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双语课程教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30 11:28:44

双语课程教学论文

双语课程教学论文篇(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各种国际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需要大量既懂外语又有专业知识的国际化人才。为了使高等教育能够适应这一需要,培养出国际化的人才,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2007年又明确指出:“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开办双语课程,培育双语人才,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双语教学的热潮。在此背景下,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便应运而生。组织行为学课程开设双语教学,开创了全新的“教”与“学”的思路,学生通过对原版教材的提前预习及仔细阅读,再通过授课教师的英文授课,学生能够以英文的思维方式思考国外的原著学科,能更好地跟踪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与方法,保证组织行为学学科知识的及时更新。同时,也有利于传达组织行为学核心知识和核心理论,增强对世界一流学术大师及其思想的了解,把握学术精髓。然而,在取得种种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在实际教学中碰到了许多因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严重阻碍了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并明显制约了双语教学效果的提高。有鉴于此,本文将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所涉及的跨文化教学进行探讨,并给出一些对策建议,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双语教学与跨文化的关系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在学习母语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 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双语教学中,由于语言具有交际功能, 当交际的双方分属于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时,就产生了跨文化交际。同时,又由于各个民族的语言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本民族文化的印记,所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知识的时候,就是习得这个民族的文化和他们的传统。所以双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是紧密联系的。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教育是重要的环节。由于双语课程不仅承担着语言能力目标的实现,还承担着专业知识目标的提升。因此,在双语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以上两个目标,就有必要在双语课程中渗透文化知识,进行跨文化教学,从而将学生培养成掌握学科知识的双语人,双语文化人。

另一方面,英语大师王佐良先生曾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因此,语言教学不仅仅要掌握“语言规则”(the rules of the language as code),即:懂得语法正确与否,而且还要掌握“语言使用规则”(the conventions governing the use of the code),即:决定语言是否得体。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对比,加强跨文化知识的导入,才能使学生对西方社会逐渐形成系统、全面的了解。进而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密不可分。在双语教学中,由于母语和目的语所蕴含的两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文化取向、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许多语言现象单单从语言本身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具体来讲,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课程知识点的理解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往往是和我们人类社会联系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范畴。由于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大多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因此,学生对于该门课程双语教学知识点的理解就和目的语(大多为英语)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关。也就是说,文化差异对学生在理解双语教学知识点时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当笔者在给学生讲解霍夫斯泰德评估文化的五个维度时,其中有一个维度是各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长(短)期取向(long-term orientation & short-term orientation)。长期取向是指人们总是想到未来,而且看重节俭、持久与传统,而短期取向是指人们看重此时此地。由于我国的社会环境和传统教育,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长期取向比短期取向更可取。考虑到文化差异,笔者告诉学生,美国是一个多元国家,允许各种文化共同存在。按照组织行为学的观点,长期取向并不一定比短期取向更可取。短期取向下的人们更容易接受变革,他们对于工作的忠诚度也很稳定。因此,长(短)期取向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价值观取向,它们共同存在,其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这样,就让学生对该知识点有了准确的理解与把握。

(二)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进行组织行为学双语学习的思维习惯

具体来讲,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语篇分析和词汇理解两反面。一方面,学生倾向于总是潜意识的拿所学语言与自身母语进行比较,导致无法跳过难句或语法,而对整个语篇的含义进行分析。大学生是成年人,他们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模式早已定型。关键不在于是否迁就学生的习惯性思维(汉语思维),而在于帮助并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新的认知方法(学习第二语言)。另一方面,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一个民族文化概念的指代方式,它最容易受到文化渗透。学生受困于中式的词义理解,往往难以领会一些西方语言的词义。例如,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材中,多处涉及到“宣传”这个词汇,例如“广告宣传、新闻宣传、公关宣传、产品宣传和企业宣传”等等。汉语里“宣传”指的是“对群众说明和讲解,使他们相信并且跟着行动”。而英语词典中对“propaganda”的定义是“政治团体为影响公众所散布的信息。通常是夸大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可见,“宣传”一词在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有着不同的褒义和贬义,从而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所以,“产品宣传”用的是“product promotion”,而不能想当然的认为是“product propaganda”。

(三)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教材的案例理解

案例教学法是不少课程讲授中颇为常见的方法。然而,西方原版教材对一些案例的选用表达常有别于我国的本土教材,经常会由于文化的差异而让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不准确。在组织行为学的双语教学中尤其如此。如在讲授“群体冲突”一节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学生们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对“冲突”这个概念的理解还停留在“冲突的存在是管理不善的结果,应当避免冲突”的认识上。如果就理论解释理论,学生们是很难接受“冲突从绩效的角度,是可以产生价值的”这一观点的。为此,笔者在课堂上就我们学校如何充分利用竞争手段,通过增加工资、奖金、表彰、晋升、待岗等形式,产生积极意义的“冲突”、创造新局面的实例,借用我们自己的文化,说明了“冲突是任何组织都不可避免的,且往往是保证高绩效所必需的”、“冲突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有从绩效的角度,才能判断冲突的价值”等观点。

三、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进行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双语教学面临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克服畏惧心理的难题,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引入跨文化教学。在双语教学中,通过文化比较和文化差异分析,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西方文化下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从中体会到二元文化的有趣差异;另一方面,还可以推进学生的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前提,以教材为基础,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方式。将跨文化教学引入双语教学,能够促使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沟通活动解难释疑,使学生形成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双语教学,既是一门学科基础课程的知识技能传授,也是对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许多语言学家经过研究,普遍认为除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还需要培养他们的文化能力。当前大学生普遍表现出英语交际能力差,沟通自信不足,过分偏向英语应试教育。只有将跨文化意识充分融入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英文问答、讨论、演示和课后英文写作等,才能使学生的交流沟通水平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得以提高。

(三)能够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文化感悟

文化通识和个人修养越来越成为国内外本科生教育的主要指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便是一种文化,而一种文化便是一种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以文化作为感召力的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更宽广的课程领域接受两种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摆脱传统狭隘观念的束缚,形成一种对文化的潜在反应能力,以开放的心态和跨文化的素养迎接全球化社会所带来的诸多挑战。

四、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进行跨文化教学的方法

由于缺少西方国家的语言环境,在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双语教学中,学生不能身临其境的去学习和感受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这就要求教师要设法在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将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导入教学过程。

(一)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

要在双语课堂上努力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敏感性。如对许多中国人来说communism,collectivism,interdependence等都含有正面积极的意义,但这些对西方人来讲却含有反面、消极的意义。相反capitalism,bourgeoisie,landlord,ambition等对中国人来说有一定的贬义,而对西方人来说则带有褒义。这些词汇在不少社会科学中都较为常见,如果忽视或轻视了这一点,本身也会对学生的课程内容理解产生障碍。而一旦正确引导学生分析中西方学者这种文化背景和学理的差异,将有助于其形成双重文化的学习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具体的“情境”和“语境”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极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跨文化管理活动的视频资料、模拟组织行为学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将组织行为学实践中的跨文化冲突展现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跨文化管理实践的情景。教师也可以担任其中的一个角色,这样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可以体验跨文化的实践活动。

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上很重要的是要营造出双语教学的氛围,这种氛围既包括了课堂知识点的双语讨论和辩论,也包括对课程案例的现实模拟表演。前者能够锻炼学生用西方语言进而到用西方思维来考虑问题,激发其用英语表达观点的愿望。后者则是将整个教学过程组织成近乎实际的交际活动,让学生体会在不同场景下应该讲什么,从而达到良好的双语教学效果。

(三)教师应该同时熟悉专业课程材料和西方文化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意识的学生。而双语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课程熟悉程度和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与其他的非双语教学的课程不同,组织行为学引入双语教学,还要求教师更加熟知西方的一些文化故事和名人名作。这既考验着双语教师多学科的知识广度,也要求其花更多精力进行备课工作。如果教师不能在授课前进行充分地查阅和注释,也就无法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章。

(四)鼓励学生进行多渠道自主学习

双语教学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仅仅依靠每周一、两次的课堂讲授,学生的英语思维是不可能形成的。这就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自主阅读西方经典文化名著,观看反映西方文化生活和历史的电影、电视剧,并多浏览英文的知名媒体网站和主流论坛。同时,在生活中有意愿与西方人士和一切西方元素的事物进行接触,从而自发创造感受跨文化差异和熏陶西方文化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钱 芳,俞丽伟.高校管理学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2009(12):103-105.

双语课程教学论文篇(2)

 

一、引言

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在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同时针对一些特殊专业和方向还提出了具体的指标要求:“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要达到所开课程的5%至10%”。无疑,这是针对新形势下,教育部给各高校下的“新任务”,目的是为了要培养外向型、应用型的国际人才。随着我国对于国际事务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国家不仅仅需要能够掌握各门专业知识的人才,更需要这些专门人才能够走向国际,迎接机遇与挑战。那么首先考虑到的就是要过“语言关”。因此,双语教学“遍地开花”,各高校纷纷开始开发双语课程,而双语教学也就渐渐成为各高校进行对外宣传,提高知名度的一件“法宝”,进而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必备条件之一。

二、相关基本概念

(一)《国际结算》的性质

国际结算是一项国际银行业务,指为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或跨国转移资金而通过银行来完成的跨国(地区)货币收付活动。《国际结算》课程教授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国际结算的工具、国际结算的方式和国际结算的单据。

(二)双语教学的概念和起因

现在针对双语教学的理解,一般都来源于由西格恩(Siguan)和麦凯(Mackcy)(1999)给出的定义:“‘双语教学’这个术语教育学论文,是指一个把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教育体系。其中的一种语言往往是——但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①]那么,在我国,这两种语言,多数则为汉语和英语。

之所以会提出双语教学,根据不同的课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两种解释:一种是指双语教学是“手段”,即一般指的是非外语专业的学生学习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时,为了提高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而以“双语”作为新型教学手段;另一种是指双语教学为“目标”,即一般认为是针对外语类专业的学生,他们在校学习的目标即为掌握外语,那么通过“双语”甚至于“纯外语”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并达到掌握另一门语言(外语)应用方法和技巧这一目标的过程。

三、《国际结算》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利弊分析

(一)有利之处:

1. 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现行的本科《国际结算》课程教授的核心部分就是在于国际结算工具和国际结算的方式这两大块。其一,国际结算的工具就是票据。票据起源于欧洲,成熟于欧洲,国内有关规范票据的法律法规,包括票据的制成、行为等在国际上均以国外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其二,国际结算的方式包括三种:汇付、托收和信用证核心期刊目录。其中任何一种方式的应用都有相应的国际惯例和规则进行约束。因此任课教师在进行双语教学的备课过程中,为了加深对于课程的理解,上好课,那么就必须要多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双语素质,过“双关”——专业关与语言关。

2.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国际结算》双语教学从一开始就可以吸引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这部分学生之所以能够对双语教学产生兴趣,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专业课本身的重要性。《国际结算》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身就比较抽象,有一定的难度,初学者看着厚重的课本已心生恐惧,更何况还用双语进行教学。因此部分学生为了学好专业课会格外用心;二是源于对于英文的兴趣。部分学生偏科严重,唯独对于英文有兴趣,因此,利用双语进行专业课的教学,则可以通过他们对于英语的兴趣来带动专业课的学习;三是挑战精神作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少数学生平时表现一般,但是对于双语课程却兴趣满满。因为他们认为有难度的事情才值得挑战,而双语教学则是其中一件有难度的事。

3.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国际结算》课程的双语教学利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一来因为提高了专业学习的难度,比如《国际结算》中票据的制作,根据案例教育学论文,或许学生可以较为顺利地完成中文版的票据制作,但是换成英文格式,很多学生则无从下手了,因此就强迫学生更加专注于课堂上的教学;二来因为双语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吸收消化专业知识,也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教授,因此课堂就变得更为丰富多彩,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有利于专业与课程本身的建设

目前《国际结算》课程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高校或是才刚开设此课程,或是选择采用中文教材进行教学。为了提高《国际结算》的教学质量,学校就必须着手努力建设一支合理的师资队伍,开发合适的配套教材、教辅,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等等,这样就有利于这一课程及相关专业的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

1. 师资跟不上

《国际结算》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若进行双语教学,除了类似一般课程中要求教师要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和英文基础之外,还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国际结算实践经验。比如在讲授国际结算方式之一——信用证时,就要求教师除了能够依据UCP600解释信用证的操作过程,实际上更需要教师能够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引导学生熟悉信用证应用的背景、具体操作流程以及如何催证、审证、出货和制单交单等等环节。前面的两个要求已经让任课教师备课量翻番,压力倍增,更不用说还要兼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问题多多。

2. 能接受的学生面不广

目前高校的在校生中,从小学开始接触英语的为数不多,即便是后来英语学习好了,也不一定在专业方面好。所以,在进行《国际结算》双语教学时,仅有小部分学生能够真正听懂并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余下的大部分学生或死记硬背,或一知半解,或干脆放弃,教学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

3. 教材建设落后

“好马配好鞍”,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双语教学就应该搭配使用适合的双语教材。目前很多高校在《国际结算》课程的双语教学中仍然是采用中文教材,或是不适合本校实际的外文教材。诚然纯粹的中文教材让学生无法确切掌握《国际结算》的国际通用表达和应用,达不到教学效果。同样教育学论文,不同层次的高校有不同层次的教学目的,不合适本校实际的外文教材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4. 考核方法单一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国际结算》(双语)这门课程的考核,由于各种原因,仍然是以笔试为主。那么如何体现双语教学的初衷,如何考查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如何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四、解决的方法

(一)建设高素质的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

将《国际结算》课程的建设纳入院校发展的总体规划,针对上述的《国际结算》课程的特殊要求,学校就要从三大方面来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是积极引进国内或国外高校该课程的主持人或是骨干教师,充实师资队伍,同时带动本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二是,定期选派参与双语教学的教师参加培训或是到国内,甚至国外进修学习或是交流,以提高教师的双语以及专业素质;三是,提供教授本门课程的教师进行企业实践交流的机会,进入银行或是外贸企业感受学习真实的操作环境,才能为学生带来实际生动的讲解,深入浅出,提高教学效果。

(二)分院校分层次教学

《国际结算》课程的双语教学不能一刀切,应以学校、专业、教师和学生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为评判依据,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目的。

1. 分院校选择是否进行双语教学。教育部,各教育厅、教育局等教育管理机构应该对于全国各所高校进行评估,针对学校类型、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和学生素质等方面进行考量,选择出已具备双语教学素质的学校、专业和课程作为全国重点建设的试点。而尚不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予以一定时间,到期再行评估核心期刊目录。各院校也应该量力而为,必须具备了相应资格条件了,才可以开课,这样才不至于使双语教学到处泛滥。

2. 分层次进行双语教学。已具备开课资质的院校、专业和课程在开课时还应该针对学校、系部和班级的具体情况,选择开课的课时安排和双语教学中双语的比例。比如同是《国际结算》这门课程,金融专业的学生或许专业较强,而英语程度较弱,那么在进行教授的时候可以先英文少些,再逐步增加英文比例;相对地,英语专业的学生则或许英语程度较高,而专业度就不够,那么在进行教授的时候,英文比例就可以多些教育学论文,而侧重介绍讲解相关的专业背景,增进他们对于本课程的了解。当然不同班级也是应该区别对待的,总之,切记不可流于形式,而不注重教学效果。

(三)开发校本双语教材

不同层次的高校可以依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原版的《国际结算》教材或是本校编写的双语教材。目前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鼓励教师参加编写具有本校特色的双语教材,这是一种好的做法。毕竟本校的教师对本校学生的情况最为了解,可以针对性编写合适的教材,便于教学。不过需要提醒注意的一点是,如若校本教材只是一种单纯的“模仿”,那就毫无意义了。因此比较好的做法就是通过《国际结算》精品课程的建设或是精品专业的建设来带动本门课程相关教材的建设,从而既保证了教材的质量,又能充分体现各高校的自身特色。

(四)灵活设置考核方式

为了能够充分考查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以及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应该从学生最关心的考核方式开始进行改革。采用多种考核方式,除了期末的笔试之外,应加大平时分的比重。比如将平时分分成考勤、课堂提问、小组表现和作业等等,综合考查学生的成绩。

总之,《国际结算》课程的双语教学是大势所趋,不过“万丈高楼平地起”,或许各院校应该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寻找一条适合本校发展的道路,切不可急于求成。

参考文献:

[1]麦凯,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双语课程教学论文篇(3)

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一切工作都只能是试探性的。为了真正弄清楚我校教与学的实际,必须进行调查分析。本文采用“教学情况调查反馈表”来摸清实际情况,然后据此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和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针对学生现状和要求,相机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为此,笔者专门设计了一个调查问卷,以此为基础,获得了第一手资料。笔者调查的对象是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的大四第一学期的三本学生,共发出问卷50份,收回50份,调查是在课程进行一半时进行的,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情况和教学方法都很清楚了。所以,本次调查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下面笔者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一般地方高校政治类双语课开课的基础不牢固。所谓开课基础,是指开课的必要性、开课时间选择、教材准备程度、学生接受程度以及师资条件等。这些方面,一般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理工类高校的双语课开课基础还不牢固,这个结论可以从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态度上看出来。例如,关于《比较政治制度》双语课是否有必要开设的问题,有2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50%,下同)。认为“有必要”,但不可忽视的是,还有21人(42%)认为“无必要”,可以说这部分人对本课程的认识还不到位,其学习态度也难以端正,这必然会影响他们学习效果,也会影响教师教学效果。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正反映该课程的开课的条件尚不是很充分,我们还可以从下面的调查分析中得到佐证:一是本课程是在大四第一学期开设的,学生面临着毕业压力,他们或急于找工作就业,或抓紧时间准备考研,或热衷于准备考公务员,或忙于参加其他培训,心思难以用在学习上。如果放在其他学期,学生的学习热情或许会高些。参与调查学生中有19人(38%)主张第五学期开课,还有的学生或主张在学完大学英语后开,或主张在学完专业英语后开课。这说明开课时间的选择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教材准备不足导致学生学习的热情的降低。目前中国还未有自己专门编写的《比较政治制度》课程的双语教材,使用的是美国教材(笔者使用的是美国学者bernard e.brown主编的comparative politics:notes and readings,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学生普遍认为太难或较难,感到学习相当吃力。有22人(44%)的学生认为,“太难了,不适合我们”,认为“较难”,也有15人(30%),认为“难度一般,可以使用”的只有10人(20%)。本教材与大二时的《大学英语》教材的难度相比,17人(34%)认为“难度大”,26人(52%)认为“难度较大”,认为“难度较小”的只有1人(2%)。还有个别学生提出了更好的建议:要求使用中英文对照、知识更具系统性、行文简洁的教材。这当然也反映了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不扎实的问题。三是学生的英语基础不扎实。这一点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学习积极性,也影响到他们对本课程的评价。三本的学生英语技能普遍不太娴熟,对使用原版教材的双语课不太适应,有很强的畏难情绪。通过调查分析看出,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的学生只占一半,六级通过者只有6人占12%,还有26%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当薄弱。学生外语水平的参差不齐使他们在双语课堂教学中不能很好地与教师形成互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双语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都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双语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四是师资力量还较为薄弱。双语教师是双语教育最直接的实施者,高质量的双语教师是保证高质量双语教育的关键。开展双语教学,是运用两种语言来传授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是通过外语来学习某学科的专业知识,对教师来说是通过外语教授学科专业知识。麦凯(w.emackey)和西格恩(m.siguan)在《双语教育概论》一书中指出:“在双语教育系统中期望学生能在学习终了时在任何场合都能使用两种语言,该系统最终应该造就出能够这样做的教师。”这是双语教育教师的远期目标。然而,双语型教师的培养问题已成为推进双语教学的关键问题之一。笔者认为,中国的双语师资人才还相对缺乏,且分布不均衡。对于地方一半的普通高校,这个问题相当严重。英语水平与专业水平都相当好的师资特别缺乏。32人(64%)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目前最应当做的是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因此,盲目地使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进行双语教学将对双语教学产生负面影响。在开展双语教学时,中国高校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减少应景的成分,杜绝双语教学大跃进式的发展。在尊重学科适应性的基础上,扎实地推进双语教学。

2.教学过程有待优化。教学方法应当灵活多样,在尊重教师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通过调查,学生虽然还是比较认可精讲法,但对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都比较喜欢,有的学生要求增加专业词汇量,专业单词要有音标、解释,有实例分析,这反映学生的英语基础不扎实,有依赖教师的倾向;较多学生主张看英文电影等视频材料;增加由学生组织的诸如英语交谈、英语相声等活动。对于讲课方式,认为英语、汉语各半的学生有27人(54%),表明学生还是很认可双语课程的双语教学的基本特点和教学方式的。关于考核方式,45人(90%)要求开卷考试,没有学生愿意实行闭卷考试,这种情况也是上述问题导致的结果。

二、改善政治类双语课教师教学质量的系统建构

要从根本上改善政治类双语课的教学质量,就需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对双语课进行系统设计。系统论的创立者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bertalanfy)认为,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是从系统的角度去研究事物的发展、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系统论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巨大的系统,人类思维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几乎都是有机整体,且又都自成系统、互为系统;每个系统都是在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中变化发展,并保持动态稳定的开放系统;系统内部与系统之间保持一种有序的状态。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或改造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就应该根据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从整体的角度,把事物看做是一个系统去进行研究。比如一个教学系统,至少要有教与学两个要素,教与学两个要素之间的联系与作用形成教学活动,“教”这一要素包括教师、学科内容、媒体、方法等子要素,而“学”这一要素则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及认知程度等子要素。

因此,由于教学是一个系统,而系统中的各个元素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双语课的教学质量不但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取决于学生方面的基本素质,还取决于学校的重视与投入程度。如果只进行局部的调整和改革,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双语教学体系改革,应该包括教学原则的创新、学时设置、开课学期、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学法指导、素质涵养、案例教学、教学手段(工具)的改革与创新、学生成绩评价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以及师资力量的培训与提高、学校的保障机制等。总体改革目标是:系统构建旨在促进学生专业理论学习、英语学习和素质培养三者有机结合为目标的双语教学课程模式;改革和创新符合“双语教学”特点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功能完善、资源丰富的课程网站,努力实现形成教师精讲、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特色。限于篇幅,本文就双语课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成绩评价、教材改革与学校的配套改革等主要问题加以探讨。

1.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双语教学不仅仅是老师用外语讲课,更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用外语进行课堂交流和互动,可以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教学法,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以及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进行方法调整。在综合运用精讲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同时,拓展自学指导法、课题讨论法、阅读理解法、小测验法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要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着眼于不同学生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具有自我激励、独立获取知识、自求发展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给学生提供创造参与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标新立异,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听说等自学能力的主体地位。

在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知识,使学生对知识更易吸收和理解。双语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十分重要,同时还要有效调动起学生学习双语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时,要巧妙而合理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鼓励他们用英文回答和展开必要讨论。

2.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由于双语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逐步养成用英文思考,具备综合运用英文的能力,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个较好的教学手段。积极开发了完整系统双语教学网络课程和双语教学网站,把反映时代特征的、规范的比较政治理论知识,通过以web 页为表现形式辅之以图片、音像资料,形象,生动地在网上展示;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及与课程相关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案、教学课件、案例库、试题库等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网上授课,实现课堂和远程互动,实现网上答疑、网上提交作业和批改作业等,方便课堂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外复习;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知识的应用,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同时赋予课程的教与学以鲜活的生命力,弥补了教学软件的不足。

3.学生最终成绩评价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为适应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改变当前考核中闭卷考试分值比例过大的弊端。灵活运用笔试、自测试题、记笔记、口试、闭卷、开卷、读书笔记等多元考核方式,在考试中增加了口试比重,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质量和水平以及学生的上网次数、参加在线讨论的次数和获得优秀作品的次数等也被计入平时成绩。重点考核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思维水平及知识掌握程度,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思维水平及知识掌握程度。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灵活运用提问、讨论、作业、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并通过测验获取教学信息,指导教学更好地开展。

4.教材建设与改革。课程教材的改革确实是当前实施双语教学的难点。双语教学是外语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延伸与发展,是运用外语工具传授学科知识的新途径。要真正实施双语教学,就必须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编制适合本校学生的学科英语教材,使学校课程形成动态平衡,以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为双语教学不是基础英语教学,也不是专业英语教学,教学时量的限制使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可能花大量时间为学生逐一讲解翻译;并且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英语学习多局限于日常英语范围,而对专业词汇掌握甚少。因此,使用原版外文教材固然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原汁原味的风味,但是由于在阅读和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很容易使学生知难而退,影响学生兴趣,并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对于一般地方高校来说,我们应走积极引进国外经典教材与我校自编教材相结合的路子。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双语课程教材建设,组织专家制定科学合理的双语教材评估指标体系,使中国高校双语教材建设尽早尽快走上健康有序的轨道,以确保中国不同类型的高校、不同专业的双语教学教材有很大的选择余地,为双语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

5.学校其他配套的改革措施。双语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探索,双语教学的调研、课程开发、教材编写、资料选购、教学设备和工具的引进以及双语教师培训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基于这种情况,建议学校要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如在双语教师的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办公条件、出国进修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以确保双语师资队伍的稳定。

学校应注重双语教师的培养。师资要以培养为主,比如有的高校对于教师的培训采用了国内强化和出国进修相结合的方法。在国内高校英语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强化训练,然后挑选优秀教师赴英语国家作长期学习或短期进修,帮助他们更新观念和知识结构,以获取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第一手经验与资料。由于双语教学师资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所以同时还可聘请优秀的双语教学老师或者直接引进优秀的外籍教师,这可以在短期内解决师资紧张的问题,具有极好的时效性。具体途径可以是: (1)对现有双语课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以提高其双语课教学水平和能力。例如,可以举办校级、省部级双语课教师培训班或对现有双语课教师进行必要的外语水平培训。(2)注重双语课后备师资力量的培养,要有专门的措施培养专门的双语课教师。例如,可以通过有效措施有计划地将一些外语专业生培养为双语课教师。(3)举办各种形式的双语课教学改革研讨会,通过经验交流的方式提高双语课教学队伍的整体水平。

三、结语

双语教学在全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探索,但均处于实验探索阶段,没有现成实用的教材和成熟的经验可用。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一切工作都只能是试探性的。运用系统论的研究方法对政治类双语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成绩评价方式及教材建设进行系统的改革,对全面提高一般本科院校政治类双语课的教学质量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向玉乔.高校双语课的课程性质与教学现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陈晶瑛.新办本科院校“双语教学”实践与改革[j].经济师,2009,(1).

双语课程教学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167-03

一、泰英双语模式在旅游泰语课程中的客观性

在讨论这一模式的客观性之前,我们要弄清一个概念,即什么是双语?首先,我们来分析双语的概念,它分为狭义和广义两大类型。狭义双语,指居民较为熟练地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广义双语,指国民熟练地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也可指他们熟练使用标准语言或某种地方语言。在我国,双语是指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的共同使用。后来“双语”的概念逐渐引入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双语的概念得到延伸。例如在我国教授英语课程,可谓是双语教学,即教授的内容为外语,教授过程中使用的是汉语,目标是对语言的学习,故为双语教学。其次,在我国双语教学是这样界定的:“指使用双语或多语种进行专业课程教学,传授专业知识,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目前,我校开设的泰语课程,属于双语教学的范畴,目标语是泰国语,使用的语言为汉语。另外,双语教学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前者指教学活动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语言。后者指教学活动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即教学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讲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法律等专业课程内容。可见,双语教学是在专业教学中使用外语作为教学语言,旨在培养复合型科技人才;它对目标语的学习不同于纯语言学习,是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以我校开设的泰语课程为例,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发现,如果课程的目标是学习语言,那么属于广义的双语教学;如果课程的目的是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教授专业课程,使学生了解专业课程内容,并通过这一内容提高泰语的水平,这就属于狭义的双语教学。也就是说我们在这一课程中用泰语或英语来教授旅游泰语,讲的是有关泰国旅游方面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学习旅游理论知识的同时泰语和英语得到提高。我们把旅游泰语课程界定为狭义概念的双语教学后,才能来分析泰英双语模式在这一课程中的可行性。因为这一前提为使用泰英两种语言教授旅游泰语课程找到了合理依据。

二、泰英双语模式在旅游泰语课程中的可行性

1.师资队伍方面的可行性:授课老师的学历背景都是泰语专业硕士,不仅有扎实的泰语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且有较好的英文水平。另外还有泰国学者对旅游泰语做专题讲座。

2.学生方面的可行性:即授课对象,他们是学制为四年的泰语本科专业,英语课程四年不间断,且三年级的学生将到泰国留学一年,这一期间在泰国继续学习高级英语课程。学生方面也具备了较好的英语能力。

3.教材方面的可行性,双语教学中教材的编译是个难点,但是目前已拥有泰语版本的旅游、旅游业相关理论、导游知识以及文化等方面的资料。英语方面的相关材料已有很多,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书籍,尤其是找出与泰语相对应的旅游方面的专业词汇最为重要。在可以开设旅游泰语双语课程的基础上,我们难免要进一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开设这样一门课程呢?

三、泰英双语模式在旅游泰语课程中的必要性

国际上,于20世纪20年代末,设立了世界双语教学研究中心。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泰语受英语的影响很深,许多现代的词汇都借自英语,尤其是旅游方面的用语直接借助英语来表达,所以这就要求这门课程的设计须符合时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双语思维能力。

1.泰英双语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我们现在对学生的培养,是朝着综合型方向发展,就是让学生既懂外语又掌握专业知识。那么泰英双语教学模式在旅游泰语课程中的实践,就是让学生既掌握了旅游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其外语水平。学生可以通过英文在互联网上搜寻相关的旅游泰语方面的资料和信息,能够了解到同行业的最新动态,开阔眼界和提高决策力;便于学生与国际同行进行专业技术的交流和切磋;能够使学生具备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泰国的旅游理论知识大部分内容都是参照西方的理论来进行论述的,如能阅读英文旅游理论的原文文献,对旅游泰语的理解是大有裨益的。

2.泰英双语教学模式的应用增强学生今后就业的竞争力。目前,云南省省内,某院校的旅游专业方向的学科专门开设了泰语课程,我们的旅游泰语课程的目标是什么?目标就是,学生既要有良好的泰语功底,扎实的旅游理论知识,同时又能以国际接轨,也就是要比旅游专业的学生多懂一门外语,以立足于不败之地。例如,在旅游景点的构成要素中,交通设施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一些常用的交通工具我们要求学生既懂泰语的词汇,也懂英语的词汇,这样,无论是和泰国人或说英语的外国人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泰英双语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学生在多元文化和国际文化中的交流。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在相互交流、引进、吸收、融合的过程中发展的。双语教学在传播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在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另外用英语教授的同时,在选择用什么样的英文词汇对应相关的泰语旅游词汇,这就需要了解一定的英国文化,才能准确的在这两种语言中进行互换;那么我们的学生在具备了泰英两种语言习得的旅游业务方面的知识后,在今后的实践中也可把中国文化带入给泰国人或说英文的外国人,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我们在了解了旅游泰语双语课程的客观性、可行性和必要性之后,必须探讨这一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即对它自身的科学性应进行深入探讨。

四、旅游泰语课程的双语教学理论依据

关于双语教学的理论主要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二语习得理论、平衡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思想库模式、中介语理论等。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平衡理论,并同时结合教学实践说明在旅游泰语课程中所选择的这一理论依据。平衡理论包含两点:第一,一种语言的学习必然削弱另一种语言的掌握,学习第二语言是以牺牲第一语言为前提和代价的。第二,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在大脑中分别占据相应的空间,它们各自为政、互不干扰,并能相得益彰。另外,有研究表面双语学习者在认知方面不但未受到任何不良的影响,而且他们获益匪浅;他们的智力和能力同样未受到消极影响;双语教学可使学生的两种语言达到同等熟练程度。这种观点为双语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我国学者认为,可以将某种语言作为主要教学语言,通过渐进的方式处理两种语言的关系,甚至实现语言的主次地位的转换。我们认为,平衡理论所包含的这两个方面,其实是双语教学的一个过程,在学习初期,已经掌握了一种语言的情况下,再用另一种语言或外语,势必影响起初那个语言的思维方式。例如我们在讲解旅游泰语过程中,我们讲到旅游景点的种类这一概念,泰语是 学生已经熟悉了,但是我们用英语来对其进行解释和分析,那么学生在开始阶段会受泰语的影响,难以说出关于“旅游景点的种类(The categories of tourist attractions)”这个词的英文。但是如果我们采取良好的引导方式,逐步的向学生介绍,并慢慢的培养学生的泰英双语思维,一段时间以后,他们会对所学的两种语言在大脑中进行自我平衡。所以,我们的旅游泰语课程的泰英双语模式所采用的理论就是平衡理论,这一理论既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泰国旅游业务知识的同时,提高泰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也符合我校泰语专业的定位。

五、旅游泰语课程中的双语教学类型

目前,在国外,双语教学的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淹没式双语教学、过度式双语教学、沉浸式双语教学、和保留式双语教学。其实这些教学类型主要是针对一个国家的总体双语教学而言。在中国,双语教学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即半外语型双语教学、混合型双语教学和全外语型双语教学。我们在这里只是借用某种双语教学类型的概念作为本课程的指导精神,将这种概念抽象出来移植到我们的旅游泰语课程中,以说明我们是在以何种双语教学类型来实施教学的,或者说是以何种授课方式来实现这种双语教学的?我们所引用的类型是混合型双语教学的概念。下面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混合型双语教学?混合型双语教学指使用外文原版教材,教师使用外语与汉语交错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接受专业知识的难度降低了,它对初开始或开新课的双语教师较为适用,也符合学生的学习心里要求。我校所开设的旅游泰语课程正好适用这种教学类型,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的时候,主要以泰英两种语言作为外语,泰语为主,英语为辅,所选用的教材均为泰文原版教材,在需要时,会让学生辅地阅读一些相关内容的英文原版教材。在遇到难以说明的知识点的时候,会使用中文对学生进行解释,这种外语和汉语相互结合的方式,对初开始接触这种双语教学的老师来说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在知识点方面的理解也提供了一种更直截了当的方式,减少学生的预习负担。由于在授课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用泰英两种语言并偶尔配合汉语的这种授课方式,会使得课堂进度比一般教学的速度要慢,因为,既要讲授泰语原文的旅游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要对其理论要点用相对应的英文再做阐释或说明或扩充,甚至有的地方还需用汉语当作画龙点睛之效,那么一堂课所能涉及的知识点会比平时的课堂少。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考虑一个问题,即如何行之有效地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另外,外语和汉语的交替使用的比例应该如何分配,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我们应该在今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深入的研究。

综上所述,泰英双语模式在旅游泰语课程中的客观性,说明我们使用这一模式授课是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合情合理;其可行性说明,目前我校在泰语方面的师资力量和学生整体素质达到了开设这门课程的条件;其必要性说明,泰语专业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个专业,需要我们不断对其进行探索和开拓;其理论依据说明,我们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找到了科学的指导方针;其教学类型说明,我们在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找到了正确的实践方式。简言之,旅游泰语课程是一门以平衡理论为理论依据、以混合型双语教学类型为教学手段的,使用泰语和英语作为授课语言的双语教学课程。这在我们目前开设的所有泰语课程中,它既是创新,也是实践,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理论是教学的指导方针,类型是教学的实践方式,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反作用于理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双语教学的探索路上走得更远、更深。

双语课程教学论文篇(5)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也逐渐加快。中外合作办学正是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产物,这种新型教育模式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合作中优化和改进现有的教育资源,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优化和整合。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在这种国际化大潮中与国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在国内出现了一系列合作办学的专业。本文将以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国际金融专业为例,分析国际金融专业双语教学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定的合理化建议。

一、国际金融专业双语教学课程开设的建议

一般来说,国际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从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础课开始,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财会等二三十门专业课程,哪些课程适合开展双语教学?哪些不适合?这是值得我们认真考虑的地方。经济学的课程既不同于一般文科课程的偏重文字表述为主的理论教学,也不同于理工课程偏重数理运算逻辑分析为主的教学,属于兼具了两种课程特点的学科,金融学也是如此。课程的不同,对教学语言的要求也就不同,能够开展双语教学的课程,一定首先要照顾到课程的本身,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和课程上下衔接的要求,绝不能为了双语而双语,这样不但会失去了双语教学的良好效果,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整体效果,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第一,建议双语课程的开设以高年级的课程为主,尽可能减少在低年级的基础课上开设。双语教学的开展实际上既提高了对教师的外语要求,也提高了学生们专业课的外语门槛。一般低年级学生的外语能力可能四级水平都还达不到,更谈不上熟练应用专业外语了,如果强制在低年级基础课中安排双语课程的教学,大多数学生的接受度会很差,学习效果不好,从而对学生整个教学周期的专业课程和双语教学产生厌恶感和恐惧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基础课程是学生整个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只有打好了基础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因此,基础课程的教学使用师生的母语教学,会比双语达到更好的效果。

第二,建议双语课程的开设以实务性质的课程为主,尽可能不要开在某些主要的理论课程上。理论课程的教学比较注重教学语言的严谨和规范,有些知识点即使使用汉语学生也不见得能够理解消化,使用双语可能使授课双方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上产生误解,从而影响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运用。而实务性质的课程通过实务示范和案例分析来展示专业知识,使用双语教学不但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而且学生在过程中掌握的专业外语知识对未来工作岗位的一些涉外事务上会有极大的帮助。所以无论是从教学上还是实际应用上,实务性质的课程开设双语教学的效果都会相对较好。

第三,建议双语课程的开设要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市场对国际金融人才培养的要求。传统高等教育培养模式都相对偏重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对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视不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在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对既熟悉专业知识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针对这一需求,国际金融专业的双语教学课程正是对市场需求的良好反映,课程的开设上也可以紧贴市场的需求。以期货和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为例,这些产品与传统金融产品不同,在我国属于起步阶段,基本上照搬西方的模式进行运作,如果开设期货、期权类的双语课程,正好满足了市场上对双语人才的需求。

二、国际金融专业双语教学流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教材

目前国内金融类专业教材主要有中文、外文原版和双语三大类,特点各有不同,水平也参差不齐。双语教学对教材的选材要十分慎重,选用外文原版教材还是国内的双语教材,一定要根据课程和学生的情况选择,一是注意课程的难易度,二是要照顾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不管是外文教材还是双语教材,都有侧重理论和侧重实务的。这方面的选择就要紧贴课程的特点,完全以具体课程的要求进行选择。

2.内容

双语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注意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一定要在学生充分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相应的实际应用的环节。比如在案例教学中,选取大量国内外经典的金融操作实例,在案例的展示过程中,结合一些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接受起来就更加容易。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的教学,学生很可能陷入对外语的理解和消化上,忽视专业知识的理解。将理论和应用结合起来,采用理论――实际――理论的方式,学生的接受效果会更好。

3.语言

双语教学的主要的难点就是语言的问题,教学中外语和汉语的使用度的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双语教学中如果以汉语为主,那么就失去了双语教学的意义。如果全部使用外语教学,大多数学生的能力并不足以接受。既然双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专业外语在该领域内的应用,那么教师不妨在双语教学中以外语的讲解和示范为主,外语讲解后,再使用汉语进行一定的补充说明,将重点和难点再次对学生进行强调,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在这种专业外语的交流中,学生的外语口语能力和专业能力都在无形中得到提高,也能使教师对学生掌握的地方有所了解,便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4.考核

相对一般的专业课,双语教学课程由于语言能力的要求难度加大了,考核的方式和难度也就不能完全等同于其他课程。考核内容过难或者过于偏重理论,考核的效果不见得好,学生整体的成绩相比较其他课程也会偏低,对于整体学生成绩的评价显得不够公平。双语教学课程考核的难度可以较之其他课程略低,专业外语和专业知识的考核要结合起来,综合考核学生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

考核方式上,双语教学课程也应该采取灵活的方式:一是可以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甚至总评成绩中以平时成绩为主,因为双语教学的情况下,学生在日常教学中外语能力和专业知识运用的表现更能代表学生的真实水平,是期末考试的一张卷纸无法表现出来的;二是可以改革期末考试的方式,以口试与笔试相结合或者实务操作的方式进行,这些方式既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也更能展示出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三是可以布置学生撰写外语的专业论文或者调查报告,作为考核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双语教学课程的开设以及开设后的各个教学环节,都要切实注意到课程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争取使国际金融专业双语教学的课程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过程起到重要的作用。

双语课程教学论文篇(6)

引言

教育部于2001年8月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鼓励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各高等学校各专业纷纷开设了双语课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与发展,我国高校双语课的开课数量均有大幅度提高。虽然各个高校对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受到教师、教材及学生英语水平等众多因素的限制,我国高校双语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仍然存在有待提高的空间。为了切实提高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让学生以中文理念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从英文思维角度掌握同样的专业知识,有必要从教师、教材、学生、教学模式等方面全方位开展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的双语教学改革研究,从质和量的角度全面提高课程的双语教学水平。鉴于此,我们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环境科学导论》课程实行了双语教学试点改革,将ICBE教学模式应用到《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索该模式如何应用到双语教学中,构建最优的双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使用英文理解及表达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应用能力。

1.ICBE教学新模式

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即能力本位教育,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生“做中学“,并通过学生在相关技能或活动上的表现来评价教学和学习效果。依据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培养计划的特点,以及当下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求,将能力本位教育(CBE)和创新相融合,提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新模式ICBE(Innovation and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将ICBE教学模式贯穿教学整个环节,从而探索出一套适合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的教学体系。

2.厘清“环境科学导论”教学改革目标

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入门学科,“环境科学导论”是引导学生接触和认识本专业的指明灯,为学生的后期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在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风能(兼顾海洋能)开发技术,以及在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管理、保护与监测修复方面的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生态修复、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运用地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物理海洋学、工程学、数学及环境学、地球物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环境科学导论”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因此教学改革需要结合整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厘清“环境科学导论”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同时要明确双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让学生能从两种语言角度掌握专业学科知识;达到增加学生专业词汇量,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双重目的。

3.基于ICBE教学模式的“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实践

3.1“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材改革

对现有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在校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广泛调查,结果表明: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第一志愿考进淮海工学院,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是他们的第一志愿专业。因此,他们的英语基础较好,在第二学年四级通过率平均达到90%。而“环境科学导论”课程在培养计划中安排在第四学期,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完全能胜任该课程的双语教学。经过两年中文教材授课发现,第二语言在双语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度不够,学生在了解当前国际前沿知识、提高专业词汇量和英语口语水平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因此,2014年授课时,选用全英文教材“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该教材是国际上比较经典的环境科学导论英文书籍,书中各个章节语法较为简单,容易理解;每章最后面还有小结,容易掌握每章重点。

3.2“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内容改革

“环境科学导论”主要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形成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许多分支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学时所限(32学时),不可能讲授所有相关知识,因此就因材施教。根据海洋资源环境开发技术专业学生的关注点和培养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略选择,尽量做重要教学知识点的专题讲授,突出海洋环境科学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表1列出了2014年新修订的环境科学导论教学大纲中的讲授内容。这些内容在讲解过程中主要侧重海洋方面,尤其海洋在能量流和物质流中的重要作用,海洋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变化、海岸带人口的变化对海洋经济的影响、海洋在水循环中的重要角色、温室效应、大气污染、废物倾倒、濒临物种、海岸带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以及如何保持海洋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当然,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与快速发展,原有教学内容章节中列举的案例已无法匹配当前的环境科学发展,因此教学过程中,案例及最新发展趋势均需要通过互联网、期刊、书籍、微信等方式,将新的环境污染问题案例、新的应对海洋环境问题的理论和技术搬到课堂,从而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认识度,增强专业学习与研究的信心。

表1 “环境科学导论”所授内容一览表

3.3“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跟踪检测改革

《环境科学导论》自开课以来,课程考核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平时成绩,占总评的30%,二是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的70%。平时成绩主要依据课堂考勤和平时作业来评定,且平时作业一般都来自于教材,并无任何难度。因此,这样的考核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仅仅强调了学生的学习结果。针对教学考核问题,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为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采用阶段性测验的手段跟踪检测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和对已学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一学期的试验,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环境科学导论》这门课在思想上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养成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也更好地掌握了环境科学领域的常用专业词汇和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3.4“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方法改革

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能否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对课程教学的成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除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学基础知识和理论之外,还需要让学生侧重了解海洋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增强学生对日益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对“蓝色海洋”环境保护的参与和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的重要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让同学们意识到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其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习的动力,培养出全面、创新、有责任感的新型海洋环保人才。

3.4.1合理布局多媒体和板书教学比例

当前,高等学校的课堂已经进入多媒体教学时代。很多老师已经彻底遗忘传统的“板书”教学,而有些青年教师由于缺乏“板书”练习,黑板字不堪入眼。绝对的多媒体和绝对的“板书”教学都让学生生厌,如何合理布局多媒体和板书教学之间的比例,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环境科学导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在介绍一些通过数学模型和图形来表述的理论知识,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用声音和动态的图像演示理论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形象又直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专业环境科学词汇选择“板书”形式使学生加深对这些词汇的认识和拼写。

3.4.2互动式教学

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组织、最新研究专题报告、案例分析等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制作PPT,并在讨论课上由每个小组讲解,营造一种师生平等交流、无缝沟通的学习氛围。讨论课上,每个小组上台双语演讲,其他同学双语提问,教师适当点评,为学生提供创新型的学习空间和环境。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点赞,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制作PPT的水平,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

3.4.3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课堂教学对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课堂教学外,该课程教学还引入一些野外参与和环境行动、环境竞赛参与等方式,促进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展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成效。在授课期间,我带学生参观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和资源环境保护处,了解这两单位在海洋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环境监测方面的在研项目和日常工作,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习的信心。课堂之外,我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海洋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活动,海资121学生组织的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蓝色海洋,保护环境”活动被评为省级优秀实践活动。海资131学生积极参加江苏省环境保护大赛,也取得了较好的名次。一些学生在参与这些与海洋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充分认识环境问题的存在性、实际解决途径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性,深刻实现了实践和理论的有效结合,为今后学习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方向技能打下了坚实基础。

3.5“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共享平台构建

受课题经费的限制,课题组成员主要利用QQ群构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共享平台,在该群的共享文件中,主要包含“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基本材料如教学大纲,课程进程表及考核说明等;“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授课材料如教学PPT(以PDF格式上传)、全英文教材的扫描电子版、课外阅读材料等;“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互动教学材料如分组情况、专题研究报告或国内外网站、制作PPT技巧、国内外环境科学导论相关开放或精品课程视频等材料。学生可随时下载群共享中的文件资料;也可以针对某一问题,随时与我沟通、交流,开展网络互动教学。基于QQ群构建的“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共享平台为师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网络零距离互动学习提供了一种很好的交流平台。在这种网络平台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交流变得十分方便,加快了学生学习速度,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4.“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效果评估

以上提出的《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教学改革方案自2014年教学大纲开始修订之日起实施,将全英文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修订的教学大纲中完全体现;此外,考核方式还体现了教学过程检测的重要性。在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对于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2013级学生开设“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在有限的课时中,通过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互动式教学、阶段性测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观实习、暑期社会实践和竞赛等活动)的教学改革实施,效果显著,成绩斐然。期末总评统计结果表明:本班学生成绩在80分以上的比例占到了82.15%。此外,针对“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我做了一份详细的调查问卷,让每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班级有71.4%的学生已过英语四级,35.7%的学生已过英语六级,89.3%的学生都认为“环境科学导论”这门课有必要开设双语课;82.14%的学生认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选用的教材合适,71.43%的学生同意“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设置阶段性测验,71.4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的比例;64.3%的学生喜欢教师设计的学生分组、查阅文献、PPT制作、双语演讲等教学改革环节;100%的学生都喜欢教师为这门课设置的参观实习;82.14%的学生很满意教师对该课程期末考试试卷的考核方式改革;17.86%的学生参加过环境类的社会实践或竞赛。以上数据表明:这些教学改革措施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综合分析学生对“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的建议,结果显示:教学改革建议共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师资英语水平能力有待提高;第二类是关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课时增加问题;第三类是关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全英文教材中的专业词汇问题。双语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够用外语流利讲解双语课程,还需掌握环境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担任“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专业课教师往往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有待加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课时为32,一般8周就结课;学生在短短8周时间里需要掌握课内的理论知识和教材中的环境专业词汇量,课后完成的工作量非常大,占用学生太多课余时间。

结语

“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在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中是唯一的一门双语教学课程,一切都在不断的探索和摸索中,还有待更多的教育者进行实践和探讨。实施双语教学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淮海工学院这样一个普通高校实施《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需通过更多教育者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以期建立一套规范的双语教学模式,从教学大纲的编写、原版教材的引进、双语教师的培养,到教学方法的更新完善、考核方式的认定。

参考文献:

[1]张媛媛,宋艳群.“环境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大众科技,2015,17(189):115-117.

[2]黄云凤.《环境科学概论》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0(14):212-214.

[3]黄月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设计与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12(2):129-132.

[4]林静雯,季颖,董怡华,陈志英.《环境学导论》课程双语教学实践探析[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5):82-84.

[5]赵兵涛,张忠孝,金晶.关于《环境工程与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8(17):102-104.

双语课程教学论文篇(7)

引言

 

教育部于2001年8月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鼓励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各高等学校各专业纷纷开设了双语课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与发展,我国高校双语课的开课数量均有大幅度提高。虽然各个高校对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受到教师、教材及学生英语水平等众多因素的限制,我国高校双语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仍然存在有待提高的空间。为了切实提高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让学生以中文理念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从英文思维角度掌握同样的专业知识,有必要从教师、教材、学生、教学模式等方面全方位开展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的双语教学改革研究,从质和量的角度全面提高课程的双语教学水平。鉴于此,我们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环境科学导论》课程实行了双语教学试点改革,将ICBE教学模式应用到《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索该模式如何应用到双语教学中,构建最优的双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使用英文理解及表达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应用能力。

 

1.ICBE教学新模式

 

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即能力本位教育,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生“做中学“,并通过学生在相关技能或活动上的表现来评价教学和学习效果。依据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培养计划的特点,以及当下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求,将能力本位教育(CBE)和创新相融合,提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新模式ICBE(Innovation and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将ICBE教学模式贯穿教学整个环节,从而探索出一套适合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的教学体系。

 

2.厘清“环境科学导论”教学改革目标

 

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入门学科,“环境科学导论”是引导学生接触和认识本专业的指明灯,为学生的后期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在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风能(兼顾海洋能)开发技术,以及在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管理、保护与监测修复方面的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生态修复、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运用地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物理海洋学、工程学、数学及环境学、地球物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环境科学导论”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因此教学改革需要结合整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厘清“环境科学导论”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同时要明确双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让学生能从两种语言角度掌握专业学科知识;达到增加学生专业词汇量,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双重目的。

 

3.基于ICBE教学模式的“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实践

 

3.1“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材改革

 

对现有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在校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广泛调查,结果表明: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第一志愿考进淮海工学院,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是他们的第一志愿专业。因此,他们的英语基础较好,在第二学年四级通过率平均达到90%。而“环境科学导论”课程在培养计划中安排在第四学期,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完全能胜任该课程的双语教学。经过两年中文教材授课发现,第二语言在双语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度不够,学生在了解当前国际前沿知识、提高专业词汇量和英语口语水平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因此,2014年授课时,选用全英文教材“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该教材是国际上比较经典的环境科学导论英文书籍,书中各个章节语法较为简单,容易理解;每章最后面还有小结,容易掌握每章重点。

 

3.2“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内容改革

 

“环境科学导论”主要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形成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许多分支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学时所限(32学时),不可能讲授所有相关知识,因此就因材施教。根据海洋资源环境开发技术专业学生的关注点和培养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略选择,尽量做重要教学知识点的专题讲授,突出海洋环境科学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表1列出了2014年新修订的环境科学导论教学大纲中的讲授内容。这些内容在讲解过程中主要侧重海洋方面,尤其海洋在能量流和物质流中的重要作用,海洋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变化、海岸带人口的变化对海洋经济的影响、海洋在水循环中的重要角色、温室效应、大气污染、废物倾倒、濒临物种、海岸带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以及如何保持海洋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当然,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与快速发展,原有教学内容章节中列举的案例已无法匹配当前的环境科学发展,因此教学过程中,案例及最新发展趋势均需要通过互联网、期刊、书籍、微信等方式,将新的环境污染问题案例、新的应对海洋环境问题的理论和技术搬到课堂,从而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认识度,增强专业学习与研究的信心。

 

表1 “环境科学导论”所授内容一览表

 

3.3“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跟踪检测改革

 

《环境科学导论》自开课以来,课程考核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平时成绩,占总评的30%,二是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的70%。平时成绩主要依据课堂考勤和平时作业来评定,且平时作业一般都来自于教材,并无任何难度。因此,这样的考核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仅仅强调了学生的学习结果。针对教学考核问题,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为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采用阶段性测验的手段跟踪检测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和对已学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一学期的试验,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环境科学导论》这门课在思想上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养成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也更好地掌握了环境科学领域的常用专业词汇和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3.4“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方法改革

 

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能否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对课程教学的成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除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学基础知识和理论之外,还需要让学生侧重了解海洋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增强学生对日益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对“蓝色海洋”环境保护的参与和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的重要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让同学们意识到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其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习的动力,培养出全面、创新、有责任感的新型海洋环保人才。

 

3.4.1合理布局多媒体和板书教学比例

 

当前,高等学校的课堂已经进入多媒体教学时代。很多老师已经彻底遗忘传统的“板书”教学,而有些青年教师由于缺乏“板书”练习,黑板字不堪入眼。绝对的多媒体和绝对的“板书”教学都让学生生厌,如何合理布局多媒体和板书教学之间的比例,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环境科学导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在介绍一些通过数学模型和图形来表述的理论知识,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用声音和动态的图像演示理论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形象又直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专业环境科学词汇选择“板书”形式使学生加深对这些词汇的认识和拼写。

 

3.4.2互动式教学

 

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组织、最新研究专题报告、案例分析等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制作PPT,并在讨论课上由每个小组讲解,营造一种师生平等交流、无缝沟通的学习氛围。讨论课上,每个小组上台双语演讲,其他同学双语提问,教师适当点评,为学生提供创新型的学习空间和环境。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点赞,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制作PPT的水平,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

 

3.4.3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课堂教学对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课堂教学外,该课程教学还引入一些野外参与和环境行动、环境竞赛参与等方式,促进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展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成效。在授课期间,我带学生参观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和资源环境保护处,了解这两单位在海洋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环境监测方面的在研项目和日常工作,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习的信心。课堂之外,我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海洋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活动,海资121学生组织的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蓝色海洋,保护环境”活动被评为省级优秀实践活动。海资131学生积极参加江苏省环境保护大赛,也取得了较好的名次。一些学生在参与这些与海洋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充分认识环境问题的存在性、实际解决途径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性,深刻实现了实践和理论的有效结合,为今后学习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方向技能打下了坚实基础。

 

受课题经费的限制,课题组成员主要利用QQ群构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共享平台,在该群的共享文件中,主要包含“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基本材料如教学大纲,课程进程表及考核说明等;“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授课材料如教学PPT(以PDF格式上传)、全英文教材的扫描电子版、课外阅读材料等;“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互动教学材料如分组情况、专题研究报告或国内外网站、制作PPT技巧、国内外环境科学导论相关开放或精品课程视频等材料。学生可随时下载群共享中的文件资料;也可以针对某一问题,随时与我沟通、交流,开展网络互动教学。基于QQ群构建的“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共享平台为师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网络零距离互动学习提供了一种很好的交流平台。在这种网络平台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交流变得十分方便,加快了学生学习速度,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4.“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效果评估

 

以上提出的《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教学改革方案自2014年教学大纲开始修订之日起实施,将全英文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修订的教学大纲中完全体现;此外,考核方式还体现了教学过程检测的重要性。在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对于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2013级学生开设“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在有限的课时中,通过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互动式教学、阶段性测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观实习、暑期社会实践和竞赛等活动)的教学改革实施,效果显著,成绩斐然。期末总评统计结果表明:本班学生成绩在80分以上的比例占到了82.15%。此外,针对“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我做了一份详细的调查问卷,让每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班级有71.4%的学生已过英语四级,35.7%的学生已过英语六级,89.3%的学生都认为“环境科学导论”这门课有必要开设双语课;82.14%的学生认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选用的教材合适,71.43%的学生同意“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设置阶段性测验,71.4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的比例;64.3%的学生喜欢教师设计的学生分组、查阅文献、PPT制作、双语演讲等教学改革环节;100%的学生都喜欢教师为这门课设置的参观实习;82.14%的学生很满意教师对该课程期末考试试卷的考核方式改革;17.86%的学生参加过环境类的社会实践或竞赛。以上数据表明:这些教学改革措施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综合分析学生对“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的建议,结果显示:教学改革建议共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师资英语水平能力有待提高;第二类是关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课时增加问题;第三类是关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全英文教材中的专业词汇问题。双语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够用外语流利讲解双语课程,还需掌握环境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担任“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专业课教师往往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有待加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课时为32,一般8周就结课;学生在短短8周时间里需要掌握课内的理论知识和教材中的环境专业词汇量,课后完成的工作量非常大,占用学生太多课余时间。

 

结语

 

双语课程教学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220129-01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既精通母语又通晓外语的双语人才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条件之一。教育部在《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中提出的加强大学本科教学12项措施中要求各高校在3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随着我校提出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国际一流办学宗旨逐步实施,计算机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势在必行。

1 研究现状及意义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双语教学实验,刘永立[1]等对高校如何搞好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双语教学进行了探讨,崔新春等提出了一种创新的C++双语教学模式[2]。同时,巴班斯基的最优教学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提高教学质量[3]和现代英语教学[4],为研究优化教学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在现有的计算机课程双语教学研究中,大部分是针对计算机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1],而对计算机图形学并未做出有价值的研究。计算机图形技术源于外国,不同语言对图形学术语、算法表述的客观性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利用双语进行图形学课程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把握图形学中诸多定义、术语和算法的真正含义。

在现有的图形学教学研究中,主要存在:经验介绍多,理论整合少;表层描述多,深层探讨少;一般性论述多,个性化研究少三个方面的问题。

本文从多年双语教学实践经验出发,采用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计算机图形学双语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试图提出符合我校计算机图形学双语教学理论。

2 从理论上提升图形学双语教学水平

双语教学不是英语教学和专业教学的简单迭加。为了增强图形学双语教学效果,笔者引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Ю・К巴班斯基的教学优化理论设计了我校图形学双语教学模式。最优化理论的精髓,就是用最短的教学时间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巴班斯基提出了既能提高效率,又能防止过度消耗教师的时间和精力的基本方法。笔者利用巴班斯基教学优化理论,通过比较教学时间、方法、内容和模式的各种方案,设计了自己的双语教学计划,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策略,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较好地完成图形学双语教学活动承载的特定任务。

2.1 科学地选择授课学科和时间

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不仅要科学地组织教师的劳动,还要科学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图形学基础理论发端于西方,与国际联系密切,适合采用双语教学。学习迁移理论认为,尽可能选择与学生过去的认知结构相接近的课程,有利于知识的迁移、深化和扩展。根据实践,本人将图形学双语教学授课时间安排在第五学期。此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英语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可行性,将该课程设为“专业选修课”,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将来的发展进行选择,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2.2 合理地定位双语教学目标

根据巴班斯基的最大效果理论,结合我校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将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在语言目标和知识目标层次上。语言目标即重点关注学生听、读、说、写能力,使其能听懂英语授课,读懂英语教学资料,进而能用英语进行交流;知识目标即学生掌握学科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最高层次的思维目标,即师生共同具备对该学科的双语思维的能力,达到对学科知识原汁原味的理解,是我们师生长久努力的方向。

2.3 优化作业设计与能力的测量

目前的双语教学设计中,环节饱满,形式丰富,但效果泛泛,超越“实际学习可能性”和“正常规程”并导致学生日趋厌学。巴班斯基认为:优化作业设计与能力的测量是考查课堂效果不容忽视的。本文设计一种适合本课程的双语能力评价方法:平时作业以三种方式完成:英语,双语和汉语,在完成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分别给予A+,A和B+;考试用双语试卷,鼓励英文答题,在综合评分时给予适当的鼓励权重,以此来激励学生参与双语教学的热情。通过上述测评方案,学生能够阅读专业外文文献并对图形领域产生浓厚的兴趣。

2.4 探索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巴班斯基将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原因归结为缺乏科学方法。本文倡导的双语教学是基于“科学研究”,而不是 “行政指令”。在与学生交互的过程中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班级特色、学科特色的个性化的双语教学模式。最终本文结合浸身目标语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图形学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准备和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考虑到学生的英语和专业基础,提出符合校情的“维持母语”的添加性双语教学模式。通过巴班斯基理论中课堂导入、教学情景创设、教学游戏、讨论与争辩等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材与授课语言采用:本土教师+外文原版教材+“英语一汉语”的优势合作互补组合。学生通过英语学习专业知识,借助英语促进专业知识领会。

教学准备和教学方法:优化教法是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本文根据巴班斯基理论,采用术语先行,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课前,整理常用的专业词汇、概念和术语并编撰电子词典,以供学生在学习中查询。课中设计为3阶段,第一阶段,即前2周属于简单渗透层次,讲课采取先英后中、边讲解边翻译的方式;第二阶段,即第三周到第十周进入整合层次,讲课采取中英交替,并逐渐加大英语比重,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听力及用外语表达中文内容的能力。第三阶段,即最后2周的双语思维层次,英语的比重增加到2/3,学生学会用英文来思考、解答问题。

3 结束语

实行计算机图形学双语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最新图形技术,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是我校提高现代教育理念和培养高素质国际型人才的需要。本文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对外来的理论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借鉴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Ю・К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以优化图形学双语教学,节约教学过程的时间、精力和费用,使双语教学达到知识互补、解放教师、启发学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永立,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双语教学的思考[J].榆林学院学报,2007(4):12-13.

双语课程教学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1-0000-02

Thoughts on University Computer Major’s Bilingual Teaching

Ma Huimin

(Heilongjiang Communications Polytechnic,Qiqihar161000,China)

Abstract:Bilingual teaching in the university computer part of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allows students to master calculation knowledge of professional machine,but also improve students'foreign language proficiency.But how to identify the best combination of the two disciplines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is a computer professional courses bilingual education is a major issue to be solved.The author based on his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university computer cours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bilingual teaching in this area of work put forward some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Bilingual education;Universities;Computer courses;Teaching

effectiveness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我国人口大量流向沿海地区、大城市和海外,这就给现在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无论从社会要求来看,或是从学生的前途来看,都有必要对双语教学的成效进行探讨和思考。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就高校计算机课程双语教学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对计算机双语教学工作有些帮助。

一、高效计算机双语教学指导思想

为把我校学生培养成富有创新思想、开拓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知识的高素质人才,需在相关专业谨慎推行双语课程教学。在双语课程教学中,坚持国际化、高层次的原则及指导思想。计算机学科知识更新速度快,课程变化日新月异。如对其相关课程采用英文授课,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交流和竞争能力,能在东西方两个学术平台上自由转换的人才。

目前,中国的计算机研究和教学依然处于学习和追赶阶段,最新研究成果和理论前沿也主要出现在欧美。采用双语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能紧贴学术前沿,扩大学术视野,获得当前最新理论成果。另外,笔者以为,在最基本理论课程中还应坚持使用中文。在学生培养中,我们必须坚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国情,在实施双语教学的同时,应兼顾我国国情,不能盲目的“崇洋”。

二、双语教学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在双语教学工作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一)实施双语教学后取得的成效

1.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而且通过双语学习掌握了准确系统的英语专业表达方式,提高专业英文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2.通过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前沿知识,形成更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增强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能力。

3.通过课堂提问,书面作业等教学形式,培养了学生用外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开口说,动手写的热情,提供了学生与老师间进行专业交流的平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

1.从学生外语能力来看,由于中学阶段英语教学模式的不足使大多数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较差,特定题材的英文写作能力较弱,限制了老师和学生的知识沟通,使双语教学停留在从老师语言表达较为简单、专业词汇较为基础的层面上,导致更进一步的知识传授与探讨无法顺利进行,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效果。

2.从课件准备上看,为了更好地阐述和传授英文教材中的专业知识,授课教师在课件中大多使用全英文专业词汇,部分使用了英文单词的缩写形式,考虑到中国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英文认知能力,部分学生对授课教师课件中的这些内容难以理解和接受,导致听课效果不佳。

三、提高高校计算机课程双语教学效果的方法

根据双语教学实施方案和总体目标,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针对学生外语接受能力的问题,学校方面多增加外语授课课时来进行外语的口语强化训练。目的在于有效提高学生的英文听说能力,并为接下来的双语教学课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学校可以要求每位教师在教授英文教材的理论内容的同时,逐步增加中国案例的讲述,加强将教材中英文理论知识用于中国实际问题的分析,突出理论与具体问题的结合,提高授课的针对性。

(三)在授课教师的课件制作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从提高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的原则出发,建议授课教师在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英文表述旁加上中文注释标注出来,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更好地体现双语教学的效果。

(四)以课堂教学为渠道,探索双语教学方法,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可以使教育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能力,考虑到语言的规范性,应配备素质较高,年富力强的代课教师。

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接触纯正的外语,形成地道的外语能力。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课堂内容尽可能多给学生阅读和语言表达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内要求学生尽可能用外语完整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使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都尽快得到提高。

(五)以活动为载体,营造浓厚的外语学习的氛围。开学典礼、运动会、黑板报、手抄报,特殊的纪念活动等校内大型活动尽可能的情况下都使用外语,真正为学生听说能力提供了一个个展示的空间和熏陶的氛围。每学期在校内都进行一次学生的双语竞赛活动,并且积极参加省里组织的双语竞赛,鼓励学生在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六)进一步更新和强化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理念和双语教学能力,完善教学模式。为了满足双语教学的需要,需要狠抓了师资培训,普遍进行双语培训,有效提高计算机代课教师的外语水平,以利于其更好地为学生授课。另外,还可以实行双语教学观摩课。实行双语教学的高校可以组织组成的听课专家组,分别对各个院校开设的双语教学课堂,进行观摩听课。

教学观摩课后,听课组成员对课堂的双语教学的授课方式、双语教学的水平、教与学双方互动、课程能够联系最新的理论前沿等方面,进行讨论评价,也可以提出以汉语标识核心词语、讲解核心原理,督促学生预习和积极提问等若干建议。提高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双语教学对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也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素质。但是如果在实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教师、学生、课程的具体情况而盲目开课,则会适得其反。因此课程初期,要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教师的英语水平,精心安排教学内容,认真设计教学手段,综合使用评价方法,使学生既能够了解计算机科学的相关信息,又培养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素质能力。

双语课程教学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1-0073-05

为了贯彻教育部“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的相关精神,按照《上海政法学院双语课程建设实施意见》,结合上海政法学院“十二五”内涵建设,笔者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重点学科课程《中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开展了双语教学工作。本文结合上海政法学院重点建设课程《中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的双语教学实践,试图深入分析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推动双语教学的建议,以积极探索双语教学工作开展的有效途径。

1 中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双语教学实践

《中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以下简称《中外社保比较》)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选修课,2学分,30学时,开设时间为大三春季学期。上海政法学院从2009~2010学年春季开始对该课程进行了双语教学改革试点。4年来,共计5个班122名学生选修了《中外社保比较》双语课程,其中60%左右学生来自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1.1 教学目标设计

《中外社保比较》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学生继二年级学习《人口学》后的第2门双语课程。该课程主要授课对象是本专业三年级学生,大部分同学已经具有全国英语四级水平,并掌握了社会保障基本知识。因此,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双语授课进一步拓宽专业知识,即通过英文教材的使用与学习,熟悉社会保障专业英文术语,加强学生对中外社会保障制度的深入了解以及为完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借鉴,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尤其是专业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1.2 筛选教学材料

笔者搜索了有关社会保障制度比较方面的英文书籍和论文等资料,参考了多所高校针对此门课程的相关教学大纲,并充分考虑选课学生的英文阅读水平,精选了5篇英文文献[1-5]作为教学材料。总体而言,这些文献行文流畅、语言规范、可读性强;内容不仅涉及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状况(文献[1]、文献[2]和文献[3]),也介绍了外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文献[4]和文献[5]);作者不仅有政府相关部门(文献[1]和文献[3]),也有相关专家学者(文献[2]和文献[5]);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有1942年时贝弗里奇的伟大设想(文献[4]),也有当今社会最新前沿试点(文献[1]、文献[3]和文献[5]);不仅有中国国人自己介绍中国情况(文献[1]和文献[2]),也有外国学者对中国社保的评述(文献[2]),还有外国学者对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四个国家社会保障现状的调查研究报告(文献[5])等。鉴于学生外语阅读水平可能参差不齐,教师也推荐了穆怀中主编的《国际社会保障制度教程》等中文教材作为课外补充书目。

1.3 组织课堂教学

鉴于《中外社保比较》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其授课时间为每周2学时(90分钟),15周,共计30课时。将5篇英文文献作为5章教学内容进行课前备课工作。教师在课前必须精读教学内容,并使用英文备课,准备多媒体课件,课件全为英文。课件内容主要是将文献内容分成不同的reading,提前设计好课堂提问的问题和答案,并准备好重点讲解的知识点。

笔者在借鉴李桢[6]提出的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设计了自己的教学模式来开展课堂教学(见图1):首先,进行热身运动,即简单介绍本次课堂主要内容和用中英文解释文献涉及的专业术语;其次,在进行正文内容授课时,根据事先分组的reading进行阅读、提问和回答,接着对该reading涉及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然后进入下一个reading;最后,在结束时,对本次上课内容进行总结,并简单提示下节课内容。

笔者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法(multimedia aids)、互动式教学法(intera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分组讨论法(group discussion)和反馈教学法(feedback)等多种教学方法。授课时,除了英文多媒体课件、中英文板书外,主要内容是阅读每个reading时的问答互动环节和重点讲解。在问答互动环节,最大限度地调动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积极回答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在采取中英文结合讲解时,除了关键概念和要点在讲解时使用中英文,其他分析尽可能地使用英文,有利于同学们重温以前中文的专业基本知识,也使得他们可以从英文角度加深其理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为了加深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解,笔者一共安排了2次分组讨论。在学习China's Social Security White Paper后,进行了第一次分组讨论,讨论的主题分别是:(1)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Basic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for Employees in Urban Areas);(2)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Old-age Insurance System in Rural Areas);(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Basic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for Urban Employees);(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ervice System);(5)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Guarantee of the Minimum Standard of Living for Urban Residents);(6)廉租住房制度(Low-rent Housing System)。在学习整个5章后,进行了第二次小组讨论,讨论的主题分别是:(1)老年人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 for the Elderly);(2)儿童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 for Children);(3)残疾人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 for Disabled People);(4)流浪乞讨人员救助(Relief for Urban Vagrants and Beggars);(5)灾害救助(Natural Disaster Relief)。小组讨论的具体安排是:首先将学生分为5人一组,共5个小组左右,自行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准备讨论;讨论时,要求用英文为主、中文为辅准备10~15分钟的讨论材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小组间还需进行问答环节;最后,教师对小组讨论进行点评。

笔者除了在上课时间请同学们随时提出有关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外,在期中时(第7周)特地布置了中文的个人报告,请同学们谈谈学习本课程的心得体会,反馈上课信息,广泛收集建议和意见。同学们十分重视这次作业,各抒己见,总结了个人的学习体会,例如从惧怕全英文文献到能接受并习惯全英文文献,从开始的看见不认识的单词就立刻查字典从而导致阅读速度缓慢到熟悉专业词汇并提高阅读速度,从课堂被动学习到在课外主动学习等等。另外,同学们也提出了诸多建议和意见,有的同学建议增加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有的同学建议提供一些介绍他国社会保障制度状况的网站和网页,有的同学建议推荐社会保障中英文专业词汇集,还有的同学建议授课教师谈谈自己在国外的亲身感受等。这些反馈体现了同学们对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强烈学习需求。针对这些建议和意见,笔者在后来的课程教学中增加了一些教辅内容,如观看并讨论反映美国医疗保险体制的电影Sicko等,推荐一些社会保障相关的政府和机构网站和其他大学的课程网站,授课教师整理并介绍在中外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个人体会等等。这些教与学的互动过程,让授课者受益匪浅,也更感性地、深刻地体验到教学相长的重大意义。

1.4 考核学习状况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基础知识,教师在每一章学习后会简短地用英文总结和回顾课堂知识,要求学生在每一章学习后用英语完成一定量的练习题。对学生的成绩评定,着重于学习过程,因此采取过程考核为主的方法,即15%学习态度(考勤、课堂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等)、10%平时作业、25%期中论文、50%期末论文。其中,期中论文和期末论文都是用英文命题。期中论文要求学生搜集某国某一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资料,并概述该制度的特点;字数要求在500个单词左右。期末论文则要求学生针对上述国家这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查找我国相同或类似的社会保障制度资料,并概述我国的特点,然后进行中外比较;字数要求在1000个单词左右。这两次所撰写的论文,都要求全英文,以考核学生专业英语的读写能力。

2 中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双语教学效果

根据上海政法学院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对《中外社保比较》课程的数据库,笔者将从授课质量和学生评教两个方面分析本课程双语教学效果。

2.1 授课质量的评估

从5个班级学生总评成绩来看,优秀(100~90分)的比例在30%以上,50%以上集中在89~80分,平均分都在79~87之间(见表1)。从不同学年来看,2010~2011学年优秀率因为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仅为17人,较其他学年选课人数相对少些,因此在同样考核方法下该班级总评成绩的优秀率(41.8%)相对较高。从2009~2010学年和2011~ 2012学年3个班级的学生总评成绩可以看出,大多集中在89~80分,并且优秀率稳定在20%~40%之间。2012~2013学年也与2010~2011学年的选课情况类似,优秀率高达47.82%。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中外社保比较》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也激励了授课教师继续进行双语教学和改革。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在开设专业双语课程过程中,也遭遇了学生们对双语课的“暂不适应”情况。2010~2011学年选课学生人数比上一学年锐减,仅为17人,未达到教务处要求的最低要求(下限为20人),但后来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还是把双语课程开设了起来。随着双语课程的推广,2011~2012学年的选课学生人数恢复到了之前的水平。而2012~2013学年的选课人数仅比最低要求多3人。

表1 《中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双语课程学生总评成绩情况

2009-2010学年 2010-2011 2011-2012 2012-2013

1班 2班 学年 学年 学年

学生人数 21 27 17 34 23

100-90分 5 10 7 9 11

优秀率 23.81% 37.04% 41.18% 26.47% 47.82%

89-80分 10 15 9 25 9

良好率 47.62% 55.56% 52.94% 73.53% 39.13%

79-70分 4 0 0 0 0

中等率 19.50% 0.00% 0.00% 0.00% 0.00%

69-60分 2 1 0 0 1

及格率 9.52% 3.70% 0.00% 0.00% 4.35%

59-0分 0 1* 1* 0 2*

不及格率 0.00% 3.70% 5.88% 0.00% 8.70%

最高分 97 92 95 92 94

最低分 62 0 0 80 0

平均分 82.57 83.78 82.82 86.97 79.70

及格率 100.00% 96.30% 94.12% 100.00% 91.30%

* 因平时出勤率未达到学校规定要求,而取消考试资格,总评分数为0分。资料来源:上海政法学院教务网络管理系统《中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课程数据库。

2.2 学生对教学的评价

学校要求学生在修课后,必须对所学课程进行教学评价,满分为100分。从118名学生参评情况来看,本课程四年来的评教结果均在90分以上,最高达到95.79分(见表2)。学生们从教师的品格和教学质量等诸多方面肯定了《中外社保比较》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也鞭策了授课教师进一步完善本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

3 推行双语教学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推行双语教学的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1)学生对双语课程重视度不够。由于《中外社保比较》为选修、双语课程,在每年秋季选课时,学生们因对自身英语水平的不确定而对选修双语课产生了恐惧感,导致选修本课程的学生人数不太理想。例如2009~2010学年,在社会管理学院领导、辅导员和任课教师的鼓励下,本课程才能选够20人及以上、顺利开班;而2010~2011学年,虽然有教师的鼓励,本课程尚未选够20人,但出于对双语课程的支持,学校同意开班。经过这两学年已选修课程的同学们的大力宣传和推广,在2011~2012学年时达到了34人选修。而2012~2013年却仅有23人选修。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本专业学生对双语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2)学生学习投入水平低。《中外社保比较》的授课对象主体为本专业三年级学生,少数为本专业二年级学生和其他专业二、三年级学生,因此英语程度相对较好。但由于大多学生是高年级的,且已进入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学习,面临就业或者升学选择,学习态度较以前松懈,因此对课程学习的投入水平不高。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因长期习惯应试教育、被动学习,对要求较高的双语教学的准备还不充分,没有及时调整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从而导致对双语学习的投入不足。大部分学生基本不做课前预习,仅在上课时间学习,课后基本上很少复习。而在短短的每周90分钟的课堂时间中,同学们被动地接受授课教师的讲解分析,即使当时没弄明白,课后也不太花时间去解决问题,从而听之任之,产生畏难情绪。如此少的学习投入,即使采取全中文的教学形式,对《中外社保比较》这样中等难度的课程来说,也是远远不够的。

3)教师的英文水平有待提高。授课教师是双语教学重要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英文水平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举足轻重。《中外社保比较》的任课教师虽然在香港大学攻读了博士学位,也有短期留学经历,但尚未受过系统的、专业的英文授课训练,在语言的准确性、规范性以及中英文互换等能力上,与专业英语教师存在客观的差距,对英文授课也需要适应,因而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授课质量。《中外社保比较》是针对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因此对授课教师本身的英文水平的要求也较高,需要教师较全面地掌握中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现状和改革新动向等,用英文熟练表达出来,并能和学生用英文进行无障碍的双向沟通,从而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4)教学计划有待改进。近年来上海政法学院积极推动双语教学,不少院系也尝试开展双语教学,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仅开设了《人口学》和《中外社保比较》两门双语专业课程,《人口学》是惟一的双语必修课程,《中外社保比较》是唯一的双语选修课程,且《人口学》安排在大二上学期授课,《中外社保比较》则设置在大三下学期选修,两门双语课程间隔时间长达整整一学年之久。这表明当前的教学计划对双语教学的开设课程和开设时间缺乏系统、科学的设计,无法保障双语训练的连续性,也不利于检验推行双语教学的效果。

4 对进一步推行双语教学的思考

为了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笔者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如下探索。

1)坚持双语教学改革,积极改进教学条件。双语教学首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专业知识和外语学习这两者的关系。在双语教学逐渐成为现代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大趋势下,学生们也认识到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双语教学实践却倾向于牺牲专业知识而侧重英文教学,那么这样的改革是本末倒置的。因此,对于教师资源和学生条件不太优越的学校而言,需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改进教学条件,逐步推进双语教学,如大力引进归国留学人员,加强现有教师外语培训,提高英语水平,改进双语教学方法;改善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强化其英语应用能力;根据专业实际情况,全面调整教学计划,确立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双语教学难度从低到高,确保双语课程教学的连续和均衡。

2)探讨积极有效的双语教学形式。教学是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的结合,因此双语教学必须要考虑到选课学生的英语水平。《中外社保比较》双语课程的主要授课对象虽然是大学三年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同学,但少部分是二年级本专业或者外专业的同学,因此同学们自身的英语水平不尽相同。另外,同学们对这种英文授课为主、中文为辅的双语教学形式的接受程度不同,有的同学接受目前的英文授课、中英文板书的形式,有的同学希望用英文讲授、中文板书,有的同学建议用中文讲授、英文板书,有的同学提出同时学习中英文教材等。这说明学生的需求是不同层次的,虽然可以为其提供相应的教学活动,以改善教学效果,但由于师资有限等现实,在短期内实行分类教学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虽然母语教学比双语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但同时学习中英文教材,对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随时进行双语转换等存在较大难度,也可能对教学效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双语教学推进工作中,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易到难,逐步地增加外语讲授比例,最后实现全英文授课。

3)改善双语教学的考核激励制度。从根本上推动双语教学工作,就是要从授课教师和选课学生两方面来着手。虽然上海政法学院大力支持双语教学,例如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双语课程建设、院级重点课程建设中对双语课程实行倾斜政策、开设双语课程后计入多倍教学工作量,但教师开展双语教学,其备课难度远远高于中文教学,加上选课制的实施,虽然有的教师有心想开设双语课程,最终却因学生选课人数不够而取消开班,有的教师却因学生对双语课程的评价不高而不愿继续开班,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开展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选择双语课程,其所修学分并未和授课教师工作量所计算的系数同步增加,而且在专业知识和英语学习两者不能兼顾时,由于对自身英文水平评价较低,会倾向于考虑中文学习,放弃难度较大的双语教学。如果教师和学生都对双语教学认同不高、缺乏热情,那么开展双语教学工作必然会很困难。因此必须从师生两方面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大对双语授课教师的支持,例如通过适当降低现有双语课程工作量计算办法从而鼓励教师先开课、逐步提高双语比例,同时设立双语教学专项教学项目,通过国外进修、相互听课、探讨交流等方法帮助授课教师改进双语教学效果等;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双语教学宣传,强化双语教学的重要性,营造双语教学氛围,对选修双语课程给予学分计算上的倾斜等。

参考文献

[1]The Information Office of China's State Council.China's Social Security White Paper[EB/OL](2004-09-07)[2013-09-11].http://.cn/english/doc/2004-09/07/content_372369.htm

[2]Feldstein M.Social Security Pension Reform in China[J].China Economic Review,1999,10(2):99-107.

[3]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Statistical Communique on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Development in 2008[M].Beijing: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2009.

双语课程教学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236-03

高校双语教学,是指在高校中运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一般是指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体系。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增加,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国迫切需要专业扎实、外语流畅的复合型人才。为应对社会的人才需求,许多高校纷纷开设双语课程,尤其是在研究生培养中大力开展双语教学。然而受多种因素制约,高校双语教学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尤其是地方高校,在开展双语教学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特殊困难。下文中笔者拟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一、地方高校研究生双语教学的现状调查

为了解学生对双语课程的认识以及对教学效果的预期,笔者对北京市属高校北方工业大学国际法学专业研究生进行了关于双语教学的问卷调查。通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研究生对双语教学的基本态度和需求。

(一)关于双语课程的认识

对于双语课程的开设,80%的学生认为“非常必要”,20%的学生认为“必要”。而对于选择双语课程的主要目的,在调查问卷中排位比较靠前的几个理由分别是:提高外文专业文献阅读水平、提高外语听说水平、获得更多更新的专业知识等。

对于双语专业课,50%的学生认为专业内容更重要,30%的学生认为英美法思维更重要,只有20%的学生认为语言更重要。而对于学习双语课程最大的困难,60%的学生认为最大困难在于专业内容难,40%的学生认为是语言基础弱。

(二)关于双语课程的教学模式

对于双语课程的授课模式,有90%的同学选择了“教师讲授与同学发言讨论相结合”,其中多数同学希望教师讲授比例占50%~60%,同学发言讨论所占比例约40%~50%。另外,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同学们普遍认为在课堂行进行英文的presentation有一定必要或非常必要,可以锻炼提高自身能力,90%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在课堂行进行英文案例讨论。

(三)关于双语课程授课中的教学语言

对于课堂上教师讲课或组织讨论时使用英文的比例,40%的学生选择“学期初以中文为主,逐渐增加英文比例,最后过渡到全英文”,30%的学生希望“以英文为主,必要时运用中文解释”,20%的学生选择“中文和英文穿插结合”,10%的学生希望能“一遍中文再一遍英文”,无人选择“全英文授课”或“以中文为主”。

对于任课教师的口语,40%的学生希望“最好能有纯正的英音或美音”,30%的学生希望“可以有口音,但发音要清晰,语速可以适当放慢”,30%的学生认为“语音和语速都不重要,能听懂就行。”对于双语任课教师的素质,学生最关注的首先是教学环节设计合理(100%),其次是教学内容深度适中,安排得当(90%)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强(80%)、能提供适当的辅助阅读材料(80%),而对于课件制作等能力相对不太看重(20%)。

(四)关于双语课程的教材选择

对于双语课程所采用的教材,40%的学生希望使用国外原版教材,30%的学生希望选择中英双语对照教材,另外30%的学生则选择经节选、编辑过的国外原版教材。

虽然囿于条件,仅对一所北京市属高校的国际法学专业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但上述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研究生对于双语课程的认识:在研究生阶段开设双语课程的必要性获得了充分认可,而选择双语课程的目的更多在于提升专业知识和能力而非提升语言水平;对于教学模式的选择,目前学生显然并不满足传统的教师单方向灌输,而普遍希望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同时课堂上有讨论和互动,包括学生进行presentation和案例讨论;对于授课语言,虽然对英文比例的选择略有差别,学生还是希望能切实做到双语并用,而非纯英文或以中文为主。对于任课教师的语言能力,多数学生还是希望表达清晰,易于理解,在此基础上再追求语音语调的优美地道;对于教材,多数学生希望能使用原版或经编辑的原版教材,以期直接接触原汁原味的专业英语。

虽然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有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安排,但毋庸置疑,授课对象对课程的期待和要求,是教师确定授课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参考。上述问卷调查结果,反映出了学生对双语课程任课教师的要求,同时也是教师的努力方向。

二、地方高校研究生双语教学的困境分析

虽然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开设双语课程,但双语教学的实际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其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也一直是近年来教改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关于双语教学面临的困难与现存问题,已有很多文章进行了分析讨论,本文仅讨论对于地方高校开设双语课程而言最大的困难――师资。

双语课程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与配合,而其中教师的作用尤为关键,教师的资质和能力决定了课程的最终效果。笔者理解的双语教学是用两种语言(多数是指中英双语)来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是首要教学目的,而两种语言的运用是工具和手段,以此扩展专业词汇量,提高外文文献的阅读能力,最终提升思维能力,二者的次序不宜倒置。因此在教师的选任上,优先考虑的是专业而非语言能力。正由于此种考虑,非专业的外教与外语专业的中国教师均非最佳选择,而母语为英语的本专业教师一来稀缺,二来教师不懂中文,纯英文授课环境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对地方高校尤其非重点高校而言,确非现实选择。较为理想的人选,是在国外留学或者工作多年,熟悉专业知识同时使用英文表达基本无障碍的任课教师。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符合这一要求的师资较为稀缺,在地方高校的师资队伍中更是凤毛麟角。目前在地方高校讲授双语课程的教师,多数虽已取得本专业的博士学位,但并没有在国外长期学习或工作的经验,英文文献的阅读或许并无大碍,但用英文准确、流畅地表达专业内容依然难度很大。为了将专业内容讲述清楚,只能在课堂教学中较多地借助中文表达,实际教学语言中的中文比例往往超过50%,由此师生均有意无意地形成了中文依赖,从而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开设双语课程的初衷。在课堂教学环节英文输入不足,直接影响学生浸润式英文语境的形成以及有效英文输出。笔者认为,师资力量薄弱,双语课程教师的英文表达能力有所欠缺,教学中英文输入不足,已成为制约地方高校双语教学发展的瓶颈。

很多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也都意识到这一问题,大家提出的解决方案通常是加强师资培训,包括在国内的培训以及一段时间的国外培训。国内为期一周至数周不等双语教学培训固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通常并不立竿见影;能去国外学习交流一段时间,语言能力固通常会得到快速提升,但此种机会较为难得,目前还无法在众多双语任课教师中大规模推广。

对此困境,笔者认为,一方面,任课教师应大力加强自我培训和提升,充分利用英语学习资源与软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并进行语音语调矫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双语教学思维拓展与模式创新来增加学生的有效英文输入。

三、地方高校研究生双语教学的模式创新

虽然近年来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一直是教改研究的重点与热点,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技术也不断出现,但对教学研究大多集中在课堂,最多扩展至课前与课后。笔者建议,为解决地方高校双语教学师资力量不足而进行的教学模式创新,除其他学者建议的应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师生互动,以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新教育技术等建议之外,还应考虑突破课堂教学环节,将专业课双语教学与研究生英语教学相衔接,将课堂教学与学术实践活动相衔接,将课程学习与社团活动相衔接,从而打通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社团活动几大模块,形成全方位多维立体教学模式,运用其他资源弥补双语课堂英文输入的不足。

(一)专业课双语教学与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对接

研究生阶段除开设专业课程外,通常还会开设研究生英语、专业英语等语言类课程,如笔者所从事的法学专业会开设法律英语。如果双语专业课的任课教师能与研究生英语教师、专业英语教师联合进行教改研究,在教学内容上实现对接与互补,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以语言类课程的英文输入弥补专业课英文输入的不足,同时以专业课的内容充实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双方均会因此而受益。

(二)课堂教学与学术实践的对接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除需完成培养计划中列明的专业课取得学分之外,还需要完成一定的学术实践活动。与双语课程密切相关的学术实践活动很多,如:

1.读书会。各院系通常有不同专业的老师组织各自专业的读书会,带领研究生共同研读经典名著,其中也包括英文原著,即使不是双语课程所讲授的内容,也能增加相关专业知识的英文输入。

2.论文工作坊。以笔者所在的文法学院法律系为例,有教师组织了论文工作坊,选定研究生若干选题后会组织阅读中英文文献、中英文案例等材料,最终完成相关选题的论文,其中也有专业英文的输入。

3.案例工作坊。这是笔者组织的一个案例研讨小组,选择国际法领域WTO、ICSID经典英文案例,带领研究生一起阅读英文资料,包括各参加方提交的法律文件以及专家、仲裁员做出的报告或裁决,一些案例直接与国际法双语课程相关,直接呼应课堂教学内容。

4.专业性英文竞赛。以法学专业为例,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国际模拟商事仲裁庭竞赛、Jessup(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大赛等专业性比赛,在准备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英文资料阅读与写作,以赛促学,效果良好。

5.英文学术讲座。研究生参加英文学术讲座可以直接增加专业英文的输入,可以将参与英文学术讲座作为评定双语课程平时成绩的考量因素之一,从而将双语课程的教学与英文学术讲座实现对接,利用开放性的课外学术资源丰富学生的英文输入。

(三)课程学习与社团活动的对接

目前各高校均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除常见的英语角、英语协会外,还有英文演讲比赛、英文戏剧大赛等活动。双语课程的任课教师可以组织鼓励双语课堂的学生参加上述社团或比赛,在活动过程中增加英文输入。笔者为国际法研究生开设《国际贸易法》双语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就有该课堂的学生在本校申请设立了TED NCUT,并于近期组织首次英文演讲分享。通过上述活动,可以增加英文学习的趣味性与互动性,从而促进双语课程的教学。

综上所述,双语课程中的英文输入环节可以突破课堂教学环节本身,拓展至语言类课程、学术实践活动及社团活动,经过任课教师的努力与协调,实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社团活动几大模块的互动与对接,创设全方位多维立体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渠道增加英文的有效输入,为学生创设的更好浸润式英文环境,弥补地方高校双语课程师资力量的不足,促进双语教学目的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金柱,刘艳芳.高校双语教材的现状分析[J].华章,2013,(01).

[2]侯丽红.试析激励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华章,2012,(36).

[3]王伦,孙静艺.高校双语教学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国外双语教学的启示[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67-168.

[4]李璐.部级双语示范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基于审计双语教学的实践探索[J].东方企业文化,2012,(23):226-227.

[5]王光大.试论高校奖学金制度的实施效果及改进策略[J].中国轻工教育,2011,(03):45-46,74.

[6]赵德荣.双语教学在教育国际化中发挥的作用[J].成功(教育),2011,(02):32.

[7]李明哲,徐亚兰,高志英.高校理科双语教学模式研究――以《图论基础》课程为例[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08):135-136.

[8]洪必纲.国际贸易双语教学中的教师激励研究[J].硅谷,2009,(10):101-102.

[9]方莹.论高校双语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106-109.

[10]袁利平.教育国际化的真实内涵及其现实检视[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82-87.

Research on Innovation of Bilingual Teaching Mode for Postgraduates in Local Colleges

WU L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