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社保局档案大全11篇

时间:2022-10-16 05:45:50

社保局档案

社保局档案篇(1)

档案是社会组织以及国家机构活动的记录,无论是教育、文化、经济还是政治活动,只要具备一定的保存价值和参考价值,都要以声像、图表以及文字的形式保存下来。而档案管理工作就是保管及整理这些资料,并且为使用者提供服务。

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档案管理缺乏足够重视。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劳动人口结构复杂并且数量巨大,导致劳动保障档案工作繁琐、数量巨大。在具体的档案工作中,由于单位领导及员工的档案意识薄弱,对档案工作没有给予充分重视,资金以及人力投入相对匮乏,缺乏硬件支持。档案在保存及归档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失误,档案查阅没有严谨的制度,档案丢失的情况时有发生。

2.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保障档案类型很多,分别由相关部门管理和保存,这种档案管理方式在我国沿用多年,虽然其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但是保障档案如果分别由多方管理难以充分发挥其使用的高效性。同时,由于不同部门缺乏沟通,档案管理无法有效实现共享。这种分别管理的模式不仅增加了工作量,同时也给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带来了影响,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

3.管理模式相对落后。一直以来,我国都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但新形势下,随着档案内容及数量的增加,工作人员在繁重的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失误。在档案归档及整理过程中,档案经过多人整理难免出现破损和信息失真的情况,给档案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同时,落后的管理模式也导致工作效率较低。

二、优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对策

1.转变思想观念。单位相关领导一定要转变思想观念,给予档案管理以充分的重视,首先,单位要做好宣传工作,争取政府支持,持续加大资金、物力及人力的投入。其次,要加强档案室建设,为档案后期完善和信息收集提供便利,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档案完整度,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促进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2.完善结构建设。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工作相对繁琐复杂,需要数量众多的管理人员,因此,档案部门一定要配备数量足够的管理人员负责相关工作,明确岗位职责,避免由于人员不够,导致档案工作出现失误以及不顺畅的情况。同时,档案部门还要根据工作需要设置相关档案室,配备工作需要的管理工具及相关设备,合理科学分配物资资源,全面实现电子化以及信息化管理,杜绝出现物力以及人力资源浪费的情况。

3.提高人员素质。当前,我国档案管理方式比较陈旧落后,不能有效适应时展情况,管理人员管理知识陈旧、年龄较大,缺乏先进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理念。新时期下,随着档案业务的增加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现有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无法满足工作需求。因此,社会保障局一定要组织管理人员开展学习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学习先进的方法和技术,强化专业能力,进而提高管理水平。在工作中,要将实践活动和理论方法充分结合起来,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提高工作质量。单位还要通过招聘的方式引入一些掌握信息技术以及现代档案管理能力的青年人才,不断优化管理团队的年龄结构和素质结构。

4.健全工作机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档案工作涉及多方面领域,其中包括失业、生育、养老以及医疗等保险种类,档案数量巨大。因此,还要充分做好档案工作,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教育机制、管理制度及管理机制。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保证人员经过培训和学习后才能上岗,确保工作有序以及高效开展。

5.推动信息管理。推动档案信息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质量,解决档案容易丢失和破损的问题,节约人力物力,促进管理智能化、科技化以及现代化,为档案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保障。档案部门要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并且根据时代要求,推动档案的共享和交流,制定统一的工作标准规范信息共享和网络交流工作,提高档管理管理效率,确保档案不被非法利用和丢失。

三、结语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新形势下,要给予档案管理以充分的重视,有效分析当前在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且针对问题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社保局档案篇(2)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信息收集全面 ,不仅可以加强对现有职员的管理,还可以提高单位的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率[1]。但是目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相对较为混乱,严重制约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管理改革的进程,因此必须要改变以往的人事档案管理的模式[2],打破员工被动性调遣现状,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建立合理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一、新时期背景下人事档案管理产生的问题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连接各个部门以及上下级沟通的桥梁,虽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已经取得一定的管理成果,但是基层职员的管理工作并未执行到实处,还存有一些工作弊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人档分离,降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随着社会全球化的发展,私营企业在改革开放后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普及,导致人力资源聘用也随之市场化。当下,各个企业在聘用员工或者调遣职位时并不重视人事档案管理,致使很多人认为人事档案用处不大,进而置之不理;因而常出现人档分离现象,甚至部分人员不知道个人档案放在何处;更有甚者,部分档案成为死档,无人整理和认领,对此加大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力度。

(二)人事档案内容不够全面

当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对人事档案采集仍采用传统的收集标准[3],主要包含个人履历、自传信息、鉴定以及考核情况、考察信息、教育程度和获取的证书、政治历史情况的审核材料、参加中国共产党以及共青团等的证明、奖励以及惩罚等材料,并可附有其他相关的材料。但是随着我国企业用人观念的转变,各单位更重视职员的人才类型、管理能力、专项技术、心理综合素质、个性发展等资料,但是人事档案管理内容却未从涉及。

(三)人事档案管理模式较为落后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较为繁杂,且工作任务重;目前仍有部分管理人员采取人力收集、分类以及筛选等工作,不仅加大了工作量,且降低了工作的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事档案工作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对其予以分类和管理,以便于查找,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管理职员的安全意识较低

由于现下档案利用率不高,导致管理组织机构和工作人员在进行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度不高。部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虽然采用了信息管理技术,但是因缺乏一定的信息技术,常出现错误操作或者安装存有危险性的软件造成电脑受到木马的侵犯,最终使部分档案信息保存不善,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二、新时期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措施

想要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应从各个方面着手,并结合当下的时展的要求,才能使人事档案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主要方法有以下 几方面。

(一)对人事档案分级管理

根据社会公众的需求不同可实施不同层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弃档和死档应加以处理[4],其次,提高档案的流动性,加大人事档案在工作中的利用率,同时将有限的人力和物力放在流动性以及较为复杂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落实人事档案工作职员的责任和义务,提高档案工作的管理效率。另外加大人事档案工作在社会发展以及人才流动中的影响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信息。

(二)丰富人事档案的信息

根据目前企业用人的要求,人事档案工作应将管理能力、工作绩效、专长以及人才类型、心理情况等纳入到人事档案内容中,使人事档案信息更加的全面,实现“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更好地为单位以及个人提供档案服务工作。

(三)建立统一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和保障局应建立全面统一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以能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并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制定形成、修订以及流转等方面的制度,保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无误性。其次,还要使人事档案的内容合理化和规范化,保证其在合法的范围内,并与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相一致;使人事档案的使用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关系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5];对此,档案管理机构要对工作人员加强管理力度。首先应加强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并加大相关知识的培养力度。其次,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到培训工作中,以创造良好的档案管理环境。再者,档案管理机构在聘用工作人员时,应对其进行予以严格的筛选和选拔,选用合格的管理人员。另外,要加强培训工作人员计算机应用以及安全防范等方面的知识,并对其实施施绩效考核,针对不合格者应再次给予培训或者给予开除。

结束语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档案管理工作承担着档案管理以及提供服务等重要工作,但是由于档案管理工作内容的单一化和管理方法的传统化导致人事档案管理无法取得行之有效的进展。其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重视度不高以及信息技术水平较低亦导致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无法有序的开展;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够提高新时期背景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人事档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雪莹. 试论新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性[J]. 西部皮革,2016,02(10):143.

[2] 陈丽. 新环境下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策略分析[J]. 劳动保障世界,2016,15(16):45.

社保局档案篇(3)

中图分类号:F249.2;G27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档案管理主要是通过对文字、图表、声像等材料做对应的记录、保管等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资料的收集、征集、整理、保管、编目、检索、编辑、研究、统计汇总与使用等各方面功能的服务。档案管理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基本性工作内容,对于企事业单位与个人的相关工作开展与需求提供服务,维持了社会的基本运作。

一、传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的不足

(一)缺乏劳动保险档案的关注

实际档案管理中,劳动保障档案具有较大的数量积累,在操作上也较为繁杂,对应的档案管理硬件条件较为滞后,甚至部分基层区域无法及时有效的做到相关档案归档,保管工作没有落到实处,甚至会出现档案遗失,对个人构成较大的困难,降低了档案管理的实际服务品质,甚至引发用户投诉等问题。

(二)社会保险档案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社会保险档案具体所关联的范围较广,社保档案因为不同类别被不同部门做对应接管,进而导致多方管理,缺乏统一性,部门之间的沟通存在一定障碍,甚至单个人的档案由多个人分开管理,进而不能达到统一完整的档案信息归档,导致管理上存在更高的难度,给档案使用的企事业单位与个人构成一定困扰。

(三)档案收集不完整

在档案收集整理中会存在资料难以有效整理完全的情况,工作人员在实际的档案资料收集整理中无法有效做到细致全面,进而导致部分资料被遗漏或者损毁,对档案的完整性构成损害,降低了档案管理的实际价值,甚至因此引发一定服务纠纷。例如在灵活就业人员或者自由职业者,在参保后档案没有得到及时的建档或者不能及时有效的归档,进而导致跨年度移交与归档相关工作存在问题,具体资料查询存在困难。或者部分单位为了能够方便的做到治疗查询,相关经办人没有及时的移交相关材料,进而导致具有较高价值的原版材料分散在业务承办部门中,甚至在个人手中。这种做法只是在个人角度或者小范围角度考虑,缺乏全局考量,导致档案存在较多的空缺,影响了档案的全面性管理价值,对后续档案使用造成影响。

(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缺乏综合素养

档案管理更多情况下需要人力支持来完成具体的执行工作,如果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与技术缺乏,则会直接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无法达到规范合理性。在部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单位内,档案管理工作为了依照有关部门要求,成立了专业的部门,完善了相关机构建设,部分部门与人员配合相关工作形成了管理网络。但是这种网络化管理只是表面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功能发挥。产生相关情况有多重原因:首先,相关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稳定性,部分人员属于兼职或者临时性工作状态,不能长时间稳定性的保持专业对口工作,进而导致工作不积极,档案收集与管理较为散漫,缺乏责任心,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缺乏专业规范的指导,操作较为随意。其次,部分人员缺乏专业意识与技能,简单的认为档案管理只是将资料收集后装订整齐上交给对应档案室就可以,缺乏档案整理规范的了解,同时也不知道上交资料的具体内容与范围,操作较为盲目,缺乏规范的流程要求。同时对于档案的充分利用缺乏自主意识,档案管理流于形式,档案不完整、受损、错漏等情况无法有效避免,无法有效提升其利用价值。

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的方法与应用

当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的各种问题主要是人们对档案管理价值、技术、制度规范较为缺乏所致,需要不断的加大人们对档案管理价值的认识,发挥先进科技技术的功效,规范管理制度与流程,培养优质人才,才能有效的做好档案管理与利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一)强化档案规范化意识

要提升领导到基层执行人员的档案管理规范化意识,做好管理工作日常规划与监督检查,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宣传,提升工作对其价值的认识。对日常所做的档案收集、整理、统计、使用等情况做对应的记录,完善相关管理流程,对于资料的状态与存在位置做有效的了解,做好档案的全程化监管,哪个环节出现问题由相关环节工作人员承担对应责任。要完善监督机制,对日常工作做频繁性的考核监督,提升工作人员的谨慎度。

(二)注重人才培养

要注重人才培养,准确的寻找对口人才,不仅在专业上对口,满足实际工作技能所需,同时也需要掌握工作人员心态,积极寻找具有稳定性与长久工作耐心的工作人员。日常做好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培训,同时要做好对应的思想教育,提升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与责任心。积极的建立工作创新机制,让工作人员对日常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做有效的反馈,同时征集对应的工作提升改善建议,有效的促使档案管理工作与时俱进。尤其是一线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有更为深刻的体会,其所提出的管理意见具有较大的实际价值,避免档案管理工作闭门造车。要多派遣工作人员到档案管理优秀单位学习,学习其技术与整体团队建设的方法,有效的服务于本单位,促进本单位管理更加的科学规范化,同时符合工作人员实际所需,展开人性化管理,促进人才的稳定性,让工作人员对相关工作具有更高的忠诚度。

(三)加大信息化建设

要不断地优化信息化建设,促使各部门收集的资料统一上传专业网络系统,促使资料的共享与完善。要完善相关信息化系统与平台建设,提升档案管理的可靠性、安全性、多功能性,达到档案价值的充分挖掘。尤其要注重工作人员对网络化档案管理技术的培养,让工作人员能够有效的应对信息化管理下的多种问题与操作方法,提升信息化管理的水平。

三、结束语

从国家层面来说,档案管理属于基本工作,可以有效的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对应的人力资源信息保障,同时也是保证社会民生稳定的基本保障内容。从个体角度出发,档案管理则影响着企事业单位个人就业、晋升等相关事宜。当下我国人事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中,相关档案管理的价值也日益凸显,相关档案管理工作也日益高科技化,对于工作人员与相关管理的要求也日益提升,从而有效的为民众提供便捷的档案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社保局档案篇(4)

中图分类号:G271;F249.2;D63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信息化时代下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通过信息化建设来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需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时代所带来的变革与社会需求,全面开展信息化建设,优化信息化管理,为社会个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国家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档案管理服务体系,优化管理质量。

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上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进步,促使各行业都面临着新一届信息革命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对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档案管理而言,也面临着信息化发展的冲击。外在的社会需求希望档案管理能够通过信息化建设来带来更便捷的服务效果,内在档案管理工作上,由于工作量较大,更需要通过信息化建设来达到更为高效便捷的工作效果。特别是全社会已经被信息化建设全面有效覆盖,人们已经逐步的习惯于信息化管理产生的实际多功能与便捷性,信息化建设具有较好的社会运用背景条件,基础条件已经符合,相关技术也逐步完善。此外,面对着未来大数据与信息化管理的趋势,档案信息化管理成为了未来发展趋势,不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同时也成为信息保存使用的必要方式。

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调领导的重视程度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从领导层面得到更高的重视,从而才能有效的推行信息化建设,在此方面提供更多的人力、资金、物质的支持,同时为信息化建设开展对应管理制度的规划设定,提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良好的硬件条件与软件条件,从而让信息化建设得到顺利的开展与运用,发挥信息化管理的实际效果。要想提升领导重视,要充分的强调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下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趋势,信息化建设给所有人带来的管理与工作便捷性,外部社会对信息化建设的诉求,

(二)完善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

信息化建设需要配套有操作规则,从而有效的保证档案管理所需要的安全性、有序性。信息化建设自身存在优势的同时,在推行中可能会有一定的风险性与困难性。首先,其信息平台或者系统的运用存在一定安全风险性,会导致档案资料的损毁、丢失、外泄等情况。因此,需要通过一定安全操作规则与技术培训来让工作人员与有关功能使用者来达到其安全秩序的维护。其次,信息化建设存在多种操作规则,这与系统本身的多功能性与特定性设计有关,因此,要针对相关功能做对应技术操作的培训指导,从而有效的让人们更顺畅的享受信息化建设带来的便捷性。

(三)针对性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需要依据企事业单位与个体实际操作所需设置对应的功能与操作方法,这样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更高效的运用信息化平台与系统操作。在机构内部需要投入足够的资金,配备对应的系统管理人员,同时在相关信息化平台的设计制作环节需要寻找专业性高、品质好的团队,提升系统设计制作本身所具有操作性能。同时对于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做好对应的宣传指导工作,一方面要对内部工作人员做对应的指导,另一方面要做好对外的宣传,让人们充分了解到信息化建设的功能、作用效果,从而有效的促使信息化建设提升使用频率,产生其建设工作的价值,获取社会群体的更高认可,同时也通过实际的操作运用收集反馈情况,对信息化建设做更好的评估评价,进而不断的做好信息化建设服务的完善与改进。

(四)注重人才培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在信息时代进行信息化管理建设需要配备对应的人才。要做好工作人员的日常培训管理,提升工作人员对相关操作的准确性、安全性,充分的应对实际工作所需,了解信息化建设相关操作流程与规则,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做对应的执行,保证日常工作开展的顺畅度。日常要做好工作人员的意见反馈,对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做好对应记录,能够有效的反映实际一线工作状况,从而针对实际情况做对应的培训管理,及时的解决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不仅要注重内部员工培训,还需要通过加大外部经验交流合作来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眼界,让工作人员充分了解整个外部环境中的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从而有效的推动单位内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水平。培训工作需要对应展开一定考核,考核可以以书面形式与实操工作考核为主,将考核成绩进行公示,同时与个人晋升做对接,有效的提升工作人员对培训学习的积极性。注重企业内部对信息化管理维护工作的培养,从而有效的对信息化建设的日常故障做及时有效的解决,避免系统故障而引发的用户纠纷,保证日常系统正常运作。同时可以及时的对操作不专业人员做及时有效的指导,发挥系统维护的更好状态。尤其是在系统高频率使用率的情况下,使用故障会更为凸显,甚至会延误整个系统操作数日的操作问题,对于相关问题要做好提前的培训指导预防,以及问题发生后的纠正指导工作,从而保证信息化建设作用的有效发挥。

三、结束语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顺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达到更为高水平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在细节工作上不断地完善,让信息化建设不断的完善,对现场信息化管理不当问题做有效纠正提升。从机构内部的领导层到基层,都需要对信息化建设有充分的认可,达到工作的有序配合,做好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流畅性的操作效果,为整个社会提供更好的档案管理服务工作,提升机构对外整体形象,赢得更高的社会认可度。需要较好的做好内外部的情况反馈机制,有效的了解内部工作人员与外部用户的使用体验,及时有效的对信息化建设工作对不断的完善,提升服务性能。

参考文献:

社保局档案篇(5)

1、可以查到。退休是到了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后,正式办理退休手续。男60岁、女55岁(干部),女工人50岁。特殊行业的退休年龄,比正式退休年龄要小。病退是还没有到正式退休年龄,因有病,不能正常工作,而提前提出办理退休。

(来源:文章屋网 https://www.wzu.com)

社保局档案篇(6)

按照市人力社保局、市档案局《关于开展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达标验收工作的通知》(渝人社发〔2013〕136号)精神,结合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达标验收内容和标准,我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档案收集整理,充分有效利用服务,达到了社保业务档案验收要求,现将我局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达标验收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管理

(一)管理办法

1.制定了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办法。我局根据《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第3号令),以及市人力社保局、档案局下发的《重庆市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办法(试行)》(渝人社发〔2013〕135号)等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重庆市xxx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办法(试行)》(涪社保发〔2013〕7号)。

2.明确了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分管领导和工作部门。为加强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重庆市xxx区社保局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涪社保函〔2013〕5号)和“重庆市xxx区社保局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达标验收工作领导小组”(涪社保函〔2012〕14号),明确由办公室具体负责社保业务档案管理日常事务工作和业务档案达标验收工作。各业务科室确定1名兼职档案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科室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事务。

3.将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纳入了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我局历来对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年初《社保经办工作要点》(涪社保发〔2012〕7号)明确提出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计划,同时多次召开局长办公会和局办公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档案管理工作(见办公会议记录),分管领导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档案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年终将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全局工作目标考核,并认真进行总结,做到了年初有布置,平时有检查,年终有总结考核。

4.将业务档案工作纳入了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我局已将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纳入了年度工作计划,把此项工作列为单位重点工作之一,写入年初《社保经办工作要点》。同时,结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规划》(涪社保发〔2013〕5号)。

此项标准分5分,自查得分5分。

(二)档案人员

1.配备了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我局现有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13人,其中局办公室配有专职档案工作人员3人,各业务科室配有兼职档案工作人员共10人。档案工作人员数量能够适应业务档案工作任务的需要(见档案人员花名册)。

2.档案工作人员遵章守纪。我局建立健全了档案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工作流程,明确了工作职责,制定了管理措施,档案管理人员忠于职守,遵纪守法,严格按制度办事,未发生违反档案法律法规的行为。

3.档案工作人员具有大专文化。我局13名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均具有大专文化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6人,大专学历7人。

4.档案工作人员队伍稳定。我局自建立了新的业务档案管理网络后,保证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目前,我局3名专职档案工作人员中,从事档案管理工作4年以上1人,1年以上2人。10名兼职档案人员均从事档案管理工作1年以上。

5.档案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学习培训。为不断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我局有计划地组织了专兼职档案人员业务培训。每年选派部分人员参加区档案局组织的学习培训,共培训10人次,参加市局业务档案培训3人次,到**区学习交流1次(4人),到市局档案管理科学习交流1次(4人),我局组织各科室负责人和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参加 “档案软件操作培训”2次,组织全局职工参加“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培训”1次(见学习培训记录)。

此项标准分8分,自查得分8分。

(三)管理措施

1.岗位职责。我局制定了《重庆市xxx区社会保险局档案管理岗位职责》(涪社保发〔2013〕4号),明确了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各科室负责人、专职档案管理员、兼职档案管理员岗位职责。

2.工作流程。我局制定了《重庆市xxx区社会保险局业务档案整理归档工作流程》(涪社保发〔2013〕8号),在档案室显目位置上墙,实现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条理性、规范性,增强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透明性和可操作性。

3.经办流程。我局严格按照市局制定的养老、工伤、生育保险业务经办操作规程,将业务档案收集归档列入各项具体业务经办工作程序,对每项具体业务经办资料依序收集归档,确保每项经办业务资料归档齐全完整。

4.奖惩考核。我局将档案管理工作与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业务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经办人员年度考核评比挂钩。对全面完成档案管理工作目标任务的,年终依据本局有关规定进行表彰,并在评先评优、提职晋级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对违反档案管理制度,未按规定立卷归档或未按时限要求移交档案等,实行一票否决,取消所在科室和相关责任人年度评优评先资格,并追究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责任。

5.监督指导。我局印发的《重庆市xxx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六条中明确了“各街道、乡镇社保所涉及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由区社保局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同时,我局定期对各街道、乡镇社保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档案进行监督指导,并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对各街道、乡镇社保所年终考核的条件之一。

此项标准分7分,自查得分7分。

二、设施建设

(一)档案用房

1.档案专用库房。为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我局于2011年8月即开始规划改建档案室,改建后,我局档案专用库房面积为300平方米,能够容纳接收全部社会保险业务档案。

2.业务档案库房面积。我局现有档案专用库房300平方米,其中200平方米用于存放业务档案。目前,业务档案存放量为365245件(卷、册)17244盒,库房面积符合达标规定的标准。

3.档案库房安全管理。我局档案库房安装了防火防盗门、全球监控摄像头、吸顶式中央空调、除湿机、温湿度表、除尘器、臭氧消毒机、防磁柜、落地式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消防报警监控系统等设施设备,为档案库房安全提供了有力保证。因此,档案库房不存在安全隐患。

4.档案库房卫生。按照我局《档案库房安全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巡视检查制度》对档案库房卫生提出的明确管理要求,我局档案库房无杂物堆放,定期或不定期打扫卫生,常年保持库房整洁、干净。

5.档案室区域划分。我局档案室划分为档案人员办公室、档案查阅室、档案整理室和档案库房4个区域,实现了库房、办公室、查阅室三分开。

此项标准分10分,自查得分10分。

(二)档案用具

1.业务档案柜架。我局档案室库房安装的是档案密集架,共71列,其中6列用于存放文书档案,12列用于存放会计档案,11列用于存放企业退休人员档案,33列用于存放2011年(含)前的社保业务档案,9列用于存放2012年(含)及以后的社保业务档案。

2.业务档案备用柜架。我局存放2012年(含)及以后的社保业务档案所用的9列档案密集架,目前只使用了1列,其余8列作为备用柜架。

3.档案装具。我局使用的业务档案装具分两类,前一类为2011年(含)以前的业务档案,其档案盒规格为340mmX240mmX40mm(长X宽X厚),主要考虑的是便于装个人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三类人员”养老保险产生的用档案袋所装的人头档案。另一类为2012年(含)以后的业务档案,其档案盒式样严格按照《重庆市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印制。档案盒规格为310mmX220mmX60mm(长X宽X厚),正面有“重庆市**区社会保险局”标识,背脊和封面印有全宗号、年度、类别、保管期限、起止件号、盒号等信息。符合国家和市上有关规定。

此项标准分5分,自查得分5分。

(三)设施设备

1.“九防”要求。我局档案保管达到了“九防”要求。一是库房安装了防火防盗门,库房内安装了2台全球监控摄像头,达到了防盗要求;二是档案库房设在底楼,防止了阳光直射和紫外线辐射,达到了防光要求;三是库房四周设有通风口,安装了4台吸顶式中央空调,达到了通风和防高温的要求;四是库房内配备了8台落地式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安装了消防报警监控系统,达到了防火要求;五是地砖下铺设了防潮层,安装了6台除湿机,加上4台吸顶式中央空调,达到了防潮要求;六是配备了吸尘器,达到了防尘要求;七是配备了防磁柜,达到了防磁要求;八是定期投放灭鼠药,达到了防鼠要求;九是配备了臭氧消毒机,加上定期投放杀虫药,达到了防虫要求。

2.办公设施设备。我局档案室办公设施设备齐备,包括6台计算机、2台打印机、2台扫描仪、1台复印机、1台多功能钻孔装订机、2台移动式DVD光盘刻录机、1台数码摄像机和1台数码照相机,满足档案管理工作需要。

3.档案管理软件。为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促进办公自动化,我局购买了科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用于业务档案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此项标准分10分,自查得分10分。

三、专业建设

(一)相关制度

为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使档案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我局根据《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人力社保部、国家档案局第3号令)和《重庆市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办法(试行)》(渝人社发〔2013〕135号)等规定文件精神,先后制定了《重庆市xxx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办法(试行)》(涪社保发〔2013〕7号)、《重庆市xxx区社会保险局档案管理岗位职责》(涪社保发〔2013〕4号)、《档案归档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统计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档案交接制度》、《档案查阅利用制度》、《档案库房安全管理制度》、《档案设备维护使用制度》、《档案管理巡视检查制度》、《业务档案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等档案管理制度和工作职责,制定了《重庆市xxx区社会保险局业务档案分类实施方案》(涪社保发〔2013〕9号)、《重庆市xxx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整理归档工作流程》(涪社保发〔2013〕8号)、《重庆市xxx区社会保险局档案立卷说明》、《重庆市xxx区社会保险局档案材料归档和不归档的范围》等工作规范,推动了全局档案工作的有序开展。

此项标准分5分,自查得分5分。

(二)归档

1.业务档案归档工作。我局2012年业务档案归档工作在今年一季度前已完成。6月初《重庆市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出台后,我局按照新办法规定和市局要求,对2012年业务档案进行了整改,于9月下旬完成了归档入库工作。

2.业务档案移交工作。我局业务经办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材料,均由各业务科室统一整理、装订、组盒、录入。当年整理好的业务档案、档案目录及电子数据清单造册后,在次年一季度前移交局办公室,办公室验收后入库上架(见档案移交清单)。

3.平时按件整理工作。我局严格执行了《重庆市xxx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整理归档工作流程》,业务经办人员坚持每件业务办理完毕即及时将该业务资料收集齐全,按照主表在前、附件在后;审核结果在前、依据在后;重要凭证材料在前、次要在后的要求用不锈钢钉(两颗)装订成件,定期交本科室兼职档案人员分类保管。在按件整理中,各业务科室负责人、专兼职档案人员根据工作职责,随时对业务经办人员进行检查、指导、督促,以确保业务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和安全。

此项标准分7分,自查得分7分。

(三)收集

1.业务档案资料收集。通过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严格管理,我局业务档案资料实现了随时收集,及时整理,定期移交,保证了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

2.业务档案电子文件收集。按档案管理规定,我局业务经办环节中产生的有关信息数据定期制作成光盘,移交局办公室归档管理。目前,业务台账和计算机数据均实现了光盘保存,归档的光盘存放于防磁柜内,共有业务档案电子光盘49张。

此项标准分6分,自查得分6分。

(四)整理

1.业务档案整理。我局严格按照市局下发的《重庆市社保业务档案整理规范(试行)》、《社会保险业务材料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和《重庆市xxx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整理归档工作流程》的规定和要求,对2012年度业务档案进行了整改。重新整理后的业务档案,其“件”的组成和件内文件材料排列合理,保管期限划分准确,归档章盖制、档案盒封面填写、备考表填写规范,装订结实完整。同时,我局对新办法出**按老办法整理的业务档案进行了清理,规范了档案盒装具,使之达到了整齐划一、美观整洁。

2.业务档案分类上架。我局2011年(含)前业务档案按照“科室—险种”分类整理上架,2012年(含)及以后的业务档案按照新办法规定的“年度—类别”分类整理上架。目前,我局除2013年正在收集整理的业务档案外,其余业务档案分别按要求分类整理后,移交局档案室集中统一保管,不存在业务档案零散存放问题。

3.业务档案排列存放。我局制定了《重庆市xxx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分类实施方案》(涪社保发〔2013〕9号),业务档案上架按照“年度—类别—保管期限—险种”进行分类排列存放,符合《重庆市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办法(试行)》规定。

此项标准分10分,自查得分10分。

(五)保管

1.全宗卷。区档案局为我局分配的全宗号为“160”。为建立规范的全宗卷,在区档案局的指导下,我局编写了全宗介绍、组织机构沿革、分类方案、档案整理说明、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等资料,建立了档案人员、档案接收、档案数量、档案设备等档案统计台帐。

2.业务档案存放示意图。我局按档案存放顺序制作了《重庆市xxx区社会保险局档案存放示意图》,按照要求在档案库房内悬挂上墙。

3.库房温湿度。为及时掌握档案库房温湿度情况,我局在库房内四周配置了4台电子温湿度计表,由专职档案人员每天检查并做好温湿度记录;为控制好库房内温湿度,保持库房通风良好,我们还配备了4台吸顶式中央空调,6台除湿机,保证了库房温度和相对湿度在国家规定标准范围之内。

4.档案检查。我局专职档案员严格执行《档案保管制度》规定,定期对库房档案进行全面检查、清点,避免档案破损、丢失、霉变等问题的发生。

5.档案修复。我局在档案整理工作中,对需要修复的业务档案材料及时进行了修复和托裱,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保证了档案材料的整洁、完整。

此项标准分5分,自查得分5分。

(六)鉴定销毁统计

1.鉴定机构。我局成立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鉴定工作领导小组(涪社保函〔2013〕6号),负责档案鉴定销毁工作。

2.业务档案鉴定销毁。我局建立了《档案鉴定销毁制度》,对超过保管期限的会计凭证档案,经请示区审计局、财政局答复,暂不能作销毁处理。对超过保管期限的业务档案,我局拟在规范工作和达标验收工作完成后,组织人员按照鉴定销毁程序进行清理、鉴定,对有保存价值需继续保存的档案重新确定保管年限,对应销毁的档案建立《档案销毁清册》后,按规定销毁备案。

3.业务档案登记台账。我局严格执行了《档案交接制度》、《档案查阅利用制度》和《档案统计制度》,做到了业务档案进出登记及时,统计台账数据准确,账物相符。2013年档案室共接收业务档案365245件(卷、册)17244盒,其中,2011年(含)前业务档案335223件(卷、册)16576盒,2012年度业务档案30022件668盒。

4.业务档案统计报表。我局建立了《业务档案统计表》、《各类别业务档案统计表》、《全局档案统计表》、《历年档案统计表》、《档案设施设备登记表》、《档案接收登记表》、《档案异动登记表》,报表符合要求。

此项标准分4分,自查得分4分。

(七)移交

1.档案移交。我局文书档案按规定已向区档案局作了移交,业务档案经请示区档案局同意,暂不向区档案馆移交。

2.档案移交手续。因区档案馆场地受限,加之全市未对社保业务档案移交作出统一规定,因此,我局尚未向区档案馆移交业务档案,暂无移交手续。

3.人员调动移交手续。我局档案管理员岗位职责中明确规定,“档案员工作调动或离岗,要及时履行交接手续。”到目前为止,我局档案管理人员未发生工作调动情况。

此项标准分3分,自查得分3分。

四、利用服务

(一)检索工具

1.归档文件目录。我局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具有强大的检索功能,我们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库藏档案按照不同门类、载体和保管期限分别编制了归档文件目录。

2.计算机管理。我局室藏档案全部实现了计算机管理,通过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检索各类业务档案。

3.归档文件目录打印。为满足档案管理的需要,我局按《重庆市社保业务档案整理规范(试行)》规定的“社保业务档案归档文件目录”格式和内容,编制打印了各年度的纸质业务档案归档文件目录。

4.归档文件目录内容。我局编制的归档文件目录项目包括件号、责任者、代码、题名、日期、页数和备注等7项内容,符合《重庆市社保业务档案整理规范(试行)》的规定和要求。

5.电子化管理。我局配备了2台扫描仪,从今年1月份起开始启动了业务档案电子扫描工作。但由于该项工作需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而社保经办工作任务繁重,经费紧张,人员不足等原因,业务档案电子扫描工作进展缓慢。目前,我局正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人员和经费的支持,以推动业务档案电子扫描工作,尽快实现业务档案电子化管理。

此项标准分8分,自查得分8分。

(二)利用

1.调档。我局专职档案人员均经过培训上岗,在我局专门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多年,熟悉室藏,能够通过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两种方式迅速调取所需业务档案,调卷迅速准确。

2.查阅利用登记。我局严格执行了《档案查阅利用制度》,凡借阅档案的,必须履行审批、登记手续。凡查阅档案的,必须提供有效证件,说明查阅目的,档案管理人员及时填写档案查阅登记表,做好档案利用效果记载,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复印、借阅档案资料。

3.利用典型事例材料。今年,我局依据《档案查阅登记记录》,结合利用效果反馈情况,对档案利用过程中效果显著的典型事例进行了收集整理,共编制了利用典型事例29例。

4.网上查询利用。我局建立了办公自动化网络,业务档案管理系统可通过局域网与各业务科室互联互通,支持各业务科室实现网上查询利用。

此项标准分5分,自查得分5分。

(三)查询

1.查询系统。我局随着“金保工程”建设,建立了完善的参保信息查询系统,工作日期间免费提供查询服务。

2.查询服务。重庆市社会保障信息查询系统,能够为参保人员提供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保险缴费、养老金待遇政策、工伤鉴定、工伤生育待遇政策,以及其他相关社保政策法规等信息咨询,基本满足了参保人员的各种信息需求。同时,我局专属的网络信息平台也可为单位或个人提供参保信息和相关政策查询。另外,我局还在各楼层业务经办大厅设立了咨询服务窗口,方便参保单位和个人查询、咨询业务。

此项标准分2分,自查得分2分。

综上所述,我局社保业务档案组织管理职责明确,设施建设符合要求,专业建设规范有序,利用服务充分有效,达到了验收标准,自查得分100分,自评等级为优秀。

特此报告

自查评分表

 

 

社保局档案篇(7)

一是鹤岗市档案局主动与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协调,多次召开座谈会,研究社保档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办法,并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社保档案工作的通知》,去年就这一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联合对市区进行了检查。工作中,注意典型引路先后抓了鹤岗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和鹤岗市地税局这两个典型,在全市树立了典型,使新社保档案人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在系统中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工作局面。二是整章建制,形成规范的社保档案管理制度。依据《档案法》、《黑龙江省档案管理条例》和有关业务规范标准要求,积极指导各社会保险经办单位建立健全本单位各种档案的管理办法,保管期限表以及档案登记、借阅、保管、保密鉴定销毁等各项管理制度,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对于没有照章办事或者制度落实不力的单位进行批评甚至通报。帮助指导鹤岗市社保局制定了《文件材料整理及归档办法》、《各类档案分类方案》、《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以及保管、借阅、利用、鉴定等10余项制度,进行了有效的指导和严格审核,形成了一整套监督制约机制,指导社保局将社保档案工作纳入了各科室的岗位责任制和年度目标考核,责任到人,有效地保障了社会保险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加大对社保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同时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社保局档案篇(8)

二、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开展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损毁补建认定工作

1.建立行之有效的补建职工档案工作流程。只有建立健全企业职工档案内容,才能充分发挥企业职工档案在供需对接、跟踪管理方面的作用,才能为企业职工、用工单位和各级行政管理机关提供有效服务。为此,根据《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的总体要求,齐齐哈尔市档案局制定了《齐齐哈尔市企业职工档案丢失办理补档工作流程》。要求丢失职工档案的单位提供以下方面的内容:一是丢失职工档案单位应分别向市档案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企业补建职工档案的报告。二是丢失职工档案单位提供该职工自然状况。要求单位提供该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报告,提供职工简历、职工身份证及户口簿复印件。三是丢失职工档案单位提供该职工依据性材料。要求丢失职工档案单位提供该单位任何一年的调整职工工资的原始名册、企业职工名册以及企业职工与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等。提供单位所有制性质,以及需补建档案的职工身份性质。四是证人证言材料。要求丢失职工档案单位提供该单位2―3名证人证言材料,填写责任担保书。责任担保书中规定,如以后有据可证补建档案职工不是本单位职工,担保人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即取消享受企业退休未参加养老保险职工一切相应待遇并追回所发放资金)。同时提供担保人档案的相关复制件,如工作调令、历年调整工资表等。五是在材料组织过程中,要求提供的文件材料必须打印,每份文件材料一式三份,每份文件材料都要加盖该单位红色公章。要求证人用蓝黑或炭素墨水签字,画押要求每份材料为红色手印,并提供证人的身份证复印件、联系电话等,从而保证了文件材料的规范统一。

2.坚持原则,最大限度做好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损毁补建工作。为充分发挥档案部门的作用,最大限度做好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损毁补建工作,齐齐哈尔市档案局积极与劳动保障部门协调沟通,确定由市档案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认定的补办材料与原档案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对于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损毁补建认定的条件,齐齐哈尔市档案局做出了详细规定:一是因企业管理不善造成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损毁的给予补建;二是因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造成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损毁的给予补建,如企业发生火灾、水灾造成企业职工档案损毁的;三是职工个人因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造成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损毁的给予补建,如企业职工在转递职工档案过程中丢失在汽车上、被盗等。由于工作中既坚持了原则,又把握了工作的灵活性,使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损毁补建认定工作健康有序开展起来。从2006年起,该市企业职工因个人档案丢失而无法办理的上访投诉将至为零。

3.条块配合,确保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损毁补建认定工作有序开展。企业职工档案丢失补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齐齐哈尔市企业职工档案丢失补建工作之所以能够健康有序开展,在于市档案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能够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真心实意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在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和市档案局等三个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协同作战。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损毁补建认定工作中,市档案局的工作职责是负责丢失损、毁职工档案补建中各种文件材料认定审核,证人证言材料依法调查取证,确保办成铁案。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工作职责是在接到市档案局关于企业职工档案丢失补建职工档案的函后,依照该职工提供的依据性材料负责理顺企业职工工资关系、工龄认定、工种认定等劳动管理行政行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险科负责确定企业职工工作年限、职工身份、工种、劳动保险关系的认定等,工资科负责理顺企业职工工资关系。从齐市职工档案丢失、损毁补建工作看,99%的职工补建档案是为了办理职工养老保险。为此,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的工作职责是在企业职工健全职工档案后依法为其办理社会劳动保险手续或者进行其他管理。

三、找准定位,充分发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损毁补建认定工作中的职能和作用

1.企业职工档案丢失补建工作有力地维护了企业职工合法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各级部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回顾齐齐哈尔市企业职工档案丢失补建工作历程,2002年补建3名职工档案、2003年补建24名职工档案,2004年补建30名职工档案,2005年补建350名职工档案,2006年补建737名职工档案,2007年补建3200名职工档案,2008年补建2850名职工档案,2009年补建1987名职工档案。这些补建职工档案的企业员工,98%为下岗工人,属于社会“弱势群体”,补建档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依法享受社会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低保转社保、办理再就业证等。如果凭经验办事、因循守旧,不敢想、不敢试,不做改革的探索者,如果企业再对员工不负责任,相互推诿,企业职工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将得不到切实维护,势必造成不和谐声音,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2.权责清晰,档案依法监管职能得到有效实施。在企业职工档案丢失补建工作中,齐齐哈尔市档案局一改过去偏重于业务指导、事后备案的管理方式,走上“前台”,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企业职工

社保局档案篇(9)

抓好农业农村档案,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意义,全省档案部门从实际出发,积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承包合同是农民合法占有和使用承包土地的唯一凭证。2005年省档案局与省农委、省民政厅联合召开了全省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会议,并印发了《关于加强全省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通知》,要求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科学、规范和安全管理,县(区)档案馆对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无偿向乡镇、村委会和农民提供利用。为保证这项工作顺利推进,省档案局与省政府签订了责任状,并将这项工作纳入对各市档案局的单项考核。各市档案局积极采取措施,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完成。截至2006年年底,全省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进县(市)档案馆工作完成96%,沈阳、大连、本溪、辽阳、营口、阜新、朝阳等市已全部接收进馆。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农村土地承包后的又一次土地革命,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档案是林改工作的历史记录和解决林权争议、确保林权顺畅流转、促进森林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依据。省档案局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规范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于2006年5月与省林业厅联合印发《辽宁省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保证了这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规范全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工作,省档案局与省民政厅联合印发了《辽宁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并参与了省村务公开协调小组的检查,发挥了档案部门应有的作用。《鞍山市村级档案管理办法》经鞍山市人民政府实施,推进了鞍山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民主化建设进程。营口市政府印发了《营口市“三农”档案管理暂行规定》,规范了“三农”文件材料的管理。丹东市档案局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提出在两年内使全市所有示范村档案管理达到市级先进水平的目标。档案部门的这些举措,强化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档案的管理。

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档案工作,为棚户区居民圆新居之梦助力

“屋里小半间,头顶能望天,四世同堂住,睡觉肩挨肩。”这是全省城市棚户区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棚户区大多是建国前遗留和建国初期“先生产,后生活”的“遗物”,棚户区没有公共排水、供热、供气等设施,卫生环境恶劣,居民吃水难、如厕难、行路难,棚户区居民的困难揪动着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心。2005年3月,辽宁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全省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提出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基本完成涉及全省11个市800万平方米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的目标,打响了棚改攻坚战。

在这场攻坚战中,档案部门没有缺席。省档案局领导班子迅速召开班子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省棚户区改造工程档案工作。分管此项工作的副局长,带领有关部门的同志,多次到棚户区调研和现场办公,解决棚户区改造档案工作中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2005年8月与省建设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全省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档案工程档案工作的通知》。对棚户区改造档案工作做出了部署,各市档案局纷纷采取措施加强棚户区改造档案工作。抚顺市印发了《关于做好全市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通知》,阜新市棚户区改造工程档案工作与棚户区改造同步进行,铁岭市档案局抽调得力人员到棚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协助工作,鞍山、锦州、葫芦岛市通过监督、检查和指导,推动了棚户区改造工程档案工作的开展。齐全完整的棚户区改造工程档案保证了全省棚户区改造回迁工作实现了阳光操作,维护了居民的切身利益。阜新太平区一位居民怀疑某居民的房屋面积有问题,房改办受理后,经查某居民动迁档案,档案记载房屋面积没有问题,是那位居民记错了。那位上访居民心服口服了。这样的事情在棚改工作中经常遇到。

目前,全省5万平方米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工程已胜利完成。今年,省委、省政府又提出对5万平方米以下棚户区进行改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代诗人杜甫这一千古绝唱,正在辽宁省变成美好的现实。而档案工作,将继续为千千万万户棚户区居民圆新居之梦助力。

加强企业职工档案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辽宁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占很大比例,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进行,破产、转制企业不断增加,新增民营企业增多,职工档案管理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职工档案的丢失、篡改和不为职工建档,严重侵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由此引发的群体上访事件不断发生。为解决企业职工档案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省档案局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了《辽宁省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及《补充意见》,对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机构和职责、档案的收集、保管与销毁、提供利用、转递及法律责任等进行了规定,并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职工档案,不得扣押职工档案,制定了职工档案丢失补办办法。《辽宁省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及《补充意见》的出台,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仅2005年,省档案局接受电话咨询及来访上千次,省档案局专门指定一名熟悉职工档案管理的处级干部接听电话,为企业职工解决了很多难题,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各市档案局根据《规定》为群众做了大量的实事。大连、盘锦、葫芦岛等市档案局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开展了对职工档案和保管机构的检查,为净化企业职工档案的管理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省档案局、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规范企业职工档案管理,为下岗退休职工排忧解难”一事,被评为省直机关2006年第四季度25件最佳实事之一。为进一步解决企业职工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省档案局先后到沈阳、本溪、大连等地区的30多个单位调研后起草了《辽宁省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机构资格备案办法》,已在各市征求了意见,即将与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此文件印发后,辽宁省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制度建设基本完善。

社保局档案篇(10)

(一)努力夯实工作基础,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我区档案工作基础差,起步晚,为改变落后局面,我局以档案新馆建设为契机,从软、硬两方面抓起,努力夯实工作基础。一是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档案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一年来,我局认真学习十六届七中全会、中纪委七次全会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丰富学习形式,定期开展主题发言活动,干部职工理论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为切实抓好档案干部的素质教育,提高我区档案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我局先后印发有关文件,6次组织档案工作人员参加省、市档案局举办的档案专业知识培训,促使档案工作人员知识化、专业化,以便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二是加强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配合区行政中心区指挥部,确保区档案馆新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争取多方支持,完善馆内设备的配置,争取把新馆建设成为结构合理、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的新型档案馆。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继续输入已归档文件的目录,部分文件实现全文扫描。认真维护*区档案网,及时更新信息,使人民群众能够更加快捷、便利地查询有关资料,进一步提高了档案工作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二)积极宣传档案工作,努力提高社会档案意识

为认真贯彻省档案宣传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全社会档案管理意识,扩大档案工作的影响力。我们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档案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开展《档案法》宣传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实施20周年为契机,运用报纸、电子屏、手机、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教育,在全区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学法、懂法、守法和依法办事的风气。二是积极参加档案与法制知识竞赛。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及时订购《中国档案报》知识竞赛试题,动员和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我们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发出《档案与法制知识竞赛试卷》300份,收回了268份,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三是认真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做好五五普法读书活动,采取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向基层分发《档案‘五五’普法基础读本》50本,向区四套班子领导分发《卞烽煜——新时期档案工作者的先进代表》15本,《无悔今生》45本,进一步扩大了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四是认真做好档案报刊、杂志的征订工作,把征订报刊杂志做为档案宣传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动各部门、单位积极征订,截止月底,我区共征订《浙江档案》75份,《中国档案》2份,《中国档案报》2份,圆满完成了市局下达的任务。

(三)加强监督指导,充分发挥档案职能部门的作用

我局克服人员少的困难,加强对机关、企事业及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及时解决档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一是加强对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监督指导,努力提高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水平。对区工商局、地税局、卫生局、民政局等6家单位进行多次上门服务,为档案目标管理认定工作奠定了有利的基础。二是加强对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促进档案规范管理。我局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出发点,采取上门了解、主动服务的方式,加强对各镇(村)及社区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3月份,我们确定条件相对较好的蒲州汤家桥村、下埠村,永中前街村,鼓励村书记、主任创行政村示范档案室,9月份,蒲州汤家桥村档案室被省档案局表彰为“浙江省行政村示范档案室”,12月份,蒲州街道下埠村档案室和永中街道前街村档案室被市档案局表彰为“*市行政村示范档案室”。三是加强对社会保障领域档案的监督指导,确保社会保障领域档案的安全与完整。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我局积极开展了社会保障档案工作,由于我区档案新馆正在建设之中,我区社会保障档案、最低生活保障档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分别存放在区社保局、区民政局、区卫生局,因此我们加大了对民政局、社保局、卫生局的监督指导力度,通过不断的检查、指导、监督,基本确保了我区社会保障领域档案完整与安全保管。

(四)积极提供档案利用,为全区的各项工作服务。

档案的利用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今年我局共接待查阅档案资料约137人次,282卷册。能够随时、迅速、准确的提供有关资料,查阅、复印档案履行登记手续,阅后要求及时归还,保证档案不受损坏,使档案信息资源在我区的各项建设中发挥了较好的效益。并全面、及时编制全引目录、案卷目录等检索工具,通过规范化管理,使目前入库的档案都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

二、存在的问题

社保局档案篇(11)

2000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把辽宁作为全国唯一完善城镇社保体系试点省份。省委、省政府不负党和国家的重托,将辽宁社保试点定为“一号工程”,于2001年7月1日在全省正式启动,更增加了我们社保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省档案局紧贴中心,积极参与辽宁社保“一号工程”的试点工作,积极主动地开展社保档案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社保档案工作是社保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涉及内容多、范围广政策性强。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社保档案管理体系,是档案工作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需要,是档案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省档案局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辽宁省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办法》。几年的工作实践证明,该《办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为辽宁乃至全国社保档案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二、夯实基础,规范管理。探索社保档案工作新途径

1 深入调研。主动服务。2002年,省档案局和各市档案局对全省社保档案工作开展调研。先后到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等相关单位以及沈阳、抚顺、营口、锦州、丹东、阜新、盘锦、葫芦岛等市的社保局、社会保险中心、医疗保险中心、再就业服务中心等10余个市20多个单位进行走访调研和咨询,并针对社保体系建设中形成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各类档案的特点,与有关单位进行座谈,对社保相关业务、职能分工、工作流程、业务范围以及所形成各类社保档案的规律、特点、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了解。针对全省社保档案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基础薄弱,管理不规范,一些文件资料散失在个人手中或业务科室,机构不健全,人员、经费严重不足,档案安全保管存在严重隐患等进行认真研究。同年7月,省档案局召开全省档案业务指导处(科)长座谈会,根据调研情况和全省社保档案实际,探讨如何将社保体系建设中形成的各类社保原始资料收集齐全、规范管理和有效利用等问题。大家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形成了规范社保档案工作的基本思路。

2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2003年9月省档案局在广泛调研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起草了《辽宁省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办法》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复征求意见和多次修改,于2005年5月印发。《办法》涵盖了社保体系建设的全部内容,从社保档案管理体制、适用范围、机构人员、库房、经费到各类险种的归档范围、案卷质量、保管利用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为全省社保档案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各级档案部门又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了本地社保档案管理规章、办法和细则等,为社保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业务规范。

3 纳入目标,量化考核。从2003年起,省档案局连续多年将社保档案工作纳入各市档案年度目标考核中,并与各市签订目标责任状。各地也根据本地区实际开展单项考核,这种层层签状、层层考核的做法,推动了工作的快速发展。几年来,全省社保档案工作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每年都有重点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 精心指导。以点带面。省档案局针对社保档案的特点和形成规律,在沈阳、营口、丹东、盘锦等市开展试点工作,并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抓典型、促全面。沈阳市国有企业多,失业、下岗、离退休人员多,我们重点对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档案的建档和规范化管理进行指导。2008年年底,全市已有187万人参加养老保险,有339.1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相关数据全部存入计算管理。在省、市档案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营口市已建立起五险合一的社保管理体系,投资20多万元,建起了设施较为先进的近160多平方米档案室,保管下岗失业人员档案11万余卷,配备了两名专职档案人员,负责档案保管、利用,代缴养老保险费,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

各市档案局根据全省社保档案工作的总体部署,分别确定本地区社保档案管理试点单位。目前社保档案工作已在全省普遍开展,其中沈阳、大连、丹东、盘锦、营口、葫芦岛等市的社保档案管理已基本实现了规范化管理。

5 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加强对社保档案管理中,得到社保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深入各社保机构调研和指导,初步形成档案部门与社保部门相互配合、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可喜局面。各级社保机构的领导重视档案工作,积极提供档案工作发展所需的软、硬件环境,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明确社保档案管理标准,改善社保档案管理的配套设施,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社保档案管理水平。

三、注重实效,开拓创新,为构建和谐辽宁提供优质服务

1 社保档案的建立。为救助特困群众。逐步完善社保体系建设提供了基础保证。截至今年8月末,全省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人数为132.0118万人,保障户数62.5980万户,占非农业人口总数的6.21%,年累计发放保障金16.5亿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我国社保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覆盖全体城镇居民的最后一道“安全网”。目前全省低保档案管理,已实行“一户一卡”、“一户一档”的动态式微机辅助管理,有效地保证了城镇特困群众低保金按时、足额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