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艺术系实习自我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0 14:54:10

艺术系实习自我总结

艺术系实习自我总结篇(1)

艺术学院党总支按照学校学习实践发展观活动整体部署,认真组织落实各项活动,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积极推动了学院整体工作上水平,为更好地、可持续的发展艺术教育,我们把整个科学发展观活动做一认真的总结。

一、学习实践查找问题阶段的工作汇总

在第一阶段的学习实践查找不足之处的工作中,我们做到了学习有收获,查找问题有针对性,具体做法:召开了全体教职工动员大会,强调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的重要性并采取,一是组织中心组学习,二是采取不同形式的学习方式,包括座谈会、查找问题、工作献一计、参观先进企业,使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提高。

1 、认真查找工作不足之处

全面分析和认真查找艺术学院在各项工作中的不足,是学习实践科学观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根据工作中不足之处安排班子成员专人负责并深入调查研究。同时,为了解更多工作上存在的问题,我们设了意见箱,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并根据集中的意见进行梳理。

根据征求意见的不同问题,把集中的意见分类归纳为教学工作、科研工作、行政工作和其他方面。

通过征求意见的归纳,我们调理出五个方面的集中意见。这五个方面的集中意见都是围绕学院的发展建设、教学、科研工作上水平的,我们把这些工作的落实进行了分工,有分管领导和各个部门研究整改。

有了明确的分工负责对于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边学习、边整改,力争把以教学为重点的科学发展工作搞上去

我们在认真学习和领会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一边学习,一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教学工作的发展建设,以教学工作为龙头,提高科学发展的认识水平和工作水平。我们采取了教学工作自评的方法,从每个教师开始查找不足,党员干部教师带头,根据分析归纳的教学工作不足,利用每周五上午的时间召集全体骨干教师、教研室主任一起进行研究分析,集思广益把不符合教学水平的每个细小方面都查找出来,并根据存在的不足拿出改进的办法。

此项活动进行了两个月时间,较好的完成了自评工作,通过自评工作的推动,广大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的脉络更加清晰了,做好教学工作的信心更足了,存在的不足逐渐改进了,这一切充分体现出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工作上的指导作用。

3 、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整体工作的上水平

为使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更有方向,深化艺术与社会方面的应用,我们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还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从而使广大党员教师和广大师生在艺术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上和社会的应用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①、为扩大艺术学院在社会上的影响,我们利用休息时间联系西青区中北镇中北斜村,为广大农民送画和普及艺术文化的教育。广大教师到场后受到当地农民和村领导的热烈欢迎。他们渴望文化艺术,希望能得到这方面的知识,我们教师十分满足他们的要求,有作画的,有书法的,百讲不厌,有求必应,达到了艺术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同时在座谈中,真正了解了农民需要文化,需要艺术的普及和宣传的心情,这些都使我们的学习达到了实践目的。既了解了农村的文化需求,又锻炼了我们的教师,同时提高了学习的水平。

②、我院组织高水平的画展, 12 月 6 日在我校艺术展览馆组织xx市水彩画大展。作为主办单位,其目的是: a 、要让画展带动艺术学院的艺术氛围更加浓厚,活跃艺术气氛。 b 、让学习科学发展观与艺术的实践紧密相结合。 c 、打造天财的艺术品牌,扩大天财的知名度。这项活动在xx电视台和今晚报都进行了宣传报道。

③、多建教学实习基地,把科学发展观工作落到实处,教学必须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我们把xx很多艺术环境好的单位作为各教学专业的实习基地。在建立了xx博物馆、世纪坐标广告公司、北京故宫宫苑等十多个教学基地的基础上,我们又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基础上与六号院(xx文化创意园)合作为教学基地,并安排了几项学术交流和近期的展览。与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多名学生作品被采纳,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学习阶段的收获是很大的,为整改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分析及检查工作阶段的汇总

1 、通过学习阶段的总结,本单位广大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 形成的共识是: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在系统全面地梳理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实事求是地分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深化教学、科研工作方面招法不多,有些工作还不到位,主观原因在于思想解放工作不够深入。

通过学习和分析后,在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和主要措施十分明确了,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上主要体现在加强教学、科研工作的创新力度,并积极开展了各种活动和研究制定各种制度。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拿出了具体措施,建立了科学的例会制度和民主管理程序。

2 、教学工作的措施及落实工作的情况:

以教学评估为动力,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对号入座,查找不足的同时,狠抓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成果的具体工作,逐个检查落实完成的标准、质量达标与否,把不符合标准的方面认真解决,在落实这些工作中采取了以下工作措施和内容: 借 08 年教学计划重新修订的机会,我院对教学计划进行了重新修订。通过了艺术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使实践教学真正成为艺术教育的主体,结合多层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带动了教学建设与改革的深化和完善。

根据艺术教育的时代要求和艺术学院人才培养总目标,我们改革了实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构建了 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实习、实验、课程教学实践、毕业(论文)设计、课内外创新活动等主要教学环节)的 实践教学新体系, 制定了完整的艺术实践教学流程、规范和标准,建立和完善艺术教学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和管理程序、制度建设,使其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①、在进行新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实践教学大纲的修订、编写中,按照科学发展的规律,强调把“以创意思维带动技能发展”的理念引入教学,深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效果。把综合扩展实践作为实践教学体系中的课外内容,给艺术专业学生的创作实践锻炼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通过综合扩展实践教学,可以将学生多种形式的课余活动纳入学院教学管理,加强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②、建立稳定的、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既是我校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需要,更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客观要求。我们在已有 11 家教学实践基地的基础上,完善教学基地的实践内容和实践体系,使这些教学实践基地有力地促进了我院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

③、利用开放的和多元化的学术活动作为学生课外综合扩展实践的锻炼平台。

组织各种展览、比赛、讲座等活动原是学院科研活动的组成部分,现在经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新组合后,作为学院综合扩展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来,艺术学院组织的此类综合扩展实践活动主要有: “艺术是开启心灵的钥匙”系列活动 ,建校五十周年设计展,艺术学院涂鸦大赛,在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还组织师生赴北京 798 艺术区考察,收到了最新的艺术动态与信息。对艺术学院的发展建设有了更加明确的思路。

④、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培养工作,重新修订了《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和《知识储备工程计划》。以知识储备工程为支撑,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讲课比赛和精品课程讲课比赛。

⑤、充分体现艺术教育实践性的特点,积极组织广大师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企业办实事活动。

在院领导的带领下,组织教师为实习基地xx一商六号院发展谏言献策;为东丽区政府提供东丽区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措施方案;由专业教师组织学生为实习基地xx科技出版社设计书籍;积极参与xx市海河开发第六节点“海河湾”项目 a 区第二期的建筑功能策划和外观改造设计,组织学生到现场实地调研。我们还组织了废旧物品再利用的设计制作活动,现在已初见成效。

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阶段工作汇总

整改落实阶段的工作中,我们深入工作落实的力度,并对今后每一项工作的落实,由院领导分工并牵头,职能部门负责,专人联系,对工作落实的时间、规划和进度都有明确的要求,这一落实阶段我们按照整改分析的问题,共分七个方面。

主要内容为:

1 、学院科学发展思路的规划,由学院领导班子集体负责,已完成了草案工作。

2 、社会对人才需求变化在教学计划的改革,由李志强、刘文忠负责并已完成。

3 、建立艺术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深化与完善,由刘文忠、刘欣负责并已完成。

4 、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建设的规划,由学院领导班子集体负责并已完成。

5 、对科研管理和激励机制的制定,由李志强、刘欣负责并已完成。

6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化、制度化建设,由李志强、王金麟负责并已完成。

7 、实验教学的发展规划,由王金麟负责并已完成。

整改落实工作认真按照时间的规定,绝大部分已经完成,并进入到科学实施阶段,收到很好的效果。受到广大教职工的一致好评。

四、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回头看的工作总结

根据学校学习实践发展观领导小组的规定,我们对半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回头看的总结。根据大家集中的意见我们做到了八个方面的工作,而且收获非常大。

1 、学习收获颇丰,全体党员和领导班子完成了所有的学习体会、工作总结等文字材料。

2 、在为天财献一计的活动和为xx科学发展献计献策活动中,积极参与并有很好的建议,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作用。

3 、努力为学院办实事,为教职工解困。自筹资金建立了天财艺术展览馆并已经使用,对困难职工在生活上给予了照顾和解困。

4 、认真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促进了领导干部之间在思想上的沟通,党员与群众之间的沟通。

5 、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廉政建设和民主作风上都有了更大的提高,党性加强了,工作的干劲更高了。

6 、通过民主评议,干部的领导作用加强了,和基层的同志联系加强了,提高了领导班子的战斗力。

艺术系实习自我总结篇(2)

中图分类号:G6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268-02

一、我国艺术硕士教育的出台背景

为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5年决定设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Fine Arts,简称MFA),健全和完善了国家艺术专门人才的培养体系。“高层次、应用型”具体体现在“学位获得者应具有高水平的艺术创作技能、系统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与表现力,能够胜任本专业艺术创作领域的各种表现形式。”

对招生对象的原则要求是“学士学位”和“艺术创作实践经历”,而入学考试则着重考核学生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这种强调专业内容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在目前我国音乐艺术专门人才结构状况下,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当时,我国只有9所独立设置的音乐学院可招收音乐表演研究生,但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基本上都从事教师工作,真正回到舞台上从事音乐表演的极少。“在学校艺术教育方面,建设一支以具备相当艺术实践能力的专职教师为主,数量和质量都能够满足学校艺术教育需要的艺术教师队伍,是提高我国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依据当时的情况看,整个文化系统中,音乐教育从业人员普遍学历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技能水平低、缺乏系统性的训练,整体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

二、我国艺术硕士教育科研现状

艺术硕士的诞生,打破了我国艺术教育体系中只有单一文学硕士学位的缺憾。艺术硕士在我国是一个新生儿,只有短短的五年多的历史。在这五年当中,已经有几十多所院校陆续获得培养艺术硕士的资格。从目前教学要求来看,有些院校的音乐专业艺术硕士相比传统理论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方面,不仅仅强化了技术技巧的学习,甚至理论课要求要强过前者;理论课的学分要求还要高过前者,这样对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学习,必然造成更大的压力。至于课程设置的种类与多样性、生源差别、学术交流活动、学习与就业等等问题,尚没有系统性的经验总结与可供参考借鉴的任何权威性、开放性的资料。

这五年多发展的经验总结和交流情况,能够见诸媒体的信息,不外乎是一些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陆续归纳出自己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学习与交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学术支持。从这些间断性的零星报道和体会文章,透露出一个信息,就是教师以个体为单位在总结归纳教学经验,在有限的传播范围内起作用,缺乏相互交流的平台和渠道,大量第一手资料和数据没有系统性地搜集和整理,急需将这些零散但是具有统计和理论价值的资料,上升到理论高度,成为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公共财富。

目前国内几乎见不到就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学与学习方面理论研究和探索方面的学术文章和科研论文,缺乏系统的经验总结报告和经验探讨文章,没有后续的科研提供权威、全面、翔实、可靠的资料保证。部分原因,是由于艺术硕士学位类别的起步较晚,一切尚处于摸索方向、积累经验的开端。

艺术硕士源于系统性、专业性地提高艺术专业实际表现能力的要求。相对于理论型人才培养,摸索经验、总结教训、对教学现象的分析与归纳、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等方面,更加需要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的数据采集、分类和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因为所有教学行为的个性更强,共性相对较少;教学的即兴性更强,计划性较弱;经验总结方面更困难,更加需要专业的面对面指导,艺术表现和交流的平台作用更强。这就决定了在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归纳成果方面,全面、细致科学化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方法,这又涉及到数据采集方式、采集时间、分析模型的建立、分析方法、结果归类等等一整套系统的作业程序。

三、国外艺术硕士教育的发展现状

目前,艺术硕士在美国、英国以及原英联邦主要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台湾和香港地区,发展得比较成熟。涉及的专业非常广泛:电影、戏剧、美术、音乐、艺术设计、舞蹈、广播电视和新媒体制作等艺术创作领域。然而在美国,MFA通常授予戏剧相关的专业。美国的音乐专业“艺术硕士”研究生,却大都不使用MFA这个称谓。表演演奏专业和作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通常叫“音乐硕士Master of Music(MM)”;音乐理论和音乐史方面的研究生则授予“文学硕士Master of Arts(MA)”;音乐教育专业则授予“音乐教育硕士Master of Music Education (MME)”等等。

从艺术硕士教育的发展模式上看,美国的艺术硕士教育体系十分成熟,影响力也最大。这种成熟并非是僵化套路的程式化。开放性和多样性,是保证教学内容与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与进步的机制性措施。美国开放的教育体系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吸纳人才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发达的教育体系和先进的科研理念。哥伦比亚大学、波士顿大学、伊阿华大学等院校的艺术硕士培养体系非常完备。师资、课程、课外专业活动、学术交流都有机地穿插在一起,学校的教学和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并且给学生充分的表现和交流机会。对于音乐艺术硕士的培养方向来说,最大可能地满足了学生的成长空间。在相应的科学研究方面,他们往往针对非常具体的项目提出针对性极强的项目建议、可行性分析,并且给予任课教师以充分的自主决策空间,充分发挥艺术的个性。在总结评价中,也是以学生艺术表现的个性价值作为首要条件。这一切看似随意、以“个性”为前提的判断标准,背后是强大的资料数据分析和科研体系作为支撑,将庞大的数据量通过科学的归类进行统计分析,最终作为科学证据,指导教学和科研工作。

美国艺术院校协会(The College Art Association, CAA)和美国专业艺术和设计学院联合会(The 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Art and Design)对于艺术硕士(MFA)设有明确、详细的规定。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以实践性、创作性为主,强调应用性,同时,也要求必要的艺术素养和理论知识。入学考试着重考察学生的创作才能和表演天分。教学计划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和表演作品的广泛性,同时兼顾理论修养的提升。学位授予标准主要看学生创作实践过程中所体现的艺术创作技能和表现力。毕业汇报以演出和作品展示为主要考察标准,同时完成专业艺术分析、总结文章或论文。

德国的音乐教育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音乐专业的设置从一开始就目的明确。比如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大学之一“柏林艺术大学UDK”,音乐专业分为音乐表演专业、音乐教育专业和音乐继续进修学制。音乐表演专业就是以培养表演艺术家为宗旨,针对那些准备成为职业乐团、乐队演奏员以及独奏演奏者的学生设立;音乐教育专业就是为培养教师,课程以教育理论为主;而音乐继续进修学制是在以上专业基础上继续学习,已获得不同的文凭。与艺术硕士同等学历的学习,就在表演专业的学习当中,毕业授予Diplom(硕士学历)。法兰克福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的音乐艺术硕士的培养模式也大致相似,专业设置直指培养目标。

四、艺术硕士教育应关注的问题及启示

目前我国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培养模式相对单一,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主要集中于公共课、必修课、选修课和学位论文写作等理论方面,音乐艺术表演还需有更多的时间去提高他们社会最需要的艺术实践能力。在校学习期间的艺术交流活动应当更加丰富,加强校际之间的艺术交流活动。教学体系尚应体现重视艺术实践的特点,与艺术人才成长规律。

艺术硕士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于今后的经验摸索和总结。基于此,笔者开展了“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记录与比较”科研项目研究,这一项目具有单一的针对性和明确的实用性――为音乐专业艺术硕士的培养教育整理出第一份全面、细致、可信的第一手资料;基于此资料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为音乐专业艺术硕士的教育在现有内容的基础上,提供授课方式、课程类别、课程内容、课内外相关交流活动的建议;毕业生就业跟踪及反馈建议;如何体现艺术硕士培养的“高层次”和“实用性”。

增设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是为我国艺术人才在职攻读艺术硕士学位、全面提升艺术技能和素质提供了新的渠道。同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为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中等和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艺术系实习自我总结篇(3)

近十多年来,伴随着我国艺术设计专业逐年扩张的趋势,艺术高校也将在不断地发展中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和方向,建立结构层次合理的艺术培养格局。

一、艺术设计教育的特点

在研究艺术设计教育之前,我们首先从专业的设置上来分析认识它。现阶段,我国艺术设计专业从类型上可划分成三类:专业艺术、师范艺术、应用艺术;从专业领域划分可分成三类: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和实用艺术。这些类型领域的划分体现出艺术教育模式设置的差异性以及个性化的特点,它不同于文科以掌握学科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或是理科以实验操作为主的教学模式。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就是教学与创作相互依存,艺术创作的过程贯穿于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受艺术教育个性化特点所限,除基础课之外的学生创作要具备一定的个性和创造性,它不求统一的公式和模式,但求有创见的艺术表现和个性语言。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一半以上的综合院校已经开办了艺术设计专业。总体而言,纯艺术以个性表现为主,而艺术设计则以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技术能力为主。艺术设计院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与普通文理科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不同学科的教学目的和培养方向应该各有侧重。

目前,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高新技术不断地和教育结合,促使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发生了变革。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者应在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对教与学的各个方面进行多角度思考,使教学在深层次上发生重大突破。为此,我们深入分析现状,从而总结出切合本专业教学发展的教育方式。

二、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几点反思

(一)素质教育

“高等教育”需要我们培养的是维持社会体系必需的“技术”人才。而我们可以认识到艺术教育培养的不仅仅是“技术知识人才”,也是一种“创作型人才”。我们一直努力培养设计师而非工匠,但在现今的一些高等教育体系中,素质教育的理念在艺术教育中仍然只是点缀。艺术设计的教育功能被简单地定义为实用主义和功能主义。

(二)价值观教育

艺术教育除为社会系统提供技术支持为目标外,它自身的特点和内在的需要都不能将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学科知识”的方式定性授业,因为艺术教育是一种横跨专业与技术(技理)之上的互构知识教育,它的学术取向是一种能区分“需要思考”和“需要坚持”的价值观教育,它是生长与价值观之间的学问。因此,艺术教育中专业(头脑)与技术(能力)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定义的关系。两者不能孤立存在。正是在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的过程中,使得专业和技术不会被简单地化为屈从而不具备主动意识。

(三)创新观教育

我国的文化艺术教育更多地是把所有社会现实都以自然生命的模式去解读,试图通过构造一种稳定的社会记忆来使文化传统生生不息,然而却缺乏面对彻底创新的现代文化境遇,通过思想创新来融合各种不同体系的知识。艺术教育也缺乏在“中国特色”的文化系统下,通过实践与实验的方式超越“单纯的反思过去,复制过去”的思维惯性。

(四)社会实践教育

艺术设计是一门实用性学科,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实际应用能力,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不是由学生自己来评定,也不是由教师来评定,而是由社会、企业、客户来评定。社会实践是解决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必要方法。一般教育以单纯的知识传授、积累为目标;以记忆显现型思维为主,拘泥于现成理论;学习内容大多提倡统一性、规范化。与社会实践结合的创新教育则以培养求知欲、开发创造能力为目标,要求学生将专业知识学习与多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开阔视野,丰富想象力,提倡学习的多元性和自主性,提倡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相结合。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在实践中由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观念向以培养能力为主的观念转化;由“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向“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转化。

转贴于 三、艺术教学改革的建议

艺术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开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的教学模式设定,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科学性: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结合本学科课程的特点,尝试在新的理论支持下的新的教学模式的实验和规律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心理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借此来提升艺术修养,正如陈丹青所说的“艺术素养的背后,其实是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

2.创新性:艺术类专业在强调扎实的基本功训练的情况下,还强调创新意识和艺术个性的培养,所以教学内容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不断调整,突出职业特点和时代特点。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在教学目标的确定、学习者的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大胆创新,不拘泥于传统,开发新型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图形创意设计课程中加入元素再创作,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将习以为常的生活用品进行拟人化想象创作,挖掘新鲜的形象,最终开发形象思维的能力。

3.主导性:充分认识教育的双向性特点,了解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复杂性与独特性。努力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尝试和开发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又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分析设计作品,并要求学生对设计提出不同的认识甚至是相反的看法,推动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思考分析。

4.教学效果:在实际的课题和案例中检验教学的实际效果,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实践性人才培养方向。这点上不能脱离的是通过社会实践来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更多的是要在学习中感悟,并通过教师及身边同学的启发,获得真知。社会实践有几种形式,直接走入实习单位,进行实践;还有是将实践内容引入课堂。

如2001年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分院与锐步(Reebok)国际有限公司合作,将一项运动鞋的专题设计纳入正式的教学作为课程的主要课题,让所有同学参与其中,最终作业得到外方的认可。使学生在真正参与过程中学会了知识。

结语

总之,要培养高水平的富有创新意识的艺术设计人才,设计教学中必须紧随时代和社会进步的步伐,在坚持知识、能力、素质辩证统一的基础上,积极探讨富有创新精神的设计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总结经验,有计划、有创意地组织教学。在高科技的技术革新开辟了多种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资源整合基础上,力求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人才培养诸环节中注入新鲜的、系统的、全面的教学新理念,从而更好地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能力的同时,探索更好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艺术系实习自我总结篇(4)

一、新时期我国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的概况

在读秀中文数据库中,笔者以“教学艺术论”为书名来搜索共找到46本著作,而以“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为书名来搜索,才有23本关于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专著。教学研究员符策震编著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1984)一书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地研究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专著,主要介绍了课堂开讲艺术、提问艺术、讲解艺术。陈国雄、崔峦主编的《全国特级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集萃》(1992)是一部由特级教师、教研人员或专家撰写的课堂教学经验总结、课堂教学实录片段及其点评。全国知名语文教育专家孙春成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1998)全书共70篇,列出了70种不同名目的教学艺术,优秀教师钱梦龙评价这本书是“一本实实在在的语文教学‘谈艺录’”。孙春成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2003)阐述了教学艺术概论,教学艺术的规律,语文教育的艺术,教会学生学习的艺术,发展学生思维的艺术,教学设计的艺术等内容。江西师范大学的熊大冶教授编著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2005)阐述了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对语文教师素养的特定要求,创造性地钻研教学内容,认真仔细地了解学生,教学语言的延展、幽默、激情、教学节奏等方面的艺术内容,作者的论述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并非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对于读者提高语文教学艺术有很大帮助。21世纪初的另一本有代表性的著作是重庆文理学院段昌平教授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2007)包括中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备课、教案设计、课堂教学、作业练习、成绩考核、学法指导等教学活动,从教学艺术的视角出发来审视研究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内容全面丰富,具有系统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创新之处还在于阐述了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程改革教学的几个问题。

笔者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80—2013年)的全部论文,以篇名为检索项,以“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为检索词,收集到有关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期刊论文共3967篇;检索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为题名检索到220篇论文。期刊文章如贺军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探微》从语文教学的艺术美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经验从“授人以渔,强化主体意识”“以情出语,激起情感体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适时调控,掌握语言节奏”四个方面探讨了语文教学的艺术和方法,道出了教学的真谛:语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吴爱萍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一文以具体的课文为例,论述了一堂富有艺术性的教学,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可以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课堂教学节奏要张弛有度,教师应具备简洁、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语言,但对于怎样达到课堂教学富有艺术这一目的,文章只是停留在浅层的描述层面,没有上升到具体的实施层面。董小多的硕士论文《李镇西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探析》和祝金菊的《程翔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共同点是从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和课堂教学实录出发来分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表现。

研究发现,三十年来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的成果,较多地涉猎导入艺术、语言艺术、提问艺术、板书艺术等教学技能的艺术层面,研究方法主要是个别经验总结法。理清语文教学艺术研究的现状,探寻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拓展其发展的路径,无疑对我国的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存在的不足

多年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理论和实践,但我们必须以更客观的视角来对其进行审视,揭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理论基础较为薄弱

三十多年来我国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不可否认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不仅研究数量较少,而且研究内容狭隘,缺乏理论基础和深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的理论基础诸如艺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艺术学、美学等,在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论文中很少论及,仅有的几篇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硕士论文中出现了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理论、美学原理,但是它们的研究与实际教学艺术问题联系不紧密,仅起着点缀的作用。

(二)语文教学艺术形成机制的研究缺失

教学艺术鲜明的实践性决定了教学艺术论必须直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实现教学艺术形成的关键在于教学艺术的掌握。现有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论其实只是教学艺术表现论,是对它的横断面的剖切,缺乏方法功能和动力功能,它仅能使人欣赏到“成品”教学艺术。已有研究成果充其量只是教学艺术表现论,它可以使教师对教学艺术有一定的了解,能使教师在教学艺术的追求中产生定向、定位作用,让教师产生追求教学艺术的意向,但不能给教师提供教学艺术形成的方法和过程。这样语文教学艺术就只能停留在少数优秀教师的表现或理论形态当中,不能被大众所掌握,缺乏其应有的生命力。

(三)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缺乏学科特征性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的学科特征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的共性来说的,而语文学科有其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任何一门学科都涉及文与道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例如,语文教学(包括外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文”,只用少量时间学习“道”。除语文、外语外,其他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道”,教师要用大量时间教授学科内容。而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在这一问题上似乎南辕北辙,用大多数时间来教课文的内容,我国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对此也缺乏关注。缺乏学科特征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谈不上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规律和理论的建立,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论的学术性也难以保证。上述列举的一些关于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的成果多追求教学技能的娴熟性,创造性不强。有些研究成果,如备课艺术、导入艺术、提问艺术和一般的语文教学论中教学技能的研究大同小异,缺乏针对性,教学艺术并非简单的教学技能的呈现。

(四)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中教与学的关系失衡

已有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多数只重教的艺术而忽略学的艺术,导致教学艺术主体唯教师的畸形发展。孙春成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2003)阐述了教会学生学习的艺术,发展学生思维的艺术,是新世纪初语文教学艺术研究的一大创举,但总体来看,关于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策略的研究注重教师的表演,对学生如何学习、学习是否有效、是否促进学生的潜能发展的关注不够。课堂教学艺术应该是教的艺术和学的艺术的辩证统一,语文教学艺术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互动中共同创造的,没有学的艺术,教学艺术将不完整,教学艺术论应该是教论和学论的有机结合。从已有的文献看,关于语文学习艺术的文章很少。

(五)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方法单一

新时期我国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存在的重大缺陷之一是研究方法单一。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国内对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主要限于教学艺术的经验总结,但仅仅停留在对经验的描述上,没有从一定的理论高度对观察结果加以总结,探讨内容主要限于语文教学技能技巧的特征、原则和方法策略等,对教学艺术与学生年龄、认知方式、思维特点、创造力等因素的关系,很少有相关的具有数据支持的实证研究。这可能与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理论水平较低以及国内学者偏爱定性、思辨的研究方法,缺乏实证研究的工具和方法有关。不少研究成果的实质是个别教学经验的汇总和描述,未能将其提升到普适性的理论高度,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导致其可操作性不强。

三、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的展望

基础教育语文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论的研究成果丰富,但是基于语文新课程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似乎停滞不前,进入沉寂状态,从当前我国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和实践依旧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研究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领域已没有什么新的方面值得研究,难道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难道是教育实践领域突然少了语文教学艺术的创造?当然也不是。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深思。笔者认为要走出当前困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形成机制的研究

研究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形成机制”,即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形成的目标与意义,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形成的保障系统,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形成过程,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形成的主体性建构和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形成的策略等,语文教学艺术形成研究可以增强教学艺术的作用力,其理论体系的建立会对教师的教学艺术形成提供方法指导,对教学艺术形成问题的系统研究还有利于教学艺术理论的实践化。

(二)重视学习艺术的研究

学的艺术是教的艺术的起点和归宿;学习艺术是教学艺术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成分。研究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要重视对学习艺术的研究,即语文学习艺术概念,语文学习艺术研究的意义,学生在教师教学艺术中的作用,学习艺术的培养,学习艺术的形成和特点以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艺术特点。学习艺术可以使学生得以优化发展,它体现着教学艺术的实践性,是教学艺术论进入应用领域的必经环节。要使教学艺术作为相对完善的整体进入教学论体系,必须将教的艺术与学的艺术有机结合起来。

(三)突出教学艺术研究的学科特殊性和一般性

第一,突出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的学科特殊性。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我们站在新的角度和时展的高度对语文课程的性质重新定位,要求我们以这一性质为基础来重新探寻语文教学艺术研究,提炼出体现语文学科特征的语文课堂教学新体系。

第二,研究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综合形式。现有的语文教学艺术研究突出的是某一教学艺术片段,难免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特点。因此,可以通过研究一整节课来体现语文教学艺术的综合形式,从整体上认识语文教学艺术的效应。

(四)拓展研究方法

拓展研究方法,要求语文教学艺术研究要突破单一的经验总结法,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切入研究。笔者认为,可加入定量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基于教学艺术自身的特殊性,其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乃至教育教学领域的其他范畴的研究有很大不同。虽然定性、思辨的研究方法是必要的,然而从保证教学艺术研究成果的科学化进而维护其学科合法地位的角度而言,定量和实证的方法同样不可或缺,因此应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广大教师提供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简明实用的课堂教学艺术范式。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语文学科教学所关注的焦点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学过程强调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注意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对学习的影响,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此,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提升和完善,以期更好地指导我国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符策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

[2]陈国雄,崔峦.全国特级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集萃[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3]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

[4]孙春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5]熊大冶.语文课堂教学艺术[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

[6]段昌平.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7]贺军.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探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1).

[8]吴爱萍.语文课堂教学艺术[J].教育探索,2000,(01).

[9]董小多.李镇西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0]祝金菊.程翔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D].鲁东大学,2012.

艺术系实习自我总结篇(5)

一、当前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形势

1.艺术设计专业在当前社会的形态。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中国高等学校的设计教育也逐步发展起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急需的专门人才的重任。目前,各高校设置艺术设计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增长,除了原有的各大美术学院和工业类设计院校开设艺术设计专业以外,各大综合类等高校也相继开始了艺术设计专业。

中国高等学校艺术设计教育是随着市场经济建设发展起来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设置在表面繁荣景象下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尽快顺应新形势下对设计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办学优势,整合优化相关专业课程和部分基础课程,构建一套符合自己特色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市场意识,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出具有综合创新能力和设计审美能力的人才。

2.艺术设计专业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现在很多新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综合类高校没有针对自己地区与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下,照搬其他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设置模式,片面的照搬照抄,课程体系过于大而全,分散了人力财力,造成资源浪费。现代高校盲目扩招,硬件设施跟不上,办学条件差,教学场所、教学设施、图书资料匮乏,没有实习基地,没有与专业相对应的实验室,教师无法引导学生将设计用于实践,只能满足于学生的纸上创意训练,学生缺乏实训与操作,缺乏动手能力与专业创新能力,知识面窄,不能独挡一面,缺乏沟通与创新能力。

在艺术设计实际教学中,一些高校缺少在专业设计和教学实践两方面都优秀的教师,特别是跟风新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学校,没有相应的专业教师,又急于招生,其师资多为纯绘画专业教师转行做艺术设计教学,教学质量可想而知。还有的学校人才储备不充分,年轻化、无教学经验,没有学科带头人。教学中,往往注重实际操作,注重短期即得的视觉效果,急于跨入专业范畴,忽视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误认为理论知识是纸上谈兵,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但是艺术设计是一个综合知识体系,每个专业体系都是建立在理论知识之上的,理论知识反映了一个学科的发展规律、历史与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没有设计理论知识的引导,学生往往会陷入形而下的盲目操作,缺乏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其设计作品便会缺乏深度,毕业后也无法自我提高。这是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

1.加强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由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前沿性,该专业的教师必须保持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社会的同步,甚至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而这些知识在现代的更新率非常快,这更需艺术类教师的自我学习能力非常强,学校体制也应给予一定的支持,为教师提供报考在职研究生,助教进修班,在职进修研究生课程学习的信息和机会。作为现代的,开放的大学,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高校教师应当运用已掌握和创作的科研成果,通过学术报告、科技咨询、培训人才等方式来推广成果新工艺、新技术。使其拓展知识面,练好基本功,使青年教师尽快成才。 转贴于

2.立体化教学体系的建立。经过以往的教学经验总结,反复实践以后建立了立体化课堂的教学形式,就是把以前理论与写生分开进行的教学体系打破,使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接受理论,在理论研究中提高动手能力,互相推动、交叉进行。针对学生实践,艺术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必须有实验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这与传统的课堂学习有较大的差距。那么立体化教学体系的建立解决着这一矛盾。

以课堂写生实践为主的辅导性学习实践保证了学生基础理论掌握和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其目标为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后掌握基础的美术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应用技能。

加强学习实践课外化措施。因教学计划的课时限制,课堂学习并不能满足学生实习实践的需要,学习受到很大制约。我们为此采取了扩展课堂,将学生的学习行为推及课外,在形式上采用了课外作业、课外参观、命题写生等,使学生充分且持续地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能力。

推行广泛的学习方式和实践领域。把学生的学习与学校的重大活动、节庆及社团生活结合起来。我们针对设计课程的特征,有目的地将学生的学习实践以重大节庆展览、活动场景美术设计、专业社团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形式加以丰富化、趣味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丰富了校园文化,产生强大的带动效果,使学生将课堂的学习实践带到课外,带进生活和专业发展中,且效果明显、易于接受和操作。

3.开放式的教学环境。现代艺术教育中开放的教育环境对学生成长进程的催化作用日益重要,建立面向社会实践开放的教学环境和先进的技术知识支撑体系,让学生从旧有的局限于师生对话的单一传统教学方式里、从个人冥思苦想构思方案的封闭系统中解放出来,扩散思维、启迪思路、激发灵感。艺术各专业涉及较多学科的知识,立足专业特点,积极注入新的教育思想和学术成果,加强同社会的交流,引进项目进行实践教学,促进发展活跃开放的教育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术讲座和展出活动,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习环境。把长远和短期需求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需求结合起来,把自身和他人结合起来,与社会上的设计公司、装饰公司、广告公司等相关单位定期合作交流,引进双师型人才参与教学,鼓励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展出,建立激励机制,形成开放的研究、交流环境。

当然,高校的专业设置应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需要总结改革的地方也有很多。尤其针对某一院校而言,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类型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培养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将直接关系到专业的设置问题。我们只能就艺术设计专业总体的角度提出一些创新想法为教学提供一个参考。

参考文献

艺术系实习自我总结篇(6)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广加深,人们更多的开始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艺术概论课程的设置对学生进行艺术实践的基础上,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将艺术概论新型教学模式运用到日常的教学中去,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我国独立院校艺术概论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对理论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我国,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独立院校将培养学生的设计技能当做教育的重点,以此来进行课程的安排,重视艺术实践过程,忽视了对理论知识的教育和学习。更有甚者将理论知识作为选修课程,或者教师通过口述进行简单的讲解后就不再重提,由于理论知识本身较为枯燥,在学校的不重视,及教师单一的教学方法,根本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由于学校教师对理论知识的不重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意识相对薄弱,同时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仍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坚持教师为教学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单一的照本宣科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大降低学习效率。同时为了将更多时间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教师很少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这样枯燥的课堂氛围更加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独立院校《艺术概论》新型教学模式

1.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艺术生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偏重于进行艺术实践活动,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适用于艺术学生的学习特点,更谈不上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原有的理念,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艺术生学习的特点,创新教学方式。教师在日常的课程设置上可以将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着重对主要艺术设计作品的风格流派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讲解,进而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艺术设计职业素质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将知识重难点内容在指定教学计划时进行完整科学的设计。同时要进行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思维能力。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图片和案例分析,用最直观的视觉观感将概念性知识进行讲解,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同时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要加大与学生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加强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更多的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样可以使得教师更加清楚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了解学生未掌握知识点,可有更加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现在在很多独立院校的教师都会应用理论讲授辅助还原学生创作实践情境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以通过更直观的方式使得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点,同时这种教学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由于更加容易理解理论知识,也更好的树立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教师要及时总结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专门用一节课程的时间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对这些问题产生原因、解决方法和策略的看法,要总结实践活动中的经验教训,避免再犯同类错误。这样不但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新型艺术概论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主导的作用。要让学生参与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前将内容告知学生,让学生借助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内容的准备,教师只是在一旁进行简单的指导。这样学生在接受任务后,会通过自身的学习,利用多种资源理解知识点,然后进行课堂内容的设置。学生要想在第二天课堂上有精彩的讲解,就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整个教师团队的素质,建立完善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学校要提高整体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需要一支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团队。因此学校在招聘教师时一定要针对性的选择,将那些专业能力强,艺术理论素养高,有较强实践经验的应聘人员当作首选,大大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的质量。学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树立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意识,加强美学、艺术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对教师培训应该侧重美学与文学相关的理论深造,再加上艺术实践的培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的同时,还要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综合的评价,建立健全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校可以定期对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做到定期进行教学效果的总结。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教师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促进教师自身的不断学习和进步,增加教师的危机感,进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激发教师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整体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4.建立健全学生教学考核制度

艺术系实习自我总结篇(7)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为此次会议撰写了书面致辞。《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的主要译者、著名电影理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郑雪来,中央编译出版社总编辑刘明清,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仲呈祥,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童道明,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名誉会长罗艺军、会长章柏青,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中国电影资料馆原馆长徐庄,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谭霈生,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中国电影出版社原社长许南明、原总编辑富澜,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马精武、刘诗兵,中国出版协会副秘书长和,以及我院相关院所的负责人丁亚平、刘祯、宋宝珍、王安奎等戏剧、影视界的导演、演员和专家学者,还有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等新闻媒体的记者共60多人出席了此次研讨会。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贾磊磊主持了会议。

在致辞中,王文章院长高度肯定了出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建构的艺术体系对世界各国戏剧、电影等艺术门类表演、导演的艺术实践、艺术理论乃至艺术批评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我国话剧、戏曲、电影创作及研究影响尤为深刻。上世纪50年代,我院著名翻译家、电影理论家郑雪来先生翻译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部分重要著作,为国内学者、艺术工作者借鉴、研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理论奠定了基础。此后,郑雪来先生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理论研究方面继续倾注了大量心血,并先后出版了相关的学术论著。郑雪来先生主持编译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全六册)由中央编译出版社修订再版,为学术界全面、深入地研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艺术理论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对推动我国戏剧、电影等门类艺术的发展,以及对我国戏曲表演体系研究与构建都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对深化中俄人文艺术交流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历史,从它的前身——中国戏曲研究院等艺术机构算起,已有60多年的时间。60多年中,中国艺术研究院逐步奠定了注重艺术实践,注重艺术理论建树,注重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优良传统。包括郑雪来先生在内的我院一大批著名学者以自己的理论建树,为新中国各门类艺术史论研究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这些都令我们这些后来者为之骄傲与自豪。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今天和未来,包括郑雪来先生在内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前辈学者、艺术家,他们的学术、艺术积累永远是我们不断发展的宝贵财富,他们的治学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基于自己的研究背景与理论视角,围绕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创作历程与理论发展,斯氏与我国戏剧艺术家的沟通与交流,斯氏体系的开创性与开放性,斯氏体系对世界、特别是我国戏剧与电影艺术的深远影响,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对于斯氏体系的借鉴及围绕该体系展开的论争,我国在传播斯氏体系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我国出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的学术与实践意义,以及我国老一辈艺术家的执着精神和艺术贡献等诸多层面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

郑雪来先生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便开始译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重要著作,近60年来精韧不怠,默默耕耘,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勤勉的治学精神为我国研究斯氏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会上,郑雪来回顾了自己翻译斯氏全集的过程,对斯氏体系在我国的传播进行了全面介绍,将之总结为“大传播”,“大辩论”,“大批判”,“大”,“大探讨”和“大冷却”六个阶段。他谈到,斯氏体系在我国的传播始于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电影出版社组织翻译了大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相关论著,有二、三十种之多。从1955年开始,多位苏联专家来中国传授斯氏体系。在专家的教学和诸多译著的推动下,我国形成了传播斯氏体系的高潮,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表演领域干部。在此之后,因为学习者对斯氏前期思想和后期思想的区分理解不全面,加之苏联专家的误导、国内政治因素的干扰、其他演剧学派的传入等诸多因素,斯氏体系在我国的传播呈现出毁誉参半的状态。从九十年代中下期开始,斯式体系在我国遭到“冷落”。但尽管如此,跟现在与其并存的几种表演理论相比,斯式体系和在斯式体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美国“方法派”表演理论对中国的表演界、特别是电影表演界更为实用。中央编译出版社此次重新隆重出版其全集,为读者和业界系统地“打捞斯坦尼的遗产”提供了必要条件,意义重大而深远。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比作欧洲现代表演艺术领域、乃至欧洲现代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指出其艺术理论对世界各国、以至于整个中国的现代表演艺术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强调,对斯氏体系的研究既是一个“知彼”的工作——对我们借鉴和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的艺术传统具有巨大作用,同时也是一个“知己”的工作——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表演艺术传统,了解我们艺术经验的独特性,这是基于对世界艺术理论的了解基础上做出的判断。所以无论从“知己”、还是“知彼”的角度而言,对斯坦尼拉夫斯基艺术理论的研究与翻译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电影出版社原总编辑富澜回顾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翻译出版的坎坷历史,即自电影局艺委会研究室(即后来的电影出版社外编室)于1953年决定翻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并把这项任务主要委托给郑雪来同志起,至今已近一个甲子,期间起起落落,诸多坎坷,如今终于得以重新修订出版。希望文艺界提倡认真学习、研究经典的风气,进一步推广应用斯氏体系。

中央编译出版社总编辑刘明清作为出版社代表发言指出,中央编译出版社一直把作为东西方文化的摆渡者当作自己的使命和座右铭,出版翻译了一大批国外学术作品。郑雪来先生早在五十年代就以深厚的学养和优美的译笔为斯氏体系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中央编译出版社再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并同时出版了郑雪来先生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论导演与表演》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论纲》两部著作,其目的就是重新振起学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理论的风气,让更多读者能够借鉴、传承世界各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从而丰富我们的戏剧、电影的表、导演理论,促进我们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

中国出版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出版集团文津尚书公司总经理和长期从事出版和外宣工作,《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的翻译和出版使他看到学术界与出版界相辅相成、共同振兴中华文化的巨大潜力。他从国际文化交流的视角出发,指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最大瓶颈便是翻译,因此,国家和社会应投入更多的资金,培养更多、更好的翻译力量,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复兴中华文化是出版界和学术界的共同责任,完成这一使命亟须双方精诚合作。

中国电影资料馆原馆长徐庄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的再版向郑雪来先生热情道贺。他谈到,郑雪来先生一生致力于戏剧、电影艺术理论的研究和著述,介绍域外优秀珍贵艺术理论创作成果,筚路蓝缕、孜孜不倦,以为我国年轻一代前进之阶梯。郑老以九十岁高龄,仍头脑清明,高风亮节,一如既往地活跃在学术阵地上,不愧为当今知识分子的楷模。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戏剧理论家童道明对郑雪来的学术造诣和翻译功力表示敬佩。他指出,郑雪来翻译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精细优美,如将俄文中原意是“自然”的词译为“有机天性”,将俄文中“人的灵魂生活”译为“人的精神生活”,从而对戏剧的本质进行了非常精妙的概括,即戏剧反应人的精神生活,这些译法非常切近斯氏体系的本质表达,很好地体现了原作精髓。在中国,关于斯氏体系的一个最大、最有内容的争论发生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与其他演员的争论中,于是之认为,斯氏体系最重要的就是要突出演员的自我本质,并非片面地从自我出发。斯氏全集的第一卷是《我的艺术生活》,主要谈论艺术体验,而非个人情感,既是给演员看的,也是一部励志书籍,在俄罗斯是畅销书,具有普遍意义。

此次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全面译介和推广再度激发了我国戏剧、影视界对斯氏体系的研究热情。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贾磊磊指出的那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的出版,为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研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艺术理论,进一步提升我国话剧、戏曲乃至电影的创作水平,丰富其理论建构,从艺术研究核心层面促进我国的学术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认为,斯氏体系从演员的表演环节上弥补了现实主义艺术原则曾有的缺失,为这一原则的表演化、舞台化及可操作性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法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斯氏体系最为突出的意义就在于,为现实主义艺术原则在中国艺术界的迅速传播产生权威性影响,提供了创作及表演环节上的可供操作的实施细则。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刘诗兵提出,斯氏体系是一整套科学训练演员的方法,一套创造形象的具体可行的方法。斯氏体系能够帮助演员在人物创作时达到很好的境界,是指导演员在表演艺术奔腾的河流上成功到达彼岸的“桥”和“船”。斯氏完整的演剧体系、美学思想和对导演工作的革新正是他对二十世纪文化的巨大贡献,也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著名戏剧理论家谭霈生指出,斯氏体系对我国演剧艺术实践和理论建设一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为我国培育了几代优秀的导演和演员。尽管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包括布莱希特、梅耶荷德在内的其他演剧理论大量涌入,但斯式体系作为世界戏剧工作者的经典不会过时,因为它触及到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是当前中国戏剧界非常需要的艺术资源。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刘祯探讨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理论与中国戏曲表演体系之间的关系,认为两者戏剧观不同,但斯氏戏剧理论对中国戏曲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中国戏曲既是一种体验的艺术,又是一种表现的艺术,但在理论体系方面缺乏一种历史关照和现实探索。无疑,斯氏戏剧理论体系的系统、完备和成熟,对中国戏曲发展和理论总结极具启迪性。在即将进入全面实施建设中国戏曲表演理论体系的当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的再版对戏曲理论界传递的信息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王安葵亦提出,中国戏曲表演将体验与表现相结合,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外部技巧的训练,但对内心体验的训练却只能靠演员的感悟。中国戏曲表演早已形成自己独特的体系,但还没有从理论上很好加以总结。总结戏曲表演艺术经验,将之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建起中国戏曲表演理论体系,这是更具中国特色的戏曲理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理论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继续认真学习和借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理论。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名誉会长罗艺军谈到,斯氏等前苏联戏剧大师曾对梅兰芳的表演给予高度评价。他们在梅兰芳美轮美奂的表演中看到了当时苏联戏剧美学新的突破可能性,特别是空间的自由,时间的自由,以及完美的表演等,这体现了西方“写实”艺术与东方“写意”艺术碰撞后可能激发的艺术灵感与火花。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所长宋宝珍强调,斯氏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体系。在现实主义戏剧的大框架下,它对舞台艺术创造的贡献有目共睹。这一演员训练方法和表演风格的确立,在今天看来仍颇具价值,不仅可以提高演员的艺术创造力,还有助于他们在舞台上创造出一系列形象逼真、感情真挚、富有生活气息的艺术形象,并使新中国的戏剧舞台出现了一批以《龙须沟》、《茶馆》、《关汉卿》、《雷雨》、《日出》、《北京人》为代表的优秀剧目。因此,北京人艺的艺术实践反复证明,斯氏体系对舞台艺术创造行之有效。

此次出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的意义不仅在于深入研究与开掘世界文化经典,更在于这一学习经典的过程体现出来的学术思维方式与方法论意义,以及此举对我国学术风气与创作取向的良好推动和影响。

艺术系实习自我总结篇(8)

1.学校情景式教学。

积极发展和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大力改进职校美术教学方式,加强师资力量,提高美术教学设备质量,组织多种形式且与艺术素养有关的各种课外活动,定期做好教学后期的总结和检查,不断地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创造能力。

2.内外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积极地将课外活动引入美术教学中来,实现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课外活动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大力发展研究型、兴趣型、综合型等多种形态的艺术教学体系,将传统美术专业知识的教学与艺术素养的培养相结合,推动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比赛培训等课外的柔性艺术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培养艺术素养中能够达到虚实结合、刚柔并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艺术素养融入课堂的培养模式。

教师在进行美术专业知识的教学时,可以适当的增设一些有关艺术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例如《美学》、《艺术考察》等。并将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发掘出来,讲解给学生听,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更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引进先进的教学辅助工具进行艺术素养的培养,例如多媒体网络技术、电子白板等。

二、综合美术和其他学科的资源,促进职校学生艺术素养的全面发展

在我国,美术知识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要积极而又充分的考虑美术教学的真正目的以及美术课堂所具备的特点。现阶段,我们国家需要的是极具探究精神和创造力以及艺术素养高的新型人才,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符合现当代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是美术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也是教育界的主流趋势之一。所以,积极促进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整合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资源是加强教学资源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更能有效的促进艺术素养的全方位发展。教师要立足于当今社会发展背景,将我国传统的文化融入到美术教学之中,将美术教育作为桥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美术专业知识以及与美术有关的内容,并将其进行科学的综合,逐渐形成以美术教学为主体,其他学科为辅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多角度的进行思考和学习,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能够做到全面的认识美术,将美术教学的特征、美术表现出来的相异性、美术发展的规律等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不同的学科资源有联系的放在一起进行详细的分析,例如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就是以几何图形为基础创作的。这就有机的结合了数学和美术两种学科的知识。

三、加强学生美术修养,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首先,理论知识丰富美术修养,为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奠定了基础。在职校美术教学课堂中,我们要关注的是对美术的学习和艺术熏陶的作用。教师应当避开传统教学模式,泛泛的理论知识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要积极挖掘美术教学中的亮点和艺术魅力,并将其呈现在课堂之上,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美术教学的课堂中感受艺术的发展、学习我国和外国的各个美术学派的风格和特点、了解艺术发展的主流方向,在美术作品中感悟美、欣赏美,为培养艺术素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在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力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教师也要积极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其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作品的创作。美术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在美术教学的课堂中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力,将学生带入“美”的世界中去,让他们将自己的实际生活同美联系在一起,并用自己的感悟和绘画方式将这种体验表达出来。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感知、通过自己创造力以及想象力的不断提升,艺术素养也在不断的上升和提高。最后,在作品中发现艺术的美,在课堂外培养艺术素养。美术教学不能只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教师要积极的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到各种与美术相关的活动中去,去观看画展、参加美术比赛、拜访一些名家倾听绘画心得,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不断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

艺术系实习自我总结篇(9)

艺术的方法就是正义的科学的方法。

艺术的膨胀是感觉的膨胀、艺术的分裂是灵感的分裂。

艺术的本质如同自然、生命、人类、人性和宇宙的本质一样都是膨胀,同时,艺术不但是膨胀、在膨胀、而且还是分裂、还在分裂,而艺术的膨胀就是感觉的膨胀、艺术的分裂就是灵感的分裂。比如,关于艺术的方法,我们要经常有目的的训练我们的灵感,当灵感一旦出现与拥有时就要迅速的抓住、并尽可能的延续、延长与坚持下去、尽可能的产生更多的、一系列的灵感,假如灵感真的越来越多便最终发生一系列、一连串的科学规范的分裂的话,那么,创作的灵感就会变得源源不断、如滔滔江水一般的涌现出来,并且随着这种分裂的不断发生与产生、又将涌现出一大批、一系列的艺术的灵感与方法来,且随着时间的延而越多。这就是艺术从膨胀到分裂、又从分裂到膨胀的、一个不断良性循环的结果。

凡是带有艺术性的东西、凡是具有艺术性的一切创作、音乐、表演、戏曲及行为、运动、动作与生活等等都是艺术,只不过是各自的艺术高度、深度、厚度和广度不同而已。

艺术是一个从了解人性到热爱人性、及到颂扬人生、赞美生活、歌颂祖国等等的一个过程。

因为自然、生命与宇宙的本质及其形态与状态等等都是不断地呈现膨胀与分裂趋势的,故此,艺术的本质及其形态与状态也是如此、也是不断地呈现膨胀与分裂的趋势。

艺术的形态包括动态与状态,艺术的动态在感觉之中,而艺术的状态则在运动、活动、行为与行动之中,两者相互相成、是辩证统一的辩证关系。

艺术内外兼修、以内为主。

艺术必须在实践、实践与再实践中获得成功。

人性和艺术的本质是膨胀,故人们要经常的去做这些符合自然规律的这种膨胀的事情。比如,我们的人性与艺术要经常不断地膨胀与加快膨胀才行;比如,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训练、运动、活动与劳动等等就是一种膨胀与不断的膨胀;比如,我们要让自己经常科学的动起来、运动与活动起来;再比如,我们要经常的练习与训练气功、武术、戏曲、戏剧、舞蹈、表演与歌唱等等的这些膨胀的运动、活动和科学与艺术的的规律;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膨胀、生命在于运动、在于不断地膨胀与科学与艺术的运动。更为重要的是,人类的这种膨胀的文化、艺术和发展的道路的这些科学的膨胀与训练的的理论和方法、将为人类未来成为外星人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人类想要成为外星人的确需要这种坚实的训练和健康基础、人类需要一直把这种膨胀的练习和训练长期的坚持下去才行、故人们也需要经常的进行这种膨胀的练习和训练才行、这一切都已经是显得十分的重要与必要了。

既然自然、生命、宇宙和人类的本质就是膨胀,那么,人性和艺术的本质必然也是膨胀,那么,人们的身心健康该如何才能保障更加的健康与长寿的呢?而根据膨胀的这些规律,那就是要经常做许多符合自然规律的这种膨胀的事情、而这种膨胀的规律就是膨胀与不断地膨胀,那就是说,我们的人性与艺术要经常不断地膨胀与加快膨胀才行,比如,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训练、运动、活动与劳动等等就是一种膨胀与不断地膨胀,而这其实就是要让自己科学的动起来、运动与活动起来,比如,要经常的练习与训练气功、武术、戏曲、戏剧、舞蹈、表演与歌唱等等的这些膨胀与运动和活动的规律,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膨胀、就是在于运动、在于不断地膨胀与运动……。

膨胀是自然、生命、人类与宇宙的本质、故也是人性与艺术的特性、特征与特点,为此,艺术也是自然科学、也是基础学科与基础科学的范畴。

人是最高贵的生命、应该公平公正、人人平等才行、而不应该争名夺利。

一个人既有才华和能力、同时又十分的干净才是成功、这才叫成功。

艺术系实习自我总结篇(10)

二、我国目前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及特点

纵观中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现状,一方面,中国高等院校遍地开花式地开设艺术与设计学科;另一方面,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状况又十分令人难以满意。导致这一局面的出现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方面,迅速崛起的经济建设高潮,一浪高过一浪,信息时代的产业更替几乎冲击着一切领域。在中国植根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不得不仓促上阵,以非常不成熟的理论与实践,迎接着信息时代快节奏产业革命的挑战,为中国的产业化提供着力不从心的不成熟的服务。另一方面,信息时代对现代设计人才需求的高起点,批量化,又迫使着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尽快为社会提供优秀的设计人才。市场这一只无形的手决定了这一局面的出现。这一点可以从现阶段中国高等院校遍地开花式地开设艺术与设计学科得到充分体现。

针对这一局面的出现,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如何去扭转这种局面,如何去改变这一局面,这是一个值得让我们深思的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先明白艺术与政治的关系、艺术与设计的关系的问题。

一、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艺术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实质上就是艺术与经济关系的体现。一般说来,一定的经济,通过政治,决定着艺术的性质和发展;一定的艺术,又反过来通过政治,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而中国的经济的发展便必然导致了艺术的蓬勃发展,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也是有着社会环境这个大背景的作为支撑的。

二、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而关于艺术与设计的关系问题,首先我们从设计的起源谈起,着名设计教育家尹定邦先生在他的《设计学概论》当中曾提到过,如果说原始人在用一块石头砸向另一块石头是,设计便就在这一瞬间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设计虽然超越了纯艺术,存在于设计、生产或制作的全过程,和技术、材料、工艺、市场、消费、等因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但它与艺术创作并不能截然分开,设计师的设计自始至终总是要考虑到具体设计对象,根据生产技术条件和制作技艺的可行性,而进行创造性工作,这个创造性过程始终与审美发生联系。

三、中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需要改革的方面

在充分认清了艺术与政治、艺术与设计的关系的条件下,我们对艺术与设计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那么,在中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领域,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做,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改革:

第一,建立较为全面的大学入学考察录用机制。

艺术设计是综合型的学科领域,有科学的含量也有艺术的成分;有对智能的要求更有对创造力的强调。艺术设计需要的是具备全面素质的创造型人才。这就决定了艺术设计教育必须与基础素质教育紧密结合。从目前我们的基础教育向大学输送的生源状况来看,普遍存在知识面不广、视野不宽、能力局限、发展后劲不足的情况。

我国现有大部分艺术院校设计类的专业入学考试,主要以绘画表现能力的高低作为录用评判的标准,虽然也有设计基础方面的考核,但基本上仅限于纸上的描绘表现。这种专业考试模式不免给人一种错觉:设计=美术表现+实用美术技法。显然,这种类型的考核对于将要步入设计学科进行学习的学员来说是不全面的,至少是不足的。在现行录用考试制度强调美术技能的同时,更应加大对思辨能力、认知理解力、创造意识、发现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素质方面的考察评估。记得有一所大学的设计试题是这样的“从苹果落地你能想到什么”,画一幅画。有的学生说画了一张船沉海底的画面,说想到了“泰坦尼克”沉船之谜,他没有直接说想到了万有引力,而是通过一种别的方式巧妙的表达,这就很好。艺术设计类专业入学考察评估录用方法与机制的改进完善,将有利于正确引导考生考前对学科性质的初步认识,促使考生主动地在自身素质方面进行提高。

第二,建立合理的课程设置体系。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的是否合理是关系到学生的知识体系是否全面,发展后劲是否充足的问题。现在很多学生都是重技能而轻理论,所以我们更应该加大对学生在重视艺术理论知识以及提高艺术素养方面的引导,适当的开设一些艺术史论和美学方面的课程。

第三,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并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和智慧的。曾经听过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戴士和教授的一次讲座,他提到中国现在的艺术设计教学方法有一些不是很科学,他提倡让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直接进入创作,通过创作去综合运用个人的能力,找寻适合于自己的感受点,带动其他因素,诸如技巧、材料、载体等。即先撇开基本功的练习,跳过我们现有教学体制上的素描、水粉的习作练习,直接进入到创作阶段,老师给一个主题,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技能,去完成对这个主题的创作,然后在创作的过程中,他自己就会发现原来很多东西自己都没有掌握,回过头来一看,知道自己缺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样他就会充分利用在校期间好好学习。其实,这也是一种逆向思维,它转换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给学生一个劲的灌输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和个性的挖掘,而这种主观能动性则恰恰是学生进行终身学习的源动力,个性则恰恰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所最为宝贵的东西,是思想的火花、智慧的源泉,我们不能让他们泯灭,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所教出来的学生不能是一个模式的,要求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力。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都曾明确指出:我国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明显不够,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等等。这也充分说明了我国的教育体制中的不足,不仅仅是艺术设计教育,而是大多数学科都是这样,但是我们得努力,得试图去改变这一现状。

当然了,我并不是一味的推崇戴教授的教学方法,他的教学方法或许在一定的范围内比较合适,但至少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作为艺术设计教育,我们要敢于拓宽自己的思路,不要拘束,还记得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终身教授关志民先生曾给我们做过一次讲座,其中他讲到教学方式这一块时印象较为深刻的是,他说“我在给我的学生上课的时候,他们有的躺在沙发上,有的座在地上,有的靠在椅子上,总之,怎么舒服怎么来,我们围成一圈,气氛很轻松,大家畅所欲言,老师和学生之间感觉没有了太多的约束,感觉一下子亲近了很多,这对进行创作和交流很有益。”这其实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近年来,有些艺术院校采取了导师制,即一名老师带几名学生进行小班学习,类似于研究生的学习方法,其实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

从上面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上我们应该充分的发挥我们的想象力,我们不要局限于形式,而是要以实际效果为出发点。

第四,采用合理的办学模式,拓宽办学思路。

近年来,许多艺术院校都和国外的一些设计院校建立了联系,采取联合培养的方式,如“2+2”模式,即在国内学习两年,在出国学习两年。这样的模式其实也是非常合理的,它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也有利于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可以说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推崇的。还有一些艺术院校和生产厂家、设计院联合起来办学,这种思路也很好,这是一种资源共享的好模式,因为它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了,同时它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给生产厂家带来了经济效益,形成一种多赢的局面。在江苏首届设计教育论坛上,我们看到很多学生的作品,有些令我很感动,很多作品都是学生和厂家联合起来设计生产制作的,也就是我们一直提倡的产、学、研一体的办学模式。设计教育要和产、学、研结合起来,和实践结合起来,否则就失去意义了,说到底,设计终究是为生产生活服务的,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模式是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我们应该大力发扬,用我们的好的设计方案去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从而更好的促进我们研究和学习。作为教育管理机构,我们有义务作为学生和企业之间的纽带,成为他们的“红娘”。

第五,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方面,我们要走艺术家和设计师结合的道路,工艺师与设计师相结合的道路,艺术家和设计师要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不要搞孤芳自赏。自从我们开始把艺术设计独立出美术以来,由于艺术设计很多原因,画家对设计师总是不屑一顾;工程师对设计师也多有讥讽,这些现象都是不正常的。我们不能把“大师”与“工匠”对立起来,大师与工匠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天然鸿沟,因为艺术设计是和许多学科交叉起来的,我们不能轻技艺。同时,我们也要加大对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给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第六,要有超前意识,进行专业设置。

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要与时俱进,随着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我们的专业也应随之越来越细化。像近年来出现的动画设计、游戏设计、玩具设计等专业,都是时展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要相信,有需求就有市场,我们的教育要紧跟时代的脚步,为经济的发展做好服务。

时代需要创造型、智慧型的教育,而艺术设计作为体现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综合型边缘学科领域,更需要这种新型基础教育强有力的支撑。因此,对艺术设计教育的探索与研究,除了对高等教育阶段的改革创新,还有必要向大学前的基础素质教育方面作新的尝试。总之,就中国目前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来看,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们正在摸着石头过河,正在积极探求一条适合于中国国情的艺术设计教育之路。

艺术系实习自我总结篇(11)

如此巧合,周伟老师所设计和执教的教学案例就名为“科学与艺术”。它是高一语文教学内容,同时涉及物理、音乐、数字、美术、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知识,对教师的整合能力充满了挑战。我全程指导并跟踪分析了这个信息化教学案例。在整个过程中,周老师展现出了优秀的专业素养,很好地处理了各种疑难问题,实现了“科学”与“艺术”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有机融合。

教学设计要素点评:诸事有法,则操之得法

1.教学框架设计点评:用概念图来展示结构

周老师有效地使用Inspriration这一概念图软件,绘制出了整个教学框架结构的概念图,使得教学设计的结构框架一目了然,清晰明确。

《科学与艺术》的教学框架组织,是由从主题单元出发的系列专题学习而构成的。在教学框架设计中,周老师将专题学习活动设计成“实践探索”和“理性探讨”两个板块。其中,实践探索又分为“科学家与艺术+艺术家与科学”、“学科与艺术+艺术与学科”两个子专题。由于子专题的学习目标还显得偏大,周老师采用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教学策略:在“科学家与艺术”中着重研究典型代表人物爱因斯坦的艺术素养;在“艺术家与科学”中着重研究典型代表人物达・芬奇的科学成就:在“学科与艺术”中着重研究数学中所蕴藏的艺术美;“艺术与学科”中着重研究音乐的物理构成。这样的设计,一来能够缩小教学所涉及范围,二则可利用已有教材,第三也充分顾及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2.教学目标设计点评:吻合新课程标准要求

教学目标与新课程标准相吻合,是本案例符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精神的又一亮点。

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一语文第一学期阅读读本(实验本)第三单元的教学目标旨在促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和艺术是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培养其高尚的人文情怀,从而帮助他们树立为了人类更美好地生存、走向更高的文明境界而努力奋斗的崇高理想。但是,在具体教学目标选择上,课程编撰者只顾及了单元主题词,却没有十分准确地贴近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所以本教案的设计者在维系整个单元教学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教材的重新组合,确立了“较为理性、系统地认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这一集中的教学目标。“科学和人文的关系”是当代社会的重大命题,学生接触这一社会重大命题,有益于纠正重理轻文或重文轻理的错误观念,全面发展。

3.教学准备工作点评:教学实施,不打无准备之仗

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学者设计了学生信息素养调查表,对学生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充分做到了心中有数,也为进一步合理划分学习小组提供了充足的依据。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开展学习,教学者还专门设计了“学习支架”:专题研究模板。它是以问题引领为核心的由一系列问题序列所构成的研究纲要,其参照体系主要是布鲁姆的六层认知结构和我们精心研究设计的“是何、为何、如何、若何”+“由何”类问题所构成的二维教学问题设计体系。这些教学问题设计工具调整了教学从低级思维向高级思维发展时问题分布所占的比例,提高了教师的问题设计质量,提升了教学整体品质。

所有这些准备工作,为学生学习起到了扶持帮助作用,使学习目的更明确,有助于提高学习成效。

4.教学环境与资源设计点评:数字时代,技术助力

在《科学与艺术》中,应用到了网络、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信息化和多媒体设备。它们取代了教师传授讲解、板书设计的部分功能,也为学生搜索信息、交流共享、汇报展示提供了支持,构成了与传统的封闭式课堂迥然相异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学资料选择上,传统教学唯本本教学,教材似乎“神圣不可侵犯”。而本教案设计者围绕“较为理性、系统地认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这一集中的教学目标,打破旧有思维模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教材、改造教材、拓展教材,通过一系列专题式教学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先进教学理念。

5.教学评价设计点评;定性与定量并举

在教学评价设计上,周老师通过为《科学与艺术》设计教学效果评价量规,并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表现,形成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从而较全面地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当然,其中不足之处在于量规设计中的项目权重设置比较随意,描述内容仍不够明确,学生不易于进行独立的自评和互评。

教学实践效果点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科学与艺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实践效果,检验和印证了教学设计的成功。

1.“科学家与艺术+艺术与科学家”实录点评

借助于合适的教学问题为引导,并且得力于教学前对学生信息素养进行的调查,学生的互动讨论与资源探究分析都进展顺利,效果良好:在探讨音乐、文学、哲学对爱因斯坦科学创造的影响时,主持发言的丁浩同学播放了一首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全班同学顿时沉浸在优美动人的音乐旋律所构造的宁谧氛围中,暂时摆脱了平日生活的紧张疲惫,身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和愉悦。这一亲身体验使学生感悟到音乐的确可以陶冶情操、激发灵感,对科学家丰富的想象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

2.“学科与艺术+艺术与学科”实录点评

在研究音乐的物理基本构成时,学生利用一些仿真软件和自制的土工具做振幅、音频、共鸣的实验,对物理学知识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语文课似乎上成了物理课。但是,经过亲自实践体验,学生逐渐领悟到原来音乐之中到处都存在着物理机理,“艺术与科学”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这一专题的教学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

3.“纯粹理论研究”实录点评

在这一重点专题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亮点。其中,尤以两处更为出彩,并且与教学问题有着密切的关联:(1)学生讨论“为什么达・芬奇所绘的蒙娜丽莎的眼睛似乎总是注视着观众”,这一问题是学生在基于老师的教学问题之上自己提出的;(2)争论“黄金分割究竟是一条美学原则还是数学原则(为什么)”。对于前一问题,学生通过热烈的辩论认识到达・芬奇艺术创作背后有着雄厚的科学基础。而对于后一问题,答案更是令人

吃惊。在唇枪舌剑的激烈交锋中,学生引发出一个具有哲学深度的结论:黄金分割原来只是实践中的经验常数,经数学家的科学总结才上升为一条美学原则,而它反过来又对艺术创造产生了指导作用,恰似辩证唯物主义中“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的关系,超出了教学设计者原先预设的答案。

这种让人倍感振奋的教学场景,让人深刻体会到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其实,学生都心怀无穷的疑问和强烈的学习兴趣,只是这种学习热情平时被种种因素抑制着,只要教师能够鼓励学生勇敢质疑、提问、究问,引起学生的学习热忱,他们的创造精神就会被大大激发。这一专题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无须对学生有价值的问题和激烈论争过于担心,因为正是在这种看似与正统教学无关的问题中、在激烈的言语交锋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问题探究的能力得到了不断的扩大和深化。

在本专题的某些教学环节处理上,还是留下了一些缺陷与遗憾。譬如:一些专题研究小组的代表上台向同学汇报学习成果时,只是参照演示文稿上的文字一条一条地念,不加以扩展补充,不能用自己熟悉的语言表达形式来深入解释自己的观点。这种照本宣科的方式,使教师无法判断知识是否已内化为学生思想:而另一些学生则只对自己小组作品感兴趣,对其他小组的演示却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这一状况的重要缘由,在于教师没有事先对学生的演讲汇报方式进行充分指导,没有明确要求各小组应该与其他组的问题探究结果进行互动、质疑或交流。

4.综合作业点评:促进学科教学和深度认知

“我们无法想象没有艺术的纯粹科学与没有科学的纯粹艺术会将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子。如果我们真的害怕面对这个问题,那么就先放下它,将艺术科学化,科学艺术化。创造出更人性化的生存空间!”“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两者互补而统一地构成了世界的美的极致,两者永远没有终点。科学求真,真中涵美;艺术唯美,美不离真,那都是热爱真、善、美的人不断追求的目标。”

上述两段文字摘自学生的综合小论文,从中我们或许可以窥见学生通过这一主题学习对“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理解。事实上,“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一直是很多哲学家、科学家孜孜以求而从未解决的课题。尽管上述学生见解并不是十分完美精确的答案,但却实现了本主题单元的教学宗旨:锻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教学设计模式总评:问题化教学设计的成功

以“科学与艺术”为主题单元的教学案例,是一个信息技术支持的问题化教学设计案例。它的设计理念体现了问题化教学的诸多研究理念和操作方法,其核心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精心设计的高质量教学问题集为引导来开展教学。

事实上,问题化教学设计模式旨在通过教学问题集引导主题单元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针对问题展开学习,通过互相交流和教师点拨形成对问题比较完整的理解,从而发展学习者的高级思维能力。《科学和艺术》遵循了这种教学设计模式的指导理念,是一种亲身实践的探究方式,通过教师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了远比灌输来得更为扎实的真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二期课改的理念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具体的帮助指导,在整个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由于没有受到以往陈规陋习的制约,没有受到“填鸭式’灌输的影响,学生充分应用其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来帮助学习,能够对同伴的学习成果进行质疑,并通过热烈的质疑讨论和争辩将教学问题不断导入到更深的层次,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被大大激发,并得以长久的维持。

总的来说,该教学案例是一个优秀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化教学设计实践案例。

掩卷之后的点滴沉思:教学设计,任重道远

在《科学与艺术》案例中,我们为周老师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指导和设计策略,并反复修订了教学设计方案。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该案例的优秀性和受欢迎程度。然而掩卷之后,不禁还是要提出几个问题,供广大教师认真思索。

1.如何正确处理技术与课程的关系

在处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关系时,《科学与艺术》绝非并无瑕疵。结合这个案例,我们需要关注和思考的是,如何看待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思维技能发展之间的关联和主次定位?是“技术喧宾夺主、教学主随客便”,还是“教学为体,技术为用”?或许我们心中都早有答案,但在具体实践时,是否又会情不自禁地目标漂移而误入歧途呢?

2.如何增加教学案例的可操作性和表现力

《科学与艺术》的成功,是一个专家指导支持的绝版个案,还是可以让更多教师复制模仿和操作实施的案例?我一直认为,不可复制的知识是无用的知识。事实上,本人一直关注教学案例设计中“可复制知识”的重要性,并一直努力为教师们创设可以增强案例理念表现力的各种方法和途径。这一工作尽管细致繁琐,但我却认为它将使得更多一线教师受益,使他们能够分享经验和心理。在《科学与艺术》中,我设计并明确要求周老师采用概念图、作品图、教学问题设计、新课程标准、评价量规等新元素,从而使得该案例更加具有可读性、可信度和可操作性。对于这些新的设计元素,是否值得一线教师重点关注,并发挥完善?

3.如何用优秀的教学问题设计来触发学生思维

在《科学与艺术》中,优秀的高质量教学问题设计是使得教学得以热烈开展并取得优秀教学效果的引发点。这些问题设计,有效地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高级思维能力发展。然而,限于篇幅,本案例只展示了教学问题设计的最终结果,却未能展示教学问题设计的过程,使得其他老师对“问题化教学设计模式”的可模仿学习性大为降低。为此,本人将在《曲案说案》专栏专门设置一“教学问题设计”点评活动,重点探讨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理念与方法。

结语:每次辛勤的努力,都是积极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