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平面构成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1 10:10:42

平面构成论文

平面构成论文篇(1)

平面构成在发型设计中的运用主要通过点、线、面三方面来表现。首先,点的运用。点的排列方式直接影响发型轮廓形状的变化,是发型设计的重要因素。在发型设计中点的大小和位置的变化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效果,时尚发型经常采用方向不一致的点元素来设计,使人感觉变化的艺术效果,增强视觉美感。在舞台发型设计中运用点的大小不同或相似点的反复出现等排列形式,进而产生了节奏美和渐变感;其次,线的应用。线一般分为直线和曲线。在发型设计中,直线往往给人一种力量的美感,简单明了,直率果断。例如电视剧《潜行狙击》中“周望晴”的人物形象设计就运用了直线型的发型修剪方式,来体现居中女警的干练、果断的性格。曲线中的自由曲线在发型设计中运用的比较多,流露出作品优雅、柔美、奔放的情怀。此外,还可以通过发型线条的粗细变化,来表现造型的刚劲与柔弱;最后,面的运用。在发型设计时,造型师通常运用吹发、剪发、烫发、盘发等方法进行设计,这些方法会形成直线面和曲线面。直线面的发型给人以坚定、直接、果断的心理感觉。曲线面具有优雅、迷人,温暖中带有柔软的特性。例如电影《金陵十三钗》中“玉墨”的人物形象设计,该造型在发型设计上就运用了曲线面的手推波纹发式,来体现角色的柔美、迷人。

(二)立体构成的运用

立体构成主要是把点、线、面、体进行组合,构成新的立体形态,它是由二维平面形态进入三维立体空间的构成表现,与平面构成既有共性又相区别。一个完整的发式造型是由前面、后面、左面、右面、顶面五个面组成的三维立体造型,运用立体空间的构成方法,结合发型的结构和轮廓变化,形成风格各异的发式造型。例如电视剧《武则天秘史》中武则天的发式设计,设计师结合立体构成空间性、轮廓不确定性、动态的稳定性的特点,完成了半翻髻发式的设计。再加上发饰的点缀,形成了空间层次分明,富有节奏感的发式造型。

二、构成在化妆设计中的运用

(一)平面构成的运用

在化妆设计上采用点、线、面等元素来完成创作是近年来的趋势,尤其是线的运用更为广泛。首先,是线粗细变化的运用。由于线具有宽度这一性质,使得它在造型中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在眼部塑造时,就可以通过线条的粗细变化来完成眼线的塑造,从而表达特定的化妆情绪。纤细的眼线给人以含蓄、干练的感觉,较粗的眼线则给人奔放、妖艳的感觉;其次,是线浓淡变化的运用。深浅不同的线具有不同的感情性。例如在角色化妆中,用较浅且具有变化的线来创作女性化的妆面,给人含蓄、谦虚的感觉。用较实且棱角分明的线来体现男性的阳刚之美。当各式各样的线条与艳丽缤纷的色彩搭配在一起时,会使妆容更具时尚感、性格感。

(二)色彩构成的运用

色彩是形象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共同作用于人物形象设计的创作,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不同波长的色彩通过视觉器官,传入大脑后,经过思维,使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一系列的色彩心理反应。色彩学家和心理学家发现色彩能左右人的情绪,体现人的性格。在形象设计中,艺术家通常运用色彩来体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例如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化妆设计,就运用了冷灰色调的眼影色彩,来体现林黛玉“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的性格特点。

(三)立体构成的运用

立体构成主要在塑形化妆中运用的较多。塑形化妆是指用肤蜡、棉花、硅胶等塑形零件进行雕塑化妆造型。在造型时,要结合脸部骨骼结构运用立体构成中的半立体构成和块材构成的创作法则进行设计,如堆砌、拼接等方法。

三、构成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服装设计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体,是形象设计的一部分。由于它占人体的比例较大,因此服装设计对整体形象的把握及其重要。“构成设计是人物形象服装设计的基础。服装的平面图案设计、色彩的搭配、立体结构的把握,都在人物形象服装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平面构成的运用

作品的形态构图是通过形的分割或配置来完成,图形的分割构成运用最多的是线。在服装设计中,无论是结构线、装饰线的设计,还是轮廓线的设计都运用了线的元素。服装结构线的设计主要在省道、开刀线、褶等部位。一般运用重复构成、渐变构成、放射构成等构成形式,来表现服装造型疏密、虚实、变化的艺术美感。例如百褶裙造型,就运用了平面构成中线条的重复与放射来表现它的款式特点。

(二)色彩构成的运用

人物形象中的服装除了款式以外,色彩是最为鲜明和显眼的部分。现代服装色彩的构成,更多地考虑色彩艺术与服装材质、款式地结合。而人物形象设计中的服装设计更注重色彩构成中的色彩个性与人体肤色、人物性格、故事节的融合,传达人物的某种思想、情绪。例如影片《两个人的芭蕾》中的人物形象设计,倪萍饰演的德贵家的服装基本采用带格的冷灰色调,来体现这一家人所处的时代。而女儿所有的服饰都是红色调。运用这样的色彩主要表现人物追求芭蕾梦激情。通过这样的服装色彩构成,推动影片的情绪。

(三)立体构成的运用

立体构成中的半立体构成、线材构成、面材构成、块材构成都会被运用在服装设计中。半立体构成主要在服装表面的肌理制作中使用,如缉缝、抽褶、雕绣、镂空、植加其他材料装饰等方法,都会给服装带来独特的立体感觉。线立体构成和面立体构成都是利用材料,以重复、渐变、扭转、面层和面群排列构成形式,使服装立体造型具有虚实变化的空间层次。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拉夫领造型。块材构成主要是突出服装体积感的表现,如堆砌、拼接等方法。

四、构成对人物造型的影响

充分掌握构成设计的规律,通过构成在发型设计、化妆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中的合理运用,塑造更贴切的人物形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构成在人物形象中的应用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变化。构成在人物造型中的运用,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对构成设计的深入学习,利于把握人物形象的创作方式,使构成在人物形象设计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平面构成论文篇(2)

二、平面设计与三大构成关系教学措施

通过对平面设计与三大构成之间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三大构成对平面设计的作用极大,如何提高平面设计与三大构成关系教学效果是现阶段相关领域人员致力研究的课题之一。笔者基于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

1.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

有效的教学方针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在平面设计专业三大构成教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设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设计构思、感觉以及技巧。其中,在培养学生判断力方面,主要指的是培养学生能够在众多设计元素中判断与选择出自己需要的元素。通常来说,平面设计者对元素的判断依据自己的直观感觉,但对于一些混乱复杂的艺术形象,还需要通过准确、科学、严谨的判断。在学生创造性启发方面,主要指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能够从简答的自然环境中找到设计的灵感。因此,需要加强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的训练,让学生对一些事物能够产生灵感,然后通过对这些感觉的整理、提炼等,最终形成一个设计构思。如看到行驶过的汽车,就能联想到汽车是由哪些线、点、面构成的等。一旦这些感觉出现需要及时的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后期的分析与整理。在学生表现技术的运用能力培养方面,就是通过大量的构成练习,培养学生对构成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设计的技巧。引导学生将复杂的造型简单化,用最简单的方式将事物表现出来,充分的了解造型构成的方式与规律,通过手绘或电脑制图的方式去表现。

2.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

作为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三大构造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需要对平面设计与三大构成之间的关系充分了解与掌握,同时了解三大构成对平面设计的作用;第二,通过各种途径与手段收集三大构成学习素材;第三,注重自我创造性的锻炼,多学多看,将平时看到的平面作品、造型等进行分析,提取有用的元素。

平面构成论文篇(3)

平面构成元素为点、线、面,并且点、线、面具有不同特征以及表现形式。平面构成元素指一切平面空间和平面形态,在平面空间完成的造型艺术设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含有平面构成元素。在平面构成中,点是最基本的构成元素,也是最小单位。在一个平面中,只要有足够小的单位都可以看作是点。在平面构成中,点可以通过画面组合进行排列,给人不同的联想和视觉感受。而线可以明确其具体位置和方向,具有一定的宽度和形态。在平面构成中,面具有位置、面积和形状,可以在二维空间里通过构成的组织方式产生立体效果。总之,点、线、面三者在平面设计中可以相互转化的。

二、平面构成元素在环艺设计中的表现

1、点在环艺设计中的表现

环境艺术设计中都可以体现出“点”的形态。根据点的构成原理可以运用不同大小、疏密的点进行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移动而产生线的感觉。比如:在上海地铁吊顶设计中,在格栅形式的吊顶之间放行的发光正方体不规则的分布,可以将每个小格子看成“点”形态。在景观设计中,将植物大小、数量进行组合的,构成了“点”的形态。再如在室内设计中,可以将沙发上的靠垫、茶几上的茶杯都可以看作点的集合体。另外,还可以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充分将平面构成的点构成元素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当中。

2、线在环艺设计中的表现

线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最为广泛,线可以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一般常见的有实线,是实体形态形成的,比如家具、门窗、主梁等。虚线是实体中的空间县,就是实体之间的缝隙,比如墙角线、窗户线等。比如上海公园的地面铺装的设计采用了乱世镶嵌的方式,构成向心的环形线,具有一种韵律感。在室内设计中,线的应用就更加广发了。有相对长度和方向的道路、长廊、围墙、溪流等视为线。地板铺设的线型都是采用线条来组合和表现的,与空间中的点、面形式作对比。而几何曲线具有对称和秩序的,规整的美,经常会被使用在以娱乐的悠闲景观之中。

3、面在环艺设计中的应用

面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体的表面表现体的形态,二是作为片状形态独立出现。屋面、墙面、地面都是限定空间的主要因素,但是其依附在建筑体的表面存在。室内环境中的湖面都是以片状独立存在的。面的形状、大小、封闭方式直接影响到其限定空间的特性。在景观园林设计、空间设计中都运用了平面,充分表达出其功能要求、材料使用、艺术风格以及装饰造价等各种因素中的应用。在进行空间平面布局的时候起着关键性指导作用,从平面构成的角度分析空间的序列设计,因此发现其空间组织合理有序的内在规律性,同时也可以从宏观角度上将平面进行合理规划,充分体现出优美的空间与丰富的空间功能。

三、平面构成元素的应用

平面构成元素的点线面法则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起着关键性指导作用。对于初步涉及环境艺术设计展业的学生来说,应该加强其对平面构成元素的重视。平面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海报的设计、书籍装帧、版式设计等等应用的非常广泛。在平面设计过程中,都是综合引用平面构成的几大形式法则,巧妙的对版式进行设计,理性而又巧妙的控制平衡、节奏以及对比等方面的结合与应用,从而形成更加完美、多样化的作品。为了不断适应环境艺术设计的变化与发展,充分发挥平面构成元素的应用,使平面构成在环境艺术当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点线面是设计中最基本的因素,每种因素都具有其特征。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其应该穿插上使用各种构成元素,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只有巧妙的排列与运用,才能谱写出优美的文章。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遵守设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将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巧妙的运用在室内的空间设计你中,使平面构成元素的点线面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和谐、统一的效果,从而才能使各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平面能够更好的融合在一个统一的室内空间中,使人从每个角度看上去都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平面构成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8)1-0014-10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国力显著提升,在国际体系中崛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对中国崛起的方式、崛起中的中国的对外行为模式,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大国心存疑惑和忧虑。这种心态反映在观念层面,就是形式各异的“中国”;反映在实践层面,则是一些国家明示或潜在的防范中国崛起的战略和政策。为了化解这些不利因素,中国政府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建构新的国家身份就是其中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明确地提出了“中国要做负责任的大国”这一重要理念。该理念的形成,是中国政府对1949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实践的总结,是对中国国家身份的重新认识。

那么,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身份能否建构起来呢?现有的国家身份理论是否可以从学理上对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建构进行有力的论证呢?这是亟待中国国际关系学界解决的重要问题。

现有国家身份理论的不足与

本文的分析模式

身份(identity)一词本来是社会学和哲学的一个概念。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建构主义学派的崛起,国际关系学者把身份的概念引入国际关系的研究,由此出现了文化与身份回归国际关系理论的趋势。国际关系学界关于国家身份的研究分别在结构和单元两个层次上展开,各自视国际体系的结构因素和单元因素为国家身份建构的最重要因素。这两个层次的国家身份理论各有优长与不足。以下,本文分别作一简要分析。

1.结构层次的国家身份理论

以温特(Alexander Wendt)为代表的结构层次的国家身份理论认为,国际体系结构是国家身份建构的最重要因素。

温特在其早期的文章中曾指出,施动者和结构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建构的关系,并以辩证统一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而在1999年出版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一书中,温特为了创立一个和华尔兹(Kenneth Waltz)理论相竞争的体系理论,遵循了被称为“奥卡姆剃刀”(Occam’s razor)的所谓简化原则,删除了对国家身份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内因素或单元层次因素,强调从体系的结构层次探讨国家身份的形成,而弱化了施动者建构结构的纬度。这样一来,国家身份与结构之间就由原来双向互构的关系几乎变成了单向建构的关系。因此,温特所创设的理论实质上是从结构层次上探讨国际体系性质的体系理论,而不是国家身份理论。齐菲斯(Maia Zehfuss)甚至认为,温特的理论是没有政治内容的身份/认同理论,因为,根据德里达的理论,中心不能决定自己,只能由他者决定,而我们知道,国内政治和社会进程是国家主体性和身份构成的第一因素,因此,如果把国内因素略去不谈,虽仍是理性主义理论,但已经不能说明身份建构的主要来源。实际上,温特本人也承认:“一个完整的国家身份理论应该包括大量国内因素的成分。”

应当承认,通过结构层次构建起来的体系理论,其变量关系是清晰的,内容是简约的,架构是优美的。然而,我们判断各种理论形态质量高下的标准,不仅仅在于理论所包含的概念是否明晰而易操作,命题、假设是否有意义,各种判断之间是否能够自治,内部逻辑是否严整;也不仅仅在于理论是否简洁、优美,从而符合科学哲学对理论形态的一般要求,而在于理论与现实的结合能力即解释、说明现实的能力特别是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取得成功的能力。这种立足于欧美特殊文化背景和历史经验的体系理论是不能解释中国特殊历史经验的,尤其是不能解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历史经验的。这是因为,中国――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其地位上升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演进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如果忽略当代中国的战略文化及其在特殊时空下形成的国内结构,就难以充分解释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家身份为什么能够建构起来;也就难以令人信服地解释中国为什么一定能够实现和平崛起,而不是重蹈历史上大国崛起的覆辙。

2.单元层次的国家身份理论

这类理论的研究重心是探讨单元层次因素是怎样建构国家身份的。

例如,江忆恩(Alastair lain Johnston)的《文化现实主义》一书就是根据中国国内文化来研究中国的战略文化,进而研究中国的冲突与合作行为的。他以中国明朝为研究对象,运用的是符号分析(symbolic)法和认知绘图(cognitive mapping)法。在对这一时期的文献进行分析后,江忆恩指出,中国存在两种不同的战略文化:一是象征性或理想化的战略文化,即孔孟范式(Confucian-MencianParadigm);另一种是实际的战略文化,即强现实政治战略文化(parabellum strategic-culture)。在中国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战略文化则属于强现实政治类型。江忆恩认为,有什么样的战略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战略行为;与强现实政治战略文化对应的是冲突型战略偏好,与弱理想政治战略文化对应的则是合作型战略偏好。据此,江忆恩得出结论:在历史上,中国的对外行为表现出明显的进攻性或先发制人的战略偏好。

单元层次的国家身份理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结构层次的国家身份理论的不足,理论解释力较后者有所增强,但从实践层面看,该层次理论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其理由是,如果中国强现实政治类型的战略文化长期趋于稳衡状态,那么与之相适应的则是长期趋于进攻性或先发制人的战略偏好。然而,这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趋向于合作的战略行为是矛盾的。江忆恩的战略文化理论不能说明为什么在不同时期中国的战略行为会有如此大的差别,也不能说明中国自身的文化结构与同一时期的国际体系文化结构有何关系,更不能说明中国战略文化的变化对国家身份的建构有什么样的作用。

总之,单元层次的理论实质上是外交政策理论,而不是国际政治理论;它解释的是特定国家行为的动因,因而不具有普遍性的解释力。单元层次的理论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考虑或较少考虑

国际体系的结构因素对国际体系的构成单元――国家――的限制作用。

既然现有国家身份理论无法提供合理解释,那么,我们就需要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一种新的理论模式。

3.国家身份理论的结构一单元模式

结构分析和单元分析都是体系分析的组成部分。上文的讨论表明,学者们往往游走于两者之间,没有把结构和单元统一于体系的整体框架下进行思考。这样做的后果是,把本来紧密联系着的现实社会世界人为地分割成多个相互分离的领域,使得整体与局部不能有效地实现沟通。对此,布赞(Barry Buzan)和利特尔(Richard Little)曾经严肃地批评道,“人们所熟知的分析者只见树木(构成单位)不见森林(体系)的呼声,表明问题在于分析者如此深深地陷入局部细节的泥沼,以至于对正在外部注视着他们的更为基本的模式浑然不知。但是,这种难题必须与同样难以对付的困难对等起来,在光谱的另一末端,是分析者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在这里,体系的整体性(totality)是清晰的,但却是以牺牲细节为代价的。

华尔兹指出,要建立国际政治的体系理论,只有体系层次的研究才能完成。本文虽然不反对华尔兹的观点,但认为,应对华尔兹的研究计划进行改造。这是因为,秉持“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哲学观念,笃信科学哲学的标准,追求美感的理论嗜好,使华尔兹在构造自己的理论时把体系与结构合并了起来,于是“体系理论”变成了“结构理论”。晚近的国际政治学者,如基欧汉、温特等,深受华尔兹的影响,也从结构层次上去构建体系理论。然而,本文认为,体系既然是由结构和互动的单元组成,体系理论就应该在体系的整体框架下对结构层次和单元层次进行同样严格的分析。

本文将要执行的就是这样一种经过改造的研究计划,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家身份理论的结构一单元模式。该模式放宽了国家是一元行为体和自主行为体的假定,借鉴了现有国家身份理论的三个主要观点:①一个完整的国家身份理论应该包括大量国内因素的成分;②国家身份与结构之间是双向互构而不是单向建构的关系;③文化和规范对国家身份的建构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该模式是从体系层次上建构起来的体系理论。

在将这一模式用于考察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国家身份时,本文认为,建构负责任大国的国家身份意味着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将选择走和平发展而不是走强行崛起的道路。和平发展是指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不会改变国际体系的观念结构,不会改变国际制度体系,并将使用和平方式作为解决国际冲突的手段。而在特殊时空下形成的国内结构和战略文化是社会主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有力保证。因此,可以假定,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建构的相关因素有:国际体系观念结构、国际制度、战略文化和国内结构。图1表示了这一模式:

本文以下将根据上述国家身份的理论模式,推断出几个需要进行测试的理论假设,并分别在结构层次和单元层次上去验证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建构。

结构层次的中国负责任

大国身份的建构

1.国际体系观念结构与国家身份

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观念不仅具有因果作用,而且还具有建构作用。观念建构行为体身份,并塑造行为体的利益。不过,建构主义所说的观念不是私有观念,而是共有观念(sharedideas),也就是文化。文化(或共有观念)可以在三个等级上实现内化。文化越是得以内化,就越会起到“作用”,它所建构的结构也就越“厚重”。因此,当一种观念成为共有观念的时候,它能产生巨大的力量。

本文接受“共有观念能产生巨大的力景”这一论断,并假设:在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主导观念,这些观念被国际行为体习得、内化后,将对国家身份具有塑造作用。那么,和平、发展这些国际社会的主导观念在多大程度上已被世界各国所认同?中国是怎样习得、内化这些观念的?这些观念被中国习得、内化后又是怎样塑造中国国家身份的呢?本文以下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论述。

《联合国》开篇指出:“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而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也是《联合国》的一项宗旨。实现这一宗旨已成为联合国的重要使命。自1948年首次部署维持和平人员以来,迄今联合国共部署了有数十万人参与的61项维和行动,耗资410多亿美元。目前,联合国正在实施的维和行动就有15项。这些维和行动对于避免有关冲突进一步升级,维护全球和地区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而得到了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包括冲突当事国――的赞赏和支持。中国作为世界主要大国特别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十分重视并积极参与联合国在维和领域的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世界的和平做出了贡献。从1989年首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迄今,中国已先后16次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派出维和人员7000余人次,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最多的。中国政府还明确把维护世界和平作为对外政策的基本宗旨。这一切都说明,和平的理念已被中国所认同。

《联合国》还指出,所有社会和国家需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基于此,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已逐渐成为联合国的重要理念,并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自20世纪中叶以来,联合国各专门机构在促进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为世人称道的成就。例如,世界粮食计划署每年向80个国家的大约8300万人提供粮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世界各地设有130多个办事处;世界银行在2004年财政年度向将近100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200多亿美元的发展援助。据统计,联合国系统每年出资近60亿美元用于发展方面的业务活动。11叫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也是对世界发展的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中国明确意识到了自己的发展可能给国际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包括向不发达国家提供低息贷款,减免它们的债务,增加对落后国家的援助等等。资料显示,从2000年至今,中国已减免了44个不发达国家200多亿元人民币的债务。另外,中国政府已经宣布将在今后3年向不发达国家提供10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和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帮助它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上面的分析,不难得出以下结论:和平、发展已经成为联合国的重要理念,这些观念被国际行为体广泛接受并对其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作为实力和地位不断上升的社会主义大国,如果抱持着这些理念在国际社会中与其他行为体进行交往,将有利于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可预期、建设性的负责任大国。

2.国际制度与国家身份

按照基欧汉的观点,国际制度(intemationalinstitution)主要包括二种形式:一是具有明确规

则的正式的政府间组织或非政府组织;二是政府之间协商而达成的,适用于特定问题领域的国际机制(international regime);三是国际惯例。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国际制度对国际行为体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从建构主义的视角看,国际制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建立国际规范、建构国家身份两大方面。而规范(norms)――对于某一给定身份行为体适当行为的集体预期,则包括规则性规范(regulatory norms)或限制性规则(regulative rules)和构成性规范(constitutivenornls)或构成性规则(constitutive roles)两种类型。前者塑造行为体的利益,限制它们的行为;后者建构行为体的身份,也塑造行为体的利益。基于此,本文假设:处于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上升阶段的社会主义中国,可以通过逐步融入国际社会的方式,建构起负责任大国的国家身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身份的这一转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中国通过参与国际经济组织,不仅获得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的好处,而且使自身与国际社会产生了高度的利益认同。据统计,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仅为206.4亿美元,占该年全世界进出口总额的2.9%,位居世界第32位。而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就上升到5096.5亿美元,成为世界第六大贸易国。另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头3年,进出口总额3年翻一番;中国的世界贸易地位从2001年的第6位提高到2004年的第3位。在此过程中,中国进一步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因此主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坚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

其次,中国在参与国际制度的过程中,不断内化、习得国际制度的规则和规范,并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国际社会其他行为体的赞赏。例如,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为履行“人世”承诺,中国对主要的知识产权法律作了修改,使其与世贸组织的有关协议相一致。中国还积极开放国内市场,降低关税。中国的上述行动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支持现有自由贸易体系的明确行动”。在国际安全领域,中国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支持《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实施,制定了全面的防扩散出口管制法律体系;“虽未加入《渥太华禁雷公约》,但认同其人道主义宗旨和目标,不断加强与公约缔约国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人权领域,中国逐渐与国际人权标准接轨,是“国际人权体制的积极参与者”。

再次,中国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的数目逐渐增多。20世纪60年代中期,因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完全孤立于国际组织之外。而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参加了约80%的国际组织。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数目也远远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进入高度参与国际组织的行列。在加入国际多边公约方面,1949-1979年的30年中,中国加入的多边国际条约只有34个;在1979-2004年的25年间,中国共加入了233个。

第四,在参与国际制度的过程中,中国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以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相当长时期内,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中国总体外交中,双边外交是主体,多边外交数量有限且影响较小。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只是局部地参与联合国及其他一些国际组织的活动,并且对这些机构仍怀有一种不信任甚至是恐惧的心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对外部世界的依存程度不断加深,参加的国际制度越来越多,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逐渐发生了变化,态度上越来越积极。中共十四大报告提出,中国“支持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维护世界和平,推进裁军进程,促进全球发展,以及解决国际争端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共十五大和十六大则提出,“要积极参加多边外交活动,充分发挥我国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的作用”。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在范围上从联合国扩展到其他类型的国际组织和更为广泛的多边外交领域;在方式上由支持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一些具体领域发挥积极作用,转变为充分发挥中国在联合国和其他多边组织中的作用。

总之,在参与国际社会的过程中,中国的观念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并开始了国家身份再建构的过程:从一个孤立于国际体系之外的国家转变为体系内的负责任大国。

单元层次的中国负责任

大国身份的塑造

1.战略文化与国家身份

所谓战略文化,是指一整套宏观战略观念系统。战略文化的内容包括:关于战争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即战争是反常现象还是不可避免的;关于对手及其造成的威胁的性质是零和还是非零和;关于使用武力的效用,即使用武力是否可以有效保护自我利益和解决国际事件。如果认为战争在人类事务中是不可避免的,冲突具有零和性质,使用武力可以有效保护自我利益和解决国际冲突,则国家的战略文化属于冲突型战略文化,反之则属于合作型战略文化。江忆恩指出,战略文化决定国家对于战争与和平、冲突与合作等国家关系主题的认识,塑造国家的身份认同和战略偏好,进而决定国家的战略选择。

本文假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主导战略文化是合作型战略文化,这一战略文化塑造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身份。由于战略文化的基本内容要被国家决策者所认同,因此,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所的重要文献和文件中,关于对外政策的内容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战略选择趋向,因为“言语即行动”,言语可以建构身份,从而塑造国家利益。本文以下将通过解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重要文献,概括出当代中国战略文化的基本内容,进而分析这一战略文化对中国国家身份的影响。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提出了战争可以延缓的想法。1985年,邓小平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到1987年,邓小平明确指出:“争取比较长时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邓小平的上述观点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所接受。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即明确提出了“世界和平是可能的”这一重要判断。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承继了这一判断。在此期间发表的数份中央政府的工作报告也以这一判断作为中国看待国际形势的基调。这表明中国已经改变了过去那种认为战争不可避免的观念,也说明中国在战略文化的相关内容上的看法已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国的战略文化已经开始向合作型战略文化转向。

冷战结束以后,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人以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更加明确地接受和平、发

展这些国际社会的主导理念。在中共十五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关于国家间争端和分歧的解决方式,指出:“国与国之间应该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彼此的纠纷和争端,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对彼此之间的分歧,要坚持对话,不搞对抗,从双方长远利益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妥善加以解决。”在中共十六大的政治报告中,重申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一判断,提出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同时认为“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200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郑重地向国际社会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2005年12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2007年11月,在中共十七大的政治报告中,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环保五个方面更为系统地阐述了如何构建一个“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问题。和谐世界的理念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指明了世界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一个具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深邃的历史眼光的新理念。

上面的概要的叙述表明,在以下三个问题上,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存在着基本的共识。首先,关于时代主题,都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其次,关于对手的性质,都认为应通过合作的方式,求同存异,共同应对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关于使用武力的效用,都主张国家之间应该通过对话解决争端,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因此,战争的可避免性、对手的可合作性、武力效用的明显降低已经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战略文化的基本内容。这一趋向于合作的战略文化与当今国际体系文化结构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并且也是国际体系文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秉持这一战略文化的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实践,不仅可以破除种种不利于社会主义大国实力地位上升的陈旧理念,而且可以破解和平融入国际社会所面临的诸多难题,从而顺利地实现和平崛起。总之,中国新型战略文化有利于塑造中国负责任的大国身份,两者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2.国内结构与国家身份

国内结构是与国内政治相关的重要概念,是影响外交政策的重要变量。本文认为,中国的国内结构包括以下三重关系,这三重关系对中国国家身份的建构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1)中国共产党与领导阶级以外的其他阶级的关系以及各阶层的关系。首先,从中国共产党与领导阶级之外的其他阶级的关系上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它以工人阶级为基础,其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与工人阶级以外的其他阶级关系的基本格局。改革开放以前,由于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格局存在着内在的紧张和冲突。与之相对应,中国的对外行为呈现出比较激进的特点,由此导致中国相对于国际体系产生的身份困境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中国共产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国内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为此,就需要调整中国共产党与工人阶级以外的其他阶级的关系,使其朝着协调、稳定的方向发展。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的确是按照这一思路行动的。而这就为中国政府解决身份困境问题提供了可靠的国内条件。

其次,从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关系看。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结构比较简单。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转型,中国阶层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干部、工人、农民的简单结构被打破,原有的阶层不断分化,新的社会阶层先后出现,社会阶层的结构日益复杂。在此过程中,各阶层成员程度不等地意识到了本阶层共同利益之所在,并实施了目的各异、形式不同的政治参与行为,以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种状况对政治领域的各个方面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基于此,中国共产党在制订各项政策(包括对外政策)时,不能不考虑各个阶层的利益诉求并加以有效的整合。而这显然也有助于推动中国合作型战略文化的形成。

(2)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对外政策的制定是以政府(主要是中央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力量对政府外交决策的影响微乎其微。然而,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社会的深刻转型和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公众的民主意识显著增强,政治需求不断上升;另一方面,信息传播的手段迅猛扩展。两者的共同作用导致公众舆论对政府对外决策的影响力逐渐增大。因此,决策者在制定对外决策时,不能不考虑公众舆论。尤其当某个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公众意见形成共识时,这种舆论将会对政府决策形成一定的约束力。以环保问题为例,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环境问题研究课题组进行的关于环境问题的调查显示:有63%的中国人认为中国的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生活质量;有42%的人认为环境可能比经济发展更重要;有56%的人相信各级政府应该对环境破坏及其治理负首要责任。由此可见,中国公众已经有了明确的环保意识。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有利于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如宣布停止核试验,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倡导彻底销毁生化武器,签署防止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等等,都可以看作是中国政府对国内公众态度的一种回应,也反映了公众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制约作用。

(3)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完全由中央政府控制,地方因素基本被排除在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地方政府从内向被动的地方行为者发展为外向的国际事务参与者”。各级地方政府开展越来越广泛的对外交流,从而日益影响国家的对外决策和对外行为。

第一,各级地方政府都把发展对外经贸关系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以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广东省为例,在1985年到2001年的16年中,该省每年的出口总额从不到30亿美元增加到954多亿美元,年度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也从9.19亿美元上升到157.55亿美元。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地方政府在发展对外经济交往中获得了更大的自。这种状况的进一步扩展将有利于提高中国对外开放的水平,也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度。

第二,各级地方政府的国际友好城市网络不断扩大。据统计,自1973年开展友好城市活动以来,到2005年,中国与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建立了1315对友好城市关系。友好城市的建立说明中国地方政府已经把其他国家的人民当作“朋友”身份来处理相互关系。这一态势延展到国家关系上,无疑有利于中国与有关国家之间友好关系的发展。

通过在单元层次上分析国内结构与中国国家身份的关系,本文认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得以建构的政治保证和国内基础;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围观念的深刻变化,则是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得以建构的社会性力量。

结 语

平面构成论文篇(5)

1 关于藏书结构的概念

肖自力最初给藏书结构下的定义为:“把各种不同学科、不同水平、不同语义、不同形式的知识情报载体,搜集、整理、组成一个有主有从,有专有博,互相配合的整体,这就是藏书结构”。显然,肖自力一开始便指出藏书结构是一个多维的复杂结构,但对“多维”的量没有明确限定,于是藏书结构便没有明确的外延,各维在独立作概念使用时也没有明确的外延。

综观已有十几种关于藏书结构的定义,除个别同志将藏书结构定义为藏书比例(主要原因在于对肖自力初始定义理解有误所至)之外,其他定义均较统一,认为藏书结构就是运用系统论观点和方法,从整体角度认识藏书体系内部——各门学科、各种主题、各种水平、各种文种、各种出版类型、各种载体形式的出版物的组织与搭配,寻找它们在内容、形式等方面的联系和关联。这种藏书体系内部各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的方式就是藏书结构。

藏书结构的概念有如下四点。

藏书结构是藏书体系的组织法:藏书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各种不同成分的藏书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藏书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的组成状况及相互联系就是藏书结构。藏书结构的实践结果形成藏书系统。

藏书结构是一个整体概念:组成藏书系统的各要素,即各种不同成份的藏书并非毫无关联地凑合在一起,而是处在彼此联系,相互配合之中,一旦这种联系、配合发生突变,藏书结构就要受到破坏。

藏书结构是一个多维结构:它既要考虑文献的学科属性,又要兼顾文献的类型、语种、出版时间,更要照顾读者的需求水平等等,所以它是一个多维的复杂结构。美国图书馆协会曾从18个方面构思藏书结构的框架,国内一般的考虑五个方面,即学科结构,等级结构,时间结构,语文结构,类型结构。

藏书结构的参照系不同于藏书比例:藏书比例以馆藏总量为参照,考虑的是藏书的种数、册数,要求的是数量;而藏书结构则以“世界3”为参照,考虑的是藏书所含信息、知识、情报量的完整与否,能满足读者需要的程度,要求的是质量。藏书结构的这一特点,使藏书建设的研究摆脱了“比例说”的狭小视域而迈向“结构论”的新阶段。

2 关于等级结构

(1)肖自力“五级”之说。

根据美国图书馆的作法,针对我国图书馆的现状与条件,以读者需求水平和藏书内容的学术水平以及藏书的情报量为划分等级的标准,肖拟就了五级结构方案。

甲级:完整的藏书

乙级:研究水平藏书

丙级:大学水平藏书

丁级:基础水平藏书

戊级:最低水平藏书

(2)黄本华“三级”之说。

以读者需求特点为标准,将藏书划分成从低到高的三个级别。

一级:专业学习水平

二级:一般专业研究水平

三级:高级专业研究水平

(3)张炎烈“七级”之说。

以图书本身的学术水平和读者的使用水平为划分标准。

Ⅰ级:专业研究水平藏书

Ⅱ级:大学生及相当于该水平的藏书

Ⅲ级:中学水平及相当于该水平的藏书

Ⅳ级:幼小读物藏书

Ⅴ级:知识性、趣味性及科普读物藏书

Ⅵ级:特殊用途藏书

Ⅶ级:综合性参考工具书

(4)李银生“四级”之说。

在张炎烈和肖自力学术观点的基础上,李以图书内容的深浅程度和藏书的情报量为标准拟定了四级结构方案。

甲级:完整级

乙级:研究水平

丙级:大学水平

丁级:基础水平

3 关于藏书结构与藏书比例的关系

从比例到结构是藏书建设理论的重要发展,其深刻作用表现在五个方面:(1)参照系的变更;(2)功能的扩展;(3)意义的升华;(4)方法的更新;(5)理性思维的延伸。

结构研究和比例研究有着重要的区别,但二者并不相互排斥。结构研究向量化发展,必然用及比例。比例研究是结构研究的手段和途径。比例研究隶属于结构研究,它必须纳入结构研究的范畴,成为结构研究的子研究,否则,便失去其应有的价值。结构研究是比例研究的目标和归宿。

4 关于藏书结构一览表

藏书结构一览表是藏书结构的框架设计,它从系统的角度对藏书结构的各方面做了组织综合,其功能一方面可据此分析图书馆藏书结构的现状,另一方面可规划未来发展蓝图。

肖自力利用图书结构五个方面(五维)的层次划分及其代码设计了一张颇有影响的藏书结构一览表(表1)。该表为全国图书馆界半定量评价某馆或某地区馆藏文献合理性提供了科学依据。然而该表也充分暴露出藏书结构作为一种多维结构在付诸实际时的艰难和复杂性,这一致命弱点,极大地影响了该表的实用价值。为克服此缺陷,李银生提出一种二维框架模式,建议学科设立100条左右,藏书等级划为四级,各级藏书内容深浅程度、藏书所含信息量、出版物类型、语种等方面都有详细、准确的规定(表2)。

相比之下,肖拟一览表具有较好的理论引导价值,而李拟一览表则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

藏书结构研究通过二十多年的艰难探索,在取得丰硕理论成果的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实践效益,在高校系统,愈来愈多的图书馆运用藏书结构理论提供的方法建设本馆的藏书,力求使图书馆决策建立在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的基础上。可以预计,当藏书结构理论深深植根于各个图书馆的业务实践之日,便是全国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立之时。

参考文献

[1]肖自力.试论藏书结构[J].图书情报工作,1981,(1).

[2] 李银生.从比例到结构——藏书建设理论研究的重要发展[J].图书情报工作,1990,(1).

平面构成论文篇(6)

1关于藏书结构的概念

肖自力最初给藏书结构下的定义为:“把各种不同学科、不同水平、不同语义、不同形式的知识情报载体,搜集、整理、组成一个有主有从,有专有博,互相配合的整体,这就是藏书结构”。显然,肖自力一开始便指出藏书结构是一个多维的复杂结构,但对“多维”的量没有明确限定,于是藏书结构便没有明确的外延,各维在独立作概念使用时也没有明确的外延。

综观已有十几种关于藏书结构的定义,除个别同志将藏书结构定义为藏书比例(主要原因在于对肖自力初始定义理解有误所至)之外,其他定义均较统一,认为藏书结构就是运用系统论观点和方法,从整体角度认识藏书体系内部——各门学科、各种主题、各种水平、各种文种、各种出版类型、各种载体形式的出版物的组织与搭配,寻找它们在内容、形式等方面的联系和关联。这种藏书体系内部各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的方式就是藏书结构。

藏书结构的概念有如下四点。

藏书结构是藏书体系的组织法:藏书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各种不同成分的藏书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藏书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的组成状况及相互联系就是藏书结构。藏书结构的实践结果形成藏书系统。

藏书结构是一个整体概念:组成藏书系统的各要素,即各种不同成份的藏书并非毫无关联地凑合在一起,而是处在彼此联系,相互配合之中,一旦这种联系、配合发生突变,藏书结构就要受到破坏。

藏书结构是一个多维结构:它既要考虑文献的学科属性,又要兼顾文献的类型、语种、出版时间,更要照顾读者的需求水平等等,所以它是一个多维的复杂结构。美国图书馆协会曾从18个方面构思藏书结构的框架,国内一般的考虑五个方面,即学科结构,等级结构,时间结构,语文结构,类型结构。

藏书结构的参照系不同于藏书比例:藏书比例以馆藏总量为参照,考虑的是藏书的种数、册数,要求的是数量;而藏书结构则以“世界3”为参照,考虑的是藏书所含信息、知识、情报量的完整与否,能满足读者需要的程度,要求的是质量。藏书结构的这一特点,使藏书建设的研究摆脱了“比例说”的狭小视域而迈向“结构论”的新阶段。

2关于等级结构

(1)肖自力“五级”之说。

根据美国图书馆的作法,针对我国图书馆的现状与条件,以读者需求水平和藏书内容的学术水平以及藏书的情报量为划分等级的标准,肖拟就了五级结构方案。

甲级:完整的藏书

乙级:研究水平藏书

丙级:大学水平藏书

丁级:基础水平藏书

戊级:最低水平藏书

(2)黄本华“三级”之说。

以读者需求特点为标准,将藏书划分成从低到高的三个级别。

一级:专业学习水平

二级:一般专业研究水平

三级:高级专业研究水平

(3)张炎烈“七级”之说。

以图书本身的学术水平和读者的使用水平为划分标准。

Ⅰ级:专业研究水平藏书

Ⅱ级:大学生及相当于该水平的藏书

Ⅲ级:中学水平及相当于该水平的藏书

Ⅳ级:幼小读物藏书

Ⅴ级:知识性、趣味性及科普读物藏书

Ⅵ级:特殊用途藏书

Ⅶ级:综合性参考工具书

(4)李银生“四级”之说。

在张炎烈和肖自力学术观点的基础上,李以图书内容的深浅程度和藏书的情报量为标准拟定了四级结构方案。

甲级:完整级

乙级:研究水平

丙级:大学水平

丁级:基础水平3关于藏书结构与藏书比例的关系

从比例到结构是藏书建设理论的重要发展,其深刻作用表现在五个方面:(1)参照系的变更;(2)功能的扩展;(3)意义的升华;(4)方法的更新;(5)理性思维的延伸。

结构研究和比例研究有着重要的区别,但二者并不相互排斥。结构研究向量化发展,必然用及比例。比例研究是结构研究的手段和途径。比例研究隶属于结构研究,它必须纳入结构研究的范畴,成为结构研究的子研究,否则,便失去其应有的价值。结构研究是比例研究的目标和归宿。

4关于藏书结构一览表

藏书结构一览表是藏书结构的框架设计,它从系统的角度对藏书结构的各方面做了组织综合,其功能一方面可据此分析图书馆藏书结构的现状,另一方面可规划未来发展蓝图。

肖自力利用图书结构五个方面(五维)的层次划分及其代码设计了一张颇有影响的藏书结构一览表(表1)。该表为全国图书馆界半定量评价某馆或某地区馆藏文献合理性提供了科学依据。然而该表也充分暴露出藏书结构作为一种多维结构在付诸实际时的艰难和复杂性,这一致命弱点,极大地影响了该表的实用价值。为克服此缺陷,李银生提出一种二维框架模式,建议学科设立100条左右,藏书等级划为四级,各级藏书内容深浅程度、藏书所含信息量、出版物类型、语种等方面都有详细、准确的规定(表2)。

相比之下,肖拟一览表具有较好的理论引导价值,而李拟一览表则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

藏书结构研究通过二十多年的艰难探索,在取得丰硕理论成果的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实践效益,在高校系统,愈来愈多的图书馆运用藏书结构理论提供的方法建设本馆的藏书,力求使图书馆决策建立在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的基础上。可以预计,当藏书结构理论深深植根于各个图书馆的业务实践之日,便是全国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立之时。

参考文献

[1]肖自力.试论藏书结构[J].图书情报工作,1981,(1).

平面构成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J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187-01

一、三个平面理论的产生背景

20世纪80年代,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理论的提出,引起国内各个学派的普遍关注。语法科学的研究,有着种种不同的学术流派,就其要者而言,有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三个平面理论不是模仿哪家学说,而是在吸取各家的合理的内核作更高的综合的一种新理论。

1981年,胡裕树先生在《现代汉语》教材里谈及汉语的句子分析应如何确定语法关系时明确指出:“必须区别三种不同的语序:语义的、语用的、语法的。” 1982年,胡附、文炼(胡裕树、张斌的常用笔名)合作发表了题为《句子分析漫谈》的文章,较为具体地阐发了关于三个平面的思想。此后,胡裕树、施关淦、范晓等先生陆续发表文章对三个平面进行讨论。如文炼先生的《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关于句子的意义和内容》,胡裕树先生的《试论句首的名词性成分》,文炼、胡附先生合作的《汉语语序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范开泰先生的《语用分析说略》、《语义分析说略》,史锡尧先生的《论语法、语义、语用三结合进行语法研究》,施关淦先生的《关于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胡裕树、范晓先生的《有关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等。

二、三个平面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句法平面研究,是指对句子进行句法分析。词语与词语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构成一定的句法结构,对句法结构进行分析,就是句法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句法结构内部的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进行成分分析,即着眼于句子成分的确定和结构方式的判别。二是对句法结构内部的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层次关系进行分析,即着眼于句法结构的层次切分。

(二)语义平面研究,指对句子进行语义分析。句子中词语与客观事物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属于语义的。范晓先生把语义平面研究的语义概括为:动核结构(或称谓核结构)、动词的价(也称“向”)、名词的格、语义指向、歧义、词的语义特征、语义的选择限制。

(三)语用平面研究,指对句子做语用分析。句中词语与使用者(符号与人)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属于语用的。研究语用,也就是研究人怎样运用词语组成句子相互间进行交际,它偏重于讲表达,是一种动态的分析。

三、三个平面的五种模式

句法、语义、语用这三者的关系究竞如何?不同学派对此有不同的解释.邵敬敏先生将语法学界的各种不同解释归纳成五种不同的理解模式:

(一)两翼模式。范晓先生说:“如果把句法平面比作句子的躯干,不妨把语义和语用比作两翼,一个句子既有躯干又有两翼,才能‘起飞’,才能交际。因此,句子分析必须以句法为基础,同时又兼顾到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并尽可能使三者既区别开来又结合起来。”

(二)双层模式。施关淦先生说:“语义、语用都很重要,但在语法学里边,它们跟句法相比,却不能是基础,基础应该是句法。”而“句法和语义在一起,跟语用发生关系。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都是静态分析,语用分析则是动态分析。”

(三)三维模式。文炼先生说:“三个平面其实应理解为‘三维’,好比一个立体的长、宽、高.”“语法规律的描写,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句法的、语义的、语用的),但要达到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即别同异,辨正误。”

(四)三角模式。邢福义先生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两个“三角”》里说,一个三角(A)中,“表指语表形式,为a角;里指语里意义或关系,为b角;值指特定形式的语用价值,为c角。语表、语里、语值,在被当作三个平面的时候,通常叫作语法、语义、语用,或形式、意义、语用。”“abc三角之间具有互相制约,彼此依凭,形成主体的关系。”还分析了ab角为表里验证,ac角为由表辨值的关系。

四、三个平面的意义

平面构成论文篇(8)

1981年,胡裕树先生在其主编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现代汉语》中,首次提出了从三个平面进行汉语语法研究的思想。该教材在讨论汉语句子分析中明确指出,确定语法关系时,必须区分三种不同的语序:语义的,语用的,语法的。这三种不同的语序就代表了三个不同的平面。1982年,胡附、文炼在其发表的论文《句子分析漫谈》中,阐述了汉语的语序、虚词、主语、独立成分、提示成分等,特别是在术语的使用上也采用“句法的、语义的、语用的”分析。可以看出三个平面的思想得到了认可。1985年,胡裕树、范晓在《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一文中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三个平面的语法思想,并且运用这一思想在文章中具体分析了一些汉语语法现象。此后,“三个平面”的研究逐渐成为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三个平面学说的提出是国外语言学理论影响和国内汉语语法研究自身发展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很多新的语法理论陆续进入我国研究者的视野,如格语法、转换语法、功能语法、话语分析、语义特征分析理论、语境理论、语用学等,这些语言学理论不同程度地给汉语语法学界提供了借鉴作用,促使我国汉语语法学研究者结合汉语的实际情况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与此同时,汉语语法研究自身的发展也推动着新的学术思想萌芽和产生。如马建忠、黎锦熙建立的汉语传统语法的规范理论在分析问题时主要从意义出发,而忽略了形式上的印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结果的科学性,但是,其重视意义分析、讲究事理关系这方面则是可取的,这一优点得到了现代从事汉语语法研究的学者们的认可,并加以发展。而结构语法的描写理论由于较为忽视意义对语法结构的制约,主要作单一形式描写分析,70年代以来逐渐受到冲击和质疑。在国内外语言学发展背景的共同作用下,80年代以来,汉语语法研究呈现出多平面、多角度的发展趋势,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就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

三个平面学说不是单一的语法形式分析,不是单一的意义关系分析,也不是单一的使用语境分析,而是同时注重句法形式、意义关系、语境内容的区别和联系。具体而言,三个平面是理论以句法形式为基础,研究句法形式同语义关系、语用因素的对应关系。这样的研究从多角度多方面对语法现象进行解释,其结果也就更为科学合理。例如对句子独立成分的分析。传统语法中是把独立成分看作同主语、谓语一样的句子成分,由于它的位置比较灵活,与句子其他成分不发生结构关系,就把独立成分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句子成分。如以下句子中的“看样子”:

(1)“看样子他不会来了。”

(2)“他看样子不会来了。”

(3)“他不会来了,看样子。”

事实上,“看样子”在上述句子中与其他成分并不处于同一平面,“看样子”是表示推测口气的语用成分,它是由说话人使用语言的态度(语用因素)而产生的语用成分。句(1)是对要叙述的 “他不会来了” 这一事件的先决性推测,句(2)是叙述该事件过程中的插入性推测,句(3)则是对已叙述该事件的补充性推测。区分语用成分和句法成分是三个平面学说分析句子结构时的具体表现。

三个平面思想有两层涵义,它既是语法的本体观,也是语法分析的方法论。之所以说三个平面是语法的本体观,是因为句法、语义,语用是语法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法结构是这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三个平面中的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研究的内容只是对句法结构有影响和起制约作用的部分,语义、语用和句法一起组成语法研究的对象。但是三个平面理论并不研究语义学和语用学的所有内容。例如“语义场”是语义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三个平面的学说并不对颜色词语义场、亲属关系语义场之类的研究做具体分析;又如,“言外之意”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三个平面的学说对句子成分表达的言外之意并不展开研究。说三个平面是语法分析的方法论,是因为每个单一平面的分析都是有价值的,然而都是不自足的,所以语法分析必须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才能更更深入地了解词语的内在结构,以及理解词义,才能正确地运用词语。掌握了构词法,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分析的充分性和全面化。

由此可见,用“三个平面”的理论多角度、全方位地来研究汉语语法,是中国语法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以往的研究者受传统语法和结构主义语法的影响比较深,对汉语语法研究主要着眼于句法平面。实践证明,单纯从句法层面来分析语法是有局限性的,人们一直在探索如何更科学地来研究汉语语法的新途径,一直在寻找突破的方向,研究中也自然而然地涉及到了许多语义和语用上的问题。三个平面的学说目前还不能说是很完善的,有些基本原则还要进一步推敲,已经取得的成果还要进一步通过语言事实来检验。

参考文献:

[1]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平面构成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H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176-01

“字本位”理论是徐通锵先生在其《基础语言学教程》中提出来的,围绕着这个理论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论。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因此,笔者也想就此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对“字”的定义的不同理解

(一)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裘锡圭先生在他的《文字学概要》中就提到了这一点,他认为:“在文字定义问题上,语言文字学者分狭义和广义两派。狭义派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广义派认为,人们用来传递信息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都可以称为文字。我们觉得这种歧义只是使用术语的不同,很难说这里面有什么绝对的是非。”

(二)“字”是指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结构单位,其多义性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字的构造而形成的。这是徐通锵先生对字的定义。

对以上两种定义进行仔细分析、比较,我们就可以知道问题的关键所在。首先,我们来看裘锡圭先生的定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但是他并没有清楚的说明“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形、音、义哪一个具体方面,我们从他下面的说明中,可以做这样一个推论,他还是倾向于“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形体”这个说法。徐通锵先生认为“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结构单位,这是就“字”的普遍意义来说的,换句话说,他所说的“字”概念的内涵与裘先生认为的“字”的概念是有差别的。

这两种定义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那种更合理,让人们更清楚的了解语言和文字的关系,能达到这个目的就可以了,实际上只是因为认识的角度不同而已。我个人觉得裘先生的定义更合适一些,用起来更为方便,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把语言分为口语和书面语, 口语中的语言是不需要文字记录的,只要双方或者多方能够顺利的交流信息、表达思想,那就足够了。

二、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的争论

关于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有很多种不同看法,“词本位”、“词组本位”、“小句本位”,另外就是引起轩然大波的“字本位”。徐通锵先生说:“‘字’是汉语句法结构的基本单位。”我个人认为以上说法都有不合理的地方。

我们先来看一下熙先生的观点:“进行语法分析,一定要分清结构、语义和表达三个不同的平面。结构平面研究句子里各部分之间形式上的关系。语义平面研究这些部分意义上的联系。表达平面研究同一种语义关系的不同表达形式之间的区别。这三个平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熙先生明确说明要分清结构、语义和表达三个不同的平面,“小句本位”恰好说的是表达这一平面,因此不属于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词组本位”则说明的是语义这一平面,因此也不属于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词本位”是否能占的住脚呢?

“词”的定义是:“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这个定义是从运用语言这个层面上说的,是一个动态的运用的过程。然而在研究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时,我们只是静态的对语言的基本结构进行分析、描述,并不涉及动态的过程。所以“词本位”也不是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

三、语素是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

笔者之所以这样认为,原因如下:

(一)排除文字因素,直接从语言的音义结合的角度来考虑。我们不考虑文字的因素,只从“音”和“义”的结合这个角度来考虑的。先来看语素的定义:"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这个定义对我们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很好理解,但是对于以其他语言为母语的人来说,可能就不是那么容易被他们清晰的理解了。他们也许会产生疑惑:什么是最小的?如何确定?所以为了说明清晰,本人把语素定义为:“语素是固定的不可分的音义结合体。”

平面构成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8-0224-02

在现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影响渗透、交叉融合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寻求跨不同文化或门类学科的艺术的共同规律,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独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平面构成是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基础课程,应用于艺术设计诸多领域,是学习现代艺术设计必经的途径。在东西方文化发生频繁碰撞、交流、沟通的今天,本文选择了将书法艺术与平面构成进行一系列的对比和分析,寻找其模式、结构的共通之处,并将这些共通的特点应用到平面构成的教学中去。让学生不仅在课程中学习到平面构成的基本视觉元素和构成原理、形式美的法则等构成知识,同时引导学生将中国书法艺术与构成艺术进行比较和分析,掌握书法艺术能为平面构成设计所用的原理和元素,将其应用到平面构成设计中。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对西方平面构成设计的学习过程中,对传统书法艺术进行理解、借鉴与重建,将使我们的作品具有更高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这也正是现代中国平面设计和平面构成教学发展的一种趋势。

一、将书法艺术引入平面构成教学的意义

将书法艺术引入平面构成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指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要实现以上建设目标,设计艺术也应融入更多传统艺术形式,确立本土意识,注重个性张扬。因此,平面构成教学也应该不仅停留在对过去知识系统形成的阐述上,而要放眼本专业知识的未来发展趋势。将中国传统的书法原理引入平面构成设计中,可以为平面构成提供值得借鉴的丰富资源和宝贵素材,也正是现代中国平面设计和平面构成教学发展的一种趋势。第二,将书法艺术引入平面构成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理解书法艺术能为平面构成设计所用的原理和元素,并将其应用到构成作品设计中。学习目的明确后,使学生能充分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大量展示成功将书法艺术与平面设计结合的作品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第三,要将书法艺术融入到平面构成设计中,就要求学生不但对平面构成理论有系统的学习,对书法艺术理论也要有相当的理解和认识,这就拓宽了学生的学习广度,增加了学生的艺术修养,丰富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同时也培养的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的能力。

二、将书法艺术引入平面构成教学的方法

具体到书法艺术和平面构成相结合的教学,教师可以在阐述完设计原理后,再向学生介绍相关的书法艺术知识,如讲对称与平衡原则时,可向学生介绍书法艺术中阴阳和谐的观念;讲节奏与韵律的设计原则时,则向学生讲解书法艺术中“气韵生动”的审美情趣。然后给学生留下点思考和消化的时间,引导学生发现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也可以让学生对此自由的发表意见,如“我认为可以相互借鉴,为什么……”,“我认为没有共同之处,因为……”,等等。通过学生的一系列思考后,再向学生展示书法和平面设计结合得很好的实例,这样既让学生易于理解,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跃跃欲试,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练习当中。

其次,在平面构成教学中,除了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的设计实践也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理解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同,对设计原理的理解和运用也不同,对平面设计作品的想象和创意的能力更是千差万别。在平面构成的练习过程中,应该给每个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从自己的十几幅甚至几十幅创意草图中挑选出自己最满意的一幅,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进行讨论,在听取同学和老师的意见后,再进一步设计制作完成。通过这样讨论合作的方式,可以促进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提高班级整体的学习效率,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教学小结及学生作品分析

经过近三个学期的课堂教学实践,我努力将书法艺术之美合理有效的引入平面构成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了讲授本课程与书法艺术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在吸收西方的设计文化的同时,也应牢牢把握住自己民族的文化之根,才能使我们的设计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这段时间的平面构成学习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自己设计完成了不少的优秀习作,现将部分习作列举如下点构成(图1)是运用点元素进行构成练习的习作。点是构成视觉形象的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在进行点构成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清点的概念定义之外,我和学生着重讨论了点的形态、性格和作用,并努力寻找与之相对应的书法艺术元素,为学生设置了一系列的课后思考题。如:书法作品中的印章是一个个点,书法作品中的汉字也是一个个单个的点,再细看,书法艺术中每一个笔画都可以分割为一个个有生命的点。于是,学生运用书法印章作为点形态,绘制了一幅点构成作业。

线构成(图2)在线构成的教学单元里,我们同样围绕线的形状、性格和作用做了许多探讨和尝试。线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直有曲,有的规则有的自由,不同形状的线具有不同的性格,直线刚强,曲线柔美;直线理性,曲线感伤;直线严肃冷静,曲线活泼热情。在设计实践中,学生将这两种性格完全不同的线条巧妙的组织在同一画面中,达到了既对立又统一,既对比又协调的画面效果。在曲线的穿插中,直线更显条理清晰,在直线的衬托下曲线更加自由洒脱。更妙的是,学生运用的曲线不是由规尺绘制的几何曲线,而是借鉴了书法艺术中的线条和运笔。那时而润泽时而干枯的笔触,时而迅疾时而舒缓的节奏,时而浓重时而清淡的墨色,使那抹曲线在自由变化中,增添了几许空灵透脱。

面构成(图3)面在画面中所占比重较大,因而面的大小、形状、位置就显得十分关键。面的形状对平面设计的整体效果可以说起到了主导作用。学生运用书法艺术的表现工具和手法,来诠释平面构成中的面造型。首先,他选择了地图作为他的表现对象,在一幅展开的世界地图上,一片片大陆板块就是漂浮在海洋上的一个个面,而用书法艺术的表现工具和手法,绘制的面不象用普通规尺和平面构成手法绘制的面,它时浓时淡,时虚时实,相对于用规尺绘制的几何面更有层次,更富变化。

四、结论

通过研究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书法从内容到形式,再到精神的层面,都存在着与平面构成设计的不少共通因素, 能在诸多方面给予平面构成设计实际意义上的借鉴与指导。中国的平面设计要想在国际化的前提下获得独具风格的发展,除了向外学习,还要深入挖掘本土的文化资源,研究民族的审美心理和哲学取向。平面构成教学也应把握其发展的方向,适时的在平面构成教学中融入书法艺术的相关理论知识。使我们的设计作品更具中国特色和传统内涵,并与国家提出的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方针相适应。

参考文献:

平面构成论文篇(11)

一、影响英语议论文写作的因素

1.无构思性自由写作

写作过程可分为感知、构思和表述三个阶段,构思是介于感知和表述之间的重要环节。构思性写作不仅包括写作前作者对写作材料或给定题目的感知和体验、写作主旨的酝酿和确定以及写作材料的选取和提炼,而且还包括作者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思索以及表达方式、表现技巧和表现手法的预想。对于构思环节的重要性,徐龙年教授认为,构思是作者对材料进行思维加工的过程,是文章表述的先决条件,构思是形成写作的通道,是感知与表述之间的桥梁,是决定文章质量的关键。

构思虽然是写作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然而在英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常常被很多学生忽视。笔者从事普通高师英语专业写作课程教学4年来,发现学生在课堂限时议论文写作时往往没有经过构思就进行写作。笔者曾经对所教“大二”学生进行了一项议论文写作构思情况的追踪调查:

表一 第一次议论文限时练习之后的调查表

从上表可知,连续四届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在初次进行英语议论文写作时只有7%左右的学生在写作前有构思的习惯,有8%左右的学生知道要进行构思但不知道如何进行构思,有85%左右的学生没有构思的意识。本人利用参加教研活动的机会,与同类师范院校英语写作课程教师交流时得到了一致性的看法。这足以解释为什么学生TEM4和TEM8考试的成绩与自己估计的分数相差甚远了。笔者把这种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即进行构思、想到那里就写到那里的议论文写作称为“随意性写作”或“无构思性自由写作”。这就是许多学生在TEM4和TEM8写作项目中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

2.英汉语思维差异对英语议论文写作的影响

英语专业学生参加TEM4和TEM8水平测试在写作项目方面成绩普遍存在偏低的现象。从语言表层错误看,这些错误属于“词不达意”、“语言干瘪”、“连贯性差”、“中式英语”(Chinglish)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学生习惯于将母语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思维定式移植到了英语议论文写作中。众所周知,思维和语言紧密相关,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则依靠语言来表达。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因素,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中国传统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尚象,而西方传统是尚思。汉民族重形象思维,而英民族重抽象思维。这两种思维模式明显地反映在英语议论文写作的篇章结构上,英语篇章的组织和发展主要呈直线型,而母语为汉语的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则呈螺线型。

不同的构思直接影响作者写作的表现手法。中国学生在表达思想时惯于绕圈子,常避开主题,从宽泛的空间和时间入手,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由远及近,往往把主要内容和关键问题保留到文章最后才拿出来或采取含而不露的所谓“不言而喻”的模式。这种写作方法常常叫西方人摸不着头脑。英语思维模式采用直接切题的方法,以逻辑、分析和线性为特点:在遣词造句谋篇上普遍从一般到具体、从概括到举例;在写作结构上习惯于把“果”置于“因”之前,以达到开门见山,引起读者注意的效果;在表现手法上,通常是以一个主题句(topic sentence)开头,然后再按照一条直线展开,在以后的支撑句(supposing sentences)中发展这一中心思想。相比之下,这种直线型语篇结构显得更为直观。由此可见,汉语式的思维模式不仅是学生在TEM4和TEM8的写作中得分偏低的原因之一,也是他们在写作中没有掌握英语构思性写作技巧的关键所在。

3.缺乏足够的英语议论文教学资源的输入

影响英语专业学生构思性写作的另一原因还与他们的英语议论文输入量不足有关。Paul Davies认为,写作首先要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和观点,然后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信息和观点,接着把它们构建成段落并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最后编辑文字并写出篇章。写作的每一个步骤都与信息的接受、解码、重组和储存相连。有效的写作需要作者调动大脑中的已有图式。

图式理论认为,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只有激活已有的知识结构才能写出文章。有学者把写作过程划分为积累、构思、表达的过程论和强调写作过程的构思论。该理论强调积累在写作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也符合语言学家Krashen“大量的输入”和“可理解性的输入”以及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关于“刺激-反应-强化”对语言表达的促进作用等理论论述。Krashen的输入假设“i+1”也解读了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积累与创新的关系。因此,写作者平时阅读并分析大量的议论文对日后无论是限时作文练习还是TEM4和TEM8考试以及今后的毕业论文写作均大有益处。然而,笔者对学生平时阅读英语议论文的情况调查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

表二 学生平时阅读英语议论文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笔者所教学生在“大一”时很少阅读英语议论文,更不用说分析优美的议论文了。由于他们没有平时的大量积累和有效的输入,自然在写作时就不知道需要构思和如何进行构思了,当然也就会受母语思维的影响,写不出符合西方思维模式的英语议论文了。

二、培养学生构思性写作的途径

1.培养构思性写作意识

构思是作者对写作材料进行思维加工的过程。提炼主题是构思的切入点,它自始至终制约着构思的全过程。

英语议论文写作构思有两种基本方法:扩散型构思和收敛型构思。前者是作者有目的地围绕主题展开思路,借助于想象和联想将大脑中原先存在的各种信息沟通和联结起来,从而产生形象性和观念性新信息的构思过程。以Friendship(友谊)为题进行三段论构思,三段的主题句为1)Friendship,in abroad sense,exists between allhuman beings.2)Friend ship betweenfamiliarpeople iS also important.3) FriendshipbetweencloseJHendsshouldbeconsistentandlasting.这样的构思有利于作者从三个侧面,由大到小,从广义到狭义,层层深入、层层递进铺展成文。在每一段落中,作者均可以概括性地举二至三个事例进行说明或论述。这样的构思能以主题为中心、以平行结构为主线一脉贯穿全文,巧妙地呈现作者的观点。收敛型构思是指作者对文章的材料进行整理,将那些与主题有关的材料进行集中或回拢,舍弃与主题无关的信息,对与文章有关的尤其是主要的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论述与推理的构思过程。写作时,作者通常以别人的观点作为引子,最后亮出自己的观点。以“Divorce:A Good Thing or a Bad Thing?”(离婚:好还是不好?)为题进行三段论构思。其第一段通常为Different people hold different views on the issue of porce(主题句总揽全段和全文).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porce means social instability or immorality…(从一个方面).On the contrary,other people think that marriage should not be an inescapablechain to bind a men and a woman……(从另一个方面).If the couple have different personalities and can no longer be compatible with each other,the author thinks the best way out is to get aporce(提出自己的观点,即文章的论点)。作者在文章的第二段将对上述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在最后一段,作者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总结并提炼自己的观点。

2.强化英语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

英民族善直线思维,重抽象思维,重视形式逻辑和辩证思维。在英语议论文写作时,学生应以逻辑、分析、线性为基准点,力求把要点放在句首、段首,以达到直截了当的效果,突出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运用有形的联结手法以达到句法形式的完整,使其表现形式严密,受逻辑形式的支配。因此,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学生不仅要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还应该遵照英民族在遣词造句等方面的表达习惯进行表达。

在用词方面,应当尽量使用丰富多彩的短语;在句法结构方面,应遵循重心在前的原则;在使用主从复合句时,通常将主句置于从句之前;在语态使用方面,学生应多使用被动语态,以符合英语重物称的表达习惯。为了能更有效地用英语思维,学生平时可尽量使用英语词典,学会以英语思维的方式直接去理解生词或短语,逐渐达到对英语词义抽象化理解的境界。

3.增加英语议论文的输入量

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其中,“读”与“写”的关系最为密切。“读”是输入性技能,是“写”的基础;“写”是输出性技能,“写”的终点就是“读”的起点。尽管有不少的学生见到所给题目后便觉得有很多话要写,内容也充实,但由于词汇贫乏,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最终也写不出内容切题、意义连贯、语言得体而令人满意的议论文。实践证明,多读多写是提高英语议论文写作水平的唯一途径。

大量的英语议论文输入还能有助于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先在脑海里用汉语构思,然后将构思好的汉语腹稿译成英语的习惯问题。当学生以后遇到给材料作文时,他们便会下意识地从自己已有的相关文章的结构信息中提取与之相关联的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来帮助自己构建新的文章的框架。

参考文献

[1]毕建模.略论写作构思与问题规范[J].岱宗学刊,2002(3).

[2]吴效刚.写作过程:构思与非构思的共存互补[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

[3]徐龙年.试论写作过程中的运思[J].兰州学刊,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