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审美素质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6 16:00:11

审美素质论文

审美素质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186-01

高中语文教学由于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引导而失去了它本来的功用。众所周知,文学即是人学、心学、美学,而语文就是一门极具文学色彩的实践性学科,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现代的语文教学,对语文能力的培养决不能靠单纯的记忆几个字词,生硬地背诵几位作家的生平,或几篇课文来应付考试。特别是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更应该按照语文课程的教学规律,集知识学习、能力提高、审美趣味的提高为一体,通过文学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一、注重学生自助阅读,激发文学审美情趣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在进行认知活动时,每个人都离不开动机,情绪等情感因素的参与,他们不是被动地受环境的制约,而是具有主动性、创造性。能对自己的未来做出能动的选择。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文学兴趣,维持较持久的学习动机。例如学习柳永的《雨霖铃》,可以先让学生收集作家的生平,了解他的才华和仕途的困厄,了解他浪迹在市井之问,混迹于歌楼舞馆之中,晚年又身无分文客死他乡,最终还是由歌妓们筹钱才能入土为安的事实。以此作为教学切入点,使学生与落魄文人的失意情怀产生共鸣。进而不由自主地去关注柳词,探究柳词在抒写离情别绪方面的婉约风格,欣赏“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情景交融的独特魅力,从而完成审美体验。又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可以把苏轼被贬到黄州当团练副使的经历作为欣赏词作的切入口,还可以结合介绍苏轼在这一时期的其他词作,初步了解词人在这一时期的思想情感状态,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探究兴趣,主动而准确地把握“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人生感慨。就像朱自清先生的主张,要“设身处地地看人”,也就是进入作品的世界,想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之所想,感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之所感,有时甚至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主人公,与他同哭同笑,同呼吸共命运。这种自助式阅读的欣赏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阅读主体与作为阅读对象的作品的客体的相互交融的过程。日积月累。就逐渐炼就了自己的文学眼睛,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要帮助引导、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思维

什么是文学审美思维呢?所谓文学审美思维是指学习主体在听、说、读、写活动中与言语同步展开的审美思维活动和思维能力,是对言语现象进行文学知识、事理逻辑的分析和思考,帮助主体对文学对象的理解过程。它包括对文体对象、情境、等的辨识、判断、感知、领悟,思路的确定与调整等等。

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决不能忽视。学生是学习的内在因素。教师的辅导、帮助是外在因素,外在因素通过内在因素而起作用,这是基本常识。但是不可否认。学生正处于不成熟状态,有年龄、经历、学历的限制,学习困惑时有发生,所以我们提倡学生自助,老师帮助的互动式动态生成智慧。这不是拿现成的答案罗列给学生,而是指导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似的经验,自己把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到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例如学习戏剧作品《雷雨》,我们引导学生体会到鲁侍萍与周朴园,周朴园与鲁大海等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美,对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纠葛,我们无须引导学生判断其真真假假,只要了解人性的弱点在阶级对立的时代放大之后表现出的残忍这个通病,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能感受到鲁侍萍善良、质朴的内心和周朴园的虚伪、自私的本质。又如欣赏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能感受到对尘世生活的幸福向往。最出彩的结尾句“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向大海,春暖花开”颠覆了前文的所有诗意情感。如何让学生全面理解诗中“春暖花开”的深刻内涵呢?这就有必要先引导学生体会海子的另一首诗作《秋》。《秋》中扑面而来的阵阵凉意,和这个神来之笔一样,表现了诗人追求完美理想的一种执着的悲哀。《秋》更直接地表现了海子的困惑和痛苦,理想与激情的断裂。海子把自己看成是精神王国中的王,在这个深秋里沉寂了。秋天本来是收获的季节。但是他要追求的都没有得到。而童年中的纯真、童心、真诚却都已经失去。由此学生理解了海子诗中春暖花开式的澄净完美的“大诗”理想是与现实的物质社会直接相悖的。对世俗生活的背向和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使得海子在写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的两个月,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海子的心灵得到了永久的宁静,而他的特立独行注定了他是现代社会中的另类。我们老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完全由传播知识转化为解疑咨询指导,帮助个体发现与真正自我更为协调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营造促进学习成长的氛围。

三、帮助学生质疑审美,形成创造性文学素养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引发探索。老师要引导学生,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动脑筋,提问题。如学习《项链》的结尾,玛蒂尔德得知自己辛苦十年,偿清丢失项链所欠下的债务,而借的项链却是假的,这出乎意料的结果令玛蒂尔德始料未及,小说行文戛然而止,余味无穷。她会如何对待这样残酷的现实,会被命运再次击倒,还是坦然接受这无情的挫折呢?佛来思节夫人对此又会怎么看,假如没有丢失项链,玛蒂尔德的命运又会如何?是否会过上梦寐以求的日子呢?小说本身留下的悬疑给读者留下了太多的想象空间,再创作的空间。其实小说带给我们读者的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那就是应该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如同莎士比亚的生死选择的名言一样,是一个值得探索的事情,老人是成功者。他成功地捕获了一条大鱼,但他又是失败者,经过千辛万苦带回家的却是一副没有价值的鱼骨架。小说演绎了一个严肃的哲学命题,留给读者的是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思考生活、思考人生的空间。在教学中要适时地给学生点出小说的这一亮点,以帮助学生释疑,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素养。

总之,我们要通过语文教学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文学审美情趣、较高文学审美思维能力、文学欣赏能力、文学创造能力的新时代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审美素质论文篇(2)

 

在当前新课改全面施行的大背景下,“审美教育”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性要求。良好人文修养的培养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长期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语文审美教学去加以影响和实现。笔者基于对语文教育性质、目标的认识,对“审美教学”这一课题做了一定的教学思考与探索,现略述如下。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现状

审美教育又名美育,指教育者按照特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充分发掘审美因素,激发受教者的审美经验,进而培养、陶冶其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完成塑造“感性的人”的教育目标。审美教育的功能可分为四点:以美冶情,升华审美情趣;以美启真,启迪智慧;以美储善,感知并培养道德情操;以美健体,感悟生命价值的追求。随着审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逐步深入,审美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小学语文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阵地,在学生初步的审美情操的培养上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课改与素质教育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存在的缺陷或问题也逐步凸现出来,这主要是表现为传统教育思维、教学模式以及教师素质等因素造成的美育“缺失”或“偏差”的问题。

首先,教学方法方面,由于没有客观标准的参照,部分教师对课改与审美教育内涵的理解有所偏差,教学课程有形式主义倾向,如有些课程多媒体技术使用过于频繁甚至滥用,干扰教学主题,教学目标主次混淆。其次,教学模式上,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审美教育往往变成教师的单人秀,教师的个人分析取代了学生的阅读实践。最后,教师自身审美素质的培养提高也是审美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语文审美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引入美感情境的审美教学

生动、直观、感性的美感形象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感官体验,弥补其知识积累和阅历的不足。小学语文的基础性特征要求其审美教学须以美的外在形象为手段,具体表现为两点:客体文本所体现的音韵美、人物形象美、作品结构美等;主体教师所表现的语言美,情感美等。这些美感形象主要依托于两点进行营造和实践:

1.充分挖掘文本美感因素。文本的利用发掘就是要为学生找到并展示审美激发点,构建审美主体即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联系,进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和进一步探索。如诗词就具有极强的美的客观性和形式规律,韵律美、意境美、语言美等都有助于审美主体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实现了审美意识的升华。以贺知章的《咏柳》为例,“碧玉”、“绿丝绦”“春风”等都充分勾勒出初春杨柳的形象美,“赋物入妙”,引人入胜。

2.创设引入美感情境。审美情感极易为美丽的情境所触动,文本阅读中,美感因素或为愉悦情绪、或为慷慨激昂的壮士情怀、亦或其它情绪所启发引起。《碧螺春》一文中所描绘的动人画面、流淌的音乐、整齐的朗读声都会引发学生对江南春色的美好向往。教师对音乐、多媒体课件的合理搭配运用,都可以将语文教变味轻松享受的欣赏过程,让学生在知识的消化吸收的同时陶冶情操、美化情怀。

(二)个性发展的审美教学

美在本质上是多元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美的生命力源于审美活动的个性化。小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世界使其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与成人大相径庭的思想,而越是这种奇思妙想,越是创造性的思维和表达,越能体现出文章的美感所在。而小学语文中的审美教学就是要学生用个性体现和主观表达来完成其对文本的理解,如在《碧螺春》中采茶一节的阅读中,学生们评价江南春色之美也是从多种角度着眼的,有朝霞灿烂之美,有晨雾朦胧之美,也有晨光微熹的温柔之美,这种脱离了标准答案、固定思维的桎梏,个性、情感的展现流露都是文学生命的丰富性、多义性的理想体现,也是审美教学带给学生更多更大创造空间的目标所在。

(三)审美教学要注重整体建构

语文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带给学生美感意境、个性发展的审美教学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学生知识、形象感知的不足,教师要考虑到保持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词语的整体把握,最终实现内容结构的整体回归。

 

三、结论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作用的发挥,不仅要依靠美感营造、个性发展和最终的整体建构,同样需要师生间的交流和对学生自由感悟的宽容,深化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使语文审美教学真正成为精神享受的教学。

 

审美素质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073-02

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有机结合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服务的对象也是人。一个合格的医学人才不仅要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品质。这种人才的培养需要医学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审美教育,作为一种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功能。

一、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1.审美教育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塑造健全的人格

审美教育,即美育,蔡元培先生的定义是:“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1]也就是说,审美教育是一种运用各种美的理论和形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优化人的心理结构。

作为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关乎人类心灵的建设,触及人的整个生命。它使人类意识到自己并不仅仅是自然的存在物,更是作为情感的动物而存在。人类除了要从自然界中获得生活资料以维持自己的生存之外,还要获得精神的享受;除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之外,还要对世界有一种诗意的感受;除了不断发展和欣赏自己的本质力量之外,还要不断去除人性中卑污混浊的成分,让身心和整个世界和谐交融。而这种身心的优美和谐与世界的优美和谐相一致的状态,就是人最美的境界。审美教育就是要通过营造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和谐、亲和的审美关系,教人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社会和自身,运用美的巨大的感染力来陶冶、净化人的心灵,实现人格的健康发展。

2.审美教育可以激发想象力、创造力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想要给“美”找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但是历经沧桑变迁,却始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正是因为美这种千差万别、变化无穷的特点,才使得美的对象可以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才使得“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当人们通过对“美”的知觉和欣赏,从世俗的、繁忙的、受限的生存状态中解放出来,自由地感受、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崭新意义的时候,头脑中就会充满想象的火花,而想象力在智能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有文学、历史和其他人文学科等方面的知识,他们热爱艺术和音乐,他们甚至能够绘画或者演奏乐器。”[2]这种“良好的教育”就是审美教育,它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启迪人的智慧,使人们挣脱心底无形的压制与束缚,释放创造潜能。

3.审美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3]“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美育是也。”[3]从王国维这段对“完全之人物”的界定中,可以看出,审美教育是人走向全面、自由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

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科技至上的价值追求导致的异化现象,严重扭曲了人的生命和精神,现代人确实需要一些审美活动来超越、调节、补偿匮乏的精神生活。没有审美,人就不能暂时脱离现实世界,创造一个超然物外的理想境界,实现现实世界的升华;也不能超越身心的局限,激发人们内在的情感,使平常的事物理想化、诗意化,进入物我同一的境界;更不能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力量,使生命达到崭新的境界,成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因此,没有审美教育的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没有接受过审美熏陶的人,也不可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医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医学虽然是一门有着鲜明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学科,但同时也是一门从生到死关爱和珍重人类生命的科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这就要求一名合格的医学人才,必须具有强烈的人文意识。然而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在许多方面还不容乐观,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知识层面上,由于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大部分医学生都是理科生,在高中阶段比较重视数理化等科学知识的学习,人文知识相对薄弱,结果导致人文素质普遍存在“先天不足”。进入医学院校后,面对市场利益的驱动和就业压力的催化,一些学校在医学生教育中不断增加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的比重,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及投入的教学资源则不断萎缩。一些医学生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医学书,被繁重的医学知识和相关的自然科学所包围,丧失了对历史文化、文学艺术、人文情怀的学习与培养。

第二,在能力层面上,一些学生由于长期局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和人际关系方面缺乏了解和认识,导致他们知识面过于狭窄,综合素质较低,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个体审美能力及审美情趣发展不健全,缺少创造性思维。长此以往,必然会对我国的人口素质、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第三,在修养层面上,由于医学专业课程比较繁重,学业周期长,学习压力大,使得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中的学生,常常感到精神紧绷,郁闷乏味,压抑消沉,忘记了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关爱自身。这时如果没有人文精神的引导和缓冲,容易导致学生的精神深处出现危机,身心不能和谐发展,失去对真、善、美的挚爱与追求。

以上这些现象的出现,很重要一个的原因就在于医学教育中不够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在医学教育中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迫切要求。

三、审美教育在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医学生是未来各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后备军,肩负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使命,这不仅要求他们掌握扎实的医学知识,还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学会用一颗仁心去关心、关爱、尊重病人。因此,在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中,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人文精神的灌注,培养出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完善的人格修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审美教育作为以人性的自我完善为最终目的的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加强医学生的审美教育,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需要,也是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

1.审美教育可以提升医学生的道德修养

一个高素质的医学人才,首先必须是一个高素质的“人”。一个高素质的人,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也都开设思想政治课程,注重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但是由于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针对性较强,思想政治课的说理性过强,使得这种关注学生思想情感的课程不能打动学生的内心。而审美教育则不同,它不像传统的道德教育那样,通过枯燥的说教使人分晓善恶,而是以美引善,用鲜活的美的事物和意象感染人、影响人、陶养人,使人明辨是非美丑,在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人”的内涵,促进道德修养的提高。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使之日进于高尚者,固已足矣。”[4]可见,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道德修养离不开审美能力的提高,审美教育对道德的养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审美教育有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众所周知,医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专业性较强,有些医学生除了专业知识外,对其他的知识都不感兴趣,在埋头苦学的同时,忽视了与外界的交往,忘记了自身人格、气质的修养。这种缺陷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对人、对事自私冷漠,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宽容心等症状,不能很好地履行一个医生的职责。审美教育作为一种人的教育,实现了医疗活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旨在培养医学生以艺术的、审美的态度对待社会和人生。它恢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沟通,点燃了人性的温暖与亲和,营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和谐,实现了学生心理与人格的健康发展。而心理与人格的健康则是成为一个生命守护者的必要条件。所以,在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中,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视审美教育的浸润与引导,这样才能使生命得到尊重,使患者与医生审美地生存。

3.审美教育有助于医学生人格境界的提高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注入了无穷的活力,另一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体现在医学生身上,表现为在单一专业课程压力下,学生的精神世界空虚无聊,对未来产生疑惑,审美情趣出现世俗化的倾向。这种精神失调的根源在于被各种情感和欲望充斥的心灵得不到及时的疏导与释放而导致的阻滞。审美教育作为一种作用于人的情感,陶养心灵的教育,它能使人压抑的灵魂得到解放,使人暂时忘却现实生活中的困惑,进入到一个超现实的美的境界,通过对美和善的尽情发挥,引导、宣泄失意和忧伤,不断地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人们只有不断地追求美,才能获得人性的复归,实现人格的完善;人们也只有不断地以美来塑造来自己的心灵,才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实现自己的价值。总之,医学院校培养的学生不应是仅仅局限于某一狭隘领域里片面发展的单面人,而应是知识广博、人格完善、精神高尚、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是人类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是审美教育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审美教育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平叔.蔡元培美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266.

审美素质论文篇(4)

一、注重学生自助阅读,激发文学审美情趣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在进行认知活动时,每个人都离不开动机,情绪等情感因素的参与,他们不是被动地受环境的制约,而是具有主动性、创造性。能对自己的未来做出能动的选择。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文学兴趣,维持较持久的学习动机。例如学习柳永的《雨霖铃》,可以先让学生收集作家的生平,了解他的才华和仕途的困厄,了解他浪迹在市井之问,混迹于歌楼舞馆之中,晚年又身无分文客死他乡,最终还是由歌妓们筹钱才能入土为安的事实。以此作为教学切入点,使学生与落魄文人的失意情怀产生共鸣。进而不由自主地去关注柳词,探究柳词在抒写离情别绪方面的婉约风格,欣赏“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情景交融的独特魅力,从而完成审美体验。又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可以把苏轼被贬到黄州当团练副使的经历作为欣赏词作的切入口,还可以结合介绍苏轼在这一时期的其他词作,初步了解词人在这一时期的思想情感状态,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探究兴趣,主动而准确地把握“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人生感慨。就像朱自清先生的主张,要“设身处地地看人”,也就是进入作品的世界,想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之所想,感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之所感,有时甚至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主人公,与他同哭同笑,同呼吸共命运。这种自助式阅读的欣赏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阅读主体与作为阅读对象的作品的客体的相互交融的过程。日积月累。就逐渐炼就了自己的文学眼睛,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要帮助引导、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思维

什么是文学审美思维呢?所谓文学审美思维是指学习主体在听、说、读、写活动中与言语同步展开的审美思维活动和思维能力,是对言语现象进行文学知识、事理逻辑的分析和思考,帮助主体对文学对象的理解过程。它包括对文体对象、情境、等的辨识、判断、感知、领悟,思路的确定与调整等等。

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决不能忽视。学生是学习的内在因素。教师的辅导、帮助是外在因素,外在因素通过内在因素而起作用,这是基本常识。但是不可否认。学生正处于不成熟状态,有年龄、经历、学历的限制,学习困惑时有发生,所以我们提倡学生自助,老师帮助的互动式动态生成智慧。这不是拿现成的答案罗列给学生,而是指导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似的经验,自己把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到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例如学习戏剧作品《雷雨》,我们引导学生体会到鲁侍萍与周朴园,周朴园与鲁大海等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美,对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纠葛,我们无须引导学生判断其真真假假,只要了解人性的弱点在阶级对立的时代放大之后表现出赤裸的残忍这个通病,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能感受到鲁侍萍善良、质朴的内心和周朴园的虚伪、自私的本质。又如欣赏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能感受到对尘世生活的幸福向往。最出彩的结尾句“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向大海,春暖花开”颠覆了前文的所有诗意情感。如何让学生全面理解诗中“春暖花开”的深刻内涵呢?这就有必要先引导学生体会海子的另一首诗作《秋》。《秋》中扑面而来的阵阵凉意,和这个神来之笔一样,表现了诗人追求完美理想的一种执着的悲哀。《秋》更直接地表现了海子的困惑和痛苦,理想与激情的断裂。海子把自己看成是精神王国中的王,在这个深秋里沉寂了。秋天本来是收获的季节。但是他要追求的都没有得到。而童年中的纯真、童心、真诚却都已经失去。由此学生理解了海子诗中春暖花开式的澄净完美的“大诗”理想是与现实的物质社会直接相悖的。对世俗生活的背向和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使得海子在写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的两个月,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海子的心灵得到了永久的宁静,而他的特立独行注定了他是现代社会中的另类。我们老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完全由传播知识转化为解疑咨询指导,帮助个体发现与真正自我更为协调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营造促进学习成长的氛围。

审美素质论文篇(5)

[作者简介]薛莉(1977- ),女,河南南阳人,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西 南昌 33001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7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理工科院校学生艺术素养培养体系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7YB08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183-03

现阶段,我国教育正在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过渡。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培养人全面和谐的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德智体美四种基本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基础。在人的四个基本素质中,艺术素养是人类生活的调和剂。人们追求愉快幸福的生活,仅有物质财富是不够的,还需要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和素质,只有提高审美素质才能提升主观幸福感,提高生活层次。一个人在生活中,艺术素质不健全,不懂得艺术享受,不善于感受美好的自然世界、人文景观,就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马克思曾说过,人类社会的所有进步都是追求美的结果。因此,加强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关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仍存在很多争议,对艺术素养概念、分类的理解和表述过于泛化和模糊,使得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目标的制定及培养效果的评价变得模糊不清。本文对艺术素养与科学素养之间的关系、艺术素养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等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关系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翼。在人类的社会发展史中,许多科学发明都从艺术的灵感和想象中受益,历代艺术从当时的科技发明和生产力发展中得到支持和启发。艺术的感受、想象、创造等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成为人才培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艺术素养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带来有益的补充。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是提高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思维过程进行过具体而精彩的分析:“从思维角度看,科学工作总是从一个个猜想开始的,然后才是科学的论证,换句话说,科学工作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源于艺术,所以科学工作者是先艺术而后才是科学。”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认为:“通过美把感性的人引向形式和思维,通过美使精神的人回到素材和感性的世界。”艺术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结合使人处于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自由境界中,使人成为协调发展的自由个体。

二、艺术素养概念的界定

艺术素养作为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是探讨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问题的逻辑起点。关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仍存在很多争议,对艺术素养概念、分类的理解和表述过于泛化和模糊,使得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目标的制定及培养效果的评价变得模糊不清。本课题运用逻辑学中下定义的基本理论,结合艺术教育的特点,对艺术素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传统逻辑认为定义是揭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的较为简短而明确的命题,“概念=概念所归的属+种差”。所谓种差是属下面一个种不同于其他种的特征。传统逻辑认为,属加上种差,构成事物的特有属性(本质属性或固有属性)。艺术素养概念中,素养是概念的属,艺术的本质是种差。因此,要想了解艺术素养的本质,既要了解艺术素养这一概念所归的属,又要对概念的种差及艺术教育的本质进行挖掘。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素质和素养两个概念时经常相互替代,交叉使用。从词源学角度看,在整体意义上,人的素质包含着素养,素养只是素质的一部分,二者之间的主要不同就在于“素质”侧重于结果的表达,“素养”侧重于过程的表述。

纵观关于素质概念的研究,有的学者把人的素质看作是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本质属性,认为“素质”就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固有基础”;有的认为人的素质是能力发展的必要的物质基础,“所谓素质可以概括地表述为:个体得自遗传的智能和气质乃是素质得以形成的出发点,从外界输入的直接体验与间接经验是素质发展不可或缺的诱因和材料。在主体对外部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逐渐确立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和行为模式,最终内化为以能力与价值观为核心的个体素质,它与个体的人格特性融成一个统一体。人体对特定事物所持的态度和处理特定问题时对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便是素质的外化形式”;有的认为素质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以人的先天生理特点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稳定而巩固的属性”;有的从素质的形成途径对素质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人的素质是指以人的先天的生理和心理的自然物质为基础,通过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学习,以及社会实践而形成的巩固的属性”。通过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先天遗传条件是素质形成的基础,个体接受的教育和社会化是素质形成的途径,稳定性是素质的特点。我们认为,素养是指个体先天所具备的各种潜质,通过社会环境和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人格特征。

“艺术”是一个集合性的概念,是对所有具体艺术门类或所有的艺术作品的一种抽象,其内涵始终具有不确定性。美学家W.肯尼克曾自我解嘲般地说:“当没有人问艺术是什么时,我倒清楚艺术是什么,只是当别人问我艺术是什么时,我则答不出来。”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提到艺术提到美的概念时,说了众所周知的名言“慢慢走,欣赏啊”。本课题在考察艺术概念的形成的历史后,根据研究需要,认为艺术素养是指个体先天所具备的艺术天赋,通过社会环境和美的艺术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欣赏美、创造美的特征。

三、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构成

明确艺术素养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关系,深入理解和把握艺术素养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层次性和依存性,对制定艺术素养培养目标,建构艺术素养培养体系有着重要的价值。艺术家的创作是把对社会生活的审美感受和自我的审美理想融注于艺术形象中,然后物化成艺术作品的过程。人们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欣赏、领悟,来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积累审美经验,并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实现审美价值。因此,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美好、和谐的情感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建构。基于此,笔者认为艺术素养应包括艺术知识技能素养、艺术审美能力素养、艺术审美情感素养、艺术审美创造素养、艺术审美道德素养等。

1.艺术知识技能素养。艺术知识技能素养是指个体对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了解和掌握,包括对艺术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艺术的分类方法、东西方艺术的流派等基本理论知识的了解,以及对艺术基本的表现要素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对艺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对艺术的宏观认识,帮助他们在种类繁多的艺术形式面前进行认识比较,明确个体的爱好与艺术风格的取向。

2.艺术审美能力素养。艺术审美能力素养是指对艺术作品进行感知、分析、批判、评价解读中所展现的综合素质。艺术审美能力素养的培养不仅要依托艺术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在具体的艺术欣赏过程中不断锤炼提升。

3.艺术审美情感素养。艺术审美情感素养侧重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是个体面对审美对象时的情绪表达。艺术并非纯粹的物质存在,而是承载了丰富情感精神产品。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会感受到欢乐、悲伤、宁静、激昂、甜蜜、苦涩等不同的情绪和情感。艺术审美情感素养的培养,能使大学生对艺术作品展开想象,通过体验艺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享受欣赏艺术作品所带来的乐趣,帮助大学生学习正确的表达自我的情感,以适当的方式释放自我情绪,健康快乐的成长和生活。

4.艺术审美创造素养。艺术审美创造素养是指能够运用已掌握的艺术知识,依据自身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经验,表现出具有一定美感的社会实践能力。艺术审美创造素养可以分为思维和实践两个层面。思维的层面,艺术可以使学生以更感性、更活跃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无限可能性。爱斯坦曾深有感触地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实践层面,艺术实践是学生艺术参与从艺术欣赏的旁观者到艺术实践的主动创造,有主动的优势。艺术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容易产生灵感火花的教育环节,学生在艺术活动参与中思维的激荡运转,往往会迸发出无限的创造性,并随之体现在实践活动中,完成艺术审美创造培养的过程。

5.艺术审美道德素养。艺术审美道德素养是指艺术审美在精神层面的升华与体现。艺术不仅表现美、同时也表现真与善,善往往被赋予美的形式,美又因有善的充斥而更富人性的光彩。这里所讲的艺术道德素养,并非强调艺术的“辅德”功能,把艺术当成德育的媒介和益智的手段,将其“非艺术化”和“德育化”,而是在强调艺术和道德在精神层面的融合,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艺术素养和道德素养都是为了塑造学生健全和完善的人格,在审美教育中净化心灵。

四、艺术素养培养实践探索

1.开设公共艺术课程,丰富艺术知识,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培养艺术情感。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进行艺术素养教育的主要形式,偏重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和技能的系统学习。高校通常以公选课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多门公共艺术课程,如“美术鉴赏”“影视评论”“古典美学”“现代流行音乐理论与实践”等。学生通过观看绘画图片或聆听音乐录音等直观的形式,结合教师理论讲解,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大量的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丰富艺术情感。

2.引高雅艺术进校园,使学生走近艺术大师,感受艺术经典,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2005年以来,我国实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组织部级艺术院团和优秀地方艺术院团赴高校演出,这给大学生直接欣赏高水准艺术作品,参与高层次艺术活动提供了机会。大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和节目的同时,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艺术形式与内容的直观感受,体会了艺术之美的震撼,艺术素养的理论知识得以印证和体验。

3.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艺术展演活动,为学生搭建艺术实践平台,提供艺术实践机会。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是高校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参与人数最多的艺术文化活动,每三年举办一届,展示了我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和大学生朝气蓬勃的青春风貌。为配合这一活动,各高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艺术比赛,评选本校优秀艺术表演节目和艺术作品,艺术表演类包括声乐、器乐、舞蹈、戏剧;艺术作品类包括绘画、书法(篆刻)、摄影、工艺设计、DV作品。另外,每年省级文化厅与文联、美协、音协等主办的艺术活动,多以作品展览、表演比赛为形式,如江西省第×届青年素描展,江西省第×届数字动漫大赛等,比赛在参与者中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占有一部分比例,是大学生进行艺术实践的一个平台。

4.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龙头,以校团委和学生社团为支柱,举办各种艺术文化活动。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美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校团委及各院系纷纷举办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艺术文化活动是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校园艺术活动,贴近学生生活,激发他们对真、善、美艺术的追求。

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每年举办一系列校园艺术文化活动,如校园歌手大奖赛、中国书画大赛、网页设计大赛、心理剧大赛等。其中有特色的艺术活动之一是外语学院的教师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组织本院学生举行的英文歌曲比赛,从2003年举办第一届开始已经有9年历程,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不断进取,在2011年江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这是对艺术与外语专业成功接合实验成果的肯定,验证了艺术让学习更快乐。

再如,每年一度的校园心理剧大赛,由校团委和校心理咨询中心主办,2011年11月举行的第九届校园心理剧大赛,全校有14个学院参与,前后历时一个多月,创作剧本近两百个,直接或间接上台表演人数近5000人,直接辐射和影响在校2万多名师生。活动中,无论剧本的构思创作,演员的选拔与角色安排,道具的设计制作,演员服饰与化妆的设计,还是剧情的设计与排练等都由学生自主解决,自主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心理剧剧本的创作往往充斥着大学生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评判,是他们对真、善、美的认知和评价,体现着他们的艺术审美道德素养;服装、道具和化妆的设计是学生对艺术知识技能素养的运用和艺术审美创造素养的有效释放,他们有着艺术创造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艺术的魅力在他们心中播下的星星之火,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力;从排练到正式的演出比赛,学生一次次体验着角色的心理历程,整个剧情的发展与冲突,表演过程展示出学生们的艺术审美能力素养和艺术审美情感素养。

关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是一个复杂的科研命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更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本研究也是沧海一粟,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探讨艺术素养及其培养问题,携手并肩,共同丰富和完善艺术素养理论。

[参考文献]

[1]赵鑫珊.科学艺术哲学断想[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

[2]章安祺.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4]洪宝书.教育本质与规律[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审美素质论文篇(6)

学校教育中,语文教师是语文审美教育的主导。无论是语文审美化教学,还是课外的语文审美教育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实施,特别是离不开语文教师审美素养的作用和影响。卢梭在《爱弥尔》中曾勉励教师说:“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一、新课程改革下,提高语文教师审美素养的意义素养即素质、修养,通常是指人们在思想、道德、心理、行为、个性、学术、文化艺术等方面所进行的自我锻炼、培养和陶冶的功夫,以及由此获得的能力和品质。语文教师的审美素养则指他们为获得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身、塑造学生的品质和能力所进行的自觉主动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陶冶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及成果。其实质是按照美的规律所进行的符合个性发展、符合语文教师职业需要的自我完善、自我塑造。它包括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是自我锻炼、自我陶冶的活动、过程;二是锻炼、陶冶的效应、成果。这两个方面交织在一起,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前者重在动态描述,后者重在静态表达,共同构成语文教师审美素养的整体。从审美素养的纵向逐级升华角度看,它大体包括从悦耳悦目、悦心悦意到悦志悦神三个层级的由低级到高级、由肤浅到深刻、由简单到丰富的审美境界。。

在语文审美教育中,语文教师的审美素养同样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关系到语文教师个人和整个语文教师队伍素质的自我完善,而且关系到学校语文审美教育的成败,关系到亿万学生的全面成长。换句话说,语文教师的审美素养是实施和落实语文审美教育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语文教师如果没有全面深厚的审美素养,语文审美教育就是一句空话。具体来说,其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没有审美素养就无法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国家教育工作的总任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及基本途径。

它是国家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是国家对教育要求的集中体现,是对不同时代教育实践经验的高度总结,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国家人才培养的核心纲领,是教育领域所有方面、所有环节、所有课程都必须坚定不移、不折不扣地努力贯彻和落实的。

教育方针也是一个动态概念,历史范畴。建国后我国的教育方针有多种不同的称谓,不同历史时期也有与时俱进的重要变化。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是200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来的:“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新教育方针的表述,继承了建国以来教育方针变革的积极成果,也是建国以来教育方针理论与实践的又一次总结。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变化,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首次完整提出,进一步明确了美育即审美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表明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语文教师是语文教育领域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者、执行者和落实者。显而易见,如果没有审美素养,就无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如果没有全面深厚的审美素养,就无法很好地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换句话说,语文教师应具备全面深厚的审美素养,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

审美素质论文篇(7)

一、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艺术教育,即利用艺术基本知识和艺术作品,通过艺术欣赏和艺术探讨实现对受教育者的心理触动和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独特的艺术欣赏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

审美教育,即教育者通过开展各类审美活动,从而提高受教育者审美修养,进而促进其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

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本质属性,艺术教育是最普遍的一种审美教育,其本质属性就是审视艺术之美,塑造艺术之美、心灵之美、万物之美。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根本内容和主要途径,大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主要是在学校组织的各类艺术教育中进行的,艺术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艺术教育的最直接目的就是审美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审美观,掌握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素质。

二、大学生艺术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1.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素养。艺术教育最直接、最本质的目标是培养具备艺术审美素养的合格大学生。高校艺术教育实际上是艺术审美修养的教育活动,用于提高大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促进大学生德育、智力、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2.艺术教育要普及到每一个大学生。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必须涵盖每一个学生,而不是只面向那些积极性高、艺术天赋高的学生,一定要着眼于全体在校学生,全面提高所有学生的艺术技能与技巧。

3.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审美教育。艺术教育涵盖了艺术表现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的教育,可以概括为一种审美情感的教育。在高校的艺术教育中,大学生必须通过亲自参与到艺术欣赏活动、艺术创造活动和艺术表现活动,才能真正激发其艺术情趣,形成其艺术素养。审美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需要大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掌握全面的艺术知识,并自如地应用于艺术欣赏、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中来,指导艺术教育活动的深入进行。

三、合理设置艺术教育的课程和实践

1.积极推进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在明确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各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软硬件条件,科学地设置艺术教育课程,确保艺术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要将人性教育融入艺术教育之中,只有在人性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才能使大学生在健康的心灵环境中感悟真、善、美,从而培养其健康的审美素养。

2.积极创造各类艺术实践机会。任何技能的掌握、素养的培养都离不开实践活动的历练,艺术教育不仅要通过课堂实践掌握相关知识,更应该积极创造各类课外、校外艺术实践活动。 (1)举办各类艺术文化活动,比如文艺晚会、文艺比赛、知识竞赛等,在轻松的氛围中给大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巩固和提高,用实践来检验理论、丰富理论,进而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 (2)鼓励和支持高校各种文艺社团,充分肯定社团活动对大学生艺术素质的推动作用,利用文艺社团组织的实践活动来丰富大学生的艺术知识,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 (3)探索建设与艺术修养相关的特殊专业,以校、院、系为单位组织各类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确保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此类普及性活动锻炼学生的艺术素养。

四、大力营造艺术教育的外部环境

1.加速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艺术教师负责在艺术教学实践中向学生们传授艺术知识,通过言传身教和指导实践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素养,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决定了艺术教育的最终效果,为了实现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就必须加速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而且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和升级师资队伍。一方面,教师在艺术教育方面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将对大学生的艺术教育纳入到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中来,实现科学文化知识和艺术知识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人文素养,艺术教育教师既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要拥有广博的人文科学知识,艺术教师要具备丰富的艺术修养,能够驾驭艺术类专业知识,而人文素养又是一名艺术教师的核心素养,充分体现了艺术教育的价值所在。

2.营造艺术教育文化环境。环境是塑造一个人的基体,所以高校在推行普及艺术教育时,除了重视课堂教育外,也应该营造积极向上的艺术教育文化环境,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成为大的艺术课堂,在浓浓的艺术环境下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师生共同努力营造和维护校园艺术文化环境,在大环境的熏陶下形成自身的审美素养,同时将自身独特的审美素养反作用于文化环境的建设与维护中。

参考文献:

[1] 唐珊.论艺术教育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意义[J].青年文学家.2009,24.

[2] 乔元正.审美品格:艺术教育的应然追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6).

审美素质论文篇(8)

二、杜威审美教育思想的特色

(一)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强调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当今世界审美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命题最早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M.Featherstong)提出来的。他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在这种审美思潮的影响下,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具有审美的特征,周围的一切都可以成为艺术品,一切都可以成为审美对象。杜威美学思想强调了日常审美的重要性。《艺术即经验》一书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杜威认为审美经验源于日常生活的经验,是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提炼与升华。在他看来,日常生活经验与审美经验之间没有实质上的区别,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将艺术融入生活,由生活产生艺术,艺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理论的诞生打破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森严壁垒。杜威说:“审美经验的仅有而独特的特征正在于没有自我与对象的区分存乎其间,说它是审美的,正是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合作构成一种经验的程度而言的。在其中,两者各自消失,完全结合在一起。”[5]他在《艺术即经验》一书中为民间通俗艺术做了慷慨激昂的辩护,他的实用主义精神成为美国通俗艺术蓬勃发展的养分:一方面激发了美国民众参与艺术的意识,并使乡村音乐、波普艺术、拉普艺术逐渐发展为美国艺术的主流;另一方面打破了严肃的美学家把艺术作品放进音乐厅、博物馆的惯例。可以说,美国全民素质的提高与通俗艺术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通俗艺术能取得今天的巨大成就,与杜威的实用主义美学又有着不容置疑的关联。

(二)对生活与艺术界限的突破

在《艺术即经验》一书中,杜威强调美的艺术和实用艺术之间的连续性,审美涉及功利,他突破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壁垒,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论”,强调了日常生活与艺术界限的突破与新的融合。他所论述的经验,既包括人的情感,也包括具体的客观事物,生活中的实践过程、实践对象,等等。他说:“在任何时刻,活的生物都面临来自周围环境的危险,同时在任何时刻,它又必须从周围环境中吸取某物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一个生命体的经历与宿命就注定是要与其周围的环境,不是以外在的,而是以内在的方式作交换。”在杜威看来,经验就是人的存在,就是人的生活。而经验里又孕育了艺术的种子,这粒种子是否能萌芽,完全取决于“经验”向“一个完满的经验”的转变。最初的经验是不完整的,只有通过不同的手段,使这种经验获得完满,才能拥有“一个完满的经验”。[4]一个审美经验的获得为下一个审美经验奠定基础。不断地获得审美经验,使得人的生命不断得到完满,人们会因此而感到幸福和圆满。在杜威看来,美的体验不是要与实际目的性脱离,而是“直接而自由地对扩展与丰富生活作出贡献”[4]。用杜威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任何实际活动,假如它们是完整的……都将具有审美性质”,“科学就是艺术,艺术就是实践”,艺术具有改造社会、传承人类文明、促进人性完善的审美教育功能。至此,杜威的“艺术即经验”成功地将生活和艺术结合起来,并由此表达了杜威所倡导的人生态度———通过自身实践和积累,不断获得审美经验,使得人生充实、圆满。

三、杜威审美教育思想的影响

(一)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联

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教育部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对此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6]通过审美教育来丰富人的感性、提升人的情感,最终实现感性和理性的协调发展,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全民素质的提高,而提高全民素质最直接的方法是开展全民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审美教育不仅给普通民众带来了更多的审美机会和审美享受,也为全民素质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事实上《艺术即经验》一书的中心思想就是要告诉人们如何通过审美化的生活提高自身素质。杜威的审美教育希望通过引导人们对美的形式进行不功利、无利害关系的欣赏,从而净化情感,最终实现高尚、自由的人格,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

(二)通过日常生活审美化提高民众素质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7]各种庸俗化、快餐式的文化消费正在日渐腐蚀民众的审美。对于这些低俗的文化产品,现代社会中竟然有许许多多的人不假思索地接受这些东西,并以此为乐,认为这就是美,这就是流行。这让我们不禁思考:我们的审美到底怎么了?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生活与审美被迫分离开来。学生从幼儿时期便肩负各科学习的压力,忙完课内作业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早已经没有时间去满足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更没有精力去体验学习的意义和美好。学习书本带给我们的仅仅只是考试成绩的提高,学习知识只是为了能够在下次考试中考出一个好名次,“学习”这两个字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意味。就当今学校教育来看,我们所谓的“素质教育”手段与目的是分离的,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一书中说过,“审美经验丰富和发展才能使人幸福”。没有圆满的审美经验的积累,就没有素质和幸福之说。笔者认为,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在于让民众提高审美能力,获得审美经验,最终体验幸福。如今看来,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在生命中启蒙阶段失去了积累审美经验、体验幸福的重要时机,这无疑影响了他们未来的发展。

(三)专注于审美本身,达到素质教育过程和目的的统一

提及素质教育和审美,在平时的生活中最直接的方法是开设艺术课。在国内许多中小学里,学生跟教师唱唱歌、画几笔画,就是艺术课的全部内容。这种艺术课只重视对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忽略了艺术教育的最终出发点———丰富的学生审美经验。如此持续下去,学生的思维被格式化,创造能力也必将日渐枯竭。“过程与目的相统一,要你做的事业是你想做、愿做的,这样产生的快乐、自由,正是艺术经验。”[4]艺术既不是高于生活的也不是生活的点缀,艺术存在于生活当中。针对当今国内素质教育过程和目的分离的现状,笔者认为首先应该让学生的活动目的和手段相统一,让学生的日常经验升华为审美经验。当然这样的审美经验不能仅仅存在于艺术场所、艺术作品之中,而应该更多地出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这样,才能达成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审美素质论文篇(9)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以形成高尚的审美情操,塑造真、善、美的灵魂,是教育的宗旨之一。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文化思想与道德观念的制约,语文被视为教化工具和识字工具,导致语文教学忽视了美育作用,最终达不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开展,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性越来越多地凸显出来,人们对审美教育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心和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更具有重大的意义。

从我国的教育现状看,“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的教育和教育思想基本上仍占据着主流,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对学校审美教育的提倡、重视和研究,更有其迫切性和特殊的重要性。从审美教育的角度看,语文学科与审美教育有着许多天然的联系,如都具有情感的、形象的、直觉的等特点。一方面,语文为语言文学,主要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工具,这使它不同于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另一方面,语文虽不是独立的艺术门类,但作为语言文学,又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审美性。语文教材中的散文、诗歌、故事、童话、寓言等都是文学体裁。这些都体现了语文学科兼具实用性、艺术性、审美性的特点。

除此之外,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互为手段。语文教学是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有力手段;反过来,审美教育也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手段,语文学科本来就兼具艺术性,语文教学必须融进美的因素,运用审美的把握方式,才符合它的学科特点,也才能使语文课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鲜活生动起来。审美教育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情感系统,学生在语文审美教育中既可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发展语文能力,又可形成对美的敏锐感受力,提高理解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重要的联系,两者可以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

1.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审美教育的组织者和具体实施者,是学生的审美对象。因此,现代语文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教师素质的美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一是观念美。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学生综合发展观、学生主体观;其次,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美的素质,尤其要注重自身身心审美修养的培养和提高。比如要有高尚的审美情操,对文艺、体育有广泛的情趣,能在自然、社会和艺术的感受体验中追求美、鉴赏美和创造美。二是语言美。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创造美的氛围的第一要义。语言美取决于教师爱生的情感和语言表现力,取决于教师对教材思想内容、情感特点的理解和把握,方能做到“辞以情发”,而不故作姿态。或娓娓道来、或抑扬顿挫,都应是情不自禁、油然而生。许多语言才能出众的教师,讲述都非常生动、有趣。三是形象美。教师的劳动特点具有很强的示范性,举止端庄、礼貌待人、仪容整洁大方、板书优美的教师形象能成为激发学生审美心理的诱因和创造美的氛围的因素。因此,加强教师自身形象建设,强化师范技能训练,对有效开展审美教育,提升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2.诱发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的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作为一种审美感受,所欣赏的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应该是客观的对象,而应该是自我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应诱导激发学生对审美客体的惊异感、喜悦感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审美激情,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审美体验。

第一,寻找亮点审美。美存在于客观事物中,如果不善于或不能够找出审美亮点,就不能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要对美的媒介有美的体验,就必须具有美的审视力。观察是学生寻找美、感受美的重要途径。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引导学生观察,训练思维能力,培养辨别美丑、真假、善恶的能力。在学习具体课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自觉地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试着去解决问题。在审美教育中,一定要培养学生寻找美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产生美的体验。

第二,揭示道理审美。在教学过程中,仅仅让学生去感知外在美是不够的,我们要把学生获得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上去,让学生从个性化的形象中看到生活的本质,揭示形象的内在美,通过课文所揭示的道理进行审美教育。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话看似浅显,却包含着深刻的道理。通过分析文中所蕴含的道理,进行审美教育,可使学生在感受外在美的基础上,真正理解美的实质。

3.延展审美鉴赏。

审美鉴赏是对审美对象的鉴别与评价。审美鉴赏是在比较深刻的审美领悟、品味、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的较高层次的审美活动。小学生已具备初步的审美能力,对美有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但他们的审美标准较为单一,往往根据成人审美标准来评价美。教师应把握儿童这一心理特点,培养儿童评价美的能力,引导儿童去鉴赏美。

第一,定向式审美讨论。所谓定向式,就是教师确定一个审美目标,师生共同探讨、逐层深入。这既有利于教师在讨论中发挥主导作用,把自己的审美感受、审美经验传导给学生,又有利于师生相互借鉴对方的审美观点,共同深。

第二,自由式讨论借鉴。审美鉴赏能力应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讨论时间,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轻松的空间,让学生大胆想象、各抒己见。通过这种充分自由的交流,学生将体验到一种平等、活跃、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真正享受美,使审美教育得以升华。

总之,时代呼唤审美教育,审美教育要贴近时代。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大胆利用课文,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我们要把握语文美育的特质,贯彻实施审美教育,敲开学生心中的美育之门,催开心灵的美育之花,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高尚的审美情趣,塑造真、善、美的灵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审美素质论文篇(10)

纵观童先生的各种文论教材和相关论文,关于“审美意识形态论”具有三处代表性的阐发:其一,文学“是一种具有审美特质的社会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60页。)。此处“意识形态”被看做是“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文学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即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化,就这一点而言,它如同政治、哲学、科学、宗教、道德一样是一种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自学考试指导书》,武汉大学出版,1995年版11页。)。这里的“审美特质”在客体上表现为:面对客观事物的自然属性和价值系统,文学所撷取和反映的“必须而且只能是客体的审美价值”(注: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29~30页。)。

其二,“所谓审美意识形态,就必然是审美与意识形态复杂的组合形式”(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而这里的“意识形态”已与“人类意识的外在化形态”大相径庭:“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一种上层建筑形式,指上层建筑内部区别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话语活动,如哲学、伦理学、宗教、文学及其它艺术等。”(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此处也对审美作了正面阐释:“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非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

其三,“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学又是人类的一种审美活动。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文学的审美特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就产生‘质变’,产生了作为文学的根本性质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作为文学属概念的意识形态又不是“话语活动”了,而回到了“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上去了:“我们说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就是说社会生活本来是自然形态的东西,经过作家的艺术改造,变为观念形态的东西。”(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而审美也变成了人对事物的特殊精神活动过程:“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客体的美的关照、感悟、判断。”(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

由上述可知,童先生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两个层面中:一是不同版本的论著对“审美意识形态论”具有不同版本的解释,各种解说之间不仅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二是不同解说自身也有诸多不尽合理和值得商榷的地方。

先说第一个层面的问题。上面三种解释都把文学的属概念规定为一种“意识形态”,但对意识形态的界定却并不一致。解说一、三认为意识形态是“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化”,在外延上包括全部社会意识内容。解说二认为它是一种“话语活动”,这一说法实际上已经把社会意识中的某些因素排斥在外了。一般认为,所谓“话语活动”不过是说话主体与接受者之间在一定话语情境中通过文本进行的一种信息沟通过程。而话语活动之所以能够进行,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话语双主体(说话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沟通的媒介——“文本”的存在。文本大体有两个存在形式,即所说的话与所写的文字。我们知道,如社会习俗、幻想、集体无意识等社会心理因素并不常常构成“文本”和“话语系统”。因此,从意识活动的角度说,社会心理因素不能构成话语活动的重要内容。这样,一边认为意识形态包括全部社会意识内容,一边又认为它排除了社会意识的某些内容,两个意识形态概念在外延上发生了矛盾。在内涵上两者也相互抵牾。前者认为意识形态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把它视为静态的、凝固化的事物;后者又认为它是“话语活动”,即是包括说话主体、接受者、文本、沟通等多种因素在内的动态过程。其实话语活动本质上就是意识活动,如果意识形态是话语活动,在更大范围上等于说意识形态是一种意识活动,那么,一面说,意识形态是“意识活动的产物”,一面又认为它是“意识活动”本身,孰对孰错?令人匪夷所思。

由于对“意识形态”概念的解释充满矛盾,已经提前决定了对“审美意识形态”和“文学”不可能再有科学合理的说明了。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对“审美”的解释之中。解说二,把审美视为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和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关系;解说三又把它变成了人类对“美物”的“观照、感悟、判断”的精神活动。应该说,单就“审美”一词而言,它确实拥有包括上面两种含义的多重内涵。然而,在“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判断中,“审美”充当的是被判断事物“文学”的“种差”,即文学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独特性质。严格说来,这个种差——“审美”必须是确定而统一的,否则,就会使人产生认识上的歧义和模糊。

从第二个层面来说,童庆炳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每种解说自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解说一把文学规定为“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在方法论上混淆了事物的存在“形态”和分属领域。一般而言,事物的形态是人的感官能够直接把握的事物外貌状态。例如,人们能够直接把握H[,2]O的“形态”只能是气态的、液态的、固态的水,亦即我们说H[,2]O只能形态化为汽、水、冰三种形态,而不能说它“形态化”为了黄河、太平洋和喜玛拉雅雪峰。同样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也只能是为人所直接感知和把握的语言、文字、文本、话语及人的自觉不自觉的动作行为等,而不能形态化为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就像河流、雪山不过是H[,2]O的形态——水、冰的存在领域一样,哲学、文学也只是人类社会意识的某种外化形态——哲学性文本和话语、文学性文本和话语的存在领域。

以撷取现实生活中的审美价值作为文学的“特质”,理由并不充分。童先生的说法是:“当我们说文学艺术的独特对象是客观现实的审美价值的时候,不要把现实的审美价值当成是独立的存在。现实的审美价值具有一种溶解和综合的特性,它就像有熔解力的水一样,可以把认识价值、政治价值、宗教价值等溶解于其中。”(注: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29~30页。)然而世界上任何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一般都是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不仅事物的审美价值不是独立的,其实用价值、认识价值、政治价值、道德价值等也是如此;不仅实用价值、政治价值等可以渗透溶解于审美价值之中,反过来审美价值也完全可以渗透溶解于实用价值和其它价值之中,那么既然文学可以撷取溶解其他价值因素的审美价值,也完全可以撷取融合审美价值的实用价值或其它价值。为什么“必须而且只能”撷取审美价值呢?为什么“必须而且只能”要用审美价值去溶解其它价值呢?童先生并没有准确把握到文学与审美价值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关键之点。

解说二在属概念上把文学视为一种话语活动,把“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命题的种差——“审美”解释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和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关系。紧接着又说:“它(审美)可以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个方面加以理解。从目的看,审美是无功利的;从方式看,审美是形象的;从态度看,审美是情感的。”(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然而,我们知道“方式”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它与“目的”、“态度”等一起构成实践活动的下位概念,我们只能说人类在掌握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抱有何种目的,采取何种方式,表现何种态度,而不能说“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解说二中审美内涵之一)的目的如何,方式如何,态度如何。“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它至少在双方之间方可发生,审美关系必然发生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审美关系(解说二中审美内涵之二)的特征也必然是审美主体与对象互相作用所形成的特殊状态的特征。如所周知,在审美发生过程中,就主体的心理状况而言,最终并不报有任何目的,主要采取形象方式,并表现出某种情感态度。这只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呈现出的特点,而并不是主体与对象间形成的审美关系的特点。

如此的“意识形态”与如此的“审美”,两者“复杂组合”而成的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应是什么呢?我们找不到明确的答案。

解说三与前两种解释最大的不同是提出了“文学是一种审美活动”的观点,而问题也恰在于此。我们知道,审美活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审美活动包括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两种含义,狭义的审美活动单指审美欣赏。显然,上述对审美(活动)的理解指的就是狭义上的。让人不解的是,童庆炳先生一向坚持文学活动论,即认为文学是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而审美欣赏不过存在于读者——作品的环节之中,说文学是一种狭义的审美活动,实质上等于说文学仅是一种读者对作品的鉴赏活动了。我们宁愿认为这是童先生的疏忽。问题是我们把这种疏忽的因素考虑进来,如果从广义上理解审美活动,即把“审美创造”也看做是审美活动的重要内容,可否认为文学是一种审美活动呢?我认为,广义的审美活动仍涵盖不了文学活动。首先。“审美创造”不等于“艺术创作”。为了表达对传统艺术的反叛,杜桑为微笑的蒙娜丽莎画上两撇胡子,又把夜壶摆上大雅之堂供人观赏,名之曰《泉》,我们说不清是在创造美还是在破坏美。但由于这些作品确实蕴含着某种艺术意义,我们还把这些艺术家的行为称为艺术创作。其次,审美活动中的审美欣赏也不等于文学活动中的读者接受。我们认为,审美欣赏是审美主体在非功利状态下对事物形式进行的非功利情感的知觉过程。但在文学艺术的接受活动中,往往要经历阅读——鉴赏——评价(不只是审美评价)的过程。其中,只有在鉴赏的某个瞬间读者是完全排除功利性考虑的。另外,文学活动中“世界——作家”的加工过程,“读者——作家”的反馈过程,“读者——世界”的体认过程等环节也很少与审美结缘。由此可见,文学活动不等于审美活动。

三、我的几点看法

如所周知,文学现象的无限丰富性和复杂性,为阐释文学提供了巨大的理论空间。在多元化的阐释背景下,从人类社会意识的角度解说文学,不过是多音合唱中的一种声音。至于是否可以担当“文艺学的第一原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既然要从人类社会意识的视角审视文学,就应挖掘出它本来已拥有的深厚的理论内涵,进而明晰地、系统地、合乎逻辑地将其阐发出来。由于篇幅所限,现将几点看法粗列如下,详细论述笔者另有专文。

现代人类文明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体说来,文明意识可以分为实用意识、审美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大类。实用意识遵循的是现实实用性原则。它具有明确的实用目的性和功利性,即满足人类的物质性存在的需要。实用意识又可分成两小类,用来专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相关技术发明以及指导思维活动和语言交际的意识类型,可称之为工具意识;专门对组织、团体、国家、社会及其活动进行规范、制约和管理的意识类型,可称之为规范意识。审美意识是在实用意识中分化产生的一种超功利性意识类型。首先,只有当人类形成了完全的抽象能力,具有了把事物的形成与属性相区分的能力,人才有条件和可能以非功利的态度和非功利的情感专注于欣赏事物的形式,于是审美欣赏在人类历史上发生了。其次,如黑格尔所言:“人有一种冲动,要在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中实现自己。”(注: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9页。)而当实践水平发展到人们的精力可以不必全部投放于事物内容和属性,而有能力集中于对承载事物内容和属性的形式的创造上时,我们说审美创造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在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的共同推动下,人类的审美感觉、欲望、兴趣、情感以及审美观念、理想等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进而形成了由这些因素统一而成的完整的人类审美意识。与实用意识相比,审美意识的特征表现在三大方面:非功利性、超越性、自由性。

文学可以成为各种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由于各类意识内部结构不同,承担职能不一样,它们分属领域和表现形式也不一样。实用意识内部,观念、认识等理性化因素与欲望、情感等感性化因素相比处于主导地位。按其特点与职能,工具意识分属于了自然科学、语言学、思维科学等领域;规范意识分属于了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伦理等领域。欲望、情感等感性因素在意识内部处于主导地位的审美意识,主要分属于了文学、音乐等艺术领域。某一意识归属于某一领域,以某一形式表现,并不具有天然合法性。在人类所有意识类型中,情感、想象、理想等作为不稳定的因素,在特定情况下都可能突现成为主导因素。此时,该种意识的最佳表现形式就是文学艺术。换言之,文学艺术的特殊性之一在于,它主要是审美意识的存在领域和表现形式,也可以成为实用意识诸种类的表现形式,还可以成为实用意识之下的个人潜意识和社会集体无意识的泄导渠道和形式。

意识形态指的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由包括审美意识在内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和意识因素构成的、表现在各种意识领域中的社会意识的整体面貌和样态。按马克思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一定社会形态中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必然决定着该社会形态中存在于各种具体社会意识形式中社会意识的性质。因此,具体的社会意识无论归属于什么领域和分工形式,其社会性质都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和支配,从而产生社会意识在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和划分,各自形成特定的样态、面貌。另一方面,不管何种意识形式、何种意识因素只要产生并存在于某种社会形态之中,就有可能或多或少地、直接或间接地、显露或隐曲地体现出该种社会形态的社会性质。同时,它们会以体现社会同一性质为磁石,聚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意识样态。我们把这个体现一定社会形态性质的统一的、意识样态叫做“意识形态”。

审美素质论文篇(11)

纵观童先生的各种文论教材和相关论文,关于“审美意识形态论”具有三处代表性的阐发:其一,文学“是一种具有审美特质的社会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60页。)。此处“意识形态”被看做是“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文学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即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化,就这一点而言,它如同政治、哲学、科学、宗教、道德一样是一种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自学考试指导书》,武汉大学出版,1995年版11页。)。这里的“审美特质”在客体上表现为:面对客观事物的自然属性和价值系统,文学所撷取和反映的“必须而且只能是客体的审美价值”(注: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29~30页。)。

其二,“所谓审美意识形态,就必然是审美与意识形态复杂的组合形式”(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而这里的“意识形态”已与“人类意识的外在化形态”大相径庭:“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一种上层建筑形式,指上层建筑内部区别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话语活动,如哲学、伦理学、宗教、文学及其它艺术等。”(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此处也对审美作了正面阐释:“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非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

其三,“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学又是人类的一种审美活动。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文学的审美特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就产生‘质变’,产生了作为文学的根本性质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作为文学属概念的意识形态又不是“话语活动”了,而回到了“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上去了:“我们说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就是说社会生活本来是自然形态的东西,经过作家的艺术改造,变为观念形态的东西。”(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而审美也变成了人对事物的特殊精神活动过程:“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客体的美的关照、感悟、判断。”(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

由上述可知,童先生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两个层面中:一是不同版本的论著对“审美意识形态论”具有不同版本的解释,各种解说之间不仅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二是不同解说自身也有诸多不尽合理和值得商榷的地方。

先说第一个层面的问题。上面三种解释都把文学的属概念规定为一种“意识形态”,但对意识形态的界定却并不一致。解说一、三认为意识形态是“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化”,在外延上包括全部社会意识内容。解说二认为它是一种“话语活动”,这一说法实际上已经把社会意识中的某些因素排斥在外了。一般认为,所谓“话语活动”不过是说话主体与接受者之间在一定话语情境中通过文本进行的一种信息沟通过程。而话语活动之所以能够进行,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话语双主体(说话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沟通的媒介——“文本”的存在。文本大体有两个存在形式,即所说的话与所写的文字。我们知道,如社会习俗、幻想、集体无意识等社会心理因素并不常常构成“文本”和“话语系统”。因此,从意识活动的角度说,社会心理因素不能构成话语活动的重要内容。这样,一边认为意识形态包括全部社会意识内容,一边又认为它排除了社会意识的某些内容,两个意识形态概念在外延上发生了矛盾。在内涵上两者也相互抵牾。前者认为意识形态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把它视为静态的、凝固化的事物;后者又认为它是“话语活动”,即是包括说话主体、接受者、文本、沟通等多种因素在内的动态过程。其实话语活动本质上就是意识活动,如果意识形态是话语活动,在更大范围上等于说意识形态是一种意识活动,那么,一面说,意识形态是“意识活动的产物”,一面又认为它是“意识活动”本身,孰对孰错?令人匪夷所思。

由于对“意识形态”概念的解释充满矛盾,已经提前决定了对“审美意识形态”和“文学”不可能再有科学合理的说明了。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对“审美”的解释之中。解说二,把审美视为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和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关系;解说三又把它变成了人类对“美物”的“观照、感悟、判断”的精神活动。应该说,单就“审美”一词而言,它确实拥有包括上面两种含义的多重内涵。然而,在“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判断中,“审美”充当的是被判断事物“文学”的“种差”,即文学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独特性质。严格说来,这个种差——“审美”必须是确定而统一的,否则,就会使人产生认识上的歧义和模糊。

从第二个层面来说,童庆炳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每种解说自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解说一把文学规定为“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在方法论上混淆了事物的存在“形态”和分属领域。一般而言,事物的形态是人的感官能够直接把握的事物外貌状态。例如,人们能够直接把握h[,2]o的“形态”只能是气态的、液态的、固态的水,亦即我们说h[,2]o只能形态化为汽、水、冰三种形态,而不能说它“形态化”为了黄河、太平洋和喜玛拉雅雪峰。同样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也只能是为人所直接感知和把握的语言、文字、文本、话语及人的自觉不自觉的动作行为等,而不能形态化为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就像河流、雪山不过是h[,2]o的形态——水、冰的存在领域一样,哲学、文学也只是人类社会意识的某种外化形态——哲学性文本和话语、文学性文本和话语的存在领域。

以撷取现实生活中的审美价值作为文学的“特质”,理由并不充分。童先生的说法是:“当我们说文学艺术的独特对象是客观现实的审美价值的时候,不要把现实的审美价值当成是独立的存在。现实的审美价值具有一种溶解和综合的特性,它就像有熔解力的水一样,可以把认识价值、政治价值、宗教价值等溶解于其中。”(注: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29~30页。)然而世界上任何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一般都是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不仅事物的审美价值不是独立的,其实用价值、认识价值、政治价值、道德价值等也是如此;不仅实用价值、政治价值等可以渗透溶解于审美价值之中,反过来审美价值也完全可以渗透溶解于实用价值和其它价值之中,那么既然文学可以撷取溶解其他价值因素的审美价值,也完全可以撷取融合审美价值的实用价值或其它价值。为什么“必须而且只能”撷取审美价值呢?为什么“必须而且只能”要用审美价值去溶解其它价值呢?童先生并没有准确把握到文学与审美价值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关键之点。

解说二在属概念上把文学视为一种话语活动,把“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命题的种差——“审美”解释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和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关系。紧接着又说:“它(审美)可以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个方面加以理解。从目的看,审美是无功利的;从方式看,审美是形象的;从态度看,审美是情感的。”(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然而,我们知道“方式”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它与“目的”、“态度”等一起构成实践活动的下位概念,我们只能说人类在掌握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抱有何种目的,采取何种方式,表现何种态度,而不能说“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解说二中审美内涵之一)的目的如何,方式如何,态度如何。“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它至少在双方之间方可发生,审美关系必然发生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审美关系(解说二中审美内涵之二)的特征也必然是审美主体与对象互相作用所形成的特殊状态的特征。如所周知,在审美发生过程中,就主体的心理状况而言,最终并不报有任何目的,主要采取形象方式,并表现出某种情感态度。这只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呈现出的特点,而并不是主体与对象间形成的审美关系的特点。

如此的“意识形态”与如此的“审美”,两者“复杂组合”而成的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应是什么呢?我们找不到明确的答案。

解说三与前两种解释最大的不同是提出了“文学是一种审美活动”的观点,而问题也恰在于此。我们知道,审美活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审美活动包括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两种含义,狭义的审美活动单指审美欣赏。显然,上述对审美(活动)的理解指的就是狭义上的。让人不解的是,童庆炳先生一向坚持文学活动论,即认为文学是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而审美欣赏不过存在于读者——作品的环节之中,说文学是一种狭义的审美活动,实质上等于说文学仅是一种读者对作品的鉴赏活动了。我们宁愿认为这是童先生的疏忽。问题是我们把这种疏忽的因素考虑进来,如果从广义上理解审美活动,即把“审美创造”也看做是审美活动的重要内容,可否认为文学是一种审美活动呢?我认为,广义的审美活动仍涵盖不了文学活动。首先。“审美创造”不等于“艺术创作”。为了表达对传统艺术的反叛,杜桑为微笑的蒙娜丽莎画上两撇胡子,又把夜壶摆上大雅之堂供人观赏,名之曰《泉》,我们说不清是在创造美还是在破坏美。但由于这些作品确实蕴含着某种艺术意义,我们还把这些艺术家的行为称为艺术创作。其次,审美活动中的审美欣赏也不等于文学活动中的读者接受。我们认为,审美欣赏是审美主体在非功利状态下对事物形式进行的非功利情感的知觉过程。但在文学艺术的接受活动中,往往要经历阅读——鉴赏——评价(不只是审美评价)的过程。其中,只有在鉴赏的某个瞬间读者是完全排除功利性考虑的。另外,文学活动中“世界——作家”的加工过程,“读者——作家”的反馈过程,“读者——世界”的体认过程等环节也很少与审美结缘。由此可见,文学活动不等于审美活动。

三、我的几点看法

如所周知,文学现象的无限丰富性和复杂性,为阐释文学提供了巨大的理论空间。在多元化的阐释背景下,从人类社会意识的角度解说文学,不过是多音合唱中的一种声音。至于是否可以担当“文艺学的第一原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既然要从人类社会意识的视角审视文学,就应挖掘出它本来已拥有的深厚的理论内涵,进而明晰地、系统地、合乎逻辑地将其阐发出来。由于篇幅所限,现将几点看法粗列如下,详细论述笔者另有专文。

现代人类文明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体说来,文明意识可以分为实用意识、审美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大类。实用意识遵循的是现实实用性原则。它具有明确的实用目的性和功利性,即满足人类的物质性存在的需要。实用意识又可分成两小类,用来专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相关技术发明以及指导思维活动和语言交际的意识类型,可称之为工具意识;专门对组织、团体、国家、社会及其活动进行规范、制约和管理的意识类型,可称之为规范意识。审美意识是在实用意识中分化产生的一种超功利性意识类型。首先,只有当人类形成了完全的抽象能力,具有了把事物的形成与属性相区分的能力,人才有条件和可能以非功利的态度和非功利的情感专注于欣赏事物的形式,于是审美欣赏在人类历史上发生了。其次,如黑格尔所言:“人有一种冲动,要在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中实现自己。”(注: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9页。)而当实践水平发展到人们的精力可以不必全部投放于事物内容和属性,而有能力集中于对承载事物内容和属性的形式的创造上时,我们说审美创造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在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的共同推动下,人类的审美感觉、欲望、兴趣、情感以及审美观念、理想等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进而形成了由这些因素统一而成的完整的人类审美意识。与实用意识相比,审美意识的特征表现在三大方面:非功利性、超越性、自由性。

文学可以成为各种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由于各类意识内部结构不同,承担职能不一样,它们分属领域和表现形式也不一样。实用意识内部,观念、认识等理性化因素与欲望、情感等感性化因素相比处于主导地位。按其特点与职能,工具意识分属于了自然科学、语言学、思维科学等领域;规范意识分属于了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伦理等领域。欲望、情感等感性因素在意识内部处于主导地位的审美意识,主要分属于了文学、音乐等艺术领域。某一意识归属于某一领域,以某一形式表现,并不具有天然合法性。在人类所有意识类型中,情感、想象、理想等作为不稳定的因素,在特定情况下都可能突现成为主导因素。此时,该种意识的最佳表现形式就是文学艺术。换言之,文学艺术的特殊性之一在于,它主要是审美意识的存在领域和表现形式,也可以成为实用意识诸种类的表现形式,还可以成为实用意识之下的个人潜意识和社会集体无意识的泄导渠道和形式。

意识形态指的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由包括审美意识在内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和意识因素构成的、表现在各种意识领域中的社会意识的整体面貌和样态。按马克思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一定社会形态中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必然决定着该社会形态中存在于各种具体社会意识形式中社会意识的性质。因此,具体的社会意识无论归属于什么领域和分工形式,其社会性质都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和支配,从而产生社会意识在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和划分,各自形成特定的样态、面貌。另一方面,不管何种意识形式、何种意识因素只要产生并存在于某种社会形态之中,就有可能或多或少地、直接或间接地、显露或隐曲地体现出该种社会形态的社会性质。同时,它们会以体现社会同一性质为磁石,聚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意识样态。我们把这个体现一定社会形态性质的统一的、意识样态叫做“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