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电工基础安全用电知识大全11篇

时间:2023-12-06 10:13:17

电工基础安全用电知识

电工基础安全用电知识篇(1)

那么,目前《电工基础》教学中实施安全教育的情况如何呢?

对当前《电工基础》教学实施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

笔者对绍兴市四所中职学校就《电工基础》教学中实施安全教育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发现,真正有目的能结合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教师只占8%,有时想到了对学生提醒一下的教师占22%,明明知道安全教育的重要但常常遗忘的教师占28%,尽管校领导经常讲学生的安全问题,但一进教室及实验室就没把学生的安全当回事的教师占32%,其他占10%。

笔者的抽样问卷调查表明,中职学校的电工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安全教育存在着:思想重视不够,安全观念淡薄,学科渗透不力,实施措施缺乏,教育效果不高等弊端。这不能不引起职教界领导、教师的高度重视。

另外,据笔者对本校及外出考察调研时对外校的一些电工实习设施设备的调查,发现的一个共同点是:一些设施设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老化、陈旧与损坏,有的迫切需要更换,否则会给学生的实习带来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调查中还发现,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仪器、仪表、电源、元器件等的损坏比较严重。面对这一现实,教育部组织的高校基础课实验室评估中,把电工实验仪器的完好率要求仅定在80%的水平上。高校如此,中等职业学校电工实验有关实验设施的损坏率可能还要高。

总之,目前中职学校《电工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安全教育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必须引起领导和教师的高度关注。那么,如何实施呢?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实施安全教育的具体措施

1.联系学科特点,帮助确立安全意识

《电工基础》是研究电磁现象及规律在工程技术领域中应用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实践性、时代性与针对性的特点。教师应把握该学科的特点,帮助学生确立安全意识。

从理论性特点讲,该课程涉及直流电路知识、交流电路知识、动态电路知识、磁路知识等。这些知识有的比较形象、有的比较抽象。但不管如何,教师都应利用这些知识的传授适时渗透安全教育的内容。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或在备课中准备、或在讲课中进行、或在讨论中引导。方式可灵活多样,贵在得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树立安全意识、具备安全预防能力的重要与必要。

从实践性特点讲,本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有理论知识的学习其实都是为实际操作服务。如果学生只知理论不会动手,那么,本课的教学目标就很难达到。而实践训练有可能涉及许多应注意的安全问题,譬如简单照明电路的安装,可能要蹬高安装,涉及爬梯、站立高处、安装、拉线、接线等环节。每一环节都要仔细、都要小心、都要认真,每一环节都存在着安全隐患。教师对于学生的实习训练,在实习前要讲清操作要领,强调安全操作,注意操作问题,做好操作示范,及时进行安全教育,努力促使学生在观念上树立安全意识,时刻注意安全问题,清醒认识电工实习时时都有危险的可能,预防第一,高度重视。实习后,教师要及时总结,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采取预防措施,杜绝今后重犯,切实帮助学生确立安全意识。

2.结合教学内容,及时渗透安全知识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进行安全教育,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努力促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把握安全知识,理解安全内容,高度重视安全问题。

第一,要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明确安全的重要性。由于中职生在初中时的《物理》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弱,进入职高后,课程难度逐渐加深,课程内容逐渐增多,致使部分学生难以接受;加上教师在讲电工实习时可能会出现多种安全问题,一时难以适应,心理上出现畏难情绪。尤其是胆小的学生,一听到老师讲的电工操作时出现的不安全案例,及看到教师在视屏上播放的电工实习出现的不安全事故,畏难心理更重。因此,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教师必须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让他们对该课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如明确该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讲究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等。

第二,要把安全知识的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对于安全知识的教育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贯穿在学科教学的全过程。要充分利用教材各章节内容,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学要点,渗透安全教育知识。如《电工基础》运用安全用电知识解释供电系统的安装一节,应让学生明确什么是保护接地,什么是保护接零和重复接地,为什么中性线不接地的供电系统,必须采用保护接地。为什么中性线接地的供电系统,必须采用保护接零。这两种保护措施为什么不能混用。为什么在中性接地的保护接零系统中,为了使用电更加安全可靠,可对中性线采用重复接地措施等。在这些知识的讲解中,应渗透安全用电、安全安装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懂得如果接错其后果不堪设想。又如对“三相异步电动机”一章的学习,教师在讲清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构造的同时,还应让学生明确在三相交流星形连接中,中性线电流是多少,中性线可否省去,总中性线上为什么不能接熔断器和开关,接上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在实验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等。教师在讲清这些知识点的同时,应有意识地渗透安全知识内容,及时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懂得本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跟现实生活与将来工作的密切联系。如果现在不认真学习,不认真训练,没有过硬的技术,那么,势必影响将来的工作、生活及工作成效,甚至危及生命,或者给国家集体带来严重后果。

3.联系实践操作,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电工基础》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应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电工实验设备去训练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电工基础安全用电知识篇(2)

电力企业每年都要接收一部分军队的复员转业军人,在他们正式踏上工作岗位之前,都要参加1~2年的岗前专业学习。电力企业要求员工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过硬的工作作风,提高对复转军人的培训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复转军人学员的特点

1.1 学历知识普遍较低

复转军人一般都没有较高的学历,很多人只是高中毕业,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高中学历。很多人都是当初在学生生涯时是问题少年或升学无望,想通过参军,让孩子接受部队教育或间接达到就业目的。所以,多数学员文化基础较差,学习能力欠缺。

1.2 知识结构单一,上岗技能不足

电力企业的生产、运行技术复杂,是机械、电工、电子、化工等工艺技术组合的综合学科工业。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不断在电力工业中应用,电力行业的知识密集度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电力企业员工的知识和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而复转军人来自不同的部队,在部队又从事不同的岗位和专业。有些学员来自陆军部队,有些来自空军和海军,这些学员在部队从事通讯、机务、油料后勤、报务、炊事等工作,还有部分学员仅在部队专门从事军事训练。这些学员具有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但大部分学员对电力工业的工作性质缺乏必要的了解,缺乏在电力企业工作的知识和技能。

1.3 对规范性管理的意义认识不清,学习动力不足

电力生产本身具有非常特殊的规律,要求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要一丝不苟的“照章办事”。而部分复转军人离开部队后,有脱离铁纪束缚的错误思想,对各种规章制度有抵触情绪,不利于严谨工作作风的养成,动辄以各种理由请假、迟到、早退。另外,大部分复转军人认为自己今后只是一名工人,文化知识不重要,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这些因素都导致学员的学习动力不足,危机感不强。部分学员抱着熬时间、等工作的心理,在培训期间特别浮躁,往往不安心学习,且不易管理,由于他们的素质较差,离电力企业合格的技术工人差距较大,而且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留下了安全隐患。

2 培训教学内容设计

2.1 安全教育课程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新员工上岗之前接受单位岗前安全培训意义十分重要,也是供电企业进一步树立新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正确价值观和职业发展观、尽快熟悉企业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对新员工开展安全生产相关知识、企业基本情况、规章制度、劳动纪律、职业道德规范等知识培训。使新入企员工在正式上岗之前充分了解企业情况和安全的重要性,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国家电网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变电部分)是安全教育必备课程,主要涵盖了电力企业输配电线路、变电站等各个岗位工作的安全措施。展示违章案例,使培训学员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解读安全工作规程条例,使学员对电力企业生产有了初步了解。

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有参观学习、视频学习、案例分析等,通过培训,使新员工对公司的企业文化、学员规章制度、管理机构、安全规程及公司现状等有了更一步的了解。同时,使学员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端正了学习态度。

2.2 专业基础课程

根据电力企业不同的岗位要求,结合学员的自身基础,设置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基础课程主要针对电力专业所必须的基础能力设置,例如《工程力学》、《机械与电气识图》、《电力应用文写作》、《电工基础》、《电气设备》等课程。这些基础课程以公共课程形式开设,是各岗位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

专业基础课程的培训教学方式,可以参照高职教育进行。但同时也应注意职工岗前培训与高职教学的区别,不能一味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应该注重实用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模式,多采用讨论、案例、模拟训练、角色扮演等互动式培训方式。

2.3 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根据不同的学员所要从事的工种,有针对性的设置,主要有《高低压配电装置的维护与检修》、《高压设备检修》、《配电线路维护和检修》、《变电运行》等十多门课程。学员可以根据各自将要从事的岗位工作内容,自主选择要学习的主修课程以及备岗需要的辅修课程。

例如:配电线路工主要开设《配电线路运维》、《配电设备》等课程;装表接电工要开设《安全用电》、《防雷技术》、《内外线施工技术》、《电能计量》等课程。

专业课程尽量以理论+实践课程形式进行,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重点强调学员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2.4 心理疏导课程

电工基础安全用电知识篇(3)

1电子政务发展的保障措施

(1)领导重视是前提:确立领导在电子政务工作动态监管中的主导地位。没有“一把手”的重视,电子政务很难取得实效,所以说“电子政务”是“一把手”工程。

(2)全员参与是关键:电子政务也是全员参与的工程,只有每个工作人员都能使用,才能发挥电子政务应有的效应。主动参与,明确定位。坚持选贤任能,公开选拔,不断推进电子政务队伍专业化进程,精心筹划电子政务培训课程,重点加强对电子政务队伍的教育和培训。同时,将电子政务使用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要求达标验收,并与部门的评优相结合,从而确保全员参与的实现。

(3)完善需求是重点:电子政务能否有效运行,关键在于电子政务系统能否满足本单位的政务、业务需要。因此,必须根据工作需要,对单位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简化、优化、提出适合电子政务要求的需求。

(4)选好合作伙伴是保证:在电子政务软件开发上,应采技术实力雄厚、开发经验丰富、后续服务到门的大型软件开发公司,从而为网络建设和正常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5)采用先进技术是核心:信息技术是支持政府工作人员分工协作的基础,是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源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协同工作的基础。

(6)加强信息安全是保障:必须充分认识做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全面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采用硬件防火墙,正版杀毒软件,数据备份软件,确保电子数据的安全和完整。重点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创建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健康发展。建立信息安全保障基础设施,其中包括:建立重要的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和密码管理中心;建立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设施;建立国家信息安全认证认可机构等。增加信息安全资金投入,加大对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性工作的支持力度。

(7)建立电子政府创新管理体系是目标:建立充分运用竞争、评价、监督和激励机制的电子政府创新管理体系,提高湖北省电子政府创新管理活力,确保政府信息,重要信息的有效利用,提高信息利用率。

2电子政务发展的管理模式

为了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对电子政务的管理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全面地进行:构建基本支撑体系、完善服务与应用系统、建设信息资源与共享平台、协调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法律法规。

2.1构建基本支撑体系

2.1.1保证电子政务外网和内网的线路安全

选用TCP/IP网络作为低层通信网,利用SSL协议(SecureSocketsLayer,安全套接层)构建安全通讯线路。它是目前安全电子商务交易中使用最多的协议之一,内容主要包括协议简介、记录协议、握手协议、协议安全性分析以及应用等,有较好的兼容和扩展性。也可以利用IPSEC或其他安全协议进行构建,最大限度的保证网络线路的安全、稳定、保密。

2.1.2构建安全体系

安全管理体制综合了安全检测、实体安全、运行安全、信息安全、网络公共秩序和人员管理等安全法规的规定。首先对系统本身的安全漏洞进行测试检查并修复,有效防止在进行政务处理或交换时错误的发生。另外,严格保证线路、基站、服务器等基础设施的安全。加强和规范电子政务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建立有效的身份认证、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机制。完善密钥管理基础设施,运用适合网络结构的安全技术,为系统提供保障。充分利用密码、访问控制等技术保护电子政务安全,促进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有实效的稽查制度和事故应变制度也是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政府办公人员还是普通上网民众都应进行有效的监察制度,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为的疏忽或恶意的行为对系统的稳定带来的影响。

2.1.3确定系统可靠性方案

由于政务系统有着比一般电子商务更强调稳定性和安全性,应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监测系统,提高对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的防范能力和网络失泄密的检查发现能力。统筹规划电子政务应急响应与灾难备份建设,对发生的系统突发实践应有一套成熟的应急方案,如:备份,防病毒,复杂系统的容错,应急体系等。

2.2完善服务与应用系统

建设服务与应用系统是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内容。应逐步完善已建应用系统,强化已建系统的应用,推动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支持部门间业务协同。对新建的应用系统,要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统筹规划建设。各地区、各部门要做好需要优先支持业务的流程梳理,搞好部门应用系统和地方综合应用系统的衔接。应用系统建设要有利于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和优化组织结构,避免简单地在原有体制和业务流程基础上建设应用系统。

2.3建设信息资源与共享平台

建设集成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咨询服务平台和电子信息产品数据交换平台。包括统一规划和集成的若干个大型数据中心、文献资源中心、科技信息数据库,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为产业和社会提供基础数据、产品数据、科技文献、技术标准、人才资源、知识产权、专利、产业技术动态等各种信息查询服务。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逐步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为各级政府提供信息查询和共享服务;逐步建立跨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围绕部门内信息的纵向汇聚和传递、部门间在线实时信息的横向交换等需求,为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辅助决策等提供信息交换和共享服务。

2.4协调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构建先进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三网融合的需要,并考虑到自身的潜在产业规模,力争实现重点突破,开发出一批重大业务应用,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创新产品。基础设施包括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要统筹规划,避免重复投资和盲目建设;提高整体使用效益。

2.5完善法律法规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加强自主创新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推动《信息产业科技促进法》的制定工作,以此作为信息产业科技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的龙头,统领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工作,指导和规范信息产业科技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进一步完善信息产业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强化中介服务,建立信息技术专利数据库,研究国外信息产业知识产权法律政策,进行知识产权态势分析,提供专利检索和预警信息服务。通过制定鼓励技术转让政策,明确知识产权归属。

综上所述,电子政务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扯到系统、基础设施、法律法规、人员的培训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构建电子政务系统应逐步开展,应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比对未来的构建进行合理的规划并加以实现。我们还需要在建设中总结经验,最终构建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优秀的电子政务系统。

参考文献

电工基础安全用电知识篇(4)

2、农电工队伍不稳定近年来不少农电工因福利待遇、物价提升等其它一些现实问题的原因,业务素质稍好的农电工断断续续的辞职跳槽改行现象一直在持续,这给我们本来就棘手的农电工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间接也给电力企业造成了不小的经济上损失。

二、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

1、公开选拔人才,优化农电工队伍为了更好的优化农电工队伍,提高农电工整体综合素质,在农电工用人审批制度上要严格把关,首先必须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可以通过当地电视台新闻节目等媒体公开要招聘人员的具体条件。

2、多途径提高农电工队伍整体综合素质由于大多数农电工学历较低,而且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很少有人经过系统的专业技术业务培训,若经济条件允许,首先要建立一个面积、条件设施足够的教育培训基地,有了这样的前提,就为今后的培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电力部门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种类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内容可以从职业道德、法制教育、文化基础、岗前培训、业务综合技术、优质服务等方面着手。可以采取单位送培、外派参观学习、单位内集中加分散培训,还可以进行其它技术比赛、文艺活动等多种灵活方式。

3、实行定岗定酬,严格执行绩效考核制度为调动员工积极性,本着按岗、按劳取酬的原则,根据上级要求,应统一规范的制定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利于调动积极性的绩效考核制度。供电所要实行岗位定员定编制,工资由基础工资加考核工资组成。岗位不同,基础工资就不同,在单位内完成的业绩不同,考核工资也不同。所以要实行岗位竟争制度才能达到定岗定酬的效果。由单位人力资源部组织命题参加考试评定工作,这就要对农电工的理论知识的业务技能水平进行总体测试、考核,然后评定级别,确定相应级别农电工的薪酬。

三、农电工安全管理过程中注意事项

1、建立健全培训机制,明确安全职责供电企业与农电工必须签订《安全责任合同书》,明确双方在安全生产中的责任,并明确农电工必须执行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制定人才培训发展目标和计划。编制各工种的高、中、初级技能培训与鉴定大纲,实行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建立农电工的技能等级考核制度。培训方法可采用理论学习、现场操作、知识竞赛、研讨等多种形式。培训的内容应涉及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安全知识、规程规章制度、文明服务、法律知识、营销知识等各方面。

电工基础安全用电知识篇(5)

1、 培训中对煤矿安全、井下防火救灾等方面的了解

培训中,专家老师的讲座,教师的授课,使我在《煤矿生产技术基础知识》《井下通风》《矿井火灾防治》《抢险救灾》井下瓦斯防治》和《煤矿安全法律法规》等教材教法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从而也认识到了工作中安全的重要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煤炭工业的安全方针。也使我认识到安全对于一个电力工作者来说是多么地重要。电力安全涉及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安全工作不能掉以轻心。“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做为一个电力工作人员更应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确保电力设备安全运行。这次学习还使我懂得了井下通风的重要性,什么是瓦斯爆炸等。井下遇到瓦斯、火灾如何去面对,如何去预防,如何去自救互救等粗浅的知识。

2、学习中对电工作业安全方面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学习初步认识和了解了电工的基础知识、触电危害和互救、电器安全工作与措施、电气安全用具与安全标志、什么是直接接触电击防护、间接接触电击防护、电气防火防爆、防雷与防静电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和防治等,让我从不懂到初步了解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对我以后的工作很有帮助的知识和理论,为我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在工作中如何去安全操作和自我保护的能力等。

3、对进网作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

使我受益最大的还是专业理论方面的知识,我懂得了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变电所工作的重要性。让我认识了变压器、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和熔断器等。学习到了变压器的运行,互感器的作用,高压断路器的用途和隔离开关的作用、分类和型号。在什么情况下高压负荷开关与高压熔断器配合使用由熔断器起短路保护作用;在什么情况下高压电容器组的投入或退出运行应根据无功潮流、负荷功率因数和电压等情况确定。

电工基础安全用电知识篇(6)

1、 培训中对煤矿安全、井下防火救灾等方面的了解

培训中,专家老师的讲座,教师的授课,使我在《煤矿生产技术基础知识》《井下通风》《矿井火灾防治》《抢险救灾》井下瓦斯防治》和《煤矿安全法律法规》等教材教法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从而也认识到了工作中安全的重要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煤炭工业的安全方针。也使我认识到安全对于一个电力工作者来说是多么地重要。电力安全涉及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安全工作不能掉以轻心。“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做为一个电力工作人员更应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确保电力设备安全运行。这次学习还使我懂得了井下通风的重要性,什么是瓦斯爆炸等。井下遇到瓦斯、火灾如何去面对,如何去预防,如何去自救互救等粗浅的知识。

2、学习中对电工作业安全方面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学习初步认识和了解了电工的基础知识、触电危害和互救、电器安全工作与措施、电气安全用具与安全标志、什么是直接接触电击防护、间接接触电击防护、电气防火防爆、防雷与防静电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和防治等,让我从不懂到初步了解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对我以后的工作很有帮助的知识和理论,为我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在工作中如何去安全操作和自我保护的能力等。

3、对进网作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

使我受益最大的还是专业理论方面的知识,我懂得了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变电所工作的重要性。让我认识了变压器、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和熔断器等。学习到了变压器的运行,互感器的作用,高压断路器的用途和隔离开关的作用、分类和型号。在什么情况下高压负荷开关与高压熔断器配合使用由熔断器起短路保护作用;在什么情况下高压电容器组的投入或退出运行应根据无功潮流、负荷功率因数和电压等情况确定。

电工基础安全用电知识篇(7)

电工技能是电气技术应用、电工电子应用、电气运行与控制以及机电技术应用等专业的基础实训项目,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有中级水平技术人员所必需的电工工具、仪表使用,线路、照明、接地安装,熟悉安全用电和电气设备安全规程等技能。理论知识缺少和因生产和生活经验的不足,容易造成技能学不会的局面,甚至在实际生活中不会应用。采用项目式课题教学,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能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众所周知,中等职业教育是坚持“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电工技能项目教学,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兴趣,同时能够紧密结合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方法。学生在项目教学应用中,能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以及学有所乐。笔者认为,开展实施电工技能项目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项目课题的组织上要优先整合

1.传统电工技能训练

传统电工技能训练一般包括:学生的安全教育,电工工具仪表的使用,照明线路的安装练习,焊接的练习等训练项目。训练项目都是在学生中学物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也仅是在中学物理书本上了解了电路的相关知识,对家用照明电路其实并不是很清楚,进入中职来,学生在接受训练时效果也是较差的,训练仅是完成了对初中物理上部分知识的巩固,没有体现家用照明电路这部分知识的实用性。

从电工技能的几个训练内容来看,传统的训练不能达到很好的训练目的,所有的训练仅是一种模拟,一种脱离实际的训练,不能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学生在模拟的电路板上完成各种训练项目,不论学生电路做的多好,仅代表学生明白了照明电路的原理,缺少实际场景使学生在实际中还是不能很快的上手,完成实际中的各种复杂线路项目的安装工程。没有实际场景的结合,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也不能处理,甚至连换一个开关也不能完成。

2.电工技能项目课题的整合

要使项目教学开展取得一定的成效,首先要确定教学内容,其次要对内容进行优化整合,结合新知识、新技术以及工程实际等对专业知识与技能再加工。以此原则确定了以下几个训练课题:

①安全用电课题。应该使学生能掌握触电救急法,熟悉安全防护技术,掌握供用电、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全技术,熟悉电气工作的安全规程和制度,掌握安全作业的要求和具体措施,树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好思想、好作风,以便将来在工作中做到安全用电和安全生产。这个项目我抛弃了原来的纯理论教学,一张理论试卷考试结束安全用电教育的模式。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许多用电方面的案例来警示我们的学生重视安全用电。

另外,安全用电课题教学还要结合生产生活。在生活用电安全知识这一块,比如:电热毯引发火灾的原因,空调长期使用安全,家用电线线径太细、负荷大引发的用电事故,在插座上随意增加负荷等实际的安全知识。在生产用电安全这一块,比如:企业中电线的走线规范性,安全接地的重要性、安全标识的规范性等等。把学校的学生视线引向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让学生知道知识在现实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安全用电知识的热情,也为他们将来打好基础,提高整个社会安全用电的意识。

②常用工具和电工仪表课题。以万用表和常见工具使用为训练重点。工具和仪表知识是其它电类实习的基础,学生以此为前提才能较好的完成实习工作。虽然理论中也会有一点知识讲解,但理论老师一般会把任务推给实习老师,特别是仪表使用这一块知识,所以我选用了这一个课题。仪表要会用,而且要活用。

另外,开设这个课题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从开始就培养学生使用工具和仪表的规范性。不仅要会用,而且还要能够注意规范。工具使用放置的规范,要从企业的角度来解释工具放置规范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工具对电工的重要性就像医生的手术刀一样。仪表使用维护也是这个训练课题的目的。

③实用照明电路项目。实用照明电路项目是一个工程项目训练,在这个工程中学生能完成照明电路训练的许多环节,这些环节与生活实际是紧密结合的。实训任务与工程实际的结合是我最关注的。学生训练要在接近实际的场景中进行训练,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完成整个工程项目。项目包括:灯的控制、电线的走线穿管、线径选择计算、电视电话穿线、家用线路的安全。甚至以后学生学会CAD以后还可以在软件上绘制电线走线工程样图。

虽然这个项目在传统实习时也选用,但我在具体课题时充分体现工程这个理念,学生是在完成一个工程,而不是在板子上完成一个电路。德国双元制学生在实习车间时,师父让学生以工程项目为中心让完成一个又一个课题的训练,我觉得这种方式很好。

实用照明电路项目另外要体现的是“新”,要在一个工程中完成课题项目。把学生放到一个工程中去,提高了学生技能的应用性。项目训练课题增加了电路的设计,线径计算,线管穿线,接线等新的内容。把一个板子平面上的电路推向立体空间,也增加了学生实践的实用性、趣味性。

电工基础安全用电知识篇(8)

《电工技术基础》三年制中职电气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而《电工技术综合训练》则是《电工技术基础》的重要组成模块,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实训课程。

本课程作为电工基础课程的实践环节,目的是通过该环节的实训,一方面,进一步巩固电工基础课程所学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维修电工技能,为今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维修电工操作技能及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具体内容来讲,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电工常用仪表,理解万用表的工作原理,并会制作结构简单的万用表,掌握正确的导线的连接与绝缘的恢复方法,掌握照明电路的安装及基本的室内配电及电气布线方法。

我校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发现采用项目教学法后,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尤其是选择合理的教学项目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就我校《电工技术综合训练》的教学项目的选择和实施作简单介绍。

一、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标准以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本大类专业共同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以紧密结合本专业后续课程的教学及实用性为原则来选择教学内容,以通俗、简洁为原则组织教材的编写。教学过程中虽然以实践教学为主,但仍应注重理论环节的教学,整个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最基本的电学素养为目标。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重点。课程采用了模块化、课题化的设计方法,每个课题均采用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思路,力求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本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能很好体现电工基础理论的实际应用,突出项目的“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本课程的内容组织形式上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每个模块实施时,先提出学习目标,再进行任务分析,使学生在开始就知道学习的任务和要求,引起学生的注意,利于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自主学习、自我实践。整个课程的教学应努力做到:降低难度,通俗易懂;讲究实用,注重能力;大胆改革,鼓励创新。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实践和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以下电工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

1.掌握安全用电常识,电工安全操作规程,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相关知识,了解电气火灾的扑救方法及触电急救方法。

2.掌握测电笔、钢丝钳、尖嘴钳、斜口钳、剥线钳、扳手、螺丝刀、电工刀等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新式电动工具、电烙铁的使用方法。

3.掌握用指针式万用表、数字式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直流电流、电阻等电量,会使用兆欧表测量大电阻,会使用钳形电流表测量交流电流。了解直流、交流电桥的用途,会测量小电阻。

4.理解万用表直流电压挡、直流电流挡、交流电压挡、电阻挡的工作原理,能正确识读或测量电阻及其他元件,完成一只结构简单的万用表的组装及调试工作。

5.掌握导线的分类及选用原则,剥线的几种方法,导线连接的几种方法,能熟练完成导线与接线桩、导线与导线的连接。

6.掌握照明电路中日光灯、白炽灯的选用原则,会用单联开关正确安装照明电路,会用双联开关正确安装两地控制照明电路,会安装日光灯照明电路。了解日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会维修日光灯电路中的简单故障。

7.了解家庭配电线路中常用的配电设备,设计并组装一个简单但完整的家庭供配电系统。

三、教学项目的设计

教学项目的选择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在选择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誗应包含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及能力目标;

?誗应尽量接近实际应用;

?誗能充分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

?誗项目难度适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乐。

根据以上基本原则,我校设计实训教学项目如表一所示。

表一 教学项目及教学目标

三、课程教学建议

1.学时分配建议

2.教学建议

(1)本课程主要适用于我校三年制电气技术应用专业。

(2)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实践训练项目。

(3)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基本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通过实践来加深学生对电工基础知识的认识。

(4)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3.考核评价建议

(1)在考核内容上,以项目为考核的基本单元。

(2)在考核评价手段上,对于理论知识,可选择口试、笔试(开卷、闭卷)相结合的模式,但应注意尽量少进行笔试。对实践操作能力,使用技能考试的标准方法,即制定考核项目及评分细则,进行实践操作考试。

(3)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对难以进行单独考核的项目教学内容,直接对其整个完成项目的过程进行评价即可。

(4)各项目的占本课程的分值比例如表二所示。

表二 考核评价分值分配

四、教材开发选用与教学资源建设建议

1.教材开发选用建议

(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思想及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选用合适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或项目课程教材。

(2)根据三年制中职教学特点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本课程标准,开发校本教材或编写部分教学讲义。

2.教学资源建设建议

(1)准备与安全用电、电工工具使用、电工仪表使用等有关的教学视频资料。

(2)通过教学实践,完善各项目考核的评分细则,使其不断趋于科学合理。

五、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按每班45名学生配置)

1.常用电工工具50套,MF-47型万用表50只,数字万用表25只。

2.兆欧表、钳形电流表、直流电桥各10套。

3.MF-30型万用表散件50套。

4.照明电路元件50套。

5.室内配电常用电器15套。

电工基础安全用电知识篇(9)

作者简介:常国兰(1974-),女,北京人,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讲师。(北京 102202)

中图分类号:G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3-0118-02

“电工综合技能”是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的平台课程,是面向三个专业集群(供用电技术、轨道交通技术、电气技术应用)开设的一门职业技能课程。该课程为相关专业培养核心技能和素质,为掌握后续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奠定扎实基础,对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起到主要支撑和促进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要完成电工职业技能等级证、安全上岗证考核,具有初级、中级维修电工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中级维修电工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为从事维修电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使学生具备低压电工操作的上岗资格。

一、“电工综合技能”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该课程选用的教材是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教材,由北京市工伤及职业危害预防中心组织编写的《电工(低压运行维修)》,该教材包括电工技术基础、电工仪器仪表、电子技术基础、安全用电、电机与变压器、常用低压电器、电气控制技术、电气照明、电气线路9门学科内容。[1]但是教学内容侧重于知识部分,理论和实践联系不够紧密,学生在学习时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

随着学校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课程改革在“电工综合技能”这门课中也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教师围绕具体的实际项目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的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学改革,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满足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思想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思想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工作过程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不仅仅指工作的一系列工作流程和任务,同时,还包括工作实施的条件、环境及情景,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和其他相关条件等,这些都是在未来工作岗位中所要认知、熟悉及所要具备的。[2]

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与方向有四个方面。一是重构课程体系: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针对实际工作体系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并按实际工作结构重新设计课程结构。二是重组教学内容: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针对实际工作任务需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三是转变实施方式:打破学科型课程主要进行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与理论脱节的实施方式,形成主要进行任务实施、学生主动构建、实践与理论一体化的实施方式。四是改造教学情境: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课堂化教学环境,创设尽可能与工作实境接近的教学环境,实现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2]

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就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构建一定的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工作任务的实施来展开学习。因此,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必然要以实践活动来展开,实践性是这一课程的中心属性。按照这种方法进行教学,专业教师必须具备雄厚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专业技能水平,对按照以往传统模式教学的教师来说,在工作能力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和突破。

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电工综合技能”课程设计

1.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设计原则

(1)以现代电工职业能力需求为依据,进行能力需求分析,选择符合职业要求的学习内容,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具备低压电工上岗资格,并能完成电工职业技能等级证的考核。

(2)该课程涉及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点多而且分散,需精选知识和技能点,进行重构和序化,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整合。

(3)将课程内容设计成若干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重点强调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围绕如何完成工作任务而展开,将知识点嵌入工作任务中,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4)教学设计要符合中职生的认知能力: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使教学难度层层推进,有序实现教学目标。

(5)在充分考虑学生和课程的特点后,先安排实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信心,然后让学生带着实践中的疑问,通过理论部分的学习来解决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困惑。

2.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电工综合技能”课程具体设计

电工技术基础模块:分为直流电路、单相正弦交流电路和三相正弦交流电路三部分;每部分精选实践内容分别是:串联、并联电路安装与测量;日光灯电路的安装和测量;三相照明电路配电板的安装与测量。每部分都是让学生从实践入手再来学习的知识分别是:串联、并联及混联电路的计算和直流电路基本定律;纯电阻、电感、电容电路和RLC串联电路的分析与计算;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的联结。学生工作任务或学习任务设计和实施如表1所示。

表1 工作任务/学习任务的设计和实施

模块名称 工作项目内容 工作任务/学习任务 分配学时

电工技术基础 1-1直流电路定律和测量 串联、并联电路安装与测量 2

串联、并联及混联电路的计算 2

直流电路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2

1-2单相正弦交流电路定律和测量 日光灯电路的安装和测量 2

纯电阻、电感、电容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2

RLC串联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2

1-3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定律和测量 三相照明电路配电板的安装与测量 2

三相电源的联结 2

三相负载的联结 2

电工仪器仪表模块:选择五种常用电工仪表:万用表、钳形电流表、电能表、兆欧表、接地电阻测量仪。设计的教学内容分别是: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电阻阻值;钳形电流表测量电流;电能表测量用电量;兆欧表测量变压器绝缘电阻;接地电阻测量仪测量避雷针接地电阻。

电子技术基础模块:选择两种典型电路:整流电路和放大电路。设计的实践内容是:二极管整流电路的制作、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制作。然后设计相应的知识内容:二极管整流电路和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知识。

安全用电模块:分为触电急救、安全防护技术和安全措施三部分;每部分精选实践内容分别是:模拟触电急救;对于检修设备设置屏护、间距、安全标志;安装接地保护和漏电保护器。各部分对应的理论内容分别是: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法;绝缘防护、保护接地、保护接零和漏电保护等;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电机与变压器模块:分为变压器和三相异步电动机两部分。每部分精选实践内容分别是:测定单相变压器的变比、空载实验和短路实验;三相异步电动机空载实验和短路实验。每部分对应的理论内容分别是:变压器结构、工作原理与外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性。

常用低压电器模块:首先设计的实践内容是:识别并测试常用低压电器;对应的理论内容是: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表示符号和检测方法。

电气控制技术模块:主要针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电路:点动与连续运行控制、正反转控制、Y-Δ降压起动控制和制动控制。实践内容都是相应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对应的理论部分就是该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电气照明模块:首先设计的实践内容是双控灯、安全灯的安装;对应的理论部分就是灯具的种类、特点及安装要求。

电气线路模块:分为室内外配线、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三部分。每部分精选实践内容分别是:配电板的安装及配线、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巡视。每部分对应的理论内容分别是:室内外配线一般规定和配线方式;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基础知识。

四、课程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改革

在教学模式上,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引领,任务驱动”,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原课程只讲授理论的方式进行了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围绕具体的实际项目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先由教师对学习情境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并做必要的示范性指导,然后让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工作任务进行讨论、协作、实践和总结,最后以共同完成学习情境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逐步增强,教师的指导逐步减少。最后完成学生从教师指导下学习变为引导下学习直到自主创新完成项目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和实践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引导启发式、任务驱动式、问题引导式、案例教学、讲练结合等。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习情境灵活选用。

在教学手段上,设计学生活动任务单,可将学习页、工作页、考核评价表综合在一起。[3]学生首先进行实践学习时,活动任务单起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学生活动任务单,实践活动就无法有效有序地进行。学生活动任务单可以起到有效地引导学生、高效地组织教学活动的作用。

五、总结

总之,电工综合技能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学术性和技术性较强,涉及面很广,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不断地积极探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充实自己,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电工基础安全用电知识篇(10)

新课程标准要求把《电子电工技术》实验内容划分为电工基础、模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电动机控制、电力拖动与自动控制等模块,每个模块又设有相应的子模块,如电工基础模块包含电工定理验证、安全用电、电工测量、RLC电路、三相电路连接和家用电路设计安装与维护等六个子模块;模拟电子线路模块包含半导体基本知识、二极管、三极管、稳压电源、放大电路、电路焊接制作与设计创新等六个子模块。

实验要立足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着眼学生今后工作、生活中的实践需要设计、开发相应实验,把相关理论知识渗入到实验实训中,让学生既能培养实践能力又能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例如:在教学电工基础模块时,不妨设计“三相白炽灯电路的设计与安装”实验,给定三组白炽灯、三相电源、导线若干、一个万用表等材料,要求学生分组设计电路,每组根据自己的设计连接好电路,教师用多媒体与学生一起学习什么是三相电路、三相电源及三相负载的星形联接和三角形连接方式,再安排各组学生相互检查连接电路是否正确,对于错误的电路要在老师的帮助下纠正。要强调强电操作及三相电路连接的注意事项,安排学生通过实验测试三相白炽灯电路星形、三角形连接时的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格自行设计,从而通过实验数据得出相应结论。

2、在重组实验内容中实施教学目标

传统的实验内容总是由理论教学内容确定,实验中需要用到什么器材,就介绍这部分内容,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例如:在做完“直流电路中电压、电流测量”实验时,虽然学会了用万用表来测量直流电压和电流,但对实验台上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使用就不得而知了,整个实验内容的设计不能很好地开发学生的学习应变能力和创造性。为改变这种状况,应该根据教学大纲和电子电工实验室整体的设备情况,把整个实验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把实验内容分为:(1)常用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2)元器件的识别与测量;(3)基础性实验;(4)设计性实验;(5)综合性实验五部分。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分阶段的进行实施:

2.1学会使用万用表、交直流电流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真空管毫伏表等常用仪器仪表,灵活的使用多种仪器、仪表对同一个电量进行测量。

2.2学会常用元器件的识别和性能判断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会对元器件极性、管脚、性能的好坏进行判别。

2.3完成基础性实验电路的连接和电路参数的测量,加强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学会实验数据记录、处理,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报告书写,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安排一些设计型实验。

2.5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安排一些有难度的综合性实验。

电工基础安全用电知识篇(11)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0166

1引言

当前我国的经济呈高速增长趋势,电工应用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因而企业急需大量的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践教学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但现在的高等教育仍存在着某些基础教学环节薄弱,特别是实验和实训环节的弱化,使得毕业生不具备相应的实践技能,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大学本科教育需要开设以电工技术为理论的实践课程――电工技能实训,主要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制定培养方案

北京服装学院是艺工类专业结合的院校,我们既有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电类专业,也有高分子材料、轻化工程、服装工程、工业设计等非电类工科专业,还有服装设计、艺术设计、会计学、广告学等文科艺术类专业。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我们分别制定了相应《电工技能实训》课程培养方案。

对于电类专业的学生,通过《电工技能实训》(电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训练,使他们在掌握电路基本理论知识及完成电路实验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通过该实训课程使他们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及对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数据与结果的分析处理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设计、安装、调试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能。

对于非电类工科专业的学生,通过《电工技能实训》(非电类工科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训练,使他们在掌握电工电子学理论知识及完成电工电子学实验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安全用电的训练及常用工具仪表的使用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电路图的识读、常用元件的识别与测试、基本焊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

对于文科艺术类专业的学生,通过《电工技能实训》(文科艺术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训练,使学生在掌握中学物理电学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安全用电常识的了解、电工工具的使用、电线的连接、通信线材的认识及开关与插座等多功能组合插座的使用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换接家庭用电器、保险元件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

3相关实训内容的安排

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方案我们编写了《电工技能实训》(电类专业)实训指导书、《电工技能实训》(非电类工科专业)实训指导书和《电工技能实训》(文科艺术类专业)实训指导书。

(1)对于电类专业,在其实训指导书中安排了如下实训内容:

实训项目一日光灯的安装

目的及要求:进一步熟悉日光灯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练习安装日光灯电路和排除简单的故障。

实训项目二电灯的异地控制

目的及要求:熟悉实训工具的使用;掌握简单照明路线的基本接线;进行异地与三地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实训项目三家用吊灯的控制

目的及要求:了解家用吊灯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了解吊灯数码分段开关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自行设计吊灯的连接电路及采用分控器的控制电路。

实训项目四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

目的及要求:进一步熟悉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按钮的结构及其在控制电路中的应用;学习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的连接;学习利用万用表检查控制电路的方法;初步培养分析和排除实际电路故障的能力。

实训项目五电路配线与安装

目的及要求:掌握常用照明灯具的选择与使用方法;掌握室内照明线路的配线方法;熟悉室内照明线路的安装操作。

实训项目六家用电器安装专题(以波轮式双桶洗衣机为例)

目的及要求:熟悉波轮式双桶洗衣机的结构;掌握波轮式双桶洗衣机的主要部件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熟悉波轮式双桶洗衣机的电路;学会检测洗涤电动机、脱水电动机及定时器的方法;掌握波轮式双桶洗衣机的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

(2)非电类工科专业,在其实训指导书中安排了如下实训内容:

实训项目一安全用电的训练

目的及要求:掌握用电安全技术规程(包括电气装置检修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学会防止低压触电的安全措施;掌握触电者的救护方法和电气设备的灭火方法;掌握漏电保护器的选型、安装与检测。

实训项目二常用工具和常用仪表的使用

目的及要求:掌握电工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并熟悉各类电工工具的安全知识;掌握使用常用电工仪表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的基本方法。

实训项目三导线的连接和绝缘恢复

目的及要求:掌握导线绝缘层剖削、连接和绝缘层恢复的方法;能正确使用合适的工具剖削导线绝缘层;能正确连接常用导线;能正确恢复接线头绝缘层。

实训项目四电路图的识读、常用元件的识别与测试

目的及要求:认识功能较简单的电路图;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外形结构;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参数的识别;掌握使用万用表测试常用电子元器件参数的方法。

实训项目五基本焊接训练及产品的焊接和调试

目的及要求:了解焊接工具的名称、型号、规格、用途,并掌握其使用方法;熟悉电子元件的安装方法及安装形式,引脚的处理与成型。

(3)文科艺术类专业,在其实训指导书中安排了如下实训内容:

实训项目一安全用电的训练

目的及要求:掌握用电安全技术规程;学会防止低压触电的安全措施;掌握触电者的救护方法和电气设备的灭火方法;掌握漏电保护器的选型、安装与检测。

实训项目二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

目的及要求:掌握电工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熟悉各类电工工具的安全知识;掌握使用常用电工仪表测量交流电压的基本方法。

实训项目三导线的连接及通信线材的认识

目的及要求:掌握导线绝缘层剖削、连接和绝缘层恢复的方法;能正确使用合适的工具剖削导线绝缘层;能正确连接常用导线。

实训项目四开关与插座及多功能组合插座的拆装

目的及要求:掌握常用的照明装置、开关、插座的安装;掌握单控开关、双控开关的安装、接线。

实训项目五照明电路的连接

目的及要求:熟悉电工工具的使用;掌握简单照明路线的基本接线。

4电工技能实训课程的特色

41构建前续课程与实训课程相结合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1)对于电类专业的学生,有机地把电路实验与电工实训课程相结合,强化基础训练、注重培育创新能力。

(2)对于非电工科类专业的学生,把电工电子学与电工实训课程相结合,加强基础训练,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对于文科艺术类学生,把中学物理电学知识与电工实训课程相结合,进行基础训练,消除他们由于电知识的匮乏给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的诸多不便及存在的用电安全的隐患。

42设计分层次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着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方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创新的原则,组织不同层次电工实训内容。

(1)对于电类专业的学生,通过电工技能实训操作过程及对实训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仪器仪表的使用,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使用电工仪器仪表,正确设计电路并能准确测量电路参数,能整理分析数据、说明实训结果、排除实训中出现的故障并对实训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2)对于非电工科类专业的学生,通过电工技能实训操作过程及对实训中现象的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相关知识,掌握常用工具和常用仪表的使用及导线的连接和绝缘恢复等方法,正确识别电路图,学习常用元件的识别与测试并进行基本焊接训练。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实训中出现的现象进行一定的分析判断、说明实训结果、撰写实训报告。

(3)对于文科艺术类专业的学生,通过电工技能实训操作过程及对实训中现象的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常识,掌握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及导线的连接等方法,学习掌握开关与插座等多功能组合插座的使用。能够通过阅读教材或资料,做好实训前的预习;能够借助教材或仪器说明书正确使用常用仪器;能够正确纪录实训数据、说明实训结果、撰写实训报告。

(4)通过电工实训课程的训练,培养各个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协作和爱护公共财产的优良品德。

43建立有学生参与的教研活动方法

在开展电工实训的教研过程中,注重倾听学生对实践教学及教改的意见和建议,有计划地组织有学生代表参加的教研活动,对于学生提出的合理要求和正确建议,给予采纳,及时调整实训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研的实效性。

5结论

电工技能实训作为实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但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而且还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重要性已被很多工科院校所认同。但实训内容、实训方法、实训手段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以逐步提高电工技能实训的质量和效果。

本实训课程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1)进一步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根据电气设备的技术发展,根据企业对电气人才的需求,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将新技术新工艺及时引入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