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大学生参观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1 17:04:47

大学生参观论文

大学生参观论文篇(1)

一、参与“物理参与式教育科研”习惯化

学校物理组有创办初的4名物理教师发展到如今有40多名的庞大科组,来自于不同的学校,他们参与不同的教学模式,要让教师适应参与式教学有一定的难度。教学观念的转变离不开教师对教学问题的反思,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教师参与“参与式教育科研”的开始阶段。教师参与“参与式教育科研”能有效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首先教师参与“参与式教育科研”的前提是其于问题的解决,这个前提为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供了基础。刚接触“参与式”时,教师一般会有意成无意地想到,为什么要使用“参与式”教学,和以前的模式相比,“参与式”教学有哪些优越性等等,经过这样的思考和反思产生了教师教学观念的冲突,为其教学观念的转变提供了基础。其次,让每位教师参与“参与式教育科研”过程是教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获得“参与式”教学观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了解决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就会主动分析问题的性质产生的原因,并努力寻找问题的解决路径和对策,为此,教师查找相关“参与式”教学的文章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或者就问题求教于对“参与式”教学研究较深的教师,并与他们进行沟通对话。大量的实践已经证明,这样的过程容易使新进教师的教学观念得以改造和转变。然后,教师仅仅参与一次或几次科研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学校物理教研组应该积极致力建立各种便利的条件和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科研活动,并使教师参与“参与式”教学科研的意识习惯化。实质上教学和科研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教学为科研提供问题基础,科研使教学更加有效。

二、“参与式教学理论学习”自觉化

“参与式教学理论学习”自觉的提出,是受费孝通“文化自觉”理论的启发。费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或者“复归”的意思,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地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它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了解所接触到的各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定自己的位置,经过自己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程序和一套能与各种文化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同手册。根据“文化自觉”理论,笔者尝试把“参与式教学理论学习”自觉理解为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参与式”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自己物理专业水平的提高,促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主动学习“参与式”教学理论,并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参与式”教学理论,这种理论是怎样来的以及它的理论特点、旨趣,并能知道这种教学理论将会对物理教育教学实践产生怎么样的效果。而教师的“参与式教学理论学习”自觉化,不是某个物理教师或者某些教师的自觉而是大部分或者全部物理老师的自觉。

“参与式教学理论学习”自觉蕴含了三个方面内容,都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带来契机。首先,教师的“参与式”教学理论学习自觉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对为什么要学习“参与式教学理论”的思考和回答是教学理论学习自觉的内涵之一,这自然表露出“参与式教学理论学习”是主动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回忆在过去使用的物理教学模式中,遇到的问题和挫折,并与“参与式”教学作比较,并对之产生质疑。质疑的过程就表明教师对原有的教学观念开始动摇,为使之转变成接受“参与式”教学观念带来了前提。为了解决问题或挫折,有迫不及待地学习新的理论――“参与式”教学理论的冲动。其次,教师的“参与式教学理论学习”自觉,是批判学习的过程。在“参与式教学理论学习”自觉的含义中已经渗透了教师对“参与式教学理论学习”的特点概括及理论旨趣追求与反思。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一种反思的眼光,寻求“参与式”教学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动力、优点、与自己原有的教学观念有什么不同以及分析为什么会产生差异,会产生教学观念的矛盾和冲突,为教师观念转变提供了主观的条件。再次,一个教学模式要发展,必须创新,教师的“参与式教学理论学习”自觉是创新学习过程,教师将所学到的教学理论运用到“参与式”教学的课堂中,检验效度,并改造变成自己的东西。当良好的教学效果产生时,就会极力“拥护”“推广”“参与式”教学。

三、“参与式教学交流”经常化

大学生参观论文篇(2)

博物馆可以是某个国家、民族的历史缩影,也可以是某个方面、专题的历史缩影。但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在历史教学中都能起到以下几个作用。

第一,有助于历史感性材料的积累。博物馆陈列的文物、图片是属于物质形态存在的史料,是可供感知的历史材料。例如,宁波服装博物馆陈列的展品,有一个世纪前的“老爷式”手摇缝纫机、炭热铁熨斗、“老奶奶”针线箱等,能给人留下极为具体的形象。博物馆的展品又是极为丰富的。例如,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仅中国古代史展示的文物资料就有九千余件。博物馆不仅能提供丰富的历史感性材料,而且随着高新科技的引入又大大增强了历史材料的感染力。例如,在上海历史博物馆《近代上海城市发展历史陈列》的参观中可听到黄浦滩头滚滚的江涛声、旧上海街道上的嘈杂声……又例如,中国近代海军博物馆运用仿真模拟,光、声、电结合等现代科技手段,使参观者可亲眼目睹海战场景。所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吉副院长曾撰文指出,系统地参观博物馆,可以比课堂学到更深刻、更生动的历史知识①。

第二,有助于历史发展线索的把握。博物馆一般是按时空序列布置的。例如,贵州的傩文化博物馆展品由傩坛、傩面具、傩戏、傩戏绝技、傩戏艺人等6大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陈列的展品均是严格按时空序列布置;这样傩文化史的发展过程就十分清晰。又例如,中国历上博物馆“西汉前期的经济发展”内容依次陈列的是陈胜、吴广杀死军尉起义的墨画,电动的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汉初统治者对农民让步的措施,汉初农耕、农具的改进及汉武帝执政时粮食的储备等。上述一组展品生动地揭示了汉初社会经济恢复、发展的基本脉络。又例如,上海历史博物馆的《近代上海城市发展历史陈列》,它以“国中之国”、“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市政建设”、“日渐近代化的城市经济”、“开风气之先的近代文化”、“新旧并存的社会生活”、“风云激荡的政冶舞台”等6大部分反映上海城市的百年沧桑与历史进程。所以,北京十三中历史教研组的教师认为参观博物馆组织历史教学的一个极重要作用是:能使学生对整个历史线索一目了然②。

第三,有助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参观博物馆能培养观察能力是勿容置疑的。然而,新的心理学理论认为;“知觉活动在感觉水平上,也能取得理性思维领域中称为‘理解’的东西。任何一个人的眼力,都能以一种朴素的方式展示出艺术家所具有的那种令人羡慕的能力,这就是那种通过组织方式创造出能够有效地解释经验的图式的能力。”③根据上述理论,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马执斌先生提出了“图式具有强烈刺激思维的作用”④。博物馆展品之所以能激发思维,关键在于展品的个性差异。例如,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的青铜器有36件,经鉴定分别为夏、商、周的遗物。通过对青铜器展品的细细观察,不仅能区别出它们之间的差异与进步,而且能引发参观者对青铜器铸造时代的社会的思考,因为每件展品都“蕴含着产生于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的面貌、凝聚着丰富的人类思想感情”⑤。所以,参观博物馆能培养人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博物馆上历史课,其教学环境与在学校课堂里是大不相同的,若依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式来划分,大体可分为四种基本教学方式。

第一种,视听式。在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还不够丰富,或者博物馆的专业性比较强时,可采用视听式教学。由历史教师或博物馆讲解员按教学目标,选择典型的展品进行由浅入深的讲解。例如,北京一所中学组织学生参观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的原始社会部分展品。参观前教师先让该馆讲解员了解参观教学的目标要求及学生学习上的困难,拟订参观提纲与讲解词,并通过讲解词把重点参观的展品与教学要求结合起来,使学生有目的、有主次地进行参观。在这过程中对重点展品的选择尤为重要。中国历史博物馆中仅中国猿人部分就有二百多件展品,根据教学需要,确定了以下展品为参观重点;

中国猿人生活地点模型

中国猿人体形

打制石器工具

中国猿人生活情形

山顶洞人体形和生活情况

磨制石器工具、弓箭

彩陶和黑陶

畜牧业和农业的出现、定居生活

其他展品只作浏览。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即可以对中国原始社会历史获得较教材更为丰富。更为深刻的印象。

第二种,题解式。当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在参观专题博物馆时,可采用题解式教学。由历史教师按教学目标结合博物馆陈列的展品,编制练习题,让学生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参观。例如,上海一所中学组织学生参观上海历史博物馆的《近代上海城市发展历史陈列》,参观前历史教师编制了两份练习题,一份练习题涉及的内容是“租界建立及其性质”,另一份练习题涉及的内容是“租界对上海城市近代化的影响”。其中租界对上海城市近代化影响的练习题如下:

(一)填充

1.租界当局最早开发的新式道路之一是_______________ 。

2.20世纪初用于铺设南京路路面的砖是_______砖。

3.上海最早的自来水公司成立于_______年。

4.________年,英商上海电车公司第一辆_______车通车。

(二)列举

1.列举20世纪初上海常见的客运交通工具。

2.列举20世纪30年代横跨苏州河两岸的桥梁。

转贴于 题解式教学的练习题不仅是学生参观的向导,也是参观教学中教师组织教学的重点,同时还能解决在较课堂更大空间里按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的困难。

第三种,参与式。当需要让学生直接去体验历史时,可采用参与式教学。参与式由博物馆创设历史情景、提供历史实物,由参观学生扮演一定角色参与历史活动。例如,美国费城的肯特博物馆结合美国近代史教学,组织中小学生到博物馆开展“与100年前同龄人比童年”的活动。首先由教师指导学生在博物馆内仿建本世纪初遍布费城的那种服装作坊,然后组织学生像当年的童工那样,在仿制的破旧机器旁缝制口袋等。又例如,英国约克郡的城堡博物馆工作人员为了让参观博物馆的学生回到“维多利亚时代”,特组织了一节维多利亚时代的课。先让学生在博物馆内的专用教室里坐下,这教室里的课桌、椅子、黑板及一架钢琴都是维多利亚时代式样,执教的博物馆工作人员也像维多利亚时代的教师一样严厉要求学生。授课内容则是示范性的语文、数学、语文书写法,课堂上用的是维多利亚时代式样的写字板、墨水和羽毛笔。有人不守纪律,在课堂上说话,执教的博物馆工作人员便拿来当时的“刑具”,让学生站到台前接受体罚。参与式教学的最大的特点在于学生能获得切身的体验,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感知历史。以这种方式感知历史不仅全面,而且印象深刻。

第四种,探究式。当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学习能力时,可采用探究式教学。探究式的基本特征是带着问题收集史料,并依据收集的史料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它注重的不仅仅是结果,还包括过程,甚至更看重过程。例如,上海的一所中学组织学生参观上海历史博物馆的《近代上海城市发展历史陈列》,历史教师根据该历史陈列的展品,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在参观中探究其答案。这个问题是:租界的性质,即为什么这租界是“国中之国”?教师提出该问题的本意是让学生通过对租界的“工部局局旗”、“炫耀工部局武力的油画”、“外国巡捕枷索示众中国犯人的情形”、“会审公廨审理中国犯人的情景”等资料的观察,以思考:(1)外国列强在租界内设立哪些机构?其中工部局局旗中有没有象征中国的旗子?(2)工部局等机构分别攫取了中国政府的哪些权利?进而得出租界性质的结论。探究式能教学生怎样学历史,但是要注意对学生探究学习的辅导,帮助他们逐步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流程与要求。

在博物馆上历史课,即使编制了参观提纲或练习题、思考题,学生实际上参观的展品远比要求的多得多。然而心理学抑制理论表明,如果前后识记的展品相似,易引起混淆,以致影响识记效果。因此有重点地组织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也是在博物馆上历史课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基于理解是掌握知识的决定条件,同时又是运用知识的必要前提,根据博物馆这一教学环境,巩固教学的形式大体有三种。

第一种,组织知识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参赛,可使用必答与抢答相结合的方式。竞赛题目应包括两个层次:一个层次考查学生对参观展品的认识;另一个层次考查学生运用参观展品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以知识竞赛形式组织教学时,要充分注意与应用博物馆所能提供的现代技术手段。例如,福州马尾的中国近代海军博物馆提供了5台触摸屏电脑,以“福建船政与中国近代海军”为主题编制题目,以供参观者参与答题。

第二种,组织专题讨论。组织专题讨论要发动全体参观学生参与,讨论题目要突出教学重点,同时又能结合现实问题。这样通过运用参观所获得的知识来解决或说明现实问题,既巩固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和达到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例如,上海一所中学在组织学生参观《近代上海城市发展历史陈列》后,结合该学校所处的虹桥开发区土地批租这一情况,让学生讨论:开发区土地批租与近代上海租界的区别。通过对比分析既加深了学生对近代上海租界性质的认识,又提高了对开发区土地批租意义的理解。

第三种,组织小论文撰写。结合博物馆参观撰写小论文是普遍使用的一种巩固参观博物馆成果的形式。但是要达到巩固的目的,必须对小论文提出要求:(1)小论文主题要与参观的展品内容有联系;(2)结合参观的展品内容对某一历史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与认识。为了便利学生撰写小论文,教师应编制一份选题提纲。例如,上海一所中学在组织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后要求撰写小论文,于是在参观前向学生提供了一份选题提纲,即:《人类的起源》1.人类的起源及演变过程 2.人与动物的区别3.早期人类的生活与劳动 4.早期人类社会

注释:

①《按照“三面向”改革中国教育》。1998年9月4日《文汇报》。

②《怎佯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历史教学》1963年第7期。

大学生参观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043-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简称纲要课,是高等学校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程。纲要课与概论课、基础课、原理课共同构成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未来,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重视,这就对讲授思政课的高校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每一个思政课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具体到纲要课的教学,必须首先对纲要课的学科特点有精准透彻的把握,然后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纲要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既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般特点,也有不同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性。纲要课以史实为基本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可以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促进纲要课的课堂教学。下面从绍兴为纲要课提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利用绍兴历史文化资源上好纲要课、学生考察徐锡麟故居的教学效果来论述。

一、绍兴为纲要课提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纲要课的学科特点,需要可感的历史文化资源来为理论提供支撑,教师可以根据所在地区、城市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与教材结合的重点案例来分析。

(一)纲要课的学科特点

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既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般特点,也有不同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性。纲要课与其他思政课相比,其他思政课程以理论为基本元素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纲要课以史实为基本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为讨论基点[1],纲要课的史实特点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材的整体逻辑体系按照时间排列。时间是历史的根本特征,教材的十章内容从时间的跨度上,从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开端,到改革开放新时期,贯穿中国近现代的各个发展阶段。第二,教材每编的综述是对这一阶段历史的高度总结。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是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八十年历史的概述,包括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阶级关系的变化、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等历史内容。中编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是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十年历史的概述,包括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人民受三座大山的压迫等历史内容。下编综述“辉煌的历史进程”,是对改革开放中国三十多年的历史概述,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和进入社会主义、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历史内容。第三,教材章节叙述上是以史为纲。教材的每章、每节甚至每一个标题,都有具体的历史内容,都是对历史的概括、总结与评价。

介于教材的这种特点,充分开发、利用史实元素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和国情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绍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绍兴地处江南水乡,位于浙江宁绍平原,是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从四千年前的尧舜禹时期到近代历史,绍兴出现了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近代以来,包括浙江在内的沿海诸省较早的接受西方民主思想的洗礼,民国时期浙江是思想文化活跃的省份之一,这些都为绍兴在近代史上成为文化重镇奠定了基础。绍兴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涌现的历史文化人物,从涌现的高潮上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人物的主要的贡献上也可以分为两大类。首选,从涌现的高潮上可分为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时期。在辛亥革命前后主要历史人物有徐锡麟、秋瑾、陶成章、蔡元培、陈魏、陈志军、巩宝铨等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主要历史人物有蔡元培、鲁迅等人。其次,从这些历史人物的主要贡献来说,可以分为革命家和文化人两大类。革命家主要有徐锡麟、秋瑾、陶成,文化人主要有鲁迅、蔡元培。这两种划分有交叉,有的历史人物既是辛亥时期著名革命家又是著名学者、教育家,如蔡元培。这些绍兴历史文化名人的故居现在大多开设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居内建有人物事迹展厅,是了解这些人物事迹和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地。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需要选择一个或者几个有代表性的、与纲要课教学结合比较紧密的绍兴历史文化人物作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探索,力求把纲要课上好上活。

二、如何利用绍兴历史文化资源上好纲要课

绍兴有如此之多的历史文化资源,不加以利用当然非常可惜。利用绍兴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纲要课的教学,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让学生理解纲要课的性质和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意义,二是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实地考察活动。

(一)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让学生了解纲要课的学科特点和利用绍兴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课堂教学,是教师上好与学生学好纲要课的前提,为此,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是必要的。在开学的第一节课,笔者就进行了主题为“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课堂教学”的学习方法指导课。指导课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向学生介绍纲要课的学科特点;二是说明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纲要课教学的意义及具体的操作办法。在介绍纲要课的学科特征上,强调纲要课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也有不同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即以“史”为线索贯穿思想理论,以论“史”为基本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这样使学生对纲要课有一个整体认识,也为下面的说明提供方法论支撑。在说明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纲要课教学的意义及具体的操作方法上,首先说明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纲要课教学的意义在于,历史现象的发生离不开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为历史提供了可以触摸、可以体验的立体材料,能突破教材文字平面化的局限,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其次说明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纲要课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再好的教学理念,如果没有可操作性,不能落到实处,也是纸上谈兵。笔者所在的高校地处绍兴,利用绍兴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教学具有现实性。笔者认为利用绍兴的历史文化资源至少可以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让学生搜集、整理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绍兴籍人物,如秋瑾、徐锡麟、蔡元培、鲁迅等历史人物的事迹,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介绍;二是带学生到这些绍兴历史人物的故居参观,让学生写出参观心得体会。

(二)开展实地考察活动

绍兴的徐锡麟故居、大通学堂、秋瑾故居、蔡元培故居、鲁迅故居等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代表性,参观这些名人故居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可能拿不出很多时间对这些名人故居进行一一参观,因此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安排选择其中的一二处作为参观重点。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名人故居分成四个步骤。第一步是确定参观对象。如果教师的教学安排在于利用绍兴的历史文化资源讲授辛亥革命,可以选择锡麟故居、大通学堂、秋瑾故居;如果讲授新文化运动,可以选择蔡元培故居、鲁迅故居。笔者选择的是徐锡麟故居。第二步是教师进行先期的参观和知识积累。教师首先自己对选定的名人故居的位置、交通路线、故居的情况、人物的主要事迹等有比较详细、准确的把握,这样才能在带领学生参观时做到游刃有余。第三步是给学生布置作业。如要求学生在参观前了解徐锡麟的有关革命事迹,并且在参观后写出心得体会。第四步是带领学生实地参观体验。笔者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到位于绍兴东浦镇的徐锡麟故居参观,并且现场对徐锡麟的事迹进行讲解。

经过参观之前的教学方法指导,使学生认识绍兴历史文化资源的意义,同时也知道怎样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纲要课的学习。在此基础上,选择重点考察对象,做好必要的前期准备,最后带领学生实地考察,这样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

三、学生考察徐锡麟故居的教学效果

从选定考察对象到实地考察,这只完成了教学的过程,真正检验教学还要看教学的效果。考察徐锡麟故居教学的效果如何,可以从学生的参观心得体会和参观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分析。

(一)从学生的参观心得体会中看效果

从学生参观徐锡麟故居后写的心得体会中看出,学生的收获可以归纳为两大方面,即知识方面和情感体验方面。从知识方面的收获看,通过这次实地参观,学生对资产阶级革命家徐锡麟的平生经历、主要事迹及故居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对徐锡麟生活时代的历史背景和历史知识有了进一步认识。从学生的情感体验方面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革命家徐锡麟的敬仰之情,二是对今天美好生活的珍惜,三是促进自己努力学习。从第一方面看,学生普遍怀着敬仰之情去参观徐锡麟故居,感受到徐锡麟为民族的未来不惜牺牲生命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受到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所在,纲要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从第二方面看,学生从徐锡麟等革命家事迹中,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有助其树立珍惜美好生活的人生观。从第三方面看,学生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希望。总之,这次参观促进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效果比较显著。

(二)从参观后学生的课堂表现看效果

笔者选择考察徐锡麟故居是出于教授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的考虑,所以在讲授这一章前,先带领部分学生考察徐锡麟故居,为这一章的教学奠定基础。从参观后的课堂教学效果来看,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从参观徐锡麟故居的学生的课堂反映看,这些学生因为已经对徐锡麟的事迹有了解,并且受到徐锡麟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所以在课堂中再次提到徐锡麟时,就对辛亥革命有了不同于其他同学的理解。二是从参观后的课堂表现来看,学生对纲要课的认识增加了,上课的注意力更集中,教学的实效性得以提高。

大学生参观论文篇(4)

县卫生局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多种多样,结合2009中国*青年人才论坛垫江分论坛卫生子论坛掀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热潮,举办了一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演讲比赛。

一、领导重视.县卫生局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当前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由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卫东任组长,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程思旭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并设立了专门机构负责日常活动工作。结合2009中国*青年人才论坛垫江分论坛卫生子论坛,在县级医疗卫生单位设6个单位论坛,25个乡镇(中心)卫生院设7个片区论坛,单位论坛和片区论坛分别组织广大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积极参与,要求每位职工结合垫江卫生工作实际,特别是结合本单位实际,以“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卫生新高地和川渝东部区域性卫生中心”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撰写论文和演讲稿。

二、层层筛选.6个单位论坛和7个片区论坛分别对职工所撰写的论文进行评分,在350多篇论文中评定出39篇优秀论文推荐给卫生局,再由卫生局组织有关专业人士对收到的论文进行评分,推选出14篇论文进行公开演讲比赛。

三、公开演讲.2009年3月31日下午2:00在县中医院六楼会议室举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暨青年人才论坛演讲比赛,14篇初选论文的撰写者(演讲者)在演讲大会依次进行公开演讲。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党政领导、县级医疗卫生单位部分中层干部,卫生局机关全体职工250多人观看了演讲比赛,并邀请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三组、县委研究室、县府办、县政协、县委宣传部、县人事局、县卫生局等部门的七位领导做评委进行现场评分。整个演讲比赛历时4个多小时,演讲天才英姿展现,优秀论文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通过评委们客观公正的评比,评选出了5篇优秀论文和5篇参赛论文,现场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励,并将14篇参赛论文装订成册,巩固实践论文成果。

四、成效显著.县卫生局通过组织这次演讲比赛,经过层层组织发动和全体职工的积极参与,据统计,共收到500多条意见和建议,从而激发了卫生系统广大职工爱学习、勤思考、谋发展、献良策的良好氛围,深受广大干部职工和社会的好评。在现场观摩的部分职工说:象这样的活动很好,很有成效,既丰富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内涵,又激发了全系统职工爱学习、谋发展的工作热情。

大学生参观论文篇(5)

一、引言

在现代文明社会,博物馆有三项社会功能:研究、教育与保管三大功能。有学者将博物馆功能表述成“教育民众(Educate)、供给娱乐(Entertain)和充实人生(Enrich)"的三E原则。不论表述方式如何,但收藏、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三大功能是学界普遍的共识。目前在国内,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知识传播功能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教育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程序性教育,另一类是非程序性教育。一个人所接受的小学、中学、大学教育,是为程序教育,这是按同样的课本、同样的教育方法和要求进行的教育;而非程序性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通过博物馆展开的。

据闻波(2008)统计,我国现有各类博物馆已超过2400座,其中文物系统博物馆1722座,其它包括个人、行业博物馆达到600多座,全国博物馆藏品总量已达2000万件(套),其中文物系统博物馆藏品达1300多万件(套)。全国已有700个博物馆实现了完全免费开放。每年举办的陈列展览近1万个,然而观众人次仅1.8亿多,也就是说,每8人中只有一个人一年会进一次博物馆。博物馆利用率如此之低,显然没有实现其实会功能。一味进行博物馆投资硬件建设,并不能完全做到物尽其用――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养和培养探索精神。

那么,由此可以引出以下问题:如何才能吸引社会公众前往博物馆观赏各种展览以实现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应有之义?换言之,如何拉动博物馆承载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使得作为知识传播者的博物馆展览与观众作为受教育者的个体性和多样性之间的良性互动、相得益彰?本文尝试结合学习行为理论和符号编解码的认知理论,考察观众的知识学习行为机制,以及如何有针对性地设计展览模式和参观情境,使得观众接受新知识与展览模式实现匹配对接。在第二部分我们首先介绍学习行为理论的研究进展,基于此上,在第三部分归纳出观众学习行为机制和博物馆展览模式,最后给出上述研究框架的结论和启示。

二、学习行为理论发展综述

回顾学习理论的发展,按照桑代克(Thorndike)的分析,学习是情境中的刺激和动物学会做出的反应之间建立的一种联想:刺激――反应联结(Stimulus--response connection)。连结浓密学习是随着通过尝试错误体验到动作的结果之后逐渐产生的。桑代克据此提出“效果律”(Law of effect)的学习法则:行为得到奖励,该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该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就会减弱。准备律,即强调学习开始前预备定势的作用。练习律强调连结的应用。这里的所谓连接我们可以理解为知识。

在桑代克提出的“刺激(S)――反应(R)"的连接理论(ConnectionTheory)基础上,经过华生(J B Watson)、斯金纳(B F Skinner)等人的拓展,形成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rism),指经验和行为的获得、发展和变化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一种前所未有的关系的过程,是心理学关于行为的性质和行为改变过程的理论。知识传播者(如教师)任务是向学习者(如学生)传授知识,接受者的任务是对所授内容加以接受和消化。但是,它忽略了知识传播过程中学习者的理解过程――主观能动性。

与行为主义相对立,源于完型学派的认知主义(Cognitivism),主张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的学习被解释为个体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和兴趣,并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的外界刺激(包括教学内容)做出的主动而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知识传播者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首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然后将当前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过去的知识、经验)有机地联系起来。

瑞士的皮亚杰(J Piaget)及其日内瓦学派最早提出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皮亚杰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提出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并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他还将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细化为两个过程:“同化(assimilation)”与“顺应(accommodation)”。前者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内的过程,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后者指在无法同化时,个体认知结构发生的重组与改造过程,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建构主义认为世界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是自己决定的。它更加关注如何以人们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知识,强调学习的主观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同步的,而是一个异步的、发散式的思维过程,不同的学习者沿着不同的学习路径,可以建构出相同的结果。学习的质量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来建构知识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背诵学习内容的本领。建构主义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作用,重视学习者面对具体情景进行“场景建构”。

情境学习理论指出,在学校体系中所习得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所孕育培养的认知能力确有不同。人类的认知活动受限于其所活动的社会情境,知识的意义也取决于社会活动的规范。因此人类是在其所处的情境中,透过对情境事物的直接参与,而发展出自己的知识。这个发展过程是一种知识的学习,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学习者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与实际情境互动,从中寻找意义,活动情境的范围与形式限制了学习者的知识表征与知识意义的形成。

作为建构认知(constructivist cognition)理论中的一种知识学习理论,他们强调学习者是处于情境依赖(situated)的场景(context)中,学习者并非被隔绝于学习时所处的情境之外,而是依赖场景学习,知识是蕴含于学习情境及学习活动之内的重要部分。

基于这种观点,学习被认为应该要采用可以反映真实世界的实物和活动;如果知识的传递是抽离实境的,那么学习者学到的只不过是一种新的观念,而不是内化的真实经验。而科学素养的养成正是要让学习者能够将其内化,而非空泛地学习到新概念而已,因此科学素养的养成必须要能够与实际生活结合。情境学习理论中所着重的三个部分,分别是情境(学习者所在的场域)、问题(与真实世界相似的问题)与行动(学习者习得如何处理),也就是说在情境学习理论下的教学活动,必须首先处理这三者对学习者的影响。

三、基于观众学习行为的博物馆展览模式

根据陈卫(2003)的论述,如果在认识论和学习理论两个维度上展开讨论,可以发现在每个维度上都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相互对立。在认识论的维度上,现实主义(realism)或实证主义(positivism)认为知识是独立于学习者以外的绝对存在,建构主义却主张知识存在于学习者的头脑里,由学习者主动建构而成。在学习理论的维度上,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对外界刺激主观的回应,是学习者积累事实、信息和经验而形成知识的过程;而建构主义却强调学习是学习者根据已有的经验在新学习环境里建构意义的过程。

陈卫(2003)年将以上两个维度上两种互相对立的观点进行正交组合,区分了不同学习机制。本文作了如下归纳:表1中第一行是认识论维度上的区分,两个极端分别认为是“知识是先验客观的”和“知识是主观经验的”;第一列处于学习理论维度上,两个极端分别认为是“学习者建构知识”和“知识渐增式学习”。这样,在两个维度(或者说向量)上,就可以组合区别出四种类型的学习者学习机制。沿用陈卫(2003)的表述,分别说明如下:

1、发现的学习:学习者在学习中需要亲身经验,需要观察、实践,而不能满足于被教;知识传播者要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参与。

II、传统模式:传播者要在充分掌握课程内容及其逻辑结构的基础上,采取使学习者容易理解的逻辑顺序将知识传授给他们。

III、行为主义模式:知识并非独立于学习者以外存在,而是由学习者的逐渐积累经验取得,依靠直接经验的学习(传统的学习理论)。

IV、建构主义模式:无论知识本身或获取知识的方式,都与学习者主观心理有关。学习者建构知识的过程,不是简单地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新材料,而是在与客观世界作用的同时进行重组和创造,获得认知,并发展学习能力。

采用表1的学习机制区分对博物馆教育的不同模式加以区分,即将博物馆展览的组织设计者作为这一具体场景知识的传播者,而将博物馆的参观访问者(消费者)作为这一知识的学习者。同样在认识论和学习理论的两个维度(或者说向量)上进行组合,则可以得到如表2所示的四种博物馆类型:

1、发现是展览:参观者在欣赏展览展品陈列的过程中,亲身体验、观察和实践,博物馆展览陈列设计者,需要将既定的藏品作为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参与。

II、系统的博物馆展览:博物馆的内容应该被展示得反映相关领域的真实结构,采取有利于观众理解的方式提供给参观者。这种类型的博物馆目前最为常见,或者说,世界上现有的大多数博物馆都属于该类型。

III、组织有序的展览:在参观者既定的知识传统和知识结构基础上,展览设计诱导观众逐步在参观过程中积累欣赏学习经验,通过直接的展览互动经历获得相关知识,获得主观效用感受的增进。

IV、建构主义博物馆:观众需要从陈列展览中建构个人的知识,即观众获得知识过程的本身就是建构主义的行为。他要求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参观者身上,运用多种供参观者自主选择的学习方式,而不预先设定各种固定的参观访问程序,使参观者能够将展览展品与原有知识传统和知识结构进行比较、联系,产生新的知识概念。

众所周知,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并非知识的“填充器”,而是积极主动地通过与环境(与作为社会环境的他人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在头脑中建构“知识”。

人们需要接受文化知识,但不是如传统教育观要求的“填压式”。

博物馆教育传播中的“知识建构”,是人们与其生活的物质和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都在时刻不断地用自己的感官从周围物质的或文化的世界中汲取信息,并加以组织、筛选,借以构成自身的知识和认知体系。如果将学习者比作孩子,他们并非与生俱来就能够如成人那样对周围事物做出解释。在整个渐进认知过程中,他们学习事物的意义,随着经验积累,逐渐提高建构知识的能力――人们在已经认识并相信的知识与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建构新的意义。参观者进入博物馆参观,并不指望习得陈列展览试图介绍给人们的所有东西,也不一定会严格按照陈列展览的主题结构所确定的顺序或者设计人员安排组织内容的方式来进行学习,重要的是他们要面对新的经验,根据新经验与头脑中原有知识相互符合或联系的程度来进行“知识建构”。

四、结论及现实启示

当今社会,对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越来越大,但在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考察作为受众的博物馆观众的行为特征,考虑“如何拉动博物馆承载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使得作为知识传播者的博物馆展览与观众作为受教育者的个体性和多样性之间的良性互动?”这一关键问题,摸透博物馆观众的学习动机和参观过程中行为特点,以期使得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能够发挥最大效率,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培养公民科学探索精神和建设文化强国。

本文主张:学习是人们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其中不仅包括结构性知识,而且包括大量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知识。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而且后一方面更重要。人们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不同的方面,因而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理解。但是,通过学习者的合作又可以使理解趋于更丰富、更全面。

总之,有如下两点需要把握:

1、发挥博物馆展览作为信息和知识载体的教育功用

人们参观访问博物馆,主要是为了获得知识和信息。为帮助人们在参观访问博物馆时进行“场景建构”,陈列展览的设计人员对于观众原有的知识、经验需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观众的广泛性、陈列展览项目多样性,这种预见的难度非常之大。展览设计人员还需要了解人们参观访问后对于对于陈列展览的内容做出了哪些典型的属于个人意义的“场景建构”,考察个性化的理解与陈列展览的设计初衷之间存在什么差距,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距。

大学生参观论文篇(6)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含义

思政课是高校的一门公共课,长期以来其教学主要依靠单纯的理论教学来进行,暴露了诸多弊端,表现如下: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授课方法单一,以理论说教、灌输为主,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养成;教学内容脱离社会和学生实际;缺乏感染力和说服力。很多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理论界对思政课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

1.思政课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思政课课程的一种教学形式。当前诸多高校在制订的教学计划中,对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时比例定为2∶1。笔者认为,这种安排比较合理,因为思政课毕竟是理论课,实践教学应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虽然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但没有理论的实践更是盲目的。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教学可以通过活生生的事实、图像、资料以及亲身感受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认识,甚至可以“解惑”,这种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课程教学效果。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课课程的一种教学形式。之所以强调这点,原因在于人们往往把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专业实习混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动。这些活动主要是团学组织和学生会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助学等形式开展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种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表现形式。实践教学则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手段,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的一种教学形式。可见,二者有许多相通的地方,但实践教学是一种课程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与课程理论教学相呼应,为该课程教学目的服务。把宽泛意义上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思政课范畴是不明智的。专业实习是为达到专业课教学目的进行的教学环节,与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的也是有差异的。

2.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通过具体的实践形式对理论知识的内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实践形式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实践形式”简单地讲就在于要学生亲自去做。除了上课听老师讲理论以外,还要把全身调动起来去“看”、“听”、“做”、“写”,去感受理论的真实,实现对理论的内化。所谓“看”,也就是参观,通过参观中国革命圣地、中国革命纪念馆、博物馆、各种建设科研成就展览等,以获得更多感性认识。所谓“听”,就是请专家、模范等给学生作报告,让学生拓宽眼界,感触社会中的真实。所谓“做”,是指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主题,让学生亲身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寒暑假“三下乡”活动等。所谓“写”,就是在“看”、“听”、“做”的基础上写体会,写感想等。

综上所述,笔者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进行如下概括:思政课实践教学,就是在完成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实践途径,达到对思政课课堂上学习的基本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吸收、内化,实现对思政课基本理论、原理的应用,从而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

1.校内实践教学的形式。校内实践教学主要是在学校内,根据理论教学内容安排的非传统理论教学形式的教学活动。根据不同的理论教学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形式:①案例教学,围绕相关教学目的,把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来思考、分析这些案例,并且独立地作出判断和决策,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②观看记录片等影视资料。组织学生观看、邓小平等伟人的相关纪录片,为真实全面理解他们的思想奠定基础;观看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验教训等方面的纪录片,如《复兴之路》、《大国崛起》等;观看当代大学生最关注的问题的影视片,如《青春中国》等。让学生在声情并茂中深化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③开展读书活动。教师要求学生有目的地阅读一些原著与名篇,写读书笔记,并定期批阅和组织心得体会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理论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可以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能力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同时也能为搞课题研究提供智力的支持。④安排授课实践。根据学时安排,教师可以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授课实践,规定相应题目,让学生备课、讲课,从中体会教师的辛苦,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⑤组织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围绕的核心内容是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活动主要包括:文化艺术节活动、科研征文活动、演讲、辩论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而且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2.校外实践教学的形式。校外实践教学主要是在学校外开展的思政课非传统理论教学形式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形式:①参观考察。根据理论教学的内容安排,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等,考察具体地区或单位的具体情况,找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如利用学生假期,参观伟人故里、革命遗址、纪念馆、烈士陵园等重要历史纪念地;考察厂矿、商场、公司、农村,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参观考察后撰写观后感和调查报告。②志愿者行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参加公益性劳动,关心社会的发展,如普法宣传,禁毒宣传,环保宣传,慰问老人,为残疾、贫困者献爱心活动,参加法律咨询,参加抗灾救灾以及义务生产劳动,参加边远山区的支教活动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真实的锻炼。③见习、实习、勤工俭学、课外科技活动。通过让学生亲眼目睹,亲自动手,达到加深认识、强化记忆、自觉践行的目的。通过勤工俭学,课外科技活动,使大学生重新认识和发现自我,领悟到自我的价值,学到书本上所学不到的东西,看到自己与现实的差距。

作者单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

参考文献:

[1]王金全.张善英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内涵和目标初探[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6(9):23-25.

大学生参观论文篇(7)

作者简介:唐文利(1968-),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馆员。(广西 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视角”(项目编号:11BKS020)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180-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课堂,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笔者认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一、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是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逐步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从而获得广泛社会认同、形成普遍社会共识的过程。[1]具体而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使人民大众更好地理解、更好地接受、更好地掌握,并使它转化为人民大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内化为人民大众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2]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所谓掌握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大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性教学: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担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安排一定的课时,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考察、社会调查、课题研究、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具体形式,使大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具有实践性和时效性特点。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首要、基本的理论观点。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又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方面去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3]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理论的生命之源,脱离实践,理论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注重课堂讲授,注重单纯的概念化、理论化的政治传授,强调灌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不容乐观。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注重实践性,通过开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为主题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亲身体验,感悟生活,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从而自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宣传者和践行者。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同样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它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必须是以时代需要为终极目标。[4]因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尤其讲求时效性,教学内容必须具有时代性,要反映现实社会的发展,体现时代特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

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使大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更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种教学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极大提高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三、实践性教学: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

1.集中活动与小组活动相结合

集中实践活动指由学校统一组织和安排时间、地点和经费,每年寒暑假由学工部和团委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如“三下乡”活动,参观考察、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学生参与面广,活动集中。小组活动指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教学特点,结合学生自身专业,以5-7人为小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教学活动,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按照教学场地的不同,可采取课内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等形式。按照教学内容的不同,可采取以体验式为主的实践性教学、以社会调研为主的实践性教学、以问题探究为主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可采取以体验式为主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可采用人物访谈、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形式。广西师范大学实践性活动设计的形式有:

(1)开展人物专访活动。要求学生拟定访谈专题,对自己感兴趣的人物进行专访。如著名企业家、文化名流、政府要员、劳动模范、英雄人物、部队军人、平凡百姓、博士、教授、校长、学校书记、检察官等。

(2)组织参加公益活动。如访问福利院、聋哑学校等并为他们做一些具体的实事;参加扶贫帮困“手拉手”、“一助一”活动;参加环保植树绿化环境或维持社会公共交通秩序或修缮社区公共设施等活动并做好记录。

(3)参观考察。如法庭观摩活动,参观庭审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使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问题,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了解民情,真正体会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魅力。可采用以社会调研为主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可带学生参观新农村建设、考察改革开放成功的基地,围绕社会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开展社会调研等。如广西师范大学实践性教学组织学生考察桂林三金药业集团、桂林漓泉啤酒厂、桂林高新开发区、恭城生态农业、“印象刘三姐”表演村等进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注重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哲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采用以问题探究为主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可让学生对某一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进行课题调研等。

2.开题指导和全程指导相结合

开题指导指开学初要求每个教师对实践性教学都要提供详细的计划,做到科学安排。首先组织学生制订实践性学习方案。开学第一周,任课教师就要求学习小组(以4~5人为宜)围绕课程的内容,根据学生研究兴趣,确定本学期实践的选题。实践活动的选题要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选题要紧扣时代主题,针对学生的实际生活。其次,组织学生做好开题报告。学生选好论文题目后,要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才能进入写作阶段。全程指导指在整个实践性教学活动中,教师都要全程跟踪,包括活动前要帮助学生制定实践活动计划及开题的指导,活动中要帮助学生解决实践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论文写作。活动后要及时帮助学生总结实践活动中的收获,指导学生完成论文写作。在指导过程中,可通过面谈、书信、电话、互联网等形式与学生保持联系和沟通。[5]

3.点评交流与总结表彰相结合

交流点评是实践性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点评交流一般在课程结束前的1-2周进行,可以在班级由教师进行综合总结评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汇报,每个实践小组简要陈述小组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结果及收获,教师对每个实践小组给予相应的点评,及时总结实践活动成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是通过让学生亲身实践,深入社会、深入生活,让学生亲身体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成果,加深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分析问题、问题解决。通过点评交流,不仅让学生分享到不同的实践成果,而且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结束后真正领会到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魅力,达到真知、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如广西师范大学在课程结束前两周,进行实践性性学习成果汇报、提问和点评。每个小组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在班上进行汇报展示,接受教师的提问和答辩,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和打分。学生汇报实践成果的形式灵活多样,有的实践小组派1名代表上讲台陈述成果;有的实践小组利用课件进行成果展示;有的实践小组采取表演的形式进行成果汇报;有的小组利用手绘漫画形式进行成果展示等。总结表彰一般由学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组织,实践活动结束后在全校对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给予通报表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由传统的“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4.教学计划与教学考评相结合

实践教学计划是实践教学的前提和依据,要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及教学目标,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制定实践性教学计划时应遵循整体性、目标性、针对性、系统性、可行性原则,以保证实践性教学能够有序、有效进行。制度化的实践教学考评是监督和改进实践教学的需要,也是调动教师、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因素。要将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作为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要把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实践成果的质量综合评价计入学生的期末成绩中,占总评成绩的30%~40%为宜。如广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35%。

参考文献:

[1]吴学东,余茂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索[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1):95.

[2]吕卓超.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切入点[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1,(2):57.

大学生参观论文篇(8)

实践出真知,以实践促发展。近几年以来,我们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思政部积极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见》文件通知要求,积极努力工作,认真开展实践案例教学,促进了实践教学在理论研究、教学管理、教学创新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果和心得经验。

一、积极实践出科研成果

教科研水平,一直是高校办学水平的标志。本学期,《民办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典型案例开发与研究》―省级科研项目的解题工作,在继续推进之中。这是沈雪梅老师与李晓明老师合作的科研项目。其中,李晓明老师在部级核心刊物《中国教育学刊》举行的论文大赛中,发表了论文《关于我国民办高校师资管理的一点思索》,且获得部级学刊论文大赛一等奖;在《课程教育研究》科研杂志上发表了《运用案例教学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质量》论文。沈雪梅老师的科研论文,也在顺利进行之中。此科研项目,一直在努力进行之中。

思政部的李晓明老师2016年在中国原子能出版社,参加编写了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程》,参加编写了第五章和第六章,是副主编。样书在2016年9月初已经邮寄到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这是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材。思政部的李晓明老师2016年的科研论文《加强思政部管理,促进思政课改良和创新》,在《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成功发表了,这是山西省教育厅主办的科研刊物。

张洁老师在《教育学》总第302期,发表了《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五位一体法”》文章。在2016年9月,由思政部主任齐礼根副教授负责的、由7位思政教师参加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精品课程》被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确立为校级科研项目。这些科研成果,在不同层面对于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了积极总结和创新式的科研探索,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二、思政部鼓励教师们参加培训实践

管理的中心,是人。在2015年9月,思政部安排了李晓明老师、路晓晴老师到安徽师范大学参加新课程培训学习。2015年11月,思政部张洁老师到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参加了骨干教师培训。2015年12月,思政部李晓明老师到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参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学习。

2016年7月10日――14日,思政部的张洁老师和李晓明老师到芜湖参加了安徽省教育工作委员会安排的培训,参加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培训,有安徽省教育厅统一颁发的正规的培训结业证书。思政部积极鼓励教师们参加培训学习。同时,思政部老师们在每周四的下午,都积极参加校本部安排的理论学习、会议学习,提高了教师素质,提升了教师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

三、组织大学生们在校内参加专家学者学术讲座

在2015年,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荣幸地邀请到了清华大学的张国刚教授、北京大学的王久高教授、中国军事研究院的李凯成教授、南京明城书院的徐洪磊教授,到学院做学术报告。

自2013年以来,我们学院在学术报告厅、学术报告馆和图书馆二楼,先后举办了100多场学术报告和学术讲座。这些哲学和社会学科的学术报告,开阔了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思政部老师们的学术视野,也积极地丰富了师生们的学习生活。

四、积极改革,成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和“创新创业中心”

发展,才是硬道理。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成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由法人代表、名牌大学毕业的双硕士陈孝云董事长兼任主任,促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们的学习和实践之中,促进大学生们不断增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优秀素质。我们思政部一直积极协助研究中心开展工作。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成立了“创新创业”中心,积极促进大学生创新和创业。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还与合肥地区的10多所高校成立了“创新创业联盟高校”,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当选为轮值主席高校。绿海学院成立“大学生微金易贷办公室”,给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贷款,鼓励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在校内创办了手机服务部、电脑服务部、快递公司等公司,促进了大学生们实践能力的培养。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提倡把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实践之中。2015年,学院在大学生中开展了千人诵经活动。2016年,学院举行了孔子圣像落成典礼仪式。

五、积极指导大学生们的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

实践教学,也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任务和内容。思政处配合学生处,每年在校内举办一次大学生运动会和一次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促进了大学生们的实践锻炼。在2015年,思政部在校内开展了大学生的调查报告训练,题目为“绿海学子青春报告――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共发放了数千份的调查问卷,学生们共撰写了一百多个调查报告。经过思政部的五位老师评阅,分别评出了一、二、三等奖,思政部给20份优秀的调查报告小组颁发了获奖证书。在2016年,思政部指导了大一学生开展“大学生有奖征文活动”。近日,大学生们撰写“继承传统文化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章,思政部教师给予评奖。这也是给大学生的一种实践训练。

思政部配合其它部门,指导学生到校外实践。指导了艺术系学生到黄山艺术写生;指导了信息系学生到金寨县革命根据地慰问老红军;指导了管理系学生到安徽、凤阳县参观改革模范基地小岗村;指导了旅游系学生参观安徽名人馆;指导了经贸系学生参观安徽省博物馆;指导了会计系学生去大蜀山革命烈士纪念馆扫墓、献花。我们思政部还与合肥市、经开区的锦绣社区结成实践友好互助单位。教学相长,思政部老师们一直踏实搞好教学工作、努力进行科研工作,尽力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重要讲话文章选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2016年4月第1版。

大学生参观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356-0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出了完整的表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相互统一,相互促进,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存在的问题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引领青年学生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凝聚大学生的精神力量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时代和历史赋予社会主义事业的重任,一方面,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确保我国长治久安,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大的意义。另一方面,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他们正确认识党和国家的历史,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对于提高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具有重大影响。

(二)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建设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先进文化的掌握者和传承者,在西方反动文化思潮和多元文化的不断冲击下,当前部分大学生出现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不明确、价值判断模糊、拜金主义盛行、诚信意识缺乏、心理问题加剧等问题,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师生,倡导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弘扬创新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和谐校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学生通过各种学习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化为自身文化素养,并在今后的社会活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承和传播其文化内涵与内容。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引导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和荣辱观的教育,培养其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弘扬团结统一,勤俭节约,自强不息等高尚的精神,这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转型期的影响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多种价值观呈现相互交错、剧烈碰撞的形势,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市场经济的推行促使大学生竞争意识增强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使大学生滋生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思想,由于传统道德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差距,导致他们陷入价值观困境之中,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干扰。同时,西方的各种思潮也不断地渗透到我国的各个领域,对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信仰造成影响。此外,社会的腐败现象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他们对改革开放、国家发展以及个人命运产生疑惑,在彷徨思索中他们转向自我主义,主体意识也逐渐增强,呈现出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转移的趋势,更加注重个人利益的得失,物质享受和拜金主义的倾向更为明显。

(二)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融碰撞,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使得人们之间的联系更为方便密切,但是全球化像是“双刃剑”,各国在加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也在全球快速蔓延。西方国家试图将普世价值观,人权、自由、民主等思想强加给中国人,颠覆中国人的价值观。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西方价值观念通过大众媒体,在娱乐的幌子下进行大规模的传播和渗透,向人们大力宣传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与此同时西方的社会思潮给当今大学生的价值信仰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并逐渐渗透到他们的日常行为和社会生活当中。

(三)信息化时代的各种网络传媒的作用

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文化已经成为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传播媒介,一方面,它变革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也导致社会大众价值取向走向前所未有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大学生正处在传媒发达的网络信息时代,一些发达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念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传播媒介传入中国,导致他们对新生事物感到困惑,从而产生了价值观混乱,感到精神空虚,缺乏理想信仰,一味模仿明星和西方饮食、服饰、生活方式的现象。

三、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枯燥单一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使命,是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重要途径,有效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其在理论和情感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单方的理论讲授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缺少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是发自内心地认同并掌握理论,缺乏主动参与相关实践的经验,这种单向的知识灌输,很可能造成受教育者所学与实践环节脱节的效果。教师需要采取启发式教学,这样能够使学生始终处于思维的活跃状态,避免暂时性知识记忆及戒除人格分裂,重视日常生活情境中的亲身体验与持续性实践。

2.教学手段落后

传统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也很难准确把握。所以,常常会出现厌学的现象,从而导致课堂理论与实践活动相脱节的结果。将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是教学方式改革的新途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将抽象的理论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试讲的机会,鼓励学生多讲多问,这样学生在试讲过程中能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也更容易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3.教育内容空洞乏味

传统教育思维方式的呆板,无法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也没有营造一个使大学生能够具体学习、探讨理论知识的环境,造成一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最基本的概念理解。课上与课下的教育脱节是高校教育出现问题的表现,教育应该贯穿对人教育的始终,课下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学习生活相结合,这是教育需要完成的任务。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学校也很少设置相关监督机制来反馈大学生的行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与式教育的实现路径

1.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由学生自主参与教育活动

首先应当改革教育模式,利用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其次,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将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给学生,用科学思维方式武装学生的头脑,从而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最后,高校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公共实践活动参与中的培育与锻炼,可以通过对国家政治生活、所在学校与社区事务的积极参与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同。

2.构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与式教育的评价体系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需要构建教育活动主动参与评价体系,个体日常生活融入评价体系,公共生活实践参与评价体系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与式教育评价体系引领网络舆论导向,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的学习中,开设独立的网站,开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与式教育评价体系的板块,把考评重点放在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践行上,把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以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况与奖学金,助学金发放结合起来,建立相应的激励评价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和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3.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参与式教育的社会保障

政府有关部门应承担责任,在制度和政策上对参与式教育给予支持,准确把握大学生的价值需要,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搭建宣传平台。充分利用书籍、杂志等刊物和多媒体、互联网等传播渠道,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高校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焦点访谈等精神传播渠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鼓励高校通过举办相关的专题讲座、先进事迹报告会,影片等直观形式的宣传手段对大学生产生直接影响,鼓励大学生参与政治性活动,提高政治素质,参与学术性讨论。

参考文献:

[1]何国清.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构建[J].求索,2004,(1).

[2]谢廷平.德性培育论[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3).

大学生参观论文篇(10)

一、引言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经济学类专业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性课程,也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实践性课程。由于宏观经济学理论性强,派别多,系统庞大,教学内容丰富,涉及大量图表、经济模型和专业术语,并且使用的教材基本为国外教材,与中国的现实国情存在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革。从当前的教学实践看,讲授型课堂仍然在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内容形式单一,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从学生的反馈评价看,学生不能及时理解掌握其基本理论和要点,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针对本课程的学科特点,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研讨式教学法,通过构建一个研讨型课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加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优势

 

研讨式教学法起源于德国教育家弗兰克创办的师范学校,这种教学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中被广泛运用。直到1997年研讨式教学法才被引入国内,随后被得到极大关注。研讨式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教师进行全面、具体、自主和自由的学术探讨,从根本上充分挖掘课堂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的潜能,打造一个在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的课堂,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的教育目的。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它的明显优势体现如下:

 

(一)教学过程更加真实。

 

宏观经济学的研讨主题一般是现实经济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贴近生活,具有高度真实性,因此教学过程相较于传统讲授法更真实。比如在讲授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时,教师可以将研讨主题设定为“中国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政策实践”。研讨现实中的真实热点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弥补学生实践不足的“短板”。

 

(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基础课,其能力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科研能力,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法适用于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却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研讨式教学方法是一种能让学生共同参与到现实问题的探讨中,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的一种学习方法。把宏观经济学课堂变成一个研讨型课堂,可以弥补讲授型课堂的不足,并且能更好地让学生紧跟学术前沿、促进学生分析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强化,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实践

 

将研讨式教学法运用于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确定研讨主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求知欲。同时,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以研讨主题为核心展开讨论,在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堂中的实践看,研讨型课堂的设计既要考虑学生的参与度,又要考虑课堂的可控性。不仅包含课堂的研讨过程,而且应贯穿于课前的准备、课中的研讨和课后的评价等全过程。具体来看,该模式的操作程序具体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一)科学设计研讨主题

 

研讨式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是师生共同参与的“问题研究”的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在参透教材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并且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的基础上,科学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关又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研究性探索性问题。

 

研讨式教学法能否实现教学目标,研讨主题的确定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设计研讨主题时不能根据主观想法随便确定,必须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根据课程内容、性质及能力要求,精心设计。同时,研讨式教学法能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能否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当中取决于研讨主题难度的高低,太难、太专的主题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很难参与,太过浅显、简单的问题不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研讨主题必须在考虑学生研究能力的基础上,科学设计,问题难度要适中。具体来讲,联系宏观经济学的课程特色及要求,在讲到国内生产总值部分时,教师可以把研讨主题设定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GDP的变动情况、变动原因及影响因素”;讲授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时,可确定主题为“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政策比较分析”;针对增长理论,可确定讨论主题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及与主要发达国家的比较分析”等。这些研讨主题的确定,既依托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既激发学生兴趣,又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研究的空间。

 

(二)合理安排研讨小组

 

确定研讨小组是研讨式教学过程的准备阶段,教师在“导论”课上,先介绍宏观经济学的性质、内容、学习意义及能力要求,然后讲解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方法,特别是研讨式教学法的内涵、教学过程,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完成任务要求,使学生对研讨式教学法有一个基本认识。

 

每次研讨课前,由教师向学生提供研讨主题,让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研究,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兴趣确定选题。在学生初步选题确定后,根据自愿组合、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原则组成每组3-5名成员的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以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研讨式学习。

 

确立研讨小组后,学生自主查阅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由于学生对于查阅资料经验相对不足,因此教师需要告知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和要求,帮助学生制订研究计划。此阶段各小组可以通过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学术期刊文献检索网站检索文献,阅读经典原著,还可根据需要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学生通过材料阅读、归纳总结、形成基本观点,最后撰写研究报告和制作PPT讲演稿。

 

(三)组织课堂讨论

 

通过对某个经济热点问题的探讨、分析,获得对问题的正确认识,形成经济学思维方式,以此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宏观经济学研讨式教学法的最终目的。课堂讨论是这一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在课堂研讨过程中,每个小组推举一人向全班同学介绍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陈述过程需要有观点、数据、材料支撑,形成一个完整的论证体系。在小组代表陈述完毕后,同小组同学可以对该问题进行补充。接下来是教师和其他同学的互动环节。师生可以对该问题进行提问,由小组代表回答,还可以进行辩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真正发挥主导作用,正确引导,使学生明确研讨主题,抓住争论的焦点。教师要把握课堂研讨时间,既要让学生参与讨论,又不能影响教学进度。最后是教师点评,从形式到内容,指出优点和不足,同时对学生疑惑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补充说明。研讨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深入交流和互动,真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研讨的课后延伸

 

研讨阶段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终点。研讨课程结束后,教师和学生都应进行总结。教师的总结包括研讨主题的确定是否恰当,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研讨等各个阶段的表现,对研讨课堂的把握有没有改进的余地,等等。学生可以从在阅读、分析和研讨过程中学到的知识;课前准备、课中研讨等过程中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等进行总结。同时,经过研讨阶段,学生可以对研讨主题撰写研讨心得或直接撰写小论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包括论文的规范性要求、论证方法和研究方法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笔者从本院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堂中的推行来看,总体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增强。这种问题驱动型教学方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由于研讨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从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到观点的提炼,再到具体解决问题方法的确定,从报告论文的撰写到主要观点结论的陈述都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并在此过程中,极大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从笔者对参与宏观经济学研讨型课堂的学生口头调查及专门针对研讨式教学法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来看,超过90%的学生反映“研讨式教学法优于以往的讲授型教学方法”。第二,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意识。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科研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研讨式教学法要求学生最后撰写报告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科研方法、科研论文撰写的规范要求,无形中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在课堂上,每年会有部分同学撰写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科研小论文。

 

研讨式教学法在理论上具有宏观经济学课堂中实践的诸多优势,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还有亟待完善的地方。第一,加强教师课前准备,强化对学生的指点和辅导。实际上,在研讨型课堂中,对教师的学术能力、组织能力及课堂管理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学生在文献收集和对主题的把握方面由于经验不足,难免出现偏差,教师需要及时辅导。第二,优化研讨教学流程。在研讨过程中需要教师把握每个阶段的时间,包括学生陈述的时间,学生提问的时间,课堂讨论时间,以及最后教师点评的时间。并且从课前准备、课中讨论到课后评价都需要教师合理安排时间,并监督各个小组的完成进度情况,否则,很难实现预期目标。第三,考核评价体系亟待优化。学生在研讨式课堂中的表现,具体包括在研讨小组中承担的角色、完成的任务、课堂研讨中的参与积极性等应该纳入最终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四、结语

 

大学生参观论文篇(11)

一、前言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创新的事业必须由创新的人才来干,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文件对高等学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了多项要求,其中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是其主要任务和措施之一,文件要求各高校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其中参与式教学方法受到高度重视。“参与式”教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分子,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20世纪80年代参与式教学法风行欧美,90年代引入我国。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参与式教学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同时也在众多课程中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相比国外,我国参与式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相对较少,正因为如此,本文通过教学中的实践,探讨参与式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二、当前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单个经济主体行为的课程,其理论体系的建立以西方市场经济运行为研究基础,并建立数学模型加以分析,因此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该课程的教学面临“本土化”问题。从教学具体内容来看,微观经济学具有内容多、理论抽象、要求一定的数学知识、图形分析多且复杂的特点。另据各校开课情况来看,微观经济学是相关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经济学类课程,且一般是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此课程(个别专业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以往的教学中,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基本上采取的是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学生沦为教学的旁观者。由于课程知识难度较高、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一学期下来,学生们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突击学习,强行记忆,实则对很多知识一知半解,更谈不上利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进行理解、分析并指导自己的经济生活,这与我们建设应用型本科学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要求相去甚远。从2000年到2016年,从一名经济学学生到一名经济学教师,我在多种场合亲身参与了经济学的学与教,深感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具体来看,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主要采用板书的方式,而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不断渗透和运用,绝大多数教师也都开始转向使用多媒体教学。表面上看,多媒体手段的引入使得经济学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但实际上,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只是将本该由教师板书的内容搬迁到多媒体课件上,没有真正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使得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仍然很单一。

(二)单纯的理论灌输枯燥乏味,学生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于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多,按照多数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往往课时不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多老师都是将仅有的课堂时间留给了理论讲解。一般情况是:老师从一堂课开始讲理论,全程学生抬头听、记笔记,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坐得腰酸背痛。枯燥的理论讲解、较难的理论知识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荡然无存。在第二堂课开始叫学生起来复习上堂课内容,部分学生一问三不知,学习效果非常不好。

(三)经济理论本土化程度不高,理论缺乏相应的中国案例分析

微观经济学本身是西方经济学学者的研究成果,其主要内容是由新古典综合派发展而来的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那些理论。其理论是对西方国家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释与分析。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但是我国国情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市场发展程度、经济结构还是文化背景都不一样,这就为我们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提出了“理论本土化”问题。但这实际上也是我国西方经济学教学和教材编写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目前各高校采用的初级经济学教材主要有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和尼可拉斯•格里高利•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翻开这两本书,你会发现高鸿业的教材是纯粹的理论讲解,很少涉及到案例分析,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从讲解到习题充斥着各种案例,并且是紧紧的与实际相结合,当然这种案例主要以分析美国市场为主。这并非个别现象。这种鲜明的对比说明我们国内在引入西方经济学理论时还仅仅只是走了第一步,进一步的理论“本土化”、理论联系实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老师缺乏实践经验,没有形成良好的实践型教学团队

微观经济学教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也是目前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一大问题。一方面,高校担任教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老师,基本上都是从高校毕业之后直接走进高校,缺乏对经济学知识的实践锻炼,基本上没有尝试过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更谈不上科学合理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了。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门训练,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到相关高校进行实践培训的也屈指可数,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对于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至于说组建实践型教学团队更是少之又少。

(五)考核方式单一,效果欠佳长期以来,微观经济学的考核

方式都比较单一,主要是在学期末采用闭卷考试,题型上也主要以单选、多选、概念解释、简答、计算、论述等为主,案例分析、实际问题解决类的题目比较少见。传统考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而无法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考察。另外,就本人的实践来看,由于大一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仅仅是进行理论学习,缺乏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因此,即使是在考核方式上注重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学生也往往出现思维混乱、毫无头绪无话可说的现象。因此,传统的单一考核方式对于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缺乏要求,这反过来促使教师在前期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对于这方面能力的训练与培养重视不够,这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没有达到应用型本科教学的预期效果。

三、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目前,怀化学院共有13个专业开设有西方经济学微观课程(其中有8个专业微观经济学部分单独开设一学期,课时在51-68之间,5个专业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部分同在一学期开设,绝大部分专业都将其作为专业能力必修课),共有近10名教师承担了此课程,作为一名经济学专业教师,我也承担了两个班的微观经济学教学工作。学生时代的求学经历与从教近十年的教学感悟,促使我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不断尝试,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导向,以各种形式的项目为载体,以参与式教学方法为理论支撑开展教学。通过一学期的探索,对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一)以目的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发挥课程内容的实用价值

综观以往的教学,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一味灌输理论知识,对知识的运用甚少,更别说设计项目让学生参与。究其原因很多,比如课时不足、内容庞杂、理论有难度等等。但这样的课程一学期下来,学生收获有限,即使理论知识背的滚瓜烂熟,但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所有的理论指导实践都成为空话。要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教师在一开始谋划课程教学时就应明确本知识点学习后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并根据目的要求设计好项目,以项目为载体激励学生参与其中,表1中是本人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设计的部分项目。目前在国家大力倡导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各高校掀起热潮,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二本院校,完全可将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实现理论知识的真正落地。

(二)采用其他辅助教学手段,实现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

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改革中,一直存在一个难题,那就是课时不足问题。以往光讲理论,授课教师已感时间紧迫,在引入参与式教学法后,学生参与项目就更需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很多教师面临的难题。在笔者看来,随着我国多种信息化交流工具的普及、多种课堂形式的研究深入,这个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比如,我们可以利用QQ、微信、蓝墨云班课等工具实现项目资料的与讨论及各知识点的考核,还可以利用当前各高校大力建设的MOOC来实现理论知识的堂外讲解、分析。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解放了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项目的设置、组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改变以往上完课就不碰书的坏习惯。

(三)项目形式应不拘一格,多种形式交互采用

参与式教学法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参与进来,亲历知识的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庞杂,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设置项目的时候要立足以下几点,一是要更利于学生理解复杂的理论知识,二是要加强学生对理论与实践之间联系的理解,三是要根据知识点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项目形式。比如,在讲解微观和宏观的区别时,可以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模拟KTV的火灾现场,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顺利逃生,为什么火灾往往导致大量伤亡。学生通过奔跑、推挤亲身感受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差异,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在未来的工作、创业中如何利用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差异来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再比如,在讲解边际概念时,可以选取十多名学生完成“排排站”的课堂游戏,在游戏中学习知识点。在每一个项目结束之际,教师都应进行知识延伸,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总之,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应该根据知识点的特征,采用诸如情景模拟、课堂游戏、案例分析、市场调研、分组实验等形式来实现学生的参与。

(四)转变教师角色,从传授师转变为引导师、催化师

微观经济学内容复杂,有些还抽象,此时单纯的采用课堂讲授往往效果不好,学生不理解,容易忘记,不会应用。而一直以来我们的老师都已经习惯了满堂灌的教学,以知识的传播者自居。但面对90后,甚至是95后这批思维更为活跃的年轻学生,很明显单纯的课堂讲授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我们的老师应进行角色的转变,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师转变为引导师、催化师。教师在事先设计好项目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入课程角色,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学生参与项目的过程中,教师应适时的“煽风点火”,起到催化师的作用。比如在消费者效用理论中,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讨论“赶时髦的心理”。这个话题所涉及的问题同学们或多或少都存在,首先教师就可以给出一组商品让同学们选择,并提问他们选择的理由是什么,从而引出今天讨论的课题“赶时髦”——对消费者效用的分析。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对同学的发言适时的提出质疑,引发同学之间的辩论。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今天所讨论课题与“消费者效用”这个理论有什么关联,在实际生活中可否利用这个理论为自己的生活、工作服务。在整个课堂的讨论过程中,教师始终只是有节制的参与,起到引导师和催化师的作用。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很多理论知识都可以以学生为思考主体来进行教学。

(五)改革考核方式,注重教与学的过程考核

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基础课程,很多高校都将其考核成绩的评定进行三七开,即30%的平时成绩,70%的期末考试成绩。这直接导致同学们不注重平时课程学习效果,到期末临时抱佛脚,突击学习,只求学习成绩过关。这种只注重结果的考核方法直接导致的就是学生考完就忘,知识不牢固,更不用说运用。因此,在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中要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注重过程考核,将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对过程的考核可以从多方入手,一是通过学生提交的学习材料考核其课程预习情况;二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观察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质量高低等;三是采用小考方式摸底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考核的方式也可以多样,比如通过考试、提交论文、综合项目PPT演示等来实现。注重过程的考核方式更能将学生的精力集中到学习中来。在面对“95后”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成为社会风潮的当今,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也应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改革教学方法。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不应是高高在上的艰深理论,而应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既支持实践活动,又能从实践活动吸取营养,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张群,魏远竹.“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分析—兼谈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0):59-61.

[2]刘爱雄;颜蔚兰.参与式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08):71-72.

[3]刘旺霞,夏力.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方法及改革研究新进展[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01):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