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7 15:02:38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篇(1)

电教媒体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巨大的表现力,能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的现象、情景、过程,有效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开拓更广阔的视野。幼儿期是一个人语言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而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工具,具有其他工具无法替代的优越性。在语言活动中利用网络资源展开教学,不仅能使教学过程充满童心、童趣,更能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对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有着深刻影响。

在语言活动中开展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使教学过程充满童心、童趣,更能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对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有着深刻影响。而且,可以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语言情境,激发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创设动态情境,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渲染欣赏氛围,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呈现丰富的语言情境,使幼儿活跃思维,提高创造力。

一、运用多媒体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语言情境,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所以我们应借用网络资源,为孩子们创设语言学习情境;利用网络资源知识面广、内容丰富等特点为孩子们的发展创设空间;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有具体感性的立体信息的动态情境,直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使其想说、敢说。

如在教学小班语言《小老鼠的魔法棒》时,光凭讲故事无法激起幼儿的学习欲望,但播放了《小老鼠的魔法棒》的白板教学课件后,幼儿立刻被深深吸引住了,尤其幼儿还能到白板前操作,更是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随着逼真形象的音像和富于动态的情景,幼儿情不自禁地想说、乐说,很快进入活动中。整个活动结束后,幼儿还意犹未尽,强烈要求再看一遍。由此可见,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创设有具体感性的立体信息的动态情境,直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使其想说、敢说。

二、创设动态情境,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

课件中动态的信息因为富有真实感,而能唤起幼儿已有的经验,使用时不仅将它单纯地作为某一知识去理解,而是在积极运用已有的经验理解和把握它的同时,产生好奇和疑问,促使幼儿积极质疑。与此同时,教师用鼠标器控制画面,做到动静交替,使幼儿通过交流、表达,更充实地把握住故事内容,从而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如儿歌《小兔子开铺子》、《小老虎过生日》、《梳子》等,它们的课件就起到了这样的好作用,多媒体在这里起到很好的优化语言教学课堂的作用:创设宽松的语言情境,激发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渲染欣赏氛围,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三、渲染欣赏气氛,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感知力。

幼儿的语言是在运用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巧妙运用多媒体可以给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情境,使幼儿有效丰富自己的语言经验。

在童话表演《会唱歌的生日蛋糕》教学中,我们让幼儿在看、听动画片《会唱歌的生日蛋糕》的故事中,尽可能地获得语言信息。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为幼儿设计了配套的角色表演,让幼儿在动态的画面中,激起表演欲望,使幼儿在看、听动画片《会唱歌的生日蛋糕》时,就跃跃欲试,情不自禁地模仿动画片中的小动物的表情与一举一动。接下来,我们专门组织幼儿进行表演。从而使幼儿既巩固了故事中的角色对话,又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使他们喜欢表演、乐于表演。

四、运用电教媒体为幼儿呈现丰富的语言情境,使其活跃思维,提高创造力。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篇(2)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98-02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需要,以案例为基础,组织学生围绕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进而使学生获得相关知识、技能、态度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技能的准幼儿教师。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精心选编案例、呈现案例、分析讨论、总结反思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及综合职业素养。

一、高职高专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分析

高专院校中,大专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技能型的幼儿园教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技能的准幼儿教师。 但是,传统的学科化课程内容、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导致学习主动性不够。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讲授法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教师的“教”。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缺乏主动思考问题以及动手解决问题的机会,这也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欠缺。

(二)讲授法弱化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讲授法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性内容欠缺,导致学生缺乏动手“做”的机会。在真正的实践中,学生难以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之间缺乏融合,学生的实践技能难以得到较好的提高。

(三)讲授法弱化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讲授法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多是本门课程所应具备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的能力,而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自我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综合职业素养难以培养。

基于以上问题,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显得势在必行。案例教学法则可弥补讲授法的不足,其特点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双主体,教师负责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案例、呈现案例、组织讨论案例、总结反思案例;学生负责阅读案例、分析讨论案例、寻找答案。在这样的课堂互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师生之间有了沟通和协调,使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有力培养。

二、案例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实施案例教学法一般会经过案例的选编、呈现、分析、讨论、总结五个阶段。以下以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中的一章即“幼儿园文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来说明该方法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案例的选编。案例的选编是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在选编案例时,主要选编幼儿园语言领域典型的并包含有问题发生的实践。本门课程所选编的案例,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幼儿园教师尤其是幼儿园名师设计并实施的幼儿园语言教学(其来源途径包括上海学前教育网、浙江学前教育网、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网等学前教育类网站、幼儿园教材、幼教类期刊、幼教类书籍、幼儿园公开课现场录像等)。二是学生设计并实施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园语言教学(来源于学生参加各种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作品、学生见实习或课内外实践所设计的案例)。

就具体的案例选择而言,应主要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如幼儿园文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幼儿园文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技能(具体包括:幼儿园文学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目标的制定、活动过程的设计、活动的准备;活动的实施)。教学内容中应综合考虑幼儿园语言的基本理论和幼儿园语言活动设计实践的融合。基于以上要素,在具体的案例选择上,选取了小班同课异构活动“拔萝卜”,活动设计中,两位幼儿园教师各自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特点设计出各有特色的教案。如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一位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具有一定的表演经验,将活动环节主要设计为三大教学环节:讲故事、理解故事、表演故事。另一位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已经学习过歌曲“拔萝卜”,将活动环节主要设计为:讲故事、理解故事、音乐游戏。

(二)案例的呈现。案例的呈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如:纸质材料的呈现、录音或录像的呈现、口头描述呈现、情景表演呈现、多媒体呈现等。在教学中,采用何种呈现方式既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又要考虑案例本身的特点。如在幼儿园文学活动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幼儿园讲述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课程,不仅掌握了幼儿园讲述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而且基本了解了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规范、基本步骤、原则等。因此,教师在讨论之前并不提前讲授幼儿园文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具体知识点,而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案例。另外,就其案例“拔萝卜”而言,包括活动设计与活动实施两部分。所以,在呈现方式上选择以纸质材料的方式呈现教案,以录像的方式呈现活动实施。

(三)案例的分析、讨论。案例的分析、讨论是案例教学法能否成功的关键。个人或小组可以在课内或课外分析案例,讨论环节主要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在分组上,学生人数以6人左右为一组,每组自选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并用小黑板记录关键性发言。为避免讨论过于封闭,教师可预设开放式问题:你怎么看这两份案例的设计?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充分交流,不断的提出问题及解决策略,从而提高讨论的效率。在讨论结束,由各组派出代表轮流发表该组的讨论结果,并对其他组的讨论结果进行评议。

该环节在操作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机会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此外,教师要认真倾听并监督学生的讨论,对于学生在讨论中的困惑通过插话、提问等方式促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四)案例的总结。案例的总结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一方面,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肯定合理的讨论结果,同时,对学生分析讨论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指正。对于讨论较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另一方面,总结环节也要总结出案例所体现的一些关键知识点。如通过案例小班同课异构活动(针对相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的活动)“拔萝卜”,教师和学生要一起总结出幼儿园文学活动设计与实施中的一些关键知识点:如文学作品的选择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既有教育意义又有趣味性的作品;活动目标的制定既要考虑本班幼儿的经验又要考虑文学作品的特点及价值;活动过程的设计要根据活动目标出发,活动环节中主要环节的架构应逻辑清晰、层层深入;教学方法的选用应能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整个活动设计既要体现出整合的语言观、活动的语言观,又要体现出幼儿的主体性等等。

通过案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刻地认识到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幼儿,他们是千变万化的,活动设计并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十全十美的教学,在充分考虑幼儿经验的前提下,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设计。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学前儿童文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方法、技能及理论,而且也提高了分析问题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表达能力等其他综合职业素养。此外,为巩固所学,进一步提高学生设计与实施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能力,本人在教学中,要求每个学生完成一个在仿真教室或幼儿园的幼儿园文学活动试教。

三、案例教学法运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在高职高专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与“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相比而言,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不再处于被动地位,学生通过案例自己建构知识、锻炼技能。并且,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培养了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职业素养。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但是,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重视案例库建设。在案例教学法的使用中,案例的选编是基础,只有当教师选编出有价值的案例才能保证该方法的使用效果。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工作非一个教师能完成,也非一朝一夕能完成,它需要本门课程的所有任课教师形成一个课程小组,大家共同讨论,再选编案例时,既要考虑教师的教又要考虑学生的学,要选择有价值的案例。另外,案例库应根据实践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有价值的案例库。

(二)实现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之间的融合。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主要采用但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主要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如在幼儿园文学活动的教学中,除了案例教学法还采用了“尝试实践法”、“观察分析法”、“说课、评课法”等。从效果来看,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尝试实践法,说课、评课法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课外的实践进一步巩固、训练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从而提高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的技能。

(三)认清教师和学生的地位问题。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清楚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如在案例的选编、呈现主要由教师完成,教师为主体地位。在分析、讨论环节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不可过多干涉学生讨论,以标准答案束缚学生的思想。总结环节应以教师为主体地位。只有当教师在教学中灵活的把握好自己的地位,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提高。

总的来看,案例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的实践中,它更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重视学生思维力、判断力的发展,重视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并提升理论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在实践中,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及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

[2]梁周全.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的模式构建[J].学前教育研究,2011(5)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篇(3)

二、具体措施和要求

为了切实保证这个目标的实现,形成我园语言文字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使之与精神文明建设、幼儿素质教育和幼儿园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特制定本计划,具体措施和要求如下:

一积极争创“自治区级语言文字规范示范园”,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

1.继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全园教师进一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和巩固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使我园语言文字工作取得长久效果。

2.认真做好“自治区级语言文字规范示范园”的验收工作,全体教职工全力以赴为验收做好各项准备。

3.加强校园网语言文字工作宣传力度。开辟校园网语言文字工作专栏,加强内容的建设和创新,实现语言文字工作管理、指导和应用研究的网络化,使其成为向家长及社会提供咨询和信息服务的平台。

4.加强幼儿园园化建设。要充分利用幼儿园广播站、校园网、黑板报、宣传栏等有利的宣传阵地,进行广泛的宣传。

5.加强环境建设,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语言文字工作的良好氛围。保证拥有良好的长期性的宣传环境,幼儿园中、走廊上随处可见永久性的宣传标语、口号,让幼儿、家长、教师认识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二加强管理,完善机制,进一步提高语言文字工作规范性。

1.加强制度建设,措施得力抓落实。幼儿园要全面审视、修改、补充、完善各项语言文字工作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语言文字工作的有关规定,在幼儿常规管理、教学管理、教学评优、教职员工考核、评选先进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充分体现,提高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2.严格各项制度,大力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保证幼儿园所有的教育教学用字使用规范汉字,符合汉语的语法要求,包括板书、幼儿园的各种文件、通知、标语、标牌等,并将语言文字纳入幼儿园常规管理,平日检查督促,期末认真总结并制定改进措施。

3.加强档案建设,日积月累见成效。建立语言文字工作专项档案,做到专人专管、分类明确、内容充实、及时整理,注意保留原始资料,充分体现日常工作的细致与扎实,促进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三以普通话测试为抓手,进一步推进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工作。

1.抓好教师普通话水平过关率。为真正有效地规范全校教师的语言文字行为,幼儿园规定教师在幼儿园的一切活动中,凡涉及语言文字时,必须使用普通话、写规范字。为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有计划、有组织认真搞好教职工的普通话培训,首先园里测试,之后参加市里测试,成绩及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不论是语言教师,还是非语言教师及其他人员,争取全部要达到规定的要求。在教学、集体活动、会议中100%使用普通话。教职员工同幼儿及家长交谈100%使用普通话。

2.继续结合教学开展诗歌朗诵比赛、“国旗下讲话”及演讲比赛等活动。

3.在丰富多彩的学科教学活动中,传统的幼儿园活动如儿童节、新年联谊节等活动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活动。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篇(4)

二00二年开始,我园也开展了英语教学活动。最初,我们完全依赖于课本,将幼儿置于完全被动的位置。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大,不敢开口、不愿开口的幼儿占大多数,能开口的幼儿也只有在英语课上才有机会表现。而且幼儿教师们普遍感到英语教学活动设计难,组织更难。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好英语活动是我们一线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不断转化,学会学习远比学会知识重要,教育内容正在从知识—能力、技能—价值观、态度的排序向着价值观、态度—能力、技能—知识的排序转变。作为人生启蒙阶段的幼儿教育要为人一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幼儿乐于学习的态度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尤为重要。所以,我们把幼儿教学的目标制定为:

(1)、培养幼儿对英语活动的兴趣: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和大胆交流的学习动机。

(2)、培养幼儿听、说英语的能力。通过参与英语活动有效地习得粗浅的英语知识。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

省教育厅为我们提供的《幼儿学英语》教材,很符合幼儿园教学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活动性、参与性和实用性。它所选用的教学内容立足于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它所包含的内容从认识幼儿自身出发到认识他人、认识周围的事物,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教材把学习内容按一定规则划分成相互联系的若干单元,这样更能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不断反复巩固的过程也更有助于幼儿总结、探索、发现等能力的发展。

三、教育活动的设计:

在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中,我逐渐摸索出在情景与环境中让幼儿自然地习得英语,不仅使幼儿感受并体验到活动的快乐,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和保持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在学习day、night这两个单词时,教师扮演大公鸡报晓,幼儿扮演的“小动物们”被唤醒了,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大家玩起了摸人的游戏。这时,大伙儿发现了还在睡懒觉的小pig,“大公鸡”连忙叫醒它:“pig、pig,Thisisday,getup,please!”,“Day?”“Yes,Thisisday!”,此时,适时出示白天挂图,教词语day,并引导幼儿运用“day”或“Thisisday”句式邀请pig做游戏。在这次活动中,有95%以上的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且准确地掌握了这个单词。像这样,在“情景”中引导幼儿理解英语的意义,把语言形式,语言内容,语言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幼儿轻松自主地学习和运用英语提供了条件。

又如在学习服装单词时,教师和幼儿一起玩起了时装表演游戏,所有的人都被现场热烈的气氛所感染。我们做着夸张、有趣地动作,大声朗读着服装单词。有98%以上的幼儿在课上表现的非常积极、主动,并准确的掌握了这些词语或短句。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把枯燥的单词、短句配上生动、形象、夸张、有趣的动作,把静态的英语转化成他们能理解的身体语言,动作语言、表情语言等动态语言,设计成表演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体验与参与,在活动中自然地习得了英语。

在MyHometown单元中,一个生动形象的手偶Jack被引入进来。Jack要去它的家乡看老朋友,一路上,教小朋友认识了不少东西:roadriverorchard。幼儿每次看到Jack都兴高采烈地,他们可以从Jack那学到不少知识,还主动地发散思维“Jack路上还会遇到什么呢?”、“Jack的家乡在哪里?”……。象这样设计一个情景,引出一个单元,指导幼儿从学习—联想到主动联想—自主学习,调动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幼儿总结、探索、想象、发现等能力的发展。在整个单元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思路非常清晰,教学活动轻松、活泼,活动效果非常好,这也证明了我们的教学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课后,我们还把对话、短句编入歌曲、儿歌中,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用这些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篇(5)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2-024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2.158

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园语言教学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及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在幼儿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学前期正是特殊的“游戏期”,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无疑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同时更是一种尊重儿童的教学理念。语言本身所先天具备的游戏性特征也使游戏在语言教学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鉴于游戏对于幼儿语言教学的重要性,笔者对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进行了一些调查和思考。

一、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游戏运用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于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游戏运用的现状进行调查,并进行问题分析与探究,得出结论如下:语言活动的主要形式是以故事、看图讲述、儿歌为主,以游戏形式组织开展的语言活动较少;语言教学中的游戏资源主要来自书籍和网络;教师担任游戏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评价者角色;幼儿较为被动地接受并参与游戏。

二、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游戏运用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游戏观念的局限性

通过对教师的调查,发现可以了解到教师在观念上都很重视游戏,但在实际的语言教学中,教师往往并不把游戏置于必需的位置,常常是可有可无。教师对教学中的游戏的认识,大部分还停留在“游戏可以为教学增加趣味”的认知水平。因此游戏在教师眼中就并不是语言教学所必需的,只是作为需要时的“调味品”。游戏对于幼儿独一无二的价值以及对于改造语言教学的重大意义便淹没在教师局限的游戏观念中。

(二)语言教学中游戏的程式化倾向

语言教学中游戏的程式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对活动教案的“按部就班”。教师在活动以前对各个步骤的安排几乎是事无巨细。如何提问,预期幼儿怎么回答,该如何衔接下一环节,整个活动过程的分分秒秒都在设定与计划中。虽然这样的“课前准备”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掌控课堂,让课堂能够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开展,但同时,这样缺乏“自由”与“意外”的教案也给课堂带来潜在的“危险”。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天衣无缝”的教案,才使得教师因为严格“履行”计划而忽视了实际教学的“不可控性”和“非预设性”,甚至会导致诸如“教师暗示幼儿说出正确答案”、压抑或回避幼儿的“非计划”中的问题。在日常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因担心难以掌控游戏中的“不确定因素”会造成教学目标的偏离或给课堂秩序带来混乱而对游戏采取慎用态度。但同时,教师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过分拘泥教学目标的完成度,一切按照教学计划“按部就班”,也必然会离“游戏”越来越远。

(三)游戏中过多强调秩序与纪律

我听了很多语言活动,发现在一堂20~30分钟的活动里教师平均要进行5~8次的纪律维持,尤其是当活动课的内容不能强烈吸引幼儿的时候,幼儿的“违纪”次数会更多。经验丰富的教师倾向于进行更多的纪律维持,“请大家看某某小朋友坐得多神气”“我不会对你笑,因为你没有坐好”“老师看谁表现得乖就先去玩游戏(或去吃饭等)”,而且幼儿自身也已习惯做出教师期望的行为以获得教师的表扬。法国幼儿教育家凯果玛曾说:“如果要我在纪律与没有秩序和喧闹之间做出选择的话,我宁愿选择没有秩序和喧闹,因为喧闹和没有秩序至少表明:儿童是真正地活着!”然而,在“秩序”与“纪律”主导的活动课上,幼儿实际是根本无法“活动”起来。

三、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优化对策

针对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上述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优化策略。

(一)更新游戏观念,恰当实施游戏

为还原游戏的本来面目,教师要给语言教学中的游戏更多的自由。给游戏更多的自由意味着教师要把游戏主人、主体地位归还给幼儿,让幼儿自己尽情地投入游戏、享受游戏,在游戏中愉悦自我,发展自我。游戏开始后,教师不要过多地干预游戏,无需过分关注游戏中的对与错,或是游戏是否朝预期的方向发展。

彭海蕾认为:“幼儿园游戏教学实质是培养幼儿的游戏性品质。”我对此是持赞同态度的。在成人专制与权威成长下的儿童要么会变成一味顺从的“奴隶”,要么会走向暴戾叛逆的另一个极端。而在富于民主平等的游戏精神环境中成长的儿童,也必定能成为独立自主的人格和谐发展者。

(二)尊重幼儿,合理指导游戏

教师不论是设计游戏还是指导游戏,都要注意给幼儿预留适度的发挥空间。教师不能把游戏过程等同于“脚本”,要求幼儿按照脚本来“演”。脚本式的游戏只会让幼儿感到拘束与紧张,生怕出错受到教师的批评。一旦幼儿在游戏中无法体会到愉快与自由,幼儿也就无法真正在游戏中进行主动探索与内化,游戏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与意义。语言教学游戏兼具“教学性”与“游戏性”,因此语言教学游戏时要求教师既要“介入”,又能“退出”。美国教育家斯米兰斯基曾提出:“游戏辅导可以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同样,舍法提亚也认为:“成人参与游戏可以提高想象游戏的数量,促进儿童的认知、语言和社会性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介入游戏也要把握好“度”,不能对游戏进行过多的预设与安排,不随意代替幼儿决定或裁决对错。

(三)善于观察思考,多渠道开发语言教学游戏资源

教师不能被网络或书籍等有限的游戏资源所限制,要将语言教学中的游戏来源放大到无限的生活中,让生活成为语言课程内容的不竭之源。生活的丰富多彩也赋予了语言课程内容生动性、真实性,幼儿因为熟悉而能更好地接受。幼儿教师要做善于观察生活、开发课程的开拓者,而不是只知照搬“现成”的复述者。因此,教师不必拘泥于教材或教案,要善于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现语言教学的素材。

总之,当语言教学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时,儿童往往能更快更好地接受。教师应该让幼儿在自己有兴趣,能主动、能胜任的状态下,多听、多看、多做、多想,充分积累语言经验,使我们设计和组织的语言教学活动真正成为能促进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能力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活动。

参考文献: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篇(6)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满足幼儿园语言教学需要的重要措施,对幼儿园语言教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幼儿园语言教学实际,要想做好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工作,除了要把握正确的创新原则之外,还要积极开展情境教学和朗读训练,使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能够取得实效,最终达到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预期目标。所以,做好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促进幼儿园语言教学发展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整体水平。

一、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应把握正确的创新原则

为了满足幼儿语言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措施。结合幼儿园语言教学实际,只有把握正确的创新原则,才能提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的效果。

1.合理性原则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既要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同时也要保证教学创新能够在合理范围内,只有在学生能够接受以及符合教学需要的前提下,才能保证教学创新达到合理性要求。

2.科学性原则

为了提高教学创新的科学性,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应遵守相应的教学规则,使教学过程满足科学性要求,使教学创新满足教学过程的现实需求。

3.适度性原则

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既不能冒进,也不能停滞不前,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和接受程度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创新。

二、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积极开展情境教学

考虑到幼儿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语言教学中只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基于这一认识,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中,积极开展情境教学是重要措施。

1.根据幼儿特点,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基于幼儿的特点,在情境教学中,应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教学,并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降低语言教学难度,使幼儿对语言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教学目标。

2.在活动中模拟特殊情境,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应模拟多个幼儿熟悉的情境,让幼儿从熟悉身边事开始,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言教学中,从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3.模拟生活场景,锻炼幼儿的沟通能力

除了要模拟特殊情境之外,教师还要模拟生活场景,让幼儿注意总结生活和体验生活,并在生活场景中锻炼幼儿的沟通能力,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得到全面提升,进而满足语言教学的实际需要。

三、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积极开展分组教学

考虑到幼儿园幼儿的特点以及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分组教学是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质量的关键。基于这一认识,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语言基础分层若干小组进行分组教学。

1.了解幼儿特点和语言基础

幼儿的个性特点和语言基础不尽相同,要想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要全面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和语言基础,为分组教学提供完善的信息保证。

2.根据幼儿特点和语言基础合理划分学习小组

在了解了幼儿的特点和语言基础以后,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将特点和语言基础相近的幼儿分到同一学习小组,并采取差异化教学,提高分组教学的整体效果,满足幼儿园语言教学需要。

3.针对不同小组开展有针对性的语言教学

分组之后,要正确考虑小组内学生的特点和语言基础,在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订上,应区别对待,做到每个小组编制单独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提高小组教学的整体质量。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结合当前幼儿园语言教学实际,要想做好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工作,除了要把握正确的创新原则之外,还要积极开展情境教学和分组教学,使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能够取得实效,最终达到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文.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教育干预实验[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4.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篇(7)

幼儿在学会发音开始就对语言的表达有了需求,形成了对口语词汇的初步认识,逐渐渴望和人进行交流。可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交流的重要时期。对于幼儿时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体现在讲故事、对话交流的课堂交流活动中,而且也体现在教师和幼儿的日常生活交流中。文章从课堂和实际生活两个方面分析探讨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通过早期阅读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早期阅读教学中,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和学特点,选择适合小班幼儿的读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充满色彩和画面的读物很有兴趣,为此,教师应该选择色彩丰富的早期读物。另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多读一些充满童真趣味的儿歌、诗歌等,通过多读、多接触,培养幼儿想要表达的欲望。比如,教师在带领幼儿学习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的时候,在幼儿会读儿歌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小手都能做什么?通过读儿歌全面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欲望。

2.通过对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理解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通过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幼儿充分感受到阅读语言的优美,加强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因此,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小班幼儿多欣赏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比如《小红帽》《海的女儿》《白雪公主》等。在幼儿听完故事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故事情节提出一些简单的人物关系问题,让幼儿开动脑筋,调动多种感官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3.在其他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同领域的幼儿课堂教学活动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为此,教师需要将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贯穿到幼儿的一切学习活动中。比如,在小班幼儿数学活动《诱人的早餐》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引导观察图片,通过交流清楚图片的表达意义。再比如,在小班幼儿社会活动《谁对谁错》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用自己的语言对图片进行描述。在幼儿描述图片之后,教师让幼儿结合生活实际,举例分析在自己的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

二、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进行语言交往

小班幼儿刚刚来到幼儿园,对新接触的环境充满了恐慌,往往会哭闹来表现自己的情绪。在后来,幼儿开始尝试和陌生环境接触,接触的时候幼儿会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在这个时候,如果教师刻意地指导幼儿进行语言表达,反而会导致幼儿不敢开口说话。为此,需要幼儿教师将语言表达指导贯穿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对于刚进入幼儿园、哭闹不止的孩子,老师可以一边哄孩子,一边尝试以猜谜的方式让孩子说明自己情绪的来源。

2.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在相对宽容、愉悦的环境下进行。第一,教师要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说话。在幼儿园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幼儿积极举手发言的时候,教师往往因为各种原因从而忽视了幼儿想说的欲望。长此以往,导致幼儿说话欲言又止,不利于幼儿良好语言习惯的养成。为此,教师要在日常中观察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耐心聆听幼儿想要表达的想法。第二,教师为幼儿提供真实、丰富的语言环境。比如,在谈话活动中,教师要要求幼儿对别人的语言对话进行反应。在日常交往中,教师要为幼儿语言提供语言环境,让幼儿在和同伴的交流中拓展自己的语言经验。在每天吃完饭之后,教师要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引导幼儿观察墙上设计的图案,引导幼儿思考图案出自哪里。

3.让幼儿和家长进行交流

家长是幼儿学习成长的第一个老师,幼儿除了和幼儿园老师、幼儿园伙伴接触,接触最多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为此,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和家长进行交流,从而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安排幼儿回家和家长交流自己在幼儿园的见闻,家长也要以积极的态度响应幼儿的语言表达。

综上所述,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也是幼儿长大后语言沟通能力发展的基础。为此,幼儿教师需要注重细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幼儿的语言学习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篇(8)

在美期间,代表团深入美国12个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学习与考察。有瑞吉欧学校、High-Scope学校、蒙台梭利学校、Bank-Street学校等,对当今在世界学前教育界颇有影响的几种课程类型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较深入地学习。

学习与考察取得了圆满成功。

记得一位留美博士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曾发表这样疑惑:“如果说中国的教育不行,为什么中国留学生的孩子到了美国都那么出人头地?如果说,中国的教育很棒,为什么中国的科技落后?”那么,学前教育呢,中美之间到底有没有差异?处在世纪之交,正在建构学前教育课程方案的上海学前教育工作者能在美国教育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呢?为此,我们将赴美获得的一些有价值的见闻与思考做一概要的报告。

一 一百种语言与一种语言

在亚特兰大举行的美国幼儿教育周年研讨会上,一个引人注目的理论热点,便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学前教育界关注的瑞吉欧学前教育方案(90年代初曾被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杂志--《新闻周刊》评为世界十大最佳学校之一)。会议期间,我们有幸观摩了瑞吉欧《儿童一百种语言展览》(《The hundred languages of children exhibit》)。丰富的图象资料,生动地展现了瑞吉欧的教育信念。

--“会活动的影子”,孩子自主地探索光源、物体和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仲夏夜的梦”,用各种色彩去表达孩子对一个事物的理解。

--“脚的故事”,幼儿以两只小脚的动态表达,编织了一个有趣的“独幕话剧”。

--“猫和雨”,反映了两个2岁半儿童用游戏语言表达对生活的理解。

……

瑞吉欧认为,儿童可用一百种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东西,表达孩子对世界的独特的感受。包括用真正的语言符号和大量的非语言符号,诸如身体、叶子、鸡毛、笔头、叉子等各种替代物。瑞吉欧的教育理念就是通过符号表征系统促进儿童的成长,鼓励儿童运用各种可用作表达的、交流的和认知的语言去探索环境和表现自我。也许,这就是学前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在洛杉矶“Evergreen Community College Leb School”,这是一所专门实验“瑞吉欧教学法”的幼儿园。园长近十年来,四次赴意大利学习、研究瑞吉欧教育系统,并在自己幼儿园内成功地演绎了瑞吉欧教育思想。我们看到了一个典型的以玩沙与水为主题的“方案”。活动中,孩子们以各自极富个性的“语言”,去探索沙、水及物体坡度之间关系。他们的行为与表现是如此自然、自由和自主,反映了一个个真实的自我。

儿童是用一百种抑或更多种“语言”来表达、表现的。这也许是儿童的天性。学前教育的价值究意是什么,是支持儿童的表达,让其在表达中探索、在表达中发展呢?还是用成人的东西去灌输经验、规范行为,以至于幼儿从小班进来时是“一百种语言”,到大班毕业时只剩“一种语言”呢?一百种语言与一种语言,反映了截然不同的教育取向与教育效果。瑞吉欧教育系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思考。

二 谁是第一位在今天的幼儿教育中,以幼儿利益为先,以儿童发展为本,已日益成为大家的共识。然而,在幼儿园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究竟以谁为先、为本,谁是真正的第一位,这次美国之行,让我们又获得了许多感慨。

在纽约“Bank-Street”幼儿园,一进门,园长就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观摩幼儿活动的规则:每班只能进两位老师观摩活动;在教室里观摩者必须坐在固定的位置上,不能走动影响孩子;孩子活动时不能拍照,不能议论等等。孩子成了真正的“上帝”。

在美期间,我们共考察了12所幼儿园。所到之处,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每所幼儿园,接待来访者的“会议室”、“接待室”都是那么简陋。没有沙发,更没有豪华的装修与装饰,有的幼儿园甚至连专用的大人会议室也没有。而对幼儿的生活环境、幼儿的玩具材料、幼儿的作品物品等,却能不惜一切代价以追求最好的。在“High Scope”课程实验基地,我们看到了幼儿园花了不少钱对孩子们那极不“显眼”的绘画作品进行“烧铸”,使孩子们真实地感受到一份成功的自信,一种被重视的满足。在“Bank Street”幼儿园,为了让孩子们享受“感恩节”的快乐,幼儿园发动全体教师、家长为孩子制作丰富的食品和有趣的礼物。在洛杉矶长青幼儿园,为了让孩子们在活动区里能更自主地探索、学习,幼儿园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活动材料。活动材料架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仿佛是一个个专业的小商店:“五金店”、“颜料店”、“书店”、“钮扣店”、“布料店”等,应有尽有。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快乐地、自由地活动着、成长着,他们享受着真实的“第一位”的待遇。

三 创造力能教吗

在美国考察,所到的几个城市给我们一个最直观的感受是,一个城市一种风格:华盛顿的肃穆、纽约的繁华,迪斯尼之乡奥兰多的童趣,以及好莱坞之都洛杉矶的风情等等,每个城市都透着个性,蕴含着创造的魅力。

城市建设需要创造,教育发展需要创新,人的培养呢,更需要有创造力的素质。那么,创造力能教吗?

创造力是不能教的。然而,教育者如果营造了良好的土壤、气候等条件,幼儿创造力的种子便会破土而出,会开花结果。在美国的幼儿园中,我们感受到这样一种良好的环境条件。

纽约的“Master School”,是一所为4-18岁学童而设的私立的好学校,它是美国东部历史最悠久的学校之一,着重艺术教育。在那儿,我们看到儿童各种艺术作品,有绘画、泥塑、剪贴、纸制品等。儿童的作品,没有范例,没有“象不象”的标准,每个孩子的每件作品在老师的眼里都是珍品--不管他如何涂鸦、怎样随意。在这所学校里,我们还看到了幼儿在积极地探索自己所生活的社区的功能,探索不同国籍的特点。用图画、表格、照片、文字等来大胆地表达与表现。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幼儿的活动是自主的,幼儿的意志是自由的,幼儿的表征更是大胆的、富有个性与创造力的。

在纽约一所享有培育“天才”美誉的幼稚园中,园长介绍了他们实施课程目标的“三步曲”:学习应用创造。而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是他们课程实施的最终目标。

在瑞吉欧《儿童一百种语言》展览厅里,我们看到了学前儿童创造力“登峰造极”的表现。幼儿画的嘴巴千姿百态:唱歌的嘴、说话的嘴、接吻的嘴、说疯话的嘴、愤怒的嘴、打架时的嘴、争论时的嘴、能发出高兴声音的嘴……;幼儿画的眼睛各具特色:哭泣时的眼睛、柔和微笑时的眼睛、打瞌睡的眼睛、梦见好东西时的眼睛、爸爸愤怒时的眼睛……。

我想,当一个民族在思考它未来命运时,不能不把培养一代人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来履行。同样,学前教育也应当承担起这样一种责任--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学会学习、学会表达、学会创造。

回首美国之行,在报告所见所闻之余,仍留下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篇(9)

在美期间,代表团深入美国12个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学习与考察。有瑞吉欧学校、High-Scope学校、蒙台梭利学校、Bank-Street学校等,对当今在世界学前教育界颇有影响的几种课程类型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较深入地学习。

学习与考察取得了圆满成功。

记得一位留美博士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曾发表这样疑惑:“如果说中国的教育不行,为什么中国留学生的孩子到了美国都那么出人头地?如果说,中国的教育很棒,为什么中国的科技落后?”那么,学前教育呢,中美之间到底有没有差异?处在世纪之交,正在建构学前教育课程方案的上海学前教育工作者能在美国教育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呢?为此,我们将赴美获得的一些有价值的见闻与思考做一概要的报告。

一 一百种语言与一种语言

在亚特兰大举行的美国幼儿教育周年研讨会上,一个引人注目的理论热点,便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学前教育界关注的瑞吉欧学前教育方案(90年代初曾被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杂志--《新闻周刊》评为世界十大最佳学校之一)。会议期间,我们有幸观摩了瑞吉欧《儿童一百种语言展览》(《The hundred languages of children exhibit》)。丰富的图象资料,生动地展现了瑞吉欧的教育信念。

--“会活动的影子”,孩子自主地探索光源、物体和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仲夏夜的梦”,用各种色彩去表达孩子对一个事物的理解。

--“脚的故事”,幼儿以两只小脚的动态表达,编织了一个有趣的“独幕话剧”。

--“猫和雨”,反映了两个2岁半儿童用游戏语言表达对生活的理解。

……

瑞吉欧认为,儿童可用一百种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东西,表达孩子对世界的独特的感受。包括用真正的语言符号和大量的非语言符号,诸如身体、叶子、鸡毛、笔头、叉子等各种替代物。瑞吉欧的教育理念就是通过符号表征系统促进儿童的成长,鼓励儿童运用各种可用作表达的、交流的和认知的语言去探索环境和表现自我。也许,这就是学前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在洛杉矶“Evergreen Community College Leb School”,这是一所专门实验“瑞吉欧教学法”的幼儿园。园长近十年来,四次赴意大利学习、研究瑞吉欧教育系统,并在自己幼儿园内成功地演绎了瑞吉欧教育思想。我们看到了一个典型的以玩沙与水为主题的“方案”。活动中,孩子们以各自极富个性的“语言”,去探索沙、水及物体坡度之间关系。他们的行为与表现是如此自然、自由和自主,反映了一个个真实的自我。

儿童是用一百种抑或更多种“语言”来表达、表现的。这也许是儿童的天性。学前教育的价值究意是什么,是支持儿童的表达,让其在表达中探索、在表达中发展呢?还是用成人的东西去灌输经验、规范行为,以至于幼儿从小班进来时是“一百种语言”,到大班毕业时只剩“一种语言”呢?一百种语言与一种语言,反映了截然不同的教育取向与教育效果。瑞吉欧教育系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思考。

二 谁是第一位在今天的幼儿教育中,以幼儿利益为先,以儿童发展为本,已日益成为大家的共识。然而,在幼儿园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究竟以谁为先、为本,谁是真正的第一位,这次美国之行,让我们又获得了许多感慨。

在纽约“Bank-Street”幼儿园,一进门,园长就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观摩幼儿活动的规则:每班只能进两位老师观摩活动;在教室里观摩者必须坐在固定的位置上,不能走动影响孩子;孩子活动时不能拍照,不能议论等等。孩子成了真正的“上帝”。

在美期间,我们共考察了12所幼儿园。所到之处,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每所幼儿园,接待来访者的“会议室”、“接待室”都是那么简陋。没有沙发,更没有豪华的装修与装饰,有的幼儿园甚至连专用的大人会议室也没有。而对幼儿的生活环境、幼儿的玩具材料、幼儿的作品物品等,却能不惜一切代价以追求最好的。在“High Scope”课程实验基地,我们看到了幼儿园花了不少钱对孩子们那极不“显眼”的绘画作品进行“烧铸”,使孩子们真实地感受到一份成功的自信,一种被重视的满足。在“Bank Street”幼儿园,为了让孩子们享受“感恩节”的快乐,幼儿园发动全体教师、家长为孩子制作丰富的食品和有趣的礼物。在洛杉矶长青幼儿园,为了让孩子们在活动区里能更自主地探索、学习,幼儿园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活动材料。活动材料架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仿佛是一个个专业的小商店:“五金店”、“颜料店”、“书店”、“钮扣店”、“布料店”等,应有尽有。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快乐地、自由地活动着、成长着,他们享受着真实的“第一位”的待遇。

三 创造力能教吗

在美国考察,所到的几个城市给我们一个最直观的感受是,一个城市一种风格:华盛顿的肃穆、纽约的繁华,迪斯尼之乡奥兰多的童趣,以及好莱坞之都洛杉矶的风情等等,每个城市都透着个性,蕴含着创造的魅力。

城市建设需要创造,教育发展需要创新,人的培养呢,更需要有创造力的素质。那么,创造力能教吗?

创造力是不能教的。然而,教育者如果营造了良好的土壤、气候等条件,幼儿创造力的种子便会破土而出,会开花结果。在美国的幼儿园中,我们感受到这样一种良好的环境条件。

纽约的“Master School”,是一所为4-18岁学童而设的私立的好学校,它是美国东部历史最悠久的学校之一,着重艺术教育。在那儿,我们看到儿童各种艺术作品,有绘画、泥塑、剪贴、纸制品等。儿童的作品,没有范例,没有“象不象”的标准,每个孩子的每件作品在老师的眼里都是珍品--不管他如何涂鸦、怎样随意。在这所学校里,我们还看到了幼儿在积极地探索自己所生活的社区的功能,探索不同国籍的特点。用图画、表格、照片、文字等来大胆地表达与表现。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幼儿的活动是自主的,幼儿的意志是自由的,幼儿的表征更是大胆的、富有个性与创造力的。

在纽约一所享有培育“天才”美誉的幼稚园中,园长介绍了他们实施课程目标的“三步曲”:学习应用创造。而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是他们课程实施的最终目标。

在瑞吉欧《儿童一百种语言》展览厅里,我们看到了学前儿童创造力“登峰造极”的表现。幼儿画的嘴巴千姿百态:唱歌的嘴、说话的嘴、接吻的嘴、说疯话的嘴、愤怒的嘴、打架时的嘴、争论时的嘴、能发出高兴声音的嘴……;幼儿画的眼睛各具特色:哭泣时的眼睛、柔和微笑时的眼睛、打瞌睡的眼睛、梦见好东西时的眼睛、爸爸愤怒时的眼睛……。

我想,当一个民族在思考它未来命运时,不能不把培养一代人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来履行。同样,学前教育也应当承担起这样一种责任--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学会学习、学会表达、学会创造。

回首美国之行,在报告所见所闻之余,仍留下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篇(10)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课堂上,语言已然成为师幼双方沟通交流互传信息的必要载体,因此,幼儿园教师在集体教学开展过程中都要注意教学语言的选择和组织。

一、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

1.说话随意无逻辑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语言需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有目的性的进行组织,不能想到哪说到哪。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经常无意识地冒出许多口语。导致教学语言不严谨,条理紊乱,语言用词随意,大大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还制约着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让课堂成了低效课堂。

2.得过且过不回应

教学语言作为教师最主要的教学手段,应该是科学的、精确的。一些教师由于受到自身经验、知识的制约,语言表述的时候往往出现科学性的错误,而且对于学生的问题经常置之不理,或者回答不全面,这会大大影响孩子配合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丧失提出问题的勇气。

3.灌输过多启发少

许多老师把数学活动变成正规、严谨的教育活动,幼儿只能整整齐齐地坐着,通过教师预先设计好的程序和步骤进行。如果幼儿的答案和自己预设的不一样,就会表现出急躁的情绪,通过各种暗示语言如“对不对”“是不是”,恨不得幼儿立刻发现答案。这样的提问控制着孩子的思维。猛一看,教学过程是完整了,但如此灌输式的教学,压制了幼儿的个性,对幼儿的思维和师生互动带来了阻碍。

二、教学语言专业发展的建议

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运用影响幼儿良好语言习惯的形成,影响幼儿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影响师生互动效果和教学有效性。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1.了解幼儿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语言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了解幼儿教育的特点,要把“以儿童发展为本”刻在脑海里,开展活动前,要在观察、了解、研究幼儿上下工夫,时刻想着幼儿在该活动中会有什么表现,大概会怎么回答。教师再设计一些回应话语,这样教师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幼儿,遇到突发状况就会应对自如,真正达到“腹中有学问,开口不慌张”的境界,慢慢地做好语言的准确度和流畅度。

曾经有一位老师向另一位老师抱怨:“我们班有一位孩子真是奇葩,今天我画了六个三角形,问他有几个,他数了半天数不过来。我问他这里有四个三角形?他竟然点头。”幼儿的语言发展和幼儿的思维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还要掌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不能说过于成人化的语言或者一些幼儿听不懂的反语,组织简洁、形象、生动、富有儿童化等有效的语言对幼儿进行指导和教育。

2.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

教师要想提高语言修养首先要多读书。很难想象一个词语贫乏、前言不搭后语的教师是怎么上好一堂课的。一些好的文章恰恰可以弥补这点。教师可以多读书、多看报来丰厚自己的语言积累。其次要在课堂上多说多练。有的老师心里有许多的话,有时却无法恰当表达出来。老师应该把每次的常态教学当成自我锻炼的机会,敢说敢练。也可以用录音录下来,积极反思,回顾课堂中哪些话不该说,哪些回应不够好,应该怎么回应,积累有益经验,

3.细化管理,保证课堂有效性

关注常态管理,通过定期的专题调研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首先采取教师每月一次自查,写出自查报告,教研组长进行汇总,形成年级组自评报告。然后,通过教研活动从整体层面发现课堂语言存在的问题,梳理解决的方法,以教研活动促教师语言专业化成长,从而提高常态教学的质量。

4.通过培训,提高语言能力

教师言语修养非一日之功。许多教学语言不是通过一次两次的分析、反思就能形成理想的语言习惯,我们要通过各种培训机会,对教学语言进行科学性的指导。建议幼涸霸黾幼ㄒ到沧的比例,如幼教领域的教研员交流有关教学语言提升的经验,也可以根据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的特点,举办针对性的辅导讲座。不少幼儿园教师普通话不够标准,把“老师”念成“老斯”,把“奶酪”念成“奶闹”,因此,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园教师学习普通话,力求教师普通话的标准型和规范性,杜绝方言化。

总之,教师的课堂语言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每位老师必须多学习,多思考,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提高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形成自己的语言特点,在三尺讲台上散发个人魅力。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篇(11)

幼儿成长记录档案内容有友映幼儿生长发育、操作能力、语言发展、认知发展;艺术发展等材料。描述了幼儿成长和发展林过程,丰富了幼儿课程资源,动态地评估了幼儿的发展水平,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发展水平.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素质的提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我们:教育要“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强调“每个幼儿自身发展的个性化”强调“教育应当符合每个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人为本.快乐教学”的思想已成为我们教育的一个突出特征。为促进每个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切切实实地因人、因材施教,使“以人为本,快乐教学”的教育思想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我园从幼)l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本园的实际出发,为幼儿创建了成长记录档案两年来,收到了良好的较果,幼儿也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下面是我们在创建幼儿成长档案过程中一些做法和成效。

    一、幼儿成长档案的主要内容

    (一)反映幼儿生长发育的材料

    这部分材料主要反映幼儿身体各方面的成长发育情况,如身高、体重、视力、牙齿、动作、血色素等方面的指数。其来源主要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身体健康状况测查以及家长在孩子人园前填写的资料。

    (二)反映幼儿操作能力的材料

    在教师组织的各种活动中,要求幼儿动手操作的活动很多,因此,幼儿成长档案中的这部分材料是最容易收集的。我们把幼儿不同时期的操作活动的作品有选择地进行拍照,然后归人每个幼儿的档案袋。

    (三)反映幼儿语言发展的材料

    由于口语是幼儿即时性说出的话,如果不能有效地记录下来,就很难对不同时期幼儿的口语发展作出比较和评价。因此,我们的保教人员会及时地将幼儿的幽默对话、稚气语言记录下来,存人幼儿的档案袋。同时我们也有效地利用音像资料,记录幼儿语言发展情况。

    (四)反映幼儿认知发展的材料

    在幼儿的生活中,涉及认知发展的材料实在是太多了。因此,我们在收集这方面的内容时,选择的是一些有代表性的资料。如幼儿对数、物体形状、时间和空间关系的认知,幼儿户外的自然探索等可以代表幼儿科学认知发展的资料;体现幼儿值日、同伴之间合作、互助、协商等可以代表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资料。

    (五)反映幼儿艺术发展的材料

    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具体,主要包括幼儿在不同时期的手工活动作品,如绘画、纸工、泥工等作品,唱歌、跳舞以及对幼儿文学作品的再现活动的资料等。

    我们在收集幼儿成长档案材料时,要注意家园达成共识,实事求是地记录幼儿的发展情况,并让幼儿乐于参与材料的收集和积累,在收集过程中我们比较注意过程,以直观形象的表现方式呈现出来,并以一人一袋的形式保存下来。

二、建立幼儿成长记录档案后的主要成效

    幼儿成长记录档案的建立在对发现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挖掘孩子的潜能,使教育评价科学化、准确化,并达到家园共育,促进家园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幼儿成长记录档案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关于幼儿成长与发展的丰富信息

    幼儿成长记录描述了幼儿成长与发展的过程。成长档案中收集了教师对幼儿的观察记录,幼儿不同时期的作品、照片、影像资料等,这些资料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关于幼儿成长与发展的丰富信息。

    (二)幼儿成长记录档案成为了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料和素材之一,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资源

    例如:在幼儿对档案中自己以前的和现在的材料进行比较时,可能会发现自己现在和过去的的差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建议的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进步,这将是非常生动和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幼儿成长记录档案的有效使用能及时调整我们的教学计划和策略,能有效的进行个别指导。

    (三)幼儿成长记录档案能动态地评佑幼儿的发展水平

    我们将幼儿的各种作品、相关资料收集和积累起来,为幼儿发展水平的评估提供全面、丰富、生动的信息。教师通过成长档案积累的各种作品特点及记录来评估幼儿,使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保证了评估的准确性。另外,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帮助幼儿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更好地树立自信心,增强成就感和责任感,享受成长的乐趣。

    (四)幼儿成长记录档案帮助家长了解了幼儿的发展水平,便于建立经常性的家园联系

    在档案材料连续不断的制作、添加的过程中,不但促进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往,也促进了教师与家长的合作与沟通。家长可以通过幼儿档案来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进步。能使家长更客观地了解幼儿园教育、孩子的情况及各方面的发展,家长反馈很好。

    (五)幼儿成长记录档案工作提高了教师的综合能力

    经过两年的成长档案创建工作,教师们的观察能力、撰写能力和教育反思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

    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教师们对孩子的行为、发展状况进行细微的关注,将幼儿的一举一动收人眼底。观察孩子已成了教师的工作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