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6 15:49:38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篇(1)

1、网络舆情

1.1网络舆情定义

关于网络舆情的概念,国内已有研究对其进行了界定,但尚未形成共识,不少研究还存在滥用混用概念的现象,对深入地进行网络舆情研究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研究网络舆情,有必要先理清其概念。

目前,关于网络舆情的定义主要有两大阵营。其一是军犬舆情系统创始人彭作文给出的网络舆情定义是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网络舆情六大要素:网络、事件、网民、情感、传播互动、影响力。其二是曾润喜在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一文中给出的网络舆情定义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其别强调了舆论与舆情的区别,舆论是人们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聚表现,是多数人形成的一致的共同意见,是单种意见的集合,即需要持有某种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人数达到一定的量,否则不能认为是一种舆论。而舆情是人们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原初表露,可以是一种零散的,非体系化的东西,也不需要得到多数人认同,是多种不同意见的简单集合,这也是最容易将二者混淆的地方。当舆情产生聚集时就可以向舆论转化,因而对舆情的管控就是要使舆情不转化为舆论或转化为良性舆论。

这两种定义虽然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其阐述网络舆情的核心都是网络、事件以及人对事件的反应。所以对于网络舆情的研究,我们要基于网络,针对事件,收集、监测和分析人对事件的反应,以便于相关部门能及时对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1.2网络舆情特点

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电子公告板(BBS)、博客(Blog或Weblog)、聚合新闻(RSS)、空间、电子邮件(Email)、其他社会性软件平台等。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

1)直接性,通过BBS、新闻点评、博客网站和个人空间,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

2)突发性,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

3)偏差性,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得以宣泄。因此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的言论。

2、网络舆情技术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

2.1网络舆情技术

网络舆情技术是有效掌控网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网络舆情技术主要包括:话题检测、话题跟踪、自动摘要、趋势分析、舆情预警等。

1)热话题检测:可以根据新闻来源的权威度、发言时间的集中程度等参数,发现指定时间段内的热门话题。并可以根据主题关键词和回帖数进行整体语义分析,识别出所有敏感话题。

2)话题跟踪:可以对文章进行聚类,分析新发表文章、帖子是否和已有文章主题是同一话题。

3)自动摘要:可以对所有文章、话题倾向自动分析,形成摘要。

4)舆情趋势分析:可以针对某个主题分析人们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的热度。

5)突发事件分析:可以对突发事件进行跨时空的全面分析,得出整个事件发生的全貌并对事件的下一步的趋势进行预测。

6)舆情报警:可以对突发事件、涉及内容安全的敏感话题进行及时发现并产生报警。

7)舆情统计报告:根据舆情分析引擎处理后得到的数据生成相应报告,用户可通过浏览器进行浏览,并提供了检索功能,可以根据指定条件对热点话题、倾向性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查询,得到话题信息的详细内容,提供决策支持。

2.2网络舆情技术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

网络舆情技术从诞生起就显示出巨大的威力,涉足面也愈来愈广,已经从单纯的社会领域走入了专业性更强的金融投资领域。由于信息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信息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已经越来越不容忽视。这些信息关乎着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和稳定。

为了金融行业更好的发展,我们接下来探讨一下网络舆情技术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

2.3辅助投资工具

目前很多人把网络舆情技术视为新的理财工具,并不夸张,某一个新事件的发生或者是网络上对某支股票的热议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金融实践者们的行为,同时进一步影响着股市变化的趋势。

申银万国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认为,网络舆情技术在我国的逐步推广,将对金融创新、衍生产品等有促进作用。他表示,“未来的资本市场将逐渐转型为市场股民化、股民网络化。”

中科精诚总经理梁正之则表示,“目前网络舆情这一技术仅为一些监管部门运用,未来我们将研究如何逐步向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推广应用。”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网络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余智华表示网络舆情技术是基于内容的智能分析技术,金融行业可以建立一个与当前流行的股票软件和金融市场信息采集分析系统功能定位完全不同的信息跟踪分析技术。并且通过系统监测互联网上的相关新闻报道、相关评论等,跟踪分析这些信息与金融市场之间的关联关系,将这些信息按照知识模型体系进行分析与组织,为投资者及相关机构提供便于分析利用的、相互关联的信息来源。

2.3.1声誉风险管理

近年来,我国各金融机构按照国家有关金融监管制度,初步建立了金融稳定工作协调机制,制订了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关应急预案。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同时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的高度重视及积极回应,互联网业已成为政府治国理政、了解社情民意的新平台。金融机构如何建立有效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实施有效舆情监控成为当务之急。尤其是近两年来,金融行业的“声誉危机事件”屡见不鲜,致使相关金融机构形象受损、信用度滑坡,并严重影响了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

为更好地净化网络舆论环境,维护金融稳定,进一步帮助金融机构树立品牌形象、加强声誉风险管理,网络舆情技术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必不可少。它能有效防止负面信息的肆意传播和舆情失控,协助金融机构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为金融机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保障。

2.3.2辅助决策管理

辅助决策管理系统主要作为相关管理机构的辅助决策工具,通过网络舆情技术,收集分析金融市场信息,并与传统的金融分析数据相结合,以决策主题为重心,以传统金融分析方法为基础,网络舆情技术为辅助,构建决策主题研究相关知识库、政策分析模型库和情报研究方法库,建设并不断完善辅助决策系统,为决策主题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决策支持和知识服务。为金融管理研究机构以及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起到帮助、协助和辅助决策者的目的。

3、可能存在的问题

虽然网络舆情技术给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净化网络舆论环境,维护金融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可能会带来新的问题。

1)舆情技术的准确性问题。网络舆情技术发展至今,还没有一个准确性的检验标准,其准确度到底达到什么水平,尚不可知!尤其相比对一目了然的公司财务报表、年报这类结构性数据进行预测,运用舆情分析技术对纷繁复杂的非结构性数据——网络舆情进行分析,真的可以提升预测的准确性吗?

2)网络舆情技术给网民带来的安全性问题。通过网络舆情技术所收集的信息难免涉及到网民个人隐私,这些信息该如何管理?是否会给网民带来困扰?

3)对于相对复杂的财务数据结构,对其跟踪和挖掘技术也要求甚高。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09

[2] 马海兵.网络舆情及其分析技术[N].光明日报.2007.01.22.

[3]贾孟飞.基层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银行家.2010,(12)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篇(2)

[关键词]

引导式教学;国际金融学;地方本科独立院校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方法备受关注,这对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际金融学是高等学校经管类本科主干课程之一,属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学科内容体系上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独立院校非金融学专业的“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无法满足我国与世界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和金融交往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

1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研究型重点大学金融学学科建设和发展日趋完善,在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教材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有较成熟的理论指导。而对于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独立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经验不足,非金融学专业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管理上,目前普遍存在课程内容体系设置不科学、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

1.1课程内容体系设置不科学

1.1.1课程建设目标设置不明确。地方独立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重点突出“应用性”,其目的主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综合素质较高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既有别于以理论创新为己任的研究型大学,也不同于重在实践动手技能培养的职业技术院校。地方独立普通本科院校则应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性,根据地方经济与产业发展需求,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特色立校。然而,目前国内有很多地方独院应用型院校商科类专业开设的国际金融学课程,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沿用研究型重点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设置的模板,难免造成课程目标设置同质化,但是学生综合素质和师资条件远跟不上的囧境。没有针对具体教学对象而设置的课程目标,无疑是不适用的。

1.1.2课程体系与内容建设有偏差。国际金融学课程在知识体系上的理论框架基本成熟,只不过以往重点院校长期偏重宏观金融理论,但是对于地方应用型独立普通本科院校非金融专业而言,由于其专业目标并非专门培养金融人才。因此非金融学专业的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内容重心应该放在微观金融方面,注重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个人、企业与金融机构在经济活动中涉及金融实务问题的解决,如国际贸易中的融资和结算问题、外汇交易过程中汇率风险管理问题、现代金融创新和风险管控问题等。课程体系与内容建设上应该本着“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将理论与现实有机结合,使理论能够更好的指导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更多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之道而不是理论本身的内部逻辑。

1.1.3教材质量参次不齐。当前国内三类较好的国际金融教材都不能完全满足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非金融学专业的教学要求。第一类是复旦大学姜波克等编著的《国际金融学》,角度新颖,理论深刻,但侧重于宏观金融,是重点大学金融学专业的典范教材;第二类是人民大学陈雨露主编的《国际金融》,体系比较完整,偏重宏观和理论分析;第三类是对外经贸大学刘舒年主编的《国际金融》,是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来构建知识体系,偏重于国际贸易所需要的国际金融实务,但内容传统,没有反映当前国际金融的最新成果。前两类教材偏重理论和宏观金融,是专门面向重点研究型院校金融专业学生构建的知识理论体系,对于非金融学专业普通本科学生而言针对性不强,在适用性方面需要改进。第三类教材是基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培养目标而构建的知识体系,但是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和较高的数学水平,自然也不适合。鉴于此,地方应用型独立普通本科院校非金融学专业的国际金融学教材需要吸收上述优秀教材的长处,结合本校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独立建设。

1.2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

1.2.1教学过程以讲授为主,缺乏实践环节。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强调教学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较注重教师的课堂讲授。目前,国际金融学教学仍然是课堂讲授为主,教师依据国际金融学教学大纲的要求讲授每章节的主要内容,在讲授中,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的环节偏少,在课堂上学生一般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进行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缺乏主动性。这种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使学生经常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更不能灵活学以致用,应用能力欠缺,教学效果不佳。

1.2.2课程成绩考核方式单一,仍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国际金融学的课程成绩一般是由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卷面考试成绩组成,但是由于缺少实践环节,因此平时考核成绩基本停留在考勤和课堂纪律等客观非学习效果因素方面。地方独立本科院校由于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的原因,使得对人文社科类专业投入严重不足,造成这些专业基本的实验、实习条件不具备,像非金融专业的学生在《国际金融学》学习过程中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点的境地,一些实务性课程如《外汇市场业务》根本无法开设实践环节,使学生对外汇业务中的外汇交易、外汇期货和期权交易的业务流程仅停留在书面的介绍层面,缺乏实际操作,既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削弱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形成。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逐渐形成了“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考笔记”的循环,导致学生普遍“高分低能”的现象。落后的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极大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和创新能力,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

1.3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国际金融学是一门涉及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甚至数学等多学科、多课程,其理论模型较多,而且具体业务实践操作复杂,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目前纵观国内高校教师,既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甚为罕见,大多教师由学校学生变成教师,根本没有经过社会实践,教师可能在科研和相关专业的深度研究上很有造诣,但是实践层面的经验几乎是空白。尤其地方独立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更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胜过专业学术造诣。以上分析表明,现在采取的一般教学方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影响到了教学效果,因此有必要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将“引导式”教学法引入传统的教学课堂,通过设计适合非金融专业国际金融学课程的“引导式”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能在模拟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更好地掌握国际金融学专业知识。

2国际金融学引导式教学目标及方法

引导式教学方法发源于美国,经过不断的改革和优化逐渐形成的一套适合人文社科类学生使用的教学方法。其教学的基本过程是:首先,课前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任务,整理好预习资料,并通过网络或其他媒介发放给学生,以便学生事先对教学内容有所了解;然后,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如设问、案例或热点新闻等各种引导方式,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引导式教学方法本质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辩证与互动关系,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突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主要负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

2.1目标定位

地方独立本科院校以“应用型”为主导的人才培养目标,尤其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高级实用性人才上,因此国际金融学对地方独立院校非金融专业而言可以建设成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目标更应突出理论的实践性。国外著名大学金融学科发展主要有两条路线:一种是“经济学院模式”,重点关注理论和宏观问题;另一种是“商学院模式”,则重点关注金融市场上各类金融活动,即关注实践和微观问题,把金融学与公司管理相结合,使其成为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地方独立普通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很显然,应该采用“商学院模式”。着重提高学生的国际金融实践素质,通过实践教学和灵活采取各种引导式教学方法,使学生能灵活使用各种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进行投资,同时能够有目的且高效地学习国际金融学相关知识,增添课堂活跃氛围,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另外,还需配合改革课程考核方法,不再以一张试卷来定成绩,更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表达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2教学方法

2.2.1“案例引导式”教学方法。首先,课前由教师提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课前充分认真准备材料,结合所讲知识点甄选合适的案例,并设置主要的思考问题;其次,讲解分析案例时,注意抛砖引玉,层层设问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引出重要知识点,请学生思考、讨论和小结;最后,教师进行进一步总结和提炼。如讲“外汇交易——套汇交易”时,可采用经典的“小牧童国际间蹭啤酒”案例,引导出套汇交易的原理和策略,使学生对原本粗像空洞的套汇原理有了很直观形象的理解。后续的汇率决定理论和国际收支理论同样也可以采用案例引导式教学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2.2“兴趣引导式”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各章节不同的内容,设计有趣的选题。比如在学习了重点章节“国际收支”之后,对后续的“中国的国际收支”问题,教师设计“比较分析历年中国国际收支变化”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方向和思路,提供学生查找资料方法和渠道,让学生自行查阅整理资料,提炼观点,分小组讨论,最终完成课程小论文;对学生广泛关心和感兴趣的内容,比如讲完了“汇率制度的选择”内容之后,对后续“人民币汇率制度”和“香港联系汇率制”比较简单的章节,可以安排学生自学为主,小组分工合作完成PPT,课堂上派代表讲解,其他组同学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提问,该组所有成员负责解答。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发挥他们的成就感,既锻炼了学生资料整理分析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常识性知识的能力。

2.2.3“热点新闻引导式”教学方法。国际金融学的内容与国内外经济金融发展趋势密切联系,许多国际热点财经类新闻都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因此教师要密切跟踪国际财经最新新闻信息,并把这些焦点新闻信息入到各个章节的引导教学中。比如,在讲述第五章“国际储备”时,教师可选择当年或当季最新的有关我国国际储备的各类新闻,让学生了解国际储备的概况和熟悉国际储备的管理;在讲述“国际金融市场”时,教师选择国际金融市场的新闻,比如及时关注中国最大财经类网站——和讯网的“24小时全球金融市场”新闻,让学生们结合最新的热点新闻,对国际金融市场变化有所了解,并进行简单的判断,使他们对国际金融市场的了解更深入一些。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关注最新的财经网络新闻,并结合国际金融学章节内容,总结和归纳各类有用的新闻信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具体知识内容。

2.2.4“视频引导式”教学方法。有关国际金融知识的各类视频很多,既有生动有趣的纪录片,比如央视最新推荐的“G20风云”十集专题系列记录片,经典的“货币”、“华尔街”和“金砖之国”等,又有很多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有关金融投资的免费学术网络公开课,另外如“凤凰财经日报”和“中国深度财经”等各类财经节目,都是很好的国际金融学课堂内外视频资源。在国际金融课堂上,根据各章节内容有针对性地播放一些短视频。比如在讲授“国际金融机构”等章节时,选择课堂上给学生播放有关IMF和金融次贷危机等一些时间较短的视频。如果视频较长,可推荐学生课后自行观看。课堂上再组织学生们交流讨论,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国际金融学知识。“视频引导式”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对国际金融学基本知识有全面了解,更对枯燥的“欧洲货币一体化”等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这样生动有趣的视频引导能对基本的介绍性质的知识点有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其效果远胜于教师的课堂讲授。

3国际金融学引导式教学方案及实施

3.1教学方案内容

根据地方独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非金融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国际金融学》共计48学时,3学分。主要围绕“外汇与汇率”和“国际收支”两个核心知识点展开,将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外汇与汇率”部分包括前三章内容,主要侧重微观金融实务,这部分24学时,包括16节讲授,4节课讨论,2节习题和2节课案例分析;“国际收支”部分包括后五章内容,侧重于宏观金融理论,这部分也是24学时,包括14节讲授,8节课讨论,2节课案例。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案课堂讲授共计30学时,此设计大幅下调了课堂讲授的比重,提高了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比重,由原来的8学时增加到现在的18学时,强调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2国际金融学引导式教学方案的实施

3.2.1优化和创新课程内容体系。地方独立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与“商学院模式”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国际金融学》课程内容体系应按照“实用、够用”原则,重点强调以“应用性”为主的微观金融部分,而以“理论性”为主的宏观金融部分应该从简。结合我国国际金融产品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介绍最新的国际金融市场新产品和新业务。同时根据非金融学不同专业发展的需要,如国贸专业将朝着国际电商(或跨境电商)发展的趋势,加强国际金融学中与“外汇和汇率”以及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的操作训练。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避免专业课程内容不必要的重复。

3.2.2完善教学方法与手段。国际金融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其理论抽象、模型众多,实务操作程序复杂,需要良好的经济学和数学基础。因此,一些专业基础学科知识较薄弱的学生容易对“国际金融学”课程产生畏难心理,提不起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需要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有针对性的减少理论模型推导等强调内在逻辑关系知识点的训练,增加对理论模型公式应用的练习,提升学生对知识点运用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成就感,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为此,可考虑综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是案例启发引导式教学。国际金融学课程实践性强的性质决定了适合采用案例启发式教学。即教师事先收集整理好经典案例,并结合现实中的热点与难点设置疑问,课堂上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分析与讨论,启发学生对相关金融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点解释案例中的现象和分析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兴趣与成就感。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不一定拘泥于教材的章节顺序,而是以重点或难点知识点为中心,带动其他知识点的学习。如汇率决定理论章节里,可按最重要的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两大主要理论为中心,教师主要讲解该两个理论的模型推导和应用范围,重点结合教材中的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运用该理论分析解决案例中设置的问题,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二是热点新闻讨论互动式教学。国际金融学课程内容与现实中国内外金融经济形势密切相关,许多热点国内外财经新闻信息都可以成为课堂上讨论互动的新鲜素材。只要教师密切关注国际金融新闻资讯,认真甄选与整合最新的国内外金融新闻素材,将其融入到各个章节的引导教学中。对热点新闻互动式讨论教学主要是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设疑、学生求解、学生发疑、教师释疑”这种师生之间交互“设疑、释疑”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比较好。比如,在讲述第一章“国际收支”时,教师可以选择中国与美国、或中国与金砖国家等重要贸易伙伴国家之间国际收支状况的数据与新闻,结合重难点知识点设置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让学生们讨论和比较分析各国国际收支情况;每天有关国内外金融的资讯不胜枚举,教师需要有良好的素材储备习惯,有意识的关注国内外金融新闻最新动态,并结合教学内容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分析讨论互动中学会总结和提炼,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加强模拟实验教学和实习基地建设。国际金融学课程微观部分内容涉及到的有关金融衍生产品创新快,具体业务操作性强,因此需要相应的加强模拟软件操作实践和实验室建设,提高软件与实际业务之间的拟和程度,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由于金融教学实时模拟软件价格昂贵,作为一般地方独立普通院校资金投入有限和网络免费版使用权限受制等诸多实际困难,因此可采用区域内地方院校联合购买、共同使用的方法,有助于解决这一现实难题。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也可提高国际金融教学水平和效果。因此需要通过拓展多种渠道加强与外贸企业、银行、证券、保险等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密切协作的实习基地,增进师生接触实践、密切联系实际的机会,提升国际金融实践教学效果。

3.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人才,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水平。作为地方独立普通本科院校,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首先,为增强知识和业务能力而进行继续教育,选派优秀教师到兄弟院校交流和参加企业单位在岗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相结合,培养既善讲课又懂实际操作的“双师型”教师;其次,在教学队伍中建立起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学梯队,确保该课程教师队伍长期持续、稳定;最后,通过与企业单位建立紧密协作关系,聘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或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实际工作人员不定期来校授课,并通过其传帮带,建立起一只具有较高实际操作技能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4结论

引导式教学方法通过多年在国内外高校课堂上的应用实践,证明其是一种优于传统教学的方法,值得研究和推广应用。教师通过采用各种引导方式,如案例、兴趣、新闻和视频等引导方式,结合知识点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提高学生课堂的主动性、趣味性,加强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以及实践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将引导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国际金融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们根据不同章节内容设计各种不同的引导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兴趣吸引的带动下,组织讨论案例和热点新闻、同时借助慕课网络平台拓宽分析问题的视野和角度,借助视频引导加强对常识性知识点的学习,通过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金融“贸易”经济问题的综合素质。

作者:郭若艺 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邵泽斌.重启教育改革议程的合理性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33):31-37.

[2]林乐芬,孙蔚.金融学教学方式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影响[J].闽江学刊,2015.6(3):103-107.

[3]罗丹婷,张婷,等.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国际金融学课程的引导式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4(11):82-83.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篇(3)

一、《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衔接金融专业本科教学目标,根据“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工作指导意见,结合《国际金融》课程实际特点,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突出国际金融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及灵活应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基于经济全球大背景,深入认识宏观经济的运行及变化,因此,对《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前提条件,需对其进行整合和优化。首先,适当增加国际金融热点问题。国际金融形势的瞬息万变决定着需要用鲜活和热点资讯来充实国际金融前沿理论及实践知识体系。例如,近期的全球金融动荡、人民币持续贬值、美国加息计划等,通过对热点话题中国际金融知识的讨论、分析和研究,不仅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还能训练和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当然,作为专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工作者要不断更新和提高自身的国际金融知识视野,以最大的敏感度捕捉该学科最前沿动态和资讯,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映国际金融领域的最新动态,紧跟我国金融潮流形势,从而更新和完善《国际金融》教学内容体系。其次,适当增加学生容易混淆国际金融知识点。例如,买人汇率与卖出汇率,本币升值与贬值,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等,在区分这些知识点的同时,掌握更为深层次的内涵。再次,适当删减一部分国际金融理论知识及交叉学科重复内容。基于国际金融知识的实际应用考虑,可适当删减部分太过艰深的理论知识和一些衍生金融产品的计算,例如,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国际融资理论、国际金融市场理论等。同时应舍去与国际贸易、国际结算、国际投资等其它学科重复的内容。在上述《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整合与优化具体措施中,要特别注重《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完善,充分利用互联网收集和使用最新的国际金融动态数据,重点纳入国际金融领域新成果、新思路、新问题及新趋势。

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国际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学方法改进和完善,通过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一)案例教学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利器。传统灌输式教学适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老师讲、学生听,学到的都是死知识,无法学以致用,在应用实践教学中效果比较欠缺,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而在案例教学中,通过实际案例解决的演示和研究,学生需要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消化,这无形中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捕捉理论知识后,还有一个思考和创造的过程,使得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并提高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在案例教学的应用,学生可总结和表述自己的方案和见解,通过实际问题解决经验的交流和沟通,既可取长补短,还能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也可起到一定的激励效果。

在《国际金融》课程案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重案例的选取,和教学内容的择取方法类似,以最新、热点和典型国际金融案例为主,并与对应的课程内容相联系。另外,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思考、讨论、研究这些案例,还要参与其中,共同研讨,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热点案例进行分析,教师也可从中总结相关知识及教学经验。

(二)实践教学的完善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突出的是应用能力的提高,因此,实践教学比重的增加是必不可缺的,可通过的实验教学和实训教学的完善来实现这一目标。

1.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基本在校内完成,主要通过模拟实验室的建立来实现。结合目前国际金融应用层面所涉及知识内容,可建立由外汇交易、国际结算和国际金融实战演练中心构成的国际金融综合模拟实验教学系统。外汇交易模拟实验教学系统可实时接收与全球同步的外汇行情,通过模拟外汇实盘交易和外汇虚盘交易,计算盈亏情况并查询结果,加强学生对外汇知识及外汇交易流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国际金融形势分析能力及操盘能力。而通过国际结算模拟实验教学系统,学生可顺利掌握进出口信用证、托收、汇款等国际贸易结算业务流程,并熟练处理各类业务面函和账务凭证,通过国际结算理论知识的模拟应用,提高自身的国际结算业务处理能力。国际金融实战演练中心能模拟操作商业银行国际业务,还能模拟研发涉外信托理财产品和国际投资产品,并模拟实现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测和风险分析,是对国际金融综合应用能力的一种强化提升。

2.实训教学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篇(4)

一、引言

对金融不稳定性而言,其研究侧重点和研究方法各异。早期学者认为金融不稳定性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基础的恶化。Minsky(1982)认为金融不稳定性来自于金融业高负债经营的本性。Diamond and Dybvig(1983)指出对银行的高度信心是银行部门稳定性的源泉,认为银行体系不稳定性主要源于存款者对流动性要求的不确定性以及银行的资产较之负债缺乏流动性。随着信息经济学及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诸多的研究强调了投资者所能获取的信息及其预期对于解释金融市场行为的意义,并形成了金融机构内在不稳定性理论。亚洲金融危机使许多研究集中到诸如对外借款、不良贷款、金融自由化、汇率制度等方面,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金融不稳定性。

虽然这些文献对研究金融体系不稳定性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主要着眼于影响金融稳定性的单方面因素,没有综合考虑金融系统的开放性、复杂性、非线性和动态性,比如对这次次贷危机的分析,因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金融不稳定性存在的问题。而在这方面,作为普遍科学方法论并被誉为“宇宙至高无上的哲学规律”的熵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本文就尝试从熵理论出发来分析金融体系不稳定性问题,并试图给出减少金融体系不稳定性的政策建议。

二、熵理论简述

克劳修斯(1864)提出熵的概念,指在能量释放转化过程中不能被转化做功的能量总和,用来反映系统中无规则运动的微观混乱程度。系统中可做功的那部分能称作系统的可用能(),不可用能记作,系统总能记作,则:。熵的定义及度量就由下式给出:

(1)

其中C为任意正值常数,这就意味着熵与系统的不可用能成比例。

孤立系统和外界之间完全没有任何相互作用。对其而言,按照热力学第一定律,,同时按照能量的降级原理,必然是负值,所以对于孤立系统,必然有(熵增原理表达式):。因为任何一个系统连同其外界一起就构成孤立系统,所以我们将其写成:

(2)

可以看出,孤立系统的熵总是趋于增加。这一结论意味着孤立系统的状态变化过程只能朝着熵增的方向进行。同时也意味着孤立系统只有当其熵最大时才能达到平衡状态。因此孤立系统的平衡条件是:。在封闭系统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时,其行为状态总是由非平衡态向平衡态发展,经过一定时期后形成静止的平衡状态,它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也不与外界发生联系,整个系统呈现出均匀、单一的特性。这是一种僵死、混乱、无序的状态。在系统分析中,熵值越小,表明系统越有序;反之,系统越无序。当系统平衡时,熵值最大,系统最混乱、最无序。

针对孤立系统的熵增问题,普里高津提出了开放热力学系统熵变公式:

(3)

耗散结构理论利用上式指出,提高系统有序性就要控制系统熵增,其必要条件是,系统向外界排出熵或从外界吸收负熵,即,且满足。开放系统能与外界交换能量,也能交换物质,使其在不断地耗散能量(产生熵)的同时,又从外界更大的环境中得到能量(产生负熵)。正是这种非平衡态势的热力学运动使系统不断优化。

三、金融熵的引入

熵理论已经从单纯描述微观世界的热力学物理概念,演变为一个与自然和社会相统一的动态开放的概念。这一理论也被推广到几乎所有科学领域,包括社会学范畴。爱丁顿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将熵增定律誉为“宇宙至高无上的哲学规律”,爱因斯坦则称之为“一切科学的根本法则”。

尽管熵理论在自然科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成功,然而若直接把它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如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必然会产生不少问题。因为任何理论都有其适用范围,不加限制的推广是不可取的。本文把熵分为热力学熵和非热力学熵两大体系,后者主要指一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熵,并对非热力学熵变规律界定为:在同一层次上,系统内的正熵和负熵具有共轭性(既共存又相反的性质),总熵变等于正熵、负熵的累加之和,其结果属于实数,可分为大于零、等于零、小于零三种情形;对于理想情形,总熵变等于零。虽然金融体系和热力学体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运动体系,存在不同的运动形式,但是金融体系中却存在着与热力学体系中产生熵的相似条件。这两种看似完全不同的运动体系实质上都是传递能量的运动系统。正因为这一点,我们试图把金融体系和热力学体系进行模拟,把金融资源的运动和热运动结合起来,提出金融熵的概念。

金融体系是一个金融能量持续运动并不断转化的系统,而且人类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具有不可逆性,所以一切金融资源的运动都是不可逆的过程。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这正是系统产生熵的条件,因此,金融体系的不可逆性的运动形式必然会产生金融熵。本文将金融资源定义为:在某一时期内可转化为实体经济投资的金融资产。将金融体系所拥有的金融资源总和称为金融资源的总供给,把单位金融资源所能实现的GDP产出称为金融资源的产出能力,把金融资源的总供给与单位金融资源产出能力之积定义为金融能量。同时将金融系统中所贮存的金融能量的无效耗散部分称为金融熵,以这一概念表示金融系统的混乱程度。

四、用金融熵对金融不稳定性的阐释

著名的货币金融学家弗里得里克·S·米什金(Fredric S.Mishkin)在《全球金融不稳定:分析框架、现象和问题》一文中对金融不稳定做了这样的定义:“当金融体系所受的某些冲击已经明显干扰了信息传递,进而导致金融体系不再能有效地将资金传输给生产性投资机会时,金融不稳定就发生了。事实上,如果金融不稳定的程度达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它就会导致整个金融市场功能的丧失,即引起人们通常所说的金融危机”(Mishkin,1999)。简言之,金融不稳定是指在各种内部冲击之下,大部分或所有金融资产的价格和规模在一定时期内出现超常变动,进而导致金融体系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且影响到实质经济正常运行的一种经济失衡现象。在这种失衡达到十分严重的情况下,金融不稳定将表现为金融危机,换言之,金融危机是金融不稳定的集中表现。

本文将金融不稳定性界定为: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而导致的自身不稳定性及易受攻击性,其实质是金融体系内部的运动状态的混乱和无序的直观外在表现。而其内部的混乱和无序状态是因金融资源在传递与转化金融能量的过程中,出现无效金融能量耗损而致使金融熵增并累积所致。所以,本文认为,金融不稳定性是因金融系统中的熵增而产生并存在的。

金融脆弱性的基本内涵强调脆弱是金融业的本性,是高负债经营行业的特点所决定,这是狭义的金融脆弱性,有时称为“金融内在脆弱性”。广义的金融脆弱性,是指一种趋于高风险的金融机构负债过多、安全性降低,承受不起市场波动的冲击,即广义金融脆弱性的表现。

金融风险是指金融交易过程中因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

五、从熵的角度重新审视金融危机(以东南亚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为例)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传统的经济理论告诉了我们很多造成金融危机的原因和解决危机的办法,但九十年代以来多次发生的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却给予这些理论以“证伪”,尤其是1997年影响深远的亚洲金融危机和这次次贷危机出现了许多新特点,说明GNP、通胀率、失业率、财政赤字等传统衡量经济状态的指标不再完全适用,与日益一体化的世界经济相比较,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已经远远滞后了。所有这些变化,促使人们去重新认识现代经济金融体系下潜藏着的不稳定根源。事实上,现代虚拟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倒金字塔结构是现代经济金融体系不稳定的内在根源。这种倒金字塔结构引起了金融系统的熵增,而熵增又诱发金融不稳定性,当不稳定性达到一定程度就引起金融危机。

1.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

(1)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内部经济的矛盾性,即,内部的宏观经济政策、经济体制尤其是企业制度和金融制度的缺陷性因素的积累及由此引发的经济结构、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当与低效率:

①经济发展过热,结构不合理,资源效益不佳。

②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的优势,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正在下降。

③银行贷款过分宽松,房地产投资过大,商品房空置率上升、银行呆账、坏账等不良资产日益膨胀。

④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外资,大量引进外资并导致外债加重。泰国外债1992年为200亿美元,1997年货币贬值前已达860亿美元,韩国外债更是超过15D0亿美元。

⑤汇率制度僵化。

⑥在开放条件和应变能力尚不充分的情况下,过早地开放金融市场,加入国际金融一体化,当国际游资乘机兴风作浪时,一些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不知所措或措施不力,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2)从外部原因看,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引发了金融危机。由于东南亚各国过早地实行了本币的完全自由兑换,于是,国际炒家从当地银行贷出大量该国货币投向外汇市场,该国货币贬值后,再以较低价格购回,除了归还银行贷款和利息外,还可以获得巨额利润。国际炒家的投机对东南亚各国实施的钉住美元的汇率制的稳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总之是当年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过度投资和过度吸引国外短期资本(热钱),都是投向股市、房地产等而没有投向实体经济(制造业),致使经济中产生了大量的泡沫,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产业空心化或去生产性)加之过早开放资本市场给索罗斯等国际炒家以可乘之机(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2.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资产价格泡沫增加了市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贷款机构在利益驱动下放松了信用风险的管理。次级抵押贷款是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本身就属于高风险产品。首先从金融产品创新来看,金融产品创新既有风险又有收益。金融创新更多的还是要在优质资产的基础上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爆发,因为次级贷款本身就不是优质的产品,是有问题的资产,是对于有问题的资产进行重新的整合和打包,当然这种方式有可能适应对有投资风险偏好的人比较适合,反之的话就会造成巨大的风险。在创新过程当中要更多的用优质资产,那么一些不良资产或者是有问题的资产是不宜于创新,否则会增大金融创新过程中的风险。

其次为分散抵押贷款机构的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美国的投资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工具,将同类性质的按揭贷款处理成债券形式在次级债市场出售。最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创新产品是所谓的债务抵押证券(CDO),它是将基于次级按揭的MBS(按揭支持证券)再打包发行的证券化产品,这一过程被称为二次证券化。在这次证券化过程中,基础资产池中的信用风险不同程度地转移到不同档次的CDO投资者。此外,以信用违约互换(CDS)为代表的金融创新产品在风险转移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CDS可以用于高级档CDO的信用增强,将信用风险转移给信用保护出售者,进而获得资本市场准入;另一方面,CDS也可以被信用保护出售者用于构造高风险的合成CDO,以承担次级按揭风险来获取高收益。金融创新产品让风险转移进一步市场化、扩散更广。

上述分析表明金融创新与危机产生和传导密切相关,金融创新产品使金融体系信用风险承担总量增加,导致了信用风险由信贷领域转移到资本市场,进而传导到更加广泛的投资者。由此可见,金融创新在本次危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金融业在传统风险的基础上面临越来越大的金融创新风险。可以说金融创新引起了金融系统中的熵增。即:金融创新——金融熵增——金融风险——金融脆弱性——金融不稳定性——金融危机。

六、减少金融体系不稳定性的政策建议——构建我国的金融稳定制度

源于金融脆弱性(Finacial Fragility)的特征,金融危机(Finacial Crash)已成为世界金融史上的一个幽灵。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2000年,共有93个国家先后爆发了112场系统性金融危机。频频爆发的金融危机让各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从金融机构本身到财政、货币以致经济、社会和国家安全都受到冲击。因此,防止金融脆弱,建立稳定金融制度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就我国而言,金融体系存在内在的不稳定性。我国的转轨过程为双重转轨,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同时,小农经济向现代化转轨。而在这双重转轨中都孕育着不稳定性。在双重转轨中的诸多非稳定性因素,对中国金融稳定性必然产生影响。表现为风险和不稳定性因素向金融体系的集中,为金融体系承担了相当多的转轨和改革成本,金融制度本身变迁中蕴涵的不稳定性,从而决定了转轨时期中国金融制度的内在不稳定性。

(一)构筑有效的金融安全网制度;(二)加强征信体系建设;(三)完善金融产权制度;(四)人民币汇率采取管理浮动制;(五)采取多种监管形式,加强金融监管;在次贷危机中,美国金融体系中的多个环节都存在着监管缺失,因此加强监管非常必要。

总之,既然金融不稳定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金融危机,那么降低不稳定性的有效途径是发挥金融系统的自组织功能,以及从系统外部环境引入负金融熵流,这就需要构建金融稳定制度。构建金融稳定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和努力,也只有银行、证券、保险业运行有序,稳健、和谐,从金融系统外部引入负熵,金融系统才能健康发展。防微杜渐,方能让中国经济走得更加踏实。

参考文献

[1]黄福赐.工程热力学原理和应用[M].北京:电力工业出版社,1982.

[2]青木昌彦,奥野正宽.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3]王恒君.经济能·经济熵·经济危机[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2):72-75

[4]何刚,陈文静,叶阿忠.熵理论与制度变迁方式的选择[J].财经研究,2004(3).

[5]南旭光,罗慧英.基于熵理论的金融脆弱性分析[J].美中经济评论,2003(5).

[6]南旭光.金融脆弱性的动态视角:金融熵及制度变迁[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5).

[7]黄德思,单顺刚.运用分析热力学系统的熵理论分析中国金融生态[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3).

[8]海曼·明斯基.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假说[M].1982.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10-0022-07

一、引言

2008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一场席卷世界的国际金融危机。危机期间,大量金融机构陷入流动性短缺、资不抵债等漩涡,甚至一些行业翘楚,如雷曼兄弟宣告破产。此后危机的影响扩展到世界经济的各个方面,实体经济受到严重拖累。各国GDP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贸易额大幅下滑,致使各国不得不无休止地采取各种宽松的刺激政策,而这又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比如通胀,甚或滞胀。时至今日世界经济仍然不可以说已经走出这场源于金融体系的灾难。这使得金融脆弱尤其是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成为各国学界、政界关注的焦点。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世界各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金融深化。一方面金融中介机构数量和规模持续扩大,资本市场上衍生产品相继涌现,衍生链条不断延伸,资产交易额和市值迅速攀升,使得经济虚拟化程度加深;另一方面各国信贷出现持续的快速扩张过程。Tomell&Westermann指出信贷繁荣多数会逐渐减速,但有时会强化金融系统脆弱性,引发货币和金融双危机。成思危通过理论分析认为虚拟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可能是加速器,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破坏者,而随着经济虚拟化的不断加深,它最大的危害是造成金融危机。刘骏民和张国庆通过对美国数据的实证分析指出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与敏感性成为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以上分析表明随着经济虚拟化程度的提升,以及信贷膨胀的涌现,新兴经济体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逐渐凸显。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取得持续的高速增长,而金融体系仍然是以金融中介机构为主导,这使得银行脆弱性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经济虚拟化程度不断攀升,由1999年的0.92到2013年18.80;另一方面信贷持续增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由1999年9.37万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71.9万亿元。但目前已有的银行体系脆弱性问题研究从信贷繁荣视角考察的还很不充分,而将银行脆弱性与信贷繁荣及经济虚拟化结合起来的就更少。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虚拟化初期,自20世纪90年代分别在上海和深圳设立两大证券交易所(下文简称沪深两市)以来,截止2015年10月,深市上市公司由最初的5家增长到1729家,沪市上市公司总数由最初的8家增加到1071家,沪深两市总市值达到47.67万亿,A股累计成交额为214.19万亿,债券累积成交额100.60万亿,基金累计成交金额为12.74万亿,分别为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的74%、337%、158%、20%,由此我国的虚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已经具有重要地位。尽管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源于虚拟经济,却并不代表虚拟经济面临终结,相反未来虚拟经济的发展仍是经济发展的主题,只不过将以更规范的方式增长。因此从经济虚拟化视角研究信贷热潮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

1.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我国自1998年开始取消信贷规模的计划管理模式,因此本文研究样本的年度区间为1999―2013年。由于各银行在样本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数据缺失,故本文使用数据为非平衡的面板数据。结合本文研究,我们借鉴刘晓欣和王飞的研究剔除了以下几类个体:证券公司、政策性银行、信托公司和国际银行,同时对样本期内发生重组或合并的银行采用合并银行数据。最终的样本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5家大型商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渤海银行等100家中小型商业银行。因此本文最终的研究样本确定为1999―2013年的我国105家商业银行。本文使用的各项银行数据来源于bankscope数据库及各银行年报,而宏观指标等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各年统计年鉴及ccer数据库。

2.主要变量选取及度量指标的选择

(1)银行脆弱性。关于银行脆弱性的测度指标主要有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加权的银行脆弱性指数以及银行稳定性指标z_score。本文借鉴Bertay等研究成果引入z_score来测度银行脆弱性。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roa为银行资产收益率,car为银行资本充足率,sd(roa)为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本文由3年移动平均来计算,同时为了尽可能全面真实地反映样本信息,减少数据的损失,文中对样本期内第1年及最后1年的sd(roa)均采用两年移动平均。具体来说,1999年的标准差采用1999年和2000年两年的移动平均;2013年的标准差采用2012年和2013年两年的移动平均。

(2)信贷热潮。信贷的快速增长通常有三个原因:金融深化、正常的周期性上升和异常的周期性上升,只有异常的周期上升可以构成信贷热潮。实证研究中.有关信贷热潮的识别,Gourinchas,Landerretche&Valdes认为信贷热潮是名义信贷占比(信贷额/GDP)对其趋势一定程度的偏离⑥。他们提出这一偏离应该达到某一门限阈值,并定义了相对和绝对两种偏离,相对偏离将信贷增加的规模与银行体系规模联系起来,用银行信贷额占比是否超过10%来识别:而绝对偏离将其与经济体大小联系。用真实的信贷增长率对其趋势的绝对偏离来识别。Te~ones&Mendoza认为,在一个给定国家,若信贷膨胀超过给定的门限阈值(相当于信贷对其长期趋势偏离值标准差的1.75倍),则认为发生热潮。本文借鉴Gourinchas,Landerretche&Valdes(2001)的分析,分别通过绝对和相对两种门限阈值识别我国的信贷热潮。绝对门限阈值借鉴Barajas,Dell Ariccia&Levchenko(2007)的研究方法,首先引入Bcp(credit/adp)指标来度量信贷增长。由于信贷是一个存量指标,而gdp是流量指标,同上参考Baraias,Dell Ariccia&Levchenko(2007),文中采用gdp,和gdpt+1的几何平均作为GDP的变量。借鉴Mendoza,Terrones&Mendoza(2008)运用标准型HP过滤器(由于采用年度数据,平滑指数设为100)估计Bcp的长期趋势,如下图1所示。然后,对数化Bcp(1nbcp)及其长期趋势,计算二者的偏离值,定义为d。,继而我们求取该序列的标准差,记为σ(dt),当一期或连续多期满足条件:

(df)≥λσ(dt),说明年正在经历信贷热潮(λ为信贷热潮阈值)。文中λ设定为1.25。为检验λ的稳健型,本文也验证了λ=1.5、2时的结论,发现不改变本文的实证结果。

文中依据中国人民银行的划分标准,将样本按照银行规模变量分为三组,第一组为所有银行,第二组为大型银行,第三组为中、小型银行,这是由于规模特征是决定银行行为的基础因素。

为进一步分析信贷热潮期间,各因素是如何影响银行脆弱性的,本文借鉴Delis(2011)的方法,建构含交叉项的估计模型:

(1)银行规模。本文采用银行资产对数值Inas-set银行规模,学界对银行规模与其脆弱性之间的关系并无共识。学者Delis(2011)采用18000家银行2003―200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银行规模与脆弱性呈负向相关关系,这主要是由于规模增大,可使投资越发分散,从而降低银行风险。而Aikman,Haldane&Nelson提出银行规模越大.风险管理技术越高,然而这也不过只会使风险转移而不会消失,相反会使风险累加,且伴随规模的扩张,委托问题会出现,从而增加银行风险,脆弱性提升。

(2)银行集中度。银行集中度cr是衡量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度量指标,通过计算银行体系最大的前几个银行资产额占整个体系资产额的比例来反映银行体系的集中度,该比例越高,表示银行业集中度越高。最初这一指标选用最大的前三个银行资产额占比来计算,但考虑到我国长期以来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主导支配地位,本文选取最大的前四个银行资产额占比来反映集中度,即cr4,t。

(3)经济增长率gw。为了解宏观经济环境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文中选取经济增长率gw指标作为变量。学者Schulafick & Taylor认为宽松的宏观经济下,伴随经济景气上升,形成乐观预期,各银行均有扩张信贷的冲动,从而提高银行自身的脆弱性。

(4)信贷占比。McKinnon&Pill认为存款保障制度使银行部门形成乐观预期,倾向放松借款条件,借款条件的放松势必带来过度的消费、投资及过度的借款,而这一系列变化使贷款提供部门即银行机构的信贷迅速增长,会导致银行脆弱性恶化。文中bcp为信贷占比。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文采用动态面板的估计模型,这一模型的典型特征是解释变量含有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借鉴Holtz-Eakin,Newey&Rosen(1988)的研究,认为系统GMM的估计算法可以提高动态面板估计效率,但为了确认估计的有效性,需要对扰动项的差分序列进行相关性检验及对估计过程中的工具变量进行过度识别的检验。

1.模型一的估计结果与分析

表1为模型一的实证结果。表中显示扰动项差分序列二阶自相关的Abond检验及工具变量过度识别问题的Sargan检验均满足。表明本文采用的系统GMM估计算法合理可用。

(1)信贷热潮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分析。表1的估计结果表明:信贷热潮与银行脆弱性之间呈现正相关。在所有银行分组的回归结果中,信贷热潮与z_Score的估计系数均为负值,即信贷热潮期,z_score下降,银行脆弱性上升。这与Dell′ Ariccia&Marquez的结论是一致的。但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大银行样本回归中二者之间的影响系数并不显著,导致这一结果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主导地位,这使得它们的贷款对象相对中小银行来说更为优质。违约风险更小,即使在信贷热潮期,银行面临的风险仍然可控。二是我国国有银行(大银行)不仅具有商业银行的属性,还承担了一定的行政性指标。因而在国有银行体系中必须存在大量为支持国有经济发展的信贷,也正因为如此,使国有大银行部分资金无法参与到信贷热潮中来,相应受到的冲击也较小,从而使大银行的脆弱性对信贷热潮的反应并不那么敏感。

(2)经济虚拟化发展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经济虚拟化发展与银行脆弱性是正相关.表1显示ft与z_score负向相关,即经济越是虚拟化,银行体系稳健性越是下滑,脆弱性问题凸显。经济虚拟化初期,股票、债券、基金等市场的适度发展对降低银行脆弱性是有利的,而且推动了经济发展。而我国正处在虚拟化初期却出现相反情形.主要是由于近些年资本市场发展迅速,而相应的法律规范及成熟监管并不到位,致使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很好地起到分担商业银行资本配置的压力。虚拟化后期,ft与z_score的负向关系显现,这与刘骏民提出的“经济的虚拟化为当代世界经济埋下了金融危机的种子”观点一致。进一步分析发现,大银行子样本回归结果中ft与z_score正向相关,这主要是由于大银行拥有优质高效的管理监督团队及有效的风险分散渠道,从而导致其风险偏小。

(3)银行集中度对脆弱性的影响。由表1可知,银行集中度与脆弱性呈正相关,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支持了“集中脆弱论”。这与Schaeck and Cikak、Soedarmono等的实证分析结论一致。这主要是因为:一是银行集中虽然能够带来垄断收益,但同时集中也提高了利率,这增加了借款人的逆向选择概率,使银行资产质量恶化。二是大银行虽然更容易实现分散化,但分散化也同时降低了银行的管理效率,而且同时加大了监管难度。此外L.z_score的估计系数显示,银行脆弱性具有明显的持续惯性,这一点在每个银行分组中都得到体现。

(4)信贷占比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表1的估计结果显示:信贷占比与银行脆弱性为正相关,即信贷增长越快,银行脆弱性越高。这与Ivashina,Cihak,Demirguc-Kunt & Feyen等的研究结论一致。这主要是由于信贷繁荣时,会形成对未来收入及资产价格的乐观预期,从而加剧信贷繁荣及其持续,且繁荣期银行在选择策略时倾向于降低贷款标准,这一反应策略成为信贷繁荣提升银行脆弱性的内在机制。

(5)宏观经济环境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不同组别的银行,其脆弱性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反应并不一致。大型银行中二者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即gw越高,z_score越低,脆弱性越高;而中小银行中二者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这主要是因为:一是经济景气期,大银行形成相对更高的乐观预期,从而面临更大的风险;二是中小银行在风险控制管理上更加谨慎,即使在经济景气期,仍丝毫未放松对谨慎原则的贯彻。

2.模型二的估计结果与分析

模型二的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表中显示扰动项差分序列二阶自相关的Abond检验及工具变量过度识别问题的Sargan检验均满足,表明本文采用的系统GMM估计算法合理可用。

首先,银行集中度对脆弱性依然呈现正相关,其与信贷热潮的交叉项对脆弱性的影响仍是正相关,这表明银行集中度对脆弱性的影响方向固定,即使在信贷热潮的经济环境下这一影响仍然稳健。这一结论与已通过相关实证验证的“集中脆弱论”一致。信贷热潮期集中度对脆弱性的影响为正,可能的原因有:热潮期加剧了银行业竞争,在信贷市场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银行倾向于降低贷款发放条件,这为银行资产质量带来隐患,增加银行面临的不确定性。这与Boyd&De Nicolo的实证分析结论一致。

其次,信贷占比指标bcp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呈正相关,且其与信贷热潮的交叉项对脆弱性的影响依然为正相关。这表明加入其他变量并未改变信贷占比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且热潮期更加剧了这一影响,给银行稳健经营带来隐患,伴随时间推移,倾向于提升银行脆弱性。这与Dell′Ariccia & Marquez(2006)的研究结论一致。由此表明:银行部门提供的贷款额增长越快,信贷热潮持续越长,银行脆弱性越发突出。进一步分析,大银行样本中二者的正向关系并不显著,可能由于大银行经营的各种优势,例如优质资产、隐性担保等使二者之间的反应并不敏感。

再次,信贷热潮与银行脆弱性呈正相关,这表明其他变量的加入并未改变信贷热潮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方向。然而表2显示,经济虚拟化度与信贷热潮的交叉项对银行脆弱性呈负相关,这表明经济虚拟化发展弱化了热潮期对银行脆弱性的不利影响。伴随信贷热潮的推进,房地产、股票、基金、债券等市场的发展倾向降低银行脆弱性。这主要是因为房地产、股票、基金、债券等虚拟资产的发展可以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一个缓冲的保护带作用,使银行资产质量得到隐形的保障,从而降低银行脆弱性。这一结果与表2回归结果的表述似乎矛盾。事实上,按照成思危的理论分析,认为虚拟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同时具有正向和负向功能。经济虚拟化初期,股票、债券、基金等市场的适度发展对降低银行脆弱性是有利的,而我国正处在虚拟化初期,实证结论却出现相反情形,可能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近些年资本市场发展迅速,而相应的法律规范及成熟监管并不到位,致使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很好地起到分担商业银行资本配置的压力。而在信贷热潮期,虚拟经济的存在为激增的资金提供了投资渠道,从而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一个缓冲的保护带作用,使银行资产质量得到隐形的保障,从而降低银行脆弱性,这一理论结论在信贷热潮期间得到体现。这也从侧面证实了成思危先生的经济虚拟化初期,股票、债券、基金等市场的适度发展对降低银行脆弱性是有利的结论。

最后,模型一与模型二中控制变量GDP增长率gw对银行脆弱性有显著影响,说明银行体系脆弱性与宏观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但不同分组中该影响并非一致。这表明GDP增长率gw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与银行自身微观特征相关。所有银行分组中GDP增长率gw对银行脆弱性呈负向影响,说明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有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行为的持续。大银行分组中,GDP增长率gw对银行脆弱性呈正向影响,这主要由于经济景气期大银行形成相对更高的乐观预期,从而倾向面临更大的风险。

3.稳健性估计

本文采用银行稳健性的另一计算公式对模型一和模型二估计结果进行稳健性分析,受篇幅所限文中仅列示模型二的稳健性分析结果。

表3显示,信贷热潮与银行集中度、信贷占比的交叉变量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均呈正相关,与经济虚拟化度的交叉变量呈负相关。这与模型二的估计结果相同,表明模型二的估计结果是具有稳健性的,结论可靠。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大银行分组估计结果显示三个交叉项变量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均不显著,表明我国大银行经营受信贷热潮的影响较小,且其在经营过程中很小概率能做到随时调整自身经营策略。而中、小银行的反应则不同,它们在面临外部环境变化时,能够及时快速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

四、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本文采用我国1999―2013年105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对经济虚拟化视角下信贷热潮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及影响机理进行了实证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结论表明:

1.信贷热潮及经济虚拟化对我国银行业的脆弱性存在显著影响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145-02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来华留学生课程教育也日益重要。根据教育部数据,2015年在华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为184,799人,比2014年的164,394人增加了20,405人,同比增长了12.41%,继续保持2008年以来来华生总人数增速的态势。这既体现了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现行留学生《国际金融》课程考核方法的进展与存在的问题

传统高等教育课程的考核方式都采用期末一次性考试评定成绩,至今这仍是评定学生成绩的重要手段,《国际金融》课程也不例外。考试可以采用闭卷或开卷考的考核形式,通常闭卷形式居多。一般情况下都是考核学生对于书本基本知识的背诵和掌握,题型主要有选择、判断、名词解释、计算、简答、论述等6种标准化题型。题目重点考察基本理论和概念等知识点,在出题上需要合理确定主观性和客观性试题的比重,注重试题的认知层次和难易程度的协调搭配。因此近年来,相关教师积极改革,对留学生《国际金融》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不断探索,推动单一的期末考试不断向多样化方向转变。目前,主要是新增了课程论文、作业和课堂演讲等考核方式。课程论文的考核方式增加了考核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考察学生的能力也不再单单看重书本知识点的掌握,还有学生态度、学习能力和思维等方面的要求。由于《国际金融》课程与经济热点和国际经济形势联系密切,因此小论文的考核内容一般会针对某一热点或事实材料请学生分析论述,主要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着重是对学生对于书本知识掌握的考察,但是作业更注重考察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随时记忆以及对课堂教师所讲内容的理解。作业主要有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对作业的评分分为优、良、中、合格、不合格5个档次,通常每学期作业次数保证不少于5次。课程讲演(presentation)由教师提出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根据学生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和表述的清晰程度,是否具有自己内在的逻辑来评定讲演成绩,最终纳入总分。应该说,《国际金融》课程的考核在形式上已经比较完善,相比过去在考核上仅重视期末考试的方式确实已有很大进步。但目前,实践中还依然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好。(1)很多考核形式虽然新颖,但在具体实施效果上不够理想,学生的实际完成情况和促进学生学习方面都存在一些缺陷。小论文和讲演本来的目的是要考察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学生固有的阅读、思考和研究解决一些问题或提出一些看法,并运用严谨的语言予以表述。但是实践中,由于留学生基本素质的欠缺,有能力独立完成思考和论述的只是极少一部分,大部分学生抱有应付交差的思想,东拼西凑,甚至完全照搬网上材料。针对这一部分学生,论文考察并没有发挥预设效果。例如在学习“汇率决定理论”相关章节后,给学生布置一个题目,根据所学理论分析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大部分学生都从网上找一些“名人观点”进行定性的分析,照搬别人的观点,很少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建立自己的观点。(2)学习和考核结合的程度不够紧密,还不足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参与课堂。其实考核的作用不仅仅是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尤其对学习基础和学习态度差强人意的留学生,更需要充分利用考核督促学生学习。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学是学生学,考是教师出题考;学是上课,考是背书。通常教师在课堂上都会尽量多讲,以期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本门课程内容。

二、留学生《国际金融》课程考核改革的思路

对于留学生《国际金融》课程的考核进行改革,主要基于两个思路:(1)要将考核与课堂参与度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与国内课程相比,留学生课程教学效果要差很多,必须运用恰当的考核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语言上存在一定的沟通障碍,课堂教学质量会受影响。我国留学生以非洲国家居多,总体学习基础比较薄弱,这些学生不能及时跟随课堂进度。再者,留学生的学习态度总体比国内学生相去甚远,不积极、不愿主动参与,甚至不能正常出勤。(2)强化师生共同参与的案例分析。相比于其他学科,国际金融与实际问题,与热点问题的结合比较多,所以对《国际金融》课程学习不能止步于基本知识点和书本概念的掌握,而要更灵活地学习如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金融问题。

三、留学生《国际金融》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内容

根据上述课程考核改革思路,我们提出留学生《国际金融》课程考核方法如图1所示。

与以往相比,我们在《国际金融》课程的方法上做了三点改进:(1)增加课堂参与成绩的比重。课程考核还是分为两部分,分值比例分别为课堂参与成绩占比40%,期末成绩占比60%。将期末考试成绩占比压缩,课堂参与成绩占比增加,将有效督促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习热情,同时这种考察也涵盖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学习态度、思维方式、思考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多方面能力的考核。其中,课堂参与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到课情况占比10%,概念与理论阐述占比10%,课堂案例分析表现占比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采用开卷考试形式,题目以概念阐述、问题分析和计算为主,综合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2)我们对Presentation进行了较大改变。在内容上将Presentation从分析问题转变到阐述基本理论和相关概念,即不再要求学生阐述对某些特点问题的理解,而是侧重课堂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这样有四方面的好处:①降低了难度,使得学生能愿意主动完成;②学生在阐述概念的同时,无形中加深了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达到了强化学习的效果;③这部分阐述概念主要放在每章或节结束时的复习环节,把原来由教师做的概念总结交由学生来做,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④学生阐述的理论和概念作为期末考试的备选题目,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3)我们减少了小论文考核,而代之以师生共同参与的案例分析作为分析热点问题的主要工具。案例分析由教师根据各章内容,结合时事,确定主要分析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依据讨论话题逐步深入问题分析,学会用已有理论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教师在引导案例时要循序渐进,并鼓励学生积极发问。比如,学习《国际收支》这章时,结合我国最新的BOP表,分析中国出口方面的变化,吸引外资方面是否减少、是否发生了国外投资者的资金撤出等问题。从贸易项目到资本项目,再到综合分析,问题从易到难,通过不断启发和引导,使学生切实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阅读方法、分析方法。在共同参与的案例分析中,根据学生对各个问题反应、分析、表达的深度和逻辑,进行课堂成绩的评定,而且这种大的案例题目同基本理论和概念的Presentation一样都作为期末考试的备选题目。通过这种方法,达到科学考核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唐志.统计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1,(11):17-19.

[2]张永丹.浅谈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特色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3,(4):95-96.

[3]李杰,陈其霆.来华留学生国际金融教学质量提升问题浅析[J].大学教育,2016,(3):182-183.

Discussion on the Assessment Method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LI Jie,XU Hai-yan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篇(7)

中国经济在2006年上半年呈加速增长势头。一季度经济增长率达到10.3%,二季度增速达到11.3%,已明显偏快。国民经济面临过热危险。在此情况下,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包括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制订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逐项清理各地违规上的项目等。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91443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比去年同期快0.9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3%;上半年CPI同比上涨1.3%;2006年6月末M2余额为32.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43%,M1余额为11.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94%。前6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18万亿元,同比多增7233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年4月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58%提高到5.85%。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保持不变。

不过,央行这次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尽管在一般市场经济分析员的预料之外,但应该说是一个好的决策。因为,在一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出台之后,国内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银行信贷快速扩张、房地产投资过热、房地产价格迅速上升已经跃然纸上。国内宏观经济过热问题很快就成政府及学界共识。宏观调控是不使用宏观调控工具的宏观调控,实际上是政府的微观干预。如果说,宏观调控连最基本的工具都没有使用,那么其效果如何是可以想象的。

从货币政策的载体金融产业的绩效分析出发希望说明金融产业与我国宏观政策四大目标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现在金融产业绩效与宏观调控手段的内在联系。

一、我国金融产业的市场绩效与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

产业组织理论初步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提出的“产业内企业竞争发展的竞争性理论”,直至70年代才由梅森(Mason)和贝恩(Bain)等人在新古典经济学价格理论基础上形成系统的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把产业分解为特定的市场,并采用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理论框架,即SCP模型系统分析。

传统理论的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在技术进步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

现代产业的市场绩效可以从其外部性与行业内部收益率水平(IRR)等方面进行考察。经济学上的外部性是指,如果某人或企业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带来危害或利益,而个人或企业又没有因为这一后果支付赔偿或得到报酬,那么这种危害或利益称为外部经济,其中的利益部分就是正的外部性。

(一)我国金融产业对经济增长外部性线性回归分析

我国金融产业GDP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晴雨表”的作用,这就是金融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正的外部性。我分别对1980年―200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金融系统净国内信贷总额(BANK)建立如下回归方程:

GDP=β0+β1Bank+μ

用eviews软件做普通最小二乘法求得结果:

最终模型为:

GDP=6.68E11+0.742303(Bank)

(24.75825)

R2=0.968403;

F=612.9711;

D.W=0.291152

由线性分析可知我国金融产业市场绩效从其外部性进行考察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首先,通过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金融系统净国内信贷总额(BANK)线性回归可见,金融资本与GDP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整个方程拟合程度很高,金融投资业促进了创新,增强了我国经济实力,因此金融资本对GDP的增长的意义重大。但我们也要看到其相关系数仅为0.742303,即就金融产业单独而言对GDP贡献的比重并不是很大。

(二)我国金融产业对劳动就业外部性分析

劳动力需求能否长期适应劳动力供给,各个时期劳动力供给结构能否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实现均衡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的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家就业政策的重点是通过调整所有制结构,广开就业门路解决总量矛盾。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国民经济的“两个转变”,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造成就业结构性矛盾显著上升。就业的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交织一起,就业压力空前增大,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实际状况需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机会。金融产业通过投资大中小型企业为国家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并促进出口。由此可见金融产业对劳动就业同样有着正的外部性。

(三)我国金融产业对物价稳定的外部性分析

我们知道物价水平与货币供给息息相关,M0(流通中现钞),狭义货币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及广义货币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的变化必然对物价产生影响。我们从上又可以看到货币的供给是由金融系统中的银行存款派生出来,这样金融产的健全与否必然对物价产生外部性。然而网络银行的发展和电子货币的普及对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能力本身将会产生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电子货币的普及使得商业银行支付准备需求趋于不稳定化,从而影响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能力。中央银行是通过对与商业银行的支付准备有关的供需关系施加影响而产生金融调控作用的。如果电子货币的普及过于快速且大幅度推进的话,经济整体对现金的需求会发生相当大的变化,其结果使得商业银行对支付准备的需求发生大幅波动,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可能性是不可否决的,其外部性是正是负很难下一定论。

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8月M2与M1间增速差所形成的“喇叭口”继续缩小至2.37个百分点,为年内最小。分析人士指出,M1增速的上扬,说明企业投资冲动更强、以可支付的形式存在的资金更多,这将使得商品和劳务市场普遍受到价格上涨的压力。经济增长从“过快”转向“过热”的几率将会大幅度增加。

(四)我国金融产业对国际收支的外部性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生产力的迅猛提高,交通和通讯设备的日新月异,国际经济关系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而任何一种国际经济关系的进行,都离不开货币流通和信贷活动,换句话说,都离不开国际金融交易。正因为如此,国际金融交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几乎所有其他与国际经济有关的各部门的增长速度。举例来说,改革开放后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我国生产的增长速度,而国际金融交易的增长速度又大大超过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国际金融业务的空前发展,必然有由国际贸易和非贸易资金往来所产生的国际收支问题。前面所提到金融产业的投资会带动出口从而产生正的外部性,而金融产业的快速发展会加大金融风险,从而带来负的外部性。因此其外部性是正是负责也很难下一定论。

由上分析可知,金融产业以其特殊的产业背景有着与其他产业不同的外部性,即金融产业与宏观调控四大目标有着与其他产业不同的特殊因果关系。

二、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与我国金融产业的完善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改变货币供给量的具体方法或途径。一般来说由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改变再贷款、再贴现利率;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面我将分别讨论各项货币政策工具与金融产业的联系,以及执行中的问题及改进。

(一)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通过买卖有价证券改变货币供给量。虽然央行频繁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意图予以收缩信贷。但货币、信贷的增长势头仍不减。”首先,在我国,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尚未发展到成熟阶段,利率并未完全市场化,使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缺乏必要的条件,以至收效甚微。央行只能采取贴现率、窗口指导、利率管制等其他调控工具,这就使商业银行的行为对货币政策的效力具有更大的作用。交易品种或缺,金融工具和手段创新滞后,货币市场缺乏流动性,地区分割的银行间分隔严重,交易不活跃,货币政策传导缺乏广度,低速低效。其次,债券市场特别是国债市场上种类不多使公开市场缺乏载体,另一方面交易不旺,以调控基础货币为目的的公开市场业务缺乏交易基础,严重阻碍了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的发挥。

(二)改变再贷款、再贴现利率

再贴现机制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和规定贴现条件来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给和需求。从1998年3月起再贴现利率成为独立的利率体系,不再继续与同期再贷款利率挂钩。同时下调再贴现利率并延长再贴现最长期限。1999年,中央银行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再贴现业务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改进了再贴现业务的方式,扩大其范围,使年末余额达500亿,增长51%。

商业银行在资金短缺是可以向中央银行提出借款要求或贴现要求。中央银行按一定的利息率可以满足商业银行的要求。再看我国这项政策的实施情况,在我看来从我国央行成立以来,几乎很少运用或正确运用这项政策工具。取而代之的是直接的商业银行利率控制。

直接利率控制的情况,央行从1996~2002年的7年间,连续八次降息。其目的很清楚,通过降息适度放松货币、信贷的供应。但执行的结果,除第8次降息外,其他一些年份的货币、信贷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是下降,一些年份则表现很不规则。其根源依然是金融产业的非市场性太强。所以我们要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定价机制,实现有效配置金融资源,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而缺乏弹性和灵活度的官定利率的国内金融机构,必将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现在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这既是过去货币政策的延续,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它将对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推进金融机构改革和增加就业都有积极的影响。

(三)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改变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数量和货币扩张乘数,从而达到控制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能力和货币供应量的目的。为保持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央行再次将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央行宣布提高一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坦白地说,如此的调整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原因就在于政银不分,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盈利模式制约。地方热衷于追求速度和政绩,银行为了取悦地方长官,便盲目支持这些没有经济效益的投资,既浪费了资金,又增加了呆账。商业银行这种不正确的盈利模式及行政行为使得准备金率形同虚设。

总之,金融产业与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有着极其紧密地联系,而导致宏观调控的手段失灵的根本原因又是我国金融产业不健全,所以要重视金融产业的市场化和独立性。

参考文献:

1、杨学兵,张涛.银行间债券市场的SCP分析[J].金融研究,2003(3).

2、何德旭.中国证券公司考察报告[J].经济学家,2003(2).

3、姚秦.中国证券业的集中度:现状、成因及趋势[J].改革,2003(1).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篇(8)

虽然这些文献对研究金融体系不稳定性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主要着眼于影响金融稳定性的单方面因素,没有综合考虑金融系统的开放性、复杂性、非线性和动态性,比如对这次次贷危机的分析,因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金融不稳定性存在的问题。而在这方面,作为普遍科学方法论并被誉为“宇宙至高无上的哲学规律”的熵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本文就尝试从熵理论出发来分析金融体系不稳定性问题,并试图给出减少金融体系不稳定性的政策建议。

二、熵理论简述

克劳修斯(1864)提出熵的概念,指在能量释放转化过程中不能被转化做功的能量总和,用来反映系统中无规则运动的微观混乱程度。系统中可做功的那部分能称作系统的可用能(),不可用能记作,系统总能记作,则:。熵的定义及度量就由下式给出:

(1)

其中C为任意正值常数,这就意味着熵与系统的不可用能成比例。

孤立系统和外界之间完全没有任何相互作用。对其而言,按照热力学第一定律,,同时按照能量的降级原理,必然是负值,所以对于孤立系统,必然有(熵增原理表达式):。因为任何一个系统连同其外界一起就构成孤立系统,所以我们将其写成:

(2)

可以看出,孤立系统的熵总是趋于增加。这一结论意味着孤立系统的状态变化过程只能朝着熵增的方向进行。同时也意味着孤立系统只有当其熵最大时才能达到平衡状态。因此孤立系统的平衡条件是:。在封闭系统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时,其行为状态总是由非平衡态向平衡态发展,经过一定时期后形成静止的平衡状态,它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也不与外界发生联系,整个系统呈现出均匀、单一的特性。这是一种僵死、混乱、无序的状态。在系统分析中,熵值越小,表明系统越有序;反之,系统越无序。当系统平衡时,熵值最大,系统最混乱、最无序。

针对孤立系统的熵增问题,普里高津提出了开放热力学系统熵变公式:

(3)

耗散结构理论利用上式指出,提高系统有序性就要控制系统熵增,其必要条件是,系统向外界排出熵或从外界吸收负熵,即,且满足。开放系统能与外界交换能量,也能交换物质,使其在不断地耗散能量(产生熵)的同时,又从外界更大的环境中得到能量(产生负熵)。正是这种非平衡态势的热力学运动使系统不断优化。

三、金融熵的引入

熵理论已经从单纯描述微观世界的热力学物理概念,演变为一个与自然和社会相统一的动态开放的概念。这一理论也被推广到几乎所有科学领域,包括社会学范畴。爱丁顿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将熵增定律誉为“宇宙至高无上的哲学规律”,爱因斯坦则称之为“一切科学的根本法则”。

尽管熵理论在自然科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成功,然而若直接把它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如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必然会产生不少问题。因为任何理论都有其适用范围,不加限制的推广是不可取的。本文把熵分为热力学熵和非热力学熵两大体系,后者主要指一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熵,并对非热力学熵变规律界定为:在同一层次上,系统内的正熵和负熵具有共轭性(既共存又相反的性质),总熵变等于正熵、负熵的累加之和,其结果属于实数,可分为大于零、等于零、小于零三种情形;对于理想情形,总熵变等于零。虽然金融体系和热力学体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运动体系,存在不同的运动形式,但是金融体系中却存在着与热力学体系中产生熵的相似条件。这两种看似完全不同的运动体系实质上都是传递能量的运动系统。正因为这一点,我们试图把金融体系和热力学体系进行模拟,把金融资源的运动和热运动结合起来,提出金融熵的概念。

金融体系是一个金融能量持续运动并不断转化的系统,而且人类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具有不可逆性,所以一切金融资源的运动都是不可逆的过程。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这正是系统产生熵的条件,因此,金融体系的不可逆性的运动形式必然会产生金融熵。本文将金融资源定义为:在某一时期内可转化为实体经济投资的金融资产。将金融体系所拥有的金融资源总和称为金融资源的总供给,把单位金融资源所能实现的GDP产出称为金融资源的产出能力,把金融资源的总供给与单位金融资源产出能力之积定义为金融能量。同时将金融系统中所贮存的金融能量的无效耗散部分称为金融熵,以这一概念表示金融系统的混乱程度。

四、用金融熵对金融不稳定性的阐释

着名的货币金融学家弗里得里克·S·米什金(Fredric S.Mishkin)在《全球金融不稳定:分析框架、现象和问题》一文中对金融不稳定做了这样的定义:“当金融体系所受的某些冲击已经明显干扰了信息传递,进而导致金融体系不再能有效地将资金传输给生产性投资机会时,金融不稳定就发生了。事实上,如果金融不稳定的程度达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它就会导致整个金融市场功能的丧失,即引起人们通常所说的金融危机”(Mishkin,1999)。简言之,金融不稳定是指在各种内部冲击之下,大部分或所有金融资产的价格和规模在一定时期内出现超常变动,进而导致金融体系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且影响到实质经济正常运行的一种经济失衡现象。在这种失衡达到十分严重的情况下,金融不稳定将表现为金融危机,换言之,金融危机是金融不稳定的集中表现。

本文将金融不稳定性界定为: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而导致的自身不稳定性及易受攻击性,其实质是金融体系内部的运动状态的混乱和无序的直观外在表现。而其内部的混乱和无序状态是因金融资源在传递与转化金融能量的过程中,出现无效金融能量耗损而致使金融熵增并累积所致。所以,本文认为,金融不稳定性是因金融系统中的熵增而产生并存在的。

金融脆弱性的基本内涵强调脆弱是金融业的本性,是高负债经营行业的特点所决定,这是狭义的金融脆弱性,有时称为“金融内在脆弱性”。广义的金融脆弱性,是指一种趋于高风险的金融机构负债过多、安全性降低,承受不起市场波动的冲击,即广义金融脆弱性的表现。

金融风险是指金融交易过程中因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

五、从熵的角度重新审视金融危机(以东南亚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为例)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 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传统的经济理论告诉了我们很多造成金融危机的原因和解决危机的办法,但九十年代以来多次发生的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却给予这些理论以“证伪”,尤其是1997年影响深远的亚洲金融危机和这次次贷危机出现了许多新特点,说明GNP、通胀率、失业率、财政赤字等传统衡量经济状态的指标不再完全适用,与日益一体化的世界经济相比较,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已经远远滞后了。所有这些变化,促使人们去重新认识现代经济金融体系下潜藏着的不稳定根源。事实上,现代虚拟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倒金字塔结构是现代经济金融体系不稳定的内在根源。这种倒金字塔结构引起了金融系统的熵增,而熵增又诱发金融不稳定性,当不稳定性达到一定程度就引起金融危机。

1.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

(1)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内部经济的矛盾性,即,内部的宏观经济政策、经济体制尤其是企业制度和金融制度的缺陷性因素的积累及由此引发的经济结构、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当与低效率:

①经济发展过热,结构不合理,资源效益不佳。

②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的优势,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正在下降。

③银行贷款过分宽松,房地产投资过大,商品房空置率上升、银行呆账、坏账等不良资产日益膨胀。

④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外资,大量引进外资并导致外债加重。泰国外债1992年为200亿美元,1997年货币贬值前已达860亿美元,韩国外债更是超过15D0亿美元。

⑤汇率制度僵化。

⑥在开放条件和应变能力尚不充分的情况下,过早地开放金融市场,加入国际金融一体化,当国际游资乘机兴风作浪时,一些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不知所措或措施不力,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2)从外部原因看,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引发了金融危机。由于东南亚各国过早地实行了本币的完全自由兑换,于是,国际炒家从当地银行贷出大量该国货币投向外汇市场,该国货币贬值后,再以较低价格购回,除了归还银行贷款和利息外,还可以获得巨额利润。国际炒家的投机对东南亚各国实施的钉住美元的汇率制的稳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总之是当年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过度投资和过度吸引国外短期资本(热钱),都是投向股市、房地产等而没有投向实体经济(制造业),致使经济中产生了大量的泡沫,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产业空心化或去生产性)加之过早开放资本市场给索罗斯等国际炒家以可乘之机(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2.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资产价格泡沫增加了市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贷款机构在利益驱动下放松了信用风险的管理。次级抵押贷款是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本身就属于高风险产品。首先从金融产品创新来看,金融产品创新既有风险又有收益。金融创新更多的还是要在优质资产的基础上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爆发,因为次级贷款本身就不是优质的产品,是有问题的资产,是对于有问题的资产进行重新的整合和打包,当然这种方式有可能适应对有投资风险偏好的人比较适合,反之的话就会造成巨大的风险。在创新过程当中要更多的用优质资产,那么一些不良资产或者是有问题的资产是不宜于创新,否则会增大金融创新过程中的风险。

其次为分散抵押贷款机构的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美国的投资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工具,将同类性质的按揭贷款处理成债券形式在次级债市场出售。最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创新产品是所谓的债务抵押证券(CDO),它是将基于次级按揭的MBS(按揭支持证券)再打包发行的证券化产品,这一过程被称为二次证券化。在这次证券化过程中,基础资产池中的信用风险不同程度地转移到不同档次的CDO投资者。此外,以信用违约互换(CDS)为代表的金融创新产品在风险转移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CDS可以用于高级档CDO的信用增强,将信用风险转移给信用保护出售者,进而获得资本市场准入;另一方面,CDS也可以被信用保护出售者用于构造高风险的合成CDO,以承担次级按揭风险来获取高收益。金融创新产品让风险转移进一步市场化、扩散更广。

上述分析表明金融创新与危机产生和传导密切相关,金融创新产品使金融体系信用风险承担总量增加,导致了信用风险由信贷领域转移到资本市场,进而传导到更加广泛的投资者。由此可见,金融创新在本次危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金融业在传统风险的基础上面临越来越大的金融创新风险。可以说金融创新引起了金融系统中的熵增。即:金融创新——金融熵增——金融风险——金融脆弱性——金融不稳定性——金融危机。

六、减少金融体系不稳定性的政策建议——构建我国的金融稳定制度

源于金融脆弱性(Finacial Fragility)的特征,金融危机(Finacial Crash)已成为世界金融史上的一个幽灵。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2000年,共有93个国家先后爆发了112场系统性金融危机。频频爆发的金融危机让各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从金融机构本身到财政、货币以致经济、社会和国家安全都受到冲击。因此,防止金融脆弱,建立稳定金融制度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篇(9)

一、引言

在现代经济社会,金融业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逐渐成为一个覆盖范围广泛、与日常生活结合日益紧密的服务型行业。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财富增加,社会对金融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金融创新与金融产品层出不穷,金融的触角已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并已成为普通家庭关心的内容。在这种背景下,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不仅是金融专业学生所必须的,而且是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如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管理学、会计学所必须的。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金融学》课程,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如国际贸易、工商管理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学科必修课,可以充实完善其专业课程。对于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金融学》是一门选修课程,供对金融学有兴趣的非财经类专业学生选修。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的特点和培养人才的目标与规格不同,固而对金融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内容、知识结构、专业需求是不同的。再考虑到《金融学》课程内容众多,在短短的四五十个教学课时中,教师不可能将全部内容介绍完,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与需求的基础上,精心安排各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差异化教学方法。

二、不同专业对《金融学》的教学要求不同

(一)金融学专业

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一般是在学生完成各经济类专业共同的核心基础课,如在学习完《西方经济学》后开设。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正如我国金融学研究的鼻祖黄达先生所言:“金融领域,广阔而深邃,通常只能瞄准一两个方向深入。要想深入一点、几点,必须对金融的‘全局’有必要的、概略的把握。因为没有足够的宽阔基础作为支撑,只求在狭小的范围深入,进到一定程度就会难以继续。而所谓把握‘全局’,就是要求能对金融领域的主要构架如金融理论与金融知识,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国内金融与国际金融等等之间的有机联系,有一个较为全面——哪怕是概略的——了解。”《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科体系的基础课程,恰是对金融学进行整体性、框架性的介绍,其中既有宏观金融层面的理论阐释,又有微观金融运行的原理分析;既揭示了金融的运作机制与规律性,又阐明了金融学科所研究的范畴、重要内容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鉴于《金融学》对于金融专业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金融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点、知识体系、基本原理、理论前沿和动态,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良好的理论基础;二是注重对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开拓视野,提高思考的广度、深度与高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实践证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这样才能产生进取的精神。若通过《金融学》的学习,学生能激发对金融的兴趣,这将会对学生未来的深造、职业生涯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纵观中外古今,实体经济的发展最后都离不开资本的运作,而在当今社会,金融的作用越发凸显。因此,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有必要系统地掌握货币、信用、利息、银行等多方面的理论与业务知识,能够运用货币信用方面的理论与业务知识,更好地从事企业投资管理、市场营销、企业风险管理等活动。因此,不少高校已经把《金融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

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相比,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在金融理论方面的要求可以放低些,但应注重金融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联系实际和融会贯通,使学生掌握与其专业的业务活动联系紧密的现代金融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从而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能灵活运用现代金融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来进行资金管理、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活动。

三、不同专业的《金融学》教学内容应有所侧重

《金融学》课程内容繁杂,涉及货币、信用、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货币供求、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和金融监管等问题,几乎涵盖了整个金融领域。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学整体水平和质量,并兼顾不同专业的需要,是《金融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在界定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安排差别化的教学内容。基本教学内容是各专业教学中都必须覆盖的,也是各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以实现各专业学生掌握该课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求,例如金融学的基本概念、金融市场的基本情况、金融中介机构的构成、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等;而差别化的教学内容是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专业特点、专业需求而进行的选择性教学。

(一)金融学专业

如前所述,对于金融学专业学生来说,《金融学》是其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在课程安排上,《金融学》一般是在修完《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之后开设的,同时又是以后陆续开设的《中央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一方面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对金融有个全面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内容重复或遗漏。具体来说,对于金融学专业的课程内容重点有三个:一是学生应深刻理解金融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如货币、信用等基本概念,利率决定理论、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等。这些内容是金融学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因此对他们来说,这些内容不是简单知道就可以了,而要全面、深入、准确地掌握;二是教师在授课中应侧重对金融学框架的勾勒,让学生对金融领域全面、清晰地把握。而对于具体的宏观金融问题可以适当简略,这些内容学生已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接触过。微观金融方面,有关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内容也无需介绍过细,这些内容在后续的专业课程里都会有详细的介绍;三是引导学生对现实中的金融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并密切关注金融理论研究前沿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都或多或少要与货币、银行打交道,但是对理论要求没有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高。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降低理论深度,如货币供求理论、利率决定理论、金融监管理论等可以简略地说明,而增加与所教学生专业有关的、实践性的内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应该加强与贸易有关的金融知识,如信用工具、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业务和国际金融危机等方面内容的介绍。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增加与企业管理活动紧密联系金融知识的讲授,这些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如商业票据、股票、债券、期货市场等。(2)企业管理人员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打交道时所需掌握的基本金融理论知识,这关系到企业资金的运营问题。具体如商业银行运作机制、业务范畴,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证券发行业务等。(3)国家宏观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如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汇率政策对企业的影响,等等。

(三)非财经类专业

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主要是抱着兴趣来选修这门课程的,激发学生对金融的兴趣,使他们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金融知识是教学的目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精简理论性较强的货币金融理论的讲解,将重点放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货币银行学知识中,如各种金融产品的比较、家庭理财的理念等,还可以介绍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金融问题,如对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介绍,可侧重介绍危机对企业和老百姓生活的影响等,而对于危机深层次的原因的理论分析则可以简略些。

四、区别不同专业,采取有差别的教学方法

与《西方经济学》课程相比,《金融学》课程内容多而庞杂,不似前者的体系清晰完整,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经常感到知识点零散,找不到学习的重点。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等课程相比,该课程理论性强,内容单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如何根据不同专业《金融学》课程设置特点及课程性质,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各自的教学目的,是教师在《金融学》教学应认真研究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一)金融学专业

如前所述,对于《金融学》课程,金融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全面掌握金融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点、知识体系、基本原理、理论前沿和动态外,还要培养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能力。因此,教师首先要把《金融学》课程中的知识点、理论讲通、讲透。在此基础上,再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金融的兴趣,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我认为一个较好的方法是在每次课开始时拿出5—10分钟,对一周的财经新闻进行回顾。这样有两个作用:一是能让学生了解中国和全球金融情况,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的习惯,这对《金融学》这类社会性学科的学习是必要的。二是在新闻解读的过程中,教师能引发学生对金融问题、金融现象的思考,加深学生对金融理论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达到以上两个效果,教师首先应注意财经新闻的选择。一周内国内外发生的财经新闻往往很多,如果都讲,时间上不允许,也没有必要。新闻选择可以有这几个视角,一种是选取影响重大的事件,如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另一种是结合目前的热点和所学的知识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件。如近年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介绍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这一部分内容时,我看到一则题为“淡马锡来到荷花池”的新闻。新闻的主要内容谈到新加坡淡马锡公司通过设立富登信实服务有限公司给成都的莲花池批发市场的商户发放贷款。这则新闻事件本身很小,但我希望能以小见大,以此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新闻标题提出后,学生的第一反应是觉得很奇怪:该标题是什么意思?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我由浅入深介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存在问题等,最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应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整节课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课后不少学生和我进一步探讨该问题,有的学生还着手写这方面的论文。

除了选题的问题,教师还应注意新闻讲授的方式。介绍新闻不仅仅是希望学生了解该事件,而是通过该事件引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兴趣。教师可以在介绍新闻时结合学生已学过的金融学原理,精心设置问题、提出问题,启发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具体事件中提炼出事件背后蕴藏的道理,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如果是小班教学,教师可以考虑一学期组织学生就当前的热点金融问题进行2—3次的讨论,以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查阅、整理资料,学生进行思考、交流为线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现在不少高校由于扩招,师资相对不足,很多时候是大班教学,组织讨论的方法会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而影响讨论的效果,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就热点金融问题撰写小论文。对于初次写论文的学生来说,论文的要求不宜过高,主要是希望通过写论文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字数、格式上可以适当放宽,但需强调的是杜绝抄袭。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教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降低理论深度,提高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性。在基本原理、基本的知识点介绍完之后,通过具体的案例,如介绍金融实际热点问题,突出金融知识的运用性。此时对于金融热点问题的选择与金融学专业的选择有所不同,教师应尽量选择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讲授。例如在介绍货币政策时,教师可以结合我国近年中央银行的调息历程,解释中央银行每次调息的背景、原因、作用机制,以及对企业、老百姓银行投资、贷款的影响。此外,教师还可以就一个问题,如信用形式、银行存贷款利率等,鼓励学生自己去找资料、发现生活中的金融学,采取教授与讨论相结合的组合式教学,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篇(10)

新世纪以来,随着贸易和金融的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培养适合未来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每个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国际金融》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所有专业课中“教”与“学”的难度也是最大的。新世纪新形势下新的问题不断涌现,探索与研究《国际金融》的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

一、《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

《国际金融》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条件下,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学科,在结构体系和教学要求等方面与其他课程相比有很大不同。对其特性的把握是搞好教学的基础。

(一)理论抽象晦涩,而且更新较快

《国际金融》属于宏观经济学范畴,许多原理和理论比较抽象、枯燥,而且内容丰富口径宽广,缺乏具体性。比如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汇率理论和利率理论等章节,内容复杂模型众多,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很难理解。同时国际金融相关理论知识的更新速度也较快,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国际金融市场风云变幻,新问题不断涌现,这就要求学生不断学习新理论、研究新现象,单纯靠教材靠老师无法解决问题。但另一方面国贸专业实践性又比较强,学生比较喜欢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训练,对于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比较排斥,所以教学难度非常大。WWW.lw881.com

(二)数学能力与实践能力要求较高

《国际金融》是金融学的分支,需掌握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尤其是外汇与汇率、金融投资与风险管理等章节计算众多,要运用数学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数学能力普遍不如工科,在学习时面临较多障碍,熟练使用数学工具其实是学好所有经济类课程的前提。此外,《国际金融》对实践能力要求也很高,不但有其特殊性且远高于其他课程(如《进出口实务》、《报关实务》等)。因为他要求的不是简单掌握标准的程序性、重复性工作技巧,而是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学生要能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为将来做应用型金融服务工作打下基础。

(三)知识的综合性和关联性强,与其他课程联系紧密

《国际金融》很多知识在其他课程中已经提及,前后联系非常紧密。比如国际收支调节、汇率形成机制、政策组合搭配等很多内容就是《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学习又要具有一定的会计基础,相关货币需求与供给、利率的管理等知识又离不开《货币银行学》基本原理。经济管理类很多课程其实是互通的,要求温故而知新,全面学习、理解并掌握。要熟练掌握《国际金融》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必须通过其他授课老师的先行铺垫工作打下牢固基础,学一门忘一门、存在侥幸心理的学生学不好《国际金融》。

二、《国际金融》教学目标与内容体系的重新定位

《国际金融》教学改革首先是在新形势下对教学目标做出调整。入世以来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人才的要求也从“量”过度到“质”。除了传统的营销、外语能力外,对于那些熟悉金融和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商务谈判等知识的人才也是求贤若渴。《国际金融》作为国贸专业主干课程,既能为将来从事国际贸易宏观管理、认识世界金融经济形势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也能为从事外贸进出口报价核算、经营管理风险的防范及投融资安排提供业务上的指导。因此,《国际金融》教学目标应由以往单纯的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向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培养转变,由单纯注重课堂教学向模拟实战、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转变,由单纯注重教师授课向积极开拓学生思维、启发学生自我探索与研究转变。

围绕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国际金融》教学内容体系也要进行同步调整与更新。随着金融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汇率风险与国际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资本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所有企业而言,防范汇率风险,规避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积极利用多种融资渠道增强自身实力,是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故授课时要增加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与风险管理等知识的比重。在中国外汇储备已经突破3万亿大关,国际经济纠纷不断的背景下,对于储备管理、国际协调及货币体系改革等方面知识学生也要积极掌握,这与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现实紧密联系。为了凸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推广素质教育,实践教学部分也要加大授课比重。综合而言,以上内容是编写教学大纲时重点强调的几个方面,也是和传统教学内容体系相区别的地方。

三、《国际金融》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比教学目标与内容体系的重新定位更为关键,也是《国际金融》教学改革的核心所在,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教学

首先是多媒体教学,它主要采用图表、视频和文字相结合的方法,效果比传统的文字讲授好很多。目前高校里已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但还停留在充当演示工具的层次,未能真正发挥优势。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综合使用多种多媒体形式,《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全方位利用多媒体技术。比如讲解世界主要金融市场、金融危机等内容时完全可以让学生观看专题教学光盘、金融题材电影等音像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再比如讲解一些逻辑性较强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时,为了避免空洞说教,可在ppt中加入示意图或者简单的动画,笔者采用了这些方法后效果事半功倍。

其次是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实施教学。这里面要注意搭配问题,应是课堂教学为主,辅以课外网络教学。我们要建立专门的课程网站,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大纲与计划、章节重点与作业、自我测验、留言答疑等,有条件还可以加上授课资料和录像,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这些是常驻内容,还可以随教学进度定期增加一些热点专题。师生课外互动也很重要,网络聊天已普及,我们可以借此实现师生的课外交流,拉近师生距离。经济类课程共同特征是热点多变化快,网络教学可以使信息零距离传递并及时更新,先进性远超过课堂。教材选用也很重要,高教版杨胜刚、姚小义主编的《国际金融》配有专门的网络课程网站,资料齐全,附带的学习卡可让学生直接通过网站自学。笔者实际使用中效果不错,值得推广。

(二)加强案例教学与双语教学

首先,案例教学是加深知识理解的最好途径。当下很多高校在推广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是其中最简便易行的一种。它讲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总结,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国际金融》案例丰富,具有来源广泛、题材多样和时效性强等特点。比如在讲解“外汇和汇率”时,可加入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案例,讨论影响汇率波动的各种因素及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而讲解“外汇储备”时,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讨论外汇储备的管理及运用。案例的选择是成功关键,要遵循两大具体原则:第一,案例要选择早有定论的历史事件。案例教学主要是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所以要避免无谓的争论。第二,案例要选择非常典型的事件。案例本身应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所以要精心筛选那些经典的有价值的案例。

其次,实施双语教学是由《国际金融》自身特性决定的。它研究的是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的均衡问题,具有很强的涉外性,双语教学是培养学生涉外经济活动能力的最佳选择。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用英语对专业术语、基本原理进行一定程度规范表达是起码要求。为了在未来工作中与外籍客户顺利沟通和协作,更要不断通过各种英文媒体(尤其是国外网站)获取最新信息和发展动态。双语教学中有两个问题要特别注意:一是避免注重形式忽略内容,英语只是一个语言工具,对基本原理和理论的深入掌握才是目的;二是避免纠结内容忽略难度,如大幅降低难度会导致课程内容过于浅显,这不利于知识掌握及后续课程跟进。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好“度”,中英文教学必须灵活,英文授课的比重要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高低而定,同时也要根据讲课内容的难度灵活变化,否则效果适得其反。

(三)大力提倡推广实践教学

《国际金融》目前严重缺乏实践教学的支撑,很多经管类课程其实都是如此,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对于实践教学我们不能单纯以实验、实习去理解,针对《国际金融》这种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实践教学的途径可以是多方面的,不应拘泥于具体形式。《国际金融》实践教学可从理论实践和操作实践两方面着手:

1、理论实践,包括课堂讨论和课外讲座,目的是丰富学生理论知识提高素养。首先我们可以经常将一些理论难题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在课堂进行讨论,通过互动实现师生交流与共同提高。学生加深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也可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讨论教学有一定流程,先要做好动员精心选题,如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然后分组讨论,教师同时及时给予引导;最后教师总结,形成讨论报告或者小论文等成果。其次我们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学术报告会,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讲座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专家型讲座,主要针对与课程联系比较紧密、影响很大的社会热点问题;二是实务型讲座,通过聘请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金融相关业务的一线骨干(如中国银行外汇交易业务员)进行操作性理论指导。通过听讲座以及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可以极大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操作实践,包括校内实验室模拟实践和校外实习基地社会实践,是实践教学的重点。首先是模拟实践,这需要建立专门的金融实验室,一般包括“金融教学”和“模拟交易”两大系统,既可提供即时证券、外汇、期货等金融市场的相关行情和资讯评论,也可同步进行相关模拟交易活动。如讲解外汇知识时,可安排学生进行外汇模拟交易,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学习外汇投资的技术方法,亲身体会外汇市场的风险。其次是社会实践,校外实习基地可满足需要,这也为学生提前进入社会、从事相关金融工作打下基础。笔者课余时间经常带领学生到银行、证券公司或外贸公司等校外实习合作单位进行参观实习,这种学以致用、言传身教的做法很受学生欢迎,增强了他们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不管将来从事外贸工作还是金融服务,都能从中获得很大帮助,很多甚至提前实现了就业。

四、结语

作为《国际金融》授课教师,诚然应在掌握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教学思想积极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备理论实践能力、竞争适应能力的优秀人才。但换个角度讲,课程学习包括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单纯教师讲学生听只会事倍功半,因此《国际金融》教学改革重点应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思路应是先启发引导,然后设计出若干问题让学生自学,最后做分析和总结,这样才能把“教”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教师的“教”真正实现学生的“学”,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尤其要强调的一点。

参考文献: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F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026-02

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国际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跨学科性,目前已成为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甚至政治学研究的前沿之一,引起众多研究者关注,研究成果颇丰,但查阅国内相关期刊学术论文,至今未见对FDI相关文献长时间序列的研究热点分析。为此,笔者采用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2005-2014年国内17种CSSCI期刊发表的部分FDI研究论文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找出薄弱环节,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FDI相关研究者、政府决策者和企业国际化提供启示和借鉴。

一、文献来源及统计

本文文献来源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影响力较大或与FDI研究密切相关的国内17种CSSCI期刊:《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研究》《南开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学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中国软科学》《财经研究》《财贸经济》《经济评论》《国际经济评论》《国际贸易》问题等。因单一检索方法遗漏文献较多,笔者采用多次、多级检索:先以刊名高级精确检索,检索时间段限定为2005-2014年,再分别以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FDI”在结果中精确检索。首先依据文章题目、关键词、摘要等,对检索所得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删除会议通知、书评、简讯、简论、与FDI相关性较小文章后,最终选定866篇论文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各期刊均未统计增刊文章)。需要说明两点:一是尽管国际贸易与FDI密切相关,但主要是国际贸易数据报告,研究论文较少,未做统计;二是因检索设置条件、撰稿人水平所限,仍有很多高水平论文被遗漏。

二、研究热点追踪

综合大部分FDI研究论文题目、关键词、摘要等,将866篇检索文献分为8个研究主题进行统计:区位选择与产业结构、人力资本与工资就业、生态影响与环境控制、溢出效应与技术创新、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进出口与国际贸易、汇率变动与金融发展、其它(上述7个主题相关性较小论文)。交叉主题归为相关性更紧密主题。研究热点依次简述如下。

(一)区位选择与产业结构(20.09%,该主题所占比例,下同)

FDI区位分布及影响因素、产业结构及转型升级是国内近10年、也是未来持续的研究热点。FDI区位选择一般涉及成本因素、市场因素、制度因素、集聚因素等。其中,成本因素主要包括生产与交通成本、交易和信息成本、劳动力成本,市场因素指市场潜力及大小、市场接近性、市场规模及增长潜力,制度因素指政治、经济、法律、转型体制、贸易壁垒、政府政策及福利水平,集聚因素如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劳动力及产业集中等。颜银根[1]采用面板Tobit模型,发现市场潜能、地理集聚、同源国效应、地区工资水平等因素对FDI区位选择有重要影响。周燕[2]从FDI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转变、FDI与区域产业结构变动、FDI与我国制造业内部结构转变三个层面,分析我国FDI产业结构的转变效应。

(二)人力资本与工资就业(6.81%)

从机理上看,FDI可以提高东道国人力资本水平和人力资本总量,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及其他类型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罗军[3]利用2002-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人力资本为门槛变量构建门槛回归模型,发现人力资本较低阶段FDI拉动低技能、抑制高技能劳动力就业,中等人力资本阶段FDI对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无显著影响、低技能劳动力有负影响,高人力资本阶段FDI显著拉动高技能、抑制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冯伟[4]理论模型及计量检验发现,一定范围内劳动力成本提升对FDI产生正向激励作用,越过拐点值后产生阻滞作用。许和连[5]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发现外资企业通过影响劳动力供求对内资企业工资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外资企业通过支付高工资行为对内资企业存在明显负向影响。

(三)生态影响与环境控制(8.55%)

显然,FDI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促进经济规模扩大和产业结构调整,但FDI投资规模与投资结构也对投资地区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刘倩[6]对金砖国家1985-2007年面板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无论人均收入水平高低,FDI流入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O2排放压力;面板数据因果检验表明,较为发达国家FDI、出口贸易与碳排放均存在显著联动关系,较为不发达国家CO2短期内影响FDI份额变动。朱平芳[7]对2003-2008年中国277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地方政府为保持本地相对优势采用竞相降低环境标准方式吸引FDI,发现环境政策博弈显著存在,环境规制对FDI影响不显著。

(四)溢出效应与技术创新(25.98%)

FDI在国家和区域间流动,带来产业内和产业间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备受研究者关注。谢建国[8]利用中国1994-2003年省区面板数据,发现外资企业比国内企业具有相对较高技术效率,FDI对中国省区技术效率提高有显著溢出效应,具有区域差异性。李晓钟[9]采用我国2002-2006年省区面板数据,表明FDI能明显提升区域一般技术创新能力,且东部较高、中部次之、西部不明显。王鹏[10]采用2001-2010年十三省市经济数据,指出FDI对新产品产出促进作用明显,对专利产出影响不显著;官学合作、官研合作和产学合作对新产品产出和专利产出均有显著正向作用。

(五)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10.28%)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是FDI研究的核心问题。郭熙保[11]在基准计量模型引入外资特征因素分析FDI数量、FDI特征与经济增长关系,发现FDI促进经济增长作用显著大于国内固定资本投资。随洪光[12]利用PCA方法测算主要发展中引资国经济增长质量,采用静态面板和系统GMM方法分析FDI作用及政府影响,指出FDI显著提升亚太、非洲、拉美地区东道国经济增长质量。孙宁华[13]运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方法建立实际经济周期模型,发现加入FDI冲击的实际经济周期模型较好地模拟了我国实际经济波动特征。

(六)进出口与国际贸易(9.47%)

FDI与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两种最重要的国际经济关系。其中,FDI的出口贸易影响是研究者关注重点。严兵[14]基于地区差异视角构建ECI指数,发现外资进入提升东部地区出口竞争力,未对西部地区产生显著影响,对中部地区甚至产生负作用。綦建红[15]从农业部门FDI对农业进出口贸易影响视角,对1983-2004年经济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检验,发现农业部门吸引FDI和农业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稳定相关关系。

(七)金融发展与汇率变动(9.24%)

汇率波动和金融发展是FDI充分发挥投资拉动作用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十年国内学者也比较关注。毛日N[16]运用投资理论和汇率风险规避理论,考察人民币实际汇率不确定性对东道国市场导向型和出口导向型FDI择机进入东道国市场的影响。杨海燕[17]利用全国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数据,从地上和地下经济两个角度对中国外资企业逃税规模进行宏观测算,指出外资企业助推中国经济增长,但逃税现象愈演愈烈对中国财政收入和经济可持续性有很大负面影响。金洪飞[18]指出国际金融危机通过我国和FDI输出地之间的相对实际工资、相对实际GDP、FDI输出地的利率水平和实际广义货币、实际进出口总额、实际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对我国FDI有显著不利影响。

(八)其它(9.58%)

进入模式与流入性质、房价、城市与城镇化等,研究者关注较少且比较分散。李善民[19]构建三阶段实物期权模型,指出东道国工程建设速度、经济增长率、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影响FDI进入模式选择,政策引导直接并显著影响FDI进入模式选择。况伟大[20]在存量模型基础上构建外资参与的房地产市场局部均衡模型,理论模型显示需求环节外资流入导致房价上涨,开发环节外资流入导致房价下降;实证研究发现开发环节FDI对中国大中城市房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FDI对房价影响大于房价对FDI影响。

三、结论与展望

采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相结合,分析了近十年国内17种CSSCI期刊发表的866篇针对FDI研究论文的研究热点,主要结论如下:研究热点主要有区位选择与产业结构、人力资本与工资就业、生态影响与环境控制、溢出效应与技术创新、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等。汇率变动与金融发展是研究弱点,研究者给予的关注较少。进入模式与流入性质、房价、城市及城镇化与FDI关系研究等研究方向比较分散,每一个小方向研究文献较少。

总体看,近十年国内FDI研究因研究视角、理论基础、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使用经验数据不同所得结论不一样,部分文献缺少长时间的动态序列分析;国家、省域等大尺度层面研究较多,城市、县域等中小尺度层面关注不够;国别区位决定和国内区域分布决定研究较多,国家间或大范围区域间对比分析较少。对此,研究者应该给予较多关注。另外,未来几年生态影响与环境控制、人力资本与工资就业、区位选择与产业结构也将成为国内FDI研究者的关注重点。

参考文献:

[1] 颜银根.FDI区位选择:市场潜能、地理集聚与同源国效应[J].财贸经济,2014(9):103-113.

[2] 周 燕,王传雨.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转变效应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8(3):148-152.

[3] 罗 军,陈建国. FDI、人力资本门槛与就业[J]. 世界经济研究,2014(7):74-79.

[4] 冯 伟,邵 军, 徐康宁.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与外商直接投资:基于我国1990-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1(6):3-20.

[5] 许和连,亓 朋,李海峥.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力市场与工资溢出效应[J].管理世界,2009(9):53-68.

[6] 刘 倩,王 遥.新兴市场国家FDI、出口贸易与碳排放关联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4):97-105.

[7] 朱平芳,张征宇,姜国麟.FDI与环境规制:基于地方分权视角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11(6):133-145.

[8] 谢建国.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技术溢出[J].经济学:季刊,2006(4):1109-1128.

[9] 李晓钟,张小蒂.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及地区差异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9):77-87.

[10] 王 鹏,张剑波. 外商直接投资、官产学研合作与区域创新产出[J].经济学家,2013(1):58-66.

[11] 郭熙保,罗 知.外资特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9(5):72-65.

[12] 随洪光,刘廷华. FDI是否提升了发展中东道国的经济增长质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11):3-20.

[13] 孙宁华,黄 勇.商业周期中的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波动[J].国际贸易问题,2013(7):136-157.

[14] 严 兵. FDI与中国出口竞争力[J].财贸经济,2006(8):51-55.

[15] 綦建红,王 平.外商直接投资对农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J].财经研究,2007(2):100-107.

[16] 毛日N,郑建明.人民币实际汇率不确定性与外商直接投资择机进入[J].金融研究,2011(5):42-57.

[17] 杨海燕,庄序莹. 在华外资企业逃避税规模及特征[J].财贸经济,2014(10):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