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审美能力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1 10:11:05

审美能力论文

审美能力论文篇(1)

(一)音乐审美感知力

音乐的审美体验是一种深刻而活跃的心理活动,音乐通过听觉形式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接受主体根据所具有的审美感知能力对音乐进行鉴赏、判断。感知即感觉和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反应,其中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映像。音乐审美的感知力可分为乐感、音感两个方面,乐感又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于基本秩序的感知能力;一是对于音乐形式的领悟能力。音感则是对个别音响的的辨别能力。在音乐的审美感受中,音高感是指人的听觉对声音高低分辨的感受能力。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的调研中发现:未经过专门学习或训练的大学生只能把某个音分析为他所熟悉的自然大小音阶中的一个,即所谓的首调分辨。来自于农村的且未经过音乐学习或训练的大学生对五声音阶分辨较为准确,带有半音的音调不能听辨准确、唱准。接受过学校音乐教育的大学生可以把音的分辨能力扩大到大小音阶,以及一些简单的变音。音高感是音乐审美感受能力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一个人对音高无反应或反应迟钝的话,那么就很难论及他对音乐其他方面的接受能力。有些学者更强调音高差别感是产生音乐感的最根本的能力。这是不无道理的。许多人认为这种能力是与生俱来的。甚至需要三代的遗传。[3]音色感知能力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音色感,音高和音色总是结合在一起的,但音色感高于音高感。对于审美经验不太丰富的大学生来说,注意力往往集中在音高上,具有一定审美经验的大学生则能够注意到音色的变化。而音色的变化体现出情感的动态发展。在对大学生音色感知力的研究中发现,音色辨别力较弱的大学生同样可以进行一定的音乐接受或欣赏活动,甚至还可以作些表演或写一些简单的作品;对于音色辨别力很强的大学生则对作品中音色的细微变化都非常敏锐。尤其是在现代音乐的接受与欣赏中,音色更是一种独立的表现元素,就需要当代大学生具有超越的音高和节奏,把音色的美从中剥离出来的审美技巧,这是有待于训练和培养的。

(二)音乐审美想象力

音乐审美想象是音乐接受(欣赏)者在直接关照客体对象的基础上,积极调动主体的情绪记忆、情感体验,借助于原有的表象和经验创造出新的音乐完型的心理过程。由于音乐想象力的物化形式———音响符号是各种艺术中最抽象的一种,因此,音乐艺术的想象空间也就最辽阔,他不仅是可以造型,也可以模拟现实的情感,更是呼唤心灵的张力[4](P.282)。在笔者对选定大学生的实验中,曾播放作曲家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让学生聆听、展开想象,并给出四个选项可供选择,分别是:A.险峻的高山;B.清澈的小溪;C.美丽的田园;D.波涛汹涌的大海。结果ABCD四个选项均有选择,其中90%的学生以上的选择了D,15%的学生同时选择AD、BC。可见,对于同一首乐曲,学生感受不同,通过想象得出的结果也不相同。又如,对于肖邦的《bA大调练习曲》(Op.25),有的大学生听了觉得是在蓝天白云下,牧童仰望天空、悠闲地躺在草地上的场景;有的则认为是天鹅滑翔碧水,波光粼粼的画面。可见,音乐审美想象是抽象的、不具体的。对于音乐艺术的音响与人们生活中的经验有异质同构的作用,如下行音调往往和叹息、哭泣联系,短暂的休止仿佛抽泣。高音区轻微音量的快速运动,像是小动物、小昆虫之类,而低音区的巨响,会想到猛兽或巨兽。基于音符排列秩序所形成的力度,音调、和声、节奏会使人想到某种类似的张力或生活中的事物运动。如减七和弦有两个三全音,暗淡而紧张,会想起心理紧张收缩的瞬间,属七和弦明亮而开阔,使人想到安全而稳定的心情。又如,穆索尔斯基创作的《展览会上的图画》中在描绘第六个场景时,两种不同的音响效果使人脑海里会想象出两种不同的视觉形象。一种音乐节奏间歇、跳跃、停顿、迟缓表现了一个富有肥胖的犹太人骄傲自负;而另一种音乐旋律下行,同音的颤动重复则使人联想到一个是瘦弱的、悲哀的穷苦人。想象是审美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接受者的想象在审美上扩展了心理空间,创造虚幻的理想境界,找到象征欲求,释放心理能量,宣泄情感,寄托希望,最后使主体心灵享受到自由的快乐。[4](P.288)

(三)音乐审美理解力

音乐审美理解力是对音响的整体接受和情感把握的能力,音乐接受(或欣赏)者对乐曲作出某种抽象的判断,把理性认识融化于对乐曲的感性体验中,使音乐欣赏达到更高、更深刻的层次。音乐审美接受是一个融情与理、情景交融的体验过程,接受主体在其中按照自己的理解对作品进行阐释,品味情愫、体味意蕴。由于大学生个体的生活阅历、知识结构、审美趣味等各不相同,对音乐的理解和阐释也就不同,正所谓人不同,美则不同。比如,对于贝多芬的奏鸣曲《悲怆》,很多大学生听后做出这样的理解:这不是悲怆的形象,而描述的是一对欢快的新人,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场景。对于不了解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剧情的学生来说,听后对音乐的理解仅仅是一种强烈的不断绵延而又不断缓释的紧张感。但当告知他们音乐的剧情时,这时旋律进行的上升、下沉,渐强、渐弱,不得缓解的紧张与不断高涨却又总是压抑着的情绪发展,就会进一步使人产生渴望、沮丧,欲望、压抑、激情等等关于“爱”与“死”的复杂情感体验。由于音乐较之其他艺术,其音响材料具有非视觉性、非语义性,即音乐本身不能够进行直接的视觉造型也不具有直接表达概念和思想的能力。因此,对于音乐的理解就有了多义性、不确定性,这也是同一首音乐作品会有不同层面理解原因。对于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理解能力的培养,不但要求受教育者对自然和音乐有大量感性认识,而且要求他们具有全面的知识,对各民族的深层意识和各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及音乐风格有深刻的了解;既能都读懂各类音乐语言,又能够对音乐音响进行区别和分类。

(四)音乐感悟能力

音乐感悟能力通常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的听觉作为识别声音的感性器官对音乐感受能力的强弱不同;另一方面是听觉在接受音乐声音要素的同时,对其进行鉴别、体验,进而悟出各种音乐要素的音响特征、情感特征乃至表现意义。音乐的感悟能力与高校学生长期以来的音乐修养有直接的联系。在对大学生的调查中显示,音乐感悟能力较强的学生中有72.36%的接受过正式的音乐教育和音乐培训,38.92%的学生家庭中父母(或其一方)有音乐背景、或从小受音乐熏陶;72.86%的学生综合素质在班级排列前茅,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可见,音乐感悟能力与音乐修养水平是成正比的,如果接受者具有了相当水平的音乐修养,形成音乐审美意识时,即具有了音乐鉴赏能力。如对于贝多芬作品的英雄性、瓦格纳作品的悲剧性、勃拉姆斯作品的崇高性的体悟,不但要有较高的音乐知识、需要有宽泛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因此,对于一些思想性较强、形式构成复杂、精神实质与表现意义深邃的作品,则更需要高校学生拥有广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音乐知识才有可能具有良好的音乐感悟能力,从真正意义上展开对音乐较深层面的探索与认识。

音乐审美接受能力之提升———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大学生的音乐情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审美接受不能没有接受主体情感介入。大学生正值生理机能迅速发展时期,也是心理素质逐步完善的时期。他们的情感需要日益广泛深入,音乐的艺术特点决定了是大学生最为适宜的情感载体。强烈的审美情感,使学生的感知过程和体验过程紧密结合,加深了他们对美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审美认识、审美愉悦使学生的身心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学生的精神得到充实,视野得到拓宽,情感得到升华。现代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欣赏音乐可以使人的情感强度、情感产生发展的时间延续得到调节平衡,使人身心愉快。当碰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作品所呈现的雄浑不屈的气势、对未来坚定必胜的信念感染了无数听众,那种不畏命运多劫,反而要“摁住命运的咽喉”精神使人为感动、振奋;当你处于悲伤、苦闷时,欢快、优美而富有动感的《拉德斯基进行曲》会使你驱散愁云,心情舒畅。通过感受音乐美,音符如甘露流淌并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在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和对音乐美感的感悟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另外,大量的聆听和读谱可以增加各种预案的储备。随听读谱、随谱默奏也是很好的方法。普通高校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应该始终要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那些充盈着真情实感的音乐作品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先决条件,而教师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抒发也是激活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音乐情感、提高音乐感知力的重要一环。

(二)强化大学生音乐实践能力

审美能力论文篇(2)

1.德、智、体、美等诸育统一的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先,全面育人,正确认识德、智、体、美诸育的关系是基础,正确处理德、智、体、美诸育的关系是关键。因为德、智、体、美是全面育人的核心内容,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党的教育方针中诸育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育在相互关联中的最大功能,充分挖掘各种课程教学中的育人功能。要使诸育融为一体,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决不可将他们分割开来,对立起来。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偏离任何一方,对人的全面发展都是有害的。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不仅要求学校正确处理德、智、体、美等诸育之间的关系,把德育放在首位,而且还要求正确处理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修养与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术学习的关系,正确对待学习、生活和科学健身等问题,高度重视高尚道德情操与健康审美情趣的培养,在注重理论知识和职业技术学习的同时,加强实践锻炼,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养成健康向上的文明习惯。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学校的教育培养和学生的学习锻炼,最终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理论和实践是描述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的一对基本范畴。人类从事任何活动,必然包括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理性的、动脑的方面,也必然包括具20体的、归纳的、行动的、感性的、动手的方面。正如上和下、左和右、正和反一样,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缺一不可。如果两者脱离,衔接不上,就做不好事情。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基本观点,任何正确的理论认识都需要经过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实践是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任何教育都不能违背这一原则,音乐美育也不能例外。人类几千年来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技能,任何人不可能事事亲历。所以,把总结好的知识和技能,以课堂讲授的方式由教师直接传递给学生,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然而,如上所述,理论和实践是不能脱离的。现在我们的教育领域中的问题是:实践方面在很大的程度上被忽视了,学生只从理论的方面接受知识,而没有亲身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是不可能深刻地、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学到的东西只是空洞的、不实用的条条。现在大力强调加强实践环节是非常必要的。教学中在理论教学加强学生对音乐审美能力的基础上,更要强调学生在的实践认知中对音乐的审美能力的提高,强调实践环节并不是忽视理论的学习,恰恰相反,只有加强了实践环节,才能使我们在理论的传授和学习上得到有效的支持和保证,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我们的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素质,包括理论学习和审美的水平。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即由物质到精神、再由精神到物质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实践是检验理论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凡教育都不能背离这一原则,音乐美育当然也不能例外。在音乐美育过程中,要坚决反对“为艺术为艺术”,反对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反对“纯技术”的观点。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去开展艺术美育,强调学以致用,将认识和实践、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提高审美文化水平,培养完美的个性。

3.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原则。我们知道,音乐美育作为一种情感活动,总是离不开认识活动的,情感的每一次净化都需要认识活动参与。因此,音乐美育只有坚持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原则,将审美认识活动融入审美情感体验之中,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音乐美21育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不同于一般的逻辑认识,自始至终都以形象思维为主,审美心理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因素,其中情感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其他心理因素都围绕着情感运动,艺术美育的动因和目的也离不开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从而使整个艺术审美过程浸染上浓郁、强烈的情感色彩。因此,艺术美育只有坚持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原则,将审美认识融入审美情感的体验之中,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4.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适应的原则。即要在实施音乐美育的过程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二者由矛盾达到统一的原则。这是在音乐美育实施过程中把美学的特点和教育学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而提出来的原则。由于音乐美育是与美感有着密切关系的一种特殊的教育,而人的美感,又是由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所构成:一方面,必须有客观的审美对象的存在作为前提;另一方面,审美主体还必须有审美需要以及相应的主观条件。因此,音乐美育同样必须具有这两方面的条件,即审美主体(受教育者)与审美客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二者缺一不可。审美客体是不以审美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第一性的。坚持审美主体与客体相适应的原则,就必须按照受教育者生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顺序性的客观规律来开展美育活动,亦必须根据审美主体的不同年龄阶段,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审美对象作为实施美育的内容和手段,并且采取相应的途径和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审美客体之所以能够被欣赏,并使主体能从中受到教育,主体的主观条件亦有着特别突出的意义。首先,主体要有审美或受教育的需求;其次,主体要有健全的、社会化(人化)的审美感觉器官,这主要指能欣赏形式美的眼睛和感受音乐美的耳朵。总之,坚持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适应的原则,就是要在它们之间架起一座感情交流的桥梁。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审美主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由接触者变为接受者,也只有这样,审美主客体双方才能由矛盾走向统一。二、高校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实施内容

审美能力论文篇(3)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判断美、爱好美的能力教育,它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美化人。语文教材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绝大多数作品无不与美有关,与人的美化有关,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今天,美育与语文有质的统一性。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以下两点来实施审美教育。

一、高中语文教材本身是审美教育的富矿

语文教材的内容包罗万象。从文体的角度看,既有庄重严肃的议论文,也有多种多样的文学作品;从语言的角度看,既有通俗易懂的民间言语,也有规范可学的政论性语言,还有优美抒情的诗一般的文学语言。学生读后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引发审美想象力。以文学作品中的诗歌为例。高一第一册第一单元为诗歌单元。其中有独立于橘子洲头的少年、依依不舍康桥的诗人、痴痴等待的女子;有对未来的无限期望、对祖国的深深爱恋、对爱人的坚贞不一。

如何将这些审美感受带进课堂,传达给学生呢?

首先,应该特点突出朗读的地位。“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语言凝练、音韵和谐、感情丰富,读起来琅琅上口、读完后则回味无穷。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富有感情的范读和朗读,让学生充分体味其中的韵律美。

其次,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它们对理解全篇的结构脉络或者是作品的主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明净的秋天晚景的自然美。苏轼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则尽显了豪放派词人的浪漫主义雄壮美。以上这些文学作品无不给人以美的熏陶,增添了无穷的审美乐趣。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高中语文既然肩负了审美教育的责任,教学中如何加强审美教育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引导者。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师,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引导者,启发者,组织者、参与者,教学过程中,应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认识美、欣赏美。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达到熏陶学生的情操、塑造美的心灵、完善人性、培养学生人格素质的目的。其次,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蕴含的丰富审美资源进行审美教育。

如上说述,高中语文教材本身是审美教育的富矿,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蕴含的丰富审美资源进行审美教育是如何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之关键所在。对于教材中的诗歌与散文,富有感情的范读和要求学生反复的朗读,让其充分体味其中的韵律美和语言美,通过评析揭开其内在意境美、精神内涵美的神秘面纱。对于小说与戏剧要求参与到角色扮演,融入到时代背景之中,体会到小说与戏剧对人物塑造的刻画美、矛盾冲突的艺术美,对作品人物、情节、场景等产生共鸣,理解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对于科普类的文章,要求学生从作品中理解科学家们无与伦比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并通过对此人格美与科学的奥妙美、新奇美的具体体验,得到积极的审美感受和巨大的精神激励。

三、审美教育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审美体验的个性化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对于同一部作品,不同的读者有着不同的审美体验,这不仅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而且也存在年龄、性别、经历等方面的因素。

这样一种处理方法为学生打开了发散思维的窗口,使学生的审美活动真正达到了独立、自由的境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可以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获得潜移默化的思想启迪,充分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2.注重寓教于乐

罗马时代的贺拉斯提出“寓教于乐”,主张把文学艺术的娱乐作用与教育作用统一起来,他说:“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这个提法完全符合人对美的接受的心理形式。随着人们审美活动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审美活动“潜移默化”的特点的认识更加自觉了。正如杜甫在诗中所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审美活动往往使读者在静观中、在笑声中、在泪水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受到教育。教师应及时将学习兴趣向志趣转化,运用教材教育因素契进深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对高中生审美能力的提高,熏陶学生的情操、塑造美的心灵、完善人性、培养学生的人格素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曾指出:“来的社会更需要美,需要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蕴含的丰富审美资源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创造审美教育情境进行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审美能力论文篇(4)

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能否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适当时展需要的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面临的紧迫问题,它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早在1996年11月国家教委在全国高等院校艺术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的素质教育口号。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所面临的严峻问题。音乐教育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是以人的身心发展和个人素质提出为目的的教育。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学生音乐基础差,缺乏对音乐的正确理解,在音乐审美能力上存在明显的不足。从而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各高等院校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他们纷纷采取各种途径通过各种渠道,利用音乐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因此,笔者对如何提高和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就此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音乐审美能力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音乐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音乐的表现形式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通过学习音乐来表达情感交流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是十分重要的。音乐审美能力是借助于音乐艺术手段和现实世界的美,来提高人们对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的能力,陶冶人的情操。所以在素质教育中音乐审美能力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音乐审美能力并不是今天才有的,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人们就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即有陶冶性情、启迪智慧、辅佐政道、教化风俗的社会功能。从西周开始的教育就有“礼、易、乐、御、书、算”六门课程,称为“六艺”,当时的“乐”就包含了音乐。我国教育家王国维第一个提出把美育列入教育方针,蔡元培先生也积极投身于美育实践。把德、智、体、美并列为“四育。新中国成立后,更是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作为我们的教育方针。在当今大学教育中音乐同样显得非常重要,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观念和理念、学科的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的模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提高人才整体综合素质,尤其是高校人才创新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现代高等院校人才教育改革中倍受关注的焦点。

音乐审美是诉诸听觉的艺术。而欣赏音乐是一种能力的(也可说是再创造的)审美活动,他不是将音乐作为一种物理现象接受而是音响形式来引起人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审美的作用,是“动之以情”的引导。不是“晓之以理”的教育。是在欣赏过程中包括了感觉、想像、情感、理解等多种功能综合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它可以给每个学生自己自由的想象空间,放飞想象的翅膀,陶冶自己的情操,开发潜在的智能。爱因斯坦6岁时就开始练习小提琴,音乐所赋予他的想象力和灵感不能不说对他在物理学领域的重大发现有重要作用。列宁也非常喜欢贝多芬的作品,曾赞美道“我不知道有什么比《热情奏鸣曲》更为壮丽”。因而音乐不只是被动的被人称赞,更重要的是它以其特有的方式。发展美和创造出人的更新更高的感觉和能力。

总之,音乐审美能力渗透到人的精神世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音乐使人的大脑——“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开放得更艳,成为提高全民整体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途径

培养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应该如何来进一步提高和培养呢?具体途径有如下几点:

第一,以音乐活动为手段,创造良好艺术氛围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是听觉的艺术,人们只有经常聆听音乐。提高音乐基本理论,加强音乐修养,才能正确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和内容,才能更好地领悟和把握音乐作品的内容和含义,在情感体验之中深刻理解作品,才能进一步达到具有审美的能力。

我国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多数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边远山区,他们在中学时代不可能有条件和时间去欣赏大量的音乐作品,也没有时间和条件学习音乐理论知识,为了加强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各高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和调整好现有的资源,为提高这部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加强他们对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可以利用广播站的有利条件,开展音乐知识小常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一系列音乐欣赏讲座,或以黑板报、墙报等形式进行音乐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在校园图书馆、电教中心等地也可以开辟相应的音乐阅览室、试听室。同时校团委、学工处等机构也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如条件允许时可利用艺术院系特有的资源,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近年来一些高校采取各种形式。利用各条渠道来实施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音乐活动,在课程安排上增设有音乐理论、音乐欣赏、电影音乐欣赏、公共选修课等课程,有些高校还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进校学习,为了推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建立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相应机构,帮助同学们解决在音乐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清华大学、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院校已有自己的学生民族乐团、交响乐团、合唱团和舞蹈队等,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

第二、加强音乐修养、积极参加艺术实践

审美能力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117-01

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必修课,高职阶段的语文教学,不仅要进一步增加学生的语言文学知识含量,继续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还应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意蕴,突出语文课程的文化育人功能。因此,要从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出发,积极主动地将美学教育规律渗透于语文教学,在指导学生赏析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发掘美、创造美的能力,充分发挥高职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1]。

1.审美能力的概述

审美主体由审美对象所引起的审美感受,显著地表现为感情上产生的强烈反应,情感性是美感的主要特征。在审美活动中,这种情感反应离不开形象思维认识理解的启示和引导,否则,就不会是包含着理智的审美情感;同时,这种情感又会反作用于形象思维,使形象思维的诸认知因素以情感为纽带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一种富有情感色彩的思维活动。语文的以至其他艺术的形象思维与科学研究中的形象思维的根本区别,正在于它的情感性上。

2.当前高职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意识的现状

2.1 对审美表现的忽视,导致学生语文水平不高。当前的阅读教学中。大量的语义分析是不到位的,师生的主要精力常常停留在对文本字面的解读上,极少进入审美分析层面,很少意识到它在文本的审美表现上的意义和功能。文本关注的主要不应是道德问题,而应是审美问题。道德问题可以成为作品的题材,但是阐明一种道德标准不是文学的目的。以往的解读主要是对作品的道德评价,而不是审美评价,这就违背了语文教育的特殊性。影响了学生的写作认知和行为[2]。

2.2 语文形象思维要受审美意识的制约。所谓审美意识,是指人类在审美实践的基础上,在哲学、政治、伦理等思想观点的制约和影响下,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审美情感、认识与能力的总和,它具体包括了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要求、审美理想以及审美感受等多方面的内容。人的审美意识是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它对审美对象的客观美来说,是第二性的。但是,审美意识又总是能动地反作用于审美客体,从而对美进行丰富和再创造。文学美正是作家的这种能动的反作用而创造出来的。审美意识的这种能动的反作用,又是通过人的审美心理和形象思维来实现的。审美心理和形象思维,是审美意识能动性的实在性因素。而审美意识又规定着审美心理和形象思维的目的和方向,对审美心理和形象思维起着重要的指导、制约和调节的作用。

3.高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育

3.1 审美感知能力的培育。审美感知能力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在审美观察中,人的审美心理过程是从感官对外界美的事物的直接感知开始的。如果缺乏审美感知能力,即便是最美的事物也难以成为主体的审美对象,这样也就谈不上审美想象和审美理解,美感也就从无产生。(2)主体大脑中意象的储备是审美想象和审美理解赖以进行的基础,而意象的形成和积累是靠主体对外界美的事物的感知和把握来实现的。一个人的感知能力越强,意象的积累也就越丰富,质量也就越高。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应该重视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感知和领会美,这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是审美素养的核心,舍此,情感对任何美的事物都会无动于衷[3]。

3.2 创设课文情境,提高其审美情感力。将精美的篇章作为审美对象,学生则是审美主体,审美过程是一种主观抽象的体验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素养,要将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形象、直观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情绪。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再现文章中的景色或情境,加强创设课堂氛围的烘托。如在学习《风景谈》时,文章中的"沙漠驼铃" 、"高原归耕" 、"延河夕照" 、"桃林小憩" 、"石洞雨景" 、"北国晨号"六幅美丽风景,可以利用视频和配乐如电视片一样将之展现出来,使学生在具体视觉、听觉的触动下体会课文的情境,加强审美教育功能。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外界的媒质,促使学生预备充分正确的审美心境。美国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以切身的体会,独特的感受,叙写三天的光明生活,将自己在黑暗中的生活想象成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具有强烈的心灵震撼力。对于身心健全的学子而言,根本无法感同身受文中的警示和启迪。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具体行为模仿(失去光明),进行换位思考,深切感悟文章意境朴实却又感情深沉的美,从而体会作者创作意图,并延伸自己对人生的理解。

3.3 培养丰富的审美想象力,促成自觉欣赏美的习惯。想象力是人类最重要的心理能力之一。从根本上说,语文教学亦是文学教学,文学来源于生活,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是生活中的智慧和情感的结晶。在创作过程中,作家们"窥意象而运斤" , 以语言表现情感。因此,在阅读欣赏中,读者必须将文章中的形象和意境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形象,这是必须结合自身的人生阅历、思维情感、审美想象力的, 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4]。

4.结论

高职语文教学是有创造力的,能够激发人内心美妙的情感,挖掘学生潜意识里对美的感受力,促发其审美情趣的提高,让学生养成自觉的审美习惯及态度,不再死板地理解"冰融化后只是水",更有可能是"春天和即将的万物萌发,桃红柳绿"。高职语文教师亦应拓宽思路,要认识到语文不仅是干瘪的字词、段落和主旨,更是对静态文字的联想、创造后引发的灵活多变的形象,引人感悟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陈少华. 高职语文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分析[J].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03:107-108.

[2] 郭孔生. 突出高职学生能力培养的语文教学改革研究[J].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25-28.

审美能力论文篇(6)

审美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美育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实现人类美化自身、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彩。语文教师除了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主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审美能力呢?

一、在对比中感受形象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形形的人物,或美或丑,或正或邪。这些人物在相互的对比中呈现出鲜明的褒贬色彩,只有掌握了人物在思想行为方面的对比差异,才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如《“你们想错了”》一文中就含有对比因素,通过与敌士兵的不同神态、不同语言反映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应引导学生对两人的神态语言进行分析,认识到两种人物的差异后,可以运用角色扮演这一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对英雄大无畏精神的赞赏,带着对敌士兵的憎恨仇视,再现面对敌人威吓,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壮烈场面,使学生在文字叙述和肢体表演的双重巩固下感受英雄的形象美和敌人的种种丑行劣态,自然而然地引发学生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英雄的美好形象此时便会在学生的脑海中打上深深的烙印,他们会以英雄为榜样,鄙视丑恶势力的思想会油然而生。因此,老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对人物之间的外表与内心、主观与客观、形象与本质进行相互比较,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二、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

小学语文教材入选的课文文辞优美,作者精雕细琢、锤词炼句,神韵可观。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中词句认真琢磨,反复推敲,仔细品味,让学生通过比较、推敲、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遣词造句的精妙。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语感,使学生得到美的感受、美的陶冶,从而提高学生美的表达能力。

如《鸟的天堂》:“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写得很生动,其中的“堆”字用得特别传神,它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景象,“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泽,“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树叶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词语如不引导学生认识琢磨,他们就很难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又如《桂林山水》这一课,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而且句式非常讲究,在“山、水”这两段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工整的排比,把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教这类句子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桂林山水的强烈情感。

三、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就是要使学生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能力,并且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

如《荷花》一文语句优美,富有韵味,令人百读不厌。朗读时要引导学生把荷花的美读出来。朗读第四自然段,要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朵美丽的荷花,这样才能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当学生读到“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时,可让学生做动作,体会“翩翩起舞”的姿态,从而感悟荷花的动态美。这时读的形式应该灵活而有变化,既要有朗读,又要有默读;既要有个别读,又要有齐声读;既可以表演读,又可以比赛读;既可以学生读,又可以师生共同读。还可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现文章所描绘的情境。在画面和音乐中,学生会很直观很形象地感受到文字以外的美丽,如身临其境。

审美能力论文篇(7)

中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对教材深入研究,积累审美经验,领悟文中之美,进而把握审美重点,为学生建立审美联系网点。20篇外国文学作品的审美点可分两方面:

1.现实美(包含人性美、情操美,即爱国美、理想美、创造美、环境美等)

(1)爱国美爱国美是现实美的一种表现形式。列宁曾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都德的《最后一课》是体现爱国美的名篇。它在悲壮的气氛中,渲染了法国人民爱国感情的崇高美。通过此课的教学,让学生体验到人类社会中的爱国行为是一种美。这不仅培养了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2)情操美伏契克《二六七号牢房》(节选自《绞刑架下的报告》)蕴含着伏契克无产阶级和国际主义的革命情操美,这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审美作用,并将鼓舞他们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忘我地学习和工作。

(3)劳动美生产斗争是劳动美在社会实践中的一种表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筑路》(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品从侧面反映自然环境的恶劣,突出筑路的艰难,歌颂保尔及战友们忘我劳动的崇高美德。通过歌颂劳动,赞美劳动者的本色,使学生增强感受劳动美的能力。

俄国伟大的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说,美与道德是亲姊妹。说明社会美与高尚优美的思想感情、精神品格紧密相连。对社会美的鉴赏,可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对社会中是非、善恶、美丑的审美评价能力。

2.艺术美(含结构美、象征美、语言美等)

现实美是艺术美的基础,艺术美是现实美的升华。艺术美是艺术的一种重要特性。它是作家在描写自然、反映社会时,从其审美观点出发,采取最美的艺术形式把客观存在的美和自己的审美情趣融为一体。因此说艺术美最有魅力,最能唤起读者的共鸣。结合中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引导学生对文中的艺术美进行评价、赏析,不仅有助于把握艺术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

(1)形象美艺术形象渗透着作家人生体验和审美理想,因而艺术美首先表现在作家所塑造的生动、深刻的艺术形象中,形象要在美的领域中占统治地位。《母亲》(节选自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小说的中心人物尼洛夫娜在儿子和同志们的启发下,走上革命道路,献身于党的事业。巴威尔在法庭上的演说和斗争,更加提高了母亲的觉悟。母亲是一位坚强的革命战士。她充分体现了艺术形象美,会使学生受到革命意志美的陶冶。

(2)结构美《项链》是莫泊桑脍炙人口的名篇。小说按事件的自然过程展开,把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的情节组成故事,加上戏剧性结尾,结构严谨,情节跌宕起伏,充满着传奇色彩的结构美,永远给人以艺术美的感受。

(3)象征美高尔基的《海燕》中,运用海燕象征无产阶级,用雷电乌云象征以沙皇当局为代表的反动势力,海洋象征革命高潮时期的广大人民群众,选用海鸥、海鸭等象征资产阶级自由派、机会主义者。作者把革命的情势和斗争中的各阶级的表现,用生动形象的象征手法展示出来,给人以象征美的感受。

(4)语言美在《项链》中,作者为促使人们接受路瓦栽夫妇的惨痛教训,在篇末写道:“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富有哲理的语言,在结尾回荡,使人流连,千万不要因小失大,白白蹉跎青春和精力。

同样,在《变色龙》和《守财奴》中,也会使学生认识到奥楚蔑洛夫和葛朗台可憎可笑的丑态,引导学生从反面形象体会作家所寄寓的美学理想和审美价值,深刻理解对假、恶、丑的揭露,实际是肯定生活中的真、善、美,进而提高鉴别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

对艺术美的欣赏是最高层次的审美教育活动,也是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审美经验的积累也是中学语文教师十分必要的。

其次,教师示范引路,是审美经验积累的关键环节。

1.精心设计导言

导言,是教师讲课前的引子、开场白,是教师在正式讲课之前,紧扣教学内容向学生发出的第一条信息,以导入新课。导言开得好,使学生产生愉悦与共鸣,从而获得美感享受。从审美角度来看,对语言的感受是审美能力培育的重要标志之一。讲《威尼斯商人》,导言可这样设计:中世纪幽灵已经覆灭,从公元14至16世纪欧洲各国兴起了文艺复兴。它以《十日谈》的嘹亮号角揭开了序幕,以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之花吐露着袭人的芳香。而《威尼斯商人》是莎氏喜剧中最鲜艳的花朵。教师的导言,犹如序幕中的朗诵,可以拨动学生的心弦,又犹如一支支优美的乐曲弹奏得动人心弦,使学生得到美感。

2.板书直观教学

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思路的高度浓缩,也是教师在教材基础上的艺术性创造,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体现。工整、醒目的板书,除向学生传授知识,启发智力,引导思考,加强记忆之处,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审美情趣,从优美的字迹中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在设计板书时,力求做到内容的完善美,语言的精炼美,构图的造型美,字体的俊秀美,这样可以收到良好的直观教学效果。

如:《竞选州长》板书示例:

开端:参加竞选──声望还好,暗自得意────────

│─“伪证罪”逼真可信─│

││“盗窃罪”活灵活现││

│“盗尸罪”正人君子│

发展:遭受诬蔑┤“酒疯子”所见确凿│

││“舞弊分子”真实可靠│声名狼藉

│“讹诈者”既成事实├

高潮:落入圈套┤“纵火犯”不容置喙│焦头烂额

││“杀人犯”不让辩解│

││“”不敢说话│

─“淫棍”不能翻供─│

结局:放弃竞选──偃旗息鼓──甘拜下风───────

再如:讲授巴尔扎克的《守财奴》,以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为突破口,板书如下:

诱哄亲生女为财

│夺匣─│

贪吝自私为│夺女梳妆匣拼命│守

││││

葛朗台│狡猾卑鄙│财│温顺待妻子爱财│财

│││夺权─│

狡诈凶残产│夺女继承权如命│亡

││

│吝啬训女儿视财│命

│夺命─│

金钱殉葬品胜命

这样板书,可使学生通过板书的直观教学,获得审美把握,得到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美感享受,进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

3.推荐赏析文章

能够感受美,才能得到鉴赏美,要想鉴赏美,就要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只有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中学教学中,要经常推荐外国文学作品的赏析文章。目的在于不断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使之具有文学批评的鉴赏力,以适应中学语文教学的需要。

二、开展审美创造

审美教育不单是提高学生的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因为只有通过审美创造,才能使客观的审美对象得到丰富和发展,使学生将来在自己的生活中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这才是审美教育的目的所在。

1.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导言内容,促使学生搜集优美词汇,锻炼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审美能力论文篇(8)

一、感受音乐美

诗歌大多讲究押韵,富有节奏,读来琅琅上口、余味无穷,具有韵律和谐的音乐美。要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必须反复朗读,在缓歌慢唱中把握诗的韵律、节拍、停顿,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婉转。这样,才能心神合一,忘乎所以,自我沉醉,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给他们以音乐般地享受。其实,最早的诗歌不就是老百姓在劳动中“唱”出来的吗?如《关雌》:“关关雌鸡,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述……”此诗四字一句,语句整齐,采用双声叠韵连绵词,韵律音调和谐,琅琅上口,具有强烈的节奏美和音律美。

难怪古人会配上乐曲,在劳动中,在小河边,在节日里,或浅吟,或低唱,或于动情处放声高歌呢?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何不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顺应诗歌本身的特点,来一次语文课堂的创新呢?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体验了诗之韵味,又何尝不可呢?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或是在悠悠的音乐声中,甚至在款款的舞蹈之中,感受到“亲射虎,看孙郎”之豪迈;“八百里分摩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之雄壮;‘旧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之磅礴;“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之落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散淡;“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之凄凉·一感受到诗人或悲或喜或怨或怒的情感,让学生自然愉悦地获得与诗人情感上的共鸣,岂不快哉?

二、品味语言美

诗歌语言准确、生动,凝练、含蓄,具有表现力。贾岛尊奉韩愈为“一字之师”,杜甫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充分说明了诗歌语言需要千锤百炼。用最准确,最生动的词语表现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很多名家诗句读来如行云流水,好似诗人信手拈来,其实一字一句,无不是诗人呕心沥血之作。所以,在学习诗歌须认真精读、细细品味、反复推敲、含英咀华、以小见大,才能体会到作者炼字谴词之匠心,才能品味到诗歌语言之精华。

如:杜甫的《望岳》中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前一句是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另辟蹊径来写造物主对泰山的情有独钟。“钟”字有钟情,钟爱之意,此字将大自然对泰山的那份厚爱那份情义写得淋漓尽致。而后一句的“割”字,则生动地写出了泰山参天人云的雄伟气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诗人通过天才的想象和夸张,淋漓尽致地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高峻,阔大。多美地语言!多美的画面!我们只有通过精读细品才能体会得到泰山非凡的气势和作者对泰山的赞美。

三、想象画面美

古诗中许多描写山水风景的诗歌融合了绘画的特点,如:色彩,线条,背景等。我们只有细心默读,借助丰富的想象来补充或描绘画面的内容或色彩,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才能受到美的感染,获得美的熏陶。

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历代广为传诵的名句,具有永恒的魅力,被近代学者王国维称作“千古壮观”的名句。

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一幅画面是茫茫大漠孤烟直上,另一幅画面是滚滚黄河边,鲜艳夺目的太阳斜斜的挂着,显得分外的圆。这不仅准确地写出大漠孤烟落日的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把自己因受朝廷排挤而深人大漠的孤寂情绪不露痕迹地融人广阔的自然景象中,但又不给人哀愁悲伤的感觉。确实是意境雄奇,耐人寻味。不愧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啊。所以,我们不妨让学生根据诗歌展开想象,并鼓励他们画出心中的画面,往往能将自己投身于具体情境之中,获得艺术的美感和心灵的感知。就算是涂鸦之作,甚至不堪人眼,又有何损失呢?

四、领悟意境美

“诗贵言境,以境表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读诗歌时,我们以欣赏的角度去读,仔细感受作者所描写的景物,揣摩诗歌的意象,就能领悟到作者所创造的意境美。常见的意境有孤独凄凉、豪放旷达、闲适淡泊、清新飘逸、沉郁顿挫等。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以寥寥20字,描绘了漫天的雪景,在广阔背景上点染的一叶小舟,一个渔翁,让人感觉色彩冷艳,意境凄清,充分显示作者孤寂的情怀,这是作者感情外化而成的意境。

诗歌往往“情景交融”,我们在教诗之时,紧扣情和景,让学生随意发表自己的感受,将自己的经历与诗人之经历相似处说一说,谈一谈,说对给予表扬,说错一笑而过,让学生感到诗人并不是遥不可及,诗歌更不只是鉴赏家的事。同时,用这种方式去靠近诗中之景,抓住诗人之情以达到领悟整体意境之目的。自己的独特感悟才是最珍贵的。

五、体味哲理美

很多古诗蕴含哲理美。哲理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包括人生的真谛、万物的奥秘、自然的规律等。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慢慢品读,善于联想思索,认真体会,才能感悟到诗歌的哲理美。

审美能力论文篇(9)

孩子在幼儿时期,这是他们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的与疑问的时候。所以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宽松的舒适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孩子们更快乐的自由发挥自己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当孩子们进行自己的艺术创造时,老师不能够打扰,让他们的思路断掉。我们要把充足的时间留给孩子们进行自由的想象。对于孩子们的作品,不能站在自己的审美角度上进行否定和批评教育,而是站在一个倾听者的角度,倾听又有作品中一个一个小小的故事和美好的愿望。使用恰当的方法,发现幼儿的可塑性,保护幼儿的自尊心,从而促进幼儿的丰富想象力的发展。

1.2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艺术是多样性的,富有想象力和随意发挥的特性,容易使孩子们产生极大的满足感。老师要你不断的鼓励孩子们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且有创新的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让孩子们在模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当孩子们不断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时,自身的成就感和成功感油然而生。能够激发他们对艺术创造的兴趣和热情。当老师对他们的夸赞和评价越多,孩子们成功的次数就越多、艺术创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来强。当孩子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增强了自信心,从而表现的愈来愈额积极。依次循环,未来就越有可能成为可造之材。

2.小班幼儿艺术审美能力教育的对策

2.1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幼儿的主体性表现在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等方面。幼儿的艺术教育上分为设计、组织、实施、总结的整个过程不是只注重知识、技能等训练。更应该注重的是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等问题上。老师要以幼儿为教学主体,发挥幼儿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他们随心所欲的创造,只要不违反道德和法律,老师都不应该加以阻止。这样,可以通过搭建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2.2充分激发幼儿的创造才能

小班幼儿艺术审美能力教育培养,能够提高孩子们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等。通过艺术表达不但能够是孩子们的想象力增强,还能够使孩子们的感性思维得到提升,培养了他们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老师要你不断的鼓励孩子们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且有创新的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让孩子们在模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

2.3夸赞每一位孩子

由于每一个孩子从小生活的环境不同,受父母的熏陶不同,个性差异也不同,因此,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体验的结果也是存在很大差异的。这就要求老师不能因循守旧,有革新,要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孩子给予的关注也要不同。对于腼腆的孩子老师需要鼓励他们给他们提供表现机会让孩子们克服恐惧,展现自我。对于爱表现的孩子,适时地鼓励他们,但又不会让孩子们骄傲自满。总之,作为老师,要做到爱护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艺术教育。

2.4修改小班幼儿艺术教育的教材内容

时代在进步,对幼儿的教育当然不能够一直停留在过去,还是需要不断创新。但是,无论如何创新,有几点要求却是一定要遵循的:对幼儿的艺术教育需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紧密联系幼儿生活实际;教学内容应具时代特性,反应当时时代的潮流发展;发展创新空间的最大化,要增强教学的开发性和选择性;培养幼儿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拓宽我国幼儿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和实验方式。

3.小班幼儿艺术审美能力培养的教育建议

3.1营造美的气息

在为幼儿营造美的学习环境时,要做到美化,绿化、儿童化,将音乐和舞蹈带入孩子们的日常的生活中,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音乐元素和舞蹈动作,与大地同在,才能更深刻的体会到什么是自然美,才能融合到自然中去,创造出不一样的艺术之美。这样可以更轻松培养幼儿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并且引导他们去认识美和追求美。帮助他们形成健康正确的艺术审美视角和观点,并逐步引导孩子们自主的对周围的事物的美丑发表自己的观点。

3.2感受美的气息

要培养孩子们对美的具有自己独特的认识角度。根据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去感受大自然鬼斧神雕的艺术之美。从自然环境中感受最基审美教育途经和方法,欣赏广阔的大自然的风景。

3.3创造美的方法

审美能力论文篇(10)

词、句是语言的基础建筑材料。我们可以通过对文章中精美的词句赏析,引导学生感受美。语文教师应让“教”和“学”更自然、更科学地结合起来,使“教”吸引“学”,“学”促进“教”,达到教学上的美的境界。如果在课堂上只是单纯地分析阐述,甚至还运用一些公式来分析概括,那么学生就会在这种枯燥的环境中失去应有的弹力和活力,从而对语文课的学习产生厌恶感。因此,我在教学中就十分注重让学生通过朗读去品味好词、好句的精彩,体会美的意境。

二、巧辩修辞,感受语言美

什么是修辞?它就是为了把文章修饰得更美而运用的一种语言,或者说是一种活动。文章如果没有修辞就像一个美女没有化妆,太过于本色而不生动。可以说修辞是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源泉,要培养学生的美感,就要从了解修辞手法做起。修辞学是一个不小的天地,里面有许多的内容,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通感、顶针等,学生掌握了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阅读时就能更好地获得美的享受,阅读教学就变得轻松起来。

三、精炼语言,创造美

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语言是教师用来传授知识,进行教学的主要手段。能否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课堂语言的特征首先是精当,即要做到发音正确、语义明确、语速适当、抑扬顿挫,这样才能突出重点、难点,准确而鲜明地传授知识。其次应生动,尤其是作为语文老师,更是应该把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锤炼得更好。做到运用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并善于运用一些幽默的口吻和风趣的说法,运用一些语言修辞技巧,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最后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还应注意发声传情,声情并茂,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审美能力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4)22-0052-03[ZW(N]

[作者简介]王荟惠(1983―),男,河南漯河人,硕士,长沙理工大学教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引言

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创造美和欣赏美是自我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审美需要源于人的内在冲动,审美活动因而成为自我实现需要满足的必要途径[1]。对语言的运用和不同语言的翻译亦是如此;用审美的眼光看待语言,我们就能感受到语言的勃勃生机,我们的文化素养、审美能力也随之提高;汉英语言蕴含着美,汉英之间的翻译本质上就是一个审美过程,从美学的角度而言,翻译是对原作美学价值的再现。

在培养翻译人才的过程中,审美意识的积极参与翻译审美活动相辅相成,对原文进行审美感知、审美认识和审美判断,以及对原文的审美把握取决于学生的审美意识水平。学生的审美意识水平越高,就越能对原文的审美进行完整、深刻的把握,译文的质量就也越高。

一、美学对于翻译的重要性

美学的历史源远流长,20世纪60年代,在现象学和哲学阐释学的基础上,以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为代表的康斯坦茨学派创立了接受美学。接受美学产生后,70年代逐步发展为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不久便传到民主德国、苏联,而后传遍欧美[2]。

接受美学强调文艺作品并不是为读者创作的,它的社会意义和审美功能只有在读者的审美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并得到实现。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主动参与。接受美学视角下的翻译也特别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因此接受美学的研究方法自然能给翻译理论研究带来新的启示[3]。正如有人曾经指出,“在西方,译论之芽是首先依附在哲学-美学之树上,持续达1800多年之久,可以说从西塞罗到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2)和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以辞章论翻译,一脉相承”[4]9。

从接受美学视角审视翻译: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过程是译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文本意义的实现是译者的前理解和译者和文本的视野的融合,但译者对文本的阐释要有度。文本意义的实现要依赖于译者的阐释,而译者的鉴赏趣味和水平又有所不同,所以一部文学作品的多个译本有了可以同时存在的可能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考虑到另一个“信息接受者”,那就是译作读者。再现原作的美是翻译的灵魂,译者是翻译过程中的审美主体,译者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直接关系着译作能否准确传达原作的艺术美。

美学的研究成果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翻译研究中。刘宓庆、毛荣贵等学者关于翻译美学的系统阐述将翻译美学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刘宓庆将美学与翻译结合起来,在其著作中系统地论述了翻译美学的范畴和任务、翻译的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翻译审美体验的一般规律和审美标准等问题。刘宓庆[4]68甚至指出,翻译的基础就是美学。他们的研究成果证明了美学对翻译有着强大的指导作用。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毛荣贵教授的专著《翻译美学》[5],该书学习并汲取了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美学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结合进行了继承和创新,书中通过挖掘接受美学和格式塔理论的互补及双赢效应,进一步完善了翻译美学的宏观理论体系,倡导美学理论在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的实现。

二、美学对于培养翻译人才的指导作用

美学对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美学启示我们,翻译专业的学生应首先具备良好的双语能力,翻译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能力除了外语能力以外,还应包括应用母语的能力。双语能力和翻译能力之间不能画等号。学生还应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否则无法保证原作“美”在译文中的再现。在美感愉悦中学生的翻译能力能得到更为全面的提高。

刘宓庆在《翻译美学基本理论构想》[6]中提出了“文化素养、审美意识、审美经验”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条件,提出了译者具备审美能力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毛荣贵在其著作《翻译美学》中论述了汉英语言的美,并揭示了美学对提高翻译能力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并指出了今日译者不识汉语美之要素的遗憾,“于是乎,提笔翻译,其汉语之苍白,之枯涩,之乏味,‘像个瘪三’”[5]200,并结合翻译实践指出了“一定的文言功底有利于形成娴熟而又典雅、明快而又灵动的汉语审美语感”[5]202。美学在语言学习与运用中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自2006年教育部首批三所高等院校(复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试办本科英语翻译专业以来,我国大陆翻译专业的本科教育正式脱离了外语教育的桎梏,发展势头迅猛。然而,各高校对本科英语翻译专业培养方案的设定不尽相同,课程设置也各种各样。纵观我国本科英语翻译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其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关注不足,以至于许多学生在翻译实践中对原文审美感知、审美认识和审美判断不能正确把握,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准确传达原作的艺术美。要培养出一批合格的翻译专业人才,课程设置方案中要含有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审美经验、审美能力的相关课程。

三、美学对于本科英语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的启示

(一)美学视角下翻译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养

“翻译专业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扎实的两种语言基础、熟悉中西方文化、掌握多种文本的笔译技能和交替传译技能的初级通用职业翻译人才。”[7]然而,美学启示我们:翻译专业的学生应首先具备良好的双语能力。翻译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能力除了外语能力以外,还应包括应用母语的能力。然而语言或文化的掌握,只是一个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没有受到训练的双语能力,并不能保证翻译能力的提高。翻译能力是一种整体性、综合性能力,不是语言能力,也不是几种能力简单相加。“对于译者语言素养,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语言素养不是译者生而知之的,尤其是被忽视的母语素养以及双语素养不经过努力培养是不可轻易获得的。”[8]此外,除语言的形式美之外,“翻译审美的另一个诉求对象就是读者的情感,寻求情感的契合点”[9],这就要求在培养翻译人才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有较好的双语能力,还应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相互交融才能再现原作的美感,才能使学生在美感愉悦中有效地提高翻译能力。除此之外,本科英语翻译专业学生还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听说读写只是翻译教学的准备阶段。因此,翻译教学除了语言技能的提高,还需要通过课程设置安排一定量的人文知识训练和翻译技能训练。从语言上讲,英汉互译要求学生掌握英语与汉语,甚至两种语言的文化。

(二)本科英语翻译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从翻译美学对翻译人才培养的启示来看,课程设置对培养学生审美意识重视程度会直接影响到翻译专业的培养目标。依据刘宓庆在《翻译美学基本理论构想》[6]中将审美主体的审美条件分为“文化素养、审美意识、审美经验”的观点,笔者将课程设置中与美学相关的课程分为三类:文化素养类、审美经验类、审美能力类。结合这一观点,笔者选取有代表性的18所高等院校的本科英语翻译专业课程设置方案进行分析。

通过数据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发现多数高校的汉语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的听、说、读、写基本功,帮助学生多方位了解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母语能力的加强;但是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关注度不够,具体问题如下:1.课程总数不足,与美学相关的课程较少。美学相关课程数与本校翻译课程总数比例在0%―28%不等。2.美学相关课程普遍受到忽视,不能很好地实现培养目标。在课程中设置中美学相关课程的只有三所学校高于20%,而十所学校居于10%以下。3.有两所学校开始的课程中没有涉及任何美学相关课程。4.关于审美能力、审美经验的课程开设不够普及,开设此类课程的学校只有两所,且内容单一,缺乏交叉性。5.美学相关各课程之间在平衡性和系统性方面有所欠缺。6.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中,对英文文化素养涉及较多,然而对汉语文化素养涉及过少。

目前开设翻译专业本科的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经验的培养未给予充分的重视,而是更多地关注到了学生的外语能力,然而只具备良好的外语功底并不能达到译文要求忠实原意,语言流畅,更无从谈起再现原作的美;要达到这样的标准,还应注重培养译者的文化素养、审美经验、审美能力;由其是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方面,不仅仅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还应更加关注学生汉语素养,汉语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目的语及英语的接受与运用能力,对汉语素养培养的重视能帮助学生在英汉语言的深层对比中加深对英汉审美价值和表现法差异的理解。

笔者认为,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本科英语翻译专业课程开设可以考虑以下三个课程群:1.文化素养类(中西方哲学、中西方通史、中外文化素养、社会学等);2.审美意识类(中西方美学、逻辑学、翻译美学等);3.审美经验类(艺术鉴赏、影视作品鉴赏、中西方经典文学作品赏析等)。

四、结语

从美学视角对我国主要外语类高校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进行解读,能揭示美学对提高翻译能力的重要指导作用。基于美学理论,我国本科英语翻译专业课程设置应该进一步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文化素养、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如果能够落实上述相关课程的开设,并在开设课程后加强质量监督,必将对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有着积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Encyclopdia Britannica 2007 Ultimate Reference Suite[K/CD].Chicago:Encyclopdia Britannica,2011.

[2]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2.

[3]Jauss H R.Toward an Aesthetic of Reception[M].Trans Timothy Bahti.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2.

[4]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9,68.

[5]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200,202.

[6]刘宓庆.刘宓庆翻译散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