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马克思毕业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3 15:11:14

马克思毕业论文

马克思毕业论文篇(1)

(一)“蚁族” 的概念及特征

“蚁族”是指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不稳定导致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大城市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群体。该群体已成为我国继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该群体的特征为:大学毕业且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人数较多;月收入较低,大多在2000元以下;大多数人聚居在城郊结合处的出租房里。

(二)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人的发展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个人能力的发展;个人社会关系的丰富;个人需要的发展;个人个性的发展。只有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才能以它为指导,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解决“蚁族”问题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思想继承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并将其进一步发展。科学发展观认为,人的发展是最核心的内容,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并保证每个人的发展。当前,

二、“蚁族”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东南地区发展较快而西北地区相对滞后,同一地域的城乡发展也很不均衡,省会城市的发展速度要快于本省其他城市。“蚁族”的出现与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差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教育与市场的需求脱节

我国高等教育本身存在着不足之处, 比如专业设置落后,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模式化等。而1998年起我国开始推行的高考扩招,又使大学生毕业生的人数增加,就业压力增大。作为大学毕业生群体的“蚁族”,找到满意的工作无疑是困难的。

(三)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

大部分“蚁族”来自于农村或一些欠发达地区,再加上受教育的投入较大和家庭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不愿意回到家乡或者一些中小城市去发展。但由于高校扩招,直接导致本科学历的含金量降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增大,多数人却不能认清现实,就业期望值过高,造成了许多人处于反复失业甚至一直无业的状态。

(四)个人能力的不足

大学生远离父母在外求学,宽松的环境以及自制力的薄弱致使一些学生放纵自己,不努力学习;加上大学生就业困难,工资低的普遍现象,使得 “读书无用论”泛滥,不少学生虚度了大学四年光阴,知识和技能薄弱,使他们难以符合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三、解决“蚁族”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高校应进行教育改革以适应社会需求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应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但大量“蚁族”的出现显然与此目标相悖。学校应提高教学质量,开设的课程应与社会需求相挂钩,并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等,避免更多“蚁族”的出现。

(二)政府应针对“蚁族”现象采取有效措施

针对“蚁族”现象的产生,政府应切实体现出宏观调控的作用,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一要调整经济结构,缩小地区、城乡间的差距;二要改善“蚁族”的生存条件,使其享有最低生活保障和住房保障;三要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为其提供相应信息及低利率贷款等项目。

(三)“蚁族”应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困境

个人努力是“蚁族”问题解决的关键。“蚁族”面对当前的问题,应通过努力弥补自身的缺陷,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积极参加技能培训以增强自己的就业资本等,“蚁族”应通过自身的努力走出“蚁域”。

四、结语

“蚁族”是我国社会变革大背景下产生的一个社会现象,“蚁族”这一群体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中间力量,如果“蚁族”问题得不到解决,势必会对我国今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更需要全面解决大学毕业生“蚁族”存在的问题,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郭琪.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02).

马克思毕业论文篇(2)

1.政治条件:政治合格,思想道德纯洁,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顾全大局的意识,志愿从事军队院校教育事业,无学术道德问题,入伍态度端正,符合教育部、公安部、总政治部《关于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军队接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政治条件的规定》。

2.学业条件:必须是参加全国普通学校(含研究生培养单位)统一招生考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届博士毕业生,必须按时获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成绩总评良好以上。重点接收进入国家“985工程”或“211工程”高校的毕业生,且第一学历为国家“985工程”或“211工程”高校本科毕业。普通高等学校招收的委培毕业生、被作留级处理或中途休学超过半年(不含应征入伍)的毕业生均不接收。同等条件下,优先接收中共党员、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和曾服现役的毕业生,优先接收CSSCI论文高产作者、“985工程”高校保送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者等在学术、科研上有突出表现的毕业生。

3.性别及年龄要求:仅接收男性,年龄不超过34周岁(截止毕业当年8月31日),少数民族和曾服现役的毕业生,年龄可放宽1岁。

4.身体条件:符合《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其中,身高在1.62米以上,双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3,肝功能化验正常,等等。

5.能力要求:专业理论功底扎实,学识渊博,外语水平高,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科研能力,能胜任学院有关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教学工作,有成为本专业及相关学科领域教学科研骨干的潜力。

6.除根据部队建设需要经组织安排外,个人在8年内不得要求退出现役。

二、接收入伍计划

三、基本待遇

在首次评授军衔、评任专业技术职务、确定专业技术等级以及住房分配等方面,与同期入军队院校学习的毕业学员同等对待。获得博士学位研究生,定正营职(专业技术十级)三档、少校基本标准。在普通高等学校学习时间按照有关规定计入住房补贴年限。本人军龄,夏季毕业的从报到当年的6月30日起算,春季毕业和实行弹性学分制于其他时间毕业的从到学院报到之日起算。同时,还享受相应职级的工资以及休假、探亲、疗养、保险、医疗、家属随军、子女教育等福利,以及一定的安家补助费。

四、接收入伍程序

1. 报名。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在2013年12月10日前,将个人材料通过邮政特快专递(EMS)寄至我部报名,或将材料发至邮箱:njzygbc@163.com。报名时须提交以下相关材料:

(1)个人简历(格式不限,但应包括政治面貌、家庭情况、学习工作经历、获奖情况、联系方式等内容);

(2)已获国家承认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3)正式发表的专业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目录及代表性成果复印件;

(4)教务部门出具的课程成绩单;

(5)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6)工作设想。

2.条件初审。对有志于来我院从事国防教育事业的应届毕业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并将初审结果通知毕业生。

3.试讲考核和身体心理检测。2013年12月中下旬,我院组织初审合格的毕业生试讲考核和身体心理检测。试讲的内容为毕业生所学专业的相关内容,主要考察毕业生的形象气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逻辑思维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教学设计及担任教员应具备的其他必备素质。身体心理检测按照《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执行。

4.德才表现考察。我院将于2014年1月派出考核组,到毕业生所在高校对通过试讲考核的毕业生进行德才表现考察。

5.接收录取。根据总部下达的年度接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计划,组织接收录取工作,并办理参军入伍等手续。

五、联系方式

1.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北路305号南京政治学院政治部干部处。

马克思毕业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8-0255-02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而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教育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具有基础地位。在思政课教学中充分展开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教育,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教育的具体内涵

职业理想是个体基于自身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工作、事业成就等的向往和追求[1]。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则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宗旨,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原则,协调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个人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有机统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教育,其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帮助大学生解决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问题,通过培育其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将个人的前途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具备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自觉担当重任的责任意识,从而选择既能够为人民服务、又合适自己的职业;二是帮助大学生解决正确对待职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为大学生提供思想指导和精神激励,使他们能够有信心、有勇气面对职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不懈奋斗。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的必要性

第一,实施职业理想教育,是解决大学生择业和就业问题中的思想困惑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的看法颇具代表性:“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首先,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青年就业问题严峻;其次,我国宏观就业形势面临经济放缓、就业总量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矛盾突出三重压力;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用人需求呈下降趋势。”从学生的层面来看,大学生普遍存在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不清、对外部世界缺乏了解,具体的职业发展方向模糊、对工作的地点、条件和待遇要求过高的现象。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指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是指他们难以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城市人才过剩,而农村人才稀缺;东南部人才竞争激烈,而中西部人才稀缺,这是我国人才分布的实际情况。很多毕业生都希望留在经济发达地区,进入国家机关和外资企业工作,选择去中西部地区、小城镇或乡镇企业工作的相对较少。过于重视职业的物质待遇,却忽视了职业的理想价值和社会价值,难以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观和理想观,这是当代大学生的通病。更有少部分大学毕业生由于未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宁愿沦为“啃老族”,也不愿意调整自己的思想观念,降低自己对职业的过高要求。

因此,大学生在择业和就业问题上的功利化取向、理想的淡漠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它一方面使大学生陷入了思想和道德观念上的误区,另一方面又加大了我们经济领域原本就存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趋势,不利于经济发展突破现有的瓶颈和就业环境的综合改善,从而可能导致大学生就业环境和就业机会发生恶化的不良趋势。面对这样的现实困境,加强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在职业理想观上存在的思想误区的必然要求。

第二,实施职业理想教育,是提高大学生职业教育的有效性的现实需要。由于师资相对缺乏,高校往往只注重第三学年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而就业指导又过多地停留在就业政策宣传、就业信息提供、择业技巧的指导上。高校对大学生的职业理想观的关注较少,对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很少涉及。极少数以职业理想为内容的职业发展指导只能以选修课或讲座的形式开设,既没有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的现实问题和实际需要,又无法收到长效。因此,把职业理想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既能够扩大职业理想教育的受教育者范围,又能通过职业理想教育的常规化提高其实效性。它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教育的现实需要。

第三,实施职业理想教育,是强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的必要途径。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积极探索对大学生实施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载体和新领域。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教育正是这样的领域。“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必须通过制定与广大人民的现实利益和觉悟水平相符合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体现为现阶段广大人民的职业理想和追求。”[2]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是一个空洞的理想。它直接影响每一个大学生的事业进展,并且必须通过广大毕业生的职业实践才能逐步实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教育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切入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职业理想教育为一个新的有效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将其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通过它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精神,同时让大学生在经历创业的艰难的过程中树立起事业必胜的信念,这种对事业必胜的信念能够激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和对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教育能够改变高校思政课教学脱离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实际需要、流于道德说教的通病,从而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

三、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教育的路径

第一,统筹利用思政课的教材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各科课程教学中开设关于“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的专题讲授。为此,思政课的各科教师必须通力合作,在统筹把握思政课各科课程的教材体系的意义上吃透教材。他们需要抓住如下逻辑线索: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基于“全人类的幸福”这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根本出发点,落脚于“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上。它因此体现为伦理尺度、历史尺度和现实尺度的有机统一,表现为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实现自身职业理想的过程。

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职业道德教育这部分内容的讲授中,教师展示的是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的伦理维度。教师需要强调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理论基础和信仰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强调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等内容的统一性、兼容性和历史发展性。又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关于、新中国建设等内容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从近代到当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职业理想实践过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全人类的幸福”这一终极价值的追求贯穿于这个历史过程的始终。

专题讲授能使大学生明白,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是在历史传承、现实关切和终极价值追求意义上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实践。它强大的说服力来源于它的实践品格。它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去正视和承担的历史使命。

第二,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思想倾向为素材,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实践教学环节。教师以“情境再创设”的方式把具有含金量的师生共同经验和共同问题在课堂上综合展示出来。比如,教师可以组织一组大学生就业的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来设计课堂情境,从其中引导学生思考工作条件与待遇、职业技能、职业理想、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等因素在个人职业发展中的重要程度。教学方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案例的可辩论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思考的兴趣点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比如,对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做背景的案例分析,可以采取专题研讨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进行理论学习的问题意识、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而对现实性特别强、和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思想观念有密切联系的案例,则可以采取演讲辩论式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讲演或辩论活动促进学生加深对相关思想误区的辨别能力、价值辨析和批判能力。在组织充分的课堂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得出针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思想观点的结论,以此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和职业理想观。

第三,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开辟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教育及实践的第二课堂。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的必须经过意识与行为实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反复内化和外化的过程,才能真正地为当代大学生所认同。在这个过程中,课外实践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的知、情、信、意等内在心理要素形成相互影响的心理综合机制,使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的思想观念被受教育者主体所认同,形成支撑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创业实践的巨大精神力量。比如,充分利用高校创业社团的资源,鼓励学生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参与兼职或创业实践,从而切身体会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对于个人能力和品德的锻炼意义。再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西部、基层、条件艰苦的边远山区等地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通过开展针对企业、农村、部队的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能够更深刻地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体验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够逐渐地明白个人价值的实现必须基于社会价值这一前提、个人事业的成功依赖于相应的社会条件,从而感受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强大的理性说服力和精神感召力。因此,课外实践活动有利于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行为的实践导引,通过兼职创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来促进他们对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的认同。它能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切实提高大学生对他们所遇到的就业和职业发展问题的反应和辨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教育的具体路径是: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各科课程教学中开设关于“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的专题讲授;以职业理想为主题设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高校的社团资源,通过社会实践和创业实践开辟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教育的第二课堂。

马克思毕业论文篇(4)

记 者:这一路走来,您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顾海良:父亲对我影响最大。我的父亲曾是上海纺织机械厂厂长,是搞技术出身的,母亲是普通的纺织工人。父亲为人坦荡、为事坚韧不拔,这方面对我影响很大。

记 者:对您影响最大的事又是什么呢?

顾海良:对我影响最大的事,应该是从大上海去安徽和县农村,当了9年的知青。

记 者:您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如果儿时的梦望没有成真是否遗憾?

顾海良:小时侯我的梦想是做一个自然科学家,因为我数学基础很好,上海中学历史悠久,是全上海最有名气的中学,我是尖子生。如果不是“”,也许我儿时的愿望会实现的。

记 者:能否透露一下,您的孩子是学什么专业的?受您的影响大吗?

顾海良:我的女儿读的是国际贸易专业,目前在法国攻读这个方向的硕士。应该说,她受我和她妈妈的影响都大。我和我夫人的学术历程相同,都是从事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科研工作的。

记 者:您作为一位教育家,您的家庭教育经能否介绍一下?

顾海良:成功的“教育经”谈不上。我的家庭“教育经”说来也很简单,就是让孩子全面发展、自由选择,不注重分数排位。女儿在人大附中读高中时,全班40多人,我们希望她能够保持在第15名左右就行,不要求她一定名列前茅,成绩能在中等偏上就够了。这种宽松的环境,有助于养成她爱好广泛、知识面宽、自学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强等特点。

记 者:其实您给予学生、老师的空间也是很宽松的。

顾海良:应当给他们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尤其是学术研究,环境更要好一些,应允许探索,允许失败,以理解、宽容、保护的心态对待大家。

记 者:听武大党委宣传部的同志讲,您的夫人是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你们是老乡加同学吗?

顾海良:我夫人张雷声是在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我们是大学同学,不是老乡,她是安徽芜湖人,小我3岁。我们当年谈恋爱有些意思。在安徽读大学的时候,我学习成绩比较好,特别是外语老师知道我英语成绩比较好,就干脆主动劝我不用上英语课了,但每次考试我都是100分。当时,我经常不上课,选修了不少哲学方面的课程,包括黑格尔的《逻辑学》等。课尽管可以不上,但试是要考的。每到考试之前,我都必须找同学借笔记,慢慢地就逐渐固定在张雷声身上。时间长了,她就会主动帮我抄一份,或提炼出一些要点,以方便我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应付考试。就这样,一来二去,不知不觉之中我们便谈起了恋爱。这应该是“学为媒”吧!我们那个时候谈恋爱是“地下”的,不像现在的大学生这么自由、公开。哈哈……

记 者:您的人生格言或座右铭能否向我们的读者透露一下?

顾海良:我信奉的人生哲学很简单,那就是10个字:求真、求实、求新、求善、求美。

记 者:在生活中或工作中,您最不能容忍的是什么?

顾海良:我最不能容忍的是两种人:不学无术的人,文过饰非的人。

记 者:您能否介绍一下生活中有哪些情趣和爱好?最喜爱的运动项目是什么?

顾海良:由于工作繁忙,许多情趣和爱好都无从发展,渐渐地也少了些锻炼的机会。从审美情趣的角度看,我对于文学、戏剧(如话剧、歌剧)比较感兴趣。抽空也喜欢打打保龄球,与同事或学生唱唱卡拉OK。

记 者:早年是否也是文学青年?

顾海良:年轻人都爱文学,特别是诗歌,我也不例外。1966年5月,我还在念初二,在《萌芽》发过了一首短诗,歌颂英雄主义的,这可以说是我的处女作。

记 者:现在您最爱阅读哪方面的书?

顾海良:平时我看得比较多的书是理论经济学方面的。作为大学管理者,需要潜下心来做些研究。我也看一些国内外关于高等教育、大学治理等方面的书。

我经常翻阅的两本书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和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当我在学术上有疑虑时,我就查看《资本论》;当我生活和工作上有苦恼时,我就翻《约翰克里斯朵夫》。

记 者:您上网多吗?

顾海良:经常上网,了解时政信启、和教育动态,我乐于在线回答师生的问题。学校有BBS,我经常上,看看学生、老师们在关注些什么、有什么反响。网上有指名道姓地批评、甚至责骂我的,我要求网管全部保留,我要了解真实的情况。网上有我的网址,师生的提问我自己看,自己答复。我一直都在想,用什么样的方式跟学生交流才能让学生们产生真实感。

记 者:从公开的简历上,我看到您是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请问,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资本论》的?

顾海良:《资本论》是马克思花费毕生精力和心血写成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也是马克思一生从事经济学科学研究的主要著作。在安徽和县插队时,为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也为了深刻地理解那一时代的各种经济、社会现象,17岁的我开始读起《资本论》来。对于一个初中还没毕业的学生来讲,读《资本论》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冬去春来,我凭着坚强的毅力,克服了各种困难,写下了一本本读书笔记。在农村生活的9个年头,我不仅数十遍地通读了《资本论》原著,写了近40万字的笔记,而且还读了大量的经济学、哲学、历史学和文学著作。

记 者:您认为,马克思主义学说创立100多年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这个理论遇到过什么样的新情况、新问题?应当如何解释?

顾海良:近年来,有人说马克思主义学说已经“过时”,说关于《资本论》的理论已不能解决现实问题,这些说法不科学,甚至可以说无知。其实,马克思主义学说、《资本论》阐述的一系列理论结论,在现时代仍然是科学的,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不过,我们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的身边,而不是

躺在马克思主义的身上。马克思主义从创立以来,已经有100多年,它遇到了许多100多年前所没有见到甚至不能想像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这种现实,我们不能躺在马克思主义的现成结论上,把它当作一成不变的绝对真理。它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但是,这决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已经过时。

马克思不赞成俄国革命者把《资本论》变成一种“历史哲学”,认为不同的历史环境得出的应该是不同的社会发展理论。要把社会演变中的特殊现象一个一个加以研究,就会找到理解这些不同的历史环境中的事变的“钥匙”。这就是说,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同它的科学精神联系起来,注重历史、理论和现实的结合,形成理解和把握《资本论》的多维视界。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关系和经济过程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创新着马克思经济学已有的理论结论和基本科学原理。所以,我们应该从新的历史起点上从社会经济关系新的实际出发,破除对马克思经济学的“教条式”理解,并澄清附加在马克思经济学名下的各种偏颇理解和错误观点。

记 者:这些年来,您曾获过大量的奖项。在所有的奖项中,您最看重的是哪个奖?为什么?

顾海良:我尽管曾经获过“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国家教委“部级教学成果奖”等一些奖项,但是我比较看重的是与夫人合著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这部学术著作所获得的第四届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和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一等奖,毕竟这部书自己投入的精力太多太多。马克思留下了很多需要我们探讨的理论问题,为我们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展示自己的理论才华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我们需要花大力气进行研究。

(陪同采访的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负责人插言:顾校长早年作为第一主编和最终审稿人完成的《世界市场全书》,以市场和市场体系为切入点,多视角地展示了世界各国和地区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全貌,曾被誉为展示世界市场的“清明上河图”,曾获“中国图书奖”。)

记 者:听学校的师生讲,每年学生毕业离校您都要与他们谈谈心、讲讲话?

顾海良:学生离校,应该说几句话。在毕业典礼上,和同学们分享桃李的芬芳,共话别离的眷恋。在临别之际,我作为师长,也作为他们的朋友,应当提出一些寄语和期望。

记 者:一般具体谈哪些方面的话?

马克思毕业论文篇(5)

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及其发展

1、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主要思想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了哲学价值观的一系列问题:①价值的本质,价值本质上是人自己的对象性活动及其产物对生存和发展的肯定,是物为人而存在、人为人而存在、人为自身而存在。②关于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人能够凭借知、情、意的活动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形成对象性关系的论证。实际上说明了价值发生的前提。③价值的有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以及对象化的主体化的论断实际上指出了价值的源泉。

2.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我国的实际进行了恰当的结合,可以说马克思主义观在我国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①、维护人民的利益,尊重人的价值,“真理与人民的利益一致”、“从实际出发与向人民负责的一致性”的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的思想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②、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共同富裕”等价值判断标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建了真理与价值统一的科学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表明了重大的价值选择和价值承诺。

二、目前大学毕业生的择业现状

据统计,2014年大学毕业生中,55%的人选择就业,23%的人选择考研,剩下的则选择考公务员、出国和进行自我创业。相较于五年前,考研比例上升了许多,自然选择就业的大学生的比例就下降了不少。可见考研渐渐成了大学生除工作外的第二选择目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在毕业后,大部分会选择就业,剩下的人会选择报考公务员与继续学习深造。(2)城市成为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工作的重要因素,将近一半的大学生选择一线城市,百分之四十的人选择二三线城市或回到自己家乡,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去选择西部地区就业。(3)在选择单位时,一半以上的大学毕业生会选择国企、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剩下的人一多半会选择外企,而选择私企和自己创业的人只占一小部分比例。(4)在月薪方面,一半的学生预测自己可以得到5000――8000元的收入,预测自己可以拿到3000―5000的同学也占据了一定比例,一小部分同学预计自己可以得到2000―3000左右。

从这份调查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择业观中存在的问题:1、对职业的高期望值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从而导致了大学生无工作,企业无人才的普遍现状;2、多数大学依然希望毕业后可以在一线城市找工作,这就造成人才资源的不合理分布。3、多数大学生渴望去国企这样的地方工作,他们更希望有一份稳定踏实的工作,同时也相信在这里可以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私企则被大学生“冷落”;4、大学生择业时,对用人单位有着众多的考虑因素,如薪金待遇,升职机会、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等等,他们更多的是为自己做全盘的考虑,而没有思考自己可以为单位、社会乃至国家做出什么贡献。

三、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作用

1、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大自然是需要我们人类去认识,进而去改造的,而我们一切的改造活动是为了整个人类社会更好的前进,是为了我们每个人更好的发展,幸福的生活。马克思的价值观认为,真正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共同实现,并且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所谓社会价值,当然就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众所周知,我们国家广大的西部地区和农村是缺少人才的,而在一线城市人才则出现了过剩的情况。如果大学毕业生能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把社会价值放在第一位,相信这样人才分布情况一边倒的情况会有所好转,相信西部大开发的进程的步伐会大大加快。从大学毕业生个人角度来讲,西部可能更有利于实现他们的个人价值,因为那里有更多的机遇,从而更容易实现人的价值。

2、大学生要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无产阶级的最高价值取向就是共产主义。当今大学毕业生求职时,对工作薪金、工作地域、职位发展等等一系列的要求,最终目的是为了个人理想的实现,但如果他们能把姿态放的更高,眼光放的更远,相信会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诚然,这不是叫他们放弃自己的个人理想,而是把共产主义理想放在第一位,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个人理想的实现,都是为了能自由、幸福地生活,随心所欲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得到自己一切想要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而在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物质财富极大发展、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彻底消除,这就意味着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的一切,所向往的生活统统都可以实现。所以,当今大学毕业生如果能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会更容易在求职时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当然也会更加容易实现个人目标。

3、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我们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的基础上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于当今的大学毕业生而言,读了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的学,在理论层面也许他们并不匮乏,他们最缺少的就是实践活动,在他们身上都会不约而同的出现眼高手低的状况,所以在择业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定位不准确的时候,所以大学生要在实践中不断的锻炼、完善自己,以便更好的定位自己择业的目标。而越基层的地方就越是提高人的能力,磨练人意志的地方,当今的大学生一看到西部、农村这些字眼就会觉得那里又苦又累又脏,赚钱少,发展前途不好。可他们没有意识到,其实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从其他地方得不到的,在西部与农村,可以学到书本里一辈子也学不到的东西,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学生可以不断地长见识、学本领,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也可以更加明确什么样的职业是自己最需要的、最适合自己的,从而准确的定位自己的择业目标,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7页.

马克思毕业论文篇(6)

列宁不止一次地着重说:“……谁想要知道敌人,那就应该在敌人的国家里观察和研究……”也就是说要知道敌人写些什么,讲些什么和做些什么,而外国语的知识便是认识敌人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他们自己的整个生涯中从不曾停止过在古代语和现代语上面的工作。

这在中学毕业证书上,这些伟大的人物已经表示出他们怎样认真地学习语言,在学校里怎样知道广泛地去应用它们,马克思在一八三五年九月二十四日收到的脱里尔旧制中学(八年)的毕业证书上面,在成绩表中关于语言知识曾是这样表示了的:

“A,德文方面,文法及作文均甚优良。B,拉丁文方面,翻译及注译亦佳,……会话则已达到满意之速度矣。C,希腊文方面,知识与熟练程度与拉丁文略同,……。D,法文方面,文法颇佳,……口头号叙述有若干之进步。”

一八三六年在恩格斯的爱里倍尔费达中学的毕业证书上,关于古代语与现代语也同样地被给了相当高的评价。在列宁的中学毕业证书上我们看到除俄文外的四种语言——拉丁文、希腊文、德文和法文——的成绩。

中学毕业以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更加热烈地和深切地继续研究各种语言。从旧制中学出来,经过三年,在一八三九年四月二十七—

—三十日。恩格斯曾经在给威廉·格莱倍尔的信上写着他开始读古代希腊文和继续研究拉丁文,然后预备读英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法文和荷兰文。因此拉发格称呼恩格斯为“数国语言对照读本:——那就是说精通许多国语言文字的人,不是没有理由的。

关于马克思的一切,可以从他自身的工作上去认识和证明他是一个卓越的语言通,李卜克乃西写过:“他为《纽约论坛报》所写的论文是用标准的英语写的。他的《哲学之贫国》一书是用标准的法语写的……

而关于列宁,则康斯坦丁诺瓦、克鲁普斯卡亚曾经写过:“列宁……很好地知道德文、法文、英文……以及用这些文字从事翻译,读过波兰文和意大利文……”(一九三七年九月五日真理报)此外他还知道拉丁文,希腊文及斯拉夫文。

这样看来,我们伟大的导师们是怎样精通许多语言呵!那末,我们在这里应该向他们学习些什么呢?

首先应该学习的乃是马克民、恩格斯和列宁在这一工作上的共同的原则性的立场。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卓越的共同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上他们强调着说“……无论思想也好,无论语言也好,自己并不能称成独特的界限……实质上它们只不过是实际生活表现而已。”

马克思主义创始者们的这个天才的见解完全驳倒了许多资产阶级的学者,他们以为语言是可以超出于一切社会进化的联系之外去从事研究的。在全部发言上熟悉了一定民族的语言,只能作为研究这个民族的进化历史、它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等特性的准备(或者同时研究)。

这就是我们的导师们研究语言的方法。

不但如此,恩格斯在他和杜林的论战别指出一定语言的实际研究不能够从科学方法和广义语言学中割裂开来,我们的导师们无论何时都不容许那种割裂,而且辛辣地嘲笑了蔑视语言学价值的人,他们仅是形式地研究语言,并不在它的科学原则上真实地工作。

照威廉·李卜克乃西的回忆录所写,马克思

深入地从事研究一定语言的起源,进化和结构。这一点在马恩自己的文章中也可以找到证据。他们的几十封和几百封来往的信件,都是关于政治的,哲学的和文学问题的指示,同样也包括了语言的问题。

关于列宁,克鲁普斯卡亚回忆道:“……卓绝地知道基本的欧罗巴语言,他整个的生涯都是不倦地继续努力去通晓它而达到精巧的地步,这就使他能够证明每一种这些语言的本质。有一个时候,他曾是辞学的热烈研究者,并且不止一次地使我吃惊于他在这一方面上之有规律的和不放松的把握。……”

现在我们就要谈到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研究外国语言时所利用过的实际方法。

从他们的传记和文章里,我们就知道他俩很快地就学会了各种不同的语言。譬如在一八六九年十月二十四日恩格斯写信给成克思说为了研究费来格夫斯基所著的俄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他要介绍一个多年替他翻译俄文书报的巴尔克格依姆去帮助他,但是马克思决定用他固有的热情自己来学俄文,而就在一八七年二月十日,即是说经过的约摸五个月辰光,他写信给恩格斯说:“费氏的书我已经读了一百五十页了,这是报导真实的俄国经济情况的第一步著作。……”这样地学会了俄文,马克思就常常用原文来读俄国政治和经济的书籍。恩格斯学会语言更迅速了,他在一八五二年三月十八日给马克思的信上写着:“……二星期来,我勤勉地用功于俄文方面,现在已经很好地学会了文法,再给我二三个月的时间以增加一些必要的语汇,那末我就可以着手另外一种语言的学习了……”。

列宁也善于在很短时期内学会新的语言。

那末,他们是经过怎样的道路,用怎样的方法以达到成功的呢?当然,我们这些伟大的导师们,他们独创的天才和丰富的记忆力是起着重要的作用的,可是在许多地方,也是由于他们用了最合理的方法去工作的结果。

这一切不得不首先注意到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起先并不耗损大量的时间去学会一切细致的发音,去研究大量的文法规则和去强记住很多很

马克思毕业论文篇(7)

关键词:

协同创新理念;研究生;实践教育;马克思主义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现实要求,实践教育是衡量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加强实践教育是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创造力与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和有效途径。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实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育不受重视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内容包括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和论文写作三个方面,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在培养过程中,各高校对理论教育和论文写作比较重视,对实践教育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忽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传统思想的影响、经费不能够保障、害怕学生出事外,主要是各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中没有像对待理论教育和学位论文写作那样,既有明确要求,又制定了检查考核的量化标准,而是对实践教育仅提出“大而化之”“概而括之”“形而上之”的要求,缺少细化的规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以及严密的考核标准。这些因素致使当前马克思主义专业的实践教育宣传发动不深入,部分研究生对其意义认识不够、参与面不广;部分高校实践教育形式单一、时断时续;多数高校对实践教育的开展缺乏有效的指导、管理和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这样,实践教育就变成了“纸上谈兵”,或是陷于“重形式、走过场”的尴尬境地。

(二)相关制度、机制不健全、不规范

从新制度主义的理论来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实践教育中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实践教育的制度、机制不健全、不规范。有效整合研究生培养的各种资源有赖于制度,合理聚合研究生培养的各方力量也有赖于制度,切实规范培养过程和创新培养方式更是有赖于制度。各高校应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计、培养模式等,结合不同类型的实践教育,制定完善教学实践、学术实践和社会实践等各项制度,并以期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满足国家、社会、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需求。

(三)缺乏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和担当意识

我们期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是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学风,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但现实是,很多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选择读研就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就业竞争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因为缺乏实践的磨练,导致了学习研究兴趣不浓、动力缺乏;问题意识不足、创新能力薄弱;学风浮躁急功近利等,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时有发生。最主要的是缺乏服务社会、奉献国家、献身学术的思想境界,这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成长与成才,同时也部分消解了他们参与实践教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树立协同创新理念,用扎实的实践教育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服务社会的能力

(一)树立协同创新的培养理念

在实践教育中如何树立协同创新的理念呢?作者认为高校应联合企业、研究院所、政府部门、街道社区、各类学校等外部机构,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共同建立实践教育基地,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育,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始终树立协同创新的培养理念,有助于高校将人才培养与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结合起来,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整合形成一条人才培养的动态产业链,即高校的“育人”工作作为人才产业链的源头,负责基础性高层次人才的“生产”;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对人才的需求形成合力,组织研究生开展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实践教育,使人才的潜力得以发掘,综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以迅速提升,为他们更好地走向社会做足准备。

(二)完善实践教育制度

制度是行为的规则,是制度化的行为方式。高校要把研究生的实践教育纳入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建设中,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规律和培养环节,制定出权威高效、系统全面、针对性强易操作的实践制度,对实践教育的指导思想、组织领导、方针原则、目标要求、内容形式、方法途径、操作流程、时间要求、成果考核、推优奖励及有关政策等均作出明确的规定,这样才能使实践教育贴近研究生的发展需求,贴近社会的实际需要和国家的培养目标。

1.建立实践导师制度

从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机构聘请一批有学术成就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担任研究生的实践导师,请他们向研究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与平台。实践导师的遴选可根据实践导师职责与考核办法、实践导师的留用与淘汰机制等来运作。这样既能实现高校与社会的资源整合共享,使课堂教学成果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又便于高校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来培养人才。

2.完善分类见习或助管制度

建立健全研究生挂职锻炼、岗位实习、教学锻炼、学术合作等实践教育的制度,鼓励他们到实践去锻炼,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和想法去学习、去思考、去交流、去请教,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观点去分析、解释现实问题,甚至提出对策。

3.完善检查考核制度

制定《实践教育实施办法》《实践教育督导工作职责》、《实践教育安全管理规定》《实践教育经费管理办法》等。要求研究生定期向学校汇报实践工作情况、提交实践总结报告。高校需关注研究生实践动态,密切联系实践单位,做好督查工作。同时建立实践单位反馈机制,实践单位定期向学校反馈研究生实践状况,确保实践教育“货真价实”。

(三)建立实践教育基地

实践基地是进行实践教育的重要场所,是研究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桥梁,他们在那里扮演着“准职业人”的角色。建立一批稳定的实践基地,是抓实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实践教育的重要基础。高校应与企事业单位、部队、地方政府等合作,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业党团、人文遗址、历史人物故居等地,逐渐建立一批布局合理、层次丰富、种类多样的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并根据《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和管理办法》,从建设条件、权利义务、规范管理、挂牌评估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在坚持互相支持、持续稳定、教学与就业相结合的基础上,定期征求实践教育基地的意见和建议,利用高校的人员和智力优势为实践教育基地做出自己的贡献。只有这样,实践教育基地才能成为实践单位、研究生、高校的共同需求,不断提升层次和水平,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四)丰富实践教育形式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高校要以解决社会问题和实际问题为导向,构建以专业实践内容为主、非专业实践内容为辅的多层次实践教育体系,并进一步丰富实践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所谓专业实践内容,是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专业实习、以课程为基础进行的专业调研等。所谓非专业实践内容,就是对学生来说不是硬性规定的实践模块,如各种社会兼职、社会热点问题调研、志愿服务等。

1.与教学工作相结合

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的一个主要就业渠道就是到中学、大学或党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因此教学实践在其综合素质培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应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实践,鼓励其协助导师进行教学辅导工作、在导师指导下担任本科生的教学任务等,在教学一线锻炼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教学控制能力、教学技能等。

2.与科研工作相结合

鉴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对到高校及科研院所工作的就业意愿较高,高校应安排他们多参加学术实践活动,即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参加学术会议或活动、听专家讲座或报告、开展学术沙龙、跟随导师做课题、做项目、做调研等,旨在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学术素养,提高其学术能力。

3.与党建工作相结合

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会到企事业单位的党委、党政机关、政府部门工作,因此实践教育应安排其到响应的组织、宣传、统战、工会、团委等部门开展见习工作或进行挂职锻炼。这样,既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又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了思想、能力方面的准备。

4.与社团工作相结合

社团工作,尤其是红色社团的工作,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因此,高校应安排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积极参与各类社团的实践工作,做到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影响社会、服务社会。

5.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特点,高校应发挥他们的理论特长,积极引导他们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观、组织和参与重大政治事件和重大纪念活动方面展现才华,推动高校优秀校园文化的建设。

6.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当前,各高校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指导方针,纷纷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以社会调查、技术服务、成果推广、专题宣传、志愿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模式,这无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全面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的学习态度、工作态度、生活态度开辟了一条重要通道。

马克思毕业论文篇(8)

一、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与面临的问题

自1999年起,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扩大招生。此后几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导致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短期紧张与结构缺口。短期紧张是指从大学生供求数量上出现的一种5~8年的供求失衡现象,主要是大学生供给数量与需求数量在时间上的错位,短期紧张也可能因为结构缺口而长期化。结构缺口包括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市场需求的缺口、政府政策与市场规律的缺口,以及就业期望与需求条件的缺口等。

(一)就业市场供不应求

当今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大学毕业生供给增加迅速、大学生就业的行政限制依旧存在、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日益苛刻、大学生自身素质存在欠缺,以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等。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发生,我国劳动力市场也一度出现疲软的状态,大批人才流失,就业岗位供不应求,同时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带动了对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但高校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供需比例逐年下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为寻找优质工作而犯愁。据相关部门统计201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超过650万人,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预计目前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量将超过900万人,市场所能提供的劳动力岗位资源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宏观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二)就业市场优胜劣汰

在大学生供给数量逐年增长的同时,市场本身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挑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显著的变化,从传统的人事管理逐步向基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劳动力需求模式转变。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也不再是计划配置的被动执行者,而是围绕组织战略,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准则职位需求信息。由于高校毕业生一般具有一定高素质、但无实际经验,而用人单位却要求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优先。根据调查,用人单位很看重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精神及自我管理的能力。此外,除了能力方面要求较高外,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五官、身高、性别均提出相应的要求,加大大学生求职的难度。因此,在此种市场机制下,“985”、“211”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可能会选到自己理想的岗位,而大部分的毕业生则面临着市场机制最严酷的考验。

(三)就业期望与现实错位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分布、地区、单位、收入等存在差距。[1]高校毕业生的收入期望偏高,而就业地区与就业单位相对集中。愿意到艰苦地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比例极低。据调查,他们的就业地区分布状况大致为,在东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平均每年度占52.5%,在中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17.3%,在西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30.1%;如按就业地点划分,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工作的毕业生占51.0%,在地级市的占29.2%,在县级市或县城的占15.5%,在乡镇的占3.8%,在农村的为0.5%。[2]

按工作类型划分,各类专业技术工作如工程师、会计师、教师、医生、律师等依然一枝独秀,占29.2%;其次是各类服务工作如保安、餐饮服务、销售服务、市场营销等,占20.2%;各类企业管理工作如经理、部门经理等占13.3%;各类行政管理工作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行政管理工作占12.8%;各类技术辅助工作如技术员、护士、秘书、出纳等占8.8%。据2012年不完全统计,有70多万大学生学非所用,57万大学生未能找到工作,等到来年再就业。概括说来,大学生就业以个人发展为目标,以经济利益为导向,以就业地区选择为保障。

(四)就业政策对大学生的限制

我国对大学生就业采取的地方性需求抑制依旧存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依然有所谓的“留职”的指标限制,还有一些其他的人才引进的行政限制。大多数省市寄希望于提高本省的就业率,尽可能地降低其他地区大学生流动到本省的数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地区大学生跨省就业造成了政策上的限制。另外有的企事业单位,对毕业生户籍的限制,更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取向,没有归属感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因为户口问题而返乡发展的毕业生不计其数。

二、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

纵观我国大学生当前的就业难的问题,我们把它还原到马克思主义的失业学说上来分析。[3]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讲到,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中直接推导出过剩人口产生的必然性,揭示了生产资本的发展所造成的两种相互矛盾的人口变动趋势,深入论证这种人口过剩的相对性质。马克思说,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进行剥削的两种主要方法。一方面,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资本家力图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并且力图雇佣更多工人来扩大剥削范围。而从雇佣更多工人的社会经济现象来看,则表现为劳动者就业的扩大。另一方面,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又使资本家力图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与过去相比,生产相同的剩余价值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将下降,从而减少必要劳动人口。这势必会使一部分人口变成过剩人口,成为产业后备军,这就必然造成失业。“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值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同时,对劳动的需求,同总资本量相比相对地减少,并且随着总资本量的增长以递增的速度减少。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相对过剩人口问题的研究,始终是以生产技术进步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为立论前提的。他说:“在这种研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资本的构成和它在积累过程进行中所起的变化。”

正如马克思所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意味着用较少量的劳动就可以推动较多量的机器和原料,这正是技术进步的体现,由此会引起对劳动需求的减少,并且对员工的要求会较苛刻。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科技要素被资本日趋重视和吸收,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必然趋势。这就对当今的大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学生不仅要在学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个人素质,把平日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己个人的修养。

三、党和国家采取了积极就业政策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制定相关的政策促进就业发展。[4]

(一)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直辖市以外的各地城市要取消落户限制。企业吸纳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可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5]

(二)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高校要积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建设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基地,为毕业生提供创业的服务。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

(三)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积极为离校后未就业回原籍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将登记失业的离校毕业生纳入当地失业人员扶持政策体系,对就业困难和困难家庭的毕业生给予重点帮扶。

四、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看法

(一)就业形势严峻。从劳动力供求总量上看,2001—2010年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力达900万人左右,随着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加快、传统行业将继续产生大批失业人员,而新兴产业、行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供不应求,大学毕业生来自各个地方各个院校的不同专业,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相对速发展的社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文科类的学生在市场方面的需求明显没有那么抢手。此外,用人单位对性别的歧视也是当今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问题,从这几个方面看,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空前严峻。

(二)就业问题中矛盾突出。21世纪我国就业的主要矛盾是,数量巨大的大学生劳动力供给与经济发展对劳动力需求不足、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与劳动者素质不够的矛盾。每年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从学校流入社会,再加上上一年度滞留的毕业生,待就业的学生人数远远超过劳动力的需求,竞争日渐激烈,只招收几个岗位的部门通常都是过百甚至是过千的报名者。科技的发展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人才的需求已不如以往那么旺盛,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兴起却需要一批理论基础扎实,有团队合作精神,拥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科技技术型人才,大学生只有少数的部分符合这些高、精、尖的条件。

(三)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观点。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要得到一个自己理想的就业岗位,首先要充实自己,使自己的能力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其次在择业过程中,要对市场有一个明确的期望估算,要了解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需要哪方面的人才,不能盲目地夸大个人能力,也不能悲观失望。

参考文献:

[1]陈跃编.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就业政策与实践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2012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新浪网.

马克思毕业论文篇(9)

二、研究领域

主攻专业为经济思想史,主要从事马克思经济理论和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研究重点是《资本论》及其相关的劳动价值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立足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改革现实,解决中国问题,尝试借鉴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研究马克思经济学。在企业理论研究方面,主要研究以新制度经济学为源头的现代企业理论及其实践,结合中国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强调“劳动者”和“经济民主”,研究“鞍钢宪法”对现代管理学发展的贡献及其在中国企业改革中的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也尝试用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企业理论,并将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作比较研究。

三、研究成果

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编《政治经济学》教材1部,参与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当代中国经济问题透视――政治经济学普及读本》的编写工作,在中外公开刊物发表经济学理论和教学研究论文70余篇;获得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等奖1项,3等奖2项,厦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等奖2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主持省部级重点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省部级一般社科基金项目多项,横向科研课题多项。其有关学术观点受到国内外学者及中央级、省级媒体关注,在马克思经济理论,尤其在《资本论》研究方面和企业理论研究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其学术观点形成自己特点,在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

四、主要论著

1、价值运行论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

2、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年。

3、马克思的增长理论与现代增长理论比较研究,南开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4、“进入权”:企业理论发展前沿,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10期。

5、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扩展研究,厦门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6、人力资本产权:一个改变公司治理理论的命题,经济科学,2002年第1期。

7、不完全合约的逻辑悖论与企业理论创新,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3期。

8、马克思的需求理论:第二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11期。

9、GHM模型的理论演化及其发展方向,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9期。

10、企业理论的演进逻辑及其发展方向,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7期。

11、《资本论》功能的二重性与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重构,经济学家,2005年第6期。

马克思毕业论文篇(10)

2002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4卷本《吴泽文集》。其中,对吴师公开出版、发表的成果作了一个统计。统计显示,他的个人专著有13部,主编的著作有7部,论文达200余篇。其成果之丰硕,可谓“等身”。其间,从30岁至45岁就出版个人专著11部;80岁高龄时,又还出版了40余万字的个人专著《东方社会经济形态史论》;89岁米寿后,又出版了4卷本的《吴泽文集》,总字数达166万;70岁前后还另辟新的研究领域,即华侨史、客家学和通俗史学的研究,发表了不少相关成果。

吴师出生在江苏武进县(今常州市武进区)城西郊蠡河桥镇荷花坝村的一个农村家族,祖父英年早逝,父亲也在他两岁时就因病离开了人世。于是,便在祖母和母亲含辛茹苦之下,艰难成长。7岁时,母亲送他到村里的私塾读书,以后转到镇上新办的初级小学堂读书。在那里,开始接触到算术、绘画、手工、体育等一些新式课程和相关新知识。由于有亲戚的帮助,此后还曾转到无锡和常州的小学读书。15岁那年,他读完高小,成功考入常州中学。读完初中,又考入上海大夏大学(1951年大夏大学与光华大学等校合并成立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高中部。高中毕业以后,又顺利考进北京的中国大学经济系,师从李达教授,攻学经济学专业,其间还学习了黄松龄、吕振羽和杜叔林等一批进步教授开设的课程。这对吴师来说十分重要,正如他自己所讲的:“正是在这些进步师长的指导和关心下,我开始系统地阅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一步一步地走到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史的学术研究道路上来。”1937年大学毕业。从进入大学阶段以后,就开始了学术研究的生涯。吴师是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不断追求,不懈努力,从私塾、小学、中学、大学一步步走过来,最终完成大学学业,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吴师从事史学研究70余年,在深化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社会经济形态学说、古代东方社会理念研究等一些领域,均有卓著成就和突出贡献。这里仅以深化中国古史分期问题为例。郭沫若首创殷代原始社会论,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有阐述。吕振羽则创立了殷代奴隶社会说,在《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一书中作了论述。吴师在他们的基础上作了深化性研究。他在大学时期就对中国原始社会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劳动季报》、《文化批判》一些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尧舜禹禅让说释疑》、《中国原始社会经济研究》等论文。大学毕业那年,还完成了《中国先阶级社会史》的书稿。以后,又完成了《中国原始社会史》一书,并于1944年由桂林文化供应社出版。这些成果的公开面世,使中国古史分期更为清晰。即尧舜禹是中国原始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时代,夏是家长制奴隶制时代,商是奴隶制社会时代。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又把自己的这一研究成果融入了《中国社会简史》和《中国历史简编》两书之中,使中国历史的表达更为科学和真实。

“”期间,吴师也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蒙受了10年的不白之冤。批斗、限制自由接踵而来,还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三反分子”,饱受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摧残,无法进行正常的学术研究工作。可是,他探究学术问题、追求真理的精神仍存,笔耕不止。在生病住院期间,吴师利用稍有自由的时间,坚持写作,把平日里有关《新唐书》中的《藩镇列传》和《方镇表》的笔记,略加整理,写就了《考校记》一文。以后,还扶病撰写了《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一文。“”结束后,这些成果先后问世,与读者见面,得到一致好评。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岁月里,吴师还是探研不断,其精神不能不使后生折服。

“”以后,中国学术研究的春天到来了,吴师及时把握这一时机,在古稀之年开拓了华侨史、客家学、通俗史学等领域。这里以华侨史研究为例。他认为,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人口众多、支脉纵横的伟大民族;秦汉以来,尤其是近代以来,分布到世界各地的广大海外华侨,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分布在五大洲,足迹遍天下,显示出中华民族根深叶茂的博大气派,而且还为侨居地的经济发展,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为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我们中国学者在自己编写的《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著作中,长期以来都一直没有华侨史的专章,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吴师努力拓荒。1982年在上海筹建了上海市华侨历史学会,并担任会长。在此前后,还致力于华侨人物的研究,开设讲座,编辑史料,培养研究人才等。另外,还发表了《马克思恩格斯论华侨》、《华侨对抗日战争的伟大贡献》等论文和主编出版了《华侨史研究论集》。华侨史研究成了他晚年学术研究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他把史学研究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学术上的大是大非结合在一起。抗日战争期间,日本法西斯御用文人秋泽修二抛出了《支那社会构成》等书,鼓吹地缘政治和人口史观,认为中国社会停滞,只有通过外力入侵,才能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公然为日本侵略中国提供理论支撑。对于这种反科学的法西斯理论,吴师及时进行了反击,先后撰写了《中国历史是停滞倒退的吗?》和《地理环境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等论文进行驳斥。以后,还专门写成了《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一书,从理论上更为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更为彻底地反驳了这一侵略的谬论。另外,吴师深化中国古史分期的研究,是针对当时“新生命派”和“动力派”阵营中的人否认中国有奴隶社会,从而否认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学说而作;《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一文则是在“”期间针对“评法批儒”的歪风而写等等。这样,吴师的学术研究成果不仅具有科学性,还具有了时代性,充满了强大的生命力。

吴师的史学大师地位得到了国家、社会的肯定。他负责参与创建了中国史学会和上海历史学会,先后担任中国史学会的常务理事、上海历史学会的党组书记和副会长;20世纪80年代以后担任了首任上海市华侨历史学会会长。“”结束以后,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和召集人。

著名的史学教育大师

吴师的一身与执教相伴。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即1938年,就在重庆执教于复旦大学、朝阳法学院和大夏大学等高校。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又转到贵州、赤水大夏大学任教。1946年大夏大学迁回上海,他也携家来到上海,继续在那里从教。解放以后,经过1951年院系调整,继而在大夏大学的后身华东师范大学施教,直至1998年离休。史学教育也是他一生的事业。

在坚守教学岗位的同时,还兼任教学领导职务。解放以后,他先任大夏大学的校务委员会委员、教务长和文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建立后又长期担任历史系主任、名誉主任和中国史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就是在管理岗位上时,吴师仍坚持为学生上课,身先士卒,兢兢业业,为人师表。

从吴师的教育中受益的学生有许许多多,其中本科生的人数已无从统计,而在1978年学位制度建立以来,培养的博士生人数还可计算。那以后,他始终担任着中国古代史和史学史的双学科博士生导师,先后培养了十多届近40名先秦史、隋唐史和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吴师培养的学生在许多岗位上任职,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有管理岗位上的部、局级领导;有教学岗位上的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后合作导师;有研究岗位上的研究员;有法律服务岗位上的高级律师等等。吴师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端人才,因此,对他的这样评价一点都不过分:吴泽教授“终身从事高教事业,培养了一大批教学和科研的英才”;“为我国学位制度的建立、完善和研究生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在1990年幸运考取了吴师的博士研究生,有幸成为他的弟子。从那以后的三年学业,深得他的教诲。那年,他共招收了三名博士研究生,年近80高龄的他每周仍坚持给我们上课,一次课便是半天。吴师上课不用讲稿,出口成章,滔滔不绝,各种史料运用得当,马列警句信手拈来。因此,每次上课都给予弟子很大的信息量,使吾辈受益匪浅,留下深刻印象。

他对我们这些博士生还严格要求。记得进校后的第一次见面,他就提出在读期间的各种要求,关于学业问题,特别强调,博士论文的字数在20万字以上,毕业前发表万字以上论文两至三篇。还专门解释了博士论文字数在20万字以上的理由。他语重心长地说,低于20万字的著作太薄,不厚重;你们宁可在校期间辛苦一些,把博士论文写得好一些,成熟一些,免得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再作补充,再花费时间,而那时你们的时间更宝贵了。我们三位博士生都按他的要求努力,并顺利毕业。

吴师课内课外都十分关心学生,给予许多教导,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吴师教导我要治学严谨。他经常说,史论要结合,运用史料要准确,要重视利用最新发现的资料,文章的逻辑性要强等等。先生多次提到因为运用史料的错误,以致有些学者论文的观点不堪一击的教训。他认为,有的文章史论脱节,没能做到论从史出;特别是有的作者在使用史料时不严谨,出现了由以后的资料来证明以前的事实的情况,导致论文的观点无法自圆其说。他多次教导我,一定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做学问就应有科学、严肃的态度,不能马马虎虎、草草了事;论证一个事实,—定要准确把握史料,仔细求证;不成熟的论文,宁可不发表。吴师的这些教诲,对我一个从事法律史教学与研究的学者来说,教益很大,终身难忘。现在,我自己也指导博士研究生了,也把吴师的这些教诲告诉他们,让他们同样受益。

吴师教导我要重视史学中的理论问题,特别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他告诉我,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用她来指导研究历史和史学问题,才能还原历史的真实,正确地解决史学问题。在确定我的博士论文题目为《古代东方法研究》时,还专门给我讲解了马克思主义东方学中的一些重要理论,关照我一定要用这一理论去研究’古代东方法,这样才不会迷失方向,走向歧途。事实证明,吴师的教诲完全正确。我遵循他的教诲撰写了这一论文,顺利通过答辩。以后,论文还得到了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于1996年公开出版,为法律史的研究再砌一砖。

吴师还教导我要理论联系实际,不能脱离实践,千万不要做书呆子。特别强调爱国的知识分子应忧国忧民,关心国家大事,投身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他知道我来自政法院校,以后仍回政法院校工作,所以他对我的期望主要是要为中国的法制和法学教育事业尽一份应尽的力量。他还联系自己在解放前的革命经历,讲联系实际问题。那时,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他尽心为党工作,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他表示,今天已无这样的危险,更应为中国的事业努力。吴师的教诲一直在指导、激励我,使我深受启发,鞭策我前进。他就是这样一位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孜孜以求,贡献卓著的著名史学教育大师。

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大师

吴师学马克思主义,讲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指导自己的史学研究,把史学变成了科学,正确反映了历史。因此,把他称为“我国老一辈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名副其实。

吴师接受马克思主义有一个过程。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自小就对世间的不平,特别是对当时农民的疾苦,有切身体会。在上海读高中期间,接触到一些进步的教师和报刊杂志,学到了“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等一大堆名词及其相关知识。到北京上了中国大学以后,师从李达、吕振羽、黄松龄、杜叔林等一批被称为“红色教授”的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有机会较为系统、全面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当时,他听了李达的《政治经济学》、吕振羽的《中国经济史》、黄松龄的《中国农村经济与土地问题》、杜叔林的《社会主义思想史》等一些课程,很受启发。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吴师养成了系统阅读、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著作的习惯,并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中。

吴师的研究成果总是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光芒,马克思主义是其中的灵魂。《东方社会经济形态史论》一书是他长年来研究东方学的一个重要成果,其前期成果《建立中国式的东方学》、《(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与古代东方社会史研究》、《论五种社会形态的运行规律》、《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等一系列相关论文,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问世。其中的理论基础便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学说。它包括了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三个组成部分,但社会经济形态则是基石。此著作总结以前研究之大成,是_个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为指导,专门研究东方社会经济形态运行规律和特点等的重大研究成果。

他的大量研究成果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为指导、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为目标。解放战争期间,国民政府的政权处在摇摇欲坠之中,有些学术界人士幻想在和共产党之间走“第三条道路”。这是一件有关中国发展和前途的大事。吴师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为武器,引古筹今,先后在《中国建设》上发表了《保皇党的反动路线与纲领》、《保皇思想的堕落再堕落》、《梁启超的拥袁与倒袁》等一系列论文,以康有为、梁启超的政治实践为例,论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任何自上而下的改良和维新都行不通;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胜利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吴师从史学研究的角度,为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提供了一个方面的依据。

吴师还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自己的革命实践,为伟大的中国革命奋斗。就在北京读大学期间的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大肆侵华,进犯我国的华北地区。此年的6月,国民政府派遣亲日的何应钦,先后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秦土协定》,华北、察哈尔地区的因此而落入日本帝国主义之手。北平的大、中学生得到此消息,义愤填膺,毅然走上街头,强烈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掀起了震惊中外的“—二·九”学生运动。吴师积极参加了这次运动,经历了一次抗日爱国运动的洗礼。翌年,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他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组织——民族解放先锋队,更为积极地投身于抗日救亡斗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吴师从大学毕业,几经周折,回到故乡常州。此时,他的抗日热情倍增,与几位旧时同学共同创办了《抗敌导报》。此报全力“宣传全民族抗日,并指划抗日救亡之策”,以激励民心,弘扬民族气节。在创刊号上,他专门发表了《从淞沪抗战看中日战争的前途》一文,对国民政府当局有所指责,因此而被捕受审。经亲友的多方营救,才得以释放。回家的当天晚上,便写就了《庭讯》一文,寄给当时在《金陵日报》任职的朱穆之,很快见报。文中揭露了在狱中受宪兵司令部审讯的答问,阐述了自己对中国抗战前途的看法。抗日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马克思毕业论文篇(11)

一、中职德育理论灌输必要性

“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列宁最早对这一理论作出比较全面的论述,他认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中职德育作为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也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德育教育的过程规律,进行理论灌输是必然的选择。

(一)德育过程的内在要求

中职德育的过程实质上是三个阶段的统一,首先中职德育的第一个阶段应该是内化的过程,也就是将一些中职学生头脑中原本没有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道德观点或者原本还不牢固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观点传输到中职学生头脑中去的过程并固化的过程。第二个阶段是外化的过程,也就是将内化的德育内容化作实际的实践行为,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遵循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道德规范,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道德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第三个阶段是内化和外化的统一的过程,也就是在中职学生德育内容外化的过程中,德育的对象会发现原本接受的内容和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或者根据实践中的实际状况更新一些更加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观念,偏差的纠正和新观念的形成就是第三个阶段,就是内化外化相互作用,更加统一的过程。

根据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中职学生不可能自己形成系统的、科学的和符合社会规范的思想道德观念,同时,符合社会规范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不可能自己到达中职学生的头脑中去,而中职德育过程的第一个阶段的内化过程,就必然要求德育灌输理论的存在,通过灌输让中职学生内化系统的、科学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为德育行为的外化以及内化外化过程的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中职学生自身状况特殊性的要求

除了中职德育教育过程自身规律要求中职德育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为指导,坚持德育理论灌输的方法之外,中职学生自身状况的特殊性也要求坚持德育灌输理论,在德育的过程中运用理论灌输的方法。

1.中职学生德育理论基础的薄弱性要求

众所周知,中职学生大多来自初中毕业的中学毕业生之中,不可否认的是与高中生相比,学习主动性较差,学习效果不能尽如人意,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文化基础薄弱,具体到德育教学的过程之中就是一些基本的政治学与经济学知识点了解和掌握的模糊,对于一些社会主义道德理念没有系统的、理论化的了解。因此德育灌输就显得十分必要,要运用德育灌输方法让学生先有基本的政治和经济常识,以及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的基本轮廓,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在通过实践等形象的教学方法使得中职学生能否真正理解这些知识点。

2.中职学生面临的社会文化环境复杂性的要求

中职教育并不是一个封闭性的教育环境,有着其自身教育的特殊性,中职学生不可能像高中学生一样,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之中,少与外界社会环境接触。中职学生毕业之后面临的直接问题就是就业,这就要求中职学生在校期间就要与社会接触,了解社会工作环境,建立与工作有关的社会关系,最为直观的就是中职学生毕业之前就有到企业实习的经历,因此,中职学生要接触企业环境、社会环境甚至还有网络环境,网络上信息更是鱼龙混杂,所以说中职学生接触的文化环境是复杂的,一些社会思潮和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价值观无形之中会对中职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一些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价值观念相违背的价值观念的持有者就会去占领我们中职学生的思想阵地,为此我们要加强德育理论灌输,来巩固我们的德育阵地。

二、中职德育理论灌输要避免走入误区

中职德育理论灌输在中职德育过程中还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来指导我们进行德育灌输的时候也要避免走进误区。在中职德育教育过程中,有人把中职德育理论灌输理解为“填鸭式”教学,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对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误解,更是对中职德育理论灌输的一种曲解,我们不能把中职德育简单的理解为填鸭式和教条式的硬性灌输。

中职德育理论灌输我们要全面的看待,既不能片面强调中职德育的“灌”,也不能一味的追球中职德育的“输”,要坚持“灌”“输”并重。首先,中职德育理论灌输实质上是两个过程相互作用的统一,一个过程是“灌”,就是将中职德育理论化、系统化的内容准备好,先入为主交给中职学生。在灌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白一个问题,就是要积极发挥德育教育对象,也就是中职学生的主动性。中职德育的主体不仅仅是作为中职德育的任课教师,还可以是作为中职德育对象的中职学生,我们一直强调要转换教育思路,让学生被动学转化为主动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果学生作为德育主体自己先进行认知,在学生自我认知学习的基础上德育教师再加以纠偏和升华,德育效果就会大大提升。

其次,“输”的过程要讲求方法。通过“灌”教授给学生的德育内容学生有可能并未完全理解,说教式的讲解很难让学生明了,这个时候就需要“输”作为补充,在“输”的过程中要讲求方法。一方面,我们要明白“输”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渐进式的,作为中职德育的教育者不能急于求成,要把“输”当成中职学生消化掌握德育内容的过程,讲求中职德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我们要讲究灌输方法和手段的新。“输”不是一味的说教,更要重视实践的作用,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性活动,进行理论实践和道德体验,在做中学,在学中实践。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重视德育环境的建设,营造一种无形灌输的氛围,如树立榜样、悬挂标语和制作德育文化长廊等等,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接受德育内容的熏陶,拓宽理论灌输的途径。

总之,我们要清楚的看到,在中职德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指导,注意德育灌输方法的运用,只有以正确的理论基础作为指导,实际的德育教育实践才能少走弯路,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刘志奇,卜金超,张冠文.用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党史博采,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