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核心思想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7 18:01:43

核心思想论文

核心思想论文篇(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由调查结果可知:81.09%的学生认为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肯定马克思主义的重大作用,能够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及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否定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但是,也有16.90%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多元化思潮侵蚀着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前途失去信心,这些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多数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但理想迷失现象需高度重视。

邓小平指出,要有远大的理想,才能永远保持前进的勇气和方向。“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即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也是中国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根本表现。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意义重大。调查结果显示:59.85%的学生赞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能正确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发展的作用,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但也有40.15%的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度有待于进一步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充满疑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也不能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甚至有学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和他自己理想的实现没有任何关系。这充分表明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认识不够深刻,存在一定程度的理想迷失现象,关于共同理想的教育应该加强。

3.多数学生能够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但在日常生活践行中存在偏差。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调查显示:88.73%的学生对民族精神表示认可;92%的学生认为当前应大力弘扬民族精神;86.61%的学生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或者比较自豪;83.00%的学生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如果中国遭受外敌侵略,81.00%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参军;70.90%的学生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93.00%的学生认为不应采取过激形式表达爱国。说明当前大学生有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对民族精神认同度较高,尤其在大是大非面前,民族精神表现地更为突出,这些非常值得肯定。但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很难处处想到国家,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停留在口头上,民族情感单一化、形式化,甚至有时在表达上不够理性。这些充分说明,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大力弘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对爱国主义的表达方式需要加强教育和引导。

4.多数学生坚定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但创新意识和能力欠缺。

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精神动力,目前我们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当先的时代精神。调查显示:92.25%的学生认同“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对“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调查显示:59.15%的学生认为是“创新、迎接挑战”;11.97%的学生认为是“学好课本知识”;7.74%的学生认为是“充分利用好生活学习时间”;3.80%的学生认为“懂得报恩,诚信等”。在“如果你创业失败了,你会?”这一问题的调查显示:32.39%的学生选择努力进行二次创业,63.38%的学生选择积累经验,等待时机;4.23%的学生选择不再创业,恪守本分;没有人选择“自暴自弃”。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坚持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性,但有少数学生还没理解改革创新精神的深刻含义,在实践上还不能很好地践行。有认识无行动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部分大学生创新意识弱,创新能力尚需加强。

5.多数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高度认同,但知行脱节现象依然存在。

树立正确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调查显示:75.35%的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表现出高度认同。对“如果您捡到一个装有巨款的包,您会归还给失主吗”这一问题的调查显示:有72.53%的学生表示一定归还,4.92%学生表示不归还,22.53%学生表示视情况而定。在回答“您对诚信是为人处事中的一种重要品质的态度”时,高达77.46%的学生表示“非常赞成”,19.01%的学生表示“比较赞成”。在对“公共汽车上见到老弱病残幼,你是否会主动让座”的调查中,选择“会”的占85.91%。在调查中也发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知行脱节的不良现象,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任重而道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1.一元主导与包容差异相结合。

坚持“一元主导”,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统摄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特征明显增强。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整合多样化价值观,才能形成一致的文化认同和共同的价值追求,才能进一步巩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道德基础。坚持“包容差异”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同时,不能简单地用主导性排斥多样性。应以主流价值观为引导,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扩大认同、增进共识,努力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2.理论灌输与实践育人相结合。

必须充分认识到理论灌输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客观上我国社会中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和各种价值取向同时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地位存在着巨大挑战;另一方面,从主体视角出发,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思想道德意识的外在灌输。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个体自觉行为,必须从外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灌输给受教育者,进而让受教育者通过理性认识、科学评判、思想内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要重视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是实践。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一方面仰承校内正规、正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是经由社会的、实践的教育方式来塑造,而这种教育方式就是实践育人。只有把理论灌输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大学生更好地把思想观念转化成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知、内化、外化和固化。

3.整体教育与分类教育相结合。

一方面,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向全体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使之成为大学生共同的思想价值基础;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形势和大学生不同群体特征、专业特征与个体特征进行分层次教育。一是因群施教。根据不同群体的具体特征及特殊需要,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引导;二是因业施教,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式,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有效结合的工作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三是因人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知识结构,合理安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进行跟踪式培养,搭建学生与教育者深层次沟通的互动平台,实现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

4.纵向进行与横向合作相结合。

一方面,要根据大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思想、心理、行为特征,通过不同方式、方法进行针对性分阶段的纵向教育。以大学本科生为例,可在一年级侧重行为养成、典范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理想信念;在二年级侧重创新教育;在三年级侧重成长反思教育,引导学生反思成长历程,明晰发展方向;在四年级侧重职业价值观教育、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培养学生感恩国家、回馈社会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还要实现校内各教育要素的横向联动。要从体制入手,充分调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校政工干部队伍以及一线辅导员队伍横向连动,利用各种渠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在课堂中,渗透到学生的宿舍、班级及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之中,着力营造时时有教育、处处有引导、事事有关怀的良好育人氛围。如此实现纵向进行与横向合作的衔接与匹配,达到合力施教的效果。

5.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应把先进性教育与广泛性教育结合起来,既鼓励先进又着眼多数。一方面,注重发挥学生党员干部和先进分子的率先垂范、模范带头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先进分子的自觉行为实践。另一方面,还要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强先进分子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实现以点带面,引导大学生整体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1.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首先要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一方面,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涵和基本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内容上的主导力。这主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实现从理论到教材的转变,这是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还要解决怎样教、怎样学的问题,实现从教材到教学的转化。这就要求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入脑入心。

2.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对人的培育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是促进大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的丰厚土壤。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3.融入对学生的管理制度。

大学生管理制度对学生发挥着指南、导向、约束、激励和惩罚的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规章制度、组织纪律等管理制度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力,以此来规范和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重要途径。这需要:第一,在制度制定中,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念,这是基本前提;第二,要落实管理制度,这是关键。落实管理制度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4.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中,一方面能使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理解,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能使大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增强方向引领、生活指导的自觉性。

核心思想论文篇(2)

我国教育部2011年编制的《全国职业核心能力测试大纲》规定“:职业核心能力是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②也就是说,职业核心能力是从所有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普适性、促进性或可迁移性的能力,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国家技能振兴战略》研究报告指出,职业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八项核心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思想政治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治、道德、心理几方面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主要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政治观教育,法治观教育,可续发展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同基因

1.相同的价值目标。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全面发展的人”描述为能够“把不同社会职能当做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可见,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高职思政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两者都是培养使人终身受益的能力,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二者的最终落脚点都在培养人才,致力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保证和人才支撑。

2.重合的教育内容。职业核心能力从结构上划分的三大板块与高职思政教育内容高度重合:一是职业共性素质板块,主要包括法纪观念、政策理论、思想素质等,与思政课教育、国防教育、法纪安全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思政课堂教育内容基本一致。二是职业能力素质板块,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应用、口才写作、外语应用、就业与创业等,往往在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三是职业行为养成模块,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礼仪、职业文化等,在思政教育的社会实践方面有所涉及。

3.相似的教育方法。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都要求“入心见行”,通过丰富教学手段来增强教育实效性,实现“理论—认知—行为—素质—能力”的步步提升。与理论灌输相比,社会实践是更重要的教育方法,在实践中训练、检验和巩固要求除了在显性的课堂教育,还要通过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和校外实践活动,充分发掘隐性思政教育的辅助功能,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还要求师者躬身示范,以增强说服力。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现实需求

(一)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表现不足与用人单位的高标准形成反差

2012年11月,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某课题组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素质情况,向300家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有两点调查结果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第一,在“用人单位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素质要求排序”的调查中,受访单位认为“非常重要”的依次是“动手能力(61.25%)、创新能力(53.63%)、表达能力(53.29%)、专业对口(31.15%)、学习成绩(14.88%)”,说明用人单位关注高职生的重点在由理论向实践、专业特定能力逐渐向职业核心能力转移。第二,在“用人单位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的评价”的调查中,近1/3的受访单位对高职毕业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一般或较差”,1/3以上的受访单位对“英语水平”“独立工作及应变能力”“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的评价“一般或较差”。说明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实际水平与用人单位的高要求形成了明显反差。虽然该调查受地域局限性和取样有限性的影响,未必完全反映高职生的真实水平,但其结果却与笔者近年来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体会基本吻合。

(二)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表现不足折射出高职思政教育培养工作的不足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尚未构建成熟的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思政教育实际上已成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主渠道。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不够高,其外因在于思政教育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存在不足。

1.思想认识不到位。多数高职院校既没有广泛开展职业核心能力知识的宣传活动,也没有开设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专门课程。高职院校师生普遍缺乏对职业核心能力的科学认知,没有给予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应有的重视,表现在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主要关注专业教育和改革。

2.顶层设计缺失。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还处于“三无”状态,即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工作无领导机构、无工作机制、无实施方案。顶层设计的缺失导致思政教育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无章可循”,具体工作难落实、人力财力保障难到位、校园内有效教育资源难整合,没有发挥出“大思政”教育的优势,没有形成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效应叠加。

3.师资水平待提高。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整体疲软的大环境下,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积极性难以被有效激发,导致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知识、职业核心能力的手段匮乏。加之,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几乎都属于非专业教师,不可能完全了解企业对高职生的期望和要求,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难免缺乏针对性。

4.分类教育需加强。第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虽然经历了多年的改革,但其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仍未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同步。第二,不少高职院校在“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方面,呈现出百花齐放、成绩突出的良好局面,但是在活动中往往没有深入挖掘潜藏的职业核心能力训练机会,培养效果大打折扣。第三,社会实践有利于职业核心能力的锻炼和巩固,但往往因为缺乏思政教育任务驱动,加上出于安全考虑,各校常常控制活动规模,最终导致活动效果不明显。

三、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思政教育策略

(一)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高度重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行为从观念来,观念从学习来”,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顺利推进,必须在全校师生中加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重要理论的学习宣传,一是在全校教职工中,通过党政联席会、部门工作会、思政工作会议、教研活动等开展自上而下的专题学习,发放自学资料,督促全体教职工熟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理论。二是开设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专门课程,将其作为必修课,覆盖全院学生,利用入学教育和毕业实习动员等机会,召开主题班会、印发宣传手册等,激励学生提高职业核心能力认知水平。三是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站、报刊、宣传栏等舆论平台,开展知识普及、理论研究、事迹报道等活动,营造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教育的浓厚氛围。

(二)科学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构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工作框架

1.成立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高职院校“一把手”担任组长,党委宣传部、思政教学部、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就业指导办公室、系(部)等负责人担任成员,保证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部门协同和联动,实现校内资源的有效整合。

2.组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教研室。领导小组下设职业核心能力教研室,挂靠思政部,遴选思政教师、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等思政教育工作者,开发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专门课程,与思政课、选修课组合,形成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系列课程,并积极开展理论教学、实践探索和课题研究。

3.科学拟定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总方案,构建思政教育工作框架。统筹规划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总方案,将思政教育作为该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要明确以下几点内容:一是目标任务要以职业共性素质教育为主、以职业能力素质锻炼为辅,进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二是教育内容和方式要实现分类推进:直接开展课堂理论教育;开发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中的职业核心培养能力训练途径;校外实践中附加职业核心培养能力锻炼任务。三是教育实施和考评要通过任务分解明确相关部门权责划分,并对其工作进行年度考评。四是依据政策,为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思政教育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保障、资金保障、物质保障。

(三)加强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能力

1.开辟思政教育工作者接触行业企业的通道。组织思政教育工作者参与就业指导、回访用人单位、参观学生实习基地等,鼓励他们旁听专业建设会、专家论坛等,熟悉职业环境、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使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有的放矢、更具针对性。

2.安排思政教育工作者兼职一线学生管理工作。安排非辅导员岗位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兼任班级导师或班主任,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贯穿于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并在学生的三年学习期里全程跟踪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状况,加强工作的渗透性和持久性。

3.鼓励思政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自身职业优势。一是要鼓励思政教育工作者多承担英语、语文、口才写作、法律、礼仪、心理等选修课的授课工作;二是鼓励他们积极承担学生社团、学生大型活动、比赛竞赛的指导教师及评委;三是鼓励他们获取专业领域的职业资质,争做“双师”,例如考取心理咨询师、律师、翻译、注册会计师、职业指导师等,通过提高自身职业化程度,进而对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等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四)扎实推进分类教育,确保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实效

1.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强化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导向。在目标定位上,要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列入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注重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同时提高。在教学内容上,运用专题教学等方式,结合高职学生和地方行业实际情况,整合教学内容、突出职业导向。在教学方式上,通过综合运用理论渗透、任务驱动、行为导向、项目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评价方式上,探索实现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过程全程化、考核指标多样化,以便更有效地考核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核心思想论文篇(3)

(二)是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正如讲话中说的那样:“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富强祖国的历史使命,这就需要当代大学生具备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和社会的需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但是大学生群体的独特性,决定了他们需要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能够提供系统的教育框架和原则、清晰的教育方向和原则、科学的教育方法和途径,能够使当代大学生明确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提高社会责任感,真正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三)是国家稳定、和谐发展的必然需要党的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凝练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以这样的思想内核构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以先进的价值观念引领社会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就是要使当代大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塑造和巩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信仰;就是要引导当代大学生理智判断各种社会思潮,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稳定,真正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稳定、和谐、文明发展。

二、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思想渗透的路径

(一)通过显性教育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显性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组织实施的,直接对教育对象进行公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规工作方式的总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和主渠道。这种教育形式目标明确,直接正面,具有权威性高和时效性强的优势。由于显性教育强调灌输原则,传统的显性教育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往往注重灌输,而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造成学生在心理上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排斥感,致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少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必须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显性教育的优势,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主渠道作用,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

(二)潜移默化教育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以潜在的、较为隐蔽甚至是无意识的形式,或者通过受教育者生活的特定环境,使受教育者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会有一定的效果。潜移默化教育具有无意识性、渗透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作为一种更加隐蔽的教育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充分体现理性、贴近人性的教育模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比如:教学效果差的情况比较普遍,认真听讲的不多;一些学生对理论课不感兴趣,认为不解决实际问题等。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还需发挥隐性教育的功能,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由被动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成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三)充分重视价值观的教育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路径,要充分重视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工作,理性梳理和掌控当代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旋律的内在规律。 对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规律,要加大力度探索,并在人员配备、资金供给、环境创造等方面对此项科研活动予以配合,积极保障科研活动过程中调研对象的调配、资料的收集整理及社会资源的整合等等。要创新教育方法,不能再延续价值教育的传统方法,应当突出其核心,重视主流地位的建构,形成全覆盖、多渗透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体地位,不断拓展现代语境下价值观念教育的科学结构和内在特点。要善于总结已经取得的经验教训,正确认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从未知、初探、认识到再认识,以及内化、完全内化的规律性,努力实现教育方法从外层“灌输”向大学生自觉“内化”的转变。

(四)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有机地融人教学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中的大众化接受。比如高校思想政治课可以巧妙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课堂教学的适时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有机结合起来,使理论内容与时俱进,带领和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认识、总结和深入剖析社会现实热点问题,使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情感追求与理性认同。要努力创设出师生情感、求知探索精神高度统一、融洽和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达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五)注意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注重整合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该在得到全社会支持的背景下进行,让高校学生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以社会的力量帮扶他们成长,影响他们的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和主体信仰的理解认同和判断选择。通过塑造社会典型人物形象,起到先锋模范表率的作用,让大学生耳闻目睹典范的言行,从中汲取经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这一时代的主流价值感召大学生趋向社会认可的道德规范,促使大学生从道德他律转向道德自律,在社会道德共契的基础上,塑造当代青年人的马克思主义道德人格和生活准则。

核心思想论文篇(4)

(一)树立全面的系统的辩证的思维方法观教师思维方法观是教育思想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师生的教与学的行为起着先导、引领作用。教师作为引领者,基于自身角色使命、职业精神,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方法论,全面系统的分析教育领域中的教育思想观点、教育教学理论、反思与升华实践经验与智慧等,坚决杜绝采用片面、机械、孤立的二元对立思维方法分析各种教育理论与实践,坚决反对从一种极端思想走向另一种极端思想。我们只有遵循教育本身固有的规律,自觉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方法论、全面系统的思维方法,才可能正确对待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的教育思想与理论,并运用它们去解决教育实践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与困惑。

(二)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根本指导思想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战略指导方针,开启了我国教育现代化征程,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和战略指导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可见,“三个面向”教育指导思想对当今教育仍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各类型各层次的教育与教学仍须一如既往的坚持以此为指导思想。在信息化、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各类知识和信息瞬息万变,更新快、传递快、易获取。这些时代特性要求当今教育教学必须以“现代化”为价值取向,以“现代化”为基础和核心,教师自觉更新观念与知识,自觉建构相应学习能力体系;在此基础上,拓展横向的教育教学空间,开拓教育教学的国际视野,实现其世界化,同时,延伸纵向教育教学时间,着眼于经济社会和师生的未来发展,实现教育教学的未来化。在信息化、全球化、现代化为一体的多元化时代背景中,教育教学要能引领社会发展,就须顺应时代的潮流发展,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创新型、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所需之才,坚定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学思想为指导,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发展性的深度教学改革,实现教育教学的终极追求———人的发展和关怀。

(三)树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和谐统一的整体育人观“从重视传授知识到既重视传授知识又重视培养能力,是教育思想的一大突破,从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到在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素质,是教育思想的又一大突破”[2]。知识、能力与素质间的关系的两次教育思想大突破,有助于解决实质教育派与形式教育派长期关于偏重知识与偏重能力的分歧、唯理论与唯经验论的分歧等;但从各层次教学实践来看,二者关系的妥善处理还存在一定的断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明确提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的教育支柱,其内涵意蕴突显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与行、学与思的关系。知识既是认识的结果,更是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知识既是事实、概念系统的描述,更是获得知识的方法;知识既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相对真理,更是不断发展的过程”。能力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知识创新的能力。可见,知识与能力间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相互依赖、相得益彰。知识并不仅是客观的理论性知识,还有更重要的方法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方法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体验与获得,更有助于能力的形成、提升和素质的发展。能力建基于知识,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又有助于知识的领会和理解;能力是素质外在表征之一,培养什么样的能力影响素质的形成与塑造,充分发挥各种能力的相互关联的整体效应,促成人的综合素质的塑造和提升。知识与能力更多的强调学生如何做事,素质更多的强调学生如何做人。教师应教给学生“如何做事”与“如何做人”的思想与方法,从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且注重塑造和养成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等。

二、教师核心能力体系建构

21世纪教师应站在时代教育思想前沿,践行新教育思想观念,将其内化成自身能力与素质,用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现代化、信息化的思维方式建构、完善教师的能力体系。在深化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除了具有基本学习能力(如感知、记忆、理解、想象、思维、逻辑推理等能力)外,还须具备国际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特殊能力,主要包括反思能力、批判能力、实践能力、信息能力等。这些核心能力彰显出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主体性、实践性、综合性、发展性等特征。教师能力是动态、连续的。教师核心能力体系也是在动态的变化中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彰显其个性性、情境性和创新性。

(一)反思能力建构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语境下,反思能力已成为教师所必须的核心能力之一。教师作为一个专业发展者,至少需明确何为反思,究竟该反思什么,又如何去有效反思几个核心问题,否则难以形成相应反思能力。教师反思是对自己教育教学旅程进行自觉、自为的全方位的批判性的反省和思考。就其实质来说,反思应成为教师的一种高度自觉的独立态度、一种对话、习惯、责任与品性。就其反思内容来说,应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思维方式、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教育教学情境创设、学生最近发展区等。就其反思途径和方式而言,可通过与自我反思、与他人(同伴、专家等)反思、与经典著作反思等途径,具体可采用行动反思、日志(博客)反思、案例反思等方式。通过持之以恒,有意识的、即时的、批判的反思,教师就会形成各种反思能力与反思品质。教师应时刻站在教育教学的思想前沿,用思想引领自己的行动,在行动中深度反思,在深度反思中践行思想,成为名副其实的实践性反思者和反思性实践者,这才真正称得上“反思型教师”,才能真正形成、发展相应反思能力。

(二)批判能力建构批判能力是一个人的独立思考、独到的阐释和分析能力。质疑、批判精神、批判能力是创新思维的特质,也是创新能力的不竭动力和生命源泉。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质疑和批判,也就没有创新。在现场的教育教学情境、丰富的各种符号知识谱系中,教师应能据学生已有知识背景和经验进行个性化、情境化的意义诠释和意义获得,对具体的事与人、思想、观点、过程、方法等进行动态、辩证的审视,能给予重新建构和解构的能力,必须具有相应批判能力。在知识爆炸和信息千变万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教育教学现象、教育智慧充斥着课堂教学,其背后意蕴着许多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而一些教师却无法对其进行解构、重建、产生新的意义和价值;有的学生对新生事物或现象的解构与想象、对权威的质疑与挑战、对痼疾窠臼的束缚突破,老师却无法理解或欣然接受或赏识,甚至一味抵制。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教育教学所采用的思想观念、方法与手段、所搜集的信息资料等必须先鉴别、筛选、改组和创新,才能成为课程与教学之要素。教师对教育教学的一切和一切教育教学都需大胆质疑和挑战,不能唯书是上。教师只有具备了相应的理性批判能力,也才可能挖掘出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可能培养出具有个性化、创新型的人才。正视人的生存与生命、关怀与发展,教师就必须具有批判精神和批判能力,对相应教育教学事件或现象进行解构和重建的能力,是教育教学应有的根基和要义,唯有此,方能培养出创新型能力人才。

(三)实践能力建构实践能力是指一个人能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思维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即教师运用自己已有思想、知识和方法去解决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主要包括知识性、方法性、交往性、社会性实践能力等。这些实践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而成的。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就必须自觉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兴趣、实践动机和成就感,充分发挥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体性地位和作用,注重调动师生学习共同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强化和塑造师生的主体人格、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结合课堂内外和校内外、公共知识与个体知识等,师生共同营造真实的具体问题情境,在丰富多样的专项实践中学会处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培养知识性、方法性、交往性和社会性实践能力等。

核心思想论文篇(5)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校园的现实分析

总体上说,当代大学生是积极健康的一代,他们精力充沛、头脑灵活、见多识广、易于接受新事物,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知识、最新成果认同度最高的社会群体之一,但也必须看到部分大学生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制约他们健康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一)功利色彩强,奉献意识弱

目前讲究实惠、实用的思想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他们的理想信念带有极强的功利性。在大学校园里流行这样说法: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在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践行上,往往急功近利,缺少对他人的奉献精神。

(二)道德意识强,道德行为弱

有些大学生对基本的道德规范,原则是比较了解的,但外在的道德行为却有失水准。这类学生对社会丑恶现象愤世嫉俗,自己却又常常“随波逐流”,有高远的道德志向却又缺少脚踏实地的精神。

(三)自我意识强,责任感弱

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自我意识强,但缺少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一些大学生常常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人生追求利已化,把个人事业的成功和生活幸福当作是自己毕生的理想和追求,缺少对他人、社会的责任追求和对国家责任的历史担当[3]。

(四)虚荣心强,进取心弱

在大学校园中部分学生有较强的拜金主义思想,唯利是图,他们认为金钱万能,攀比之风盛行,出现了享乐主义,弱化了进取心,认为“60分万岁”。同时因虚荣心作怪,为了追求利益不愿付出应有的努力,衍生出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不诚信现象。

(五)知识体系强,精神信仰弱

当代大学生头脑灵活、见多识广、兴趣广泛,从小学到大学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有着宽广的知识体系。但同时他们当中部分人理想信念迷茫,缺少人生精神境界,个人精神信仰弱化。

(六)好逸恶劳强,刻苦耐劳弱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刻苦耐劳,但现在入校的大学生早已进入“90后”,这些学生的另外一个身份是“独生子女”,国家富裕了,个人家庭条件好了,加之孩子少了,有些学生身上滋生了好逸恶劳的品行,更缺乏刻苦耐劳的精神。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和影响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两者教育功能具有相通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培养具有科学“三观”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可靠接班人,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内容,以三观为总开关铸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培养可靠接班人打下基础[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要求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要求一致,两者在教育功能上具有相通性。2.两者相互发展具有依存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属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属于精神文明建设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所在。两者共同发展,相互依存。3.突出价值精髓的引领性[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既有国家、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又有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内驱力,它是大学生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等四方面的全面体现,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确的引领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的魂,引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目标。一个国家要发展壮大,除了法治环境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价值理念来引领前进的方向,规范社会秩序,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明确了中国将走什么路,奋斗目标是什么;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指明我们将要建成什么样的社会,我们描述的和谐社会是什么样的;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强调我们国家培养什么样的公民,要求我们的公民要做到什么。“三个倡导”充分体现我们国家的主导价值取向和党国意志;“三个倡导”面向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次构想着“中国梦”以什么样的文化主导来实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目标。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传统文化的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公民圭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三个倡导”以兴国、立世、育人三个层面,凝聚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是传统文化的内生发展的“根”,是我们党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对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贡献,是根植于中国本土国情的现实追求,也是高校大学生精神世界的重塑和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含丰富内涵,最基本的育人层面八个字为新时期大学生判断行为得失和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引导和行为规范。“三个倡导”实现了兴国之魂、立世之本、育人之道的有机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公民圭臬。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的钙,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想信念。中国梦,是国家梦,也是个人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价值观中本源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要义。在当前信息开放化、文化多元化、世界多极化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越来越强。部分大学生呈现出价值“多元化”的倾向,理想信念缺失、精神信仰模糊、宗旨原则淡薄等“软骨病”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在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化学术研究的同时,用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大学生正确的理论导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想信念,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对策

上文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六强六弱”现象,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五种办法,分别是提炼价值精髓,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融合双方意志,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性;关注四种渠道,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采用四个结合,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凝聚四股力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提炼价值精髓,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

方向是要遵循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来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灵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要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性;弘扬“目标取向”,回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与社会层面的现实关切,解决我们的国家是什么国家、将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践行公民的价值准则,是解决人的行为价值取向问题,引领社会主义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道德圭臬,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依托,对于个人践行有了遵循。以社会主义价值观精髓来体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方向,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及心理道德素养。

(二)融合双方意志,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性

以人为本是要体现对象性。我们这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主要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性不仅要重视国家意志,还应关注学生意志,要以人为本,才能落到实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在专科层次开三门课,分别是《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本科层次开五门课,除上述三门课之外,还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传统意义上来看,这些课程多属于思想上层建筑,而思想上层建筑体现了国家意志,多数忽视了学生意志[6]。这种只“接天气”的教育,会让学生觉得内容抽象、空洞而乏力,很难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体现对象性,关注学生意志,还应切实解决学生实际需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在实处。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联系起来,把爱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建设与个人成才、人生价值、个人幸福的关系适当引入课堂,这种“接地气”的内容更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三)关注四种渠道,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通过喜闻乐见的渠道进行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入脑”的第一步。渠道是路径,也是形式,形式所采用的方式不同,会产生不同教育效果。第一渠道是课堂渠道。课堂渠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课堂内的信息取材、案例分析、视频播放和互动环节需要带有方向性及时效性,这一环节由任课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提升。第二渠道是网络渠道。当今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是使用互联网主要的群体之一。关注网络资源的新动态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利用QQ、微信、微博、电邮及“慕课”等在线互动交流等方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来引导校园主流价值观。第三渠道是朋辈渠道。高校大学生除了父母、老师之外,朋友成了影响他们最大的人。朋友对其产生的影响有时甚至超过父母和老师。应当注重在校园中选拔专业精英,培育道德模范及学长式的领军人物,让朋辈现身说法,辐射和影响整个校园,宣传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第四渠道是社团渠道。高校社团组织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社团组织在各大院校都有设立,一般来说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关注社团资源的挖掘,培育一批有强大正能量的社团,创作一批有内涵、有思想、有品味的作品,引领大学校园各类有益活动健康、科学、有序发展。

(四)采用四个结合,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贯穿“大德育”全过程。由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可知,当代大学生的“六强”与“六弱”状态明显,针对其特点提出了四个结合。第一是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相结合。现在的大学生文化知识普遍扎实,加上互联网兴起,文化视野较宽广,是听得多、见得多、学得多,也想得多。他们常常重视专业学习,但大多缺少思想信仰、道德信仰和法治信仰,这样就难以成为一个“又红又专”的接班人。第二是价值核心与责任要义相结合。大学生是要有担当意识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强化其使命感,增强其责任感,成为有所担当的社会人。第三是主流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大学校园在大力宣扬主流文化的同时,也要关注本土文化。强化对中华民族美德教育和新时期各地本土精神的宣扬,能更好地增加对文化的认同感、尊严感、自豪感和使命感。这种文化融合即有国家高度又有地方特色,是“有血有肉”的教育,既生动又有内涵。第四是价值精髓与日常行为相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精髓来引领我们学生的日常行为,可使我们学生成为心中有理想、手中有本领、身上有正气、肩上有担当的新时期生力军。四个结合来贯穿“大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必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落到实处,决定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核心思想论文篇(6)

就意境的创构而言,宗白华强调的是中国艺术意境“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1](P151)“虚”、“实”同为中国艺术意境创构之二元,所谓“情”与“景”的统一,就是“虚”与“实”的统一;意境创构乃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就此深化下去,“虚”、“实”的统一,其实也是想象与形象的统一;离形无以想象,去想象则无以存形,惟有“虚”、“实”统一,才能写出心情的灵境而探入物体的诗魂,即“直探生命的本原”。[1](P156)诚如我们从中国艺术实践形态方面所看到的,尽管中国艺术时时泛流着强烈的道德情绪,但就艺术意境创构的纯粹性而言,采取“虚实相生”二元统一的意境表现方法,通过“离形得似”、“不似而似”的意象来把握对象生命本质,却是中国艺术家一以贯之的理想态度和方法。这一点,或者说中国艺术意境创构的哲学本性,其实源于中国哲学本身对有生有灭的运动世界的理解观念。就像宗白华曾经认识到的,道家和儒家都强调虚实结合的宇宙本质,都发现宇宙深处是无形无色的虚空,但这虚空却又是万有之根源、万物之源泉、万动之根本、生生不已的创造力。《易传》有云:“易之为道也,累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2](《易传•系辞下》),而老子则谓“虚而不屈,动而俞出”[3](《第五章》),万物在虚空中流行、运化。而艺术作为世界生命的精神表现形式,当然要体会、表现这种对于世界的虚实相运的哲学领会了。并且,意境创构在总体上既然是二元的统一,这种统一无疑就应表现为互相包容、渗透的关系。只有这样,意境表现才能完成,意境之美才得以诞生,从而使精神构成的“二元”真正成为艺术意境的二元。

至于中国艺术意境的内在层次结构,是一个涉及中国艺术美感特征及其价值的问题。在实践意义上,中国艺术意境的结构同时是中国艺术的美感结构;中国艺术之于它的欣赏、诠释者而言的美感价值,同时也就是艺术意境创构、诞生中的结构价值;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同构关系。并且,意境作为中国艺术家艺术创造中的自觉起点,也可以被用作为考察中国艺术美感特征与价值的思维起点。宗白华对中国艺术意境层次结构研究的透彻性,正好表明了这样的关系。在他那里,艺术意境不是平面的构成,而有着阔度、高度和深度之“三度”层次。其具体形象的表述则为:涵盖乾坤是阔,截断众流是高,随波逐浪是深。[1](P165)这就是说,包含宇宙万象的生命本质,是艺术意境的阔度;直探生命节奏的核心,深入发掘人类心灵的至动,是意境的深度层次;说尽人间一切事,发别人不能发之言语,吐他人不能吐之情怀,便是艺术意境的高度。在宗白华眼里,惟有大诗人杜甫的诗作方是尽得了意境“三度”,“以深情掘发人性的深度”[1](P165),具有但丁沉着的热情和歌德的具体表现力。而激越如李白是得了意境的高与阔,闲逸如王维则得了意境的深与阔。

与艺术意境结构的“阔、高、深”相联系,宗白华又进一步明确表述了中国艺术意境的美感特征,即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中国艺术意境的美感特征同样有三个高度:“情胜”、“气胜”和“格胜”。其中,“情胜”是艺术家心灵对印象的直接反映,表现为“万萼春深,百色妖露,积雪缟地,余霞绮天”。它是中国艺术意境美感特征的第一个高度,是写实。“气胜”是生气远出的生命,显示为“烟涛倾洞,霜飙飞摇,骏马下坡,泳鳞出水”。其如浪漫主义之倾向于生命音乐的奔放表现、古典主义之倾向于生命雕像式的清明启示,它是中国艺术意境美感特征的第二个高度。意境美感特征的第三个高度“格胜”,则映射了人格精神的高尚格调,呈现为“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坠叶如雨,不知其何以冲然而澹,筱然而远也”。其表现相当于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后印象主义的旨趣。[1](P155)很显然,中国艺术意境美感特征的三个高度分别诞生于“阔、高、深”每一层次艺术意境结构的表现之中,并与艺术意境之“三度”层次分别相合。而美感的诞生,则使得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构与美感化为一体,彼此有了共通的意义。

关于中国艺术在整体上的意境追求,宗白华很有意味地把它同自己个人对艺术之美的理想观念联系起来,以为中国艺术致力于求得意境美感的第三个高度——与意境之“深度”相统一的“格胜”之境,亦即中国人所谓“神境”。他的理由是:中国艺术的理想境界是“澄怀观道”,它是中国艺术意境创造的始基,也是中国艺术意境创构的最高追求目标。这一最高目标传达为一种艺术美感类型,就是宗白华理想中的最高艺术之美“芙蓉出水”——由清幽、自然秀丽而生的美感,从中可以得到如烟如雨、清真可爱的情感享受。对于宗白华来说,“芙蓉出水”本是一种在深度上直寻人的生命本真和自然本真意义的意境创造,其与“格胜”之境在内在意蕴方面是同一的,都是要达到最高生命的理想艺术之境。事实上,美和美的创造作为人类对于自我生命、自然生命的积极咏叹,其最高表现境界也正是这种能探入生命至深内核的意境或艺术美。人类虽长久以来未能真正实现对生命的积极的崇拜和精神表现,但这种最高表现境界却永远是人类渴望和追求的。人类似无止境地追寻着生命最深、最后的泉源,艺术则成为人类实现这一追求和渴慕的唯一可能而又现实的途径。宗白华无疑在理想的纯粹之国看到了中国艺术的理想一面,从美学的纯粹性上发现了中国艺术意境发展的理想之路。尽管在事实上,现实进程中的中国艺术整体面貌还远没有真正达到他所指明的理想之境。艺术家的精神受传统与现实的制约,使得中国艺术的理想之境与现实之境在大多数时候只能是隔岸相望的两个极端。因此,宗白华从理想的纯粹之国向理想的艺术精神及其表现的探索,从一个方面表现了一个艺术心灵对人类理想实现的不懈努力和坚定执著;在他从理想诠释中达到的意境结构最高境界与艺术之美最高表现形式相同一的理解中,承负着人类深深的渴慕和追求。

宗白华对艺术意境的追求,很大程度上又与其个人人格精神追求有着现实的联系。可以说,把美学的视界主要落在中国美学、特别是中国艺术意境的研究上,是宗白华内心深隐的那一份个体生命孤寂感的现实发泄。

现代文明发展使物质存在日益盖过了精神存在的深刻性。现代人或多或少都感到了生命的苦闷与彷徨,为文明进化感到欣喜的同时,却又为伴随文明发展而来的生命精神的日渐失落而忧郁。尤其是那些更专注于精神性创造本身的人们,在现实中更是经常处在生命精神与物质现实相互对抗的矛盾中。一个有着伟大的自觉生命意识的人,他的心中常是痛苦多于欢欣、思想饮嚼着行动,在生命意识的自觉中产生出生命的落寞感。宗白华也正是像他本人所说的“每个伟大文人和艺术家都不免有这孤寂的感觉”[1](P38)的现代孤寂者。在失望于“科学权力”对生活之美、生命精神的绝对统治,在现代物质文明发达与人类精神衰微的矛盾冲突中,他以一个哲人的睿智和知识人的痛楚,悲怆地喊出“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1](P170)他反复提醒国人要意识到现代精神颓靡的问题,反复提倡建设新的时代精神,所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孤寂的灵魂所发出的生命呐喊和召唤。它们在宗白华转入中国艺术和美学的研究时,便化为更为沉着、更为冷静的精神重构努力。

对老庄那种孕育着强烈自由生命意识的艺术理想的仰渴,使宗白华在探讨中国艺术意境之际发现了个体生命的艺术实现可能性和理想性——个体生命的孤寂与落寞,在理想的自由艺术之境完全可以转换为对于生命的歌颂和热烈追求。对意境结构的分析,对意境层次结构的把握,其中都与宗白华这种对于生命本真的自觉联系在一起:“虚”与“实”体现了生命的无穷尽及其与现实对象的统一,“阔、高、深”表示了生命的广度、高度和深度,而“格胜”之境更可体会出宗白华对生命本真的强烈自觉。生命的孤寂感终于在艺术中得到了发泄,艺术意境已不再单纯是美感本身。美感价值与生命本真的意义联合一起,慰藉了宗白华那颗沉重的心、孤寂的灵魂。

另外一个表明宗白华的意境研究与其人格精神关系的地方,是他对自然和人的生命运动本质的深情膜拜和追蹑。宗白华始终坚持了一个立场——艺术意境根源于生命真实的“活力”、生命根本的运动,“描写动者,即是表现生命,描写精神”。[1](P25)意境创构之“虚”与“实”的二元辩证性,就在生命运动本身的过程实质,就是生命运动的二元。意境层次结构的美感特征和价值,同时表现在它们对活泼生命的层层深入与捕捉当中。对此,我们从宗白华对艺术意境之空间感的把握中可以看得更清楚。在他看来,每一种艺术都具有特定的空间感型,而植根于宇宙生命运动性基础上的艺术家空间意识则是流动的,艺术家在艺术意境中“所欲表现的不只是一个建筑意味的空间的‘宇’,而须同时具有音乐意味的时间节奏‘宙’。一个充满音乐情趣的宇宙(时空合一体)是中国画家、诗人的艺术境界”。[1](P209)所以,艺术意境空间随同艺术家心灵而可敛可放,是“音乐化”、“节奏化”了的空间。而作为“时空合一”运动生命表现的艺术意境,其中便包含着变化万千、生生不息的生命本质。拿这个立场观照中国艺术意境的美感创化,于是其空间意识和表现就是“无往不复的天地之际”[1](P203),是于有限中见到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回旋往复的空间流动着一阴一阳、一虚一实的生命节奏,艺术意境成为生命运动的一片无尽律动,仿佛能够聆听的生命之声的乐奏(“舞”)。

仔细考察宗白华这一对艺术意境的运动生命表现特征的认识,它其实处处与宗白华本人人格精神中对于生命运动的无限崇仰相一致。宗白华坚定地追求“深情与活力”的新时代精神,认定“大自然中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活力”。[1](P23)自然的调谐,人的精神生命的丰富与昂扬,在他那里无一不是生命活跃的果实:从心底深处永远潜伏一种渴望——渴望着热烈的生命、广大的世界,到爱艺术里永驻的光、热和生命;从爱光、爱海、爱人间的温暖、爱人类万千心灵里一致紧张而有力的热情,到倡导“心似音乐,生活似音乐,精神似音乐”的艺术精神描写,这其中正有一种统一、一种连续,是从人格精神极端爱生命的“动”,伸进了艺术理想的弘扬和阐释里,使人格精神与艺术诠释获得了相互认同而达到微妙的相契相合。对于宗白华来说,离开人格精神的“动”的感型,也就没有了对于艺术意境表现生命运动的认识和追求理想了。而宗白华这种人格精神中的“动”,很大程度上来自歌德的启示。“拿叔本华的眼睛看世界,拿歌德的精神做人”。[1](P188)于是在自然和社会中发现了生命的真实和崇高,形成了从理想到行动的全体的“生命在运动”之人格精神。

歌德曾经热烈赞美自然生命的新鲜与活跃,认同自然“永远创造新的形体,去者不复返,来者永远新,一切都是新创”。这是一股沉浸在理性精神下层的永恒活跃生命本体的生命情绪。正是从歌德这里,宗白华看到了“生命本身价值的肯定”[1](P40),看到个人人格生命就建立在生命永恒变化的信仰之中,在有限的生活里就包含了无尽的生命,而每一段生活则潜伏着生命的整个与永久,生命整体即在永恒运动之中;艺术意境正在那如梦如烟、幻变无常的象征背后隐伏着宇宙生命永久深沉的意义。

沉浸于永恒生命运动之中的歌德人格精神还有更加深刻的一面,即歌德生活中一切矛盾之最后的矛盾——对流动不居的生命与圆满和谐的形式有同样强烈的情感。所以歌德把生命与形式、流动与定律、向外扩张与向内收缩称之为宇宙的一呼一吸。从歌德那里,宗白华更透悟了人格精神塑造的真正境地:个人生命是情感的奔放与秩序的严整,它既是纵身大化之中与宇宙同流,也是反抗一切阻碍压迫以自成一个独立的人格形式;完满的人格精神正从这个矛盾中得到统一的构造。“人当完成人格的形式而不失去生命的流动、生命是无尽的,形式也是无尽的,我们当从更丰富的生命去实现更高一层的生活形式。”[1](P48)由此,我们将并不困难地体会到,宗白华正是拿这种透悟来指导自己人格的方向,他所欲达到的是生命精神的最高清纯境界。因此,宗白华虽然膜拜晋人的自由任诞、潇洒恢廓,却同时也看到这是要把道德的灵魂重新建筑在热情和率真之上,使道德的形成成为真正生命的形式。至此,我们当然也就能够领会,宗白华对艺术意境的形式构成有严肃的要求,对意境创构中生命运动的“虚”与“实”有同样的重视,对艺术美感类型的认识有优劣之分,乃是基于他对人格精神创构的深刻理解及其自身塑造的。而他强调艺术意境创造首先是人格的创造,强调空灵而充实的艺术心灵化为超迈的人格精神是为意境美的发现和创造做准备,这就更可以看出是他自身人格精神的起点与艺术理想的起点的同一了。

人格生命中“动”的弘扬和自觉意识,造就了宗白华超迈的艺术眼光和理想,使意境研究在他那里同个人人格精神的关系成了相融相即的一体化结构关系。而这一点,常常是我们在理解宗白华思想时自觉或不自觉、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的。

一代大师已逝,然而他的丰富,他的深刻,他的人格,不是还可以给我们永久的清明启示吗?

宗白华以积年之功力探索中国艺术意境的奥秘,在这一领域独树一帜,为我们打开了中国美学和艺术的大门。本文拟从宗白华的意境创构与人格精神追求,阐述宗白华的美学思想。

参考文献

[1]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2]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老子道德经[M].王弼注.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83.

核心思想论文篇(7)

经理们醉心于“我们打算做什么”而不能自拔。把为公司今后五年十年规划发展蓝图视为头等要事。然而,当人们过分强调战略,执迷于今后几年的打算时,他们至少犯了如下两个主要错误中的一个:①拒不承认失败;②不主动利用意外的成功机会。它们都是自上而下思维的恶果。

回顾50年代,通用电气公司作出进入主计算机市场的决定,经过14年的努力,耗资4亿美元,最终以失败而告终。那些战术上的小调整导致了资源上的巨大浪费。

如果通用电气公司另辟蹊径,不去追随IBM、通用电子计算机、伯勒斯、NCR、RCA、控制数据、汉尼威尔以及其它主机制造商,而是走自己的路,将又如何呢?

通用电气公司当时有两种选择,往高处它可以发展超大型计算机,往低处它可以发展个人计算机。不错,在当时无论是超大型计算机还是个人计算机都没有市场,但正因为如此,无论何种战术都可能会使通用电气公司成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机市场的先驱。能否赚钱则另当别论,这取决于未来事态的发展。(正如后来所发生的那样,至少有两家公司在两个方向上各自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克雷(cray)在超大计算机市场上的成功和苹果在个人计算机市场的成功。)

市场营销也不例外,唯一有效的战术是寻找途径率先进入某种潜在的市场,但对于先行者而言,可能并不存在他所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现实市场,他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建立市场。

拒不承认失败往往伴随着不主动利润意外的成功机会。通用电器公司在计算机领域的唯一进展是率先创立了“分时”的概念。这一成功应当促使该公司把计算机业务的资源集中在分时类产品方面,但这一观念不符合通用电器公司通过销售各类计算机成为另一个IBM的战略意图,因此这一机会被错过了。

在经营中,人们倾向于看到他们所愿意看到的,而对那些无助于实现其战略意图的成功机会则宁愿视而不见,这正是自上而下思维的危险所在。

当你换一个方向思考问题时,你有时会获得意想不到的重大发现。

维克斯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治疗伤风感冒的新药,不幸的是这种药会使人昏昏欲睡,假如你想继续工作或要开车,这种药可能会帮倒忙。然而他们并没有将这一成果一笔勾销,而是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既然该产品能使人入睡,那么为什么不把它作为一种夜间使用的感冒药呢?“第一种夜间使用的感冒药”无疑会成为一句最为有效的广告词。

正如预想的那样,“奈奎尔”(NyQuil)成为维克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新产品,现在“奈奎尔”在感冒药品中销量位居第一。

这无疑是战术(夜间使用的感冒药)支配战略(推出一种名叫“奈奎尔”的感冒新药)的成功范例之一。

1.何谓战术

战术即创意,寻求战术即寻求创意。

这种说法听起来有点似是而非,人们不禁要问:什么样的创意?怎样寻找?为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建议使用下述的特别定义:战术是一种竞争的心理上的进攻角度。

战术必须具有竞争优势,这并不意味着必须拥有一种更好的产品或服务,但必须有某种独到之处:或体积小,或重量轻,或价廉物美,或质优价高,或有不同的分销系统。更进一步地说,战术必须在整个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而不仅仅是在某一两种产品或服务上具有竞争力。

例如,大众汽车公司的50年代末决定首家推出小型汽车,取名“甲虫”。这的确是一个非凡的极具竞争力的战术,因为在当时通用汽车公司等只是一味生产又大又笨的镀铬轿车。“甲虫”的行情因此而节节看涨。

当然,大众“甲虫”并不是市场上最早的小型车,但它是占据了人们心目中“小”位置的第一种汽车。在其他汽车商大谈其汽车具有“宽敞的空间”时,“甲虫”以其体积小而独树一帜。

因战术不当而导致失败的也不乏其例。60年代西格拉姆设想推出一种与颇受人们喜爱的“吉姆·宾”和“老爷爷”抗争的新的波旁威士忌。结果,由于“本奇马克”波旁威士忌不具独特的竞争优势而无人问津。

其次,战术必须具有心理上的竞争优势。换言之,战斗由于发生在潜在顾客的心目中,因此,那些没有在顾客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竞争者往往被忽视。与此相反,有些竞争者十分注重在顾客心目中占有较重份量,尽管这种份量与事实不尽相符。战术选择中所应考虑的正是这种心理份量而不是实际情况怎样。

总之,竞争性心理攻击点是指在人们心目中保持一种能使企业的市场营销计划得以有效实施的进攻位置,这一位置之于企业营销恰如支点之于杠杆。

但是,仅有战术是不够的,为了保证企业经营的成功;必须把战术演变成战略。如果战术是钉子,战略则是锤子,两者必须兼有方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

2.何谓战略

战略不是一种目标。战略好比人生,目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旅途本身。自上而下思维者是目标导向的,他们首先确定想要达到的目标,然后再使出浑身解数达到目标。

然而大多数目标并非一蹴而就,不少洽谈是要落空的。市场营销如同政治一样,是一门可能性的艺术。

当罗杰·史密斯在1981年执掌通用汽车公司(GM)时,他预言GM在三大国内汽车市场中所占份额最终将由1980年的66%上升到70%。为实现这一目标,GM开始进行一项500亿美元的现代化项目。然而,时至今日,通用汽车在三大国内市场所占比重为58%并在继续下降。GM的北美汽车部每年的赤字额高达数亿美元。史密斯的目标这所以落空是因为没有建立在正确的战术基础上。

按照我们的定义,战略不是一种目标,它是一种具有一致性的市场营销方向。

战略具有一致性的含义是指它提炼工业已选定的战术。大众依靠小型车获得了战术上的巨大成功,然而却没有把这一创意提高到一致性战略高度,因而在进入美国市场时没有继续实施“小型车”战术,代之以体积大、速度快、价格昂贵的大众汽车,其所用战术早已被其他汽车商抢先运用。这反为日本人运用“小型车”战术铺平了道路。

其次,战略贯穿于企业一切市场营销活动。产品、订价、分销、广告——所有这些构成市场营销组合的活动都必须集中体现战术的运用。

(设想战术是某种特殊波长的光线,而战略则是调谐这一光波的激光器。必须兼有两者才能穿进未来顾客的头脑中)。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战略是贯穿企业经营始终的营销方向,一旦建立,不可轻易改变。

战略的目的在于动员企业资源在战术上先声夺人。把企业的全部资源纳入统一的战略轨道,有助于企业战术的效能在不受既定目标约束的情况下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商场如战场,捷足者先登,最安全的战略是战术的抢先运用,懈怠者只有坐失良机。

3.战术与战略的对比

战术是一种单一的主意或谋略,而战略则包含很多因素,但焦点在战术上。

战术往往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计谋,而战略则很可能平淡无奇。

战术独立于时间且相对恒定,战略则延续一段时间。降价出售是美国大多数商店间或运用的一种战术,而折扣商店则每天降价出售一次,它是把降价出售作为一种战略。

战术相对于产品、劳务或企业具有外在性,它甚至可以不是企业自己制定的,而战略是内在的,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内部组织工作。

战术是沟通导向的,战略则是产品、服务或企业导向的。

逆向营销的原理很简单:从特殊到一般,从短期到长期。

切记逆向营销的唯一性内涵,即寻找一个行之有效的战术并把它演变成战略,仅仅是一个战术,而不是二个、三个或四个。

4.一种战略与多个战术

大多数经理在观念上总是把一种战略和多种战术联系在一起,即他们寻找的是一种可以表现为许多个不同的战术的战略。传统的市场营销也强调运用大量的战术拓展不同的市场,公司战略因而也越来越普遍地包涵着很多的战术。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当约翰·M·斯达福德成为皮尔斯伯里(Pillsbury)的总经理时,他的第一个举措便是成立一个委员会就公司的“任务与价值”写出一份冗长的报告。看来他在管理上也笃信摩西的方法——先上山取得真经,然后下山来恪守十戒。不幸的是这个方法并不奏效,经理们在汉堡王和皮尔斯伯里的其它一些餐馆经营中并未能有效地执行公司的任务,而斯达福德本人也因没有信守“汝须取得令人满意的利润率”的戒律而被解聘。

大多数将领,无论是在军事战还是在营销战中,都不喜欢把注意力放在战术上,这令他们感到索然无味。他们喜欢高高在上,泛泛而谈,坐在“金字塔”顶层筹划公司的“任务与价值”。

当一个人在实业界成为“主教”后,他便对当“教皇”产生一种不可遏制的冲动。而一旦他到达权力顶层,他就喜欢“自由”,自由地摆脱琐屑的战术细节,自由地投身于市场营销能给人以兴趣和满足的一面——公司重大战略的发展。

5.战术是战斗胜败的决定因素

然而营销战的胜败与否是在战术层次而不是战略层次上决定的。越战是在越南失败的,而不是在华盛顿。在营销战中,人们应当开始认清是战术决定经营的成败与否。

战术可以相当简单,多明诺(Domino’s)的汤姆·莫纳汉采用的战术仅仅是把力量集中在比萨饼的送货上门上。尽管这远非什么浩大的激动人心的壮举,但却是独一无二、不同凡响的,因为没有第二家连锁店这么做。请留意多明诺只运用了一种而不是一揽子战术,即一切紧紧围绕送货上门,而不是送货上门加顾客带走食品、加餐厅服务、加汉堡包、加热狗等等的大杂烩。

多明诺成为饮食业巨子的关键在于送货上门战术所具有的战略内涵,通过建立遍布全国的比萨饼独家送货上门连锁小组网络,多明诺和以最早实现“30分钟内比萨饼送货上门,保您满意”的服务宗旨。

6.寻找符合战略的战术

习惯于自上而下思维的人常常花费数小时筛选可能的战术,他们有时会把某种自下而上的工作程序误认为是逆向营销,事实上他们寻找的只是符合既定战略的战术。

“送货上门连锁店,不符合我们的战略”,比萨哈特当时很可能做出如是反应,“我们经营的是餐厅业务。”结果,莫纳汉一举发财,而比萨哈特却坐失良机。

经理们在商场的角逐中总希望找到有效的战术,但对顺向思维者,由于他们事先已打算好做什么,他们寻找的只是做的方法,这种思路的弊病是十分明显的。

7.逆向营销所强调的变化

逆向营销强调的是企业内部的变化。没有产品、服务、价格和分销渠道任何一方面的变化,所谓战略只是一纸空文。

传统的自上而下营销强调的是环境的变化,常见的说法这一是“为完成市场占有率提高10%的目标,我们必须增强顾客对我们的产品的品牌偏好。”换言之,企业自身不改变,却试图改变市场,这正是自上而下思维的最大弊端。

纳粹陆军元师欧文·隆美尔曾经说过:“如果战略不能被在战术上得以贯彻,再好的战略也没有用。”不幸的是,隆美尔是在为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自上而下思维者效力。隆美尔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在营销战中要安全得多,与公司战略相左最多只会付出工作上的代价。

8.战略的目的

在市场营销中,最无意义的做法之一是围绕着一张会议桌评估战略

战略无所谓好坏之分,只有战术上有效的战略和战术上无效的战略之分,从这个意义上说,究竟什么是战略的目的呢?

战略的目的是防止竞争对本企业战术的损害。

单独的多明诺送货上门小组可能极易被市场领导者比萨哈特挤垮,但是依靠“发展成遍布全国的送货上门连锁店”战略,多明诺成功地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战术是产生实绩的谋略,战略则是产生最大,战术压力的企业内在机制。

在法国战场上,德国人的战术是利用英国远征军以北和法国军队以南的“缝隙”,战略是保证其装甲师兵团穿越阿登的攻势成功。

战术支配战略,然后战略推动战术。任何厚此薄彼的说法都是对逆向营销本质的曲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才是市场营销成败的决定性方面。

飞机设计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引擎抑或机翼?都不是,两者之间的关系才是决定你所设计的飞机能否离开跑道的关键。

战术是直接对经营产生影响的创意,而战略则为战术增添双翼,从而使企业经营展翅翱翔。

9.自上而下营销与逆向营销的对比

那种自上而下进行筹划的经理是在迫使事情发生,而那种逆向进行筹划的经理是在寻找可资利用的事情。

核心思想论文篇(8)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内容;策略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在社会主义发展中,我们需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培养,按照国家的发展方向,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毕业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理解党的相关政策方向,有利于高校落实全面发展的方针,坚持宣扬爱国主义精神,鼓励学生理解民族的精神和时代的理念。大学生是国家建设未来的力量,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更好地建设祖国,提升培养人才的标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向导,才能真正指引学生做到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总之,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加强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大学生逐步成为建设祖国的主力军,国家一再强调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大学作为大学生教育的重要阶段,要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能否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体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人们想要认识世界,并且进一步改造世界,就需要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在思想政治教育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当面对社会中遇到的问题时能够积极解决。在现代社会中,教师需要将学生培养成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人才。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现代社会,世界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看到世界的变化,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学生在获取大量知识的同时,也会受到不良的影响,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我国发展的方向和理念,上文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内容进行了阐述,分析表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进一步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

高校可以将校内和校外的活动相结合,确保每一个学生有机会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参观革命老区,讲授革命事迹,用革命先烈的精神激励学生。高等院校教学不同于初高中教学,教师要注意将学生所学习的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根据专业的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理念,深化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能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对党的基本政策进行解读。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精神为指导,培养合格的人才,引导学生自觉感知国家政策,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2.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理论,对大学生的教育应当践行社会主义的相关思想,帮助学生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首先,需要教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的文化中,将学校的办学理念融入教学计划中。其次,要坚持在高校内举办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将党的思想方针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培养。

3.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坚持党的领导方针,认清社会发展趋势,每一名大学生都要明确认识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要指导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思想进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旨在帮助学生明确发展的方向,面对每个大学生要做到尊重差异,因材施教。例如,在大学的本科阶段,学校为了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侧重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行教育,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明确将来的发展方向,准确把握学习规律,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标准。

核心思想论文篇(9)

 

仁学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的观念在孔子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仁是他的哲学,他的世界观,也是他的伦理道德学说,教育学说,是他的全部博大庞杂的思想体系的‘一以贯之’的总纲。[1]仁学思想中具有十分丰富的价值论资源,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精神财富。

首先,仁学思想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仁学思想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以及对人的发展的追求已经被广大中国人民接受并内化,抛开其中的封建思想基础和不科学成分,不少语言和思想完全可以大胆继承。孔子认为充分体现了“仁”的精神的大同世界是最理想的社会,是“天下为公”的社会。这种大同社会表现在政治方面是“仁道”能得到彻底实现,执政者能够使一切人民的生活都能得到自由幸福,能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修己以安百姓”,整个社会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表现在社会风气和面貌上,这是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每一个人都去爱别人也被别人所爱,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哲学论文,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表现在经济方面,人尽其才,地尽其利。表现在社会治理效果方面,人们没有任何私心与杂念,没有罪恶,没有偷盗窃杀,也用不着刑法,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有三个:一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二是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天下为公也是这个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和自由全面的发展既是这个社会的特征,也是共产主义者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大同社会理想显然体现了这一目标,反映了中国老百姓对美好社会的古老期盼。从人的发展角度看,孔子特别强调人的道德修养,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的基本内容就是养成“仁德”。“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是孔子倡导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道德。“儒学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把道德放在首位,突出道德在人类生活中的优先地位。……在儒学推崇的诸多道德中,儒学又把‘仁’放在首位,特别突出‘仁’在诸多道德中的优先性与重要性,即所谓‘仁为根本’”[2]孔子强调“仁德”的目的可以理解为是为了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这与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显然是相违背的。但是,人的全面发展显然也包含了道德素质的发展,儒家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体系,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的宝贵思想资源。仁学思想对人际间情感道德的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填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项空白。

其次,儒家仁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思想渊源。当前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近期目标,和儒家的小康理想比较接近。“孔子政治理想的特点是从仁的人本哲学思想出发,以怀古的方式憧憬未来论文怎么写。孔子把古代社会加以美化,并且称尧舜时代为‘大同’,文、武、周公时代为‘小康’,并用当时普遍流行的、逆转历史的仿佛越古越好的好古眼光,把‘大同’作为最高理想,‘小康’作为近期的目标。”[1]邓小平正是吸收了儒家的小康思想,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步走”战略。对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其他论述,也汲取了儒家仁学思想的许多有益成分。邓小平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和孔子“庶、富、教”的治国思想有接近之处。《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认为哲学论文,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有了众多的人口,就要努力发展经济,使它富足起来;已经富裕了,就要施行教化。邓小平非常重视发展经济,并把物质文明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同时,他也非常重视科技和教育,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区别在于,邓小平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在追求富裕的同时,把目标指向了共同富裕,而且提出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家不可能做到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反映了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思考。这些思想同样包含了对儒家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儒家所讲的“仁”与“中和”思想密不可分。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仁”,则能实现家庭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简言之,这个宇宙都将处于一种和谐有序、生生不息的状态。“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儒家推崇“中”的哲学,“‘中’的哲学贯通于儒家所关注的所有层面(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自然等),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所有领域(政治、法律、道德、艺术等)。儒家构拟了一个合乎‘中’之精神的和谐世界。”[3]反观当代中国,在市场经济利益机制的驱动下,追名逐利、坑蒙拐骗、见利忘义等随处可见。为了追求物质享受,人类疯狂掠夺自然,带来严重的资源环境等问题,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自然等关系问题日益突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正是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其中所包含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等都是儒家仁学思想的现代体现。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提倡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包含了丰富的儒家仁学思想。如前所述,儒家仁学在政治上的理想是追求大同世界,即天下定于“一”,这一思想表现在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即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即源于此。儒家思想教导人们以个人的修养为核心,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由内而外的步骤,实现内圣外王,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直至理想的大同社会。这一思想尽管立足于封建宗法社会,但其所倡导的整体主义精神在任何和平社会都具有现实意义。另外,儒家仁学对生命精神的强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之一。“原始儒学的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4]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孔子所说的天即自然,是有生命的并且不断创造生命的自然,而人的生命存在则是与之息息相关的哲学论文,不是二元对立的。”[5]周易系辞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是符合孔子学说的,是对孔子学说的进一步发展。中华民族历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积极入世。这种自强不息的生命精神和儒家对人格、人品的强调结合起来,造就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舍生取义、勇于献身的民族精神。“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这里的“志”就是道、义、仁、德等,儒家倡导人们无论穷达贫富,都要追求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孔子本人就是这种理想人格的典范。较之孔子,孟子更加锋芒毕露,他崇尚自尊其道,藐视王公大人的“大丈夫”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孔孟所提倡的君子人格及“大丈夫”气概,尤其是孟子提倡的“以德抗位”思想,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君主权力的冲击,是他们本人未能预料的。从这个角度讲,儒家仁学的积极意义一点都不能抹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看起来似乎与儒家思想无关,实际上也摆脱不了民族文化的影响。如上所述,原始儒学的生命精神,其实乃源自宇宙的本性。《周易系辞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天地的根本性质是生生不息,人也应据此自强不息,发扬创造性的生命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而不灭,靠的正是这样一种民族精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充分发挥了这种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精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儒家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论文怎么写。荣辱观是指“‘荣辱感’所蕴含或预设的道德观念体系”。[6]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涵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先立后破,从不同内容和不同角度提出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价值判断的新要求。这些要求固然和当前时代特点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儒家思想中直接论述荣辱观的也比较多。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就是说“士”应该知道礼义廉耻。荀子从义利关系上论述了他的荣辱观:“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孟子则把仁与不仁与荣辱联系起来:“仁则荣,不仁则辱”《孟子?公孙丑上》。“仁”是儒家道德的最高原则,也称为“仁道”原则。它不仅是一种美德及行为要求,而且是一种判断主体是否具有荣辱感的道德标准。孔子将“仁”(即道德)的本质概括为“爱人”,不仅揭示了道德的利他本质,也提出了做人的一种道德准则和美德规范。孔子认为“忠”、“恕”是实行“仁”的根本途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此之谓“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之谓恕。(论语卫灵公)全球伦理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定为黄金规则,作为最低限度的伦理规则,是人人都能遵守的哲学论文,仁学思想的现代伦理意义由此可见一斑。从广义的角度看,“仁”有全德之意,包含恭、宽、信、敏、惠、勇、知等。“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 惠。’”(论语阳货)“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仁学思想所包含的道德规范更是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家庭道德的角度看,儒家把孝悌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这是仁学得以绵延的社会基础。从职业道德的角度看,孔子提出的“敬事而信”、“行之以忠”等集中反映了儒家对职业道德的理解。从社会公德的角度看,台湾学者刘立林将孔子以仁和礼为核心的社会公德概括为十个方面:“1、仁爱为本,推己及人;2、以礼待人,以和为贵;3、尊重知识,推重人才;4、诚实守信,表里如一;5、严于律己,宽以待人;6、尊师敬老,爱幼帮残;7、见得思义,生财有道;8、当仁不让,勇是竞争;9、反对公害,宽容隐私;10、求实求新,有过就改。……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人类社会公共生活的历史,自孔子始,至今,丝毫没有减弱‘仁’和‘礼’作为社会公德奠基石的历史意义。”[7]当然,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中国倡导的一种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其内容显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重复,而是和当前社会条件、时代条件相结合,是对新的社会条件和时代条件的反映。

参考文献:

[1]匡亚明.孔子评传[M].济南:齐鲁书社,1985:183,249.

[2]蒋庆.儒学的时代价值[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21.

[3]舒大刚,彭华.忠恕与礼让――儒家的和谐世界[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43.

[4]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24.

[5]蒙培元.蒙培元讲孔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1.

[6]邵显侠,陈真.荣辱思想的中西哲学基础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

核心思想论文篇(10)

经理们醉心于“我们打算做什么”而不能自拔。把为公司今后五年十年规划发展蓝图视为头等要事。然而,当人们过分强调战略,执迷于今后几年的打算时,他们至少犯了如下两个主要错误中的一个:①拒不承认失败;②不主动利用意外的成功机会。它们都是自上而下思维的恶果。

回顾50年代,通用电气公司作出进入主计算机市场的决定,经过14年的努力,耗资4亿美元,最终以失败而告终。那些战术上的小调整导致了资源上的巨大浪费。

如果通用电气公司另辟蹊径,不去追随IBM、通用电子计算机、伯勒斯、NCR、RCA、控制数据、汉尼威尔以及其它主机制造商,而是走自己的路,将又如何呢?

通用电气公司当时有两种选择,往高处它可以发展超大型计算机,往低处它可以发展个人计算机。不错,在当时无论是超大型计算机还是个人计算机都没有市场,但正因为如此,无论何种战术都可能会使通用电气公司成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机市场的先驱。能否赚钱则另当别论,这取决于未来事态的发展。(正如后来所发生的那样,至少有两家公司在两个方向上各自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克雷(cray)在超大计算机市场上的成功和苹果在个人计算机市场的成功。)

市场营销也不例外,唯一有效的战术是寻找途径率先进入某种潜在的市场,但对于先行者而言,可能并不存在他所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现实市场,他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建立市场。

拒不承认失败往往伴随着不主动利润意外的成功机会。通用电器公司在计算机领域的唯一进展是率先创立了“分时”的概念。这一成功应当促使该公司把计算机业务的资源集中在分时类产品方面,但这一观念不符合通用电器公司通过销售各类计算机成为另一个IBM的战略意图,因此这一机会被错过了。

在经营中,人们倾向于看到他们所愿意看到的,而对那些无助于实现其战略意图的成功机会则宁愿视而不见,这正是自上而下思维的危险所在。

当你换一个方向思考问题时,你有时会获得意想不到的重大发现。

维克斯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治疗伤风感冒的新药,不幸的是这种药会使人昏昏欲睡,假如你想继续工作或要开车,这种药可能会帮倒忙。然而他们并没有将这一成果一笔勾销,而是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既然该产品能使人入睡,那么为什么不把它作为一种夜间使用的感冒药呢?“第一种夜间使用的感冒药”无疑会成为一句最为有效的广告词。

正如预想的那样,“奈奎尔”(NyQuil)成为维克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新产品,现在“奈奎尔”在感冒药品中销量位居第一。

这无疑是战术(夜间使用的感冒药)支配战略(推出一种名叫“奈奎尔”的感冒新药)的成功范例之一。

1.何谓战术

战术即创意,寻求战术即寻求创意。

这种说法听起来有点似是而非,人们不禁要问:什么样的创意?怎样寻找?为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建议使用下述的特别定义:战术是一种竞争的心理上的进攻角度。

战术必须具有竞争优势,这并不意味着必须拥有一种更好的产品或服务,但必须有某种独到之处:或体积小,或重量轻,或价廉物美,或质优价高,或有不同的分销系统。更进一步地说,战术必须在整个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而不仅仅是在某一两种产品或服务上具有竞争力。

例如,大众汽车公司的50年代末决定首家推出小型汽车,取名“甲虫”。这的确是一个非凡的极具竞争力的战术,因为在当时通用汽车公司等只是一味生产又大又笨的镀铬轿车。“甲虫”的行情因此而节节看涨。

当然,大众“甲虫”并不是市场上最早的小型车,但它是占据了人们心目中“小”位置的第一种汽车。在其他汽车商大谈其汽车具有“宽敞的空间”时,“甲虫”以其体积小而独树一帜。

因战术不当而导致失败的也不乏其例。60年代西格拉姆设想推出一种与颇受人们喜爱的“吉姆·宾”和“老爷爷”抗争的新的波旁威士忌。结果,由于“本奇马克”波旁威士忌不具独特的竞争优势而无人问津。

其次,战术必须具有心理上的竞争优势。换言之,战斗由于发生在潜在顾客的心目中,因此,那些没有在顾客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竞争者往往被忽视。与此相反,有些竞争者十分注重在顾客心目中占有较重份量,尽管这种份量与事实不尽相符。战术选择中所应考虑的正是这种心理份量而不是实际情况怎样。

总之,竞争性心理攻击点是指在人们心目中保持一种能使企业的市场营销计划得以有效实施的进攻位置,这一位置之于企业营销恰如支点之于杠杆。

但是,仅有战术是不够的,为了保证企业经营的成功;必须把战术演变成战略。如果战术是钉子,战略则是锤子,两者必须兼有方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

2.何谓战略

战略不是一种目标。战略好比人生,目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旅途本身。自上而下思维者是目标导向的,他们首先确定想要达到的目标,然后再使出浑身解数达到目标。

然而大多数目标并非一蹴而就,不少洽谈是要落空的。市场营销如同政治一样,是一门可能性的艺术。

当罗杰·史密斯在1981年执掌通用汽车公司(GM)时,他预言GM在三大国内汽车市场中所占份额最终将由1980年的66%上升到70%。为实现这一目标,GM开始进行一项500亿美元的现代化项目。然而,时至今日,通用汽车在三大国内市场所占比重为58%并在继续下降。GM的北美汽车部每年的赤字额高达数亿美元。史密斯的目标这所以落空是因为没有建立在正确的战术基础上。

按照我们的定义,战略不是一种目标,它是一种具有一致性的市场营销方向。

战略具有一致性的含义是指它提炼工业已选定的战术。大众依靠小型车获得了战术上的巨大成功,然而却没有把这一创意提高到一致性战略高度,因而在进入美国市场时没有继续实施“小型车”战术,代之以体积大、速度快、价格昂贵的大众汽车,其所用战术早已被其他汽车商抢先运用。这反为日本人运用“小型车”战术铺平了道路。

其次,战略贯穿于企业一切市场营销活动。产品、订价、分销、广告——所有这些构成市场营销组合的活动都必须集中体现战术的运用。

(设想战术是某种特殊波长的光线,而战略则是调谐这一光波的激光器。必须兼有两者才能穿进未来顾客的头脑中)。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战略是贯穿企业经营始终的营销方向,一旦建立,不可轻易改变。

战略的目的在于动员企业资源在战术上先声夺人。把企业的全部资源纳入统一的战略轨道,有助于企业战术的效能在不受既定目标约束的情况下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商场如战场,捷足者先登,最安全的战略是战术的抢先运用,懈怠者只有坐失良机。

3.战术与战略的对比

战术是一种单一的主意或谋略,而战略则包含很多因素,但焦点在战术上。

战术往往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计谋,而战略则很可能平淡无奇。

战术独立于时间且相对恒定,战略则延续一段时间。降价出售是美国大多数商店间或运用的一种战术,而折扣商店则每天降价出售一次,它是把降价出售作为一种战略。

战术相对于产品、劳务或企业具有外在性,它甚至可以不是企业自己制定的,而战略是内在的,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内部组织工作。

战术是沟通导向的,战略则是产品、服务或企业导向的。

逆向营销的原理很简单:从特殊到一般,从短期到长期。

切记逆向营销的唯一性内涵,即寻找一个行之有效的战术并把它演变成战略,仅仅是一个战术,而不是二个、三个或四个。

4.一种战略与多个战术

大多数经理在观念上总是把一种战略和多种战术联系在一起,即他们寻找的是一种可以表现为许多个不同的战术的战略。传统的市场营销也强调运用大量的战术拓展不同的市场,公司战略因而也越来越普遍地包涵着很多的战术。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当约翰·M·斯达福德成为皮尔斯伯里(Pillsbury)的总经理时,他的第一个举措便是成立一个委员会就公司的“任务与价值”写出一份冗长的报告。看来他在管理上也笃信摩西的方法——先上山取得真经,然后下山来恪守十戒。不幸的是这个方法并不奏效,经理们在汉堡王和皮尔斯伯里的其它一些餐馆经营中并未能有效地执行公司的任务,而斯达福德本人也因没有信守“汝须取得令人满意的利润率”的戒律而被解聘。

大多数将领,无论是在军事战还是在营销战中,都不喜欢把注意力放在战术上,这令他们感到索然无味。他们喜欢高高在上,泛泛而谈,坐在“金字塔”顶层筹划公司的“任务与价值”。

当一个人在实业界成为“主教”后,他便对当“教皇”产生一种不可遏制的冲动。而一旦他到达权力顶层,他就喜欢“自由”,自由地摆脱琐屑的战术细节,自由地投身于市场营销能给人以兴趣和满足的一面——公司重大战略的发展。

5.战术是战斗胜败的决定因素

然而营销战的胜败与否是在战术层次而不是战略层次上决定的。越战是在越南失败的,而不是在华盛顿。在营销战中,人们应当开始认清是战术决定经营的成败与否。

战术可以相当简单,多明诺(Domino’s)的汤姆·莫纳汉采用的战术仅仅是把力量集中在比萨饼的送货上门上。尽管这远非什么浩大的激动人心的壮举,但却是独一无二、不同凡响的,因为没有第二家连锁店这么做。请留意多明诺只运用了一种而不是一揽子战术,即一切紧紧围绕送货上门,而不是送货上门加顾客带走食品、加餐厅服务、加汉堡包、加热狗等等的大杂烩。

多明诺成为饮食业巨子的关键在于送货上门战术所具有的战略内涵,通过建立遍布全国的比萨饼独家送货上门连锁小组网络,多明诺和以最早实现“30分钟内比萨饼送货上门,保您满意”的服务宗旨。

6.寻找符合战略的战术

习惯于自上而下思维的人常常花费数小时筛选可能的战术,他们有时会把某种自下而上的工作程序误认为是逆向营销,事实上他们寻找的只是符合既定战略的战术。

“送货上门连锁店,不符合我们的战略”,比萨哈特当时很可能做出如是反应,“我们经营的是餐厅业务。”结果,莫纳汉一举发财,而比萨哈特却坐失良机。

经理们在商场的角逐中总希望找到有效的战术,但对顺向思维者,由于他们事先已打算好做什么,他们寻找的只是做的方法,这种思路的弊病是十分明显的。

7.逆向营销所强调的变化

逆向营销强调的是企业内部的变化。没有产品、服务、价格和分销渠道任何一方面的变化,所谓战略只是一纸空文。

传统的自上而下营销强调的是环境的变化,常见的说法这一是“为完成市场占有率提高10%的目标,我们必须增强顾客对我们的产品的品牌偏好。”换言之,企业自身不改变,却试图改变市场,这正是自上而下思维的最大弊端。

纳粹陆军元师欧文·隆美尔曾经说过:“如果战略不能被在战术上得以贯彻,再好的战略也没有用。”不幸的是,隆美尔是在为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自上而下思维者效力。隆美尔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在营销战中要安全得多,与公司战略相左最多只会付出工作上的代价。

8.战略的目的

在市场营销中,最无意义的做法之一是围绕着一张会议桌评估战略

战略无所谓好坏之分,只有战术上有效的战略和战术上无效的战略之分,从这个意义上说,究竟什么是战略的目的呢?

战略的目的是防止竞争对本企业战术的损害。

单独的多明诺送货上门小组可能极易被市场领导者比萨哈特挤垮,但是依靠“发展成遍布全国的送货上门连锁店”战略,多明诺成功地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战术是产生实绩的谋略,战略则是产生最大,战术压力的企业内在机制。

在法国战场上,德国人的战术是利用英国远征军以北和法国军队以南的“缝隙”,战略是保证其装甲师兵团穿越阿登的攻势成功。

战术支配战略,然后战略推动战术。任何厚此薄彼的说法都是对逆向营销本质的曲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才是市场营销成败的决定性方面。

飞机设计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引擎抑或机翼?都不是,两者之间的关系才是决定你所设计的飞机能否离开跑道的关键。

战术是直接对经营产生影响的创意,而战略则为战术增添双翼,从而使企业经营展翅翱翔。

9.自上而下营销与逆向营销的对比

那种自上而下进行筹划的经理是在迫使事情发生,而那种逆向进行筹划的经理是在寻找可资利用的事情。

核心思想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上好思政理论课要始终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

收录日期:2012年12月5日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既是时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旋律,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旗帜和灵魂。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之中,掀起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共鸣,将其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人才,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中,只有充分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精神实质,用社会主义核心体系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才能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传播主阵地的作用,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线,并且贯穿始终,才能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的目标。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

1、掀起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认同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以来,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进行宣传和诠释,已经越来越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特别是受到当代大学生认同,“大学生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度达90%以上;对社会主义荣辱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同度达80%以上”。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究其知晓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占81%,‘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共占16%,‘与人交谈’及‘其他’分占1%、2%”。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了解和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渠道,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提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乃至信念,直至践行。

当然,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仍然没有达到令人十分满意的程度,依然存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缺失。田海舰等人对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等17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1/3的学生还未完全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31.76%的学生“不赞同”或“说不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11.53%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不过是个口号,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58.27%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太抽象,怀疑其科学性与真实性,对其持“排斥”或“漠然”态度;39.55%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不是我们应该坚持和追求的”这一问题选择“不是”(10.20%)或“说不清”(29.35%),等等。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缺失,说明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没有充分发挥其在传播和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或者说,教育者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没有很好地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这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2、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目前,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进行改革,越来越结合实际,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仍然复杂,篇幅较长。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09年修订版)共15章,长达384页。没有一条明确的主线把其中的内容串起来的话,就会造成条割分块,既不利于这门课主要内容的传达,也不利于学生对主要知识、精髓的掌握。从这门课的章节内容上看,虽然只有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二节提到了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但是纵观全书,会发现《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其实要讲述的主要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因此,要使《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发挥其真实价值和作用,一定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离开了这条主线,就偏离了开设这门课的真正用途和意义,就很难发挥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

3、重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艺术魅力。教师在拿到《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材后,一般情况就是根据章节的顺序,按部就班进行讲授,两个学期下来,虽然完成了任务,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为学生在深奥、抽象的理论面前,收获甚微,仍然没有较好地掌握这门课的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教授这门课时没有把握住其中的主线,把各章节的知识相互联系起来,致使学生在攀登知识高峰的时候,迷失了方向。要使学生重拾方向,教师必须提供明确的路线和前行的方向,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师只有抓住《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认真组织教学,做到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并选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案例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也让学生充分了解、领会、掌握了课程的精髓,反过来又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现实意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如对中央和各级政府相关精神的贯穿落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改进教师教学方法等,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参与主体——大学生能够产生非常积极的效应集中体现在:一方面扩大大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渠道,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了解、领悟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日常教学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让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予以认同,解决目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缺失的问题,扩大认同面,并逐渐养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从事日常行为。实现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另一方面大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抽象性、深奥性的特点不利于学生对其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提炼其中的精华,并把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始终围绕着这一主线,采取通俗易懂的案例进行教学,学生就能较容易地掌握其中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学有所获,教师教有所获,从而既提高了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又弘扬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旋律。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关键要素

1、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含的科学内涵。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不能仅仅背诵和死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内容,更要了解和掌握其来龙去脉,包括其环境背景、时代条件、形成原因和过程、历史地位,等等。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教师必须熟悉掌握其产生时代背景、生命力、传入中国的社会实践、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师要熟悉掌握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内容和重要意义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之一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师要熟悉掌握其历史传统、对中国革命胜利的作用、现时代仍然要坚持的时代意义,等等。只有全面吃透、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蕴含的科学内容,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灵活运用,才能真正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2、正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髓和核心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因为担负着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诠释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重任,每门课就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但是就其精髓和主要内容来说,却较为简单和明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共15章,长达384页,但提炼精华,无外乎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运用和发展;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理想形成过程及实现力量;三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引领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要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充分把握到了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精髓,才能很好地教授这门课。

3、有效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髓。从上述分析的内容可以较清楚地看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政治理论课的精髓其实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基本内容具体的、全面的阐述,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环境、时代条件、社会实践、原因和过程、历史地位等的解读,只有把这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一方面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指导这门课的教学;另一方面通过这门政治理论课精髓的教授增强、巩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了解和领悟,就既抓住了课程的关键点,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之中。

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髓有机结合起来的过程中,不能片面、孤立、牵强附会地加以结合,而应该看到《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每一章节的精髓中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每一章节中都渗透、融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