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编辑技术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30 11:28:05

编辑技术论文

编辑技术论文篇(1)

国家标准规定;科技论文的提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题名所用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技术性论文是工程技术人员为报道工程技术研究成果而提交的论文, 这种研究成果主要是应用已有的理论来解决设计、技术、工艺、设备、材料等具体技术问题而取得的。技术性论文对技术进步和提高生产力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对于提高研究水平、减少无效劳动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为科技工作者, 只有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一般方法, 了解编辑出版对文稿质量和规格的要求, 熟悉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 并通过写作实践, 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才能得心应手地写出符合要求的论文。

题名是读者获得关于论文的第一条信息,一定要准确、具体地反映全文内容,切忌笼统。题名应使读者一看即可知其感兴趣的内容, 具有统领全文的作用。初学写作技术性论文者, 大多不太了解论文题名的特征, 致使不少论文题名不符合出版要求。笔者就此谈谈自己在技术性类期刊编辑工作中得一些粗浅的体会和心得。

1 题名的概念

题名是用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1] 这个定义的内涵,至少有三个特点:一是必须反映报告或论文主题的特定内容,包含最重要的主体要素。二是反应报告和内容的语言文字,必须包含最准确的语言要素,合乎语法。三是表达报告和内容的主题要素,必须与最简明最准确的语言要素相结合,形式上完美,合乎逻辑。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科技信息量猛增, 为了便于论文所报道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这一信息系统的收集、储存、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和传播, 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各国标准化组织都对论文题名的技术规范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如词语和符号的使用, 题名字数的限量等。我国颁布的科技论文题名字数的国家标准是, 题名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要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符、代号和公式,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和术语。这20个字是论文的总纲, 需要下工夫斟酌。

2 技术性论文题名的特点

一个好的技术性论文题名, 要具备3 个特点: 明确、正确、准确。

题名要明确, 避免含混空泛。题名语句所表达的意思清楚明白, 并有确切内容。使读者粗略一眼就可找到其感兴趣的内容,即可提起其继续阅读文摘和其全文。反之就失去此目的。这是对学术论文题名的起码要求并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题名要正确, 避免偏颇背题。题名与文章内容有关, 合乎文章内容的要求。这是对学术论文题名的基本要求。题名要准确, 避免过宽或过窄。题名恰如其分地反映文章特定内容,准确而具体地指出论文研究的对象, 并恰当地概括研究的范围、达到的深度等。题名准确, 研究者才可从中获取有效信息。题名尽量不要超过20个字,不要过分追求内容的详细,使次要内容也在反映其中,影响读者阅读的兴趣。

技术性论文题名文字不能太长, 又要概括论文的中心思想。力求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大的信息量, 用最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和明确反映论文的主题。 技术性论文题名还要求庄重严肃,语法结构要合理、专业术语要规范化。

3 题名拟制应避免出现的问题

一是表达的意思不明确, 含混不清。例如:“光伏发电系统优化分析”一文主要是对复合式供电模式进行的设计, 但题名并未反映该内容, 表述不明确, 读者无法从题名中获得该文章的主旨。

二是与文章内容不匹配, 空泛无物。例如:“天然气替代乙炔技术的研究”一文介绍为了尽快取代乙炔, 减少环境污染, 人们正在努力寻找和开发新型焊接气, 介绍了烯烃类品质不高, 提出了天然气替代乙炔的关键技术包括天然气添加剂、天然气件压阀、天然气焊接嘴三项。该文章不但逻辑混乱, 题名和内容之间关联也不紧密。

三是不同层面问题过多, 混淆层次。例如:“供热系统中动力设备的节能问题分析”一文介绍了供热系统中的风机和水泵存在的问题, 调节流量的方法分类和比较, 流量调节技术在供热系统中的应用, 变频节能实例分析等内容。由于内容涉及的问题不在一个层面上, 且无必要的逻辑联系, 显得杂乱无章, 题名也无法概括主题思想。

四是小题大做, 题旨过宽。例如:“热泵技术与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个题名可以理解为热泵技术的开发利用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两个内容, 但原文章主要是想通过对可再生资源与热泵关系的分析以及对热泵低温热能采集方式的论述, 来表明可再生资源是热泵低温热源的主要来源。所以, 题旨过宽, 误导读者。

五是大题小做, 题旨过窄。例如:“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品牌的清洁生产企业”一文由某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撰写, 想说明节约发展和清洁发展是我国啤酒国际化战略的必然选择, 提出切实转变增长方式, 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持续化和常态化, 清洁生产提高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选题很好, 但题大内容小, 没有把握好尺度, 有故意拔高之嫌。

4 题名拟制的文字技巧

4.1 尽量使用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中心的偏正词组。

拟制题名是要使主题要素和语言要素合乎逻辑规则,或者说用语言文字表达主题信息的结构。技术性论文尽量不用动宾结构做题名。例如“解析链条锅炉分层分行给煤装置”可改为“链条锅炉分层分行给煤装置解析”;“研究一种制取苯乙醛的新方法”可改为“一种苯乙醛制取新方法的研究”。

但是当中心动词带有状语时, 则仍可用动宾结构。例如“用机械共振法测定引力常数G”。另外,“论…8943 .”“谈…8943 .”等形式的题名也可用动宾结构。例如: 试论物流系统的网络模式。

4.2 尽量精练并删去多余的词语。

4.2.1 “分析”“探讨”“研究”等词意义相近, 在题名中出现一次即可。例如:“地下商场冰蓄冷低温送风的分析研究”可改为“地下商场冰蓄冷低温送风的分析”。

4.2.2 “对比”一词往往也包含了“分析”的含义, 此时“分析”可不用[2] 。例如:“两种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性能对比分析”可改为“两种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性能对比”。

4.2.3 “浅析”“初探”“浅谈”等词不适合出现在技术性论文中。例如:“关于风力机异步变浆的初步研究”在文章内容足够深刻的情况下, 可改为“关于风力机异步变浆的研究”。

4.2.4 “关于”“针对”“就”等词使语句累赘, 在不影响表达的情况下, 能不用就不用[3] 。例如:“关于风力机异步变浆的研究”可改为“风力机异步变浆的研究”。

4.2.5 “我”“某”出现在题名中不能表达确切身份, 应该补全。例如:“浅析我省农业生物质能热电联产综合利用”可改成“浅析XX省农业生物质能热电联产综合利用”。

4.3 避免“的”的多用和漏用。

例如:“显热储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意思为显热储热材料的制备及显热储热材料的性能的研究, 多项定语中的“的”字多用则累赘,原题名改为“显热储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更通顺。

例如:“高层建筑变水量供水电气控制系统”定语同中心语界限不清, 不便理解, 应改为“高层建筑变水量供水的电气控制系统”。

4.4 不能苟简[4]。

例如:“空冷散热器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若改为“空冷散热器换热特性的研究”就扩大了题旨, 因此“数值”二字不能省略。

4.5 慎重使用缩略词。

技术性论文大多在行业内传播, 对某行业共知共用的缩略词一般可以使用。但要避免使用非共知共用的或非本行业内的缩略词。如属未公认者,就要在题名中写全称,而不必在其后用括号注明。另外, 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也尽量少用。

4.6 可适当使用副题名。

使用副题名有几种情况: 题名不易简化时, 可用加副题名的办法来减少主题名的字数; 题名语意未尽, 可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论文的特定内容; 一系列研究工作用几篇论文报道, 或者是分阶段的研究结果, 各用不同的副题名区别其特定内容。

4.7 尽量使用关键词语和规范词语。

使用论文中的关键词语和规范词语, 有助于概括论文的基本思想并减少题名中的词语数量, 还可增加论文的被检次数, 便于论文传播中的摘引和检索, 从而可能增加被引次数。拟制题名时可以假设自己要在文献索引里去查阅与某一工作有关的论文时将会查找的分类或词语, 那些词语很可能就是该文章的关键词语。

参考文献

编辑技术论文篇(2)

2网络编码

2.1网络编码的基本原理

网络编码较为全面的定义了网络结点输入和输出的关系,中间结点一旦具备编码条件,那么中间结点就会对其所接受到的数据按照相应的方式进行编码方面的处理。当编码的数据被逐渐的传送到后续结点之后,后续结点可以进行编码,也可以不进行编码,如果有需要还要进行编码的话,这时就要对接到的信息按照之前的方式再进行一次编码,然后传输,经过不断的反复编码传输,最终就会实现所有的编码信息都能够到达目的结点。最后一步工作就是目的结点通过对信息进行译码之后,就可以得到最初结点所发出的基本信息了。

2.2网络编码的构造方法

在对网络编码的研究当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结点要根据哪种方式对所接受的数据分组进行编码组合。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网络编码的构造方法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探讨,比如说采用的编码系数选择方式,分组编码操作方式等方面,其具体的表现是根据编码结点分组进行编码操作的方式,其中线性网络编码主要表现是结点对所接受的数据分组实行的是线性编码组合型操作,不然编码的工程就会变为非线性网络编码。我们根据编码系数的选择方式,把网络编码构造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确定性网络编码,另一种是随机网络编码。这两种编码都有一定的好处,但是确定性网络编码构造方法的编码系数是根据某一种算法进行确定的,而随机网络编码中编码系数是从伽罗符号中随机进行选择的,因此随机网络编码构造方法在整个的网络编码系数选择中占据着灵活性的地位,这也是随机网络编码构造方法的特点。我们根据编码在网络系统中的具体实现过程,将网络编码分为了两种编码形式,一种是集中式网络编码,另一种是分布式网络编码。集中式网络编码是在编码的过程当中需要了解全局的网络拓扑,根据全局网络的情况来分配相应的编码系数,这一编码形式并不适合拓扑变换较大的无线网络。分布式网络编码仅仅需要了解网络当中一部分拓扑信息就可以进行相应的编码操作,而且分布式网络编码还具有较为良好的应用性能。

2.3网络编码应用网络数据传送的研究

网络编码是一种编码和路由信息交换的技术,在传统道德路由方法基础上,通过对接收的多个分组进行相应的编码信息融合,以达到增加单次传输信息量的作用,从而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网络编码最开始提出时是因为多播技术,网络编码最初是为了提高网络多播的数据速率,而随着网络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网络编码在其他的领域也逐渐有了优势,比如说提高网络带宽的利用率,从总体而言,对网络编码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网络的实际吞吐量,进一步的减少了数据分组的传输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据传送的功耗,由此我们看出网络编码为网络的数据传送性能的改善提供了新的途径。

2.4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传送技术研究趋势

随着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很多新的理论,但是网络编码所面临的问题也随之增多,尤其是网络编码的网络数据传送技术问题,虽然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面临着许多难题需要我们去逐一解决。

1)网络编码复杂度得到降低

现阶段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在提高网络编码效率的同时降低网络编码的复杂程度。这会涉及到网络编码的相应网络开销,这也是作为网络编码性能评价的内容之一,还有就是在网络编码实用化的过程当中,逐渐控制网络编码的复杂程度,减少网络编码需要的额外的计算量,从而降低系统的实施成本。这对于网络部署以及应用网络编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数据传送可靠性研究

保证网络性能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提高网络数据传送的可靠性,现阶段对网络数据传输可靠性的网络编码研究主要是根据多径路由展开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编码中的数据传输提供了可靠性。因此在多跳动态的网络环境当中,分析研究提高网络编码数据传送的可靠性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3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的相应解决方案

1)在对网络编码的网络协议结构研究当中,其出发点主要向三个方面集中:一是较为系统的分析网络编码在各个协议层与现有协议相结合的参数,其目的是为了让应用网络编码提高网络的系统整体性能;二是设计相应的对应网络性能指标的线性规划模型,以便求解出线性规划模型的最有设定;三是提高各个协议层之间的信息反馈机制来实现参数的实时调整。

2)在对网络编码时延约束控制的研究当中,针对数据在网络中各个结点频繁的参与编码和解码的操作,使得数据编码时延逐渐成为了网络数据传送累积时延的主体,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在网络编码的实际应用当中,提出了基于数据传送时延约束的网络编码模型,这一模型的出现在较大程度上对传送时延进行了优化的控制;与此同时我们还引入了数据传送信息反馈机制,以此来促进数据在网络结点中的及时有效传送。

编辑技术论文篇(3)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课改的深入,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出台,给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带来了极大挑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海淀教育信息中心正在改编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本文结合自身参与教材编写的实践,通过对部分现行教材与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进行对比,介绍改编后教材的特点,阐述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设计理念上的转型。

改编后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在教学安排上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指导原则,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对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本地的社会问题以及国家的发展与科技进步等方面的问题,并尝试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方法了解、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初步接触信息技术,形成感性经验,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有所提高。

一、与学习和生活实际密切结合,从"问题"出发,强调让学生亲历真实任务的解决过程

课程标准要求信息技术教材要密切联系实际,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需求以及当地的社会发展,设置真实性的学习任务、典型案例和研究性课题,以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学技术"与用"用技术"融合在一起,主动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从内容的编排来看,整本教材进行了一次大的整合,章节的内容更加合理,各章节的排列也实现了层层递进。虽然仍然采用模块化的编排,但各个章节并不是脱离的,而是实现了各部分的有机结合,既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高,又注重对零起点学生循序渐进的培养和对学有所长的学生的培养。在教材编写中,采用"大主题、小任务",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运用任务驱动的方法,使之更适合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技术掌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我们把每一册书划分为四个单元,我们在每一课的第一部分设置了"跟我学",在第二部分设置了"尝试和探索",在每单元后设置了"综合实践"等栏目。

以"综合实践"栏目为例,具体内容包括:活动目标与提出问题、参考资源、活动过程与建议、活动与作品评价等,为学生提供一个研究主题,在这个主题下,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亲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书中例题、练习题的选择,尽量来源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本地的社会问题以及国家的发展与科技进步等方面的问题,同时留有一定的思考题目或练习题目,引导学生利用学会的信息技术,去了解、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表达自己思想的意识和习惯。例如:通过美丽的海底世界、绿色家园等主题活动来完成画图的教学。海底世界是学生喜欢的,可以发挥学生想象力;绿色家园是社区的建设,利用社区整理为主线学习图形的选取和移动,把脏乱的社区环境整理好--环境问题是关于国家发展的,又依托于社区,这个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再如,通过制作《北京与奥运》的幻灯片的过程掌握查找、下载网上资源,以及下载工具的使用等,并了解北京举办奥运的内容。

二、注重分层教学,体现不同层次目标、难易度和个性化

教材的设计从难易程度不同、地区信息技术发展不均衡和学生个性差异等方面加以考虑,力求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渗透"下保底,上不封顶"的策略,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通过尝试和探索、留有不同层次的题目体现分层教学,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教材结构上"跟我学"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每课都有"尝试和探索",对有能力的学生提出指导性建议,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操作方法。例如,练习有两个层次。学生练习第一类:更换练习题内容,使学生模仿性的练习,用来巩固知识,同时,运用这些知识展示给学生一个可应用于学习和生活的实例。学生练习第二类:比较开放的、能够让学生去探究、去发散思维、去形成和体现个人观点的问题。

三、渗透自主学习的思想,编排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材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材中,作有指导性的留白,不将直接的操作方法告诉学生,而是将如何尝试的方法告诉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操作方法。把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给学生留有创新的开放空间,在学生练习、学生思考中,体现出引导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创新的、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的意图。在综合应用的练习中,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手段,得到资料,并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制作有个性化的作品,提倡学生进行发散型思维。最终使用作品的形式体现自己的观点、证明自己的观点。例如:当我们选好设计模板,幻灯片也已经制作了一部分后,突然发现设计模板选的不满意,这时再新建一个演示文稿,重新再选设计模板,做好的部分就作废了,怎么办?这时,就要作出提示:看看用右键点出的快捷菜单中有没有答案?

编辑技术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6) 06-0042-03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training and career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experienced by editors of sci-tech journals and proposed a training mode for the editors with different professional backgrounds. As an important promotion for career development, current professional education for sci-tech journal editors can be concluded as lack of speciality, practice and individuation. With the increased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f young editors in sci-tech journals,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guide them for right occupation morality and value conception, and to cultivate them for self-realization, as well as for positive suppl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ditorial staff.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ay to provide valuabl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for editors by considering their specialized backgrounds and professional qualities. This paper also designs education plan for different stages in career development.

[Key words] Training mode Sci-tech journal Professional quality

职业培训和交流是科技期刊编辑提高自身素质[1-2]和编辑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现有的编辑培训方式比较单调,各类培训班通常以讲授、讨论等形式进行,缺乏必要的编辑实例操作、深化培养编辑的专业背景等比较科学的培训方法,培训过程中往往忽视编辑的素质培养和能力提升。由于培训形式单调,忽视科技期刊编辑的年龄、心理特征和编辑素养等[3-5],使培训得不到预期的效果。科技期刊编辑部对编辑人员进行培训的评估并未完全科学化和社会化。编辑部和其上级部门对编辑培训考评的管理制度只是规定[6]:编辑培训部门通过课时来评定编辑的学习情况,只是作为编辑证书年审的依据。期刊编辑部应提升相关培训在提高编辑素质中的地位,结合编辑部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7],把培训与编辑的晋升和任职有机地绑定在一起,使培训工作成为期刊编辑部和编辑的切实需要。

从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培训教育的现状来看,有两方面问题亟待解决。

1.1 科技期刊的编辑培训教育缺乏个性化和系统性

科技期刊编辑行业有其特殊性,案头工作多于交流,很多培训可能只是上级主管部门或相关培训机构的一纸通知或网上的信息,而且这些信息也不连续,再加上编辑部内部的安排和资源的限制,不是每个编辑都有连续的培训机会。这种时断时续的职业培训,可能对编辑的职业素养并无太大的提高,加上有些培训内容大同小异,就是为了得到相应的培训课时学分,更失去了培训的本质。因此,科技期刊编辑部和编辑应有选择地进行相对连续和对自己有启迪的培训。当前,期刊编辑培训侧重于知识介绍,主要是对当前期刊的发展形势、政策法规、编校知识理论等的论述[8],侧重于提高期刊编辑能力的培训却很少。这些培训内容不能完全满足编辑的发展需求,不能有效地促进期刊编辑业务水平的提高。

1.2 科技期刊编辑培训过程中的专业性不够

科技期刊编辑培训人员的专业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科技期刊的独特性,科技期刊编辑接触的主要是科技论文,编辑不仅要熟识期刊编校规范,还必须了解和洞悉相关专业的进展,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论文所要表述的涵义,在编校阶段同作者沟通时,才能更好地根据作者意图优化稿件。科技期刊编辑对相关专业的熟识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其赢得作者的尊重,形成自己的编辑风格,进而提高刊物质量。但现在编辑培训的内容,基本都是编校规范、编辑部先进经验或科技期刊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基本不涉及专业知识,这对编辑的成长并不利。因此,应该加强对科技期刊编辑的学科专业知识培训。

2 具有专业背景的科技期刊编辑培训模式

2.1 具有专业背景的科技期刊编辑培训模式

基于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需要和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针对有专业背景的期刊编辑分培训模式(如图1)。根据该模式,科技期刊可以制定符合编辑自身特点与专业背景的培训计划,帮助编辑有效提升个人编辑素养[9]。

具有专业背景的期刊编辑培训模式分为培训教育积累期(实习编辑、编辑)、编辑素养培养期(编辑、副编审)和编辑素质推动期(副编审、编审)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培训内容和重点不完全相同。

2.2.1 编辑培训教育积累期的培训内容

期刊编辑培训教育积累期应对编辑职业生涯初期,培训主要面向刚参加工作的实习编辑和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编辑。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提升期刊编辑敏锐的政治性、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和求真务实、乐于奉献的精神,科技期刊编辑的编辑加工技能和数字出版知识,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研究有关出版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学习,网络传播理念、大数据、网站运营、微信营销、期刊群运作、数字印刷等方面的知识。从科技期刊编辑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国家标准、业务规范、一般常识直至语法、修辞、逻辑、遣词造句、错别字、标点符号。为了让年轻编辑更好地了解期刊所属专业领域的发展,培训教育应结合编辑自身的专业特点,开设针对编辑职业发展的专业概览或专业导航课程,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其实,科技期刊编辑培训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各期刊涉及专业对科技期刊进行学科分类,定期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编辑进行相关专业知识普及。专家的培训讲座不需要专深,应侧重于让编辑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使编辑在接触相关稿件时能心中有数。以《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为例,论文主要涉及测绘领域,如大地测量、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图像处理、国土资源与土地利用规划等专业方面的论文。因此,编辑部在选择编辑时充分考虑了论文所涉专业的分散性,英语、大地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城镇建设等支柱专业的编辑各招了一名。事后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编辑可以很好地负责自己所属专业的稿件,并与其他编辑交流心得。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身专业学习的积累,再加上编辑部定期邀请测绘专业的专家与编辑座谈,邀请审稿专家与编辑交流沟通,以及编辑攻读学位进一步深造等,现在《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编辑基本熟知测绘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校内各重大项目组的研究情况和进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期刊的稿件数量和质量,也使期刊本身的质量有较大提升。

编辑职业素质培育期的培训主要面向副编审和编辑,强调编辑学研究能力和编辑职业素养的提升。这一阶段的培训教育包括:协助主编开展工作,做好编委会沟通和联络工作,加强各编委重点稿件约稿和审稿工作,提升期刊文章的学术水平。在杂志社总体要求和授权下,负责编辑部运营管理工作,负责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工作,特别是要提升在同类期刊中的相对位置;做好编辑团队建设工作,带领编辑团队,策划本学科领域重点和热点专题文章,提高期刊文章学术质量;负责对学术文章初审、出版质量把关工作,完成年度出版任务;配合杂志社领导,做好国际交流等工作;营销推广力的培养;编辑自身专业的深造。

这一阶段是编辑素养提升的重要时期。培训应结合社会需求,构建供需联动的内容体系。同时根据编辑的特点和新媒体对编辑的影响,及时而适当地调整培训课程,使其更加适应编辑的需求,紧跟时展步伐[10]。要拓展编辑学理论培训,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升编辑的实践能力。

编辑素养推动期的培训主要面向副编审和编审。这一时期的职业培训包括:加强各编委重点稿件约稿和审稿工作,提升期刊文章的学术水平;负责编辑部运营管理工作,负责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工作;做好编辑团队建设工作,提高期刊文章学术质量;负责对学术文章终审、出版质量把关工作;全面解读国内和国外主要期刊的评价体系,运用新思路、新方法提升期刊品质及内涵,拓展期刊生存发展空间,促进期刊向品质化、专业化、数字化、集团化、网络化、国际化模式转变[11-12]。

这一阶段培训教育侧重于对国家期刊政策法规、期刊发展策略、期刊编辑部发展方向等的共同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是不可阻挡的潮流,编辑应深入思考学术期刊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分析国内外先进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数字出版与经营、办刊模式与机制、办刊能力与发展趋势等,学习其先进的办刊理念和成功实践。并能与期刊所属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实时互动,在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同时,及时把握期刊论文未来的热点和研究重点。科技期刊要积极应对数字化的挑战,通过加快期刊出版和传播的数字化、国际化步伐,全面提升期刊的学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13]。

3 结 语

针对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培训教育个性化、专业性、系统性缺失的问题,本文结合科技期刊编辑的专业背景特点,构建了符合编辑职业生涯不同阶段需求的培训模式。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培训教育应成为编辑工作的重要内容。对编辑进行职业培训指导,不仅有助于编辑提高业务技能和编辑素养,更重要的是引导编辑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把自身素质的提升与期刊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注 释

[1]接雅俐,郭立锦.学报编辑培养策略研究:明确职业定位,提升专业发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6):956-958

[2]国荣,胡爱玲,邱芬,等.新时期高校学术期刊青年编辑的职业定位与素质培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3):548-550

[3]郑丽娥.浅谈科技期刊技术编辑的素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6):878-879

[4]章燕.医学编辑加强自身修养的几点思考[J].编辑学报,2012,24(S1):91-92

[5]郭长寿.观看体育赛事是体育科技期刊编辑提高业务水平的战略路径[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1):150-152

[6]蒋永华.回归杂家:就“学报编辑学者化”与杨焕章先生商榷[J].学术界,2015(5):146-155

[7]杨恬.高校学报编辑的内涵与外延探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6):67-71

[8][11]游俊,胡小洋.“编辑学者化”的实质及现实可行性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3):340-343

[9]陈卉.新媒体环境下学术期刊的转型:全国期刊编辑业务培训综述[J].新闻前哨,2013(9):23-24

编辑技术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1-0121-02

当今,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科技期刊所处的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极大地影响刊物的社会地位、编辑手段、出版发行、传播方式和读者群体。怎样在这种环境下进行期刊审编校工作,严把审编校质量关,是直接关系到科技期刊的生存与发展。

审编校人员作为期刊编辑出版活动的主体,需要对繁杂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从选题策划到组稿,再到审读加工、再到编辑校对出版等等,每一个环节无不渗透着编辑人员对期刊质量控制所花费的心血。审编校工作质量是期刊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面对当前发展迅速的网络技术,期刊网络信息化势在必行。本文笔者从实际工作出发,结合《高速铁路技术》期刊具体情况,对期刊的审编校质量控制谈几点体会。

1 审稿

1.1初审

目前国内大部分科技期刊实行的是“三审”审稿制。初审是保证期刊学术水平的“第一道关口”[1]。从国际上很多名刊的实际运作可以看出编辑初审工作的重要性。例如:《Nature》的编辑权限很大,半数的稿件未经送审就直接退回;《Science》稿件首先分给熟悉该领域的编辑,大约3/4的来稿在初审过程中就被淘汰;《美国医学会杂志》有54%的稿件由编辑初审时直接退稿[2]。重视对文稿内容创新性及总体学术价值的初步评判,就要制订具体化的编辑初审工作内容:(1)形式审查,就是对论文的表现形式,也可以说是基本要素的审查,包括题名、作者署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区及邮编、作者简介、基金项目、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项目进行审查。这些内容虽然大多无关于论文的质量,但可以方便进行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明确著作权归属,或方便联系作者等。另外,还要参照本刊的稿约审查论文的拟定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如摘要的内容及字数、插图绘制软件、论文篇幅、参考文献数量等。形式审查是编辑收稿时需及时进行的工作,在进一步审理稿件前就请作者作相应的补充和完善。(2)适用性审查,作为我们《高速铁路技术》科技期刊,编辑初审时要对来稿是否符合本刊的宗旨和报道范围进行审查。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符合本刊宗旨和报道范围但近期不能安排刊登的稿件应及时退回作者,建议作者另投他刊,而且一定要告知作者原因,争取作者理解,做到“退稿不退人”。(3)学术质量的初步审查,具体是指对论文的创新性、学术性和应用性进行初步判断。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一般具有本门学科的专业知识背景,或自学或多参加一些相关专业的技术交流会,而且对相关专业学科也有相当的了解,具有对论文的学术质量作出初步判断的能力,同时利用现代网络数据库进行检索查新,编辑可以在初审时就对论文的学术质量有一个基本的或概念性的认识和评价,为决定是否进一步送专家复审提供依据。(4)规范性审查,概括来说就是要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规定对论文的编写格式,图表表述的规范性,量和单位的规范性,评议表达的规范性等进行审查。

在审稿阶段还要注意时效性原则:编辑初审时注意审稿时滞,尽可能缩短初审时间,给下一步专家复审留有充足时间,因为我们所请专家多数是生产第一线的骨干,最不好控制的是专家复审的时间,因此,编辑在收到稿件后,要立即投入到初审工作中,尽快对稿件作出初步的评价,该退、该修改还是该送复审,都应及时进行处理,以减少稿件在编辑部的滞留时间。这对缩短期刊的发表周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理应在成为编辑初审时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1.2专家复审

审稿专家是同行评议的主体,同行评议是科技期刊审稿的程序,是保证和提高期刊质量的重要途径。采用双向匿名制进行审稿,使评审的意见对稿不对人,使专家有针对性地审稿,不损害其学术形象。在科技期刊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同等专家审查机制奠定了科技期刊在学术交流中的“把关人”地位,国际上通常将是否有同等评议作为衡量期刊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审稿态度对审稿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与审稿专家的常识水平同样重要。专家审稿时须一丝不苟,力争审稿质量高,审稿时间短,做一名优秀的审稿人。审稿专家是稿件科学性的把关者、创新性的鉴定者、刊物质量的支撑者,把好学术关是专家审稿的主要责任,审稿专家应对稿件作出总体评价,包括学术内容评价(创新性)和研究规范评价(科学性),以及实用价值评价,并充分解释评判的依据,为终审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不能忽视分项评价,包括题名、结构布局、图片、表格、参考文献、语法与标点等等,提出稿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修改建议[3]。如果稿件涉及多个专业,就要请多个专家,从本专业角度进行审查,最后给作者一个综合意见。审稿也是一种学术交流活动,尽管范围十分狭小,对丰富科研经验和开阔学术视野都会有很大帮助。

概括来说,编辑是联系作者与读者的桥梁。编辑这一特定的职业群体就是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严谨、科学的治学精神。当今社会的评职、获学位、科研课题等都需要发表文章,编辑作为信息传播的“把关人”,“为他人做嫁衣”是编辑工作的真实写照,编辑在履行自己的职责行使修改权力的时候,对稿件字斟句酌的修改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这种“枯燥无味”“简单重复”的繁杂、琐细的修改是日复一日的工作内容。编辑加工过程中,在文字性的修改上,特别是内容性的修改,可谓绞尽脑汁。如“的”、“地”、“得”、“了”属文字性的,这很清楚;但当碰到一段专业性很强,又比较生疏的术语时,就要不断查阅资料、规范、咨询专家,使文字、符号等都要表达准确,不能直接用口语或不准确的词句出现在文章中。因此,对编辑工作没有奉献精神,就不可能保持保量地完成这些繁琐的、复杂的工作任务。这就要求编辑具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和诚心诚意为作者服务的强烈意识[4]。就会从文章题名至参考文献著录层层把关,一丝不苟;就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5],包括对研究设计、参考文献著录等进行全面的审核、修改和完善,最终使稿件的主题思想更加鲜明、逻辑结构更加严谨、字句使用更加规范、数据材料更加准确,使其符合编辑出版各环节的要求,为科技期刊高质量的出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校对工作看似一项简单、平凡的工作,对能力的要求不高,实则在编辑工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一项相对比较枯燥,却又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工作,因为它是整个编辑服务流程中的最后一道“关口”,因此,我们采用“四校制”,第一、二、四校由编辑部完成,第三校由作者完成,这样可使作者和编辑人员同时再次把一次关。

在校对工作中,从事文字工作的同志大都也有同感,有时陌生的东西反而出现差错较少,而较为熟悉的东西却容易犯错。就不想咬文嚼字了,就像看小说一样一目十行进行校对,就达不到校对的效果。那么,怎样克服这种思维定势,更好地开展文字校对工作呢?笔者认为,管理学中的“哥顿法”值得提倡。“哥顿法”是管理学中管理决策创新思维方法中的一个,它是由美国学者哥顿发明的,其中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变熟悉为陌生”,即抛开对事物性质原有的认识,在“零起点”上对事物进行重新认识,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在文字校对工作中,也要提倡“变熟悉为陌生”,在校对时,把所有熟悉的东西当成陌生的东西,对每段话、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保持高度的警惕,带着疑问的心态,抱着学习的态度去校对,然后把"学"到的东西与自己所了解的情况相比较,看有无出入,这样就能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势,减少出错的可能,确保文字校对工作的实效性。

4 加强期刊网络化信息化建设

当今,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期刊网络化是发展趋势。期刊网络化可以实现期刊的网上组稿、收稿、审稿、编辑、排版、校对等,既快速又便捷。利用网上专家数据库实现在线审稿,既省时,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编辑、作者、读者之间提供了一种信息交流和沟通的平台。由于网络期刊在信息检索、缩短出版周期、节约成本、市场经营、创立品牌等许多方面,与传统的印刷型期刊相比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和互补作用,因此,应该正确地认识网络期刊时代的到来,促进我国铁路工程科技期刊网络化。

5 结论

建立制度化的编辑学习制度:由于科技期刊涉及的学科和专业较多,涉及面很宽,而且学科分支越来越细,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编辑不但要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而且要及时了解其他学科的前沿动态,具备识别、鉴赏稿件学术质量的能力,才能更专业、更准确地对论文学术质量进行评判。另一方面,由于要与国际接轨,国家对学术期刊编排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越来越严,随时掌握国家颁布的编辑相关规定,编辑如果只具有相关学科专业知识而不懂编辑出版专业知识,也是无法进行编辑工作的,只有熟悉、掌握编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灵活运用编辑学方法和技巧,才能在审、编、校过程中发现来稿的闪光点及存在的问题。因此,建立自学的终身学习计划,是保障期刊质量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现实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定期参加常规的各层次的培训班、学术研讨会等以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加强学习。

(1)对照专家复审意见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定期或不定期深入总结专家意见,重点将初审意见与专家的复审意见进行比对,从中找出自身在学科知识方面存在的不足,并进行相应的补充学习。对于这种有针对性的学习,编辑人员要持之以恒,形成一种习惯性的自觉行为。

(2)编辑每年必须撰写一定数量的论文。在写论文和过程中,自然会先去了解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结合自身的编辑实践,深入思考,然后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提高的过程。这个要求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是有“难度”才会有“高度”,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论文的质量是科技期刊的生命线,审编校质量的提高必然对论文的质量以及期刊影响力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使期刊进入良性循环的运行轨道。

参考文献:

[1] 何洪英,李家林,朱丹等.论科技学术期刊论文的编辑初审[J].编辑学报,2007,19(1):17-19.

[2] 王萍,杨淑珍,于智龙等.科技期刊编辑初审对论文质量的影响[J].编辑学报,2011,23(10):414-415.

编辑技术论文篇(6)

1采访技术

编辑记者要具备一定的采访能力,充分获取受众关注的信息资料。遵循多多益善的原则设计问题,发挥编辑记者的发散求异思维,并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放独特的视角为基础,设计新颖、深入、活泼的问题,待正式采访时再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在采访阶段,编辑记者的问题要多选择开放性问句、递进式问句、选择性问句,给予被采访者一定的回答空间,避免出现封闭型的答案。问题内容要有人情味和气氛感,能够触及被采访者的心灵深处,满足受众的需求,

2策划技术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受众由被动式的接受信息,转变为新媒体环境下主动式、参与式、互动式获取信息。这使得编辑记者必须适应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满足受众多样化的偏好,树立“受众本位”思想,精心策划新闻报道,打破单一线性的传播模式,利用多媒体、超文本进行多种形式的深入报道。

3摄影技术

为了增强新闻报道的直观性、权威性,编辑记者应当增强视觉化的创作思维能力,提高摄影技术,在采访中及时捕捉到第一手素材,记录采访现场的真实画面。编辑记者要掌握不同镜头、色彩和光线的拍摄技巧,以适当的景别和角度将不同形象素材组合在一起,使画面间形成较强的逻辑关系,再配以真实的文字报道,激发受众获取信息的兴趣。

4信息资源发掘技术随着受众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其对新闻报道有着更深层次的需要,受众迫切需要了解新闻发生的前因后果和事件全貌。这就需要编辑记者掌握一定的信息资源发掘技术,通过运用网络技术

收集与新闻事件相关的背景资料、新闻人物的基本信息等内容,并鉴别这些信息内容的真伪,为深入报道、连续报道、跟踪报道准备充足的素材资料。

5计算机操作技术

数字时代下,编辑记者的大部分采写编辑工作需要依赖于计算机操作,所以编辑记者不仅要具备熟练的操作计算机的技能,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常见故障排除技术,如查杀病毒、重装操作系统、修复被破坏的应用程序等。此外,编辑记者必须增强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防止病毒、木马入侵计算机系统,影响编辑记者的正常工作。

6数字设备运用技术

编辑技术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308-02

0引言

众所周知,与时俱进是,指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开拓进取,在大胆探索中继承和发展。观念、行动和时代一起进步。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快速进步,编辑出版业遇到的冲击越来越大,对农业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素质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愈来愈高。对编辑人员的学历,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方面的要求和竞争日益增强。对知识结构来说,以前学科知识面单一,而现在懂专业、会管理的人员层出不穷;对工作能力来说,以前的编辑人员注重的是对文稿的编辑处理,而现在的编辑不仅要懂选题策划、会文字处理,还要善经营管理、熟悉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因此,对不同时期从事编辑工作的编辑人员而言,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能够适应当今出版业的竞争要求。

1从选题策划角度来说,编辑人员必须与时俱进

1.1 选题策划应有特色农业科技期刊肩负着科教兴农和目前的“三农”服务的重要任务,高质量的农业科技期刊能更好地为我国农业科研和生产服务。选题策划与期刊质量密切相关,认真选题向来被编辑人员所重视,因此应做认真的研讨。农业科技期刊的生命力在于稿件的质量和水平,选题策划既要选具备专业特色。有要选具备本学科发展前沿信息的稿件。近年来,随着农业科研和农业生产的发展,选题策划中对农业科技期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1.2 选题要注意实用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个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问题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农业科技期刊是为农业科研和农业生产服务的,是我国现阶段传播农业科学知识,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使用技术,引导农民依靠科学脱贫致富的重要传播媒介,因此,在选题上应在服务于农业科研和农业生产实际上下功夫[1]。

1.3 选题应具有及时性当今世界,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农业科技的发展也得到迅速的进步。从国内来看,近年来农业科技工作者坚持科研为生产和经济建设服务,为科技兴农服务的方向,研究开发出了一大批农业科技新成果。特别是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作为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应当树立推广科技成果的责任感,紧迫感,密切关注科研前沿动态,及时把一些科研成果列入选题计划,以便加速成果的推广和农业生产上的利用[1]。

在国内和国际行业间的竞争日益剧烈的今天,农业科技期刊要创造品牌,就必须精心策划、认真实施,从优秀论文产出的源头抓起。再说,每一份刊物都有自己的办刊宗旨、工作任务和报道范围。如何在众多期刊之中,办出自己的特色则是编辑人员不可回避的问题。这就是选题策划问题。选题策划正确、措施得力、方法得当,优秀的稿件就会源源不断。要想把选题策划工作做好,必须明确本刊的报道重点、学科范围、涉及领域以及这学科、范围、领域在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那些专家、学者目前在做这些方面的工作等等。这就要求编辑人员掌握与本刊相关的多方面的信息[2]。编辑人员还要深入到科研第一线,深入到科研工作的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主动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听取他们关心的话题和热点,了解有关学科的研究重点和课题进展情况,及时掌握研究动态。同时编辑人员到生产第一线,定期开展调研,听取农业科技人员、基层干部和农牧民对农业科技期刊的意见和建议,选题要贴近农业生产实际,把农业科技期刊直接面向农业生产的第一线,提高农业科技期刊在农业生产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只有这样,选题策划工作能落到实处、才能富有成效。

农业科技期刊规范化是同样与其他期刊近年来在我国编辑界一直关注的一件大事,这方面,国家有关部门也陆续颁发了一系列标准。至今,对于语言文字规范化、科技论文编写格式规范化、科技期刊编排格式规范化和开本板式规范化的具体要求,大家的认识已逐步一致,并在工作实践中自觉地贯彻执行,成绩是突出的。编辑出版农业科技期刊的目的是及时报道科技信息,加强学术交流,宣传党的“三农”服务政策,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建设,即使是直接为理论研究服务的纯学术期刊,其最终目的仍然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规范化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增强刊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终目标是推动经济建设[3]。农业科技期刊分农业技术类期刊和农业学术类期刊,也有不同的特点:

2.1 办刊宗旨不同,主要服务对象有别农业技术类期刊主要是在推广科技成果、交流生产经验、普及科技知识、提供市场信息等方面发挥作用,既为农业科研和教学服务,又为各级农技推广部门服务,还为生产第一线基层干部和农民大众服务,受到中级和初级科技人员、知识青年、广大农户的普遍欢迎,农业技术类期刊的内容大多为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有的以普及为主兼顾提高,有的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有的则是普及与提高并重。

农业学术类期刊肩负着传播和交流农业科研最新成果、最新动态,推动科研工作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它能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农业科技实力,代表最高的专业水平,农业学术类期刊以农业科研和教学单位为主要服务对象,读者多数是高级和中级农业科技人员及院校师生[3]。

2.2 读者范围不同,文化基础有差异农业技术类期刊的读者面较大,文化、科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除一部分从事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人外,大部分读者是搞农技示范推广的基层技术人员、生产第一线的基层干部和广大劳动者。他们订阅技术类期刊主要是想从中了解新进推广的农业科技知识、农作物优良品种,学习新经验,掌握新技术以及市场供求信息等。

农业学术类期刊的读者,多数是科研人员或院校师生,文化水平较高,科学知识基础也较好,理解接受能力较强,他们阅读期刊主要是为了解相关专业的最新成果,掌握国内外科研动态,增强知识积累,扩展视野,启迪思维,以便进一步明确科研主攻方向,加快研究进度,或者收集最新资料,丰富教学内容,他们希望学术期刊报道的内容新、信息多、学术水平高、参考价值大[3]。

2.3 选题重点及文章写作要求不同农业技术类期刊由于要照顾量大面广的读者群,特别是文化水平较低的读者,在组稿和选稿时就不能过分追求“高”和“新”。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有些在内地生产力水平较高地区已经普及的农业技术,在边远及少数民族地区仍然需要花大力气去推广。技术类期刊的文章写作,要力求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既要有科学性、先进性,还要注重可读性。少讲高深玄妙的理论,多介绍“短、平、快”实用技术;少罗列试验数据和公式图表,多写点具体操作办法和生动活泼的文字。

农业学术类期刊要尽量及时、全面、准确地报道国内农业科研最新信息,多组织发表一些内容先进、学术性强、论点鲜明、富于创新的文章。写作上不仅要求文理通顺,脉络清晰,结构完整,重点突出,还要求高度的概括性、严密的逻辑性,强调结论的科学性[3]。农业学术类期刊的基本板式、论文撰写格式、摘要和关键词、参考文献和注释、图表、公式、计量单位、数字符号、缩略语、名词术语等都是规范化[4]。

实施农业科技期刊规范化无疑为信息部门收集信息、存储信息、编制索引工具和读者查阅资料提供了便利。但是,要求编辑人员必须善于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善于累积多学科的专业知识、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做到熟练和精通。同时,要求编辑人员熟悉国家关于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方面的法规、法令、规范和标准;熟悉科技期刊的标准化编排格式,做到期刊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就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3从编辑手段角度来说,编辑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及具备以下素质

3.1 要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农业科技期刊虽然不像社科类期刊那样政治性强,但也常常碰到一些与政治有关的问题,如论文中的一些观点是否有违背国家的相关政策?是否执行国家有关科技、出版的政策法令?是否有涉及保密、版权、专利、民族、宗教、国界等问题[5]。

3.2 要有良好的思想修养和职业道德同所有编辑一样,要保证刊物成为高质量的精品,编辑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要有积极向上,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有全心全意为作者服务、为读者服务、为农技推广人员和基层干部服务、甘为他人当辅路石、甘做无名英雄的自我牺牲、默默奉献的精神。要有谦虚谨慎、虚心求教、和谐写作的精神[5]。

3.3 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作为农业科技期刊的编辑,既要不断拓宽、深化自己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了解、掌握相关学科、新兴学科与本学科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情况与进展。因此,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充实发展自己,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5]。

3.4 要有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和社会文化知识编辑工作主要是文字处理工作,一个合格的编辑必有一定的文字修养和编辑加工能力,这样才能将稿件加工成文理通顺、层次清楚、文字简练、标点准确、无病句、无错别字的文稿[5]。

3.5 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业科技期刊出版的传统工作方式,影响了编辑出版的各个环节,包括选题、组稿、审稿、编辑、排版、校对、印刷,甚至到发行和读者阅读[6]。其一,上网收稿。编辑部可以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开设电子邮箱或在线投稿。其二,上网审稿。编辑人员可以通过建立专家数据库或从网上获得审稿专家的信息,包括电子邮箱地址,通过收发电子邮件可以方便快捷地传递稿件,进行网上审稿。其三,网上编排。在网络环境下,借助网络技术和数据库,编辑人员可以直接参与编辑、排版、绘图、校对等项工作,真正实现科技期刊的编、排、校一体化,减少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科技期刊的编排质量,实现了编排过程的现代化,实现了由传统模式向新型模式的转变[7]。其四,网上检索。通过因特网,编辑人员可以随时浏览国际上众多的专业学术期刊,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不断开阔眼界、扩大视野;通过因特网,编辑人员可以直接搜索和查阅网上的各种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了解国内外主要专业性期刊的学术水平,以保证自己编辑出版的刊物的学术水平和社会价值。通过因特网,编辑人员还可以查阅、核准所编发论文的文后参考文献[8]。

总之,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可以实现编辑出版过程的现代化。但是,最关键的还是编辑自身现代化。这就要求编辑人员不断更新知识、转变观念,掌握过硬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和市场经济的考验。

4从营造和谐工作氛围角度来说,编辑人员必须与时俱进

4.1 正确认识编辑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和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又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普遍要求。在编辑活动中,涉及编者、作者、审者、读者等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信赖、相互合作、相互促进,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编者是编辑活动的主题,是和谐工作氛围的主要营造着,在多个因素中起决定作用。同时,编者还依赖于作者、审者和读者。编者需要从作者那里获得源源不断的优质稿件,并且希望拥有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作者队伍,使刊物充满生机与活力。编者也依赖于审者对学术论文的质量进行把关。编者又依赖于读者,因为读者是科技期刊的社会和经济嫌疑的评判者。作者是编辑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积累、传播的源泉。作者更需要编者、审者的支持与厚爱。因为作者的又蕴含了编者、审者的辛勤劳动[9]。

4.2 正确处理编辑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一个编辑群体来说,有不同年龄的人,也有不同学历的人。在这个不同层次的编辑队伍中,发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要互相尊重、互谅互让、互相信赖、互相学习、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密切协作,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组织实施和按时完成,发挥一个群体的凝聚力[9]。编辑人员要正确行使对文稿的修改。在修改过程中,遵循必改的一定要改,不必改的一定不改,可改可不改的尽量不改的原则。编辑人员要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经常听取读者、作者、审者的意见和建议,掌握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以赢得读者的信赖、作者的支持、审者的厚爱[10]。

总之,农业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只有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拓宽、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深化自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计算机操作技术和网络知识,才能适合与时俱进对农业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素质时展的必然要求,在编辑出版行业中创造优秀的作品和优异的工作业绩。

参考文献:

[1]王秀蓉,王茂福,许立峰.农业科技期刊的选题策划[C].新时期农业期刊工作研讨会的论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6月.

[2]郭爱缨.科技期刊质量的全面控制:以《地球物理学报》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5).

[3]刘星昌.农业技术类期刊与学术类期刊规范要求之异同[C].新时期农业期刊工作研讨会的论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6月.

[4]张铁莉.高校学报编排规范化探析[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1(4).

[5]傅克文.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及提高素质的途径[C].新时期农业期刊工作研讨会的论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6月.

[6]陈力勒.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学报编辑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开放潮2007(8).

[7]李无双.信息网络化与学术期刊编辑[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2).

编辑技术论文篇(8)

随着网络传播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播环境和读者阅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某些传统学术期刊一时难以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传播功能弱化,受众大量流失,期刊影响力持续下降。因此,传统学术期刊要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与新媒体融合,利用媒体融合带来的互动、高传播效率等优势,提高期刊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迅速引起大量学术期刊出版者的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随时精准地向读者推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类型的消息,提高读者对学术期刊的关注度,同时满足读者碎片化阅读的需求,提高受众的阅读效率。但是,微信公众平台发展历史较短,缺乏基本运营策略及相关部门的引导,有效信息密度低,一些微信消息阅读量很低,只有10%—20%。为了提升微信消息的阅读量,大量研究者对学术期刊微信消息的标题、内容、推送时间等做了调查与梳理,比如王海燕在《科技与出版》发表的《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1],刘星星等人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发表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的优势转化及实践盲点》[2]。但是,不同学科学术期刊的微信内容及推送策略不完全相同,因此,学术期刊在推送消息时,不但要注重标题、内容等基本要素,还要考虑学科特点。编辑出版类期刊是我国编辑出版理念传播和传承的中坚力量,对学术期刊的发展和引导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编辑出版类CSSCI期刊为研究对象,查询其微信消息的推送情况,总结阅读量大的微信消息的主要内容及推送策略,以期为学术期刊微信消息的推送提供建议。

一、编辑出版类CSSCI核心期刊微信消息推送情况调查

笔者选取了7种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并推送微信消息的编辑出版类期刊——《编辑之友》《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中国编辑》《科技与出版》《中国出版》《编辑学刊》《出版科学》为研究对象,这7种期刊恰好属于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4-2015)来源期刊。笔者全面调查了这7种期刊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微信消息,包括开始发送微信消息的时间、微信消息推送频次、微信消息的阅读量等。查询方式为,关注这7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进入公众号界面,查看历史消息,获取所需数据。为了减少误差,调查截止时间控制在2016年7月24日至30日。调查数据显示,《科技与出版》最早开始推送微信消息(2013年12月19日),微信消息的推送数量最多(595条);《中国编辑》微信消息的推送次数最多(176次);微信消息的篇均阅读量排名由高到低为《编辑之友》《中国编辑》《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学刊》《中国出版》《科技与出版》《出版科学》。笔者调查发现,这类期刊微信消息内容主要包括母刊论文、最新目录、会议通知、出版职业资格考试相关内容,以及期刊和出版业相关新闻等。

二、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阅读量大的微信消息内容

截至2016年7月30日,7种期刊共发送微信消息1341条,总阅读量为162690次。为了总结阅读量大的消息的主要特点,笔者对阅读量在500次以上的消息进行了归类,主要内容有汉语基础知识(41条)、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相关内容(7条)、编辑出版大家风采(8条)、母刊论文(44条)等,其中《编辑之友》推送的介子平老师的散文阅读量较大,但这类原创性散文与编辑出版类期刊关联不大,本文未做统计。

1.与编辑出版相关的汉语基础知识

汉语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文字、词汇、语法、标点等,是编辑出版工作者必须掌握的知识。在这7种期刊中,《编辑之友》向读者推送的基础知识受到读者广泛关注。从2015年3月20日至2016年7月23日,《编辑之友》共推送与基础知识相关的消息45条,篇均阅读量达到749次,远高于该刊消息篇均阅读量450次。如2016年5月6日推送的《编辑之友:标点符号难点整理》,阅读量高达1984次,12人点赞;2016年6月17日推送的《编辑之友:测测您的改错水平,这些成语,您能改对多少?》,阅读量1132次,7人点赞。从以上数据来看,汉语基础知识是编辑出版类期刊读者比较关注的一项内容,所以,编辑出版类期刊应该结合本刊情况,尽可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适时地推送相关消息。

2.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相关内容

2001年8月,人事处和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和《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有国家统一认证的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出版职业资格考试相关信息是编辑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关注的热点信息。编辑出版类期刊的读者主要是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工作人员及从事编辑出版研究的研究人员,所以在的微信消息中,与出版考试内容相关的消息阅读量也比较大。出版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时间为每年的6—7月,考试时间为每年的10月。所以,在此时间段推送的考试相关消息容易受到读者关注。《科技与出版》在2014—2016年的6—7月向读者推送出版考试相关信息、订阅考试用书及考前辅导的信息,为备考的读者提供便捷的服务,受到读者的关注。如其在2015年5月29日备考季推送的《出版专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即将出新版》,阅读量达到723次。《中国编辑》在考试前夕向读者系统推送的考试备考指南、考试真题及答案,也吸引了大量出版资格考试备考者关注。如2015年9月7日至15日备考的攻坚阶段,《中国编辑》连续推出9期《考试备考指南》和《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2005—2014)历年真题及答案,持续产生很大的阅读量。由此可见,推送考试相关消息要准确把握时间。

近年来,编辑出版界涌现了一批后起之秀,这些编辑出版家在其岗位上创造了非凡的业绩,是众多编辑的楷模。编辑出版大家的先进理念、工作态度、编辑出版经验以及对编辑出版界最新理论导向的阐释都是读者关注的内容。《中国编辑》母刊设有“编辑风采”栏目,主要采用访谈、记叙以及回忆录的形式与读者分享编辑出版大家的风采,包括编辑经验、先进的理念及个人的生活、兴趣爱好等,篇幅一般较短,形式比较自由,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中国编辑》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了十几位编辑出版大家的消息,如宋文、汪忠、周慧琳、韦志榕、汪家明、张纪臣、王刘纯、李毅峰、林阳、黄书元、郜宗、郝振省、沈鹏、胡小罕等。这些活跃在编辑出版界第一线的大家,有的是新闻出版广电局及编辑学会的领导、有的是出版社的社长,有的是编辑家及艺术家等,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此类消息篇均阅读量高达910次,远远超过学术期刊消息的平均阅读量。如2015年8月5日推送的《在编辑出版与学术研究中寻觅书法情怀——记大象出版社社长王刘纯》,阅读量高达2764次,40人点赞。因此,这类微信消息是编辑出版类期刊出版者重点推介的内容之一。

4.母刊论文

对于大部分期刊而言,母刊论文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必推内容。在这7种核心期刊中,除了《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其余6种期刊推送了母刊论文。因此,笔者特意调查了这些学术期刊所推送的阅读量较大的母刊论文,根据阅读量、点赞数、信息来源、推送时间进行了综合排列,总结归纳出普遍规律——阅读量较大的文章最好经过专门的总结提炼,同时具有“实”“新”“全”的特点。“实”——实用性强,编辑出版工作者可以将其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如阅读量排在第1位的《书稿质量检查与编辑加工要求》,该消息从书稿质量检查的文字和体例要求入手,详细阐释了编辑加工的原则、具体要求和灵活变通等相关经验,对新入职的图书编辑业务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阅读量排在第2位的《编辑的责与守——以文学编辑为例》,该文作者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事文学编辑工作30多年的编辑大家,她现身说法,以自己编辑出版的作品《历史的天空》《尘埃落定》为例,讲述了一个优秀的编辑应具有的几种能力,即与作家沟通的能力、强大的忍耐力及选题组稿策划的能力,让普通图书出版编辑受益匪浅。阅读量排在第3位的《论编辑的“编界”与质检的“罚点”——兼“华东师大版质检补充办法”解读》、排在第5位的《出版精品是这样打造的——基于编辑工作视角的思考》,以及排在第9位的《论编辑的学养》,其文章内容与编辑出版工作实际紧密关联,能给编辑出版工作者的实际工作提供帮助和指导。“新”——新媒体、新理论、新规划。新媒体是编辑出版类期刊关注的热点。如阅读量排在第4位的《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活力何在?》和排在第8位的《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发表了与新媒体有关的内容。排在第6位的《关于“十三五”新闻出版科技体系建设思考》则阐述了编辑出版领域的新规划和导向,这些新媒体、新理论、新规划往往容易受到读者关注。“全”——编辑出版领域研究的全面总结。这一类信息相当于综述研究,读者可以从中获知编辑出版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如《2014年传播学十大热题》就是对2014年传播学的全面总结。因此,笔者建议编辑出版类期刊在母刊论文的微信消息推送上多考虑具有以上特征的论文。

5.其他

除了以上内容,编辑出版界的新政策、重大新闻及培训通知等也是读者关注的内容。如2015年12月28日,《科技与出版》第一时间推送了《北京市数字编辑首评职称》的消息,由于这条消息关系编辑出版者的切身利益,受到大量读者的关注。因此,这条微信消息赢得了这7种核心期刊微信消息的最高阅读量——浏览2937次,16人点赞。另外,按照国家规定,已获得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人员还要接受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以提高工作能力。根据《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规定,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72小时,其中面授形式继续教育不少于24小时。可见,继续教育培训的信息也是读者关注的内容。

三、提升期刊微信消息阅读量的策略

无论是传统期刊时代还是新媒体时代,优质的内容都是提升阅读量的法宝。但是,新媒体时代,信息要得到更广泛的传播,除了优质的内容,还要依靠一些传播技巧。

1.准确定位读者,满足读者阅读需求

微信消息发送之前,学术期刊推送者应做好读者群体的定位,做到有的放矢,通过各种渠道调查读者关注的内容,尽量结合期刊自身的特色推送读者所需要的微信消息。学术期刊是小众化、专业化的期刊,读者一般是所在学科的工作者和研究者。如编辑出版类期刊,主要读者是编辑出版工作者及编辑出版研究人员等,这类读者一般关注两个问题:实务和科研。编辑出版类期刊应尽量结合这部分读者的需求及刊物自身特点选择和推送微信消息。如《编辑之友》的汉语基础知识、《中国编辑》《科技与出版》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消息都与读者紧密相关,因此,这类微信消息获得了较大的阅读量。

2.加工图文消息,满足读者浅阅读要求

在学术期刊微信消息推送方面,移动终端硬件条件的限制决定了学术期刊微信消息阅读以浅阅读为主。所以,篇幅较长的微信消息最好经过编辑加工,以满足读者的浅阅读需求。在微信消息阅读界面,信息标题及配图是决定读者是否阅读的第一步,尤其是标题,要生动有趣、简洁直观,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微信标题字数可控制在64字以内,但有研究认为,为方便转发和阅读,微信标题字数控制在14字以内更好[2]。比如《编辑之友》推送的母刊论文阅读量较大,在阅读量500次以上的母刊论文中,《编辑之友》的论文占比近三成,这与其对母刊论文进行二次加工之后再发送有关。如《编辑之友》推送的微信消息《如何看待排行榜》,该标题简洁直观,以疑问句形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量高达926次,而这个微信消息的原文标题为《摒弃排行榜:走向科学评价的第一步》。另外,笔者建议信息推送界面设计应简洁直观,最好以作者姓名+简短标题+配图的形式呈现,其他信息过多反而会干扰读者阅读。配图最好与标题互补,且能美化界面。文章内容最好有专门的编辑人员整理加工,将核心内容呈现给读者,而不是简单地掐头去尾。如果篇幅过长,可分多次推送给读者。总之,母刊论文的推送必须考虑读者浅阅读的需求。

3.找准时机,向读者推送相关信息

结合节日及热点事件推送微信消息,容易引起读者关注并引发共鸣。比如《编辑之友》向读者推送与各节日相关的出版物,母亲节推送的《编辑之友:追忆逝水流年(58)——邮票上的母亲节》,阅读量达到928次。有关出版考试的信息应尽量在每年的6月至10月推送。如《科技与出版》与《中国编辑》在这个时期发送的消息阅读量较大,与其形成对比的是,《科技与出版》在2014年4月了8条、在2015年4月了7条关于资格考试的消息,阅读量都不大。因此,微信消息的推送也要选好时机。

四、结语

对于学术期刊而言,微信消息推送的最终目的是树立期刊的品牌形象、增加编辑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推荐优秀文献并拓展读者范围,在传播科研成果的同时,引导和辅助读者开展科研工作,促进行业发展。但目前编辑出版类期刊微信消息推送的情况并不乐观,还有相当一部分微信消息的阅读量仅有几十次甚至十几次,一些微信消息推送的价值不大。如何维持每条消息具有稳定且较大的阅读量是消息推送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编辑出版类期刊首先要做好读者定位,选择读者关注的内容,其次在推送形式和推送时机上要运用一定的策略,才可能真正提升阅读量。

参考文献:

编辑技术论文篇(9)

0 引言

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是一种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1]。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学术期刊面临着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此种形势下,对充分发挥我国自然科学期刊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时代要求。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是交流与传播自然科学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新的形势下,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只有紧跟时代的发展,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的完成编辑工作,进一步开拓创新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工作的新局面。

1 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

科技期刊担负着缔造中国科技文化的选择、优化、传播与积累的重任[2]。作为出版工作者,期刊编辑肩负着社会责任、政治责任以及文化责任。因此,期刊编辑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明确的政治方向,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现、世界观,时刻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3]。

编辑的政治素质主要指编辑人员如何紧密结合编辑工作实际,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4]。

对于学术期刊,人们一般认为社科类学术期刊比较容易出现政治问题,而对于自科类学术期刊则稍有忽视。文献[5]中舒干列举出了一些自科类编辑人员因对政治问题的忽视而出现的政治错误。笔者也曾在期刊校对过程中遇到作者将台湾、香港的股票数据与欧美国家的数据进行对比,而在文章的图题里面因为疏忽将以上两个地区和其他国家统一写成了多少个国家的对比图,在文章编辑过程中却没有发现。因此,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更应该重视从细节处发现政治问题,这就要求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有良好的政治判断力。

2 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

学术期刊编辑的编辑业务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期刊质量的高低,最终影响到学术期刊的学术效果和社会效果。因此,学术期刊编辑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编辑业务能力[6]。

期刊编辑出版的双层学科性质决定了期刊编辑人员既要具备学科专业业务素质,也要具备编辑专业业务素质[5]。关于期刊编辑的业务素质,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4,7-11]。笔者认为,期刊编辑的业务素质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即:狭义上的业务素质和广义上的业务能力。狭义的业务素质如文献[2]中所提出的,包括:①语言文字修养,②论文审读与编辑加工能力,③现代化办公能力;而广义上的业务能力包括选题策划能力、编辑加工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特别是要对市场发展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12]。

无论是狭义上或是广义上的理解,总体来说,一个合格的、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应该既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通晓编辑工作的规律[6];同时,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技日新月异,自然科学学术编辑又必须要有过硬的英语技能,并且还要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

首先,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要有与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发展相匹配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合理的知识结构。一般来说,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大多分为两类:综合类和基础学科类。综合类学术期刊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电子学、环境科学等各种自然科学学科,如:《中国科学》杂志。基础学科类一般只涉及某一种或者几种相互交叉的自然学科,如:《数学学报》、《物理学报》等。无论是综合类还是基础学科类的学术期刊,都对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要求。现在我国学术期刊的编辑,尤其是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许多已有硕士甚至博士学位,极大部分都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在我国现代社会中是一支科学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专业知识都基本满足要求。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需要在已有专业知识基础上努力成为自身学科的“专家”,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学术素养,及时更新各种自然科学专业知识,调整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一名“杂家”,从而更好的完成编辑工作,为读者服务。

其次,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要通晓编辑工作的规律,具有较强的编辑业务能力。一般来说,期刊编辑主要是熟练掌握编辑出版学科知识及详细了解国家关于出版方面的方针、政策。而对于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来说,学术文章中涉及到的数理公式较多,变量符号、图表更是数不胜数。由于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完全掌握所有的自然学科知识,也不可能像电脑硬盘一样存储大容量的数据,因此,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需要更多的将自然科学常识与编辑理论常识以及编辑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运用,指导日常的编辑活动。

最后,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要有过硬的英语技能,并且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现代科技迅速发展,无论是稿件由纸质版变为电子版还是接收方式由邮寄变为互联网接收,都显示出期刊编辑工作方式的改变。现在我们面临的是计算机网络,是多媒体世界,是电子出版物,这些都要求期刊编辑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的应用,从而使期刊编辑工作更方便,更大程度上的提高编辑工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于自然科学学科来说,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国际间的交流变得更容易,因此要求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要有过硬的英语技能,做好国内与国外学者交流的纽带,从而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3 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对于期刊编辑来说,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娴熟的编辑业务技能[6],同时也要有道德素养,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高度的敬业精神,使自己所编辑的刊物成为对读者、对社会有积极意义的精神食粮[13]。

期刊编辑的职业道德是用来维护编辑与作者、编辑与审稿人、编辑与读者、编辑与编辑群体等相互关系和利益的准则[14]。

为此,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只有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奉献精神,以质量为标准选稿,始终坚持为作者、读者、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保证期刊质量严格把关,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精品力作。

4 结语

总之,在这个改革与创新的时代,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必须要与时俱进,敢于开拓,勇于实践,不断加强各种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在编辑工作中大力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促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与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的发展相适应。

参考文献:

[1]夏桂霞.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劳动的素质特点和责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0(3):150-154.

[2]刘翠玲.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及其优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0):101-103.

[3]郝春艳.关于期刊编辑素质的几点思考[J].媒体与传播,2008,

12:185-186.

[4]杨静,陈海林.浅论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6,22(3):216-218.

[5]舒干.再谈期刊编辑人员基本素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4):116-120.

[6]李爱民.浅谈社科学术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6(3):104-106.

[7]范蓉.科技期刊编辑的劳动性质、业务素质及价值探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S2):117-119.

[8]邵舒扬.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山西科技,2012,27(1):27-28.

[9]段玉玲,李玉琴,尹陶.科技期刊编辑素质的优化[J].安徽冶金,2003(2):22-24.

[10]蒋红燕,苏振礼,王克平,张哲,李科.科技期刊编辑主观创造性的发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5):919-922.

[11]司丽琴.现代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J].学报编料论丛,1999:183-186.

编辑技术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205 文献标识码:A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ci-tech Periodicals and Create High-quality Goods

LIU Jianjun, LIU Lijun, ZHAO Tingting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 editorial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power plant", Jinan, Shandong 250014)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is faced with severe challenges,How to seize the opportunities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ness has becoming an urgent task that the current sci-tech journal workers faced with.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power plant" journal, this paper expounds how to expand journal contribution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manuscript.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Quality of the Manuscript; high quality articles; editor quality

科技期刊不仅是科研成果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工具,同时也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科技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几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科技期刊也如雨后春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据统计,我国目前出版标有国内统一刊号和内部标准印证号的科技期刊有5400余种。①到今天,科技期刊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已成为当下科技期刊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本文结合《内燃机与动力装置》期刊多年办刊经验,对如何扩大科技期刊稿源、提高稿件质量方面做了阐述,也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期刊的办刊水平,提升学术质量,打造一个专业性强的精品期刊。

1 开拓多种渠道 吸引优质稿源

由于内燃机的专业性强,而相关专业期刊较多,学科之间的稿源竞争性也较强,为此编辑部人员需要不断开拓渠道,扩大稿源,并从现有稿件中,择优录用。

1.1 参与学术交流

准确把握本学科的学术前沿是科技期刊质量建设的重要基础。科技期刊编辑部通过参加各类学术交流会议,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科前沿,进而优化稿件结构,同时也可以提升编辑部编辑人员的素质。我期刊编辑部通过参加华东四省一市内燃机学会联合学术年会、中国内燃机学会学术年会等行业内学术交流会议,在参会期间发放部分期刊,扩大期刊影响力,吸引部分优质稿源。和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听取他们对我刊发展提出的一些建议。并通过交流,把握行业内各专家学者主研方向以及当前热门的技术,此类专家学者所撰写的论文学术水平高,能够代表相关领域的学术前沿,有针对性地向他们进行约稿,也有助于提升期刊的学术水平。

1.2 建设高素质作者队伍

优秀的科技期刊离不开优质的稿源,而优质的稿源则离不开优秀的作者。科技论文的主要撰写者不外乎来自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和各个企业,因此加强同各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则显得尤为重要。

本刊编辑部历来重视和各大院校及企业的联系。首先,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借助山东内燃机学会的平台,和山东省省内各个院校以及各大内燃机整机和零部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各个企业设立联系人队伍,以便及时了解企业的研况并向编辑部推荐优秀论文,例如潍柴控股集团每两个月定期向编辑部推荐两到三篇该企业技术人员撰写的论文,经过审核后在我刊发表。本刊编辑部也和山东省各大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刊发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撰写的论文。

同时,对于其他向本刊投稿的作者,编辑部一律坦诚相待,加快审稿进度,缩短作者等待时间。对于撰写论文水平较高的作者,根据不同研究领域、地域分布等情况,本刊设立优秀作者库,加强感情投资,定期向优秀作者赠阅期刊,发送约稿函,向作者约稿。

2 杜绝学术不端 提高稿件质量

在阶段,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一般包括:抄袭剽窃、故意隐匿重要参考文献、一稿多投、署名不当、虚假数据、引文标注不合理、同一科技成果重复发表、请人撰写论文等。②

随着论文稿件数量的增加,稿件的质量也呈现出良莠不齐的态势,同时,在科研成果的发表阶段,各种(下转第96页)(上接第57页)学术不端行为也不断增加。这给科技期刊质量的提升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2.1 通过不端文献在线检测,控制稿件质量

本刊编辑部于2012年和CNKI科研诚信管理系统研究中心签约,进行来稿“学术不端文献”在线检测,及时检索出疑似不端论文,有效遏制了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文献在我刊的刊发,③参引率超过30%的稿件,视稿件具体情况:对于论文系原创性,有作者独立观点,且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稿件,则返回作者修改。对于大篇幅抄袭他人论文,且无独立观点和科研成果的文章,则直接退稿。

对于已投稿件,作者要求更改署名或者更换单位及职务、职称的情况,编辑部则要求该论文第一作者出具书面说明材料,理由正当合理的,则予以修改。

2.2 不断完善审稿流程,注重审稿专家队伍建设

由于稿件评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因此稿件进行审稿专家外审是确保论文原创性、研究成果时效性、提高期刊质量的重要环节。本刊编辑部设立了完善的稿件审阅流程,并建立了完善的审稿专家队伍。编辑部聘请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潍柴控股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等知名院校和企业的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作为本刊审稿专家,并颁发聘书。根据各个专家的研究领域、专业水平以及时间和精力等分配稿件。确保每篇稿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审阅。

科技期刊的发展是建立在相关科技发展和编辑人员良好素质的良性互动基础上的,编辑人员的专业素质及能力,直接影响期刊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一般来说,普遍认可的编辑标准有三条:一有专业知识,二有能有效地将本学科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结合并运用到实际的能力,三具有良好的人格品德。④自创刊以来,本刊编辑部就注重期刊编辑素质的提升。不断学习内燃机领域相关专业知识和最新科研动态,编辑部每年安排编辑人员到山东大学学习内燃机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不断学习期刊编辑的相关知识,以此提高编辑的业务水平,编辑部每年参加山东省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和新闻出版总署网络远程继续教育培训。同时加强编辑道德建设,提倡乐于奉献、忠于职守、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避免了期刊编排过程中出现的专业性错误和编辑错误。

4 结语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科技期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期刊质量,走精品期刊之路是必然选择。本文概述《内燃机与动力装置》期刊办刊经验和实践,和各位同仁交流学习。

注释

① 戴良香,郑亚萍,田云云等.坚持办刊宗旨 努力提高期刊质量――《花生学报》的办刊实践与经验[J].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第19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

编辑技术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4-0729-02

Research on Medical Journals Information-Based Edit Mode

REN Zhong-qin【sup】1【/sup】,LING Na【sup】2【/sup】,LI Li【sup】1【/sup】,QIN Fang【sup】1【/sup】

(1.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847, Liaoning, China;

2.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032, Liaoning, China)

Abstract:In the information age, although the basic functionality of editor did not change, but the editorial mode and means will change, medical journal work patterns faced the problem that how to improv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editor-ship. We research how to make us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o improv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improve medical journals information-based edit mode by system theory and management science,and raise new medical journals information-based edit mode,thus built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medical journals.

Key words:editorial work mode;information;medical journals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为医学期刊编辑工作提供了工作模式信息化现代化发展条件,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于期刊的编辑以后,使期刊编辑与经营管理现代化实现了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提升。笔者自2009年10月对《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进行了编辑工作模式信息化改革,现将取得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介绍如下。

信息化的概念最早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首先是由一位日本学者提出来的,1963年,日本学者Tadao Umesao在《论信息产业》的文章中提出“信息化是指通讯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的“信息化”概念是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 等给信息化所下的定义是:“信息化是指人们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达到较高的程度,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推动人的智能潜力和社会物质资源潜力充分发挥,使社会经济向高效、优质方向发展的历史进程”。编辑工作模式信息化代表了一种现代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从而使得编辑的智能潜力以及劳动效率被充分发挥,个人行为、组织决策和社会运行趋于合理化的理想状态。

2 医学期刊工作模式发展方向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目前一些编辑部正在实现编辑工作模式的信息化与现代化,但大部分编辑部仍采用传统的编辑方式,排版输入程序多次重复、校对次数反复、出错的概率明显增加,并且由多次重复造成的精力和时间以及财力极大浪费,出版周期较长等等诸多问题。传统手工编辑缓慢、编辑效率低下与编辑任务的繁重形成鲜明对比,运用现代化的编辑技巧改革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编辑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而不断变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期刊编辑工作手段与过去发生了很大变化。征稿、来稿登记、审稿、组稿、加工整理、稿件的编排、稿件的印刷、稿件检索、期刊的出版、发行等大量信息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内,这极大地方便了期刊编辑的工作,使编辑从大量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sup】[1]【/sup】。因此,作为期刊编辑,只有深入研究和全面掌握这一创新的、现代化的工作方式,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总的来说,信息化浪潮给期刊编辑工作带来的,不仅仅是思想观念上的革新,同时为我们提供了编辑手段创新的可能。我们只有主动地、深入地、全面地将编辑过程遇到的问题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结合起来进行调查研究和思考,并采取科学合理的工作技术手段,才能使编辑工作提高效率,提高编辑质量。只要利用好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突破已有的工作模式,有效改进工作流程,传统期刊就可以与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机融合,从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 医学期刊信息化工作模式实践研究

2009年10月份,我们以《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为载体,进行了期刊信息化工作模式实践研究。在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因为我们期刊的稿件都是中医药稿件,所以编辑人员所修改的格式部分有大量重复内容,往往是这篇稿件出现的问题,在另一稿稿件中又重复出现,编辑人员做的许多是重复的工作。针对这一现状,笔者首次提出编辑工作的“批量化修改”理念,即将某一期的稿件合成一个大的Word稿件,对编辑工作中出现的相同的问题进行“替换”修改,这样的“替换”不是机械简单的替换,而是需要与日常编辑工件中积累的经验结合起来。比如作者来稿中基本上都是写“粘膜”,而期刊修改要求改为“黏膜”,如果从一期几百页打印初稿中完全找出“粘膜”这样的错误,是会花很大的精力和时间的,而且是有可能落掉或没看出来,难以保证质量,但是如果在一期合在一起Word稿件中进行全部“替换”修改,则完成只在毫秒之间,而且是绝对不会有疏漏的。“批量化修改”有的是可以一次性全部修改完成,而有的则是只能部分修改完成,比如单位“ml”,我刊要求格式统一改为“mL”,如果直接将ml全部“替换”修改为mL,则会将英文单词中含有ml这两个字母的英文单词中的ml都改为“mL”,产生编辑修改性错误,因此需要注意修改中的唯一性,如g/ml、mg/ml、mmol/ml这样的单位比较多,因此可以选择/ml改为/mL,/ml具有唯一性,不会修改英文中的ml,剩下需要修改的ml则需要在纸样精校中修改,但所剩需修改之处已很少。这样“批量化修改”与纸样精校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和编辑工作质量,体现了“高效率”、“高质量”的改革原则。

编辑修改稿件是第一步的工作,修改之后还需要与作者沟通,共同解决文章的问题,提高文章质量。现在不少期刊依然是用邮寄纸样校稿的方式进行沟通,而本刊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与作者沟通,而且是在同一个Word稿件上共同修改,即作者修改回来的稿件可以直接用于排版,发送Word稿件是用WPS文字上的发送邮件功能进行发送,非常简单、快捷,本刊排版采用国际上流行的Indesign排版软件,最终定稿后可直接出PDF发至作者的邮箱中,请作者作最终的核对。在实际工作中,总感觉要是有一款软件能够把我们工作中所需要功能全部概括那有多好,这样可以实现编辑工作的高效、快速、准确。然而现实中是不可能有这样功能齐全而强大的软件,这样的软件研制费用高昂而用户群相对较小,所以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所以我们在实践中总是运用大公司的成熟软件的某一项功能来完成我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将Word、WPS、Outlook、Adobe PDF、Adobe Indesign、Photoshop等软件的部分功能来对应解决编辑过程所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使各个软件有机地融合成为一个大的编辑用软件系统,有效地形成了编辑的“高效率”、“高质量”工作的有效途径,大大提高了编辑的工作质量的同时,也给作者修改和核对稿件、提高稿件质量提供了简便的方式。

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优化编辑模式,运用计算机技术对稿件进行“批量化修改”,同时与稿件纸样精校相结合,让计算机更多地替代人工劳动。运用网络技术,使传统的期刊编辑的工作过程由单向的封闭流程,转变成一种带有显著的交互性的双向或多向的信息流通方式。

4 信息化改革对期刊的影响

医学期刊编辑工作模式信息化改革对于期刊编校质量有重要作用,“批量化修改”与纸样精校相结合,大大提高了期刊论文质量,进而提高整个期刊的编校质量,高质量的期刊会吸引高质量的论文投稿,有了高质量的论文投稿,就可以建立期刊所侧重学科的特色栏目,而特色栏目可以吸引更多高水平的论文,这是一个双向的相互促进的过程,高水平的论文会增加被引用的频率,我们知道期刊论文被引量影响因子期刊论文被引量/期刊论文可被引量,一本期刊所载论文被引用的量是影响因子的重要指标,增加所载论文被引用的频率就是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质量是期刊发展的根本,高质量期刊更易建立期刊特色栏目,形成品牌效应,所以医学期刊编辑工作模式信息化改革是提升医学期刊的品牌美誉度及期刊影响因子的重要有效途径。

5 讨 论

在网络环境下,尽管编辑的基本功能并没有改变,但编辑的工作模式和手段会发生变化【sup】[2]【/sup】。在网络传播的条件下,运用网络技术的各种手段于编辑活动中,势必给编辑手段、编辑模式带来巨大的变化。而编辑模式的变革,也必然引起期刊管理模式的相应变革。编辑通过选题策划、组稿、审校、加工等环节实现对载体信息的整序和优化,通过对信息的过滤来控制社会信息传播的总量和质量,在现代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能够把最有价值的信息、最优秀的信息产品传播给受众。在网络环境下编辑工作模式和期刊管理模式的优势明显,编辑部的运作机制如何跟随时代与技术发展进行嬗变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以网络为代表的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必将引发学术期刊编辑办公模式和管理观念的变革。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统筹是针对被管理对象的整体全局所作的首要的和统一的筹划。“统筹学”广泛应用到企业战略管理、医疗、银行管理等管理领域。本课题研究不是单独研究编辑流程的某一部分,而是把整个期刊工作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研究,运用统筹学、系统论等原理优化编辑模式和期刊管理模式,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效率、提高质量,使整个系统运行更加和谐,提高学术期刊杂志社的内涵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