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6 16:01:49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篇(1)

二、故事导入寓教于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点,我收集学校身边发生的安全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学生对书上的故事都预习知道了,课上不很感兴趣,但对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很感兴趣。例如,在上三年级下册《马路不是游戏场》一课时,我就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同学们,还记得学校开运动会的那一天吗。清晨,同学们都穿上漂亮的校服,一路哼着歌安全地到达学校。可是,一年(2)班的一个男生却住进了医院,为什么呢?原因是他在上学路上过马路时一手拉着奶奶的手,一手拿着玩具“小虎队”卡片,当他过完马路后发现自己的卡片掉了一张后,他就挣脱奶奶的手,箭一般地冲向马路中间弯腰去捡卡片的瞬间,悲剧发生了,一辆出租车撞上了他,他被撞倒在地,头部出血了,晕过去了……还好,经抢救,生命总算保住了。可承受了手术之苦,花了巨额医疗费,耽误了学习,耽搁了家长上班。安全意识对于我们是多么重要啊!听了老师的故事,学生也乐于收集和分享身边的安全故事。通过讲述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各类故事,使他们产生对某些问题的感性认识,再加上简要分析,使大家获得相应的安全知识,激起珍惜生命的情感。

三、情景体验培养能力

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参与、体验,只有亲身体验的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教育家蒙台梭利说:“一件事,我听说了,随后就忘记了;我看到了,也就知道了;我做了,很自然就理解了”。在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景”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然后经过彼此分享。孩子体验要具体化、生活化,可从“见”、“闻”二字做起,在多见多闻中,自有“感受的再感受”──体验的丰富与多彩;生活中处处有感受,儿童体验应重在“感受”,创造条件让他们在“见所未见,见而又见”和“闻所未闻,闻而又闻”中去博闻、强识。有利于安全意识的培养、安全习惯的养成。例如,在上《今天,你安全吗》一课与陌生人交往的时候,就请了两个同学上台表演,一个扮演陌生人,一个扮演小学生。小学生机制应对陌生人,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要是在生活中遇到陌生人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又如,在上《当危险发生的时候》时请了两名学生上台模拟怎样拨打119报警电话。报警以后在等待救援时要将鲜艳的衣服或塑料布用棍子挑在窗外,大声呼救,让消防员叔叔尽快发现你。这些环节都让学生演一演,把知识转化成能力。也实现了叶澜教授提出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篇(2)

教师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科目学习的效果好坏,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有效性。

一、扮演教材中的典型人物角色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很多内涵丰富、情节非常吸引人的课文,这些课文之所以故事动人,是因为课文内容由一个个各式各样的人物组成,这些人物在不同的课文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而师生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内容的生动性。小学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扮演书中的典型角色,然后组织一部分学生将书中的故事表演出来。通过这种扮演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并且由于是亲身体验,学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在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一课“生活中的各行各业”出现了各行各业的工人,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扮演这些角色,如:工人、电脑工程师、农民、销售员等。通过扮演不同行业的角色,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不同行业职工对于社会的贡献,这样学生能够很快地明白课文表达的含义。

二、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教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小学生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小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教师不能够将教育局限在教材之中,而是应该适当地进行拓展。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之中,教师除了需要完成课内的教学之外,还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室外的实践教学。这需要教师组织小学生进行课文的实践活动,这样能够让学生的情感更加的理智,让学生能够有是非认识。例如,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一课“红灯的约束与绿灯的自由”强调了规则在社会中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并不强,教师在讲解这一课内容的时候,如果只是简单将课文叙述一遍,学生可能绝大部分对于“规则”只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因此教师要想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组织学生去室外亲身体验“规则”。例如,让学生感受一下马路的交通规则,或者让其在售票厅感受一下排队的规则。在学生体验完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向学生提问如果生活中没有规则会怎么样,这样就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通过思考能够真正认识规则的作用,并能在生活中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三、安排小组辩论,提高思想认识

小组辩论的方式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对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而言,这种教学方式同样是非常有必要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不同于数学、语文,它探讨的是人的思想和行为举止,因此学生通过学习需要认识到对和错之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一方是正方,一方是反方,事先确定一个有争论性的辩论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问题:一位小学生在放学的路上,一个陌生人突然过来,请求他帮个忙,这位学生应该帮助陌生人吗?教师提出问题后,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让学生开展课堂辩论。通过辩论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这样就能够提高自己的品德与社会。

总之,小学是学生品德与社会逐渐形成的阶段,因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开展实践教学、小组辩论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这样就能够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了。

参考文献: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篇(3)

舍伍德•安德森(1876- 1941)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他的整个创作生涯中,虽然写了多部长篇小说,但主要以短篇小说著称于世。其中,《小城畸人》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中第一部表现“荒原”这一时代主题的作品,更为他赢得了美国文坛优秀短篇小说集。本文主要着墨于国内20多年来安德森作品的研究状况,对其作品的译介出版、总体研究和个案研究等方面进行回顾与评述。

一、舍伍德•安德森作品的译介

1983年,由吴岩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安德森的《小城畸人》。这个译本原是吴岩50年代的旧译,曾列入《美国文学丛书》,由晨光出版公司在解放前夕的上海出版,此版本在香港也再三印过,叫做《小城故事》;200O年,由杨向荣翻译,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了《安德森短篇小说选:小城灵魂的守望者》;200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John W.Crowley编《小镇畸人》新论;2008年6月由吴岩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再次出版了舍伍德•安德森的《小城畸人》。安德森生前较为畅销的长篇小说《暗笑》(Dark Laughter)的中译本由Aurora.G翻译,由北京燕山出版社于2010年1月出版。该小说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平凡小人物的人生大逃亡――男主人公布鲁斯是一名报社记者,在乏味的工作中消磨时日,最终选择了出走,成为了一名生机勃发的工人;而女主人公毅然选择了私奔,从锦衣玉食的镇长夫人走向充满漂泊的生活。《暗笑》是安德森的长篇小说在国内的首次出版。

国内学术界对安德森的作品的总体研究主要围绕安德森的创作思想、写作手法和作品中的畸人形象等几个方面展开。这些论文散见于《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等期刊、学报和报纸上。

二、舍伍德•安德森作品的研究视角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开始对舍伍德•安德森的作品作总体研究,主要论文有董衡巽的《舍伍德•安德森三题》(《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第2期)、王青松的《艺术论》(《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第3期)、杨金才的《美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两位旗手:舍伍德•安德森与威拉•凯瑟》(《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何征的《对的女性阅读》(《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等。

国内有关安德森研究的学术论文都从不同的视角作了深入的研究。主要有比较研究视角,女性主义视角,叙事理论视角,元小说视角以及象征主义视角等。但是主要还是集中在《小镇畸人》及《林中之死》等短篇小说上,对他的长篇小说的研究关注度较低,这还是和安德森的长篇小说在中国的译介较少有必然联系。陈红薇的《浅析与--安德森与奥康纳作品中畸人形象比较》(《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从比较研究视角方面对两位作家在作品中所塑造的畸人形象进行对比,探讨了在这些人物畸形心态背后深层次的不同的原因。安德森所批评的社会,是那个吞没了人类正常感情的社会,然而,奥康纳所揭露的则更多的是丑陋的人性本身。安德森在刻画人物时,融进了不少自己的个性,他在写别人的同时也在写自己。而奥康纳想要描写的则更像是一个宗教寓言,表现出一种冷静而不介入的态度,作为旁观者从远处窥视着人生舞台上的一幕幕表演。罗益民在《外国文学研究》上发表了《岸与圈――沈从文的与安德森的》,作者把这两篇几乎同时发表,但写于不同国度的小说从主题意象进行分析比较。霍冬克的《美的独白与死亡――从安德森到张爱玲的》(《郑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认为,安德森的《森林之死》在格兰姆斯家的女人“喂”的行动中发现了一个没有符号的世界,同时也发现了现存文明的有限性。作者把《森林之死》中格兰姆斯之死与《花雕》中郑川嫦的死作了比较分析,两者都透着悲凉之气。从安德森到张爱玲的跨越,其实是在关注共同现世苍凉之感时,对一个共同丢失了的沉默大陆的再发现。

何征的《女性:艺术家的摩西――评析中女性人物与乔治•威拉德的关系》(《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通过女性主义视角,探讨了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小城畸人》一书中所塑造的女性人物与书中主角乔治•威拉德的关系。用女性主义和女性主义语言学研究所提供的批评视角和成果来加以审视,旨在揭示这些女性一生追求的受挫、失落、沦为“看不见”的牺牲品,直至“失语”的根源――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贬斥及男权独白的霸权,并探讨新女性形象及两性关系。

陈红的《安德森的叙事艺术和文体风格》(《邵阳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从叙事视角、叙述语言等角度探讨其精湛的叙事策略、独特的文体风格以及小说的深层意蕴。在安德森看来,文学的功能不止于社会的观照以及言语传达的表象,更在于能唤起读者的感觉、想象,接触另外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中得到启示,对生命做更深一层的理解。

封一函的《安德森的的元小说特征》(《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从元小说视角方面展开研究,从寓意的极致美,晦涩的简明性等四个方面来表现了作者所追求的不是情节, 而是难以捉摸的形式。安德森的故事所表现的不是寓意而是追求理解寓意的途径。所谓“元小说”是指有关小说的小说,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小说。传统小说往往关心的是人物、事件,是作品所叙述的内容;而元小说则更关心作者是怎样写这部小说的。《林中之死》是元小说的代表作,即把小说的形式作为自身创造的隐喻。

杜平的《畸人心态录――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 年第6期)从象征主义视角上探讨了象征手法的运用是《小城畸人》的一大特色,它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表达效果。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象征便是背景。《小城畸人》的主要布景是暮色与黑暗,幽暗的黑色及泥沼的灰色笼罩着瓦恩斯堡镇。在这块布景中,作者不时点缀上几颗枯木和一些歪曲零碎的东西,便烘托出了一种破败,悲戚的气氛。这种环境正适合衰败人的世界,畸人们在夜晚的保护下探索有知觉的生活。

江锦年的《的互文性解读》(《学习月刊》2009年第2期下半月),该文试图对作品的人物形象、主题、作品形式和情节安排等方面进行互文性解读,揭示《小城畸人》与数部经典作品间的互文性关系,展现其多元并包的艺术特点以及《小城畸人》在人物形象和主题上对《怪异故事集》《儿子与情人》的吸收和改造。

如果我们把九十年代的论文跟最近十年的论文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近十年的一些特点。首先,论文的数字在逐年上升。其次,大多数的文章是在高等院校的学报上刊登的,而且并不集中在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学院这样的基础比较雄厚的院校。有些教育学院、师范院校,甚至师范专科学校如邵阳学院、宿州教育学院的学报都发表过关于舍伍德•安德森的论文,作者多半为那里的教员或研究生。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说明我们有一支年轻的喜爱舍伍德•安德森的研究队伍。第三,从论文内容来看,有关于他的生平、时代背景,也有关于他的叙述艺术、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还有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把他跟鲁迅、沈从文等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不仅如此,在议题的范围、资料的引用和论述的深度方面都比90年代有进步。

三、国内会议对安德森作品的总体研究

有关安德森的文学学术会有1996年的黑龙江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徐文培的“评两篇探究怪诞人心理的杰作”以及2001年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方智敏的“美国梦的幻灭,黑色幽默的滥觞――浅评舍伍德•安德森的《鸡蛋》。”《鸡蛋》的叙述者用直截了当的方式来讲述他父母亲的故事。原本质朴快乐的父亲在母亲的影响下,夫妻俩投资了一个养鸡场。但随之孵出的小鸡染上了各种各样的疾病,一只接一只的死去。安德森用鸡蛋构成整个故事关键的象征主义――美国梦的象征即拥有大量财富和上流的社会地位。美国梦难圆,养鸡场最后只得以彻底的失败而告终。方智敏认为,安德森用荒唐可笑的幽默手法来表现叙述者的父亲对美国梦的追求与破灭。但这种幽默是心酸的、讥讽的,同样也是荒诞的。在艺术手法上,安德森对黑色幽默的探索和运用,开一代之先河,为20世纪60年代黑色幽默作家,海勒、冯尼古特等的创作起了指路明灯的作用。

然而,回顾这些年来的研究成果,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不少不足和问题的。首先,我们的研究过于集中在安德森的《小镇畸人》及《林中之死》等作品上,对其他长篇小说及诗歌较少有研究。其次,在安德森作品的研究内容方面没有太多的变化,对前者的分析研究多半集中在“畸人”形成的根源,象征主义的运用,叙事艺术等而对后者的分析研究多半集中在《林中之死》的主题解读,象征运用,叙事艺术及主题风格等。即便是谈人物,多半是集中在农妇格雷姆夫人,大家往往是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来论述,强调他是父权社会的受害者和牺牲品。从中可以看出,研究者的选题还是较为单一,过于集中,有重复研究的现象。对安德森其他作品形式如诗歌等的研究尚为空白。张强的《舍伍德•安德森研究综论》(《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认为,对于安德森这样一位对美国现代小说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作家,国内对他的研究尚嫌欠缺系统性,突出体现在对安德森创作思想和小说技艺发展演变的系统研究仍属空白。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安德森作品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创作思想、技艺的演变。

四、结语

舍伍德•安德森的作品为当代文学理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特别是早期关注畸人的作品。笔者相信随着安德森的长篇小说《暗笑》的译介,必将引发新一轮的对于安德森的作品的研究热潮,尤其是对于他的长篇小说的关注与研究,这块领域的国内研究一直处于空白状态中。可以说,对安德森的研究还会继续下去。我国的安德森的研究还是有改进完善的可能性。学者们在撰写论文前不妨查一下中国期刊网,避免跟已有的论题重复。我们也可以到网上了解国外有关安德森研究的动向或利用国内已经译介的安德森的小说,扩大对他的了解,从而发现新的研究课题。总之,我们既要重视对安德森作品的译介,也要重视加强自主研究,从而更好地为我国文学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何征. 女性:艺术家的摩西 ――评析《小城畸人》中女性人

物与乔治•威拉德的关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7月第

18卷第4期

[2]杜平. 畸人心态录――《小城畸人》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

[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11月第六期

[3]封一函. 安德森的《林中之死》的元小说特征[J].外国

语学院学报 2000年9月第23卷第5期

[4]陈红.安德森《林中之死》的叙事艺术和文体风格[J]. 邵阳学

院学报 2003年第6期

[5]方智敏.美国梦的幻灭,黑色幽默的滥觞――浅评舍伍德•安

德森的《鸡蛋》[J].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

403-414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3-052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学校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现实生活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而枯燥的教学方式也很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要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有效性,就要走进学生的生活,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有所感悟。

一、开展问题讨论,开拓思维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将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等融合在一起,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优化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围绕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以此来开拓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在公共汽车上》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围绕课本中所说的“曹阳”的故事来进行讨论,让他们自主思索,并进行小组讨论,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看待“曹阳”的故事的;如果自己以后遇到这种事情,该如何处理。教师可以适当地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促进学生思索,如“大家可以设身处地想一下,如果你是曹阳,当你坐在座位上的时候,心中有什么感受呢?旁边的那位大哥哥如何想呢?老奶奶又会感觉如何呢?”此外,还可以将话题扩展开来,提出:“大家在乘坐公共汽车的时候,是不是也会遇到一些事情呢?大家有没有看见过发生在公共汽车上的不文明现象呢?你在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会怎么做?”然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就“看见需要帮助的人不让座”“在公共汽车上大声说话、吵架”“在公共汽车上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思考,使学生认识到要争做文明乘客。

要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质量,可开展问题讨论,促进学生自主思索、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重演德育故事,促进感悟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之本,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关注学生的内心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在教学的过程中,可让学生重演德育故事,使学生感悟德育道理,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我的家乡在哪里》一课时,可以将重演德育故事融入教学之中,让学生尝试上网搜索资料,看看自己的家乡有什么传说故事,又曾经出现过哪些英雄人物,了解这些英雄人物为了保卫和建设自己的家乡作出了什么贡献。然后,让学生以“最美家乡人”为主题,查询一下历史上和家乡有关的德育故事,要求学生将这些故事编成简短的小品,小组合作表演小品,如演绎辛弃疾、文天祥等爱国人物的故事;演绎黄香、老莱子等尊老爱老的故事等。最后,让学生尝试说一下自己从这些故事里得到什么启迪;故事里的人物形象体现了怎样的美好品德;自己要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美好的品德,而重演德育故事的方法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让学生在感悟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三、开展课外活动,开阔视野

要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就要开展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开展课外活动,可以给学生开拓一片新天地,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理解德育思想,提高自己的觉悟,并让他们懂得带着一颗感恩之心投入积极的人生中。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品德和社会四年级下册的《绿色小卫士》一课时,可以将课堂从教室内搬到教室外,让学生在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内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以保护花草树木为目的,去学校草坪、公园、绿化带等地方进行生态活动。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让学生争当护花小使者,在公园里看见有人攀折花朵或摇动、攀爬树木的时候,让学生上前阻拦,并告诉对方要爱护花草树木。教师还可以开展“种花行动”,让学生在园丁的帮助下认识各种花草树木,并尝试种植花朵,在栽种和浇灌花朵的过程中感受到种植花朵的辛苦,并体会到爱护花草树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教师可以适当地指点学生,告诉学生哪些行为是对环境有利的,哪些行为是对环境不利的,让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给小树绑绳子、扶起歪斜的警示牌等,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这样的活动将课堂从教室内搬到教室外,让学生在实践行动中懂得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228-01

小学品德和社会课原则是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它反映了小学品德和社会课规律是实现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目的指南针。在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有利于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目标和课程标准的实现。

1 激发主动原则

主动是教学活动的最本质特征,主动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活动是主动的体现,无教学活动的主动,也就没有主动的教学活动,主张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学习观倡导: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主动学习也是学生积极的学习,它不用督促、批评,当然更不要强迫、惩罚。学生主动学习的基本特征的表现应是学生对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激情高涨。所以实施有效的小学品德和社会课首先要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受外在的压力而被迫的让学生学习。因此活动教学设计注重的激发主动原则,旨在是要求小学品社课的小学品德和社会课必须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小学品德和社会课中,积极主动的进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从而发展开拓认知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个性特质的彰显。激发主动原则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要求教师必须积极尊重学生的学习自力,信任学生的内在主动的强大潜力。陶行知曾提出对学生教学教师必须依据的五大解放:(1)解放学生的学习的头脑,让学生能想。(2)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能干。(3)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主动说。(4)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现实社会里去探寻获得丰富的知识,让学生从封闭似的学校中解放出来,让学生享受快乐的大自然,与大自然为友。(5)解放学生的时间。这五大解放的立足于培养儿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要想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实现这五大解放,作为教师首先必须给予学生尊重和最大的信任。在进行小学品德和社会课设计的过程中,充分相信他们的内在强大的学习潜力,使学生自由自在的在知识的海洋中探求,在大自然中探索新奇,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而不去呆板的亦步亦趋的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2 设置问题原则

小学品德和社会课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引导下,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之中,是以解决问题为主旨,围绕核心问题,让学生主动的与外界即他人或物体进行充分的交流、交往,在相互作用下,在与外界对象交往的过程中,来增加学生的内心体验的教育教学过程。它是含盖了全架构的完整的教育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及评价标准的体系。因此科学设置问题是小学品德和社会课开展活动教学要遵循的一个重要教学原则。科学设置问题原则通俗的意思是指开展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活动教学中要在教师引导下围绕特定的主题进行教学活动,可以以一个或几个问题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进行教学活动。在我们实际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较多的这样的教学场景,在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课前设计好的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在教师事先发给学生的课文内容信息中寻找答案,这样的教学活动我们认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活动。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真正的真正意义上的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活动应该是以问题解决为目的的,问题的答案不是老师预先设计好的,而是需要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思考或争论,需要通过学生与他人或物体进行直接性的交互活动,在与对象的交往作用过程中得出的,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出现一个确定的、唯一的答案的。问题的最终解决的措施通常是开放性的,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培养。

3 具体情境原则

具体情境原则是指可以以小学品德和社会课要设立具体的情景为立足点,在这个具体情景下来教师来设计教学,小学品德和社会课活动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在具体情境中,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任务,围绕特定主题,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与他人或物体进行交互作用,在学生主动的与外界即他人或物体进行充分的交流、交往,在相互作用下,在与外界对象交往的过程中,来增加学生的内心体验的教育教学过程。所以说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活动教学要遵循具体情境原则。它是指小学品德和社会课活动教学要设立具体的情境,在具体情境下来设计、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因为在现实的小学品社课的实际活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脱去情境的,即教学中具体的情境和实际操作的教学设计是异轨的教学。这是值得教学一线的教师深思的问题。

4 创造民主原则

在小学品德和社会课中,教师与学生各自的责权利要分清楚,作为学生有公开地讲出自己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权力。教师民主的课堂是让学生把自己的意见大胆的说出来,然后教师组织其他学生们为之讨论或辩论,这样意见的真伪对错就很快明了了,所谓是真理越辩越明。如此通过学生和老师的公开讨论,合理的意见予以肯定并给予保留,不合理的意见则给予抛弃,很难以判断合理与否的意见则在时间不容许的情况下留待课下继续讨论交流,在如此一个公开讨论问题的教学过程的民主情景中,各种偏见、误解、错误的看法统统将伴随着讨论空间的扩大和讨论时间的持续而给予完满解决。这样的课堂教学长期开展就能让学校教育逐渐从封闭的呆板的教学走向活跃的开放的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实际活动教学中民主的课堂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民主的教学使孩子们能够解放出来,打消他们的胆怯和依赖老师的心理,使学生们能够无拘无束的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看法甚至是个体的情感体验,不担心教师和同学的讽刺和耻笑,总之,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民主活动教学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探索的乐趣,从而习得新知培养了能力。

参考文献: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篇(6)

“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在进行道德相关章节教学时所采用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道德教育教学内容与自己的关注点、兴趣点和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自主地创作、排练、表演道德小品,并从中受到道德教育,将课本上的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的过程。它可弱化甚至消除学生在道德说教和灌输中的抗拒心理,增强道德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增强高校道德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有很大意义。

一、提高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有效性的意义

(一)为学生提供有效的道德实践机会。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令人信服地论证了人的认识能力的形成归根到底取决于人的实践活动。而道德认识作为认识的一种,同样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在实践中,实践主体会积极主动地甚至细心谨慎地把握自己与世界的价值关系,自我理解道德的意义,产生遵守道德规范的需要,道德因此成为一种自律而非他律的行为。所以“道德的本质是实践的,这是一种精神实践或实践的精神,实践是道德产生的最终途径和道德评价的根本标准”。[1]

根据道德与实践的关系,道德教育教学不是照本宣科地传授道德条文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参与道德实践的过程。提高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的有效性,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道德实践机会,促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道德的意义,形成道德自律。

(二)为学生构建有效的交往协作平台。皮亚杰认为个体道德责任的发生过程是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的转变过程。客观责任属于他律,主观责任属于自律。而道德责任由客观责任向主观责任、由他律向自律不断转化的机制就是“交往协作”。皮亚杰认为,通过交往协作“个人把他自己个人的动机和所有人所采纳的规则加以比较,他就被引导去客观地判断别人(包括成人)的行动与命令。从这个时候起,单方面的尊重便减弱了,个人的判断便开始了,在这样的后果中,协作既压制了自我中心状态,又压制了道德实在论,因此便达到了规则的内在性。一个新的道德就跟着纯义务的道德之后出现了”。[2]也就是说,交往协作让人们真正认识和理解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应有关系及人在社会中应有之地位;获得更多的机会比照观点、开展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学会理解别人,并为别人所理解,在相互尊重和移情式换位思考中实现道德规则的真正理解与内化,产生道德意识和责任。

根据上述理论,高校道德教育教学要从单纯讲授转变为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交往活动。提高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的有效性,可以有效地模拟社会交往活动,创设各种交往协作情境,因此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内化道德规范、形成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

(三)有效地为学生开辟社会认知的途径。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是决定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因素,所以一个人的道德发展体现为道德判断的发展。而道德判断又以认知为基础,包括逻辑认知(或叫做逻辑思维、智力)和社会认知,其中逻辑认知是一定道德判断发展的前提,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实际上已从基本认知能力方面决定了道德判断发展可能达到的阶段的上限;但一个人达到某种智力水平并不一定意味着其道德判断也达到了相应水平,因为“一般的社会经验和社会激励是比智力因素更为重要的影响道德判断发展的另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3]科尔伯格称其为角色扮演机会,认为它属于社会认知范畴,是逻辑发展阶段与道德发展阶段间的桥梁。所以,道德教育不仅要发展受教育者的逻辑认知即智力,更要让他以各种角色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提高社会认知能力。

科尔伯格还根据道德判断的结构,把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根据这个理论,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第三水平的阶段5和阶段6。这个阶段学生的逻辑认知即智力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已经能够从社会契约和普遍伦理原则的角度认识道德责任。由于他们一直过着校园生活,社会认知水平较低,道德教育教学急需填补这一欠缺,因而需要给学生提供各种社会认知的机会。提高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的有效性能够有效地模拟和设计各种社会活动,让学生以不同的角色认识和理解社会,增强社会认知能力,从而使道德判断发展到应有的水平和阶段。

二、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有效性弱化的原因

目前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在很多高校道德教育教学中已被经常采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导致这种教学法的有效性弱化。

(一)教师没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道德小品表演实践教学中,教师是发动者、组织者,他们的主导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效果的强弱。一些学校和教师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误解,以为实践教学就是完全让学生自己开展某种活动。因而在道德小品表演实践教学中,他们把任务布置给学生之后就不再过问了,结果学生得不到督促,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得不到指导和帮助,热情渐渐消失,导致实践教学活动无法进行下去或流于形式。部分学校和教师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完全是思政课教师的事,其他诸如学工部、校党团组织等思想政治教育部门没必要进行配合。结果,在道德小品表演实践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唱独角戏。由于思政课教师精力和时间有限,不可能在学生进行道德小品创作、排练和表演的过程中全程陪同,对学生的组织、指导、关心、鼓励和服务不到位,即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低落,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学生没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无论是理论课教学还是实践课教学,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道德实践教学尤其如此。因为一个人道德责任的形成需要他在实践活动中自由发挥和自主判断,不在自由和自主条件下所形成的道德责任仍然是他律性的客观责任。正所谓“如果没有自主的判断,行为也就无道德可言”。[4]

有些教师在实施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时,从道德小品的选题、创作、排练到表演,完全贯彻自己的意志,强制性地或机械性地对学生进行操练,不给学生自由发挥和自主判断的机会,造成学生兴趣不高,甚至与教师关系紧张,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三)小品表演没能和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道德教育环境是健康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必要条件”。[5]同理,校园的道德教育环境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道德塑造作用,创建优良的校园道德教育环境,对强化道德教育教学效果至关重要。而校园道德教育环境就是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在内的校园文化环境,其中物质文化环境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校园绿化和美化等物质形态,精神文化环境是包括诸如学校规章制度和领导体制在内的制度文化环境和诸如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内的观念文化环境。所以,在实施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的过程中,应该把其中的优秀成分添加到校园文化的物质形态、制度形态和观念形态中,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从而进一步拓展和强化道德小品的教育作用。

有些学校的教师仅仅让学生在自己的教学班级表演道德小品,没有把一些优秀的小品表演在全校推广,没有将道德小品表演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致使小品表演的道德教育作用随着班级表演的结束而逐渐消失,弱化了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的有效性。

(四)教学评价不到位。“没有教学评价的教学活动是不完整的,也是不能可持续发展的。”[6]有些学校在实施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时,没有对教师和学生提出考核的要求和标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工作量无法计算,工作质量无法衡量,干好干差一个样;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态度和在道德小品创作、排练、表演中的贡献得不到科学的体现,优不奖,差不罚。结果,教师将道德小品表演的任务布置了事,学生象征性地活动一下结束,对道德教育教学没有起到太大的促进作用,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的实效性较低。

三、提高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有效性的途径

(一)建立能够统领高校思政教育各方力量的领导体制。高校道德教育是由思政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学工部和党团组织工作人员共同完成的,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的实施同样需要各种教育力量相互配合、彼此协作完成。因此要建立一个能够统领高校思政教育各方力量的领导体制,为学生的道德小品表演活动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最好是将高校学工部和团委等具有思政教育功能的部门纳入“思政课教学部门”管辖领导,因为高校思政课是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可以让一个校领导(如书记或副书记等)统一分管所有思政教育部门,由他要求、推进思政课教学部门、校团委、学工部等相互沟通,共同制定实施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的各种规范,并组织开展活动。

(二)综合利用高校道德教育力量。在充分讨论、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细则,明确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学生会和团委及各系部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学生道德小品表演活动中的职责、任务,使全校从事思政教育的人员能够积极参与,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其中思政课主讲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确定道德小品的选题范围,向学生提出原则性的指导和具体要求,并首先在思政课堂上让学生表演;其他教育工作者起协助作用。因为思政课是我国高校必修课程,覆盖所有在校大学生,课程本身蕴含丰富而系统的道德教育内容;思政课教师一般接受过专业训练,对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有系统而深刻的理解;道德小品表演形式的实践教学也是为了配合思政课程中的相关理论教学而实施的,所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其他教育人员难以比拟和取代的。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道德小品的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思政课教师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弄清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并与教材中道德教育的内容相结合,在与其他部门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充分研讨之后,确定道德小品的最佳选题范围。其次,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思政课教师在班级向学生提出道德小品创作和表演的各项要求之后,要和班主任、辅导员和党团组织工作人员一起,按照分工和职责指导和帮助学生创作、排练和表演,及时解决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保持和提高学生参加活动的热情。再次,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道德小品表演活动时,除了原则性的错误应予以强行纠正外,其余的所谓“指导”就是协助学生、服务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选择、自主决策、自己负责。最后,要利用当代大学生竞争意识强的特点,设计一套公平公正的选拔、竞赛和奖励机制,把优秀的道德小品推荐到各系部参加比赛,各系部比赛的优胜者参加全校的比赛。

(四)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把道德小品表演教学中涌现出的优秀成分添加到校园文化的各种形态中。例如将道德小品表演中那些好的剧本、图片、视频和先进人物的介绍等,添加到校园物质文化形态中;把活动中好的经验、做法、程序等加以制度化、纪律化,添加到校园制度文化中;把道德小品中反映出的一些道德观念加以倡导,落实到师生的观念和行动中,优化校园观念文化环境。由此创造一个领导和教师作风正派、管理严格、学习风气浓厚、人际关系融洽的工作环境;一个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习环境;一个助人为乐、互谅互让、爱护环境的生活环境等。以此促使学生在道德小品表演中接受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力量持久化。

(五)严格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评价,评价他们在活动中的工作量和工作态度。二是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他们在道德小品表演过程中的态度、参与度和贡献,并将他们参与活动的情况与他们的思政课期末成绩挂钩,可按1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只有这两个方面的评价严格了,才能避免“走过场”现象的出现。为此,思政教学部要与各相关部门在共同研讨的基础上制定“关于师生参加道德小品表演实践教学的成绩评价标准”,同时要建立并畅通包括意见箱、网络、座谈会等在内的各种信息搜集和反馈渠道,使师生在活动中的出勤、指导、服务、排练、表演等情况都能及时得到反馈,根据搜集的信息,对照评价标准,对参与活动的师生进行评价,对优秀者予以表彰。

道德教育教学是一种实践性、现实性很强的教育,迫切要求改变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方式,采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渗透式、参与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自主的道德小品表演实践教学有助于实现道德教育教学由灌输向引导转变,由说教向渗透转变,由讲授式向体验式转变,由静态向动态转变,由抽象向生动转变,能够促进道德教学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信仰体系向行为习惯转化。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这种教学方法,增强其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文静.皮亚杰的道德责任发生论及其教育意蕴[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3):124-127.

[2][瑞士]皮亚杰.傅统先,陆有铨译.儿童的道德判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478-479.

[3]张治忠,马纯红.皮亚杰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比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1):71-75.

[4][美]弗莱德·R.多尔迈.万俊人译.主体性的黄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2.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篇(7)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分为《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两门学科,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目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使小学德育教育没能发挥最大功效。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研究解决的方法,力求促进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转变转变不及时

重视德育教育程度不够,阻碍教育进程。在当前教育体制下,受社会形势、升学率、学生家长等因素影响,许多学校仍把应试教育放在了首要位置,重“智”轻“德”现象十分严重.因为他们把升学率、生源以及学校的声誉作为了学校未来发展的前提,从而导致把与应试无关的思想品德课程严重忽视。更多的家长及个别老师也认为思想品德课程是副课,理论成绩差不多就可以,甚至一些学校还出现随意占用思想品德课程,以满足应试课程的课节不足,从而剥夺了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的权利。在思想品德课上采取了灌输式、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这不但忽视了学生的精神自由以及主体性,同时,也会造成一种强烈的逆反心理。

2.课堂教学质量不高

课程设置不够完善,教育部规定小学 1、2 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程每周应安排 3 课时,但是往往大多数小学只安排了 2 课时,还经常出现语文、数学老师以各种理由占用思想品德课时的现象。此外,更多的小学将思想品德课安排在下午的最后一节,这个时间的学习效果相对较差。教师素养提升不足,学校对思想品德师资配置也不够重视,甚至出现一些兼职教师。个别的思想品德任课教师自身就对思想品德教学不够重视,在专业进修上也是忽冷忽热,对新课改也认识不足,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时,也只是走走过场,应付了事。一些小学校的思想品德任课教师师资队伍整体学历与素质偏低,无论是综合知识,还是专业知识都有待提高。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大多数思想品德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过多地注重了抽象化的思想品德理论的传授,忽略了课改的纲要,也忽略了小学生生理、心理特征以及接受的程度和内化效果。一些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多以传统的客体论、填鸭式的模式进行思想品德教学,使得小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位置。以上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小学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质量。

3.不能合理利用社会资源

忽略风土人情教育导致脱离生活实际,许多思想品德教师缺乏对少数民族的民族习俗了解与分析,严重忽视了风土人情教育,仍旧按正常的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方法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往往导致了脱离实际、无的放矢的低效教学,未能将民族团结精神、爱国精神、集体精神融入到教学中去。轻视传统节日教育导致弱化隐性教育,许多学校在进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过多地强化了思想品德教学显性课程的教育作用,忽视了小学生会在学校、社会的大环境、家庭的小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的隐性教育。尤其是具有革命、爱国等传统节日的隐性教育过于弱化,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清明节等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家庭、学校、社区、社会这四者之间都会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时效性产生巨大影响,但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对此方面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不足,造成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四者有机整合不足。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改进策略

1.理性思考家庭教育

家庭是小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一课堂。同时,家长也是其思想品德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学生家长的言行举止也起到了“言传身教”的主导作用,这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德育行为的形成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因此,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应加大社会力量及宣传力度来呼吁家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使更多的家庭走出对子女思想品德教育的误区。首先要全面提升家长的自身素养及教育能力,有效发挥家长的表率、引领作用,家长不但要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子女的心理特点与生理特点以及成长的规律,还要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对子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整体优化学校教育

完善教育的实施机制,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完善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体系。创新课堂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学校、家庭、社会实践活动,融入小学生能够理解的、符合时代的社会信息。开展具有实践性的课外实践活动,加强小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营造学校的文明氛围,为小学生们创设一个整洁优美、生机勃勃、井然有序、人文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出校园文明的润泽作用。

3.综合依托社区教育

加大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宣传力度,以“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激起小学生对新时代、新德育观念的认知,并以科学文明、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热爱祖国为小学生的德育风尚方向标,引领学生及时调节自身主体之外的社会德育标准,并实现小学生对品德认知以及品德行为的自我完善,从而进一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参加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让小学生参与社区帮扶助民活动,如为敬老院老人洗衣服、剪指甲、聊天;针对有困难的残疾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帮助等等。让他们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去深刻的感受、领悟真正的良好品德观念、良好品德行为。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的绿色环保活动,不但可以让小学生们以主人翁地位去积极地参与这些环保活动,并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充分地体验集体生活、集体荣誉。

4.立体整合社会教育

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各地方政府与地方教育、学校都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同时,地方政府在财政投入上也应加大对各学校资金的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学校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以进一步提升思想品德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同时,还应加大对各个社区、乃至整个地区思想品德教育的宣传力度。引发社会成员的普遍关注,社会生活对小学生的影响也极为重要,这其中也包括了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隐性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社会所有成员的思想品德的宣传与教育工作,从全面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入手,加强品德规范的协调与制约的相互关系,并通过社会舆论、宣传媒体等手段进一步引发社会所有成员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关注程度。

三、结论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重点,明确了教育方向,适应新时代德育发展的需求。理性思考家庭教育,整体优化学校教育,综合依托社区教育,立体整合社会教育,应成为德育工作新的焦点,关注对象,从而更加深入的让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水平得以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罗艳林.浅议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三贴近”原则[J].当代教育论坛(学研究),2011(03):35-36.

[2]林湛.试析《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01):95-98.

[3]李锐温.品德与社会课开放教学策略探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09).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篇(8)

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各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一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的管理体制是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与时事教育、学校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校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品德)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班主任、政教处、共青团(少先队)干部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学校的德育任务。

1.制订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在开学初,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召开政教主任、班主任、团总支书记(少先队辅导员)、政治(思品)教师联席会议,根据思想政治(思品)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校本学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中心,制订“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计划。计划包括:本学期德育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思想政治(品德)课哪些内容作为本学期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品德)课怎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教学,向学生提出哪些行为要求;政治思品课教师、班主任、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共同开展哪些教育活动,内容、形式、目的是什么,谁牵头组织等。

2.根据计划安排,各教育渠道做到目的统一、内容统一、行动统一。

3.学校德育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共同搞好学校德育工作。建立“四位一体”教育教学,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思品)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利于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形式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形式,是把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学生撰写小论文、专题讲演会、英模报告会等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对学生进行“知行统一”教育的教学结构形式。

1.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在要求。一方面,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恰当运用实际材料讲清理论基础知识,使学生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另一方面,教师必须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实际问题,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组织学生搞好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教师组织学生到社会做调查,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课授课之前或授课之后,师生坚持向社会做调查,了解社会生活实际。把调查上来的材料运用于课堂,进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这样做有利于教师讲清知识理论,学生弄懂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3.组织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定期召开小论文宣读会。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促进学生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的重要一环。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和宣读小论文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思想政治课学到的理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教师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定期宣读小论文,是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4.上好思想政治(品德)活动课。思想政治活动课是和政治课有联系的,但又是不同于思想政治课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它是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有关内容或在思想政治课的理论、观点指导下开展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必须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适当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性的活动,如主题班会、讲演会、知行统一汇报会、小论文宣读会、知识竞赛等活动。

三、建立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体综合评定制度

对思想政治(品德)课进行整体改革,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仅要在教材内容、教学管理体制、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而且,必须在考试方法上进行改革,打破单一笔试、一张考卷定成绩的考试制度。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综合评定制度,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班主任、政教处和共青团(少先队)干部组成“四位一体”的评委会,把学生知识理论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情况综合起来,评定学生政治课思品课的学习成绩的制度,它包括理论知识考试评定和行为表现考核评定。

1.理论知识考试评定:把每个学生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分数平均作为一学期政治科、思品科的理论知识成绩,然后根据这个成绩做定性评价,90分以上为优,70~89分为良,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篇(9)

1. 建立新型的思政课教育体制

作为政治课教师,我们在不断探索新型的思政课教育教学体制,这种体制的具体内容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与时事教育、学校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校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品德)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班主任、政教处、共青团(少先队)干部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学校的德育任务。

具体做法是:

(1)制订思想政治(品德)课教育教学计划。在开学初,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召开政教主任、班主任、团总支书记(少先队辅导员)、政治(思品)教师联席会议,根据思想政治(思品)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校本学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中心,制订“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计划。计划包括:本学期德育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思想政治(品德)课哪些内容作为本学期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品德)课怎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教学,向学生提出哪些行为要求;政治思品课教师、班主任、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共同开展哪些教育活动,内容、形式、目的是什么,谁牵头组织等。

(2)根据计划安排,各教育渠道做到目的统一、内容统一、行动统一。

(3)学校德育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共同搞好学校德育工作。

建立新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思品)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利于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

2. 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

形式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形式,是把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学生撰写小论文、专题讲演会、英模报告会等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对学生进行“知行统一”教育的教学结构形式。

(1)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在要求。一方面,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恰当运用实际材料讲清理论基础知识,使学生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另一方面,教师必须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方法去分析实际问题,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组织学生搞好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教师组织学生到社会做调查,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课授课之前或授课之后,师生坚持向社会做调查,了解社会生活实际。把调查上来的材料运用于课堂,进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这样做有利于教师讲清知识理论,学生弄懂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3)组织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定期召开小论文宣读会。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促进学生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的重要一环。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和宣读小论文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思想政治课学到的理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教师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定期宣读小论文,是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4)上好思想政治(品德)活动课。思想政治活动课是和政治课有联系的,但又是不同于思想政治课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它是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有关内容或在思想政治课的理论、观点指导下开展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必须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适当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性的活动,如主题班会、讲演会、知行统一汇报会、小论文宣读会、知识竞赛等活动。

3. 建立知行统一的综合评定制度

对思想政治(品德)课进行整体改革,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仅要在教材内容、教学管理体制、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而且,必须在考试方法上进行改革,打破单一笔试、一张考卷定成绩的考试制度。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综合评定制度,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班主任、政教处和共青团(少先队)干部组成“四位一体”的评委会,把学生知识理论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情况综合起来,评定学生政治课思品课的学习成绩的制度,它包括理论知识考试评定和行为表现考核评定。

(1)理论知识考试评定:把每个学生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分数平均作为一学期政治科、思品科的理论知识成绩,然后根据这个成绩做定性评价,90分以上为优,70分-89分为良,60分-69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2)行为表现考核评定:由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班主任、班长、团书记组成评委会,根据思想政治(品德)课向学生提出的行为要求及《守则》、《规范》内容,制定行为表现考核标准。采取自评、小组评、最后评委会总评的办法,给学生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篇(10)

《品德与社会》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几个目标的内在统一。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活动少

由于小学教师定编人数有限,教学人员紧张。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品德与社会》课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基本上就是兼任。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此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

(二)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不是很清楚。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把《品德与社会》课把当成过去的政治课,满堂空洞的说教,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也没有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件”、“现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教学偏于一隅,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

小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授法,而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与活动中”。许多适用于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启迪法、讨论辨析法、分组活动法、游戏表演法等一般很少使用。还有不少小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面临困难。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上述几个方面,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品德与社会》课所担任的教学任务极不相符,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

二、应对现状的基本策略。

(一)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课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提高认识,就要求学校管理部门从思想上重视,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W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一“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一“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要改变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推行开放性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开放性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就是以多方位多角度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渠道,以主体参与贯彻始终,以提高品社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我认为开放性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有下面几个方面: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篇(11)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对促进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置,为提高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提供了支持,同时也对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形成了有力的促进。为此,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理解,我们应认识到其对小学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促进作用及其重要性。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如何做好传统文化的熏陶

(1)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将传统文化作为侧重点。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为了做好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学生能够感知祖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应在实际教学中重点选取传统文化为内容,并以此为切入点做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例如:可以在教材中对涉及传统文化的章节进行重点分析和精讲多练,保证传统文化教学能够得到有效开展,提高教学效果。

(2)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影响和渗透。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除了要正面讲解之外,还要注重影响和渗透,使学生能够在不经意间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实现由浅入深的教学。例如:在教学五年级《让诚信伴随我》这一单元时,可以通过给学生讲故事,让学生讨论并续写书中有关诚信的故事,让学生搜集有关诚信的故事,学生讲故事等方法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听故事,讲古今中外诚信的故事,以及续写书中故事等方式,明白了“人无信不立”的道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应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应采用循序渐进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影响和渗透,满足教学需要。

(3)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在此基础上要想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做好传统文化的熏陶工作,就要从了解学生特点入手,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多的了解传统文化,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进而为提升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帮助。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如何弘扬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应将弘扬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性,为了保证其整体教学效果满足实际需要,应将弘扬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依据,在教学思路制定、教学方法选择和教学内容选取上下功夫,重点开展传统文化教学,使学生能够获取更加全面的传统文化知识。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应增加传统文化的介绍,激发民族自豪感。为了实现弘扬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的教学目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应增加传统文化的教学比例,应对传统文化部分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并将传统文化作为教学重点,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应转变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在教学模式选择中,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想实现弘扬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的教学目标,就要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模式创新,用较大的篇幅对传统文化进行介绍,并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看,满足教学需要,做到对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