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电工事迹材料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5 15:01:17

电工事迹材料

电工事迹材料篇(1)

走进电力*供电公司输变电工区集控站运行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前后两排装得满满的资料柜,现场规程、运行日记、巡视记录、设备定级、五防闭锁,各种仪表记录、反演记录、缺陷管理、载流元件表、电压检测记录、许可票等近300多个资料盒,变电站运行的各种基础资料,应有尽有。大家说,在这些资料背后,不知包含着站长高联生同志多少的辛勤劳动和汗水。为了这些资料,几年前不善于使用计算机的他,现在被称为站里计算机操作“能手”。

***在变电工区已经干了20多年,任站长6年多来,变电运行未发生任何事故。

***是运行专业的高级工,对变电站上百种设备的运行状况了如指掌,只要出了问题,他很快就能判断出原因,并迅速制定解决方法,被大家称为“活字典”。

***说,如今设备更新速度非常之快,必须适应客观变化的需要。在变电站改造过程中,每当厂家技术人员到现场的时候,他总是在一旁跟着学习,不时地提出问题求教,回到家后,还要对着书本从理论上力求把问题真正搞清楚。他说:“没有知识的深度,就不会有工作的高度。”

***平时总是穿行在各个变电站之间,不是查资料,就是查设备,看各类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端子箱是否潮湿,甚至老鼠药是否过期他都要检查到,回来之后,不管多晚,都要将查出的问题一一写出来,贴在班里小黑板上,督促有关人员尽快解决。有时因工作任务重,他一连几天都不能回家。

电工事迹材料篇(2)

张明全,男,汉族,52岁。该同志自1984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便树下了扎根基层,以公司为家,奉献电力事业的决心和意志。他在工作中努力开拓进取,拼搏奉献,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使他由一名普通职工成长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和一名干练的业务领头人。2000年10月起,张明全同志在县供电分公司任生技部主任兼经理助理,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走出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在三十余年工作历程中,张明全同志始终坚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思想上政治上始终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工作中时刻不忘积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深入钻研专业技术技能,从而养成了对工作高度负责的主人翁责任感,并且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绩。2007年该同志参与的QC课题《降低35kV江口变电站1、2号避雷针接地电阻》获省公司QC课题一等奖;2008年获留坝县县委“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9年获汉中分公司系统“十佳员工”称号。2012年被中共留坝县直属机关工委授予“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一、善于学习,敢于创新。多年来张明全同志注重加强自身学习,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他不但学业务、学技术,同时还把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尤其是近年来他更是把学习十八大精神和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每天的必修课,坚持每年不少于3万字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通过不断的学习自身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对党在不同时期的方针、路线、政策领会透彻,并坚决地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对实际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闲暇时张明全还积极参加自学进修,工作之余,他积极争取时间,结合班组业务,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

二、敢于当“包工”,乐为孺子牛。在工作中,张明全是个雷厉风行的人,他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以事故的预防为重点,严格实管、防微杜渐;生产管理中,也敢当‘黑包公’,不怕得罪人。”作为公司技术骨干和部门主任,下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对张明全来说是常事。“先检查,后见面”是其一贯坚持的工作方法之一,每次工作检查张明全同志都是先到现场,再与被检查的部门、班站交换意见。“违章取证,依据处理”,多年来,他对留坝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到了经常性检查和督促,对发现问题,注重通过照相等方法留取证据,并及时组织现场分析会进行分析和安全教育,帮助堵塞安全管理中出现的漏洞,起到了既查处又培训的效果。

同事们都说张明全同志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为了一些重点工作,他通宵达旦的守候在现场或主动放弃休息日那是经常的事。”为了有效利用时间,不给基层部门增加负担,他每到一处总是事先在面馆随便吃上一碗面,就召集有关人员进行调研。张明全同志处处冲锋在前,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2013年8月,留坝县遭遇30年来最大的暴雨天气,狂风暴雨让留坝供电分公司辖区的供电设备遭受严重的破坏。张明全同志第一时间带队前往抗灾前线,组织抢修队伍朝出暮归抢修线路。经过连续艰苦的奋战,重新点亮了留坝县的万家灯火。一名抢修人员回忆:“记得抢修时,张主任感冒咳嗽,还坚持在现场监督指挥,让我们大为感动。”张明全的干劲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人员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甘愿做服务群众的电力“园丁”。留坝县农网设备水平基础较为薄弱,线路设备老化陈旧、台区过载、低电压问题尤为突出,大大影响了占陇地区的工业发展和普通居民的生活用电。2013以来张明全同志致力于电网的升级改造和低电压治理工作,合理规划线路走廊,制定可行的改造方案,进一步打造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成为一名合格的“电保镖”。“过去,夏季空调开不了,煮饭夹带生米,现在这些问题已经不复存在了。”农村电网的升级,让当地村民感激不已。

电工事迹材料篇(3)

**县*供电所农村电工,今年54岁,已在农村电工这个岗位上工作了31年。31年爱岗敬业,得到了农电部门和当地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自2003年以来,他先后6次荣获市、县“先进农村电工”、“优秀农村电工”、国家电网公司“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彰武县农电局、阜新市农电局分别于2006年6月27日和8月26日作出了《关于开展向村电工*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特殊的工作条件使他在苦累艰险中熔炼半生,炼就了一身铁骨和对党、对人民的赤诚

*,地处阜新最北端,南临章古台,东、西、北三面与内蒙古接壤,境内属科尔沁沙漠带。*作为*供电所5名农村电工之一,担负着*北甸子、马家屯、好保起等7个台区、594户的电费收缴和线路维修任务,其中有七棵树等3个自然屯的行政区划归属于内蒙古自治区。这7个台区、594个用电户,分布在近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屯与屯之间近的4公里,远的7公里?鸦有的屯,户与户之间相距200米。距离遥远不说,更为艰难的是他所走的路大多是“人走一步退半步,车走白沙陷轱辘”的沙坨子。有一次一台拉电柱的汽车陷在坨子里,他们从内蒙古甘旗卡镇求来一辆50吨的牵引车,把陷在沙里的汽车拖出来了,车的横梁也被拖断了。这样的路,机动车、自行车、摩托车都玩不转,只能步行或骑马。*从1983年开始骑马维修线路、抄表、收费,23年来已换了三匹马。“马背电工”就是由此得名的。

在沙坨子里生活和工作的人们,最愁的是走路。*的工作,很大部分的时间是花在走路上。那么多用电户,不要说维修线路,就是抄表,一个月就得从头到尾抄一遍。收费就更难了,有的户得去好几趟才能收上来。这路就反反复复地走吧,一步一个沙窝,单程走到马家屯,骑马也得一个半小时。春秋风大,黄沙满天,沙粒子打得人睁不开眼,耳朵、嘴里全是沙;夏天沙坨子里热得像蒸笼,脱下鞋能把脚烫出泡;冬天是嘎巴嘎巴冷,从外边回来,下巴子的胡须上全是霜。

有时候为了第二天不再跑这段路,就必须抢时间,贪个黑。夜晚在沙坨间行走,*听惯了狼嚎,听惯了“夜猫子”凄厉的叫声。有马在,能壮胆儿,他不怕。他最怕的是“迷坨子”(在沙漠中迷路)。

2006年5月的一天,马家台区有3户停电,天正下着小雨,*接到电话就骑马去了。故障排除后天又下起了雨,他在一个农户家背了一会儿雨,雨停后就开始往回走。这时已是晚上9点多钟了,由于阴天,连颗星星也见不到,天黑得象锅底。走着走着,好象回到了原地;再走一阵儿,又好象回到了原地。他脑袋嗡地一下子,知道这是“迷坨子”了。他蹲下来抽支烟,稳稳神儿,用手机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家里人急忙召集左邻右舍,套上马车,打着手电,呼喊着朝马家屯方向找来,找到半夜才把他找到。

电工的工作有很大的危险性,整天登巴上高的,*因工负过多次伤,而在他看来,这没什么了不起,工作比自己的身体更重要。

1990年3月,*要去一个台区拆避雷器,那时他骑的是买来不久的青马,青马驮着拉杆、脚扣子等工具,磕磕绊绊的,不习惯,还没出村,它就“毛”了,一下子把*从马背上摔下来,摔得背过了气。乡亲们急忙给他家报信儿说:你家*从马上摔下来已经没气儿了!*的妻子李国萍一听,立刻两腿发软,动弹不了了。*的弟弟、儿子和乡亲们把他送到了甘旗卡医院。拍片后确认没骨折,已经醒过来的*说:我得赶快回去,这几天正搞电表校验呢,拆表的活儿忙不过来呀!

2004年7月的一天,*处理电线下的树枝,上树时脚下的树杈子折了,从3米高处掉下来,疼得连大气儿都不敢喘。他的弟弟、家人打车把他送到甘旗卡骨科医院,一检查,左边锁骨摔断,肋条折了三根,但他只住了8天院就再也住不下去了。出院后,晚间打吊针,白天在近处收电费,他说收费不用动力气,没事儿。

2002年冬天,*在北甸子维修线路时,头部被摔出一条口子,满脸是血,回家时一进屋把家里人都吓了一大跳。他们请来村医生,缝了三针,第二天他戴上个大棉帽子,把伤口捂住,照样上班了,所里人压根就不知道他被摔伤这回事儿。

他的妻子李国萍说,*是个“铁打的人”。

在风、沙、雨、雪中摔打——他象军人一样要求自己:故障就是出发的命令电力设施越是在灾害性天气条件下越容易出故障,这就决定了*要经常与风沙雨雪打交道,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从事自己的工作。

2001年7月初的一个大雨天,离供电所约16公里的一个村停了电,好几家砂矿都停止了生产。*冒雨赶到所里,当晚就带着几个人打着手电去寻找故障点,走了近20公里,到后半夜2点多钟才在马家屯分岐线路处找到故障点,原来是雷电把立瓶击穿了。他们抓紧换上新立瓶,及时恢复了供电。

2002年7月下旬的一天,*遭到了龙卷风袭击,许多民房的房盖被掀走了,有30家的接户线被刮断。*得知情况,立即带领4名电工抢修,从下午1点干到夜间10点多,把所有的接户线都修复了。

对较大范围的故障是这样,对一家一户的小范围故障也这样,就象特警110,有“警”必接,接“警”必到,到必修好。每次接到用户的电话或口信儿,他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故障发生的现场。

2005年冬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一大早就去巡查线路,天黑时已又冷又饿,累得迈不动步了,可是一脚刚踏进家门,手机响了:“我家的电线让树杈子砸断了……”他二话没说,返身又钻回风雪中。

2005年10月的一天,已是晚上10点多钟了,劳累一天的他刚刚躺下,就听大门外有人喊:“葛师傅,我是前趟街老孔家的,停电了,你来给看一下吧。”他穿上衣服就去了。

每年春节的除夕夜,农村大多数人家都要在大门口、过道处和平时闲置的屋子安上灯;住人的屋子里,灯泡也要换成度数更大的;还总有人家添置电暖器、电视机等电器。因为负荷陡增,老旧的线路就常常出故障,不是这屯找,就是那屯叫,尤其在没有网改前,*很少能过上一个消停的年三十。1982年的除夕夜,北甸子屯一趟街的人家都停电了,*修了一个多小时才修好,回来时早已过了吃年夜饭的时辰。1996年的除夕夜,好保起屯来电话,说有10户人家停电了,他快马加鞭就赶去了,回来时已接近半夜11点……

记不清有多少次了,全中国的老百姓都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文艺联欢晚会,而此时,*却骑在马上,跋涉在沙漠中。走回屯子时,老远就听到了除夕的鞭炮声。

那是所有的用电户对他新春的祝福!

他总是着迷般地工作,往往置亲情和家事于不顾;一个人的工作,却凝聚着全家人的奉献

*并非不看重亲情,但自家的事一旦和工作发生碰撞,那他就无一例外地让亲情、家事为工作让路。他妻子李国萍三次住院的往事,让他至今还感到愧疚。

在他们的孩子已经三四岁的时候,*动员妻子李国萍响应国家计划生育号召做绝育手术。那天,全村8名做手术的妇女都到齐了,她们中有7人都有自己的丈夫陪伴着,惟独*没到场。这毕竟是李国萍第一次接受手术啊,她心里害怕,含着眼泪给电管站站长打了个电话。当时*正在几十公里外的白音花农场立杆子,站长命令他立即放下工作回去陪妻子。可是刚做完手术的第二天,*就返回了工地。是李国萍的娘家妹子赶来替*承担了照顾李国萍和孩子的义务。

1988年夏天,李国萍在*街上临时做了几天卖鱼的小生意,有一天忽然肾结石发作,翻身打滚地疼,此时*正在好保起屯施工,是*税务所的一名工作人员和*16岁的女儿把李国萍弄到了甘旗卡医院。病情缓解后,李国萍说:“咱高低不住院,也别给他爸去信儿了,去也白去,这些天你看把他忙的!”

*家有十多亩承包田,地里的农活儿都由老婆孩子干,*顾不上。1992年夏季的一天,李国萍和19岁的儿子葛占民下地锄玉米,“老天爷”忽然变了脸,说阴就阴上来了,娘儿俩急忙套车往回赶,“咔喳”一个雷,把马吓“毛”了,先把儿子甩下车去,接着又把李国萍甩下车去。李国萍的锁骨处立码鼓起一个包。女儿和一个亲戚家的孩子打车把她送到了甘旗卡医院,一拍片,是锁骨骨折。大夫问:“你男人咋没来?”“忙。”“干啥工作的?”“电工。”大夫很感慨:“这么敬业的人不多呀!”

*也有对不住儿子、儿媳的地方。

2000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二,*的儿子葛占民结婚了。葛家小院,张灯结彩,人们忙里忙外,准备迎接新亲的到来。就在这时,离这儿7公里以外的马家屯来电话,说十来户人家停电,故障可能出在变压器上。这对素来奉行“故障就是命令”的*来说,可真不是时候,常言说: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知道这一天自己的角色有多重要。可是千重要万重要,也没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更重要。他不顾儿子怎么想,也不管新亲们会不会闹一番,赶紧换上工作服,备上他的马,带上脚扣子和绝缘杆,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下,出发了。等他处理完故障急忙赶回时,送亲的新亲们早已登上了返程的大客车。

然而,亲人们却非常理解他,支持他。凡是自家的事,尽量少牵扯他,连装修房子也不用他插手。他一年三百六十天在7个台区间忙,李国萍就成了他的“专职值班员”,哪个屯的线路出了故障,哪家灯又不亮了,常把电话打到家里来,李国萍就问清情况,记下地点,然后给*打电话,好让他抄近道赶到现场去处理。

李国萍是冲着*是个电工才高兴地嫁给*的,她以为电工咋也比一般庄稼人体面些、轻闲些,可是过上日子才知道:农民也有节假日,而*没有节假日;雨雪天农民可以歇在家,而*越是坏天气越得往外跑;农民在忙季要起大早贪大黑,而*比农民还要起得早、睡得晚。刚开始过日子那几年,李国萍对丈夫不顾家真有点不理解。可是有一回,自己家的电线也被大风刮断了,吸水泵吸不了水,饭就做不成了,孩子饿得哇哇哭。别人家停电不也这样么?她这才切身体会到了没电的难处,知道了丈夫的工作有多重要!打那以后,她就死心塌地的支持丈夫的工作了,成了*的好帮手。

2006年8月25日,彰武县农电局召开向*同志学习报告会,那是多么隆重的场面哪,台下坐满了全县的电工,李国萍被请到台上,向大家介绍了她们全家是如何支持*工作的。她的发言,赢得了好一阵热烈的掌声。

他用爱岗敬业,诠释人生的意义;用一言一行,为建造社会和谐的大厦添砖加瓦

我问*,几十年如一日拼命工作、无私奉献,动力是什么?*回答得极简单:就是热爱农村电工这一行。朴素、真诚得令人肃然起敬。

他是个很懂得“知足”的人。

他从青年时代就向往当一名电工:一身工作服,一双白手套,一双绝缘鞋,腰里别着钳子、螺丝刀,走到哪里都让人羡慕和看重;给哪家合上电闸,哪家就一片光明。别说*,那个年代所有的年轻人谁不向往这个职业呀,姑娘们找对象,都愿意找到个电工。

1976年,23岁的*如愿以偿了。既然干上了自己渴望的、能给人带来光明的职业,那就一定干好它。

他刻苦钻研业务,年年考试都在90分以上。他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程,并从不在工作时间喝酒。他大力宣传安全用电常识,到中、小学校为学生们讲解用电安全注意事项,在电视差转台宣传农村安全用电常识。31年来,在他负责的范围内从未发生过人身触电事故。他在维修、抄表、收费过程中认真查找私拉滥接的蛛丝马迹,一经发现,当即制止。对确需拉电的,他一定挤时间把电给接上。他遵守各项纪律,对用户决不吃拿卡要。

他严格执行电费收缴的各项规定,从不多收用户一分钱,也从来不收人情费、关系费。在他管理的用户中,有20多户是亲戚,哪一家都得按时、足额交电费?鸦就是对自己家,也从不少收一分钱。有一次,一个用电大户的户主对他说,你在我这儿少收点,省下的钱咱对半分,被他严词拒绝了。他用分角不差的认真劲儿,维护了电业部门的形象,也维护了社会的公平,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他以所为家,处处起带头作用。1998年供电所盖新房,上盖那天,他用水桶运泥沙,两手磨出了泡,还把妻子也动员来给大家做饭。

他少说多做,任劳任怨。2003年农村电网改造时,他们4个人承担了一项大工程,立的全是12米高的水泥柱,在隆冬季节,起早贪黑地干了24天,终于啃下了硬骨头。2006年,*供电所在省、市、县农电部门统一部署下展开了农村“户户通电”工程,他的管区内有8个无电户,他每天早出晚归进行测量,设计线路尽量少占耕地、节省材料,并挨家走访因占地要求补偿的农户,耐心做好思想工作,使工程如期开工。为加快施工进度,他每天都提前准备材料和工具,晚上别人回家了,他还要整理仓库,落实第二天的施工车辆,通知施工地点。施工中总是抢最脏最累最危险的活干,终于在10月28日如期完成了任务,打了一个漂亮仗。

*供电所的几任所长都说,*这人,你把他放哪儿都放心,给啥任务都能拿得下;跟谁他都能处得很和谐。

*的工资并不多,而为了工作先后买来的三匹马,每匹都得两千来块钱,加上草料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些都是他自掏腰包,他从未提过要补助。为此,市农电局于2006年8月奖给他一匹马,县农电局又奖给他2000元现金。

*技术过硬,为人厚道,在*一带也算个名人了。当地的一位砂矿矿主早就相中了他,多次找他商量,聘请他到砂矿当专职电工,工作要比他现在的农村电工轻闲自在多了,工资却要比当农村电工高一倍。*却婉言谢绝了。

他说,我热爱我现在这个岗位,在这个岗位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足了。

他是播洒友爱的使者,对乡亲们的真情付出,换来了世间最贵重的馈赠与回报

在*负责的用电户中,从没发生过因欠费而被停电的事情。这不是放松了管理,也不是没有欠费的人和事,而是*处处体谅用户,竭力避免因欠费而停电。他负责的村屯多是比较贫困的,一两个月拿不出电费的人家确实有。遇到用户确实手头没有钱,他就用自己的钱给垫上,有时一垫就是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再一个办法就是一次次地上门做用户的思想工作,还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在欠费通知单上,告诉用户:一旦线路有啥故障,别不好意思找我,我照常上门维修,决不拖延。真情感动人心,个别攀比、观望的用户也不再攀比、观望了。*说,30年了,谁家啥情况我心里一清二楚。故意拖欠的,可以说极少。

对孤寡老人,*更是给予特别的关照。*村五保户陈玉清老人的电费,由*村负责支付,前些年,村里每到年底收上各项提留后才能有钱给他交电费,有人说干脆给他停了算了。*说那可不行,人都有老的时候,况且他没儿没女,更需要大家照顾,五保户的事就是全社会的事,更是我*的事。就这样,*月月用自己的工资垫交陈玉清的电费。

*把管区内7个自然屯所有五保户、孤寡老人的姓名都记在心里,有事没事常到这些老人家里坐坐,拉拉家常。老人们把*当亲人,有啥话都愿意跟他说,有啥事都找他办。

北甸子村有个五保户,1983年还在点油灯,*抽时间给他拉上了线,室内的电表、灯线、灯头、灯泡、开关都是*自己掏钱给买的,感动得老人攥着*的手久久不松开。

*西屯的朱殿玉老汉也是个五保户。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实施中,电线拉到家门口了,可是他没钱购置进户线、刀闸和灯具,*一看这情况,二话没说就到商店为他买来了所有的室内安装材料,把老人感动得流泪了。

在农村“户户通电”工程中,*自己出资200多元,共为6个困难户解决了购买室内安装材料问题。此外,又一次性捐款500元,支持全县农村“户户通电”工程的实施。

付出总有回报。

泡子沿村农户岳清兰家也是个无电户。给她家通电,得立13基线杆。2006年7月的一天,电线杆终于立到门前了,架上线就能通电了。这位50多岁的蒙古族老妇人高兴至极,午饭时,以蒙古族的礼节,用蒙古族语言为前来施工的人们唱了一首歌:

光明送到家,

照亮我的心。

感谢共产党,

感谢农电人。

…………

在场的霍旭所长感动了,包志涛副所长感动了,*也感动了,所有的人都感动了。虽然没有乐器伴奏,但在*听来,这是世界上最动听的歌,最动情的歌。这位53岁的汉子背着大家,悄悄抹去了涌出眼角的泪……

是啊,能为乡亲们送去光明,能得到乡亲们如此真情的感谢和称赞,还有什么比这更为贵重的回报和馈赠呢!

尾声:路在脚下

电工事迹材料篇(4)

社区经理对他们所辖区域的业务发展,市场住处反馈,客户关系网络建立,存量保有,收入指标,客户服务等承担责任,从而实现了集团公司公众客户市场发展战略的落地,使我们能够采取高速薪酬考核指标,业务量收任务分渠道下达等方式,引导社区经理积极培育和发展所墨守成规区域的电信市场,争当“存量卫士”、“增量先锋”、“新量能手”。我县电信分公司社区经理胡次荣同志就是这方面一个典型。

胡次荣同志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电信部门最平凡的岗位上工作,至今十年有余。从最初线务员到现在的社区经理的角色转换,他一直都能够很快去适应形势的变化,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去探索和总结工作经验,去体现一个党员的先进性,真正在营维合一上下功夫,实现了面向到面向市场、面向客户的转型。

祥瑞福园是**县的一个楼盘,地处**县繁华地段,市场潜力特别大,铁通想方设法要进驻,蚕食我方市场,抢夺我电信用户。胡次荣知道这个信息以后,一边立即向营销部汇报市场动态,一边同开发商取得联系,宣传电信的网络优势和服务质量,委快就协助大客户经理同开发商签下了网络建设协议,防止了市场的流失,留住了潜在的增量市场。后来祥瑞福园发展新装固定用户和宽带用户100余户。胡次荣认为,做为一个社区经理,不单只是搞好维护就行,还要随时关注市场竞争动态,及时地向上通报有关情况,成为上级部门的得力“情报员”。 事迹材料网

电工事迹材料篇(5)

电力工区副工长先进事迹材料

“要把每一次练兵当作实践,把每一次作业当作竞赛,才能增强自身的潜能,完善自身的业务技能。这是合肥供电段姚里庙电力工区副工长华容文常说的一句话。无论是在日常的岗位练兵还是在往常的作业过程中,年仅29岁的他都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放过一丝一毫的精检误差,做到最好。他时常在闲暇时刻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望着电脑桌面上密密麻麻的文档,电缆故障探测、拉线制作与安装、箱变的巡视与检修等等,对于他来说是工作几年来撰写的心得记事,也是无价之宝。

在往日生活中他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大哥,勤而好学的他也积攒了许多机电维修的专业知识。有一次工友孙鼎家的电视机出现问题,开机时只有一条亮的横线,其余都是黑屏。抱着试试看的心里孙鼎给华工长打了电话说明了原委。华工长不容分说就来到了孙鼎家里,背着厚重的工具包开始检测起来:“这是扫描线路的故障,可能是扫描输出管电流过大造成了虚焊。经过一段时间的维修,电视机终于恢复了以往的光彩!

姚李庙电力工区管辖的是宁西铁路干线,虽然夜间没有天窗作业时间,每当傍晚结束工作,工友们都回到宿舍休息时。华工长总是孤身在办公室电脑桌前,勘察着工作日程以及文件列表,详细记录着每天的工作体会和安全纪要。用他的话说,要在仅有的时间里多加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攻克不易的技术难关。

姚李庙电力工区是一个充满激情阳光的大家庭,虽然都是年轻的青年职工,但对未来都充满了期望。:“我会把经验和技术传授给他们,一起加油!”华工长笑着说。

电工事迹材料篇(6)

实践使我体会到,当一名合格的工人,要从最基本、最简单的事情做起,打好基础,才能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990年我从北京钢铁学校中专毕业,分配到矿业公司计控室,在仪表工岗位见习。1991年下半年,首钢矿业公司筹建烧结厂,我被选派到总公司烧结厂实习。当初本以为自己学习了几年专业知识,从事一般性工作应该没什么问题。可是,当我面对许多从未接触过的设备和复杂的图纸,看到现场密密麻麻的电缆,当时就“晕了”!但是活还得干,技术也必须学!在半年多的实习培训中,我从一点一滴学起,白天师傅和技术员在设备周围比划讲解,我就拿着笔记本,边听边记,不放过每个细节。晚上回到宿舍,我独自在台灯下翻阅专业书籍,仅半年的时间笔记本上记了5万多字的电气设备安装技巧和经验。 事迹材料网 2008年烧结厂360平烧结机投入运行,我们班组承担了电气设施的维护工作。面对新区域电气设备复杂、自动化程度高的实际情况,我感到学习提素的担子更重了。我带领班组青工,一切从零开始,大家住宿舍,开“夜车”,不懂就问,不会就找书、查资料,很多时候,因为一个小问题,大家也会争论好几天。从事过电气工作的人都知道,这个行当不好干,要想把它干好、弄明白更不容易,除了要有过硬的技术素质、理论知识,还要胆大心细,嘴勤、腿勤、手勤。白天我们在现场对着图纸,查看设备装置,将每条电缆的走向,每个继电器的作用牢牢记在心上。晚上将图纸带回宿舍,细细琢磨每一条回路的相互联系,每一条出线的走向。通过近半年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团队很快掌握了新设备的维修技术,在设备的试车护航、故障抢修、日常维护及后来的多项技术改造中,充分发挥了作用。 事迹材料网

一天深夜,天空电闪雷鸣,红泥料场堆取料机出现故障。当时迁钢投产不久,正值打产增效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及时恢复转车供料,将严重影响整个生产流程。由于现场灰尘比较大,红泥料场电气线路的标识走向已很难辨认,且现场控制线路交错纵横,处理难度很大。得到信息后,我立即赶到现场。先向当班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打着手电筒,对照图纸一点一点的捋起来。经过三个多小时,我终于找到了故障点,拿出工具,更换操作线及端子,接好后试车,堆取料机就“隆隆隆”地转起来。正是这次“雨夜抢修”,有人给我们命名为“电气检修110”称号。 二、不懈追求,金石为开。

电工事迹材料篇(7)

一、敬业爱岗,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自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就有着崇高的理想和事业心,对工作尽心尽职,无论我单位更换什么综采设备,他都积极的参加学习,向厂家的工作人员讨论实践当中将要遇到的问题,应该如何的面对。随着煤矿行业的发展,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就对煤矿行业综采设备的维修电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自2008年我单位上马了全国产自动化设备,身为电工的他就感到压力很大,但他从来没有灰心过,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自动化设备的安装中,有目的、有计划的向刚毕业的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在井下的现场工作中不断的实践、刻苦钻研,为了更好的把自己所包的采煤机系统弄懂,弄会,自己购买了许多采煤机维修方面的专业书籍,从而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正是因为他这种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求知探索的精神,促使张矿伟同志成为了一名万能的“多面手”。

二、不断总结,提高检修质量

综采自动化工作面的检修是各项工作中的重点,只有科学的检修

与规范的操作才能保证设备安全生产,这是我们综采四队一直以来对检修班所要求的。为了使自己的工作得心应手,通过对采煤机的了解,张矿伟同志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给自己所包的采煤机量身定制了一套详细的检修办法,有效的保证了设备处于健康状态,为我单位的采煤机的平稳运行提供了保障,所以说科学检修是保证综采工作面安全生产的前提。

1、处理生产班不能处理的遗留问题和更换生产班损坏的和“带病”运转的部件。2、检查并紧固各部螺栓、增添丢失的和更换损坏的螺栓,特别注意紧固对接螺栓、底托架螺栓、滚筒压盖螺栓。3、检查各部油量是否符合规定,油脂是否变质,各润滑部位是否缺油。

4、检查滚筒齿座有无损坏、开焊现象、截齿是否丢失、磨损严重。5、检查冷却喷雾系统管路是否磨损,喷嘴是否丢失、堵塞、漏水。6、检查操作系统手把、按钮是否灵活。7、检查处理摇臂调高系统油路和千斤顶的问题。8、检查液压系统外露高压管损坏情况。9、检查锚链的磨损,张紧状况,固定装置是否牢靠,锯齿环涨销是否缺少和窜出。10、检查电缆、电缆拖移装置有无破损现象,保险销是否丢失或窜出。11、检查齿轨是否磨损、严重断裂、齿轨销是否窜位。12、如实认真填写检修记录。

三、以身作则,铁面无私,提高电工组安全意识

安全是第一责任,在工作现场,张矿伟同志不但坚持自己不断进行安全意识的提高,同时还时刻注意对电工组其他成员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同事建立正确的安全观、工作观,从而不断提升电工组的安

全意识。他一旦发现电工组有违章人员作业首先是严厉的批评,然后在向班组长进行汇报。对违章人员他从不手软,他经常说:“宁愿让工友骂我几句,也不愿任何工伤事故因为违章检修而出现”。2012年3月6日,他像往常一样下井后先对采面的电气设备进行了一遍巡视。当他到机巷设备列车时,发现一名电工正在检修开关,电工出身的他习惯性的蹲下观察开关内部情况,发现开关竟然没有停电,他马上让检修工停掉开关上一级的电源,然后质问工友为什么不停电就检修,回答:“忘了”。他一听非常气愤,火冒三丈的质问:“你忘了?!触电了是什么后果?误启车是什么后果?瓦斯超限了是什么后果?这种事你怎么能忘?”当即把情况汇报给了班组长,班组长按照相关的检修制度,对这名检修电工罚款100元,之后的三天时间班组长天天在班前会上作为事例进行剖析,以敲打检修班所有人员的安全意识。正是因为张矿伟同志的铁面无私,检修班的电工组长期以来都没有出现过任何的工伤、机电事故,从而也被工友称之为“督察”。

四、立足岗位,勇于创新,发挥聪明才智,

电工事迹材料篇(8)

一个秋日的上午,尽管天有些凉意,但如同电力人火热的情怀暖和着我的心。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了设在某贸易城的市电力局电网改造物资供给组。并见到了略显清瘦,但神采奕奕的某。他正是我们的主人公。当我说明来意并请他谈谈工作经验时,某总是笑笑说:“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我干的都是我份内的工作,很平常。”他指着办公室里一个个的文件橱对我说:“这里都是一个个账本和一本本的数字,没有文字,我们的工作都在这里。”

人的生命是一本自己描绘的日历,账本的每一页和一个个沉甸甸的数字都印着某和他的一班人清楚可辨的足迹。这里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也没有色彩斑斓的传奇,追溯走过的路,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勤勤恳恳的工作。平凡而淡薄,淳厚而朴实。像小草为人间增添着一丝生气,像蜡烛为人类增添着一缕光亮,又像牧童的芦笛,洒潇洒脱地谱写着一曲动人的乐章。

某市电力局电网改造物资供给组成立于1998年,现有员工7人,担负着全市农网、城网改造中物资保障供给的繁重任务。不管是烈日当头的酷暑盛夏,不管是寒风刺骨的三九严冬,只要是网改一天不收工,只要有电力工程队一直在外施工,便会看到市电力局电网改造物资供给部屋内院外,昼夜灯火通明,就会看到某带着他的一班人,身穿工作服,来往穿梭,忙忙碌碌的身影。某市网改从1998年开始至20xx年结束,历时八年。八年来,他以库房工地为家,从没有过星期天和节假日,天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以上。八年来,他没有因病、因事歇过一天班,请过一天假。去年8月,他16岁的儿子被汽车撞伤住进医院,在半个月的住院期间,某连一天的时间也没有守候。因为他知道,这个时候正是网改的要害时期,耽误一天,哪怕是一会儿,也许就会影响一个工程队的施工进度,就会直接影响全市网改工作进度。就是这样,8年来他舍小家为大家,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带出了一个好队伍,好集体。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某的带领下,网改物资供给小组一班人精诚团结,密切合作,形成了一个务实的群体。做好电网改造后勤保障工作,使人民群众早日富裕起来,作为某电力人,他们找准了自己的位置,苦干、实干投身电业,默默奉献着,为的是万家灯火通明。20xx年7月一天下午,一辆从沧州盐山县送货的卡车到达某,车上载有价值近50万元的电料,重量足有60多吨。这时离下班时间仅有不到一个小时。某二话没说,一声令下“卸车”。随即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各就各位,点数、验质、分类、入库等等一系列程序,有条不紊的进行。由于很快天就黑下来了,仓库内外临时拉上了照明灯。就这样,晚饭也没顾得吃,一直干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多,才把货卸完。还有一次,正是某一年一度的庙会期间,一辆从唐山冀中集团送导线的12米加长货车,因当时庙会人多、摆摊的车辆多,这辆车白天根本无法进入库区,只好等到庙散人走,车才能开进去。到了晚上才开始卸车,到卸完车已是第二天的三点多钟。工作性质的非凡性和不确定性,造就了一批适应性非凡强的“工作狂”。在某的率领下,每个员工时时刻刻都是严阵以待,坚守岗位。不论是班上班下,节假日还是星期天,客户只要一个电话或一声招呼,无论是道多远,都能立即返回岗位,也要让用户把料提完。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决不能因为自己的一丝一毫的失误而影响某网改工作进度。

电工事迹材料篇(9)

一个秋日的上午,尽管天有些凉意,但犹如电力人火热的情怀温暖着我的心。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了设在某贸易城的市电力局电网改造物资供应组。并见到了略显清瘦,但神采奕奕的某。他正是我们的主人公。当我说明来意并请他谈谈工作经验时,某总是笑笑说:“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的都是我份内的工作,很平常。”他指着办公室里一个个的文件橱对我说:“这里都是一个个账本和一本本的数字,没有文字,我们的工作都在这里。”

人的生命是一本自己描绘的日历,账本的每一页和一个个沉甸甸的数字都印着某和他的一班人清晰可辨的足迹。这里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也没有色彩斑斓的传奇,追溯走过的路,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勤勤恳恳的工作。平凡而淡薄,淳厚而朴实。像小草为人间增添着一丝生机,像蜡烛为人类增添着一缕光亮,又像牧童的芦笛,洒洒脱脱地谱写着一曲动人的乐章。 事迹材料网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某的带领下,网改物资供应小组一班人精诚团结,密切合作,形成了一个务实的群体。做好电网改造后勤保障工作,使人民群众早日富裕起来,作为某电力人,他们找准了自己的位置,苦干、实干投身电业,默默奉献着,为的是万家灯火通明。2002年7月一天下午,一辆从沧州盐山县送货的卡车到达某,车上载有价值近50万元的电料,重量足有60多吨。这时离下班时间仅有不到一个小时。某二话没说,一声令下“卸车”。随即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各就各位,点数、验质、分类、入库等等一系列程序,有条不紊的进行。由于很快天就黑下来了,仓库内外临时拉上了照明灯。就这样,晚饭也没顾得吃,一直干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多,才把货卸完。还有一次,正是某一年一度的庙会期间,一辆从唐山冀中集团送导线的12米加长货车,因当时庙会人多、摆摊的车辆多,这辆车白天根本无法进入库区,只好等到庙散人走,车才能开进去。到了晚上才开始卸车,到卸完车已是第二天的三点多钟。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和不确定性,造就了一批适应性特别强的“工作狂”。在某的率领下,每个员工时时刻刻都是严阵以待,坚守岗位。不论是班上班下,节假日还是星期天,客户只要一个电话或一声招呼,无论是道多远,都能立即返回岗位,也要让用户把料提完。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决不能因为自己的一丝一毫的失误而影响某网改工作进度。 本文来自

电工事迹材料篇(10)

电气公司员工的先进事迹材料

电力工作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部分,作为电力公司的一员感到责任很重。

一年来,本人在金辉公司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带领生产技术室全体职工,紧紧围绕金辉公司安全管理目标及年产奋斗目标,积极工作抓超前、团结协作争主动,为实现优质服务,确保生产需求作出了积极努力,促进了各项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

作为工作许可人,本人认真执行《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按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础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以事故的预防为重点,严格实管、防微杜渐、充分调动起广大职工的积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从而圆满的完成了2007年全年的安全生产工作。

认真履行工作许可制度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工作责任感,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任劳任怨,做到思想到位、措施到位、管理到位明确责任,始终把“安全第一”的思想落实到各项工作中,负责落实完成了各项安全措施、准确无误的办理工作票的许可和终结手续。对每个工作都做到认真审查工作的内容、施工地段、线路名称、线路杆号;每次工作都认真审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现场条件,并完成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对工作票有任何疑问时,即使是很小的疑问,也都向工作票签发人询问清楚,并做好详细补充。对线路停、送电及许可工作的命令做到清楚、正确的传达,并做好记录;认真核对工作票所有要求安全措施并报调度,接调度命令后准确无误的通知工作负责人许可工作,会同工作负责人检查停电范围内所做的安全措施,指明临近的带电部位,验明检修设备确无电压。保质保量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公司全年停电线路无差错。

电工事迹材料篇(11)

事迹先后在《中国电力报》、《华北电力报》、《潍坊日报》等数十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潍坊供电公司党委专门作出了向冯恩亮同志学习的决定。

一、学好真本事惠及众乡亲

高中毕业便被村里推荐干上了村电工,他勤学苦练,努力钻研农电方面的技术和知识。看到村民拿着出了毛病的漏电保护器找不到人修时,他心急火燎:咱是干电的,连这点事都干不了,咋对得起电工这称号!于是,他利用难得的休息日跑潍坊、去泰安,虚心向电校老师学习,还自费参加了电校的中专函授学习,很快成了全县出名的“能电工”,他管理的村用电井井有条,服务大伙最满意,电价全县最低。当时,附近村电价高的每千瓦时(度)达一元以上,而他管的村从没超过限价,每千瓦时(度)还低两三毛钱,成为全县农电管理的样板村。

由于工作出色,1998年农电体制改革后,担任了冶源供电所矿山电工组组长。矿山电工组管辖着11个用电村,47家厂矿企业,服务于3675家农村用电客户,担负着矿山、啤酒厂2条10kv高压线路,28条低压线路,85台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辖区年供电量达2400万千瓦时(度)以上。在这之前,所辖的10kv线路线损在2.0%以上,低压线损平均在18.5%以上,个别村竞达到30%以上,也就是农民用7千万时(度)的电,需要交千万时(10)度的钱。面对这种情况,他根据用电村的负荷情况,他们对供电线路的卡脖子、负荷重心偏移、迂回线路等现象进行了改造,根据各条线路负荷情况对表计容量进行了调整校验,使辖区内的电力损耗大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一年就可为辖区内的农民减轻负担30多万元。成为全县的样板电工组和服务排头兵。

二、当好先行官热心搞服务

同志为把服务工作做细做实,借鉴兄弟县供电公司经验,适时推出了“四靠紧”和“四零”优质服务,即:靠紧农民利益,靠紧热点难点问题,靠紧企业发展需求,靠紧重点项目建设;服务时间“零空档”、服务质量“零缺陷”、供用电关系“零距离”、安全管理“零事故”,开辟了电力彩虹服务的新局面。冶源镇是虹鳟鱼养殖区,仅矿山电工组辖区内就有大大小小的养鱼池上千个。这些鱼池需要24小时抽水循环,若断电半小时,鱼将缺氧致死。为保障渔民利益,他带领全组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加强对养殖区的用电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了养殖区的正常供电。

,被破格选拔为五井供电所副所长。一上任,他加强了供电所客户服务室建设,合理布局收费网点,实行“一条龙”服务,客户只要进一个门、跑一次腿或打一个电话,就可办完所办的事。一天,他在煤矿变电站检查时得知,通往井下的600多米高压铠装铅包油浸电缆发生故障被迫停运,后果不堪设想。事不宜迟,和检查人员深入井下600米处的第一水平中央变电所,迅速处理了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