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任务驱动教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8 15:03:58

任务驱动教学论文

任务驱动教学论文篇(1)

1.2布置任务在与任务相关的理论章节内容讲授完毕后,教师将小组任务以书面的形式下发给组长并同时将任务内容上传到网络平台。同时,向学生讲解任务完成的整个时间安排与要求。整个任务的完成需要经过各组任务分析、资料收集与分析、资料提炼并制作多媒体课件,由3位组员一起或推举代表进行任务完成的多媒体课件汇报并与全班同学进行讨论交流。注意,要求在任务报告中注明每位组员对于任务的贡献。鼓励学生搜集生活和学习中发生在身边的保险案例,比如,人身保险中的学生意外伤害险案例、医疗保险中覆盖大学生群体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案例等,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3资料收集、分析、提炼与多媒体课件制作学生课下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进行分工,查阅有关资料,以课本为辐射点,涉及网络平台、图书报刊等渠道,收集信息、整理资料,而后由组长组织进行反复讨论,理顺任务要点和解决方法,对资料进行提炼,按照教师的要求制作多媒体课件。

1.4任务完成汇报与交流在带领学生简单回顾理论知识以后,由该组成员或推举代表上台汇报任务完成情况———自己小组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汇报期间组员和全班同学间可自由提问,汇报后先请同组组员进行自我评价,然后请全班同学对该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要求提出3个优点和3个不足之处。各小组完成任务后的讨论与评价,使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

1.5任务总结与评价最后,需要教师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形成性评价,从任务分析、资料搜集、提炼与制作和任务汇报等过程分别予以优点和缺点的指导,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资料的丰盈度、与知识点的契合度、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根据全班同学和教师提出的优缺点,小组继续完善任务完成报告和心得体会。在此过程中将各知识点进行总结贯穿,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锻炼其书面表达能力。

2保险学任务驱动法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2.1制定合适的任务任务是学生搜集组织资料和解决问题的导航,所以恰当的任务至关重要。好的任务可以将枯燥无味的专业知识嵌入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在解决任务的同时,学到相关专业知识,并切身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任务首先应该与所学知识密切相关,具有启发性和典型性,如在讲解保险概述中的“重复保险”概念及其赔付原则时,教师采取情境式任务:某同学在A、B和C三家保险公司各不知情的情况下,分别与其签订3份保险合同,且三份合同的保险金额大于保险价值时,若保险事故发生,该同学可获得多少赔偿金额?学生在完成该任务过程中,可深入理解重复保险的概念、与共同保险的区别及具体的赔偿方式,在具体的任务中,掌握相关概念和保险的运行方式。

2.2教师在任务驱动法中的作用任务驱动法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要扮演好设计者、指导者和观众三重角色。教师首先需要对课程整个内容和体系进行宏观把握,才能在恰当的授课时机使学生适时完成任务,巩固所学知识。为任务提供具体内容、人员分配、组织机构、流程设计和秩序维护,都体现了教师设计者的重要作用。评价和归纳总结阶段,教师要对整个小组任务完成的结果、成效和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任务的更好完善提出方向性指导,引导学生在任务完成后进行反思和升华,从而使整个任务善始善终。同时,当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有任何问题或存在争论时,教师需要引导和启发学生,使其沿着自己的思路亲自探索有疑问的答案,教师充当任务顾问和参考资料的角色。

2.3任务驱动法应与其他教学方法相辅相成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不同方法。任务驱动教学的开展必须以必要的基础理论讲授为前提,在掌握概念后才能深入理解任务。保险学课程专业词汇和抽象概念较多,只有在理解这些词汇和概念的基础上,才能分析和解决任务。例如在讲述保险基本原则中的“损失补偿原则”时,只有学生对“全损或推定全损”、“物上代位权”和“代位追偿”等一系列概念具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准备定位所需资料,否则,很难有效率地在图书馆和网络平台搜集和组织相关资料。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各部分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可将各种方法结合运用,比如在讲解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相关内容时,可引导完成任务的同学结合角色模拟等形式,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教学论文篇(2)

(2)课堂教学上的应用。对于课堂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教学过程细分为引入实例、导出原理、精讲互动三个阶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获其知,自识其能。摒弃教师和学生间表演者和观众的关系,实现教师由表演向导演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教学开始时,首先引入一个污染生态实例,如:日本“镉米”事件引出土壤污染及生物防治、“水俣病”案例嵌入到生物富集的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导出引发污染的原理,让学生认识实例背后的生物防治技术。最后进入精讲互动环节,这个环节分成提出问题、学生自学和要点解析三个步骤:第一步,提出问题。抛出一个简化的具体实例,针对各知识点,设置关键问题。以地衣监测磷肥厂附近的氟污染为例,构造一个简化的指示生物和监测生物数据库,然后结合该数据库,给出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问题。通过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二步,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各知识点,立足自身解决问题,教师协助指导。第三步,教师进行要点解析,精讲技术难点,提高学生对难点知识的掌握度。

(3)课后讨论上的应用。对于课后的专题讨论,经常会受到学生的忽视。正如上述的现状分析,由于例题和课本习题均为孤立的污染生态学知识,且通常较简单,学生认为已经懂了,无须课后再花时间讨论。因此,将专题讨论绑定教学,让学生从实际项目中充分认识专题讨论的魅力所在,从而增强学生课后讨论的动力。具体实施时,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将理论学习好、分析能力强的同学分配到各个小组,以先学带动后学,避免分析能力差的同学失去信心;而且,学生和教师之间通过QQ、邮件、电话等方式交流学习心得和答疑解惑。

任务驱动教学论文篇(3)

我国中职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初级技术型人才的重任,其教育理念应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原则。中职学生的特点在于对传统理论教学接纳能力不强、对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较为排斥,这一点在以语文课为代表的基础公共课中表现尤为明显,学生往往表现出懒散、被动、提不起兴趣等问题。所以,在中职语文课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在课堂中掌握主动权,在典型“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合作能力,这十分符合中职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课程新理念、新标准。

二、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步骤探析

1、设置任务:找准切入点,有的放矢。任务设置的质量关系到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好的任务融知识、技能、方法、态度及价值观于一体,学生在任务中才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任务设置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在设置任务时不必面面俱到,而是要抓住课程的关键点和学生的兴趣点。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总目标的基础上,把总目标分割成一个个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分成单独的“任务”,这些细分出来的任务来体现学目标。例如,现代文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其任务设置可以围绕了解作家及作品的背景、分析重点人物形象、探讨人物描段、总结课文主题、探究课文的现实意义等等。当然,任务的设置讲究详略得当,指向性必须明确,能够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目标,所以有些任务可以简单带过,而有些核心任务必须做重点设置。

2、任务分配:以优带差,在合作中完成目标。由于中职学生语文水平普遍不高,教师的注意力又很难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所以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班级分组不宜过多,控制在5个左右,重要的是每一个小组要设立带头人的角色,带头人不仅学习能力突出,还要具备领导能力。小组内及小组之间要大体均衡,成绩好的学生搭配成绩差的学生、内向的学生搭配外向的学生,这样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尤其是对于差生来讲,在小组内更有利于其缩短差距、迎头赶上。另外,为了增加小组成员的凝聚力,还可以通过打造小组品牌、营造小组文化、制定小组激励口号等方式促进任务完成。

3、任务执行: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可或缺。任务设置、分配完成以后就进入到执行阶段,此阶段的主角是学生,但教师的功能不可忽视,因为教学的引导者、实施者仍是老师,教师在学生执行任务过程中扮演的是调度的角色,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任务完成效率,尤其是要帮助那些跟不上进度的学生找出问题的根源。另外,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学生之间一定要通力合作,把小组利益放在第一位,有问题共同协商,大家为了一个目标相互鼓励。

4、任务汇报:在相互借鉴中取得进步。任务汇报阶段是小组学习成果的展示阶段,展示的形式有很多,多媒体演示、小组情景展示等等,汇报的过程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上台,对心理素质、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原本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在汇报环节也不得不集中注意力,充分展示出个人和团队的能力。任务汇报的课堂是竞争的课堂,也是精彩的课堂,各个小组在良性竞争中相互提高、相互借鉴,老师彻底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差等生,都在汇报的课堂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语文课堂上的作用体现的淋漓尽致。小组竞争的出现,让学生不再只是个人的代表,更多的是成为了团队中的一份子,学生为了整体的荣辱拼命发挥自己的特长。

5、任务评估:“自评”与“他评”相互融合。当前我国中职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仍以教师为中心,明显呈现出“他评”的特点,而在应用任务驱动法之后,语文教学的评价应是“自评”与“他评”相互结合的体系。学生在这种体系下摆脱了被动的位置,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始发挥。具体来说,任务驱动教学效果的评估应考虑四个方面,即学生有无成就感、职业素养提高与否、实际操作能力是否提高以及应变能力是否提升。教师通过“观察法”观察学生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是否进行主动学习、是否具备合作能力等等,而学生则通过自评的方法增强自我反省能力。另外,“自评”还包括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使学生在评价中学会欣赏对方,领悟到分工协作的重要性。这种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对改善人际关系、强化竞争意识、提高社会认知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显而易见,在提出学习任务的前提下,通过任务分配、任务执行、任务汇报、任务评估等步骤进行语文学习的掌握和探讨,而教师在其中则发挥出了发现问题、跟进问题、及时点拨指导的作用。在整个过程当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分别扮演了学习任务设计者、学习资源分享者、学习活动组织者及学习方法指导者的角色。可以说,“任务驱动教学法”给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拓宽了路子,既充实了学生语文知识,又培养了社会交往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

参考文献

任务驱动教学论文篇(4)

二、任务驱动式的案例教学法设计

针对以往教学方法的不足,本论文依据《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任务驱动的案例教学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问题设计及案例准备。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案例教学法与管理、法律等文科类课程的案例教学法不同,不需要广泛收集和整理大量高质量的案例形成丰富的案例库,不需要适时更新和补充新的案例,不需要强调案例形式多样性和案例内容的广泛性,而是要针对核心教学任务设计一个科学的问题,并围绕着问题进行案例准备,要求所设计的案例,在纵向上能体现出数据库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完整生命周期,在横向上能覆盖《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要求掌握的所有基础理论。比如我们要求学生应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所涉及的基础理论,设计和开发一个学生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完成以下任务:查询出有哪些学生选修的课程中至少有两门以上由教授开设。要完成该任务,学生需要完成的工作以及应用到的理论包括:(1)描述教学关系,需要绘制E-R图;(2)将E-R图转换成合理的关系模式,并编制数据表,需要应用范式理论和函数依赖理论;(3)将数据文件保存在物理磁盘上,要求占用较少的存储空间并能进行高效检索,需要应用物理结构设计理论;(4)客户从操作终端检索所需要的信息,形成视图,需要应用SQL语言;(5)保证数据视图—数据表—存储结构之间的相互独立、相互关联的关系,需要依赖数据库系统的三层结构和两级映射。案例需要围绕着上述内容进行设计,不能遗漏。

2.基础理论的讲解。

由教师进行精练的理论知识讲解,讲解过程最好能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介绍在哪些环节需要用到它,这样有助于将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

3.问题分解及教学过程控制。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处理案例设计阶段所布局的问题,引导学生将核心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在依次解决子问题的过程中主动的学习《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中的基础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度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适时地进行讲解和点评,确保学生对核心内容的掌握和灵活应用。

4.总结和评价。

对案例教学法的全过程进行回顾,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解,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并从以下三个维度评价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方法的总体效果:(1)案例维度,包括案例项目的构思、任务的分解以及问题的设计;(2)教学过程维度,包括课前的准备、课中的引导和控制、课后总结等;(3)绩效维度,包括教师表现、学生成绩、课堂反映等。

任务驱动教学论文篇(5)

中国古代文学课的主要内容是讲授中国两千多年来文学发展的历史、历代重要的作家作品以及重要的文学现象和文学知识。这门课程是在大学阶段开设的,在各个院校一般开设2~4学期不等。如今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处在信息时代下,传统“满堂灌”式的讲授模式亟待注入新的教学方法,唯有如此,才能让这门古老的学科在新时期让更多的年轻学者喜爱。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由教师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教师扮演的角色是设计师、指导者、辅助者。而在此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是任务的承办者,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发现问题,在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始终处于学习与探究的状态,而教师与学生又始终处于良好的多维互动模式中,在这种模式中学生能更好地对课程产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1.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如今大量电子信息的冲击下学生更喜欢关注时尚变换的信息,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一些在我们看来很有魅力的篇章对于学生来说却没有多大的吸引力。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任务,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走入教师精心创设的任务中,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过程中,学生深入学习情境之中,随着任务完成的逐步深入,学生会不自觉地被古代文学现象、文学作品所吸引,会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地去完成任务。因为大多数学生都有对美的感悟、都有不断学习探索知识的愿望,一旦在情境的引导下深入任务,他便想要在这个自己所付出辛苦的任务上去继续探索,去探索某种文学现象或作家作品所体现的文学内涵。在完成任务之后,学生在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过程中,教师可适当设立激励模式,这样在学生每一次完成任务之后都会有一种满足感,久而久之,会转变为一种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进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2.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课堂中,教师一般是“独白式”的讲授模式,学生被动参与或根本不参与,课堂中较少有互动。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学生在每一次接受任务、完成任务、接受评价的过程中都要与教师有互动,教师在全过程中基本是扮演着导师的角色,亦师亦友,这样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会有很多。学生既能享受到教师一对一的辅导,又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任务圆满完成的期待,在此影响下,学生会对教师设计的任务甚至这门课程都特别用心,以此教师可以真正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在互动中学习。

3.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拓展学习内容

在教改的“春风”影响下,很多课程培养方案都做了修改。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学时也作了压缩,这样设计到底科学与否我们暂不做评价,但是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面对知识含量极大的课程内容,教师在课堂内讲授的内容极其有限。如何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内容呢?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采用就可以拓展课内学时,教师设计任务,相当于学生在课下与教师一起备课,一起互动,一起学习,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 任务驱动法教学设计技巧

教师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很多教师自己设计的任务自己都不感兴趣,如果与学生换位自己都不愿参与,这样的任务学生也不会配合你。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技巧:

1.任务难易程度适中

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设计任务时,难易程度要适中,要符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太简单的任务难以激发学生的挑战性,太难的任务学生又不愿意承担。所以一般教师可先由去导入,然后逐步以阶梯式递进的方式去接近核心知识,这样符合学生接受规律。如讲到屈原与楚辞,教师可先让学生搜集有关屈原所处时代楚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情况,接下来搜集屈原的生平思想,让学生在课堂中彼此分享,然后再逐步去接近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这样学生在逐步推进的任务中逐步获得知识与成就感,最后接近核心内容讲解时就已经将知识都消化了,那么教师讲解就事半功倍了。

2.任务设计要知己知彼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独具匠心、知己知彼,知道学生最关心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这样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沟通会更有效,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也会更加配合。如教师可在所代课班级先创建一个微博群或QQ群,像一些让学生做的微作品评论或举办的实训活动VCR,就可以在微博群里分享。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评论或小论文或是一些其他的作品在微博中被点击、被其他同学分享,这样会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逐渐对教师布置的任务感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完成任务。

3.任务设计采取小组合作模式

一个人再优秀不会有一个团队优秀,团队一起完成任务可以彼此相互监督、相互促进,而且团队合作可以增强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同时集思广益。所以教师在设计任务时最好采取小组合作模式,这样小组成员间相互监督相互带动,可以更好地完成任务。

三 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阶段可分为任务导入、任务实施、任务评估阶段。

1.任务导入阶段

教师在导入任务时要精心设计,要让任务导入能引人入胜,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如讲到《诗经》这一章,将学生最耳熟能详的诗作展示给学生,这样首先在《诗经》与学生中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学生接受任务时,因接触到自己所熟悉的诗歌,会有小小的自信感,同时对他们即将学习到的内容会更有探索的热情。

2.任务实施阶段

在此阶段,教师在任务设计时,可以采取一些新鲜的模式。如接下来讲到诗经的内容时,有爱情诗、战争徭役诗、宴飨诗等,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分别展示各自所收集的诗经作品,然后可分阶段进行《诗经》诵读大赛、《诗经》作品赏析座谈会、《诗经》记诵之星大赛、开心状元之《诗经》微电影创作等活动。这些实训内容的展示时间可灵活掌握,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熟悉《诗经》作品,掌握《诗经》作品的艺术特色,增强鉴赏《诗经》作品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论文篇(6)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改善,旅游已经成为我国人民休闲、度假的良好方式。我国的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旅游市场营销是发展旅游事业的重要问题,旅游产品的营销,越来越多地借助媒体广告来扩大影响力,吸引客源。因此,针对我国目前旅游市场的特点和现状,研究媒体广告在旅游营销中的应用及其营销效率问题,是旅游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一、旅游广告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

1.旅游广告营销现状

世界已经进入“不见广告不购物”的后广告时代。当今社会是一个大人类小地球的高度信息社会,一切都彻底信息化了。广告就是一种人为加强的浓缩信息,是广告主用智慧和金钱制造的射入人们大脑和心灵的信息核动力和原子弹。旅游业是一种事先看不见、摸不着,出售风景、出售文化和出售服务的特殊产业,广告更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和作用。广告是旅游业发展的助推器。

2.存在的问题

首先,旅游业界广告意识极其淡薄。其次,旅游广告经费严重短缺。再次,旅游广告整体水平偏低。主要表现为数量少、水平低。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消极的一面,任何事物都有积极的一面,旅游广告的发展也不例外,事实上,国内外旅游广告业的发展还是很迅速的,我国的旅游企业的广告意识也在加强,人们也开始了对旅游广告的关注和研究。

针对旅游营销目前存在的这些现状,如何更好的通过研究现状,发现旅游广告的特点,分析旅游广告的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从而找到具体的对策,将是有关旅游广告营销效率研究的重点。

二、影响旅游广告营销的主要因素

1.旅游市场调查分析是旅游广告的基本前提

首先对消费者需求类型和特点进行调查分析,其次是旅游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购买行为分析。旅游广告的具体调查是广告实施之前的必然准备,主要有广告环境调查、广告调查、中介媒体调查和广告效果调查。不论是旅游系统内部负责广告工作的部门,还是专门的广告公司,都是应在广告实施之前和进行过程中认真考虑这几个方面问题。

2.旅游广告的定位和创意

旅游产品的定位和创意主要包括找准对象,进行旅游目标市场的分析和选择;正确出击找到定位的方法,如填补空白式的定位、平分秋色的定位、取而代之式的定位和适应变化式的定位;了解对象进行市场细分,可将旅游市场细分为会议商务旅游市场、观光旅游市场、度假旅游市场、探亲访友旅游市场、奖励旅游市场等。合理的旅游定位更离不开好的创意,旅游广告的创意分析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一个广告的好坏,创意和联想是分不开的,例如可以把承诺、名人效应、幽默、民族风格、一切有名的东西糅合在广告的创意之中,能更好的章显旅游广告的风采。

3.旅游广告的内涵和特点

旅游广告与一般的产品广告不同,它受旅游行业特点的影响非常明显,诸如旅游产品的时效性,不可触性,旅游产品的跨区域、跨文化、跨国界性,行业内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等。鉴于旅游行业的这些特点,旅游广告展现出自身的特点:旅游广告不同于一般文字广告和其他的产品广告,旅游广告必须传达明确的信息,既广告的发出者是谁,而其他的产品广告不一定要明确的告知广告主,它只需要传递产品本身的信息或者一种观念,一种思想,它的目的是让受众购买产品,至于在哪购买不是广告要传达的内容,但旅游广告不同,必须让受众在认识产品、服务、观念的同时记住信息发出的组织、企业或个人。有效的掌握广告的内涵和特点,可以大大提高旅游广告的营销效率。摘要:市场营销学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所以适合引入“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本文阐述了“任务驱动法”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设计步骤,并以目标市场策略项目为例,分析了“任务驱动法”实际中的应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市场营销教学应用

“任务驱动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被普遍采用。市场营销课程内容不像计算机类课程一样具备很强的操作性,但同样适合“任务驱动法”教学。

一、“任务驱动法”的内涵

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项或几项任务中,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涉及的知识,并找出其中的新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实验性、实践性与操作性较强的学科的教学方法,它以富有趣味性、激发学习动机和好奇心为基础,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这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二、“任务驱动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在市场营销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被动学习。将“任务驱动法”应用到市场营销教学中,教学模式创新为:确定目标—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解决任务—总结评价。

(一)确定教学目标,形成教学项目。[1]

市场营销学是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主干课程之一,从职业方向看,本课程讲授有关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鉴于目前对市场营销类工作岗位的要求,本研究提出的市场营销学的教学目标是:

1.能对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

2.能对市场及市场营销环境进行初步分析。

3.能对顾客的购买行为进行初步分析。

4.具有进行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的能力。

5.能用市场细分原理及目标市场原理确定目标市场,进行市场定位。

6.初步具备组织、策划市场营销工作的能力。

针对以上的教学目标,可建立六大教学项目:基础理论、市场营销环境、顾客购买行为分析、市场信息研究、目标市场策略、营销策略。]

(二)在各项目的基础上,设计教学任务。

基于教学需要,把各项目分解成若干单元,运用“任务驱动法”,结合其他传统教学方式,实施教学。以目标市场策略为例,该项目可以分解为若干个项目单元,下表是针对部分项目单元设计的单元任务。

(三)引导学生解决任务。

运用传统方法讲述与项目有关的基础知识,辅以案例分析,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初步介绍完成相关任务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对布置的任务进行思考,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在学生解决任务的过程中,要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讨论沟通。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思维过程得以展现。尤其是对有争议问题的讨论,教师可以从旁加以提示,激发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

(四)任务完成后,总结评价。

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作总结评价。教师要从知识点掌握程度、分析方法、与实际贴合程度等方面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价,指出学生理解正确及做得好的方面和理解有误的方面,从而使学生熟悉和正确把握课程内容。同时,组织学生互评,使学生接触不同的思维方法,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拓宽思路。

(五)目标市场策略教学设计实例。

1.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市场进行细分,从中选择适当的目标市场,对选定的目标市场进行产品定位。

2.知识点。

市场细分;消费者、生产者市场细分的标准;市场细分的方法与条件;目标市场选择;目标市场策略;目标市场的产品定位等。

3.课前预习及知识点介绍。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有关知识点,在布置任务之前,教师介绍主要知识点,着重强调其中的重点和难点。

4.任务的引入。

某企业生产婴幼儿产品,拟进入广东市

场,但由于企业规模的限制,不可能全部覆盖全省范围,因此,需要对该市场进行市场细分,选择适合企业实力的目标市场,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

5.本任务的教学过程。

将学生分组,以组为单位完成任务。每组通过讨论需完成以下目标:

(1)对广东省的婴幼儿产品市场依据一定的细分标准进行细分以及选择某种细分标准的理由。

(2)从细分市场中选择一个或若干个细分市场作为企业的目标市场,并给出衡量细分市场的标准。

(3)对选定的目标市场进行产品定位,决定目标市场策略。讨论结束后,各组选派代表上台讲述本组的任务完成过程,阐述本组的目标讨论结果,回答老师和他组同学的提问。各组阐述完毕后,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总结点评。

三、运用“任务驱动法”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任务的设计。

一个成功的教学任务的提出是“任务驱动法”实施的前提。市场营销中有很多假设的条件和环境,所以对于每个任务的提出,确实要求任课教师认真思考,仔细衡量。任务的提出既要做到新颖独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要恰如其分地说明问题,涵盖所要讲授的新知识。

(二)适当“留白”。

所谓“留白”,就是教学不面面俱到,而是让学生有思考和尝试的余地,启发他们通过尝试和探究发现问题,鼓励他们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注意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

在市场营销教学中除了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个体能力的差异外,还要把个体自学与群体讨论结合起来,使学生人人参与,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任务驱动教学论文篇(7)

2完成任务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计算机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内容,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是个人独立思考,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整个的学习过程,也可以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相互交流与合作来共同完成任务。同时在学生交流与合作中,要重视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将不同的解决方案相互分享,以实现共同进步。如在进行Photoshop学习时,针对同一张图画,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自己喜欢怎样的图像处理效果,不同的图像处理效果应该如何操作。学生各抒己见,通过相互讨论,解决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在组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引导性的帮助。对于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要引导进行解决,通过适当的讲解,帮助学生抓住学习的重难点。同时还要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进行区分,对于那些计算机知识扎实、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和问题,而对于那些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基础知识不牢固的同学,则要给予正确的帮助,引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巧。完成任务的过程是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讲授相结合的过程,教师要做到有的放矢,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

3总结评价

在计算机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总结评价是最后一个步骤,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视一部分。在学生通过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教师设置的任务后,能够获得一定的知识经验。在这个阶段,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到的经验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和分类,让他们将自己所学的零散知识点梳理到一个大的知识网络中,使得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化和系统化。教师还要对学生在任务完成中的表现进行打分评价,指出学生做的比较好的地方以及做的不到位之处,让学生知道以后的学习应该向哪方面努力。当然,总结评价的过程可以由教师完成,也可以同学之间相互进行,这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实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另外,还要给予学生自我评价高度的重视。在完成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过程和各项指标进行简单评述,可以在自己的作品后面简单的写上几句感受、体会。如学生在学习PowerPoint动态效果制作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制作的幻灯片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公开展示学生的幻灯片作品,再让其他学生评论作品及教师点评,三个步骤相结合,最后得出学生的综合评价。

任务驱动教学论文篇(8)

首先,吸引力。上学、教学的经历已经向我们证明了一点:学生学习具有极大的功利性。如果学生觉得某一知识点的学习对其有益,就会主动地去学习,反之亦然。因此,教师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任务的选择时,一定要注重任务的吸引力,要让学生觉得该知识的学习对其有极大的益处,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层次性。由于学生并非只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作为一个群体表现了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在任务的设计、选择时都应该体现出层次性。这样就可以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并在完成任务后体验到一种成就感,如此就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设计任务时最好一开始就分为基础层次与提高层次两个层次进行设计,先让学生完成基础层次,有能力的学生可在完成基础层次的任务之后再去完成提高层次的任务。

最后,系统性。设计任务时,一定把握好任务的系统性;使得设计出来的任务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整体,而非一盘散沙似的单个的任务。要注意任务之间的联系,使得每一个子任务都作为整个任务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高校计算机教学之中,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即目标任务,学生探索,教师引导,交流总结。

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对于“目标任务”的确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教学经验,充分联系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尽可能设计出涵盖所有教学内容的目标任务,目标内容要具有整体性和开放性,提高学生能够真实带入到目标任务中去,提高学生对于任务的兴趣程度,比如通过各种富有形象色彩的教学内容,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阶段,学生探索。主要以学生的操作和学习探索为主。在第一个阶段完成对目标任务的确定之后,学生要根据目标任务,对任务的内容进行探索,激发自我的创造性思维,并通过各种大胆的尝试,去完成所设定的既定目标,这样就能形成目标任务和学生的互动,教师把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到的学生兴趣点和每位学生的特点进行记录,为下阶段的实施引导奠定基础。

第三阶段,教师引导。教师引导是通过对学生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修正和补充,对于共性问题,教师可以通过集中教授的方式,对于学生的个性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单独辅导的形式,进行辅导。引导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自主完成目标、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为重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任务驱动教学论文篇(9)

地进行课程的学习,为任务的顺利完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创设的情境必须与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密切联系,不仅能够唤起学生对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的回顾,还要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建构新的知识和技能。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精心,要把任务完全展示给学生。情境创设必须包含需完成的任务、相关案例、相关信息等多因素。

2.学生体验情境接受任务

当学生面对任务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讨论和分析,让学生们独立去思考完成该项任务需要用到哪些知识,需要经历哪些步骤。在任务中,涉及到已讲授过的旧知识由学生自己运用,没有讲授过的新知识点,则是完成任务的关键。通过分析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需要运用哪些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还用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3.学生自主协作完成任务

任务的分析完成后,需要学生动手解决问题并完成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理念,此阶段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自行探索、多去思考。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学生则需要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去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可以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主动性。

4.师生交流个别指导

任务的完成虽然以学生为主,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通过问题的提出与解答、技能的指导与掌握等形式进行着互动。课堂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关系是否畅通、融洽,是决定教学效果高低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教学效果高低的关键。学生的知识水平一般情况下也不是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的,对于部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较弱的学生,教师必须给予必要的指导,否则这部分学生会产生畏难情节,导致任务驱动教学的失败。

5.总结交流评价反思

在任务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并从知识技能角度、合作态度、创造能力等方面对学生任务的完成J隋况进行综合评价,学生也要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通过总结交流,评价反思,让学生了解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认识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新问题、有哪些不足之处、下一步要学习什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在进行任务设计时,可以考虑设计一些需要协作完成的任务,培养学生达成目标一致的思想观念以及相互理解的行为,在相互沟通和交流中促进知识和能力的掌握。4.任务设计要注意知识的前沿及延展电子商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教材的内容要落后于知识的更新,在任务设计时要将该课程的最新前沿知识包含到任务中,才会使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同时,在现实中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时,所用到的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的知识,在任务的设计时,要考虑到知识的延展,哪些内容属于哪门学科,要在任务中交待清楚,促进学生对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1.任务设计的可操作性

电子商务课程的实践性较强,任务设计时必须注重可操作性。教师所设计的任务要与商务活动有直接的联系,要符合实际,具有真实性,知识和技能要做到紧密结合,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难度。可操作性强的任务才会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意义所在,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任务驱动教学的目标。

2.任务设计要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是主体。任务的设计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教师到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来设计任务,逐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要掌握哪些知识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

3.任务设计要能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现今社会沟通和交流变得尤为重要,一个人的能力毕竞是有限的,要想完成好一项工作,组成团队进行协作是必不可少

任务驱动教学论文篇(10)

设计学习情境要求与课程学习主体相关,尽可能接近真实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网站建设课程上,充分的发挥网络的优势,调动学生的兴趣,在开始阶段引导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网站进行资源和数据的收集整理,在此基础之上,展开分组讨论,确定小组的网站建设目标。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选择相对简单但又有代表性的网站作为学生完成建设的目标,以防止学生好高骛远的选择最终导致对学习积极性的影响。

2.任务设计

在任务设计阶段任务的规范性、完整性及可操作性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完成任务驱动教学法过程的态度和学习效果。网站建设课程的任务设计应该分几步进行,首先,教师应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无论任务如何设计,教师都应明白任务的设计应该围绕着教学内容进行;其次,教师要完成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分析,通过对创设情境阶段学生分组讨论的观察,教师可以基本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专业能力,依据学生的能力的差异,制定一套平衡且有针对性的任务设计及教学方案;最后,当进入任务设计阶段,可以根据之前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结合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任务划分方式,对学生制定相应的任务。

3.自主和协作学习

在这个阶段,要注重引导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网站建设课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做好充分的交流和互动,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启迪共同完成好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的方向,比如学生往往对操作数据库内容动态显示十分感兴趣,但操作数据时经常发生各种各样的错误,学生讨论又经常忽略知识细节,这时教师可以指出问题的所在,给予必要的讲解,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点的研究,解决现实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论文篇(11)

建构主义的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进行的意义建构。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时,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基础。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对学过的知识、技能进行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进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因此,适合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内科护理内容,必须包含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技能。例如,各系统常见病的护理。首先,这些内容能够实现专业课程间的融会贯通。护理评估的过程要用到健康评估课程中学到的评估技能,护理诊断要运用护理学基础中学过的护理诊断相关知识,护理措施要运用护理学基础中学过的各项护理基本操作技能。如学习“糖尿病病人的护理”这一节时,学生要掌握的一项护理技能是使用胰岛素注射笔进行胰岛素注射。胰岛素注射属于皮下注射,学生已经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学过这项技能,具备学习新技能的经验,可以此为基础进行新知识和技能的主动建构。其次,这些内容是基于工作过程进行编排的,与临床护理岗位更贴近,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求,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协作、沟通能力。

1.2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常见病的护理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教学,学生需要掌握内科常见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等内容。实践教学则要求学生具备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对具体病例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并制订护理措施。例如“,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这一节,教学大纲在理论方面的要求是掌握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熟悉护理诊断;在实践技能方面的要求是能独立、规范地按照护理程序解决病人的护理问题。祁云嵩等提出,任务驱动教学适用于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吴静也认为,任务驱动教学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因此,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目标。

1.3教师要有适合学生的、与临床贴近的驱动资源

实施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贴近工作岗位的临床情境,在分析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讲解、展示图片、播放录像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指导,以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师要有适合学生的、与临床工作贴近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供学生学习、借鉴,促进其顺利完成任务。例如,“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这一节,教师现有的驱动资源有心力衰竭病人的典型病例、心力衰竭病人不同症状的图片及心功能分级的教学录像等,能够满足开展任务驱动教学的需要。

2高职内科护理适合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内容分类

根据上述条件,笔者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确定了内科护理适合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24节内容。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将这24节内容划分为3类。第一类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内科疾病护理。学生对此类疾病有一定了解,并且在其他课程中学过相关的知识技能。这一类包括8节内容,分别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肺炎病人的护理、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冠心病病人的护理、胃炎病人的护理、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和流行性感冒病人的护理。第二类为医院内科常见但日常生活中较少见的内科疾病护理。学生对此类疾病了解较少,但这些疾病是医院内科的常见病,这部分内容是今后工作中必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这一类包括12节内容,分别是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支气管扩张病人的护理、肺结核病人的护理、心脏瓣膜病病人的护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护理、贫血病人的护理、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癫痫病人的护理和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第三类为医院内科重症疾病的护理。此类疾病症状较复杂,学生需要在学习相关系统的常见病之后学习这类疾病的护理。这一类包括4节内容,分别是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和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

3高职内科护理课程任务驱动教学设计

适合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分为3类,根据各类型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任务驱动教学。针对内科护理课程特点与学情,在遵循任务驱动教学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按照“五部曲”教学流程进行教学设计,增加课前自学环节,促进自立学习型教育的转变。教师、学生、任务三者互动,体现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3.1基于经验型任务驱动教学

基于经验型任务驱动教学是指提出任务后,借用来自生活中的知识和已学过课程中的相关知识来完成任务。适用基于经验型任务驱动教学的内容特点:首先,适用于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内科疾病护理,学生对这些疾病有一定了解。其次,在其他课程中学过相关知识和技能。适用教学内容类别: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内科疾病护理。适用教学内容: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肺炎病人的护理、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冠心病病人的护理、胃炎病人的护理、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和流行性感冒病人的护理。例如,儿科护理课程学过肺炎患儿的护理,其与成年肺炎病人的护理有共同之处;糖尿病病人的护理中,需要皮下注射胰岛素,护理学基础学过皮下注射的技能。因此,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学生可以借用已有的经验来完成任务。

3.2学做结合型任务驱动教学

学做结合型任务驱动教学是指:提出任务后,教师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要点,学生根据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完成任务。适用学做结合型任务驱动教学的内容特点:适用于内科常见但日常生活中较少见的疾病护理,对学生而言是新内容,需要教师讲解,学生应用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完成任务。适用教学内容类别:医院内科常见但日常生活中较少见的疾病护理。适用教学内容: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支气管扩张病人的护理、肺结核病人的护理、心脏瓣膜病病人的护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护理、贫血病人的护理、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癫痫病人的护理和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例如,教师讲解癫痫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后,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典型病例,收集健康史、身体状况等方面的资料,完成护理评估任务。学做结合型任务驱动教学设计见图2。

3.3迁移升华型任务驱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