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工科实践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6 15:49:37

工科实践论文

工科实践论文篇(1)

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体现在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毕业论文实践环节架起了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梁,提高了学生就业以后的动手能力。作为负责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生命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实践教学办公室,加强对全院学生毕业论文的管理,对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确保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毕业论文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本二级学院建院之前,农学、生命科学两系已经设立专门办公室负责毕业论文管理工作。建院以来,对我院原有工作进行了重新整合。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某些遗留问题没有最终解决,一些新的问题日益凸显:管理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各级管理层次权责不够清晰,管理制度不够细化,管理模式低效繁杂,质量监控未充分发挥实效,等等。导致部分学生轻视毕业论文,以一种应付的心态对待毕业论文;部分指导教师管理不到位,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指导工作中去,导致毕业论文质量整体下滑。

二、探索与实践

2009级学生是我院建院以来的第一届学生。为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更好地组织完成学生在校期间最后的教学任务,解决遗留问题和新问题,我们针对2013届毕业论文,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工作。

(一)健全管理体制

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高度重视毕业论文工作,按照学校要求,在第七学期开学初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由组长亲自抓、负总责。小组成员由院务工作委员会和实践教学办公室人员组成,最终形成“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主管院长——实践教学办公室——教学部——指导教师——学生”的六级管理体制。同时,明确职责分工。由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学院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委员会下设专业答辩组开展答辩工作。本着“提前安排、及时准确、细心周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

(二)完善制度建设

针对毕业论文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依据学校文件相关精神,理顺思路、精心策划,起草《生命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经过多次面向全院教师征求意见与讨论修改,《细则》正式出台并执行。《细则》共分十一章,四十四条,十九附件。《细则》正文部分涵盖组织领导、选题与任务下达、开题与中期检查、撰写、评阅与答辩、毕业论文档案提交与归档等重要内容;附件部分涵盖写作模板、表格模板、装订要求等具体规范。《细则》将毕业论文二次答辩制度加以重新明确和规范;力争彻底解决长期以来的遗留问题;对各类要求加以细化。另外,在工作中还逐渐形成了集中讨论制度、公示制度等尚未成文的工作程序。

(三)加强质量监控

质量监控是确保毕业论文质量的基本前提,是制度运行的保障,是对全体教师和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工作的有效监督。通过充分发挥六级管理体制的作用,做到从学生选题到论文档案材料归档各个环节层层把关、全程跟踪,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学院还充分发挥二级教学督导组的作用,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同步督导。《生命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实施细则(试行)》中对二次答辩进行了规范,规定了申请二次答辩的各种情形,尤其强调禁止抄袭、编造,以及非本人亲自完成论文的各种行为。《细则》同时规定学生不能进行一、二次答辩或认定一、二次答辩不合格的各种情形。另外,通过成立毕业论文审核小组,建立论文后评估机制。学院根据专业情况,将毕业论文审核小组划分成若干组。每组成员在组长的安排下,将学生提交的纸质版、电子版材料进行逐一审核。同时,每组指定人员就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的英文部分进行审核,重点检查中、英文是否对应;用词是否正确;是否存在语法问题,等等。只要审核中发现问题,就立即反馈学生进行修改。规定审核次数不多于三次。最终仍不合格者,提交毕业论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终审。

(四)重视意见反馈

在毕业论文工作执行过程中,学院重视广大教师、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改进各项工作。学院通过公共邮箱对相关工作开展公示,在规定时间内接收教师的意见反馈。在答辩期间,学院为各答辩组印发《毕业论文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执行情况反馈表》,要求广大师生对发现的问题、今后需要坚持的和今后需要完善之处,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修订时采纳。

通过收取2013届《毕业论文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执行情况反馈表》显示,广大师生对毕业论文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说明管理工作已收到了一定成效。

三、关于今后工作的思考

(一)适度扩大二次答辩的群体

目前,我院所采取的二次答辩措施主要倾向于那些无故不参加毕业论文各环节和各种评定中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考虑采取随机的方式抽查部分学生进行二次答辩,适当选取优秀论文的学生进行二次答辩,体现其监督检查、榜样示范的作用。

(二)适度改变一人一题的方式

今后工作中,考虑根据指导教师、学生本人和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将一人一题适度改为多人一题的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适度调整毕业论文工作时间

根据不同科研课题的特点,学院考虑与各专业协调培养方案,将毕业论文工作适度提前。这样既保证了低年级学生尽早进入科研状态,又保证了毕业生论文工作不与考研复习、就业等工作相抵触。

总之,毕业论文工作既是对学生毕业前的一次综合检验,又是对管理工作者能力和水平的考验。我院将继续本着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建立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确保毕业论文质量逐年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蒋亦华.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阐释与建构[J].现代大学教育,2009(2):101-106.

[2]柯颖.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对策思考[J].学术论坛,2008(10):203-205.

工科实践论文篇(2)

发展是审计事业的第一要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他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些任务,也是我们审计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围绕这一目标,如何发挥审计监督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这是审计工作需要着力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审计事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当前我们的审计监督要着力围绕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沿着和谐健康的道路发展。一是要着力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特别是针对当前城乡、地区、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一些垄断行业收入水平过高,分配秩序比较混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的问题,审计机关应当采取审计和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重点行业、领域、地区、部门进行深入审计和调查,摸清当前收入分配的现状,关注过高收入和过低收入的行业、领域、地区、部门和阶层,为政府调整理顺分配制度提供第一手资料。二是要着力解决就业难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扩大就业工作,当前就业问题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突出矛盾,审计部门必须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在审计工作中要把机关、企事业行政单位的用工制度、人员招聘、工资水平、社会保险作为审计和评价的内容,为推动和扩大就业做贡献。三是要着力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维护百姓切身利益的“托底”机制,是一张维护社会安全的“防护网”,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最基本的保证作用。因此,审计机关必须进一步加大对社保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的审计力度,把社保资金收入筹集的真实性、合法性,分配的合规性、合理性,使用的合法性,有效性,作为审计机关长期不变的审计任务,促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四是要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着眼点不仅仅是解决农民的生计,更是把它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后农村经济工作的长期战略性举措,直接关系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建设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目标顺利实现,因此,审计机关为这项伟大事业保驾护航责无旁贷。五是要着力发展社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党的十七大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和‘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这些都反映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因此,审计机关要在这些部门和行业的审计中转变观念,把促进其发展和公开、公正、公平放在首位。六是要着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腐败是和谐社会的大敌,它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违背了公平正义的社会准则,削弱了全社会的凝聚力。因此,在审计监督中,必须坚决查处和揭露腐败行为,注重从源头上提出切实可行标本兼治的防治腐败的措施和办法。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审计质量

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今年年初江苏省审计工作会议上,省长罗志军指出: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审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影响审计事业的发展。提高审计质量需要在查处和揭露问题、审计成果利用、审计管理等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基础。审计监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打假治乱,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总理要求审计要成为“领导决策和民众的眼睛”。从这个意义上讲揭露和查处问题是审计的立足之本,查不出重大问题,审计质量就无从谈起,按李金华审计长的说法,有问题查不出,那就是审计人员的失职,是犯罪。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严肃查处经济领域里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仍然是审计工作第一位的职责。

二是抓好审计成果的利用,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关键。审计成果质量是审计工作的核心。有些审计项目开展得轰轰烈烈,而最终却效果平平,除了计划不当和工作不深入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取得的审计成果分析和利用不够,体现不出审计的价值。因此,成果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项目的成败优劣。

三是加强审计管理,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保障。现代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管理与效益越来越重要,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审计也要讲求审计效益,审计投入的是人力、财力,产出是维护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和促进国家财政资金有效使用。因此,审计管理对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尤为显得重要。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不断创新

创新是审计工作的内在动力。审计工作能否取得新突破,关键在于是不是有新思路新方法,做到与时俱进。因此创新是审计工作进步、审计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审计工作的创新应该体现在多方面,最主要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是审计理念和工作思路创新。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要抛弃那些不适宜、陈旧的审计理念,树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符合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新理念。要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把握好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正确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

二是人才观念创新。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审计机关应立足长远,改革现有的教育培训模式,建立刚性的培训和终身教育机制,采取年度培训和年度业绩考核相结合的模式,建立以资格认证为中心的人才选拔机制。

三是审计制度创新。要通过深化改革,重塑现有的审计制度,建立一整套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相结合、事前审计与事后审计相结合、财务报表审计与管理业绩审计相结合、国家审计与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相结合的现代审计制度,以充分发挥现代审计的监督、评价和鉴证的功能。

四是审计方法和技术创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必然会引起审计技术和方法发生重大变化。这集中表现为:审计方法由过去对会计资料的详细检查转变为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方法,并借助于对内控系统的评价确定审计的重点、范围和方法;审计技术从过去以手工操作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进行的审查,发展到对数据系统审计。因此要逐步实现由单一的、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向经济责任审计、管理绩效审计、财经法纪审计等多种相互结合的审计方式转变。

五是审计内容创新。要在全面提升审计成果质量的同时,积极探索通过对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促进各级政府机关依法行政,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的新路子。

六是审计战略创新。审计工作五年发展规划提出:今后五年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审计创新为动力,以提升审计成果质量为核心,以加强审计业务管理为基础,以“人、法、技”建设为保障,全面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基本实现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这种前瞻的思路和战略的眼光为审计工作的创新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四、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依法审计

依法是审计生存的前提条件。是审计工作的基石和灵魂,是审计机关的安身立命之本。审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审计监督,其行为是行政行为。审计监督权力的取得和行使都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并依照法定的程序,既不得越权和,也不得失职,且行政行为必须接受监督。

行为合法——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形式,其实际工作是由多个方面构成的复杂的审计行为,这种行为涉及到审计者、审计委托者和被审计者。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的原则,坚持在宪法和审计法赋予的职权范围内开展工作,正确行使审计权力,严格遵守法定的审计程序,切实规范自身的审计行为,全力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

内容合法——审计监督行为的内容要符合法律规定,不应随意增添新的内容,法律没有规定的行政行为应视为违法。目前我国按审计内容可分为财政收支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三类。财政收支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对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下级政府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的审计监督。财务收支审计是对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所进行的审计监督。经济效益审计,是对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效益进行监督的行为。审计机关主要开展的是财政收支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审计机关对列入审计监督范围的所有单位和项目,都可以进行经济效益审计。

程序合法——审计监督行为过程要符合法律规定,包括方式、方法、步骤顺序、时间要求和其他程序规定。《审计法》在赋予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必要的审计权限的同时,也设定了审计机关行使权力的条件和程序,以规范审计行为,防止权力滥用。如必须在有证据证明并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的情况下,才能查询被审计单位公款私存的账户;封存被审计单位违规取得的资产必须经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应当履行必要的封存手续,不得影响被审计单位合法的业务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必须严格依法行使权力,严格履行法定程序,要慎用审计权力,注意掌握政策,保护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个人的合法权利。

审计处理合法——审计处理方式要合法,要用法定的载体。审计处理是指审计机关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采取的纠正措施,包括审计处理和审计处罚。一般情况下,审计处理的种类有:一是责令限期缴纳、上缴应当缴纳或上缴的财政收入;二是责令限期退还被侵占的国有资产;三是责令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四是责令冲转或者调整有关会计账目;五是依法采取的其他处理措施。审计处罚的种类有:一是警告、二是通报批评;三是罚款;四是没收违法所得;五是依法采取的其他处罚措施。审计机关作出审计处理、处罚决定时,应当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依法实施,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审计处理、处罚。同时应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需要给予处理、处罚的,依法作出审计决定,制作审计决定书;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建议。

五、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提高素质

素质是审计质量的根本保证。审计职能的日益完善和审计地位的日益提高,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培养造就一大批精通审计业务,掌握审计发展规律,熟练运用现代审计技术方法的高层次、高技能审计人才,是实现审计工作适应时展,与时俱进,保持长久生命力的根本途径。在当前社会新的历史条件下,现代审计的发展趋势,要求审计人员应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其中最主要的基本素质和特别素质两个方面::

一是基本素质,基本素质就是作为一个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具备的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首先审计人员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正义之心,这是审计人员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在审计监督的过程中,要敢于执法,敢于碰硬,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能。其次要具备一定的业务知识和能力,不仅要熟悉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具备审计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要有一定水平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准确理解法律法规的基本精神,处理法规条文与事实的适用,对审计对象做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审计评价。

二是特别素质,主要是审计特殊的职业要求。如对事物判断和分析的敏感能力、洞察能力。第一,要有职业敏感。面对给定的审计材料,要能迅速找到切入点,能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这种敏感性要有长时间知识和实践的积累。第二,要有洞察力。在敏感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问题,关键要有一定的洞察力。敏锐的洞察力可以帮助审计人员找到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即从哪方面着手可以有效地取得对问题正确判断的依据。第三、要有高度的综合判断能力。判断能力不仅仅是简单的分析判断,需要从微观层面进行甄别,更需要从问题的宏观层面进行剖析,分析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脉络,对审计单位所处的行业现状有不同程度的研究,能够把握审计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在统筹分析基础上才能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做到对问题准确的处理,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六、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廉洁从政

廉政是审计执法的基本要求。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越来越关注,寄予厚望;各级党委、政府对审计监督高度重视,要求也越来越高。审计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作为“财经纪律警察”的审计机关干部,更应该把廉洁为公、勤政为民作为我们的立身之本、处事之道。

今年3月5日,江苏省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各级审计机关要不图名利,不搞形式,不畏权势,直起腰杆做人,挺起胸膛做事,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能。审计监督的职能应更多地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体现在为各级党委、政府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服务上;二是体现在通过审计和审计调查揭露问题,向各级党委、政府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为上级领导决策做好参谋上;三是体现在通过有效的审计监督,查处大案要案,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活动中的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率上;四是体现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类资金的安全运行上。

工科实践论文篇(3)

发展是审计事业的第一要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他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些任务,也是我们审计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围绕这一目标,如何发挥审计监督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这是审计工作需要着力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审计事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当前我们的审计监督要着力围绕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沿着和谐健康的道路发展。一是要着力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特别是针对当前城乡、地区、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一些垄断行业收入水平过高,分配秩序比较混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的问题,审计机关应当采取审计和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重点行业、领域、地区、部门进行深入审计和调查,摸清当前收入分配的现状,关注过高收入和过低收入的行业、领域、地区、部门和阶层,为政府调整理顺分配制度提供第一手资料。二是要着力解决就业难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扩大就业工作,当前就业问题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突出矛盾,审计部门必须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在审计工作中要把机关、企事业行政单位的用工制度、人员招聘、工资水平、社会保险作为审计和评价的内容,为推动和扩大就业做贡献。三是要着力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维护百姓切身利益的“托底”机制,是一张维护社会安全的“防护网”,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最基本的保证作用。因此,审计机关必须进一步加大对社保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的审计力度,把社保资金收入筹集的真实性、合法性,分配的合规性、合理性,使用的合法性,有效性,作为审计机关长期不变的审计任务,促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四是要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着眼点不仅仅是解决农民的生计,更是把它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后农村经济工作的长期战略性举措,直接关系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建设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目标顺利实现,因此,审计机关为这项伟大事业保驾护航责无旁贷。五是要着力发展社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党的十七大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和‘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这些都反映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因此,审计机关要在这些部门和行业的审计中转变观念,把促进其发展和公开、公正、公平放在首位。六是要着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腐败是和谐社会的大敌,它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违背了公平正义的社会准则,削弱了全社会的凝聚力。因此,在审计监督中,必须坚决查处和揭露腐败行为,注重从源头上提出切实可行标本兼治的防治腐败的措施和办法。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审计质量

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今年年初江苏省审计工作会议上,省长罗志军指出: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审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影响审计事业的发展。提高审计质量需要在查处和揭露问题、审计成果利用、审计管理等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基础。审计监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打假治乱,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总理要求审计要成为“领导决策和民众的眼睛”。从这个意义上讲揭露和查处问题是审计的立足之本,查不出重大问题,审计质量就无从谈起,按李金华审计长的说法,有问题查不出,那就是审计人员的失职,是犯罪。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严肃查处经济领域里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仍然是审计工作第一位的职责。

二是抓好审计成果的利用,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关键。审计成果质量是审计工作的核心。有些审计项目开展得轰轰烈烈,而最终却效果平平,除了计划不当和工作不深入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取得的审计成果分析和利用不够,体现不出审计的价值。因此,成果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项目的成败优劣。

三是加强审计管理,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保障。现代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管理与效益越来越重要,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审计也要讲求审计效益,审计投入的是人力、财力,产出是维护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和促进国家财政资金有效使用。因此,审计管理对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尤为显得重要。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不断创新

创新是审计工作的内在动力。审计工作能否取得新突破,关键在于是不是有新思路新方法,做到与时俱进。因此创新是审计工作进步、审计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审计工作的创新应该体现在多方面,最主要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是审计理念和工作思路创新。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要抛弃那些不适宜、陈旧的审计理念,树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符合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新理念。要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把握好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正确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

二是人才观念创新。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审计机关应立足长远,改革现有的教育培训模式,建立刚性的培训和终身教育机制,采取年度培训和年度业绩考核相结合的模式,建立以资格认证为中心的人才选拔机制。

三是审计制度创新。要通过深化改革,重塑现有的审计制度,建立一整套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相结合、事前审计与事后审计相结合、财务报表审计与管理业绩审计相结合、国家审计与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相结合的现代审计制度,以充分发挥现代审计的监督、评价和鉴证的功能。

四是审计方法和技术创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必然会引起审计技术和方法发生重大变化。这集中表现为:审计方法由过去对会计资料的详细检查转变为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方法,并借助于对内控系统的评价确定审计的重点、范围和方法;审计技术从过去以手工操作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进行的审查,发展到对数据系统审计。因此要逐步实现由单一的、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向经济责任审计、管理绩效审计、财经法纪审计等多种相互结合的审计方式转变。

五是审计内容创新。要在全面提升审计成果质量的同时,积极探索通过对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促进各级政府机关依法行政,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的新路子。

六是审计战略创新。审计工作五年发展规划提出:今后五年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审计创新为动力,以提升审计成果质量为核心,以加强审计业务管理为基础,以“人、法、技”建设为保障,全面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基本实现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这种前瞻的思路和战略的眼光为审计工作的创新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四、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依法审计

依法是审计生存的前提条件。是审计工作的基石和灵魂,是审计机关的安身立命之本。审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审计监督,其行为是行政行为。审计监督权力的取得和行使都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并依照法定的程序,既不得越权和,也不得失职,且行政行为必须接受监督。

行为合法——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形式,其实际工作是由多个方面构成的复杂的审计行为,这种行为涉及到审计者、审计委托者和被审计者。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的原则,坚持在宪法和审计法赋予的职权范围内开展工作,正确行使审计权力,严格遵守法定的审计程序,切实规范自身的审计行为,全力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内容合法——审计监督行为的内容要符合法律规定,不应随意增添新的内容,法律没有规定的行政行为应视为违法。目前我国按审计内容可分为财政收支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三类。财政收支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对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下级政府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的审计监督。财务收支审计是对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所进行的审计监督。经济效益审计,是对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效益进行监督的行为。审计机关主要开展的是财政收支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审计机关对列入审计监督范围的所有单位和项目,都可以进行经济效益审计。

程序合法——审计监督行为过程要符合法律规定,包括方式、方法、步骤顺序、时间要求和其他程序规定。《审计法》在赋予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必要的审计权限的同时,也设定了审计机关行使权力的条件和程序,以规范审计行为,防止权力滥用。如必须在有证据证明并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的情况下,才能查询被审计单位公款私存的账户;封存被审计单位违规取得的资产必须经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应当履行必要的封存手续,不得影响被审计单位合法的业务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必须严格依法行使权力,严格履行法定程序,要慎用审计权力,注意掌握政策,保护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个人的合法权利。

审计处理合法——审计处理方式要合法,要用法定的载体。审计处理是指审计机关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采取的纠正措施,包括审计处理和审计处罚。一般情况下,审计处理的种类有:一是责令限期缴纳、上缴应当缴纳或上缴的财政收入;二是责令限期退还被侵占的国有资产;三是责令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四是责令冲转或者调整有关会计账目;五是依法采取的其他处理措施。审计处罚的种类有:一是警告、二是通报批评;三是罚款;四是没收违法所得;五是依法采取的其他处罚措施。审计机关作出审计处理、处罚决定时,应当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依法实施,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审计处理、处罚。同时应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需要给予处理、处罚的,依法作出审计决定,制作审计决定书;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建议。

五、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提高素质

素质是审计质量的根本保证。审计职能的日益完善和审计地位的日益提高,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培养造就一大批精通审计业务,掌握审计发展规律,熟练运用现代审计技术方法的高层次、高技能审计人才,是实现审计工作适应时展,与时俱进,保持长久生命力的根本途径。在当前社会新的历史条件下,现代审计的发展趋势,要求审计人员应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其中最主要的基本素质和特别素质两个方面:

一是基本素质,基本素质就是作为一个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具备的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首先审计人员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正义之心,这是审计人员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在审计监督的过程中,要敢于执法,敢于碰硬,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能。其次要具备一定的业务知识和能力,不仅要熟悉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具备审计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要有一定水平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准确理解法律法规的基本精神,处理法规条文与事实的适用,对审计对象做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审计评价。

二是特别素质,主要是审计特殊的职业要求。如对事物判断和分析的敏感能力、洞察能力。第一,要有职业敏感。面对给定的审计材料,要能迅速找到切入点,能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这种敏感性要有长时间知识和实践的积累。第二,要有洞察力。在敏感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问题,关键要有一定的洞察力。敏锐的洞察力可以帮助审计人员找到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即从哪方面着手可以有效地取得对问题正确判断的依据。第三、要有高度的综合判断能力。判断能力不仅仅是简单的分析判断,需要从微观层面进行甄别,更需要从问题的宏观层面进行剖析,分析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脉络,对审计单位所处的行业现状有不同程度的研究,能够把握审计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在统筹分析基础上才能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做到对问题准确的处理,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六、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廉洁从政

廉政是审计执法的基本要求。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越来越关注,寄予厚望;各级党委、政府对审计监督高度重视,要求也越来越高。审计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作为“财经纪律警察”的审计机关干部,更应该把廉洁为公、勤政为民作为我们的立身之本、处事之道。

今年3月5日,江苏省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各级审计机关要不图名利,不搞形式,不畏权势,直起腰杆做人,挺起胸膛做事,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能。审计监督的职能应更多地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体现在为各级党委、政府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服务上;二是体现在通过审计和审计调查揭露问题,向各级党委、政府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为上级领导决策做好参谋上;三是体现在通过有效的审计监督,查处大案要案,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活动中的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率上;四是体现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类资金的安全运行上。

工科实践论文篇(4)

本科院在毕业论文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存在几个方面的不协调,主要是在管理、评价、导师和学生四个方面存在问题。 

(一)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学校制定的工作条例和制度是不全面、不细致的,执行过程中也不严格、不规范和难以落实。也就是说学校在指导教学方面没有明确的具体的规定和要求,教师仅仅凭借自己的感觉教导学生。管理方面主要的问题有三:一是缺少明确的毕业论文管理条例来体现英语的专业特点;二是毕业论文管理机构不健全,成员的职责分工不明确;三是没有行之有益有效的质量监控程序。 

(二)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毕业论文需要论文评价体系,用以解决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论文答辩和质量要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评价主体是关于学生的学历、职称、能力和责任心等方面的问题,在这方面学生的答案参差不齐,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也很难确定。评价标准是关于评价论文时的评价标准难以统一,导致评价者很难用细致科学合理的量化角度评价论文,致使评价者的评价结果还是真正的公平公正,不能客观真实的反映学生的毕业论文的层次和水平。还有教师出于种种考虑,勉强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过度宽容和迁就,这给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和错误暗示,会让学生有不用努力学习,通过抄袭就可以顺利通过的侥幸心理。 

(三)导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毕业论文是大多数学生一生中第一次接触学术研究工作,对每个学生都有重大的意义,使得教师对毕业生关于毕业论文方面的指导尤为重要。但是教师方面却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方面投入的精力少,没有从根本上重视毕业论文的教育工作。其次,大多数教师自身的教学任务繁重,再加上学校缺乏专门用于毕业论文指导的经费和师资,主要是学校对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学缺少重视,投入极少。最后,指导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老化、思想观念陈旧乏味,教师难以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创新趣味的理念引导和启发学生。在课堂上,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过程过度强调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介绍和讲解,但是缺少对个案的分析或实践的开展,导致很多学生表面上理解和吸收了知识,但是在毕业论文进行研究时,依然不知所措。 

(四)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生方面的问题很多。第一,思想上不重视毕业论文,认识不到位。第二,基础的知识、理论和技能等应具备的掌握的不扎实。第三,缺乏对选题的科学领域的深入了解,没有正解认识和理解题目的要求。第四,学生难以独立高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五,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低,只求能够通过,而且学生没有探索知识的欲望,往往思想陈旧,缺乏创新能力。每部第六,学生的感性认识强,但是缺乏理性的归纳概括和分析总结。学生在选题时太过盲目,随大流,有的学生摇摆不定,常常更换自己的选题,有的学生太草率,没有经过研究和思考,有的学生选择的题目与自己的专业无关,或者题目太大,给人的感觉是不知所云。 

二、撰写英语毕业论文教学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教育 

加强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方面的认识,让他们了解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严谨性和规范性,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防止抄袭行为的出现,教学生认真做事、诚信做人。 

加强指导教师的自身认识,加强他们的业务素质培养,真正领会英语毕业论文的写作规范,教学生撰写论文的同时教他们诚信做人。 

(二)加强对毕业论各个环节的指导教育 

调整论文撰写辅导的时间和形式。以往是在第七学期开学举行毕业论文讲座,但是论文是在十二月份开始撰写,相隔时间较长,难有实际效果,不过是走过场,内容太多,学生收效甚微。因此,学校作出了调整,把撰写过程分为收集资料、选定题目、撰写报告、规范格式、参考文献和文献综述这六个部分。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撰写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提高论文质量。 

(三)加强完善毕业论文质量监督 

建立一个健全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体系,监控学生论文写作的质量和教师论文指导的质量。主要是在论文准备阶段、论文写作过程、论文写作中期和论文评估体系这四个方面的监控管理。 

(四)加强外文书籍的资料建设 

英语论文离不开参考文献,外文的参考文献对学生的写作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学校应该为学生建立外文图书资源库,加强资料室方面的投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要从思想上重视对毕业论文的撰写,加强对学生在论文写作方面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和英语写作技巧,加强有关部门对撰写论文的各环节的监控管理,以及加强外文书籍资料产投入,来保证学生能够写出有深度有新意有质量的英语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工科实践论文篇(5)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是工科高等院校教学计划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占用一个学期,达大学教育阶段的八分之一。这一教学环节能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资料、使用各种工具书、应用计算机、外文翻译、工程设计与科技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调研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社交能力,同时通过毕业答辩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材料组织能力、讲演与口头表达能力、反应敏捷能力。东北电力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师经过多年的教研总结出:这些培养目标仅靠在校园里苦读书本、纸上谈兵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要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学生就业的机会,只有到社会实践中去,走学科交叉、产学研合作办学之路。

一、改革的措施

1.采用多元化毕业设计(论文)模式进行个性化培养

将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分为考取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型、签约就业型和自主创业型三类。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培养,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开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并结合自己的毕业去向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新颖创新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由专业教师把关审题;也可支持学生到就业单位或实习实训基地做毕业设计(论文),可使学生受到正规的科技开发训练,熟悉未来工作单位的环境和要求,提前完成由学生向工程技术人员的角色转换;支持学生参与大学生"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自主开放型"实验项目的研究,参加大学生节能减排等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为日后的就业、创业和研究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支持考研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提前进入研究生课题的研究。这些措施能极大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对增强我校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建立和完善独具特色的多元化毕业设计(论文)联合指导企业基地

积极探索与企业联合开展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共建研究等产、学、研合作模式,企业借学校人力资源进行研发工作,学校利用企业条件培养人才,互利互惠,建设一批工程实践基地,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学生作为生力军,直接参与工艺设计、产品研制、科技开发工作,锻炼了学生的工程能力,形成了特色。我校地处各大类企业门类齐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吉林省,有优越的校企联合优势和校企合作传统,同时,各企业中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很多是我专业的毕业生,因此可依托本地建立多元化毕业设计(论文)联合指导企业基地,在培养一批校外兼职指导教师同时,也解决了教学设施和工程训练场地不足及到企业实习只能以参观形式进行的困难,为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撑和保障。

3.建立和完善实效显著的校内工程训练基地

利用校内资源条件,发挥学科优势,依托我院学生科技园、应用化学特色专业、省水处理实验中心组建了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校内工程训练基地,为毕业设计(论文)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4.对校内指导教师进行工程实际能力再培训,增强题目的工程实用性

近几年,我专业引进了一批青年教师,他们的学历高、综合素质高,但没有工厂企业工作的经历,缺乏深入的工程背景。因此,每年安排青年教师在学生到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也下到企业锻炼,亲身体验工程实际和生产管理运行过程,积累工程经验,既可提高他们的理论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同时,也能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水平。

5.建立可操作性强的质量保证和评价体系

针对不同方式的毕业设计(论文)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要求及联合指导协议书等教学文件,以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有序进行。为考核学生的培养效果,制定了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内容和指标体系,提出了评价的操作及过程控制方法。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实行10~15%的末位复审制,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二、改革的可行性

"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论文)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它是教师的一种自觉需求,教师既可以寻找科研立项课题,也可为企事业单位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学习生产新技术,反过来又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最终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更加广阔的空间,有利于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形成。

这种模式也是学生渴望的,学以致用,用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一方面考研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提前进入研究生课题的研究,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我专业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申请校级、市级、省级乃至全国的自主创新科研项目,参加大学生节能减排等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委托的课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真题真做感兴趣,更易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培养合作和团队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同时,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也能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情况,及时与优秀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人才流失,增加了引进人才的可靠性,节省了培训费用。

通过这种模式的实践有效地缓解了我们专业实验资源不足的问题,充分利用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实验设备作为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实验的有益补充,能有效地缓解学校因扩招而造成的资源紧缺的状况,提高了企业与科研院所实验设备的使用价值。

三、结束语

这种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造就优秀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可全面提高我专业的教学质量,是我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符合高等教育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冀满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控制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142-143.

工科实践论文篇(6)

一、引言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本科学生开始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开展独立工作和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检查,在当今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方面尤其具有重要作用[1]。然而,新时期高校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整体滑坡,显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不少高校甚至存在“存”“废”之争,令不少教育者忧心忡忡[2]认为,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严重,已极大地影响到我国本科教育的质量,必须马上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从我校省级重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的实践出发,引入团队模式的方式展开毕业论文(设计),提高其质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直致力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不断探索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仍然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考研、就业压力的冲击

学校一般把毕业论文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而这个时间段恰好是毕业生求职、考研的关键时期,相互冲突,给学生带来很大苦恼。由于大部分食工专业本科生毕业后并不从事研究工作,而且求职与论文质量没有什么关系,扩招与经济危机双重压力导致的严峻就业形势下,许多学生认为花太多时间做论文反而会耽误找工作。

2. 管理制度不健全,教师指导不到位

随着社会发展高校毕业论文的管理制度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及毕业求职、考研等需要[3]。高校规模快速扩大导致教师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人数增多,相对而言,指导教师在每个学生身上投入的精力相对减少;大多数指导教师既要从事学工作,又要承担科研任务,而教师的精力有限,因而对毕业生论文指导明显不足,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部分教师缺乏责任心在指导中不认真,不负责,敷衍了事,如毕业论文的任务书填写不认真,甚至找学生。还有部分教师的知识更新缓慢,知识结构过于陈旧,指导过程中往往力不从心,指导效果堪忧。

3. 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综合能力不强

大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论文的成绩不影响工作单位的选择,另外多数用人单位只关心学生平时学习的成绩而不重视学生毕业论文的成绩,这些都促使学生不重视毕业论文。还有许多学生“学术水平与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基本理论的能力”两项指标存在明显不足[4],对很多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模糊阶段,在毕业论文实践较强的环节上,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无从下手,主要表现为相当数量的论文泛泛而论,缺少实验数据或结果,论文内容仅仅是现象、理论概念和方法的罗列与简述等等。同时,有些学生的基础知识显得薄弱,所学的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应用于所选问题的研究之中。

4. 选题不适切,脱离实践

一是选题大而虚、针对性不强,与实践相脱离的选题仍然存在。食工专业的老师课题申请竞争很激烈,不少老师基本没有课题经费支撑研究,即使有部分老师有些小课题,也只能是小打小闹,脱离生产。另外,学校扩招,教学经费却并未相应调整,毕业论文常出现与生产脱节,炒冷饭的现象也不少。由于研究命题本身缺乏鲜活,也难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二是涉及面狭窄,学生的选题集中在几个方面,比较单一。因此,选题过大或过小在毕业论文(设计)中都是问题。三是多人合作课题的任务书不明确,无分工,或虽有分工但无法区别。

5. 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存在缺陷,难以起到导向作用

尽管目前已经建立了毕业论文的监督与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其可操作性仍然不强[5, 6]。对毕业论文的评价,往往对格式、形式过于重视,对成绩分布、材料是否齐全较多关注,而对于实习过程监管、论文学术水平的评价等实质性的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监控手段。老师们往往因为不忍心影响学生毕业,也存在放水的问题。由于这些原因,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并未真正起到导向作用。而同学们也往往因此而存侥幸心理,做论文时不好好做,写论文时东抄西抄,甚至有造假的情况。

三、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团队模式的构建[7]

针对上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我们通过构建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团队模式,从团队选题模式、团队组建模式、团队管理模式、团队创新模式、团队考核模式等五方面探讨,建立符合学科和时展的本科毕业环节教学新模式,为高校更深入地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1. 创新团队选题模式的构建

带教老师给学生毕业论文选题要结合学生所学知识,结合当前食品加工或安全领域的热点和人民群众最关注的问题,既结合科研、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又要考虑技术条件、时间、经费的可行性。有科研项目的教师,可让实习学生适当参加项目的研究工作,并从中完成一些子课题。课题设计以阅读教师指定方向的文献为基础,让学生自己首先寻找有待解决的问题,提出研究的思路与目的,选择研究对象与方法,设计课题实施程序,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考虑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以工程设计和研究论文为主。设计和论文内容涵盖了水产品精深加工、水产资源综合利用、海洋功能食品开发、水产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工程等各个方面。

为保证毕业环节的质量,对毕业环节指导教师的指导人数也需进行控制,在一般情况下,每个指导教师的指导人数不超过8人,所提供的设计或论文题目约为所指导人数的1.2倍,以便给学生留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导师在设计和布置该类课题时应做到专业知识点涵盖全面;尽可能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水平;子课体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影响团队成员间独立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研究;子课体之间又具有系统性。

2. 毕业环节创新团队成员模式的构建

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组建团队。即开展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双向选择,相互自愿是三者之间的双向选择的基本标准。在组建创新团队时,不必全部是优秀学生,相反应该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队,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存在二本和三本的学生,可把这些学生进行组合搭配,另外,在人员的未来流向上也要合理搭配,如要有出国留学、保研、考研和找工作的学生搭配组成。出国留学和保研的学生除了要花一些时间去申请以外,一般都会全力以赴去做课题。考研的学生在寒假前基本上无法投入课题,而找工作的学生在寒假后要去企业实习,也无法投入太多的时间,这两种学生的时间安排正好是互补的。这样,以出国留学和保研的学生为主力,课题在任何时候都有足够的人力投入,这是保证课题能完成的重要条件之一。此外,根据我们的经验,团队成员最好是相互比较熟悉而且性格或个性比较互补的。最理想的是已有一定的合作经历和基础的学生组成团队。通过学生选择指导教师,促使教师提高自己的选题质量及自身的业务素质,努力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创新团队的规模不应太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课题的规模和任务的难易程度而定。

3. 毕业环节创新团队管理模式的构建

由于创新团队的毕业环节仅凭导师一人来指导,往往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在毕业环节的指导教学活动中,以科研课题作支撑,坚持“导师负责、联合指导”的管理模式。由责任心强、科研业务素质高的老师担任课题组长,各子课题导师可以由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担任。课题组长负责选题,安排科研任务;指导过程中,所有导师对毕业生的开题、课题讨论、中期检查、预答辩和答辩进行互相把关,互相促进。里的日常安排则应由组长负责。等学生熟悉课题运作模式后,由一名最努力和最具领导能力的学生牵头,成为然形成的组长。小组每周必须开例会,交流一周的研究情况,讨论安排下一周的工作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这种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的做法,能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得到真正的团队工作经验有些导师让他们的硕士生来带本科生毕业。还可以利用在校硕士生的力量,辅助指导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采取全程管理,按部就班方式进行。毕业环节指导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选题毕业实习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答辩归档。

4. 毕业环节创新团队创新模式的构建

鼓励学生参加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去,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在翔实的科研工作中,认识食品生产。学生们只有到具体的生产实际中去体验,才有可能逐步培养专业兴趣。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自己认识到毕业论文将从哪里出来,同时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再次升华,毕业环节水平将会有突破性进展和质的飞跃。采用适当的激励机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科技学术活动,如创新作品大赛、科技论文大赛、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等。组织校内外知名专家作本学科前沿和课题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精神。

5. 毕业环节创新团队考核模式的构建

按统一制定的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为确保毕业论文分数的公正性、严谨性、系统性,我们建立毕业环节成绩由平时成绩、团队协作能力成绩、设计说明书交叉评阅成绩及答辩成绩等多部分组成的评价、考核体系。平时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毕业环节期间的学习态度、遵守纪律及团结互助表现,查阅文献和综合运用能力、实验技能或实践能力、翻译水平、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定。团队协作能力成绩是在团队学生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后课题组给予的考核成绩,考核的标准直接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要求。答辩论文采取联合评阅和交叉评阅机制,由子课题指导老师给出学生子课题完成情况和质量评价,而课题组长对其团队合作情况作出具体评价,交叉评阅成绩由不同导师分别给出。答辩成绩,由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根据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和答题情况评定。上述多方面成绩按一定比例加权得出该学生的综合评定成绩。根据综合评定成绩,计算出每一位毕业同学的最后得分并分等级,85-100分为优秀,70-84分为良好,69-60分为及格,

总之,通过团队模式的构建增加命题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充分开发和利用外援资源,必要的经费支持,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指导老师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杨天怡, 霍丹群, 何敏. 新形势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 2000, 11: 72-73.

[2] 彭江, 陆娜. 毕业论文应超越“存废之争” [J]. 教育与职业, 2010, 1: 40-43.

[3] 管爱娟. 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原因及对策[J]. 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29:109-110.

[4] 孙安娜, 刘碧燕. 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论文)质量问题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16:149-150

[5] 李晓梅, 张永春. 毕业设计(论文)全程质量监控的研究与实践[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4): 83-86.

工科实践论文篇(7)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对于不断增强学生服务国家和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高等学校的文科专业教学活动中,轻视乃至缺失实践教学这一环节的现象较为普遍。新形势下,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问题逐渐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一、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的理念转变

新形势下,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理念已经在发生着一些转变,不少高等教育工作者也清楚地认识到根深蒂固的旧理念的局限性,并在努力寻求革新与突破。这就在根本上要求当今高等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的理念发展动态。总体来说,当前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的理念有三大转变:(一)从“理论导向”到“问题导向”的转变。过去,许多高校和高校教师把实践教学看作是理论教学的补充与延伸,没有清楚认识到实践教学对于文科专业的重要性。过往高等学校的文科专业教学更多的是一种“理论导向”,不管是高等学校的领导层,还是广大教职工,都认为文科专业最重要的是理论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所谓的“实践教学”不过是一种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内容的辅助手段。在课程设置上,“许多高校的实践课程学分占比不足20%”[1],学生接触不到丰富多彩的实践课程,对实践教学的印象不够深刻,提升实践能力无从谈起;在培养计划方面,缺少一整套实践教学指导大纲和与之对应的培养方案;在实践教学的实施方面,缺少配套教材,实践教学课堂散漫随意,“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质量难以提高”[2]。这些情况都会导致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左,“高校开设的一些社会需求旺盛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也未必见好”[3]132。实际上,实践教学绝非理工科的“专利”,高等学校文科专业教学绝非只是理论教学的天下,文科专业一样要应用于实际,一样能有经济产出。“社会生产生活领域的诸多工作岗位都对高校毕业生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日益强调文科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水平。”[4]这一新理念体现了人们对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的认识发生了方向性的转变:不论是多么重视理论的学科,都必须要同等重视理论的应用,只有让理论发挥实际作用,让理论有实际成效,理论才能永远鲜活。(二)从重视培养扎实掌握专业知识的“专才”到注重培养视野开阔、全面发展的“全才”的转变。目前,许多高校普遍面临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教师的数量长期不足的局面,即“基础文科师资有余,应用文科师资不足”[5]的问题普遍存在,教师应用思维欠缺,“很多教师没有找到将最新研究成果及时地融入教学内容的恰切方法”[6]。“学生仅学部分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7]在这种现状的影响下,一是容易出现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无法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紧密结合、授课内容老化教师“自说自话”等不良后果;二是容易出现学生只掌握了理论,并不能有效地参与实践教学的情况。高等教育界已经发现了这些不良后果对学生求职时的负面影响,用人单位也常常产生怨言,继而会对学校的整体声誉造成不良影响。“由于人文科学各专业之间天然地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关性强,所以文科学生的学习应该是跨专业的综合,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整合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8]文科专业的学生既不能脱离书本,也不能只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而对相关专业毫无涉猎,“当前社会所期待的高素质人才既需具备渊博的知识素养,又要求有较强的实践技能”[9]。在高等学校文科专业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在专业上的深度,也要培养学生在学科上的甚至学科间的广度,“文科专业要培养出具有新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的文科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与进步的需要”[10]。(三)从忽视实践教学成果评价到自觉提高实践。教学成果评价地位的转变过去,文科专业因其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易对其最终成果进行标准化、可视化的评价,也正是因为文科专业本身的抽象性,使得大家没有意识到建立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成果的评价机制之必要性和必然性。许多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的教学明显存在实践教学目标模糊、评价机制缺失的问题,进而增加了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价的难度,最终的后果就是对教学成果的评价陷入了“无凭无据”的尴尬局面,存在很大的主观性,故而“使文科实践教学的考核存在较大的随意性”[11]。换言之,有些高校对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不清晰,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想做什么,对学生是否扎实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对自身所组织的实践教学最终成果是否达到了合格线都无法了解。这种理念当下已然发生了重大转变:实践教学要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应严控教学质量,不能再停留在只进行抽象模糊的评价阶段。“教学质量监控是教学单位和学校管理部门对教学质量进行过程控制和结果评估的重要手段。”[12]对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成果进行客观、科学、可视化的评价,才能确保教学质量。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决不能是一笔糊涂账,它需要实实在在地呈现在大家面前。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理念的上述转变是实践教学改革的先导,说明高等学校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对文科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而要想扎实、科学地推进此项改革,离不开相应的改革路径,这需要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作进一步探索与尝试。

二、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已有改革路径

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理念的三大转变已然成为一种趋势,为顺应这种趋势,高等教育工作者纷纷探求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路径。现阶段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路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科学设计实践课程体系。因为“文科课程体系不够合理,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不能做到融会贯通”,[13]所以,“我国高校在文科课程中加强实践教学有着多方面的必要性与重要性”[14]。通常的做法是梳理本专业已有的实践教学课程,做到彻底的“知己”,然后明确这些已有的实践教学课程有哪些不足之处,评估其是否符合本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和发展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拓展、开发文科实践教学课程,努力推出一批既有学科特色又有学校特色的文科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在设计这一课程体系时,应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突出实践课程的地位;以实践必修课为主干,以实践选修课为补充;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应注意课堂效果的提高完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这套文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实践教学在高等学校文科教学中的地位和学生的实践水平。开展这些课程的场所不应仅仅局限于校内,也应注意和校外合作进行实践教学。(二)内外联动、校企合作。这一路径建议各高校在选择和建设文科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时候,偏向选择优质的企业和机构,把各项建设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这一基地的存在目的不是应付检查,而是着眼于让学生学到知识和实用技能,让本专业乃至本校更好地把握行业动态。在实践教学基地中进行的实践教学的着眼点是全社会的就业市场,即站在全社会就业市场的高度上看问题、想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努力摒除“理论导向”的影响,为实现“理论紧密结合实际”的目标提供一个有高度的视角,同时,聘请企业家和政府部门领导通过开办讲座等形式对广大师生进行理论指导和经验传授。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对学生的就业产生极大的正面影响作用,更有利于提高高等学校的办学声誉和社会知名度,从而使高等学校“从地方、行业和企业获得非传统的经费和资源,拓展办学空间和实力、提升创新能力”[15]。(三)促进专业之间的交流。只有实现“集思”才能做到“广益”,单个专业的的发展离不开全学科的整体进步,只有让“五指捏成一个拳头”,才能让高校文科专业的实践教学迸发出更大的力量。该改革路径认为,在院校现有的实践教学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应注重各专业之间的综合发展和共同进步,不拘泥于所谓的“门户之见”,从而实现“校内学科各方向间有机结合”[16]。现阶段各高等学校的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某一特定的专业而开展的,这样就导致了实践教学环境相对封闭且缺少与其他专业的交流。其代价就是各相关专业之间的实践教学资源不能共享、孤立分散,无法有效地捏成一个“拳头”,各文科专业的实践教学也无法融会贯通,长此以往十分不利于各文科专业的整体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必须要改变文科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各自为战的局面。(四)建立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监控机制。“文科专业的理论性较强,教师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同时,文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在实际评价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致使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往往流于形式。”[17]为改善这一现状,应建立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监控机制。这一监控机制最终目标是实现对文科专业实践教学全过程评价,即对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细细的拆分,本着科学、可靠、易执行的原则对实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制定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并参照评价标准,对实践教学的最终成果做出评价。在实践教学进行的时候,做好全过程的记录,做到评价的客观准确、有迹可循、有据可依。建立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监控机制有其深刻的必要性与现实需求,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监控机制能有效地提高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学水平,这一工作的最终效果也必将体现在专业教学质量能否提升上。

三、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新路径

以上四条路经是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工作多年的成果,涵盖了实践教学的方方面面,但细细观之还是略显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忽视了思想认识方面的重要性。虽然广大高等学校师生都开始认识到实践教学在文科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但这种认识还不够深刻。其二,忽视了实践教学基地水平的提高。在过去的实践教学改革中,只强调了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却对如何提高这些教学基地的水平缺乏思考,这对改革工作十分不利。其三,忽视了各实习单位和校方的经验交流。校方往往只注重完成实践教学工作本身,而不够注重听取外部意见,这样极易使得学校本身的教学改革工作方向与就业单位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出现偏差,从而使实践教学的水平止步不前,甚至使教学改革工作南辕北辙。在对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已有改革路径反思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以下新的改革路径:(一)深化对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认知,凝聚师生对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共识。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文科教学的核心环节,只有真正实现这一认知转变才能使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具有源源不断的持久动力。必须要让广大高等学校文科专业的教师从内心深处认识实践教学的根本价值,促使其自觉地把理论知识带进现实生活中进行思考和应用,并用这一过程中的感悟反哺自己的课堂,提升自己的育人水平。高等学校教师所具备的实践教学能力是其学术水平、教育水平在现实中的具体体现,在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会不断地面临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从而使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要让文科专业的大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认真地参与实践教学是快速提升其自身职业竞争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不少高等学校对文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抱着“为了要有而有”的态度,在具体的建设工作上敷衍了事,导致文科实践教学水平的参差不齐。相应地,许多高等学校内部出现了文科专业大学生实习实际满意度较差,不少学生仅仅是为了拿到学分绩点才去参加实习的情况,往往学不到真本领,掌握不了实用的职场知识,提升不了职业竞争力。这种现状如果不加以改变,久而久之,高等学校的实践教学极易变成“摆设”,这是万万不可取的。所以,要通过凝聚共识让广大高等学校充分认识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这也是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前提。(二)综合利用文科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更高水平的文科专业实践教学平台。高校“要把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和学生创业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创新教育成效,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文科创新人才的需要”[18]。前文所有的改革路径,包括科学设计实践课程体系、校企合作、推动各专业之间的交流和建立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监控机制,都为综合利用实践教学资源和建设更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平台打下了基础。换言之,实践教学资源整合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贯穿了所有改革路径的始终,忽视了这项工作,则会对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工作产生负面影响。资源整合与平台建设要明确目前学校已经拥有哪些实践教学资源和平台,如校内文科专业实践教学培训课程、合作机构或企业等;也要明确这些已有的实践教学资源和平台是否符合本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需要和发展要求。在此基础上,努力整合校内外所有的实践教学资源,构筑一批优秀的文科专业实践教学平台。这批优秀的文科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最终会带动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这也是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工作的目标所在。(三)通过文科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实现校方和各实习单位之间的经验交流。校方应定期组织召开文科专业实践教学交流会议并邀请各成员单位派代表参加。在这个交流会议上,各单位的代表可以对大学生在本单位参与实践教学时的表现做出点评,对校方今后的实践教学的改进方向提出建议。对于这种基于实践教学平台的实践教学经验交流,绝对不能走以前流于形式的老路,一定要加大资源投入,坚持顶层设计和基础建设工作两手抓,既要让校方对改进文科专业实践教学工作有着充足的政策参考来源,又要做到让各成员单位能得到更称心如意的文科人才。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其深层次的本质问题势必有一个逐渐显现的过程。针对这些问题所提出的改革路径,对于完善发展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大有益处,但是,是否能从根本上破解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难题,还需要时间的检验。通过这些年一些高等学校的变化来看,高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虽然遇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形势总体上是乐观的。如何不断提高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水平,从而提升高等学校文科专业培育人才的水平,仍旧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康艺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升路径研究———以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为例[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89-92.

[2]刘洋,姜义颖.高等院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11):101-105.

[3]罗丹.规模扩张以来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柳敏和,王振艳.关于构建高校文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例[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2(7):110-114.

[5]廖开顺.论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的师资问题[J].人才开发,2003(12):15.

[6]李枭鹰.走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偏废的困境[J].中国高等教育,2010(24):28-30.

[7]冯莉.高校文科课程的实践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4(10):156-158.

[8]谢丽.应用型高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4(4):50-51.

[9]张云英,邵艳.论文科专业生态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高等农业教育,2011(1):33-35.

[10]谢伯端,尹红.综合性大学文科专业技能训练初探[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2(2):38-39.

[11]李敏华.试论我国高校文科实践教学绩效的提高[J].江苏高教,2014(6):95-127.

[12]曹祖耀,吉青.应用型文科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9(3):69-71.

[13]张少杰.论地方高等学校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1):191.

[14]吴国英,吴雪.影响高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因素的量化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139-144.

[15]程秀杰.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J].智库时代,2020(2):210-211.

[16]田方林.高校文科课程实践教学模式与措施探析[J].重庆高教,2011(12):70-73.

工科实践论文篇(8)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5G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了应对中国产业变革及新一轮的科技革命,适应“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需要及产业经济创新发展,同时将国际工程教育思想本土化,“新工科”应运而生[1]。信息技术发展催生出了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国内高校纷纷设立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引领着人类社会正逐渐走进智能社会,人工智能将深刻影响人类社会。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的价值也将进一步提高[2]。因此,各高校应尽快建立与新工科相一致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并深入研究我国人工智能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设置、实验平台及成果转化等方法,改革传统人工智能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有新工科特色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教育方法。由于传统的专业是按学科划分的,因此,目前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以理论为主,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备性[3]。人工智能导论作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人工智能“入门性”和“引导性”的课程。但是,目前人工智能导论的课程设置上主要存在课程内容陈旧、实践课程不足、教材理论过强、教学模式老旧及实践教学与企业需求不适应等问题。尤其是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缺乏实践教学将会降低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使高校跟上人工智能时代的脚步,抓住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机遇,进行面向新工科的人工智能导论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人工智能对新工科人才的新要求

1.1具备多学科交叉知识。人工智能导论是一个多个学科交叉而成的一门课程。人工智能导论主要包括知识系统、智能搜索技术、脑科学、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专家系统、智能计算及分布式智能等内容[4]。因此,一个合格人工智能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多学科知识。1.2具备多领域应用能力。人工智能导论的应用领域广泛,基本包含工业、农业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行业(如工业生产、通信、医疗、金融、社会治安、交通领域及服务业等)[5]。人工智能导论课程要求学生在学好理论前提下也应该掌握各行业的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1.3具备人工智能创新创业精神。目前,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了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要力量,人工智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5]。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角下,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创新创业过程中的一个大趋势。因此,当今新形势下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对我国经济发展及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1.4具备人工智能人文素养。人的内在品质就是人文素养,人文科学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养是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研究对象和中心的精神[6]。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是便利还是带来灾难,关键是使用者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因此,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2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许多高校已经认识到传统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地方普通高校在师资、科研及学科力量薄弱情况下进行人工智能导论的实践教学。目前人工智能导论的课程设置上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⑴本科生课程内容陈旧。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5G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于高校来说,要紧跟人工智能技术前沿,传授学生的知识也要紧跟人工智能的发展。目前,虽然也出现了不少新的人工智能导论教材,但在课堂上能够教学的新内容仍然不多,教材内容仍然集中在传统的人工智能技术(如问题求解、知识表示、归结原理及经典推理等技术)上。⑵研究生课程内容重叠。研究生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应作为本科生课程的一个延续,但部分高校对研究生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的教学重视不够。很多本科生已经学过的内容在研究生阶段又进行了重复。因此,在新工科背景下培养高层次的人工智能人才,就必须要在研究生阶段加强新工科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选择合理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改革研究生阶段人工智能导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⑶实践课程不足。实践教学是提高人工智能新工科人才能力的重要路径。目前,大多数院校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只知道理论,而不进行实际的实践应用就不能成为合格的人工智能新工科人才。另外,大多数地方高校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投入不足,实验条件差,验证性的实验较多,实验课时不足,学生对人工智能新技术的接触不够。⑷人工智能导论教材理论性过强。目前,现有的人工智能导论教材以理论为主,缺乏人工智能实践内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感觉索然无味,当实践课程开设不足时,这种情况会非常明显。学生会渐渐的对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失去兴趣和热情,最终会导致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下降,不能达到新工科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的预期。⑸教学模式老旧。人工智能导论是多学科交叉的课程,课程内容理论性强、抽象、多知识点是新工科的特点。然而,大多数地方高校仍然采用过去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种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学生的主动性不够,只是在被动接收知识。学校这种重视理论不重视实践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工科人才的实践能力,从而导致教学内容与企业社会需求脱节。

3人工智能导论实践教学初探

3.1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实践平台建设。为了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兴趣,南阳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在人工智能导论授课过程中广泛应用多种计算机实验教学平台,如采用开源的PaddlePaddle百度飞桨深度学习平台,希冀一体化人工智能实践教学平台及大数据综合实验平台。教师可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方便的使用这些平台进行授课,学生也可以在课堂中跟随老师完成相关实验,并能够在课下进行相关实验练习及提交作业。3.2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实验内容优化。在人工智能导论实践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开展相关应用课程实验,南阳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对人工智能导论实验课程内容进行优化。优化后的主要实验课程包括搜索优化算法实现、智能计算实现、贝叶斯分类实验、最近邻算法实验、机器学习实验及神经网络实验。最后,通过期末课程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及创新创业的能力。3.3人工智能导论实践教学模式改革。⑴校企合作为使人工智能导论实践教学不与企业脱节,校企合作是关键。应积极派遣教师进企业进修,了解企业需求,并提高教师的工程能力。从2018年以来,南阳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每年暑假期间累积派遣教师58人/次前往百度、中兴、科大讯飞、神舟数码及江苏传智播客公司等进修培训。同时已经在固定时间邀请相关企业讲师到学校进行人工智能方面的项目教学。建立起了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师资队伍及校企协调的实践教学模式,从而避免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实践与企业实际脱节。⑵“双导师”负责制人工智能导论实践课程实行“双导师”制,邀请企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任教或任职,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师指导团队,改革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以项目为牵引,将人工智能导论实践课程作为第二课堂学分。还要积极制定人工智能相关的科技作品竞赛的奖励机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人工智能相关的比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创新实践方面的能力。⑶采用案例教学法以案例导入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兴趣。首先,从人工智能竞赛的部分赛事中、(如百度的人工智能大赛,“2020年全国人工智能大赛”,“2020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人工智能创意赛”等)中选取贴近实际问题的案例作为人工智能导论实践课程的案例来源。然后,采用目前主流的人工智能开发软件进行算法代码的编写,引导学生采用Python语言调用第三方接口库进行算法的实现。最后,让学生使用主流的编程语言(如C++、Java等)开发完善算法或进行系统设计与实现。

4结束语

在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导论作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应注重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背景下,笔者结合近年来了解到的企业需求和上课的实际,对人工智能导论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初探,具体如下:①校企合作,构建人工智能实践平台;②建立案例库,优化实践的内容;③校企“双导师”制,采用案例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创新实践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晴,王晓墨,成晓北等.新工科背景下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哈佛大学工科教育在学科交叉方面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S1:23-24,33

[2]李明媚,成希,罗娟.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之变与不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2:41-44

[3]陈义明,刘桂波,张林峰等.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思考[J].计算机教育,2020.309(9):103-107

[4]刘永,胡钦晓.论人工智能教育的未来发展:基于学科建设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20.2:37-42

工科实践论文篇(9)

作者简介:张建斌(1966-),男,陕西岐山人,江苏理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屠远(1981-),女,江苏常州人,江苏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刘维平(1965-),男,江西吉安人,江苏理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周全法(1966-),男,江苏溧阳人,江苏理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改项目“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编号:2016-ZX-424),主持人:周全法;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课题“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GZZ16_088),主持人:张建斌、周全法;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以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编号:B-a/2016/01/28),主持人:张建斌、周全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8-0057-0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1年启动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以下简称“特需项目”)工作。开展此“特需项目”的目的是“服务需求、创新模式、突出特色”,主要针对国家有关行业领域特殊需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紧扣择需、择优、择急、择重,安排一批办学水平较高、特色鲜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高的高等学校,依托其与国家重大战略、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相关的优势学科,在一定时期内招收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特需项目”的实施,激发了试点高校办学活力及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有关行业领域在特殊人才需求上的矛盾,适应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m应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5年多来,全国63家试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能力培养、毕业论文改革等方面努力工作,取得了一些很好的经验,为我国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典型案例。

作为首批“特需项目”试点高校的江苏理工学院之一,在3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主动契合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逐步形成了以“资源再生”、“绿色装备制造”为特色的学科、专业和科研格局,在资源再生利用、关键基础零部件的再制造、循环经济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特色,为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两个领域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特需”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江苏理工学院在开展“特需项目”以来,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紧密依托行业协会组织和相关企业,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工程硕士,以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探索了“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工程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线的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

在“特需项目”中设立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背景是国家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考量。从2010年开始,国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迫切需要提升硕士和本科层次人才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特需项目”设立并实施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硕士生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提升愈显紧迫。然而,由于大学的行业属性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弱化,企业与高校之间原先存在的行业纽带已经不复存在,硕士生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土壤逐渐消失,即使是工学硕士研究生的工程能力培养也已经出现严重困难,因而在“特需项目”的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等领域的工程硕士的工程能力培养途径和方法已经成为一个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大问题。

江苏理工学院在30多年的本科人才培养中,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双证书”毕业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所有的工科学生在毕业前必须通过“应知”和“应会”考试取得劳动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工、高级工),工科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行业性一直未弱化。借此基础,江苏理工学院提出在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培养上,必须把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工程硕士培养的重中之重的工作,通过专业(领域)的行业属性定位、与行业产业和企业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打折扣的工程领域实践和工程创新活动,全面提升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基于这样的工程硕士培养理念,江苏理工学院在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尝试了“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四结合”培养模式的核心是以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线,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为载体,将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科技创新和就业进行有机整合,企业为每个选题提供一定的科技创新基金,研究生毕业后,可选择到该企业就业,继续从事企业实践与论文阶段未完成的科技创新活动。

图1 “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

(一)课程学习阶段

在课程学习阶段,相关课程的设置原则是注重基础,联系实际强化应用,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打好理论基础。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实验操作以及技能培训等环节,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专业实验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2]。在此阶段,每位工程硕士的企业导师必须给研究生开设专业领域相关专题,介绍专业领域新动态、新技术、发展趋势,强化工程硕士的工程概念和创新意识。此阶段的另一重要任务是研究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选择确定未来的企业实践单位、工程研究方向、科技创新内容、毕业论文(含设计等)选题以及职业规划和就业计划。

(二)企业实践阶段

在“四结合”培养模式的实际运行中,企业实践、学位论文和毕业就业环节都在相关企业进行。在企业实践阶段,工程硕士研究生主要围绕本领域的工程实际开展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通过岗位实习、工程体验、综合训练、技术研发等环节,在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运用领域专业知识,开展企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从而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3]。

(三)学位论文阶段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在企业实践之前的课程学习阶段完成,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位论文必须在企业实践时完成,学位论文还要与企业实践、科技创新和未来的就业工作结合起来。论文选题必须结合企业、产业和行业实际,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第一导向,注重技术性、工程性,兼顾学术性。通过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形式,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领域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工程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和工程创新等能力。

(四)毕业就业阶段

从就业角度来看,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以及在企业从事科技创新和学位论文工作,是工程硕士和企业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的过程。学校通过对毕业研究生、实践企业和就业单位的跟踪调查,审视、反思学校对工程硕士培养定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设置、培养过程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同时获取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需求信息,进而反馈予学校,优化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完善管理服务。

实践表明,“四结合”培养模式得到了企业和学生的热烈欢迎,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人才招聘易、留住人才难”的难题,解决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阶段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找工作、影响论文质量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优质就业的难题。

二、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成效

(一)进一步健全了工程硕士培养的运行机制

江苏理工学院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优化的《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紧贴服务需求、培养过程体现能力要求”的培养思路,据此修订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高标准制订了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完善出台了企业实践基地建设方案、导师聘任管理办法、研究生企业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以及毕业质量跟踪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同时,专设了研究生企业实践管理办公室和项目实施经费,从而为“四结合”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企业实践是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围绕特定的专业领域,以研究生为主体,以企业实践基地为载体,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的过程。工程硕士企业实践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学制不同,实践时间理论设计为半年到1年不等。我国目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其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实践环节存在一定程度的封闭性和局限性。而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的实际运行中,研究生实践、论文和就业环节都在相关企业进行,实践的时间得到有效延伸。在“四结合”培养模式的企业实践过程中,研究生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再因为课程、实践以及论文等环节而分段,而是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为载体进行有机整合,连贯、深入地进行实践与研究,学校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进行无缝对接。由于企业实践项目能大大激发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探索能力,其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能很好结合在一起,学生更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大胆尝试。同时,双导师共同引导研究生从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思考问题,学会设计解决方案,学会通过观察、实验、调研等活动对问题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鼓励研究生将所学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运用到企业实际生产中,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提高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最大限度的激发和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从实践成果来看,以江苏理工学院2015届毕业生为例,该届毕业生科研成果丰硕,参与申请专利30余项,参与技术研发项目20余项,参编著作2本,50余篇,在上海派力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实践的赵洁同学被全国工程教指委评为第三届“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全共100名)。近年来,“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研究生和企业基地参与的项目获得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三)学位论文质量和毕业质量明显提升

“四结合”培养模式中,研究生学位论文课题是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为学生选定的,一般是行业或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从而保证了学位论文与企业实践具有很好的延续性、融合性。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于企业的应用课题、工程实际或现实问题,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工程技术背景和应用价值,形式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与技术改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论文体现工程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突出工程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学位论文实行双指导和双盲审,按照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11〕11号《关于试行工程硕士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的通知》要求进行评审。

从学位论文质量来看,以江苏理工学院2016届毕业生为例,该届毕业生共计44人,其中,21人选题与实践内容选题直接相关,17人在实践企业完成了论文的撰写。其中,毕业论文盲审优秀率29.5%,而按“四结合”培养模式在企业完成毕业论文的学生论文盲审优秀率高达52.9%,占全校优秀率的69.2%。不难看出,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的研究生,实践成果丰硕,毕业论文质量明显优于其他研究生。

(四)就业质量和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四结合”培养模式中的校企深度协同,让研究生在就业方面有很高的质量和效率。因为企业全程参与研究生培养中实践、论文、科技创新和就业等环节,实现了几个环节的无缝对接,将校企深度合作和协同育人贯穿于工程硕士培养的全过程,让研究生切实参与到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与实践活动中去。毕业生就业时,由于对实践企业比较熟悉,不用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研究课题,所学的内容也与工作内容高度一致,研究生乐于到所实习企业就业,同时企业也需要这样一个对企业文化比较熟悉,并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来工作,这就形成了企业与毕业研究生就业双赢的局面。

从就业情况来看,江苏理工学院两届工程硕士毕业生70多人中,有23人留在原实践单位就业,通过举办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返校交流等活动,学校得到了双方关于“四结合”培养模式毕业生的反馈。其中,用人单位高度评价了这部分毕业生,认为采用“四结合”模式的研究生动手能力的提升更加明显,在企业中更有干劲、取得的成果更多;而毕业生们在返校交流中也提到,“四结合”培养模式已成为助推自己全面成长成才的“加速器”,在这种模式下的毕业生一到单位便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受到了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

(五)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导师水平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关键因素,实施“双导师制”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必然要求。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中,一方面,校内导师的遴选除了对其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有明确的要求外,还要考察其实践能力以及与行业、企业联络和协作能力;另一方面,聘请行业内的领军人物、技术专家作为校外导师,并以讲座、研讨等多种方式与校内导师交流工程硕士指导经验。此外,设立导师组,由领域内学术水平高、工程经验丰富的导师担任组长,负责小组内其他导师的日常培训与管理,使导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整体提高;学校实施导师“能力提升计划”,定期组织校内导师到行业内知名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进行进企、进站工作,及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升校内导师的实践能力。根据“四结合”模式的需要,学校加大工程硕士培养经费,增加企业导师的辅导报酬,为工程硕士培养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同时,不断完善导师考核制度,实施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六)专业领域的产业和行业属性得到显著强化

加强研究生企业实践是国家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的需要。近年来,学校陆续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联合成立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电梯学院、机械研究总院江苏分院等行业学院,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链条,把学校、企业、行业等主体和人才培养培训各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提升学校行业知名度的同时,有效增强了工程硕士培养的行业背景。

在此过程中,学校以稳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互惠互利樵则,通过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多途径建设实践基地,有效拓宽了研究生选择实践企业的渠道。目前,学校已与5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包括常州翔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常州环境监测中心、常州市润源经编运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无锡市派克重型铸锻有限公司等。其中,已有28家单位成功获批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导师和研究生可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在众多实践基地中选定实践企业,进入工程硕士培养的实践和论文阶段。2016年,常州翔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获批“江苏省优秀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该公司每年可容纳5-10名研究生进行企业实践,并可根据学生意愿为他们安排就业岗位。

江苏理工学院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自2012年以来的四年多探索实践中,边探索边实践边完善,以环境工程和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将企业实践、学位论文、预就业、科技创新活动等实践环节有机衔接,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生实践创新课题和毕业论文选题,企业为每个选题提供一定的科技创新基金,研究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指导下从事企业实践和毕业论文工作,并在此过程中签订就业意向。从已毕业的两届工程硕士研究生就业跟踪调研情况来看,学生和企业均对此模式实施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四结合”培养模式提出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思路,解决了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研究什么”、“培养什么能力”、“毕业后如何服务特需”和“如何高质量对口就业”等问题,为培养行业和企业急需的硕士层次的高技术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工科实践论文篇(10)

1当前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效果与预期存在一定的差距,从笔者调研结果来看,主要归纳为:①课程结构不够合理,专业学位特色不够;②教学内容缺乏工程实践知识,应用性、跨学科性、前沿性明显不足;③校内导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缺乏工程实践背景,调查发现,近40%的教师没有实践经验,近半数的教师实践时间少于5年。④缺乏完善的学位论文标准,论文内容缺少实践性和应用性。⑤专业实践质量难得到保证,产学研结合培养研究生规模不大,合作效益不够明显。

笔者调查显示,在影响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中,认为是实践环节的占到了39.4%。从企业对工程硕士毕业生认可度的调查来看,企业认为工程硕士毕业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尚可,而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存在较大欠缺,等等,这些问题和不足都是在工程硕士教育教学中逐步显露出来的,伴随着对工程硕士教育规律的逐步认识,有必要对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实施深层次的系统改革,对这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尽快加以厘清和解决。

2以工程应用能力为主导,构建科学完善的课程结构体系

2.1以符合企业需求为第一标准构建工程硕士合理的知识结构,首先要结合工程硕士的素质要求、思维特点,建立适合他们的课程体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因生源中没有实践经验的应届本科生较多,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强调专业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应针对工程特点和企业需求按领域设置,由过去的以“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工程为导向”,突出“厚基础理论,博前沿知识,重实际应用”的特点,把培养目标牵引和适应企业需求作为工程硕士课程计划应坚持的基本原则,课程设置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以符合企业需求为第一标准。

2.2突破学科界限拓宽专业口径全日制工程硕士领域的课程应按一级学科甚至跨一级学科来设置,以体现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和综合的特点。设置宽口径课程,不是简单地进行学科专业的“拼盘”,而是以某一专业为主,向邻近学科、专业拓宽,并按主体专业授予学位。拓宽培养口径的核心问题是依据学科、专业的内在联系,坚持以综合为主的原则,重新组织课程体系,着眼于为学生构建“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高素质”的知识结构。根据相应职业岗位对人才规格和口径的要求,不仅要掌握本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要掌握跨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强调复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2.3构建“模块式”课程结构体系为了防止全日制工程硕士生成为学术型研究生的“翻版”,应围绕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性、实践性,将行业组织、培养单位和个人职业发展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把“模块式”课程体系作为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设置的主要方式,构建具体职业要求所需的知识系统。要根据工程问题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分模块化开展教学,可将全部课程分为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和实践模块,而把实践模块作为其中的建设重点。采用模块化课程具有如下优点:首先模块化课程体系通过整合不同学科课程来实现对学员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全面培养。其次可以灵活的增减设置课程,根据实际需要来不断的引入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技能。

3加大工程素养培育力度,努力搞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3.1大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师资和导师的工程背景和素养是保证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育水平的关键因素。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必须要针对性的加强“教师-工程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坚持校内选拔、兼职选聘、人才引进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工作背景、项目研究背景,高标准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可以选拔校内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进行授课,另一方面,应主动与企业建立密切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从实践工作部门引进一些高水平专家、聘请兼职教授等方式,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工程硕士教育师资队伍。此外,还应积极探索全日制工程硕士指导老师的准入制度,改变以往按照教学课时数、论文数、得到的科研经费数、获得奖项数等的教师考核模式,在指导教师应聘过程中注重对实践能力的考核,实施竞聘上岗、定期评估制,综合专家评估组、学生、院系、教学点的意见,给与综合评价,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指导老师的准入门槛。

3.2构建师资队伍工程素养培育机制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导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这正是长期在高校里从事教学与科研的教师所缺乏的,所以建立师资队伍工程素养培育机制非常重要。建立师资队伍工程素养培育机制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通过新教师岗前培训、在岗教师继续教育等师资培训渠道不断提高其工程素养;二是针对工程硕士教师的实际状况,每年有计划的选拔一批年轻教师走出学校,参与企业工程实践,通过科研合作了解行业的新技术、新标准等,从而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工程教育水平和应用技术能力;三是在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的建立和运行过程中努力提高教学师资和导师的参与度,通过这些措施逐步建立起全方位的师资队伍工程素养培育机制[1]。

3.3充分发挥“双导师制”培养方式优长双导师制是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一大特色,在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双方导师在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指导上的特长,落实好专兼职导师的岗位责任,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校内专职导师除了要具备较高学术水平,还要具有丰富的实际工程经验,工程硕士在校内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理论上的问题可以请教校内导师加以解决。校外兼职导师一般是长年工作在工程一线具有丰富工程实践和工程管理经验的工程科技人员、企业高管、技术精英,如果在遇到工程实践上的问题,可以向校外兼职导师请教研讨,帮助解决。通过这种双方导师制的培养方式,共同保障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2]。如我校近几年就根据合作培养协议,聘任了145名工程硕士校外兼职导师,他们在我校工程硕士培养中的工程实践指导、论文环节、课题具体实施过程中把好技术质量关等方面都发挥着重大作用。

4创新工程实践培养环节,建立常态化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

4.1制定明确的专业实践目标和规划由于全日制工程硕士大多是应届本科毕业生,欠缺对企业运作方式的了解和工程实践锻炼,因此专业实践的根本目标就是通过深入企业开展专业实践,加深对企业文化的体验,增强对工程的感性认知,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实践前制订专业实践计划;实践过程中深入企业,体验企业的文化和运作方式,同时解决主题明确且有一定难度的实际问题;实践结束后再企业实地考评,并进行总结。专业实践一般与论文撰写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专业实践中切实结合企业需要,应用专业理论、先进方法和新技术,逐步深入地去真正解决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学生通过这样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由浅入深的系统培养,提高了认识和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4]。

4.2建立常态化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常态化的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可弥补培养脱离工程实际、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可有效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对于进一步促进学科融合,实现资源整合,打造实训平台,拓宽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基地建设及校企合作的深层次融合也对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市场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结合专业学科背景,选择就业发挥更大作用。基地的建设应以企业为主导,让学生在企业中将所学直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生产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建立反馈机制,学校根据反馈调整教学,从而将教学机制和创新实践机制有机连接起来,并形成良性互动。

4.3我校在产学研联合方面的实践探索我校在市教委专项资金支持下,围绕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控制工程四个主干学科的相关领域分别与北京市相应知名企业和研究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密切合作关系,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完善配套实验条件的、内容和任务密切关联、相互支撑、总体目标相统一的集成化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学校和企业通过合作承担的科研项目共同培养研究生,双方一方面共同申请国家、省部和北京市纵向科研项目,另一方面针对企业技术需求合作横向课题立项研究。工程硕士的论文课题则主要来源于这些共同承担的科研项目。我校基地建设成果表明,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对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也为企业技术攻关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例如:我校与北京赛科希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和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双方共同建立了“非牛顿流体流变学特性测试系统研究及应用”科研平台,通过对该平台的应用开发,完成了19类产品研发和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8年该项目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5双导师分工合作共同指导,实现学位论文关键环节有效控制

5.1选题应有工程背景和实用价值首先可结合实习单位或预就业单位,本着来源于生产实际和具有实用价值的原则进行选题,论文应能应用学科前沿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去解决企业在工程技术中的急需难题;应结合企业单位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生产关键,或开发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特别注重研究成果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突出论文选题的应用性、现实性和经济性;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专题研究、案例编制、工程设计、调研报告等。选题时除了研究生必须撰写文献综述及选题报告外,应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工作评议小组对选题是否科学,有无研究前景,依据是否充分,研究方法、工艺流程是否合理进行审议,然后就开课是否通过给出结论性意见[5],这都对提高学位论文选题质量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5.2双导师密切配合做好论文指导在论文指导方面,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要充分发挥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实行密切配合的双导师制的指导优势,加强校内外导师的合作。学校导师主要从专业理论的高度提升论文的水平,并且按照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规范来进行要求;企业导师主要负责帮助和引导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与企业的生产、工程实际密切结合起来,把好应用关[5]。这种基于校企联合的相辅相成、互相取长补短的双导师制的确对工程硕士做出较高质量和较高水平的学位论文大有裨益。

5.3建立科学的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质量观,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全日制工程硕士论文评价体系,而不能照搬学术型硕士论文的评价标准。论文质量应以“研究项目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研究成果的先进性,独立的研究开发能力”,“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来评价,同时重视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的综合。校内评价应与企业、社会等外部评价有机结合,以起到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的有效监控和督促作用,通过建立这样的论文质量评估反馈机制,可以更好地促进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健康和谐的可持续性发展。

综上所述,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是一种特殊的学位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必须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实践环节、论文撰写等方面充分体现出工程硕士教育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健康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媛,罗琼.浅议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46-47.

[2]祁保华(导师:余达淮).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河海大学硕士论文,2005(12):24-25.

[3]王钰,康妮,刘慧琴.清华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5-6.

[4]虞翔.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阶段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1(5):200-201.

工科实践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166-02

一、引言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文件提出“人才为本”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在工程领域缺乏具有工程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所谓工程实践能力,就是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活动,比如设计、制造、试验、运行、管理、营销等工程实践环节,并能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文化、法律、环境等诸因素,为社会创造和提供目的在于使用的系统、产品、工艺流程或技术服务或其他解决现实工程问题的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需要学校、学生、企业及社会等各方面协调一致、通力合作、重点环节有效控制。

二、大学教育在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工程实践能力是考核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大学生必备的一项技能,同时,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目前,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工科类本科院校相对偏于纯理论教学,而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偏弱。虽然,近年来工科院校都加强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1.观念错位,重理论轻实践。传统观念认为理论的东西就高大上,做具体实践的工作就没面子。实际不然,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理论用来指导实践,实践是印证理论并提升理论。要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必先正本清源,从观念上摒弃偏颇的思想,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观念,增强学校和学生的工程实践的意识是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第一步。

2.校内外管理脱节。去企业实习,多因素导致实习流于形式,走过场,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并没有得到锻炼。其一,学生本身缺乏吃苦精神。现在学生独生子女较多,从小没有吃过苦,一部分学生上报实习点后,并没有到岗实习,而是猫在家里或是游山玩水,最后找人盖章了事。其次,由于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企业出于管理、效益、安全等方面的考虑,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即便接收也不会安排实质性的岗位,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不明显。再者,学校积极性不高,缺乏监督和管理。由于学校在安全、经费、管理等各方面的顾虑,对学生的实习热情不高,而且对安排实习的学生没有一套管理程序,学生们基本处于自觉的自我约束,这样导致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收获不大。

3.专业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大部分工科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师尤其是其中的中青年教师,毕业后没有经历工程实践就直接进入高校任教,虽然他们学历高,理论功底扎实,但由于跳过了工程实践的关键一环,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导致了专业课教学的坡脚。同时又赶上了高校的扩招浪潮,青年教师承担了十分繁重的一线教学任务,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接触工程实践,缺乏工程实践的机会。从而导致青年教师的教学素材干涩,讲授专业理论课时,缺少工程实例的支撑,仅按照书本呆板地宣讲。由于高校对教师的考核标准主要在学术理论上,对教师的工程实践考核较少,造成大部分中青年教师缺乏提高自己工程实践能力的动力,从而导致工科院校的老师严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讲课显得呆板空洞。

4.工程教育领域设置的知识面存在局限性。工程教育领域知识过于局限于科学的层面,把科学与人文以及工程与环境等关系割裂开来,将一个系统弄成了碎片。工程教育的缺陷在于我国教育体制局限,高中阶段便文理分科,导致理工类和人文类分开,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生硬割裂,不但使同学们失去了解学习综合学科的动力,同时传递了错误的信息,认为自然科学与人文互不相干。实际上,他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应将工程教育放在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中来看待,应充分考虑社会文化、道德和环境等因素。

三、对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工程实践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1.学校开设关于工程实践能力重要性的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通过课程让学生认识到工程实践能力在以后的学习、科研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工程实践:实践不是简单的操作性实践,而是反思性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提炼理论,提升自身水平,在用实践验证理论和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螺旋式上升,而不是简单的往复运动。

3.组织学生开展工程实践交流:在学生们完成工程实践活动后,组织进行经验和心得交流会,通过学生之间无障碍的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二)加强工程实践的过程管理

1.健全制度建设,规范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是实施的有力保障,只有有了健全的制度作为保障,才能保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真正落到实处。

2.加强过程控制:工程实践不是完成后盖个章做个评价了事,只有全过程进行控制,才能使工程实践见成效。

3.强化工程实践考核:学生在工程实践完毕后及时对实践活动进行书面总结,形成成果,学校制定详细的操作性强的考核标准,对于工程实践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

(三)提高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通过业余时间进行学习或是学校有计划对年轻专业教师进行工程实践能力进行培训,让年轻教师带学生多到工程现场进行实地观摩,在学生得到提高的同时,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也得到提高,教学相长。另外工科类高校应改变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研究、轻工程实践,考核教师不应单纯强调论文和科研成果。

(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

工程实践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工程实践能力的养成,除了本工程领域专业学科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培养人际交往等适应社会的能力。所以,在工科教学过程中通识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通过通识教育可以使工程技术人员的视野更宽广,让工程技术人员时刻牢记自己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具备较强竞争力的综合素质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科学生应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跨专业选修一些其他课程,比如管理、经济、法律、文学、艺术、历史、伦理等人文学科的课程,学生在掌握一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同时拓宽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最终能把这些思维渗透到工程实践中,在工程实践过程能更加人性化,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更加重视环境保护,使得他们的工程实践产品更具有艺术性。

四、结束语

工程师是为人们提供良好工作、生活、出行环境的创造者,培养一个工程师容易,培养大师级的工程师就需要个人、学校、社会等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制定有力的保障制度、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努力培养更多理论素养过硬,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接地气的大学生,为未来大师级的工程师储备人才,让他们为我们创造更美好、更舒适的世界。

参考文献:

[1]田逸,美国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王安怡,沈璐,陈昌平.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探究与实践[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06):67-68,73.

[3]李建强.完善工程实践体系,促进工程实践回归[J].中国高等教育,2007,(08):50.

Probe on Cultivation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for Engineering Students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IU Jian-hui,WANG Xue-feng,HAO Cai-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