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工作计划管理方法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6 16:01:24

工作计划管理方法

工作计划管理方法篇(1)

一、创新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方面是职工数量较大,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任务繁重。矿山企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金川集团公司二矿区现有职工总人数达2100人,其中女职工人数达410人,占总人数的7.8%。男职工的配偶居住地分散:无论统计数据、宣传教育,还是组织开展生殖健康检查服务,相对于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企业而言,工作任务比较重。另一方面是存在部分流动人口,动态管理突出。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矿山企业井下生产建设项目往往会使用部分临时工。虽然他们的配偶大多居无定所,二矿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也将此类输入人口纳入企业计划生育管理范畴。除了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和要求限期出示生育服务证外,与项目单位及输入人口居住地人口计生委取得联系,按照《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相关规定处理,杜绝计划外生育。

二、如何创新。

1、坚持四个依托,把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一是依托企业党委,将计划生育纳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之中,依托企业的考核措施促进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落实;二是依托工会,广泛动员职工积极参与计生工作,实现职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三是依托企业计生办及各区队、职能部门党支部自身的力量,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抓好计生工作;四是要依托企业的服务载体和资源,积极为企业育龄人群提供生产、生活、生殖、生育等多方面的服务,增强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的满意度。

2、把员工的收入与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结合起来,解决好职工的后顾之忧。独生子女家庭的风险问题及后顾之忧、父母的养老保障问题是人口计生工作不可回避的课题之一。既要通过政府的主渠道来解决,但企业也要在收入分配上实行倾斜,重点是兑现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要充分体现,还设立了单独的专项资金来救助企业特殊困难的独生子女家庭。使实行计划生育的先行群体成为社会稳定的群体。

3、把生育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深化计划生育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途径,把宣传我国的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现状,计划生育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宣传企业的精神,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结合起来。增强宣传的可信度和感染力。从而逐步实现员工对自身生育行为的自觉控制。

4、抓好三个落实,为企业人口计生工作提供保障。一是抓好人口计生网络的落实。在企业党委的领导下成立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及人口计生管理办公室,计生办是二矿区计划生育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计划生育管理起着主要的作用。各工区职能部门党支部书记要亲自管理本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为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二是要抓好工作经费的落实,重点保障计划生育奖励、宣传教育、知情选择、生殖健康服务、流动人口管理等工作所需要的经费;三是要通过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奖惩考核措施,充分调动计生办、各区队、职能部门对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5、加强与企业所在地人口计生部门的联系,强化对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矿山企业计生办应经常与所在地人口计生部门联系、沟通,落实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一是通过人口计生部门摸清矿里新进职工的婚育情况,为管理和服务工作奠定基础。二是凡是发现有违反计划生育管理的情况,要迅速了解情况,掌握信息,并及时与所在地人口计生部门联系,依法进行处理。三是矿里与所在地人口计生部门互通信息,资源共享,促进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落实。四是延伸所在地人口计生部门的管理举措,加入所在地人口资源信息库,保证企业计生办能够随时查阅信息,及时发现育龄人群的流动情况,婚育信息,从而更好地为落实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对策及措施:

1.争取领导重视,求得工作支持。领导重视是关键。任何工作都离不开领导的支持,计划生育这一天下第一难的工作当然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开发领导的工作,抓住时机并讲究一定的方法,把计划生育工作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及时向领导汇报,争取上级领导和主管业务领导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支持,促其在计划生育重大问题上给予拍板定夺。例如,结合本单位实际,出台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有关规定,召开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把上级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及时向领导汇报,做好经常性宣传;有重要活动请领导参加,请领导讲话,做好形象化宣传等措施能够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2.坚持工作目标考核,落实各级工作人员责任。二矿区将计划生育工作纳入了各单位责任制考核,并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将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与物质生产及精神文明建设评比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做到“两种生产一起抓”。

工作计划管理方法篇(2)

1、引言

项目进度管理也叫项目时间管理或者工期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项目管理过程中重点控制内容之一,项目进度管理是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进度目标,编制进度计划和资源供应计划进行进度控制,在与质量、费用等项目目标协调的基础上,为了确保项目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项目目标,对项目活动进度及日程安排所进行的管理过程。它与项目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和范围管理等协调作用,相辅相成合力确保能够准时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如期高质量的完成项目目标。本文结合中化扬州石化仓储项目(以下称本项目)进度管理案例,主要阐述如何进行项目进度的管理与控制。

2、项目简介

中化扬州石化码头仓储项目位于扬州化学工业园区,一期占地面积235亩,建设23.6万立方米共54座石化储罐,年周转量162万吨,新建码头一座,总投资约4.5亿元。

3、项目进度目标的设定与进度计划的编制

3.1项目进度目标设定

项目目标设定前,结合公司资源状况,综合考虑工作程序合理性、拟分包计划以及竣工验收计划等环节,充分估计五通一平施工、施工环境和拆迁等因素对进度的影响,在确定进度控制总目标时,必须符合SMART原则,即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到的、相关的,同时适当保持一定的提前量,确保确定的项目目标合理。

3.2进度计划编制

项目目标确定后就要进行计划编制,计划编制前首先要进行作业结构分解(WBS),作业分解结构是指为完成项目所必须进行的具体活动,是整个进度管理的基础,作业分解结构也是工序排序、工序工期估算及项目进度计划制定的基础。

项目进度计划编制是根据项目工序的分解和定义、项目工序的顺序、各项工序工期和所需资源所进行的分析和项目计划的编制,项目进度计划是项目计划的基本要素之一,是项目进度控制的基准,是确保项目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的重要保证。

本项目计划编制前组织专题会议确定项目施工总体部署,根据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以及计划管理的需要来划分施工工序,建立作业分解结构(WBS),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工艺要求,明确工艺流程,从而决定施工顺序,并组织各专业人员初步确定每道工序所需要的工作时间;然后借助Project软件编制项目里程碑计划及总进度控制计划。

4、项目进度计划审核

项目总进度计划编制完成后,作为进度管理控制的依据,同时也是施工方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依据,也是审核施工进度计划的依据。在审核施工总进度计划时着重审核以下几点:

通过对施工进度计划的审核,有效保证了进度计划的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也为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执行、分析以及调整奠定了基础。

5、项目进度计划的实施

项目进度计划的实施,是指用项目进度计划指导施工活动,落实并完成计划。为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保证各进度目标的实现,本项目进度计划实施过程中着重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6、项目进度管理方法与措施

6.1、项目进度管理方法

编制进度计划的目的就是指导项目的实施,以确保项目工期目标的实现。由于项目计划只是预测而对未来工作作出的安排,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不断变化,因此制定一个一劳永逸的计划是不实际的,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不断监控项目的进程,不定期或者定期进行检查、对比、分析和调整,以确保每项工作都能尽可能的按照进度计划进行,同时不断掌控计划的实施情况,并将实际情况与计划进行对比分析,查找偏差,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偏差,使项目按照预定的进度目标进行,避免工期延误。

进度控制管理方法多种多样,常用方法有横道图比较法、‘S’型曲线比较法、‘香蕉’曲线比较法、前锋线比较法和列表比较法等。本项目选择横道图比较法和‘S’型曲线比较法进行进度管理。

6.1.1横道图比较法

本项目按照每周召开一次进度例会的方式对上周进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对下周计划安排进行审核,每月进行一次进度动态分析。

采用进度月报和周进度工作汇报会方式收集进度数据资料,将收集的资料整理和统计成具有与计划进度可比性的数据后,用施工项目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其比较方法的步骤为:

(1)编制横道图进度计划;

(2)标出计划完成任务累计百分比;

(3)标出相应日期实际完成的任务累计百分比;

(4)标出实际进度线,并从开工日标起,同时反映出施工过程中工作的连续与间断情况;

(5)对照横道线计划完成累计量与同时间实际完成累计量,比较出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距。

6.1.2‘S’曲线图比较法

‘S’型曲线比较法与横道图比较法不同,它是以横坐标表示进度时间,纵坐标表示累计完成任务量,而绘制出一条按计划时司累计完成任务量的‘S’型曲线,将施工项目的各检查时间实际完成的任务量与‘S’型曲线进行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相比较的一种方法。

‘S’型曲线的绘制步骤如下:

(1)确定单位时间内计划任务完成量;

(2)根据检查周期内各作业项目实际完成工程量,计算不同时间累计完成任务量;

(3)根据累计完成任务量绘制‘S’曲线;

(4)将实际完成量与工程进度控制 ‘S’曲线图相对应的计划完成量相比较,检查本检查周期内的进度以及整个工程进度的滞后及超前。

同横道图比较法一样,‘S’曲线比较法也是在图上进行工程项目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直观比较。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规定时间将检查收集到的实际累计完成任务量绘制在原计划‘S’曲线图上,即可得到实际进度‘S’曲线,如图(一)所示.

图(一)‘S’曲线比较法示意图

6.2、项目进度管理措施

6.2.1组织措施:本项目业主方设立专业计划管理工程师进行进度管理,同时要求监理、承包方均配备专职、专业进度管理人员,形成业主、监理、施工三级进度管理体系。要求施工单位根据项目总体进度计划建立分层次的施工指导计划,建立业主、监理、施工三级计划管理模式,形成计划管理控制体系和保证体系,本项目实施过程中,业主、监理、施工方三级进度管理体系,为项目进度管理的规范化提供了必要的组织依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方依据业主的总体进度计划安排,编制用于指导施工的三级甚至四级施工计划,其计划编制的合理性、可行性取决于施工方综合管理实力和施工经验,而监理对施工进度计划的制定、执行、纠偏实行审查式管理,很好的承担了事前控制任务,发挥了基础作用,减轻了业主管理负担,而业主作为项目管理的集大成者,利用健全、有效的管理体系进行科学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切实实现了管理出效益的科学管理理念。

6.2.2技术措施:进度管理遵循动态控制原则,借助进度软件进行辅助管理,实现进度信息化管理。采用日常与定期管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收集反映项目进度实际状况的信息。为保证进度数据资料的准确性,进度控制工程师与各专业工程师不定时沟通,并定期现场察看施工项目进度,确保准确掌握施工的实际进度,并按月对进度数据进行整理,利用进度管理方法与计划进度对比,分析偏差,制定纠偏措施,动态调整、掌控进度计划。本项目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借助计算机网络将施工、监理、业主三方的管理人员电脑纳入项目局域网,建立进度计划管理网络,实现数据共享。引进Project进度管理软件,组织专项培训,保证了进度软件的使用效果。

6.2.3合同措施:在施工合同中明确约定项目进度管理要求,包括开工日期、竣工日期、进度管理方式、进度管理方法与措施、进度管理人员配备与培训、进度管理软件选择、人、材、机等的投入,在实施过程中对照进合同、进度计划、劳动力计划等安排专人检查施工单位劳动力投入、施工机械、材料(特别是施工方供应材料)的到场情况是否满足进度要求,根据实际进场情况,结合进度计划,有针对性的制定对应措施,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合同管理在进度管理过程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合同中明确的进度要求,给进度管理提供了管理依据。

6.2.4经济措施:组织召开进度计划专题会分析偏差产生原因,制定纠偏措施,适当延长每日施工时间并要求施工单位加大人员和施工投入,制定奖励措施,开展各种形式的“会战”活动,掀起大干、快干高潮,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各专业分包单位进行“百日大会战”活动,活动过程中累计支付激励奖金达10余万元,赶回了因人员投入不足而滞后的工期,同时极大地促进了进度管理。

6.2.5 其他措施:工程后期项目部分计划进度滞后较多,编制进度计划时备存的时间余量被消耗殆尽。后期采取统计剩余工作量,按照实际工作量倒排施工进度计划的方法,按周编制施工计划,施工安排细化到日,按日检查督促人、材、机的投入与当日工作量完成情况,依据当天工作量完成情况,及时跟进并有针对性的调整周进度计划,合理调整进度安排,及时消除进度偏差,为后期项目进度的完成提供了可靠保障。

7、项目进度管理评价与成果

7.1、进度管理方法评价

7.1.1横道图记录比较法具有记录比较方法简单,形象直观,容易掌握,应用方便的优点,被广泛地采用于简单地进度监测工作中。但是由于它以横道图进度计划为基础,因此,带有其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如各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明显,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无法确定,一但某些工作进度产生偏差时,难以预测其对后续工作和整个工期的影响。

7.1.2通过比较实际进度‘S’曲线和计划进度‘S’曲线,可以查看工程项目实际进展状况、工程项目实际进度超前或拖后的时间、工程项目实际超额或拖欠的任务量及后期工程进度预测。

7.2、项目进度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7.2.1在审核支付月进度款时没有依照月进度实际完成情况,导致部分控制措施无法落实执行,以致项目计划调整频繁,给进度控制带来不便。

7.2.2在数据收集工作中,大量数据来源于施工单位,导致数据准确度大大降低,给数据分析带来较大影响。

7.2.3没有对招标投标计划以及材料采购计划进行分析与整合,给项目进度管理与控制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7.3、项目进度管理特点

本项目进度管理包含两部分内容:各作业项目的进度管理和工程总体进度管理。实际管理过程中两者相辅相成,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为项目进度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7.4、项目进度管理方法优点

7.4.1图表简明,可操作性强,结构完整,可以反映整体工程的进度执行情况。

7.4.2参建各方对整体项目的进度管理工作有较为全面和统一的认识,增强了按计划完工的信心和决心。

7.4.3在进度的检查过程中,可方便查找进度影响因素,如劳动力、材料、机械的投入等。

7.5、项目进度管理成果

工作计划管理方法篇(3)

一、人口与计生工作依法行政的必要性

法律是规范社会成员及集体在开展社会活动中做出各种实际行为的准则。人口与计生工作作为社会活动和政府行为的一部分,不仅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还关系着国家兴衰、民族强盛与否的命运。特别是基层人口与计生工作,面对的是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一言一行、一举一止与芸芸众生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所应享受的权利和义务都体现在计生工作人员手中。怎样实现广大群众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利、义务的对等交换?只能通过法律的途径来实现。因此,依法管理人口与计生工作具有三个必要性:

(一)具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依法管理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实践;是新形势下,顺应潮流,与时俱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体现;是以人的为中心,强化人民服务的宗旨,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之所在。特别是《法》的颁布实施,以及相对应的法律、法规的出台,顺应了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客观要求,依法行政,规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人口与计生工作的行政行为,维护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为构建以宪法为主线,以《法》为依据,以行政法规、地规为主体、以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相配套的人口和计生工作法制体系,结束了长期以来主要依政府和地方性法规开展人口与计生工作的。依法管理人口与计生育工作,是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规范政府行政行为与规范公民生育行为,以及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强化人民群众在人口与计生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确立了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工作思路。使人口与计生工作直接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人口与计生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人类进步,为人口与计生事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具有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的必要性。一是必须正确认识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与维护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克服“官贵民”的观念,纠正认为法律只是管老百姓的和片面强调法律对“民”的强制性的旧的、封建的观点;克服“依习惯行政”的做法和观念,认为有些做法过去就是这样的,甚至效果不错,现在也可以照旧这样做。实际上,依法管理计划生育不会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在工作中依法办事,既可以强化依法管理又可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二是在计划生育依法行政过程中,做出的行政行为必须做到合法、合理、公平、公开。三是开展服务,维护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在维护公民人身权和财产权方面,从依法行政角度讲,突出的就是要坚决执行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中的“七个不准”的规定。

(三)具有合理调整广大育龄群众生育、节育行为的必要性。实行人口与计生依法管理是维护群众民利,保证政府依法行政,群众依法生育的迫切需要。计划生育从根本上来说是符合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又是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群众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主人,人民群众既有按有关法律和政策履行计划生育的义务,也有获得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方面的需求,上升为国家的法律意志,从而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力。在实行计划生育工作中,只有坚持依法治理,才能切实保障群众在实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权利,才能维护人民群众在计划生育中的主体地位。

二、基层人口与计生依法行政之现状

《法》颁布实施以来,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但是还有一些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由于地方经济较落后,群众的思想没有转变,执法人员的素质不高、法制意识不强,致使部分基层计划生育依法行政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群众的思想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在经济较落后的,养儿防老、门头风的思想依然存在。二是一些基层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不强、素质不高。还习惯于过去那种行政强制性干预的办法。造成了基层农民的计划生育没有根本转变,而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思在不断提高,计生工作人员的工作方法与新形势下、新的情况不相适应。因此,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中反映在“三个强化,三个弱化”上。即:有超生欲望的人群依法自我保护意识强化了,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意识弱化了;民告官的意识强化了,服从政府管理的意识弱化了;计划生育服务机制强化了,行政管理机制弱化了。这些矛盾的出现,使计划生育管理增加了新的难度,产生了新的阻力,给长期习惯于依行政制约,习惯于集中突击、暴风骤雨式工作方法的计生工作人员和基层干部带来了新的困扰,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基层人口与计生工作依法行政的建议

(一)更新观念,拓宽思路,达到“一个转变”。

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强化、深入和计划生育“七不准”规定及《法》的出台,计划生育工作开始进入“由人治向法制,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向依法管理与服务并重”的重要转折关头。伴随这一转折,要做好新形势下的计划生育工作,必须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求突破。落实“七不准”,就必须走依法管理的路子,用法律手段解决现阶段计划生育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要实行“党政牵头、舆论先导、部门联动、综合施治

、依法管理”计划生育的新思路。在具体运作中,坚持“思想引导,经济处罚制约,部门联动助阵,执法部门攻坚,政法部门护航”的原则。促使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正在从粗放型管理中解脱出来,开始由“人治”逐步走向“法治”轨道。(二)找好载体,找准切入点,做到“四个强化”。

依法管理计划生育是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计生工作的现实选择,是计划生育长期依赖行政管理后出现的新生事物,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依法管理,思想、组织、措施保证是关键。在实施依法管理计划生育的过程中,要抓好四个重点:

一是强化宣传教育,创造法制环境。依法管理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是先导。因此,要把解决基层干部和群众知法、懂法的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来抓,要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并在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突破。在宣传内容上,突出《法》的宣传,让广大群众懂得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就是违法行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突出强制案件的宣传,通过对案件的跟踪报道,公开曝光,增强宣传的震动性和警示性。突出政法部门保驾护航的宣传,营造令行禁止、违者必究的氛围。在宣传形式上,除了坚持“社会舆论扬法,办班培训讲法,宣传制品送法、文艺演出传法”等形式外,还充分利用“进村入户说法”(与民谈心)、“公开审理示法”(召开依法强制执行现场会)形式,为群众上了一堂堂生动的法制课,达到了“执法一人、教育一片,执行一户、教育全村”的社会效果,把宣传教育向广泛性和深层次拓展。通过深入、广泛、扎实、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党的计划生育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深入人心,促使群众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自觉性得到明显增强。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提供组织保证。实施计划生育依法管理,必须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工作队伍。在队伍建设上,首先要抓好计生队伍的整顿,要在计生系统中推行竞争上岗,择优用人办法,通过考核,精简了一批文化低、素质差的人员。其次,抓好专业培训,使计生人员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程序,减少在行政执法中的盲目性。每年要举办依法管理培训班。在行政执法中,要坚持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在立案、查证、下达处罚决定书、送达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这五个环节中,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一旦发现有违法违纪现象,经查实后,轻者批评教育,重者调离岗位,为人口计生依法管理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是强化管理机制,促工作上水平。建立健全执法程序管理制度,坚持公平合理的执法原则是依法管理计划生育的关键所在。为在执法过程中做到有规可循、有矩可蹈、有章可依,要从基础建设抓起,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建立健全《执法人员上岗责任制》、《立案审批制度》、《错案追究制度》、《计划外生育费征管制度》等工作制度和《生育证发放审批程序》等工作管理程序,严格规范了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各种行政行为,增强了原则性,克服了随意性。为了保证制度和管理程序更好地得到执行和遵守,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并长抓不懈,落实“三责任九合同”的管理办法,逐级建立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并分九个工作口自上而下签订了管理服务合同书。把工作关系以合同形式固定下来,明确各自的义务和责任,有效地促进了依法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是强化服务意识,提供技术保障。充分发掘基层卫生资源,利用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为育龄群众提供政策法规、科普知识及各种致富技能培训服务,定期邀请专家前来指导讲课,为已婚育龄妇女开展生育、节育、不育、生殖保健等知识教育。注重发挥卫生医疗网点和医疗专业人员作用,在中小学开展人口国情教育与计划生育专题讲座,为学生讲授人口、青春期生理及心理知识,向青少年普及计划生育知识。全面开展以妇女病为重点的生殖保健服务。与卫生医疗部门密切配合,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妇科病普查。针对大部分育龄妇女工作较忙的实际情况,把妇科病普查与双查工作结合起来,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进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道感染干预三大工程。同时,加强基层技术服务硬件建设,完善各项服务设施,为已婚育龄妇女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完善措施,政策推动,力求“四个结合”。

依法管理计划生育工作是依法治县和新形势下开展计划生育的客观要求,如何开展依法管理,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要力求职能管理与部门联动相结合,形成综合依法管理人口与计生工作的新局面。依法管理计划生育,关键是一个“法”字,离不开法律部门的参与和支持。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依法管理计划生育单计生部门是难以完成的,公、检、法、司全面介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整体行动是突破行政执法难点,保证依法管理全面实施的有效途径。为了加强执法力度,基层要联合法院成立“计划生育巡回法庭”,由县法院行政庭庭长担任计生法庭庭长。计生法庭做到当时接案,当时受理,保证了执法效率、执法质量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公安、检察等部门紧密配合。快速反应,现场办公,从快处理,为计划生育行政管理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工作计划管理方法篇(4)

关键词:人口与计生基层工作依法行政管理

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长期以来,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的烙印和色彩,工作方式主要依靠政策和地方条例调整,基本上形成以行政制约、“人治”管理为主的运作模式。法制建设滞后。计划生育工作往往依靠行政强制手段多,提供服务少;要求群众尽义务多,考虑群众的权益少;考虑政府行使的权力多,而考虑政府应承担的责任少。从某种意义上讲计划经济是一种命令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变化,即,计划生育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计划生育工作应该怎么办?在新形势下就要求计划生育必须改变过去只注重控制人口数量,忽视提高人口质量、把优质服务只看作是技术问题、忽视尊重公民合法权益、只追求拓宽服务领域、忽视技术服务质量的倾向。因此,迫切需要立法。经过多年的酝酿,于2002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下简称《法》)正式颁布实施。《法》颁布实施以来,它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人口与计划生育(以下简称人口与计生)基本国策的地位,将具有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成功经验上升为国家的法律制度,把国家推行计划生育的基本政策、方针、制度、措施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为综合治理人口问题,进一步做好人口与计生工作,保护公民应享有的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

一、基层人口与计生工作依法行政的必要性

法律是规范社会成员及集体在开展社会活动中做出各种实际行为的准则。人口与计生工作作为社会活动和政府行为的一部分,不仅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还关系着国家兴衰、民族强盛与否的命运。特别是基层人口与计生工作,面对的是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一言一行、一举一止与芸芸众生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所应享受的权利和义务都体现在计生工作人员手中。怎样实现广大群众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利、义务的对等交换?只能通过法律的途径来实现。因此,依法管理人口与计生工作具有三个必要性:

(一)具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依法管理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实践;是新形势下,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体现;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强化人民服务的宗旨,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之所在。特别是《法》和《条例》的颁布实施,以及相对应的法律、法规的出台,顺应了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客观要求,依法行政,规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人口与计生工作的行政行为,维护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为构建以宪法为主线,以《法》为依据,以行政法规、地方法规为主体、以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相配套的人口和计生工作法制体系,结束了长期以来主要依靠政府和地方性法规开展人口与计生工作的历史。依法管理人口与计生育工作,是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规范政府行政行为与规范公民生育行为,以及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强化人民群众在人口与计生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确立了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工作思路。使人口与计生工作直接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人口与计生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人类进步,为人口与计生事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具有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的必要性

一是必须正确认识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与维护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克服“官贵民贱”的观念,纠正认为法律只是管老百姓的和片面强调法律对“民”的强制性的旧的、封建的观点;克服“依习惯行政”的做法和观念,认为有些做法过去就是这样的,甚至效果不错,现在也可以照旧这样做。实际上,依法管理计划生育不会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在工作中依法办事,既可以强化依法管理又可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二是在计划生育依法行政过程中,做出的行政行为必须做到合法、合理、公平、公开。三是开展服务,维护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在维护公民人身权和财产权方面,从依法行政角度讲,突出的就是要坚决执行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中的“七个不准”的规定。

(三)具有合理调整广大育龄群众生育、节育行为的必要性

实行人口与计生依法管理是维护群众民利,保证政府依法行政,群众依法生育的迫切需要。计划生育从根本上来说是符合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又是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群众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主人,人民群众既有按有关法律和政策履行计划生育的义务,也有获得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方面的需求,上升为国家的法律意志,从而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力。在实行计划生育工作中,只有坚持依法治理,才能切实保障群众在实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权利,才能维护人民群众在计划生育中的主体地位。

二、基层人口与计生依法行政之现状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实施以来,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但是还有一些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由于地方经济较落后,群众的思想没有转变,执法人员的素质不高、法制意识不强,致使部分基层计划生育依法行政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群众的思想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在经济较落后的农村,养儿防老、门头风的思想依然存在。二是一些基层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不强、素质不高。还习惯于过去那种靠行政强制性干预的办法。造成了基层农民的计划生育没有根本转变,而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思在不断提高,计生工作人员的工作方法与新形势下、新的情况不相适应。因此,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中反映在“三个强化,三个弱化”上。即:有超生欲望的人群依法自我保护意识强化了,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意识弱化了;民告官的意识强化了,服从政府管理的意识弱化了;计划生育服务机制强化了,行政管理机制弱化了。这些矛盾的出现,使计划生育管理增加了新的难度,产生了新的阻力,给长期习惯于依靠行政制约,习惯于集中突击、暴风骤雨式工作方法的计生工作人员和基层干部带来了新的困扰,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基层人口与计生工作依法行政的建议

(一)更新观念,拓宽思路,达到“一个转变”

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强化、深入和计划生育“七不准”规定及《法》的出台,计划生育工作开始进入“由人治向法制,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向依法管理与服务并重”的重要转折关头。伴随这一转折,要做好新形势下的计划生育工作,必须靠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求突破。落实“七不准”,就必须走依法管理的路子,用法律手段解决现阶段计划生育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要实行“党政牵头、舆论先导、部门联动、综合施治、依法管理”计划生育的新思路。在具体运作中,坚持“思想教育引导,经济处罚制约,部门联动助阵,执法部门攻坚,政法部门护航”的原则。促使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正在从粗放型管理中解脱出来,开始由“人治”逐步走向“法治”轨道。

(二)找好载体,找准切入点,做到“四个强化”

依法管理计划生育是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计生工作的现实选择,是计划生育长期依赖行政管理后出现的新生事物,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依法管理,思想、组织、措施保证是关键。在实施依法管理计划生育的过程中,要抓好四个重点:

l、强化宣传教育,创造法制环境。依法管理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是先导。因此,要把解决基层干部和群众知法、懂法的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来抓,要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并在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突破。在宣传内容上,突出《条例》中法律责任的宣传,让广大群众懂得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就是违法行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突出强制案件的宣传,通过对案件的跟踪报道,公开曝光,增强宣传的震动性和警示性。突出政法部门保驾护航的宣传,营造令行禁止、违者必究的氛围。在宣传形式上,除了坚持“社会舆论扬法,办班培训讲法,宣传制品送法、文艺演出传法”等形式外,还充分利用“进村入户说法”(与民谈心)、“公开审理示法”(召开依法强制执行现场会)形式,为群众上了一堂堂生动的法制课,达到了“执法一人、教育一片,执行一户、教育全村”的社会效果,把宣传教育向广泛性和深层次拓展。通过深入、广泛、扎实、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党的计划生育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深入人心,促使群众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自觉性得到明显增强。

2、强化队伍建设,提供组织保证。实施计划生育依法管理,必须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工作队伍。在队伍建设上,首先要抓好计生队伍的整顿,要在计生系统中推行竞争上岗,择优用人办法,通过考试考核,精简了一批文化低、素质差的人员。其次,抓好专业培训,使计生人员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程序,减少在行政执法中的盲目性。每年要举办2—3期依法管理培训班。在行政执法中,要坚持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在立案、查证、下达处罚决定书、送达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这五个环节中,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一旦发现有违法违纪现象,经查实后,轻者批评教育,重者调离岗位,为人口计生依法管理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3、强化管理机制,促工作上水平。建立健全执法程序管理制度,坚持公平合理的执法原则是依法管理计划生育的关键所在。为在执法过程中做到有规可循、有矩可蹈、有章可依,要从基础建设抓起,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建立健全《执法人员上岗责任制》、《立案审批制度》、《错案追究制度》、《计划外生育费征管制度》等工作制度和《生育证发放审批程序》、《成人残鉴定程序》等工作管理程序,严格规范了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各种行政行为,增强了原则性,克服了随意性。为了保证制度和管理程序更好地得到执行和遵守,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并长抓不懈,落实“三责任九合同”的管理办法,逐级建立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并分九个工作口自上而下签订了管理服务合同书。把工作关系以合同形式固定下来,明确各自的义务和责任,有效地促进了依法管理工作的开展。

4、强化服务意识,提供技术保障。充分发掘基层卫生资源,利用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为育龄群众提供政策法规、科普知识及各种致富技能培训服务,定期邀请医院专家前来指导讲课,为已婚育龄妇女开展生育、节育、不育、生殖保健等知识教育。注重发挥卫生医疗网点和医疗专业人员作用,在中小学开展人口国情教育与计划生育专题讲座,为学生讲授人口理论、青春期生理及心理知识,向青少年普及计划生育知识。全面开展以妇女病为重点的生殖保健服务。与卫生医疗部门密切配合,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妇科病普查。针对大部分育龄妇女工作较忙的实际情况,把妇科病普查与双查工作结合起来,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进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道感染干预三大工程。同时,加强基层技术服务网络硬件建设,完善各项服务设施,为已婚育龄妇女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完善措施,政策推动,力求“四个结合”

依法管理计划生育工作是依法治县和新形势下开展计划生育的客观要求,如何开展依法管理,要做到“四个结合”。

l、力求职能管理与部门联动相结合,形成综合依法管理人口与计生工作的新局面。依法管理计划生育,关键是一个“法”字,离不开法律部门的参与和支持。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依法管理计划生育单靠计生部门是难以完成的,公、检、法、司全面介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整体行动是突破行政执法难点,保证依法管理全面实施的有效途径。为了加强执法力度,基层要联合法院成立“计划生育巡回法庭”,由县法院行政庭庭长担任计生法庭庭长。计生法庭做到当时接案,当时受理,保证了执法效率、执法质量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公安、检察等部门紧密配合。快速反应,现场办公,从快处理,为计划生育行政管理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2、力求与村民自治、合同化管理相结合,积极推动人口与计生工作重心下移。把开展村民自治,落实计划生育合同化管理,作为基层依法管理计划生育工作的一个突出点,它是农村民主与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的体现,也是贯彻省计生委提出的“县指导、乡负责、村管理、户落实、群众参与”的具体实践。一部分村委作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示范村,逐步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以计划生育合同化管理为载体,努力加强村级计生管理,探索依法管理计划生育工作的新路子。村委在与村民代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讨论通过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由村委会与育龄群众签订《一(二)孩生育证管理服务合同》、《避孕节育管理服务合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合同》、《全程优质服务合同》、《接受新婚期教育服务合同》等项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合同。以双方协议的形式,将《条例》和村规民约中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具体落实到合同中,既有甲方对乙方婚育行为的监控和优质服务的承诺,又有乙方履行义务的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保证。由于合同的内容实行民主决策,群众感到公正、公平。为提高合同信誉,计生部门率先兑现服务承诺,落实各项优质服务。通过实行村民自治、合同化管理,不仅增强了村两委班子依法管理计划生育的责任感,也有效地调动了村民参与计划生育,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积极性,较好地解决了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3、力求与解决难点、热点问题相结合,促后进村转化。依法治理计划生育后进村,是依法管理计划生育必须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针对一些工作相对落后的村,要坚持依法集中治理,本着“重在思想教育、贵在政策疏导、慎在强制执行”的原则,在政法部门人员的配合下,由基层计生工作人员配合,驻村攻坚,运用法律手段解决计划生育难点、热点问题。要始终以思想教育这根红线贯穿于依法治理工作的全过程,要本着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做到以心待人、以诚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

4、力求与推行政务公开、便民服务及严格依法监督相结合,提高依法管理人口与计生管理的水平。为了更好地实施依法管理计划生育工作,应从三个方面加强监督:一是坚持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对生育证发放、二胎审批、流动人口管理、计划外生育处罚等办事程序、内容以及办理情况全部向社会公开,实行“阳光作业”,接受群众监督;二是每年两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基层视察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并根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评议意见,及时提出改进措施;三是电视台公开计划生育“七不准”及《法》的内容,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对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执法情况监督。

四、对基层人口与计生工作依法行政的思考

(一)行政管理与规范行政行为关系的思考

一是在工作思路上着眼大局,跳出“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的小圈子。由过去的“两张皮”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农村经济转变;由过去计划生育部门“唱独角戏”,向党政牵头,部门配合,齐抓共管转变;由“靠行政强制性管理”向“教育稳定服务多数人”转变;由过去只重人口控制结果,向重控制效果及重党政干群,树立良好为形象转变。真正建立起“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计划生育管理机制。

二是积极学习依法治理计划生育的新措施,新办法。以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为出发点,对管理中的难点、弱点、盲点,建立有效的工作责任机制,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对人口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加大力度推进计划生育工作“村为主”和村民自治,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合同化管理;要将合同管理办法逐步下移;更逐步建立和完善利益导向制度;大力推进优质服务,努力拓宽服务领域,逐步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满足群众对优生优育、生殖保健、避孕节育以及对计生业务工作的需求。更积极创建型生育文化。通过大力推进计划生育民主管理,开展全民大学习,大宣传、大讨论,促进婚育新风进入千家万户,人口控制由过去的“大海捞针”式的追堵,转向以信息反馈、孕情跟踪、共同配合。流入地为主的管理方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

三是创建完善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工作监督检查机制。依法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做的好坏,直接影响国家的大政方针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此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采取党的监督、人大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对政府和计划生育行政机关所制定的计划生育行政法规,是否符合现行宪法、法律、法规以及党和国家现行方针、政策;对各级政府及计生行政机关,进行是否依法履行义务的监督,并对其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是否合法监督;对计生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是否遵守国家法律、政府规章、社会主义行政管理的各项具体原则以及职业道德等的监督,以维护宪法、法律的尊严,防止和及时纠正违法和不合理行为,促使其真正做到正确执法,文明执法,为减少或避免计划生育行政诉讼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依法行政与加强党群、干群关系的思考

进一步深化认识,在广大党政干部和计生工作者中,深入基层计划法制室宣传教育,树立好群众观、法制观、服务观、正确理解和把握依法治理计划生育工作的实质。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原则,树立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良好形象。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在“深入到户”上下功夫。发挥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倾听群众呼声,找准问题,摸清情况,研究对策,尊重群众,力戒,形式主义,把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业务建设作为大事来抓,深入开展实践“三个代表”加快“两个转变”的学习教育,做到文明执法,正确引导,弘扬正气,努力推进基层计划生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大转变。

参考文献资料

1、江亦曼《计划生育依法行政》中国人口信息网站2003年3月2日

2、王辉《人口与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豫情时报》2002年11月20日第一版

工作计划管理方法篇(5)

1现行施工企业现状

1.1普及率不高我国现有施工企业规模和企业内部人员素质差异较大。据统计,中央直属和省级施工企业管理水平较高,每年应用网络计划组织施工达40%左右;地市级施工企业每年应用网络计划组织施工在15%左右;而县级及其以下施工企业技术管理水平较差,每年应用网络计划组织施工仅为5%左右。

1.2管理水平低绝大部分施工企业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只停留在编制计划上,对计划执行中的监督与控制及计划调整缺少有效的管理方法。

1.3深度不够施工网络计划的编制往往只能反映整个项目中各工作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施工方法确定工作单元各项工作的相互关系,编制深度不够,更谈不上网络计划的优化。

2产生原因

造成网络计划技术在我国施工管理中应用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是外部环境的影响和施工企业自身素质不高的结果。

2.1外部环境的影响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工程设计多变、工期的确定受行政干扰多、工程进度付款没有与网络计划紧密联系、工程款拖欠等。工程设计经常变化给网络计划的制定和调整带来很大困难,使施工企业应接不暇,无法使用网络计划实行施工管理;有些工程建设期限的确定违反科学规律,工程竣工日期一再提前也使企业无法按网络计划去组织管理;工程付款不及时以及付款时没有与网络计划紧密结合,也在客观上减弱了企业应用网络计划的责任感。另外,目前市场上网络计划的编制软件很多,但适用于进度控制的软件却很少,而且通用性比较差,从客观上阻碍了施工企业应用网络计划实施项目进度控制。

2.2企业自身素质的制约①传统工作方式的阻碍。传统施工管理采用手工管理,且很多工作都是靠经验来完成的,企业对实施网络计划管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很多施工人员拒绝网络计划是因为觉得它会限制行动自由,没有传统管理方式那样得心应手。②施工管理粗放。施工管理中现场跟踪检查没有形成制度,随意性比较大,进度数据收集不全面、不完整,进度数据的整理、统计、加工、分析能力差,无专人负责等。③缺乏高素质管理人员。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同时又是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往往只注重施工技术的研究,进度的管理依赖于横道图管理,对网络计划技术知识的掌握不系统。

3处理措施

根据上述分析,施工企业提高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水平除了从源头抓起,尽快规范建筑管理体制,并制定有效的措施提高企业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积极性之外,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要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高度,通过全面实施网络计划促进企业管理上质量、上水平。

3.1规范建筑管理体制,为应用网络技术提供良好的环境①加强工程设计管理,合理确定建设工期。通过建立规章制度,促进工程设计和工期确定科学合理,严禁设计的频繁变更和建设工期的主观确定。②完善项目监理制度。工程监理在监督工程质量的同时,要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进行监理,保证进度控制与质量控制、投资控制的一致性和协调性。③建立严格按网络进度计划拨付工程款的机制。工程款拨付与网络进度计划紧密结合,不仅提高了企业应用网络计划进行施工管理的自觉性,同时也促使网络计划编制更可行。为了实现这种结合,签订施工合同时,应将进度计划中的主要工作与工程款拨付建立对应关系。

3.2适应科学管理的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应用研究①制定有关规程,加强标准化工作。结合国情和行业特点,制定网络计划技术编制和管理规程,统一画法、术语和各种类型的网络模型,便于推广和应用。②多途径培养人才。行业协会和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编写实用的培训教材,举办网络计划技术与计算机应用培训班,对施工企业的技术领导和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和掌握网络计划技术;高等学校要增加现代化管理技术课程,使学生毕业后即能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③开发适用的网络进度控制软件。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与施工企业应通力合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开发实用的网络进度计划与控制的通用软件,培训使用人员。

3.3提高认识,注重实效,扎扎实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施工企业是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主体,施工中全面实行网络计划管理是提高我国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

3.3.1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重要性网络计划技术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它能够提供施工管理所需的多种信息,有助于管理人员合理的组织生产。施工管理中推广应用网络计划方法必将取得好、快、省的全面效果,进一步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对于这个问题,企业的领导应该有充分的认识,把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放在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去重视,逐步抛弃传统的凭直觉管理的方式,克服困难,投入一定的人力与资金,推动网络计划的应用。

3.3.2采用易于控制的形式横道图是工程技术人员最熟悉的控制形式,具有直观、易懂、绘制简便、所需时间少、费用低的特点,但缺点是不能反映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对大中型工程的进度控制困难。可在网络计划技术编制和调整进度计划后,转换成横道图形式去实施,这种做法既有网络一样的严密性,又兼有横道图简单易懂的优点,减少网络计划实施中的阻力。

工作计划管理方法篇(6)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2-0092-02

1、引言

预制混凝土工法通过将混凝土结构构件预制,以促进工业化发展、提高质量、节省劳动力、缩短工期、减少废弃物等,为了充分发挥这些优点,必须制定施工计划和质量管理计划。预制结构建筑的施工有别于传统的现浇建筑的施工,因此预制结构建筑的施工管理也不同于传统的现浇建筑的施工管理。日本自1918年伊藤为吉提议使用预制框架以来,至今在预制结构建筑建造方面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预制结构建筑建造方面的经验比较丰富,建设管理也比较科学。而我国预制建筑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管理经验相对匮乏。本文以实际的预制结构建筑的建设管理为例,借鉴了日本的成熟管理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科学的管理方法成功地应用于一栋14层的经济适用房住宅的建设。本文总结了预制结构建筑建设各个阶段管理的注意事项并给出了全过程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图,以供我国预制建设项目的管理人员作参考。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一栋地上14层、地下1层的经济适用房住宅,采用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本住宅剪力墙为现浇,主要剪力墙厚度为200mm,局部为250或300mm;框架柱采用预制柱,断面为600mm×600mm、700mm×700mm,纵向钢筋采用灌浆套筒连接;标准层(即二~十四层)框架梁采用叠合梁,主梁断面为300mm×500mm、300mm×600mm,次梁断面为200mm×400mm;标准层楼板采用叠合板;悬挑阳台采用叠合阳台;外墙板采用150mm厚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女儿墙、空调板采用预制构件;屋面层梁、板、地下室顶板以下部分均为现浇。标准层结构平面见图1。

3、质量要求确认

施工方为了确保达到设计方的设计质量要求,同时也为了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实现施工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在开工之前必须制定必要的施工计划和质量管理计划。本项目开工之前主要对设计图纸、施工可行性及施工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确认。

3.1 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中对于质量要求设计有多个方面,因此在认识预制混凝土结构特殊要求的同时,必须在正确把握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制定施工计划。设计图纸中需要确认的事项有:

①构件的种类、形状、范围、数量以及构件的重量;

②构件的接合位置及接合方法(预制构件之间或构件与现浇混凝土的接合);

③构件生产期间所必需的材料及零部件(用于生产构件的混凝土、钢筋、预埋铁件等);

④与装修工程相关的项目(开口、预埋铁件等);

⑤与设备工程相关的项目(设备管道预留孔的位置、大小、补强方法等)。

3.2 施工可行性

设计人员设计出的构件的形状、吊装方法及接合方法,在实际施工阶段通常会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质量,甚至会影响工期和施工成本。比如,在构件接合部位的钢筋过于集中,使构件的安装变得非常复杂,也使钢筋的连接非常困难。绘制接合部钢筋详图,确认施工过程中的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构件的吊装顺序等。另外,必要时还需制作模型进行施工模拟,研究施工的可行性。对于构件的支撑方案及支撑设计计算等需咨询设计方。

3.3 施工场地及周边环境

构件的运输和安装、运输与吊装机械的选定等都要受到现场和周边环境的限制,因此在施工前要需确认主干道路到施工现场的路线,还需确认施工现场及周边的环境。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的主要确认事项有:

①运输路线:道路宽度、路基强度、立交桥的净空高度、桥梁限重等;

②交通规则:单行线、禁止大型车辆通行道路、重量限制、时间限制、学校区域等;

③现场内:现场地基的高差、临时道路的地基情况、起重设备的行走、吊装、拆卸空间、护栏位置、高度、宽度等;

④周围环境:现场周边地基的高差、附近建筑物状况、高压线、高架线、铁路的有无等。

4、施工计划

施工计划有汇总施工现场整体综合计划和施工的基本方针、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法、重点施工管理计划的综合施工计划和根据基本方针具体规定的各项工程计划。预制混凝土工法除了包括工厂制造、运输、现场吊装、连接构件等环节外,还包括基础、地下部分和地上主体工程现浇部分、装修工程、设备工程的配合等,施工计划中必须明确各项工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本项目施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总则:使用范围、使用图纸及参照标准等;

②一般概要: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工期、客户、设计方、工程监理方等;

③设计概要:用地面积、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用途、结构形式、规模等;

④管理体制:施工管理组织架构及责任分配等;

⑤质量要求:设计质量要求(设计说明)、施工质量要求;

⑥工程计划:总体工程、构建制作工程、构件吊装工程;

⑦构件制作计划:工厂概况、使用材料、混凝土的调配及养护方法、质量标准、制造规定、存放方法等;

③构件运输计划:运输路线、使用车型、装车方法等;

⑨临时施工计划:起重计划、现场临时通道、脚手架等;

⑩主体工程施工计划:基础工程、上部主体工程、构件吊装及连接工程、防水工程;

[11]质量管理计划:构件制造及吊装时的质量管理、各施工阶段的重点质量管理项目;

[12]安全管理计划:构件建造及吊装时的安全对策、各施工阶段的重点安全管理项目。

本项目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计划时主要考虑的项目有:

①工程计划:总体工程计划;事前计划工程、构件制造工程、构件吊装及连接工程;

②构件制造、吊装、连接计划:构件制造工厂的选定、各楼层构件的种类、形状、数量、构件个体重量的统计;各部位构件连接位置、连接方法的分析、标准楼层的施工空间分析、构件的支撑计划、构件的吊装顺序;

③工程现场内的临时计划:起重机计划、临时铺设道路、构件卸货地点、构件存放位置、混凝土运输车的停放位置、临时办公室的布置;

④脚手架计划:内外脚手架计划、防止落物计划;

⑤钢筋、模板、混凝土计划:现浇部分及构件接合部的计划;

⑥相关工程的配套计划:基础或地下主体、装修、设备、各临时工程的配套计划。

5、工程计划

预制混凝土施工方法的工程工序必须明确规定整个工程中的构件吊装时间,施工前必须确保事前计划时间和构件制造时间。在没有桩基或地TI程的项目,开工后很快进入构件吊装阶段,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必须准确迅速地制定工程计划。本项目的整个施工过程见图2。

5.1 事前计划

事前工程计划主要是对工程到开始制造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的时间进行计划。构件的接合方法等施工研究时间、初期订购构件的决定时间会影响构件制造时间或整个工程,是预制工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充分保证事前计划工程的顺利实施。应从设计阶段开始进行事前计划。本项目事前计划中关于时间的检讨事项主要内容有:

①构件吊装及连接方法的检讨时间;

②确定构件制造工厂(构件厂及现场工厂)的时间;

③构件装饰材料(石头、瓷砖)的制造时间;

④构件相关设备图的决定时间(套筒、设备管道配置、配电箱等);

⑤构件制造图的绘制与审核时间;

⑥模板的制作时间;

⑦试配混凝土及强度试验时间;

③施工实验及构件的试制时间;

⑨移动工厂的设置计划、设置时间及构件制作培训时间。

5.2 构件制造计划

构件的制造过程包括各构件从开始制造到完成的整个过程。为了使各种构件能够按计划顺利地运输到现场并进行吊装和连接,本项目在构件制造时考虑了构件制造、养护及运输所需要的时间,并制定高效的计划。本项目构件制造工程计划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①各构件整个制造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和每天制造的数量;

②构件在现场的吊装时间。

5.3 构件的吊装与连接

在充分考虑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合理组合利用建筑物的规模和形状、构件的吊装顺序、起重机的性能和数量、从业人数等施工条件进行构件的吊装和连接。另外,整个工程计划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施工人员和起重机的工作效率。因此,本项目施工单位根据标准楼层的规模划分为若干个施工模块,使各模块的构件吊装工作或其他主要工作与下一个施工模块衔接在一起,提高施工人员和起重机的工作效率。

6、质量管理计划

预制工法的目的是积极推进住宅工业化,预制工法的质量管理计划也可以作为一般制造业的质量管理方法未使用。本项目的质量管理计划步骤为:

①施工方应组建相关人员组成的质量管理组织,并从中选出质量管理负责人专门负责质量管理计划的立案与实施;

②质量管理负责人在制定质量管理计划之前必须充分熟悉设计图纸与施工计划;

③质量管理人员要将制定的质量管理计划汇总为《质量管理计划书》,并分发给相关人员确认。

为了在构件制造、出厂、运输、吊装及连接过程中切实实施质量管理,可以使用施工质量管理表(QC流程表、QC流程图)。本项目在制作质量管理表时,主要注意以下事项:

①作业流程:明确作业顺序或流程;

②管理项目:与目标质量有直接关系的因素;

③管理水平:设定具体的管理值与判断际准

④管理方法:时间、方法、频率或数量以及出现异常时的处理方法;

⑤监理、管理人员:明确监理及管理分担的责任;

⑥管理资料、记录:制作实施纪录或管理表。

施工质量管理表相当于质量管理中的计划,抽检或检查按计划实施的情况,在检查中发现不合格时,必须对计划进行重新处理。在实施质量管理时,施工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各检查要点、管理目标及实施目的,为了防止出现返工或操作失误,施工方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施工水平。本项目质量管理计划主要包含的项目有:

①预制工厂的选定与订购方法;

②使用材料的选定和质量管理;

③构件的制造及运输管理;

④构件的接收管理;

⑤构件吊装和接合过程中的检察管理;

⑥结构主体的竣工检查;

⑦其他注意事项。

质量管理组织主要的人员构成有:

①工程施工方的质量管理人员;

②构件制造方的质量管理人员;

③与预制混凝土工程有关的工程施工主要专业技术人员。

工作计划管理方法篇(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持续增加,工程施工周期长,项目个性化强。由于工程的复杂性,就有必要实行专业化协作。项目经理只有使用工程项目计划,才能把他所强调的工期、成本、质量和安全传达给工程技术人员。工程项目施工具有的单件生产、环境多变及严格而密切的配合等特点,决定了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复杂性。只有在施工管理中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把一项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它进行合理安排,并通过网络计划本身所特有的反馈作用,调整和改进施工管理工作,才能使施工得以全面地达到优质、节省和快速的要求。施工实践证明,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组织与管理施工一般能缩短工期20%左右,降低成本10%左右。

网络计划方法不仅仅是一种编制计划的方法,而且是一种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法,但在我国施工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应用普及率不高。我国现有施工企业,企业素质差别较大,企业发展也很不平衡。据统计,中央直属和省级施工企业,管理水平较高,每年应用网络计划组织施工面达40%左右;地市级施工企业,每年应用网络计划组织施工面在15%左右;而县级及其以下施工企业,技术管理水平较差,每年应用网络计划组织施工面仅为 5%左右。

2、应用管理水平低。绝大部分施工企业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只停留在编制计划上,对计划执行中的监督与控制及计划调整缺少有效的管理方法。

3、应用深度不够。施工网络计划的编制往往只停留在确定施工顺序及工序穿插,编制深度不够,更谈不上网络计划的优化。

造成网络计划技术在我国施工管理中应用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施工企业自身素质不高的制约,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外部环境的影响。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工程设计变更、工期的确定受社会干扰多、工程款拨付进度没有与网络计划紧密联系、工程款拖欠等。工程设计变更给网络计划的制定和调整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使施工企业应接不暇,无法使用网络计划实行施工管理;有些工程工期的确定违反科学规律,工程竣工日期一再提前也使企业无法按网络计划去组织管理;工程款拨付不及时,也从客观上减弱了企业应用网络计划的责任感。另外,目前市场上网络计划的编制软件很多,但适用于进度控制的软件却很少,而且通用性比较差,从客观上阻碍了施工企业应用网络计划实施项目进度控制。

其次企业自身素质的制约

(1)传统工作方式的阻碍。传统施工管理采用手工管理且很多工作都是靠经验来完成的,企业对实施网络计划管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很多施工人员拒绝网络计划是因为他们觉得它会限制他们的行动自由,没有传统管理方式那样得心应手

(2)施工管理粗放。施工管理中现场跟踪检查没有形成制度,随意性比较大,进度数据收集不全面、不完整,进度数据的整理、统计、加工、分析能力差,无专人负责等。

(3)高素质管理人员缺乏。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同时又是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往往只注重施工技术的研究,进度的管理依赖于传统经验,对网络计划技术知识不足。

根据上述分析,施工企业提高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水平,除了从源头抓起,尽快规范建筑管理体制,并制定有效的措施提高企业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积极性之外,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要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高度,全面实施网络计划,促进企业管理上质量、上水平。

这就要求施工企业提高认识,注重实效,扎扎实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具体做法为:

1、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重要性。网络计划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它能够提供施工管理所需的多种信息,有助于管理人员合理地组织生产。施工管理中推广应用网络计划方法必将取得好快省的全面效果,进一步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对于这个问题,企业的领导应该有充分的认识,把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放在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去重视,逐步抛弃传统的凭直觉管理的方式,克服困难,投入一定的人力与资金,推动网络计划的应用。

工作计划管理方法篇(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持续增加,工程施工周期长,项目个性化强。由于工程的复杂性,就有必要实行专业化协作。项目经理只有使用工程项目计划,才能把他所强调的工期、成本、质量和安全传达给工程技术人员。工程项目施工具有的单件生产、环境多变及严格而密切的配合等特点,决定了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复杂性。只有在施工管理中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把一项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它进行合理安排,并通过网络计划本身所特有的反馈作用,调整和改进施工管理工作,才能使施工得以全面地达到优质、节省和快速的要求。施工实践证明,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组织与管理施工一般能缩短工期20%左右,降低成本10%左右。

网络计划方法不仅仅是一种编制计划的方法,而且是一种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法,但在我国施工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应用普及率不高。我国现有施工企业,企业素质差别较大,企业发展也很不平衡。据统计,中央直属和省级施工企业,管理水平较高,每年应用网络计划组织施工面达40%左右;地市级施工企业,每年应用网络计划组织施工面在15%左右;而县级及其以下施工企业,技术管理水平较差,每年应用网络计划组织施工面仅为5%左右。

2、应用管理水平低。绝大部分施工企业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只停留在编制计划上,对计划执行中的监督与控制及计划调整缺少有效的管理方法。

3、应用深度不够。施工网络计划的编制往往只停留在确定施工顺序及工序穿插,编制深度不够,更谈不上网络计划的优化。

造成网络计划技术在我国施工管理中应用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施工企业自身素质不高的制约,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外部环境的影响。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工程设计变更、工期的确定受社会干扰多、工程款拨付进度没有与网络计划紧密联系、工程款拖欠等。工程设计变更给网络计划的制定和调整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使施工企业应接不暇,无法使用网络计划实行施工管理;有些工程工期的确定违反科学规律,工程竣工日期一再提前也使企业无法按网络计划去组织管理;工程款拨付不及时,也从客观上减弱了企业应用网络计划的责任感。另外,目前市场上网络计划的编制软件很多,但适用于进度控制的软件却很少,而且通用性比较差,从客观上阻碍了施工企业应用网络计划实施项目进度控制。

其次企业自身素质的制约

(1)传统工作方式的阻碍。传统施工管理采用手工管理且很多工作都是靠经验来完成的,企业对实施网络计划管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很多施工人员拒绝网络计划是因为他们觉得它会限制他们的行动自由,没有传统管理方式那样得心应手

(2)施工管理粗放。施工管理中现场跟踪检查没有形成制度,随意性比较大,进度数据收集不全面、不完整,进度数据的整理、统计、加工、分析能力差,无专人负责等。(3)高素质管理人员缺乏。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同时又是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往往只注重施工技术的研究,进度的管理依赖于传统经验,对网络计划技术知识不足。

根据上述分析,施工企业提高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水平,除了从源头抓起,尽快规范建筑管理体制,并制定有效的措施提高企业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积极性之外,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要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高度,全面实施网络计划,促进企业管理上质量、上水平。

这就要求施工企业提高认识,注重实效,扎扎实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具体做法为:

1、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重要性。网络计划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它能够提供施工管理所需的多种信息,有助于管理人员合理地组织生产。施工管理中推广应用网络计划方法必将取得好快省的全面效果,进一步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对于这个问题,企业的领导应该有充分的认识,把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放在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去重视,逐步抛弃传统的凭直觉管理的方式,克服困难,投入一定的人力与资金,推动网络计划的应用。

工作计划管理方法篇(9)

0引言

税务会计,主要是指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人员按照国家相关税务法律的规定,通过以货币作为计量标准,按照会计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具体的核算方法,对企业的缴纳税款额进行计算,并对纳税活动进行完善的核算与监督管理的会计活动。税务筹划,则是在国家税务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依照国家相关的税收政策,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降低企业纳税额,减轻企业纳税负担的管理活动。税务会计作为企业税务筹划工作的主要实施手段,提高企业的税务筹划效果,必须强化企业的税务会计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充分利用国家的相关税收政策,实现企业税负的降低,为企业利润与效益的增长提供支持与保障。

1.税务会计对企业的税务筹划作用分析

(1)税务会计工作是企业税务筹划工作的基础。企业的税务工作是一项系统性、政策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开展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必须能够熟悉了解并运用各种税收优惠政策,通过设置单独的机构或者岗位开展企业的税务会计工作,可以使其充分了解国家的税法政策以及税务知识,进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税务筹划方案。

(2)强化税务会计工作可以避免企业税务筹划出现违法违规的现象。随着我国税务法律制度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企业在税务管理上存在的风险也越来越高。部分企业虽然在主观上并没有偷税漏税的意识,但是如果对于复杂的税务法律知识了解不全面,在税务筹划以及节税管理上,也有可能出现违法违规现象。因此,将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相结合,由专业的税务会计工作人员开展税务筹划管理,不近可以有效的规避税务风险问题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税务筹划效果。

(3)税务会计可以提高税务筹划工作质量。企业通过成立专门的税务会计工作岗位,与国家税务管理部门进行直接的沟通,可以促使税务管理人员对企业税务筹划方案有着进一步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及时发现税务筹划方案中的一些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税务筹划的成功率,有效的减轻企业的税务负担。

2.当前企业税务筹划管理问题分析

(1)对于税务筹划管理认识不全面。当前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企业税务筹划工作认识不全面,没有充分认识到税务筹划对于企业经营发展的作用,甚至将税务筹划与偷税漏税等违法违纪行为混淆,造成企业的税务筹划各项管理工作开展困难。

(2)税务筹划未能严格履行国家税务法律规定。符合国家相关税务法律规定是税务筹划工作开展的基本原则,也是税务筹划工作开展的基本前提。但是部分企业为了降低自身的税务负担,在税务筹划方案的制定上,未能严格遵守相关政策以及法律的要求,这不仅影响了国家税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国家利益的损失,而且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3)企业税务筹划方法不完善。现阶段部分企业在税务筹划工作中,税务筹划的方法不完善,因而造成企业税务筹划工作的效果较差,在降低企业税务负担方面的作用不明显,或者是税务筹划工作超出了法律允许的框架,给企业税务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3.税务筹划工作中应用税务会计工作策略研究

(1)明确企业的税务会计以及税务法律规定。企业借助于税务会计开展税务筹划工作,首先必须组织税务会计工作人员对企业的税务会计制度以及国家的税务法律进行系统、规范的学习。综合考虑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战略发展规划以及外部经营环境的情况,开展企业的税务筹划管理工作,确保企业税务筹划方案的制定在国家法律政策允许的框架内开展,避免各种税务筹划法律风险问题的发生。

(2)利用税务会计优化企业的税务筹划方法。不同的税务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效果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首先,由于收入确认会影响企业的所得税以及流转税,因此在收入确认上应该在国家税务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适当的推迟应税收入确认,在选择收入确认方法时,也应该结合企业的性质、规模等多种因素综合选择会计方法。其次,由于费用扣除会影响企业的所得税,因此在费用扣除的税务会计处理上,应该按照国家税法的相关规定,采取足限额扣除标准、税收加计扣除项目的方式进行处理。第三,对于企业资产计价的会计处理,由于资产计价会影响到以后的折旧和摊销,并对所得税造成影响,因此在这些内容的处理上应该充分考虑成本以及费用增加的内容,并根据计算选择最佳的税务筹划方案。

(3)完善税务会计管理监督机制的建设。税务会计作为实现企业税务筹划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企业经济利润收益的重要措施。为了避免不当的税务会计处理造成税务筹划风险问题的发生,企业相关主管部门应该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通过进一步的完善税务会计管理制度规章以及税务会计流程与操作方法,规避税务筹划风险问题的发生,在根本上提高企业税务筹划方案的实效性。

(4)提高税务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随着我国税务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税务会计工作与税务筹划管理工作也更加复杂繁琐。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在会计学、税务理论以及统计学等方面具备较高的知识涵养。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税务会计工作水平,必须强化企业税务会计人才队伍的建设,结合企业的实际工作需要以及税务会计工作的实际特点,对企业税务会计工作人员在税务法律法规以及会计学等方面开展系统的教育培训,提高企业税务会计工作队伍的能力水平,确保企业税务筹划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语

税务会计作为企业税务筹划的重要实现手段,也是确保企业税务筹划工作开展的关键。因此,企业管理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税务会计对企业税务筹划的作用,积极革新企业税务筹划方法,减轻企业的税负,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国家税务局)

工作计划管理方法篇(10)

1.1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在绝大多数乡镇、社区都制定了比较健全的计划生育管理制度,对各类各级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划分。但是对于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责任划分、考核却很少过问。现阶段,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资料收集、整理效率低下,管理不集中,信息资源缺乏整体性。制度建设不完善,有价值的档案材料得不到充分的重视,资料收集效率低下,信息管理和档案管理严重脱节,档案工作逐渐失去了其自身的完整性,很多的档案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

1.2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现阶段,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过程中手段和方法都比较落后,这和相关领导部门的不重视有很大的关系。在很多基层地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依然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处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在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中应用较少。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还很容易出现错误,对计划生育档案内容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法规政策落实不到位。尽管最近几年,国家制定出台了多种法规和政策,但是这些法规和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法规执行能力不足。

1.3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素质参差不齐

人才专业素质是影响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从事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工作人员在专业素质、专业理论水平和文化程度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人员配置随意性大,人员流动性大,高素质专业人才普遍缺乏。工作队伍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足,并且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缺少专职人员,大多数是由从事行政、工会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兼职的。现阶段,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少,专业技术跟不上时展进程,缺少正规培训的机会,存在专业知识老化,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此外,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由于缺少重视,薪资待遇较低,难以全面调动起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低,经常出现重大错误,不利于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 计划生育档案科学管理措施分析

2.1 强化制度建设

在原有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按照《档案法》规定,在档案局的具体指导下,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即:档案保管制度、档案查、调阅利用制度、档案收集制度、档案整理制度、档案工作安全管理制度、档案统计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员岗位职责。将这八项制度切实落实到实际,促进其在档案管理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同时,还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保证档案室条件完备,基本符合档案室防盗、防光、防高温、防火、防潮等要求,保证档案的安全存放。档案人员办公室还配备办公桌椅、电脑、复印机,为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2.2 强化自身建设

工作计划管理方法篇(11)

中图分类号:G271

一、加强对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1.1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的服务

通过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地管理计划生育档案,可以帮助政府及时掌握人口的流动数量和流动去向,也有助于流动人口的婚育掌握情况。建立高效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系统,能为计划生育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提高平台,也能保证信息的正常交流。所以,加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至关重要[1]。

1.2计划生育档案可以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在计划生育决策中,领导首先就需要对历史的资料进行分析,再结合当前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可行的解决方法,以便确定以后工作的重点,确保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实施。这要求较好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作为基础,否则,会直接影响到领导决策的制定。

1.3计划生育档案使工作人员与群众信息互通

为了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效率,需要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与群众进行交流,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的意见,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才能为群众提供优质的计生服务。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可以采取的措施如下:通过采集和记录信息,收集整理,然后将群众关心的计划生育、优惠政策、生育措施、生育指标、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意见和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成档案并做好管理工作[1]。

1.4计划生育档案可保证计划生育执法的严肃性

计划生育档案的真实性为计划生育执法的严肃性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实施,要求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监督执法任务越来越重。因此,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能提高执法人员的效率而显得非常重要[1]。

1.5计划生育档案为民主管理服务

要搞好人口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化,树立公开、公正的形象,维护群众合法的权益,促进人民群众自觉地实行计划生育,推进计划生育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能提高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透明度,能赋予人民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能防止和杜绝不公平的现象发生。因此,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在实现民主管理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1]。

二、当前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工作人员档案管理意识较差

在实际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认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无关紧要。管理人员思想松懈,工作态度不认真,导致档案资料缺失甚至丢失等。在很多单位,计划生育工作中文件、资料和证明等造假的行为屡见不鲜。这严重破坏了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并给计划生育人口统计者带来了很多麻烦[2]。

2.2管理手段传统落后

在很多单位,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还是采用以前传统的以手工为主的纸质模式,在工作中很少使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管理手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严重影响了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2.3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在学历、知识、技能和素质等方面普遍都存在问题,他们既没有管理经验,又没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良好的管理理念。并且在其工作后,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两方面的培养液不重视。这直接导致了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理念和模式与时代脱节[2]。

2.4监督检查不严

造成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是检查监督“走马观花”似的检查形式。这就会直接导致检查过后工作人员的思想松弛,更加不认真去解决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

2.5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效率低

在很多单位里面,对计划生育档案管理都没形成统一的要求,管理方式随意放任,不能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规范计划生育资料的收集,造成档案信息不完整,更不能归档成为有用的资料。当政府部门需要计划生育资料来做出决策时,往往因为档案管理中某些内容的缺失,给计划生育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障碍[3]。

2.6缺乏资金导致的技术匮乏

新时代是信息化时代,管理模式一定会着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发展。因此,以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配备先进的硬件设备很有必要。而且,即使有了先进的设备,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新的问题,例如:信息化专业高的设备如何使用、操作和维护等,这些问题将成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问题[3]。

三、提高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方法

3.1提高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重要性的认识

使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认识到计划生育档案的重要性,可以不定期地做有关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工作。最好是让每个工作者都能参与到档案形成的整个过程中,让他们对计划生育档案工作有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了解[4]

3.2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

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程序,促进计划生育管理效率,要求计划生育档案的收集、整理、归纳、鉴定、录入和保管等全过程,都要严格按照标准的档案管理的方法和工作程序进行。具体包括一下四点:第一,要全面普查档案,提取精华部分;第二,要重新组合档案,现实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第三,要统一分类,提高检查的效率;第四,要规范提名,保证检查的准确性[2]。

3.3提高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要提高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水平,高素质人才的应用是关键。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掌握档案管理的工作理论基础和技术技巧,这会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所以,要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在以信息管理为主要管理方式的时代,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充分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因此,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档案管理人员的要求,是提高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关键决策[4]。

3.4加大数字化和信息化设备的投入

计算机为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计划生育档案工作中当然也不例外,计算机业是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工具,对推进计划生育档案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例如利用关键词代替主体词,简化查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5维护计划生育档案信息的真实性

计划生育档案的真实性十分重要,不真实的信息会给政府部门进行计划生育管理带来一连串的麻烦。所以,要认真核实计划生育档案真实性情况,更不能肆意篡改信息,同时还要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者鉴别计划生育档案真实性的能力[4]。四、总结

正是由于档案管理是计划生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各级管理部门人员更应该重视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要不断加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档案管理程序的进行,要与时俱进地转变管理模式,有必要加大对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这有利于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从而使计划生育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为我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魏晓英.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J].医院档案,2013(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