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副高级工程师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0 16:16:51

副高级工程师论文

副高级工程师论文篇(1)

1.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2.定性定量结合,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3多层次全方位考核,提高评价准确性。

4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全面衡量教职工的基本素质。

5.坚持以正确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全面考查教师的教育素质。

6.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辩证地测评教职工的工作效果。

7.坚持教与学相统一的观点,同时考核师生的教学过程。

二、评分的类别

1.学生评分

学生评分重点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语言表达、作业与辅导等方面进行评分,学生评分的信息采集方法是由学生填写《学生评教表》(无记名),由计算机统计每位教师的平均得分。

2.科组教师评分

科组教师评分重点从教师的工作态度、学习与提高、集体备课、教学组织、教学素养、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分。科组教师评分的信息采集方法是由各科组教师互评填写《科组教师评分表》。

3.级主任、科组长评分

级主任评分重点从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过程、教师素养、和教育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分。

科组长评分重点从教学态度、教学方法与内容、作业与辅导、学业考评和教学成绩等方面进行评分

4.中层行政评分

中层行政评分重点从日常考勤、师德师风、常规检查、教学素养、教学方法、业务学习、教育科研和教学成绩等方面进行评分。中层行政评分的信息采集方法是由中层行政听课、检查备课、检查作业以及检查教师业务档案后填写《中层行政评分表》。

5.分管副校长评分

分管副校长评分重点从工作态度,工作效果、工作水平和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分。

6.正副校长评分

正副校长评分重点从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效果、劳动性质、责任轻重、协调关系等方面进行评分。

三、具体计算方案

1.教师:

①上课教师期末奖金=0.1×学生评分十0.2×科组教师评分十0.2×级主任、科组长评分十0.3×中层行政评分十(工作量十5)

②级主任、科组长期末奖金=0.1×学生评分十0.2×科组教师评分十0.2×中层行政评分十0.3×分管副校长评分十(工作量十5)

③物理实验员、电教人员、化学实验员、生物实验员期末奖金=0.2×科组教师评分十0.2×级主任、科组长评分十0.2×中层行政评分十0.2×分管教学副校长评分十(工作量十5)

2.教辅人员、职工:取全体教师的平均值×0.80,再由各处室根据分工、工作态度、工作效果分开档次。

3.行政:校长期末奖金取全校最高五位教师总奖金的平均值

副校长期末奖金取全校最高十位教师总奖金的平均值

中层行政(教学)期末奖金=0.1×学生评分十0.2×科组教师评分十0.2×级主任、科组长评分十0.3×正副校长评分十(工作量十5)

非教学中层行政期末奖金由正副校长根据其工作实绩而定。

4、其它加分

每类均只取最高奖项记分,不累计记分。

(1)、指导学生获奖

教学指导学生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研机构举办的(以市教育局正式发文规定内容为准)各项竞赛活动(含德育、体育、音美学科竞赛)获奖。

部级:一等奖:4分;二等奖:3.8分;三等奖:3.5分

省级:一等奖:3分;二等奖:2.8分;三等奖:2.5分

市级:一等奖:2分;二等奖:1.8分;三等奖:1.5分

县级:一等奖:1分;二等奖:0.8分;三等奖:0.5分

(2)、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研机构举办的(以正式发文为准)教学教研活动(优质课、基本功竞赛等),撰写教改经验,论文等获奖。要求以获奖证书上盖的公章为准。

部级:一等奖:4分;二等奖:3.8分;三等奖:3.5分

省级:一等奖:3分;二等奖:2.8分;三等奖:2.5分

市级:一等奖:2分;二等奖:1.8分;三等奖:1.5分

县级:一等奖:1分;二等奖:0.8分;三等奖:0.5分

(3)、班主任工作

获学校文明班5次加2分;4次加1分。

(4)、教研工作

教师承担省级优质课或教研课加3分;

教师承担市级优质课或教研课加2分;

教师承担县优质课或教研课加1分;

教师承担校级优质课或教研课、见习课,对外公开课加0.5分。

(5)、(教育、教学论文)

论文由两人以上共同完成,其主研人员按下列相应奖励标准记奖,参研人员按下列相应奖励标准的70%记奖。

论文在国家核心刊物杂志发表的加4分;

在省级核心刊物杂志发表的加3分;

在市级核心刊物杂志发表的加2分;

在《新兴教研》上发表的加1分;

在学校《侨中导报》上发表的加0.5分。

副高级工程师论文篇(2)

与会专家经过紧张的评审,形成毛绒纤维推荐性国家标准及推荐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17项继续有效、24项修订、两项废止、一项协调、一项提请审议的复审结论;对于棉花推荐性国家标准及推荐性国家标准修订计划,24项继续有效、8项废止、9项修订、一项协调,其中,6项2006推荐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因修订时间跨度较长(10年),需要确认是否继续执行。此评审意见需要中纤局审议通过后上报国家标准委。

做“减法”的意义何在?

杜树莹在阐述会议主旨时指出:本次评审会是中国纤维检验局按照《国家标准委关于印发的通知》的部署和要求,为做好纤维推荐性国家标准集中复审工作而召开的,我局组织全国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纤标委)负责对现行纤维推荐性国家标准和制修订计划项目开展集中复审工作,形成废止一批、转化一批、修订一批的标准项目清单,重点解决现有纤维推荐性国家标准中存在的交叉、矛盾和滞后老化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标准的协调性、配套性、科学性和适用性,为推动纤维推荐性国家标准向政府职责范围的公益类标准过渡奠定基础。

杜树莹强调了此次会议背景:我国标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的出台,确立了国家标准、部(专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三级体系,当时的标准就是技术法规;第二阶段就是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出台,确立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w系,标准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第三阶段就是2015年《深化标准化改革方案》的出台,启动了国家标准改革工作,将形成政府标准和市场标准两大体系,只设强制性国家标准一级。依据改革方案,今年上半年我们进行了强制性标准的评估,下半年开始对纤维的推荐性国标集中复审。

她还指出,本次评审对象是纤标委归口(含中纤局管理),现行纤维推荐性国家标准和已经立项、正在制修订过程中的计划项目。其工作原则为:明晰范围、问题导向和立足长远。

据介绍,根据纤维推荐性国家标准类别,纤标委成立了棉花、毛绒纤维、茧丝、麻类纤维和其他共五个工作组。通过各组委员及相关专家召开会议审议各项标准自审意见,提出评审意见并填写《纤维推荐性国家标准集中复审一览表》,报纤标委。

如何把握评估标准的适用性?

评审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估标准的适用性:一是标准对应的产品、技术和服务是否已被淘汰,标准没有实施效益或无人使用。已被淘汰或无人使用的,应给出“废止”的结论。二是对于采标标准,对应国际标准是否已更新。有更新且适用我国情况的,应给出“修订”的结论。三是标准的内容是否与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情况相适应。不适应的,应给出“修订”的结论;适应的,应给出“继续有效”的结论。若标准涉及不同管理主体,无法直接给出“废止”或“修订”结论的,应给出“协调”的评估结论,并提供交叉矛盾的标准清单,指出交叉矛盾的主要内容,给出具体的协调建议。

毛绒纤维推荐性国家标准部分哪些废止、修订、协调和继续有效?

(一)建议废止。毛绒纤维推荐性国家标准方面:GB/T 13831―1992《骆驼原绒》,因GB/T 21977―2008《骆驼绒》已经,且明确规定“GB/T 13831―1992《骆驼原绒》予以废止”;GB/T 14269―2008《羊毛试验取样方法》,因不能满足所有羊毛试验取样的需求,且相应的试验方法标准中已有明确的取样方法,专家复审意见应予以废止。

(二)建议修订。毛绒纤维推荐性国家标准: GB/T 6978―2007《含脂毛洗净率试验方法标准》等21项纤维推荐性国家标准、3项计划项目,存在着同一类内容分散为诸个标准的情况,如兔毛和马海毛等系列标准,个别标准名词术语界定不严谨,标准中的有些内容已不适应实际需求,标龄较长且其文本的编写不符合规范要求等问题,专家复审意见应予以修订。

(三)建议协调。毛绒纤维推荐性国家标准方面:GB/T 19722―2005《洗净绵羊毛》与FZ/T 21002―2009《国产细羊毛及其改良毛洗净毛》,内容上存在着交叉、重复和雷同的情况,专家复审意见应予以协调,整合为一个标准。

(四)建议继续有效。毛绒纤维推荐性国家标准方面:专家们一致认为有9项纤维推荐性国家标准、8项计划项目应继续有效,这些标准主要包括三类:一是GB/T 6500―2008《毛绒纤维回潮率试验方法 烘箱法》等标准,为毛绒纤维基础性试验方法提供了支撑;二是GB/T 14593―2008《山羊绒、绵羊毛及其混合纤维定量分析方法 扫描电镜法》等标准,为毛绒纤维质量检验、客观评价、鉴别定量提供了关键性的方法标准;三是GB/T 27629―2011《毛绒束纤维断裂强度试验方法》等标准,为毛绒纤维的试验解决了方法问题,提高了试验精度,缩短了试验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这些标准在毛绒纤维的公证检验、监督检查、委托检验、企业自检、仲裁复验、进出口贸易的质量鉴定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且标准制定得相对科学、先进,可操作性强。专家们一致认为应继续有效。

(五)建议提请审议。复审中,对于GB/T 14271―2008《毛绒净毛率试验方法 油压法》,专家充分讨论但未达成共识。73%的专家建议废止,主要考虑到目前所使用的油压仪,年久失修且存在着漏油现象,而国内目前没有厂家生产此类产品并经过国家有关部门鉴定,而某机构在实施国家绵羊毛公证检验中使用此设备,受到专家的质疑。据了解新疆、青海等绵羊毛主产区目前不再使用此方法。经询南京和张家港两大羊毛市场,仍认可烘箱法的测试结果。27%的专家建议继续有效,阐述的理由是:此法简便易行,适用于牧商交易快速检测的需要。由于此方法的使用涉及到某区域绵羊毛公证检验工作,故作为问题提请纤维标准化改革工作主管部门中国纤维检验局局务会审议。

棉纤维推荐性国家标准部分哪些废止、修订、协调和继续有效?

(一)建议废止。GB/T 17686―2008《棉纤维 线密度试验方法 排列法》等 7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对应的技术及设备已被淘汰,无人使用,建议废止;1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废止。

(二)建议修订。GB/T 6097―2012 《棉纤维试验取样方法》等9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因标准技术内容需要调整,专家复审意见为建议修订。

(三)建议协调。GB/T 20393―2006《天然彩色棉制品及含天然彩色棉制品通用技g要求》,标准适用范围为纤维制品,需要与其他标委会协调。

(四)建议继续有效。专家认为GB/T 6498―2008《棉纤维马克隆值试验方法》等6项标准因强制性标准GB 1103引用,GB/T 13783―1992《棉纤维断裂比强度的测定 平束法》等1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属于基础性方法标准,GB/T 29886―2013《棉包回潮率试验方法 微波法》等2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属于先进方法标准,且标准使用的环境和对象未发生较大变化,专家们一致建议继续有效。15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继续有效。

(五)其他。推荐性国家标准制订计划20142175-T-424《棉纤维棉结和短绒测试方法 光电法》,中纤局纤维质量监督处处长熊宗伟提出该标准技术指标棉结和短绒属于关键技术指标,对于棉纺企业生产的质量控制意义重大,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现在的仪器化检验无法提供此项数据,棉纺企业普遍使用的罗拉检测法,效率低下不适合检验机构的大量检验使用,建议标准起草小组花大力气补充、强化标准比对试验数据,为后续加入棉花强制性标准提供依据。

副高级工程师论文篇(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断腾飞发展的中国,其时尚产业亦在不断创新、融合。独特的中国文化成为全球时尚灵感源,华语时尚力量在世界时尚格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在经济崛起的机遇中,建立更具包容性的文化与价值观念体系?如何通过品牌不同层次的布局,构建国家实现内涵式增长的战略性资源与塑造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载体?2011中国时尚产业论坛,将通过政府、企业、学术界和媒体之间的广泛对话,进一步探讨华语时尚作为世界时尚之重要一极,其价值意义及未来发展,为中国时尚产业发展及品牌建设提供前瞻性的思路和引导。

中国时尚产业论坛于2010年由中国时尚同盟和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联合发起,致力于为政府要员、商业领袖和知名学者提供一个高层对话平台,就时尚产业发展及品牌体系建构,阐明各自观点,增进和深化时尚相关贸易和投资联系,推动建立伙伴关系。本届论坛围绕“全球语境和中国价值”这一主题,就“中国,国际时尚之都离我们还有多远?”;“负责任的中国时尚”以及“消费新生代与未来中国时尚”等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和深度交流,共同展望中国时尚价值的实现。

主题大会:“全球语境和中国价值”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快速发展的中国时尚产业越来越庞大,也愈来愈快的融入全球时尚灵感源,作为独特且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和时尚价值观念体系的华语时尚正被更多更频繁的被中外时尚人士娴熟运通。向世界表明中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时尚个体,表明中国的时尚态度,表达中国的时尚观点和理念,从容彰显中国的独特韵味和本质个性,这就是中国带给整个世界的基本价值。

主题论坛一:中国,国际时尚之都离我们还有多远?

巴黎:贵族文化的传承,奢侈品牌对西欧文化软实力输出居功至伟;纽约:财富结构演变与新兴中产阶级崛起,以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成衣打破高级时装一统天下格局;东京:名师闯巴黎,让具有东方民族风韵的时装风格受到西方青睐,异军突起为世界时尚一级……上海,离下一个国际时尚之都还有多远?

主题论坛二:负责任的中国时尚

近年来,“责任消费”开始出现在公众视野,消费者通过选择性购买产品或服务来支持企业在履行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今年一些NGO组织报告公布资料显示的包括“苹果”、“耐克”在内的一些时尚巨头的供应链污染问题,再次引起了强烈的社会讨论,是做“时尚达人”还是做“污染纵容者”?如何从源头上培养中国时尚品牌不容回避的社会责任显得尤为重要,力争打造一个全世界认可的负责任的中国时尚的正面形象。

主题论坛三:消费新生代与未来中国时尚

随着80后、90后的长大,中国进入历史上第三个消费顶峰,消费结构也随之发生历史性的变化。目前 这个处于18-29岁之间的的消费人群已达3亿多,其消费潜力巨大,消费能力旺盛。相对60、70后,他们的购买力和时尚观正越来越多的影响了时尚产业。如何在这种消费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关键节点,打造既符合年轻人消费观念和时尚意识的品牌营销战略?

中国经济越来越成为世界多元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级。中国时尚如何在多极化的世界时尚中成为重要一级,体现自身的独特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行业精英们在本次本届时尚产业论坛中关于产业、品牌、文化等影响行业未来发展各个方面达成的共识与合作,无疑将为中国时尚力量更快更稳的融入全球时尚产业链注入新的动力,2011时尚产业论坛也将成为中国时尚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时刻。

论坛演讲嘉宾资料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 杜钰洲

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历任湖南常德纺织机械厂技术员、车间副主任、副科长,纺织工业部设计院工程师、设计室副主任、第一副院长、院长,纺织工业部副部长。1998年任国家纺织工业局局长。中共十三大代表。2001年2月至今任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 朱宏任

2003年12月任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

2008年07月任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

2009年04月任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2009年10月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 总工程师、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创始人 刘东华

2006年底创立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现任常务副理事长,柳传志先生任理事长。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由31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领袖、经济学家和外交家发起,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领袖俱乐部。

曾任《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兼经济日报出版社社长,《中国企业家》杂志在他的领导下成为中国主流商业财经杂志公认的领导者。

目前,刘东华先生正在打造一个安全、可信赖的决策者社交平台正和岛,该平台将在2011年下半年横空出世。

联想集团副总裁 姚映佳

主持建立联想设计团队多专业协同的组织架构及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设计理念,其设计或主持设计的产品多次获得美国TDEA设计奖、德国红点设计奖等著名设计奖项,对推动中国工业设计走向世界做出卓越贡献。

现担任中国流行色协会副会长、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SA)中国分会副主席、国际设计联合会(IDF)大中华区副理事长等要职。

施华洛世奇中国区销售及商务拓展总监 HERMANN WINKLER(文浩峰)

2002年加入施华洛世奇,先后于奥地利施华洛世奇总部任职产品经理及应用管理主管,后调任香港担任项目经理,负责施华洛世奇®元素的企业销售及业务发展工作。现为施华洛世奇®元素中国/香港地区销售总监。

曾任职普华永道顾问,持有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Universities of Innsbruck, Austria)国际商业学位、意大利米兰博科尼大学(Bocconi University, Milan/Italy)工商管理学位,瑞士圣加伦大学管理中心及香港大学学位。

山东如意科技集团董事长 邱亚夫

山东济宁市人,清华大学 EMBA,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纤协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济宁纺织商会会长,西安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客座教授。1992 年起历任山东如意集团副 董事长、副总经理。总经理,1998 年任山东如意科技集团董事长。

上海美特斯邦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成建

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中国流行色行业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1983 年开始涉足服装行业,1994 年创立“美特斯 • 邦威”品牌,以“生产外包、加盟和直营销售相结合”的经营模式,通过强化品牌、产品、营销网络和供应链的综合管理,实现质的飞跃。2008 年,美特斯邦威公司又推出全新的时尚休闲品牌“ME&CITY”。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巡视员贺寿昌

博士,教授,上海社科院研究员,交通大学兼职教授。现任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联合国创意产业高级专家,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理事长,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基地 ( 上海 ) 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第一副会长,上海信息协会副会长,第四届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被上海世博局聘请为 2010 年上海世博会 18 位主题演绎顾问之一。曾任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项目执行专家,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

国际流行色委员会主席 Ornella Bignami

拥有30年的时尚领域工作经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卓越的洞察社会变化和流行趋势的能力,在纺织、服装和家用纺织品行业赢得了较高的声誉。与多个以创意作为基本宗旨的公司合作。现担任国际流行色委员会(INTERCOLOR)主席,同时是巴黎PREMIÈRE VISION国际面料展、意大利PITTI FILATI国际纱线展、香港INTERSTOFF ASIA国际面料展等多个趋势研究团队的重要成员。 在意大利著名的BOCCONI、 POLITECNICO、 IULM等大学担任时装与产品设计管理专业硕士专业的客座教授。

日本时尚商务协会副会长 川村耕太郎

1963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政经学部经济学专业,曾就职于京商工会所,主要致力于中小企业经济活动的扶持工作, 并在文化艺术方面负责政府、产业界、市民的桥梁工作。2003年至今出任日本时尚协会专务理事, 与中国、韩国联合成立亚洲时尚联合会,以及以东京时装周为主体内容的日本时尚周推进机构、致力于生活文化、时尚产业的振兴与发展事业。

东华大学教授 卞向阳

著名时尚评论家、服装品牌和服装史学家、时尚产业和时尚文化专家。东华大学服装及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学部主任、博导,英国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特邀博士研究生导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服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主持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出版和发表《国际时尚品牌案例》、《国际时尚中心城市案例》、《国际服装名牌备忘录》、《时尚产业与城市文明》等多篇论著。策划和组织有多个大型服装专业活动及国内外著名服装品牌的设计及营销企划。多次担任大型服装设计及模特大赛的评委。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社会责任办公室副主任 阎岩

1991年起就职于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工作。曾先后任该中心对外合作部主任、贸易推广部主任、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副主任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纺织品服装国际贸易一站式全流程服务与供应链管理,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纺织产品开发媒体运营与市场营销等。

DNV挪威船级社大中国区可持续发展服务总监 黄振坚

负责 DNV 集团大中国地区能效管理、供应链、社会责任、解决方案、人员能力开发和培训等业务。曾任 DNV 香港、中中国和北中国地区的运作和地区经理;加入 DNV 之前曾担任跨国顾问公司的高级管理顾问,高科技企业的质量保证经理等职务。具有 20 多年的运营管理、供应商管理、风险管理、管理体系、解决方案、培训、评 估及审核的专业经验;覆盖汽车、电信、电子、软件、半导体、运输、服务等行业。是 CCAA / IRCA / IATF / VDA-QMC 注册主任审核员、DNV 社会责任报告审验员、 美国质量协会高级会员、英国特许质量协会会员和业务持续协会准会员。

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伟挺

浙江诸暨人,1963 年出生, EMBA 学历。1982 年至 1987 年为浙江省纺织工业公司计划经营科科员、副科长、科长;1987 年至 1990 年为浙江省轻工业厅计划物资处副处长; 1990 年至 1993 年为浙江绍兴市越城区副区长;1993 年辞去公职下海经商,在深圳创办华孚公司。现为华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伟挺从事纺织行业三十年,事业心强,好学求新,崇尚拼搏进取,作风严谨务实。他白手起家,用十多年时间将华孚发展成为色纺行业的国际品牌是一位受业界首肯和员工尊敬的企业家。

北京爱慕内衣有限公司总裁 张荣明

1987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首钢大学做老师,从事科研开发工作;1988-1991年期间,致力于研制和推广高强度金属加工涂层刀片;1991年,研制成功了超弹性记忆合金文胸底托;1992年正式接管了经营陷入困境的北京华美时装厂。因为曾有过记忆合金胸罩这样一个开发成功的新产品,他下定决心要开发自己的品牌,拥有自己的商标,自己控制这个市场。1993年3月8日,“爱慕”这个品牌正式在市场上出现了。

意大利安博思集团高级合伙人 Paolo Borzatta(博吾乐)

知名战略管理专家,致力于为各类企业和地区提供全球化战略管理服务,擅长的领域主要包括:企业战略、全球化战略、竞争战略分析和战略创新及发展,在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的竞争以及零售创新等领域有丰富经验。先后帮助超过100家知名企业全球领先的跨国集团以及多家中国大型企业实施全球扩张及发展,如: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百事可乐、诺华制药、海尔集团、鄂尔多斯集团等。

著述有大量的科技和管理著作。与Maria Weber 合著了《驶往中国》, 2000年出版关于全球化与中国的经济科幻小说《上海的世界》。

副高级工程师论文篇(4)

2号:王世明

王世明同志,男,藏族,四川小金人,生于1963年11月,1987年7月参加工作,历史学高级讲师。现任威师校工会常务副主席(正科级)。从教30年来,工作尽职尽责,教学精益求精。无论何时何地始终把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作为最基本、也是最必要的要求。上课认真,爱学生。注重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注重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校爱家教育。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提高,更注重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教书育人。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严格要求自己,为学校的发展尽职尽责。

3号:王春

王春同志,男,汉族,生于1970年8月,1991年7月参加工作,地理高级讲师。现任威师校培训处主任。在威师校工作26年,先后担任学校政教处、教务处、教代会、基础教育部、培训处等部门的负责人,主动作为,积极干事,做到“干一行,钻一行”,坚持“教研是教学的生命”以及“教改是教学的出路”等基本教学理念,把课堂作为教研教改的主阵地,积极投入到学校教研教改活动之中,结合阿坝州地理实情对中师地理教学内容主动进行调整,《阿坝乡土地理》教材正在编撰中。主动与年轻教师进行示范指导,积极沟通,倾心交流,促进年轻教师快速健康成长。

4号:甲么磋

甲么磋同志,女,藏族,生于1982年6月,2002年3月参加工作,物理高级讲师。现任威师校政教处干事。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担任初中、高中、中师、大专部的物理教学工作。十几年来工作兢兢业业,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为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做了积极贡献,所带班级班风、学风优良,多次评为省级、州级、学校“先进班集体”和“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 2005年8月被评为四川省一类模式“优秀评卷工作者”、2017学年度阿坝州一类模式公开课比赛中获“一等奖”。

5号:冯从敏

冯从敏同志,女,羌族,生于1979年10月,四川汶川人,现为威师校体育高级讲师。2003—2005年在漩口中学任教,2005至今在威师校任教,担任过2002级2班班主任、2007班班主任、2017级8班主任,2010、2011、2013、20XX年被评为优秀教师。

6号:龙永鹏

龙永鹏同志,男,羌族,1981年出生,四川汶川人,2005年9月参加工作,数学讲师。现任威师校政教处副主任、数学教研组长。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曾6次被评为“优秀教师”,3次被评为“ 优秀班主任”,还先后被评为“阿坝州优秀团员”、“阿坝州优秀团干部”、“ 五好文明家庭”。

7号:冯林德

冯林德同志,男,汉族,四川巴中人,1991年5月出生,20XX年7月参加工作,美术教师,现任威师校团委干事、2017级5班班主任。参加工作三年来,热爱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潜心研究民族地区中职美术教学工作,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并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能够从思想、学业、心理等诸多方面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真正做到了以校为家,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教育教学成绩优异,曾连续获得年度“优秀教师”等荣誉。

8号:田裕平

田裕平同志,女,羌族,四川茂县人,1982年4月出生,2005年8月参加工作,语文讲师。现任威师校总务处副主任、财务室主任、 研究中心副主任。近年来发表于部级刊物上的论文有《积跬步,提高语文素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沈从文的理性与启蒙》(《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浅探“快乐写作”及其实现》(《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文《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试论班主任工作中的度》、《试论如何促使学生提问》等在学校科学年会上交流并获得好评。参与的省级课题《藏羌民族师范生普通话发音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即将结题。2007—2009年期间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教师”。获得2017年至2017年度威师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教学技能全能一等奖。

9号:刘平

刘平同志,男,汉族,1968年9月出生,1987年7月参加工作,数学高级讲师。现为威师校教务处干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护学生,热爱学习,课堂教学一丝不苟,课余时间积极钻研业务,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参加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培训,2006年7月至2009年6月参加四川省省级高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2005年11月,所担任班主任的班级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优秀班集体,2010年4月被阿坝州人事局、阿坝州教育局评为阿坝州优秀教师,并多次被学校评为校优秀教师。

10号:巩莉

巩莉同志,女,汉族,四川巴中人,1989年10月出生,2017年8月参加工作,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威师校美术教师。现任学校培训处干事。立足本职工作,踏实努力,积极进取,关爱学生,团结同事,乐于助人。多篇论文和作品发表在《美术界》、《华章》、《大众文艺》、《西江月》、《美术教育研究》、《金田》等刊物。其中油画作品《古镇写生》获“第四届全国院校美术大赛”优秀奖。水彩作品《郊外阳光正浓》、《小憩》分别入选中国西部水彩网新人新作72、74期。油画作品《青岛写生》入选第五届综合主义展。水彩作品《洗衣归来》入选四川首届妇女美术作品展,并入选中学教师作品双年展。水彩《窗·花》入选首届“聚焦当下”年度水彩画。第31届成都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辅导员”称号,油画《满园春*》入选成都地铁2、4号线车厢展。

11号:刘群英

刘群英同志,女,羌族,四川茂县人,1971年3月出生,1993年7月参加工作,英语高级讲师。现任威师校研究中心副主任。本着“传道、育人,应具爱心;授业、解惑,须尽心血”的育人理念,“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育人”的工作作风,先后担任不同专业、多个班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及多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教学中充分尊重个体差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作为班主任,德行持重、明达和善,总能用爱打开学生的心灵窗户,深得学生、家长、同事和社会的认可和好评。曾5次获学校“优秀教师”、 3次“优秀班主任”及“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同时荣获“阿坝州模范班主任”及“阿坝州优秀教师”州级荣誉称号。撰写的论文多次在威师校科协年会论文评比中获一、二等奖。研究的课题《提高民族地区师范生英语学科教学质量的策略》在阿坝州第四届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课题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12号:朱耀文

朱耀文同志,男,汉族,陕西人,1985年11月出生,2017年8月参加工作,硕士研究生。现任威师校美术教研组组长,专业美术老师。2011年10月“丝绸之路”考察论文《丝路寻迹》发表在《美术报》第932期;2012年毕业创作《都市黎明》获红星一等奖;2017年参加贵州福泉山三丰道教文化大型壁画创作,担任主笔;2017年11月组织并指导“中国梦·威师魂”师生美术作品展,在州内外引起巨大反响,2017年6月组织并指导“老三届”威师校师生美术作品展。

13号:何文渊

何文渊同志,女,汉族,四川西充人,1983年5月出生,2006年10月参加工作,化学讲师。现任威师校招生就业处主任。2008、2009、2010年连续获得“优秀班主任”称号,多次获得“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0、2012两次获得“阿坝州共青团干部”荣誉称号。

14号:吴玉稣

吴玉稣同志,女,汉族,1983年2月出生,2006年10月参加工作,英语讲师。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从事英语专业班及普师班英语教学工作。分别在2009、20XX、2017年度被评为优秀班主任;2012年度被评为优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基本功扎实,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课前准备,课堂学生听、说、读、写、记的训练,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获得智与行的滋养。在德育工作中兢兢业业,刚刚送毕业的20XX级3班学生在高校组织的单招及对口高职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45%的学生升入高一级学府深造。撰写的论文《有效把握三个阶段 优化英语写作教育》、《浅析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记对策》分别发表于《中学英语之友》、《教育界》。

15号:何世光

何世光同志,男,羌族,四川汶川人,1965年8月出生,1980年3月参加工作,舞蹈高级讲师。历任茂县文工团舞蹈演员、舞蹈队队长,威师校总务处副主任、保卫科科长、工会副主席,现任威师校艺体部部长、教代会副主任。1995年10月在成都参加四川省第二届中师艺术节文艺演出,编排并指导的羌族舞蹈《羌山圣鼓》荣获一等奖,《快乐的羌家姑娘》荣获二等奖。1999年8月参加了由中国少数民族对外交流协会组织的中国羌族艺术团赴意大利文艺演出,荣获六个一等奖,并获得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阿坝州人民政府分别授予的荣誉证书。2005年9月被评为阿坝州优秀教育工作者。

16号:宋幼林

宋幼林同志,女,汉族,四川乐山人,1983年2月出生,2007年10月参加工作,历史讲师。现任威师校招生就业处干事。热爱教育事业、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对人真诚、热爱学生,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2011-2012学年度和20XX-2017学年度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20XX年所带班级2012级1班被四川省共青团评为“省级优秀团支部”;2012-2013和2013-20XX学年度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2017年被阿坝州教育局评为“优秀班主任”。

17号:吴刚

吴刚,男,藏族,四川阿坝人,1984年10月出生,2007年10月参加工作,地理讲师。曾任阿坝县德格乡项目推进组组长、威师校团委任干事、威师校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现任威师校文化与传媒部部长、党委办公室副主任、汶川县龙溪乡大门村“第一书记”。关心、爱护学生,言传身教,热爱、尊重学生的人格,因材施教,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活动。担任“第一书记”以来,深入了解村民诉求,扎根基层,不畏艰辛,精准扶贫,一心为民。

18号:何红

何红同志,女,汉族,1984年9月出生,2006年7月参加工作,英语讲师。现任威师校英语教研组组长,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2008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2013年在四川省中职英语赛课中获得省三等奖。20XX年荣获优秀教师称号,20XX年在州级课题《提高民族英语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中担任主研人并荣获州级二等奖。2017年在校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中荣获全能二等奖,其中,论文、教学设计等四项目中荣获一等奖。2017年在新生军训中被评为优秀副中队长。

19号:李红玉

李红玉同志,女,藏族,1973年7月出生,1997年7月参加工作,英语高级讲师,现任威师校教务处副主任。2006年至今担任阿坝州中考英语学科阅卷组长。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工作,力行教育教学改革,因成绩突出,曾获得第一届“英语周报”杯全国中学生英文话题作文大赛优秀辅导教师奖,四川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称号,多次获校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光荣称号。有十余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荣获各级奖项。主研州级重点课题获州优秀课题二等奖。所教的学生在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等各级英语考试中过关率高,且3人于高中阶段提前通过。

20号:余波

余波,女,羌族,四川汶川人,1982年3月出生,2006年10月参加工作,音乐讲师。现任威师校教代会副主任、音乐教研组组长。从教11年来,担任多个年级、班级的音乐教学工作,并多次担任班主任工作。2017年9月至2017年1月被阿坝州州委组织部派往浙江省杭州师范学校教育学院进行为期半年的挂职锻炼,在此期间参与了该学院的《幼儿教育学术》研究,并通过考核。在校期间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同时在2011年1月被阿坝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

21号:李涛

李涛同志,男,汉族,1984年10月出生,2007年10月参加工作,数学讲师。现任威师校总务处干事。2007年10至今在四川省威州民族师范学校任教。一直从事数学教育工作和06级、14级班主任工作。曾被评为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平时循序善诱教育学生,让学生懂礼貌,尊重老师,增进师生情谊,因而创造一个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

22号:李晓良

李晓良同志,男,汉族,1975年6月出生,2000年7月参加工作,语文讲师。现任威师校学校办公室副主任。辛勤耕耘17载,披星戴月,收获感动,收获满怀,教育教学工作爱岗敬业,勤奋踏实,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学成绩优秀,曾多次获得“教学成绩奖”“教学质量奖”;工作之余潜心进行教学研究,曾在多次在《语文周报》、《中国校外教育》等刊物上,在2017-2017学年度威师校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微课设计一等奖、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目前正在编写对口高职招生考试语文复习资料;李晓良老师始终坚信“学生好才是真的好”,他常常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省进行写作,指导的学生曾获第七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山东赛区二等奖。

23号:余德书

余德书同志,女,羌族,四川茂县人,1969出9月生,1991年1月参加工作,美术高级讲师。挖掘本土教学资源,创作剪纸;参与编写《羌绣》一书;设计了一组《三阳开泰》、《花开富贵》、《推杆》、《马踏飞燕》、《吉祥羊》、《蝴蝶团花》剪纸;2013年汶川县博物馆收藏我的羌族民俗剪纸《推杆》,2013年参加茂县政府举办的艺术节获剪纸作品一等奖,剪纸作品《春耕》在魅力阿坝20XX阿坝州中小学美术教师绘画双年展中获优秀奖。20XX年美术作品《羌笛悠悠》入选四川省第7届少数民族艺术节。2017年美术作品《腰带舞》入选四川省首届妇女美术作品展。汶川电视台、腾迅视频、微信平台广泛宣传我的羌绣剪纸作品。《汶川文博》、《威州师训》《羌族文学》等杂志报刊都发表我的羌绣、剪纸作品。

24号:杨永平

杨永平同志,男,羌族,四川茂县人,1960年11月出生,1978年8月参加工作,美术高级讲师。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硬笔书法学会会员,工龄近四十年,校龄36年,教龄33年,学生过万人。1988年9月,自告奋勇,独立为学校创设“书法”学科,三十年如一日,点横撇捺,笔耕不辍,绝大多数学生不同程度有所提高,更有优秀者如徐荣贵、周德瑞、刘永文、段季康、王婷、王康明、王保、程宴植、陈磊、蔡正平、李军、夏凡、斯达顶、赵克宏、石思茂、高艳林、张红、黄大刚、宋华、陈胜、汪旭涛、马康定、郑国锋、余宗富、王艳君等一大批学生则成为各行业佼佼者或州书协中、青年实力派人物,自己因此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且倍受众多学生喜爱和追捧,社会反响较大。

25号:尚凤贤

尚凤贤同志,女,羌族,四川汶川人,1978年10月出生,1999年7月参加工作,美术高级讲师。现任威师校教务处副主任。从教近20年来,一直在教学一线工作,坚持举办每年的美术作品展,处处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打动学生,用爱温暖学生。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平时坚持各种学习和基本功的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去年的全校教师技能大赛上,取得了五个单项第一和全能一等奖;参加四川省第三届微课大赛获得一等奖;论文《藏羌民族文化融入民族地区中职美术课堂的探究》在去年中等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二等奖;创作的作品《老阿妈》、《祈祷》在“中国梦.威师魂”校园艺术节中受到一致好评。

26号:林玉婷

林玉婷同志,女,羌族,四川茂县人,1990年5月出生,20XX年7月参加工作,舞蹈助理讲师 ,现任校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多次组织校内外文艺演出、志愿服务等各类活动。2017年组织我校师生与汶川县羊角花艺术团联袂,参加四川省“欢悦四季.舞动天府”第二届百姓广场舞大赛获三等奖;组织参加中国汶川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节演出获得成功;组织参加松潘县白羊学校“同在蓝天下”六一演出获得圆满成功;组织参加2017年中国若尔盖黄河大草原文化旅游节暨盛夏雅敦节演出并获得极大好评。团委工作中,15-16连续两年在团州委的差异化考核中荣获第一名,2017年威师校团委、威师校青年志愿服务队被团省委、省青年志愿者协会评为“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第七届四川省优秀青年志愿组织”。

27号:欧光琳

欧光琳同志,女,汉族,1971年3月出生,1993年7月参加工作,硕士研究生,心理学高级讲师,四川省特级教师。现任威师校研究中心主任。长期担任学校教育学、心理学教学工作,担任班主任工作十余年,长期从事全州教师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曾获阿坝州首届“十佳青年教师”,四川省优秀教师称号。

28号:杨桂林

杨桂林同志,男,羌族,四川茂县人,1963年10月出生,1986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威师校党委办公室主任、教代会主任。一个土生土长,献身阿坝民族教育事业30年的教书先生;一个潜心教学,有着丰硕成果,受到学校表彰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育工作者;一个践行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优秀教育工作者;遵守组织原则,团结同志、顾全大局,积极参与管理,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历任年级组长、大专部主任、政教处副主任、办公室副主任、政教处主任等职。曾6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7次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还先后被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安全稳定工作先进个人”。

29号:孟琳

孟琳同志,女,藏族,四川小金人,1984年9月出生,2007年10月参加工作,中国共产党党员,政史教研组组长。曾任政教处干事、传媒部副部长。现任威师校政教处副主任。2012至2013学年度被评为四川省威州民族师范学校“优秀教师”,2013至20XX学年度“优秀教师”,20XX至2017学年度“优秀教师”。2017至2017学年度被评为四川省威州民族师范学校“优秀班主任”。2017至2017学年度被评为四川省威州民族师范学校“优秀党员”,2017至2017学年度“优秀党员”。

30号:陈雪冰

陈雪冰同志,男,羌族,四川茂县人,1973年11月出生,1994年7月参加工作,美术高级讲师。现任威师校艺体教育部副部长、学校质量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全国少儿美术教育家联谊会会员、全国少儿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北京神州书画院院士、一级书画师。油画《少女和羊》入选世界华人艺术大展,并获佳作奖;《融》入选“第一届‘爱我中华’中国画油画大展”并获奖,被“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收藏;《残恒》入选阿坝州第三届高原艺术节并获优秀奖;水粉画《羌之秋》入选“首届‘神韵杯’中国书画名家艺术大展”并获铜奖;发表作品《少女和羊》、《羌家女》、《遗梦》、《融》、《红叶》等。被授予“世界华人艺术人才”、“新世纪传世书画艺术家”、“优秀园丁”等荣誉称号。辅导的学生作品多次在全国各种书画大赛中获奖。

31号:钟永强

钟永强同志,男,汉族,四川九寨沟人,1972年9月出生,1994年7月参加工作,物理高级讲师。现任威师校政教处主任。从教23以来,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先后10次被评为威师校“优秀教师”;5次被评为威师校“优秀班主任”;4次被评为威师校“优秀教育工作者”;2007年被评为“阿坝州优秀教师”;20XX年被评为“优秀党员”;2017年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32号:高庆

高庆同志,男,汉族,四川雅安人,1982年11月出生,2006年10月参加工作,体育讲师。现任威师校保卫科科长。认真教学、严格要求学生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配合学校顺利完成了秋季篮球运动会和春季田径运动会。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从多次完成学校大型活动的安保工作,确保了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安全,为师生创造了一个安定、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33号:夏远芬

夏远芬同志,女,汉族,1985年3月出生,2009年12月参加工作,心理学讲师。长期担任 心理学、教育学教学工作,2017年9月——2017年7月担任20XX级2班幼儿教育学、2017级1班、2班、3班小学心理学教学工作。2017年参与省级课题《导学案在中职公共课程中的应用》课题研究,论文《中职幼师生课程学习情况的调查及分析》发表于《师魂》第13期。

34号:徐琳

徐琳同志,女,汉族,1982年10月出生,2005年8月参加工作,数学讲师。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认真专研教材,同时学习名师、专家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力争上好每一堂课,积极参加了各种教学科研活动,制定教研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学习、交流、研讨、反思,积极上好汇报课、公开课,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担任了16.2班班主任,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的活动。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共同管理学生。积极参加四川省教育厅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公共课教师培训(德育)》培训班学习,论文《新形势下师范数学课堂教学》发表于《内江科技》,《递推数列通项公式求法探讨》发表于《科学咨询.教学研究》,2017年7月参加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说课大赛,荣获三等奖。

35号:袁登敏

袁登敏同志,女,藏族,1981年9月出生,2006年10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2006年10月至今在四川省威州民族师范学校任教,现任计算机讲师。曾荣获过“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等荣誉。本人爱岗敬业、关心学生、严于律己,团结同事。所带班级的教育教学管理成绩突出。所带班级班学风正、学风浓,班级学生在各项教学和活动评比中成绩优异。

36号:崔仁益

崔仁益同志,男,汉族,1969年9月出生,1987年7月参加工作,语文高级讲师。现任威师校教务处主任。先后从事《文选与写作》、《汉语言语法与修辞》、《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口语》、《写字》等学科教学。20XX年7月参加四川省教育厅在成都航空职业学院举办的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成绩合格,并被评为优秀学员;20XX年,参加教育部职成司组织的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得三等奖;2017年,被编入阿坝州人才库。曾多次获得“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导工作先进个人”、“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创先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工会积极分子”等称号。

37号:韩兴芬

韩兴芬同志,女,藏族,1979年10出生,2002年11月参加工作,语文讲师。现任威师校研究中心干事。从教15年来,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期间并多次担任班主任,多次被评为校县优秀教师。2017年全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多个二等奖,2017年度科协论文获得一等奖;德育论文获得三等奖,指导15级1班学生杨静参加四川省作文大赛,获得“优秀编辑”的称号,参加部级子课题《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和推广》的课题研究 ,论文《阿坝州藏区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研究》被推荐至省里参评,为了提高阿坝州学生普通话的水平,找出更适合阿坝州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方法,积极参与了普通话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

38号:褚机

褚机同志,男,藏族,四川松潘人,1972年11月出生,1992年7月参加工作,化学高级讲师。现任威师校总务处主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扎实的作风和出色的业绩,博得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被评为省级、州级“骨干教师”,获高中教材考试优秀等奖项。2010年、2011年、2012年、20XX年所带班级在全省藏汉双语类高考中荣获理科状元,并或全州高考一等奖。先后担任了年级组长、保卫科副科长、总务副主任、招生办主任、办公室副主任、总务处主任等职务,由于努力工作,学校育人环境不断优化,本处室职工思想素质不断提升,为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做出了贡献。

39号:谭蕾

副高级工程师论文篇(5)

    2.主任(副主任)应具同级副职任职2年以上或下级岗位任职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

    3.应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知识要求:

    1.熟悉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掌握烟草专卖法、专利法、技术合同法及标准化法等法律法规。熟悉有关保密法规。熟悉本系统生产经营环节及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

    2.了解烟草业务流程、标准化、安全技术、计算机、专利、技术经济分析及技术行政管理等知识。了解国内外烟草行业科学技术进步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能力要求:

    1.理解判断能力:能准确理解、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上级指示精神。能对北京烟草信息化发展方向提出分析判断性意见。

    2.组织协调能力:能组织本部门人员共同参与业务工作。能协调与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工作关系。

    3.语言文字能力:具有草拟、审核指导性文件、专题调研报告和技术论文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素质要求:

    1.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工作细致认真,能承受很大的工作压力。

    2.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和锐意创新的积极性。

    3.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

副高级工程师论文篇(6)

学校领导走在科研的前列,以身作则。学校领导带头担任课题负责人,带动我校教职工搞课题研究。积极参与各类论文比赛活动,在各级论文评比中均获得好名次。詹漪君校长负责的省远程教育学会重点课题《高等教育大众化推进过程中电大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xx顺利结题,论文《县市电大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定位与思考》荣获省电大首届科研论文评比一等奖;宋德清副校长和张彩娟副校长都主持过课题研究,并全部结题,论文在各级评比中获奖。

“科研兴校”已深入人心,学校科研机构是使整体科研工作和课题研究实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行政保证。我校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调整人员,根据教师不同的才能合理分工,xx年学校专门成立了科研信息处(原教学支持服务处),由一名副校长主管,设有一名主任,由一批热衷于教育研究工作、积极肯干的教研组长和教学骨干成为学校科研机构的主要力量。学校科研信息处负责学校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及指导各级课题的操作等。今年在学校迁入新校园,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又增设了一名副主任。

二、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

为鼓励学校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学校在人力、物力、财力给予大力的支持。学校每年都有专用的科研经费。科研经费每年以不同的幅度增长,今年教师人均科研经费约1000元,另外教师每人享有一定的培训经费,基本满足教师业务学习培训的需要。我校早于1997年装上了宽带网,并且为每位专任教师配备了一台电脑和u盘;学校阅览室每年征订400多种杂志,其中各类专业杂志和教育杂志近三分之二,为教师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教育科研信息提供方便,创造条件。

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学校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为教师提供各类培训。如xx年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了论文交流,请了省市电大专家进行点评;xx年请了省电大科研处专家举行了论文撰写和课题研究的讲座;xx年组织了学校教研组长和科研骨干到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州电大)参观学习。现在全校教师的科研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三、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学习、研究制度。没有教育科研理论指导的教研活动,只能是盲目的实践,教研活动必须有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学校领导带头学习,坚持集体学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鼓励教师关注教育动态,阅读教育着作,如学校组织学习了《第五项修练》,要求每位教师制订学习计划,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写心得体会。同时,为了让教师跟上时代的步伐,我校对全体教师进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校园信息化”培训培训,要求45周岁以下的教师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开放教育的课任教师在完成教学辅导的同时,将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期末上交。

建立奖励制度。为了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我校把科研活动跟每年考核制度结合起来,对于积极参与科研活动者,学校还会在物质及精神上对其进行奖励,去年学校共奖励了近二万元。

建立档案管理制度。自xx年成立科研信息处以来,学校开始逐步将各科研成果的资料进行规范化管理。凡一年中教师的科研成果或获奖成果进行登记造册,同时要求教师提供复印资料二份、电子文稿,以此作为学校奖励的依据。另外,还在学校共享文件服务器上设有科研信息处栏目,专门存放有关的科研资料及各课题的相关资料。

四、积极参与论文评比活动

教师们在参与科研过程中,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学校每年都组织教师参与各类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也取得优异的成绩。三年以来,曾有54篇论文在省市电大评比中获奖,如詹漪君校长的论文《县市电大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定位与思考》荣获省电大首届科研论文评比一等奖,张彩娟副校长的论文在杭州电大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另有10多篇论文在萧山区科协和浙江省民办学校协会高教分会论文评比中获奖,如宋德清副校长的论文《专修学院党建工作重心前移的思考》获浙江省民办学校协会高教分会论文评比二等奖,陈懿伟老师的论文《基于web的考核系统的研究》获萧山区科协论文评比一等奖。学校每年都组织教师进行总结,颁发相应的奖状和奖金。

五、科研效果明显

在学校领导班子的直接领导下,我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学校教师在参与教育教学的研究中,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三年来,学校一共承担或参与了八个项目的课题研究,其中主持承担了四项省远程教育学会的年度重点课题研究;一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子课题“现代开放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与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另有许红平老师参加了浙江省高教学会的《浙江省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研究》课题研究;冯凤仙老师参加了浙江省社会科学院xx年课题《经验中国:50年乡村社会变迁研究》中的第五子课题《村落的生活世界》的研究;陆建祖老师参加了省电大课题《中国古代文学cai课件制作》;学校在本学期成立了学校网站建设课题小组,课题小组成员在设计网站时充分考虑学校实际情况,突出为教学支持服务功能,方便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学校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学校网站充分考虑学生的的需要,我们提供了网上报名系统、网上录取查询系统、网上成绩查询系统、网上留言咨询系统、网上图书馆系统(图书资料正在整理中)等。针对开放教育学生我们推出了网上留言、网上答疑、师生短信交流平台、网上视频点播系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支持。学校网站在第二届省电大网站评比中被评为最高的五星级。

学校从1999年开始创办校刊《萧山电大教育》,到现在已经出版了21期,共发表文章238篇,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校刊数量和质量均有较大提高。三年来学校共有57篇论文在国内公开发表,如詹漪君校长的论文《县市电大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定位与思考》、张彩娟副校长、冯凯等老师的在《中国成人教育》,宋德清副校长的论文《基层电大联合办学的实践研究》、汪敏里等老师的在《教育教学研究论丛》,吴信贤、姜红等老师的在一些大学学报中。在研究中,教师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在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中也取得了显着的成绩。

六、努力方向

1.继续创造性的开展形式多样的科研教研活动,不断探索符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以适应开放教育的需要。

2.继续加强对课题研究的指导与检查。积极争取各级各类课题研究,认真检查落实研究计划情况,严格把关,做到有检查有记录。

3.积极做好试点工作的典型经验的总结,写出总结报告。做好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

我校科研工作在上级电大的指导下,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以创新教育为主题,以课题研究为主线,开拓进取,不断提高我校科研水平,我校科研工作的明天将会更加辉煌。

学院科研工作七月总结(二)

科研处在学校的领导下,市教育学院、市教科所的指导下,在全体老师的积极配合下,完成了以下任务:

一、“xx”省级和市级课题研究的组织和指导工作。

1.对已经审批的省级课题《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组织开展研究。

(1)xx年7月7日,鸡西实验中学总课题组全体成员在艺体楼三楼小会议室,召开了课题开题预备会议,对课题研究的各方面工作进行了研讨,并决定成立10个子课题组。

(2)xx年月719日,鸡西实验中学总课题、子课题全体成员在实验楼二楼小会议室举行“xx”规划省级重点课题开题仪式,市教科所曹兴吉所长参加了会议。会上曹兴吉所长宣读《研究任务下达书》,科研处主任刘务才宣读《开题报告书》,姜育孝校长宣读《研究任务责任书》并对课题研究提出总体要求,曹兴吉所长对课题研究作了重要指导。

(3)xx年7月23日,鸡西实验中学总课题、子课题负责人在艺体楼三楼小会议室召开了会议,对每个子课题组的课题名称、研究内容进行商讨。

2.对申报的18项市级科研课题做好研究的督促和检查工作。

(1)7月6日组织市级课题负责人会议,指导填报好《研究项目议定书》。

(2)组织课题负责人根据任务下达书,进一步细化课题研究步骤,做好责任落实工作。

(3)督促、检查各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并做好记录,做好课题材料的整理、积累。

二、加强教师培训与考核。

1.高中教务处和科研处协同,组织参加省教育学院新课程培训教师在教研组内进行专项辅导。

2.协同初中部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新课程理论学习答辩会、听课、评课系列活动。

3.组织初中教师集中培训,由科研处主任刘务才主讲,内容为《构建教学模式的培训》。

4.组织了高中基础部教师进行学习《教育——为了人的幸福》的测试。

5.聘请市教育学院徐杰院长对全校教师进行课改通识理论培训。

三、加强了高考研究工作,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认真研究复习备考的经验,在7月14日,高三每学科备课组长进行总结与反思汇报。

四、布置教师撰写科研论文、教育案例,在期末收缴。

五、在科研处指导下在初中部建立了部分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小组,经过多次研讨,初步形成了较为适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的语文、数学、外语、生物学科的教学模式。

六、出台了建立学校课程资源库和优秀课件、优秀教学案例的实施方案。在全体老师的努力下,各教研组已初步建立了与本学科教学同步的课件资源库。

七、做好其他各项常规工作:

1.整理、编辑、印制第30、31期《课改快讯》。

2.做好第四期《教改论坛》的材料收集工作,为下学期整理、印制做好铺垫。

副高级工程师论文篇(7)

陈八荣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原总经理。曾任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副主任;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党委副书记,常务董事,总经理;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副主任;一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总经理。

陈先进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世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上海世博会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国际商会上海商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市分会副会长。2002年4月至2003年10月作为上海世博会申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参与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办工作。

陈金拔 香港海岸会展公司董事长。20世纪80年代初,组建展览公司。著有《会展实践与理论》等书。先后被南宁市人民政府、大连市贸促会、大连世博广场、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聘为顾问。中国会展业四“陈”之一;中国会展业的先驱者之一。

陈荣基 原香港会展中心总监。具有超过15年展览及会议行政经验,是香港会展业资深专家。先后任职于美国康乐博览集团、新加坡励展博览集团、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主持统筹过多次大型国际会议,特别是两次统筹运作“世界银行年会”,取得空前成功。

陈雯海 中电会展与信息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他提出了将计划经济下的订货会改造成适应市场经济的展览会的创新思路。中国电子展(CEF)能够成为“中国电子第一大展”、亚洲五大电子展之一,陈雯海功不可没。其带领的团队被《中国电子报》誉为“电子信息会展的国家队”。

陈泽炎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1990年起草制订了《机械行业来华国际展览会、出国展览会和国内展览展销会管理办法》。策划和组织了机械行业重要国际展览会,在媒体上多次;参与编写大专、高职会展教材。

陈仲球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镇长。2007年3月,厚街镇被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评为“中国会展名镇”。厚街的家具展从1999年第一届的“初试啼声”,时至今日规模从初期的4万平方米扩展到现在的24万平方米,成功跻身继意大利米兰和德国科隆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家具展。

陈正平 苏州东华展示器材厂厂长。在1986年下海创办苏州电气辅件厂。于1998转行进入广告展示行业。从作坊式的几十个人的小厂到现在近三百人的自主创新厂。每年不断有新产品上市,管理引入ERP,至2007年底产值已达7600万元。开创中国会展便携式展具的先驱者之一。

储详银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副会长。曾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副秘书长、会长助理、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总经理。他是历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各项活动的主要策划者和协调人之一。

邓鸿 成都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董事长。1997年邓鸿董事长根据城市规划的需要,投资建设成都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率先在成都会展业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了内部新型竞争管理模式。创立“会展业的成都模式”。2003年,投资建设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

杜中塔 长沙市会展工作管理办公室主任。2003年7月至今,任长沙市会展工作管理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在此期间,带领长沙会展业取得“中国新锐会展城市”、“中国会展业会展城市最具潜质奖”和“中国十大节庆城市”等荣誉,其本人也被评为“中国会展业十大新锐人物”、“中国节庆杰出贡献奖”。

丁萍萍 浙江省会展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展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高教出版社银领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国际商务会展员考证项目开发专家、长三角紧缺人才(现代会展)考证项目开发专家、《会展策划师》国家职业标准及考证试题库审定专家、《会展设计师》国家职业标准考证试题库审定专家。

冯向军 1987年,任德国驻华大使馆贸易促进处中秘;1995年-1996年,任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三等秘书;1996年-2002年,任科隆展览公司中国总德国德信公司北京代表处代表;2002年9月至今任科隆展览(北京)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葛玉广 先后在中共大连市委办公厅、大连市委党史研究室、大连市政府办公室、大连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管理中心从事文字综合和研究工作,曾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大连市分会秘书长,现任副巡视员、大连市展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大连市海外联谊会副秘书长、中国展览组织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郭牧 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现任浙江省国际会展业协会会长、亚太会展业发展研究所所长,香港、澳门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先后被评为“2003年度中国会展业十大杰出企业家”、“2004年度中国会展业十大会展理论人物”和“2005年中国会展业贡献奖”、“2006年度中国会展十大风云人物”、“2007年中国会展业十大产业贡献奖”。

过聚荣 上海交通大学EMBA项目主任,兼任中国贸促会一上海交通大学会展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一意大利会展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CEM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周易研究会副秘书长,上海市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特邀研究员。2004年获上海市模范集体称号,2005年、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工。

何继虹 中国副食商业协会副会长。1992年起任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办公室主任,2001年起任中国糖业酒类集团公司总经济师,2001年起任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会长。她被评为中国商业服务业改革开放30年卓越人物。

侯维海 辽宁北方工商业展览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创建辽宁北方工商业展览公司十三年来,组织、策划、承办展览会200多场,受到业界的好评。其中东北工业装备博览会、东北五金工具展、东北建材博览会、东北口腔展,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品牌展会。

胡荣华 重庆市会展行业协会副会长、温州市会展业协会副会长以及荣华展示企业的董事长。作为国内展具行业的拓荒者,早在80年代,当时国内展具市场还是空白,就投身会展行业。该厂生产的展览器具涵盖了80多个系列2000多个产品,尤其是球节、锁件、铝型材、桁架等,在行业中都是处于领先地位。

黄河明 厦门大学法学硕士,历任厦门市贸易发展局副处长、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处长,现任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兼任中国(厦门)国际投资促进中心主任、厦门市对台贸易促进中心主任,是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组委会会务部副部长、联络部副部长,厦门对台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组委会秘书长。

蒋承文 1995年进人深圳市泰威科贸易展览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成功主办及承办了200余场国际及国内展览会,并率先在国内创办了礼品专业展览会。2001年成立深圳华博展览有限公司,蒋承文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荣获改革开放30年影响中国会展业进程30人奖项。

林中贤 澳门展贸协会会长,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顾问,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顾问,《澳门展贸》杂志社长,[CEM CHINA注册会展经理课程]评委,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IAEE)会员,Exhibit Designers&ProdtacersAssociation会员,亚洲展览会议协会联盟(AFECA)会员,澳门广告商会会员大会副主席。

李智玲 北京联合大学会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副教授。全国商务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理事、北京国际会议与展览协会理事、中国展览协会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国际商务会展管理培训认证考试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专家组成员。参编《展览运作实务与服务规程》等教材。

梁训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及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机床会议轮值主席,第三届国际制造技术会议主席,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常务理事。创办了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参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并因“作出重大贡献”获得荣誉证书。

林福厚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展示设计专业教授。由林福厚主持、设计的全国性和省级的大中型展览会有60多个,主要的有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展览、全国工业学大庆展览、全国科普美术作品展览、全国反浪费展览、河北省社教展览、轻工业部参加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展厅设计、北京市教育成果展览等。

柳冠中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展示设计专业教授。77年,作为主要设计者,完成纪念堂灯具设计并主持工艺、技术实施。83年“节点”设计获西德国家专利局实用新型专利。89年被“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名古屋年会邀请大会发言,是中国人第一次登上世界设计最高讲坛。89年被“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评为“世界设计名人”之一。

龙永图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1995年1月至2001年9月期间,他作为首席谈判代表,在第一线领导并最终成功结束了长达十五年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曾主编了“全球化・世贸组织・中国系列丛书”。龙永图先生曾获“CCTV2003年度经济人物”称号,2004年10月,获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颁发的联合国特别奖。

娄述渝 1979年赴法进修建筑工业化专业,曾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及法国建筑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并在法国公共工程都参与法中建材合作工作组的工作。1993年创办法国欧西玛特公司。现任法国爱博展览集团在华子公司爱博西雅(北京)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以及法国国际专业展促进会驻华代表团总经理。

刘松萍 广州大学教授,改革开放30年影响中国会展进程30人之一,广州会展产业研究所所长,商务部会展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广东省商联会会展协作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展览馆协会展览理论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澳门展贸协会、广州会展行业协会顾问。“2004、2005年度中国十大会展理论人物”。

刘建平 常州灵通展览用品公司董事长。个人曾先后荣获由中国展览馆协会授予的“2002年中国展览业十大新闻人物”、“2003年中国展览业十大企业家”等荣誉称号。所领导的“常州灵通展览用品有限公司”多次荣获“常州市知名商标”、“江苏省名牌产品”“2004、2005年度最具竞争力会展企业”等光荣称号。

刘大可 现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会展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已经出版《会展营销教程》(专著)、《会展经济理论与实务》、《会展经济学》、《会展活动概论》等著作和教材6部。2004年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青年师德标兵”荣誉称号,2005年入选“北京市管市属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刘方会 1988年8月进入山东省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工作,历任副处长、处长, 2000年6月至2003年4月任山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副厅长;2003年4月当选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山东省委员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山东商会会长,兼任山东调解中心主任、山东省会展业协会会长。

马如飞 1983年,首创中国公司独立举办国际展览会(广州国际钟表机械展览会)。1989年至1995年,常驻香港和法国,管理香港展览中心(华润集团)。曾任广东省贸促会展览公司总经理、出展处长、常务副秘书长、会长助理。1999年创办广东英泰展览有限公司,任董事长。被聘任为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和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顾问。

马娅 广东省美容美发行业协会会长。广东省政协第九届提案委员会特聘委员、第十届广州市政协委员、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华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会展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容经济合作组织主席、广东省美容美发化妆品行业协会会长、广东省商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广东会议展览业协会副会长。

马勇 国内高校会展与旅游教育界仅有的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部级精品课程获得者和部级教学团队主持人。现任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湖北大学中国会展研究中心主任。同时兼任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工商管理教指委旅游与会展学科专业组组长。

潘文波 广州光亚展览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光亚咨讯(香港)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会议展览业协会副会长,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刮会长,广州大学中法旅游管理学院客座教授。

覃业竣 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简称“城贸联”)会长、中国国内会展业专家委员会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近年来,城贸联受国家有关部委的委托制定了中国第一个会展业行业标准;开展了对国内会展行业的调查、统计、展会评级(试点)等工作;连续举办了三届中国会展经济论坛等系列活动。覃会长致力于探讨、研究国内会展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难点、热点问题,为促进国内会展行业科学,健康、规范、和谐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祁理权 现任职香港华进有限公司总裁,香港展览会议业协会秘书长及培训组组长,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及澳门展贸等顾问。自1980年在广州举办美国电子展以来,巳在中国内地成功举办不同类型的国际展览会,代表性的展览包括:北京航空展(自1984年已13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展。

鲁晓昆 广州市东泰骏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广州锦汉展览中心董事长,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副会长。广州市

东泰骏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全国第一家投资兴建集展馆与展览公司于一体的民营企业,同时拥有广州市内首家通过“UFI”认证的组展公司;广州市内首家通过“UFI”认证的展览会。她被评为“2007年广州会展业杰出年度人物”。

沈丹阳 中国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2003年3月起出版、发表了《中国展览概述》、《十五期间中国展览业发展报告》、《锻造中国会展名城》等大量有关会展业与会展经济的论著、论文。被评为“中国十大会展理论人物”,授予“中国会展业特别贡献奖”。

孙钢 曾在中央宣传部对外宣传局工作,1990年调入中国贸促会展览部从事出国展览工作,先后任出国展览协调办公室副处长、业务处副处长、处长,1998年7月至2006年6月任展览部副部长,2001起兼任展览管理办公室副主任。2006年7月加入励展博览集团中国公司任高级副总裁。

孙翌伦原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AEM)中国区主席;现任深圳市会议展览业协会秘书长;中国展览馆协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展览协会常务理事。

唐强 1991年~1996年创建灵通国际展览用品厂创建灵通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1995年创建上海外商桥保税国际展示中心任副董事长;1998年组建南京国际展览中心筹备处任副主任;1999年组建连云港国际展览中心筹备处任副主任;1999年组建苏州国际商务中心筹备处任副主任;2001年创建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任董事、总裁。

王德茂 1981~1994年,机械工业部印刷机械研究所,印刷机械设备研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自动化研究室主任,技术副所长。1990至今,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秘书长,副会长,常务副会长。

王爱民 1993年~1999年山东省工业展览馆招商部。1999年创立山东丞华展览有限公司。1999年~2004年任山东新丞华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2004年任山东丞华企业集团董事长。山东新丞华展览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最大展览公司的创办人。

王伟 1997年至今在重庆展览中心有限公司工作。领导、策划、组织完成了“2002年一会一节”特装搭建,面积5000多平方米;“一会一节”、“汽车展”、“房交会”、“高交会”的主场搭建及现场管理;赴承接“重庆房交会”的全部搭建及现场管理工作;赴武胜完成“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庆典活动的现场搭建。

吴建民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外交学院院长,国际展览局主席。第十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第十届政协第三、四、五次和第十一届政协第一次会议大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1989年至1990年,任中国驻比利时使馆和欧共体使团政务参赞、首席馆员。1991年至1994年,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兼发言人。

徐正 温州志选展示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2001年5月,当选为温州会展业协会副会长。开创中国会展展具的先驱者之一。

姚望 1987年6月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1990年12月起主持工作),1991年7月至1995年7月任共青团北京市委书记,1997年7月至1998年12月任中国贸促会北京分会常务副会长,1998年12月至2002年3月任中国贸促会北京分会会长。现任博鳌亚洲论坛总监。

岳祖德 中国国际展览公司原总经理。1957年毕业后曾任职干中国贸促会出国展览部,担任出国展览美工、设计处处长、高级工艺美术师、出国展览副部长等职务,1988年担任中国国际展览工程公司董事长。1993年担任中展公司总经理,于1996年10月退休,至2000年10月期间曾担任中展公司顾问。

杨劲松 1993年至今,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工作,历任展览分公司营销部经理,展览分公司副经理、经理,会展中心总经理助理,2003年至今任会展中心副总经理。中国会展业第一位人大代表,2008云南省三八红旗手,2007云南省旅游行业先进个人,2007中国最佳会展城市形象大使。

俞丹桦 现任宁波外经贸局局长,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宁波国际服装节,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日用品消费博览会、APEC中小企业发展论坛办公室主任。曾连续14届任广交会宁波市代表团团长,他在全国首推不办开幕式、不打广告的举措,还为宁波引进了著名大卫雕像的复制品。2007年获得了会展终生成就人物的殊荣。

张若荫 厦门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她成功开辟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展馆经营的赢利模式,培育出亚洲第一、全球第三大专业石材展――厦门石材展和全球第一佛事展――厦门佛事展等一批知名品牌展。她连续8年为“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提供了优质满意的服务,为此受到前国家副总理吴仪同志的当面嘉奖。

张凤林 现任长春市贸促会副会长、长春市会展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长春市会展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客座教授。在首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上,被评为“2004年中国会展业十大新闻人物”,并荣获“2005中国会展产业贡献奖”、“2006年度中国会展经济杰出贡献奖”。

张定国 现任世博集团上海现代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高级会展师;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理事、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展览设计与搭建委员会主任。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展示工程委员会主任。在展览行业成立了第一个专业协会――上海广告设备器材供应商协会。

郑军建 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南宁市副市长。现任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历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主要策划者和协调人之一。

赵玉 1984年-1987年中国河北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副总经理,主管国际承包工程、国际贸易。1987年-1988年河北省对外经济贸易厅体制改革办公室负人。1988年-至今河北省贸促会副会长(曾兼展览部经理)多次领导组织河北省大型出展、来展及相关的贸易投资活动。素有河北会展第一人的称号。

仲刚 1996至2001任上海企龙展览服务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2001至2003任上海荷雅企龙展览服务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2004至2006任上海万耀企龙展览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07至2008任上海万耀企龙展览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2008.11至今任上海万耀企龙展览有限公司总裁。

副高级工程师论文篇(8)

二、使用Weka进行关联挖掘

Weka的全名是怀卡托智能分析环境(WaikatoEnviron-mentforKnowledgeAnalysis),是一款免费的、非商业化的、基于JAVA环境下开源的机器学习以及数据挖掘软件[2]。它包含了许多数据挖掘的算法,是目前最完备的数据挖掘软件之一。Weka软件提供了Explorer、Experimenter、Knowledge-Flow、SimpleCLI四种模块[2]。其中Explorer是用来探索数据环境的,Experimenter是对各种实验计划进行数据测试,KnowledgeFlow和Explorer类似,但该模块通过其特殊的接口可以让使用者通过拖动的形式去创建实验方案,Simple-CLI为简单的命令行界面。以下数据挖掘任务主要用Ex-plorer模块来进行。

(一)数据预处理

数据挖掘所需要的所有数据可以由系统排序模块生成并进行下载。这里我们下载近两年的教师科研信息。为了使论文总分、学术著作总分、科研获奖总分、科研立项总分、科研总得分更有利于数据挖掘计算,在这里我们将以上得分分别确定分类属性值。

(二)数据载入

点击Explorer进入后有四种载入数据的方式,这里采用第一种Openfile形式。由于Weka所支持的标准数据格式为ARFF,我们将处理好的xls格式另存为csv,在weka中找到这个文件并重新保存为arff文件格式来实现数据的载入。由于所载入的数据噪声比较多,这里应根据数据挖掘任务对数据表中与本次数据任务不相关的属性进行移除,只将学历、职称、论文等级、学术著作等级、科研获奖等级、科研立项等级、科研总分等级留下。

(三)关联挖掘与结果分析

WeakExplorer界面中提供了数据挖掘多种算法,在这里我们选择“Associate”标签下的Apriori算法。之后将“lowerBoundMinSupprot”(最小支持度)参数值设为0.1,将“upperBoundMinSupprot”(最大支持度)参数值设为1,在“metiricType”的参数值选项中选择lift选项,将“minMetric”参数值设为1.1,将“numRules”(数据集数)参数值设为10,其它选项保存默认值,这样就可以挖掘出支持度在10%到100%之间并且lift值超过1.1且排名前10名的关联规则。其挖掘参数信息和关联挖掘的部分结果。

三、挖掘结果与应用

以上是针对教师基本情况和科研各项总分进行的反复的数据挖掘工作,从挖掘结果中找到最佳模式进行汇总。以下列出了几项作为参考的关联数据挖掘结果。

1、科研立项得分与论文、科研总得分关联度高,即科研立项为A级的论文也一定是A。这与实际也是相符的,因为科研立项得A的教师应该是主持了省级或是部级的立项的同时也参与了其他教师的科研立项,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一定会有部级论文或者省级论文进行发表来支撑立项,所以这类教师的论文得分也会很高。针对这样的结果,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科研处要鼓励和帮助教师搞科研,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物质上的帮助,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带动整个学校科研工作的进展。

副高级工程师论文篇(9)

其中本人负责中小学校的教学副校长和教导主任培训工作,基于培训所需,现对24名中学教学副校长的角色特点,培训需求,及培训对策做以下分析。

中学教学副校长的角色特点

我市的24位中学教学副校长,都是从本校优秀的一线主科教师中选拔而出的,其中有21位教学副校长还依然担任学科教学工作,而这21位教学副校长当中又有8位还肩负着班主任的工作。因此,其有着独特的角色特点:他们既扮演着校级领导、学校的管理者的角色,又承担着教学实践者的角色。

首先,教学副校长处于领导层位,既是教学工作的管理者,又是行政工作的参与者。在教学方面,监督和指导课堂教学,组织和引领校本教研,领导全体教师提高教科研的水平和质量;在行政方面,服从校长的领导,参与学校管理工作,为校长的工作提供服务,为学校的建设献计献策。

其次,教学副校长作为一线教学工作者,一方面与其他教师相比,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自上而下推行的教学政策和学科资源,加之自身较高的业务水平,因此在教学提高上更具有优势;另一方面,受领导工作所困,较之普通教师,用于课程教学和研究的精力和时间相对较少,因此身上的担子也更重一些。

我市24位教学副校长对“十二五”培训的需求回馈及分析

1.对培训强烈的需求与繁重的学校管理、教学事务之间存在矛盾

通过回访和问卷,近半数教学副校长的对培训的需求非常强烈,渴望通过培训来提升自身学校管理和学科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但由于他们既是学校的管理者――承担着学校常规性的管理工作,同时还是学校教学骨干――担任主要课程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长时间的脱产学习,以及培训时间相对固定往往与自身事务相冲突,对他们而言保证培训的时间和质量往往变得十分困难。

2.培训内容倾向实践与前沿与培训内容局限性之间存在矛盾

问卷显示,对培训内容的选择上绝大多数的领导倾向于实践性知识,希望更多地掌握和了解教育前沿信息,渴望通过接受高水平、高质量的培训学习,转变管理观念,提升管理水平。在培训需求调查中,对于哪门课程更适合本人需要上领导的要求各不相同,有4位领导选择学校管理课程,5位领导选择教育科研理论课程,7位领导选择了课改理论课程,9位领导选择了实践能力课程。首先,由于受到省、市级各主管单位的制约,培训必须保证规定的必修课程教材的学习;其次,受到培训时间的制约,在有限的时间内,来系统而透彻地进行学习和培训更成为难题;再次,由于我市属于县级城市,信息相对闭锁,很难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教育前沿信息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而即便获得也很少能够完整而真实地传达给学员。

3.培训方式倾向多元化与培训资源有限之间存在矛盾

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19位领导选择了专家论坛与外出考察相结合,希望通过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教师和专家的引领,以及通过走出去到发达地区优质学校和特色学校参观学习的方式提高业务水平,自身素养,提升学校品质,增加学校特色;就交流研讨形式而言,16位领导选择了以中心发言人为主的交流,还有9位领导选择了以个性需求,自由选择学校,自由选择主题,面对面交流。但受本市经济条件制约,开展校长培训经费总体不足,异地学习交流无法成为常态;同时受本市人本资源制约,高水平、有特点的院校和研究人员总量有限,无法满足校长的多层次、多方位培训要求。

4.期望培训结果高效与期望考核方式倾向宽松之间的矛盾

问卷显示24位校长都期望培训能够具有较高的实效性,以此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交际能力以及协调能力,但又期望培训的考核方式更加宽松、简单,这两者之间明显存在着矛盾。考核方式是约束学员的有效手段,考核方式的缺失必将影响培训的效果,不注重跟踪培训与考核,培训的约束机制就不健全,对接收培训的校领导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和质量评估,就会使培训事倍功半。

“十二五”教学副校长培训对策的思考

开发灵活、开放的培训模式,建立导师制培训模式

力求转变以往以班级制为依托的培训模式,由封闭的培训方式向灵活、开放的培训方式转变。在培训模式上变以往的大班集体接受一名教师的课堂授课的班级授课制为一名导师指导多名受培训校领导的导师制授课。

导师制授课方式是一名教师、专家(或一线优秀校级领导)带领多名受培训校级领导,自由选择授课的时间,以及授课的内容。导师通过设计主题的方式,组织受培训校领导讨论,并指导其撰写论文或专著。导师与受培训校领导之间实行双向选择、自由组合的方式,导师与受培训校领导之间可以自由、开放的进行交流互动。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培训时间的灵活性,确保了培受培训校领导对培训内容的需求。

2.努力构建以开放式培训、学习、交流为主体的网络平台

以网络政务平台为支撑,以动态开放为培训目标,以模块加专题为培训课程,以学员自主学习为手段,构建网络学习平台,拓宽培训途径。

充分利用手中“政务平台”这一资源,建立网络培训学习平台,可以根据培训类别将必修科目的学习资料上传,供受培训的校级领导分享学习,并完成相应的学业要求;同时,各个领导在实践中都有自己独到的管理经验,受培训的校级领导还可以在互动平台中交流个人经验,进行合作式学习,促进自身发展;受培训的校级领导还可以在应答平台上,专家与学员都可参与回答,从而迅速、高效地解决疑问。

建章立制,跟踪考核,提高培训实效性

强化培训管理制度,明确提出校长必须履行参加培训的义务,设置学分奖励制度,奖励学分达到一定分值,校长可减免一定的选修课程,从而激励校长的学习积极性。

实行实时跟踪、随访机制,在培训前、培训中以及培训后都对受培训的校级领导进行网络和现实中的前调查、中跟踪、后随访的方式,实现培训的延展性和长效性。

参考文献:

副高级工程师论文篇(10)

与“40后”“50后”相比,年轻务实、高知化、懂经济、富有个人魅力、社会关注度高,成为“60后”省部级高官最明显的标签。他们出生在“”时期,在改革开放年代长大,大部分在二十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期间进入正规高等院校学习,具有完备整齐的教育经历;据统计,在已知学历的159名“60后”省部级高官中,10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而本科及其以上学历则占99.37%。在“60后”省部级领导干部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接近九成,其中,获得博士学位者72人,占比45.28%;获得硕士学位者68人,占比42.77%。7位“60后”省部级正职官员全部具有研究生学位,这表明,他们的知识化程度高,学习知识的愿望十分强烈。

统计发现,在158位获得学位的省部级官员中,人文社会科学学位获得者有97人,占比61.39%;理工科学位获得者61人,占比38.61%,这说明,“工程师治国”的时代渐渐过去,具有人文社科背景的领导干部群体崛起,符合现代国家治理的趋势。

在97位人文社会科学学位获得者中,管理学学位获得者最多,为39人,占比40.21%;其次是经济学学位获得者29人,占比29.89%,而法学学位(包括法律、政治学等专业)获得者有19人,占比19.59%。经济、管理、法律知识与中国国情和发展所需相适应,因此拥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官员脱颖而出。

二、基层工作经验丰富

不仅如此,他们大部分人经历非常丰富,有深厚的基层工作经验,同时,社会对“60后”省部级高官有高度的期待,这不仅因为他们在国家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而引起格外的关注,更直接的原因是人们对于目前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有些问题存有困惑。新的政治人物的出现给他们一种希望、期待。

统计还显示,在成长路径多样化的背景下,交叉任职是“60后”省部级干部相对较多的成长路径。近几年,国企高层转任地方大员或部委主管呈上升趋势,有企业任职背景的官员通常最重要的特点是其眼光更加宽广,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从中石化“掌门人”转任福建省省长的现年50岁的苏树林。根据2006年出台的《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实行党政机关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之间的干部交流,选调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领导人才到党政机关任职。

分析认为,企业高管在政府担任高官有明显优势。国企高管“入仕”之后,可以把企业管理的一些做法引入党政机构,可以改变其他官员的一些观念,尤其是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部门需要专业性的官员。

三、以人为本理念凸显

在执政风格上,“60后”省部级高官更加注重民生,更加亲民,包容性强,重视法制,凸显“以人为本”的柔性治理色彩;在政治学意义上,工作经历、知识结构、学识背景都是决定执政风格的因素。这批“60后”省部级高官,青年时期适逢二十世纪80年代的思想解放,思想更加活跃、更加开放;他们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对中国的基层比较熟悉;他们学习研究能力和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的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对现代性的认同度较高,这些都是他们的优势,也是新型治理风格的基础。

首先,他们会更加注重民生,更加亲民务实。这些“60后”高官,基本上都有着相对较长的基层工作经验,了解老百姓关心的事情,清楚他们的利益诉求;当今信息化时代,相对于“40后”“50后”高官,他们在整个社会舆论监督越来越透明化、公开化的氛围中,会更注重塑造自己的公众形象,而亲民是其基本内涵,务实是其重要风格。在中国共产党越来越在乎民意,依赖民心的背景下,注重民生、塑造亲民形象将是“60后”省部级高官赢得威望的重要途径,这不仅事关党的执政本质,也关乎这些干部的前途命运。其次,他们更加推崇制度以及柔性治理。邓小平同志说制度更重要,即用法制、制度的方法去规范人的行为,领导隐性化是大的趋势,隐性化,就是不知不觉地通过制度影响人。“60后”高官有更强的法制意识,而法制是国家良政善治的根本保障,他们也偏向于柔性化治理,即多沟通、多协商、多民主,尊重群众,依靠群众,他们更清楚一味的“强制”“命令”往往不仅不解决问题,还会激化矛盾。

四、成长经历锻造风格

现年50岁的湖南省委书记,是位法律专业出身的“60后”省委书记,他为湖南改革赋予了强烈的个性色彩,建设法治湖南,是其执政的一个目标。2008年4月,湖南正式推出《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是其依法执政的一次重要创新试验;2011年7月,湖南省委正式颁布《法治湖南建设纲要》,法治自此被赋予了制度化的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王利民认为,“‘法治湖南’一个很核心的内容就是将权力规制到法律的范围之内,‘法治湖南’是从领导人接受先进的法治理念开始的,理念影响了他的态度和行为。”同样,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963年出生的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侧重柔性治理,处理社会矛盾时,注意调解和协商;当内蒙古的发展转型面临社会矛盾时,他以开明进步的柔化形象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他曾说,“如果大部分人的利益得不到保护,发展就是不可持续的。”如何缩减贫富差距、如何满足社会期望、如何调和不同诉求……这批“60后”省部级高官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也将考验他们的施政能力。

分析认为,这批“60后”省部级高官的成长经历将为他们寻找难题的对策提供直观经验。

专家指出,他们所带来的新气象、新风格,不仅将对中国的地方治理带来大的影响,也将深刻地影响到一大批年轻干部的思想和观念,并为他们树立榜样。

五、执政思路影响中国

作为地方领导核心,这批“60后”省部级干部在未来五年中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无疑将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职责。未来十年,这批“60后”将成为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执政骨干,甚至有些人可能会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对中国未来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中国的改革开放逐渐进入深水区,会牵涉到更多深层次的利益矛盾,转型期利益冲突势必会增多,而这批“60后”省部级高官深刻洞悉了改革开放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惟一出路,所以,无论中国出现任何困难和挫折,这些人都不会把走回头路作为自己的执政思路,只会从如何进一步改革开放的角度来思考出路。这批“60后”省部级高官的执政思路和执政能力,将深刻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将直接关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维护和巩固。相信,他们将不辱使命,把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抬升到下一个高峰。

六、“六后”挑战很大

在当下及未来不短时间的中国环境下,“60后”便官居省部,是值得荣耀的事。权力可使人敬畏,却未必能赢得拥戴,权力可调动资源,却未必做正确的事。要赢得拥戴,做正确的事,就要抓住关键阶段,明晰“环境结构”,过去几个月,整个中国都在花大力气梳理“不平凡的黄金十年”,固然是为过往总结成绩,更是力图为未来导出路径。之于“60后”省部高官,未来五到十年极为关键:进,可入更加核心的权力圈层,肩负更大使命;守,则平安过渡;退,也顺理成章;一切,事在人为,公在人心。

新的五到十年,中国所处“环境”会更复杂,中国会很难,面临挑战会很大;世情、国情、党情在变,外部内部环境在变;未来五到十年,仍将是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战略机遇期,这个基本判断不会变。有学者分析,当前,中国所处的“外部环境”趋于严峻,但也有亮点,有必须加紧防堵的一面,也有可以积极进取有所作为的一面,中国的战略机遇期并未终结,而内涵发生变化。如何既能解决新矛盾,又不错失战略机遇期,难度不小。

“内部环境”中,对于官员来说,新的大挑战来自“舆论环境”之变。微博等新兴媒体崛起,让官员“无处藏身”,让民众互通互联“瞬间完成”。新的五到十年,“表哥”事件会越来越多,而再遇到“唐慧事件”“什邡事件”,或者其他事件,“60后”省部高官或其下属,将如何处理,实为考验。此外,中国共产党极为清醒,而今正面临四大危险: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还面临四种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每一项危险和考验,都无疑是“复杂的、严峻的”,甚至是“长期的”。在自己分管的地域和领域,直面风险,接受考验,“60后”省部高官无法回避。

政治的最高境界是秩序,如何在复杂中、在巨变中、在发展中建立并维持良性秩序,是对政治家的考验。在考验中,一些“60后”省部高官将脱颖而出。

世无艰难,何来人杰?新的“难”、新的挑战,也是“60后”省部高官的试金石……

七名60后省部级干部简历

(按照出生年月排序)

简介:

,男,汉族,1960年4月出生,湖北黄梅人,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1976年8月参加工作,1978年9月入党。

现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主要履历:

1976.8——1978.9 湖北省黄梅县独山乡周边大队知青;

1978.9——1982.9 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学习;

1982.9——1985.8 西南政法学院研究生院民法专业学习;

1985.8——1989.12 司法部政策研究室法规处干部、主任科员,法规司法律法规处主任科员;

1989.12——1991.7 司法部法规司法律法规处副处长;

1991.7——1993.9 司法部法规司法律法规处处长(其间:1993.3——1993.9挂职任深圳市司法局局长助理);

1993.9——1995.4 司法部办公厅副主任兼部长办公室主任;

1995.4——1995.10 司法部法制司司长;

1995.10——1997.11 书记处书记(其间:1995.9——1996.7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1997.11——1998.6 书记处常务书记(副部长级);

1998.6——2006.9 书记处第一书记(正部长级),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1998.7),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委员(2001.1);

2006.9——2006.11 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委员;

2006.11——2007.2 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委员;

2007.2——2010.4 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

2010.4——2010.6 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省长;

2010.6——2010.9 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候选人;

2010.9至今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

努尔·白克力简介:

努尔·白克力,男,维吾尔族,1961年8月出生于新疆。

现任中共新疆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

主要履历:

1978.11--1983.8 新疆大学政治系政治理论专业学习;

1983.8--1984.11 新疆大学政治系辅导员、团总支书记;

1984.11--1989.1 共青团新疆大学委员会副书记;

1986.9--1989.7在中央党校政治理论专业学习;

1989.1--1992.1 共青团新疆大学委员会书记;

1992.1--1992.6 新疆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1992.6--1993.9 新疆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1993.9--1995.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行署专员助理(其间1994.5--1994.11在山东省肥城市 挂职任副市长);

1995.4--1996.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行署副专员;

1996.3--1998.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1998.2--1998.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市长;

1998.3--2000.1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委副书记、市长;

2000.12--2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

2001.1--2003.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副书记;

2003.4--2005.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副书记;

2005.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

2007年12月28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决定:努尔·白克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

2008年1月至今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张庆伟简介:

张庆伟,男,汉族,1961年11月7日生,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人,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9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8月参加工作,西北工业大学飞机设计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现任河北省人民政府省长。

主要履历:

1978.10——1982.7 在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飞机设计专业学习;

1982.8——1985.9 航空工业部603所(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员、工程组副组长(从事飞机垂直尾翼设计工作并任中国第1代歼击轰炸机—“飞豹”工程组组长);

1985.9——1988.4 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飞行器设计控制理论及应用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8.4——1991.1 航空航天工业部一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部(总体设计部)十一室(火箭总体室)工程组组长(1990.4“亚洲一号”发射成功,张庆伟脱颖而出,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1991.1——1992.10 航空航天工业部一院一部十一室主任助理(1991.5 研究室主任助理,长征二号丙、长征三号甲火箭主任设计师;1992.9长征二号E火箭副总设计师);

1992.10——1995.7 航空航天工业部一院一部主任助理(1994.5 总体设计部主任助理);

1995.7——1996.8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一院(即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部(总体设计部)副主任;

1996.8——1998.8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正司局级;兼发射队队长);

1998.8——1999.7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技术业务助理、党组成员兼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1999.4 兼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筹备组成员); 1999.7——2001.11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2001.11——2007.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2007.8——2008.3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2008.3——2011.8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法定代表人;

2011.8——2012.1 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代省长;

2012.1至今任河北省人民政府省长。

苏树林简介:

苏树林,男,汉族,1962年3月出生,山东东阿人,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工学学士,哈尔滨工程大学管理学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

主要履历:

1979——1983.7在黑龙江省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3.7——1986.10在大庆石油管理局龙虎泡试验区工作;

1986.10——1992.2任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九厂地质研究所副所长;

1992.2——1994.5任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九厂副总地质师、高级工程师;

1994.5——1996.3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副总地质师、采油四厂厂长(其间:1995.9破格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96.3——1997.11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助理、第一石油天然气开发事业部主任、地质师;

1997.11——1999.1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常务副局长、党委常委;

1998.3上旬主持大庆石油管理局的全面工作;

1999.1——9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其间:1999.4哈尔滨工程大学管理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

1999.9——2000.8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大庆石油管理局党委副书记;

2000.8——2001.3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兼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副总裁,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大庆石油管理局党委副书记;

2001.3——2002.12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兼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副总裁,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2002.12——2003.12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兼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大庆石油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2003.12——2006.9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兼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

2006.9——10任辽宁省委常委;

2006.10——2007.6任辽宁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07.6——2011.3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2011.3——4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党组书记;

2011.4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副省长、代省长、党组书记;

2011.7至今任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简介:

,男,汉族,1963年4月生,湖北五峰人,198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8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

现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主要履历:

1979.9——1983.8 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

1983.8——1985.1 共青团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干部;

1985.1——1985.11 自治区青年报社正区级干部;

1985.11——1986.8 饭店党委委员、人事部副主任;

1986.8——1987.8 饭店党委副书记、人事部经理;

1987.8——1990.2 共青团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正处级);

1990.2——1992.3 共青团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副厅级);

1992.3——1992.12 自治区林芝地区行署副专员;

1992.12——1995.7 共青团自治区委员会书记;

1995.7——1997.11 自治区山南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其间:1996.9—1997.7 在中央党校培训部一年制中青班学习);

1997.11——1997.12 自治区山南地委副书记(正地级,主持地委工作);

1997.12——1998.11 书记处书记;

1998.11——2001.7 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兼)(1996.9—1999.7 在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班世界经济专业学习);

2001.7——2001.9 自治区党委常委;

2001.9——2003.11 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兼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书记 ;

2003.11——2005.3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常务副主席;

2005.3——2005.7 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自治区常务副主席;

2005.7——2005.11 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自治区常务副主席,区党委党校校长;

2005.11——2006.11 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区党委党校校长; 2006.11——2008.3 书记处第一书记;

2008.3——2008.4 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

2008.4——2009.1 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副省长、省长、党组书记;

2009.1——2009.11 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党组书记;

2009.11——2010.1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

2010.1至今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10.1前为河北,2010.1后为内蒙古)。

孙政才简介:

孙政才,男,汉族,1963年9月生,山东荣成人,1988年7月入党,1987年5月参加工作。历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室副主任、土肥所所长、所党支部书记、副院长、院党委副书记,中共顺义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代县长、县长,中共北京市顺义区委副书记、区长。

现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主要履历:

2002.2——2002.5 中共北京市顺义区委书记;

2002.5——2002.11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顺义区委书记;

2002.11——2006.12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2006.12——2009.11 农业部部长、党组书记;(其中:2008.3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农业部部长);

2009.11——2010.1 中共吉林省委书记;

2010.1至今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陆昊简介:

陆昊,男,汉族,1967年6月生,上海市人,生于陕西西安,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8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毕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

现任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院长。

主要履历:

1982.9——1985.7 就读于陕西省西安市第85中学(1985年保送北京大学学习);

1985.9——1989.8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管理系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曾任校团委常委、第16届校学生会主席(1987.4—1988.4);

1989.8——1990.8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管理系硕士研究生,北京清河制呢厂厂长室干部、厂属金时代呢绒时装厂副厂长;

1990.8——1998.12 北京清河制呢厂厂长助理、副厂长、厂长兼厂党委副书记(期间:1991.7—1994.7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在职读硕士研究生);

1998.12——1999.8 北京市纺织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常委、董事、副总经理;

1999.8——1999.11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党组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1999.11——2001.5 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副主任,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党组书记、管委会主任;

2001.5——2003.1 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副主任,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正局级),北京市海淀区委副书记(期间:2002.3—2003.1 挂职中国长江三峡总公司党组成员、总经理助理);

2003.1——2003.2 北京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领导小组成员;

2003.2——2003.10 北京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市委工业工委书记、市经委主任、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领导小组成员;

副高级工程师论文篇(11)

教育部等六部门编制出台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将职业教育体系单独设立,与普通教育体系并列,在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专科―应用技术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等各个层次,明确提出:“在办好现有专科层次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可见,《规划》将后三个层次归为高等职业教育,从而架构起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毫无疑问,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设立相应的学位体系与其对应,这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才更完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也已明确提出:“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