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共享经济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7 18:00:59

共享经济论文

共享经济论文篇(1)

1、选题意义和背景。

中国是人口大国,很多城市人口密度极大,对资源的需求巨大,而为满足需求,我国很多产业过度生产,结果造成产能过剩和大量的资源闲置浪费,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为此国家近些年来提出产业升级改造战略,而共享经济的崛起正适合中国的国情和需要。另一方面,随着第二届全球互联网大会在中国的成功召开,我们看到中国俨然己经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互联网大国,这为中国发展共享经济提供了关键和坚实的平台技术基础。除此之外,我国互联网+及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政策的提出,以及政府鼓励支持小微企业及创客们的各种举措,也都为共享经济的发展壮大起了重要的推势作用。综上,中国发展共享经济具有必要性和非常大的优势,共享经济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必然的。然而必然并不代表着一帆风顺,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事物的出现,因其独特而创新的商业经营模式,对现实中的传统行业造成巨大冲击,故而受到排挤、甚至被斥为不正当竞争;同时,由于面对此种新形式时法律的滞后、制度的缺位,也为政府的监管和法院的裁判带来诸多困惑;另外,又因为共享经济模式下内部主体的法律定性不清、权责界定不明,所以共享经济模式下存在很多的法律风险,而对于这些风险的监管、防控以及规制也都是一道道法律难题。

2、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共享经济的概念最早是1978年由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费尔逊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斯潘思于提出的。2010年,共享经济模式在英国学者雷切尔布茨曼的专着《我的就是你的:合作消费的崛起》中,也被称为合作消费或协同消费.书中,她把合作消费分成三种模式:第一种,基于共享和租赁的产品服务,实际上是在同一所有者掌控下的特定资源在不同需求者间实现使用权移转,比如租车网、房屋短租网;第二种,基于资产和技能共享的合作生活方式,实质上是时间、知识和技能等无形资产的分享。比如Liquid Space(流动空间)复制Airbnb模式,为在外出差者在当地寻找和共享最佳办公空间,并通过基于地点的移动应用将信息呈现给用户,这些地点包括办公区、商业中心等许多有WiFi但使用率不高的地方,从而成本低、浪费少地共享工作间和机器设备,此外,这种形式还包括一方利用闲暇时间为另一方提供服务等形式;第三种,基于二手转让的产品再流通,本质上是同一物品在不同需求者间依次实现所有权移转。概括地来说,共享经济模式是依靠第三方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实现分散的个体之间闲置资源(物品、服务、或资金等)的使用权暂时性移转,进而物尽其用、资源共享的一种020网络运营模式。共享经济模式允许人们分享资源,而不影响他们自身的生活,其逻辑是我们需要的并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它带给我们的实用价值和切身体验.在共享经济模式下,每个人都可以同时成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拥有创造收入的能力。

3、参考文献。

【中文着作】

1.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郭明瑞主编:《民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徐卫东主编:《商法基本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九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5.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十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6.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十一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7.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王泽鉴:《民法总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费孝通:《乡土中国》,中华书局出版2013年版。

10.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中文译着】

1.[美]罗宾蔡斯:《共享经济一一重构未来商业模式》,王茵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2.[美]曼瑟奥尔森:《权利与繁荣》,苏长和、稽飞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美]史蒂芬布雷耶:《规制及其改革》,李洪雷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美]戴维鲁本:《法律现代主义》,苏亦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美]理查德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第七版),蒋兆康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6.[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册),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英]迈克费恩塔克:《规制中的公共利益》,戴听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中文期刊文献】

1.彭岳:《共享经济的法律规制问题一一以互联网专车为例》,第1期。

2.唐清利:《专车类共享经济的规制路径》,《中国法学》《行政法学研究》2017年2017年第4期。

3.胡凌:《分享经济的法律规制》,《文化纵横》2017年第4期。

4.刘建军、邢燕飞:《共享经济:内涵擅变、运行机制及我国的政策选择》,《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5期。

5.张恒龙:《改进分享经济时代政府与市场关系》,《国家治理》2017年第35期。

6.凌超、张赞:《分享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路径研究一一以在线短租为例》,《现代管理科学》20XX年第10期。

7.颜蜻宇:《Uber(优步)启蒙和引领全球共享经济发展的思考》,《商场现代化》2017年第19期。

【中文报刊文献】

刘夏:《专车第一案开庭,没谈专车合法性》,载2017年4月16日《新京报》第A16版。

【外文文献】

1 .Lon L. Fuller, The Forms and limits of Adjudication, 92 Harv.L.Rev.353,386(1978)。

2 .Gillian Hadfield, Legal Barriers to Innovation: The Growing Economic Cost of Professional Control over Corporate Legal Markets, 60 Stan.L.Rev.1689,1695(2007)。

3 .Yair Listokin, Learning Through Policy Variation, 118 Yale.L.J.483,492(2008)。

4、论文提纲。

引言

一、共享经济模式的法律释义

(一)共享经济模式的概念阐释

(二)共享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

(三)共享经济模式的法律结构关系分析

二、共享经济模式下的法律难题

(一)需求者信赖利益的保护

(二)供需双方侵权责任的承担

(三)提供者转租的风险控制

(四)共享平台违约支付风险的监管

(五)垄断与不正当竞争的规制

(六)个人隐私与信息安全的风险监管

(七)社会及国家安全的风险监管

三、共享经济模式下的制度构建

(一)参与者的法律定位及其制度安排

(二)共享经济模式的法律规制及其制度设计

5、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将从共享经济模式的内涵释义入手,解读这一独特而创新的商业运营模式背后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特殊的法律结构关系和运行机制,从而增强对共享经济模式的系统认知;其次,结合共享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剖析其在现行法律制度下存在的法律风险和面临的法律难题;最后,基于共享经济模式的特性并结合共享经济模式下的法律难题,从共享经济模式中参与者法律主体地位的厘定和共享经济模式的法律规制这两个主要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实现对共享经济模式这种市场创新的相关配套制度的构建和完善从而促进共享经济的健康发展。

6、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共享经济模式的缺陷和风险有待于发展过程中的不断自我完善,也离不开国家及政府相关法律法规的引导,需要在以人权为本、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根、以利益平衡为点的制度创新维度下展开,因此这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宏大工程,本文仅从有限的几大方面进行了分析阐释,在对共享经济模式法律规制的基本制度构建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细化和充分论证。

7、预期的结果。

共享经济模式基于其独特的交易结构和运行机制成为一种市场创新,面对这种市场创新,有必要进行相关的制度创新,对共享经济模式中参与者法律地位的厘定以及共享经济模式的法律规制是相关制度构建的两个主要方面:明确共享经济模式参与者的法律主体地位及其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降低共享经济模式下的法律风险和解决相关法律难题的前提和基础;以共享平台为监管重心、采取回应型的规制策略和合作监管的规制方式、并结合相关的基本的规制制度,为有效解决共享经济模式的法律难题提供的一定的思路和初步的实施路径。这样的制度创新符合良善法治的基本要求,同时候也体现了法无禁止则自由下市场主导、行业自律,以及法无明文则禁止下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执法的理念。

8、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2017.05-2017.06 共享经济模式背景资料调查

2017.06-2017.07 国内外共享经济模式现状分析

共享经济论文篇(2)

共享经济的全球市场规模在2014年已达150亿美元,据普华永道预测,2025年将扩张到3 350亿美元。毋庸置疑,共享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繁荣发展并成为一种新兴经济形态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相较于传统经济,共享经济的实质是什么?本文将基于价值网络视角,探究共享经济的价值创造新范式,深入剖析共享经济的价值创造过程,揭示共享经济的实质,为共享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一、 共享经济的内涵与实质

1. 共享经济的内涵。协同消费是共享经济最早的理论来源,是指多个主体在共同活动中一起消费商品或服务的行为,是一种“个人对个人”的合作式消费方式(Felson & Spaeth,1978),超越所有权获得产品和服务。而共享经济是协同消费的一种典型形式,主要强调的是资源共享。此后,共享被进一步具体为使用权的共享以获取剩余价值。Rifkin(2014)提出了使用权经济,认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消费者更青睐于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市场的主旋律转变为通过共享以极低的成本索取产品的剩余使用权,并Q之为零边际成本社会。结合共享经济对共享闲置资源使用权的强调,本文认为共享经济是一种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以社会闲置资源的共享为价值来源,通过信息平台的匹配机制,降低交易成本以释放社会闲置资源的剩余使用权价值,优化资源配置的经济模式。

2. 共享经济的实质。关于共享经济区别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实质究竟是什么,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立足于协同消费理论,认为共享经济的实质是通过共享闲置资源的使用权以获取剩余价值,通常这种观点也将共享经济视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另一种观点从交易成本理论出发,认为其实质是交易成本最小化,交易成本的降低使原来不可交易的资源进入交易范围,基于一个可接受的交易成本,某项资源(资产或技能)的供需双方通过匹配达成了交易。此外,也有其他一些观点从服务创新角度出发,认为共享经济的实质是产品或服务的效用价值的提升。也有一些学者结合了“共创”的概念,强调了在共享经济模式中,供需双方共同创造了新的市场和新的商业运营商。

一些学者对共享经济如何产生价值进行了分析。基于消费视角,董成惠(2016)认为共享经济通过消费的集体化机制和“去物质化”的消费观,实现“物尽其用”和“按需分配”的资源配置,形成了可持续的绿色生态型消费模式。刘奕和夏杰长(2016)总结了共享经济创造价值的五种方式:释放闲置资产的使用权、汇集供需方以提高竞争力和专业化、降低交易成本扩大交易范围、评论公开化以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通过模式创新对低效的传统服务行业造成冲击以增进消费者福利。但是,目前而言,关于共享经济的价值创造过程众说纷纭,缺乏深入的分析。着眼于此,本文围绕共享经济下的价值创造机制及其结果展开深入讨论,对共享经济下价值创造的新范式进行总结(如表1所示),解释共享经济的实质。

二、 共享经济的价值创造机制

1. 资源的投入:社会闲置资源。传统经济投入的是生产所需的一系列资源,而共享经济投入的主要是社会闲置资源。社会闲置资源具备以下三个属性:

第一,闲置属性。与传统资源的活跃属性相比,社会闲置资源具有明显的闲置属性,闲置则意味着效用价值的不完全开发。这些闲置资源在投入共享经济体系之前并不具备价值,甚至是作为传统经济体系中的冗余资源而存在。但同时,效用价值的不完全开发也意味着这种资源具有价值空间,一旦得到开发,闲置资源将实现从冗余资源向价值资源的转变。

第二,零边际成本属性。作为共享经济资源投入端的社会闲置资源,其本质是传统经济模式下资源经过价值链形成的产出,可视为消费主义下的“成品”,而共享经济强调的使用权共享则是在“成品”的零边际成本上进行的剩余价值开发。例如,私家车是传统经济模式下的产物,车主拥有其所有权,但私家车接入平台进行使用权共享时,无需再进行其他加工,不会产生传统经济下高额的工序成本,从私家车作为消费品这一角度而言,其边际成本接近于零。

第三,碎片化属性。作为共享经济理论来源的协同消费理论强调了“个人对个人”的属性,而点对点经济也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替代称谓。社会闲置资源的“社会”是指社会个体在时空上碎片化的闲置资源,这种大规模碎片化的闲置资源在传统经济模式中受限于供需匹配的高额交易成本而难以交易,但随着这种资源进入交易范围,共享经济迅速成为一种渗透到社会方方面面的经济模式。

社会闲置资源具备的闲置属性、零边际成本属性、碎片化属性奠定了共享经济盛行的基础,与传统经济模式资源属性的差异,使得共享经济的价值创造过程中,使用权胜过了所有权,可持续性取代了消费主义,共享价值超过了交换价值。

2. 投入―产出:信息中介匹配机制。传统经济的投入―产出体系主要是一系列价值链生产经营活动,而共享经济主要通过价值网络创造价值,核心是信息中介平台的匹配机制,实现使用权的交易。价值商店和价值网络是区别于价值链的两种价值创造机制,前者通过为顾客解决特定问题创造价值,后者依靠中介技术联结顾客,促进企业与顾客的价值互动和协同。共享经济创造价值的载体则是价值网络,通过信息中介平结社会闲置资源的供需双方,促进双方的价值互动和协同达成交易,释放共享价值。共享平台是“去中介化”和“再中介化”的过程,发挥着对资源分割、整合和开放的作用。

第一,共享经济社会闲置资源的投入通过信息中介平台的匹配机制实现“产出”。交易成本包括搜索成本,即消费者需要花费成本搜索满足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因此信息中介通过降低搜索成本、促成交易达成而具有价值,例如携程对航班、酒店信息的汇集。在共享经济中,共享平台首先对闲置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分割和整合,这种信息中介的角色尤为突出。一方面是社会闲置资源在时空上的碎片性对价值创造提出了特殊要求――高效的匹配机制,这也是在传统经济体系中社闲置资源一直被排除在交易范围之外的原因。而互联网时代下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LBS定位服务技术等的发展极大降低了搜索成本,使社会闲置资源的交易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共享经济中,不仅需求方需要对供给方进行搜索,供给方也需要对需求方进行搜索,这是一个双向匹配的过程。

第二,信息中介平台的开放性联结了大规模的闲置资源提供者和需求者形成价值网络,具有显著的网络外部性特征。在共享平台中,闲置资源来自社会众多个体的碎片化特征被放大,碎片化资源供给与碎片化资源需求随着用户的增加,匹配的可能性越大,交易的可能性越大、频次越高,共享价值也越高。此外,共享平台显著的网络外部性反过来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供给方和需求方进入平台(张云秋等,2014),促进潜在交易变成现实交易。

三、 共享经济的价值创造结果

在共享经济与传统经济价值创造机制的比较基础上,我们明确了共享经济通过社会闲置资源的投入,经过以信息中介匹配机制为核心的价值网络环节实现投入向产出的转换。但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共享经济的“产出”是什么?换言之,共享经济最为核心的价值创造结果是什么?如图1所示,通过对传统经济和共享经济的价格和成本曲线进行分析,本文提出共享经济较为重要的三种价值创造结果:供给扩张、成本下降和连接红利。

1. 供给扩张。社会供给的扩张是共享经济最明显的价值创造结果。共享经济通过将冗余的闲置资源纳入交易范围,促成供需双方达成交易,实现低成本的社会供给扩张。传统以所有权为核心的交易形成了“劳动者―企业―消费者”的组织形式,主要由企业负责供给。共享经济的兴起出现了以使用权为核心的交易,形成了“资源提供者―共享平台―资源需求者”的组织形式,以网络形态联结的个体经济兴起,极大地释放了供给潜能,供给结构由原来单一的企业向企业与个体相结合转变,扩大有效供给,优化资源配置,成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一种创新尝试(刘元春等,2016;桑百川,2016)。

2. 成本下降。成本下降也是共享经济价值创造结果之一,如图1所示,传统成本C1下降为共享成本C2,成本下降包括生成成本和交易成本的下降。其中,较为明显的一点是生成成本的下降,但更关键的一点在于交易成本的下降,这两项成本与交易能否达成息息相关。

从传统市场价格机制而言,需求方交易的条件是其感知到的使用价值高于或等于价格,而供给方交易的条件是价格高于其总生产成本。而共享经济投入的是具有零边际成本属性的社会闲置资源,大大促进了交易的可能性。但如果仅以此作为共享经济核心的价值创造结果,那么这种经济模式不至于近年来才得以兴起,因此,交易成本的下降在促成交易方面发挥了更关键的作用。

单独从生产成本而言,共享经济的成本几乎等同于横轴的零成本线,但事实上共享成本C2曲线包含了其他部分的成本,即交易成本。生产成本是“人―自然”关系成本,而交易成本是“人―人”关系成本,泛指社会关系中人们为达成交易所支付的成本,如搜索成本、议价成本、监督成本等。传统经济模式下,社会闲置资源受到高昂的搜索成本、信息成本的限制,导致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的加和(即C2曲线)高于共享价格P2曲线,因此交易无法达成。而共享经济价值创造机制的完善极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尤其是搜索成本和信息成本,使C2曲线低于P2曲线,使社会闲置资源的交易成为可能。共享经济是以使用权租赁合约取代所有权买卖合约的一种交易方式,因此共享经济除了降低搜索成本和信息成本之外,不可避免地会提高监督成本和风险成本,这两者是共享交易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督成本主要来源于信息平台对供需双方的监管,而风险成本是由于短暂租赁期间的不当使用而贬值产生的风险。目前而言,信任机制、互惠机制、非正式执行机制等是共享经济控制监督成本和风险成本的主要机制,如何通过有效的治理机制将这两种成本保持在较低水平是未来共享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

3. 连接红利。连接红利是共享经济价值创造过程最重要的结果,即共享价格P2曲线与共享成本C2曲线之间的范围,具体而言,这一区域包括了供需双方红利、平台红利和社会红利。

传统经济模式下,企业由于拥有独特的资源、能力,或创新性地创造和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获得超额利润或经济租金,即传统红利,主要包括李嘉图租金、彭罗斯租金和熊彼特租金。罗珉和李亮宇(2015)提出,互联网时代追逐的是一种新的租金形式――连接红利,与以往通过获得独特禀赋直接满足消费者需求不同,连接红利不追求产品销售红利,而是将产品当成聚合消费者的入口,在与消费者不断进行价值协同和互动中持续为消费者创造价值,间接获取利益。

连接是形成连接红利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共享经济中,表现为信息中介匹配机制。共享经济通过连接消费者偏好趋同的社群需求端和迎合偏好异质性的供给端,实现供需双方红利、平台红利和社会红利。供需双方红利是指供给者通过开放闲置资源的使用权获得额外收益,而需求者通过很低的价格来满足需求,获得产品/服务短期内的使用价值。连接红利是真正连接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红利,在信息对称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个性化产品/服务的供需。平台红利是指信息平台以轻资产、低风险的方式,依靠互联网技术实现供需双方的有效匹配,促使交易达成来获取佣金。平台在不断与消费者进行价值协同和互动的过程中,持续引入潜在利益相关者,形成多边平台,拓展跨界连接红利,如Viewswagen以Uber和Lyft平台为入口,在司机座位后背屏幕投放广告。社会红利着眼于更宏观的角度探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共享经济一方面释放了传统经济过度产能中隐藏的巨大潜能,提高“成品”的效用价值,优化供给结构,提高有效供给,另一方面从认知层面上改变了以往的生产、消费和分配理念,如过度生产、消费主义、低效供给,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因此,连接红利是共享经济区别于传统经济最核心的价值部分。

四、 总结

基于对共享经济价值创造过程的探讨,本文认为,交易成本最小化的观点与获取闲置资源剩余价值的观点都不足以概括共享经济的实质。事实上,这两种观点缺一不可――第一,交易成本的下降使得基于闲置资源使用权的交易成为可能,这既是共享经济一个重要的价值创造结果,也是必要条件;第二,交易成本的降低为共享经济的兴起提供了可行条件,但不一定会带来共享经济,即交易成本的降低是共享经济的非充分条件。而基于连接模式下的闲置资源使用权共享,带来了区别于传统红利的连接红利才是共享经济真正核心的价值体现,是共享经济得以兴起的充分条件。因此,共享经济的实质是交易成本的大幅降低使得通过共享闲置资源的使用权以获取剩余价值成为可能,从而创造连接红利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桑百川.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矛盾与出路[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7.

[2] 罗珉,李亮宇.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创造视角[J].中工业经济,2015,(1):95-107.

[3] 董成惠.共享经济:理论与现实[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6,(5):4-15.

[4] 刘奕,夏杰长.共享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动态[J].经济学动态,2016,(4):116-125.

[5] 张云秋,唐方成.平台网络外部性的产生机理与诱导机制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39-45.

[6]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刘元春,闫衍,刘晓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中国宏观经济[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6,(8):5-23.

共享经济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F04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成果共享”或“成果分享”问题引起党和政府以及很多学者的重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社会要“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党的十报告多处指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该思想的核心要义在于,要求将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共同富裕与构建和谐社会有机统一起来,笔者将这一思想概括表述为“共建共享与和谐的有机统一理论”,简称为“有机统一理论”。这一理论是党和全国人民探索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如何建设这样的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的高度理论抽象和总结,从严肃的学术研究视角对这一理论进行解释和发展是有意义的。

首先,共建共享的目标是共同富裕或者全体社会成员更加富裕。与单纯的富裕目标不同的是,我们明确提出的是“共同富裕”,准确来讲,即不断的共同更加富裕,这个过程也是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和共同享有的过程。其次,共建共享的一个重要保障是和谐的秩序。和谐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秩序。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追求的秩序则是一种和谐的秩序。第三,共建共享的方法和手段是科学发展。科学的发展就是“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发展,只有实现共建共享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将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共同富裕的相互关系总结为“一体”、“两翼”、“一目标”的“有机统一理论”。该理论内在地蕴含了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和手段的有机统一思想。共建共享在“有机统一理论”中居于基础地位,本文的主要内容即是通过以共建共享对和谐秩序和科学发展的影响为基础,而对该理论进行深入阐述。

共建共享与“秩序”之翼

“有机统一理论”中的“和谐”作为一种秩序,本质上是指社会成员行为之间的相对均衡、相对稳定与相对协调的状态。如果所有的社会成员利益等完全同质,或者将不同质的社会成员抽象为利益等完全一致的“人”,和谐秩序的讨论也就失去了意义,因为这种抽象本身就意味着和谐。所以,研究秩序与和谐的前提在于承认具有不同利益结构的不同社会个体的存在。这也意味着单一社会个体形不成秩序与和谐,秩序与和谐必须讨论整个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和共同富裕”中的“共”强调的正是整个社会中不同质社会成员的“共”,所以,共建共享不但为秩序和谐提供了基础,而且也对秩序和谐提出了要求。

因此,在理解“共”的主体即“人民群众”时,应该将之理解为由具有不同利益结构、理性水平和行为倾向的众多社会个体构成结构性概念。同时,人类是群居生物,人类出生以后必然处于某种社会关系中,必然生活在某个或某些方面具有某种共同理念、共同价值、共同追求和共同利益的共同体中。人类社会中存在着数量众多的具有不同称呼和涵义、可能在某些方面相互交叉的各类利益共同体:个体、家庭、企业、学校、军队等;集体、集团、群体、阶级、阶层、党派等;政府、机关、组织、农村、城镇等。“有机统一”理论中强调共,就是这些具有不同利益、不同势力、不同权力的社会主体的共。“共”字的基本涵义就是各安其位、各尽其才、各得其获,同时又使各个阶层个体都有生存并且向上流动的希望和途径。这就是一种社会和谐的良好秩序状态。但不同阶层安何位、尽何能、得何获,社会个体如何保障生存并向上流动,也就是如何形成秩序和谐,却需要规则的调节。

规则是用于激励、约束、引导和协调不同社会个体的行为的,而规则本身则是一个由多个子规则组成的复杂规则层次系统。社会规则总体上包括非正式规则和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包括个体习惯、群体习俗、硬性惯例等,各非正式规则之间要求保持结构合理与兼容;正式规则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条例、部门规定、地方规定、政府政策等,各正式规则之间要求结构合理和相互兼容,而不能相互冲突。从资源配置角度来看,规则还可以分计划经济规则和市场经济规则。规则调节行为可以形成良好的秩序,也可以形成混乱的秩序,和谐秩序要求规则结构必须是合理的。具有合理结构的规则体系调节众多具有不同利益的社会个体“共”的行为,才能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目前,我国微观上出现人与人之间缺乏安全感、公众与企业矛盾突出、公众与政府关系紧张等现象,中观上出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失衡、产业结构优化艰难、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扩大等现象,宏观上出现社会事业发展落后、社会环境污染严重、社会资源浪费严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困难等“中国式失衡”问题①,这些社会秩序不和谐的背后是各类社会个体行为激励和约束的失控,即社会规则结构存在问题。

规则体系内部的冲突,首先表现为非正式规则与正式规则的冲突。比如计划经济强调下级对上级的服从。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强调等价交换。其次,是法则与其他正式规则的冲突。如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我国公民对政府政策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较为缺乏。再次,一般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如我国《土地承包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物权法》等法律之间就存在一定的冲突。第四,政府政策与其他正式规则之间及政策内部也存在冲突。第五,我国是一个典型的由传统集中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分散决策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转轨国家,因此,计划经济体制规则与市场经济体制规则的冲突在我国十分普遍。规则结构的矛盾、冲突、断层等不协调问题会导致主体行为失去约束,并对社会主体行为产生错误激励。规则结构的冲突为不同社会主体在同一事件中适用不同的规则提供了基础和可能。与政府密切相联系的强势利益集团,可以利用自身的强势地位选择适用那些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规则,而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弱势群体,只能被动接受对自己而言并不是利益最大的规则。社会和谐秩序形成的前提是规则本身具有普适性、公平性并为大多数社会群体所接受。而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在规则适用上的不公平性,必然导致双方行为冲突和矛盾,社会秩序和谐就无从谈起。

共建共享与“发展”之翼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中发展主要是指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物质财富创造,即科学的经济增长。这要求实现有机统一理论要求的参、建、享和富。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社会中具有不同利益结构的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包括了社会各弱势群体和普通人民群众,以他们的利益和发展为本,要求实现有机统一理论要求的“共”。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要求的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各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区域、不同阶层发展的统筹兼顾和全面协调,因此,要求实现有机统一理论中的有机统一。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内在的要求实现共建共享,而共建共享的实现也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

保障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社会各阶层人民群众共参、共建、共享和共富的权利,对通过正式的制度安排确定下来,对于提高各阶层、各群体社会个体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学者周其仁指出,正式制度对原来就属于并且其最终效果实际掌握在个人身上的个体私人资产的保护,可以真正的激发社会个体的创造力和能动性,从而有利于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具有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权力”。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及多种所有制共存的所有制度、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制度。这些基本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对于保证我国公民共参、共建、共享和共富的权利具有决定性意义,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许多社会成员的这种权利并没有得到保障。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社会弱势群体在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共同富裕方面的权利没有得到保障,使社会财富和发展成果向少数社会强势群体集中,在需求方面导致国民收入分配失衡和成果共享不均。

有机统一理论要求的共参、共建、共享、共富权利得不到实现,将会直接影响科学发展的实现。一是,如果没有共建共享的实现,经济增长质量是低下的,会导致增长与发展的脱节,经济增长就不是科学发展;没有成果共享的实现将会直接影响劳动效率的提高,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成果共享不公将导致贫富分化,影响社会个体的创造财富的积极性,进而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成果共享不公会通过影响需求结构从而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导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困难③。二是,如果共建共享无法实现,还将对我国总需求产生重大影响。成果共享不公会导致贫富差距过大,严重时会造成贫富两极分化,这都会造成国内消费需求不足从而影响经济增长④。所以,共建共享要求实现科学发展,反过来,如果科学发展没有实现,共建共享也只能成为空谈。我国近年来出现了很多非科学发展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众多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思路和发展方案,如研究比较热的可持续、包容性、共享型、益贫式和集约型增长等。而要实现这些发展策略从深层次上都离不开共参、共建、共享、共富的实现,否则单纯从技术层面来强调科学发展而不解决深层问题,科学发展将难以实现。

理论的有机统一性

有机统一理论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共建共享、秩序和谐、科学发展、全体更富。其中,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应该与强势群体都能够实现更加富裕,并且最终实现共同的更加富裕是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最终目标,这是有机统一理论的目标。科学发展是指为了实现全体社会成员更加富裕的目标,发展的方式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并且发展过程要求以人为本,这是有机统一理论的“翼”。秩序和谐是指包括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在内的全体社会个体行为和谐以及社会各领域发展之间的和谐,从而形成一种协调、稳定、良好的社会秩序,这也是有机统一理论的“翼”。而共建共享是对有机统一理论中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共同富裕的简称,是有机统一理论的“体”。理论中的有机统一讲的是以上这些因素之间的有机统一,可以简单称为“一体”、“两翼”、“一目标”以及“体”内各要素之间的有机统一。在中央各类相关文件政策和学者们的有关研究中,多侧重于说明共建与共享的关系,一般认为共建是共享的前提、途径、手段和基础,则共享则是共建的结果、目标和动力,要求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关于共建、共享和和谐三者的关系,一般认为社会主义社会要求和谐与共建共享等。笔者认为从严肃的论研究角度来说,这些表述或者研究缺乏一定的深度、广度和系统性。

首先,可以分析理论之“体”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有机统一。为了更好的分析,我们在共参、共建、共享、和谐有机统一的基础之上,再向前推理加上几个规则属性的维度。可在原有框架内加入决、参、权、法、宪、德六维。对由德到参,最后到富,这些概念本身属性就知,必然不只是某一或少数社会的行为属性和结果,所以,在这些概念之前要加一个“共”字。如此以来,就形成了从共德、共参至共富的系列分析维度,所谓有机统一则包括所有这些分析维度的有机统一,称为广义的共建、共享、和谐有机统一理论,简称广义有机统一理论,它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从德到富一系列分析维度有相互关系是有机统一的;第二,是共与德至富的逻辑关系是有机统一的;第三,是从共德、共参到共富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有机统一的。第四,是指共建共享、和谐秩序、科学发展、全体更富五个因素之间是有机统一的。

其次,还应该以“共”字作为核心来分析有机统一理论的有机统一性。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共”的主体问题,它包括各个组织、党派、阶层、集团、群体。由于弱势群体在共的主体中处于越来越低的地位,而且弱势群体在我国公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目前强调“共”,更多的强调弱势群体的“共”。其次回答的是何为“共”。要求“共”并不是一拥而上,“共”讲的是同、均和等,“共”要求良好秩序,其本质是和而不同即和谐。就其内涵上来讲,“共”讲究各安其位、各尽其能、各得其获。从这个角度来看,“共”是讲究效率与公平,各尽其能要求的是效率,各得其获要求的是公平,而各安其位实质上是一种资源的配置过程,资源配置手段包括集中计划权威配置和分散自主市场配置,不管哪种配置手段,都要求效率与公平。第三个问题是如何“共”。如何实现和谐的“共”?这需要结构合理的各层次规则的调节。第四个问题是共什么。“共”的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共”改即共同参与改革,第二类是“共”建即共同参与建设。共改是规则形成层次的共同参与,共建是在规则指导下具体建设实践层次的共同参与。所以,“共”的内容可以分为:文化建设、法治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第五个问题是“共”的结果是什么。“共”的结果就是体现在文化、法治、经济、生态、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上,表现为社会成员拥有更多更好的精神粮食、合法权利、物质财富、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最后,由于富、建此类要素本身并非绝对,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所以,理论中的有机统一是指动态有机统一理论。

最后,应该将“一体”、“两翼”、“一目标”结合起来研究有机统一理论的有机统一性。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即是有机统一理论中所强调的: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更加富有,此目标实际需要科学的建设、实践、改革和发展即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要求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均衡、协调即和谐,和谐的社会秩序要求保障结构合理的规则的实现。实质上共建共享不但通过规则影响和谐秩序和科学发展,而且也会直接对和谐秩序和科学发展产生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共建共享本身也就意味着秩序和谐和科学发展。

(作者分别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博士生导师)

【注释】

①李炳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制度的探索”,《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第7期,第26~34页。

②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共享经济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a: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1

高校教育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尤其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随着社会形式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变化,社会对于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发生改变,提出新的要求。对此,教师就应该注重到社会需求的变化,借助目前已经较为成熟的校企合作模式,将其渗透到经济管理教学中,以此促进教学活动水平的强化提升,最大程度提高教学效果。

一、校企合作的内涵以及对经济管理教学的积极意义

所谓校企合作模式,其就是指学校和企业在某种基础上构建起相互合作的关系,发挥彼此的优势长处,弥补对方的短处不足,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人才的培养。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校企合作模式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开展形式,比如学校和企业合作进行实践基地的构建;学校帮助企业培训内部人员,而企业为学校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企业向学生提供资金支持,构建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等等。这些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都是在双方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教学条件,使其能够在理论中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促进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

对于经济管理教学而言,校企合作模式的积极意义是比较显著的。一方面,可以促进经济管理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目前经济管理教学主要是以书本教材为主,而这些书本教材在编写上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讲解的还是以前的旧知识。通过校企合作,就可以将企业在实践中运用新知识、产生的新成果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如此可以让经济管理教学的内容更加具有先进性。另一方面,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其素养的提升。在传统的经济管理教学中,教学活动流于表面,偏向理论,学生往往只是对经济管理的一些理论知识形成了掌握,但是却不会灵活运用,尤其是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无法根据所学知识有效解决问题。而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可以让学生在企业、在实践基地中进行大量的实践,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内化,同时积累一些经验,这就可以推动其能力水平的强化。

二、经济管理教学中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路径

(一)构建校企合作实践基地进行经济管理教学

从不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教学的成果来看,实践基地是最为突出的成果。通过企业出资,校方提供技术支持,构建起一个实践基地。在这个实践基地中,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培养,也可以对企业的员工进行培养,真正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共同互利。在经济管理教学中,校企合作的实现也可以通过构建实践基地的形式实现。即由学院和相关企业进行商讨,在合适的条件下构建一个经济管理实践基地。在实践基地中,可以设置各种经济管理模型,编制各类经济管理的素材资料,甚至可以设置虚拟企业进行经济管理实践。在经济管理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依托实践基地开设实践教学课程,带领学生在实践基地中展开经济管理的具体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基于人员交互的校企合作经济管理教学

基于人员交互的校企合作经济管理教学,其就是学校学生和企业人员进行的一种交互学生模式,即学校的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习实践,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内化吸收。而企业人员到学校接受理论教学,将自身的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在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下开展经济管理教学,重点就应该放在实践上。在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践的时候,教师就需要主要对学生进行企业规章制度的讲授,严格要求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践中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同时,在企业实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邀请企业的资深员工对学生进行经济管理实践方面的经验分享。比如对于会计学这方面的内容,就可以邀请企业的会计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践经验的分享,比如电算化操作经验,数据处理方面的经验等等。而在市场营销方面,则可以邀请营销方面的专业人士对学生进行实践经验分享。如此,通过这种企业专业人士分享传授实践经验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企业中获得很多收获。此外,学院还可以和企业进行沟通,从企业的实践工作中拿出一点工作,将其交由实习学生负责进行处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从实习上升到了真正的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可以结合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知识,在企业中接受到了实践经验,将其综合起来开展实践。如此一来,就可以让学生的整体水平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

(三)基于资源共享的校企合作经济管理教学

除了构建实践基地或是学生和企业人员互换进行教育之外,还可以在资源共享的背景下展开校企合作,实现经济管理教学。共享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个词语,出现了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等,预示着未来共享经济将会成为一个趋势。因此,基于共享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就可以建立共享资源的校企合作模式,展开经济管理教学。具体而言,就是将学校教师和企业专业人士彼此共享,打造一支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教学队伍,给学生提供最为优质的经济管理教学。同时共享学校和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一些资源,比如数据资源、计算机资源等等,通过这些基础资源的共享,构建一个良好的经济管理教学平台,支撑经济管理的教学活动。不仅如此,还可以共享机会,将学校或企业中的一些就业机会进行共享,以此深化校企合作,也为学生拓宽了就业渠道。

三、结语

在经济管理教学中,必须要贴合社会发展实情和企业需求,才能确保教学活动取得预期的成效。校企合作这种模式已经成为高校各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经济管理教学中也是如此,需要对其加强运用。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通过构建实践基地、人员互动以及资源共享等几个基本点,实现校企合作,并在其中开展经济管理教学,确保学生可以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共享经济论文篇(5)

回到共享经济,有一个问题非常关键――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来消除出版人与合作伙伴、读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是经济学本源话题。

此外,共享经济,或者说分享经济,怎么解决产权的问题?产权经济学是一个流派,技术颠覆现状下如何让贡献者确保自身利益的充分保障,这是一个关键问题。

【群友互动】

@孔庆杰(静修)

共享经济的最大阻力也许是文化基底构建下的思维逻辑的转变,共享经济的到来,是这个时代的矛盾体。

@笑谈(傅强)-智囊传媒

@孔庆杰(静修) 是的,共享经济不仅仅是个经济模式的问题,需要思维上和文化上的创新和变革。

@许枫

共享经济是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分享过剩的那部分产能!直白点说,就是用科技手段革过剩产能拥有者的命!首先,产能过剩是个相对的概念,不同阶层界定不同;其次,互联网时代的科技进步必将推动社会的巨大变革,绝对不会局限于分享过剩产能。

@李志军

共享双方会实现自动匹配。但是找共享的东西,人人都能连接。互联网给更多标准以机会,这就是进步,这就是优势

@中国卒子

提个问题:共享和老早以前我们说的合作究竟有什么不同?

@笑谈(傅强)-智囊传媒

第一,共享经济不是“蹦”出来的,合作是基础之一。

第二,共享经济所涉及领域和范畴远大于传统概念中的合作,而且必然是建立一个“科技平台”上面。

第三,紧缺经济中也有合作,但共享的基础是传统资源“过剩”,以及配制不合理或效能不高。

总之,合作仿佛空间物理中的二维,而共享是三维、四维的世界,有关联,但不可比。

@丘平

经典经济学的基础是假设资源紧缺,而缺与不缺取决于人的能力与欲望,如果一定要概一而论,是缺的,况且生产者还引导消费制作欲望。过剩与紧缺是共存的,在同一天空同一时间下。

@David

前三次工业革命是把人当机器,而第四工业革命才是把人当真正的人;前三次工业革命主要体现人的经济价值,而第四工业革命主要体现人的创造价值。

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是产能过剩,而共享经济是激活存量,释放过剩产能,请问诸位大神,两者是否对立,如何协同?

@笑谈(傅强)-智囊传媒

共享经济论文篇(6)

[分类号]G253

应该重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绩效评估研究

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广泛和深入,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发展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在美国,OCLC、OhioLINK、RLIN等全球性或地区性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自建成以来,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信息资源共享活动。英国则以国家计划为指导,以竞争与合作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和实施了一系列信息资源共享项目,如e―Lib,SCHR(Specialised Col-lections for Humanities Researchers)计划等;澳大利亚也实施了PANDORA(Preserving and Accessing NetworkedDocumentary Resources of Australia)计划等。在我国已陆续建设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等部级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一些区域性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也相继建立并得到发展。国家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投入逐年加大,而与此同时,各级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的效果和效率、系统建设和维护的投入产出、系统提供的服务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用户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满意度等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问题也成为业界关注的问题。

毫无疑问,开展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研究,对促进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健康、协调发展,避免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重复建设和盲目投入,构建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配置机制,建立以用户需求和服务为导向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外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了对信息资源共享活动评价的研究。近年来的研究多集中于对特定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和活动的绩效评估。2003年,OCLC启动了馆藏图书比较评估(Comparative Collection As- sessment for Books)研究项目,旨在对馆藏图书利用绩效进行调研,并为推动馆际互借制定相应的策略。澳大利亚通过对近十年全国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等开展绩效评估,为数字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和运行机制改革提供参考。Lars E Leon等学者的研究则力图通过实施馆际互借的常规绩效评估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国内学者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研究,主要涉及对信息资源共享进行成本分析、对馆际互借、联机检索和网络检索等信息资源共享的不同模式进行的社会收益成本分析、对信息资源共享效度评价的研究、对信息资源共享评估机制的研究、对区域性信息资源共享评估的研究等。目前迫切需要的是从技术、经济、制度、人文等多角度,从微观、宏观等多层次对我国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运行绩效评估问题进行研究,构建一个既符合数字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规律,又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本专题汇集的4篇文章,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献资源共享系统的绩效评估研究”课题成果。文章探讨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概念、意义、理论依据,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若干原则;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评估的要素,提出了确定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要素的主要方法;根据不同评估方法的应用特征,论证其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评估的适用性问题;在分析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要素、确定评估指标选取原则的基础上,设计了评估指标体系并讨论了指标内涵。当然这些还只是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问题进行的初步研究,后续的研究我们仍在进行中。

自20世纪60-70年代OCLC、OhioLINK、RLIN开展了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卓有成效的信息资源共享活动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都相继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发展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也建设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等部级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一些区域性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也相继建立并得到发展。随着国家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投入逐年加大,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的效果和效率、系统建设与维护的投入产出、系统提供服务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用户获取和利用文献资源的满意度等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概念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是集文献信息采集协调合作、馆藏文献数字化与数据库建设、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联机合作编目、联机公共检索服务、馆际互借与电子全文传递服务、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集成系统。图书馆联盟则是这种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目前最为普遍的组织形式。

绩效,从字面上理解,“绩”是指业绩,侧重效果,“效”是指效率、效益,侧重过程。“绩效”则是对两者的综合,就是指完成工作的效率与效能。

对于绩效评估的定义,由于视角不同,国内外学者说法不一,但是不管如何表达,绩效评估的本质是一样的。所谓绩效评估,是指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原理和特定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项目在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

由于绩效是从过程与效果两方面进行评估,因而可以从行为与结果两方面来定义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①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有效性,以及用户使用满意度;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对其设定共享目标的贡献和实现程度。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定义为:根据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有效性和运作效率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做出客观、公正与准确的评判及分析。

2 国内外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研究进展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外十分重视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绩效评估。1998-2000年,欧盟图书馆信息通讯计划(Telematics for Libraries)中的图书馆绩效评价质量管理系统EQUINOX项目启动,目的是寻求一种适应新的网络数字环境的绩效评估指标和方法,并为图书馆管理人员开发一种绩效评估与质量管理的集成工具。美国研究图书馆联盟(ARL)开发的ARL统计和测度计划(ARL statistic and MeasurementProgram)中的电子计量项目(E-Metrics Project,2000―2003年),其目的就是通过对成员馆关于电子信息资源和服务的调查、统计,研发电子信息资源及服务的统计标准和绩效评价指标。启动于2002年3月的网络电子资源在线使用统计项目COUNTER(Counting Online Usage of Networked Electronic Resources),目的在于设立在线电子资源统计标准,促进在线使用的统计记录和交换以一种稳定、协调一致的方式进行。2003-2004年,OCLC启动了馆藏图书比较评估(Com-parative Collection Assessment for Books)研究项目,旨在对馆藏图书及其馆际互借的利用绩效进行调研,并为推动馆藏发展和馆际互借服务制定相应的实施策略。除此之外还有如美国著名地区性图书馆联盟OhioLink、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投资的JUBILEE项目(JISC User Behavior in Information Seeking),国际图书馆联盟协会(International Coalition of Library Con-sortia,IOCLC)等都做了一系列绩效评估的调查研究。

在我国,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绩效评估,也随着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发展开始受到重视。有学者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践调研,从技术设施、使用、成本、服务及用户满意度5个方面来构建适合中国目前数字馆藏服务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其中共包含12项绩效指标;有的学者从图书馆联盟绩效评价人手,提出以信息资源共享率、信息输出、输入率和信息资源贡献率作为评价和改进资源共享工作的几个主要的评价指标。有的则按照有用性、可靠性、有效性、准确性、实用性、比较性原则提出联盟评价两级指标体系。有的学者以上海科技文献共享系统为例,提出了将文献资源的可知晓性、可获得性和获取便利性应作为文献资源共享评价指标,并探讨了如何建立合理的评估机制。然而在实践层面,我国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绩效评估还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

3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必要性

3.1有助于客观准确掌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的绩效状况,制定优化的绩效提高策略

通过评估可以获得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整体及各环节运行的客观、准确的数据,通过系统本身在不同阶段绩效的纵向对比、现实绩效与目标水平的对比以及各项评估内容之间的对比分析,可以整体、客观、科学地审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的绩效,明确优势,发现所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最优化的绩效提高策略。

3.2有助于系统成员了解系统运行绩效,调动其参与共享活动的积极性

任何参与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成员,都会十分关注其所参加的本机构所参与的资源共建共享活动能否取得预期的收益,是否降低了信息资源建设的成本,在多大程度上丰富了本机构的信息资源,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了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能力,为本馆带来了多少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等。通过绩效评估,成员单位可以获得这些问题的科学、量化的数据,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3.3有助于国家和社会了解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状况,增加对系统建设的投入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有赖于国家和社会的投入。作为投入主体,国家和社会必然关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决定是继续增加投入,还是减少乃至停止投入。通过绩效评估,国家和社会可以更加清楚和准确地了解信息资源共享带来的

显著效益,从而增加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的投入,同时也会使投资决策更具有科学性。

4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支撑理论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社会工程,然而它也需要有理论的指导。系统科学理论、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理论、信息资源配置理论等都为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4.1系统科学理论

系统论认为,系统就是由若干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部分(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就是这样一个由相互联系的不同类型的信息机构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系统的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其核心是,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要素功能的简单迭加。这一原则对于信息资源系统绩效评估指导意义在于,应该着眼于对系统整体功能,如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效率、资源保障能力、资源利用情况以及用户满意度等要素的全面评价,而不能局限于单个要素或子系统的绩效评估。从目前的文献调查来看,芬兰的FinELib项目,就是对图书馆联盟绩效进行整体性评估较好的实例。

系统的联系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又一重要原则,它是指系统要素之间、系统和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其中各个部分的组成状况及相互联系就构成了系统的结构。系统的联系性原则对于信息资源系统绩效评估的意义,首先,表现为在设立指标体系之前,应该全面分析影响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的内部和外界影响因素,以保证指标体系设立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其次,在指标体系设立时,应该具体分析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设立的层次性等;同时也表现在应该根据具体的评价指标,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综合应用各种评估方法。

4.2利益相关者理论

1963年,利益相关者作为一个明确的理论概念由斯坦福研究所提出。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比如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企业不仅要为股东利益服务,同时也要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领域,企业绩效评价是整个理论的核心。

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相关者主要涉及到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本身、参与建设的成员馆和用户。因此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绩效评估就要从系统本身的运行情况、用户、成员馆三者角度出发。对于系统本身来说,主要的“利益要求”包括: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成本与收益、信息资源共享效率。用户的“利益要求”主要是指共享系统为用户所带来的服务的便利性,用户信息需求的满足;成员馆的“利益要求”主要是指共享系统为成员馆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以及资源采集和服务上便利。在绩效评估中应该围绕这些相关者的利益要求来进行评估。

4.3成本一效益理论

成本一收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是通过权衡收益与成本来评价公共项目可行性的一种系统经济分析方法,是实现决策管理的良好工具。在这里可以将成本一收益分析应用到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中,从经济角度来评估资源共享系统。

绩效评估的一个方面就是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的效益问题。经济学上的效益指的是投入和产出之比,比率越大,效益就越高。效益观念的本质就是用有限的投入带来尽可能大的产出。信息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其共享系统同样存在成本效益的问题。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生产成本主要指系统建设投入的经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创造的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直接效益是指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所产生的直接效果,即提供了哪些可供利用的资源与服务以及资源服务的使用情况。主要通过这些方面表现出来: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文献保障率、信息资源的可获取性、信息资源的利用率等。而间接效益是用户在使用信息资源和成员馆提供信息服务时所表现出的间接效果。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是指通过共建共享带来的开支节省、人力物力资源购置成本的减少等。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主要是指资源得到更多用户的有效使用,人们的素质得到了提高等,促进了成员馆工作效率的提升、工作质量的提高、成长与竞争力的加速等。根据以上分析,将成本效益分析法应用到绩效评估中是可行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评估系统的成本与效益是非常有必要的。

4.4信息资源配置理论

资源配置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在给定的生产技术和消费者偏好下,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分配于各种产品的生产,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信息资源,因为信息资源与其他传统资源一样,同属于经济资源的范畴,具有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稀缺性等经济学特征。

在进行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中,能否合理配置各种有限的资源至关重要,配置得当,信息资源的效用可以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共享,配置不当,信息资源就会被限制和浪费,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用。因此,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利用信息资源配置的相关理论是有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在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中,普遍应用“帕雷托最优”来衡量信息资源共享单位之间通过组织协调而实现的经济效益。经济学意义上的“帕雷托最优”是指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无论做如何改变都不可能同时使一部分人受益而其他人不受损。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有三个基本的条件:生产的有效性,指不可能再找到另外一种生产方式增加一部分信息产品的产量而又不减少其他信息产品的产量,即信息生产的产出/投入最大化;各种产品比例的有效性,即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交换的有效性,即市场中不存在交易障碍,产品的分配与交换是充分的。

“帕雷托最优”原理同样适用于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信息资源配置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只有各图书馆、文献服务机构大力加强信息资源建设,才能保障资源共享,但是这样是不是能充分保证资源共享的效率呢?在信息资源建设中,信息资源的简单相加并非意味着信息资源总量的增加,资源的重复建设只能是增加了成本投入,却并没有增加共享效率。只有合理的文献资源协作采集方式以及资源建设结构,才能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优化的资源。所以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中,要注重从资源建设方面来考察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关于产品的有效性,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主要体现在要根据用户需求来进行资源建设和提供服务,否则都是无用功。在绩效评估中,也需要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调研。关于交换的有效性,主要涉及到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提供资源的可获得性、服务的便利性以及为用户提供的利用平台是否方便使用,是否易于用户接受等,在绩效评估中这方面也需要体现。

在信息资源配置中,虽然“帕雷托最优”是一个几乎无法满足的理想状态,但是信资源共建共享单位和部门之间可以通过评估、反馈来不断改善,实现“帕雷托改进”,以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经济效率。

5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原则

5.1科学性原则

首先,科学性体现在评估方案与具体的评估方法要合理,能真实客观地反应评估对象的情况。其次,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也应贯彻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各指标的制定是对评估内容的一种抽象描述,要简练、符合客观实际。同时各个指标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能模糊含蓄,要做出具体的、科学的规定。再次,统计指标的原始数据必须客观准确,具有可行性,所以数据采集的方法和途径也要具备科学性。

5.2可行性原则

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最终是要应用到评估过程当中的,所以除了具备科学性外,还要具有可行性。具体来讲就是:首先,相关的部门都要求能快捷方便地使用,所以要求评估指标体系在保证评估指标全面、客观的情况下,评估指标尽量简化,不能太繁琐,突出重点,各评估指标之间的各项指标都要有明确的含义和内容,相互之间逻辑关系要清楚;其次,评估指标所需要的数据要方便采集,易于量化。统计方法也要明确,易于操作。

5.3系统优化原则

共享经济论文篇(7)

【2017年2月26日,卢德之新书《论资本与共享―兼论人类文明协同发展的重大主题》举行首发式。卢德之认为,人类的利益和命运关联度越发紧密,在诸如环保、贫困、恐怖主义等问题面前,任何单一的国家已经无法应对,需要全人类共同合力才能解决。基于此,他对当前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左倾、民粹主义思潮表示担忧。他提醒富人,要提高共享意识,以降低被共产的风险。

卢德之呼吁人类在21世纪构建命运共同体,加强共享。但他也承认,共享论目前更多是理念、方向和价值观,若要其有效落实,尚有一系列制度需要建立。】

中国的慈善家一定要有引领世界的理想

《中国慈善家》:你前不久出版了新书《论资本与共享》,再次讨论“资本与共享”,就这个话题你之前已经写过《走向共享》、《让资本走向共享》,相比而言,新书有什么不同?

卢德之:新书在前两本书的基础上,更加系统地论证了人与资本的关系,资本与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关系。这本书最根本的不同在于两点:第一是系统性,系统诠释了人与资本、资本与多数人的关系以及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第二是根本性,充分表达了共享贯穿人类从始至终的整个过程,也就是说,共享是人类发展的根本基因和本质追求。我的下一本书就叫《共享主义》,将系统阐述共享社会形态,和我们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人类共享文明的引领者,这就构成了《资本精神―人类文明协同发展的力量》、《论资本与共享―兼论人类文明协同发展的重大主题》、《共享主义―做合格的人类共享文明的引领者》―资本共享论三部曲。

《中国慈善家》:新书中的21世纪慈善,是你最近这一年多反复强调的概念,这是基于什么考虑?

卢德之:现代慈善主要是指20世纪初发源于美国的慈善。毫无疑问,20世纪慈善是西方主导的,它建立在西方的宗教、文化和制度基础之上,由此形成的慈善形态包括慈善的制度化、全民慈善、慈善信托、家族慈善、影响力投资等。

现在到了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把中国推到了历史中央。中国的经济已经被推到历史前台,这个时候,文化肯定要发挥作用。21世纪,中国面临的不只是西方文化,还面临着古印度文化和古中国文化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还继续只沿用过去的概念,我们自己都说不清楚了。

以中国文化为底色的东方价值要走上历史前台,走向世界,一定要有更高的认识,所以我反复提21世纪慈善。21世纪慈善应该由中国人,由东方人提出来,中国的慈善家一定要有引领世界的理想。

这里还有一个更大的背景,这与全球化密切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资本的不断扩张,资本形成正能量和负能量都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世界从未产生过如此多的财富,贫富差距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之大。

每一次财富的大发展,都孕育着新的道德。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互联网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这一次财富大爆发带来了社会撕裂。这个时候就要求社会产生一种新的、更高的道德要求,也对价值观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慈善家》:这一轮财富大爆发,给全球带来了什么负面后果?

卢德之:为什么特朗普能上台,朴槿惠被弹劾,英国脱欧?这些事情都说明一点,一股新的左倾思潮已经到来了。表面上是右,实际上是左,显右实左。左倾思潮在二战之后已经发起过一次。那一次,左倾思潮最终破灭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主义认为,美国的制度是最好的,福山先生说历史在这里终结了,实际上他们最后也没找到“天堂”。

时过半个多世纪,世界又发起一次左倾思潮,这次思潮走向何方?一种是走向贪婪、自私的民粹主义,和狭隘的国家主义;还有一种就是走向协同共享。我认为,人类只有往协同共享的方向走才是对的。

21世纪慈善是中国倡导的全球慈善

《中国慈善家》:为什么只有走向共享是对的?

卢德之:人类发展到今天,面临许多问题,比如核武器、环保、贫困、恐怖主义,这些问题是全球性的,只有大家共同合作才能解决,只靠一个民族、一拨人,解决不了。

人类社会是全球性的,是命运共同体。这是什么概念?大家的命运是连在一起的,你要活不成,我也活不成。长期只有你好我不好,我也不让你好,这就是恐怖主义的做法和逻辑。大家应该朝着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走,这个方向就是我讲的共享。

当然,从国际社会来说,国与国之间只能是协同,实行多级均衡,协同共享。

《中国慈善家》:为什么21世纪慈善能应对上述问题?

卢德之:21世纪慈善有几个特征。第一,强调道德性。如果说20世纪慈善的根本强调的是制度性,那么21世o慈善首先强调的是道德性。为了一个共同的存在,为了一个共同的居住环境,大家必须都要讲德。而且,讲德的慈善一般要成为社会治理、全球治理的重要主体。在过去,国家是主体,后来一些跨国公司、国际组织也成了主体。未来,慈善组织也要成为以德为基础的治理主体。

第二,21世纪慈善应该是以全球发展为目标,以共享作为最高价值和原则的慈善形态。

第三,它涉及的面积广,应该是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各项社会政策和各项行动的交汇点上。21世纪慈善是以所有人作为目标和对象,人人受益、人人参与的慈善形态。我跟美国人说,你们的政治家、军事家跑到伊拉克,跑到阿富汗去打仗,你们慈善家跟着去做慈善,何苦呢?

那么,20世纪慈善与21世纪慈善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但是20世纪慈善绝对是建立在西方制度和西方文明基础之上的,说白了,20世纪慈善就是美国慈善。21世纪慈善是中国倡导的全球慈善,它建立在多元文化(某种意义上是中国文化起引领作用)的基础上面向人类未来。

中国还没有真正的现代慈善理论

《中国慈善家》:既然21世纪慈善是全球慈善,为什么它由中国引领?这一次,为什么不是西方?

卢德之:人类历史发展中,世界各个民族有很多贡献,我讲其中三大贡献:英国人贡献了“自由”,这是从其文化来的,1215年他们就开始制定《自由》,后来延续了800年,形成了一系列的制度;美国人贡献“现代民主”,从1775年开始制定《独立宣言》,1789年通过了《1787宪法》。

中国能贡献什么?共享价值。我们的文化里具有共享基因,这个价值正好与现代全球追求的价值高度一致,我把共享理念视为中华文明对人类的重大贡献。

西方文化里有外在的神,在神面前,父亲也好,儿子也好,大家都是神的儿子,每个个体彼此是平等的主体。所以,所谓美国梦实际上是个人的奋斗梦和实现个人理想的梦。中国文化讲“天人合一”,从文化源头看,无论君臣、父子还是师生,都是在一个时间和空间共生、共存、共享。也就是说,群体之间尽管有差异性,但从一开始就是谁也离不开谁。中国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不是真正的分,合才是真正的合。中国文化具有更多的共享基因,所以更具有引领性。

但并不是凭这一点就可以引领现代文明,要在融合各种文化的基础上再实现超越。共享是东方文化的重要基因,这与西方文化机理不一样。

《中国慈善家》:至少目前来看,中国的慈善和慈善家还远远不具备引领世界的能力。

卢德之:我讲一句心里话,中国真正的现代慈善理论现在在哪里?还看不到较完整的体系。光把过去的东西拿过去影响世界,世界肯定是不接受的。中国现在不光是做好人好事,不光是向自己负责,还要向全球负责。因为你不向全球负责,全球就不会由你引领。

我老是讲,现在不应是东风压倒西风,也不应是西风压倒东风,21世纪必须在整体上形成一股共享新风,东方和西方协同发展。

从华民基金会的角度说,下一步要改变目标。我要办学,建立思想体系,培养高级人才,推动制度进步,真正突破人才瓶颈、制度瓶颈和文化瓶颈,这是我要干的事情。我的“新三论”雏形已经出来:以资本精神为核心内容的新财富论;以21世纪慈善为核心内容的新慈善论;以共享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新共享论。

以上新三论将从人类共享文明崛起的重大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抓手”资本与多数人入手,着重研究实现资本共享的重要路径“二十一世纪慈善”,通过论述诠释出当代人类的财富观、共享观、慈善观。这只能说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供大家思考乃至批评参考。

共享是均富,不是均贫

《中国慈善家》:共享这个理念总是带有共产的影子,两者是什么关系?

卢德之:共产主义在苏联的时候被片面化了。共产的目的是为了共享,但是苏联建立在共产基础上的模式没有东西可共享,大家没有积极性,物质财富很少,特权又很严重,怎么共享?我们现在要讲分产基础上的共享。

那共产与共享是什么关系呢?在我的理论里,共享是目标,共产只是手段之一。实现共享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愿共享,21世纪慈善就是自愿共享;一种是强制共享。

税收、社会保障是强制共享,共产也是强制共享的方式之一。共产往往跟革命联系在一起,当年辛亥革命,革命党说财产都在旗人、少数人手上,多数人不满,那就直接共产。革命有时候不讲太多道理,只讲多数人和少数人的关系,人多力量大,就把少数人的财产拿过来共享。1949年也是一样。

不能把共产当目标,不能乱共产,更不能天天共产。否则,让那些不懂经济的人、不懂生产的人来管理财产,最后已有的资产也没有了,这就是乱共产的结果。

但是,我认为现在的富人要有共享意识、共享目标,你不共享就可能被共产。如果中国天天共产,处在不断的革命和动荡之中,那改革开放有意义吗?

《中国慈善家》:你的意思是,如果富人现在不主动共享,将来可能被动共产?

卢德之:对。而且我讲句心里话,不是说移民了就不用共享了,你到美国去就不共享了,可能吗?

共享经济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2(5)-0054-03

一、我国构建经济金融信息协调与共享机制实践情况

(一)现行法律规定及解读

经济金融信息协调与共享的基础理论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论,通过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经济与金融需要协调发展,经济信息与金融信息协调与共享是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一项机制。目前,我国尚未有系统全面的经济金融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主要实施的有金融监管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建立的金融协调与信息共享机制。在《中国人民银行法》中也明确规定由国务院建立金融协调机制,这是金融稳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安排。金融业作为一个整体行业,要从维护金融稳定运行出发,贯彻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并保持相互间的协调性。在2003年新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33条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款,即新法第35条第2款人民银行应当和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监督管理信息共享机制的规定,与此同时在“银行监管法”第6条专条规定了完全相似的表述条文。由此从各单行法的法条本身来看,“一行三会”均有义务建立相互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且没有权力上的高低之分。但是在配套措施未出台之前,法律设计意图主要是各金融监管机构等法律平等主体间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强调各自间的协调和信息共享,这种做法缺乏一种统一的、权威的、突出主导角色的信息共享机制,不利于金融监管机构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实践操作情况

1、国家层面。目前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监管协调与信息共享机制并未得到有效执行,能够执行的只有“一行三会”间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以及在“一行三会”联席会议基础上增加相关部委的联席会议,主要在强化反洗钱和征信管理,维护金融安全稳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在信息协调与共享方面基本上以报告为主。在经济金融信息协调与共享方面,每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无疑是经济金融信息的高规格协调与共享,此外中央政治局、国务院不定期召开的经济会议,各有关经济金融部委都会报告经济金融信息。但是以“经济会议”形式的经济金融信息协调与共享机制,无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和刚性约束,也不是建立经济金融信息协调和共享的长效工作机制。

2、地方层面。在地方建立的经济金融信息共享机制避开“监管协调机制”概念,重在经济金融信息共享,许多省市还规范性文件加以规定,使之制度化、规范化。目前,主要模式有:一是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与地方金融监管部门间建立金融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如江苏省2005年出台《江苏省金融监管信息共享暂行办法》,此类信息共享范围仅限于金融监管部门间。二是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间建立金融信息共享机制,如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建立由人民银行发起的金融形势分析例会。三是地方政府牵头,成立地方金融稳定工作协调小组或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如天津市金融稳定工作协调小组,由天津市政府牵头,金融监管部门、财政、发改委等政府部门组成。应该说此类模式规格较高,避免了“一行三会”之间的地位之争,致力于共同推动促进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

(三)实践操作中存在的困难或不足

1、协调机制缺乏权威性规定,职责不明确。我国已确立了“一行三会”形式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但没有法律直接规定经济金融信息协调和共享框架和安排,没有法律的强制力来确保协调机制的运行。《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九条和第三十五条的规定,为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提供了法律依据,却没有确定协调机制的具体形式、内容以及信息共享和操作层面上的具体安排。此外,在全国性层面的经济金融协调机制办法未出台之前,地方层面的经济金融信息协调和共享机制缺乏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影响其执行的效力。

2、部门和利益集团的私心。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政府部门不总是社会正义的代表者,在利益集团影响下,他们也会有私心;在各监管主体之间出现潜在冲突时,某些部门也会在“私心”的驱使之下采取一些有利于本部门而有损于其它部门乃至整个经济金融社会发展利益的行动,具体表现为不同监管主体争夺监管对象与监管权力。目前在我国表现为各自从部门利益出发,各方认识存在偏差与不一致。由于部门之间的目标差异和利益选择,导致有关各方在现有监管体制下建立经济金融信息协调和共享机制的积极性不高。

3、协调主体的定位不明确,没有专门的机构执行协调职能。在全国、地方层面上,都未明确指定经济金融信息协调和共享机制的主体,尽管国家通过“联席会议机制”和“经常联系机制”等方式执行协调专职机构的职能,但其实际上仅仅是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之间协调重要监管事宜的途径,并没有确定法律意义上的金融监管乃至经济金融信息共享和协调的专门机构。此外,在地方纷纷成立金融办,其模糊的定位及政府行政权力背景,直接影响人民银行金融协调这项职能的落实。

4、缺乏有效的信息收集分工和共享机制,信息不对称。我国目前各监管机构以及有关部委对各项经济金融业务活动情况和数据在调查采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中,采用的标准和侧重点各不相同,对风险的关注程度也不一致,而且数据透明度低、数据质量不高,各部门之间尚未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未达成比较成熟的共享协议,明确何种信息由谁采集及如何交流与共享,也缺乏经济金融信息共享的便利化平台和有效的共享使用方式,难以做到高效及时地共享使用信息。

二、欧美国家实施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一)协调机制建设法制化

英国2000年出台的《金融服务与市场法》要求FSA与国内外有关机构进行适当协调合作,另外相关部门也签订了《财政部、英格兰银行和金融服务局之间的谅解备忘录》,规定了金融监管主体之间协调合作的指导原则及框架。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规定伞式监管人与功能监管人必须相互沟通,建立起有效的监管协调机制。德国2002年的《综合性金融服务监管法》要求建立旨在解决有关监管协调问题的,由中央银行和监管局参加的金融市场监管论坛。实践经验表明,由法律法规直接规定协调与合作的制度框架,不仅使得协调机制的建立有可靠的法律基础,更具权威性,而且能够促使协调机制的运行更加高效有序,更加有利于推动经济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

(二)注重协调机制组织机构建设

英国由FSA、英格兰银行和财政部三方代表组成的协调机构——常务委员会,负责三方监管协调工作;美国成立由联邦监管机构组成的监管协调性机构——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并在一定条件下适度向地方政府分责分权,在纵向和横向方面形成综合性协调管理。英国建立由监管局和央行参加的金融市场监管论坛,解决有关协调问题,并对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综合性监管问题提供建议。通过建立由各方组成的常设性协调组织机构,可以及时地进行意见交流和信息沟通,从而使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行动更加协调统一,更加有力于为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三)注重有效信息沟通机制建设

在协调合作方法上普遍强调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比较突出的是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的建设。一般欧美各国都重视统一数据库的建设,在信息收集方面则规定各监管机构、中央银行以及相关政府机构应避免向同一机构收集同样的信息,并就具体的信息收集主体、方式等进行明确规定。如德国的中央银行、监管局等部门之间不仅共享数据信息,而且共享信息系统。中央银行、监管机构以及有关政府部门之间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能够避免重复建设,并使得信息传达和共享更加及时和方便,从而可以节约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

三、对完善我国经济金融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的建议

(一)加快经济金融信息协调与共享制度的立法进程

建议对经济金融信息协调共享制度进行立法,明确协调与共享机制的主体、范围、各部门职责分工,并从立法上打牢共享的根基,避免部门间相互推诿。鉴于人民银行承担着制定货币政策、维护支付清算体系、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在对宏观经济的判断、调控手段、基础数据、管理人才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我国应吸取西方国家金融危机教训与经验,从制度上进一步明确央行在实施宏观审慎管理、防范系统性风险以及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中的最高法律地位,以及在经济信息协调和共享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二)建立政府主导、分层次经济金融信息协调共享机制

一是经济金融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以促进经济和金融协调发展为重心,由政府有关部门、金融监管部门组成,信息主要来源于各经济金融部门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获得的涉及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各类信息。二是金融监管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以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为重心,由“一行三会”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组成,由于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法定职责需要,其具有金融交叉业务管理能力和视角,建议指定人民银行作为共享信息协调组织者,促进金融监管信息共享有序规范发展。三是政银企及有关单位间信息的共享。建立包括政府、政府组成部门、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必要时还可包括行业自律组织和民间团体)组成的共享机制,实现政银企三者之间的信息互动,切实提高经济金融的发展力。

(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搭建经济金融信息共享协调平台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重大事项通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通报反馈监督管理情况,分析形势,研究解决问题,并实现成员单位间的信息共享、数据共用。二是建立健全经济金融信息披露制度,定期向金融监管部门、有关政府部门以及企业单位披露相关信息,把整个经济金融活动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达到防范风险于未然的目的。三是联合建立信息平台,开发经济金融信息共享系统,建立经济金融信息数据库,实行经济、金融信息等数据实时模块化管理。同时,建议由国家成立经济金融信息处理中心,分类别、分层次做好经济金融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研究工作,并保证信息共享的长期性、稳定性、安全性,达到服务支持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安起雷,宁静.试论如何构建我国金融稳定的协调机制[J].黑龙江金融,2010,(5):75-78。

[2]李讯,陈锋.中央银行沟通策略的国际比较[J].西部金融,2012,(2):76-78。

[3]柳莉娟.构建区域性经济金融信息资源共享长效机制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11):67-68。

[4]路妍.金融危机后的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及中国的政策选择[J].管理世界,2011,(4):13-19。

[5]吕晶晶,陈勇.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思考[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1,(2):38。

[6]王光宇.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实践与启示[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3):38-43。

[7]于岩熙.对现行金融体制下加强金融监管协调的探讨[J].新财经(理论版),2011,(7):44-45。

The Reflection on Constructing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formation Coordination and Sharing Mechanism

WANG Zhihu GE Xiaohua

共享经济论文篇(9)

一、文献综述

(一)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国的社会学教授MarcusFel-son和JoeLSpaeth于1978年在其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提出的概念,主要的思想是,通过第三方提供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交易平台,将闲置的资源,如住房、汽车等以出借或者出租的方式给使用者,优化资源配置,获得相应回报的经济模式。

(二)价值共创

价值共创思想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主要在服务经济学研究领域出现。1823年Storch在研究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时曾指出,服务过程需要生产者与顾客之间的合作。Pra-haladRamaswarmy(2004)基于多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从竞争理论视角,强调顾客的体验价值,提出价值共创理论。其基本观点可概括为两点:首先,顾客与企业共创价值的核心在于共同创造消费者体验;其次,价值共创根本的实现方式是参与者之间的互动。Vargo和Lusch(2004)把服务重新定义为:实体为了自身或其他实体的利益,通过行动、过程和行为表现等使用专业化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三)基于共享经济下的价值共创研究

PrahaladRamaswarmy(2000)将共享经济与服务创新中的“共创”概念联系在一起,认为共享经济是由供应方和需求方双方共同创造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共享经济提供了差异化的服务,消费者参与到价值共创的过程中,从而享受更多的选择、更高的消费质量和更加低廉的价格。对于共享经济中服务或者商品的提供者来说,将闲置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获得额外收益。对于服务的中间平台,通过汇集多个买方和买方,从中获得交易费用,使得市场更加具有竞争力,交易成本降低,交易范围扩大。有学者认为共享单车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共享经济范畴,不符合“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不是将共享经济获得的收入当作其收入主要来源”的特点。但从共享经济“用而不占”的角度理解,盛行的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共享理念催生的产物。

二、共享单车盛行的现实基础

(一)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

即使在基础公共交通十分便利的城市,上班族也经常要花费5-30分钟走到最近的地铁站或者是公交站台,共享单车的出现,给早起上班的人节约了时间,在出行高峰期的时候,不会出现堵车的情况。

(二)市场需求巨大

全球移动数据研究机构猎豹全球智库2017年3月的《共享单车全球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已增至2.27亿,预计2019年规模达到3.06亿,而以摩拜和ofo为首的头部企业当时已经获得共享单车90%的市场份额。

(三)模式触动了小部分人“奶酪”

共享单车主要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与出租车、滴滴打车、公交车、地铁等城市其他交通工具形成了互补关系。当距离较远的时候,消费者还是会选择出租车或者公交车和地铁;只有当距离较短,公交车不能到达、出租车等待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消费者会选择共享单车作为代步工具。

(四)低碳、清洁的交通工具

共享单车与国家鼓励的“低碳出行”政策相契合。从国外的研究看,斯德哥尔数据的分析显示,共享交通节约了3%的里程并减少了5%的骑车使用量,因而有助于环境保护(Uber,2015)。

三、共享经济模式下价值共创维度的确定

K.R.Ranjan(2016)通过对以往研究价值共创文献的整合和梳理,重新定义了价值共创的概念和测度,总结出价值共创的两个基本概念维度,分别是“共同生产(Co-production)”和“使用中价值(Value-in-use)”。协同生产是指通过合作与对话整合多边资源到价值配置中;使用中价值是与个人动机、专业能力、行为过程、偏好有关,根据消费者的意思和主观评价产生使用中价值。

(一)协同生产

结合文中对于共享经济的重新定义,将共享经济背景下价值维度确定为协同生产和使用中价值两个维度;知识共享、公平、相互影响、体验、关系、个性化六个次维度。知识共享是指分享消费者的知识、想法、创造力和技能。知识共享维度可以用年龄、学历、性别、是否拥有骑车技能来衡量。公平维度是指企业愿意分享控制权,消费者也愿意参与策划活动。共享单车的使用者自愿下载、注册、运行共享单车企业提供的智能服务终端。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在骑行前、骑行中、骑行后都可以使用共享单车的服务终端向共享单车服务商反馈信息。公平维度用单车使用者是否自愿注册或退出使用共享单车来衡量,若使用者资源注册并在线登记使用共享单车,表明使用者愿意分享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使用者缴纳押金注册成功使用贡献单车,表明企业愿意分享控制权;企业如约退还全部押金,表明企业不再分享对共享单车的控制权。

(二)使用中价值

共享经济论文篇(10)

此项研究成果在中国经济学领域开辟了新境界、新思维。此项新成果、新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李炳炎教授以当代学者所具有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时代责任感,把对分享经济理论的探讨提升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研究层面,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首先,中国分享经济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既不是舶来品也不是仿效苏联经济学,更不是从马克思本本主义出发,而是根植于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来源于中国改革实践群众性的自主制度创新活动。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的创立,是运用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特别是坚持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紧密联系中国经济改革实践进行理论创新所取得的思想成果。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突破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扬弃了传统概念上的雇佣劳动、资本、剩余价值等范畴,更新了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整个经济范畴体系,创立了一套诸如以自主联合劳动、社本、需要价值等为基本范畴的新的经济范畴体系,进而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崭新的理论体系。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独特的理论分支,它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一起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的研究必将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二、本书第二大特色。在于突破了关于分享经济学的纯理论研究范围,在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分享经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来分析和解决中国现实经济问题。在理论界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命题。

共享经济论文篇(11)

(一)分享经济2017年两会材料:

2017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众生活。本着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原则,制定新兴产业监管规则。

(二)代表委员经典发言:

3月5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首次亮相“两会部长通道”。面对共享单车的发展前景,李小鹏的答问彰显了对新经济模式开放包容的态度――“我们积极鼓励和支持共享纬捣⒄梗鼓励各地人民政府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政府要有作为,加强规范和管理;企业要遵纪守法,改善服务;广大使用者也要文明出行,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共享单车一定能够发展好。”

科学看待服务领域产生的新业态。“共享单车是城市慢行交通的一种模式创新,实际上也是‘互联网+交通运输’的一种实现方式。”李小鹏强调,“由于它对解决人民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特别见效,所以一出现就受到群众的欢迎。”

2017年初,不少共享单车领域的公司提出了投放百万辆单车的年度计划。据不完全统计,北京的共享单车总数已达20万辆。据摩拜公布的数据,从2016年4月在上海正式上线到去年年底,摩拜在上海地区运营的智能共享单车总量已达到10万辆。据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预测,今年上半年上海共享单车可达到50万辆。

“互联网与产业深度融合之后,会在服务领域产生很多新业态,对这些业态要科学看待。”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游庆仲委员认为,“互联网+交通运输”可以提高出行效率,降低个人交通成本,应该鼓励分享经济的发展。但游庆仲委员也指出,新生事物出现后,原来的法律监管可能不完全适用和匹配。“网约车可能会影响传统出租车等行业的利益,也会牵涉就业问题。刚开始,共享单车企业可能缺乏一定的计划性,存在投放布局过量等问题,但无论共享单车还是共享汽车等,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进行市场资源整合,变得更加有序。我们应该对其持有更加包容的态度。”

信用体系建设和法律监管要跟进。随着共享单车的发展,一些不文明用车现象引发热议。有人说共享单车是公民素质的“照妖镜”,也有人说是公共管理的“显微镜”。毫无疑问,分享经济更需要规则和规范。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和谊代表举例说,共享汽车一旦出现剐蹭,租车人还车时容易“说不清”,此外还涉及保养维护等问题。

据了解,为规范新业态的发展,今年北京市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根据城市交通结构综合指标控制共享单车发展规模,引导其有序发展。目前,上海部分地方已开始探索将乱停车等不文明行为纳入征信平台。

“当前,尤其需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代表指出,“比如整合分散在各个部门的信用信息,利用已有的认证系统为分享经济服务进行认证;培育专业的信用服务公司,作为第三方对分享平台及其客户提供信用评级服务;将分享经济交易中的诚信者和欺诈者纳入信用体系建设目录,并对信用极差的个人或企业进行披露。”

“与此同时,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杨震代表建议,在民商法领域与共享有关的法律条款中增加相关规定,对分享经济的质量评价、交易行为进行规范,以保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大家在享受便利的时候,也需要每个人去适应、去改变,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素质。”浙江省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基层职工虞纯代表说,希望绿色出行、便捷出行成为常态,这是人们所向往的生活。

(三)分享经济大数据分析:

中国分享经济发展迅猛,对培育经济发展新功能、引领创新、扩大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2016年,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交通出行、知识技能、房屋住宿、医疗分享等重点领域的分享经济交易规模共计13660亿元,比上年增长96%。2016年我国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人数超过6亿人,比上年增加1亿人左右。未来几年分享经济仍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长,到2020年分享经济交易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到2025年占比将攀升到20%左右。国家信息中心近日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人数超过6亿,比上年增加1亿左右。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提供服务者人数约为6000万,比上年增加1000万;平台就业人数约585万,比上年增加85万。数据增长的背后,是“互联网+”带来的新动力。

(四)分享经济的政策依据

2016年出台的鼓励分享经济发展的部分政策。

3月:《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支持发展共享经济,鼓励个人闲置资源有效利用,有序发展网络预约拼车、自由车辆租赁、民宿出租、旧物交换利用等,创新监管方式,完善信用体系。

4月:《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意见》。鼓励发展分享经济新模式,鼓励包容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化社会闲置资源配置。

8月:《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发展“互联网+”交通新业态,并逐步实现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理论分析】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 消费的类型及消费观。按照消费的类型,分享经济可以被理解为租赁消费,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体现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念。

2.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分享经济的前提在于被分享的物品虽然已经被使用过,或者已经闲置了,但对于分享者来说还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这也是分享经济的前提。

3.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分享经济的发展立足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即消费所形成新的需求对生产的调节和升级起导向作用,从而成为生产的动力。

4. 国家要加强科学的宏观调控。国家可以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科学的宏观调控,鼓励和促进分享经济的发展。

5.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分享经济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科学发展观得到落实。

6.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分享经济符合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7. 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分享经济不仅存在于国内济建设与社会生活,还存在于国际分工合作上,从而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 政府的基本职能。我国政府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加强科学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促进分享经济的发展。同时,我国政府还需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宣传发动倡议,促进人民群众投身于分享经济发展之中。

2. 政府的宗旨和原则。发展分享经济,不仅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减轻人民群众的生活负担,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

3. 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促进世界的合作与发展。发展越出国界的分享经济不仅可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也有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三、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 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先进的、优秀的文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在勤俭节约理念下的分享经济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起促进作用。。

2. 人的素养不是生而具有的,需要后天培养。为了促进人们节俭的优良传统,我们需要提高人的素养,如提升人的思想道德修养。需要参加积极的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文化环境。

四、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 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意识。节俭意识是正确的思想意识,对我国公民的生活和国家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2. 实践决定认识。

3. 辩证否定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要求我们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工匠精神和中国创造要求我们拥有前无古人的批判和怀疑精神,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体现出“无”中生有的创造力。

4.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奉献来自于劳动和创造,为促进经济“双中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5. 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既要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又要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立场上,这是工匠精神和中国创造的立足点。

【热点分析】

材料一:分享经济,古已有之。当前,我国存在资源紧张稀缺和闲置浪费并存的现象。分享经济最大特点是个人利用闲置资源提供商品和服务,因此,成为社会生活与经济运行的新模式。出门前在网络平台上约辆车,有了闲置房在网上短租……这种建立在资源共享基础上经济模式已经成功吸引5亿人参与。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占GDP比重将达10%以上。从宠物寄养、社区服务到车位共享、专家共享、导游共享,分享模式层出不穷,在供给新整合线下资源,在需求端不断为用户提供更优质、个性化体验。以网络预约拼车为例,一家颇为知名的企业在343个城市上线顺风车服务,目前使用乘客超过1820万,日高峰订单突破223万,成为出行新时尚。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分享经济作为社会生活与经济运行新模式的优越性。

材料二: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乐于分享的价值取向,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分享的内容不断丰富,分享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分享经济:将自家的空闲车位在网络平台上登记,安装好智能共享车位锁,需要停车的司机通过网络平台获取信息,在地图导航下准确找到车位停车,费用自动结算。在网络平台申请成为顺风车司机,上下班顺路搭载乘客,通过网络收取一定的费用。外出旅游时通过网络平台预订,住进当地人家里,享受本土化生活,房主也可以赚取收入等等。

(2)随着分享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互联网上寻找分享服务。但新的烦恼也随之产生,如税务部门发现短租房偷税漏税,消费者担心网络另一边的陌生人不可信……运用规范市场秩序的知识,说明如何促进分享经济的健康发展。

材料三:分享机遇:近年来,我国在国际交往中致力于构建国家间合作共赢、分享发展机遇的新型关系。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我国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的多方交流与合作,推动了沿线国家的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推动着利益、责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

(3)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致力于构建国家间新型关系的原因。

材料四:某班同学就“我国分享经济的发展前景”展开辩论, 有人认为前景很好,也有人认为前景不佳。

(4)如果你是辩论的一方,请陈述你的观点,并运用辩证思维方法论证你的观点。

材料五:所谓分享经济,指将公众资源通过社会化平台与他人分享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创新的新形态。分享经济,崇尚物尽其用,通过互联网平台将海量的闲置资源迅速整合与分配,实现了供给与需要的良性对接。分享经济,改变了传统的产业格局,开创了互联网经济的新业态。

(5)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发展分享经济的积极意义。

材料六:分享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税务部门指控短租房东没有交税,消费者担心网络另一边的陌生人不可信,分享经济中的劳动者发现自己将缺少养老金和医疗保险……。

(6)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人们对分享经济评价不同的原因。

材料七:面对分享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支持者称其为“创意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新经济方案”;而保守方则称其为“不稳定生产者的经济”,认为它破坏了既有产业秩序,同时也存在被犯罪分子所恶意利用的风险。

(7)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分析面对分享经济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应如何创新管理。

材料八:分享是人的天性,“互联网+”新业态创新为分享搭建了资源开放共享平台。教育行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资源分享,让优质教育惠及普通人。“跟谁学”“果壳网”“知乎社区”等网站,让拥有共同知识背景与兴趣的人们组成社群提供高质量的资源分享,并开发出一系列的书籍、衍生品与电子商务业务。一张在线辅导老师的课程清单引发热议。据报道,共有2617名学生购买了一节单价9元的某高中物理在线直播课,该在线教育软件工作人员介绍,扣除20%的在线平台分成后,在线授课老师一小时的收入高达18842元。

(8)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在线教育资源分享迅速发展的原因。

(9)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材料九:某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辖区内名师优势,努力为有需求的学生搭建免费学习辅导平台。社区和学校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组织党员教师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等时间进入社区,开展“名师进社区、党员做奉献”活动,针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开展义务辅导,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成为教育资源分享的另一道风景线。

(10)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指出在教育分享经济的背后可能存在哪些问题。

材料十:分享经济将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材料一 随着生产发展, 经济过剩成为社会新问题。 在企业层面体现为闲置库存和闲置产能, 在个人层面表现为闲置资金、物品、认知盈余。分享经济是将闲置Y源通过社会化平台(主要是互联网平台)与他人分享,盘活资源,取得收入的经济现象。2016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 提出“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富裕起来”。

(1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分享经济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意义。

材料十一:在经济新常态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分享经济。2016 年 3 月 5 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并强调要大力推动包括分享经济等在 内的“新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 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进的新引擎”。

(1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在推动分享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定 位。

参考答案:

(1)①分享经济借助于网络平台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有效供给,从而减少浪费,缓解我国资源紧张;②可以促使企业提供优质、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成企业信誉形象,获得更大经济效益;③有利于提高协同合作效率,降低大众创业门槛和成本,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入新活力;④有效匹配消费者需求,倡导绿色消费,提高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注:从其它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2)①国家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准入制度和市场监管。②分享经济的参与者需要增强法律意识,树立诚信观念。

材料三:分享机遇:近年来,我国在国际交往中致力于构建国家间合作共赢、分享发展机遇的新型关系。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我国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的多方交流与合作,推动了沿线国家的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推动着利益、责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

(3)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在交流与合作中,中国坚定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同时能够兼顾他国合理关切,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②中国主张构建合作共赢、分享发展机遇的新型国际关系,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要求。

(4)角度1:前景很好。原理:事物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坚信新事物的前途是光明的。或者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或者辩证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精神。分享经济符合规律具有远大前途,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实际需要。

角度2:前景不佳。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享经济脱离中国的具体实际难以走远。或者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分享经济发展中存在多种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

(5)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分享经济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将闲置资源实现有效利用,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分享经济,有利于改变传统的产业格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

(6)①从主体来看,认识受具体实践水平、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在评价分享经济时,人们往往站在各自的立场看问题,从而形成不同的观点。②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分享经济出现时间比较短,影响了人们对其性质和作用的认识。

(7)①政府要积极履行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加强分享经济市场监管,健全市场规则,完善税收体制。②政府应积极履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在全社会加强社会信用建设。③政府应积极履行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分享经济中的劳动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8)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借助互联网平台,在线教育分享得以迅猛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消费推动了教育资源分享的迅速发展。

(9)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名师进社区、党员做奉献”活动,体现了党的性质,践行了党的宗旨,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开展“名师进社区、党员做奉献”活动,保障了社区学生的权益,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0)评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