也将更加努力。

(二)对学生写作能力和学习能力提升将起到帮助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的运用默会知识,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学习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将起到十分有效的帮助作用。此外,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从而让语文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具趣味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对默会知识的实践应用

(一)对情境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创设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更好的将默会知识的进行应用,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过程中适当的对情境进行创设。当前默会知识都是在良好的教学中得到的激发和完善,因此越是轻松地课堂氛围就越会对学生的起到激发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将对学生的思维发散产生十分重要的帮助。在这种前提下,教师更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进行情境的创设,以此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激发。在良好的教学情境模式中,教师要想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就应该进一步对文章的深层含义进行挖掘。

比如在对学生进行《锡林郭勒大草原》一文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适当的利用多媒体对教学情境进行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尽情想象,把自己当做草原中的一员,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展示草原的景象,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草原的景色和魅力。通过对情境的有效创设,将对学生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的提升起到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

(二)对学生的朗读能力计划进行提升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获取默会知识的一项重要途径就是进行有效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的运用默会知识将对学生融入语言环境产生重要帮助。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声音对文中的基本意图进行揣摩和掌握,从而更好的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不断的朗读过程中,不仅能对学生语感进行培养,同时还将帮助学生形成十分有效的语言理解能力。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朗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将文中的意境进行有效表达,通过这种方式更好的读出文中的不同味,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和知识掌握程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默会知识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在当前的教学环节中,仍旧有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更重视对显性知识的教学,但是在默会知识的教学上却没有得到重视和关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如果要想将当前的现状进行解决,就应该严格遵守新课标的要求,加强对默会知识的重视程度和关注。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这门学科相对来说具备比较明显的创造性和想象空间,因此适当的运用“默会知识”理论进行教学,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对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行全面提升和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由此可见,“默会知识”理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理论知识环节,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对其引起重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亚花.默会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嵌入运用[J].文教资料,2014,31(10):43-44.

[2]廖军.解析默会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嵌入运用的意义[J].新课程・小学,2014,41(10):113.

小学语文知识大全篇(5)

根据调查,小学生的对一件事物的注意力只有20分钟,如果他们对所学习的知识没有兴趣,那么他们的注意力就只有15分钟。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扩大自己的学习热情。传统的教师模式很难让学生做到始终保持精力以及热情集中的状态。现代教育技术完全可以帮助教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全面教学,学生再也不用一味地听教师讲解枯燥的知识,教师将没有生命力的知识变得具有生命力,学生会在轻松的过程中学到知识。

著名的现代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自我概念。学校学习变得更具有吸引力,学生精神涣散的问题也更少。所以,教师在教学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集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有了学习的热情,才能更好地诠释语文知识。

2 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思维活动

在教学小学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采用现代教学技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丰富的语言来丰富课堂,有的时候还会积极地展示给学生一些图片,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语文知识。但是长时间采用这一种学习方式,就很难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教师将一些小学语文知识点运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自己构思。如在教学一些语文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灵动性。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大对知识的理解度。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对有些语文知识很难明白。加上学生在理解知识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兼顾有方。多媒体辅助教学完全可以打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并且能有效地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性。教师在教学语文知识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也能让学生看得明白,在多媒体中为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背景甚至音乐。小学生因为年纪比较小,好奇心比较强,这些图片、声音、动画等荧屏展示会胜过教师的言语表达。

4 多媒体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有的人认为小学语文知识非常简单,没有过多辅助的成分,任何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都能讲解好,甚至是其他科目的教师都能更好地讲解小学语文知识,无非就是书本上的那些东西。如果有这样的想法那就错了。小学语文知识蕴藏着太多的东西,这些东西很重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单一地围绕着书本去教学,而忽略了课外那些博大精深的知识面。现在,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面。教师将现代教育技术引进课堂,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课堂以外的知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小学语文知识,也能更好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打下基础。

5 多媒体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学习中,最让学生头疼的就是小学语文写作方面。写作时,不少学生拿起笔来没有话说,或者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非常茫然,这让教师非常着急。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教师将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引进写作课堂,让学生找到更多的写作素材。在讲解一些学生在生活中难以接触到的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展示给大家,这样让学生知道从何处下手去学习,去写作。可见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在写作帮了大忙。

6 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帮助教师在教学质量上有了更好的提高,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可以说在语文学习与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指引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宝典,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助手。有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合理辅助,相信以后的教学质量会更高。

参考文献

[1]康燕文.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9).

小学语文知识大全篇(6)

2017年高考改革新方案正式出炉,语文180分,突出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地位、注重同其他课程同生活实践的联系、注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考查的基本思想,这一定是今后的大方向。小学语文是各科学习之基础,是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语文学习将伴随孩子一生。所谓教育目的就是“培养人的总目标,关系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素质的根本性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因此,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相结合。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教学环节包括教学主体――教师,教学客体――学生和教学环境――课堂。

在此着重探讨教学主体――教师在小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情感“缺钙”。

所谓教学情感“缺钙”主要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对课文故事内容的介绍,缺乏对富有情感色彩词汇的深刻体会和分析。学完后记住的往往是精彩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而书中具体的语句一般都忘记了,即教学“意化”。例如,在学习《列宁和卫兵》一课时,学生通过阅读能清晰地记忆文本内容,但对文本语言,包括一些很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却没有留下印象。比如,课文开头写:“清晨,阳光透过薄雾,金色的光辉洒在高大的斯莫尔尼宫上。”教师让学生转述,学生说:“清晨,太阳照在斯莫尔尼宫上。”文本意思都在,但是文本中丰富的语词却没有了。课文用“阳光透过薄雾,金色的光辉”这个短语表达此时此刻“太阳”的状态和景观,用“洒”表达“照”的意思,而学生转述时只会运用原来掌握的简单语词“述意”,而没有记住文本中丰富多彩的语词,这种学习方法忽略的正是语文课程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语言学习。

我国小学语文课一直以“初步理解课文――分段讲读分析――概括总结全文”的“读懂课文”阅读教学模式,学生获得的主要是文本的“意”,课文学完,学生脑中留下的只有文中的人和事。也就是说,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了二三百篇课文,实际上只知道了二三百个故事而已。

(二)儿童文学素养低。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早在1920年,周作人就在《儿童的文学》演讲中指出,所谓儿童的文学就是“小学校里的文学”,在周作人看来,儿童文学几乎就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同义语。

以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在入选的320篇课文中,有264篇属于儿童文学作品,占82.5%。其体裁包括儿歌、儿童诗、童话、儿童故事、寓言、科学文艺、散文、小说、独幕剧等。

此外,儿童文学还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内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小学阶段不少于145万字,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主要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古今中外童话;《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中国古今寓言;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等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这些作品基本涵盖儿童文学的主要体裁,儿童文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发挥重要作用。

现实却是:1.语文教师忽略儿童文学教育在整个语文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2.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体系中儿童文学知识方面的匮乏,难以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真正享受到儿童文学的阅读乐趣,难以充分发挥儿童文学的启蒙作用。

(三)学科知识单一。

学科知识综合化是创新的基础,跨学科综合教学才能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知识背景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一个复合型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掌握除小学语文课之外的一至两门其他学科教学,并学会把这些跨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很难想象一知识贫乏、知识面狭窄的教师如何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思维、启发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如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课后老师经常被学生问及几个问题:圆明园是哪朝哪代建造的?当时的皇帝是谁?为什么要兴建这座园林?为什么圆明园要建在北京西北部?这个地方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有温泉浴吗?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文中说到“大火烧了三天”,如果积极地灭火,那么用什么方法灭火最快最省最好?这些问题有的属于历史知识范畴,有的属于地理知识范畴,有的属于建筑学范畴,有的属于科技知识范畴。对上述问题要求语文老师都能准确地回答,老师只有具有较深厚的多学科知识积累,才能居高临下、驾驭自如。

二、小学教育专业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有着内在的联系,面对现实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要求,小学教育专业语文素养培养目标就显得明朗了许多。

小学教育专业本着“综合培养,学有所长”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养的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或其他有关综合课程的专门教师。

(一)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

未来对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水平有更高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生知识的简单组合,而应强调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特征。小学语文教师要用人类智慧的整体文化(文学文化、科学文化)武装自己,让自己的头脑就像一部百科全书,广博与精深兼具,宏观与微观贯通。

首先,一个复合型的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有包括政治理论、科学人文及不断积累的社会生活方面和人际关系方面的一般知识在内的基础知识。其次,要拥有博中求精求专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和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专门性知识与技能。因为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看,小学语文教师要承担几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小学语文教师应对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基础性知识技能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了解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了解这些学科对于社会、人类发展的价值及在人类生活中的多种表现形式。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展示知识本身发展的无限性和生命力,把知识活化,在教学中真正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理论与实践、知识与人类的统一,充分发挥学科知识全面育人的价值。最后,一个复合型的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具有包括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学理论、教育艺术等方面的知识。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不具备相当的心理学知识,没有对儿童心理结构与活动进行深入观察的人,是没有资格当教师的。复合型小学语文教师应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观、整体观、辩证观、发展观都有科学的认识。还必须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创新与应用。方法制约效果,只有科学的、新鲜活泼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一代具有活跃智力的、有进取精神的、有效率感、有敏锐的观察感、有责任感的新人。

(二)扎实的儿童文学素养。

复合型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树立科学的儿童观。不断提高自身儿童文学素养,把学生看作社会的、发展的、独立的、完整的人,给予他们公平的机会和权利,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对儿童的情感认知、品德、个性等全方位了解并努力促进其向好的方向发展。只有充分认识他们,才能正确对待他们,才能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小学语文教学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教育的主要需要是把人性中的某些有价值的特质和知识传给学生的途径”。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要求他们同时把健康的人格、独特的个人素质和特性传授给学生。因此,新世纪复合型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讲究教学艺术,掌握认识规律。除了“讲”的能力之外,还要有“导”的能力,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例如,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看图画写童话、看玩具写童话、根据故事开头写童话、根据关键词写童话、根据课文续写童话、根据材料扩写童话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童话创作中尝试,放飞想象、张扬个性、激发童心、释放童真,让学生想写、乐写、善写,为以后中高年级的记叙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儿童文学是语文教材中的宝贵资源,语文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有效利用这些资源,熟悉儿童欣赏文学的特点、儿童文学的体裁功能,倡导加强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理念教育,让“儿童文学回归儿童”,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游刃有余、生动活泼,才能使学生对自己的课感兴趣,才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三、培养小学教育R涤镂乃匮的途径

(一)整合中文类课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适应小学语文课程改革需要,整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中文类课程,提高学生的语文专业知识素养。目前,许多高师院校在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上主要照搬高师“中文专业”,到形成相对“专门化”的课程设置,这种课程体系不符合小学教育专业特点,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小学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小教专业特点强调“综合培养,学有所长”,不可能与高师中文专业完全一致。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中文类课程显得特别多,而小教专业的学科专业知识不需要“专业化”,相对宽厚一些,对此需要对中文类课程进行整合。不仅符合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整体安排,而且使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掌握语文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树立正确的文学观,具备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能力,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专业知识素养。

加强语文教育类课程与普通教育类课程的整合,培养小教专业学生应用语文的素养。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协调发展。要求加强语文教育类课程与普通教育类课程的整合。通过整合,学生不仅对枯燥的教育理论产生兴趣,还提高现代教育水平,充分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规律,大大提高高师小教专业学生应用语文的素养。

加强教育实践课程设置,提高学生语文教学实践素养。教育实践课程包括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高师院校小教专业学生语文课外活动较少,组织语文活动能力不强,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准备不够,还缺乏有效的指导,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延长见习和实习时间,并加强指导。还要加强教育实习和实习指导,切实提高实习水平和实习质量,使学生加深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认识,为他们成为高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的实践素养是一种综合性素养,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体现。因此,教师语文教学实践素养的发挥要以训练学生语文能力为目标,主动转变自己的角色,使之成为语文学习环境的创造者,成为课堂资源的提供者,成为实践方法的指导者。

小教专业学生只有具备这些素养,才能在将来工作中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向上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加强对学生语文教学技能的培养。

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具有基本性、全面性和规范性、展示性。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具有从事小学多学科教学的能力,不仅具有扎实的听、说、读、写技能,还具有能唱、会演、能做、会画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能力。小学教育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儿童模仿性强、具有向师性,对教师有着特殊的情感。教师自身基本的人文素养、教学技能对小学生尤其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这就要求小学教师教学技能不但要全面,而且要规范,成为小学生模仿的榜样。因此,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的培养要具有规范性、展示性,小学教育专业在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要求上,如读、写、算、艺体等基本技能不但要会,而且掌握要准确、扎实、规范,且富于美感,切实提高未来小学教师的人文素质,提升教学技能的内涵品质。

教学技能包括基本技能、基本教学专业技能和综合教学技能。基本技能训练包括读、写、算、画、体操、舞蹈等,还要加强对“三笔字”和普通话的要求。训练目的主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个人的基本素质及内在修养,为其专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特点是全面性、基础性。基本教学技能训练是结合专业要求,使学生形成从事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教学技能,要求是做小学教师。特点是进行单项训练,为培养实际教学能力打下基础,突出师范性、规范性。

综合教学技能是指在基本教学技能形成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综合运用基本教学技能。这一阶段训练反映学生运用已形成的教学技能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熟练程度和水平,是对基本教学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这一阶段的训练目的是开发学生潜能,使其形成一定的教学能力,会做小学教师。特点是训练紧密结合具体教学情景,开展见习、实习、调研等综合性训练,使各种技能达到熟练与和谐,形成完整与灵活的教学能力。

总之,教育目的应符合社会需要,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应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密切结合,实现“人尽其才”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顾明远.教育大词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65,1173.

小学语文知识大全篇(7)

1 巧引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认识度

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教师非常追捧多媒体信息教学模式。一方面,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节省很多时间;另一方面,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与时代接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度。小学生正处在思维成长与发展阶段,同时也是对国语知识刚刚认识的阶段,可谓是小学生的启蒙阶段。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就要采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热爱语文知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多媒体信息技术让没有活力的知识点变得更具活力,可以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全面认识语文知识。在一节语文课上,教师给学生呈现了关于孔子的动画片,学生看得认真,听得也集中。在之前学生怎么样也不认识谁是孔子,和他们讲解了很多也记不住。采用这种电教模式,等教师再一次去讲解的时候,学生踊跃回答了相关知识。学生的热情非常高涨,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魅力所在。

2 灵活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全面剖析汉语字词

汉字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语言的基础,更是语文知识的基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最应该重视的就是字词的理解以及应用。如果不能很好地对字词进行分析理解,就很难学好句子,更谈不上写作。教师应灵活地运用电教模式来诠释汉语字词。如在教学汉字“跑”“跳”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这些词制作成幻灯片,用动画片来形容跑的姿势。同时教师可以举例引申“跑步”“快跑”“慢跑”等姿势,同时让大家通过看图片明白跳的姿势,让大家知道什么是“跳跃”“跳高”。这样学生不仅能认识这些字,还能更好地去运用。

3 多媒体信息技术增色语文课堂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媒体信息技术模式可谓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它为语文课堂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主要是能将很多的难点变得简单,也能将很多的重点彰显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成语“悬梁刺股”,这样的成语对于小学生而言,根本不知道怎么样去理解,可谓是难点。所以教师巧用多媒体,将该成语变得细致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将一幅幅幻灯片展示给学生,并且每个字都做了具体的解释,学生将这样的难点变得更加简单。课后学生还给小伙伴们讲解语文课堂上的“悬梁刺股”,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增色很多。

4 彰显现代教学技术,增添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一个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写作。写作不仅要求有通顺的句子,还要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更要有写作技巧。学生在脑海中要形成一定的写作提纲。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单一的讲解是不够的,单一的讲解对于学生来讲就是闭门造车,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写作知识讲解之前,教师将要讲解的内容事先传达给学生,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自己寻找一些知识,这样可以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也能让学生学到很多课外的课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相互欣赏教师留置的作文。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配合学生讲解写作提纲,更能很好地讲解写作要求。

如在学习写景的作文时,教师给定题目:美丽的XX。一看到这样的半命题作文,有很多学生会不明白,教师应进一步讲解。教师会告诉学生形容词修饰名词,只要后面链接的是名词就可以,然后举例讲解。当然这是作文教学,教师可以举例。如讲解的是“美丽的秋天”,教师可以在电脑上展示出一些关于秋天的美丽景色,那些秋天特色的美景如火红的枫叶、金色的稻田等,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教师展示图片,让学生看到相关的写作思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写作素材很重要,教师常常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写作。

5 深化古文,强化思维

在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古诗要求小学生集中掌握,在教学目标以及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古诗,并能熟读背诵,还要进一步理解。所以教师在讲解古诗上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非常有效。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只是运用语言来讲解,这很难让学生理解透彻,而多媒体信息技术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

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教师运用多媒体来展示这首诗,并进行全面的分析,自然在分析过程中用更好的背景来展示,并且逐句来翻译解释。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等等。所以在讲解过程中,教师最好配备录音以及动画,这样在视觉以及思维的交汇中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展示幻灯片,静态的文字转变为动态,所以在教学中融合多媒体信息技术更好地展示出它独特的风采。

6 视频展示,身临其中

学生最喜爱的教学过程就是有多媒体的融入。在讲解一些语文经典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出动画片或者是故事剧,这是传统的教学所没有的。有些知识点不要求全面掌握,只需要理解就可以,教师该如何把握?多媒体参与其中就会使事情变得简单很多。教师让学生观摩其中的知识点,就能让学生完全理解,加之教师辅助教学分析,学生会更加明白。同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课外知识点,让学生可以在有局限性的课内引申到非局限性的课外,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性知识。

7 总结

总体来看,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不仅是时代的前沿,也是教育机构的前卫。小学语文教学与之融合以后,教师在教学成果上收获颇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创新,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刘丽丽.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4)192.

小学语文知识大全篇(8)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内在结构不断提升的过程,即教师作为专业人员通过接受专业训练和自身主动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过程,逐渐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的持续发展过程。我国学者在分析了国外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各种界定后指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等内容。教师专业发展有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专业发展的情景性、专业发展的多样性、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等特点。

二、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

1.专业情意状况不佳:小学语文的教学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体会和感悟。小学语文的内容的内隐性,预设与生成的特性给小学语文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有些老师逐渐降低对教学工作的热情,甚至开始怀疑自己选择这工作的初衷,产生职业倦怠。更有许多老教师面临着退休,他们对教学工作的冷漠态度,正所谓“纵使墙外芳香扑鼻,无奈我等无意闻花”,专业素养上不要求超越自我,专业情意急剧下降,直接影响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2.专业知识欠缺: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知识包括一般方法论知识、一般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然而小学语文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主要面临对学生发展知识掌握不全和对通识性知识掌握不全困境。

3.专业能力薄弱: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机智欠缺、小学语文教师的反思能力较差、小学语文教师的缺乏与家长沟通合作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的科研能力较低等。

三、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困境原因分析

当前小学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师作为小学语文教育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组织者、引导者这样重要的角色出发,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提上日程,但是在这方面却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因此,找出阻碍其发展的原因对我国未来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淡薄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浅薄,一般由小学语文教师的态度和年龄限制、小学语文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有失偏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自主权较小三个因素导致。

(二)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基础和资源薄弱

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途径一般要经历职前和职后两个阶段,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不例外。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相比其他学科,其专业发展要求更高。小学语文这门学科有其特殊性,即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德育功能,很多教师在职前阶段和职后阶段却面临很多困难,很多师范生不能掌握扎实的小学语文学科知识,不能具备广博的小学教师教师职业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职后生涯过程中专业发展停滞不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理论学习不足、实践学习缺乏指导和职后专业发展路径单一等原因造成的。

(三)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机制不健全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机制不健全主要是体现在编制制度的阻碍、教师评价考核机制不完善和资金保障机制不健全等方面。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由于编制缺少的原因而一直禄而不官。教师待遇低,编制无保障,缺乏国家政策支持,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陷入困境。很多学校仍然存在评价制度不健全的现象,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长期以来对于财政投入不足,造成小学教师社会地位低。培训经费和资源的短缺,更使校本培训的开展雪上加霜。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师养成自主发展的良好习惯和专业发展。

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基于以上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分析和探讨,我们可知,有效地解决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如:政府部门、社会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方面以及教师自身方面等。

(一)强化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

强化小学语文教师树立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主要从学习专业理论、形成专业自我和树立专业理想等方面着手。“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人生事业的规划,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此外应树立专业理想,热爱语文和学生,拥有积极的工作态度,有利于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与素质。另外学校还应该营造合作交流氛围,构建教师共同体,激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二)丰富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强自主学习与自我培训,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小学语文教师自身要不断寻求新的学习发展机会来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学校应提供多元的发展途径,开展校本培训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平台。另外,教育行政部门应提供多样发展路径,定期开展交流学习活动,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创新能力,培养其科研精神。

(三)优化职前教育对准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

小学语文知识大全篇(9)

“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小学语文教学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类人才打下良好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领会小学语文大纲精神,在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和意志性格等情况的基础上,确定教学任务,落实教学要求,不随意降低要求,放慢进度,也不任意拔高要求,增加教学难度,加重学生负担。面向全体,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到对中下生多加关照,课上多给他们发言机会,开拓思维,发展思维,尽量给予更多的“参与”机会,通过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实践证明,“掌握学习,效果回授”的方法,对提高中下生的语文成绩很有效果,此方法的出发点是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学习机会,对学生进行鼓励,从而调动广大中下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着眼点,改革语文教学体系

“素质教育应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基于这种认识,小学语文教学应牢牢抓住三条线:(1)知识线,它以基础知识为主,组成语文教学的知识序列;(2)能力线,它以基本技能为主,组成语文教学的能力结构;(3)方法线,它以基本方法为主,形成语文学习的方法。知识是基本,能力是中心,方法是主线。“三线”纵横联系,编织成“知识方法能力”的教学网络,形成教学的“三维”主体格局。“三维”教学体系,能有效地解决教学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方法间的辩证关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应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知识循序渐进和情感因素,促使学生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和谐发展,提高育人素质和教学的整体效益,同时,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把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整体性地开放型的教学新体系。

三、重视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注意培养能力,是改革课堂结构的目的。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就是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变师生间单纯的知识授受关系为教师指导与学生探究发现的关系。教师要根据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的规律,儿童的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方案,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创造条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地获取知识,完成自己的认识过程,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识规律提出恰当的问题,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究、观察、思考和必要的讨论、实验,最终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形成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认识结构。

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自学课文,讨论问答,练习作业”三步教学是改革小学语文课堂结构和教学方式的一种简而易行的教学方法。“自学课文”要求学生在教师给定的自学目标范围内初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讨论问答”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在活跃的讨论气氛中进行。此过程中师生共同解答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和感兴趣的问题以及教师针对教学重点设计的问题。“练习作业”是根据教学内容任务让学生做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作业。选编的练习作业既要针对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基本技能、思维能力的培养,又要针对学生实际知识水平、能力差异和学习情绪,力求难易适度,题量适中,类型全,兼顾“两头”。“三步教学”使启发式落到实处,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自然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积极开展“语文活动课”

小学语文知识大全篇(10)

高考全国语文卷(大纲版)的试卷结构是渐趋稳定的。至2007年,便已固定为两卷七大题21小题,大致包括基础知识、阅读、写作三大模块。

在全国各地经济发展不一,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师资力量和学生水平都有明显差距的情况下,全国卷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高考的公平与公正,促进了教学的发展,尤其是三大模块的设计,让各个层次的教师和学生都有了用武之地,使其在高考中取得让自己满意的成绩。

二、存在的问题

受教育发展水平的制约,高考全国语文卷(大纲版)在制定和发展中也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即区分度不大。努力追求检测内容和形式的全面本无可厚非,甚至是一个优势,但面面俱到的结果是降低了自己的特色。一份高考试卷和一份中考试卷,甚至一份小升初的试卷,很难讲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当然,这中间的另一个问题是各个学段的语文教学目标不清,因此,各个学段都努力追求小而全或大而全的教学目标,所以考试(最终通过试卷)表现出来的便是这种面面俱到,从而降低了区分度。这里有必要先谈谈语文教学的层次性问题。

语文教学的性质、目的,一直都在争论不休,这个根本的问题尚且如此,语文教学的阶段性或层次性问题便无人顾及,或许,这个问题很容易牵扯出等级之类敏感话题,有悖于这个倡导公平、民主的时代吧。但避讳的结果便是十二年的语文学习时间,我们便消耗在几个大循环或小循环中,各自为政,自以为是,自成体系,不管别人做什么,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要把事情做圆满,做完整,做好。究其根本原因,或许都与中国几千年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思想有些关系。只是,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花了那么长的时间,做了那么多的工作,但永远在低水平上徘徊,这也许就是学生语文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学初中的小循环且不说。高中阶段,高考是压倒一切的头等任务,而高考又是一个全面检测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的教师也便全面抓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提高。于是,字音、字形、词语辨析、病句修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等等原本应当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就应当掌握的、应当过关的基础知识,仍需老师不厌其烦,学生不胜其烦地去教授,去学习。而中学阶段应当具备的阅读能力(包括理解、分析能力)则被视为难点,要么照本宣科,人云亦云,要么弃之不顾,听天由命。而高中阶段应当重点掌握的逻辑判断、思维方式等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知识,或由于基础薄弱、积累不够而无从下手,或由于事急从权而束之高阁。这样的结果,便是我们花费了十二年时间学习语文,而十二年都在低水平上徘徊。表现在考卷中便是面面俱到,哪一部分也无法舍弃,各个学段的内容没有阶段性,更没有层次性。表现在考试结果上,便是区分度不高,优劣难辨,表现在社会效果上便是重理轻文,忽视语文学科的学习。

三、应对措施

语文学习的层次性或阶段性问题不能靠一个教师或一个学校去解决,甚至不能靠一个地方政府去解决,这是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全盘考虑通力协作的大问题。

首先,须打破这种极力追求大而全或小而全的教学格局,明确各个学段的教学任务或教学目标。比如,小学阶段以识字积累为主,利用学习初始阶段的孩子记忆力强的特点,最大限度的为以后的学习进行知识储备,忽略理解表达方面的要求,或仅仅进行基本的词法、句法的训练即可。初中阶段以语法学习为主,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同时进一步进行知识积累、阅读积累(例如名著阅读),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高中阶段则以理解分析能力的提高为主,同时进行思维训练,提高其语言表达的正确性和深刻性。

这样循序渐进的目的,是形成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的渐进过程,让各个学段的师生各司其职,清楚明确的完成自己应当完成的教学任务。这样,语文学科的知识层次才能建立,语文学科的进步和语文水平的提高才能有章可循。

小学语文知识大全篇(11)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对语文的认识也许还很模糊。语文是母语教育,是每个人生开始的“基石”,根植于上下五千年人类宏博的文化结晶,生长在文化的土壤。语文老师凭借语文解释、反映着人文内涵、陶冶健康的情操、引导学生领略文化的丰厚博大、发展着文化,推动着文化的进步。

我国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教育观念、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思想品德等因素。它随着教育目标和要求的变化调整而不断变化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大智慧”,树立新的现代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是人们对于教育活动认识的结晶,它既集中反映教育现实的变化,又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现实的存在。有了现代教育理念,才会有现代的教育。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基点。这种教育的“软件”建设应当是小学语文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关键。

二、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大视野”,在知识结构上更加强调多层复合性

小学教育更加注重教育内容的相互联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综合使用,更加追求整体利益,教育的评价将更加全面、系统,评价的重心将放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这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也相应地提出了多层复合性的要求。未来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知识结构上不再局限于“语文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

三、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大境界”,更加注重提高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大力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才能充分挖掘出教材中深含着的意蕴,才能真正走进文本,与作品之间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从而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向小学生准确、深入地传达出语文课程中文学的美感,让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和美的感染,培养文学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四、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大技能”,努力提升学习能力、现代化教学技能和教育研究能力

1、小学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习能力,广义地说,是指通过多种渠道,运用多种形式,采取多种手段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的能力,它是一项基础能力。基础夯实了,才可以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实践中,一些小学语文教师教育观念落后,知识结构陈旧,教学模式僵化保守,都与其学习能力欠缺密切相关。提高小学教师的学习能力,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始终保持学习的激情和动力,增强学习的毅力。教师是学生和知识之间的媒介,我们的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情感与态度等等,一句话,就是要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

2、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提高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这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能力素养适应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和时展的必然要求。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形象性。因而,小学生对教学活动外在表现的兴趣有时会远远大于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如,教师讲课的表情,教学组织形式、教具等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们往往会爱屋及乌,因为喜欢某个老师或某堂课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就喜欢听这堂课的内容。

3、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提高教育研究能力

我们必须在教学思维、方法、手段等方面有求变的意识,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努力尝试新的教法,积极创新,注重反思,摒弃过时的、传统的、无效的教学方式。具有科研的意识、知识与能力,是所有专业人员的共同特征。因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必须强调有关研究能力的要求。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具备基本的语文教学实践能力,而且还应具备更高层次的教育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高质量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应该有追赶朝阳的精神,朝着美好的前景快乐起航,成就我们美丽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