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专业计算机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7 18:00:59

专业计算机论文

专业计算机论文篇(1)

2计算机教育改革的方法与建议

2.1重视对学生兴趣开发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教育作为一个日益更新的学科,其教学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转变教学观念,逐步向学生自我学习为主,教师引导教学为辅的方向发展。学生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学习之前,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对计算机应用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学校要注意到这一点,开发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有效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计算机知识,将课程讲解更加接近学生日常生活应用,这样能更好的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余时间也可进行实际操作,便于记忆掌握,从而做到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够胜任使用计算机相关工作。同时,学校应加设计算机上机课时,增加学生上机实践时间,教师进行手把手教学,对课程内容进行演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对课程的完全记忆掌握。并组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计算机领域的深入研究,及时准确的对学生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导操作。

2.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硬件设施

发展计算机教育事业,必须保证足够的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加大对计算机教育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来确保计算机教育发展规划的实施。重视高职高专计算机教育所需的各项工作需求,为学校计算机教育保驾护航。同时,学校也可积极进行多渠道募集资金,呼吁社会、企业集资,加大资金投入,更好的服务于计算机教学。建设与学生使用数量相配备的机房数量,改善机房设施,更新计算机硬件配备。学校除了购置新的硬件设备来满足教学需要之外,还应提高老旧计算机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其作用,避免资源浪费,做到勤俭节约和效率利用的最大化。积极组织科研队伍进行软件的开发与推广,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并拿出专项资金用于计算机方向的教学研究。

2.3提高教师整体教学素质

一个好的学校需要大批优秀的教师队伍来支撑。计算机教学领域由于其与时俱进的特殊要求较高,更新速度较快,这就使得计算机教师必须要紧紧跟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时俱进的进行计算机教学信息的更新,提高自身计算机教学水平,掌握最新的计算机知识,才能更好的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做一个好的计算机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学校可以定期对教师进行心理培训,引导其心理防线的建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项工作,就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不为外界金钱地位所诱惑,做好园丁这个角色,服务于社会,做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专业计算机论文篇(2)

一、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是一个着重研究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的专业。这个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若按当前人才职位来讲,就是“系统分析师”的角色。同学们对此应有准确的认识,和自己所选择的计算机毕业论文题目,应当符合这个角色定位。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应当适于进行“系统分析”的目的,这与一些“纯”计算机专业的要求是有区别的(如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专业)。它们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主要探讨研究如何在组织管理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也就是说既关注组织机构,又研究计算机技术,是一个“管理”、“技术”两门包的专业。这也是为什么在我们的专业课程中既有“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工具”,又有“管理经济学”的原因。所以我们选择的计算机毕业论文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特点要求。

目录

众所周知,撰写毕业论文是各专业学生毕业前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在毕业之前最后的一项学习任务。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学生综合使用在学

院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讨论实践中的话题。它主要考查大家掌握知识、结合实际和表达的能力。 ............... 1

一般的讲,计算机毕业论文要求同学们做的工作是:运用生命周期方法(SDLC)开发建设一个信息系统。选题可自主决定。 .......... 2

。一般的讲,计算机毕业论文要求同学们做的工作是:运用生命周期方法(SDLC)开发建设一个信息系统。选题可自主决定。

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应满足这样的要求:

探讨管理信息系统(MIS)学术领域内的课题

选题有一定的规模,可以展开论述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了解的内容,可以说是“了解什么就写什么”

尽量不要选择他人写过多次的题目

二、计算机毕业论文所需资料

在确定了计算机毕业论文题目之后,就要开始进行实际的计算机毕业论文写作了。此时收集相关的参考材料十分重要。正如前文所提到的,计算机毕业论文工作要求,就是“分析建设系统”。无论哪项工作,都离不开参考材料来提供信息。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毕业设计工作中,“系统分析”是绝对的重点,也可以说是计算机毕业论文的核心。既然本专业培养的是“系统分析师”,那么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怎么可以在论文的“系统分析”内容部分马马虎虎、漏洞百出呢?因此,为了做好系统分析工作,准确分析一个单位的工作与业务,

就必须搜集该单位的相关工作资料,比如相关工作流程、制度、规章及单据、报表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材料可以比较全面、详细地了解这个单位,准确做出分析。

由于“系统分析”是全文的重点,将来计算机毕业论文答辩时,系统分析部分也是评委们关注和考查的重点,因此这部分的工作一定要做好。资料收集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系统分析阶段。在后面接下来的设计、实施工作中,相关的资料也会为你的毕业论文撰写提供有用的信息。比如在进行程序设计时,相关的参考书会成为重要的依据,书中汇集了众多程序方面的智慧成果,可以从中借鉴,丰富自己的信息系统。

三、计算机毕业论文格式

计算机毕业论文格式规范、用词准确、要用术语(不要用俗语)。计算机毕业论文属于科技论文。文章应具备自己既定的毕业论文格式、规范,这样便于统一交流。从结构上看,整篇文章包括内容提要(中、英文)、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部分。在正文中,应注意一些公认的格式规范,比如“图”要有图号(按章编号:章-号)和名称要写在图的下方,“表”的表号(按章编号:章-号)名称要写在表的上方,即“图下表上”原则;应注意一张图或表与其名称不能分开在两页上,应当保证整张图、表及名称打印在同一页;注意各段落开头空两格,行距要适当等等。

计算机毕业论文的用语应当准确规范。例如“数据流图”(DFD)不要写成“数据流程图”,这样的“笔误”会暴露出你概念不清。在答辩评委审阅时,看到你在文中连基本的格式、概念都不懂,十有八九会影响成绩。因此请同学们记住:书写毕业论文,是一个需要“精益求精、咬文嚼字”的过程。

四、计算机毕业论文的文档

“软件=文档+程序集”——根据这个公式,同学们开发的信息系统——一个软件,包括文档和程序两个部分,那么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同学来讲,应当重点着手准备哪一部分呢?综合本专业的特点,同学们应当着重书写文档部分。

如前所述,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毕业论文主要考查的是同学们对系统的分析能力,分析的成果就是文件——分析报告。特别重要的是其中的“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图”,必须准确表达绘制出来,它们可以说是单位工作的“照片”,是下一段论文设计、实施的基础,也是最后论文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绘制得“天衣无缝”,确保图例符号正确、逐层分解准确、布局合理、命名规范。否则,对于你的毕业论文成绩来讲“后果是严重的”。对此同学们要特别注意。

之所以要强调大家多多关注文档,是因为总有一些同学几乎是“出自本能地”想尽早尽快地着手进行最后的程序开发,不注意前面的文档撰写。对此必须明确:现代的软件开发是一个集体协作的系统工程,而不是一两个人的作坊式生产(黑客除外)。而这个开发软件的集体,包括分析、设计、维护、管理等各方面的人员,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同学,所应当承担的角色是“分析人员”,即要分析出系统应当“做什么”( What to do),写出文档。至于“怎么做”(How to do)那是程序员的事情,而不是你的主要任务。明确了这一点,就对这里所说的“着重文档”有所理解了。

整篇计算机毕业论文文档篇幅规模不能太低,基本上不能少于6000字,否则不容易将一个系统描述清楚,更不用说准确设计、实施了。这也是

前文提到“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有一定规模”的原因。

五、积极与指导教师联络

在整个计算机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应积极与指导教师联系,对自己毕业论文的进展、遇到的问题及时与进行交流、探讨,按照指导教师的指导意见进行修正、改进论文,确保文章的质量。

一些同学因为是业余学习,平日里工作繁忙,有时无法按时在约定的日期与指导教师见面,为此应采用其他方法与老师联络,如电话、传真、E-mail等等。而且要尽可能地参加老师约定的见面会。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探讨,确保自己的毕业论文沿着合格正确的方向进行。

指导教师对整个毕业论文成绩是很有发言权的,其中包括你平日对待毕业论文写作的态度成绩。因此,不要给指导教师留下你对毕业论文漠不关心的印象。

比如个别学生只是在最后论文答辩的那一天才来见一见老师交毕业论文,这样的做法应当竭力避免。

正文结构

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正文一般有8个部分,一般要求6千字。

1、概述或引言。这个部分相当于大纲,主要是对软件开发背景,使用的软件工具、环境,最后达到的效果,自我在里面的贡献等;

2、需求分析。从用户角度来看,软件有哪些功能,处理那些数据和性能等;

3、设计方案和主要技术。主要是对里面每一部分的详细论述,使用的是什么技术,为什么使用。从专业角度详细的模块分析或遇到的难点是怎样解决的等;

4、具体的实现过程(用的控件、技巧和方法),从系统中截取图(少量);

5、测试。介绍自己开发软件实际达到的效果;(网站的特点)

6、总结。介绍自己开发软件的体会,或自己开发的成果使用情况,有什么评价,自己还有哪些不足,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7、致谢;

8、参考文献。

另外,还可以加一个“附录”部分。正文只能有一个中心,其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都可以放在附录部分。例如有重要的代码、图表,涉及其他领域的知识,需要解释的等都可以放在附录部分。

专业计算机论文篇(3)

由于大学现在授课计划制定的总学时是有限的,因此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其开设的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很少,大部分就是计算机基础以及计算机网络,而且,这些课程所占学时通常都比较少,造成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与实际应用脱节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计算机网络课程往往以OSI参考模型为基础讲述网络层次结构、协议和计算机网络原理。这对于缺乏相关背景知识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更加会感到课程枯燥、抽象,很难将学到的理论与实际网络联系起来,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而教师则深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结合实际把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原理讲清楚绝非易事。

1.3实践教学环境缺乏,难以进一步巩固知识

目前高等院校中,由于专业设置和经费的原因,非计算机专业一般没有相关的网络实验平台,大部分就是一个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平台非常简单,基本上是将利用简单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等将计算机连接成小型网络,不能随意更改,学生无法通过自己动手组建网络,达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网络通信技术、锻炼网络工程应用能力的目的。

2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2.1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动力

因为教学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因此,不能像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样进行授课。我们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培养学生结合本专业知识、熟练网络应用的能力,并更加注重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具体的实际应用。其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学时普遍偏少,在很短的时间内向学生解释所有的计算机网络的内容是不现实的,必须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有选择的内容上的选取。再次,要刻画整个培养计划中其他专业课程与网络课程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习,学习有什么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结合以上几点,本课程内容的选取必须注重网络技术实际应用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计算机网络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到一起,要尽量避免传统教学中理论脱离实际应用的弊端。可以将教学的内容大体划分为3个主要模块,其主要内容涵盖了以下内容:

(1)计算机网络基础:主要包含网络技术基础、数据通信基本技术、Internet技术与应用;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网络体系结构、OSI七层参考模型、TCP/IP四层参考模型、Internet的基础知识、常用服务与应用技术、IP地址、TCP/IP及主要参数等网络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

(2)计算机网络实现:主要包含组建局域网与接入Internet、局域网的设备管理、管理网络的软件系统。涵盖了网络中从物理层到网络层的主要部件与设备、以太网、最新高速交换式网络、虚拟局域网、无线局域网、不同规模用户的Internet接入技术与方案、微软的工作组网络的组建、管理与安全使用网络资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实用组网技术。

(3)计算机网络应用:主要包含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模式、网页制作与编程基础、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网络应用。涵盖了应用系统的计算模式中的对等网、C/S和B/S网络应用模式的结构与特点,Web体系结构工作原理;网页的基本构成、HTML、高级网页编辑工具Dreamweaver的安装与使用以及制作网页的基础知识;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网络应用系统的实现与开发技术等网络应用系统的实现技术。其中,在第2、3模块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的专业应用来进行内容的组织,对上述内容作适当调整,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课程产生专业认同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实现教学相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2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

2.2.1“自顶向下”教学法

目前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的讲解主要是采用“自底向上”的方式进行,由于直接从底层讲起,与实际网络应用难以一下子联系起来,学生学习的时候就会觉得无用,从而失去兴趣。因此,在实际授课中应采用从“自顶向下”的方式进行,即从当前使用广泛的网络应用开始讲起,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保存求知的兴趣,能针对性的理解网络现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2.2案例教学法

在授课中针对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可以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选取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里面的典型网络应用实例来进行分析,一来进一步让学生对课程的专业认同感提高;再者由于是运用实例,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有成就感,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2.3类比教学法

网络课程中涉及很多不好理解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学生必须要掌握且掌握不好的地方,在实际的教学中,通常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进行类比,让学生轻松的理解,例如:介绍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的时候,可以将分组交换的过程类比为写寄纸质信件,不需要建立连接就可以通信类比为不需要和别人沟通就直接可以写信给别人等;电路交换类比成打电话,电路交换有建立连接、通信和释放连接三个阶段,打电话同样有拨号,通信,挂机三个阶段等;然后将相同点进行总结,就能让学生很容易的掌握这个关键知识点,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2.3加强实践教学,巩固所学知识

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实验环境的构建。一般对于非计算机专业来说,新增网络设备不太现实,可以采用网络模拟器来模拟各种网络设备,例如:Cisco公司的PacketTracer可以为学习网络课程的初学者去设计、配置、排除网络故障提供了网络模拟环境。用户可以在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上直接使用拖曳方法建立网络拓扑,并可提供数据包在网络中行进的详细处理过程,观察网络实时运行情况。可以学习IOS的配置、锻炼故障排查能力。其次就是实践教学的内容和组织方式,实践教学分为验证性实验和设计应用性实验,由于课程学时少,实践学时只能完成一部分重要的设计应用性实验,还有很多实验则需要学生课下自己完成,对于课下自己完成的实验,教师要给出相应的指导手册,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并给以一定的成绩评定,这样才能督促学生完成实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专业计算机论文篇(4)

2以职业技能鉴定促进教学的改革

2.1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计算机专业必须适应时展的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制定合适的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作为教师,应遵循专业发展规律,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基础课与专业课的严格界限,倡导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这是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也是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注重基础,由浅入深,安排教学工作。对所有的工作任务,设计以下几个环节:(1)教师讲解;(2)学生操作;(3)目标评测与教学总结。根据计算机技能鉴定的要求,可以设计多个不同细分支的鉴定类比,根据不同岗位需要设置合理的时间,鉴定不同的技能内容。并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经过很多不同领域的训练,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发展。更重要的是倡导新型课堂教学方式,改革课程体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成就感,并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专业计算机论文篇(5)

1.2实际操作能力差中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为社会提供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落后,学生缺乏独立思考、探索、设计、操作能力的过程等,都是造成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低下的因素。

2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措施

2.1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对学生就业能力有极大的影响力,但当前却存在教师的计算机知识体系不完整、专业水平不高等现象,再加上中职教师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没有机会到企业中亲身实践,致使其计算机专业素质水平较低,所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很重要。中职院校可安排教师定期参加多种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培训,对获得好成绩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作为鼓励;在组网、组装维修等实验教学课程中可实行教师轮班授课,提高教师知识系统的全面性。同时,还可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去实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从而增强教师的专业素质。此外,鼓励教师多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中,了解计算机网络市场,及时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系统,调整与改进教学方案,将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传授给学生。

2.2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就业能力是一种以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为根本、以社会适应能力为拓展、以专业发展方向为目的的综合能力。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大体上可分为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两大部分。一直以来,中职院校对于学生技能的提高过于关注,而忽略了人文素质在学生就业过程的核心地位,是就业稳定性的重要保障。此外,根据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分析可知,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差、就业稳定性低,毕业后难以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其关键的因素是学生的专业技能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所以,中职院校应不断加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创新能力及其计算机实际操作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3加强校企合作意识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实际生产中的生活,并使学校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学校应加强与企业合作的力度,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建立双方长期的合作关系。此外,由于中职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较为薄弱,缺少学习激情,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所以,应减少逻辑能力、数学水平要求较高的编程、数据库操作等科目,而加强办公软件、网络组建、计算机维修等教学内容,以更符合实际需要,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进而提高其就业能力。

专业计算机论文篇(6)

无论是计算机软件还是计算机硬件,更新换代都较快,很多高职院校一直在延用很旧的计算机专业教材,以至于学生所学知识都是过时的,比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现在用户已经普遍使用了Win7操作系统+Office2010办公自动化软件版本,而在教学中还在使用Windows2003操作系统+Office2003办公自动化软件教材;再如《AutoCAD》课程,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AutoCAD2010版,甚至AutoCAD2014版,学校还在教学生们使用AutoCAD2007版。新旧知识虽然比较接近,有些只是简单的增加些功能,但有的却截然不同,相对老化的教材,使学生没有接受到最新的技术,进入社会也是落后的。

1.2教师业务能力差

职业院校教师的综合业务能力相对本科院校要弱,教师绝大多数是大学本科毕业,工作后进修考取的在职研究生,好一些的院校能直接聘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几乎没有,工作后进修博士的少之又少,这些教师缺少实践工作经验,因此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而职业院校要培养的是能够熟练操作的技术人才,作为教师本身就缺乏实践经验,又如何教育和指导学生。

1.3学生实践机会少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很多职业院校却忽视这一点,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理论多于实践,学生得不到实践锻炼,比如计算机的网络维护,学院只是给学生讲一些书本上的理论,缺少让学生动手实践的环境,没有真正的维护过网络,不能更好的掌握新知识。

2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思路

2.1课程体系改革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关键,尽量做到合理安排课程。职业院校主要培养的是熟练的技能型人才,他们应该是懂得理论知识,又能熟练操作的人才,我们经常把他们称为“蓝领”,因此,在课程的安排上应该有下面这样的特点:

2.1.1少理论,多实践

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爱动手不爱动脑的现象,即不喜欢理论课,只愿意上实践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尽量选择开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而且动手要多于动脑的课程,教材的选择应当尽量以浅且易懂为主,经常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有些难度高且不实用的课程应当取消,切实的做到“少理论,多实践”才是行之有效的培养方式。实践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实践教学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大批具有基本理论知识、熟练的动手能力的一线操作人员,在教学中就必须增加实践教学的环节,强调教学和实践相结合。这里说的实践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实际操作练习,还应该以一些完整的任务以作业或是课程设计的形式布置给学生,组织学生认真做好顶岗实习,以及毕业前做好毕业设计,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工作机会,这些都是实践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1.2学习最新的技术

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比较快,而当代年轻人的一大特点就是接受新鲜事物也快,这一特点正好适合学生学习最新的计算机技术。针对这样的实际情况,在每学期开设课程之前,学科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应当多做调查,比如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考察、借助媒体和互联网获得最新知识、到兄弟院校学习等,尝试抛弃一些陈旧的并且是纯理论性的课程,开设一些实用的处于行业前沿课程,并且在学校就组织实训。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就是当前最新的技术,而且是比较实用的知识,如最新版本的平面设计的软件、符合最新标准的网络组装的课程等。毕业后就可减少培训周期,直接进入工作岗位。新的技术对于教师来说也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只有教师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水平,更新自己知识,才能更好的教会你的学生,让学生信服,因此,学习最新的技术不但是学生受益,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也同样受益。

2.1.3熟练掌握一门技术

高等职业学院在开设课程时,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开设以实用为主的专业课程。作为大专层次的高职学生,应该熟练掌握一门基本技术,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方向,制定好其主干课程的教学设置,突出重点课程并加大课时量,课后可开设一些兴趣小组,使参加的同学得到一定的技能练习。学生在定位学习方向时,一定选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技能,以后从事的行业也就有所定位方向,不然毕业后转行的话还要从新学习,浪费了学生的时间。

2.1.4注重能力培养

高等职业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该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主要包括认知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等方面。各种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求在开设课程时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充分利用好学生在校的四个学期。尤摘要:本文主要简述了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几个方面探讨了计算机专业教其是专业能力的培养,更是需要通过相应的系列课程来完成。专业能力包含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计算思维能力,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和应用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等。这些系列之间也存在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作用。实践表明,在建立系列课程时应该提倡“重视基础、加强实践”的指导思想。

2.2教学计划的改革

2.2.1教学计划的制定

众所周知,无论什么事情,要想得到满意的结果都应该制定周密的计划,教学也不例外。教学计划的制定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我们的计划是服务当地经济建设、指导和结合当地市场需求,培养实用型人才。因此,当地计算机产业发展的现状、企业的规模、企业的岗位设置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的专业设置一定要为当地市场服务,以此确定专业的发展方向和专业的扩展范围。2.2.2教学计划的实施教学计划的实施上我们号召教师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比如采取多媒体教学、网络视频教学等;我们鼓励教师进行深造、进修,并到生产第一线去体验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以提高教学水平,并去引导和感染学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也是我们应该提倡的,组建一套能工、能讲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又一个关键因素;我们还需要有一套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估办法,这对于教学计划的实施是必不可少的。

2.2.3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希望培养有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于一身的人才,而计算机专业课程要是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课,不动脑、不思考、不动手、不实践,长期下来,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我们主张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即应用多媒体教学,使计算机的很多复杂操作能够借助图标方式和鼠标操作而变得直观便捷。微机室授课是另一个可行的教学模式,微机室内的教师机和学生机是一个局域网,我们可以安装一些教学软件,使其同步演示和讲解,学生在面对多媒体时的注意力有时不够集中,但对于自己面前的一台电脑就会更集中注意力,操作细节看的更清晰,而且可以随堂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练习操作。根据学生接受的能力,教师可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练习,领悟差一些的可从简单练习开始,有问题可以随时向老师询问,领悟快的可选择性的做一些有难度的练习,放开思路,可以和老师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这种交互式的授课方式,即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即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自己总结知识点的能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能让他们对新知识掌握的更好,记得更清楚,并且有不断探求新知识的想法。网络的普及让我们的教学又开辟了一种新的方式,现在的大学校园都有Internet网络或校园局域网覆盖,我们借助这一有利资源,将自己的教学资源上传到指定网站,比如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也可以借鉴某些兄弟院校的现成的网站,供学生参考;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作业布置、批改等。

专业计算机论文篇(7)

2.缺乏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很多学生对自我的期望值很高,但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希望毕业就进好单位,但又不能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事实证明,凡是态度端正、敬业、诚实、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的实习生都受到了各用人单位的好评,也为他们迈向成功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缺乏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些学生因自身综合能力的不足,或因机遇时机把握不准,导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单位。但他们往往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怨天尤人,从而产生了不平衡心理。这种不平衡心理往往导致少数学生对社会以及人生产生偏颇的看法。有些学生因自己专业技能不如其他同学,或因面试屡次受挫,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失去了求职的信心和勇气。还有些同学因职场竞争的激烈,以及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不再给父母增加负担的想法,使自己无形中背负着很沉重的压力,常常会表现出焦虑和急躁,缺乏自我控制,烦躁不安,无所适从,有时会导致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

二、职业指导的意义和作用

职业指导是一个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及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体;它既是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又是一种社会服务手段,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促进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实行最佳配置,从而达到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是指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及职业结构对学生素质的要求,结合被指导者的个性特点,以科学的就业概念指导学生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提高自身素质选择职业的过程。为此,必须改变仅将职业指导作为学生临近毕业时开设的一门课程的做法,而应切实将职业指导作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不断提高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切实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达到人职匹配,真正培养出社会适应型人才的目标。笔者认为职业指导在解决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问题时,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职业与就业政策指导教育部办公厅、信息产业部办公厅联合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将计算机专业进行了具体细化,同时明确了相关的培养目标,这就充分说明: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并非无用武之地,关键在于你是不是人才,在于你不是纸上谈兵的理论家,而是懂技术,会操作的实干家。采取辩论、游戏、典型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教育和就业政策指导,帮助其树立学好本专业的信心,使学生了解当前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和形势,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种类和就业准入制度,同时让学生树立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意识,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就业途径,以及劳动关系与个人权益保护等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指导学生设计编写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职业意识训练与指导职业意识包含职责与服务、人际沟通等方面。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过程中,围绕工作责任感、规范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奉献意识、沟通意识、创业意识和协作意识等主题,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深刻理解现代企业的文化特征,增强其职业适应性。现代用人单位所需要的,是职业化的人才而不是“学生”,这也决定了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是为职业服务的,是把普通学生变成具有较高素质劳动者的过程。学校本身的性质要求其教育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现在,笔者学校在研究市场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开始将计算机专业“解体”,细化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装、电子商务等专业,这就是一个进步的标志。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校更多的是关注学生职业岗位技能这一“硬”技能的培养,其实学生的职业意识这一“软”技能的培养也同样重要,“软”技能对帮助学生走向社会时勇于面对现实,树立起“行行出状元”的正确职业观,正确地进行择业的准备、职业选择,关系极大。

3.职业技能的基础指导职业技能的基础指导包括个人形象设计、撰写求职简历、体验求职面试、掌握求职途径和制定求职计划五个方面。通过职业指导,对学生进行就业及求职过程的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提高其竞争就业的意识和能力。

专业计算机论文篇(8)

1引言

计算机专业英语是各个层次的计算机类专业的必修课,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延伸和提高,也是学生大学期间英语不断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计算机学科的特殊性,即绝大部分计算机新技术都源于国外,要想快速学习、掌握这些新技术和新的开发工具,必须能够熟练地阅读计算机英文文献。同时目前倡导的双语教学,要求部分专业课程要用原版英文教材,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先掌握足够的基础知识专业词汇。所以专业英语对计算机科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非常重要。

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词汇、培养科技英语的阅读理解、翻译及写作能力,但各高校基本上都是将该课程设为考查课程,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从毕业设计中的专业外文文献翻译和毕业论文的英文摘要,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来,有的学生甚至直接使用“金山快译”之类的翻译软件来翻译。如何更好地讲授好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是许多计算机学科的教师探讨的课题。

2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特点

计算机专业英语除了具有科技英语的一般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

长句多。

被动语句多。

祈使语句多。

专业术语多。

新词多,且合成新词多。

缩略语多。

一词多义。

其中缩略语出现的频度高,以及新词(包括新缩略语)产生快和数量多是计算机专业英语区别于其它学科专业英语的主要特点。

3教学内容的选择

3.1教材的选择

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材比较多,层次也不同。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基础,选择教材时有以下几个原则:

(1)全面性。计算机专业英语是要介绍计算机专业课程涉及的词语和知识,所以教材内容要尽量全面,至少要包括大部分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内容,如计算机原理、数字逻辑、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程序设计语言等等。目的是掌握相关词汇,所以理论上不要求太深,通常是介绍性质的,事实上目前计算机英语教材中不少课程内容都是源自某一课程的英文教材的内容介绍,或者是摘编出来的。

(2)时效性。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且新技术市场化周期越来越短,要使学生能够掌握新的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实用工具软件,就必须考虑教材内容的时效性,达到与时俱进。

(3)适用性。由于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较多,层次不同,包括两年高职、三年高职、专生本、本科等层次,相应的内容深浅、侧重点各有不同。同时现在计算机相关专业也越来越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专业、软件测试等,不同的或方向对课程内容的侧重也不同,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适用的教材,当然,也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的取舍。

3.2适当补充新内容

由于教材编写的时滞性,一些实用的新技术不会包括在教材中,而计算机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急于了解计算机新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特别是实用性的技术和新软件功能等,所以要根据当前的技术发展,适当补充一些介绍计算机新技术的内容。如笔者在近年的教学中,及时补充了、IPV6、超线程(Hyper-Threading)、Dual-CoreProcessor、DDRMemory等实用性强的新技术的文章,很受学生欢迎。根据经验,学生是非常乐于了解新技术的,特别是那些已得到应用的主流技术。

另外,大部分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对一些基本的实用操作则介绍很少,如对于CMOS设置、键盘上各键名称的具体含义、软件基本操作术语等基本的实用英语则很少有介绍,甚至部分学生本科毕业时还不知道“Ctrl”、“Alt”键等具体是哪个英文词及其实际含义,“有专业没常识”。所以在教学时,应当补充这些最基本的内容。

在教学时还应适当讲授科技英语的阅读、翻译和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使学生能够熟练翻译相关的技术文章,并基本上可撰写一般性英文科技论文,特别是要掌握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总之,在教学内容上,要达到全面性、时效性、实用性的合理协调。

4教学进度安排以及与专业课程的协调

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的内容通常是以计算机专业课程为单元编排的,如计算机硬件、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等等。本科计算机专业英语通常是在三年级开设,专科通常是在最后一学年开设,此时学生有些专业课程还没有学到,这样就会增加对计算机英语课文理解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进度的安排上,要兼顾其它专业课程的教学进度,对于学生没有学过的专业课程,由于在学习对应的专业英语时,学生没有该方面的概念,老师又不可能将理论原理讲得很透彻,学生学起来可能会一头雾水。对于已经学过的专业课程,再学习相应的专业英语,其效果要好得多。另外还要考虑采用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程,合理灵活地安排课程内容和进度,不一定非要按照课本上的章节顺序来进行。

5教学及辅助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多媒体及其它现代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学,利用这些技术可以使教学形式多样化,获得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获得的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传统的板书教学外,还可以利用下列方式。

(1)PPT等课件。利用投映机播放PPT课件来讲解课文,要比让学生都低着头看自己的课本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2)音频。目前部分计算机英语教材都提供了相应课文的音频材料,而且网上也有许多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听力材料,利用PC教师也可以自己录制英语课文的录音。利用音频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专业英语的听力和口语。

(3)视频与动画。许多计算机相关网站上都有计算机技术和知识的视频材料,特别是一些著名的IT公司如IBM、Microsoft等公司的网站上,经常及时地提供介绍其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英文版视频和动画,其发音纯正,制作精美,形象直观,时间通常为几分钟,介绍一种产品或技术的主要特点。观看这类视频短片或动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既锻炼了听力,同时也学到了新技术,所以效果非常好。

辅助教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非常重要,要想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计算机英语,除了课堂上的面对面的教学、交流外,还要充分利用其它的辅助教学手段。网络技术的普及为我们提供了多种辅助教学方式。

(1)网络课程。教师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机英语网络课程,将自己的教学课件等资料放在上面,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布置作业、上传学习资料、答疑等。学生可以随时访问学习,提交作业、提问题等。网络课程在校园内已成为教师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教学平台,也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平台。

(2)博客。虽然博客近几年才开始兴起,但已有许多教育工作者尝试将其应用于教育中,有的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许多网站都提供了免费的博客空间,并有专门的“教师博客”、“学生博客”网站等用于网络教育。博客的特点是网页创建非常简单,且使用方便,空间免费,无须个人维护。可以作为教师的辅助教学平台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平台。如笔者创建的个人的计算机专业英语博客,可以方便地上传计算机英语学习资料、作业等,同时不定期地开展专业英语学习专题讨论,要求学生提问题和发表评论必须使用英语,学生也非常乐于访问、交流,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英语阅读和表达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辅助教学方式。

(3)E-Mail。E-Mail作为一种日常的通信工具,笔者要求学生在向笔者发E-Mail全部使用英语,当然给学生的回复也是英文的,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学生也乐于以这种方式与老师交流,很好地配合了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

另外网上有许多英文的计算机幽默短文和漫画,在讲解课文时适当地让学生看一则相关的计算机幽默(英文)或一幅计算机漫画,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印象,寓教于乐。还有许多学生都喜欢听那些经典的和流行的英文歌曲,虽然不是关于计算机的英文歌曲,但由于歌词通常都很精炼,语法简明,学生也爱听,在课间休息时播放学生喜爱的英文歌曲,潜移默化,有助于其英语水平的提高。

6作业与考核

平时的作业和考核也是课程学习的重要部分,由于许多计算机英语教材在书后都提供了课文的参考译文和练习答案,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本上的作业习惯于抄答案,这样一方面对学生没有任何效果,另一方面也干扰了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了解。对此可以采用灵活的课下作业和考核方式。如将课外的计算机英语音频资料提供给学生,安排在课下练习听力,下次上课利用几分钟来测试其效果。再如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安排随堂的快速翻译和写作,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和写作能力。笔者的实践证明,这些方式效果很好,学生也很欢迎。

7结束语

虽然计算机专业英语通常是辅课,但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除了能进一步提高其专业英语水平外,还可以丰富其专业知识,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所以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是很高的。

要想很好地讲授好一门课程,作为教师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还要广开思路,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效果,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也是一样。特别是语言的学习需要语境,教师要抓紧一切机会为学生创造条件,如在课下主动用英语与学生交流,课堂上增加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意见等。当然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涉及到教师、学生、与其它课程的协调等多种因素,要想方设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针对课程的特点,利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辅助教学手段,以获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专业计算机论文篇(9)

1引言

计算机专业英语是各个层次的计算机类专业的必修课,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延伸和提高,也是学生大学期间英语不断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计算机学科的特殊性,即绝大部分计算机新技术都源于国外,要想快速学习、掌握这些新技术和新的开发工具,必须能够熟练地阅读计算机英文文献。同时目前倡导的双语教学,要求部分专业课程要用原版英文教材,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先掌握足够的基础知识专业词汇。所以专业英语对计算机科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非常重要。

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词汇、培养科技英语的阅读理解、翻译及写作能力,但各高校基本上都是将该课程设为考查课程,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从毕业设计中的专业外文文献翻译和毕业论文的英文摘要,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来,有的学生甚至直接使用“金山快译”之类的翻译软件来翻译。如何更好地讲授好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是许多计算机学科的教师探讨的课题。

2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特点

计算机专业英语除了具有科技英语的一般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

长句多。

被动语句多。

祈使语句多。

专业术语多。

新词多,且合成新词多。

缩略语多。

一词多义。

其中缩略语出现的频度高,以及新词(包括新缩略语)产生快和数量多是计算机专业英语区别于其它学科专业英语的主要特点。

3教学内容的选择

3.1教材的选择

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材比较多,层次也不同。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基础,选择教材时有以下几个原则:

(1)全面性。计算机专业英语是要介绍计算机专业课程涉及的词语和知识,所以教材内容要尽量全面,至少要包括大部分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内容,如计算机原理、数字逻辑、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程序设计语言等等。目的是掌握相关词汇,所以理论上不要求太深,通常是介绍性质的,事实上目前计算机英语教材中不少课程内容都是源自某一课程的英文教材的内容介绍,或者是摘编出来的。

(2)时效性。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且新技术市场化周期越来越短,要使学生能够掌握新的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实用工具软件,就必须考虑教材内容的时效性,达到与时俱进。

(3)适用性。由于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较多,层次不同,包括两年高职、三年高职、专生本、本科等层次,相应的内容深浅、侧重点各有不同。同时现在计算机相关专业也越来越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专业、软件测试等,不同的或方向对课程内容的侧重也不同,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适用的教材,当然,也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的取舍。

3.2适当补充新内容

由于教材编写的时滞性,一些实用的新技术不会包括在教材中,而计算机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急于了解计算机新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特别是实用性的技术和新软件功能等,所以要根据当前的技术发展,适当补充一些介绍计算机新技术的内容。如笔者在近年的教学中,及时补充了、IPV6、超线程(Hyper-Threading)、Dual-CoreProcessor、DDRMemory等实用性强的新技术的文章,很受学生欢迎。根据经验,学生是非常乐于了解新技术的,特别是那些已得到应用的主流技术。

另外,大部分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对一些基本的实用操作则介绍很少,如对于CMOS设置、键盘上各键名称的具体含义、软件基本操作术语等基本的实用英语则很少有介绍,甚至部分学生本科毕业时还不知道“Ctrl”、“Alt”键等具体是哪个英文词及其实际含义,“有专业没常识”。所以在教学时,应当补充这些最基本的内容。

在教学时还应适当讲授科技英语的阅读、翻译和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使学生能够熟练翻译相关的技术文章,并基本上可撰写一般性英文科技论文,特别是要掌握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总之,在教学内容上,要达到全面性、时效性、实用性的合理协调。

4教学进度安排以及与专业课程的协调

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的内容通常是以计算机专业课程为单元编排的,如计算机硬件、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等等。本科计算机专业英语通常是在三年级开设,专科通常是在最后一学年开设,此时学生有些专业课程还没有学到,这样就会增加对计算机英语课文理解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进度的安排上,要兼顾其它专业课程的教学进度,对于学生没有学过的专业课程,由于在学习对应的专业英语时,学生没有该方面的概念,老师又不可能将理论原理讲得很透彻,学生学起来可能会一头雾水。对于已经学过的专业课程,再学习相应的专业英语,其效果要好得多。另外还要考虑采用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程,合理灵活地安排课程内容和进度,不一定非要按照课本上的章节顺序来进行。

5教学及辅助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多媒体及其它现代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学,利用这些技术可以使教学形式多样化,获得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获得的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传统的板书教学外,还可以利用下列方式。

(1)PPT等课件。利用投映机播放PPT课件来讲解课文,要比让学生都低着头看自己的课本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2)音频。目前部分计算机英语教材都提供了相应课文的音频材料,而且网上也有许多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听力材料,利用PC教师也可以自己录制英语课文的录音。利用音频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专业英语的听力和口语。

(3)视频与动画。许多计算机相关网站上都有计算机技术和知识的视频材料,特别是一些著名的IT公司如IBM、Microsoft等公司的网站上,经常及时地提供介绍其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英文版视频和动画,其发音纯正,制作精美,形象直观,时间通常为几分钟,介绍一种产品或技术的主要特点。观看这类视频短片或动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既锻炼了听力,同时也学到了新技术,所以效果非常好。

辅助教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非常重要,要想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计算机英语,除了课堂上的面对面的教学、交流外,还要充分利用其它的辅助教学手段。网络技术的普及为我们提供了多种辅助教学方式。

(1)网络课程。教师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机英语网络课程,将自己的教学课件等资料放在上面,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布置作业、上传学习资料、答疑等。学生可以随时访问学习,提交作业、提问题等。网络课程在校园内已成为教师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教学平台,也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平台。

(2)博客。虽然博客近几年才开始兴起,但已有许多教育工作者尝试将其应用于教育中,有的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许多网站都提供了免费的博客空间,并有专门的“教师博客”、“学生博客”网站等用于网络教育。博客的特点是网页创建非常简单,且使用方便,空间免费,无须个人维护。可以作为教师的辅助教学平台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平台。如笔者创建的个人的计算机专业英语博客,可以方便地上传计算机英语学习资料、作业等,同时不定期地开展专业英语学习专题讨论,要求学生提问题和发表评论必须使用英语,学生也非常乐于访问、交流,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英语阅读和表达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辅助教学方式。

(3)E-Mail。E-Mail作为一种日常的通信工具,笔者要求学生在向笔者发E-Mail全部使用英语,当然给学生的回复也是英文的,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学生也乐于以这种方式与老师交流,很好地配合了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

另外网上有许多英文的计算机幽默短文和漫画,在讲解课文时适当地让学生看一则相关的计算机幽默(英文)或一幅计算机漫画,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印象,寓教于乐。还有许多学生都喜欢听那些经典的和流行的英文歌曲,虽然不是关于计算机的英文歌曲,但由于歌词通常都很精炼,语法简明,学生也爱听,在课间休息时播放学生喜爱的英文歌曲,潜移默化,有助于其英语水平的提高。

6作业与考核

平时的作业和考核也是课程学习的重要部分,由于许多计算机英语教材在书后都提供了课文的参考译文和练习答案,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本上的作业习惯于抄答案,这样一方面对学生没有任何效果,另一方面也干扰了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了解。对此可以采用灵活的课下作业和考核方式。如将课外的计算机英语音频资料提供给学生,安排在课下练习听力,下次上课利用几分钟来测试其效果。再如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安排随堂的快速翻译和写作,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和写作能力。笔者的实践证明,这些方式效果很好,学生也很欢迎。

专业计算机论文篇(10)

二、大学“计算机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探索与实践

1.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

①不断充实和创新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国教育的传统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讲授课本的知识为主,课本几乎成为了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资源。由于计算机专业的特殊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发展速度快、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的专业,因此,计算机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中,首先应改变传统观念,即转变计算机专业英语只是一门英语课程的观念。为此,应及时了解国际著名大学中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在吸收国际先进计算机专业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课程设置、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才能合理构造当今我国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最应学习和了解的先进的英文材料和内容,以加快我国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则专业英语所讲知识应以计算机传统知识与常规知识为主,以当今计算机领域科技发展的最新技术和知识为辅,扩充学生的最新知识面,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技术与科技创新的兴趣,这样既保证了专业英语学科的基础理论性又体现了学科前沿性。

②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将教学模式以“教师主讲”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课堂以讲解理论知识为基础,重视并加强把实际IT项目和理论知识相结合,在不同的情境下倡导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案,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英语对话的能力。

③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后作业除了小型的题目外,还要求学生在互联网上寻找相关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到,学习不止是学好课本的知识,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也是一个有效的学习过程,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积极组织学生用英语介绍或研讨各人所做过的IT项目,或将若干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由老师引导学生用英语讨论如何完成这一项目,并要求学生提出完成该项目的设计方案,论述其问题,阐述各自观点,并共同讨论。通过这一教学方式给学生造成一定的推力,课后学生可以自觉搜集相关的资料,积极锻炼自己的专业口语和用英语进行项目技术交流和演讲的能力。

④创建有效的学生成绩与能力的考评方法。目前,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成绩评定方法都是采用以笔试为主、作业和考勤为辅的评定方式。这一方法并不能很好地考评学生的综合的专业英语水平以及在IT项目开发实践的英语交流能力。如对基础英语较好的学生,尤其是在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方面较强的学生,在英语笔试考试中具有一定的优势;鉴于这一以“笔试为主、作业和考勤为辅”的评定方法,对于一些英语笔试水平较弱但编程能力、项目开发能力和口语交流能力较强的学生,则难以体现出其本身在英语环境下的项目开发过程的交流能力的优势,这将不利于对学生的综合水平的评估和发展。因而,我们建立综合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考评方法。考核方法由“考勤+课上回答问题+课后作业+笔试+英语演讲”等环节组成。考核中发现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实际的IT英语综合运用水平不一致,通过课堂上采用英语会话形式让学生来熟悉并表述IT项目开发过程的每个环节,课后让学生搜寻英文资料和会话讨论小IT项目,使学生的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综合水平有所提高。

2.强化学生的独立自主工作能力和创新工作能力,开展IT英语在国际IT企业的模拟训练。目前,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多门课程都实施了双语教学,课后由于学生缺乏实际语言环境锻炼,使得双语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为此,本项目采用了《IT职业英语》课本。该课本以软件项目的开发流程为线索,模拟了软件开发团队的一系列工作场景。同时我们在课堂上开展了IT英语在国际IT企业的模拟训练,通过IT英语模拟在国际IT公司环境下完成软件项目开发项目的训练,既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又熟悉国际IT项目开发流程,从而使学生熟悉IT公司项目开发的过程,得到技术英语沟通能力、商务英语口语、技术报告写作能力等技术的综合训练与实践过程,使得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

3.注重全面培养,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专业英语素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战略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国内、国际的大公司都有自己的公司文化,除了考虑学生专业知识外,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也是这些企业考虑是否是一个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的科学精神也是公司人力资源考虑的一个项目,培养学生积极乐观、锲而不舍、不言气馁的精神也是人才培养的一个战略步骤。为了加强我校计算机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本项目提出需全面培养,注重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可通过组织学生观看TED等国外优秀的英语演讲节目,不仅让学生了解到国外优秀的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的思想、生活、情操、精神,而且对学生的英语听力的提高起到一定的帮助。

专业计算机论文篇(11)

2科研导师制度应用

将科研导师制度引入到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就是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与教师协作,考察、创造和分享新知识。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形式主要有: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大学课外科技活动和大学生自主申请的研究项目。无论学生参与哪种科研创新活动,都要为其配备一个固定的科研导师,以提高学生创新研究的层次和水平。指导教师让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研究中,使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科研导师制度的引入,首先要确定科研导师的能力,挑选那些科技创新能力强的教师担当指导教师。学校及院系需要制订相应的措施,以激励科研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努力提高科研导师的科研水平。比如,对成绩优异的科研导师进行奖励与表彰,计算相应的科研工作量等。由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从进入大学校门到毕业,所具备的知识水平不同,因而,科研导师制度的引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每一个阶段,计算机专业学生在科研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任务,最终达到企业需求的目标,具体步骤如下:

(1)将计算机专业学生与科研指导教师配对,学习内容与科研指导教师研究方向一致

学生从大一就开始跟随科研指导老师进行专业学习,阅读计算机专业相关文献资料,有利于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专业氛围学习,也有利于对以后所从事的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计算机专业教师将自己的专业背景、学术业绩、带生数量交给院系,同时学生将自己的学业状况、兴趣特长、接受指导的需求也交给院系,由院系统一整理并公开科研导师和学生的情况,在保障双方都掌握知情权的情况下进行选择,师生之间通过面试环节扩大交流互动,最终通过双向选择机制确定导师与学生的配对关系。这样一种学生-科研导师的关系在整个大学生涯是固定的,学生跟随科研导师从大一进行学习,一直持续到毕业。在大一阶段,计算机专业学生需要培养查阅中外文献资料的能力,熟悉科研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学会写简单的综述,熟悉科研论文的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通过这一系列的培养,学生对科研导师所研究的课题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也基本熟悉了科研过程,可以迅速进入科研导师的课题组参与研究。

(2)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大二、大三学习阶段完成。一般高校都将专业基础课程安排在大二阶段,将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安排在大三阶段。通过这一阶段的锻炼,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下一步承担和实施科研课题奠定基础。

(3)全面提高实践能力

这一环节主要在大三阶段完成。目前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竞赛活动和创新基金课题较多,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信息技术大赛、机器人大赛、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独立申请创新课题。在课题申请和完成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科研导师的指导,设计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同时,科研导师可以根据自身所研究的纵向或横向科研课题,在考虑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积极性和实际能力的前提下,拟定出一些创新性课题,引导学生选题,为毕业设计做准备。科研导师要定期听取学生汇报学习动态和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交流学术思想,认真执行阶段性的检查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引导解决。根据研究进展提出新的要求和研究思路,保证学生学习和科研活动的协调发展。

(4)通过毕业实习、设计毕业论文,完美展现实践动手能力

这一环节主要体现在大四阶段。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技能,而且要具备社会责任心、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由科研导师确定,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实验方案,最终完成论文。科研导师除了要严格把握学生的毕业论文实践环节,还要针对学生的论文答辩展开训练,使学生具备展示成绩和学术交流的能力,为今后进入工作岗位或继续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