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核心价值文化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6 16:55:56

核心价值文化

核心价值文化篇(1)

一个没有包含共同核心价值的文化,如何去影响世界?世界上曾经有过四大文明圈: 中华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西腊罗马文化。目前有的文化中断了,有的文化还有活力生机,保持了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民族性的传统文化。不错,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文明,有儒家学说,有道家见解,有法家论述……但是这些所有的理论思想中,都有良莠之分,精华与糟粕之辩。孔府学院在世界各地开了很多家,这对汉语或中文的推广普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论起中国文化,外国人的印象中还是支离破碎的,难以形成整体的观照。虽然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大卷轴拉开,使外国人看到了击缶、汉字、水墨画、大极拳、活字印刷、万里长城……等中国元素,可距离了解中国人文化品质还是相去甚远。

在中国国民没有形成其整体文化核心价值之前,中国文化很难得到世界民众的认可。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可人民还是生活在“第三世界”中,我们低调,我们中庸,我们不称霸,但我们也不能窝裹。别国的国债我们到是买了不少,可当别国的坚船利炮来至我们家门口时,我们只能高喊“抗议”。

我们需要安定,更需要和平,但决不是捧着钱去讨别国的好。别国在拿你的钱大做军事强国梦时,我们还有什么和平可言。

我们的乒乓球、羽毛球、体操、跳水……等很多体育项目都是世界最强,可参加的都是以外国人命名的比赛。

我们的戏曲集歌剧、话剧、舞剧、杂技、美术……等艺术表现形式为一体,却很难在“百老汇”展示或象美国大片一样在国内被热捧……

核心价值文化篇(2)

二、对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国家文化安全,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

在人口流动性社会的今天,保持地域文化价值成为了关注的方向。对于民族融合、经济发展、物质和科技的快速提升,使局部地域文化逐渐衰退。在此情形下,保护文华多样性,要切实保留和延续各地域文化自身的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色,才是文化价值的重要意义。只有保留文化多样性,才能保障整个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增强生机,才能持久矗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三、新核心文化价值

地域发展的核心价值在于人才更新流动性,地区核心人才往往汇聚在核心地带,加快促进本地区基础设施经济文化引进情况。所指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作为地域未来发展规划,城市当中需要重视此种阶梯状的人才分流情况。坚持以人文本,以人才为核心要素。我们更应该去分析城镇地域文化新形势下根本方针的调整。本文提出的人才新核文化价值是对于积淀形成的历史有形文化价值折射下的新形势地域无形文化发展方向的转折。人才新核文化价值理论是一种对诸多问题普遍综合性的解释。从理论上而言,它是具有一个公式性质的支撑基础,目前还未做出科学性的数据分析。对于此项观点,作者现仅对提出的这一人才新核文化价值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并阐述它的现实意义。

(一)何为新形势下新核心文化价值

笔者之所以提出此项理论,是基于自己所接触到的问题当中得出了“人”作为诸多问题的核心本质,具有很强的能动性。在自然世界中,问题产生发展往往是复杂多变,有人为的,也有自然之力。但人的能动性很多时候是可以去预防和解决这些危及自己未来发展的不利因素。我国提出“以人才为核心要素”根本方针。对于地域文化价值的发展需要一种前沿预见性的观念,对文化价值的新核心在于地域人才比重有很大影响。人才新核文化价值越高,对地域整体经济文化实力的提升力越明显。相反,对于地域文化的发展,人才新核文化价值越低,对地域整体经济文化发展越缓慢。中国目前在大的人口基数情况下,始终不会缺少人才的出现。对地域文化价值中“人才”可以解释为“综合性人才”和“各领域行业性人才”或者更合理的解释为“实践型人才”和“文化性人才”从这两方面分析作为一个重要的取决因素,也是对社会整体发展进程具有积极效应。文化作为一种人本身基础内涵的因素,是成长过程中根据每个人自身思维性质所形成的一种对自然科学或者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阶段程度,在人自身成长的过程之中,是一种基础性的文化价值。而实践性是一种自身进入社会后所经过洗礼从中形成一种适应发展的习惯。并在后期一定程度上所积淀形成的自身经验,是一种对社会的身心认知表现。经过分析可以观察到,地域之间的发展之所以相互之间具有差异文化价值。一方面,在于历史所形成固定文化价值因素,这是历史所带来的地域根基性。是一种地域独特文化。另一方面,在于人才新核文化价值的重视程度。对于人才新核文化价值可以解释为是对文化素质、教育、科技、创新文化精神的引入,这是一种地域政治思维的提升。

(二)新核心文化价值的现实意义分析

任何理论的成功运用,离不开社会现实实践当中的决定性基础,人才新核文化价值是基于核心价值发展方式的支撑,也是对诸多在社会新形势下所进行有效意义上的总结。针对人才新核文化价值理论综上总结可以得出以下价值意义。

1.提升本地域文化价值影响力。地域人群之间所具有的一种流动性,包含着人才新核文化所具有的流动因素。从而相互之间有效吸收借鉴优秀文化价值,提升优秀文化深度发展,使社会整体文化素质得到普遍提升。地域文化的发展并非孤立和封闭的,地域之间文化的传播、交流、融通、和整合,是一个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各地域文化本身分布的差异和非均衡性,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新型模式,人才核心文化本身始终出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以人才为核心的这种文化传播和渗透,必然促进文化的整合与统一。文化是民族的根、文化是民族魂、文化是民族精神力量、文化是区域价值影响力。文化的发展,需要以人才为核心带动力,增进全社会凝聚力、思想变革观念、推动地域知识进步和人才基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无可替代。

2.促进地域经济竞争活力。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在地域间推进人才文化发展战略,会不断提高国民素质,以带动各地域间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协调发展。人才新核文化价值对于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地域经济竞争活力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不同优秀行业人才的涌入,使其在多样化,多层次发展的基础上既百花齐放又不断融入主流文化当中,从而充分发挥以人才为核心导向,激励和规范功能。另一方面,人才新核文化价值作为一种资源,在经济价值的基础概念当中,以人才为核心涌动作用,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兴办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则是促进地域经济竞争活力和促进地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今,没有经济效益的文化会很难持久下去,通过发挥人才核心文化价值,以“人”为载体吸收地域核心文化,在对外的交流与发展当中,对文化软实力传播,也将会不断增强地域文化的影响力,同时也是发挥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的过程。

核心价值文化篇(3)

在昆汀执导的二战题材电影《混蛋》中,由法斯宾德扮演的英国情报部门军官阿尔奇上尉由于一个微小的手势的疏忽,导致其被德国纳粹军官辨认了出来。这一电影桥段让很多观众纳闷,英国人阿尔奇上尉说一口流利的德语,与其搭档的三位土生土长的德国伙伴又与他完美地形成了掩护,为何还是被辨认出来了?还是因为一个数字“三”的手势?这些正与文化行为和文化核心价值有关。

一、从“国民行为方式”看“洋葱文化模式”

在有外国人士在场的环境下,中国人喜欢抱团讲母语,而德国人却试图用对方的语言与之交流;在食堂或者工作餐厅吃饭时,中国人喜欢聚在一起吃饭说话,而德国人喜欢一人一座,安静地享用美食;在与人交谈时,中国人的眼神总是游离飘忽,看着天花板或是看着脚尖,德国人却长久有力地与之对视;在与对方握手时,中国的握手方式短促而轻柔,而德国的握手方式则强劲有力;在独自走路时,中国人喜欢环顾左右,生怕错过需要打招呼的人,德国人却笔直向前,昂着高傲的头……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对比中德民众行为方式的区别,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行为方式的背后,是中德两种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

荷兰心理学家和文化学家吉尔特・霍夫斯泰德提出了著名的“洋葱文化模式”①(Zwiebelmodell):

他认为,“洋葱”文化模式从内到外,共分四个不同层面: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理念文化,即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核心文化,在进行跨文化理解时我们常常会把这一内容和国民的整体形象划等号,例如中国人的“和谐观”,或者美国人的“自由平等观”等。把理念文化付诸实践,指导各项法律制度的拟定,便形成了制度文化,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都能体现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最核心的文化观念。西方议会制的三权分立,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各种国家机构的设置等都是这一核心文化内容的体现。以上两种文化内容从精神层面,表达了民族、国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同时,它们也是一种抽象文化。更为外在、具体的文化内涵表现在“洋葱”模式的外面两层,即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上述各种中德两国国民行为方式的差异正是行为文化这一文化内涵的体现。这些行为文化日积月累,日渐形成了各个国家的传统习俗和礼俗,形成了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如我国的各民族传统节日、服饰、食物等,西方的基督教文化礼俗。

信仰,核心道德准则和看法,社会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行为方式,以及礼俗。“洋葱文化模式”的每一个层面都由内向外地影响着它的上一层面,体现了从抽象到具体,从不可见到可见,从精神到物质制度文化层面的发展变化。

二、中德两国的文化核心价值

在进行跨文化理解时,我们着重关注文化核心价值和文化行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核心价值直接影响到这个民族和国家国民的行为方式和行为文化。具体而言,这种关系表现为:

FinalwertKernwertKulturstandardVerhaltensart/spezifika,即终极价值核心价值文化标准行为方式。

这里我们把文化核心价值归纳成三个层面,即终极价值、核心价值及由此形成的文化标准,这三个层面共同作用,使得文化核心价值影响并指导着我们的文化行为方式。

终极价值层面,这是各个文化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中国人的“和谐”,西方人的“自由”,皆为各自的终极文化价值目标。

核心价值层面,这是造成中西文化差异的最根本的文化层面。中国的儒家、道家、佛教文化,西方的“两希文明”(古希腊和希伯来),均影响着直到近现代的中国和西方的信仰、准则、制度、行为及礼俗等。对于中国文化而言,核心价值主要包括等级观(Hierarchie)、集体性(Kollektivit?]t)和礼仪观(Ritusprudenz)。德国文化更多地要倾向于平等意识(Gleichheit)、个体意识(Individualit?]t)和法治意识(Jurisprudenz)。这些核心价值层面的不同性直接导致了上述文化行为的不同,例如就事论事与就事论人,讲究务实和讲究关系,法理重于情理和情理重于法理等②。这里就不做展开讨论。

想要了解当今中国的文化,就必须对中华民族长达2500多年的儒家文化有深入了解;要认识当代德国的文化,也要对德国的文化历史谙熟于胸。举个例子,今天的德国人对于工作非常看重,在工作中总是勤奋刻苦,对于失业更是谈虎色变。“工作”(Arbeit)在西方文化中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变化:在旧约全书中,对于“工作”有着消极的描述,认为人类的工作是一份受苦的劳作(leiden),是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伊甸园之后的人间“苦差”。到了新约全书,工作有了更积极的意象,工作被视作为能够接近上帝的唯一途径(Man kann nur durch die Arbeit zu Gott kommen),因此,德国人眼中的“工作”不再是单纯地为了生计的体力劳动,而是带有了宗教性和神性,工作是为上帝“工作”(vom Gott berufen),谁要是不幸失业了,那就是被上帝所遗弃的灾难性事件。有了对“工作”的文化历史的认识,那么对德国人工作上的“勤勉”和工作至上的理念就不难理解了。

三、从“文化核心价值”再看“国民文化行为”

在两种文化接触、碰撞、交融的过程中,双方都不免对对方的文化行为方式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认识”,从跨文化角度看,这是“他我”(das Fremde)在“本我”(das Eigene)眼中的行为方式和形象。很多中国人认为德国人是严肃,不苟言笑的,有人觉得德国人是理性、细心、直接的,有人眼中的德国人是有责任感的、守时的和勤劳能干的,也有人眼中的德国人却是高傲、自负好胜和呆板、不知变通的。这些异文化行为方式所造成的“德国形象”都是由不同的中国人,在不同的时间与地点,通过不同的媒介,直接或间接地总结归纳出来的。这些行为方式和德国形象并没有真伪对错之分,它们都是不同中国民众对德国人形象的真实反映。

对“他我”文化行为的认知需要“本我”了解对方文化层面中的文化核心价值,我们处在全球化融合的时代,跨文化接触不可避免,更好地了解本我和他我文化的文化核心价值,对理解本我和他我的文化行为方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如果阿尔奇上尉功课做得再足一点,对德国的历史文化和德国人的文化核心价值理解得再透彻一点,那么他的这一次秘密任务一定会成功。

注释:

①Geert Hofstede.关于组织机构的不寻常感――案例,研究和实地考察.1994.

②王志强.文化价值取向与文化行为方式――中西文化价值和文化行为不同性探究.德国研究,2007(1),VOL22,总第81期.

参考文献:

[1]Geert Hofstede.关于组织机构的不寻常感――案例,研究和实地考察,1994.

核心价值文化篇(4)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学校文化重建提供方法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实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并确立的关于社会主义中国新的价值理念和导向。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为校园文化指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为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提供了思想的源泉,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外化为行为规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可以整合不同的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讲的文化整合功能是指: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吸收,进而从内容和形式创新出新的文化体系。主要从目标、价值和精神层面整合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最大限度的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促进文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社会生活处于统领和引导地位。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基于一定历史发展内,具有时代性和历史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促进文化认同,它既可以增强内部凝聚力。形成强大的文化认同感,以延缓外界对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导致的不利反应,为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文化属于软实力,但它是综合国力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勤劳勇敢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核心价值。在这一价值的引领下孕育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气质、意识和品格的核心价值体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学校文化的融合

(一)理念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学校文化重建的灵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和理念作为学校文化重建的统领。在学校文化重建过程中应注重学校的历史、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融合。因为学校传统文化历史是凝聚学校精神层面的内核。因此在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学校文化是一种历史发展过程的文化积淀。因此,在学校文化重建中不能进行简单的移植。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灵魂。根据学校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核心体系与学校文化中找到切合点,创新出符合国家现代化需要的、人民满意的现代学校。其次,从制度层面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学校文化重建结合的政策措施。在学校文化重建过程中,学校制度化不仅只是建立和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而是要在制度中要融入核心价值观念,从而使学校员工之间、师生之间形成良好和谐的氛围。因此,制度建设应着力于形成学校制度文化。最后,学校教师是文化建设中的中坚力量。教师的生活言行就是一本很好的“教材”,这本“教材”是学校文化的代表,并在营造学校文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认知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和认识从认知层面上去把握和认识核心价值体,它是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们应在认识上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我们的实践工作。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目标凝聚各族人民;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营造和谐社会的氛围。

核心价值文化篇(5)

一、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校园文化建设是通过改造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气氛,来塑造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目前一些高校往往过分追求功利目的,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育人功能,导致这一载体的育人效果不佳。 1.偏重物质文化。校园文化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构成,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体现了一所学校校园文化的水平。因此,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应放在精神文化建设上,其他方面的建设都应为精神文化建设服务。当前多数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过多注重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的构建,这样的校园文化建设势必是空洞、低水平的,难以发挥其教育功能。 2.活动层次不高。目前,从总体上看,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层次偏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校园文化活动以文体娱乐活动为主,如歌唱比赛、体育类比赛等,诸如讲座、辩论赛、学术研讨会等这类富有内涵和较高品位的活动相对较少;二是校园文化活动重“俗”轻“雅”,充斥整个校园的不是先进的高雅文化,而是诸如课桌文化、厕所文化、走廊文化等低俗文化;三是大学生社团数量多,但活动质量不高。3.网络利用率低。大学生是网络的主力军,网络已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高校可以有效利用网络平台迅速向大学生传递教育信息。但是目前,校园网络上出现了学生传播庸俗颓废的内容、肆意谩骂攻击他人现象,这说明高校并没有很好地借助网络平台来正确引导、教育大学生。 二、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载体功能 当前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难以充分发挥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功能。因此,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使其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和精神实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利用校园文化这种载体功能,在大学生中成功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只有始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因此,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指引正确的发展方向。积极向上的文化可以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操、思想观点、意识理念,消极落后的文化则会使大学生受一些不健康思想的影响,形成错误意识,导致行为偏差。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对大学生起着正面的引导作用。党的“十”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国家层面、制度层面、公民道德层面的价值取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和根本利益,为多元化思潮下凝聚思想共识指明了方向,这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也是一个很好的指引。第二,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社会,各国不仅在经济、政治上来往密切,在文化上也相互渗透、影响。西方的不良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趁机而入,受此影响,我国高校校园中曾一度出现了“追星热“”麻将热”“算命热”,并出现奉献失落、人性冷漠、物质至上等现象,这些不良思想会对那些涉世不深、缺乏分辨能力的师生产生负面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可以促使全体人民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高校能够提高师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端正他们的心态,提高他们防御不良思想的能力。只有这样,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才能有效应对社会各类文化的影响,才不会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和目标。第三,端正学生价值取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取向如何,直接决定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劣成败。由于成长环境和受教育条件不同,每个人形成的价值观也不同,但他们的核心价值追求应是一致的。“十”从三个层面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它既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又汲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共性又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既坚守了国家社会的目标又张扬了人的主体性,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理应成为大学生发展的核心价值追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使之在多元化价值观中占据核心地位,有利于端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提高他们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把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倡导的基本要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中,打造一个特色突出、品位高雅、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校园文化。第一,注重精神文化的构建。校园文化有着育人功能,其目的是要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精神条件和环境氛围。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注重精神构建,富有精神底蕴。首先,彰显特色大学精神。高校要想形成强大的生命力,并持续不断向前发展,就必须拥有一种作为校园文化灵魂和核心的大学精神。这种大学精神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现高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既是高校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内驱力,又是全体师生为人、做事、治学的精神支柱。目前各种高校大学精神往往大同小异,缺乏自身的特色,无法获得师生的认可并起到积极的育人效果。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大学精神的重塑,要在继承和发展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挖掘、提炼并弘扬现代大学精神,使其面向未来,彰显个性。同时,大学精神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因此,高校校园文化还要注重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建设,形成求真务实、认真严谨、勤奋刻苦、和谐共处的风气。其次,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时代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它们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中华民族要想形成自立自强的高尚品格,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就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并将二者融为一体。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利用好各种资源,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第二,利用多种教育渠道。校园文化建设可以积极利用有效资源,在原有形式的基础上开辟新渠道,形成教育合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遍布校园的每个角落。一是依托实物进行宣传。高校要积极利用教学楼的走廊、宣传栏、文化展板和校史展览馆、大学生公寓等文化建设实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大力弘扬人文精神。二是举办活动进行强化。通过举办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和要求的高质量高水平社团活动,向大学生昭示什么是真善美、假丑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沉淀于大学生的深层次心理结构中。三是利用网络进行渗透。高校可以通过网络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网络课程,利用网上提供的相关电子书籍、电子杂志,建立网上图书馆,以及利用BBS、QQ群、E-Mail等网络工具来传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然,在充分利用网络的同时,也要加强网络的监管工作,杜绝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四是组建小组进行学习。高校要倡导和鼓励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开展主题讨论、主旨演讲、主题辩论等活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建立完善的长效机制。利用校园文化这一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依靠制度才能长效推进。因此,高校需要认真组织,精心设计,制定一整套完善、科学的长效机制。在制定过程中,一要有系统,以文本表述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旨、彰显学校特色内容的系统校园文化;二要有制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在各项规章制度中;三要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规范;四要奖惩分明,对表现好的教师、学生或其他员工要及时给予鼓励,表现不好的给予惩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总之,高校校园文化要充分发挥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功能,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这既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高校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要充分利用好校园文化这一载体,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 作者:曲金华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核心价值文化篇(6)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功能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引领

1.学风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关键。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大学的文化建设和引领必须以先进文化为指导,而学风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关键,是一种无形的资源以强有力的力量教育和感染着人。加强学风建设,努力创建优良学风,是促进高校各项工作的前提,更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竞争力的具体表现。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强大的导向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规范整合功能,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对高校学风建设起着积极的引领作用。

核心价值文化篇(7)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9.044

Etiquette Culture of the Implicit Valu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WANG Pei, LIU Juan

(Basic Course Department For Social Science, BinZhou University, Binzhou, Shandong, 256600)

Abstract The excellent etiquette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self-restraint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Personal development, social harmony, state governance recessive value, further study of the etiquette culture and intern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o pass the etiquette culture infiltration and edify, promot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We must use the etiquette quality practice and develop, guide the social code of conduct;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etiquette form, pass country is energy.

Key words etiquette culture; implicit value; socialist core values; cultivate

1 礼仪文化的隐性价值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荀子有云:“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也就是说小到个人成长,大到国家治理,都离不开“礼”。随着时代的变迁,礼仪文化已成为社会交往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易・贲卦・象传》中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根本上是 ‘手段性的现实’,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存在。“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构想,文化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个体的行为起到潜在的和实际的引导作用。”①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因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满足“人成为人”、“成为文明人”、“成为特定规范的人”的需求,进而支配和影响人进行创造和选择的方向,朝着一定的形式、状态、方向、目标和境界,使人进化到更加理想的状态。因此,礼仪文化更是一种制度、礼节和准则,具有渗透、教化、调控、规范等属性,在现实生活中对个体的行为能够起到潜在和实际的引导作用,具有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价值是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求的意义的关系范畴,指的是具有特定属性的外界物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价值又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价值是事物明确表现出来的特性,是人们从事某一活动能够直接呈现出目的的,反映这一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特点的价值属性。古人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仪的显性价值表现在提高个人修养,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规范个人行为,维持社会秩序;传递友善信息,改善人际关系。相对于显性价值,礼仪文化的隐性价值是在其显性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显性价值的延伸和验证,通过渗透、内化等方式,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从个体修身角度来看,礼仪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由内而外的。礼仪强调的是个体的德性修养,《礼记・大学》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按照礼仪的标准穿着打扮,规范个人言行,培养良好习惯可以提高个人道德修养,使人达到“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礼仪文化是隐性社会控制的最佳载体”。②社会控制既有军队、法庭、监狱这些强制性手段,也有文化、信仰、良心这些隐性力量。而社会“制度的真正生命力依然来自内部,是良心造就了我们所有的公民。”③孔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人们遵守践行礼仪的过程中内在于心,外施于人,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完善,进而形成尊礼重德的社会风气。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礼仪文化可以说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道德践履的一种特殊的调控机制,成为社会控制有力的隐性力量。

从国家治理角度而言,礼仪文化弥补了显性法律控制的不足。当今中国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法治国是时代的主旋律,法律当之无愧是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但法律不能取代道德、宗教、信念在社会控制中的功能。恰如布莱克所说:“法律本身是一种社会控制,但是还有其它许多社会控制方式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存在于家庭、友谊、邻里关系、村落、部落、职业、组织和各群体中。”④法律不是万能的,我们崇尚依法治国,社会控制除了运用法律利器之外,还要利用礼仪文化对个体的教化和感染,弘扬社会主流价值。

2 礼仪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2.1 优秀的礼仪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⑤任何一种价值观的形成都有自己的文化根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追根溯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友善、诚信、和谐”与中华民族优质的文化资源不无关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具备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气派。只有这样,核心价值观才能具有生命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更好的被公众认同和接受。以礼为基本特征的儒家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理念。因此,我们有必要科学地分析中国礼仪文化思想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从礼仪文化的基本框架来看,主要蕴含着诚信、友善、和谐的价值理念。第一,从个体角度看,追求诚信的价值理念。《礼记・礼器》有云:“中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诚信是个体“进德修业之本”,国家“举政之本”。第二,从社会角度看,追求友善的价值理念。儒家学说主张“仁者爱人”。孔子有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由此形成仁、义、礼、智“四端说”,成为君子最为看重的“四德”。以礼待人、“克己复礼”,建立乐群贵和的社会族群。第三,从国家角度看,致力于和谐有序的价值目标。“中国礼文化崇尚‘礼之用,和为贵’的价值理念,追求和谐的人生与社会,主张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有序。”⑥将礼仪文化中追求的诚信、友善、和谐的价值理念融入现代文化框架下去研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优质的文化资源。

2.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开展礼仪教育

礼仪是人们约定成俗的共同遵守的一系列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引导人们明礼知耻,明辨是非,积极向善,进而自觉地知礼行礼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现实生活中做到言行得体、温文尔雅,释放个人魅力。在人们践行礼仪的过程中,个体不断将外在的礼仪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意识,进而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并以外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个体经过反复的礼仪训练,可以做到“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因此,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规范各种仪式,将这些仪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覆盖每个社会成员和社会角色,通过仪式活动传播和训练,影响人们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信仰,塑造人们的理性的思维方式,维持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

所以,国家建立和规范了一系列礼仪制度,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纪念庆典活动,利用各种场合和时机,营造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景和氛围。如在2001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纲实施纲要》文件中就提出:要提倡在重要场所和重大活动中升国旗、唱国歌,开展入队、入团、入党宣誓、成人仪式以及各种形式的重礼节、讲礼貌、告别不文明言行等活动。⑦以此培养公民的爱国意识和国家责任。

2.3 文明礼仪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规范和引导

传统的礼仪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对地域的风俗习惯、人们的文化心理、国家的治理方式的深刻反映,既有积极、进步的资源,也有消极、腐朽的杂质。一方面,传统的礼仪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谦敬礼让、仁爱孝悌、慎独自律等宝贵思想,应为我们继承和弘扬。另一方面,也有愚昧、落后的封建思想。比如剥夺女性权利的“三从四德”,扼杀人性自由的三纲五常,泯灭人性追求的“存天理,灭人欲”。因此,文明崇高的礼仪制度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引导和规范,继承中国礼仪文化中的优秀基因,摒弃腐朽的不合时展的仪式,创新重构人民精神生活的礼仪制度,使不同形式的仪式以文字或政治符号的形式融入到人民的现实生活中,传递党和国家的政治意志,凝聚民心,坚定人民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

3 发挥礼仪文化的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优秀的礼仪文化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渗透力,能够影响人的是非判断、涵养人的品性、提升人的境界,能达到令人美善、文雅和文明的功效。为此,我们应该深入分析礼仪文化的隐性价值,借鉴礼仪文化教育的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社会生活。

3.1 浸润与陶冶,将礼仪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礼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个体立身进德之本,有着强大的育人化人功能。礼仪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道德品质和处事方式对子女的成长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最关键的是引导孩子遵循基本的家庭礼仪,做到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热情好客、勤俭节约、团结邻里等等。可以说,家庭环境的熏陶和浸润对个体的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个体文明行为的培育形成离不开学校教育。在各个阶段的学校教育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传递着知书达礼,品德课的学习渗透着礼仪教育,公共礼仪课的开设传播学校礼仪知识,置身校园接受文化的熏陶,无形之中提高师生的个人修养,进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个人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社会环境。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要经历社会化过程,适应社会环境、担任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成长为社会人。只有遵循社会生存的法则,主动学习社交礼仪,遵循社会规则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

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礼仪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提炼礼仪文化中体现时代精神的友善、诚信、和谐等价值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民主、文明、和谐、公正联系进行科学阐述,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礼仪内容纳入公民教育,融入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像空气一样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3.2 实践与养成,利用礼仪文化的观念引导社会行为规范

《礼记》曰:“礼者,履也。礼仪品质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习得了礼仪知识就可以获得,要经过反复的实践训练。在礼仪实践过程中,礼仪知识转化为礼仪行为,经过多次操作训练,礼仪行为逐渐养成礼仪习惯。所以说,“礼仪的践履,使人们内得于己,外施于人,在礼仪行为的实践中促进人与社会的完善,从而形成尊礼重德的良好习惯。这种习惯是对道德践履的一种特殊的调控机制,是影响和制约人们思想行为的客观的社会力量。”⑧曾说过“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是一个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落实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现代化建设中,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基于此,利用礼仪文化的观念引导人们的社会行为规。第一,利用文明崇高的礼仪强化公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通过语言、文字、声像、服饰等一个个规范的礼仪符号,将核心价值观念融入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意识之中,公民以个体意识的外化实现群体意识的外化。第二,制定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的礼仪规范,以礼仪形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提出:开展礼节礼仪教育,在重要场所和重要活动中升挂国旗、奏唱国歌,在学校开学、学生毕业时举行庄重简朴的典礼,完善重大灾难哀悼纪念活动,使礼节礼仪成为培育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方式。⑩第三,在礼仪践履的过程中,用礼仪制度引导和调控人们的行为,对于违背党和人民意志的行为进行调整甚至取消;对于符合礼仪规范,体现国家和社会正能量的行为要积极倡导。

3.3 拓展与提高,创新礼仪形式传递国家正能量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礼仪形式同样如此。我国是礼仪之邦,因不同的地域、民族、历史背景、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的差异形成的大小礼仪无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许多符合当下主题,适应现代化建设的礼仪传统被保留了下来,一些愚昧的、落后的破坏身心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的仪式也应该被取缔。比如,对女性要求三从四德、人伦关系中的三纲五常等。

以礼仪形式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发挥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大作用,又要创新礼仪形式和内涵,发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独特优势。一是重视民族传统节日,创新纪念传统节日的方式,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比如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这样重大的传统节日里,学校或者社区可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向学生和居民介绍这些传统节日的由来和纪念意义。二是重视国家节庆日,发挥其在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优势,挖掘五四、七一、十一等重要政治性节日蕴藏的教育资源,举办大型庄严的群众性纪念庆典活动。三是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形式,免费开放实体展馆与网上展馆相结合,推进爱国教育基地建设。激发人民民族意识和国家责任感。四是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等媒体工具插播弘扬社会主流价值、引领文明风尚的公益广告,扩大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总之,通过各种礼仪符号、礼仪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

注释

① [美]H.W.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M].贺卫方,高鸿均,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1.

② 袁媛淑,蒋Z萍.论礼仪文化的隐性社会控制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13.

③ Solomon Freehof :The Natural Law in the Jenwish Tradition [J].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Natural Law Institute Proceed-ings,vol,15.

④ [美]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M].唐越,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⑤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4-12-24(001).

⑥ 张自慧.礼文化的价值与反思[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160.

⑦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R].中发〔2001〕15号.

⑧ 蒋Z萍.论“礼”――对其伦理功能的解读[J].伦理学研究,2009(5):43-46.

⑨ .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2.

⑩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001).

参考文献

[1] 孙美堂.文化价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核心价值文化篇(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欲世界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由于大学生的辨别能力还很不完善,所以拜金主义等社会思潮在高职高校中逐渐蔓延,造成一系列的负面的影响,学校也没有做好自身的文化建设工作,功利性比较严重,过度的推崇大且全的教育体系,不利于专职技能人才的培养,在学生中,受价值利益的影响,学生之中攀比现象较为严重,挥霍父母的血汗钱;这些都是由于社会功利性对学校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校园文化的内涵在逐渐的流失

高职院校最重要的是文化内涵,但是随着物欲世界的不断发展,学校的文化内涵也在不断的流失,如今学校在不断的重视硬件设备的建设而忽视了软文化的建设,对于教学的设施设备却还是比较落后的状态,在如此大环境之下,校园文化肯定会逐渐的向功利化的方向发展;还有校园文化活动缺乏丰富性,部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仅限于晚会以及各项比赛等,活动的内容比较单一化。

(三)道德传统思维的逐渐消失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也在不断的融入我国传统文化中,大肆的崇扬西方的文化,而逐渐丧失对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所以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对学生以及教师的道德文化进行进一步的教育。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功能的不断增强

高职院校的发展不但与校园物质文化有关,更与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有很大的关系,高职院校的教育要与企业的文化结合起来,建设技术型思维新型人才,所以,校园在对学生的激励、约束、凝聚等功能上具有很大的作用。

(二)有利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的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中央提出的符合现阶段社会发展的理论观念,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它能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起到引导作用,使学生建设适合自己的思想发展理念。

(三)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

高职院校主要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新型的技术型人才,学校在教育培养阶段要注重学生的知识、道德、技能的一系列的系统的培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引导学生自己的正确的价值观的养成,也有利于学校认识培养发展的重点,这样才能全面的实现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素质的培育。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建立高职校园文化的发展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首先就是要改变高职校园文化的发展理念,摒弃传统的功利化的教学理念,建立社会主义办学理念,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性质的高职院校,所以学校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发展的理论基础,确保社会型人才的培养,不断的增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以及教师的社会主义的良好的价值观,注重人才教育与社会需求的不断重合,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专职技术人才。

(二)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积极的校园文化

对于积极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就必须结合积极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如可以在学校贯穿落实爱国精神,使爱国精神这一理念贯穿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营造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理念。除此之外,还可以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每个校园文化都需要新鲜事物为其注射活力,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也不例外,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文化热情,使学生的思维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在现如今激烈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核心价值文化篇(9)

二、企业文化要肩负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

核心价值文化篇(10)

2.实现校园文化功能的根本途径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展现,也是学校实现教育功能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开展健康向上的大学文化,能够有效地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良好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与国家、社会之间关系的价值共识,它必将对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行为规范产生深刻而重大的影响。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只有紧密团结在共同的价值目标下,才会焕发出强烈的民族精神,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行动,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国家和民族赖以维系的根本所在。因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高校提升校园文化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重要手段,更有利于在全校师生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进一步激发出师生的创造精神,使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体系成为师生的群体意识,并自动自觉遵守奉行。

3.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定广大青年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崇高信仰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尤为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改革,进一步丰富育人载体,增强育人实效的重要保证,高校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观的指导下开展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始终保持校园文化的先进性。

二、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在积极、健康、向上的理念引导下,不断规范和提升,保持了比较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培育合格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与经验,初步显现出大学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特色。各高校根据自身不同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建设了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文化制度,并在开展的过程中将历史人文积淀进一步凝炼成校训、校歌等精神产品,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思想熏陶,加深广大青年学生对学校、对社会、对国家的热爱。社团活动在高校的重视下得到了蓬勃发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学生的创造力,提升了实践能力、思维能力、交往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定期举行的各种主题鲜明的文艺演出、科技展览、文化节、体育节都对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远大理想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当今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下,高校的校园文化也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冲击。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和价值观念的复杂化,使高校校园文化在建设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教学内容弱化了政治性、思想性和育人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统领和灵魂。然而,由于高校当中有些教师的理想信念不坚定,价值取向不正确,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学和实践中只追求学术,忽略政治;重视知识,轻视思想;注重教书,弱化育人,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因此,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确保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前进方向是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强化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

2.注重物质文化的建设,轻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的建设是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现有2788所高校,物质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但是,许多高校简单错误地把物质文化建设与校园基本建设划上了等号,把大量校园文化建设资金投放在校园面积的扩大、建筑设施的建设和校园绿化上。特别是高校扩招以来,学生人数的增加导致许多高校食堂、宿舍等设施严重不足,而这些条件是国家教育部对高校进行评估的重要指标。因此,为了弥补这种不足,学校只好尽可能地将大笔资金向硬件设施倾斜,而投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却严重不足,导致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失重,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性、协调性。

3.注重对现代文化的培养,轻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中华民族长达5000年的文明史册上,我们的先辈们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具有陶冶情操修养、拓宽思维领域、提升思想境界的作用和意义,是提升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受到西方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冲击,加之由新媒体带来的校园文化的开放性和发展的多元化,大学生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时代性、开放性、创新性、科学性、独特性的培养上,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使我国的文化传统面临着断裂的危险。

4.校园文化形式单一,缺乏特色,理想信念教育不突出每个高校的情况差异决定了各自的文化特色和风格的不同,但从总体上来看,这种特色和风格的展现只出现在学校的顶层设计和发展要素中,在社会实践中却体现得很少。一些高校开展的校内文化活动品质不高,学生对学校组织的文化活动没有兴趣,参与性差,多数学生宁愿坐在寝室里沉迷于网络游戏、上网聊天、出入KTV,也不愿意去参加学校或学院组织的文化活动,这表现出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内涵单一的特性。许多大学生对长远的理想信念缺乏追求,却推崇和追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导致一些庸俗、颓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里滋生蔓延,反映了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缺失。

5.校园文化建设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彰显不够明显在各种文化的激烈碰撞中,高校校园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种不良文化趁机侵入校园,对心理防线薄弱的青年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刺激。尽管许多高校的校园文化管理部门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有针对性地改善高校的物质文化条件,但仍然难以抵御冲击,效果差强人意。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也阻碍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高校的贯彻和实施。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中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师生的思想观念。只有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才能把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才能凸显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引导力和精神凝聚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一步提炼和概括,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指明方向。

1.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正确引领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和灵魂,决定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方向。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分析、解决问题,才能在扑朔迷离的文化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高校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保证校园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通过不同渠道,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教活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体师生的头脑,强化师生员工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水平和理论素养。切实提高其自身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不断加强高校师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建设高校校园先进文化的强大思想武器。

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提升高校校园文化的感召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努力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和伟大选择,集中体现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愿望、根本利益和根本追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要求包含当代大学生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在党的领导下,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的复兴而奋斗。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使校园文化具有感召力,这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基本任务。高校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的时候,要把握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旋律,注重联系实际,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到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把国家的发展和自身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核心价值文化篇(11)

(二)社会思潮多元化对法律文化构建的挑战

新自由主义、新无政府主义、新享乐主义、“新左派”、新民族主义等社会思潮对我国传统的法律文化从不同侧面产生了冲击。从世界范围看,后现代思潮的迭起对人类整体的道德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无主体、无评价、反基础、反中心的趋势使道德处于尴尬境地。这与其说是对道德的挑战,还不如说是对人类社会本身的挑战,道德不存,是非不分,双重标准,打着法制反法治,法律焉在?具体到中国社会而言,对传统法律文化体系冲击最大的是自由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与西方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关系甚为密切,在思想领域主张意识形态多元化,在政治上反对四项基本原则,主张搞多党制,搞三权分立;在法制建设上把作为唯一的目标而不仅仅是手段;在经济所有制上敌视丑化和反对公有制,把股份制和民营经济作为最佳模式,片面追求效率等等,对传统文化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进行无情地耻笑,对底层民众的疾苦漠不关心。自由主义思潮在一部分投机分子以及一些民营企业主当中有较大市场,倡扬自由主义的知识精英也不在少数,其中一些人习惯于钻政策与制度的空子,在社会中起着很坏的作用。自由主义思潮的道德观表现为:“人性是恶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与人的关系仅仅是竞争关系和金钱关系”等等,这些观念不仅强烈地冲击着传统法律文化体系,也影响着当代法律文化体系的构建,对法律文化体系的发展方向产生了一定误导,甚至会使一些具体政策的制定产生了偏差。社会思潮的多元化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不可避免也不能回避。对之一味采取堵禁的政策不符合思想发展规律,明智之举是主流意识形态的进一步强化以及对之辨别、批判、借鉴,本着“为我所用”的原则来对待这些多元的社会思潮。具体到法律文化建设层面,就是要求主流意识形态面对这些社会思潮要有披荆斩棘的勇气,亮明立场,敢于坚持,勇于提倡,适时提出与时俱进的法律文化价值判断标准,进一步削弱多元社会思潮对法律文化建设的负面影响。

二、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构建是法治现代化的需要且必须围绕统一目标来构建

(一)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构建是法治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支撑基础

“法律文化是法治的各环节的内在精神要素。我们要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化国家,就必须重视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建设。”⑤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构建,不是为了领导人觉得好看,也不是为了文化人觉得有谈资,而是为了“一个树立、两个推进”,即树立法律信仰,推进依法治国,解决社会问题,推进法治现代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因此,构建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是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的强大推力和支撑基础。

1.“一个树立”是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构建的基本任务。马克思说过:“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即法律要像宗教教义一样受到信仰,人们要像基督徒信仰《圣经》一样来信仰保障公民普遍自由的法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法律信仰的精神作用。借用伯尔曼的一句话,那就是“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⑥什么是法律信仰以及什么样的法律被信仰及法律怎么被信仰?这些问题是法学理论探讨中的重要问题。关于什么是法律信仰,学界的探讨颇多,甚至形成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法律是可以被信仰的,在当下要进一步重申法律信仰,并对法律信仰是什么及怎么信做出阐述。如有人认为“法律信仰包括信仰情感、信仰态度和信仰行为三个要素,具有形而上学性、超越性和神圣性;在当下的中国语境中,似可把法律信仰的对象归纳为自由、平等、秩序、安全等法律价值,实在法是法律信仰的载体。”⑦一种观点认为法律不能够被信仰,认为法律与信仰的结合(勾连)的论断在中国是不可能实现的,法律不能妄图成为一种信仰,因为法律如果要成为一种信仰,意味着他要改变和重塑人们的内心信念和对生活意义的认同。⑧笔者比较赞同法律应该被信仰的观点。并且在诸多持此观点的论述中比较认同学者谢晖对该问题的探讨。在他看来法律信仰是实现法治化的必由之路。法律信仰是主体以坚定的法律信念为前提并在其支配下把法律规则作为其行为准则和主体在法律规则严格支配下的活动二者的有机统一。在其理论探讨中将法律信仰依据不同的标准而区分为:自由—权利信仰和秩序—义务信仰、法律制度信仰和法律职业信仰、对法律的心理信仰和行为信仰、法律目的信仰和法律技术信仰、实在法信仰和理想法信仰。⑨该论述不仅揭示了法律信仰的复杂性而且为进一步研究法律信仰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视角。在当下我国法治建设的推进过程中,之所以主张法律被信仰主要有三个理由:一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历史还不够长,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人治思想影响还比较深刻,人治思想对现代法治建设的冲击比较大,倡导法律信仰有助于打破这种窘境,促进法治建设;二是法律信仰的提倡有诸多益处,法律信仰的确立能够培育社会人的积极的法律心理和法律意识,能够引导社会主体依法为一定行为,甚至可以说法律信仰是行为主体依法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三是由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状况发展情势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权利意识有了极大的增强,这与西方的文艺复兴有某种相似。在西方社会,从文艺复兴到宗教改革等历史进程和事件中,思想家们所提出的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口号都是对法律信仰的一种解读。经过几百年的宣传和法治的完善与发展,在西方国家逐渐产生了对法律的尊敬和对信仰的感情,从而奠定了西方国家法治社会的精神条件。在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促使人们很大程度上的思想解放,但同时改革开放过程中渗透进来的极端自由主义、宗教主义、民族主义思想也影响到国人的思想,使不少人理想信念淡薄,法律信仰缺失。但是,对法律的信仰是任何社会、任何有自主意识的人都不可缺少的,而且在矛盾冲突不可调和的情况下维护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就是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法律绝不是少数人为虎作伥的工具,而是裁斩邪恶的利剑。当然,在这种信仰中,人们对法律的情感不会仅仅停留在敬畏上,而是由这种信仰所产生的对法律的归属感与依恋感,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人们对法的信任、信心和尊重。在这种法律情感的氛围中,法律也会找到自身存在的正当性与合理性的文化基础和根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确立和维系法律的终局裁判和最高权威。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构建,就是要树立起人们内心的法律信仰,这是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构建的基本任务。

2.“两个推进”是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构建的主要目标。关于法律文化的功能,学界探讨的较多。有学者认为法律文化的功能有五:第一,表征功能,表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第二,沟通功能,通过信息交流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第三,选择功能,包括对利益和权利义务主张的价值选择,对社会调整机制的选择,对法律调整方式方法的选择;第四,指令功能,法律文化通过对人的意向、目的、动机等一环扣一环的心理因素的支配来完成对人的行为的指令;第五,整合功能,包括自我整合、对共同文化因素进行的整合、法律文化对法治系统的整合、不同法律文化系统的整合。瑏瑠以上五个功能表明法律文化不是孤立的,会通过多种途径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当然对法律生活和法律实践更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依法治国,关键是法制的实施,实施过程是人们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活动过程,这种过程要通过法律文化的沟通功能和指令功能来实现,也可以说必然要通过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构建来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家管理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党改革开放以后所确立的治国理政的方略,推进依法治国当然首先需要执政党亲力亲为,率先垂范,需要立法机关制定符合国情的法律,需要司法机关严格执法,有法必依。所有这些都是需要人来完成的,人是有思想、有理念、有需求的,这些思想、理念和需求是通过文化来影响的,优良的文化促使人做出正确的目标和行为选择,不良的文化促使人做出错误的目标和行为选择,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就是要影响人们的思想、理念、情感、需求,朝着有利于依法治国的方向发展。法治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首先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评判和表现,必须有一个公认的尺度,这个公认的尺度就是法律文化,法律文化的表征功能是表现和评判某种社会形态是否实现了法治现代化的唯一尺度。其次,法治现代化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对法律法规的不断调整和选择,对利益和权利义务主张的价值选择,对社会调整机制的选择,对法律调整方式方法的选择,这种选择,是通过法律文化的选择功能来推动和实现的。总而言之,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要通过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构建来体现和实现。

(二)“一个树立、两个推进”为目标的法律文化构建需要有统一的价值准绳

“一个树立、两个推进”的目标只是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构建的外部方面,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构建的内部方面应该是法律文化自身的价值选择和构建所遵循的价值规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民族活动,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形式。在当今世界,从地理范围来看,主要有两大文化形式,一是西方文化形式;一是东方文化形式。从社会形态来看,主要有社会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两大文化形式,与之相对应的,也有各自的法律文化。就如文化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一样,不同法律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也是必然的。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自从社会主义法律文化诞生以后,资本主义法律文化由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支配,时时处处在贬低和攻击社会主义法律文化,企图代替和消灭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特别是自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来,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社会主义文化只有招架之功缺乏还手之力,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更处于弱势地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所标榜的自由、民主、博爱、法治、、三权分立,不仅风靡全球,也是资本主义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资本主义法律文化构建的价值准绳。席卷全球的美国金融海啸和欧洲金融危机爆发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受到很大影响,资本主义的运作模式受到人们的怀疑,但资本主义的法律文化丝毫无损,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法律文化所倡导和遵循的价值准则已经久久深入人心,像一样难以动摇。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过程中,当然也要遵循一定的价值准绳,那么,我们的价值准绳是什么呢,是否也要遵循资本主义法律文化构建的价值准绳?或许还是其他什么价值准绳?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决定了,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构建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准绳,追求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

三、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以此引领我国法律文化构建

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表述形式,是学界提出和反复论证,执政党认可和颁布,并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组成部分的思想理论系统性成果。在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在全社会“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是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12项价值标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指导整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法治建设的完整的思想理论体。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法律文化构建的重要意义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项价值标准中,有6项是直接与法律文化的构建相关联的。其中民主既是法治的基础,也是法治的手段,更是法治追求的直接目标;自由是指人的思想意志自由、生命存在的自由和自我发展的自由,是个体和人类社会普遍向往的美好境界和最高的价值追求,也是法治的终极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不仅要求形式平等、要求不断实现实质平等,更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实现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就是整个社会和具体个案的公平正义,它是判断各阶级和各阶层之间、人与人之间是否存在压迫的标准,是国家、社会应然的基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政府和执政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治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现实利益,是通往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境界的制度保证、程序保障与路径选择;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不仅是个体在社会中自立的基石,也是个体之间交往的准则,还是维系社会秩序的纽带,它可以并且应该作为对个体进行道德评判的基本尺度。这6项价值标准不仅构成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法律文化建设的指南,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法律文化构建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了我国法律文化的基本内涵。法律文化包含法律意识、法律观念、法律思想、法律学说、法律规范、法律实施、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价值、法律精神、法与德的关系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基本内涵是体现人类社会对于法律的主张,对于法律的价值和作用的看法以及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这些内涵的集中体现。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了我国法律文化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了我国的法律文化必然是人民大众的法律文化,必然是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法律文化,必然是拥护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法律文化,与资本主义法律文化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定了我国法律文化的发展方向。我国法律文化的发展既不是漫无方向的发展,也不是向资本主义法律文化发展,而是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明了我国法律文化构建的根本目的。我国构建法律文化,不仅仅是为了构建和繁荣文化本身,也不仅仅是为了法律制度本身的科学化和体系化,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在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法律文化构建的路径与方法

关于我国法律文化的构建路径与方法,学界讨论的颇多。不同的学者就其研究基础,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构建法律文化的策略。如学者朱崇坤认为“尊重传统是前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是基础,爱国爱家自爱自重是法律文化入脑入心入血入骨的方法与途径。”瑏瑡学者张学亮则指出,应该从以下三个维度,即“观念层面上确立认真对待权利的文化、制度层面上确立权力制约的文化、操作层面上确立程序正义的文化”构建法律文化。瑏瑢学者王福泉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的四个对策:一是以制度性法律文化为指导,促进制度性法律文化与观念性法律文化之间的整合;二是切实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公民的法律文化素质;三是加速健全和完善我国法律制度;四是不断优化法律组织机构、法律设施的作用和功能。瑏瑣学者杨晓培、徐佩瑛等基于“法律文化应该社会化”这一基本论断,提出了大众文化传播、法律教育实现、社会心理法律化、法律制度与机构的正效应四个路径。瑏瑤以上学者的论述对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法律文化的构建路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我们认为该路径的设计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眼:

1.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律文化建设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灵魂和直接表达。法律文化是一博大的体系,既包括法律技术层面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组织机构和法律设施等,也包括法律精神层面的人们对法律的认识、理解、观念、意识、心理、理想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直接构建途径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所表述的中国梦是一脉相承的,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手段和目的,我们要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在每个人心中都树立起的中国梦结合起来,使我们的民众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树立中国梦的活动中感受到民族自尊和民族自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景,都愿意为这个愿景的实现而拼搏、奉献。要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树立中国梦的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排遣和消除一些人心中的烦恼与苦闷、狭隘的个人愿望、仇视社会和报复社会的邪恶念头、毒化人们心灵的错误思想和异端邪说。法律文化建设没有旁观者,要努力培养、营造人人自觉地开展法律文化建设活动的氛围。通过丰富多彩的法律文化的建设活动,最终实现广大民众知法、信法、认真守法,广大法律工作者知法、信法、认真执法。要清楚地知道正面法律文化不去武装人们的头脑,负面法律文化就会乘虚而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党、全社会、各阶层、各党派、各团体和全体人民共同的责任,特别是我们党的各级意识形态领导部门的职责,丝毫不能放松,更不能放任自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法律文化建设也应该成为全体法律工作者的共识,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推动社会主义法律文化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