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6 15:52:33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促进我校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地位重要、作用重大。

一、构建和谐校园中现存的问题

回顾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我们可以看到:建设和谐校园在多数学校已形成共识,但在实践中凸现的认识问题,有时影响到和谐校园构建的质量和效果,也成为各校构建和谐校园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物质论”认为,投入多才能搞和谐校园建设,教师收入少的谈和谐校园建设没有说服力;“超前论”认为,社会和谐了,学校自然会过渡到和谐,学校率先和谐有点盲目跟风,忽视了学校对社会应有的导向辐射功能;三是看“窄”了,把构建和谐校园只理解为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建设,搞几个建设项目、开展几项活动即可。因此,要搞好和谐校园建设,还要全方位提高实践主体对和谐校园建设的认识,必须放在学校的前途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

二、构建和谐校园的时代意义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展的要求。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的和谐。同理,一所学校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师生的和谐人生筑就的良好思想和道德基础。为构建和谐社会造就一大批建设主力军,离不开学生在和谐校园里的熏陶。德育恰恰是突出了对“人”的教育,起着唤醒师生主体意识、责任意识、自我完善意识的任务,使教师秉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优良传统,促进德育工作与教育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实习实训、就业指导等各项工作的联系、渗透和融合,并通过管理机制的合理运作,在管理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让学生学会判断并吸纳有益养分,使其品德发展得到完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习惯和谐发展。

三、构建和谐校园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和谐校园的构建要求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崇尚学术的理念、服务社会的理念、持续发展的理念、面向世界的理念、引领社会的理念、人才培养理念,从而提升办学实力,增强社会公信力,使学校走上科学发展的快车道。具体地说,就是在和谐理念引领下,用科学发展观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1.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和谐校园建设,是由二者的本质和内涵决定的。作为和谐社会内涵中的和谐校园建设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大矛盾的全面和谐,其中,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为了认识和解决人们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问题,由诸种方法所构成的科学体系。构建和谐校园对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中,掌握和应用科学的方法及其理论体系,研究和谐校园形成、发展的规律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并寻求二者的有机结合,自觉地依照规律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构建和谐校园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校园构建中追求最佳效果的必然选择。

2.观念创新,确立和谐教育的目标。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和谐的人要靠和谐的教育来培养。和谐的教育是指教育的各个构成要素相互协调、有机统一。用和谐的方法培养和谐的人,需观念创新。当前,在学校逐步推行的全方位考评学生的评价体系代替了实行多年的“评三好”就是实现和谐教育目标的新举措,因为二者之间隐含着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即如何理解教育方针中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全面发展意味着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但另一方面,根据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发展人的个性,培养人的爱好,使其有所长,也是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3.科学民主决策,依法治校,确保校园长治久安。民主决策的内涵在于学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改进治校方式,做到科学治校、民主治校。广大师生员工的意愿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基础,一个民意顺畅的氛围也是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 体现在决策机构,就是要高度重视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并把这些凝结着智慧和对学校关爱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制定决策和部署工作的重要依据,使学校的各项决策最大限度地符合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要善于将办学过程中产生的行之有效的新经验,把群众实践中涌现出来的首创精神,认真地总结、提炼、引导、提升。一句话,学校做出的一切决策,要善于广集民智,真正做到依靠师生员工办学治校。要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师生的法律素质,使广大师生员工知法用法,使教育实践活动和师生员工的行为在法律的保护和规范之下,以保证校园长治久安的和谐局面。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2)

[作者简介]房咏梅(1970- ),女,山东汶上人,通化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吉林 通化 134002)周丹(1988- ),女,吉林通化人,江西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西 南昌 33002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056-02

“硬性灌输”指采用有形的方式,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通过严格的规定和要求,把特定的内容传授给教育对象。主要包括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培训、理论研讨等具体教育形式,其在高校中表现为各高校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授的教学形式。“软性灌输”指采用无形的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没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把灌输的内容融入一定的载体之中,使受教育者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软性灌输”贯彻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原则、民主原则、层次原则、激励原则等重要原则,是上述诸原则综合运用的一种理论成果。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有利于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落后而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等问题,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为党的方针、路线、政策服务的作用。

一、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有助于“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它是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最直接的方式。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活动载体之一,能较好地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活化”,让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只能在将受教育者个体的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道德生活的直接经验与社会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智慧相结合的形式中才能取得,所以需要有一种媒介将两者联系起来,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两者相结合的重要媒介。一方面,社会实践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得以生动、形象、具体地展现出来,使受教育者能够直接感知它,并将对教育内容的理性理解和感性认识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又在践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而产生直接经验,能够更好地将教育内容内化,极大地感染人们,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因此,为了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我们提倡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生产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相结合。

1.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生产活动相结合。社会生产实践活动让受教育者知道了“硬性灌输”教育方法所传授的理论知识是怎样产生的,让受教育者在知其然的同时又知其所以然,使受教育者在头脑中形成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体系。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生产活动相结合,首先,高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生产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其次,教育者要及时将受教育者在生产活动中获得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并将这些经验与书本中相应的理论知识进行比较,让受教育者在比较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生产活动相结合,不仅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2.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区服务活动相结合。参加社区服务可以使大学生全面了解社会并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高校应坚持理论学习,同时与各种社区服务活动相结合,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文化、教育”下基层、进社区活动,让学生到基层接受锻炼、增长才干、坚定信仰,让学生在服务群众中深入体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服务活动相结合,作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法之一,有利于受教育者亲自去领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实现主人翁应有的权利。同时,它也间接地为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并改变原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过于抽象的问题。

二、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文化是校风、教风、学风最直接的反映,具有内在教育导向和潜移默化的功能,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佳载体。因此,在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方面,我们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从而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

1.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校园物质文化载体相结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物质文化载体相结合,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校园文化载体相结合的具体措施之一,它可以潜移默化地使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所讲授的理论知识,为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建筑景观、校园绿化和美化、场馆布置、文体设施、教育教学设施等来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受教育者随时随地接受现阶段国家正在提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高校还可以根据高校培养目标、办学历史和办学传统,对校园建筑、公共设施、主要道路、办公场所等进行全方位的设计,赋予物质环境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充分发挥它们导向、凝聚、激励、协调等教育作用。

2.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校园精神文化载体相结合。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它主要包括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方针、治学态度、道德观、价值观、校风等。社会转型期,当代大学生往往处于反抗与屈从、自负与自卑、自信与气馁等困惑和矛盾之中。通过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精神文化载体相结合,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深入受教育者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让受教育者在学习和工作中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并让所传授的理论知识更加细化地渗透到受教育者的头脑中。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入校园精神文化载体为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起到巨大的作用。

3.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校园制度文化载体相结合。在高校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校园文化制度载体相结合,可以防止“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再次落入思想政治教育重制度轻育人的误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可以使校园制度更加合理化、人性化,使校园制度发挥其本来应该具有的育人功能,这也为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发挥育人作用奠定了基础。在高校应充分利用师生道德行为规范、校园管理制度、勤工俭学制度、奖惩制度和社团活动制度等校园制度文化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养成文明举止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使“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长期存在。

三、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学生社区载体相结合

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与学生社区管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社区载体对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学生公寓和学生社团的各种活动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的结合。

1.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入学生公寓。首先,在学生公寓内设置党团的工作点,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发挥党团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其次,在各公寓中建立学生自我管理组织,使其成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重要载体;再次,通过创建文明宿舍、宿舍文化建设竞赛、公寓板报、宣传橱窗,开展遵守公寓规定、诚实守信等活动,让大学生时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刻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个人素质。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休息的主要场所,也是对学生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场所,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推进学生公寓,更有利于促进“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并达到最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入学生社团。丰富的社团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它不仅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还可以反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极佳渠道。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建设,不断强化学生社团干部的学习和培训,配备专任指导教师对社团进行分类指导,注重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建立长效工作机制,通过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四、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媒体载体相结合

在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上,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媒体载体相结合,正是充分利用了媒体时效性强的特点。

1.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入电波媒体。电波媒体作为媒体的一种,其在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采用广播电视这样形象化的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弥补了过去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僵化、时效性不强、内容传送滞后等方面的不足,为广大的学生更快捷、有效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因此,高校应积极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入电波媒体,使“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在高校中得以实施。

2.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入平面媒体。平面媒体主要是指报纸、杂志等媒介。充分发挥平面媒体的作用,使“硬性灌输”所传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软性灌输”教育方法的帮助下,让受教育者更好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得到传播和弘扬。因此,我们提倡在高校中要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入平面媒体,做到从无形中推动“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

3.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入网络媒体。提倡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媒体相结合的过程中,不能缺少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媒体相结合这个重要的措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入网络领域,实质上就是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助推器,为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提供了便利条件。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网络媒体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相结合的速度。另一方面,在网络领域中,高校通过切实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得到拓展,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引导大学生的行为活动。

[参考文献]

[1]郑润权,陈杨.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9).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C-0054-03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级党政、教育部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对职业院校进行引导帮助、严格规范,以期向企业和经济社会培养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及技术型人才。在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不断被开发应用,逐渐成为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和有效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处于同一校园时空的教育系统中,共同承担着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解决青少年学生怎样做人的基本问题,具备互相融合的诸多条件和重要价值,然而多年来二者“两张皮”的现象普遍存在,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未有效发掘。党的十以来,党和国家政策文件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要求,职业院校应大力提升校园文化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承载能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融合,增强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指围绕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所进行的物质基础、制度管理、意识形态、文化活动等的总体规划、设置和兴建。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四个组成部分,其中物质建设是基础、制度建设是保障、精神铸造是核心和灵魂、各种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是具体表现。

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级组织由教育者对广大师生员工进行包括思想、道德、政治等多方面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之相比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别属于不同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很强的思想性,属于政治范畴的工作;校园文化建设起源于学校管理,实践中也主要应用于对教育教学及全体师生员工的行为进行指导和规范,属于管理的范畴。然而,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国家法律政策上,两者之间都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从理论上进行分析,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强化。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内容,能够促使校园文化建设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为主干内容、以形势政策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知识为重要内容,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思想统一、行为规范、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源;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能够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许多积极向上的内容支持和体现时代特色的思想主题。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物质文化建设中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必要的教学条件和先进的教学工具,如教室、多媒体、图书资料、实践基地等;精神文化建设所提倡的各种正确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巩固和延伸;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落实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制度文化建设能够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培养遵纪守法的理念和行为习惯;行为文化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在国家相关法律政策上,校园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职业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199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实施的《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全面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精神,教育部、相继下发6个配套文件,其中就包含有《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以及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等其他文件。

二、新时期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一)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教育部文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文化性和政治性,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严格遵守中共中央和教育部的指导规范。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要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2)重视和加校风建设,培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3)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4)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职业院校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要依照文件的任务部署,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二)紧跟时代拓展充实思想政治教育新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针对性,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紧扣国家改革发展新形势拓展充实新内容。新时期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重视开展以下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适应时代要求推动学生法律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的进步提高。

1.开展法治教育弘扬法治精神,树立全员法治意识。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强调: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现阶段我国公民的法律知识较为欠缺,法治意识相对淡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尚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职业院校是为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型人才的专门场所,积极开展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活动,加强法治教育弘扬法治精神,树立全员法治意识能够促进学生群体法治理念、法治思维的形成和稳固。随着一批又一批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毕业生走向社会工作生活,必将逐步夯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需的群众基础。

2.开展“四个自信”教育,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心。党的十报告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状态提出了新的要求: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增加了“文化自信”的要求。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大力开展“四个自信”教育,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的道路、理论、制度和优秀文化,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开展职业素质教育,培育工匠精神。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急需大量技术精湛、职业道德水平较高的企业劳动者。国务院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育工匠精神,即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守正创新。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职业素质教育,培育学生群体的工匠精神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召唤,同时也能够提高职校学生就业创新的能力。

4.开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并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开展课题研究,制定各阶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总体框架。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公布,确立了六大学生核心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是中国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必要品格和人格魅力,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大力开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育,将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

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而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近年来一些学校尝试性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二者紧密结合、长效互动的距离相差较远。究其原因,目前二者的融合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缺乏结合互动的组织和保障机制。大多数职业院校将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统一由党委协调领导,具体工作分解落实到党委宣传部、学工处、校团委、校工会等诸多部门,但在学校制度层面少有明确赋予党委协调、统领的职责;党委协调下的各部门一般情况下在学校制度层面是相互独立各司其职的,面对这项新的跨部门合作任务,目前少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奖惩措施,也没有相应的人、财、物保障。其次,缺乏专门的工作队伍。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引导全员树立良性互动的共建意识需要建立一支专门工作队伍,但是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目前许多高校尚未真正整合建立起专门的工作队伍。最后,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少有思想政治专任教师参与策划和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得大多数活动局限在德育或传统文化教育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四、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途径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切实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优化物质文化环境,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物质基础。物质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通过物质环境的熏陶教化和物质载体的功能发挥能够显著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物质载体可从几个重要方面入手:重视和加强校园整体规划布局,体现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思想性、艺术性、概括性和动态美,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融知识、情感和育人于一体,使师生员工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开展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活动所需的场所,如文化活动场地、社会实践基地、网络信息平台、图书馆、广播台、宣传窗等。

(二)完善制度文化建设,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调保障机制。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多部门协同参与、通力合作,各职业院校要完善原有的学校制度和部门工作章程,从制度上落实人、财、物资源的分配以及责任和评价标准,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长效开展,发挥持续育人功能。

(三)与时俱进丰富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的主题和内容。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包括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等。职业院校在培育校风学风、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要结合时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尤其要重视结合党的十以来党中央提出的新任务,不断丰富文化教育主题和文化教育内容,促进受教育群体与时俱进地全面发展。

(四)整合资源建立专门工作队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性和实效性。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互动是学校软实力建设和育人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因此各职业院校需要有能负担起组织、管理、实施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各项活动的专业工作队伍。可整合现有人力Y源,以学校党政工团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学生辅导员或班主任作为队伍的主体,充分利用组成人员的业务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活动的专业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华.试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教育探索,2015(5)

[2]刘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大学,2012

[3]冯霞.浅论思想政治教育对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J].现代阅读,2013(5)

[4]罗刚淮.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写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之后[J].江西教育,2016(31)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4)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与政治素养、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与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紧密相连,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指导他们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但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工作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往往分属不同的部门,缺乏沟通和合作,缺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教育资源不能高效组合,既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又影响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有必要互通有无,加强合作,形成优势互补,从而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双效互动的体现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两者关系相辅相成,具有融通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上的相互渗透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完成高等教育任务的一项根本措施和基本途径。“05方案”以来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因此要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就必须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渗透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支持,引导着校园文化的主流和方向。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应该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属性和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的方针。校园文化强调理想信念教育,注重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其中爱国主义教育是重点,思想道德教育是基础,对大学生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其全面发展是目标。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思想文化也在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坚持不懈地运用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引导学生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促进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这些都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渗入。

(二)途径上的相互补充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主要在是课堂上完成,特别是高校扩招以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都是以“大班课”教学形式进行,这种教学途径上的局限性,必然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灵活性受到限制,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受到影响。

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校园文化活动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的途径,参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各种活动,在这种由大学生自己为主体营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以及由大学生参与的报刊、社团及其他科学文化体育活动和各类文化设施会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充盈着大学校园的各方面建设,从而使得大学校园更富有生机和活力。校园文化活动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途径上,由课堂拓展到课外。由于校园文化活动总能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开展活动,具有明显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时代特征,满足了学生自我管理、主动成才的需要,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能力,更陶冶了情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强有力阵地。

(三)手段上的相互融通

我们在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比较注重认知,在认知方法上强调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本身。传统的教学手段强调教育者对学生的硬性灌输,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与意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社会各领域改革的日臻深入,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出现了利益要求和精神需求的多元化。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这种由教育者自上而下的教育和灌输,只强调学习理论的内容,忽略了教育的多

种形式;只强调施教主体的愿望,忽略了教育客体的需求;只强调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一般通过实践参与和自我教育的途径实现。它注重从感性教育入手,结合院系开展的有序而系统化的系列活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实现理性的飞跃。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日趋丰富,有以知识拓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着眼点的学术研讨类社团,有以凸显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艺术类社团,有以奉献社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志愿者服务类社团。校园文化活动所具有的实践特质和寓教于乐功能,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泛性和生硬性,增强了其针对性、娱乐性,强调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四)目的上的彼此一致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以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潮及国际敌对势力的能力,它的价值导向功能是教学育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高技能人才,而高技能人才一定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强调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校园文化建设也应体现高职特色,反应高职院校的精神面貌和个性特征,使生活于其中的学生受到浓郁的“大学精神”“高职气息”的熏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它的价值导向功能是文化育人。

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各有特点、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在育人的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就是把当代大学生培育成为四个“新一代”,正如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五四”青年节向中国青年群英会致信中所希望的“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③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在高校育人过程中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两者缺一不可。所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为了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双效互动的保障

近几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日益深化,育人的主渠道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和拓展。而校园文化活动也更加富有生命力,充满了朝气和活力,活动中的系统意识和理性色彩也日趋浓厚。但在两者有机结合,共同发挥育人合力的工作思路方面,仍需探索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笔者认为,要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二者的双效互动作用,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机制的保障

为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的结合,需要建立和健全机构完整、操作可行的领导体制。学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成立以主管思想政治工作的书记和分管教学校长为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系部要由党团总支负责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组成院系一级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这样便形成由书记校长领导的纵向机制,又成立了将党、政、团、系联动起来的横向机制。这一机制的有效运转,便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教育机制保障。 转贴于

(二)学校制度的保障

在学校领导小组的统一布置下,各职能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学生处、团委、宣传部)和管理部门(教务处、人事处)通力协作,统一协调,共同制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和校园文化活动安排计划,并纳入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使之制度化和规范化。在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可以要将体现共同教育目标的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尽量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讲授过的内容,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又重复出现,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应尽量做到二者在内容上的一致性,形式上的互补性,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衔接,课堂活动与文化活动相互补充,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使教育资源得到最优化的组合。计划实施过程中,既要遵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的要求,又满足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需要,充分发挥二者的双效互动,追求完好的教育效果。

(三)师资队伍的保障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的有效结合,关键是要培养一支优秀的具有战斗力的师资队伍。他们需要有强烈的政治感和使命感,有较为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有良好的岗位素质和相关的知识结构,有对事业忠诚、对学生负责、乐于奉献、开拓创新的精神。随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对师资培养力度加大,两支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在理论素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与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相比,他们的不足在于除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动态知之甚少。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平时经常置身于学生当中,对学生的了解宛若父母和兄弟姊妹,因此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教育能力较强,而且他们直接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制定和指导,有着丰富的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经验。两支队伍可以通过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

可以聘请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整体实施中,作为教学实践环节的辅导教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或直接承担班主任工作,或担任学生社团或学生活动的指导教师,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去,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更接近学生、了解学生,既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又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理性指导,实现教学与学生文化活动的双赢。

(四)育人环境的保障

良好的育人环境,和谐的教育氛围,更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并取得明显的成果。育人环境的营造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作为必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在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过程的实施方面,目前各院校基本上都是统一安排教学;而校园文化活动从计划的制订到活动的开展,基本上都是以院系为单位,因而是相对独立的。这就要求校园文化活动相关部门应统一协调,力求做到全校统筹安排,树立宏观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

(五)考评机制的保障

从目前的考评机制来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是与学校教学考评制度相一致的,考评体系比较完善和规范。而建立和规范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考评体系成为当务之急。为便于考评,应注意校园文化活动考评机制中实际操作的可能性,尽量做到定性分析和定量测评结合,阶段测试和期末评定结合,教师考评和学生评价结合,制定完善、合理的考评标准。其中明确考评中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最终目标,以高职学生认知结构作为考评依据,坚持考评中客观开放的原则,制定考评中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指标,成为完善考评机制的题中之意。

[注释]

①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Z].2004-12-13.

②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OL].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1226&infoid=14122,2005-03-02.

③胡锦涛.致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信[N].人民日报,2007-05-05.

参考文献

[1]官秀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5)

DOI:10.15938/ki.iper.2016.03.017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3-0075-05

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六五”普法的“法制进校园”的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随着药家鑫案、复旦投毒案等极端案例的发生,大学生法制教育形势的严峻性与紧迫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从2006年秋季开始,面向全国所有大学生开设的通识必修课程“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被合为一门课程,归并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新课程的德育属性使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内容完全沦为“压缩饼干”。现实的困境迫使德育工作者积极探索提升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的路径。

一、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社会资源缺失

大学生法制教育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包括法律知识的学习、法律观念的养成、法律能力的训练等多个维度。学校固然是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是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法制教育必然是全程、全面、全员参与的一体化、网络式的教育模式[1]。其中,足够的社会资源是确保大学生法制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既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宏观规划,也需要从技术层面恪守专业标准,更需要从环境层面营建社会氛围。这三者是大学生法制教育从观念到实践再到整个法治建设事业的三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们紧密相关,缺一不可。然而,审视当前我国的大学生法制教育,社会资源的阙如,造成高校在大学生法制教育中孤军奋战的窘境,这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的重要因素 。

1.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制度缺失

、司法部在“六五”普法通知中明确要求各地,“整合各种社会法制教育资源,建立多种形式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重视运用互联网等传播手段,丰富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途径和形式,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格局”。[2]文件虽然从指导思想的高度明确了社会教育资源参与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必要性与义务性,但是它对于哪些社会资源、这些社会资源参与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方式与程度,却语焉不详。其他与之衔接的规章制度也缺乏相关规定可以直接援引。加之该文件是由党的宣传机构与政府职能部门联合以“通知”的文本形式下发的,在性质上属于政策导向性的,它缺乏刚性的规定性与现实的操作性。制度的缺失,既是我国长期以来学院式法制教育传统的客观反映,也直接体现了政策制定者对法制教育基本规律的认知缺位。

2.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标准缺失

当前我国一些社会力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大学生法制教育,比如,法律服务机构派出了律师到高校举办法治讲座或论坛、个别法庭允许大学生以教学班的规模旁听审理,一些媒体设置了法制教育频道或专栏。但是从总体上看,此类参与不仅数量少、质量低、效果差,更重要的是体现出很大的偶然性与随意性,缺乏社会资源参与大学生法制教育的行业标准或专业规程。不仅主导法制教育的高校没有完全将其纳入到教学计划中进行严谨的设计与规划,参与法制教育的社会力量也习惯于以他者的身份“赞助”此类活动,而忽视了自己法制教育参与者的专业角色。标准的缺失往往致使社会资源参与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呈现出参差不齐、良莠并存的局面。不仅各地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程度有差异,不同性质高校获得法制教育的社会资源有差异,参与法制教育的社会资源种类也有差异。标准的缺失,表明司法行政部门对于普法工作的细化、量化、科学化的探索还没有到达成熟的阶段。

3.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环境缺失

大学生法制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总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下展开的。但是当前的大学生法制教育面临的总体形势是一傅众咻的尴尬。从地理环境看,当前全国大学云集的省会城市普遍在城郊或卫星城兴建大学城校区,新校区远离主城,也就远离了律所、法院、监狱等法制教育的社会资源;从校园环境看,依法治校还处在“在路上”的状态,侵犯学生权益、无视规章制度的校园管理事件不时发生;从社会环境看,社会公众法制意识的普遍淡薄、法治被践踏的社会事件的频发,包括律师、法官在内的法治主体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被扭曲甚至妖魔化,难以为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提供良好的群众基础与社会环境。法制教育的社会环境的缺失,其内在根源仍然是我国法治建设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甚至曲折性所致。

二、英国公民教育中的校园律师制度

英国的公民教育因为有强力的政策支持、持续的师资培训、丰富的教学资源而成就卓然。虽然英国没有设置独立的法制教育课程,但是法制教育被作为核心内容而居于公民教育的首要位置。其法制教育中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如治安法院拟审判竞赛制度、刑事法院模拟审判竞赛制度、校园律师制度以及地区校园律师制度构成了特色鲜明、效果良好的实践教学模式。[3]其中,校园律师制度的成功经验特别值得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参考借鉴。仔细梳理校园律师制度所取得的成就,不难发现,在其诸多的亮点中,良好的制度安排、科学的技术标准、法治化的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尤其引人注目。

1.良好的制度设计是校园律师制度成功的基础

校园律师制度是一个由英国公民教育基金会主导的宗旨独特的专业型志愿者项目。它旨在通过法律服务机构(以执业律师为主体)与特定学校(尤其是贫困地区学校)的合作,帮助青少年了解法律、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1)制度的历史背景 1998年英国政府的《科瑞克报告》(Crick Report)确定了公民教育计划的主题,1999年英国公民教育基金会据此建立了校园律师制度。从该制度肇始的时间来看,它几乎是与公民教育制度相伴而生的。从性质上看,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教育系统,只是从属于英国公民教育课程体系的一项专业教育活动。但其雏形却可以上溯到1984年由公民教育基金会主导的公共法律教育项目(PLE)。PLE旨在为公民提供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法律知识、技巧与信心。该项目在开展公民法律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校园律师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社会基础。虽然执业律师是这一制度的主体,但事实上参与者还包括了一些企业内部的法务部门和商会等民间社团的相关人员。所以,所谓的校园律师也并非一个严谨的专业概念,它不过是对参与校园法律服务的志愿者的泛称。

(2)制度的公益属性 校园律师制度虽然不是议会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建立,也不是政府以行政管理的方式设置,但英国公民教育基金会却以其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卓越成就和巨大号召力,使校园律师制度得以在公民教育的背景下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在NGO组织大有作为的社会背景下,公民教育基金会借助自己的影响力,成功地将校园律师制度纳入到了公民教育的课程体系,并通过自己的示范为校园律师制度确定了基本的模式。这一制度既为律师事务所、企业、商会等机构实现服务社会、创造价值提供了机会,也有效地降低了法制教育的成本,成功开辟了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新途径。制度的公益属性,降低了刚性政策在执行中的阻力,避免了三权分立模式下的掣肘与分歧,增加了实际执行中的适应性与可行性。

(3)制度的实际效益 校园律师制度在英国走过了14年历程,它已成功获得了教育界的高度认同,也赢得了来自学生、老师、学校和律师的积极支持。根据统计数字,在2012-2013学年度内,全英国至少有35家律师事务所参与了校园律师制度,直接服务于全英国至少800名以上的英国学生。[4]在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国际背景下,欧盟的绝大多数成员国都已经意识到公民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引导年轻人积极探索社会问题才可能塑造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越来越多的律师事务所意识到他们的社会责任并鼓励他们的分支机构在其他国家尝试类似的制度。在公民教育基金会的主导下,校园律师制度已开发出了在罗马尼亚与澳大利亚的国际方案并着手实施。[5]虽然在具体的运行环节中还存在着一些争议与问题,但毋庸置疑的是,校园律师制度作为一个渐趋完善的志愿者模型,必将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逐步走向国际化。

2.切实可行的规范是校园律师制度成功的保障

作为公益组织推行的志愿者项目,校园律师制度并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刚性的运行模式,但在实践中它仍然体现出一些共同的规律,成为校园律师制度在后续发展中自觉遵循的基本范式。这些模式既是英国公民教育多年积累的成功经验,也是公民教育基金会不断探索总结法制教育规律而形成的重要成果。按笔者的归纳,校园律师制度包括了公民教育基金会主导下的律师服务团队与地区学校之间缔约、服务、评估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构成前后衔接的动态链条,以一个大致的行为框架将社会资源参与学校法制教育的活动标准化。这种标准化模式,为校园律师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提供了可能。

(1)缔约 它是指参与校园律师服务的律所执业律师、企业与商会的法务人员同公民教育基金会之间就法律教育服务签订谅解备忘录。其主旨是对合作的目标、服务内容、权利与义务等事项进行约定。鉴于志愿者服务的性质,律师团队选择的律师以年轻律师包括见习律师为主,学校则以贫困地区学校为主。双方缔结的协议也是今后进行相关评估的参照依据。公民教育基金会任命一名工作人员负责与校园律师进行协调联络。事实上,参与校园律师服务的是由律师为主体的一个志愿者团队,通常人数不低于10人。学校虽然并非协议的当事方,但作为受益方的学校将承诺给予校园律师的法律服务提供各种便捷与必要支持。

(2)服务 校园律师提供给学校的服务形式各不相同,但主要包括教学资源更新、课堂小组讨论、志愿者培训等形式。律师团队应向学校提供法制教育的优质教学资源,并且保证每年更新。律师作为法律实务工作者,接触到大量新鲜实用的法律案例,这在英美判例法国家中的法制教育中更有直接的教学意义。校园律师服务的一个最重要的形式就是课堂小组讨论。讨论通常是在10名左右的学生组成的小组中展开,约有4到5名包括校园律师在内的志愿者共同参与。每次讨论的话题分别涵盖不同的法律领域,而且往往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为导引,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与热情。讨论的形式松散而民主,以充分引发学生的辩论与思考。当然讨论并不是漫无目的的闲聊,而主要是针对其公民教育第二阶段的法制教育相关内容的预期目标的。考虑到中学阶段孩子的教学特征,每次讨论的时间约在一个小时左右。每个小组总共约六次讨论会。另外,校园律师在服务过程中所选用的资料通常是由公民教育基金会组织相关教育专家撰写,内容包括消费者法、反歧视法、就业法、家庭法、警察权力、青年司法、人权等。这样既保证了校园律师组织讨论课的范畴全覆盖性,也保证了其内容的权威性。

(3)评估 校园律师还将在某一小组完成六次讨论课后给予学生相应的教学评估。通过讨论会上所反馈的信息,或者利用在线调查测评表的数据,综合评价学生相关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这个评估结论会作为公民教育基金会为学生颁发“青年公民护照”的考评基础。[6]可见,校园律师制度始终是公民教育模式下的重要环节。

当然,校园律师的全部工作并非只限于上述三项。事实上,绝大多数校园律师还要在服务期限内随时解答学生的任何法律疑难问题,不间断的收集整理参与该项目的各项数据资料,还要定期提交关于普通的、特殊的公民法制教育评价报告书,应邀参与学校志愿者的培训教育等其他大量校园活动。

3.法治化的社会环境是校园律师制度成功的条件

英国是海洋法系国家中法治化程度较高的国家,虽然一直奉行非法典化的传统惯例,但其完备的法制一直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典范。英国的法学教育尤其是法律职业教育在几个世纪以来积累了丰硕的成果,成了世界各国竞相学习的榜样。[7]近年来英国一直将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融入到公民教育体系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注重从公民素质的维度,分阶段有针对性的提升国民的法律意识与法律能力,从而为整个社会走向法治准备了条件。浓郁的法治氛围为一些法制教育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一些与法律相关的社会现象刚刚出现,即能够引起民众的关注,迅即补充纳入到法制教育的范畴。比如说近年来新媒体异军突起,它的双刃剑特征促使律师进校园项目的专家开始思考并行动。自2013年9月起,“社会媒体与法律(Social Media and the Law)”以一个教学单元的形式被编入了新的教学材料中。这种无死角、无盲区的法制教育无疑又优化了社会的法治环境。

三 、社会资源介入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思考

法制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面整合学校、社会、家庭的资源。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社会资源却尚且阙如,高校仍然在全民普法的大背景下唱着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独角戏。

近年来关于外国公民教育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域外公民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开展大学生法制教育提供了他山之石的镜鉴。根据相关研究,欧美国家公民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体现在:政府的重视以及明确的公民教育目标,优化的课程资源以及优质的师资培训,充足的资金支持与持续的物质保障,对国际经验的吸收以及有效的教育评估。[8]可以说,这些无不与其社会资源的强力支持是分不开的。结合我国国情,实现前述成功经验的本土化,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制度设计则是至关重要的前提,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标准及环境则取决于我国法治建设的总体进程。

1.将社会资源参与大学生法制教育制度化

根据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的精神,决策部门已经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问题,并已经明确将其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予以强调。社会资源参与大学生法制教育已经有了政策支持。但是在制度层面,更应当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通过更具体、更明确、更具有操作性的法律规定,将前述政策精神转化为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法定义务。尤其需要一些与之衔接的实施细则,对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主体、内容、形式、考核、责任等事项予以明确规定,从而将当前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偶然性与随意性转化为制度性、规范性的教育活动。在我国缺乏英国公民教育基金会那样承担广泛社会职能的NGO的情况下,政府在推动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方面更是责无旁贷。在某种程度上讲,政府作为社会资源的主要掌控者与权威分配者,在制度设计环节就理当将社会资源参与教学法制教育纳入到政策的考量因素中去,全面权衡,合理配置。当然,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律师协会等专业性机构也应在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制度设计中有所作为。

2.探索确立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科学标准

与英国不同的是,我国的NGO组织还没能成长到能够独立承担巨大社会责任的阶段,对于法制教育尤其是针对社会大众的普法教育的规律还处在积极的探索期。如何确定一个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切实可行的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标准或模式,还是一个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从责任主体来看,这个标准的制定不是教育行政或学术研究机构就可以独自完成的。正如前文所说,大学生法制教育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涉及到包括教育、司法、文化、社会管理、家庭等多个领域。其中,教育与司法是最紧密相关的两个部门。该标准可由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委员会会同司法部门的法制教育机构拟定,政法委员会作为统筹机关负责协调。在制定标准时应考虑导向性、科学性、现实性三个原则。首先,这个标准应当服务服从于我国法治建设的总体目标。它既要保证社会资源真正参与到法制教育中来,又要忠实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方向与要求;其次,这个标准本身应科学可行。它应在广泛征集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教育、法律实务、司法行政管理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大量深入的调研分析而成;最后,这个标准应符合我国当前各高校法制教育的实际。它应是一个有很强适应性的大致框架,而不是一个刚性的、一刀切的绝对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复杂形势的需要。

3.着力改善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社会环境

要避免法制教育中一傅众咻的被动局面,社会环境是必要的外部条件。从纵向看我国的法治建设成绩卓著,法律制度建设也进入了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公民的知法、崇法、守法、信仰法律的意识正在提升。但是从横向看,我国的法治建设也才刚刚走过三十多年的历程,还有很艰难曲折的道路需要我们去跨越。尤其是法治文化建设将会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必然成为大学文化的重要内容”。[9]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社会资源应主动向法制教育开放。公、检、法、狱政、律所、公证处等司法或涉法机构在法定范围内向法制教育的开放,本身就彰显了其存在的价值。高校所在地法院邀请大学生定期旁听庭审,既为大学生提供了“原生态”的法制教育形式,有助于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与独立的监督,也有助于该地涉诉案件的下降从而减轻法院审判工作的压力。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此前高校一直在大学生法制教育中充当独唱者角色的困境,既与社会资源的疏离相关,也有高校自身在争取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方面的不作为有关。一些高校怠于建设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合作基地;一些大学以经费紧张、出行风险等为理由,对大学生组织法律社团参与社会普法活动持消极态度。学校应当通过各种形式吸引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活动,并为这些社会资源进入学校创造条件、提供便捷。

参考文献

[1] 彭美.法制化视阈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途径与模式[J].学术论坛,2013(3):191-194.

[2]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N].人民日报,2011-07-28(1).

[3] 车雷.英国的学校法制教育及其启示[J].教育探索,2011(11):152-153.

[4][6] Lawyers in Schools[EB/OL].[2014-01-28].http://www.lawyersin .uk/index.php?page=home.

[5] Lawyers in Schools.Evaluation Report 2012/13[EB/OL].http://.uk.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6)

2.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助力思想政治教育

2.1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必须要坚持正确的理论引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道德滑坡等现象日益严重。这就要求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坚持正确的理论引导。新疆是“”活动猖獗的地区,近年来,“”的宗教极端、民族分裂等反动思想不断地向各级各类学校渗透,有目的地进行分裂宣传活动,企图拉拢学生扩充阵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新疆大学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建设,筑牢反渗透的防线。”此种现象凸显了高校坚持正确理论引导的重要性。坚持理论引导,首先必须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引导;其次,必须注意方式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要避免传统的毫无生机的刻板手段,不能单纯的进行理论灌输,要重方法和时效。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高校必须坚持正确的理论引导,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的主线,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7)

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六五”普法的“法制进校园”的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随着药家鑫案、复旦投毒案等极端案例的发生,大学生法制教育形势的严峻性与紧迫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从2006年秋季开始,面向全国所有大学生开设的通识必修课程“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被合为一门课程,归并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新课程的德育属性使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内容完全沦为“压缩饼干”。现实的困境迫使德育工作者积极探索提升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的路径。

一、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社会资源缺失

大学生法制教育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包括法律知识的学习、法律观念的养成、法律能力的训练等多个维度。学校固然是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是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法制教育必然是全程、全面、全员参与的一体化、网络式的教育模式[1]。其中,足够的社会资源是确保大学生法制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既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宏观规划,也需要从技术层面恪守专业标准,更需要从环境层面营建社会氛围。这三者是大学生法制教育从观念到实践再到整个法治建设事业的三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们紧密相关,缺一不可。然而,审视当前我国的大学生法制教育,社会资源的阙如,造成高校在大学生法制教育中孤军奋战的窘境,这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的重要因素。

1.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制度缺失

、司法部在“六五”普法通知中明确要求各地,“整合各种社会法制教育资源,建立多种形式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重视运用互联网等传播手段,丰富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途径和形式,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格局”。[2]文件虽然从指导思想的高度明确了社会教育资源参与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必要性与义务性,但是它对于哪些社会资源、这些社会资源参与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方式与程度,却语焉不详。其他与之衔接的规章制度也缺乏相关规定可以直接援引。加之该文件是由党的宣传机构与政府职能部门联合以“通知”的文本形式下发的,在性质上属于政策导向性的,它缺乏刚性的规定性与现实的操作性。制度的缺失,既是我国长期以来学院式法制教育传统的客观反映,也直接体现了政策制定者对法制教育基本规律的认知缺位。

2.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标准缺失

当前我国一些社会力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大学生法制教育,比如,法律服务机构派出了律师到高校举办法治讲座或论坛、个别法庭允许大学生以教学班的规模旁听审理,一些媒体设置了法制教育频道或专栏。但是从总体上看,此类参与不仅数量少、质量低、效果差,更重要的是体现出很大的偶然性与随意性,缺乏社会资源参与大学生法制教育的行业标准或专业规程。不仅主导法制教育的高校没有完全将其纳入到教学计划中进行严谨的设计与规划,参与法制教育的社会力量也习惯于以他者的身份“赞助”此类活动,而忽视了自己法制教育参与者的专业角色。标准的缺失往往致使社会资源参与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呈现出参差不齐、良莠并存的局面。不仅各地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程度有差异,不同性质高校获得法制教育的社会资源有差异,参与法制教育的社会资源种类也有差异。标准的缺失,表明司法行政部门对于普法工作的细化、量化、科学化的探索还没有到达成熟的阶段。

3.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环境缺失

大学生法制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总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下展开的。但是当前的大学生法制教育面临的总体形势是一傅众咻的尴尬。从地理环境看,当前全国大学云集的省会城市普遍在城郊或卫星城兴建大学城校区,新校区远离主城,也就远离了律所、法院、监狱等法制教育的社会资源;从校园环境看,依法治校还处在“在路上”的状态,侵犯学生权益、无视规章制度的校园管理事件不时发生;从社会环境看,社会公众法制意识的普遍淡薄、法治被践踏的社会事件的频发,包括律师、法官在内的法治主体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被扭曲甚至妖魔化,难以为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提供良好的群众基础与社会环境。法制教育的社会环境的缺失,其内在根源仍然是我国法治建设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甚至曲折性所致。

二、英国公民教育中的校园律师制度

英国的公民教育因为有强力的政策支持、持续的师资培训、丰富的教学资源而成就卓然。虽然英国没有设置独立的法制教育课程,但是法制教育被作为核心内容而居于公民教育的首要位置。其法制教育中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如治安法院拟审判竞赛制度、刑事法院模拟审判竞赛制度、校园律师制度以及地区校园律师制度构成了特色鲜明、效果良好的实践教学模式。[3]其中,校园律师制度的成功经验特别值得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参考借鉴。仔细梳理校园律师制度所取得的成就,不难发现,在其诸多的亮点中,良好的制度安排、科学的技术标准、法治化的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尤其引人注目。

1.良好的制度设计是校园律师制度成功的基础

校园律师制度是一个由英国公民教育基金会主导的宗旨独特的专业型志愿者项目。它旨在通过法律服务机构(以执业律师为主体)与特定学校(尤其是贫困地区学校)的合作,帮助青少年了解法律、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1)制度的历史背景1998年英国政府的《科瑞克报告》(CrickReport)确定了公民教育计划的主题,1999年英国公民教育基金会据此建立了校园律师制度。从该制度肇始的时间来看,它几乎是与公民教育制度相伴而生的。从性质上看,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教育系统,只是从属于英国公民教育课程体系的一项专业教育活动。但其雏形却可以上溯到1984年由公民教育基金会主导的公共法律教育项目(PLE)。PLE旨在为公民提供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法律知识、技巧与信心。该项目在开展公民法律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校园律师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社会基础。虽然执业律师是这一制度的主体,但事实上参与者还包括了一些企业内部的法务部门和商会等民间社团的相关人员。所以,所谓的校园律师也并非一个严谨的专业概念,它不过是对参与校园法律服务的志愿者的泛称。(2)制度的公益属性校园律师制度虽然不是议会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建立,也不是政府以行政管理的方式设置,但英国公民教育基金会却以其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卓越成就和巨大号召力,使校园律师制度得以在公民教育的背景下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在NGO组织大有作为的社会背景下,公民教育基金会借助自己的影响力,成功地将校园律师制度纳入到了公民教育的课程体系,并通过自己的示范为校园律师制度确定了基本的模式。这一制度既为律师事务所、企业、商会等机构实现服务社会、创造价值提供了机会,也有效地降低了法制教育的成本,成功开辟了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新途径。制度的公益属性,降低了刚性政策在执行中的阻力,避免了三权分立模式下的掣肘与分歧,增加了实际执行中的适应性与可行性。(3)制度的实际效益校园律师制度在英国走过了14年历程,它已成功获得了教育界的高度认同,也赢得了来自学生、老师、学校和律师的积极支持。根据统计数字,在2012-2013学年度内,全英国至少有35家律师事务所参与了校园律师制度,直接服务于全英国至少800名以上的英国学生。[4]在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国际背景下,欧盟的绝大多数成员国都已经意识到公民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引导年轻人积极探索社会问题才可能塑造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越来越多的律师事务所意识到他们的社会责任并鼓励他们的分支机构在其他国家尝试类似的制度。在公民教育基金会的主导下,校园律师制度已开发出了在罗马尼亚与澳大利亚的国际方案并着手实施。[5]虽然在具体的运行环节中还存在着一些争议与问题,但毋庸置疑的是,校园律师制度作为一个渐趋完善的志愿者模型,必将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逐步走向国际化。

2.切实可行的规范是校园律师制度成功的保障

作为公益组织推行的志愿者项目,校园律师制度并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刚性的运行模式,但在实践中它仍然体现出一些共同的规律,成为校园律师制度在后续发展中自觉遵循的基本范式。这些模式既是英国公民教育多年积累的成功经验,也是公民教育基金会不断探索总结法制教育规律而形成的重要成果。按笔者的归纳,校园律师制度包括了公民教育基金会主导下的律师服务团队与地区学校之间缔约、服务、评估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构成前后衔接的动态链条,以一个大致的行为框架将社会资源参与学校法制教育的活动标准化。这种标准化模式,为校园律师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提供了可能。(1)缔约它是指参与校园律师服务的律所执业律师、企业与商会的法务人员同公民教育基金会之间就法律教育服务签订谅解备忘录。其主旨是对合作的目标、服务内容、权利与义务等事项进行约定。鉴于志愿者服务的性质,律师团队选择的律师以年轻律师包括见习律师为主,学校则以贫困地区学校为主。双方缔结的协议也是今后进行相关评估的参照依据。公民教育基金会任命一名工作人员负责与校园律师进行协调联络。事实上,参与校园律师服务的是由律师为主体的一个志愿者团队,通常人数不低于10人。学校虽然并非协议的当事方,但作为受益方的学校将承诺给予校园律师的法律服务提供各种便捷与必要支持。(2)服务校园律师提供给学校的服务形式各不相同,但主要包括教学资源更新、课堂小组讨论、志愿者培训等形式。律师团队应向学校提供法制教育的优质教学资源,并且保证每年更新。律师作为法律实务工作者,接触到大量新鲜实用的法律案例,这在英美判例法国家中的法制教育中更有直接的教学意义。校园律师服务的一个最重要的形式就是课堂小组讨论。讨论通常是在10名左右的学生组成的小组中展开,约有4到5名包括校园律师在内的志愿者共同参与。每次讨论的话题分别涵盖不同的法律领域,而且往往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为导引,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与热情。讨论的形式松散而民主,以充分引发学生的辩论与思考。当然讨论并不是漫无目的的闲聊,而主要是针对其公民教育第二阶段的法制教育相关内容的预期目标的。考虑到中学阶段孩子的教学特征,每次讨论的时间约在一个小时左右。每个小组总共约六次讨论会。另外,校园律师在服务过程中所选用的资料通常是由公民教育基金会组织相关教育专家撰写,内容包括消费者法、反歧视法、就业法、家庭法、警察权力、青年司法、人权等。这样既保证了校园律师组织讨论课的范畴全覆盖性,也保证了其内容的权威性。(3)评估校园律师还将在某一小组完成六次讨论课后给予学生相应的教学评估。通过讨论会上所反馈的信息,或者利用在线调查测评表的数据,综合评价学生相关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这个评估结论会作为公民教育基金会为学生颁发“青年公民护照”的考评基础。[6]可见,校园律师制度始终是公民教育模式下的重要环节。当然,校园律师的全部工作并非只限于上述三项。事实上,绝大多数校园律师还要在服务期限内随时解答学生的任何法律疑难问题,不间断的收集整理参与该项目的各项数据资料,还要定期提交关于普通的、特殊的公民法制教育评价报告书,应邀参与学校志愿者的培训教育等其他大量校园活动。

3.法治化的社会环境是校园律师制度成功的条件

英国是海洋法系国家中法治化程度较高的国家,虽然一直奉行非法典化的传统惯例,但其完备的法制一直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典范。英国的法学教育尤其是法律职业教育在几个世纪以来积累了丰硕的成果,成了世界各国竞相学习的榜样。[7]近年来英国一直将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融入到公民教育体系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注重从公民素质的维度,分阶段有针对性的提升国民的法律意识与法律能力,从而为整个社会走向法治准备了条件。浓郁的法治氛围为一些法制教育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一些与法律相关的社会现象刚刚出现,即能够引起民众的关注,迅即补充纳入到法制教育的范畴。比如说近年来新媒体异军突起,它的双刃剑特征促使律师进校园项目的专家开始思考并行动。自2013年9月起,“社会媒体与法律(SocialMediaandtheLaw)”以一个教学单元的形式被编入了新的教学材料中。这种无死角、无盲区的法制教育无疑又优化了社会的法治环境。

三、社会资源介入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思考

法制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面整合学校、社会、家庭的资源。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社会资源却尚且阙如,高校仍然在全民普法的大背景下唱着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独角戏。近年来关于外国公民教育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域外公民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开展大学生法制教育提供了他山之石的镜鉴。根据相关研究,欧美国家公民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体现在:政府的重视以及明确的公民教育目标,优化的课程资源以及优质的师资培训,充足的资金支持与持续的物质保障,对国际经验的吸收以及有效的教育评估。[8]可以说,这些无不与其社会资源的强力支持是分不开的。结合我国国情,实现前述成功经验的本土化,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制度设计则是至关重要的前提,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标准及环境则取决于我国法治建设的总体进程。

1.将社会资源参与大学生法制教育制度化

根据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的精神,决策部门已经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问题,并已经明确将其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予以强调。社会资源参与大学生法制教育已经有了政策支持。但是在制度层面,更应当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通过更具体、更明确、更具有操作性的法律规定,将前述政策精神转化为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法定义务。尤其需要一些与之衔接的实施细则,对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主体、内容、形式、考核、责任等事项予以明确规定,从而将当前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偶然性与随意性转化为制度性、规范性的教育活动。在我国缺乏英国公民教育基金会那样承担广泛社会职能的NGO的情况下,政府在推动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方面更是责无旁贷。在某种程度上讲,政府作为社会资源的主要掌控者与权威分配者,在制度设计环节就理当将社会资源参与教学法制教育纳入到政策的考量因素中去,全面权衡,合理配置。当然,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律师协会等专业性机构也应在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制度设计中有所作为。

2.探索确立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科学标准

与英国不同的是,我国的NGO组织还没能成长到能够独立承担巨大社会责任的阶段,对于法制教育尤其是针对社会大众的普法教育的规律还处在积极的探索期。如何确定一个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切实可行的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标准或模式,还是一个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从责任主体来看,这个标准的制定不是教育行政或学术研究机构就可以独自完成的。正如前文所说,大学生法制教育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涉及到包括教育、司法、文化、社会管理、家庭等多个领域。其中,教育与司法是最紧密相关的两个部门。该标准可由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委员会会同司法部门的法制教育机构拟定,政法委员会作为统筹机关负责协调。在制定标准时应考虑导向性、科学性、现实性三个原则。首先,这个标准应当服务服从于我国法治建设的总体目标。它既要保证社会资源真正参与到法制教育中来,又要忠实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方向与要求;其次,这个标准本身应科学可行。它应在广泛征集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教育、法律实务、司法行政管理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大量深入的调研分析而成;最后,这个标准应符合我国当前各高校法制教育的实际。它应是一个有很强适应性的大致框架,而不是一个刚性的、一刀切的绝对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复杂形势的需要。

3.着力改善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的社会环境

要避免法制教育中一傅众咻的被动局面,社会环境是必要的外部条件。从纵向看我国的法治建设成绩卓著,法律制度建设也进入了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公民的知法、崇法、守法、信仰法律的意识正在提升。但是从横向看,我国的法治建设也才刚刚走过三十多年的历程,还有很艰难曲折的道路需要我们去跨越。尤其是法治文化建设将会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必然成为大学文化的重要内容”。[9]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社会资源应主动向法制教育开放。公、检、法、狱政、律所、公证处等司法或涉法机构在法定范围内向法制教育的开放,本身就彰显了其存在的价值。高校所在地法院邀请大学生定期旁听庭审,既为大学生提供了“原生态”的法制教育形式,有助于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与独立的监督,也有助于该地涉诉案件的下降从而减轻法院审判工作的压力。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此前高校一直在大学生法制教育中充当独唱者角色的困境,既与社会资源的疏离相关,也有高校自身在争取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方面的不作为有关。一些高校怠于建设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合作基地;一些大学以经费紧张、出行风险等为理由,对大学生组织法律社团参与社会普法活动持消极态度。学校应当通过各种形式吸引社会资源参与法制教育活动,并为这些社会资源进入学校创造条件、提供便捷。

作者:刘寿堂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彭美.法制化视阈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途径与模式[J].学术论坛,2013(3):191-194.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N].人民日报,2011-07-28(1).

[3]车雷.英国的学校法制教育及其启示[J].教育探索,2011(11):152-153.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8)

一、大学生法制意识培育的重要性及面临的困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彰显了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坚定决心。依法治国的实现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建立起一套完备的法律制度,二是全社会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提高。

党历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育大学生时代精神和文化追求,但另一层面体现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面临新局面、新形势,从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诸多困难。

第一,大学生受校园包容文化影响太深,缺乏社会法治精神。传统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更多的是宽容,对大学生所犯错误往往持宽容态度,这使得大学生缺乏进入社会的法制准备。

第二,大学生接受复杂新事物的能力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矛盾。法制意识建立是大学生潜意识中思维模式的表现,需要潜移默化方式根植于大学生内心,传统思政教育说教成分更多,对于大学生更容易激发负能量反馈动力。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缺乏教育过程中将理论与个人发展有效结合,在法制意识教育中对大学生精神层面上激发法制意识源动力不足。

二、EIP―CDIO理念与大学生法制意识培育的契合

法制意识是人内在精神文化的体现,在大学生中培育法制意识需要充分发挥新媒介作用,通过实践育人方式,提升大学生整体化教育理念,以潜移默化地方式让大学生将法制意识自觉内化为精神需求。EIP―CDIO教育理念强调大学生专业实践中不仅要具有较强的项目开发、设计和建造的能力,而且强调大学生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较强的沟通能力以及融入中国特色文化的职业道德、诚信、法制意识。这种教育理念包括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学生的个人综合学习能力,二是学生内在潜意识精神文化诉求。

大学生法制意识树立的重要表现就是大学生内心具有法律至上的权威观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强调将做人与做事结合,其中道德、文化、纪律就是法制层面的,中国文化教育过程中将先学会做人提高到较高层次,做人才会做事,因此运用EIP―CDIO理念做好大学生法制意识,将新媒介介质引入到大学生法制意识培育中可以起到很好潜移默化作用。

三、围绕EIP―CDIO理念运用新媒介做好大学生法制意识培育工作

EIP―CDIO理念是以实践育人为中心,以设计为导向,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始终贯穿理论联系实际,实行整体化的一种知识教育理念。

第一,从校园法制文化培育方面,要求营造“校园法治文化”,建设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齐抓共管,全校师生员工广泛参与。校园法制文化培育不仅是凝聚校园师生共识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校园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在谈论一所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时,最重要看这所大学师生员工的法制意识如何。

利用EIP―CDIO教育理念结合新媒介可以在高校法制文化宣传中起到重要作用。大学校园法治文化宣传中利用新媒介从传统“填鸭式”的宣讲阶段到“润物细无声”的法治文化熏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中可以推动实现法制宣传项目化,将法制宣传从单一形式向项目运作的转变;实现法治文化项目内涵品牌化,即将校园文化和法治文化有机结合;法治品牌差异化,充分发挥高校院系特色、学科优势推动实现不同高校校园法治文化个性化发展。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博客、飞信、彩信、微信等新媒介平台对学生进行定期推送,这些新媒介中学生使用率较高,能够保证最大程度向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宣传。其次,新媒介可以扩大学生的参与度,这是传统宣传手段中无法比拟的。

第二,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层面,将思政理论课与常规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法制意识渗透。课堂法制教育层面不仅特指思政课,应该包括所有课堂教学中涉及到法制教育部分。法律意识的培养特别是法律观念的形成要以深厚的法律知识为基础,而高校开设的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获得系统法学知识的重要渠道。课程培育的目标就是培育和建立大学生法制意识,精髓就是要将课程项目设置各方面融入中国特色法制精神,在未来工作中形成自觉。

第三,在大学生第二课堂构建上,可以通过构建法制教育品牌化、项目化使二课活动更具内涵,进一步培育大学生法制意识养成。EIP―CDIO模式也可以运用到学生二课活动建设中。活动设计其实也是项目周期,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四个阶段与课外活动正好也是一一对应。二课活动可以更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各个环节都需要学生参与也需要学生进行自觉设计,法制教育活动项目建设过程就是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的过程。

从大学生的思想境界、认知能力、学习兴趣、行为表现和社会实际出发,传统二课活动包括开展“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举办法制教育座谈会或邀请法制教育工作者做专题报告、举办法制宣传教育图片(案例)展、举办法制主题征文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需要注意活动主题之间连续性、内涵要求突出等问题。

西南石油大学在EIP―CDIO理念下运用新媒介培育大学生法制意识建设过程中,秉承“文化搭台,法治唱戏”的原则,开辟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法制宣传新阵地,初步构建了校园法治文化培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第二课堂三个层面立体式法制教育网络,形成了法制意识培育项目化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9)

一、中职校园法制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法治”一词写入宪法,人们的重视程度骤然上升,而作为培养新世纪人才的中职学校也将其视为提高教育素质水平的良策,将校园法制文化建设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上。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些许问题。

(一)管理者对法制文化教育的认知度低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法制教育并没有被纳入教学大纲,这就导致一些中职院校只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者是将来的就业,从而忽视了法制文化教育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久而久之变成了纸上谈兵,缺少了实际的成果。青少年是建设国家的新一代接班人,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任,管理者不可忽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培养,不能认为法制文化教育是可以被替代的。

(二)施教者专业化水平差异度高

中职院校的法制教育课程大都由政治老师担任,较少聘请专业老师,而政治老师却缺乏专业的的法学理论以及法律知识,更缺乏实践经验。其中还有一些老师缺乏最基本的法律意识,从而在教学上会有一定的不可知性,这会让很多老师只能实行枯燥的课本教学,没有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法律素养,遇到案例分析时,就会显得无计可施,甚至无法解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质量上就会明显缩水,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法制教学课堂单一度高

目前所实行的法制教学大都局限在了课堂之内和校园之里。很少有学校将学生带到户外学习、到法制部门参观、观看视频讲解案例以及邀请其他单位参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学生的法制文化教育进行灌输。单在课堂上教学,必然会缺乏直观性、立体性、生动性、趣味性,学生会逐渐丧失对法制教育的兴趣,从而感到枯燥乏味,教学质量也就大打折扣,这必然是中职校园法制文化建设上的缺失和不足,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学生自身法制化程度低

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有着良好的家庭条件,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从而导致他们自身辨知能力差,心理不成熟、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等。法学知识以及法律素养上的欠缺又使其自身的思想状况很难与社会实际情况相匹配,又进一步激发了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不仅学生的法制化程度,中职校园的法制化程度都要亟需在范围上、深度上和广度上加以提高。

二、面对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中职校园法制文化建设在得到重视的同时,也滋生了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具有不可抗拒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解决的、可以克服的。下面就中职校园法制文化建设所产生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浅见。

(一)加大对中职校园法制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

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校园管理者都要提高对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首先,要把法制教育纳入教学大纲,并给出相应的、与其相符合的评价评分体系。其次,要加大对法制教育的宣传宣讲工作,在校园乃至在社会上形成一股强烈的学习法制的风潮,从而带动中职校园法制教育的发展。最后,中职院校要制定出相应的法制教育学习的具体计划,不使学习法制教育成为一句空口号。

(二)加大对法制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

在中职校园法制文化不断发展过程中,其投入的力度、深度、广度都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加大投入,使其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一,在资金的投入上需加强。中职院校要专门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对法制教育的专项资金,以便用其购买专业的教材图书等。其二,要加大对专业教师的引入力度。尤其是法律专业的教师,不断地完善教师体系,实现专业化课程专业化教师授教。其三,在课时安排上要加强,时间是学习上的保障,合理调节对法制学习时间上的安排,保证有充足的时间。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化学习

课堂上单一的法制化学习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程度,单一的课堂学习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弊端。我们不仅要改善课堂上的学习方式,更要在除课堂以外的方式中来加强对法制化的学习。在课堂上的学习,可以通过专业化教师的授课,完成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在课堂以外,学习的方式则多种多种多样,可以到法制部门参观、观看视频、亲身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实现真正地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到户外。这样的学习方式对于法制教育学习的效果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在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的同时,更是大大的提高了教学的质量,让法制教育切实的渗透到学生的心理上和行为上。

(四)增强学生自身的法律素养

青少年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其肩上的重担不言而喻,他们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法律素养,因为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更是一个知法、懂法、讲法的社会。所以,必须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法律素养,完备自己的知识体系,让自己成为一名具有综合性、复合型的高级人才。青少年除了在校园学习法治文化教育的同时,还要积极地走出校园,到社会上去亲身实践,亲身感受法制文化所带给我们的影响,我想这会比课堂上的学习更加有效。

三、结语

中职校园的法制文化建设是现代教育中不可替代、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又是一个法制化不断加强的社会。校园中的教育是青少年接受教育最主要的途径。所以,中职校园的法制文化建设必须要摆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这不仅对于学生的法制观念有所加强,更是有利于减少青少年的犯罪率,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更是有继可承,这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想,中职校园的法制文化建设在一步步得到改进的同时,必然会取得可喜的成果,这不仅需要精心设计,更要求我们用心营造。

参考文献

[1]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法律素质的调查与思考》,彭斌,《职业 教育研究》.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10)

一、课题的提出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指出:“中小学校园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办出各自的特色。”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是新时期学校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

我校是一所由原文昌实验中学,桃源县进修学校初中部,桃源九中初中部三校合并组建成的全日制初级中学。全校4000多名学生,近300名老师。要构建特色鲜明的学校,需要融合三校的文化优势,需要共同的校园文化凝注人心、规范人的行为,于是便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课题。

国内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的现状呈现两大特点:一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较多,针对中小学的研究很少。在中国知网(cnki.net)“学术文献总库”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题检索,共有文献17000多条,主要集中在高校。以“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为主题检索,只有86条;二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问题与对策的研究,对校园文化形成的机制与规律、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与方法的深层次研究较少,对校园文化建设如何如何促进办学特色的研究更少。

本课题的切入点是,在实践中探索中学校园文化形成的机制、过程,以及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探讨校园文化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的内在机制。这对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律性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课题界定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师生员工在其教育、教学、学习、交往、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价值体系、情感风貌和行为规范系统的凝注和外化。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是:形成“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的校园文化,突出“美德”、“才能”、“和谐”、“发展”四大主题。

办学特色是指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突出特点和风格。我校办学特色的定位是:“德能双馨、和谐发展”。“德能双馨”是指教师职业道德高尚,教学能力突出,有口皆碑;学生道德品质好,文明程度高,基础扎实,基本能力强、特长突出,誉满三湘。“和谐发展”是指学校人际关系和谐,学生身心发展和谐,学生全面、和谐、自主发展,学校科学发展、可持续性发展。

三、研究目标

1.形成“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的校园文化。

2.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德能双馨、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的形成。

3.探讨校园文化形成的过程及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4.探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的内在机制

四、研究内容

1.制度文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研究。

2.物质文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研究。

3.精神文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研究。

4.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5.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

五、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我校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在校师生。

2.研究方法。以教育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六、研究实践

1.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1)开展原三校校园文化调研,引发校园文化建设需求。查阅三校管理资料,调查走访三校的管理人员,对三校合并到我校的老师以及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各自的校园文化特色。

(2)开展制度文化建设交流,引导启发制度文化定位。先后与桃源县九溪中学等七所中学进行了制度文化建设的交流与探讨,到常德市几所中学进行了校园文化建设参观学习和制度文化建设交流。在全省名优校长论坛上,就“如何唤起老师的工作热情,创建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进行了交流。

(3)管理制度的修订、宣传、学习与实施,实现制度文化的引导、体验与认同。让师生参与管理制度的修订和制定,制度体现“美德”、“才能”、“和谐”、“发展”四大理念。

2.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1)校园景观彰显“和谐”之美和“发展”的生机。如富有“万众一心,扬帆远航”诗意的中心花坛,文化氛围浓郁的勤思园、笃行园、修身园,100余盆高品位的盆景,色彩搭配和谐,高低层次和谐,布局疏密得体的树木花草,整个校园显得优美和谐、生机盎然。

(2)校园宣传展现“美德”、“才能”、“和谐”、“发展”四大主题。

学校给每栋教学楼安装了一条精铜雕刻的体现校园文化的大型标语,每栋教学楼每层的楼道墙壁上均贴上了精美的、富有人情味的楼道提示语。学校在办公楼前建立了极具艺术色彩的两块大理石墙,墙上雕刻了铜底大字的校训,即“基础扎实,特长突出,身心健康,素质全面”,“追求卓越,创和谐教育,办人民满意学校”。学校在每栋教学楼的走廊,把学生和教师的优秀美术和书法作品用精美镜框固定在墙壁上,并附上作者的简介和创作意境,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1)加强教师德能文化建设。学校围绕教师的师德、教风和专业技能开展教师德能文化建设。通过师德标兵评选、奖励与宣传、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校内外优质课观摩、参加校内外教学比武、承办教学研讨会、评选教学能手、评选德能双馨教师、教学骨干的奖励宣传等,营造重师德、重教学能力、重教风、重教师自我发展的文化氛围,让“德能双馨”成为教师的追求,成为我校的师风。

(2)加强学生道德与学风建设。

首先,以规范引领学生文化。制定《文昌中学学生行为规范细则》等多项规范,规范体现“美德”、“才能”、“和谐”、“发展”四大主题。

其次,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遵纪守法法制教育,珍爱生命安全教育,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诚实守信做人教育,健全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等六大主题教育。对七年级新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入学教育与训练。运用榜样激励,开展周送喜报、月评小明星、期末评“三好”、班风评比等活动。利用校主题活动、班团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正面教育与训练。

再次,开展心理辅导。学校建立了高标准的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并建立心理档案。学校还在各班设立了一名心理委员。

(3)校园文学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首先是指导学生走进名家,品味经典,提升文化品味;其次是以校刊《楚三春》为阵地,开辟校园文化专栏、出版校园文化专刊,弘扬以四大主题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再次是开展以校园文化为主题的班级演讲比赛;最后是在校园网上开辟“校园文化”栏目,进行校园文化的宣传。

(4)校本课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将校内课程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开设艺体特长班,组织音体美特长培训,实施了“8个100”工程,即100人的腰鼓队,100人的铜管乐队,100人的舞蹈队,100人的合唱队,100人的田径篮球代表队,100人的书法绘画兴趣小组,100人的科技兴趣小组,100人的武术队。

其次,将我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校本课程。我校将具有文昌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等八大主题教育活动进行系统开发,编成《德雨流芳》校本教材。

再次,优化文昌艺术节,体育节,大课间活动等传统活动。校艺术节,我们力求学生以班为单位自编自演节目。大课间活动,每天35分钟,包括体操、武术、舞蹈等活动。

(5)家校协作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家长学校每年对家长进行2次面授,创办2期家长学校简报,组织学习心得体会交流,家长完成2次面授作业。评出优秀家长、优秀教育理念。家长还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写信等交流方式与教师交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七、研究结果与分析

1.“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的校园文化初步形成。“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成为了我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师生崇尚美德,十分注重道德品质修养;师生器重能力和特长的发展,才能突出;师生追求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发展。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突显“美德”、“才能”、“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

2.“德能双馨、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正在形成。教师职业道德高尚,教学能力突出;学生道德品质好,基本能力强、特长突出。学校人际关系和谐,学生身心发展和谐,学生全面、和谐、自主发展,学校科学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在全省有一定的知名度,全省名优校长论坛在本校召开。学校的艺体特色突出,“8个100”工程成效突出,得到社会广泛赞誉。“大课间操”在全市推广应用。

3.探明了校园文化形成的机制与基本过程。

(1)校园文化的形成机制。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地理环境,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师生员工为主体,在其教育、教学、学习、交往、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以需求为基础,通过引导启发、实践体验、认同内化、传承创新而形成的稳定的价值体系、情感风貌和行为规范系统。

(2)校园文化形成的基本过程。我们认为,校园文化的形成一般经历“需求引发——引导启发——实践体验——认同内化——传承创新”五个阶段。一种新的校园文化的萌芽首先源于变革的需求和重要事件或人物的引发,通过宣传、理论引导和外校经验启发,使新的校园文化初具雏形并被师生所理解,通过实践体验,感悟新文化的价值,通过实践体验和成功实践的校内外正强化,实现对校园文化的认同和内化,最后通过传承和创新,形成新的校园文化。

4.探明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1)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我们认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可确定为三个维度七个要素: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具体包括教师德能文化建设、学生道德与学风建设、校园文学活动、校本课程、家校协作。)

(2)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我们认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是,以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为基本内容,以“需求引发——引导启发——实践体验——认同内化——传承创新”五个基本环节为工作流程。

5.探明了校园文化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的内在机制。校园文化是如何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的?我们认为其内在机制主要是结构——功能机制、同化——顺应机制和文化引领机制。

(1)结构——功能机制。结构——功能机制是指,任何一个系统都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的、动态的、能起综合效应的有机整体,系统的本质和功能是由系统的结构及各子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相互作用方式决定的。校园文化是办学特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引领——激励——监控等重要功能,因此,校园文化能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

(2)同化——顺应机制。所谓同化,是指将对象纳入主体已有的心理图式(即认知结构),使对象成为已有的心理图式的一部分。所谓顺应,是指主体改变已有的心理图式以顺从对象、适应对象。校园文化之所以能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就是因为有些校园文化可直接纳入办学特色中,成为办学特色的组成部分,从而引起办学特色的变化,此所谓同化;同时,对不能直接纳入的校园文化,我们也可主动改变办学特色,以适应校园文化的新要求,此所谓顺应。

(3)文化引领机制。人的行为是由观念引起的,观念决定一切。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在价值观引领下形成相应的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从而促进行为规范和学校个性的形成,最终形成特色。

6.形成了“375”发展型校园文化建设模式。“375”发展型校园文化建设模式是指,以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三个维度七个要素为内容,以“需求引发——引导启发——实践体验——认同内化——传承创新”五个基本环节为工作流程,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的形成。这一模式遵循了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突出了发展性。实践表明,这一模式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

八、研究结论

1.校园文化的形成一般要经历“需求引发——引导启发——实践体验——认同内化——传承创新”五个基本阶段。

2.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可确定为三个维度七个要素,即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教师德能文化建设、学生道德与学风建设、校园文学活动、校本课程、家校协作)。

3.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应以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为基本内容,以“需求引发——引导启发——实践体验——认同内化——传承创新”五个基本环节为工作流程,推行“375”发展型校园文化建设模式。

4.文化引领机制。

5.“375”发展型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具有实效性,明显促进了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的形成。

参考文献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11)

一、课题的提出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指出:“中小学校园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办出各自的特色。”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是新时期学校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

我校是一所由原文昌实验中学,桃源县进修学校初中部,桃源九中初中部三校合并组建成的全日制初级中学。全校4000多名学生,近300名老师。要构建特色鲜明的学校,需要融合三校的文化优势,需要共同的校园文化凝注人心、规范人的行为,于是便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课题。

国内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的现状呈现两大特点:一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较多,针对中小学的研究很少。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题检索,共有文献17000多条,主要集中在高校。以“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为主题检索,只有86条;二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问题与对策的研究,对校园文化形成的机制与规律、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与方法的深层次研究较少,对校园文化建设如何如何促进办学特色的研究更少。

本课题的切入点是,在实践中探索中学校园文化形成的机制、过程,以及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探讨校园文化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的内在机制。这对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律性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课题界定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师生员工在其教育、教学、学习、交往、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价值体系、情感风貌和行为规范系统的凝注和外化。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是:形成“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的校园文化,突出“美德”、“才能”、“和谐”、“发展”四大主题。

办学特色是指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突出特点和风格。我校办学特色的定位是:“德能双馨、和谐发展”。“德能双馨”是指教师职业道德高尚,教学能力突出,有口皆碑;学生道德品质好,文明程度高,基础扎实,基本能力强、特长突出,誉满三湘。“和谐发展”是指学校人际关系和谐,学生身心发展和谐,学生全面、和谐、自主发展,学校科学发展、可持续性发展。

三、研究目标

1.形成“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的校园文化。

2.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德能双馨、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的形成。

3.探讨校园文化形成的过程及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4.探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的内在机制

四、研究内容

1.制度文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研究。

2.物质文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研究。

3.精神文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研究。

4.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5.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

五、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我校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在校师生。

2.研究方法。以教育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六、研究实践

1.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1)开展原三校校园文化调研,引发校园文化建设需求。查阅三校管理资料,调查走访三校的管理人员,对三校合并到我校的老师以及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各自的校园文化特色。

(2)开展制度文化建设交流,引导启发制度文化定位。先后与桃源县九溪中学等七所中学进行了制度文化建设的交流与探讨,到常德市几所中学进行了校园文化建设参观学习和制度文化建设交流。在全省名优校长论坛上,就“如何唤起老师的工作热情,创建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进行了交流。

(3)管理制度的修订、宣传、学习与实施,实现制度文化的引导、体验与认同。让师生参与管理制度的修订和制定,制度体现“美德”、“才能”、“和谐”、“发展”四大理念。

2.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1)校园景观彰显“和谐”之美和“发展”的生机。如富有“万众一心,扬帆远航”诗意的中心花坛,文化氛围浓郁的勤思园、笃行园、修身园,100余盆高品位的盆景,色彩搭配和谐,高低层次和谐,布局疏密得体的树木花草,整个校园显得优美和谐、生机盎然。

(2)校园宣传展现“美德”、“才能”、“和谐”、“发展”四大主题。

学校给每栋教学楼安装了一条精铜雕刻的体现校园文化的大型标语,每栋教学楼每层的楼道墙壁上均贴上了精美的、富有人情味的楼道提示语。学校在办公楼前建立了极具艺术色彩的两块大理石墙,墙上雕刻了铜底大字的校训,即“基础扎实,特长突出,身心健康,素质全面”,“追求卓越,创和谐教育,办人民满意学校”。学校在每栋教学楼的走廊,把学生和教师的优秀美术和书法作品用精美镜框固定在墙壁上,并附上作者的简介和创作意境,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1)加强教师德能文化建设。学校围绕教师的师德、教风和专业技能开展教师德能文化建设。通过师德标兵评选、奖励与宣传、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校内外优质课观摩、参加校内外教学比武、承办教学研讨会、评选教学能手、评选德能双馨教师、教学骨干的奖励宣传等,营造重师德、重教学能力、重教风、重教师自我发展的文化氛围,让“德能双馨”成为教师的追求,成为我校的师风。

(2)加强学生道德与学风建设。

首先,以规范引领学生文化。制定《文昌中学学生行为规范细则》等多项规范,规范体现“美德”、“才能”、“和谐”、“发展”四大主题。

其次,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遵纪守法法制教育,珍爱生命安全教育,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诚实守信做人教育,健全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等六大主题教育。对七年级新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入学教育与训练。运用榜样激励,开展周送喜报、月评小明星、期末评“三好”、班风评比等活动。利用校主题活动、班团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正面教育与训练。

再次,开展心理辅导。学校建立了高标准的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并建立心理档案。学校还在各班设立了一名心理委员。

(3)校园文学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首先是指导学生走进名家,品味经典,提升文化品味;其次是以校刊《楚三春》为阵地,开辟校园文化专栏、出版校园文化专刊,弘扬以四大主题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再次是开展以校园文化为主题的班级演讲比赛;最后是在校园网上开辟“校园文化”栏目,进行校园文化的宣传。

(4)校本课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将校内课程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开设艺体特长班,组织音体美特长培训,实施了“8个100”工程,即100人的腰鼓队,100人的铜管乐队,100人的舞蹈队,100人的合唱队,100人的田径篮球代表队,100人的书法绘画兴趣小组,100人的科技兴趣小组,100人的武术队。

其次,将我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校本课程。我校将具有文昌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进行系统开发,编成《德雨流芳》校本教材。

再次,优化文昌艺术节,体育节,大课间活动等传统活动。校艺术节,我们力求学生以班为单位自编自演节目。大课间活动,每天35分钟,包括体操、武术、舞蹈等活动。

(5)家校协作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家长学校每年对家长进行2次面授,创办2期家长学校简报,组织学习心得体会交流,家长完成2次面授作业。评出优秀家长、优秀教育理念。家长还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写信等交流方式与教师交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七、研究结果与分析

1.“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的校园文化初步形成。“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成为了我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师生崇尚美德,十分注重道德品质修养;师生器重能力和特长的发展,才能突出;师生追求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发展。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突显“美德”、“才能”、“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

2.“德能双馨、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正在形成。教师职业道德高尚,教学能力突出;学生道德品质好,基本能力强、特长突出。学校人际关系和谐,学生身心发展和谐,学生全面、和谐、自主发展,学校科学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在全省有一定的知名度,全省名优校长论坛在本校召开。学校的艺体特色突出,“8个100”工程成效突出,得到社会广泛赞誉。“大课间操”在全市推广应用。

3.探明了校园文化形成的机制与基本过程。

(1)校园文化的形成机制。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地理环境,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师生员工为主体,在其教育、教学、学习、交往、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以需求为基础,通过引导启发、实践体验、认同内化、传承创新而形成的稳定的价值体系、情感风貌和行为规范系统。

(2)校园文化形成的基本过程。我们认为,校园文化的形成一般经历“需求引发——引导启发——实践体验——认同内化——传承创新”五个阶段。一种新的校园文化的萌芽首先源于变革的需求和重要事件或人物的引发,通过宣传、理论引导和外校经验启发,使新的校园文化初具雏形并被师生所理解,通过实践体验,感悟新文化的价值,通过实践体验和成功实践的校内外正强化,实现对校园文化的认同和内化,最后通过传承和创新,形成新的校园文化。

4.探明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1)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我们认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可确定为三个维度七个要素: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具体包括教师德能文化建设、学生道德与学风建设、校园文学活动、校本课程、家校协作。)

(2)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我们认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是,以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为基本内容,以“需求引发——引导启发——实践体验——认同内化——传承创新”五个基本环节为工作流程。

5.探明了校园文化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的内在机制。校园文化是如何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的?我们认为其内在机制主要是结构——功能机制、同化——顺应机制和文化引领机制。

(1)结构——功能机制。结构——功能机制是指,任何一个系统都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的、动态的、能起综合效应的有机整体,系统的本质和功能是由系统的结构及各子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相互作用方式决定的。校园文化是办学特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引领——激励——监控等重要功能,因此,校园文化能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

(2)同化——顺应机制。所谓同化,是指将对象纳入主体已有的心理图式(即认知结构),使对象成为已有的心理图式的一部分。所谓顺应,是指主体改变已有的心理图式以顺从对象、适应对象。校园文化之所以能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就是因为有些校园文化可直接纳入办学特色中,成为办学特色的组成部分,从而引起办学特色的变化,此所谓同化;同时,对不能直接纳入的校园文化,我们也可主动改变办学特色,以适应校园文化的新要求,此所谓顺应。

(3)文化引领机制。人的行为是由观念引起的,观念决定一切。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在价值观引领下形成相应的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从而促进行为规范和学校个性的形成,最终形成特色。

6.形成了“375”发展型校园文化建设模式。“375”发展型校园文化建设模式是指,以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三个维度七个要素为内容,以“需求引发——引导启发——实践体验——认同内化——传承创新”五个基本环节为工作流程,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的形成。这一模式遵循了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突出了发展性。实践表明,这一模式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

八、研究结论

1.校园文化的形成一般要经历“需求引发——引导启发——实践体验——认同内化——传承创新”五个基本阶段。

2.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可确定为三个维度七个要素,即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教师德能文化建设、学生道德与学风建设、校园文学活动、校本课程、家校协作)。

3.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应以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为基本内容,以“需求引发——引导启发——实践体验——认同内化——传承创新”五个基本环节为工作流程,推行“375”发展型校园文化建设模式。

4.文化引领机制。

5.“375”发展型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具有实效性,明显促进了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的形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