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审美教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4 15:11:12

审美教育论文

审美教育论文篇(1)

二、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深入挖掘课文中美的因素

语文教材是一本包含诸多审美资源的教学宝库。从教材所包含的课文题材和内容来分析,能够体现出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从多种形式的文学类型来分析,也体现出各种美的特征,无论是诗歌美,还是散文美。例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苏轼的《石钟山记》、余秋雨的《白发苏州》等等。不同类型的课文题材所体现出的美是不同的,在不同的美感中能够激发学生不同美的感受,与作者达成共鸣的同时促进自身情感的激发,进而促进美学意识的培养以及审美能力的提高。要对高职语文教材中包含的审美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通过这些美学资源进行教学和引导,促进学生对美学意识的培养,对美的形态的全面认识。在审美培养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美的情感,促进学生情感抒发,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三、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促进学生情感的抒发和培养

高职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生活中对不同问题所产生的关注点不同,即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其审美视角和审美能力都是存在差异性的。在相同的教学环境中以及相同的教学引导下,学生的审美体验不同,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审美体验,以促进学生的情感抒发和培养。①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有创见,让学生有各抒己见、发表言论的安全感,实现学生审美个性的发展。②对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要作出正确的辨析与评判。对切合实际的见解,教师在肯定其成绩的基础上,要引导其审美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对情感不健全、态度不端正的错位见解,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其对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伦理价值关系作出正确的选择,以及时地认识自己,纠正自己。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能够促进学生态度的修正以及价值观的正确树立,最后实现学生人格的升华。

审美教育论文篇(2)

那么,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根据审美教育的特点和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我认为审美教育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一、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1、这是由"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创新精神也叫创新态度,是一个人对于创造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从心理成分方面说,创新精神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认知成分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活动的意义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喜恶等体验,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这三种成分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创新精神。②也就是说,构成创新精神的三种心理成分决定着一个人想不想去创新,有没有创新的愿望和动机,是不是对创新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能不能有效地自我控制,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去积极地进行创新。这就必须从创新精神的心理成分出发,从审美教育入手

。俄国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的发展。富有诗意的创造开始于美的幻想,美使知觉更加敏锐,唤醒创造性的思维。"③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就是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以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使他们积极地去行动,而赋予创新精神的美的形象,就更能感染学生,去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磨砺他们的创新意志。

2、这也是由审美教育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

教育学认为,无论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美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审美教育也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审美教育的特点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并激励人们去行动。

中学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审美教育的因素。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瑰宝,若"汉魏之文苑、晋之清淡、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都雅之人物、事迹,无不于智育之中,含美育之原素。"④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大宝库。而其中更不泛富有创新精神的审美因素,这些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现,就必然会充分影响学生的心理因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正如段继杨先生所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美育是理所当然的。"⑤

二、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现实作用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就是求佳意识。这种意识表现为好奇性,想象性,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具有这种意识的人从不满足于已知,乐于、敢于探索未知,以求得最佳。苏霍姆林斯基说:"将劳动人民的强大创造精神及其对于生活、理想和追求的种种观念渗进儿童的心灵和智慧,在他们的心灵中,就会激发出为人类的创造精神、思维和技巧而骄傲的情感。"⑥历史教材中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极其丰富: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

出,到哥伦布的"新大陆"发现;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到莱特兄弟的飞机;从第一次把圆周率的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祖冲之,到把一年的周期精确地推算到365.2425天的郭守敬;从万里长城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从云冈、龙门石窟的大佛到希腊的雅典卫城;……这些都是人们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美的创造的历程。这些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怎能不深深地打动学生,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创新热情是随着创造者对创造目标及其意义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创造热情是创造的动力,它一旦与创新意识结合,就会形成稳定的创造动机,从而掌握创造者的整个身心,发挥强大的动力。

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也必须从审美教育入手。马克思说,美感就是人在创造性劳动中感到各种本质力量发挥作用的乐趣。"美感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追求,它推动人去创造,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以及其他一切创造者,之所以能长期进行创造性劳动,就是因为他们体会到创造的本质是美的。"⑦李时珍为了祖国的医学事业而尝遍百草;邓稼先为"两弹"事业奋斗到最后一息;诺贝尔因实验被炸得遍体鳞伤却欢呼胜利……历史教学中,这些美的形象对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

创新意志是创造者自觉地确定创造目标,克服创造活动中的困难以实现创造目标的心理品质。

审美教育论文篇(3)

二、音乐审美教育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审美教育的特点

音乐审美教育教师通过音乐给人的审美体验,培养人的音乐技能,最终实现人的综合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音乐审美教育结合力感性体验和理性指导两个部分,在具体教育中,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为重点。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健全;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二是全面贯彻审美形态教育。在音乐审美教育中,着重培养学生对不同作品形态的音乐的认知能力,传授学生基本的音乐理论,锻炼学生的音乐技能。三是在审美教育过程中辅以其他教育。通过在音乐教育过程中穿插其他教育,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音乐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音乐审美教育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一些方面依然存在着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音乐教学的重点偏离,在当前的音乐教育中,许多学校往往把音乐知识和音乐理论作为音乐教育的重点,不注重音乐的审美功能的发挥。二是教学方法比较落后,教学没有体现出审美教育的优势,没有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等因素。三是教学理念没有得到贯彻,音乐审美教育是一种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这一理念并没有得到体现,许多学校的音乐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理念,依然只是注重音乐理论教育与音乐常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

三、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

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扼杀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会降低,对音乐教学十分不利。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注重学生的情感和音乐体验,注重音乐带给学生的愉悦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为理想。在实际教学中,要实行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转变音乐教育的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育的中心,对教学工作起着指导和统帅之作用。教学理念是学校、教师等教育机构和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教育思想和培养人才的方向,这种教育理念会通过教学实践作用在学生之中。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就是突出音乐教育的非功利性,从音乐本身的角度来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发挥音乐的审美功能,改变学生在音乐方面存在的偏差。审美教育注重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作用于学生内心的音乐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改善音乐教学环境

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较大,良好的环境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实现较好的教学、学习效果。在音乐教学之中,环境则更为重要,鉴于音乐这门学科的特点,它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还要有一个良好的视听氛围。因此,在音乐教学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确保教学过程中没有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强烈的干扰的因素,同时还要创造一个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氛围。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课堂上的音乐出现过大或是过小的状况,避免音质过于刺耳,在做音乐示范时,一定要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避免在示范过程中出错。

审美教育论文篇(4)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便十分重视对“诗”“乐”的学习。他把规范社会政治制度及伦理观念的“礼”和进行艺术审美教育的“乐”相提并论,共同置于学校教育科目“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前列,认为礼可以安上治民,乐可以移风易俗。同时期的西方,古希腊哲学家也早就重视美育的重要作用。柏拉图的《理想国》提出,我们“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们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他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从20世纪初到五四运动前后,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和思想解放运动的掀起,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蔡元培等也积极传播了西方的美育思想。如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王国维建立学生“真美善之三德”等等,大教育家们认识到美育在不断提高人民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正因此语文审美教育得到积极的传承和发展。

二、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语文审美教育是通过语文学科教育活动进行美的教育,教育学生怎样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语文审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更是显得举足轻重,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理应向纵深发展。

首先,中学生的成长不可缺少审美教育。中学生的年龄段集中在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少年期是审美静观能力的形成期,这一时期内部语言的长足发展,使个体开始反思思考,抽象思维,客观世界的朦胧感与神秘感日渐破除,导致主客观的分化。青年初期是审美个性确立期,以少年男女的性成熟为标志。中学生的年龄阶段所具有的审美心理结构及特征为审美教育提供了可行性,作为教师不仅要了解中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还应该了解中学生审美心理发展的特点,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实施审美教育。

其次,素质教育的推进离不开语文审美教育。应试教育把语文当作工具,教法上重理性分析,用抽象的概念代替培养美的感情,用推理代替想象,形成了僵化的教学模式。美感的丧失,导致语文课堂打动不了学生的心,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素质教育指导下的审美教育能根据现实的发展和需要,自觉主动地引导受教育者的精神发展,使得他们的精神世界处于更积极的、更高尚的美的世界,促进受教育者的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并在不断提高中形成他们的对美的认识和看法,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主动的、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和熏陶,所以素质教育的推进离不开语文审美教育的参与。

再次,语文教学的改革需要审美教育。国家教育部于2003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中,在前言的课程基本理念部分这样写道:“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说,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感受?鉴赏”方面获得的发展是:“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三、语文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

首先,尊重个体的差异性,教师要因材施教。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于同一部作品,不同的读者有着不同的审美体验。现代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是一个思想非常活跃的时代,讲究个性自由,喜欢张扬,尤其是在当下的中学生身上体现更为明显,如果在审美教育过程中试图用专家学者或某位教师的观点统一全班学生思想,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在进行语文审美教育时,教师对于学生的鉴赏评析意见,要给予充分的尊重,不能用自己的思维模式限制学生的思想,而应该根据个体差异进行区别化引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其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兴趣是学习的先导, 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 教师应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使他们把学习语文看作是一种乐趣, 使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这样他们就会主动地愉快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与教师“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审美既是审美主体的自觉活动,同时又离不开审美指导者的参与。由于教师知识储备、生活阅历比学生丰富,对作品的理解也比学生更为深入,因此适时的点拨,往往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审美教育论文篇(5)

闻一多曾说过:舞是生命情趣最直接、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分的表现。舞蹈是一种流动的艺术,舞蹈的美蕴藏在人的身体的运动之中,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与强大的感染力。在高中对学生进行舞蹈美感教育或者是美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高尚的道德情操、锻炼与塑造学生坚强的身体与心理素质。

1舞蹈与舞蹈审美教育

舞蹈是直接作用于人自身生命质量的艺术,是通过人的形体运动来实现的艺术行为,“舞蹈是艺术通过人体优美的动作和造型、节奏和情节,对人们一个时代生活中美的理想和愿望、感情和幻想的反映和体现。”舞蹈内在本质是抒情性,借助人的肢体语言来阐释美的意蕴与境界、通过节奏的跳动与韵律的和谐,在流动的时间与空间中,引发人们产生联想与美感,进而产生心灵的共鸣。舞蹈是以舞蹈动作为艺术手段,表现的是语言文字等难以表达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以及人内心深处细腻的情感、深邃的思想。舞蹈通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自我内在的矛盾冲突,创造出可被审美者可以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寄予舞蹈者的情感,表达与传达出舞蹈者的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特点。舞蹈作为艺术与文化形态,反映了历史、地域、民族文化,并形成美的认识。美育是以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为基本内容,以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为目的与目标的教育,美育就是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音乐伴奏,特定的服装,有效的道具,贴合舞蹈的布景,特效灯光等元素展现特殊的文化内涵,舞蹈者通过生动的表演、具体的形象、融合各种文化内涵与元素,激发观众的情感产生心灵与情感的共鸣,进而在文化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和提升舞蹈观赏者的审美与鉴赏能力。建立学生的舞蹈审美体系,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与审美的鉴赏者,必须开展舞蹈美育教育,通过舞蹈寄寓的文化观念、人生哲理、道德责任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2开展舞蹈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美育,以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美学观念、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为目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需要美正如人的饮食需要钙一样,美有助于人变得健康。舞蹈是一定社会内容感性形象的体现,人们通过舞蹈的美展现出对生活中美的事物的思想、情感、理想与愿望的肯定。因此开展舞蹈教育有助于学生感受到积极、健康、乐观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发扬这种情感。舞蹈不仅仅是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形态,蕴含丰富的历史与民族文化,而且我国有着悠久的舞蹈传统,开展舞蹈美育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化与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不同的舞蹈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感、进取精神,在舞蹈中通过视觉与听觉的感染与冲击,陶冶性情,培养优美的情操,使学生真正成为舞蹈的爱好者与鉴赏者。舞蹈者表现出来的舞蹈所具有的舞蹈美直接作用于观赏者感官,引起的一种愉快、舒畅,乃至于振奋与激越的主观感受与心理反应。舞蹈艺术具有形象性、生动性,表现的主体是人,舞蹈是人的艺术。劳动、爱情、战争等舞蹈题材,表现出人具有的情感、理想与愿望,彰显出人求生存、求发展的内在不竭的生命力,舞蹈艺术展现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舞蹈化,使舞蹈具有强大的审美感知与感召力。古有“舞以达欢”、“舞以宣情”,舞蹈内在本质属性就是抒情性,舞蹈是不仅是人的艺术与文化,更是表情艺术,是最直接表现人的情感的艺术。舞蹈作为人体动作艺术从自发到自觉,是客观外界事物引起的人的喜怒哀乐等主观世界的心理反应。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有相同的道德标准,怀揣共同的理想。舞蹈是一种精神活动,它表现的是生活中的诗意和思想感情的美好与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舞蹈作品给予人们在精神上的需要与渴求,在生理上达到快慰,在心理上升华为审美享受。进行舞蹈美育,建立学生的审美鉴赏体系有利于感染学生的思想品质,陶冶学生的人格与情操。舞蹈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在潜移默化中理融于情,对学生的人格产生直接的塑造作用。舞蹈审美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一个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能主动地、充分地把握其感性和理性、情感与理智,其人格便因此而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和完善。如余秋雨所说,艺术修养是一种在审美范畴内感悟生命的能力。艺术修养是个体性的更是社会性的人格修养与素质。古人讲“气韵”,在舞蹈中“气”可谓是运动的人体,而“韵”则是节律。在舞蹈美育的过程中以审美体验为主线,展开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以舞蹈鉴赏为媒介,融合历史、文学、哲学、音乐、美术、服装、化妆、运动等元素,与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相结合,焕发学生的美感体验。舞蹈的动静与悲喜在音乐节奏的跳跃中得到充分的展现,舞台画面的构图与色彩,是以美术的线条和色彩为基础进行渲染和营造,等等。都体现出舞蹈审美鉴赏的过程中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沟通、渗透与综合,扩大学生的舞蹈美育范围,建立学生深厚的审美底蕴,全面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开展舞蹈美育建立学生的审美体系

3.1激发学生热情与兴趣

舞蹈美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欣赏舞蹈作品是学生获得最直接、最直观、最有触动力的方式。在欣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循序渐进地启迪和诱导学生,在舞蹈作品中感知美、鉴赏美、表达美,激发学生审美兴趣,克服审美恐惧心理。舞蹈作品的鉴赏不是孤立的,应将其放在历史与文化背景中,综合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美术、灯光等各种元素,调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储备,感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活他们头脑中丰富的想象,从“具象”的舞蹈动作中跳脱,把握舞蹈真正的“内核”与情感生命力,激发学生喜爱、鉴赏、表现和创造美的激情与兴趣。

3.2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展现舞蹈的美

舞蹈鉴赏作为审美活动,只了解审美过程中的主客体是不够的,主客体即舞蹈作品与学生之间还需要审美中介———教师的存在。在实际的审美过程中学生是有意或无意地观察与模仿教师的示范,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受到老师的启发作用对舞蹈鉴赏与审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舞蹈的美感是舞蹈者心理现象与综合文化素养在他们身体动作上的集体体现,在舞蹈美育的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够对舞蹈教材有充分的理解与表现,采用的教学方法不能够感染学生,那么审美过程中的审美中介就有可能失去效用,削弱甚至是阻碍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教师必须以饱满的激情与精神,借助标准、优美的肢体语言进行动作示范,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的情操,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现他们对舞蹈美的感悟与理解,使学生从审美的体验者与鉴赏者,上升为审美活动的表现者与创造者。

3.3联系生活实际,丰富舞蹈美育教学内容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舞蹈是人体的艺术,它最终还是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可以这样说,舞蹈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舞蹈美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增强自身的知识底蕴,更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不同题材的舞蹈,树立对自然、社会与生活的审美意识。美在我们的生活中,美处处都在。教师在挖掘自然社会与生活中的美的题材,始终是以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丰富课堂教学,使舞蹈作品既贴合学生的实际诉求,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使学生在舞蹈美育的过程中提升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审美意识。

3.4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舞蹈美感体验

在舞蹈美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传承传统教育方式的优势基础之上,灵活而合理地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使美育变得直观形象,具有强大的感染力。现代教学手段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根据教学要求灵活调节舞蹈画面,力争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难以理解的动作或者是场景可以通过多媒体投影或者是播放相关影片的手段,展现与此相关的场景与音乐,激起学生审美兴趣,将学生抽象的认识变得直观具体而生动,获得审美感性认识。教师通过展现具有舞蹈美的动作示范,启发学生想象,在现代多媒体营造的审美氛围中,使学生产生审美体验。舞蹈是人体艺术,舞蹈美是人的主观审美感受,是人内心情感的寄托。开展舞蹈审美教育有利于丰富学生综合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格与气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舞蹈审美教育实际上是通过舞蹈反映社会生活,通过舞蹈寄寓道德感、文化观接受某种教育,加强学生舞蹈审美教育,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各方面相互合作,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成长为一个舞蹈的鉴赏者,建立自己的舞蹈审美体系。

作者:吴迪锋 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李惠利中学

参考文献

审美教育论文篇(6)

二、改善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

1.创造美的意境

美的意境对于审美效果的提升也有促进作用,教育者应该依据不同特点、不同心理的学生来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也会更佳。例如,课堂刚开始之时,学生的情绪还没有稳定,注意力也不在课堂上,这时教师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先放一段音乐或者视频来缓解一下疲惫的情绪,比如在教唱时,可以先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像学唱《春天在哪里》时,可以先朗诵一些关于春天的散文或者诗词,如朱自清的《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样学生就能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

2.体验美的情感

教师要能够利用美的情感来熏陶学生,要不断探索把小学音乐教学与审美元素结合起来的最佳方式,让学生能够享受音乐所带来的美的感受、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能够开展得更顺利。

3.让学生学会表现自己

表现自己能够让学生增强自信心,也能提高他们对学习音乐的兴趣,挖掘出他们学习音乐的潜力,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多提供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技能的学习,而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真正体会到音乐所带给我们的美。

4.结合实际来进行音乐教学

审美教育论文篇(7)

学生通过阅读将课文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把课文的思想变为自己的思想。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课文是情感信息的载体,阅读过程是读者经历美感、理智感、道德感等情感体验和情感熏陶的过程。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凭借对文字形象的感知、想象获得感性的情感信息;阅读议论文,通过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方式获得理性的情感信息。所以,语文阅读过程是读者与作者通过语言文字载体进行情感交流和体验的过程。

单靠明白一个道理,单是接受了一种教育模式还远远不够,如何在审美教育中来贯穿道德教育,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服务,这才是审美教育的宗旨所在。这就必须从审美教育的特殊性上入手。教师通过对审美教育特殊性的理解和掌握,引导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培养正确的道德观。

审美教育的特殊性表现在:

第一,研究对象。美学是人类从审美关系把握世界的一门科学。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以具有审美特征的对象与具有审美能力的主体所构成的,二者缺一都不可能形成现实的具体的审美活动。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描写了自然景物.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都融进了作者的感情,表达了作者的美学理想。细细地分析这些自然美,,对于激发学生从对自然美的感受发展到对社会生活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的思想感情,是具有深刻的美学教育的意义的。同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在教师的风范中注入审美的内涵,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大美育观,以爱为核心,用自己和谐的形象美当好学生的审美客体,用自己高尚的人格美以身示范,用自己的语言美感染学生,使学生得到美的视听享受。教师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用自己独特的审美观钻研教学大纲,驾驭教材,提高对学科教材内容美的感知力,确切地发掘教材美的因素。日常教学中才能以“情”激发学生的激情,以“美”启迪学生的心灵。

第二,社会作用。美是一面镜子,你在这面镜子里可以照见你自己,从而对自己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态度。现在,有的学生对美的理解片面化,认为美就是时髦,就是衣着华丽,仪表堂堂,风度翩翩,忽视了道德情操的培养,忘却了“人不是美丽才可爱,而是可爱才美丽”。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品德,要从小培养”。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事,有知识,成为社会有用之材。要实现这个愿望,当然要有家庭与社会相配合,进行多方面的教育。但是,美学教育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人类社会的根本改造步骤之一,就是人的改造。而人的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德教育入手,使人从小就懂得美与丑。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文学作品是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语文教学通过对社会生活美的分析,可以在学生面前展现出四化建设的壮丽图景,提高他们的社会觉悟,鼓舞他们的斗志,激励他们前进.语文教材中记叙描写了众多的优秀人物,深刻地揭示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就能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引起学生思想情绪上的共鸣,使学生从人物的心灵美中得到陶冶,明确善恶、美丑的标准,产生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并逐渐形成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语文教学的目的,正是在于促成美育与道德教育的互补、互动。

第三,表现形式。美是通过一定的形象表现出来的。审美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通过形象教育,陶冶人的情操,完善人格塑造。语文课程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也正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可感的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比如:诵读精美课文,让学生在领略“美”的语言、“美”的画面的同时,感受善恶人性的强烈冲击;欣赏课本剧,既可以欣赏到“美”的形体,又可以感受到“美”的艺术;利用多媒体观赏名胜风光,一方面感叹祖国山河或壮丽、或深秀、或别致、或幽雅的美,另一方面,大自然的奇丽风光会让他们油然而生对生活的热爱……这些活动中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它们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情感,还可以使他们在活动中产生追求“美”、创造“美”的意愿。

审美教育论文篇(8)

1.善用插图

小学音乐教材中,教材单元都配有趣的图片。学生第一看关注的就是这些图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良好契机,引导学生对图片进行欣赏,然后从图片之美引入对乐曲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对乐曲的欣赏与学习有审美准备。例如:在《小白船》的教学中,让学生欣赏图片中的月亮、星星、小船组成的图画,说出来这幅画美在哪里?制造了什么样的意境?然后通过乐曲的欣赏感受、验证这种美。这样的教学不仅把音乐与美术贯通,而且能充分利用美术与音乐之间的天然联系,整合审美资源、深化审美感受。另外,教材中有一些小的故事、小问题、小互动设计等,这些素材都是编者精心设计的,对音乐教学有着极大帮助,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为乐曲的学习做铺垫。

2.与作品互动

教材的核心是乐曲,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良好氛围,诱导学生感情动荡产生情感共鸣的情境,引导学生融入到作品中去,在互动中感受韵律之美。首先,与歌词交流。歌词本身具有节奏美、意境美、韵律美、和音美。如:《鲁冰花》中的歌词“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天上的眼睛眨呀眨,妈妈的心啊鲁冰花……”表现了女孩对家乡、母亲的深切思念和凄婉伤感的情绪,使人深深地沉浸在魂牵梦萦的不尽思念之中。其次,与伴奏交流,音乐节奏来源于自然界,来源于生活。如:汽车的喇叭声,火车的隆隆声,虫鸟的鸣叫声,下雨的滴答声等,在教学中可以联系生活中的节奏引领学生为歌(乐)曲伴奏。如在教学《雨滴》时,把i5555555|25555555|75555555|i5555555|采用密集的节奏,让学生用手指弹击坐的“凳鼓”,突出强拍模仿雨水声,在学生有节奏的伴奏声中,学生如醉如痴。再次,与歌曲交流,如在《卖报歌》教学时,老师先用轻松快乐的形象范唱歌曲,让学生说说老师唱得怎么样?学生马上觉得:这个小报童很可怜,不能用这么欢快的情绪来演唱。那么到底怎么唱呢?让学生讨论,得出:第一段的速度唱得稍快些,反映等派报时焦急的心情;第二段最后一句速度唱得稍慢,表达内心的凄苦;第三段速度可稍快,表现出小报童对未来充满希望。

二、走进教材,发掘背后的文化之美

针对教材中的教学主题,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欣赏教学的图文之美、体验教材作品中的节律之美,还要进一步发掘教材本身的文化之美,把对美的欣赏提升到更高的高度。

1.发掘背后的语言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文化的发掘要结合学生实际,可以从乐曲体现的生活文化、乐曲作者的创作背景、乐曲抒发的情感、乐曲体现的民族特色文化、乐曲代表的时代文化精神等。例如:在《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中,教师要从雷锋文化现象出发,充分向学生介绍雷锋的生平事迹与故事,介绍雷锋精神对于时展与社会文化的积极意义,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文化与情感的深度去领悟乐曲本身的精神之美。

2.补充素材促进理解

对教学内容的文化背景的发掘,可以提高学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默化作品中蕴含的音乐之美,提高教学的效果。例如:像挪威作曲家辛丁的《春天悄悄来临》,学生一般来讲无法很快领会作品的表达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作者家乡的春天风景,也可增加与春天有关的其他欣赏曲等,让学生全面体会作品的意境。再如:在作品《盼红军》的教学中,同样也面临着学生对于作品的历史背景与作品表达的显示情感的陌生问题,文化的发掘与补充能够才是学生理解这些音乐语言的基本条件。

其实,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很多经典名曲的理解都离不开对文化背景的发掘,因为作品中注入的那种来自作者的真、善、美,才是我们进行审美教育的优越材料、实现音乐教学审美为核心的基础和前提。

三、加工教材,创造课堂教学之美

叶圣陶说过:“教材只是个例子”。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材观,创造性地、个性化地使用教材,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对教材进行增、减、重组,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1.开发教材,让教材与实际结合

教师要重视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在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同样的教材,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学生、不同背景、不同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教材内容与实际充分结合起来加工教材,才能全面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与潜力。例如:歌曲《其多列》是一首表现孩子们结伴上山砍柴、拣竹叶时演唱的歌曲。学生刚入学,认识的字很少,这首歌曲对他们来说难度很大,同时城镇学生对歌词大意与场景也很陌生。在教学中,有的老师把内容调整到学期末教学,效果好多了。

2.补充教材,衬托文本内容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让教材与学生的生活与认知规律靠拢。例如:《我们才不怕大灰狼》是动画片《三只小猪》的主题曲,儿童在欣赏、观看动画片时,最关心的不是三只小猪的快乐、也不是大灰狼的仓皇,而是其中的矛盾冲突。教学中教师要围绕这个中心设计教学,充分展开和突出这个环节的教学,引起学生的广泛参与。

3.个性化教材,让课堂更加实在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师生的特长之处,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设计个性化教学。如:在教学第四册《跳起舞》中,班级学生或者老师就有跳舞的特长,在教学的设计中就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这个特长,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现场表现新疆舞蹈,然后大家一起学、一起玩,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而发。

四、走出教材,让课堂散发生活之美

音乐之美只有融入学生生活,才能对心灵产生影响,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所以,在教学中要积极利用生活素材,营造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味音乐教材之美。

1.让教学生活化

在课堂中,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生活内容的补充。如:在教学合唱歌曲《钟声叮叮当》时,我联系生活发现:合唱声部的钟声很像中国寺庙的撞钟一强一弱有规律地响着,而主旋律的钟声像是模仿教堂的排钟,有起伏地敲着,非常动听。于是我以聆听模仿有规律的撞钟声为切入点,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合唱声部也是来源于生活,也是生动形象的,最后学生不仅爱唱合唱声部了,而且把钟声的高低、强弱模仿得淋漓尽致。接着让学生聆听像音乐一样的钟声和美妙的歌曲,再启发学生理解音乐、想象音乐。如:“音乐钟在跳优美的舞蹈”,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音乐6/8拍的节奏美;“音乐旋律的起伏像弧线一样美”,通过动作、画一画来充分感受旋律的高低起伏的美,最后歌曲主旋律的演唱水到渠成。

2.走出课堂

针对音乐教材内容,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去,走进大自然与社会,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如我们可以根据地方音乐文化习俗,选取恰当的角度和材料,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进行富有特色的教学。例如:海南是黎族少数民族的聚集地,黎族人在“三月三”跳起竹竿舞,音乐教师把竹竿舞蹈带进课堂,或把学生带到节日聚会上,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上一堂生动的音乐课;“舞狮”是南方逢年过节及各种喜庆场面都能见到的壮观场景,在第一册《过新年》中,可以让学生扮成生龙活虎的小狮子,滚、爬、踢、打地表演狮子。北方的《过新年》就可以“扭秧歌”,听听秧歌节奏,学学秧歌舞,学生乐在其中。北京的《国旗国旗真美丽》可以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听国歌唱国歌,身临其境地感受国歌响起时雄壮威严的气氛等。

五、提升教材,让课堂闪现生命之美

1.让思维与情感飞翔

音乐什么是对生命本身的润色,是生命火花的闪耀。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尊重学生的情感与智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让每一个生命的火花绽放,让音乐促进每一个生命的茁壮成长。

例如:在《愉快的梦》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把歌词中神奇的梦境读一读:“摇啊摇啊摇啊,我的梦之船,在绿色的海上轻轻荡漾。……”在美读中初步感受歌词的意境美,节奏美;随后,引导学生按2/4拍的感觉读和6/8拍的感觉读,让学生在对比读中感受出感受歌词那飘摇的韵律。

师:感觉怎么样?

生1:第1种感觉很快乐。

生2:第2种感觉很轻很美。

生3:我喜欢第2种,感觉梦飘得很远。

学生竟能有这么丰富的想象力!教学不仅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还让他们在形式的递进中逐步感受歌曲的意境美、歌词的音韵美和节奏美,在美感的升华中感受歌曲的意境。

2.让心灵得到熏陶

审美教育论文篇(9)

审美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文学审美教育是以塑造全面发展、健全个性为最终指向的情感教育,它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内在潜能的发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代学者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曾对美育的重要性作了论述,他认为培养“完全人物”―体育、心育(智育、德育、美育)全面发展的人,必须重视并实施美育,因为“美育者一面使人的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城,一面又关德育和智育手段”。

一、研读

研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自阅读才能形成自己的判断。要重视学生的初读感受,要求学生直接阅读原文,不使用参考资料。在有了初步的感受后,再结合必要的参考资料,以启发思考。阅读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体进行不同形式的阅读。比如诗歌教学中的阅读一般要以诵读的方式进行,诗歌的抒情性和独特的节奏韵律决定了诗歌的咏歌特征。诵读可以营造气氛,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气势、韵味、风格以及情感表达,更好地融入到诗歌的意境中去。小说的阅读方式可以选择默读,这样有利于学生边读边思考,更好地理解文章。默读时可以指导学生自己提出思考问题,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戏剧的阅读原则上可以由学生分角色朗读,角色的分配由学生在课前自己选择、自由结组。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保证课上朗读的效果。散文的阅读要注重学生的自我体验,古典散文的阅读可以像诗歌一样诵读,现代散文则要根据文体风格加以区别对待,抒情性的散文也可以以朗诵的方式进行。像一些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具有平和恬淡风格的言志散文则必须注重静默品读。当然课堂阅读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使用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心理学研究表明,单一的刺激易产生疲劳,如果对于同一种文体采取同一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势必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因此根据教学方法设计多样性的原则,即使是同一种文体,也要变换阅读的方式。比如同是话剧,古典戏曲就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法,现代话剧就可以先播放相关的录像片段,吸引学生通读原文。而小说的阅读,则可以根据选文的实际情况提示学生将精读、略读有机结合,以提高阅读的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整体感知选文的主旨。

二、讨论

因为学生的气质、个性、经历、美学兴趣等方面因素的不同,故他们在审美接受中的领悟效果也因人而异难求统一。学生这种带有较多主观成分的审美见解,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正如高考作文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因此,他们需要把自己对美的理解通过讨论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在开展讨论交流时,教师应就讨论内容首先给学生适当作一些补充介绍,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有助于讨论的进行。教师可根据课文特点,选好专题,启发学生用审美的视角,在同一审美范围内展开讨论,相互切磋。文学审美教育除了品词析句式的重点赏析外,还应以文学的形象性为出发点,重视联想对比,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美的内容与形式,感悟美的本质与价值。审美教育离不开形象性、感染性,而文学作品的特征正是形象性和感染性。审美感知仅有零碎的片断是很不够的,还要从整体上去把握,使语言所描绘的形象得到深层理解。联想对比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想象方式,有利于学生从整体去感知美的形象,领略美的意蕴。当学生对作品中的美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将零碎、片断的审美直觉通过联想对比连缀成完整的艺术形象。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适时点拨,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美、表现美。

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加以筛选,选择那些关乎课文主旨的,对学生学习知识有较大价值的问题展开讨论。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将思考的过程有条理地表述出来。讨论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也要引导学生学会接受异己的声音,比较鉴别,修正完善自己的见解。讨论,不仅是思维的训练,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思索,而且通过讨论,相互借鉴、互相接受,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实现发展个性的目标。热烈的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探索兴趣,各种观点在碰撞中也时时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当然,这一活动要在教师的启发、带动下才能有序进行。

三、展示

审美教育中的接触美、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都是审美接受的中间环节、途径和方法,它们的最终导向是审美创造和审美表现。因此,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中,不能忘记联系现实生活,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启迪智慧,挖掘潜力,让学生把在审美教育中获取的知识与技巧运用到学习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去,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自由作文,展示才艺,鼓励学生在开放的状态下创造美、表现美。

审美教育论文篇(10)

2最重要的环节离不开艺术教育的培养

每个人都具有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创新往往与人的个性有密切关系。人的个性培养,需要获得方方面面的教育。在高校艺术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感受的多样性,通过艺术教育使个体尽可能地获得丰富的独特感受,成为高校艺术教育者的共识。如果说智育和德育主要发展了人心智和德行方面的个性,那么美育则发展了人审美方面的独特个性。艺术教育的这一审美功能,促使个体在和谐的最高境界中追求“和而不同”,保持了个性的独立性。只有每个个体具有独特的审美认知,才能够达到整体的“百花齐放”,进而使校园文化建设充满生机,促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生动的而非呆板的、独特的而非随波逐流的、内容丰富的而非单一的发展模式。

审美教育论文篇(11)

(一)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当前高职院校语文课堂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老师照本宣科,按照提前准备好的教案一丝不苟的执行下来,每堂课都是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对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灌输式的讲解,老师讲的气喘吁吁,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另一种模式就是教师上课前查阅大量资料,翻阅参考书目,充分准备,尽量运用丰富的语言和动作表情,把自己的课堂衬托的像一个舞台,老师在台上表演,学生在台下观看,貌似达到了“双赢”的效果,但实际上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没有主动发挥的余地,终归无法把所听所学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二)教学偏重知识技能,忽视审美情趣培养。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多样化,也是多层次的,但很多教师只重视知识点的教学和知识技能的训练,突出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学生对文学作品缺乏审美体验,导致虽然学过了很多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审美水平却仍然十分低下。很多学生在语文课上缺乏兴趣、表现不佳,但他们并不是不喜欢文学作品。从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到现在的漫画、网络文学,都有广大的学生群体作为它们的忠实读者。在各个高校论坛上,在学生们的博客、微博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他们文采飞扬的作品。这些都显示了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已经脱离了学生的真实需要,只注重程序化的教育,脱离了学生真实的感受和情感,导致他们在课堂上无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更谈不上学习的乐趣和美感的培养。

(三)教师和学校因素影响。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当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审美,在作品中体会意境,在课堂上感受快乐。从当前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还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这样的效果,一提教学,老师们首先想到“字、词、句、篇”等知识点,想到这些在将来什么场合能够用到,却很少会想到这些作品体现的审美教育。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还面临着两个“尴尬”的现状:一是学生生源素质较差,参差不齐;另一个是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较短,且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这就导致学校把重点都放在了如何解决学生就业的问题上,课程设置也向实用性强的专业课、操作课倾斜,对于语文课程普遍不大看重。

二、语文审美教育的价值

对美的追求是全人类所共有的特征,而审美教育最根本的特点就在于促进人的精神发展和人格健全,赋予人类高尚而自由的心灵,这是当代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由于学科的特殊性,站在了审美教育的前沿阵地上,它既要满足学生认知方面的要求,又要注重学生情感层次的追求和审美情趣的提高。

(一)语文审美教育能够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待课堂十分“功利”,对我找工作有益的课程我就认真听讲,像语文这一类长期看不到效果的课程态度则散漫的多,或者只学习其中的知识点应付考试,而对课文中蕴含的美的感受和情感诉求置之不理。假如教师能找到审美教育的关键点,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就会把学生带入一个充满人文情怀的世界,他们的审美心理被激活,对课堂的认同感也会不断增强,强烈的求知欲望会使得学生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以便发现更多的美。

(二)语文审美教育能够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而优秀的作品包含了很多人生哲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学生通过审美教育学习这些作品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感受其中所体现的人格魅力与道德品质,并会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反省自身,从而自觉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造就健全的人格。

(三)语文审美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鉴赏美丑的能力,是美育的重要职能之一。在这个拜金主义盛行的年代,美丑不分、以丑为美的现象比比皆是,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他们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会很容易迷失方向,无法正确的鉴别美丑。语文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培养自己对美的爱好和追求,形成良好的对美的感受能力。

三、语文教学的审美培养模式

语文学科是一个琳琅满目的世界,而要发掘这个世界,需要教师在教学当中找到一个拨动学生心弦的钥匙,把学生带入一个充满美的世界,使学生与作家的作品产生共鸣。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培养,并不是否定所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在传统模式上稍加变革,使学生审美情绪被激发出来,让“教”和“学”都能够变得轻松愉快。

(一)善用语言创设审美意境,引导学生感知“美”。审美感知是指对审美的感受和认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创设审美意境,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感知具体的意象氛围。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具备相当的教学语言艺术,善于运用语言创设具体的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语言还应当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既获得知识,又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想象力。想象是在自己的头脑中根据记忆创造新的形象的过程,想象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情感与情景的交融,更好的获得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必须以教材为基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联想,比如运用音乐、视频、绘画、多媒体等相辅助,使学生通过具体的形象展开丰富的联想,在生活体验与艺术想象中感受审美境界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