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社保审计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5 10:46:11

社保审计论文

社保审计论文篇(1)

国家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继续深化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五项保险基金审计,促进扩大社会保障规模和覆盖范围,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推进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审计主要以财政、财务审计为主,还未能全面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绩效审计。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较少,缺乏一套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影响和制约了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此,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要转变社会保险基金审计工作思路,在加强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审计的重点要向效益性转变,更多地关注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管理、使用过程中的机制性、体制性缺陷,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的探索与实践,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

一、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的现实需求

1.传统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发挥作用的空间有限,绩效审计势在必行。随着社会保险制度的逐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险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社会保险基金出借、挤占、挪用、管理不善等违法违规现象日趋减少,因此应把社会保险基金的绩效审计作为重点。以绩效审计为主要方式,促进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完整与规范管理,掌握社会保险基金总体状况,从制度和管理上揭露分析问题,促进建立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实现社会保障目标,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2.社会保险基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实施绩效审计。目前,全国较高的社会保险基金结余增加了管理成本和运营风险,较低的社会保险基金年平均收益率又加大了基金的安全与贬值风险。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工作进展缓慢,地方财政解决未来负债的压力较大。因此,各级审计机关在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审计监督的基础上,作出独立客观评价,提出可具操作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二、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

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主要通过对基金的筹建、管理和使用等环节的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ess)(通常所说的“3E”)的审计,客观反映和分析评价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在保护民生、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等方面所发挥的保障功能。

1.经济性:指基金管理成本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以最少的投入实现目标。通过分析社会保险机构规模是否适当,人员数量、结构是否能够满足正常业务工作需要。对社会保险机构使用的日常经费和专项经费进行绩效评估,减少管理成本。

2.效率性:指基金管理能够获得最大的效益,实现最优的投入产出比。运用工商、税务的登记信息与社会保险的登记信息进行对比,确认单位是否应保尽保。通过将个人缴费信息与住房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的申报情况进行比较,确认单位申报的个人缴费基数是否真实可信。比较基金支出类型与方式,查处违规支出,堵塞漏洞。分析基金平衡运行情况,研究缴费比例和支出范围的合理调节给基金收支平衡带来的影响。

3.效果性:指计划目标完成情况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关注社会保险是否起到基本的保障功能,是否承担过多责任而造成社会保险不堪重负。关注社会保险对群众的整体保障力度,通过对各类人群享受的社会保障的分析,分析社会保险的整体保障能力。关注覆盖面,在制度设计上有无盲区。关注基金使用的公平性,查找社会保险制度在不同的社会保险项目、保障人群和保障层次之间是否存在制度差异。

三、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主要评价指标

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来反映绩效评价标准。定量指标是可以量化的、客观的指标,具有评价的客观性。定性指标是难以具体量化的、主观的指标,得出的结论常带有主观色彩。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通常需要结合起来使用,以达到客观公正的评价目的。

(一)主要定量指标

1.“经济性”标准的评价指标

(1)基金支出财政负担率指标:反映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所占比重,反映财力支出结构和保障水平情况。计算公式为:基金支出财政负担率=基金支出总额/财政支出总额×100%。

(2)基金管理费用率指标:通过基金管理费用占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总额的比例来衡量基金管理成本高低情况。基金管理费用包括日常行政管理费用、基金的投资运营和监管费用等。计算公式为:基金管理费用率=基金管理费用/基金收入总额×100%。

(3)实征率指标:衡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税务机构基金征收工作实际业绩情况最主要的考核指标,反映了基金征收任务完成情况。计算公式为:实征率=基金实际征收额/基金计划征收额×100%。

2.“效率性”标准的评价指标

(1)基金结余率指标:通过社会保险基金历年滚存结余额占当年基金支出的比重,反映支付风险状况。理论情况是一般至少需要三至六个月滚存结余才能保证正常支付运转。计算公式为:基金结余率=基金历年滚存结余额/当年基金支出额×100%。

(2)基金收益率指标:衡量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到资本市场所获得的收益额与社会保险基金投资额的比率,反映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盈利能力水平的高低。计算公式为:基金收益率=基金收益额/基金投资额×100%。

3.“效果性”标准的评价指标

(1)社会保险基金生活保障系数指标:反映参保对象领取的社会保险金是否能满足基本的生活开支,是否与平均生活水平相匹配,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我国连续调高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保障了退休职工生活保障水平。计算公式为:社会保险基金生活保障系数=参保对象领取的社会保险金/社会人均生活费用×100%。

(2)单位(个人)参保率指标:通过实际参加社会保险单位(个人)数与应当参加社会保险单位(个人)数之比,反映应参保对象是否都已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说明社会保险覆盖面情况。计算公式为:单位(个人)参保率=实际参加社会保险单位(个人)数/应该参加社会保险单位(个人)数×100%。

(3)实支率指标:通过实际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用总额与计划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用总额之比,反映支付水平的高低情况。计算公式为:社会保险费用实支率=社会保险费用实际支付额/社会保险费用计划支付额×100%。

(二)主要定性指标

1.给付对象的真实性情况,反映领取社会保险金的单位人员是否参加社会保险并符合领取条件,有无虚报、冒领行为。

2.给付水平情况,反映支付社会保险基金是否按照统一的标准,有无任意扩大或缩小支付范围。

3.信息获取情况,反映参保单位和个人是否能够随时获得有关社会保险政策法规、管理制度、基金管理成果等方面的信息。

4.参保对象满意度情况,反映参保对象对社会保险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是否满意、满意的程度如何,以及满意群体在参保总群体中所占的比重是多少。

5.社会保险金发放及时情况,反映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是否及时准确足额发放社会保险金,有无拖欠、截留现象。

(三)进行总体绩效评价

首先,选取参照值,可采用同等社会经济水平其他地区社会保险金管理部门的绩效标准、本地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部门绩效的历史水平或预算计划的理想水平等作为参照。其次给各绩效评价指标打分,根据各绩效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设置权重比,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最终绩效得分。最后,汇总计算总体绩效得分,评价总体绩效水平。

四、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面临的难题

1.社会效益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难以建立。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和经济发展的“稳定器”。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运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社会保险基金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所以评价不能停留在经济效益指标,应注重社会效益方面。而社会效益是很难用简单的数据来直观表示,许多通过民意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进行评价,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与偶然性。这就造成评价指标很难量化,指标体系难以建立,很难对社会保险基金绩效情况作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2.受制于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特点。国家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范围和管理有着严格的规定,具有很强的法定性,基金本身可以调控的余地不大。如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按规定只能存定期或购买国债,使得基金增值的空间非常有限,审计进行绩效评价失去了目标和抓手,提出审计建议具有一定难度。

3.审计获取和分析数据口径不统一。绩效审计需要大量的内部和外部数据进行分析,但目前与社会保险基金相关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相互之间信息沟通不够顺畅,各自的统计口径不统一,审计很难对此加以判断并予以取舍。审计对此同类数据无法进行准确对比,削弱了绩效审计分析的力度。

4.审计人员能力水平还未完全适应。绩效审计的复杂性和专业性,需要具有各种知识结构的审计人员参与,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法律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等方面的人才,而现今的审计人员大部分是以财会专业为主,对公共资源使用的审计显得力不从心,站在较高层次上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一些宏观性较强的审计建议显得勉为其难。

五、破解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难题的对策

社会保险基金与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各级审计机关要继续开展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加强绩效分析,推进社会保险基金的平稳运行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健康高效向前发展。

1.收集、研究、分析绩效审计涉及的资料。包括国家社会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基金的收支范围和管理流程,管理部门内部控制制度、部门之间的协调制度、基金征缴和发放的计算机联网制度等。研究分析基金管理运营中的薄弱环节,判断制度不健全可能产生的漏洞。对基金的会计报表、统计报表上涉及的一些指标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注重社会效益指标的分析与评价,特别是民意调查、走访座谈对象的选取要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与覆盖面,问题的提出要切合实际。政府要从政策层面上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相关管理部门的业务数据提出总体规划要求,以便于分析对比。

2.做好两个结合,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的质量和效率。一是事后审计与事前、事中审计相结合。前移审计关口,通过计算机联网系统,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的连续跟踪监控。二是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和其他审计相结合。深入基层进行延伸,采取座谈、调查表等方式,发现面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充分利用财政同级审和经济责任审计等项目成果,多角度观察审视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运营状况。

3.严格审计项目质量控制。随着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的不断变革,国家审计必须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社会保险基金审计要在深度和广度上提高质量,必须严格执行审计准则和审计署6号令的要求,依靠审计规范化和审计质量控制,保证每一项审计都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步骤、程序、质量去实施,规范审计行为,严格依法审计,减少审计风险,切实提高审计监督力度。

4.提高审计人员综合业务能力。通过组织培训、开展自学等办法,使审计人员不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具备各种现代经济知识,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了解和掌握社会保险的最新发展态势,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必要时,可以聘请外部专家参与。真正使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能够站在较高层次从管理、制度和体制等方面发现和揭露问题,查找深层次的原因和根源,向政府和有关决策部门提出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为宏观决策提供服务,发挥审计监督职能。

【参考文献】

社保审计论文篇(2)

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的目标是,通过审计,全面掌握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规模、资金流向、基金结余分布及基金管理运行情况,揭露资金筹集、管理、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加强基金管理和落实各项社保政策、基金安全完整,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明确社保基金的审计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学、听、看、访、查”等方法进行审前调查。内容包括:掌握中央、省、市对每项社保资金收支管理的相关规定,将有关政策规定的范围、涉及人员、待遇要求等原则理清楚;了解下拨资金的流向;了解社保资金从申请、认定、审核、复核、监督、检查等业务处理程序;了解以前年度的审计情况和整改情况。通过对社保、就业、医保等部门和财政、地税、银行等相关单位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确认资料间异常关系和意外变动,对审计的重点区域及风险作出初步判断,制定出重点突出、方法可行、分工明确的审计实施方案。

二、确定审计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归纳起来养老、失业、医疗等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的重点就是筹集、使用和管理。

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的审计重点包括:社保基金管理和经办机构是否按规定及时、足额征收基金,有无擅自或者降低征集比例,有无对企业减征或免征,有无向企业套购商品,并以此抵顶社保基金,造成少征基金。有无因为控制不严,监管不到位,造成基金流失情况,是否存在转移或隐瞒资金收入、私设“小金库”问题;企业是否按规定缴费,有无隐瞒基数,故意漏缴、少缴基金;是否按规定为企业承包人员、停薪留职人员、流动作业人员及下岗职工缴纳社保基金;私营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参保及缴费情况,基金的存款利息是否按规定计入基金。

社保基金使用的审计重点包括:社保基金管理和经办机构是否及时和足额支付社会保险基金,有无克扣、拖欠、挪用等损害侵蚀社保基金情况;有无扩大或缩小开支范围,即拒绝支付应由社保基金支出的项目或者承担了本不属于社保基金开支的项目等问题;是否存在弄虚作假、虚报和冒领社会保险基金的情况,领取养老保险基金人员是否已参加了社会保险并符合参保及退休条件;企业下岗职工的包括失业保险金在内的各项资金支出是否真实、合规、合法。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审计重点:主要是社保基金管理和经办机构的基金预算、决算、编制、审批、执行和调整是否符合财务制度,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是否合规、合法;其内控制度、监管措施是否健全有效,社保基金是否安全、完整,保值增值是否合法和合规,有无以各种方式将社保基金用于对外投资、经办企业、自行或委托金融机构放贷、参与房地产交易、弥补行政经费和平衡预算、为企业和个人贷款抵押等情况;是否存在贪污和私分基金的违法行为,对社保基金是否做到“专户储存、专账核算”,有无“私存私放”情况。

三、注重审计方法,做到“四结合”、“六必查”

社保资金审计资金量大、部门多、覆盖范围广等特点,要提高社保资金审计的效率和质量,必须在审计方法上做到“四个结合”、“六个必查”。

1.社保资金审计和预算执行审计相结合。在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时,从总体上了解和掌握各项社会保障资金的收支情况,掌握本级预算执行中对社保资金的投入力度、增减变化情况、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及资金的支撑能力、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同时,也可将社保资金审计与财政审计、企业审计、行政事业审计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专业审计的作用和力量。

2.社保资金审计和延伸审计、审计调查相结合。社保资金来源分散、涉及面广、点多线长,政策性强、管理层次多、部门多,仅仅停留在对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审计是不够的,只有深入缴费单位、缴费职工、个人和各种基金受益人,调查核实社保基金的缴费情况和各项资金的发放情况,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国家社保政策的落实情况。

3.传统审计与计算机审计相结合。利用AO软件积极开展计算机审计,由于“金保”工程的实施给计算机审计提供了先决条件。计算机审计在开展审前调查时就应介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系统,熟悉其业务流程,利用AO软件采集、导入、转换、整理所审基金的财务和业务电子数据,充分利用计算机查询检索、计算、分析和汇总等多种功能进行辅助审计,查找违规违纪线索。

4.合法审计和效益审计相结合。对五项社保基金的审计不能仅限于对其真实、合法性的审计上,除了查错纠弊查处违纪违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从管理上、制度上发现和揭露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从客观上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比如,在征收环节认真检查政策的落实和扩面征缴情况,促使应保尽保、应收尽收;在管理环节分析资金的拨付效益和管理效益、促使其及时足额拨付资金,降低行政成本,充分落实社保政策,保证资金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在使用环节对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进行深入的解剖分析,找出产生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整改建议。

5.以真实性审计为基础,做到“六个必查”。

一是检查单位账目设置。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检查其账户设置、核算形式是否合理合规,有无设置上的空档和管理上的漏洞。二是审查发票、收付款凭证。首先检查领购、自制的发票、收付款凭证登记簿,看是否缺本、缺号,存根金额是否和入账金额一致,收入是否全部入账,是否有截留、转移、虚开、删改、伪造等异常情况。三是核对往来账。注意对外单位的资金划转情况,收付单位(个人)和收付内容的真伪性、合理性、合法性,把有关账户的余额核实后,到收入或支付单位(个人)核对,弄清资金的来龙去脉。四是核查银行账户、存款。将事先了解单位的开户、存款情况同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开户、存款情况及单位账上记录的开户、存款情况相核对,是否存在账账、账款不符。五是排查收入项目。根据审计调查所掌握的情况,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分项目进行对比、分析、排查,看是否存在隐瞒、截留收入设“账外账”的情况。六是核查支出项目。根据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基金决算报表,对社保基金支出分项目、分类别进行梳理、分析、核查,看是否存在弄虚作假,虚列支出套取资金情况。

四、加大处理力度,积极推进审计公告

一是要加大审计处理处罚力度。对社保资金审计中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审计处罚力度。对屡查屡犯的被审计单位,要给予必要的警告、罚款、通报批评、没收非法所得等,必要时对于违规违法的相关责任人要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严肃处理,该追究的要追究,该移送的要移送,不能“重审计、轻处理”和“以罚代处”。要以惩为戒,警示相关责任人“勿以恶小而为之”,提高责任意识、法纪意识和大局意识。

社保审计论文篇(3)

(一)西方绩效审计模式

西方国家真正现代意义的绩效审计形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各国法律赋予审计机关进行绩效审计的职责为标志,瑞典、美国等西方国家先后确立了本国的绩效审计模式。西方国家的绩效审计模式最初为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即以被审计单位的系统与控制措施为线索,追踪到经济过程和导致结果的原因,进而对对象的真实、合规和绩效性进行评价的一种模式。它的一般过程是:内控制度评审;找出薄弱环节;分析原因;审计建议。

上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绩效审计重点开始由程序转向结果。1986年,在悉尼召开了第十二届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会议,会议发表了“关于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对绩效审计作了如下定义:“除了合规性审计,它涉及对公营部门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这就是绩效审计”。现在西方主要国家绩效审计采取这种以结果导向为主的审计模式。即针对目标完成情况,分析评价业绩的经济性、效率与效益的一种审计模式。它的一般过程是:检查目标完成情况;分析效率、效果和经济性;分析原因;审计建议。该模式放弃了使用已久的对程序和系统的关注,而直接关注工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二)我国社保资金绩效审计模式的选择

西方国家绩效审计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形态虽然各有不同,但总体上都是建立在两大基础之上的。一是真实、合法性审计的历史任务基本完成,违法违规行为不断减少,会计信息实现了基本真实、合法。二是有一套完整科学的绩效评价标准作为审计的依据。但目前这两大基础在我国基本不具备,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规章制度还有待完善,经济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屡见不鲜,会计信息中的弄虚作假行为还比较普遍,真实性、合法性问题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仍然是审计机关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经济体制、法规制度将还处于一个不断的调整改革过程中,期望建立一套相对稳定而又科学可行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审计的依据是不现实的。因此,但在目前形势下,我们不可能等到真实、合法性问题彻底解决后再开展绩效审计,也不可能等到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后再开展绩效审计。现实情况决定了我们只能从实际出发,从揭露解决财务收支审计中存在的不真实、不合法现象入手,探索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模式。即坚持制度导向和效果导向互相结合的绩效审计模式。

下面,我们通过绩效审计模式的几个要素即审计目标、内容来探讨当前我国社保资金绩效审计模式的具体选择:

1、我国社保资金绩效审计的目标

西方绩效审计目标主要是政府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真实性不是其审计目标。

近几年来,尽管随着我国社保资金经常性审计的开展,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社保资金领域里违法违规问题逐年减少,但是挤占挪用、违规投资、损失浪费的问题依然将长时间存在,并直接制约着社保资金效益的发挥。如近年来开展的救灾资金审计、住房公积金审计、中纪委查办的上海社保案都表明,社保资金领域里的违法违规问题难以在短时间根治,社保资金的安全完整性也就是真实性审计将是我国社保资金绩效审计的一项重要目标,确证和解除受托经济责任是审计的基本职能,绩效审计也不能回避这一点。

同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仅仅初步形成,仍处于不断改革和完善的阶段,特别是我国人口众多,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公平性原则未得到重视并体现在每项制度和政策中去,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同地区之间社会保障不平衡。如东、中、西部之间,同一省份不同地区之间都存在较大差异;二是城乡之间社会保障不对等,城乡之间差额巨大;三是不同群体之间社会保障不统一。社保资金的非盈利性,决定了衡量其效益不能只关注其资金的经济效益,更要注重其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优劣程度。而公平是实现社会效益的基础之一,社会保障中公平的实现,将极大促进社保资金效益的提高。故绩效审计必须高度关注社保资金公平性审计。

由于存在上述差异,因此,我国社保资金审计的目标应有别于西方国家的审计目标,我国社保资金绩效审计的目标应为通过对社保资金制度和政策的评估以及对决策、资金管理、使用效果等方面的审查,在保证社保资金真实完整的基础上评价政府部门管理、使用社保资金的公平性、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因此笔者认为我国社保资金的审计目标应为政府管理社保资金活动的真实性、公平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2、绩效审计的重点内容

(1)社保资金宏观绩效审计的内容

①宏观绩效审计应侧重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建立的合理性审计,社会保障制度制定的公平性、公正性审计。

一是要侧重对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建立的合理性审计

社保资金绩效审计要更加关注不同社保项目之间、不同保障人群之间、不同保障层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制度差异,促进社会保障制度架构方面的公平。这部分的侧重点是社会保障在宏观层面即体系设计上的公平性,具体是全体公民享受社会保障机会的均等以及不同社会保障制度间受益群体享受社会成果的公平性。

二是侧重对社会保障制度制定层面的公平、公正性审计

这部分的侧重点主要针对具体的社保制度,主要关注各项社保制度在规则和过程的不公平,既制度中的确定的相关标准和规则造成社会的不公。当前存在明显不公的主要是养老保险制度、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住房公积金制度以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制度等。

②宏观绩效审计应侧重政府社会保障资金政策的效率性、效果性审计。

一是侧重对社保资金的投资政策效率性、效果性审计。从我国社保资金投资渠道和投资结构来看,我国长期以来把保持基金的安全性作为首选目标,并对养老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等社保资金的投资渠道和投资工具进行了严格限制。投资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买卖国债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企业债、金融债等有价证券,且不允许 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这种投资安排一方面保障了基金运行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基金投资渠道过于狭窄,投资结构不尽合理,资产过于集中,在通货膨胀情况下,投资收益有可能赶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长此以往,不仅基金增值目标无从谈起,养老基金的偿付能力无法保障,安全性目标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此外,从社保资金的投资主体来看,社保资金投资主体还存在“缺位”与“越位”现象。特别是社保基金个人账户资金投资主体应为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既根据合同受托运作和管理社保基金的专业性投资管理机构(基金管理公司和投资银行),他们应该是社保基金的投资主体。但事实情况是社保资金的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管理的事业单位,如社保基金理事会、住房公积金中心等。而国家管制型的基金运作,因为权责不明晰,难以有效防范基金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欺骗、侵吞、挪用及滥用现象。同时,也直接导致了基金运作的低收益率。

二是侧重加强对社保资金政策中的管理制度效率性审计。

首先,要加强对我国社保资金征收、管理模式效率性的审计。目前我国低保事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事务,社保事务、各城市住房公积金事务等分属民政、卫生、劳动社会保障、住房公积金中心等部门管理,其运行效率如何,管理成本是否最低都是社保资金绩效审计需要关注的重点。其次,社保资金的相关转移支付制度,特别是社保资金的异地转移制度(如农民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的异地转移制度问题)也是社保资金绩效审计的内容之一。

三是加强对我国目前社保资金收支模式的审计。如通过相关数据模型的分析,关注研究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支付危机,增强前瞻性,预警性。

我国目前的养老体系模式是从1995年开始由原来的“现收现付”转换为现在的“部分积累”模式。把当年从没退休的人手里收上来的钱给已经退休的人发养老金就是现收现付。部分积累就是适当提高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缴费标准,以便积累一部分基金,来适应人口结构变动的需要。部分积累制确实是一个较好的政策选择,但由于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绝大部分用于当年养老金发放,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实质上仍然是“拆东墙补西墙”的现收现付模式。因此,我国社保资金绩效审计应高度关注目前养老体系模式,尽早开展人口老龄化后养老金支付能力研究分析。

(2)社保资金微观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

微观绩效审计应侧重社会保障制度执行层面的审计。在社保资金宏观层面的绩效问题解决以后,社会保障制度执行层面的审计也十分重要,好的制度执行出现偏差,也直接影响社保资金的绩效。如因地方保护、部门利益和少数领导干部不良政绩观等因素影响,可能形成选择性执行宏观社会保障法规、政策,损害参保人利益的问题;社保资金支付过程中由于管理机构和人员道德风险可能造成不按标准足额发放,拖欠、截留、虚列、扩大或缩小开支范围、提高或降低发放标准、虚报冒领等问题;社保资金运营中因决策不科学、不民主、不合理或决策失误造成的无效投资及损失浪费等问题。开展政策执行情况绩效审计,应重点关注政策执行成效如何、制度运行成本是否过高、采取措施是否健全有效等方面问题。

一是重点关注制度执行过程的有效性,制度执行的过程笔者认为应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内部控制制度环节:对内控制度进行绩效审计,审计内容主要是:一是要检查资金筹集、管理、使用环节内控制度的设计是否科学、健全;二是要了解各项控制措施是否真实的运作于业务活动当中、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三分析各项内控制度的风险有多大、重要性水平有多高。

社保资金征收环节:对征收环节进行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是:重点检查社保覆盖面,通过对扩面征缴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着应保未保以及“断保”等问题;社保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入库。

社保资金的分配拨付使用环节:对社保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环节进行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是:主要检查资金的安排和分配过程中是否公开、透明,每个对象是否都能公平享受待遇;拨付资金的具体方式和手段是否可行有效、拨付程序是否科学,是否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发放标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或超出规定范围之外;发放对象是否符合规定。

社保资金的保值增值环节:对社保资金保值增值环节进行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是:一是社保资金管理成本的审计,既加强对社保基金经办主体管理成本的绩效评估;二是社保资金增值收益的审计,主要关注投资主体是否具备资格和能力;投资决策是否科学;投资结构是否合理;投资是否存在风险。

二是关注社保资金政策执行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

一是宏观的政策目标实现情况:如养老保险资金是否作到了应保尽保,养老保险的标准是否逐年提高,是否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是否影响社会安定;失业保险资金其在失业预防、失业保险和就业扶助等方面的功能发挥情况。

二是收支是否平衡,基金积累是否逐年增加,能否保障近期、中期、远期支付的需要;运营过程是否有效益,是否达到预期的收益目标。

二、社保资金绩效审计方法体系研究

(一)西方国家绩效审计方法体系

西方国家传统的绩效审计方法归纳起来大体上主要有:询问法,调查法,观察法,统计分析法,分析性复核法,成本效益分析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绩效审计更多地运用现代科学的新方法,如系统论方法、科学管理方法、行为科学方法、运筹学方法、统计抽样方法等;并重视质量分析方法及决策模型研究方法,还广泛利用各方面专家的工作。

(二)我国目前绩效审计方法探索

在绩效审计理论研究上,目前我国理论界对绩效审计的方法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如李敦嘉(1996)认为,绩效审计方法包括四类:第一类是核实的方法,如审阅法;第二类是对比的方法,包括实绩与计划比;第三类是分析的方法,包括因素分析法等;第四类是评价的方法,包括现值法等。在绩效审计实践上,我国目前大量采用如统计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图表法和分析性复核等传统方法进行绩效审计。

(三)新形势下我国社保资金绩效审计应采取的审计方法体系

针对我国目前社保资金审计的具体目标和审计的重点内容,笔者认为我国绩效审计技术方法体系不应笼统地去研究绩效审计的基本技术方法,而应围绕社保资金绩效审计的重点内容来研究具体的技术方法体系。

1、宏观绩效审计技术方法。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建立的合理性审计,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定的公平性、公正性审计的技术方法。

(1)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体系建立层面的合理性审计技术方法。这方面的审计主要通过分层、分类采取比较分析法,分析社会保障体系内不同群体、同类社会保障体系下制度间受益对象的覆盖范围、待遇享受机制和收益结果,并采取因果分析法就差距作制度体制等方面的归因分析,以反映社会保障总体架构设计中的不公。

(2)对社会保障制度制 定层面的公平、公正性审计方法。这方面的审计方法可采用抽样法和比较分析法,抽取制度内不同的样本,比较制度的执行结果,对结果的差异或者不公进行分析,重点揭示结果不公所隐含的社会保障制度规则的不公(如住房公积金制度制定层面的公平性、公正性审计,可以抽取该项制度下不同收入的缴存群体,通过对其在公积金缴存环节、公积金提取环节、公积金贷款环节、个人公积金账户余额环节出现的不同结果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该项制度制定是否公平、公正的结论)。也可采取调查问卷法,通过听取群众意见来揭示问题,提出建议。

(3)我国目前社保资金收支模式下后续支付能力的审计技术方法。这方面的方法可采用趋势比较与预测的方法,通过对影响基金收支的各个指标在不同时期或政策背景下的变动趋势的分析,评估政策效应、特定事项对基金走势的影响。也可以采取决策模型研究方法以及听取专家意见法来评价社保资金收支模式下的后续支付能力。

2、微观绩效审计即社会保障制度执行层面的审计。

(1)社保资金政策执行过程的绩效审计技术方法

①内部控制制度环节绩效审计的技术方法主要是:系统分析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分析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使整体与部分辨证统一起来的科学方法,分析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始终要在整体与部分,要素与要素,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揭示内控制度的系统性质与运动规律。此外审阅法、符合性测试法、实质性测试法、风险评估法也是内控制度绩效审计的有效技术方法。

②社保资金征收环节和社保资金的分配拨付使用环节绩效审计的主要技术方法主要是分为两种:传统的审计方法和现代的审计方法如数据式审计方法。

一是传统的审计方法,如审阅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延伸调查法。这些都是在社保资金征收环节、分配拨付、使用环节审计人员在审计证据收集过程中常用的技术方法。

二是现代的审计方法包括信息系统审计方法和数据式审计方法。

信息系统审计方法国际信息系统审计领域的权威专家将它定义为“收集并评估证据以判断一个计算机系统(信息系统)是否有效做到保护资产、维护数据完整、完成组织目标,同时最经济的使用资源”。信息系统审计的主要内容一是审查处理数据和评估其完整性及可靠性,对所处理数据进行实时控制和稽核,避免假账真审;二是对系统自身的技术安全系数方面的审计,如灾备、容错、通信安全、防外部入侵技术措施等;三是对内部安全管理措施、控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及有效性的审计;四是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益也即是系统的性价比,所谓性价比是指系统的性能与开发和维护系统的代价的比。

数据式审计方法主要模式为:被审单位数据—数据采集转换—数据存储与管理—业务建摸—业务模型—分析结果—现场审计作业系统(AO)。

③社保资金的保值增值环节绩效审计的主要技术方法:

成本效果分析法。主要是对项目的成本和效果进行比较研究,通常以每单位成果所消耗的成本表示的,这种分析可以确定实现既定方案最经济的手段,或者是以一定的耗费能够获得的成果达到最大值,主要是针对社保资金的征收管理成本来进行绩效分析。

社保审计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央行内审工作经过10年的探索、实践,开始步入成熟期,正面临着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寻求进

一步发展的新阶段。此时,开展央行内审文化研究,探索内审文化建设规律,加大审计文化建设力度,对于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加强审计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审计人员政治业务素质,推动审计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文化的定义

《辞海》中,关于文化的解释是:“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态。”

从上述解释中可以看出,文化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类层面。这是最广义的文化概念,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自然”。文化是相对于人而言的,离开了人,无所谓文化;离开了文化,人也便还原为动物。这里的文化,其实就是文明化,是人类文明化的过程及其成果。二是社会层面。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经济”、“政治”。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整个社会是塔形结构:经济是基础,政治在中间,文化在上层。经济主要满足社会的生存需要,政治主要满足社会的组织需要,文化主要满足社会的精神需要。它们相互分工又相互协调,共同维系着社会的运转。三是精神层面。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哲学”、“宗教”、“教育”、“科学”等各种知识体系。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文化是理念、是精神,核心是价值观。人类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而形成的生活方式及其产品,无论是物质产品、精神产品,无论是法律条文、管理制度,无论是交往礼仪、风俗习惯,无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都是文化的不同表现形态。

而“央行内审文化”概念当属第三层面,是文化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文化大海洋的一掬小浪花。央行内审文化又属于一种职业文化,它是央行内审部门及其人员在履行法定职责、实施监督行为时所恪守的理念、所追求的价值、所遵循的规范、所体现的风骨、所展示的形象。

二、人民银行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意义

加强人民银行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响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主旋律,是央行塑造内部审计职业精神、巩固内部审计地位、促进内部审计职业繁荣的需要。

(一)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是响应建设和谐社会的主旋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通过内审文化建设,可以为构建和谐央行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支撑。先进的内审文化建设,将大大提高人行内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文化素质,引导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更好地履行人行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和促进内审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并在央行全系统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二)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是塑造内部审计职业精神的需要。内审职业精神是人行内部审计文化的核心,通过职业精神的塑造,可以形成稳定的职业特征和共识,产生职业的认同感、归宿感,可以激发央行内审干部的创造精神,促进加强团结协作意识,增强团队战斗力。

(三)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是巩固内部审计地位的需要。内部审计文化促进人行内部组织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业务的持续改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声誉。当内部审计机构提供的服务与行党委及被审计部门的需求相互呼应,达到平衡时,对内部审计的信赖就会加深,内部审计地位随之日益巩固。

(四)内部审计文化是促进人行内部审计职业进步的需要。和谐内部审计文化促使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促进同事、同行间经验的交流,有利于及时了解和掌握内部审计技术,分享内部审计理论发展的成果,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推动内部审计制度体系的建设,增强机构独立性与规范职业行为,从而促进内部审计职业的进步。

三、促进央行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措施

为促进人民银行各部门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机制、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有效履行职责,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就必须塑造具有核心价值观的内部审计文化。“依法、公正、务实、廉洁、敬业、创新”正是人民银行内部审计文化核心的体现,它是人民银行各级内审部门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创建和长期积淀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牢固的、优良的传统和风气。因此,促进央行内部审计文化建设,要坚持六个“必须”。

(一)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之所以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是因为人始终是生产力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强化职业责任,维护职业声誉,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最终还是要依赖人的努力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对构建央行和谐的内部审计文化而言,是极具生命力的价值选择。

(二)必须保持组织机构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内审精神”的灵魂,也是构建有职业特色的内部审计文化的前提。因此,要把“依法、公正”作为央行内审文化的精髓,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规制度为审计标准和原则,不畏阻力,依法审计。只有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审计报告才能如实反映被审计单位的真实情况,才能保证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只有保障人行内部审计机构有充分的独立性,才能保障内部审计文化的特色,才能保持内部审计文化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在推动内部审计的发展方面有所作为。

(三)必须认真履行内部审计职业责任。内部审计的职业责任是内审职业道德在内审职业行为中的集中体现,是内部审计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职业责任将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命运与人行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要求内审人员要敢于说真话,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结合客观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对被审计单位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四)必须培养过硬的职业素质。内部审计人员是央行内部审计文化的执行者和塑造者,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决定着央行内部审计文化构建的效果。在信息时代,人才、知识、科技共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只有善于吸纳人才、培养人才和用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高素质的职业队伍,才能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才能建设先进的内部审计文化。因此,需要继续加强对现有内审干部的培训,既要有专业培训,也要有法律、法规培训,还要有政治理论培训,从而不断提高内审干部的业务水平和思想觉悟。

(五)必须维护良好的职业声誉。在和谐社会的环境下,内部审计文化应在社会诚信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赢得良好的职业声誉。内部审计要严格遵守公正、客观、保密、胜任的行为准则,树立专业公正,守法诚信的形象,展示其专业能力和职业魅力,赢得职业声誉。因此,强化“廉洁、敬业”是央行内审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内审人员要严格遵守廉政规定和审计纪律,抗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不迷失自我,树立审计干部的良好形象;要热爱内审工作,忠于职守,在审计岗位上认真负责,工作细致,不怕困难,有专业和专注精神,积极履行职责,不惧工作环境恶劣,甘当无名英雄,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此外,还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肩负起传播和谐内部审计文化的使命,使各级管理者了解和谐内部审计文化致力于价值理念、职业素质、制度体系和组织机构等方面的建设,以便加强内部审计职业自律。

(六)必须持续完善内审制度体系。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内部审计文化不断发展的有力保障。内部审计制度是塑造内部审计文化的必然过程,当制度的内涵被组织成员接受,形成习惯,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遵守与维护时,制度便凝固成内部审计的文化。

“创新”是人民银行内审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在央行的内审工作中,应认真分析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完善审计制度建设、健全审计工作机制、创新审计方法。用制度规范管理,全面规范审计行为,进而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着力创建学习型组织,逐步构筑以服务为宗旨、以制度为核心、以组织为保障的内部审计工作体系,保障内部审计文化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

参考文献:

[1]苏埭容.加强审计文化建设促进审计事业发展[J].审计与理财,2008.4.

[2]曹界国,肖亮.谈和谐社会之审计文化[J].中国经济评论,2007.9.

社保审计论文篇(5)

【作者简介】张艳玲,渤海大学副教授,硕士;王娟,渤海大学讲师,硕士,辽宁锦州121000

【中图分类号】F23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2-0155-05

免疫系统论是对审计理论的创新和审计本质、职能的重新界定,石化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发挥中重要作用。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多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企业风险趋于多元的后金融危机时代。石化企业必须以免疫系统论作为新的价值取向深度推进审计文化建设,促进审计事业的创新和发展,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一、审计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功能

(一)审计文化的内涵

审计文化与文化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审计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了解审计文化的内涵,必须先分析文化的具体内容。关于文化的内涵,在学术界有不同观点。按照《现代俄语标准辞典》的解析: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生产中、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所取得的成就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泰勒(1992)认为,文化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努力和习惯。还有学者认为,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特点的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可见,文化是一个多视角、多维度和多层面的概念。包括了物质、精神、理性和感性等多方面的涵义。也正是由于文化的复杂性,审计文化也成为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整体而言,审计文化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属性已成为普遍共识。审计文化的自然属性是审计工作中具有的属性,是共性,如审计法律法规、审计准则、审计手段和方法以及审计行为等。审计文化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不同社会、不同国家的审计文化的共性。是不同国家相互交流的基础。审计文化的社会属性是审计工作中所形成的属性,是个性,其决定了不同社会、不同国家审计文化的差异性。虽然审计文化还没有形成统一、具体的概念,但学者普遍认为,审计文化是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发展审计事业过程中培育形成的,被共同认可、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群体意识的总和。不难看出,学者对于审计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主要是集中在审计价值观、审计精神、审计心理和审计道德等在内的精神方面。

(二)审计文化的特点

经过近30年的发展,审计文化已经逐步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点。(1)时代性。审计文化是时展的产物,无法脱离特定时代、特定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制约,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而变化,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审计工作的要求,与审计工作实际现状保持协调一致。(2)系统性。审计文化包括了审计物质文化、审计制度文化和审计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三者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审计文化建设,不仅要注重制度、技术等有形因素,更要重视信念、价值观、道德评价等无形因素。(3)创新性。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审计手段、审计方法、审计理论以及审计的价值观等必定要不断创新。(4)开放性。审计文化与其他文化虽有本质区别,但又相互兼容,既需要吸收先进文化的基本元素,又可以为其他文化提供借鉴和吸收。(5)科学性。审计文化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其发展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环境为基础,不能超越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而独立存在,审计文化应与经济发展和审计工作的实际需要保持协调一致。

(三)审计文化的功能

实践证明,审计文化具有四个方面的功能。其一,凝聚功能。先进的审计文化,可以增进审计及机关人员的相互了解。团结各岗位、各领域的人员,形成共同的认知和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忠诚度,形成促进企业发展的巨大合力。其二,激励功能。价值观和精神文化是审计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具有良好的精神感召力,有利于形成强有力的激励环境和激励机制,调动审计人员的主动性,全身心投身于审计工作,推动审计事业发展。实践证明,在某种程度上,文化的激励作用往往胜过行政命令的执行约束。其三,约束功能。审计文化的约束功能在价值观的指导下,借助道德、信念和风气发挥作用,通过心理的诱导和规范,引导人的思想和行为趋于和谐、一致。其四,教育功能。良好的审计文化有利于企业职工陶冶思想素质和道德情操,遵循正确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此外,审计文化还可以促使外部人员增加对审计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促使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和支持审计事业。

二、免疫系统论与审计文化建设的内在机理

审计免疫系统是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于2007年提出的观点,并在2008年中国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暨第二次理事论坛对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免疫系统理论。免疫系统论是对审计理论的创新、审计本质和审计职能的新发展。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审计应具有和发挥预防、揭示、抵御功能,现代国家审计就是经济社会运行的一个免疫系统。很显然,免疫系统论下的审计已经超越了传统审计中的会查账就是审计的定位,并对传统审计的监督、评价和鉴证职能进行修正及突破。免疫系统论下的审计,要做到资金管理使用的合规性、合法性、效益与效果性兼顾;既要查处问题,又要完善制度政策;在审计经济问题的同时,加强对社会、生态、环境和民生等问题的关注。对于企业而言,审计部门作为公司“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审计的本质出发,发挥预警、揭示和修补抵御等“免疫”功能,同时当好经济卫士和保健医生,查错纠弊、规范管理、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促进公司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并不断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保障公司经营管理活动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通过分析免疫系统论和审计文化的功能与目的,两者是趋于一致的。是可以融合的。互为促进的。

(二)创新审计制度,强化审计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

社保审计论文篇(6)

引言

环境审计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等而产生,其作为监督和评价环境管理与保护的重要手段和实现全方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已经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但就我国而言,对环境审计概念认识相对较晚,相关理论自21世纪初期才逐渐被人们了解和认识。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国在环境审计环境理论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搜索可以看到,从2000年至今,我国已有千篇环境审计相关的学术论文。其中,在这些学术论文中有300多篇关于环境审计产生的研究,有近90篇关于环境审计本质的研究,有近300篇关于环境审计技术发展与人才培养的研究,有近120篇关于环境审计需求与供给的研究,有近300篇关于环境责任与环境审计的研究等。但关于环境审计需求与责任的研究却很少。环境审计是一种以促进环境有效管理和环保目标高效实现为目的的,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系统及其相关活动进行的监督、评价或鉴证并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系列活动。但环境审计的需求与责任具体是什么,两者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环境审计需求与责任的产生不是在某一时刻且不变的,而是在环境审计产生、实践与运用的循环过程中产生的,两者的关系相互独立又统一。因此,从需求与责任角度,探究环境审计产生的根源、发展的动力,有利于丰富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为环境审计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一、环境审计产生阶段的需求与责任

(一)环境审计需求实践来源

面对环境资源的锐减、环境的重污染和全球性灾害,人类现在和未来的高质量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以说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受到威胁时,人类社会对环境管理和保护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据《中国经济增长报告》统计,近10年,我国的GDP增长率保持着高增长,但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及其对资源的依赖与环境索取使生态、资源与环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经济高增长相伴随的是环境污染的加大与环境保护支出的相应增长(刘长翠等,2014)。[1]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增强了经济社会对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为推进环境管理与保护工作的开展,我国提出全面“实施可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建成环境友好型社会等对策与号召,并建立和完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法》、《森林保护与治理》等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甚至将“环境效益”纳入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在财政投入方面,从“六五”期间的150亿到“十三五”规划预计的超10万个亿,无不体现了我国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与改善的重大决心和意志。但这些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是否得以贯彻和执行、经济投入是否被有效合理利用、所有的投入和管理是否取得了成效都需要强有力的监督和保证。社会环境的生活需求、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政策落实的必然需求及财政效益的保证需求引发了我们对环境审计的需求,经济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可持续发展需要大力开展环境审计,需要审计推动环境治理,通过其对环境管理与保护行为活动的合规性、经济性和效益性的监督、评价及信息公开,促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均衡、可持续发展。基于信息需求理论,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员工、政府及监管部门等信息需求者对环境信息的需求刺激了对环境审计的需求。

(二)环境审计需求理论来源与责任

环境资源属于社会公共资源,社会人民群众通过法律等形式将权利赋予政府和管理当局,也将公共资源委托于政府和管理当局。政府和管理当局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应当在授权范围内承担应有的责任。基于公共受托责任,政府和管理当局(公共资源的受托者)接受社会公众(公共资源的所有者),对公共资源进行经营和管理,就应该承担有效管理和运用公共资源、并使其保值增值的责任,如实向社会公众报告公共受托责任履行过程及结果的责任,并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环境审计作为推动环境治理重要手段之一,开展和实施环境审计就是政府和管理当局的责任。推进环境审计,监督和评价环境管理与保护,促进环境有效管理和治理,提升环境资源有效利用价值;受托者通过环境审计向社会公众报告环境管理过程及结果。因此,全面开展环境审计是政府和管理当局承担公共受托责任及社会责任的体现。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之一,利用现有资源创造自我的利益资源,其中现有的资源大部分都是社会公共资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企业应当回馈社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的缺失和忽视将导致社会责任风险。社会责任风险拓宽了企业的风险边界,提升了企业的风险等级,社会风险的失控将会严重削弱企业创造可持续价值的能力,企业的声誉也因此遭损(王海兵,黎明,2014)。[2]同时,企业作为社会公众之一,基于社会道德和人性道德,也应该承担起环境管理与保护的责任。作为社会利益相关者,随着政府环境管理工作的加强和人民环保意识的觉醒,企业应该建立长期有效的环境管理系统并获取环境信息,开展环境审计,以此避免因为环境问题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张丽华,2011;林业进,2015)。[3-4]积极组织和开展环境审计就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企业在履行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同时也提高了市场占有率,树立正面公众形象,促进进企业发展(孙海涛,2013)。[5]

(三)环境审计产生阶段需求与责任的关系

总的来说,理论层面,环境审计源于审计主体监督、评价和鉴证公众委托政府履行的受托环境保护责任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需求;实践层面,环境审计源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的需求(尹律,徐光华,2015)。[6]这些都是环境审计的现实需求。也可以说,政府和企业需要环境审计手段来解除环境责任,树立良好形象。

二、环境审计实践过程的需求与责任

(一)环境审计实践能力需求

环境审计作为环境管理和保护的监督者,是全面贯彻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必须保证其独立性、权威性和高质量。环境审计作为独立的第三方,能够客观监督、评价政府和企业的环境管理与保护行为活动,高质量的环境审计能准确、合理地审查、鉴证和监督政府和企业是否遵守了环境管理与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是否实现环保目标或者是否为实现环保目标开展相应有效的活动,其财务报表是否反映了环境相关的成本和债务。同时,更具权威性的环境审计提供的信息才能使人信服,为发展规划与管理决策提供更为可靠的信息基础。因此,保持独立性和权威性、提高审计质量就是环境审计的“自我”能力需求。

(二)环境审计实践能力保证责任

环境审计是无意识的程序或工具,在有意识主体的支配下才能发挥其价值,因此环境审计的能力保证责任应该由相关主体承担。其一,政府作为国家机关及人民利益和权力的代表,应该承担建立和完善专门的环境审计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的责任,对环境审计的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范围、审计标准、审计依据及审计报告等方面进行相对统一的界定和规定,以规范环境审计人员及审计机构的审计行为,并树立环境审计的权威性。政府作为社会的引领者,应该承担加强环境审计文化建设、审计职业道德建设、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责任,为环境审计保持独立性和权威性做基础保证。在一定的授权范围内,授予审计机关或审计机构一定的权力,为环境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提供保证。其二,审计主体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接受审计委托,承担监督、评价和合理保证的职责,保持和提高独立性、权威性和审计质量也是其责任。独立的审计主体应该在形式上和实质上保持相对独立,全面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充实自我的知识储备,以保证独立性、权威性和审计质量。其三,被审计单位(环境审计的需求者)是环境审计能力保证的间接主体,只有被审计单位积极配合审计主体,提供全面的相关信息,才能保证环境审计的顺利开展,才能实现环境审计的监督和评价等职能。

(三)环境审计实践过程的需求与责任的关系

环境审计能力提升的“自我”需求是完善环境审计制度、社会、信息等环境的催化剂。相关主体对环境审计能力的保证责任的承担是满足环境审计能力“自我”提升需求的基础,是发挥环境审计监督与评价职能的重要保证。

三、环境审计运用阶段的需求与责任

(一)环境审计结果的需求

环境审计报告是环境审计成果,是审计主体监督、鉴证成果和被审计单位环境管理与保护活动被审计的相关信息。对审计主体而言,环境审计结果的呈现是其审计受托责任履行的成果,是其审计能力的体现;对被审计单位而言,环境审计报告是其开展了有效的环境管理与保护活动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的规定、实现了环保目标且在财务报表中有相应的成本和债务体现的书面鉴证。对政府或者企业而言,环境审计结果是其公共受托责任或者社会责任履行的体现,它可以为其改善环境提供现实依据,它的公开披露可以为其树立良好的形象。环境审计结果需求就是其公开与运用需求,是环境审计更深层次的需求。

(二)环境审计结果的责任

环境审计结果需求并非环境审计的“自我”需求,而是被审计单位及社会公众对它的需求。基于受托责任和职业道德责任,作为独立的、权威性的审计主体,有责任提请被审计单位环境审计过程中已经存在的或者潜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整改建议,同时有责任监督其在规定时间和范围进行整改。基于公共受托责任或社会责任,作为社会环境的利益相关者和环境审计的委托者,被审计单位有责任承担环境审计的后果,对于审计主体提请的问题和建议应该综合实际情况加以关注和优化实施。对政府而言,作为权力机关,在一定的法律法规范围内,有权根据相关的环境审计结果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奖惩,当然这也是其职责所在。环境资源是公共资源,属于社会公众。社会公众有权知晓环境管理与保护及环境治理的情况,则其有权了解环境审计结果。因此,政府和企业有责任向社会公众公开环境审计相关信息。

(三)环境审计运用阶段的需求与责任的关系

环境审计结果的公开与运用是环境审计监督、评价和鉴证等职能发挥的关键所在;对环境审计结果的责任承担是为满足其需求的有意识行为,是环境审计的价值所在的行为基础。

四、环境审计需求与责任的关系

环境审计需求与责任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对独立而又统一的关系。环境审计的需求方有社会公众、政府和企业,责任方有政府和企业。环境审计需求推动责任的产生与承担,环境审计责任的承担亦是对需求的满足。如图1所示,环境审计与其需求和责任形成了一个循环的整体,环境审计产生于需求和责任,在需求和责任中发展和产生价值。环境审计产生阶段的需求与责任是环境审计的信息感应器,推动着环境审计的产生与实践;环境审计实践阶段的需求与责任是环境审计的中枢神经,促进着环境审计的发展与运用;环境审计运用阶段的需求与责任是环境审计的发射源,催化着环境审计的运用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刘长翠,张宏亮,黄文思.资源环境审计的环境:结构、影响与优化[J].审计研究,2014(3):38-42.

[2]王海兵,黎明.汽车行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理论框架与实施路径[J].商业研究,2014(7):149-155.

[3]张丽华.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2011(12):121-124.

[4]林业进.政府环境审计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5.

社保审计论文篇(7)

一、审计机关应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作用

许多征文来稿都从不同的角度,全面论述了审计机关和审计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发挥的作用,提出要正确认识审计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责任;审计工作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和归宿,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审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和作用、是近几年改革发展的现状所决定的;为构建和谐社会,要确立政府审计的发展战略,明确政府审计的对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审计机关要积极发现和查处经济领域中的违法违纪问题,加大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专项资金的审计力度;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确定新形势下国家审计的职能定位;审计工作要增强服务大局能力,提高审计监督水平;要围绕促进全面发展,加强对财政、国有企业、公共投资效益审计,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和社会经济良性循环。

审计署昆明办谢新年同志认为,审计工作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要积极发现和查处经济领域中的违法违纪问题,为建设和谐的财政经济秩序服务。经济领域中的严重违法违纪问题往往以个人利用职权或者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条件攫取公共财物与他人财物为目的,它践踏了公平正义的分配原则,是和谐财政经济秩序中的 “毒瘤”,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障碍。审计机关要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要求,积极查处经济领域中的严重违法违纪问题,为和谐财政经济秩序建设扫清障碍。

山西省审计厅郝志远同志认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确定新形势下国家审计的职能定位,是当前审计机关需要回答的一个重大课题。首先要依法维护财政经济秩序,维护预算内外各项财政收入的征收管理秩序,堵塞财政收入流失的各种漏洞;依法加强对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过程的监督。第二,要依法查处违法违纪行为,促进廉政建设。要通过审计,注意发现资金运行过程中的不正常现象,从中发现利用职权、化公为私、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利用财政资金谋取私利,侵吞国家资财的违法违纪案件。第三,要加强管理、完善制度、促进深化改革。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把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党政领导关注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和重大问题作为审计的重点。要通过审计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审计署兰州办姚爱然同志认为,审计工作要增强服务大局能力,提高审计监督水平。审计机关要加大对政府部门预算执行的审计力度,促进规范财政财务管理;围绕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强化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大力查处那些损害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违法乱纪案件和问题,保护社会公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要围绕推进国家重点建设,加强重点建设项目审计;围绕国有企业的改革,进一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国有企业进一步转换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揭露决策失误和损失浪费。

审计署广州办高翔和曾俊同志认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就是促进经济利益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合理分配。审计工作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注重社会的协调发展,围绕民生内容开展社保、农业等专项审计。要加大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社会协调发展。审计机关应当加强调查研究,适时调整审计重点和方向,加强对财政、国有企业、投资、社会保障、金融、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审计,更好地规范社会经济有关主体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维护有关经济秩序,增进效率、效益和效果。

审计署太原办袁定聪同志认为,审计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分析经济发展状况、国家有关宏观政策措施和目标要求,在审计管理和决策上具备一定的预见性和超前性;在此基础上,还要结合审计工作的客观情况,找准审计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为此,必须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积极推进政府及其部门依法行政,促进经济法规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关注社会热点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的研究报告认为,审计工作要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和归宿,主要基于以下一些认识。第一,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构建和谐社会,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第二,这是审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和作用所决定的。在构建公共财政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审计监督,促进实现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审计机关责无旁贷。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基础制度之一,也是公共财政最主要的职责之一。对于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监督,是审计机关为构建和谐社会所做工作的重点之一。第三,这是近几年改革发展的现状所决定的。目前财政预算编制和审议的问题突出,细化部门预算、打造“阳光财政”的改革任重道远;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奠定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问题突出;国有企业改革、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健全职工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迫切。

甘肃省清水县审计局高爱民同志认为,审计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审计工作在推进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的正义与公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审计监督,及时发现财经领域违法违纪行为的体制,及时发现改革中遇到的法律法规滞后、影响和阻碍改革发展进程的问题。第二,审计工作在打造诚信政府、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方面可以发挥很大作用。

宁夏审计厅章建忠、金荣同志认为,加强审计监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审计监督对生产力和经济健康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审计监督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中,审计监督具有规范力和约束力;在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促进政治文明建设中,审计监督具有推动作用;在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审计监督具有建设作用。审计监督对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保障作用;审计监督对先进文化的建设具有彰显作用。因此,审计监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大有可为。

上海市审计科研所课题组认为,构建和谐社会,要确立政府审计的发展战略,明确政府审计的对策。要实现政府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推进民主法制建设;通过审计监督和评价,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审计的发展战略包括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确定重点的审计领域和内容。

福建省审计厅俞传尧同志提出,要正确认识审计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历史责任,就是在财政、金融、企业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监督、保证人民的财产、老百姓的纳税钱能够管好、用好、有效益、不流失;在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中,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关注农村税费改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粮食直补等政策措施和资金落实,关注群众切身利益,把社会保障资金、扶贫资金、救灾资金,农民征地拆迁补偿费作为审计监督的重点,减少侵犯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发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审计工作还要十分注意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从资源环保资金的使用到政策的执行,都列入审计重点,为营造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而努力。

二、审计工作发挥作用的重点领域

审计工作应当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作用,那么应当在哪些重点领域或者哪些具体工作中发挥作用?很多来稿都认为,审计工作要围绕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在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和规范转移支付上下功夫;要高度关注金融机构对构筑和谐社会相关的管理和运作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大力发展环境审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终保障中国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创新审计结构和审计领域,实行“三加一”基础审计和“四加四”(“四保”与“四民生”)针对性审计;要通过审计监督,促进“共同富裕”和社会公正公平的实现,求得社会发展的和谐。

太原市审计局杨玲同志认为,在财政审计方面,应围绕财政改革的几项大的内容,按照“大财政审计”的工作思路,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抓好对本级财政及各部门单位的预算执行审计和对各县(市、区)的财政决算审计。审计的重点是部门预算审计、政府非税收入审计、政府采购资金审计、农村税费改革审计等。行政事业审计的重点部门有两类,一是教育部门,二是有执法权和收费权的行政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审计应着眼于促进社会保障预算的建立,对社会保障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的研究报告认为,过去几年审计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后审计工作还要继续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首先,审计工作要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做出贡献。第二,审计工作要围绕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在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和规范转移支付上下功夫。在财政审计中要关注财政安全,降低财政风险,保证财政的稳定是保证社会稳定的基础;要关注和分析财政支出的投向,以保证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要关注财政资金分配的公平,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等等。第三,审计工作要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企业审计的新观念,既要国有资产“流动”起来,又不能“流失”出去。

上海市审计科研所课题组认为,政府审计应重点关注用于教育投资的财政资金同国家经济增长的协调,兼顾可能性和必要性。关注教育资金的使用合理性与效果。从宏观角度应关注教育资源在地区、层次和结构上分布的是否兼顾各方利益和需求,是否兼顾当前和长远,是否保证重点。进一步完善对政府审计对社会公共资金用于社会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的审计监督。对“三农”问题,政府审计关注的主要应是两个方面:一是该由政府和财政兑现的政策和资金是否到位;二是这些政策和资金利用的效果如何,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

高翔和曾俊同志认为,近年来,我国在环保投入方面的资金巨大,必须加大对这方面资金的审计力度,保证资金的合理合法使用。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测算,我国在“十一五”期间投入的资金对改善环境质量的需要来说,还远远不够,必须精打细算,一分钱掰成两分钱花,这也必须要求加强审计,促进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高爱民同志认为,强化审计监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从几方面入手。要强化财政金融审计,切实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强化政府绩效审计,切实加强政府建设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能力;强化社会关注“热点”问题的审计,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强化经济责任审计,不断增强领导干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强化生态环境审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重庆市审计局课题组提出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四加四”审计模式。所谓“四加四” 针对性审计是指“四保”审计与“四民生”审计。“四保”是指社会保障、保“三农”、环境保护、保“第一生产力”。“四民生”是指:教育、医疗、就业、安全稳定。要通过审计监督,关注体制机制,促进民主法制制度与阳光政府的形成,促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求得行政权力运行的和谐。要通过审计监督,加强对垄断行业、部门的审计,规范经济秩序,促进自由竞争和社会福利总量的最大化,求得经济发展的和谐。

三、专业审计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大多数来稿都认为,专业审计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具体论述了发挥作用的具体内容、途径以及理论意义。

(一)社会保障审计

许多征文来稿都提出,社会保障审计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审计署社保司王中信同志的论文认为,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取得巨大成绩,但是距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劳动者的“安全网”缺漏短欠;收入分配“调节器”的功能受限;经济社会运行“减震器”的作用脆弱。在这种背景下,社保审计更应当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有为有位。首先,要把握社保审计工作的基本方位。五中全会《建议》内容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社保审计在这一时期到底应做什么、可做什么、能做好什么?第二,要确立社保审计的新观念。李审计长曾指出社保审计工作家底不清的问题。“摸清家底”不仅仅是指对社保的基本数据的掌握,而是要对社保的现实状态、主要问题、原因所在、审计着力点做到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第三,明确社保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新时期社会保障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组织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基本掌握各类社会保障资金的收支规模、参保人员规模和管理现状,基本掌握全国及各地社会保障改革进展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连续的审计监督,严肃财经法纪,推动社保、财政、税务、民政等有关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建立起有效的涵盖资金收入、管理、支出全过程的内控制度,最大限度地做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减少挤占挪用资金的现象发生,推动资金收支和管理的规范化,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揭露在社会保障资金安排和分配过程中存在的不公开、不透明、随意性大等问题,逐步推动社会保障预算和监督体系框架的建立、健全和完善。

减少挤占挪用资金的现象发生,推动资金收支和管理的规范化,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揭露在社会保障资金安排和分配过程中存在的不公开、不透明、随意性大等问题,逐步推动社会保障预算和监督体系框架的建立、健全和完善。

(二)农业环保资源审计

要加大对农业资金的审计力度,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通过审计监督,促进生态利益的最大化,求得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那么,农业环保资源审计如何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作用,江西省审计科研所提出,监督好农业资金、增加农民收入是审计推动构建和谐农村的重要内容,优化环境、完善服务是必要路径。当前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呈现出全新的特点,一是审计资金量越来越大,二是投资渠道越来越多,三是资金拨付链延长,四是资金最终使用单位越来越多(点多面广的典型性特点进一步突出),五是审计范围已经打破了传统的行业区划,广泛涉及到财政、金融、企业、投资等诸多审计领域。为此,他们提出了“把握项目,盯紧资金,关注效益”的新思路,有效地打破了因行业区划给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工作带来的行业限制。

(三)金融审计

为构建和谐社会,审计机关要持续加强金融审计,促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重庆特派办叶才伦、彭芳同志认为,十六届五中全会特别强调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推进国有金融企业股份制改造,完善金融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提高金融业的资产质量、赢利水平和服务水平。和谐的金融审计环境通过金融审计与金融企业之间和谐的监督关系、利益关系和服务关系实现三个基本目标,但这三种关系往往蕴藏着诸多不和谐因素。金融审计应抓住金融领域中的热点、难点和倾向性问题,开展一些专题审计和审计调查,涉及货币政策的执行、金融监管、内部控制、资产质量等各方面。要结合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与对其它银行、央行、财政、企业的审计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联系起来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高翔和曾俊同志认为,据估计目前中国四大专业银行的呆坏账的比例在20-25%之间,如果银行风险一路累积,储蓄者总有一天会对银行体系丧失信心,引发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中国加入WTO前五年过渡期将结束,对外资银行的政策限制将逐步消退,并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国的银行体系极有可能受到外国投机者的冲击,由此可能导致中国出现银行恐慌和金融危机,从而威胁到整个经济的发展。因此,持续开展金融审计,摸清家底,防范和化解风险,防患于未然,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

(四)财政和投资审计

财政、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行政事业单位等专业审计也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加强对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资金审计,以形成全方位的审计监督体系,共同为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作用。

谢新年同志认为,在对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审计中,要在注重效率的前提下兼顾公平,看转移支付是否科学和规范,有无人为分配、长官意志分配的情况;要特别注意影响职工利益(如再就业资金等)、城镇居民生活(如特大自然灾害补助资金、城市改造居民房屋拆迁和农村土地收归政府所有后农民的安置资金等)、人民身体健康(如医疗卫生支出等)的资金的审计,每个审计项目都应结合工作特点,选择一、二项热点资金进行重点审计,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制度方面的缺陷,提出改进建议。

天津市审计局康燕同志提出,要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发挥威慑和警示作用。通过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促进项目建设单位合法、有效地使用建设资金,督促建设单位和参建单位堵塞漏洞,规范建设资金、项目核算和工程的管理;从法规、政策、管理体制、管理水平等方面分析影响资金使用、建设工期、工程质量的主要原因,分析评价项目的建设效果和投资效益,将审计监督职能贯穿于整个过程当中,监督关口得到前移, 使得发现的问题随时进行整改,促进项目建设单位合法、有效地使用建设资金,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问题的发生,防范于未然,其审计监督的威慑作用明显,审计的服务与建设职能亦得以发挥,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加强对社会公共资源的审计

加强对社会公共资源的审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公共资源表现在资金方面,包括国债资金、环保资金、水利建设维修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城建开发资金、养老保险基金、资金、赈灾扶贫资金、住房公积金和住房基金、教育经费等。国家审计机关应注重加强这些方面的审计。

湖南省审计科研所课题组认为,在公共资源的审计中,应该注意掌握好审计依据。衡量公共资源的运用是否合理、有效,靠我们惯用的财经法规显然是太狭窄了,公共资源的审计依据或标准应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其内容应涵盖技术、经济、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各个方面,形成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公共资源的审计中,还要用好审计方法。

四、审计公告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不少论文都谈到,审计公告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审计公告的力度。审计机关可以采用信息简报与专题报告等形式,向党委、政府和人大反映审计发现的制度缺陷。

中山大学张立民教授从理论上集中论述了构建和谐社会下的政府审计公开制度。他认为,从世界范围来看,积极有效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已成为国际通行做法和保障执政为公、审计为民的关键措施和标志性特征。从理论上看,审计公告制度的基本理念体现了民主、和谐社会的思想。天赋人权,公民是一切权力的源泉;政府的本源是公民,政府权力来自公民权利的让渡;信息公开是保护公民权力的有效程序。

审计结果公开,表明了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心。但是,我国审计发挥明显作用的主要原因还是人的因素。民众对政府审计信息具有强烈的需求权,但没有得到有效的供给,其原因主要来自于审计机关的尴尬处境和政府有关机构的极力阻碍。总体上,我国审计制度在法律上的界定,体现了人民对审计的要求权,然而与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从制度的有效性和效率来看,我们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为此,要建构审计信息公开制度体系,刚性规范政府行为。审计信息公开是一种行政行为,也是一种民主制度,更是一种民主的政治文化。审计信息公开行为的经济高效有赖于制度和文化的节约,制度规则促进公开文化的不断构建,同时又成为了公开文化的直接载体,而公开文化沉淀并内化在制度和组织行为中。它们互动互生,既互相联系又彼此制约,不断调整和协同,共同推动审计信息公开的实现。

五、创新发展审计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一些论文把关注的视角放到审计的创新发展上,提出审计工作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必须在审计理念、审计制度、审计内容、审计方法以及审计管理上进行创新,以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姚爱然同志强调,审计机关要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审计成果水平。要进一步更新审计理念,扎实推进效益审计,提高资金管理使用水平,加强专项审计调查,发挥宏观服务作用。要积极稳妥地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增强审计透明度。在公告内容上,本着全面客观的原则,既如实披露审计查出的问题,也反映审计整改的效果,确保反映的情况客观、公正,做到对被审计对象负责,对社会公众负责。要增强依法审计能力,提高审计质量水平;强化依法审计意识,严格落实各项审计法规;要加强审计管理,提高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水平;推广运用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和手段,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增强审计执行能力, 提高队伍建设水平。

重庆市审计局课题组认为,在转型时期实现审计监督创新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创新首先要创新审计目标,审计工作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要目标和归宿,要以构建和谐社会尤其是财经秩序的和谐作为思考整个审计工作的主要线索。

社保审计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一、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审计涵义

社会保障专项资金是根据中国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制定的,是为了更好地执行社会保障制度而建立起来的专项资金。而社会保障专项资金的审计指的是审计机关依法对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受政府委托的社会保障专项资金收支情况的审计监督活动,对这些资金收支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等进行审核以及评价。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审计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促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促进社会保障工作可以有章有序的运行[1]。

二、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审计的实践现状

目前,中国的各级审计机关都在积极开展社会保障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其工作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社会保障的相关制度以及法律不完善,缺少一定的审计基础

审计机关在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审计实践过程中需要依法审计,如果制度不完善,或者法律带有滞后性,就可能一定程度地制约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审计的效果。目前,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不完善和健全,还没有形成与中国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专项体系,这可能会导致在社会保障的管理方面权责不清。与此同时,社会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健全,这些情况都可能给社会保障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和困难[2]。

(二)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审计的力度不够

因为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正处在不断完善的实践当中,因此社会保障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也可以说是一项比较有探索性质的工作,当前还并未形成一套科学的审计标准,也并未有一个完全成熟的审计模式。由于这样的背景,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审计的工作就缺少必须的基础,从而导致中国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审计的力度不够。与此同时,中国的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审计的内部体系也缺少必须的协调配合管理力度。

三、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审计的思考

(一)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审计的重要意义

(1)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加强社会保障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社会保障专项资金涉及的范围广,资金数额也比较大,同时其政策性也比较强[3]。可以说社会保障专项资金运用的状况关系到中国经济的稳定,所以加强社会保障专项资金的审计,可以保障社会保障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使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得到很好的落实,保持社会安定,这对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和经济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是有重大意义的。

(2)严峻的社会保障形势需要加强社会保障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中国的人口众多,随着目前社会老龄化程度加速,社会保障的形势越来越严峻。近些年,中国政府将社会保障当做很重要的事情来规划和管理,因此加大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审计力度,是势在必行的事情。同时,政府现在已经逐渐制定了健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很多重大政策,这样就可以明确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支柱。由此可知,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工作,可以促进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监督体系,是保障制度规范化的需要,也是必然的结果,严峻的社会保障形势需要加强社会保障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

(二)改善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审计的策略建议

(1)充分认识构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中国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历史时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直接关系到中国新时期的改革、发展以及全局的稳定。因此,构建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审计可以很大程度的促进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健全。充分认识构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就可以明确中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的总体思路,明确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的内容和重点,更多关注目前法规制度缺陷的突出情况并及时提出建议,最终促进社会保障工作的实施。

(2)加大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审计的力度,完善审计监督机制

针对目前中国社会保障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专项资金使用的不透明性等问题,需要加大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审计的力度,以促进社会保障资金分配、使用过程中的公开度、透明度,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首先,需要加大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审计的公告力度。其次,应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内部审计的监督机制。内部审计是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加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同样对社会保障专项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起了重要的监督作用,他们的监督是相辅相成的,而且内部审计更具灵活性,能够在社会保障专项资金事前、事中、事后审计中发挥独特的功效,从而加大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审计的力度,完善审计监督机制。

(3)提高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提高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审计业务水平,使其具备熟练的业务能力同时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外,也需要促进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都是促进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审计的必备综合素质。要想培养和提高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审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就需要熟悉地掌握与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审计有关的政策、法规,这样才能处理好在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来达到全面提高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审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社保审计论文篇(9)

一、研究现状述评

实施社保基金联网审计,是社保基金审计方式的创新,更是信息化时代对社保基金实现动态监督管理的客观要求。基于信息化环境下,对社保基金联网审计的研究述评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关于社保基金计算机联网审计的研究

我国开展计算机联网审计比较晚,尤其是对社会保障基金联网审计的研究,目前仍然处于试点探索阶段。2001年3月审计署在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和构想中提出了审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用五年左右时间,建成对财政、税务、海关等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系统、电子数据系统实施有效监督的联网审计信息化系统,改变目前审计手工作业的现状。2004年国家审计署以“金审工程”建设为背景,在计算机审计实践和相关软件技术研究的基础上设立的“联网审计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了中科院组织的可行性技术专家论证,标志着我国联网审计研究工作的正式启动,进入了科研攻关阶段。张平(2006)依据现代软件新技术理论,深入研究了联网模式下的计算机辅助审计,从社保联网审计(SNA)系统需求分析出发,完成了联网审计系统的总体设计,并研究认为SNA系统的目标是将手工审计与计算机审计相结合,在联网模式下进行审计。由胜勇(2007)对数据约简及其在社保联网审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使用Java等工具开发了一个基于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约简工具D.B.Reduced,并将该工具应用于社保联网审计中,对社保业务数据进行约简,预期效果较好。宝晓娜(2009)重点研究了基于CGSP的社保审计网格及门户技术,对社保审计网格的虚拟数据库和网格文件系统展开了深入研究,并指出社保审计网格门户继承了Grid sphere框架提供的核心Port let基本功能。

(二)关于社保基金计算机联网审计技术的研究

计算机审计技术是开展联网审计的重要保证。2005年初,山东青岛市审计局对社保计算机审计的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编写了《社会保障计算机审计实务》一书,系统阐述了信息化环境下养老保险等各项社保基金审计技术。浙江省审计厅联合浙江大学计算机系进行过计算机技术在社保审计中的应用研究,初步实现了对养老保险业务的联网监督。为解决计算机审计技术要求高的难题,青岛市审计局运用PB9.0+SQL SERVER2000技术,自主开发了对养老、医疗等五项社保基金征缴环节的计算机审计技术。李媛媛(2007)在现有安全审计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市财政系统功能和业务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计算机安全审计系统—财政安全审计系统(Finance Security Audit System,简称FSAS),并根据财政业务系统面临的问题,提出了FSAS系统的应用、体系结构设计和关键审计模块的审计技术。陈伟(2008)认为,计算机审计技术是为了满足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需要,以计算机为基础对信息系统数据进行审计的技术,联网审计技术主要由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这四部分组成。谢岳山(2009)对联网环境下的电子签章、网络数据库和电子商务软件系统三大类关键要素的审计技术展开了探讨,认为联网环境下信息系统的审计需要多种计算机审计技术支持。李春洋(2011)研究发现,计算机审计技术在信息化环境下存在审计业务能力与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均衡、审计机关信息化程度与被审计对象不对称、计算机审计系统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理论研究、推进审计软件开发、加快数据库建设,完善联网审计体系等推进审计技术发展的建议。

(三)关于社保基金计算机联网审计软件的研究

目前我国有部分审计机关对社保基金计算机联网审计软件开展了相关研究,如江苏南通市成功开发部署AO系统,将审计经验和计算机语言有机结合,极大提高了审计效率;山东青岛市审计局在社保基金审计中探索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开发了养老、医疗等五项社保基金征缴计算机审计软件系统,成为山东省审计机关自主开发成功的首个社保基金计算机审计软件系统;黑龙江省审计厅进行了养老保险联网审计软件研发,系统顺利上线并通过审计署验收;江苏太仓市审计局建立了几十个养老保险审计指标,通过构建方法模型研发联网审计应用软件,进行养老保险业务联网审计。钮铭钢(2011)探索了运用审计软件AO实施养老保险基金审计,研究认为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由业务数据自动生成,取得凭证表,通过AO软件“采集转换—业务数据”功能导入。岳桂云(2010)对计算机审计软件流程标准化进行了探讨,研究指出审计软件的流程标准化包括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两大部分。陈伟(2009)阐析了目前国内流行的审计软件有: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软件)、北京通审软件技术公司开发的通审2000、金剑审计系统2005和中审法规软件等。汪孝竹(2006)认为,由于软件公司的开发人员仅从自身专业角度出发,并不了解审计实务,既精通计算机编程又熟悉审计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很少,导致审计软件不实用,因而审计系统计算机人才缺乏问题,是制约审计软件开发的因素之一。

二、现阶段我国开展社保基金联网审计面临的现实困境

社保基金联网审计实现了“预算跟踪+联网核查”相结合,是一种新型的审计方式。与传统的审计方法相比,该审计方式突出的优势体现在快速采集与准确转换相结合,采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效率极大提高;实时监控与动态预警相结合,能及时发现并查处违规操作问题;远程审计与现场审计相结合,拓展了审计范围等方面。根据前文的研究现状述评可知,我国在联网审计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果,部分审计机关也开始了对联网审计的试点探索工作,但在实际应用中推广联网审计之路仍然漫长曲折,诸多困境制约着该审计模式的运行和发展:

(一)数据安全与网络安全保障措施不足,联网审计存在较大的审计风险

由于社保中心数据库的数据涉及机密,不能轻易暴露在外网,但当前审计单位审计信息系统的网络化却威胁着社保基金联网审计系统的数据安全与网络安全,网络资源共享更使联网审计信息面临着安全威胁。在联网审计环境下,社保业务信息的电子化以磁介质为主要存储载体,这使攻击者对原始数据进行非法修改或删除,且不留篡改痕迹成为现实,这将无法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大大增加了审计风险。由于联网审计系统数据安全控制不足,或因审计单位不严格遵守审计信息保密规定,使得信息被窃取,更常见的是由于审计人员操作失误,导致业务数据丢失,或由于审计人员擅自更改微机设置,使联网审计操作系统被破坏,造成数据损失。各种各样的审计风险(如图1所示),使社保基金业务数据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证。再加上计算机病毒的肆意侵袭,也威胁到联网审计的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甚至破坏整个联网审计系统,审计风险即随之增加。

(二)联网审计缺乏专门的技术规范,尚未建立起统一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我国在社保审计领域中运用联网审计技术还处于试点阶段,目前国家尚未出台专门的联网审计技术规范,相关的法律制度很欠缺。联网审计是审计方式的创新,以往的社保基金审计法律法规体系,已不能完全指导和规范联网审计的实践与操作,也不能完全解决联网审计实务中出现的所有新问题。虽然有些实现联网审计的地方出台了相关的地方性规章制度,但还缺乏统一的联网审计法律法规体系,造成了审计机关能否具有与被审计单位联网取得数据的权力、有没有随时获取被审计单位数据并进行审计的权力等一系列阻碍联网审计应用的问题。此外,联网审计尚缺乏一套标准的审计程序及与此相配套的审计文书,在联网审计的技术规范、操作流程及分析模型方面尚未建立起统一的标准,致使审计人员无法根据相对统一的标准对社保基金展开审计工作,不同地区不同审计人员使用的审计方法与技术各不相同,联网审计效果得不到根本保证。

(三)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难以满足联网审计工作需要,缺乏复合型审计人才

联网审计是一项对计算机技术和审计业务知识要求很高的工作,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但要具备丰富的财务及审计知识,并熟悉审计政策、法规和其他审计依据,而且又要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技术,并对被审计单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有充分的了解。在审计实务中,很多审计人员停留在传统的审计模式上,无法适应信息化环境下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特别是在基层审计部门,有些审计人员尽管财会审计经验丰富,但对计算机技术与网络知识了解不多;而有些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较高,但与审计相关的财务知识不够扎实。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很缺乏复合型审计人才,能够完全胜任联网审计的专业技术人才也非常稀缺。

三、社保基金联网审计应用困境的实践对策探讨

结合信息化环境下社保基金联网审计的应用困境,运用计算机、审计、社会保障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借助现代审计体系和技术方法探讨解决社保基金联网审计困境的实践对策,以推进社保基金联网审计向更深层次发展,提升社保基金审计监管的技术水平。

(一)强化安全防范措施,保障联网审计的数据安全与网络安全

⒈建立数据安全控制规程。为保证联网系统中数据的安全性,建立数据安全规程,强化数据安全控制,对系统中的数据应规定审计人员的使用权限,规定哪些人员可以查阅哪些审计数据,审计人员只有经过授权才能访问系统数据。

⒉采取数据专网传输措施。考虑到社保中心数据在网络传输中的安全性,应采用专网传输方式进行社保中心财务、业务数据采集,为数据安全保驾护航。

⒊依靠技术设备保障网络安全。社保联网审计专网与社保中心内部使用的业务系统网络不能够联通,应严格实施审计专网与互联网物理隔离措施。同时强化外网安全保护措施,采取先进的防火墙技术,安装网络版杀毒软件,防止病毒入侵,保护联网审计网络安全。

(二)强化技术规范与制度建设,为联网审计提供制度保障

⒈完善社保基金联网审计立法体系。审计机关应在总结联网审计探索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联网审计实践情况,出台有关社保基金联网审计的规章制度,制定《社保基金联网审计实施办法》、出台《社保基金联网审计网络化管理实施办法》,增强联网审计单位的法律制度意识。同时,审计机关应从优化外部环境和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两方面着手为社保基金联网审计提供制度保障。

⒉加快社保基金联网审计规范化建设。规范化建设就是从社保基金联网审计系统的整体出发,对各地区开展联网审计的操作流程、审计程序、软件要求等各个环节制订规程,规范管理。审计署可以在系统技术层面上出台建设标准及社保基金联网审计操作指南,明确岗位权限、联网审计程序等操作要求,不断促进社保基金联网审计规范化发展。

⒊构建社保基金联网审计标准化管理体系。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提出联网审计标准化管理需求;其次,为联网审计系统的运行制定具体标准;最后,组织监督联网审计单位落实标准。社保基金联网审计系统的标准化体现在硬件与软件两方面。在硬件方面,统一联网审计单位的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标准,配备全国统一的硬件设备;在软件方面,使用统一技术支持的联网审计软件标准,完善联网审计软件研发与技术支持商管理制度等。

(三)强化技能培训并革新教育模式,不断提高联网审计自主创新能力

⒈加强知识技能培训。一方面,社保基金审计机构应强化对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加强财会知识及社保知识培训;另一方面,对审计人员进行计算计技能培训与社保基金信息化技术培训,通过开展“联网审计专业技术培训月”等形式,提高审计人员的联网审计工作能力。

⒉引进复合型审计人才。首先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制定审计人员在职学习规划;其次采用招聘政府雇员等人才引进方式,引进联网审计所需的复合型人才,满足联网审计长期发展需要。

⒊强化培训与激励。具体的做法有:建立专门的联网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对熟练掌握联网审计技术者、在联网审计专业技术知识年度考核中表现优秀者及在联网审计工作中取得突出业绩者等颁发奖励;对“社保基金联网审计运用能手”实行“三个优先”(评先评优、职务晋升、学习培训)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 钱润红,崔云.社会保险基金审计方式探讨[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21-24.

[2] 喻婷.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5-22.

社保审计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一、社会责任审计的理论阐述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一个与管理道德密切相关的概念,一直是理论与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一方面企业要向股东、债权人、消费者、政府等利益相关者负责,对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企业为了加强内部非财务指标管理的需要,把社会责任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作为企业竞争力的一项考核指标,并自觉接受社会公众和舆论监督,以便提升企业的形象。

Howard R.Bowen(1953)在《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中,首次完整地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和针对社会责任实施的审计。此后,J.Santocki(1983)从审计职能的角度定义社会责任审计是对一个组织的社会意识进行独立而客观的审查和评价。Gerald Vinten(1998)则认为社会责任审计是对一个对公司的评论,用以确保一个组织对其直接或间接为公司决策所影响的广泛的社会责任给予应有的考虑。Homer H.Johnson(2001)教授将社会责任审计定义为一个用来鉴别、测定和报告组织的伦理、社会和环境影响的标准体系。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审计学界才将“社会责任审计”这一概念引入国内,并加以研究。阳秋林,李东生(2004)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是为了审查和监督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以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由专门的审计机构积极、主动地接受政府、社团和社会个人的委托,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对企业所履行的各种社会责任进行有效审计。马力和齐善鸿(2005)认为社会责任审计是评价与报告那些在传统的企业财务报告中没有涉及方面的企业成果及影响,旨在全面、广泛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社会责任实际情况,从而保证企业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刘长翠(2006)将社会责任审计定义为审计组织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状况进行独立审查和评价。

由于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可能短期内会出现投入大于收益的现象,因此,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外部监管,企业很难自觉发展低碳经济,这就需要对企业实施“社会责任审计”。因此, 社会责任审计的定义可以界定为:利益相关者委托审计主体,遵循一定的审计标准,通过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法,对被审计单位低碳经济下社会责任履行的合法性、合规性、公允性和效益性进行的鉴证。

二、低碳经济下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必要性

随着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的威胁。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在能源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突出。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理念。党的十报告又进一步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这一论述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和举措。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等问题的解决,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子孙的生存权益。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依靠法律制度和体制机制作保障。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山川河流受到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等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接踵而至。如国内的山西“黑劳工”事件、双汇集团的瘦肉精事件、酒鬼酒的白酒塑化剂事件等的发生以及国外所发生的英国石油公司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财务造假等,都成为社会责任缺失的典型案例。2010年双汇集团的社会责任报告对“瘦肉精”事件只字不提,除了具体数字和事件外与2009年的报告基本相差无几。如此社会责任报告不仅缺少真实性,起不到最基本的监督作用,而且还挑战了社会公众和舆论的底线,对企业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更是严重缺失。

2000 年后,欧美企业为了赢得社会公众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任,根据其制定的通用标准,要求全球供应商和承包商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信息进行披露,并对其实施评估和审核。而这种社会责任标准已通过跨国公司的供应链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和出口企业。一些跨国公司开始定期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对外报告,并将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整体战略规划中,成为企业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商业伦理、相关利益者理论、公司公民等概念和理论也日趋丰富和完善,社会公众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企业年度财务报告中将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进行披露,如上市公司;另一种是企业单独对社会责任的信息进行披露,即对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如大中型国有企业。在2006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建设银行、国家电网等企业相继了首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紧接着深圳证券交易所也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

因此,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深化,社会公众在关注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越来越关注企业的社会效益,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并对外独立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审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国内外社会责任审计研究现状

(一)对社会责任审计主体的研究

Johnson(2001)界定了美国的社会责任审计主体主要有三种:一是投资基金组织;二是社会公共利益监督机构;三是公司自身。

陆建桥(1993)指出,社会责任审计主体应该先在国家审计机关实施操作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机构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工作。

阳秋林和李冬生(2004)建议实施社会责任审计需建立由审计人员牵头,并与社保、财税、法律、环保等专家构建的联合审计机制。

李嘉明和赵志卫(2007)则专门针对企业内部审计主体进行分析,探讨了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及内审人员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框架体系。

方笙(2009)从企业性质入手,认为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开展社会责任审计的主体可以是审计机关或社会审计机构;对非国有企业开展社会责任审计应由社会审计机构进行。

(二)对社会责任审计内容的研究

A.Carroll(1979)对社会责任审计的内容主要从社会责任的分类、企业应对社会问题时采取的哲学理念、企业社会责任所维系的社会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且随着产业的不同,企业的产品消费、环境保护、雇佣歧视等问题产生的背景也是不同的。

美国国际化标准组织经济优先认可委员会(CEPPA、1997)推出的社会责任标准SA8000对社会责任审计的内容主要界定为: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资产增值率、销售增值率、职工所得率、债权人所得率、股东所得率和企业所得率等指标。

Carol .A. Adams 和Richard Evans(2004)的研究中明确了社会责任审计的内容,即审计人员应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判断出财务报告中的对报表使用者影响重大的财务信息等。

Matthew Haigh(2006)认为信息披露方面的法律(S1013D)的应用并没有使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状况得到改善和提高,从而提出了在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实务中,应该制定标准化报告模式的设想。

完绍芹等(2008)认为审计内容一般包括:社会责任素质评价、企业行为审查、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审计、企业员工个人的品质和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价值审查等。

黄溶冰和王跃堂(2008)在国际通用SA8000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社会责任审计的内容划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必须披露的内容,包括对股东、员工、消费者、政府以及生态环境的责任;另一个是自愿披露的内容,包括慈善活动和公益活动等内容。

(三)对社会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的研究

Richard Bole和Deanna Kemp(2005)认为目前审计工作的重点还只是在财务会计领域,但将来发展的趋势应该是将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传统财务审计的方法相结合,从而维护审计人员的专业价值。

黄世芬(2007)提出社会责任的考评既要考虑监管者与社会公众的意见,还要充分考虑上市公司的自身性质、责任能力及其他相关者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创建相应的数学模型,构建全国性、地域性或行业性的多层次、立体型上市公司伦理评价体系。

李嘉明和赵志卫(2007)指出社会责任审计应包括查询、检查、计算和分析性复核等具体方法。

周兰和彭听(2009) 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来探讨社会责任审计方法,在结合社会责任审计程序的基础上来设计其适用的方法,从而使使社会责任审计的操作性有了一定的改善。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研究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传统的财务审计研究相比,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务上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我国由于起步较晚,研究存在许多不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社会责任审计主体的认识尚不明确,在理论上存在着一元主体和多元主体之别;二是对社会责任审计的内容尚无明确的界定;三是尚未形成比较科学的社会责任审计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四、低碳经济下企业开展社会责任审计的思路

(一)确立社会责任审计的主体

由于股份制公司的出现,以及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的经营者为了协调所有者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就要委托独立的第三方对经营者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甄别、分析和鉴证。社会审计中的注册会计师由于具备社会责任审计所要求的扎实理论知识、专业能力和多年积累的对传统财务报表审计、管理咨询服务的实践经验,能显著提高社会责任审计效率,因此其作为社会责任审计主体具有相当的优势。

但由于低碳经济下存在着相当的外部性,当企业作为一个经济人主体时,很可能为了谋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将经济活动的外部性转嫁给社会或他人。所以为了更好地规避和消除这一外部性的影响,需要政府审计的参与,政府审计由于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可以会同税务、财政、金融、环保等部门进行联合审计,这样能显著增强社会责任审计的严肃性和加大执行力度,更好地监督企业并保证其低碳经济下社会责任的履行。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监管的第一道防线,当低碳经济影响到企业产品的销售、银行信贷资金的获取以及企业的税负时,内审部门需要对各部门低碳经济下运行情况进行及时监督检查,从而提出改进建议,促使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抓住机遇,赢得社会和大众的信任,增强企业发展的优势。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责任审计应建立以社会审计为核心、政府审计、内部审计为辅的复合审计体系,才能使社会责任审计得到更好、更有效的落实和实施。

(二)明确界定社会责任审计的内容

明确界定社会责任审计内容,首先就要明确社会责任审计的目标。一般而言,广义的社会责任审计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公司外部的审计目标,包括:1.为了确保资金投向那些从事有社会责任感的活动、道德水准较高的企业;2.对公司施加压力,促使其遵守投资者要求的标准;3.为消费者、投资者、政策制定者、雇员更好地做出经济决定提供信息,同时也对公司起到监督作用。另一个是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审计目标,即公司了解自身的责任履行状况而进行的自我评价。

针对社会责任审计的目标,为了履行低碳经济社会责任和管理目标,企业要考虑以下环节:1.经营活动是否做到了经济节约和高效率;2.是否建立了充分可靠的内部控制;3.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4.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方法是否符合低碳标准。

(三)建立社会责任审计的评价标准

由于我国引进社会责任审计的时间比较短,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社会责任审计监督标准,所以审计人员在开展有关社会责任审计工作时很难根据现有审计准则作出科学的判断和鉴定,从而导致社会责任审计缺乏客观性,造成社会责任审计依据不足,最终会加大审计风险。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下一般要求企业做好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结构低碳”,即利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结构;二是“基底低碳”,即利用新型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从源头上实现低碳经济;三是“方式低碳”,即在企业整个生产周期链中推行低碳经济方式。另外,由于低碳经济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比较宽泛,以及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在不同行业评价标准不尽相同,所以在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评价标准时,一定要统筹兼顾,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黄溶冰,王跃堂.和谐社会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审计治理与实现[J].华东经济管理,2008(11):20-23.

[2]周兰,彭听.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程序与方法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8).

[3]姜虹.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研究述评与启示[J].审计研究,2009(3):34-37.

[4]陆婧婧,苏宁.低碳审计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商业会计,2010(8):29-30.

[5]周兰,郭芬.低碳时期下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模式研究[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3):120-125.

社保审计论文篇(11)

纵观世界审计发展史,审计环境对各国审计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受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也独具特色。刘家义(2010)指出,审计理论的研究要在“中国特色”上做文章。因此,在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对国家审计的中国特色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现有研究述评 

早在1984年,我国审计学泰斗李宝震先生就曾对审计的中国特色进行过探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主进程的推进,我国国家审计也在不断发展,相应的,学者们也进一步拓展了对审计的中国特色问题研究。吕培俭(2001)从国家审计制度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等方面就如何体现审计的中国特色进行了思考。秦莹等(2003)从审计管理体制等方面探讨了审计的中国特色。刘家义(2010)以及王常松(2010)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进行了研究。何涛和张勇(2013)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是以经济责任关系为起点、经济责任审计为特色。陆晓晖(2013)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法律体系的特征进行了探讨。张立民和郑军(2009)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的发展方向是实现从保护资源为本到保护人权为本,从以政府为主导到以公民为主导的历史性转变。郑石桥等(2013)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审计本质上是建设性审计,目标是通过审计来抑制机会主义行为。此外,廖洪(2007)对中国特色的审计关系进行了研究,王平波(2008)对科学发展中国特色审计进行了探讨。 

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推进我国审计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并为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和审计实践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三、造就国家审计独具特色的因素分析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系统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国家审计制度是在特定的政治体制基础上形成的(张立民和郑军,2009),世界各国审计体制建立和完善是多种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国家审计制度恢复以来,在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等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我国逐步建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国家审计制度。 

(一)政治体制 

国家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国家审计的产生,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国家治理的模式决定了国家审计的制度形态(刘家义,2012)。而国家治理模式选择和调整受国体和政体等因素的制约,并影响国家审计模式的选择和调整。 

与建立在三权分立基础上西方各国主要选择立法模式或司法模式不同,我国国家审计选择了行政型审计模式,这是与我国的政治体制和国家治理模式相适应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政治上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在当前的治理框架下,由于我国立法机构的作用尚未充分地发挥出来,而行政部门在国家治理中具有主导地位,因此,我国国家审计体制选择行政型审计模式,能够更好地保证国家审计的权威性,并能够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效率。 

(二)经济环境 

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阶段决定国家对国家审计的现实需求,进而影响其制度安排。具体而言,经济制度以及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不仅会影响国家审计体制的选择,还会影响国家审计目标的变化以及审计体制的变革。 

综观西方各国审计发展的实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审计的目标已经从早期的真实性、合规性向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以及公平性和环境性转变。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还不能得到充分保证,损失浪费和贪污腐败问题在一些领域还很突出,社会诚信机制仍很脆弱,因此,国家审计的目标仍然要强调合规性、合法性,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财务收支审计逐步转向强调绩效审计、环境审计以及民生审计等等。另一方面,我国产权的公有属性,决定了国家审计必须要关注国有资本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国家审计机关要对国有企业及其领导干部进行审计,以加强对国有资本经营的监督,强化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受托经济责任。 

(三)法律环境 

法律制度是影响国家审计体制的重要因素,并相应地对各国审计理论和实践产生重要影响。以法律的形式渊源为标准,可以将世界各国法律分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英美法系对英美等国家的国家审计体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家审计体制大都选择立法模式,隶属于国会,国家审计体制的依据大都以判例为主。而大陆法系国家,如法国、意大利等,多数属于司法模式,国家审计体制多是在宪法等成文法典中加以规定的。这与大陆法系要求明确立法与司法的分工,强调成文法典的权威性的特点分不开。 

就法律的形式渊源而言,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国家审计机关的设置、审计机关的组成形式以及国家审计机关工作人员的任用、工作职责和权限等都由具体的法律法规明确界定,国家审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宪法》、《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以及各级政府部门颁布的各种有关审计的规章制度。国家审计机关必须依据法律的有关要求开展审计,进行“依法审计”。

(四)文化环境 

国家的文化传统、道德观念及社会价值取向,不仅会影响社会对国家审计的认知,还会影响国家审计及其人员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文化环境也会对国家审计体制的选择以及国家审计实践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我国审计实践中,尤其在对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过程中,审计评价是以法律和制度为依据,综合考虑情、理、法等因素后的结果。这与我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分不开。 

四、我国国家审计的主要特色 

(一)总体特色: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发展的需要 

审计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立和完善必然要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相应的,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要适应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并为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进程的步伐服务。 

从我国国家审计制度的发展历程来看,新中国建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社会的运行按照政府的指令行事。这一时期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监督主要由财政、银行、税务等部门结合自身的业务管理进行,客观上没有产生建立现代审计制度的强烈需求。因此,这一时期并没有建立独立的审计监督制度,也就谈不上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过度集中的政府权力向市场下放,传统的行政命令式管控的有效性受到影响,管理监督缺位和责任推诿等问题凸显出来,经济建设领域出现了各种损害国家利益的违法乱纪行为。因此,客观上要求规范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直接的关系,加强对财政经济的管理,建立健全经济监督机制,维护国家财经法纪。在这一背景下,根据1982年《宪法》,我国恢复了国家审计制度。而这一时期的审计理论和实践发展则主要集中在财经法纪审计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进程的步伐也在不断推进。相应的,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成为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焦点。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和完善国家治理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民生审计、环境审计以及如何发挥国家审计的治理功能等将成为国家审计关注的重要课题。 

(二)我国国家审计特色的具体表现 

1.国家审计的高度权威性与相对独立性并存 

由于我国采用行政型审计模式,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在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同时,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审计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因此,国家审计机关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可以充分发挥政府和执政党的高度权威性,以高效快捷地完成各项审计任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国家审计机关还可以举全国之力,以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如2008年汶川地震后对抗震救灾的跟踪审计、2011年实施的地方政府债务审计以及2012的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其力度之大、效率之高是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我国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具有相对性。任何类型的国家审计的独立性都是相对的,只是独立性程度不同而已。就我国国家审计而言,国家审计独立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我国国家审计体制属于行政型,与立法型和司法型相比,行政型的独立性相对较弱。其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党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治理国家。国家审计的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目标。因此,我国国家审计既要坚持党的领导,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政策,同时,在行政型审计模式下,国家审计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部分,国家审计功能的实现可能会受到来自政府部门的干预,而政府的管理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国家审计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我国国家审计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2.国家审计在审计监督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产权制度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核心和本质问题。公有产权制度决定了国家治理的基调,故而公有产权制度会影响国家审计的制度安排和工作方式,进而影响到国家审计功能作用的发挥(蔡春和蔡利,2012)。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的功能,国家审计除了对公共财政资金的审计,还保留了对国有企业以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审计权,同时可以对社会审计的质量进行监督。这些都是我国产权的公有属性在审计领域的重要表现,同时决定了国家审计在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3.国家审计既关心经济效益,更关注社会效益和政治影响 

我国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的核心地位,国家审计的目标必须从国家发展的高度考虑全局利益,各项审计工作的开展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进程服务。国家审计工作的开展既要关注公共资源运行的效率和效果,更要关注社会效益和政治影响。尤其是一些涉及到民众利益的民生工程,必须强调大局观点和重视对人民利益的保护,因此,国家审计计划的制定以及审计评价方法和体系可能重点关注社会效益和政治影响。 

五、国家审计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 

(一)审计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自1982年国家审计制度恢复以来,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审计实践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国家审计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1.国家审计理念的创新 

由于我国采用的是行政型审计模式,加上国家资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国家审计必然要关心公共财政资金和公共工程的审计。因此,围绕更好地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逐步树立了财政审计大格局这一审计理念。“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要跟进到哪里”正是财政大格局理念的最佳诠释。 

2.国家审计目标的创新 

国家审计制度恢复的初期,国家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维护国家的财经法纪,当好公共财政资金的“卫士”。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进程的推进,国家审计不仅要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改革发展方面发挥作用,还要强化权力制约以及推动民主法治建设。随着追求善治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主要目标,对国家审计目标的认识又进一步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国家审计的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核心是推动民主法治,实现国家良好治理,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和科学发展,从而更好地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刘家义,2012)。

3.审计关系人理论的创新 

审计关系人理论学说认为,审计行为(活动)产生于审计委托人、被审计人和审计人这种三方关系人的互动作用关系之中(蔡春等,2011)。一般而言,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是指审计人、被审计人和审计委托人,审计活动的发生,就是这三方发生联系的结果。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契约关系的复杂化,审计关系人理论发生了一定的嬗变(蔡春、蔡利,2012)。我国实施的经济责任审计,其主导的审计委托人是党委组织部门而非一般意义的资源财产所有者或投资者。因此,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实践推动了审计关系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二)审计制度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1.经济责任审计是现代审计制度在中国实现的一种创新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现代审计制度,其最基本的特点是对特定组织管理当局而非对领导干部和领导人员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无论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还是作为一项审计制度,都是中国所独有的,其主要特点是针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是现代审计理论与方法结合中国特色的审计实践产生的一种制度创新,是现代审计制度在中国实现的一种创新(蔡春和陈晓媛,2007)。 

经济责任审计对完善领导干部监管机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民主政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实施必将更进一步推动审计理论创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2.重视与其他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关注审计结果的整改情况 

对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鉴证和评价,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审计机关的主要职责。在我国当前的治理框架下,国家审计机关必须高度关注对民众利益的保护。因此,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国家审计机关不仅要对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鉴证和评价,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更要关注审计中发现问题的事后整改情况。这就需要国家审计机关重视和加强与司法、纪检和监察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在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的同时,促进相关部门工作的整改和提高。 

(三)审计方法的创新与发展 

1.审计方法论的创新 

从审计方法论的角度,我国的国家审计实践推动了审计模式的创新。一般而言,现代审计模式可以分为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首先,经济责任审计的确立为我们创新审计导向模式提供了现实可能,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应当成为审计模式创新的一种可选择的方向。随着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审计工作的组织应以审计确认领导干部作为行为责任人应承担的经济责任的履责情况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审计调查的实施和审计证据的收集应以领导干部履责情况为切入点和着重点。其次,随着国家治理审计观的提出,国家审计要为国家治理的目标服务。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治理,未来的国家审计也应该在对政府内部控制和治理水平进行测试和评价的基础上实施实质性审计程序。因此,随着中国审计实践的发展,必将进一步推动审计模式向责任导向及治理导向审计模式发展。 

2.具体审计方法的创新 

在具体的审计方法层面,我国的国家审计实践也推动了审计方法的创新与发展。首先,跟踪审计的实施推动了审计方法的发展。如国家审计机关对汶川、玉树和舟曲灾后重建项目的跟踪审计实践,推动了跟踪审计方法的创新与发展。其次,计算机审计技术在我国审计实践中得到了广泛使用。目前,计算机审计在很多国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我国计算机审计技术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创新与发展,如苏州审计局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社会保障资金和住房公积金实现了联网审计,大大提高了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 蔡春,陈晓媛.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作用及其未来发展之研究[J].审计研究,2007(1):11-14. 

[2] 蔡春,田秋蓉,刘雷.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J].审计研究,2011(2):9-12. 

[3] 郝振平.审计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研究[J].会计之友,2012(6下):4-7. 

[4] 何涛,张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以经济责任关系为起点、经济责任审计为特色[M].会计之友,2013(6下):94-96. 

[5] 廖洪.中国特色审计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12):95-99. 

[6] 刘更新,许富荣.经济责任审计推动审计基本理论的四大创新[J].会计之友,2012(4上):17-19. 

[7] 刘家义.积极探索创新,努力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J].审计研究,2010(1):3-8. 

[8] 刘家义.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J].中国社会科学,2012(6):60-72. 

[9] 陆晓晖.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法律体系的特征[J].审计月刊,2013(5):4-5. 

[10] 吕培俭.关于我国审计制度特色的一些思考[J].审计研究,2001(6):5-6. 

[11] 王常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若干问题的思考[J].审计研究,201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