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法律热点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0 16:15:48

法律热点论文

法律热点论文篇(1)

随着党和国家经济、政治包括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对于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备加关注,这就要求教育的方式、方法要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使思想理论教育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有效实施大学生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教育成为当务之急。

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教育可以概括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的,按照高等教育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思想实际,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渠道”的教育功能与优势,增强大学生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育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科学方法,正确观察、分析、认识和理解现实生活中重要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的能力。

一、坚持构建教育理论体系与探索教育规律相一致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是一切行动的指南,又是大学生形成科学意识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在开展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教育中,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基础和支撑,构建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体系,强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制定重大方针和政策的基本原理教育,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特别是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的能力。为此要根据大学生群体普遍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确定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及其教育方式,并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内涵。要及时研究伴随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而生发的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探寻实施有效教育的规律,引导大学生把握我们党和国家制定重大方针、政策的基本原则,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国内外形势,使大学生关注的问题、价值的取向和行为走向更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理性思考,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捍卫者,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二、坚持教育内容体系与完善课程架构相结合

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具体性和动态性特点,要求我们在教育方法上必须强调时效性、理论性和政策性相结合。其内容体系由稳定部分和动态部分两部分构成。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形势与政策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为稳定部分;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态势、格局及策略,即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是动态部分。相对稳定的部分是大学生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基础;动态变化部分是大学生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教育的现实需求,也是教育的内在规定。把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的教育,科学、合理地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将其稳定部分和动态部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精神相一致的,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教育系统的规范的课程内容与架构,方能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精神,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使教育更加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及其特点。建立起系统的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框架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法律热点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116-02

绪论课是指每门课程正式教学前的前言课或者简介课,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要求、重点、学习方法和教学总体安排等。作为课程教学的第一节课,绪论课的教学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整个课程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工程热力学”是众多工程类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对学生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因此,其绪论课程的教学尤为重要。教师应力求在与学生的第一次交流中就使其明确学习“工程热力学”的原因、目的、内容和方法等几个重要问题,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工程热力学”及相关课程的兴趣。

一、绪论部分教学内容

“工程热力学”课程的绪论总共包括四个部分,即:热能的利用、热力学的发展简史、课程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以及热力学的研究方法。

1.热能的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能源主要有: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燃料化学能、原子能等。在这些能源中,除风能和水能是以机械能的形式直接被利用外,其他各种能源只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燃烧、核反应)提供热能。据统计,有85%~90%的能源是转换成热能后再加以利用的。热能利用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热能的利用这部分一方面讲述了能源的定义、主要存在形式以及在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讲述了能源中最常用的能源――热能的利用方式:通过各种类型的发动机及发电机,使燃料热能转变为机械能或者电能和热能的直接利用。

2.热力学的发展历史。人们对热的本质及热现象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探索过程。在古代,人们就知道热与冷的差别,能够利用摩擦生热、燃烧、传热、爆炸等热现象来达到一定的目的。但在很长时间内,人们只看到了热的现象,认为热是一种没有形体的“热素”,物体得之则热,失之则冷。直到1850年,迈耶(Mayer)和焦耳(Joule)等人经过艰苦实践,才确立了热能之间的当量关系,也就是确认了热力学第一定律。1850―1851年间,克劳修斯(Clausius)和汤姆逊(Thomson)先后提出了关于热能和机械能在转换上存在着方向性问题,即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观点。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是从无数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公理性的定律,这两个定律的确立奠定了热力学的基础。热力学形成初期,主要是研究热机中热能和机械能的转换。后来,随着热力学本身的不断发展,除了指导热机的发展外,又被广泛应用到其他自然科学和生产部门中。热力学不但与热机、制冷、热泵、空气分离、空气调节等传统工程有关,还发展到宇宙航行、新能源探索等新技术领域中,并相应地发展了新的理论,形成了若干分支。工程热力学就是热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3.“工程热力学”课程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工程热力学是研究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一门学科。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1)介绍构成工程热力学理论基础的两个基本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2)介绍常用工质的热力性质。(3)根据热力学的基本定律,结合工质的热力性质,分析计算实现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各种热力过程和热力循环,阐明提高转换效率的正确途径。

4.热力学的研究方法。热力学的研究有两种途径:一是现象或经典热力学;二是统计热力学。经典热力学完全由宏观现象出发,以实践为基础来描述客观规律,把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物质看成是连续均匀的整体,采用一些宏观物理量来描述物质所处的状况,并且根据两个基本定律,导出这些物理量之间的普遍关系,因此具有高度的普遍性和可靠性。经典热力学的结构比较简单,只要利用几个基本概念就能进行热力学定律的推演,而这些基本概念较为直观,易于理解,涉及的变量也少。统计热力学是研究热现象的微观理论,它从物质内部的微观结构出发,应用力学规律说明分子的运动,并用统计的方法说明大量分子紊乱运动的统计平均性质,因而它能够从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机理,更好地说明宏观热现象的物理实质。但它的分析过程较为复杂,不像宏观理论那样直观、简单,故主要用于理论研究工作。本科阶段的“工程热力学”课程主要采用宏观方法进行讨论。

二、绪论部分的教学应该解决的问题

1.明确学习目的,解决为什么要学的问题。“工程热力学”的特点是理论性强,概念多且抽象;公式推导多,应用条件复杂,学生感觉课程的内容繁多,难以抓住重点,容易陷入复杂的公式推导中,造成学习困难,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并且,现实情况中,有一部分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对于必修课重视程度高,愿意花费精力学习,而对于选修课,则多以应付的态度草草了事。因此,绪论部分的教学就更加重要。绪论是“工程热力学”课程的第一节课,对于一门新的课程,学生一般都存在着一种好奇,如果能在第一节课将学生的这种好奇转变为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动力,则意味着本门课程的教学已经成功了一半,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也将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明确学习内容以及各内容之间的联系,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在现在的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疑惑――学习一门知识不知道到底该学习什么,又有什么用处,有些大学生甚至认为书本上学习的知识在工作以后完全用不到,久而久之便影响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同时,部分学生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的时候,往往只是孤立的学习,缺乏对知识点横向、纵向的延伸,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又造成了学生记忆困难,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学习一门课程要在头脑中建立该课程的知识体系,梳理清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在绪论课上能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学生在学习各个章节内容时目的性就会更加明确,更清楚为什么学习这部分内容,也就能较好的避免陷入公式推导和记忆中,避免只抓住个别的知识点而偏离了课程的主线。绪论课的内容丰富而分配的课时却不多,一般只有1~2个课时,学生也往往认为不属于课程主要考试内容不予重视。因此,教师要在设计教学内容上多下工夫,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查找相关知识。例如,热力学的任务是要让学生明白热能与机械能之间相互传递、转换的关系和规律,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热能的利用,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我们生活中热能的利用。再例如,绪论的第二部分讲述的是热力学的发展历史,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用视频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历史,将枯燥的文字转换为生动的图片,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动态的图像记忆,将历史知识记得更加牢固。

三、绪论部分的教学方法

1.运用案例,理论结合实际。教师在课堂上多举一些日常生活及工业上运用工程热力学的例子,引导学生将枯燥的理论与实际的运用结合,学以致用,让学生明白学到的知识可以解释和解决许多实际中的问题,以增加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比如在讲授第一部分热能的利用时,就可以举例具体说明,或者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引发学生之间的讨论。

2.“多管齐下”,图文并茂。通过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让学生通过多个感官同时接收信息,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比如绪论的第二部分热力学的发展简史,由于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普遍不高,认为历史只有枯燥的文字和难以记忆的年代,这部分的教学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历史知识用视频的形式播放出来,既能让学生观看,增加趣味性,又将学生置身于那个年代,增强记忆性。此外,一些大型热工设备可以通过多媒体以图形展现,其热力过程以Flas展现。如此一来,汽轮机,内燃机、燃气轮机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就能生动的表达出来,学生对这些机械的工作原理也就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通过老师讲解、多媒体播放等教学手段多管齐下,学生能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3.设置问题,激发讨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常会遇到老师讲的时候都会,自己想的时候就一片空白的状况。一味的听老师讲课,学生不学会自己思考,也只能是左耳进,右耳出。进行课堂讲授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个与所讲内容相关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集中精力听课,而且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讨论,达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工程热力学的兴趣。

4.掌握特点,突出重点。绪论课的教学内容具有抽象性、简单性、枯燥性和浓缩性的特点。基于这些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一种教学体系,教学时懂得如何更好的突出内容重点和学习特点,避免学生出现不知道学习内容、分不清学习重点,全部内容一概而论的现象,引导学生明确什么该掌握、什么该了解,有目的、有方法的去学。

总之,要做好绪论课的教学工作,教师需要在清楚绪论课程教学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注重教学的灵活性,不断地反复总结经验,进行教学实践,完善绪论教学。

法律热点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3-0109-02

热工学理论基础是供热与通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理论基础的学科。热力学第二定律在专业领域应用中比较广泛,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加强的应用性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很强,而高职高专学生普遍存在基础差、课时少、课程内容多等特点,因此理论讲解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结合目前热工学教学方法研究[1-2],本文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内容,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就如何让学生学好热力学第二定律并能较好地服务于专业课程,谈一些教学经验和结果。

1 合理提炼教学内容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培养目标不同,他们今后接触更多的是工程技术中应用性、实践性比较强的工作和问题,理论研究很少。因此,在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分清主次、合理提炼、适当取舍。在教学实践中,应把专业基础课的重点放在应用性强的内容上进行讲授,适当降低理论基础的深度,大胆舍去理论性强而实际工作中应用有限的内容,如克劳修斯积分式、孤立系统熵增原理等。

热力学第二定律这部分内容在生产实际中应用很广泛,而且是高职高专学生在将来学习、工作中经常要接触应用到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

2 联系实际的教学引导

学习的兴趣是学生积极思考的前提,更是达到成功教学目的的关键。如何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恰当而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引导,是每次课成功讲述的前提。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巧妙地将理论讲解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让学生能更充分地参与进来,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出学习兴趣。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解理论之前提出几个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他们联系相关理论的兴趣,更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热力学第二定律讲解前,提出问题,如:水是否可以自发地由低处流向高处?热量是否可以自发地由低温传向高温?答案很简单,问题继续引出:如果想要实现它们的逆过程应该怎么办?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说说逆过程的应用。学生非常积极地回答,说出很多应用实例,如:从水井中用水泵抽水;夏季空调房间的温度低于室外环境的温度;冰箱内的温度低于室内温度;等等。学生的充分参与和思考,大大激发了学习兴趣。

3 服务专业的教学理念

专业基础课是为高职高专学生学习专业课服务的,高深的逻辑理论推导并不会直接服务于专业,所以教学过程中联系好专业课讲解,会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具体的认识,也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后续专业课学习联系密切,授课过程中,先用图示法(图1、图2)为学生讲解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及火力发电系统原理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相当多的热量要在凝汽器中散给冷却水?全部用来转化为汽轮机的机械能可不可以?”“要想实现从低温的冷藏室中把热量不断地取出释放给高温的冷却水,自发过程不能实现,想要实现怎么办?”学生结合原理和问题,很容易得出冷藏室温度低于冷却水的温度,热量不能自发地由低温冷藏室传向高温冷却水,要想实现这个非自发过程必须有一个补偿条件,即压缩机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自发过程。热能不能无条件地全部转化为机械能,锅炉中水获得热量变成蒸汽,蒸汽不可能把获得热量全部转化成汽轮机旋转的机械能,必须伴有一个补偿过程,即凝汽器内高温乏汽向低温冷却水的自发散热过程。

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很容易得出:自发过程具有不可逆性,但并不是意味着自发过程的逆过程不能实现,这种自发过程的逆过程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它的进行是有条件的,也就是必须有另外的补偿过程同时发生。例如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的非自发过程,可以通过消耗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自发条件补偿来实现;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也是一个非自发过程,但是可以通过使一部分热量自发的从热源流向冷源这一自发过程的补偿,热能就可以转化为机械能。可以得出:非自发过程进行的条件是有一个自发过程与之同时进行,如图3所示。

4 结合专业回归理论

根据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及火力发电系统原理回归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讲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经典描述:1)德国科学家克劳修斯(Clausius)在1865年提出,“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2)开尔文于1851年提出,“不可能制造只从一个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机械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循环发动机”[3]。根据两种描述可以看出热力学第二定律并不是很直接,学生很难理解掌握,具有抽象性强、记忆困难的特点。

对这两种描述进行简单变形,克劳修斯描述可以变化为“要想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必然引起其他变化”;开尔文描述可以变化为“要想制造出只从一个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机械功的循环发动机必然引起其他变化”。简单变化之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难点落在到底引起什么样的变化,结合刚刚讲过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及火力发电系统原理,学生很容易提炼得出结论,即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引起的变化是增加了压缩机对系统的做功,火力发电系统引起的变化是系统部分热量散给外界环境。

5 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讲解经验,可以得出高职高专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应不断探索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充分运用知识,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法律热点论文篇(4)

由清末梁启超时代引进的欧美法治体系,好景不长。本来就先天不足的法治,固经不起军阀利用,更经不起那种立志要创造新文明的力量的摧毁这也无妨,问题在于,他本人在价值取向上就轻视法政。

这里有一个细节,当年留学日本时,陈独秀、苏曼殊和章士钊曾住过一个房间,陈这样评价同屋人章士钊和我们俩不同,不爱文艺而致力于法政,是一个十足的官迷。热衷法政就是官迷,这是陈的偏见不说,要说的是,一个文人要向青年进行法政启蒙,就要问他自己蒙不蒙。然而,20世纪,恰恰是这些蒙而不知的文人型知识人而非法政型知识人主导了青年,并引领了朝流。毕竟文艺是诉诸人的感性而法政只能诉诸理性,年轻人因其年轻又恰恰是一个感性的存在。他们容易动容、容易投八、容易献身,而且无怨无悔。因此,新文化运动型的知识人看似启蒙,其实是一种多少有点导往蒙昧的宣传。由他们和他们宣传鼓动起来的年轻人,委实给20世纪的后50年做出了他们自己都意想不到的“贡献”。

现代政治文明中的自由,从来都是法律框架内的自由。如果没有法律,也就没有自由。这是现代法政知识的常识。但《新青年》要自由,张口就是法律外的自由,而且是绝对的。尽管它所要求的绝对,乃是言论,但言论本身难道可以豁免法律的限制吗?殊不知,法律限制自由,正是为了保障自由。如果自由不是单方面的,自由与自由便是互相抵触的。在自然状态中,这种抵触足以使得自由不复存在。因此,人类文明连就了法律,用它来保障各方面的自由。当然,这种保障有代价即自由对任何人都不可以绝对,它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你的自由不得冒犯他人的权利无论行为,还是言论。

《新青年》敢于声称言论要获得“违背法律的自由”,是因为它为这种违背提供了一种可疑的正当性。在作者看来“法律是为保守现在的文明,言论自由是为创造将来的文明”。为了不断创造新的文明,言论自由当然可以突破法律的限制。这样的表述其实是对法律的无知。就现代法律的发生而言,它不是为了保守现在的文明(它本身倒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而是为了保守人的各种权利。

在《法的形而上学原理》中,康德谈及权利时,曾经指出“与‘自然状态’相对的是‘文明状态’……在自然状态中, ……没有一个用公共法律来维护‘我的和你的’‘文明’的社会结构。”这个社会结构靠法律维系,法律之所以被需要,就在于它的使命是维护“我的和你的”权利。从康德这本谈“权利的科学”的书里,可以看到,权利乃是法律存在的出发点,法律的一切俱围绕权利而展开。能够保障自然状态中无以保障的权利,这正是法律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体现。因此,任何一种抵触或违反法律的言论,哪怕它顶戴着创造新文明的名头,结果也将导致对文明本身的摧毁。

法律热点论文篇(5)

范文例举

立于律法 扬乎正道

襄阳五中 李晨阳

一个满载荣光的大学生,因为十几只小鸟而身陷囹圄。而十年半有期徒刑的判决则引发了全民热议:有人惊呼量刑过重,有人感叹处罚太轻。而于我看来,法院立足律法,依法做出了相应的公正判决,我们就没有必要去探讨这个案件量刑轻重的问题了。

那些认为“因为几只鸟就毁了一个大学生的前程未免量刑过重”的思想毫无可取之处。姑且不论那位大学生闫某在庭审时如何狡辩,说自己并不认识这些鸟是部级保护动物这一明显缺乏诚实品格的表现,单是其法治观念淡薄便已十分可恨。知法犯法,漠视生命,一心求利,这样的大学生空有一腔专业知识又有何用?一个不具备生命意识、漠视法律的人,我们能指望他开创一个怎样的前程吗?中国自古便是人情社会,但对于这种有意而为的非法牟利行为,我们决不可容许泛滥的情感去冲毁法律的长堤。一代大儒荀子也曾说过,世间一切的恶“皆生自纤纤也”。“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道德对恶念的束缚,立足于法,闫某身上镣铐的重量与他所犯下的罪行,相等无疑。

一年前,林森浩投毒案落下帷幕之时也曾有过这样的争执。一边是复旦大学百名学子,哭陈林森浩平日里并非罪大恶极之人;一边是群情激愤,更有人甚至大呼应由受害者黄洋的父母亲自行刑。对案件判决的争执甚嚣尘上,但无论哪一方也不能动摇法律的威严。一纸死刑判决书,沾了当事人双方和百名学子的眼泪,却是对这一案件的最好宣判――以法律为准绳,不以人情为转移。我们不应只看见法律的铁血无情,还应看见,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关键,也恰恰在这决不退让的不动如山的律法之中。

诚然,这些鲜活的个例令人扼腕。但最初酿成悲剧的永远都是当事人自己。若是公民的法治观念能够加强,对于法律的敬畏能够付诸实践,哪里会有这一幕幕叫人心酸又无奈的场面呢?

人情固然温暖,可这也会成为罪恶的催化剂。试想,若没有刚性的钳制,光凭几句不痛不痒的教诲劝告来感化罪犯,凭一腔泛滥的同情心去宽恕罪犯,有罪的人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罚,今天猎了十六只燕隼的闫某明天就会喜滋滋地把山林洗劫一空。纵容之下,必会导致不思悔改的人心存侥幸,日益猖獗。届时,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一切社会准则因律法的缺失而相继崩毁,难道要让我们泛滥的同情心冲毁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法律大堤吗?

圭臬不可违。只有立足律法,激浊扬清,才可扬乎正道。

【考纲概述】

在高考作文评分发展等级要求中,有两处提到材料:一处提出材料要丰富,一处提出材料要新鲜。所谓材料丰富,就是选材要广泛,要有足够多的材料论证观点;所谓材料新鲜,就是要关注身边最新、最热点的时事要闻。

举例论证,就是通过列举具体实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论证时所列举的事例必须典型,叙述要简洁明了,高度概括;所叙述事例的重点部分要突出;叙事之后,要有精当的分析论述,将摆事实和讲道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范文解析

高考语文突出体现高考内容改革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四个方面的考查,通过形成“一点四面”实现高考语文的育人导向。学生熟悉的话题、生活中学生经常遇到的社会现象、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文化社会现象等都应该成为我们选材的对象。精选材料内容,从熟悉的题材或社会热点问题切入,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引领我们关注社会生活,思考个人成长方向,这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选材宗旨。

文章针对河南新乡一大学生闫某因在家乡猎捕16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和购买1只苍头鹰,而被判刑十年半引发热议这一热点话题展开论述。文章立意巧妙,不偏不倚,既不赞同说量刑过重,也不赞同说处罚过轻,而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立足律法,依法做出了相应的公正判决,我们就没有必要去探讨这个案件量刑轻重的问题了。”然后运用大量假设论证,并辅之以非常贴切的事例,使文章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材料丰富。

作文材料本身是对大学生犯法的热议,有人认为过重,有人认为过轻,法院依法判案。材料本身就是一个辩证的设计,涉及学生,涉及法律制度,贴近学生生活。这样让学生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充分发散思维。文章选材非常贴切,做到了高度类似,同样是生活中的案件,同样是涉及学生的,同样是法院依法判案的,同样是判决后的各种议论,举例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选例,既体现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选材宗旨,也高度契合了材料本身,有举一反三的说理效果。

类文生成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选材,要联系社会现实的类似现象,进行类比。但是,我们在写作中常常缺少合适的例子,或者举例类比不当,使得说服力不强,造成论证乏力。这里所说的类比事例,就是指选例与材料中的相关方行为在本质上有同一性。在具体写作任务驱动型作文时,应该怎样选材呢?

扩大阅读面,积累素材

除了课堂内的阅读,我们在平时要多阅读,尤其是要多读报,要多关注一些时事话题,如环保、教育、娱乐、科技等。而且,读了以后要有自己的思考,它们对自己有哪些感悟,那么,一旦在写作中真的碰到这类题材,由这个材料引发议论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在备考时,我们也可以把平时所做的阅读理解材料收入自己的素材库,并从中提炼出相关话题,以备不时之需。

选择素材要遵循三个原则

一要“新鲜”,只有选取新近发生的事件进行评说,读者才愿意看;二要有“亮点”,即所选的新闻要有与众不同之处,或是重大事件,或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要能吸引人;三要选自己熟悉的、有话可说的材料。新闻包括时政、法律、经济、民生、教育等众多领域,自己熟悉哪类知识,一般就选哪类新闻,这样才有话可说,才能说到点子上。

选材对象既可以是“个例”,也可以是“泛例”

“个例”就是具体的事例,就是紧扣中心观点,选择一个典型事例,详细地叙述下来。当然,这种具体叙述是相对于概括性的事例来说的,不可像写记叙文那样过于详细,只要把事情说清楚即可,因为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的。“泛例”就是概括性的社会现象,它是舍弃了具体人物、时间、地点等因素,加以概括归纳出来的一类一类的“泛指事物”。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根据写作实际恰当处理好“个例”与“泛例”的选择。

有感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法律热点论文篇(6)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ing history of heat transfer, the heat transfer about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he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 tells the story of two kinds of heat transfer theory. Finall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object in the industry in the heat transfer process were introduced, and emphasizes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evaporator

Keywords: heat transfer, heat transfer, evaporator

中图分类号:TL331 文献标识码:A

一传热发展

对流换热的真正发展是在19世纪末叶以后。1904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特的边界层理论和1915年努塞尔的因次分析,为从理论和实验上正确理解和定量研究对流换热奠定了基础。1929年,施密特指出了传质与传热的类同之处。在热传导方面,法国物理学家毕奥于1804年得出的平壁导热实验结果是导热定律的最早表述。稍后,法国的傅里叶运用数理方法,更准确地把它表述为后来称为傅里叶定律的微分形式。热辐射方面的理论比较复杂。1860年,基尔霍夫通过人造空腔模拟绝对黑体,论证了在相同温度下以黑体的辐射率(黑度)为最大,并指出物体的辐射率与同温度下该物体的吸收率相等,被后人称为基尔霍夫定律。1878年,斯忒藩由实验发现辐射率与绝对温度四次方成正比的事实,1884年又为玻耳兹曼在理论上所证明,称为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俗称四次方定律。1900年,普朗克在研究空腔黑体辐射时,得出了普朗克热辐射定律。这个定律不仅描述了黑体辐射与温度、频率的关系,还论证了维恩提出的黑体能量分布的位移定律

二传热的基本方式

(一)热传导

热传导又称导热,是借助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振动以及自由电子的热运动来传递热量的过程。当物质内部在传热方向上无质点宏观迁移的前提下,只要存在温度差,就必然发生热传导。可见热传导不仅发生在固体中,同时也是流体内的一种传热方式。

在静止流体内部以及在作层流运动的流体层中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传热,是凭借流体分子的振动碰撞来实现的,换言之,这两类传热过程也应属于导热的范畴。

所以说:固体和静止流体中的传热以及作层流运动的流体层中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传热均属于导热。

(二)热对流

热对流是利用流体质点在传热方向上的相对运动来实现热量传递的过程,简称对流。根据造成流体质点在传热方向上的相对运动的原因不同,又可分为强制对流和自然对流。

若相对运动是由外力作用引起的,则称为强制对流。如传热过程因泵、风机、搅拌器等对流体做功造成传热方向上质点块的宏观迁移。

若相对运动是由于流体内部各部分温度的不同而产生密度的差异,使流体质点发生相对运动的,则称为自然对流。

例如,我们可以观察到燃烧炉上方的空气是晃动的,这是因为靠近炉子表面的空气被加热升温后,密度减小而上浮,离炉子表面较远的空气温度相对较低,由于密度较大而下沉,冷、热气团形成自然对流的结果。

流体在发生强制对流时,往往伴随着自然对流,但一般强制对流过程的速率比自然对流的大得多,故在工业换热设备中,流体中的热对流过程通常控制为强制对流方式。

(三)热辐射

热辐射是一种通过电磁波来传递热量的方式。具体地说,物体先将热能转变成辐射能,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中进行传送,当遇到另一个能吸收辐射能的物体时,即被其部分或全部吸收并转变为热能,从而实现传热。

根据赫尔-波尔兹曼定律:凡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均具有将其本身的能量以电磁波的方式辐射出去,同时有接受电磁波的能力,且物体的辐射能力大致与物体的绝对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

三传热的原理

(一)对流传热:对流传热大多是指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传热,其传热速率与流体性质及边界层的状况密切相关。如图在靠近壁面处引起温度的变化形成温度边界层。温度差主要集中在层流底层中。假设流体与壁面的温度差全部集中在厚度为δ1'的有效膜内,该膜既不是热边界层,也非流动边界层,而是一集中了全部传热温差并以导热方式传热的虚拟膜。对流传热速率方程可用牛顿冷却定律来描述,该定律是一个实验定律:对两侧流体,均可使用牛顿冷却定律,即:Q=αAΔt 式中:Q----对流传热的热流量,W;A----对流传热面积,m2;Δt----壁面温度与壁面法向上流体的平均温度之差,K;α----比例系数,称为表面传热系数,W/(m2.K)对流传热过程的计算,归结为如何获取。一般由实验 测定,采用科学的试验方法。

(二)多个分散相液滴在连续相中发生相变时的直接接触传热的过程

当连续相中有多个分散相液滴时,其发生相变的开始阶段,泡滴直径相对于连续相液面直径来说比较小,泡滴之间不会发生相互挤压和碰撞;当泡滴长大到一定程度,而且泡滴分布又较为密集时,它们就会相互挤压,碰撞,然后破裂,此时建议仍采用基于平均表面积的平均传热系数[1]对传热过程进行描述。

在直接接触传热过程中,体积传热系数是表征传热效率的重要参数,体积传热系数的定义式为:

式中—体积传热系数,

—时间内的换热量,

—与分散相发生热交换的全部连续相体积,

—连续相与分散相的平均温差,

—时间,

在此基础上,通过基本的流体力学理论和多相流传热理论,建立了一个更加接近实际情况且具有较强通用性的汽一液一液三相垂直管内充分发展流的流体力学模型和体积传热系数模型,为直接接触传热在工业发展中的应用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

齐涛等[2] 在一气升式外循环实验设备中研究了冷剂正戊烷与热流体水在垂直管内直接接触汽化的传热过程。他们根据单液滴在不互溶液体中直接接触传热的瞬时传热系数的关联方程式,也推导出多液滴汽化过程中局部和平均体积传热系数的表达式,对体积传热量及体积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四物体传热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

在工业实际生产中,物体传热被广泛应用如直接接触传热的蒸发器。蒸发器是将燃料(通常为煤气和油)与空气混合后,在浸于溶液中的燃烧室内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和烟气经燃烧室下部的喷嘴直接喷入被蒸发的溶液中。高温气体和溶液直接接触,同时进行传热使水分蒸发汽化,产生的水汽和废烟气一起由蒸发器顶部排出。其燃烧室在溶液中的浸没深度一般为0.2~0.6m,出燃烧室的气体温度可达1000℃以上。因是直接触接传热,故它的传热效果很好,热利用率高。由于不需要固定的传热壁面,故结构简单,特别适用于易结晶、结垢和具有腐蚀性物料的蒸发。目前在废酸处理和硫酸铵溶液的蒸发中,它已得到广泛应用。

五总结

本文对传热发展及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叙述,由于传热过程的复杂性,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流传热和多个分散相液滴在连续相中发生相变时的直接接触传热方面。因此,对多个分散相液滴在连续相中发生相变的直接接触传热进行研究,另一方面,直接接触传热在蒸发器中的应用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随着对直接接触传热过程研究的深入,其在工业工程中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广。

法律热点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21世纪是知识竞争、人才竞争的新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离不开高尖端的知识资源。而人才是知识的拥有者和创造者,时代的发展要求人才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不仅要掌握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摒弃传统陈旧的老套路,不断改革、创新,寻找一套适应新世纪人才标准的培养模式。热学是国内物理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并且在该专业领域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作为物理学专业的基础学科,若不能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该课程,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将有很大的影响。近年来,国内的热学教育工作者针对于热学教学做出了深刻研究,并且提出了较为科学可行的建议。我校已经开设热学课程多年,并且任课教师也对该课程不断改善教学模式,提升了教学质量,在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应用结构教学法

结构教学法是指在课堂上应用知识结构以及知识点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教师要抓住热学的知识结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很好的组织和应用。这就要求在理论教学中,不单单要传授给学生热学研究的发展历史、对象、方法,还要向学生们介绍热学的基础理论结构体系,从而让学生系统的掌握热学专业的基本内容、知识结构,并认识到热学在物理学的学习中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对各章内容进行讲解之前,首先要依据课程的目录安排,讲解本章的知识结构,并介绍知识发展的思路,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条理的学习。比如在学习《热力学第一定律》这章内容时,第一要介绍功、内能、热量这些物理量的基础概念;第二要引出热力学第一定律,接着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如理想气体中的典型应用。如此一来,学生带着疑问来接受知识,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对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掌握和理解。并且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索问题,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抓住热学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组织好课堂教学内容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因为知识本身并非是单一存在的,而是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并且各知识点都是围绕一条主线而展开的。所以,在讲课过程中就要抓住这条主线,将各知识点很好的联系在一起,贯穿起来教学,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热学理论中,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一起构成了热力学的主要理论基础,两个定律互相独立,又相互联系。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从表面上这两个定律好像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主线,那就是"能量"。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宏观物体与热现象过程有关的能量守恒定律,功和热量都是系统在过程中能量变化的量度,是内能、热量和功之间"数量"上的关系;而热力学第二定律中介绍了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机械能)相互转化的问题,用于解决热现象有关过程的方向问题,实际来讲,仍然是有关"能量"的理论研究。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抓住"能量"这一主线,组织安排好功、热量、内能等方面的计算教学,并展开过程可逆性的讨论,从而使得学生更加全面理解和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二、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热学专业课程的基本内容具备较为完整的体系结构,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基本概念要进行精讲,同时注重物理思维方法的培养,在教学中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于选讲的内容以及扩展教学部分,教师可根据课时安排以及学生要求,自行安排教学。课堂教学未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可作为学生课外阅读范围。我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搭建了相互讨论、学习的平台。在教学的过程中安排了课堂讨论环节,将讨论的时间以及具体章节都会提前通知,以方便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学生可以从老师所列的论题中选择自己有兴趣的,分小组进行讨论。老师将巡回于各讨论小组之间,进行适当的指导。采用课堂讨论的辅助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讨论过程中,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有时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或者存在错误理解,这样在讨论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疑问或者矛盾,当老师进行了正确的引导和讲解后,学生会对该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达到提高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

热学教学中的微观理论多为抽象的概念,因此传统教学中枯燥的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如何使这些抽象的概念更为形象、直观的展现于学生面前,是现代教学中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多年的教学经验的积累,我们对热学中抽象的概念制作了图文并茂的电子课件,在教学过程中展现给学生,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思维的难度,使学生对抽象的概念有了更加形象、直观的理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然而多媒体课件仍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将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模式巧妙的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共同服务于热学的课堂教学。

结论:

物理学是物质结构以及物质运动规律的深度解释,物理学势必会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发挥其重要作用,并将占据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因此,热学作为物理学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势必会进行重大的教学改革,以适应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物理学人才。在热学教学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极为重要。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也就没有学习动力,被动、枯燥的学习一定不会掌握到知识的真谛。因此在教学中要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和理解物理学知识。

参考文献:

[1]赵秀琴.科学教育专业热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2]李海琴.热学教学改革初探[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5(S3)

法律热点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121-03

“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是地方性院校的办学宗旨。为适应这一形势,我校这类新升本科院校必须一切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倡导理论课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对热学和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课程整合已有许多文献[1-3],但是,本文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对《热学》与《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以下简称“热统”)两门理论课进行整合与改革,突出适应我校的富有特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

一、课程整合的原因

1.教学现状。我校2011级物理学专业的培养方案是把“热学”安排在第三学期上,共72学时;而“热统”安排在第六学期上,共54学时。2011级应用物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是把“热学”安排在第三学期上,共54学时;而“热统”安排在第六学期上,共54学时。2011级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的培养方案是不开设“热学”,而“热统”安排在第六学期上,共54学时。2012级、2013级的培养方案是把“热学”和“热统”课时数都减为54学时,所开设的学期不变。这样,由于我们这种地方性院校学生基础较差,学生对“热学”知识的掌握不深入,两门课的跨度时间又过长,导致上“热统”的时候老师还要再详细地给学生复习“热学”部分基础知识,导致“热统”教材中的热力学部分的讲解占用大量的时间,在有限的课时内不能更多讲解系综理论的内容,以及介绍与课程有关的前沿知识和应用,不能突出“热统”这一门课的核心地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得不到保障。

2.“热学”与“热统”内容的重复性。目前,我校物理学专业“热学”和“热统”课程使用的教材为:李椿、章立源、钱尚武编的《热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4],其结构基本上先是微观理论部分,后是宏观理论部分,最后是物态与相变。汪志诚编的《热力学・统计物理》[5](以下简称“热统”),内容包括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两个部分,其中热力学讲授的主要是热力学的基本定律、热力学函数、相平衡与化学平衡等;统计物理部分主要讲授玻耳兹曼系统、玻色系统、费米系统、系综理论、涨落理论和非平衡态统计理论初步。据统计,“热统”课程中热力学部分和统计物理部分各占总内容的46%和54%。而“热学”课程中的热力学定律部分和“热统”课程中热力学的部分内容重复率高达2/3,“热学”中统计物理部分和“热统”中统计的部分内容(玻耳兹曼统计、能均分定理、麦克斯韦分布等)重复率近1/4。按照这样的课程设置进行授课,我们新升本科院校的办学宗旨难以得到很好的实现。

二、“热学”和“热统”课程的整合思路和整合原则

“热学”和“热统”课程整合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知识发展的需求,其知识体系符合培养地方院校培的人才培养模式,既要整合重复部分又要强化与现代科技的联系,增加实践部分,淡化传统部分。第一,“热学”和“热统”整合后应保持原有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以热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为主线,突出热物理学的学科特点,突出热物理学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第二,“热学”和“热统”的整合要符合教学的基本规律、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宏观热现象入手,通过合适的实验定律、逻辑演绎推理,去认识微观热现象的本质,又从微观入手,建立物理模型、物理过程,应用统计物理学的方法理论分析物质的宏观特性,如图1所示。第三,“热学”和“热统”整合后的内容渗透现代化知识。整合后,老师可以在每一章之后把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新成果、新方法和新理论充实到课堂教学中来,便于学生瞻望热物理学与近代科技前沿之间的发展关系,开阔眼界,启迪思维,增强热物理学的实用性,避免学生总是认为热物理学的知识太老了,与现代生活没有联系。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改革

结合我校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基础、师资队伍、教材建设等各方面的情况,“热学”与“热统”课程独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两本教材教学,对相同、重复的内容合二为一进行教学,根据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合理选取教学内容:第一,授课内容的整合。可以将《热学》整合为五章,其内容包括:绪论―温度―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气体分子运动论,第四学期开设。在第一章温度的物态方程部分增加介绍与物态方程有关的几个物理量:体胀系数、压强系数和等温压缩系数(为《热统》中的内容),将《热统》整合为六章,其内容包括均匀物质的热力学性质―近独立粒子的描述―玻耳兹曼统计―玻色统计和费米统计―系综理论―涨落理论,第五学期开设。这种编排体现了热物理学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严谨性和科学性,体现了从宏观到微观,又综合运用宏观微观两种方法阐明物质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转化规律。这种体系避免了两门课程内容不必要的重复,知识点之间更具很好的衔接,这种安排在教学体系上一气呵成,有利于必课时数大大减少的新形势下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能有相对充足的时间介绍统计物理,以便于把热物理学这门学科拓展为既老又新的知识。第二,在“热统”教学中大量削减热力学内容。在“热统”中主要讲授统计物理的理论和应用。关于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在“热学”中已作过较详尽的讨论,不作更多的介绍。在“热学”中已讨论较多的“麦-玻分布(最可几分布)”也尽量不再重复,只将它作为系综理论的结果讨论。这样,还可以更好理解宏观理论与微观理论的统一,使学生认识上一个层次。第三,适当增加实践课。每学期安排1~2次专题讲座,请外校或本校的资深专家教授介绍热物理学学科的最新进展,如负温度的概念、熵在信息和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等。通过这种方式将前沿科学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这不仅避免了学生急功近利的想法,还引导学生对旧知识、物理学史的更深的理解,而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科学家正在向大自然探索的问题以及解答这些问题经常使用的方法,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富有竞争能力的人才创造了条件。第四,为考研学生进行辅导。据调查,我校毕业的学生考研的仅占4%左右,大部分毕业生都到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对于少数考研学生而言,整合后的知识内容可能不满足考研的要求,老师可以专门给考研学生集中进行辅导,再增加整合后没有讲到的又与考研有关的内容,强化考研章节。

四、改革教学方法

根据整合后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应新教学内容和新形势的发展,只有知己知彼地分析设计一种全新教学模式:精练地讲解整合后的重点内容+渗透现代化知识的精彩的PPT课件+广泛的师生研讨+课程内容相关知识拓展,并逐步形成“问题为纲,分层教学,师生互动,自主探索,协作讨论,课后辅导”的教学模式。例如,封闭系:近独立粒子的麦-玻分布、玻耳兹曼统计、玻色统计、费米统计这些内容是统计热力学的重点、难点,所以占用学时也是最多的,配分函数可说是本章的关键。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教会学生能利用统计物理“三步曲”熟练计算配分函数,从而求出所有热力学函数,并拓展其内容,总结研究热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思维,引导和协作学生研讨课程内容与前沿科学的新科技新成果的联系。实践表明,利用整合后的课程内容和改革后的教学方法对2010级物理学专业(1)、(2)班的学生进行教学,并做了问卷调查:学生的补考率相对整合前少了,大多数学生对热物理学有了新的认识,不再感到热物理学知识的陈旧,也排除了物理学专业的学生流传下来的物理学既难学又没用的观点,对学习物理学不再有盲目感了,了解到热物理学与科学研究息息相关,而且非常重要。例如:激光冷却、超导、超流现象都是与热物理学为基础的新科技成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

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作为物理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的“热学”和“热统”,其内容过多重叠而且知识陈旧。怎样整合两门课程,优化课程设置,以达到高效的教与学的目的,达到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我们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从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热学”和“热统”两门课程进行整合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理顺知识体系,删减重叠内容,增加现代科技内容,不但使总的教学时数减少(由72+72学时减为54+54学时),而且学生的物理概念、物理模型、物理过程进一步加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课程整合不仅没有削弱学生的物理基础,反而得到了加强。但是,在实施课程整合过程中有相当大的难度,不仅需要教师具有广博精深知识结构,还要富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进步,了解与本学科有关的前沿的新知识。

参考文献:

[1]谢国秋,刘仁臣,程和平.热学和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课程整合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0,(3):68-70.

[2]梅金硕,桂太龙,王,等.整合理论物理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探讨[J].信息技术,2012,(11):37-39.

[3]苏安.“热学”与“热力学统计物理”课程整合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8,(9):84-86.

法律热点论文篇(9)

作者简介:代乾(1981-),男,河北沧州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讲师;王泽生(1964-),男,天津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教授。(天津 300384)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2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G-12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074-02

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实施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热能与动力本科专业更名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由专业名称可见该专业的内涵更加广阔和深远,从而也说明随着能源动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问题地提出,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大约有170多所高校设置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1]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科技和社会问题。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意识的能源工程专业人才是本学科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热工系列课程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体现教育教学理念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学生知识结构的中心环节,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体现热能动力技术学科内在规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极为重要。[2]为了使该课程适应新的要求,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改革,以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同时对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施混合式教育方式

开发混合式学习方案的关键因素在于确定适当的时机,使用适当的混合方式,为适当的学生施行教学。而教师想要运用适当的混合方式需要考虑学习地点的设置、信息传输技术及时间的安排、教学策略和绩效援助策略等。[3]混合式教学模式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4-6]

1.前期分析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有认知、有情感的,学生本身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社会特征都对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产生影响,教师进行学生特征分析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和学习风格,从而为后面的学习环境设计和媒体的选择提供依据。

2.混合式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教师应按照教学进度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设计教学活动,同时要参照已经设计好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其呈现形式,将其与具体的章节知识点相关联。教学活动的作用在于为学生创造具体的学习情境,并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因此恰当的教学策略对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尤为重要。

3.网络教学平台及教学资源建设

网络的对于教学来说不应当只是教学内容,而更多的应该是支持教学交互、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教学交互、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有一个集教学内容与管理、课堂教学、在线教学交互、在线教学评价、基于项目的协作学习、发展性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教学平台来支撑混合式教学。本校对“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原有的教学网站进行了全面改版,并于2010年先后投入运行。其中“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网站主页如图1所示。网站按照省部级精品课程的要求制作,网上教学内容详实,包括课程的概况、教学文件、习题及答案、实验实践教学等各种资源。学生可通过浏览网站学习更多的知识,这对课堂教育来说是一个非常有益的补充,并有助于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二、教学内容优化

“工程流体力学”是理解能源动力系统工质流动与流量、能量分配的基础。“工程热力学”是研究如何充分和有效利用能量的学科,其基本内容是热力学基本定律和工质热物性、热过程的研究,是理解能源动力系统中能量转换基本规律和提高系统能源利用效率的理论基础。“传热学”研究热量传递的基本规律,是理解和控制能源动力系统热量传递过程的理论基础。“热工学”集成了“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和核心内容,为能源动力类安全工程专业等提供必要和少量学时的热工理论基础教育,也是其他非能源动力类专业节能技术及应用的理论基础课程。“热工测量技术”和“流体热工基础实验”课程则是关于“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的实验理论的技术基础课程,旨在揭示相关课程的实验研究目标、原理、方法以及应用。

1.热工系列课程间内容关联性分析

(1)“工程流体力学”与“工程热力学”在教学内容的关联性之处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工程流体力学”中的一维无粘性重力流体流动能量方程(伯努利方程)与“工程热力学”中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稳态稳流能量方程式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后者是普遍适用的能量方程式,而后者是前者在一维无粘性重力流体条件下的特例和不同的表达方式;“工程流体力学”中的可压缩流体流动基础与“工程热力学”中的气体和蒸汽的流动研究对象及理论基础完全相同,只不过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前者强调流动特性,后者注重能量传递与转换过程。

(2)“工程流体力学”与“传热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和延续性,主要体现在“工程流体力学”中粘性流动方面与“传热学”中对流换热方面的相关内容,具体为:

1)研究对象均为传递现象,“工程流体力学”研究的是动量的传递,而“传热学”研究的则是热量的传递,其规律及分析方法具有类比性。首先,传递驱动力分别为速度差和温度差;其次,传递方式均为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其中对于分子扩散基本规律两者具有类似的形式,即牛顿摩擦定律及傅里叶定律,也均有描述传递能力的物性参数,即运动粘度(m2/s)和热扩散系数(m2/s),而且流动边界层与热(温度)边界层具有相似的定义和相同的边界层结构;最后,描述传递现象的控制方程,即动量微分方程式(N-S方程)和能量微分方程,也具有相似的形式。这也是“传热学”中动热类比分析方法(类比律,即将阻力实验结果直接用于表面传热系数的计算)的理论基础。

2)如果粘性流体流经壁面且具有与壁面不同的温度时,就会同时发生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现象。此时“工程流体力学”与“传热学”研究的是同一现象的不同方面的特性,即阻力特性和传热特性。一般阻力特性是传热特性研究的基础,某些特殊情况(流动及对流换热具有耦合特征)下两者相互影响,如流体外掠平板的层流与紊流流动及对流换热、圆管内层流与紊流流动及对流换热、外掠圆柱的层流与紊流流动及对流换热、各类自由流动及对流换热等等。显然在此类教学内容中,“工程流体力学”是“传热学”的基础。

3)具有相同的分析、计算方法。正是由于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具有相似的形式,理论分析法(包括微分方程组求解及积分方程组求解)、模化实验方法(相似原理)、数值计算方法均可应用于阻力特性和传热特性的研究,甚至同一数值计算商业软件(如FLUENT、ANSYS、PHINICS等)可同时分析求解同一现象的阻力特性和传热特性。因此在研究方法上,“工程流体力学”与“传热学”是并行的或者说是相同的。

(3)“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在教学内容具有关联性之处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工程热力学”中有关热量传递只是讨论热力过程中热量传递的量,而“传热学”研究的是热量传递的机理、方式、影响因素、计算方法。在“热力学”中热量的单位是q(J/kg),而“传热学”中热量(热流密度)单位是q(W/m2),可见后者强调的是热量传递的速率及能力,而后者以前者的理论(即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规律)为基础;“工程热力学”中有关湿空气焓及含湿量变化规律与“传热学”中的热质交换有着内在联系。如电厂冷却塔中,“工程热力学”讨论了其工作原理及状态参数的变化,而“传热学”则讨论了其热湿交换的具体方式和传递速率。

2.热工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优化原则

依据培养方案,流体热工系列课程时间安排顺序是“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或“热工学”)—“热工测量技术”,“流体热工基础实验”课程与上述课程并行安排。因此,热工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优化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1)安排在前的课程。教师除完成本课程教学内容外,须根据上述各课程之间知识点的关联性,有意识地为后续课程涉及的内容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师需要向“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课程任课教师了解相关的内容,如一元绝热稳定流动的能量转换规律、相似原理等等,在“工程流体力学”的教学中兼顾这些内容的教学需求。

(2)安排在后的课程。教师依据上述各课程之间知识点的关联性分析,在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须了解前面课程任课教师的授课内容和方法,精选授课内容,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使该课程与前面课程有机衔接,且注意采取比较教学法,让学生更容易掌握课堂知识。

(3)“热工测量技术”和“流体热工基础实验”课程。课程任课教师应了解和引用其他理论课程相关教学内容,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如温度测量,教师除加强温度测量原理、仪表、标定及使用方法教学外,对于高速气流温度测量,需引用“工程热力学”中气流一维绝热流动能量方程以及滞止温度和气流温度的关系等相关理论知识,说明气流速度对温度测量误差的影响;而对于高温气流温度测量,需引用“传热学”的辐射换热相关理论,说明辐射对测温误差的影响以及消除误差的措施;而对于铠装热电偶或在加温度计套管情况下,还需引用“传热学”的通过肋壁导热的相关理论,说明套管的存在对温度测量误差的影响以及消除误差的措施。

三、结束语

经过一定时间的教学体验和学生的反馈表明,该教学模式使教学效果得到很大提高。笔者认为在以后的教学当中,要把这种模式继续深化并推广到其他课程的教学当中,热工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必然会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宋文武,符杰,李庆刚,等.关于构建“热能与动力工程”大专业多方向课程体系的思考——基于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1,28(4):44-48.

[2]战洪仁,张建伟,李雅侠,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08,99(1):19-21.

[3]Matt Donovan,Melissa Carter.Blended Learning:What Really Works[J].CLASTD,2004,(2).

法律热点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279-02

21世纪,在信息技术空前繁荣的大背景下,网络已经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虚拟课堂”。如何把握在“虚拟课堂”中学生的思想行为成为当前德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网络热点问题为切入点,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所采集数据的分析来探究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多个层面。

一、研究内容、对象及方法

研究内容分两部分,第一,网络热点问题的概念、形成模式及发展路径;第二,当下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网络热点与网络热点问题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网络热点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容在时时更新。但网络热点问题是对诸多网络热点事件反映出的共同特征的凝炼,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在互联网上传播的种种事件,能够引起较多网民共同参与,大多带有网上炒作痕迹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有关百姓民生的事件,二是有关政府官员问题的事件,三是有关国家利益问题。 所有具备以上特点的问题都可以称为是网络热点问题。这些问题的发展路径也大体一致,网上迅速传播、固定人群炒作,利用网民的心理诉求,达到被关注的目的。作为网络热点问题的受众群体之一,大学生在网络热点问题产生及传播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受到的影响是本文探究的第二个问题。具体来看,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大学生与网络的关系,其次大学生对网络热点问题的认识程度,再次大学生对当下网络热点问题的态度,最终通过以上问题的解决得出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诸多方面,进而提出应对策略。

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上海市四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主要研究方法是实证研究,第一,通过问卷调查法掌握一般信息。第二,谈话法,选取代表性事件与大学生进行个别深入交谈,可以获得个性化的看法和观点。第三,深入高校跟踪调查,主要是观察大学生网络生活的真实形态。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影响范围广,关注网络热点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

问卷调查显示,四所高校平均97.2%的大学生每天上网,56%的学生上网时长超过1小时。而在问及上网目的时,80.7%的学生填写为获取信息。剩余部分学生上网的目的是为了纯娱乐、处理邮件及逛电子商场等。但是在所有上网的学生中,高达95.4%的学生表示会关注网络热点问题。其中24%的学生表示会简单浏览相关问题及热点评论,而80%以上的学生表示会特别留意网络热点问题,而且会即时跟踪热点问题的发生、发展及影响等。

调查数据显示,所有在校大学生都表示有必要了解网络热点问题,且其中60%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在关注热点问题的目的一栏中,60.6%的学生是为了解社会动态,拓展知识面,22%的学生填写为了丰富课余生活,有5.3%的学生目的不明确,其余学生认为关注网络热点仅为娱乐和休闲。

2.影响程度深,大学生成为对网络热点问题进行转发、评论的主力军

调查结果显示,64.9%的学生对特别关心的事件会进行转发,19%的学生会与同学分享这些热点问题,并且会主动与同学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80.7%的学生表示会对网络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同时会对问题进行评论、跟帖或发微博表达自己的想法。问卷中所列举的2013年以来的几个热点问题中,93.7%的学生都表示不同程度地了解,并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而且有62.3%的学生表示已经发表过对一些问题的评论。但是在问及其对网络热点问题的看法是怎么形成的问题时,有77%的学生表示,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观点并发表评论的,而仅有2.2%的学生表示曾与老师进行过沟通交流,而后发表评论。

3.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双面影响

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效调动学生关注世情、国情、社情、民情的积极性。例如,在个案调查问卷中,有68.8%的学生表示已经对“”问题有了解,20%的学生表示愿意进一步了解问题,并会深入思考其对国家、社会的影响。对大学生良好价值观念及道德情操的养成起到促进作用。在调查过程中,约谈的几位学生对“复旦学生铊中毒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对投毒者行为表示气愤,一校学生为此还成立了法律社团来宣传法律案例、普及法律知识。可见,一些网络热点问题可以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起到警示作用。网络互动有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问题,参与社会实践,进而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90后大学生的特点之一,便是把网络当成生活,个性张扬,以自我为中心。参与网络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评论和观点交流,形成了大学生之间思想碰撞的一种新方式,可以在网络这样的虚拟空间增加大学生的互动交流,打开其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新窗口,进而促进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

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具有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网络热点问题本身的负面性质,不利于大学生积极价值观的养成。以2013年4月发生的热点网络舆情事件为例,共统计了18个热点问题,其中有9个问题,是涉及腐败、社会公平、犯罪、死亡和暴力等问题。这样的事件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热议,对参与其中的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标准必然产生负面影响。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养成的过渡阶段,很容易因认识不清而引发过激的行为和言论。其次,网络热点问题发生的频率高,容易引起大学生不良的网络生活习惯。网络热点问题具有交替发生的性质,往往一个问题影响力减弱是因为被另一个新问题所取代,此起彼伏的热点问题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引发大学生网络生活紊乱,近而影响到学生正常的生活秩序。再次,网络热点问题传播速度快,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影响大学生政治信仰。网络热点往往更多地同情弱者和失败者,而在弱者面前国家法纪与社会制度显得无情和伦理缺失。在思想活跃,接受中西方教育的大学生中间容易发出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声音,形成无政府主义、民族主义思潮漫延的趋势。最后,大量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热点问题冲击着大学生的传统伦理信仰。大学生往往对离自身环境差别较大、自已不熟悉领域的热点问题更感兴趣,而这些事件往往对正处青年时代的学生的伦理价值观形成产生冲击,比如2013年以来发生的“李××事件”、“网络大V薛蛮子”案等。还有,部分网络热点问题被拥有技术优势的西方恶意利用,混淆视听,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影响恶劣。西方恶意机构对一些有利用价值的国内网络热点问题进行炒作,并雇用水军主导舆论导向,从而扰乱中国正常的网络秩序,而大学生对这样的信息技术攻击并没有防备,成为受害者。

三、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造成负面影响的应对措施

在当下信息化时代,如何能够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如何能够引导学生规范使用网络,正确看待网络热点事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应该建立以高校、研究中心、课堂教学以及学生为主体的四维体系,以应对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不良影响。

1.高校应建立长效严控机制,警惕不良网络热点问题散播

要实现对网络热点问题的正确把握和引导,建立长效保障机制是必要条件。首先从制度保障入手,高校应建设一套完整的网络使用相关规定,以手册形式分发学生,以确保每位学生熟知学校的条文规定。其次成立专门的网络热点问题监管中心,对不文明、不规范使用网络行为进行严格管控。

2.加强网络健康教育,成立专门教育研究中心

目前,网络健康教育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一环。前文数据显示96.1%的高校网络普及率足以说明网络在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性。网络俨然成为一个虚拟的大课堂,把控监管这一课堂的“教学质量”,传统的管理模式明显存在不足。所以,就一般高校而言,成立专门的网络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十分必要。中心一方面可以进行相关问题的科研攻关,以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另一方面成立一支专门的教师队伍,专门从事网络思想教育工作,并深入学生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育。

3.将网络热点问题融入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

法律热点论文篇(11)

1.11984年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1)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教育事业。点评:侧重政治觉悟;(2)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点评:主要强调业务能力;(3)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点评:主要强调政治、业务理论修养和专业钻研;(4)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讽刺、体罚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点评:主要强调师生关系和教学方法;(5)奉公守法,遵守纪律;热爱学校,关心集体;谦虚谨慎,团结协作;与家长、社会紧密配合,共同教育学生。点评:主要强调公民人格修养;(6)衣着整洁,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点评:强调师德要求。概评:政治色彩浓,口号多;一般公民道德要求多;学识和业务要求少;表述含混,翻来覆去,逻辑感差;不易理解掌握,难以操作。)

1.21991年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思想,热爱教育事业,发扬奉献精神。点评:强调政治觉悟和工作态度要求;(2)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尽职尽责,教书育人。点评:关注业务能力;(3)不断提高科学文化和教育理论水平,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点评:强调专业自修;(4)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点评:规范师生关系和教学方法;(5)热爱学校,关心集体,谦虚谨慎,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作风正派。点评:从公民修养角度规范;(6)衣着整洁、大方,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点评:强调师德修养。概评:政治要求和公民修养多,但政治色彩有所减弱;业务能力表达弱;层次感有所增强。

1.31997年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依法执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点评:国家意识淡薄,政策法律意识增强;(2)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点评:工作态度表述充分具体;(3)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点评:师生关系表述充分具体;(4)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点评:专业自修;(5)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点评:关注公民修养中同事关系;(6)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点评:规范师德修养中与家长关系;(7)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点评:着重公民修养中品德要求;(8)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师德修养)概评:政策法律意识增强,但国家意识淡化;公民修养要求增强,但层次太多;师生关系表述充分具体,但业务能力要求淡薄;整体分得太细,详细欠当。

1.42008年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点评:国家意识与政策法律意识统一;(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点评:规范工作态度;(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点评:学生观念表述充分清晰,增加保护学生要求;(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点评:关注业务能力,体现新的理念;(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点评:公民道德与师德修养统一;(6)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点评:专业自律的新观念出现。

2、从上述师德规范文件看师德规范表述的发展趋势

2.1层次逐渐清晰,凸显职业特色。1984、1991、2008三个年度版本上皆六条,只有1997年版八条,表述方式各有不同,总的发展趋势是,由宽泛含混、层次不清、政治色彩浓厚的表述,走向分类科学、层次清晰、符合职业特色要求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