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就业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7 16:39:47

就业论文

就业论文篇(1)

对劳动力市场中创建公平就业环境的探讨 [摘 要]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性别歧视,这是妇女就业难的重要因素。妇女问题其核心是妇女在社会中的权利和社会地位能否得到保障问题。文章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创建公平就业环境问题进行探讨,为实现两性和谐发展、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论文关键词】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公平就业 妇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支柱和主体力量,中国妇女占世界妇女总人口的10%。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妇女为家庭和谐幸福、国家和谐发展、社会和谐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性别歧视,严重影响妇女获得为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的机会,妇女在就业中经常遇到各种形式的性别歧视,极大地挫伤妇女的积极性和热情。研究劳动力市场创建公平就业环境问题,对维护妇女平等就业权,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一、女性在劳动力市场受性别歧视及其主要表现 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是指某些部门在用人上歧视女性的行为,在用人上拒绝接受女性或提高女性的录用标准,在待遇上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单方面辞退女工或解除劳动合同,轻视和压制有能力的妇女参与管理层。劳动力市场存在的性别歧视是妇女在经济、政治、文化权利等方面得不到平等实现的集中表现,妇女问题其核心是妇女的权利和社会地位问题。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认识维护妇女平等就业权,为实现两性和谐发展创造条件。女性在劳动力市场遭受性别歧视主要表现为: (一)女职工劳动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随着所有制关系的深刻变化,企业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确立新经济运行机制,大批女职工失去了在本单位劳动的权利。据国家统计局对我国71个城市下岗职工情况抽样调查,在我国城市下岗职工中,女性占62.8%。下岗后许多妇女由于文化水平低、缺乏专业技术能力等因素,寻求再就业门路困难,劳动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障,致使她们经济收入受限,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二)对求职女性年龄限制越来越年轻化。我国的劳动法只规定了录用人员年龄的上限和下限。而用人单位则可以在这个范围内任意决定招收的年龄段。由于当前就业压力大,就业结构出现了年轻化趋势。在招聘中对求职者年龄限制越来越窄。甚至很多跟年龄并不相关的岗位,也对年龄予以限制。女性一般要求年龄在20~28岁之间,男性一般都要求在35岁以下。如果年龄在40岁甚至50岁以上,求职时就很少有人问津,以至于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在用人单位苛刻的年龄限制下,使一大批年龄偏大并有就业能力和技术的求职者被排斥在外,给求职者本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尤其是对女性高级知识分子年龄限制在40~45岁,是对一大批有能力的知识分子充分发挥才识权利的制约和剥夺,是对女性人才利用上的极大浪费。还有的用人单位采用强迫的办法。使达到一定年龄的女职工自动离职或退休,给她们

就业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认识误区 1 对大学生就业难的认识误区 1.1 扩招造成就业难 有人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归咎于扩招,他们的分析是:从1999年开始,各高校连年扩招,这些学生毕业后都要以大学毕业生身份进入就业市场,必然加大毕业生就业的压力。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专科学生,有一半难于就业。虽然本科生的就业率有逐年好转的趋势,但10%学生找不到就业岗位,其绝对数并不少。 把大学生就业难归咎于扩招,是把问题简单化了。我们可试想,如果没有扩招,这些学生就失去了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而他们同样还要进入就业市场。无论如何,扩招并没有“变”出更多要求就业的人来。 1.2 大学生太多了 大学生真的太多了吗?回答是否定的。我国每10万人中高等院校的在校学生人数,1996年为1410人(在1999年扩招前也基本维持在这一水平),而美国1995年的数字为16004人,日本1994年的数字为6994人,澳大利亚1996年的数字为16655人,印度1996年的数字为1905人。目前我国扩招的目标是到2005年实现在校生人数达到适龄人口(18-22岁)的15%。而早在20世纪中叶,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这一水平。可见,中国的大学生(按占人口比例)并不多。我们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症结不在毕业生人数太多,而在“结构性失衡”。 2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2.1 就业观念的偏差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就进行以“宏观调控,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为原则的就业体制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很多家长和学生对“自谋职业”的做法已开始接受,但依然对“谋不到好职业”甚至“谋不到职业”没有充分思想准备。可以这样说,一部分人的愿望与现实还有很大的距离。在美国,大富豪的孩子七八岁时可以在街头为别人擦皮鞋挣零用钱,在经济不景气时,大学生毕业可以毫无顾忌地到餐馆应聘求职。而在我国,不少家长送孩子上学的目的是离乡进城,住高楼,挣大钱。

就业论文篇(3)

大学生就业困难使得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认识到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但单纯增加课时的做法并不理想,要想让实践教学有机地把学校教学和促进就业联系起来,就要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

一、目前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

从用人单位方面看:

1.“人荒”严重,无人可用。在与用人单位的接触中,发现很多单位实际是处在“人荒”之中。员工身兼数职,疲劳工作,但是用人单位却很少用应届毕业生,他们常参加各种招聘会,但是却很难找到合适的、能马上顶岗的新员工。

2.新员工培训费用高昂。由于应届毕业生实践能力差,应届毕业生上岗前就必须要进行岗前培训,这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既是一笔将被计人生产成本的支出,又是一笔风险投资,很多用人单位,尤其是中小企业不敢或不愿做这种风险投入。

从学生方面看:

1.与实践对接慢,找工作困难。应届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差,绝大多数的毕业生,不符合用人单位、甚至不符合整个行业的“型号和规格”。我们的实践教学往往是根据书本安排的实践,而不是根据用人单位需求,所以与实际脱节严重;

2.对自己的职业能力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很多学生在初次工作时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或过低,造成盲目自信,或盲目自卑,不能正确给自己定位;二对自己的擅长与缺陷不能正确认识,进入角色缓慢。

目前各高校针对不同学科的要求都有各自的实践教学环节,但是我们实践训练的内容往往不是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并常常使用人单位和学生自己对学校所学到的理论产生疑,其主要原因就是课程的实践环节与实际需求脱节。以职业训练为背景。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步骤:

以职业训练为背景,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就是要探讨如何在实践教学环节搭建行之有效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训练平台,目的就是使学生在毕业前,就掌握本专业上岗的实际技能和处理一般事件的基本能力,最终努力摸索一套完整的有利于学生就业和用人单位选择的实践教学模式。

1.与用人单位结合,找出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点。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员工能力的具体要求,尤其要了解用人单位对新员工岗前培训的内容。改变目前以“课本和课堂教学为纲”的实践教学训练方式,与本行业内有代表性的用人单位结合,鼓励一线教师走进用人单位,通过与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深入交流了解用人单位对员工能力的具体要求,必要时一线教师甚至可以采用短期顶岗的方式亲自体验,以此为依据制定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课时。

2.建立基于岗位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能力需求点和具体能力要求,制作可以对学生各种实践能力进行岗位能力定量化评价的指标体系,请用人单位和专家组成的专家团为岗位能力进行等级划分,并确定每个能力指标的实践教学学时。如针对用人单位对办公室不同岗位员工打字速度的要求,可参考以下岗位能力指标体系对学生进行训练和测评:(表内考核数字仅供参考)

3.以岗位能力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对学生进行针对训练。首先对学生的训练前水平进行考核记录,了解学生的基础水平。第二在实践环节集中对学生的各种能力分别进行训练。此步骤最好选择有用人单位培训经验的教师进行,可使训练内容更贴近用人单位需求,可考虑聘请用人单位相关人员做兼职教师。第三学生的训练后水平进行考核记录。第四两者对比,即可看出训练效果,并且可以给出学生的考核等级。

最后把学生岗位能力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训练测评结果进行综合研究。学生可从综合测评结果中清楚了解到自己具体擅长哪个职位(比如哪些考核结果在一级的岗位应该为其就业首选)。在经过岗位能力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中所有能力点的训练后,测试都达到三级以上者实践教学环节方为合格。

4.通过学生顶岗实习,由用人单位最终检验实践教学效果。在学生的顶岗实习环节,首先让学生按照最终训练测评结果自己选择实习单位和岗位;其次密切关注学生上岗速度和独立顶岗能力;最后由学生实习的单位针对学生的顶岗能力,从用人单位角度给学生赋分,并把用人单位赋分和训练考核结果进行对比,找出偏差和不足,在以后的实践教学环节继续改进。

三、以职业训练为背景、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的优势

就业论文篇(4)

作者:姜丽萍 单位: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从业人员的专业背景几乎可以涉猎到自然、社会科学的各个范畴。可见,在数字化信息环境中,具有多元知识结构,能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从信息海洋中获取、分析、组织、评价和提供知识信息,并对知识信息进行创新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图书馆职业活动的需求。图书馆专业人才就业竞争逐渐增大。可以看出即使是在传统的图书馆服务项目中,如:读者咨询与服务;特藏文献建设;参考咨询;读者服务等等,图书馆专业毕业已经不占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对大批的本科毕业生来说,连参加竞聘的资格都没有。这无疑是在对我们的图书馆教育策略提出质疑。综合素质是将一个人的学识、技能、品格等融合在一起,然后做为一种能力如:处事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等,体现出来。图书馆做为一个服务机构,它要面向大众,要与形形的人打交道,光有专业水平是不够的。可以看出“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工作作风严谨,办事认真细致;表达及沟通能力强,具有团队合作意识”这些做为竞聘者的软件要求也被明确地写进招聘条件中,可见招聘单位对综合能力的重视程度在加强。

如参考咨询、阅读推广、古籍保护与研究、特藏文献建设等,在这些岗位的招聘中,图书馆专业的毕业生并没有占据明显优势。百度名片中对图书馆学的解释是:“图书馆学(librarysci-ence)是研究图书馆的发生发展、组织管理,以及图书馆工作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总结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的实践经验,建立科学的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高图书馆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我们学图书馆专业的毕业后连图书馆也进不了,图书馆学教育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这难道不是对教育的讽刺吗?看了很多文章,大家都是在讨论图书馆教育应该怎样改革、怎么创新,很少有人提到在图书馆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坚守什么。有人认为,能快速适应市场的需求,就是教育的目的,一些基础的理论课程被压缩,删减。笔者认为这种短视行为很不可取,道亦有道,不能舍本逐末。无论信息技术手段、读者需求如何变化,它们始终是图书馆事业的组成部分。图书馆教育的目的仍然要以服务于图书馆事业为主。我们的教育应该首先保证我们的毕业生在图书馆事业管理过程中的不可或缺性,把我们的根基打实,至少在一些传统的图书馆服务项目中要处于优势地位。图书馆毕业生的亮点在哪里大学教育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在这方面图书馆毕业生应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信息的加工处理、综合利用及高效传递等环节组成的信息能力的打造是图书馆学专业教学的主要培养目标。

4年的学习和实践使他们具有了良好的信息素养,这不仅可以满足他们自身发展的需求,使他们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够从瞬息万变的事物中得到有效信息[1];同时也将贯穿于图书馆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求职面试和从业成长等职业活动之中,直接决定着其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良好的信息素养为图书馆毕业生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为他们知识的不断更新、业务技能的不断完善提供有力的保障,这也正是图书馆学专业学生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独具的专业优势,并且会在不只一次的就业竞争中突显其重要作用[2]。

就业论文篇(5)

(二)“三指导”增强学生求职技能

1.课程教学。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把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列为各专业公共必修课,40个课时,2个学分,纳入教学计划。其中,大一学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二学生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大三学生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同时开设《创业实务》等选修课程,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需要的知识,增强了学生的求职技能,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就业形势,客观认识自我,摆正心态,准确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2.实习动员。该院将实习动员大会作为就业的重要工作,由系部、班级组织召开毕业生离校实习动员会,从实习要求、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技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引导学生摆正心态、正确定位、提高就业陷阱防范,做好就业准备。3.专题活动。以第二课堂作为增强学生就业技能的重要渠道,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专题活动,如:模拟面试大赛、职场装扮竞赛、求职信写作比赛、创业策划书比赛、营销大赛等等专题活动,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水平。

(三)“三渗透”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1.将就业教育渗透到专业建设中。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招生就业处负责人是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的当然委员,参与专业设置、各专业招生计划的讨论与确定,将就业需求作为开设专业、招生人数的重要依据,从源头上为毕业生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就业部门每年都向教学部门提供各专业社会需求情况、企业用人要求分析等相关信息,为教学部门开展专业建设与改革提供参考;各教学系部每年都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研讨会,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倒推课程设置,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使所培养的毕业生对行业岗位适应性与针对性大大提高,增强了就业能力。2.将就业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中。该院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及要求,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各专业实行“2+1”、“2+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一个学期到企业实训实习,既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也实现了“预就业”,将人才培养与就业融合在一起。3.将就业教育渗透到校企合作中。该院先后与广西联通公司、广西梦之岛(集团)、顺丰速运集团(上海)速运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开设了“联通班”、“梦之岛班”、“顺丰班”、“仙茶美班”、“天业航空班”等等订单班,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问题。

(四)“三方法”做好离校未就业学生就业跟踪指导

1.与政府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规定要求,离校未就业学生的就业工作应主要由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通过这些部门为户籍所在地未就业的毕业生办理失业登记和提供相应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政策宣传知晓度及学生参与度等原因,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造成毕业生离校后信息缺失,致使就业统计和服务管理难度加大。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各高校可与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教育厅等主管就业工作的相关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在承接项目、资源互换、信息共享等方面紧密合作,做好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的信息衔接工作,也可以使高校的就业政策宣传工作更及时、全面。2.做好动态跟踪管理。目前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主要采取电话联系的方式,但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离开学校以后更改了电话号码,这就直接导致后续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无法延续开展。因此,开展离校未就业学生实名登记工作应实行学生动态跟踪管理,随时做好信息更新管理。同时,可将传统的电话联系跟踪调查方式与QQ账号联系、微信账号联系等方式结合起来,使动态跟踪管理学生信息更高效、便捷。3.实施困难群体重点帮扶。可通过实行困难生就业帮扶实名登记的方式,掌握困难群体未就业学生信息资料,对未就业困难群体实行重点帮扶,并针对不同类型就业困难群体实施不同的就业指导和帮扶方案。如: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给予“一对一”帮扶,优先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技能培训,优先推荐就业单位,并积极帮助他们申请过渡期求职补贴、生活补贴等,对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难女生给予个性化帮扶与指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应聘成功率。

就业论文篇(6)

自1999年始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量每年以几十万的规模快速增长,我国高等教育进人了一个空前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今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将更为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长期实行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就业分配制度,因此就业指导长期被思想教育所取代。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责任已由管理向指导和服务转变。因而各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普遍重视,纷纷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领导,加大投人,强化就业指导服务。

(一)开展就业咨询

向学生分析就业形势、讲解就业政策、传授一般择业技巧、回答学生提出的有关就业问题;介绍职业知识,加深学生对职业的理解;帮助学生进行就业定位分析,寻找适合自己的个性特点的职业,使学生在学业、职业和自身三方面得以合理匹配,以获得最佳人生定位。

(二)提供就业信息

学校通过与社会用人单位保持合作关系或利用校(系)友会组织等,建立就业信息网络,或主动出击,联系用人单位,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

(三)举办招聘会或供需见面会

学校通过举办供需洽谈会、人才交流会等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在毕业生资源配置中的主体性作用、一级市场作用。多数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较大规模的招聘会。

(四)加强就业观念教育

很多人认为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源在于毕业生择业观念与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多数高校都开展就业指导教育,通过舆论引导、思想教育使学生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但是,仅就以上几点而言,各高校之间做的也不尽相同,有好有坏,甚至还有一些高校不重视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或是不知从何处入手,对社会就业的实际情况了解有限,还没有建立起较完备的就业指导体系,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

二、当前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结果来看,当前各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在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了较高水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用人单位已经拥有了很大的用人自,并且招聘行为也越来越理智,政府对原有阻碍毕业生就业的制度也做了巨大改进,但是,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归结为两个方面:

(一)就业指导的短期性

各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一般都在毕业前进行,只对毕业年级的学生提供指导和服务。在多数人的概念中就业指导就是针对毕业生而言的,仅仅是为了将毕业生推出校门而开展的一种应急性工作。比如在诸多论述学生就业问题的文献当中多数都是将其界定在毕业生的范围内,少数涉及到高校学生培养过程的也没能明确提出就业指导不仅仅是针对毕业生而言的。在就业指导机构的设定上,很多高校甚至教育部都将就业机构命名为“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就有力地说明了这种观点的普遍性。

从国外经验来看,美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从学生一人学就开始的,第一年起就要进行职业教育,帮助学生对就业市场的状况进行接触和了解;第二年要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特质、专长和兴趣,参加相关活动,进而选择专业;第三年要帮助学生了解雇主资料、市场需求,参加社会实践和一些招聘会,使他们对选择职业有直接感受;第四年则开始对毕业生进行如何写简历、参加面试等的专题训练,帮助毕业生了解需求信息,参加就业市场。法国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在这方面做的更早,他们不只对大学阶段,而且从高中阶段就开始为青年进入职业市场服务。

(二)就业指导与学生培养相脱节

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无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水平建设人才,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在毕业生就业率越来越关系到学校声誉、发展和稳定的压力下,很多高校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教育创新步伐,采取了诸多改革措施,以求提高教育质量。但是从深层次上,它仍然忽视了教育过程的互动性的特性,单方面从学校下工夫,忽视了对学生提高学习质量主动性的培养。

提高学习质量针对就业而言就是加强学习的方向性,从学生角度来说,就是先了解社会需要什么,然后学什么,了解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好什么,然后学什么。要了解社会和了解自己,除了学生的自身因素,就需要就业指导服务的介入了。而且因为大学阶段的青年人正处于生理、心理、智力的重要变化时期,他们往往对社会存在一种抵触心理,所以要使他们能够正确的认识社会和自己,就业指导的提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点上,早在两三年前就曾有人提出,如何改革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就业指导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但是并没有引起人们的真正重视。也有的学校为此提出了诸如CO-0P合作教育、产学合作、开展第二专业的培训等人才培养模式,但这些“模式”并没有将就业指导作为重要内容放进其中。近年来,在教育部的要求下,各高校也逐步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在开设的内容、教学时数、选修与必修等问题上,还缺乏共识,更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三、改进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

总的来说,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是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内在规律的表现,是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综合矛盾的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不仅是现存的问题,而且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总体上既要靠经济自身的发展,又要靠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但从主观努力因素来看,就业指导将是其中关键的因素之一。对于就业指导工作的改进,在做好原有工作基础上,结合国外经验,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将职业指导工作前移,在学生注册入学之前进行咨询服务

由专业人员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综合素质来选择学校和专业,并依据社会需求来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咨询。

(二)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确定职业计划及目标

学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应注重帮助学生确定今后的职业计划和目标,可设立专业指导教师,从学生人学的第一年起就对其进行职业教育,时刻了解学生对职业的选择倾向,并对其进行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在学习中更有目标、更有针对性,使毕业生在择业、就业时更有现实性、目的性。同时还可成立校友联谊会,请事业有成的校友回校介绍其创业史,为毕业生进行现身说法教育,这对毕业生今后自主创业将起重要作用。

(三)将就业指导精神贯穿于各门课程学习的全过程

就业论文篇(7)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逐步发展完善的前提下,就业市场中校园市场的步伐也随之扩大,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就业实习基地数量逐步增加,而各高校为本校毕业生就业而建立的各种就业实习基地更为广泛。这些相关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的建立,不仅提高了相应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经验,也是为毕业生更好的就业提供了保障。

(二)公益市场

公益市场一般指的是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益性就业市场,政府部门通过主办这种就业市场为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单位提供更多的就业、择业的机会,同时也能更好的落实国家和政府颁布的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公益市场能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完善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公益市场一般分为省级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主办的相关就业市场和其他省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主办的就业市场。另外,教育部、人事部门等相关部委也会参与公益市场的主办工作。

(三)社会市场

社会市场是指通过包含省市县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等在内的社会人才服务、中介机构,它们建立了面向全社会的各种类型人才就业需求的非公益性就业市场。不仅如此,社会市场还包含其他形式的就业,通过其他途径,例如公务员和教师等的考核,进入军队,毕业生自发寻找就业,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的就业招聘信息实现就业都属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市场。社会市场的就业途径形式多样化,也有其相应优势,在如今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校园、公益和社会市场都属于有形市场,而现在网络市场是一种新的逐步发展开来的毕业生就业无形市场,这也是无形市场的主要模式。当前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更是迅速增长,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市场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如此,网络市场对于毕业生就业而言是其他就业市场的依托,而且其他就业市场形式也离不开网络市场的相关内容。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模式主要特点

(一)校园市场具有主体性、针对性和高效性,同时也要注意到校园就业市场的局限性

对于毕业生而言,校园市场是其就业的主要平台,通过校园市场,无论是毕业生的就业还是用人单位的人才选拔,校园市场都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最为集中直接的途径。同时,校园市场是高校自身主办的,它的就业招聘和双选活动能够针对本校毕业生的相关就业方向,在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中更有效率,在毕业生的就业中有着重要地位。此外,对于用人单位而言,通过校园市场招聘人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岗位需要等来决定招聘内容,对于招聘更为方便高效,节省了招聘所需。而毕业生的就业应聘也会方便直接,也能节省其就业成本,校园市场对于双方而言都是高效的。当然,毕业生就业的校园市场也有它的局限性,校园市场的就业局限于本校的市场范围,对于专业性太强的高校来说,因为它的就业招聘和信息等都是在本校的的主要专业之间开展活动,不利于毕业生多方向就业和开阔毕业生就业范围。而且因为高校和企业单位之间会有合作,很多时候毕业生的就业集中在这些固定在该校开展就业招聘和双选活动的企业,对于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而言,也是一种限制。

(二)公益市场

1.政府支持。

国务院越来越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每年都会专门召开会议和发出文件帮助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地方政府也制定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系列政策。由于国家就业政策的支持,各省、市(县)级毕业生就业市场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省、市(县)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共同合作提供了大范围、高层次的就业服务帮助毕业生寻找工作。

2.示范指导。

政府行政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的公益性、示范性作用,除了提供就业服务给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外,还应在宏观上示范、指导校园市场、网络市场及社会市场的人才招聘工作。

(三)社会市场

1.范围广泛,持续性强。

社会市场是高校毕业生参与众多的重要市场模式,这种市场的特点是广泛的就业范围、就业形式多样,持续时间长。

2.面向社会,竞争激烈。

各省、市级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社会人才服务等机构在毕业生就业高峰期及之后提供了非常广阔的选择空间给高校毕业生,不过这些市场都是面向全社会开放,使高校毕业生面对激烈的社会人才竞争环境,而且大部分用人单位招人时要求应聘人具有相关工作经验,也不利于高校毕业生寻找工作。3.适应市场,长期辅助。由于社会市场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多变的形式,所以能够满足社会多变的需求,并将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及时反映出来,从旁协助其余就业市场,引导毕业生认识自己的就业方向,采取正确的态度面对社会竞争环境。

(四)网络市场

1.及时便捷、覆盖面广。

现在越来越多的组织、单位、机构和个人认可和通过网上招聘、网上求职等网络服务寻求人才和工作,目前网络招聘会、网上考核、远程面试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良好,网络市场的特点是效率和质量都较高。

2.存在安全隐患。

虽然网络市场的效率较高,但也存在信息安全和真实性等隐患,要加强安全保密及资质认定工作,将审核标准规范化和统一化。通过这些方式才能既保护供求双方利益不被侵犯的同时创造出信息共享、互惠互利、安全可靠的网络就业环境。

三、努力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运行机制的构建与发展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建立供求平衡机制

政府应结合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充分利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功能,营造自组有序的高校毕业生供求关系。虽然毕业生的供需也受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某种调控作用影响,但存在自发性和盲目性,甚至发生一些不好的情况。决不能任由高校毕业生市场的供求关系自行调节和发展,政府必须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首先是信息调控。这种方式主要通过市场信息服务实现对人才资源的宏观调控。由于国内各行业间人才资源分布情况严重失衡,为了充分利用毕业生资源,必须将目前行业间的相互封闭情况加以改变,分享人才信息,所以我国一定要尽早建立全国性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向社会各界定期公布人才供求信息,使毕业生就业市场效率提高。然后是行政调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以一定的行政手段进行调控,避免了市场存在的盲目性以及局限性,适当控制毕业生的流量流向和流速,使其供求达到动态平衡,构建合理的结构,并进行中长期人才规划,以人才预测的结果为基础对学校、专业门类、层次结构、招生规模进行安排,将社会总供求比例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二)尊重知识与人,建立合理的价格机制

由于毕业生就业市场价格体系没有统一的模型,因而问题就被复杂化了,所以教育成本,直接经济效益,当地工资水平,间接经济效益等等因素都要纳入考虑的范围内,然后对基本价格进行估算,以此为基础,再因实际情况调整。

(三)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之下的规范市场

社会主义将社会主义竞争的特点规定为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开展文明合理的竞争,促使社会生产力和谐发展。有关部门要做的就是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市场运行规则。拟定实施《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条例》,并以此来规范就业市场,将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办法进行全国统一规定。加强监管毕业生就业市场,避免不正当竞争以及欺诈行为的出现,维护市场秩序,维持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健康。

(四)鼓励先进

建立以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并行的激励机制,保护个人利益。首先参与激励,就是如同浪花与大海一样将个人并入到组织当中,与组织融为一体,以组织的利益为目标,作为一个主人翁为组织的事业奉献自己。此机制能够激发个人的责任感与危机感,使工作效率和个体意志得到提升,自我价值随之得到升华。其次是工作激励,促使人们以增加工作量的形式把生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当中去。最后是环境激励,即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之中逐渐改变生存环境进而优化环境。

就业论文篇(8)

第一,大学生对于社会和人力资本的影响认识存在着不足,如果人力资源的存储充足则理性的选择范围要大;若人力资源的储存不充足,则大学生对于职位的选取也更难、更少。

第二,大学生在进行择业的时候往往会选取搜索一定的人力资源,针对其所掌握的信息来进行具有目的性的选取。

第三,大学生在就业之前需要对所有控制的人力资源信息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其人力资源信息的分布情况来对自身的择业情况进行判断,根据其分析的信息再进行择业之前分析,因为大学生掌握的控制信息决定其在后续行为过程中的分布状况。

第四,大学生对于人力资源的分析在择业过程中具有非常巨大的影响,择业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中的职业走向。因为面对第一次择业时,需要具有理性的认识,具有理性的选择,否则对大学生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理性的择业行为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人际关系或者是一定的社交关系。面对大学生择业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需要重视的是理性择业过程中具体操作,从各个社会影响因素进行多方位的分析,不仅需要对社交关系进行分析,而且还需要对人际交往行为进行核对。只有在择业过程中选取最优解才能够实现最佳择业效果。因此人们在决定寻找择业的最优标准的时候需要针对其进行认真分析。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第

一,城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城乡分割、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两极分化严重等现象都成为了影响大学生就业水平的主要因素,而这样形成的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的流动是非常不利的,容易造成集中效应,也就是大部分的人才都涌向经济发达、发展机会较多而福利明显更好的地方,而一些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的地方严重缺乏人才的流通,这样就使得大学生就业之间的竞争在经济更加发达的地区变得更加的激烈,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则仍呈现人才不足的状态。

第二,不合理的体制安排和政策措施没有真正起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作用。我国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例如国家虽然已经将大学生纳入失业保险体制内,但实际起到的保障作用却十分薄弱。另外,这些政策的安排没有将构建公平竞争的就业市场及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重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仍不够健全,地区间差异、机关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制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差异等,成为了制约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和择业问题的因素。

第三,劳动力市场结构存在的缺陷增加大学生就业困难。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例如提供的就业网络信息不够、给予的监督力度还不够等,甚至严重的还出现了非法机构或人员会在毕业季的时候利用大学生经验不足等特点欺骗其钱财等社会问题。另外,我国还存在一系列如户籍、档案限制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范围,也不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第四,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高校扩招并不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具有高素质的大学生未能就业在某种程度上只能体现我国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一方面。我国高校仍带有计划体制的色彩,培养模式对就业市场人才的需求反应不够灵敏,热门专业招收的学生数量逐步膨胀,而相对冷门的专业却陷入更加“窘迫”的境地,甚至有些专业因招生人数不够而被迫叫停。我国的教育仍比较保守,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实践能力与个性的培养,导致创新型人才的匮乏。总体说来,就是我国高校培养的人才滞后于当前社会发展需要。

第五,大学生缺乏一定的创业保障。自主创业是其中一个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从我国的就业政策也可以发现,鼓励大学生创业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战略举措。但是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仍然偏低,主要是由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不足,同时政府出台的关于大学生创业保障和扶持政策仍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创业促进就业的任务依然艰巨。

三、对于我国促进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建议

(一)经济制度首先,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主要指标是就业所在地的经济状况、环境因素和人文因素等,因此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来缩小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以此改善农村和城市及中、西部和边远地区的就业环境差距,这是矫正大学生择业偏好的必然选择,只有西部地区、小城市和农村发展了,地区的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与东部和大城市差距缩小了,大学生才会在择业时对其产生偏好。另外,通过改善经济结构来调整大学生的就业趋向。要为高校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政府必须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争取在结构调整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从所有制结构上讲,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国有企业吸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和各类非公有制经济,为吸纳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创造条件。从产业结构上讲,要调整加工产业,更好的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其次,利用利益激励来矫正大学生择业偏好,政府要利用利益激励制度来对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加以引导、调节和控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解决边远落后地区的问题,政府可通过设立一定数量的专项奖学金、行业奖学金和地区定向奖学金来引导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到重点行业、边远和艰苦地区工作。通过给予大学生较高的工资待遇、减免助学金贷款和享受特殊津贴等优厚条件,激励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工作。

(二)完善体系要建立就业保障体系。完善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展,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会因为没能找到好的工作而出现气馁现象。要使当前国家建立起的失业和待业保障制度,可以有效解决大学生在待业和生活中的问题。还要注意在面对高校毕业生的时候需要提供最低的保障,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救助效果,政府部门要从劳务保障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构建起完善的就业指导信息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免费提供职业信息、求职指导、咨询、职业介绍等服务。

就业论文篇(9)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方向

随着国务院九五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我国群众对于体育的兴趣及关心程度明显提高,对于自我的体育健康意识也有了很在的增强,人们已经开始自觉自愿的去参加体育锻炼,同时,伴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体育的关心热点也已经从过去对体育硬件设施的投资建设方面,开始偏离、转移向了体育经营策划等软件的开发管理方面,特别是社会指导员的培养,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在这种趋势推动下,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体育院校率先增设了社会体育指导人才培养的方向课程,紧接着有条件的高校开始了增设社会体育专业。然而,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刚刚起步,还很不成熟,其不可避免的将会存在许多缺陷。尤其在其毕业生面临就业市场挑选的时候,他们是否能通过就业情况来看,形势却并不乐观。据天津体育学院94、95、96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中从事社会体育的只占3O%,而转做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却占了4O%,另有3O%的毕业生改行从事了其他工作。这充分说明,社会体育专业的就业市场还没有充分的培养起来,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本课题的研究,正是试图通过对社会体育专业目前最大的就业市场,社会体育指导和社区服务,具体来说也就是对各大厂矿工会及社区办事处的访谈和调查分析,来了解市场对社体人才的需求状况、能力要求,以进一步发现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应具备何种专业知识和基本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满足市场需求。在此基础上,依据教育管理中控制原理,对现行社会体育专业不成熟的人才培养方式及课程体系的改革提供依据,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优化,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留以参考。最终用以培养更优秀也更符合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来更好的服务于群众,全面推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研究方法

2.1调查法。本文主要针对各大厂矿、高校的工会及社区办事处来进行访谈,并辅以问卷调查。共调访了厂矿、高校35家,社区办事处15处(主要以太原市为例)。问卷内容涉及了三大类共16个问题。

2.2数理统计法。就调研所搜集的问题做数据处理并进行相关分析,统计出各项指标的数理结果,为论文的最终论证提供了可靠的数理依据。

2.3文献法。广泛地搜集了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参考学习。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3.1社会体育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3.1.1政策体制背景。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体育事业发展的速度与规模;社会经济发展的体制,决定体育事业发展的模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确定以后,体育事业进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发展模式阶段。1992年底,国家体委在广东中山召开的体委主任座谈会从观念、操作和行为层次提出了体育改革要求和改革任务。1993年,在总结20世纪80年代体育改革实践的基础上,着眼于体育体制的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换,国家体委制定了《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确定了体育改革的总目标与总任务。1995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全票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进一步指出:“体育工作坚持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各类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全民健身计划”、“奥运争光计划”、“体育产业发展纲要”、“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加速了新旧体制的转轨进程。一个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体育发展模式正在形成之中。

3.1.2实践发展的现实要求。根据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体育体制改革的要求,社会需要大量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具备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体育产业的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我国体育主要由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三个部分组成。由于它们有共同的基础(都是以人为运动为基本活动方式),在一定的条件下,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我国现在的体育大系统。同样,也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各自发展的需要而各自独立发展。学校体育是我国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学习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社会体育是一个多元化、多层面的、十分复杂的综合活动,它的开展主要依靠体育市场、各种体育组织以及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的专门人才,如“全民健身计划”等。高等学校的“社会体育”专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3.1.3高校的新兴专业。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按专业培养人才,专业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否,既直接影响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也影响着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和办学质量,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自1999年起,“社会体育”专业已被列入新的体育院校本科专业目录,成为高校的新兴专业。这意味着“社会体育”专业将肩负起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重任。

3.2社会体育专业就业市场现状

3.2.1就业形式严峻。虽然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是社会的必然趋势,但毕竟我国的“社会体育”也才是刚刚起步,受各方面客观现状的影响,社会对其的认知度及市场对其专业人才的认可性等,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中就很少有能够真正从事到社会体育指导和社区服务的工作中来的。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对用人单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配置情况作以数据统计。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就目前厂矿工会及社区办事处的就职岗位当中,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只占5%这样一个很小的比例,而有80%的用人单位并没有专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来开展群众性的体育工作。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大量的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并没有真正投入到社会体育的行业中来。

3.2.2社会需求“贫乏”。既然国家一直大力号召要抓紧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来满足市场需求的欠缺,一直在说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远远无法满足群众的要需求。那么又为何出现上述的那种各大单位都不予配置专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情况呢?通过访谈了解,笔者总结归纳了几点用人单位对此的态度、看法,以作参考。首先是在一些厂矿工会了解到,目前由于群众性的健身娱乐活动大多仍被作为一个副产业来对待,因此相对而言,无论从人员的安置或资金的给予方面都较为缺乏,一般情况下都只有1—2名体育干事或体工队的退役人员来进行日常体育工作。如果要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赛事或娱乐活动,只需临时聘请专门的体育人员或直接调用本单位的体育爱好者就能够很好的完成活动,并不十分需要专职的社会体育人才来单位任职,长期工作。这就必然影响到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到厂矿来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进行。另一方面,通过对社区办事处的走访调查,我们又发现,大多的社区办,其任职人员本身就只有寥寥数人,而且年龄结构普遍偏大。更进一步了解到,其大多根本没有专职的体育人员在职,在社区中,大多数的活动也以群众自发为主。另外,目前在几个大的社区,像迎泽区、杏花岭区办等,均可办理国家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这样一来,很多离退休老干部就很有积极性来学习并办证,在日常健身活动中对周围群众就可以进行一些必要的体育指导。如遇有社区举办活动,一般也由这些持证人员来协同组织开展。据了解,这样拥有国家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的人员在各大社区均不下百人,可说人力资源相对已十分充足,根本无需过多的专职人员来进行工作。再加上社区的可流动资金相对厂矿来说更为紧缺,用于活动开展尚且不足,更无法分出资金来供职更多的就职人员。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我们不难看出,虽然我国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相比一些发达国家仍十分短缺,就业市场也看似十分广阔,但在许多客观的情况和现实的问题,比如资金短缺,场地设施不完备及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的影响下,社会体育专业的就业市场还很难开拓,社会需求实则仍较为贫乏。在这一点上,就需要国家能有一个好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强人们的体育健身意识,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这样才能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创造出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3.3准确把握社会及市场需求

3.3.1社会市场对于体育工作人员的能力要求。外部环境的因素固然十分重要,但自身能力的培养是否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及市场的需求,则更是毕业生能否很好就业的一个关键。尤其在当今社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可以说单一的社会体育指导岗位极少。更多的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社会体育人才,既能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同时还要能担任管理、驾驶、文秘等服务工作,这种“多面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针对这一现状,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统计整理出各大厂矿、社区的领导在选才用人时最为注重的几项能力以供参考。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目前“交际沟通能力”已成为用人单位在选材时所看重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能力。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到,作为一名从事群众体育工作的工作者,首先就必须要能够和群众打成一片,要得到他们的充分尊重与信赖。这样,在工作的开展及活动的举行时,才能真正得到大家的支持与帮助,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加强交际沟通能力,正是社会体育向着以人为本方向发展的具体体现。其次,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必须要有相当运动技能及裁判知识,尤其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对于一些通常性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仅有一个表面性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能够具体实践,最好是有过专门性的学习,才能够全面把握。因为,通过了解发现,在大多数的单位或社区中,举行比赛或趣味竞技时,最缺乏的往往不是活动的组织发起者或参与的群众,而是具体操作比赛流程,制定竞赛规则和拥有较强吹裁技能的专业体育人员。再有,就是拥有很强的健身指导能力,以及丰富的体育保健常识的人才也特别得到用人单位的赏识。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已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健康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要求学习有关健身、营养及体育保健等的知识和能力。尤其在各大社区经常会举办各种有关体育保健防病治病的专题讲座,急需有这种专业知识的人员来对其进行讲解。另外,在社区日常的活动当中,也有大量群众反映,需要有这种专业知识的人员来对其进行健身指导。因此,随着社会的进步,群众健身意识的增强,健身指导及体育保健能力必将日趋重要。当然,还有语言、文字表达及信息处理等辅技能,在进行广泛、深入、细致、持久的体育宣传教育工作中也将发挥其重大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要想真正符合社会市场的需求,就应该努力的做一个多面手,适应各种工作任务。

3.3.2根植于市场,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

(1)市场机制的引入,可以说打破了过去大一统的计划性与统一性,要求我们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才能适者生存,否则迟早要被市场所淘汰。我们的社会体育作为一个新专业就必须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社会市场对人才数量、质量和规格等的不同需求和变化来设计社会体育的人才模式。因此,在充分了解到市场对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及时分析和把握这一市场动态,来构建更合理也更能适应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2)众所周知,高校培养人才的智力结构和知识结构最终都取决于课程内容和结构,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设计蓝图,课程是一定的教育理论、思想观念及培养目标,转化为具体实践的中介,其内容和结构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对于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正是我们所要研究的一个关键。

(3)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以社会体育对专门人才的能力要求为主要依据。因此,本文根据社会体育的自身特点和社会体育要求的人才特征以及市场对此类人才能力的需求,将“与人交际沟通能力、指导社会体育活动能力、健身指导,体育保健能力”定位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所必需的三大基本能力。其中以“指导活动能力”为基础,“交际沟通能力”为媒介,再加上“保健、健身”为目标,既有鲜明的层次特点,并且各个层次还相互交融,有着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所以,合理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建立在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充分理解和对社会体育发展需求人才的准确把握基础之上。

(4)社会体育专门人才三大基本能力的观点提出,同时勾划出了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要想具备较好的交际沟通能力,就必须学习“社会学”、“心理学”等基础知识;而要想有较强的指导体育活动能力,就不可缺少各种群众经常性体育活动项目的技能学习,了解竞赛规程,学会编排组织,掌握裁判知识。根据问卷显示,像篮球、羽毛球、乒乓球、门球、等均是深受群众喜爱的运动项目,而且许多单位和社区在举行这些比赛活动时仍需聘请大量专门育人员来进行工作,这对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就业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契机,只要把握这一市场需求、分清主次,重点学习,就能够抓住一个很好的就业机会。再有就是要想搞好群众的健身指导及体育保健,“生理学”、“解剖学”、“营养学”等就应作为重点课程来认真学习。试想一个没有掌握生理学知识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又如何定出符合健康体育消费者的运动处方呢?另外要想提高专门人才的能力层次,还必须学习“外语”、“计算机”等的相关知识,以不断紧跟时代的潮流。所以,科学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以深刻认识什么是社会体育专业的基础、基本”为前提。

(5)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仅要考虑如何针对社会体育专门人才的实际要求,还要考虑如何加快实现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工作职业化的步伐,努力把握社会对专门体育指导人才的实际需求与实际就职之间的差距,配合“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制度,加强社会体育指导的职业化宣传,建立新的就业、择业观念,培养创业意识等。因此必须清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既不是体育教育专业,也不是体育经营管理专业或体育竞技专业,更不是体育产业专业,所以必须努力防止“面面俱到、面面都不到”的“四在像”课程设置,防止浮于专业表面、轻视专业支撑、主导方向模糊的课程设置,防止偏离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防止修修补补过去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增减式”课程设置,防止混合体育教育专业、体育经营管理专业、体育社会学专业等课程的“杂烩式”课程设置。

就业论文篇(10)

随着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召开,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与改革的决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中央为高职教育确立的办学指导方针。随着高校扩招后毕业生高峰的到来,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增多和国家对高职学校有关政策的倾斜,导致每年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而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数却与毕业生人不成比例,这就使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要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非常不容易,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由此,在高职院校大力开展就业指导就变得十分必要,而且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的兴衰存亡。因此,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在实践中摸索、完善一套适合高职教育的就业指导体系,就成为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项紧迫而现实的课题。

一、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现状

认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虽然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尽管多数高职院校意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但对一些重要问题的认识尚未到位,一是对就业指导与专业教学、招生、学校长远规划等工作之间的关系缺乏深人的认识;二是对就业指导的管理、指导和服务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到位。对上述两个重大关系的认识缺失,制约着就业指导工作职能的充分发挥。

2.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上较为单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较为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大会“灌输”,即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会”和“就业形势报告会”,而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同时由于缺乏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趋势的了解,加之高校就业部门尚未实现从“等米下锅”到“找米下锅”的信息搜集方式的转变,因信息来源分散致使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3.就业指导的机构建设和队伍有待专业化

尽管目前我国大学的组织体制中,专门设立了毕业生工作的机构,但这些机构很难代替就业指导的职能,事实上目前高校毕业生工作机构由于忙于应付大量的与就业有关的事务性工作,难以有固定时间和精力来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而且由于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无论是在占有信息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达到,就业指导应有的效果。

4、信息技术的使用效率巫待提高根据网络调查,高职院校目前基本都已经建立了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但因为网站建设的时间较短,缺乏专业的维护人员,部分就业信息网的功能过于简单或有些功能根本无法使用,且内容更新不及时,显得陈旧、脱节,有应付之嫌;部分就业信息网没有建立相关链接或链接无效,联通性较差;部分就业信息网的“在线答疑”栏目只有提问不见回答,形同虚设,这些都使,得就业信息网的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部分院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就业信息网的作用,没有重视就业信息网在学生和用人单位中宣传、推广工作,导致网站的点击率不,也影响了就业信息网的使用效率。

5、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未能及时跟上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在最近几年获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实践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干实践工作的需要,高职院校也开展了一些理论研究工作,但是,由于我国整个高职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理论探索还远远跟不上工作实践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现状缺乏深度的调查研究,使就业指导政策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不强;二是对当代高职学生职业意识和能力发展状况缺乏系统的研究,使就业指导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三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人才的要求、高职学生就业的特点和规律以及高职学生就业原则和政策保障等方面缺乏理论研究,使就业指导工作得不到系统的理论指导。总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着眼于高职实际的理论研究大多初级而零散,还没有建立起系统的、有自身特色的高职生就业指导理论框架。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内容

职业指导是一定社会组织帮助人们走上职业道路的各种措施体系的总称,是对将要就业的学生和职业岗位不适应的已就业者的学力、智力、体力、个人性格、经历、志向以及家庭与社会环境等各种条件全面进行分析与了解,然后根据社会职业需要情况作出职业方面的建议,使其能够选择合适的职业和胜任工作,从而较好地完成个人职业定向的过程。因此指导学生依据个人志趣选择职业,是职业指导的根本目的。具体说,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内容应该包括三大方面:职业知识教育、职业诊断与职业选择、职业安排。

三、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对策与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作为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除了具有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并进而实现“充分就业”的功能之外,还应具有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等作用。同时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职业和社会的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教育过程的长效性和对象的全员性等特点,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贯穿于学生从人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之中。

2、准确定位,建立协调、高效的就业指导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首先应从思想认识上下手,处理好就业指导与招生、培养、发展规划等相关工作之间的关系,着力提高就业指导与学校其他工作之间的联通性;处理好就业指导内部三项工作职能之间的关系,将指导职能置于首要地位来加以发展。此外,高职院校还要从机构和人员上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建:应完善校、系级就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机制,使系级领导小组发挥更大作用;应兼顾专职、专兼职、兼职三支队伍的建设,特别是要加大专职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提升就业指导的专业化水平;应深人推进就业指导“全员化”工程,提升全体教职员工对就业指导工作的理解,争取他们更多的支持。

3、统筹规划,提高就业指导体系的系统性

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有自身的工作范畴、规律和模式,又与学科及专业建设、教学与课程改革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不开。高职院校应立足高职教育实际,根据就业指导课程、专题讲座、个别与团体咨询、专项竞赛、社团活动等各种形式在系统中的位置,综合考虑各自的优点和缺点,相应地对各种形式开设时间的早晚、长短和内容的侧重点作出科学的安排。应使就业指导从关注“出口”转向专注“过程”,使学生及早做好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心理、知识和技能准备。此外,应把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重视人生观、价值观对职业选择和成长道路的指引作用,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加强择业观、职业道德和成才道路等方面的教育。

4、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

高职院校应从师资、教材、实施和教研等几方面强化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加强校内专职教师引进和培训力度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聘请经验丰富、专业精深的校外专家来校兼课;根据高职教育的实际和高职学生的特点,编写出在内容和体例上都适合高职教育的教林学校有关部门要规范操作管理,把好教材选用、教学大纲和计划制订、课程考核和教学督导等环节,提高教学效果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并由教研室牵头开展集体备课等相关教学研究活动。

5.改革就业指导模式,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就业指导模式改革要坚持“就业导向”和“能力导向”,立足高职学生就业的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能力,及自我职业发展的能力。一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素质和特点,改革现有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吸引力强的指导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要实现从“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的转变,增强互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来;三要加大实践类指导的比例,使学生能力有实质性的提高;四要重视就业心理辅导环节,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和自我心理调控能力。

6、充分利用网络、短信平台等现代技术,提高就业指导的工作效率

高职院校应增加资金和人员投入,优化网络就业指导的硬件建设,配备高素质的网络就业指导人才。同时,应加强教育、引导力度,促进网络就业指导的普及,培养学生参与网络就业指导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其利用网络应聘的习惯并实现有效就业。此外,高职院校还应通过短信台的应用,与学生尤其是在校外预就业的学生保持畅通的联系,并随时将有关信、传送给学生。

7、搞好专职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从工业发达国家的职业指导实践来看,从事职业指导与培训工作的人员,大都接受过广泛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知识的培训,并且是在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的。如特性与因素匹配理论、人格与生涯匹配理论、发展理论、计算机系统指导理论、行为理论等,在这些理论影响下形成的各具特色的职业指导模式对于我们正在起步的职业指导工作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目前我国各学校缺乏专职的职业指导教师,有关工作人员对职业指导的论和实践还缺乏比较系统的了解,缺乏有效的评价学生心理特点的方法,难以成为学生职业教育的主要指导者。因此,要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必须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

8、立足地方,加强联系

就业论文篇(11)

1.1部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够高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大部分用人单位都很重视他们的实践能力,并把实践能力高低作为能否被录用的一项重要因素。而部分大学生由于受到学校的教学和实践条件限制,在校期间的实践机会并不多,因而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说起专业知识时头头是道,但是具体操作起来动手能力差,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明显差距。

1.2部分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比较低大学生刚入职时,基本都是没有太多工作经验。企业是希望大学生尽快自己学会职场中的一些知识,但是部分大学生习惯了别人教自己这种模式,很难自己去主动学习,甚至于事情不会做时也不会主动去寻求同事帮助,导致不能及时完成任务。那这样的话,必然会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1.3部分大学生的诚信、责任感等道德素质不够强很多企业反映,近几年大学生的诚信、职业道德、责任心等方面存在部分欠缺。当前,少数大学生受到社会上急功近利等不良思想影响,就业时个人资料存在虚假部分,有很多技能正式工作以后才发现并不具备,或者主动请缨的任务却没有及时完成,对个人利益得失过于计较等。这让用人单位很难放心的把工作交给他们去做。

1.4部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比较弱很多企业选择没有经验的大学生作为员工,主要就是看中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部分大学生从众心理比较强或者盲目尊崇权威,在面对问题时缺乏创新自信心、害怕批评、或者在进行创新过程缺乏耐心。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可能是因为所处高校教育理念、培养方式和科研环境等外在因素,他们的创新能力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从而导致其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乃至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欠缺。

2培养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措施

核心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时企业最看重的部分,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适用于任何工作的求职,符合任何工作岗位的要求。所以,如果提高大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势必能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针对上述五种核心能力,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高校可以通过以下相应措施来加强对大学生这些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5]

2.1要着力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国的初等教育一直是教师为主导,所以长期以来很多学生养成了依赖老师的学习习惯。这导致到大学以后,大部分学生会很不适应,因此高校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鼓励学生改变过往的依赖型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这种自主学习应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并反映在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此外,现代社会要求每个人都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高校应以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从大一新生就开始灌输给他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有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只有让大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可以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提升未来就业竞争力,甚至于提高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

2.2要稳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当今是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型高级人才的主渠道。因此,做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一代适应新时期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就显得特别重要。学校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一定期举办各种专业的学术活动,开设创新系列专业学术报告会;二鼓励学生自己成立创造、发明协会等社团,激励大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充分的硬件和软件支持;三建立专项奖励基金等。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是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不仅在于就业能力的提高也是直接关系到能否为我国社会主义培养出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3要加强培养大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经常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在校的理论学习有一定的差距,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措施:首先,高校中任课教师应做到教学和研究相结合,让学生多参与理论的实践研究活动;其次,学校应在本科培养计划中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规定所要求的课外实践活动学分;另外,高校可以在校内多组织一些实践操作竞赛等。这样通过学以致用的教学环节、社会实践的补充等措施,大学生就有了更多机会去自己尝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中锻炼和提高了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在以后工作就更加容易处理一些实际发生问题,这样的大学生自然也是企业所青睐的人才类型。

2.4要注重强化大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当代大学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青年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但由于自身意识、社会、家庭、学校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了责任感淡漠的现象。一切都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他们以一种很不在乎的甚至调侃的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一切,因而面对应承担的责任或应履行的义务时,往往习惯于淡漠态度寻找种种理由敷衍塞责。那么针对这一的情况,我们高校应该怎样办呢。必须注重强化大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具体可以用分阶段、分层次这样的创新模式进行大学生责任教育,由于大一到大四各年龄段的学生在行为、思想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责任教育内容应按不同年龄段而各有侧重。[6]只有让一个人有了责任感,那么企业才会放心的把工作交付给他。所以说,培养大学生责任感是提高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