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保险学本科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3 09:50:11

保险学本科论文

保险学本科论文篇(1)

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规定京师大学堂设立银行及保险学门。当时,大学堂设八个分科大学(注:“分科大学”相当于今天大学下设的“学院”):经学科大学、政法科大学、文学科大学、医科大学、格致科大学、农科大学、工科大学、商科大学。其中,在商科大学之下,设有银行及保险学门(注:“门”相当于今天大学学院下设的“系”)、贸易及贩运学门、关税学门。根据当时的课程安排,在银行及保险学门的主课中,有一门课程是“保险业要义”,它是所有课程中对学时要求最多的三门课程(注:这三门课程是外国语、银行业要义、保险业要义)之一:第一年每周3学时,第二年每周4学时,第三年每周2学时,三年共18学时。从学时要求看,“保险业要义”这一门课程相当于今天大学里六门课程的容量。

1909-1910年间,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筹办工作紧锣密鼓,1910年3月31日,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举行开学典礼。不过,鉴于师资和经费限制,《奏定大学堂章程》原定的八科46门的宏大计划被迫大幅缩减为七科13门,它们分别是:经科大学(毛诗学门、周礼学门、春秋左传学门)、法政科大学(法律门、政治门)、文科大学(中国文学门、外国文学门)、格致科大学(化学门、地质学门)、农科大学(农学门)、工科大学(土木工学门、采矿及冶金学门)、商科大学(银行保险学门)。商科大学原计划开设三门,大幅缩减之后,银行保险学门成为仅存的硕果。

关于这一筹办和开学过程,北京大学史料有较为详细的记载。1909年《学部奏筹办分科大学情形折》记载,“除医科,须俟监督屈永秋到堂,再行妥筹办理,计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分门择要先设”。1909年《学部奏筹办京师分科大学并现办大概情形折》记载,“商科原分三门,现拟先设银行保险学一门”。1910年《学部奏分科大学开学日期片》记载,“京师分科大学,迭经臣部商同大学堂总监督刘廷琛筹划开办事宜。…… 现在中外各科教员均已到堂,应行升学各生,业经详加考验,分别录取。兹定于本月二十一日行开学礼”。经查,该“本月二十一日”为当年农历二月二十一日,即公历1910年3月31日。

1912年,保险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据1912年《民国元年所订之大学制及其学科》记载,大学商科共设六门:银行学门、保险学门、外国贸易学门、领事学门、税关仓库学门、交通学门。1913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大学规程令》对此亦作同样规定。有学者认为,从学科设置看,商科专业比清末多了三门,保险学从银行保险学中独立出来,成为单独一门,这不仅意味着保险学本身的发展,也反映了民国初年保险业的兴盛以及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张亚光,2011:《中国近代金融学教育考探》,《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当时,保险学门的课程包括:经济原论、商业数学、商业地理、商业簿记学、商业各论、财政原论、商业史、商品学、商业通论、商业经济学、保险通论、生命保险、损害保险、决疑数学、应用统计学、商业政策、统计学、民法概论、商法、破产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会计学、英语、第二外国语、实地研究。其中,“保险通论”相当于今天大学课程里的“保险学原理”,“生命保险”相当于“人寿保险”,“损害保险”相当于“财产保险”。

不仅保险学门开设保险课程,经济学门也开设“保险学”课程。1912年《民国元年所订之大学制及其学科》和1913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大学规程令》均规定,大学法科之经济学门开设“保险学”课程。据《国立北京大学学科课程一览》记载,1919-1920年度,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本科课程设有一门“保险学”,主讲教师为马寅初教授(注:马寅初曾在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并于1919年出任北大第一任教务长,1951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据1922年《国立北京大学职员录》记载,经济系教授马寅初讲授银行论、货币论、保险学、国际金融论等课程。

除了保险学门和经济学门,法律学门和政治学门也开设过与保险有关的课程。据《政治学系课程沿革说明书》记载,1917-1918年度,北京大学法科之政治学门开设“保险统计算学”课程。1918年《国立北京大学廿周年纪念册》记载,北京大学法科研究所法律门设有“保险法”这一研究科目,担任教员是左德敏教授。《法学院法律学系课程一览》和《法学院政治学系课程一览》记载,1935-1936年度,北京大学法学院的法律学系和政治学系均开设“保险法”课程,主讲教师均为戴修瓒教授。

保险学本科论文篇(2)

随着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以及商业健康保险的迅猛发展,市场对医疗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全国各相关高校每年输送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总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但遗憾的是,近些年相当一部分专业学生毕业后没有走上与医疗保险相关的岗位,而是被动地选择了其他行业,造成经过多年精心培养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严重流失。根据社会医疗保险单位和商业医疗保险公司的反馈,医疗保险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走上相关工作岗位后,动手能力差、适应周期长,导致用人单位新人培养成本高。

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味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和考核,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专业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从专业性和实践性上来看,医疗保险专业应该被定位为应用型专业。

尤其是本科层次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不应以学术型和研究型人才培养为目的,而应定位于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专业发展目标,强化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其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然而现有的医疗保险教学模式长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多数院校至今仍主要侧重于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教学极为薄弱。

1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专业教师、实操指导性强的教材和模拟软件。

(1)缺乏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

首先,目前大部分医疗保险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由于目前的就业问题严峻,很多医疗保险专业的毕业生都选择通过继续深造以留在高校, “跻身”高校教师行列。

因此,这些教师是没有在专业实际部门工作的经历或实践的,虽然具有很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但是实践领会与操作能力则明显不足。在这方面,国外政界和教育教师界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为专业教育实践环节的师资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通道。[1]而在我国,由于体制原因、学历要求等,有实践能力的人才或有政策实践的专家由于没有高学历而无法从教。

其次,医疗保险专业的交叉性造成了教师专业能力与实践教学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医疗保险需要教师既具有扎实的保险专业知识,又具有深厚的医学底蕴。而某些院校医疗保险专业教师主要来自临床医学专业,这些教师有着深厚的医学知识,但只有少数教师有过保险公司实践经历,多数教师对医疗保险专业知识了解有限,缺乏医疗保险的实践经验;另一个极端是,专业教师都来自于金融保险专业,有着深厚的金融保险学功底但缺乏一定的医学知识。这些教师都很难将医学知识和医疗保险实务有效结合。

(2)缺乏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材和模拟软件。

目前,医疗保险专业的核心课程中一般涵盖了保险学、医疗保险学、社会保障学、人身保险学、健康保险学、医院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教材数量多,更新速度快,但是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介绍和管理条例的罗列。有些教材虽然名为“××理论与实务”,但是实务部分一般仅陈述某省市的医疗保险政策或者某商业医疗保险公司的条例、细则,缺乏实际操作内容的介绍和指导,缺乏相关案例的讨论启示与实践延伸。

此外,医疗保险专业在许多高校并未配备实验室或者与其他专业共用实验室,并且各大高校在医疗保险实操模拟软件的引进和开发方面投入过少。

1.2 缺乏专业教育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

由于医疗保险专业的特殊性,其专业教育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医疗保险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发展较为完善,而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其主要表现就是缺乏专业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后无法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认知和领会,这是各大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专业实践教育教学基地的匮乏造成了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理性认知和感性了解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从而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较快地适应市场发展和需求。

1.3 实践课程设置层次不清、实践内容缺乏连贯性和递进性实践课程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必须按照教学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组织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相互承接、相互联系的实践课程。然而,现在部分高校开设的实践课程没有统一的、相互联系的、递进的、完整的实践计划和安排,造成教学混乱的局面,实践课程教育的重点容易被学生和教师忽视,造成实践课程被“混着过”,这些不利于实践课程核心价值的体现和拓展,进一步造成了学生应付实践课、教师胡乱安排实践课的现象。[2]为了进一步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与医疗保险业相关的实践课程,如去医院医保科、商业保险公司等实操性实习单位熟悉相关专业岗位的职责及办事流程,开展医保政策实操手册的学习,进行数据处理软件的上机实验等。而这一类的实验操作课程由于没有统一、完整的教学安排,大部分支离破碎、流于形式,实际教学质量并不高,也未达到预期的目的。

2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思路。

2.1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应具备的条件。

(1)“双师”队伍建设。

医疗保险专业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包括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求授课教师既精通医疗保险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要熟悉医疗保险业务,如医疗保险产品分析、医疗保险计划设计、医疗保险核保理赔、医疗保险产品营销等。然而,由于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的双重压力,一般的专职教师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所以,在师资配备时,可以考虑安排“双师”教学,即医疗保险专业理论课程部分由专业教师承担,而实训教学,尤其是课外实训教学部分由保险公司相关专业人员负责。[3]“双师”教学既有利于专业教师专心负责和深化理论教学、从而减轻压力,也有利于让学生接受一线专业人员最直接、最权威的指导,亲身体验医疗保险实务操作流程,加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避免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另外,各院校要考虑培养具有“双师”特征的专业教师。例如,将现有的专业教师分批送到相关岗位去接受一定时间的培训,回校后便可胜任医疗保险专业相关课内实训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有利于避免完全依赖外界师资力量的尴尬局面。

(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社会医疗保险实践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在校内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利用,建立包括实训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进行岗位模拟、现场讨论、计算机模拟操作等教学。在校外,各大高校应当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如医院医保科、政府医保局、商业保险公司等)、民间团体(如医疗保险协会等)合作,将其建设为长期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去参观、学习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物参与度和社会问题认知程度。另外,还应当联系相关企事业单位,了解相关单位在未来发展的知识需求和人才需求,根据市场需要培育满足企业发展目标与学生发展目标的人才。此外还应加强与外界交流,建立多种渠道,及时为专业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市场信息和社会信息,以便学生在大学四年的时光里做出更好的安排和计划。

(3)实践教学资料的准备。

实践教学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实践教学指导教材、实践模拟操作软件等资料。体现出各部分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实践的方式及手段、实践教学效果的考核和评价办法。根据需要编制实践教学指导教材一部,教学软件可以通过外购或其他途径取得。

2.2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形式。

(1)课堂实践教学。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课堂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理论和基本制度两个部分。在介绍基本理论知识时,由于侧重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采用案例讨论的形式进行,具体形式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双方辩论的形式进行;在基本制度运用阶段,其实践内容应侧重于加深学生对基本制度的理解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部分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基本的工作能力。因此,在内容设计上应能够体现社会医疗保险职位的特点。可以按照医疗保险的职位设计实践内容,在实践过程中运用模拟实际职位手工操作与软件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4]具体做法是:提供固定场所建立模拟职场和实训室,引进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制度进行课堂教学企业化管理试点,装备模拟保险流程各环节的专业教学软件。

(2)校园实践教学。

在学校模拟保险企业等开展有关活动,培养学生的保险文化和职业素养。组织辩论会、演讲会等,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公关能力,培养其团队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增强学生独立处理问题和适应保险市场的社会竞争能力。通过各种公开和内部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竞赛,普及相关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5]还可以组织专业学生在校内向同学开展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咨询服务。

科研和创新活动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竞赛也是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展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平台。[6]科技竞赛特别是国家教育部等主办的学科竞赛,对于推动医疗保险专业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诸多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医疗保险专业要倡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挑战杯”、“新苗计划”、“未来学术之星”等校级大学生科研课题、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科研比赛项目。

(3)社会实践教学。

校外综合实习部分结合学生毕业实习进行。

目前,医疗保险专业社会实践中的医学实践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医疗保险专业开设医学课程是专业工作的需要,但实际教学中总认为知道一些临床医学知识即够用,忽视临床操作技能训练。因此,作为一个完整的校外实践,医院临床实习是必不可少的。医疗保险专业本科的社会实践部分应建立医院临床实习和保险公司、医保部门“双实习”制度。[7]社会实践教学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医疗保险专业的课程特点可以选择医院、医保中心、商业保险公司作为其校外实习基地,由实习单位教师指导学生从事具体的工作。其内容应体现社会医疗保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一般按照实际的工作程序安排实习的内容,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主,具体内容和程序可与实习基地教师合作确定。力求使学生在实习期间有良好的实习效果,获得实习单位好评,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实现实习后直接与实习单位签约就业。

(4)各实践环节可以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应当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和专业知识水平进行安排,可将医疗保险专业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专业认知实践、课程实践教学、独立实验课、专业课题调研课、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毕业实习等形式,开展课内外相关实习课程,课程内容层层递进、相互联系,形成整个专业实习课程整体流程,培养出实操能力强、学习能力强、专业与市场对口的学生。[8]

1)理论课程与实践结合。如《社会调查方法》这门课主要由操作性和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组成。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项实验课题,主要目的是运用所学理论知识,针对医疗保险改革中的热点问题,设计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每学期的第 1 周布置下去,第 1 7 周上交,学生可自行组成小组、自行选择课题方向、设计问卷、发放和回收问卷、做统计分析,最后撰写实验报告。

2)毕业论文与实践的结合。如:承担了校级科研项目的同学,由于有科研项目任务,因此会组织其他学生作为小组成员,利用暑期或平时的实践课程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和对策,最终各位小组成员完成这个项目的子课题并分别作为各自毕业论文的选题,从而较为成功地将学生科研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有机结合起来。

2.3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对课程的考核应当体现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两个方面。可以结合课堂内外的教学采用“过程评价+考试考核”综合评价模式,考试考核学生对医疗保险学基础理论、基本制度的掌握情况,其中过程评价主要对学生活动过程中综合表现情况进行评价,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容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选择相邻两届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对照,以此来评价其教学效果。

3 结语。

一个完整的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体系应包括实践教学条件、形式和评价,而开展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将有益于全面实现专业教学目标体系,并为教学条件和实践管理提供较为具体的科学指导。充分挖掘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扩展实践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的整体,为学生能力的拓展和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杜乐勋,张文鸣。2007 年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59-60.

[2] 况成云,杨江林。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专业学生的素质[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l(8):478-511.

[3] 藤航。我国本科医疗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J].西北医学教育,2002(3):10-11.

[4] 袁杰,郑先平,等。我国医学院校医疗保险专业建设的理性思考[J].中医教育,2007(1):11-13.

[5] 郑先平,刘雅。对健康保险专业核保理赔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86-88.

保险学本科论文篇(3)

随着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以及商业健康保险的迅猛发展,市场对医疗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全国各相关高校每年输送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总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但遗憾的是,近些年相当一部分专业学生毕业后没有走上与医疗保险相关的岗位,而是被动地选择了其他行业,造成经过多年精心培养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严重流失。根据社会医疗保险单位和商业医疗保险公司的反馈,医疗保险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走上相关工作岗位后,动手能力差、适应周期长,导致用人单位新人培养成本高。

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味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和考核,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专业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从专业性和实践性上来看,医疗保险专业应该被定位为应用型专业。

尤其是本科层次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不应以学术型和研究型人才培养为目的,而应定位于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专业发展目标,强化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其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然而现有的医疗保险教学模式长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多数院校至今仍主要侧重于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教学极为薄弱。

1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专业教师、实操指导性强的教材和模拟软件。

(1)缺乏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

首先,目前大部分医疗保险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由于目前的就业问题严峻,很多医疗保险专业的毕业生都选择通过继续深造以留在高校, “跻身”高校教师行列。

因此,这些教师是没有在专业实际部门工作的经历或实践的,虽然具有很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但是实践领会与操作能力则明显不足。在这方面,国外政界和教育教师界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为专业教育实践环节的师资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通道。[1]而在我国,由于体制原因、学历要求等,有实践能力的人才或有政策实践的专家由于没有高学历而无法从教。

其次,医疗保险专业的交叉性造成了教师专业能力与实践教学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医疗保险需要教师既具有扎实的保险专业知识,又具有深厚的医学底蕴。而某些院校医疗保险专业教师主要来自临床医学专业,这些教师有着深厚的医学知识,但只有少数教师有过保险公司实践经历,多数教师对医疗保险专业知识了解有限,缺乏医疗保险的实践经验;另一个极端是,专业教师都来自于金融保险专业,有着深厚的金融保险学功底但缺乏一定的医学知识。这些教师都很难将医学知识和医疗保险实务有效结合。

(2)缺乏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材和模拟软件。

目前,医疗保险专业的核心课程中一般涵盖了保险学、医疗保险学、社会保障学、人身保险学、健康保险学、医院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教材数量多,更新速度快,但是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介绍和管理条例的罗列。有些教材虽然名为“××理论与实务”,但是实务部分一般仅陈述某省市的医疗保险政策或者某商业医疗保险公司的条例、细则,缺乏实际操作内容的介绍和指导,缺乏相关案例的讨论启示与实践延伸。

此外,医疗保险专业在许多高校并未配备实验室或者与其他专业共用实验室,并且各大高校在医疗保险实操模拟软件的引进和开发方面投入过少。

1.2 缺乏专业教育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

由于医疗保险专业的特殊性,其专业教育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医疗保险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发展较为完善,而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其主要表现就是缺乏专业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后无法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认知和领会,这是各大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专业实践教育教学基地的匮乏造成了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理性认知和感性了解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从而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较快地适应市场发展和需求。

1.3 实践课程设置层次不清、实践内容缺乏连贯性和递进性实践课程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必须按照教学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组织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相互承接、相互联系的实践课程。然而,现在部分高校开设的实践课程没有统一的、相互联系的、递进的、完整的实践计划和安排,造成教学混乱的局面,实践课程教育的重点容易被学生和教师忽视,造成实践课程被“混着过”,这些不利于实践课程核心价值的体现和拓展,进一步造成了学生应付实践课、教师胡乱安排实践课的现象。[2]为了进一步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与医疗保险业相关的实践课程,如去医院医保科、商业保险公司等实操性实习单位熟悉相关专业岗位的职责及办事流程,开展医保政策实操手册的学习,进行数据处理软件的上机实验等。而这一类的实验操作课程由于没有统一、完整的教学安排,大部分支离破碎、流于形式,实际教学质量并不高,也未达到预期的目的。

2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思路。

2.1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应具备的条件。

(1)“双师”队伍建设。

医疗保险专业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包括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求授课教师既精通医疗保险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要熟悉医疗保险业务,如医疗保险产品分析、医疗保险计划设计、医疗保险核保理赔、医疗保险产品营销等。然而,由于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的双重压力,一般的专职教师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所以,在师资配备时,可以考虑安排“双师”教学,即医疗保险专业理论课程部分由专业教师承担,而实训教学,尤其是课外实训教学部分由保险公司相关专业人员负责。[3]“双师”教学既有利于专业教师专心负责和深化理论教学、从而减轻压力,也有利于让学生接受一线专业人员最直接、最权威的指导,亲身体验医疗保险实务操作流程,加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避免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另外,各院校要考虑培养具有“双师”特征的专业教师。例如,将现有的专业教师分批送到相关岗位去接受一定时间的培训,回校后便可胜任医疗保险专业相关课内实训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有利于避免完全依赖外界师资力量的尴尬局面。

(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社会医疗保险实践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在校内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利用,建立包括实训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进行岗位模拟、现场讨论、计算机模拟操作等教学。在校外,各大高校应当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如医院医保科、政府医保局、商业保险公司等)、民间团体(如医疗保险协会等)合作,将其建设为长期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去参观、学习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物参与度和社会问题认知程度。另外,还应当联系相关企事业单位,了解相关单位在未来发展的知识需求和人才需求,根据市场需要培育满足企业发展目标与学生发展目标的人才。此外还应加强与外界交流,建立多种渠道,及时为专业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市场信息和社会信息,以便学生在大学四年的时光里做出更好的安排和计划。

(3)实践教学资料的准备。

实践教学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实践教学指导教材、实践模拟操作软件等资料。体现出各部分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实践的方式及手段、实践教学效果的考核和评价办法。根据需要编制实践教学指导教材一部,教学软件可以通过外购或其他途径取得。

转贴于

2.2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形式。

(1)课堂实践教学。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课堂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理论和基本制度两个部分。在介绍基本理论知识时,由于侧重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采用案例讨论的形式进行,具体形式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双方辩论的形式进行;在基本制度运用阶段,其实践内容应侧重于加深学生对基本制度的理解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部分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基本的工作能力。因此,在内容设计上应能够体现社会医疗保险职位的特点。可以按照医疗保险的职位设计实践内容,在实践过程中运用模拟实际职位手工操作与软件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4]具体做法是:提供固定场所建立模拟职场和实训室,引进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制度进行课堂教学企业化管理试点,装备模拟保险流程各环节的专业教学软件。

(2)校园实践教学。

在学校模拟保险企业等开展有关活动,培养学生的保险文化和职业素养。组织辩论会、演讲会等,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公关能力,培养其团队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增强学生独立处理问题和适应保险市场的社会竞争能力。通过各种公开和内部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竞赛,普及相关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5]还可以组织专业学生在校内向同学开展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咨询服务。

科研和创新活动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竞赛也是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展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平台。[6]科技竞赛特别是国家教育部等主办的学科竞赛,对于推动医疗保险专业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诸多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医疗保险专业要倡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挑战杯”、“新苗计划”、“未来学术之星”等校级大学生科研课题、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科研比赛项目。

(3)社会实践教学。

校外综合实习部分结合学生毕业实习进行。

目前,医疗保险专业社会实践中的医学实践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医疗保险专业开设医学课程是专业工作的需要,但实际教学中总认为知道一些临床医学知识即够用,忽视临床操作技能训练。因此,作为一个完整的校外实践,医院临床实习是必不可少的。医疗保险专业本科的社会实践部分应建立医院临床实习和保险公司、医保部门“双实习”制度。[7]社会实践教学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医疗保险专业的课程特点可以选择医院、医保中心、商业保险公司作为其校外实习基地,由实习单位教师指导学生从事具体的工作。其内容应体现社会医疗保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一般按照实际的工作程序安排实习的内容,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主,具体内容和程序可与实习基地教师合作确定。力求使学生在实习期间有良好的实习效果,获得实习单位好评,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实现实习后直接与实习单位签约就业。

(4)各实践环节可以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应当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和专业知识水平进行安排,可将医疗保险专业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专业认知实践、课程实践教学、独立实验课、专业课题调研课、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毕业实习等形式,开展课内外相关实习课程,课程内容层层递进、相互联系,形成整个专业实习课程整体流程,培养出实操能力强、学习能力强、专业与市场对口的学生。[8]

1)理论课程与实践结合。如《社会调查方法》这门课主要由操作性和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组成。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项实验课题,主要目的是运用所学理论知识,针对医疗保险改革中的热点问题,设计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每学期的第 1 周布置下去,第 1 7 周上交,学生可自行组成小组、自行选择课题方向、设计问卷、发放和回收问卷、做统计分析,最后撰写实验报告。

2)毕业论文与实践的结合。如:承担了校级科研项目的同学,由于有科研项目任务,因此会组织其他学生作为小组成员,利用暑期或平时的实践课程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和对策,最终各位小组成员完成这个项目的子课题并分别作为各自毕业论文的选题,从而较为成功地将学生科研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有机结合起来。

2.3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对课程的考核应当体现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两个方面。可以结合课堂内外的教学采用“过程评价+考试考核”综合评价模式,考试考核学生对医疗保险学基础理论、基本制度的掌握情况,其中过程评价主要对学生活动过程中综合表现情况进行评价,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容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选择相邻两届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对照,以此来评价其教学效果。

3 结语。

一个完整的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体系应包括实践教学条件、形式和评价,而开展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将有益于全面实现专业教学目标体系,并为教学条件和实践管理提供较为具体的科学指导。充分挖掘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扩展实践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的整体,为学生能力的拓展和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杜乐勋,张文鸣。2007 年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59-60.

[2] 况成云,杨江林。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专业学生的素质[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l(8):478-511.

[3] 藤航。我国本科医疗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J].西北医学教育,2002(3):10-11.

[4] 袁杰,郑先平,等。我国医学院校医疗保险专业建设的理性思考[J].中医教育,2007(1):11-13.

[5] 郑先平,刘雅。对健康保险专业核保理赔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86-88.

保险学本科论文篇(4)

2004年初,中央作出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为保险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险理论研究是保险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对推动保险业改革发展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实践很快,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中央最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对保险业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如何在全行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许多新的课题亟待研究。

一、充分认识保险理论对保险实践的重要作用

(一)保险理论是推动保险实践的先导科学的理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科学的理论能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前途,为人们的实践指明正确的方向和途径。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个道理。没有思想的正确指引,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没有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指引,就没有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辟。进入新的世纪,我们党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高瞻远瞩,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全党全国人民实现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提供了根本指针。

保险业的改革发展实践,同样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推进保险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有正确的保险理论指导保险实践,保险业发展的形势就比较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就比较大。在新中国保险业发展之初,形成了初步的保险理论,保险业坚持“保护国家财产、保障生产安全、促进物资交流、安定人民生活,组织社会游资、壮大国家资金”的指导思想,支持国民经济恢复建设,自身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在“”和改革开放之前的一段时间,受错误理论的影响,否认保险的功能和作用,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受到严重挫折。

改革开放以来,保险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0年4月,同志在《领导干部保险知识读本》中作出重要批示:保险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对现代保险理论的重大创新。在这一科学理论指导下,我国保险业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己任,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发挥保险的功能和作用,保持了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十六大以来,保险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结合改革发展的实践,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的保险发展道路,不断推动保险理论创新。发展了保险功能理论,即现代保险不仅具有经济补偿功能和资金融通功能,还具有社会管理功能。提出了保险业发展阶段理论,即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不相适应,首要任务是加快发展,尽快做大做强。理论的突破,为保险业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挖掘发展潜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指明了方向。

(二)解决当前保险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需要保险理论指导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保险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在保险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保险业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在产品和服务方面,产品结构单一,服务水平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在经济补偿方面,我国保险业支付自然灾害的赔款,占灾害损失的比例仅为1%,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20%的平均水平,作用发挥得还很不够。在为社会保障服务方面,我国商业性养老、健康保险发展程度低,还未能像发达国家一样成为一个国家养老与健康保障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在为“三农”服务方面,近几年农业保险业务出现了萎缩,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对保险的需求。此外,保险市场诚信建设问题,保险公司内控机制薄弱问题,保险监管与保险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不适应等,都是当前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上述这些问题之所以成为当前保险业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固然有多种客观因素,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要回答和解决好保险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就必须进一步加强保险理论研究,通过不断地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为解决当前的难点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促进保险业加快发展。

(三)新的保险实践呼唤新的保险理论

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要不断深化。这既是我们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推进一切事业的根本方法。同志指出:“全世界自古以来,没有任何学问、任何东西是完全的,是再不向前发展的。”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进入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保险业发展面临着新的经济社会环境。

一是十六大提出,我们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个宏伟目标令人振奋又十分艰巨。

二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三是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在新的发展时期,居民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社会需求更趋多样化,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人们更加追求生活内容的丰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

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保险业发展日新月异,保险实践将更加丰富。这不仅为保险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且对保险理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保险理论要发挥好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必须在现代保险功能理论、保险发展理论和保险监管理论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二、当前保险理论研究的中心任务是保险业如何确立科学发展观

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当前,要把保险业如何确立科学发展观作为保险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深入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牢固树立保险业科学发展观,对保险业为什么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作出科学回答。

(一)以人为本是保险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是保险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保险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必然要求,是保险业实现自身发展的根本途径。以人为本是保险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保险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保险业发展要着力于保障人的生存需要。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是安全需要;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面临各种难以预料的风险,都可能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损失,对人的生存安全构成威胁。中国自古就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和“未雨绸缪”、“积谷防饥”等说法,说明风险无处不在。保险是人类防范和应对各种风险的经济制度安排。通过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人们将个体面临的风险由群体来分担,使个人风险得以转移、分散,在各种灾害、意外事故或疾病等风险发生后,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生存安全的后顾之忧。保险业要发展,必须从风险防范和经济补偿出发,着力于保障人的生存需要。

保险业发展要着力于提升人的生活品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要求出现多样化。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基础上,还要满足追求幸福、享受生活的需要,对住宅、汽车、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健等方面的需求将明显提高,稳定的收入、美满的家庭、健康的体魄和充足的休闲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保险在这些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保险要通过保障经济平稳运行,融通社会资金,支援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打下坚实的经济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保险作为一种有效的理财和保障手段,要帮助人们对财富进行有效运作和合理安排,实现生有所托、老有所养、终有所安,提升人们的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高人的生活品质。

保险业发展要着力于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还要满足精神文化的需要。不仅要提高生活水平,还要不断改善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不仅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还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保险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都十分紧密的行业,在上述方面大有可为,要发挥各项功能和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做大做强是保险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科学发展观内涵十分丰富,具体到保险业而言,就是要做大做强,这是保险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做大做强是在正确认识我国基本国情,全面分析国际保险业发展态势,科学判断我国保险业发展阶段,准确把握当前保险业面临的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的,是科学发展观在保险业的具体体现。只有做大,才能充分发挥保险的功能和作用,逐步改变保险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的局面,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只有做强,才能使保险业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实力,发展壮大,做大与做强作为保险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辨证统一的。没有大,无所谓强。没有强,大也没有意义。做大与做强是有机联系的整体。

做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覆盖面广。要使保险广泛服务于经济的各行各业,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各个产业,为各类经济组织和各种经济活动提供保险服务;要使保险广泛服务于生活的各个领域,为文化、卫生、环保、教育等各个方面服务;要使保险广泛服务于社会的各个阶层,使不同身份、不同收入、不同职业的全体社会成员都有平等的机会享受保险服务。

二是服务程度高。要把保险渗透到人们生老病死的全过程,使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都有保险保障。要使保险为社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不仅要做好事后理赔,还要做好事前的防灾防损。要使保险为经济运行的各个经济环节提供服务,不断提高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

三是功能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要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使保险成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要发挥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使保险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互动发展。要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使商业保险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和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是有较大规模。无论是提高覆盖面,还是发挥功能,都必须以一定的规模为基础。规模太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只能是一句空话。要尽快达到较大规模,就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

五是全社会的保险意识普遍增强。要通过保险教育、新闻宣传和信息披露,普及保险知识,扩大保险的社会影响,增强公众对保险产品、保险服务及保险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与了解,使社会公众广泛树立起较强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

做强,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保险公司竞争力要强。保险公司都要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保险企业。要有一批主业突出、优势互补的大型保险企业集团,能够有效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二是保险业的整体实力要强。我国保险业要真正发展成为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国际金融保险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是保险监管要强。保险监管能够依法维护保险市场公正、公平、有序竞争,有效防范和化解保险风险,保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努力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是保险队伍要强。要造就一支适应保险业改革发展需要、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作风过硬的人才队伍,为保险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五是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强。要形成充满活力、创新力强、功能互补、多元发展的现代保险市场体系。要健全法律法规,完善信用制度。要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保险市场资源。

(三)创新发展思路是保险业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创新发展思路就是要按照十六大提出的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的要求,以极大的理论和实践勇气,以创新的思维和办法,突破传统的发展模式,开辟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业发展道路。

创新发展思路,要不断进行观念创新。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体制、观念、做法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切实转变观念。要牢固树立服务观念,努力做到保险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服务,保险监管为保险改革发展的大局服务。要牢固树立市场观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牢固树立改革观念,通过改革为加快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创新发展思路,要做到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就是要心系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一是统筹城市和农村保险市场发展。二是统筹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保险市场发展。三是统筹为经济发展服务和为社会发展服务。四是统筹国内保险市场发展与对外开放。五是统筹为公有制经济服务和为非公有制经济服务。六是统筹产险、寿险和再保险市场发展。七是统筹承保业务和保险资金运用。八是统筹发挥好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

创新发展思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最广泛地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注重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争取使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各个方面和广大人民群众都来关心、支持保险业。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保险业来,积极吸引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进入保险业,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有利于保险业加快发展的源泉充分涌流。

三、加强保险研究,繁荣保险理论

保险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保险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新的形势下,保险业完成新的任务,实现新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理论上不能停顿。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紧密结合保险业实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切实加强保险研究,繁荣保险理论。

第一,高度重视理论研究工作。近年来,保险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的保险发展道路,在保险理论研究工作方面取得较大成绩。但是,从目前来看,保险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与快速发展的保险实践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研究力量比较薄弱,研究人才较为短缺,研究体制不健全,没有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系统、符合我国实际的保险理论体系,保险基础理论研究和保险应用理论研究都不够深入,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存在脱节。随着保险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加强保险理论研究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因此,全行业要高度重视保险理论研究工作,把理论研究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在资金、人才、体制等方面,为保险理论研究创造良好的条件。

保险学本科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296-0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保险业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在有效分散和管理风险、稳定经济和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风险意识的逐步增强、保险业的迅猛发展及保险业的逐步规范对中国保险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保险业出现了对保险人才的巨大需求,保险公司人才缺乏现象比较突出。保险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保险学的教学与学习。保险学是金融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是保险学专业的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由于目前保险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了保险人才的培养。

一、以保险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高质量的保险人才,保险学教学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首先必须要明确保险学教学究竟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主要培养保险研究人才,还是主要培养保险实务型的保险人才。保险学研究生、本科生与高职生的培养目标与定位各有侧重,研究生主要侧重对保险高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在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和数理统计与分析等方面应具备厚实的理论基础;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为紧跟就业市场,理论够用,技能过硬为目标,在培养模式上强化实习、实训、实战。本科生教学则注重二者之间的衔接,在掌握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在管理与业务创新方面有所侧重。因此我们所培养的保险学本科人才,应当是具有扎实的保险学理论基础,同时具有较强的保险实务操作能力,具有广泛的保险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的保险应用型人才。

保险学具有多属性、广泛性、法律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保险学是研究保险基本理论的课程是一门数理、技术与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相互渗透的交叉性、多属性学科,不仅理论性强,而且实践性和应用性也十分明显。应对社会发展对保险人才的要求、结合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这就要求在保险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把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全面地学习保险学的相关知识,把学生培养成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性本科保险人才。这就要让学生一方面系统而深入地掌握保险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同时要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实务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从而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培养保险学应用型本科人才方面的有机结合。

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保险学理论教学质量

为提高保险学理论教学质量,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应改变“填鸭式”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运用启发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把教师的角色从以“教”为主逐渐转化为以“导”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兴趣性,进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应根据保险学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每个知识要点尽可能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1.巩固强化教学法。为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巩固基础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重在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些保险人和保险经纪人考试题、经典疑难案例题,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2.辩论研讨式教学法。在强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独立性的同时,也要注意激发学生在一起学习时相互鼓励、互相启发的作用。学习保险学课程可组建大小不等的学习小组,结合中国保险业改革和发展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比如围绕如何更好地保护保险消费者的权益?如何树立保险业的良好形象?如何应对保险市场上信息不对称问题?如何看待目前人寿保险产品的功能侧重性等问题来展开讨论,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性。

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即通过对一些真实的、典型的实例讲解、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掌握有关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的教学方法和过程。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可以先不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分析,而是让学生看到案例后,要学生自己去思考,并查阅各种他们认为必要的相关知识,并发表见解,通过互相交流、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助于调动课堂气氛。通过典型保险案例的分析,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保险基本理论、保险法律与法规、保险原则及保险条款等具体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从投保人与保险公司两个方面来看问题,依照保险法律及合同条文来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同时,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网络教学、交互式教学等等,使教学手段多元化,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提高保险学理论教学质量。

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保险实践教学质量

保险学是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课程,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保险实务中的险种开发、保险展业、保险承保、查勘以及理赔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一定的实务操作经验,而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实践环节来培养。实践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培养实际运用知识、技能、技巧的能力的方法。学生参加实践是保险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有利于学生从实践中获得更多的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1.开设保险实训实验课。保险实训实验课是提高保险学应用型本科人才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保险学课程在学习理论课的基础上应开设实训实验课,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保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保险公司业务管理工作基本流程,以及客户服务业务的主要内容和流程,解决承保和理赔中的具体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为以后从事各类商业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保险相关企事业单位中的展业、核保、理赔、风险评估、客户服务等一线岗位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结合相应的保险实务模拟实验软件来进行模拟保险业务操作,其主要内容包括财产保险核保、核赔流程方面;人身保险核保、核赔方面;机动车辆定损方面等保险实务操作。

2.安排学生到保险公司实习。采用安排学生到保险公司实习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知识。可通过学校与当地保险公司协商建立保险实习基地等途径,在寒、暑假或者学期中定期安排学生去保险公司参观与实习,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把课堂上所学的保险知识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保险实务操作能力。

3.成立实践性教学团体。为加强保险学教学的实践性,可以在高校成立“保险咨询小组”、“保险兴趣小组”等实践性教学团体。通过成立“保险咨询小组”组织学生到城市社区等地方进行义务咨询活动,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增强实践能力,同时也能服务广大群众,有利于保险意识的普及与增强。

四、优化师资,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为了提高保险学整体教学质量,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师资,加强保险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保险学教师综合素质。

1.提高保险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鼓励保险学教师去继续深造学习,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教学能力。

2.要充分发挥保险业界与学界的联动作用,优化保险教育师资。充分利用业界的各种资源培养和提高师资队伍,即建立充分利用和有效培养的联动交流机制。例如,鼓励保险学教师到保险公司进行挂职锻炼,以此来加深对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各方面的认识,进而来丰富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和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另外,可考虑高校和保险公司实行联合办学。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博士(后)工作站、实验基地、课题合作等方式,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提供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使教师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保险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保险学整体教学水平。

3.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从保险行业内部聘请部分业界精英担任一些操作性强的课程的主讲教师,不仅可以弥补校内专职教师实践操作技能差的缺点,也可增加校内教师与保险业内人士的交流、沟通,了解业内人士对保险高等教育的评价,从而及时调整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计划,推进保险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张超.《保险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105-106.

[2] 牟元军.高校保险教学改革思考[J].中国科技纵横,2009,(7):164.

保险学本科论文篇(6)

一、 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只有具备强劲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促进一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由于科技创新项目资金投入的回报高度不确定,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中小型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较低。为了完善市场化的科技风险互助和转移机制,促进科技与保险的结合,2006年12月,保监会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保险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了大力发展科技保险,构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保险支持模式的基本思路,并着手实施了科技保险在北京、重庆、武汉等试点城市的推广工作;此后又陆续推出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出口信用保险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服务的通知》等政策,想方设法鼓励科技保险的实施,科技保险迎来了最佳的发展时期。

由于科技保险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且在现阶段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和政策性特征,不仅在其推广过程中难以借鉴一般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的成熟经验,而且国外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要解决科技保险推广过程中碰到的种种问题,无疑需要保险理论的重大创新。虽然众多学者对科技保险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探讨,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由于这些文献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不同,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本文从科技保险的涵义、运作模式、险种设计、政府补贴和实施绩效等多个维度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试图在对该领域的理论全貌进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给出科技保险研究的系统理论框架,并指出现阶段急需解决的理论问题和未来研究的可能发展方向,供科技保险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推广工作借鉴。

二、 科技保险的涵义

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世纪的四五十年代就开始关注到了保险在分散科技创新风险中的重要作用,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开发出许多规避科技创新风险的保险产品,例如环境责任保险、出口信用保险、知识产品保险等等,K.J.Arrovo(1995)等学者也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保险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其可以显著提高参与创新者的人数,激发科技创新的热情。但国外理论界并没有明确提出科技保险的概念,可以说,科技保险实际上是我国政府和学界为了加强保险在高科技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保障和融资功能而率先提出的,国内学者则从不同的角度对科技保险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谢科范(1995)是较早关注科技保险的学者之一,他从科技保险的根本属性出发,认为科技保险是在风险与收益对称原则下实现科技风险社会分摊的一种有效形式。此后随着科技保险试点的陆续展开,学者们对科技保险的涵义进行了更细致的探讨。邵学清(2007)认为科技保险是为了规避在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产品推广等过程中,由于内部能力的局限和诸多不确定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科技活动失败、中止、达不到预期目标的风险而设置的保险;陈雨露(2007)指出,科技保险是对某项科学技术的理论研究、新产品开发或新技术产业化,以保险期内的失败为前提,以等待期内无成功事实出现为条件,以合同商议价为保险金额的给付保险;吕文栋、赵杨、彭彬(2008)则将科技保险定义为是承保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由于项目自身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项目失败、终止或在规定期限内不能完成价值实现风险的一揽子保险的统称;等等。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目前理论界对于科技保险仍没有一致性的定义,但就其内涵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科技保险已经远远不是狭义上的单纯承保科技创新失败风险的险种,而是发展成为一个涉及承保科技创新活动全过程(包括创新失败、成果转化失败、产品责任、知识产权侵犯等)风险的广义概念。科技保险内涵的明确界定为科技保险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 科技保险的推广路径与运作模式

欧美国家普遍采用商业保险的运作模式来推行科技保险,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为技术创新活动中的特定风险设置单独险种,如用于转移侵权风险的知识产权保险(也称专利保险)、用于转移责任风险的过失与疏忽保险,以及转移与电子信息安全有关风险的网络保险等等;另一种是向从事特殊技术创新活动的行业提供组合保险服务,例如美国丘博保险公司针对生命科学行业提出的解决一揽子解决方案,具体包括财产和营业收入保险、一般责任保险、失误与过错保险等等。

由于我国保险公司对科技风险的承保经验不足、中小科技企业的保险意识不强、资金缺乏等原因,目前我国的科技保险具有明显的政策性特征,在其推广过程中直接采用商业保险的运作模式是明显不合适的。针对科技保险的本质属性,国内学者探讨了适合于我国现状的科技保险推广模式:谢科范、倪曙光(1995)创新性地提出了投保-理赔、担保、半参与和全参与四种运作模式,并给出了科技保险推广过程中从易到难的三步走路径;任伟、胡安周(1997)认为科技保险的发展应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应针对可控性强、损失不大的领域开展科技保险服务,比如技术转让保险、新产品投产阶段保险、新产品质量信誉保险等等;第二阶段将其拓展到对研究和开发活动全过程的保险,比如技术改造综合保险、开发项目全过程保险等等;第三个阶段逐步形成以风险投资为主,普通保险与风险投资相结合的风险分散体系;王剑锐、陈培忠(2007)论证了目前试点阶段宏观上采用政府引导和商业运作相结合模式的合理性;孙珊(2008)在分析科技创新活动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常规保险、担保保险和投资保险三种承保模式;刘骅、谢科范和赵湜(2009)在谢科范、倪曙光(1995)的基础上,给出了担保、半参与和全参与三种运作模式的详细流程,并针对目前科技保险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分类定率、逐批递减和总额控制的工作推进机制。

四、 科技保险的险种创新

1. 科技风险相关研究。对科技风险种类和特点的研究是科技保险险种设置和费率厘定的前提。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科技风险的种类和特点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国外学者对科技风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科技类保险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例如,Fedra和Weigkricht(1995)开发了一个科技风险评估的信息系统,帮助评估科技发展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风险;Stirling和Mayer(2000)针对现有风险评估中忽视文化和社会影响的弊端,提出了一种转基因作物的多目标定位风险测量方法;Cannice,Chen和Daniels(2003)以美国在亚洲的高科技公司为例,探讨了如何测度和管理国际间的技术转移风险问题;Alan和Robert(2006)将高新技术发展风险的识别过程划分为开发模型和技术、收集数据、评估技术发展的可能性以及相关利益人的决策分析四个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互联网访问的技术风险评估协作系统以便于在技术成功的可能性评估方面征求专家意见;MARA and VLAD(2009)将自然和科技风险分析方法拓展到了对私人公司经受的矿难相关灾害的分析上;Tulbure(2010)使用生命周期评估(LCA)以及环境管理系统,评估了产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风险,可以供环境责任险的设置借鉴;Musee(2010)从废物管理的角度探讨了纳米技术的风险评估问题;Juraj和Damir(2011)评估了沿海集装箱班轮运输过程中,由于采用不同的运输方式和装卸技术所带来的不同风险等等。

相对而言,我国对科技风险的研究则显得非常薄弱,基本还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定量分析很少,作为支撑科技保险费率厘定的基础还远远不够。例如,周勇(2001)对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其主要表现进行了详细分析;吴涛(2003)提出了基于风险因素创新过程和决策层次的技术创新风险三维分析框架,并介绍了将其简化为三个二维矩阵的方法;姜钰(2006)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新技术投资项目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新技术项目风险评价的多层次模糊聚类评价模型;刘骅、方荣军(2010)探讨了科技风险的基本规律和科技保险的运行原则;等等。

2. 科技保险的险种设置。如前所述,国外科技保险活动涉足的领域多种多样,除了以单一险种的方式承保外,还经常采用组合保险的方式帮助科技企业分散风险。我国在于2007年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保险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现阶段重点推广的六大险种:关键研发设备保险、产品研发责任险、出口信用保险、营业中断保险、高管人员和关键研发人员团体健康保险以及意外险。这六大险种涉及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两大领域,对基本险种的设置已经基本完善。在此基础上,有部分学者针对我国科技保险的产品创新进行了探讨,例如刘骅(2010)通过界定科技保险创新行为的具体目标,给出了产品创新的原则、流程和发展方向;赵湜、谢科范(2011)针对科技保险的险种创新设计了具体的方案,并提出了发展研发技术人员职业责任险及其费率厘定的初步构想。赵湜、谢科范(2012)通过构建科技保险险种创新的进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和保险公司的在创新进化中的稳定性,进而对险种创新的若干促进策略进行了探讨。

五、 科技保险的政府补贴机制

由于科技保险市场存在着外部性和价格效应,面临着失灵的危险(胡慧源、王京安,2010),导致了政府财税干预和补贴存在的必要性。谢科范等(2009)通过建立科技企业、政府和保险公司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强调了财政补贴的重要性,并提出在地方财政预算内列出科技保险配套扶持资金的建议;曹国华、蔡永清(2010)通过建立科技企业和保险公司的博弈模型,发现必须通过政府实施财政补贴才能达到纳什均衡;黄英君、赵雄和蔡永清(2012)在为政策性科技保险财政补贴的合理性提供理论依据的基础上,以北京、重庆和武汉为例分析了补贴模式,并利用激励相容理论确立了财政补贴的最优规模。除了理论研究外,目前在科技保险实践过程中各试点城市根据本地区中小企业的特点,也出台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如表1所示)。

六、 科技保险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阶段、承保和风险控制能力都与国外有较大差距,所以我国的科技保险在推广过程中也遇到了种种问题:

(1)科技保险的需求不足,投保企业比重偏低,专门保证技术研发过程的险种投保比例很小(吴应宁,2010;王香兰,2011)。

(2)保险公司缺乏科技保险统计样本,精算数据不足,且风险与收益不对称,导致科技保险供给乏力(苏维娟、周红雨,2009;冯海昱、任立,2010)。

部分学者对供需不足的原因和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例如彭志文、宋旺(2010)则通过对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的调研,从宏观经济、市场结构和制度环境等多个角度分析了供需不足的根源;赵俊英(2012)利用效用函数分别从保险公司和科技企业两个角度分析了科技保险供需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了多种解决途径。

(3)由于科技保险保费补贴细则不够明确,对优惠对象的标准制定过高等原因,造成财政补贴不能按时到位(邵学清,2009)。此外,虽然已经明确了科技保险的保费支出纳入企业技术开发费用,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但由于财政、税收等不同部门的协调配合问题,该项政策的落实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七、 科技保险的实施绩效评价

科技保险在试点城市的陆续展开及其运行数据的积累,为科技保险的绩效评价工作提供了可能。实施绩效不仅是科技保险现阶段运行状况的全面反映,还可以为科技保险工作的改进和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刘骅和王朝平(2010)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率先测算了首批试点城市的科技保险实施绩效,并利用灰靶理论找出了影响绩效的主要因素;万欢(2011)则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首批科技保险试点城市的科技保险实施绩效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深圳和北京科技保险工作的情况较好,进而对如何提升科技保险的实施绩效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八、 科技保险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未来发展展望

对科技创新的保险支持模式展开研究,探索完善这一模式的途径,对促进科技保险的开展,分散转移技术创新中的高风险,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创业热情进而推动国家的技术进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科技保险的推广过程实际上是涉及高科技企业、政府和保险公司的三方博弈,只有从这三个角度出发,深入研究科技保险推广过程中各个主体的行为特点,探讨实践中相关难题的解决之道,才能在保证各自利益的基础上实现稳定的纳什均衡,也才是保证科技保险长久生命力的根本之道。

在高科技企业层面,科技保险的研究涉及科技保险的需求特点和高科技企业的投保决策行为特征等问题;在保险公司层面,涉及对科技风险的认知和度量、科技风险的分散途径以及科技保险业务的盈利途径等问题;在政府层面,则涉及科技保险的推广模式、保费补贴的最优规模、补贴资金来源以及税收优惠等问题;总起来说,可以构建中小企业保险支持模式的理论研究框架如图1。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并对比以上研究框架可以看出:第一,在高科技企业层面,现有研究侧重于对科技保险需求的特点和投保决策行为特征的分析,但对高科技企业和保险公司共同关注的科技风险的识别和度量方面则涉及极少,与国外对高科技风险的丰富(下转第18页)研究成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针对我国科技创新活动特点展开科技风险的度量研究,不仅是科技保险费率厘定的基础,更是高新技术企业掌握科技风险规律、减少科技创新损失的捷径,值得我国学者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第二,在政府层面,现有研究针对推广模式、补贴规模以及税收优惠的比例等方面探讨的较多,但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财政补贴的资金从何而来?财政补贴的资金来源问题是财政补贴机制赖以运行的基础,学者们可以借鉴试点城市的成功经验(例如上海市建立了“科技发展基金”,为财政补贴融资),对此问题从多个角度展开探讨。第三,客观地说,虽然科技保险的推广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供给乏力的问题,但目前理论界对于保险公司层面的研究还非常少,不足以支撑科技保险的设计和运行。一方面,现有研究集中于探讨科技保险的险种创新问题,但对科技风险研究的缺失使科技保险成为空中楼阁,在这种情况下探讨险种设计无疑是纸上谈兵;另一方面,保险公司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只有帮助其建立起合适的科技风险分摊途径(比如再保险、与风险投资相结合等),并理清科技保险业务的盈利机制,才能真正调动起保险公司的积极性,但在这一方面,我国的理论工作者无疑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

对于任何国家而言,科技创新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作为科技创新活动有效的风险转移机制,科技保险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因此越来越受到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给出科技保险研究的系统理论框架,并指出现阶段急需解决的理论问题和未来研究的可能发展方向,希望能对科技保险理论的创新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Cannice M.V., Chen R., Daniels J.D. Managing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risk: A case analysis of U.S.high-technology firms in Asia.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03,(14):171-187.

2. 黄英君,赵雄,蔡永清.我国政策性科技保险的最优补贴规模研究.保险研究,2012,(9):64-75.

3. 邵学清.对科技保险试点的经验总结与展望.中国科技论坛,2009,(4):41-45.

4. 曹国华,蔡永清.基于政府补贴行为的科技保险参与主体博弈分析及对策研究.保险研究,2010,(5):96- 102.

5. 刘骅.企业项目风险与科技保险需求模型及实证分析.科研管理,2011,(4):37-42.

6. 彭志文,宋旺.我国科技保险市场的问题、根源及对策——基于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抽样调查的分析.保险研究,2010,(9):63-69.

7. 谢科范,何菲,刘骅.科技保险中的企业行为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8):96-98.

保险学本科论文篇(7)

关键词:地方高校 经管类专业 精算教学 寿险精算

0 引言

金融保险领域天然面临的不确定性使得各种情形下的投融资决策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度量风险。作为数学与保险学相结合的产物,保险精算学的产生标志着保险学由定性的理论阐述向定量分析的转变,[1]精算学科和实务的迅速发展也见证了数学在金融活动中应用的现实需求。

随着对精算学认识的逐渐加深和精算课程在高校中普遍开设,精算教学的话题也备受关注,随之也出现了培养目标适应性问题,教学方式的创新问题,学生的畏难情绪和教学目标的达成问题等教学难题。本文以教学策略的基本理论作为指导,试图对地方高校经管类本科专业寿险精算课程的当前存在的问题、目标取舍、教学方法进行梳理,并结合教学经验提出建议,以求与关注精算学科和精算教育发展的各界探讨。

1 教学策略的基本逻辑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教育研究者开始研究教师在教学中的认知特征。研究者认识到,产生有效教学的关键不是一些固定的方法和技术,而是教师头脑中内隐的认知框架,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监控能力和调节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许多复杂多变的情境,如何理解这些情境并做出相应的教学决策,对教学效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教学策略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来并日益受到重视,也以其强调教学过程的研究和反思,而向盲目教学活动提出警示。

1.1 教学策略的内涵的三种观点

策略(strategy)一词源于军事术语,最初指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战略、战术,特别是对用兵方法的权谋、权变。策略的现代用法,一般指为实现某个目的而使用特定的手段和方法。

就教学策略的内涵和性质而言,学界主要有三方面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教学策略是具体的教学方法或技术的总和。如李康(1994)指出,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第二种观点强调观念和原则,如时俊卿(1995)指出教学策略作为教学观念或原则,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得以体现。第三种观点则侧重于决策行为过程,认为教学策略是对教学过程的谋划或系统决策,如张大均(1997)定义的教学策略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而做出的教学谋划和采取的教学措施。[2]在其概念的界定中强调教学策略的观念驱动和实践操作“双重”功能,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而有所策划。周军(2003)也秉持系统决策活动的观点,指出教学策略涉及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更不可忽视教师对各种途径的明智的选择。因此,教学策略的运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既包括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采用,又包括对教学活动的调控。[3]李晓文和王莹(2000)进一步将教学策略分为动态和静态两个维度。动态维度主要指教学活动过程,即教师为提高教学效率而有意识地选择筹划的教学方式方法与灵活处理的过程。静态维度主要指教学内容构成。它具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影响教学处理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倾向;第二个层次是对达到特定目标的教学方式的一般规则的认识;第三个层次是具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4]

1.2 教学策略实施的两种取向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静态安排还是对教学方法的动态设计,都必然围绕着课程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征展开。而教学策略本身也存在两种不同取向,并且两者的权衡也是教育工作者进行课程设计时必将面临的问题。两种取向即,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

综上可知,教学策略的范畴涵盖着内容技术层面和策划设计层面,在教师主观能动地取舍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的过程当中,必然基于不同的教学目的或取向。而本文意在对地方高校的办学资源和经管类本科学生学习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适应的寿险精算课程教学策略问题。即在特定教学对象和既定学习特征情况下,对寿险精算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探求精算教学中的适应性和创新问题。

2 寿险精算学科特点及经管类学生学习特点

2.1 寿险精算在经管类专业开设的必要性

保险精算是运用概率统计学原理以及多种金融模型对保险业中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预测的学科。它是集精算数学、风险分析技能和保险实务为一体的金融保险专业课程。保险精算课程教学对象是已经掌握了数学分析、概率与数理统计、保险学等课程理论知识的本科学生。[1]20世纪80年代以来,保险精算学迅速获得关注。金融保险领域天然面临的不确定性使得各种情形下的投融资决策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度量风险,为使保险决策做到科学和精确,必须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作为数学与保险学乃至经济金融理论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现代金融体系的变革、中国保险市场国际化的发展,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改革步伐的加快,对数学在金融活动中的应用提出了强烈的现实需求。保险精算作为金融保险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对于学生利用现代数理方法进行保险创新,为我国迎接金融保险业的国际挑战,培养适应21世纪保险业发展的专门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寿险精算学也可以说是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利用数学方法,结合经济、金融、保险等理论,对各种经济活动中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估价和管理的综合性应用科学。[5]寿险精算学在经管类专业尤其是金融保险专业开设,一方面是当前金融专业发展使然,另一方面也是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会计学等作为精算实务的理论根基的优势所在。无论是精算学科的综合化渗透,抑或是金融经济人才的专业化全面发展的需求,都促使着经管类专业尤其是金融保险专业结合专业特色开设精算课程。

2.2 寿险精算的学科特点

寿险精算学是保险精算学的一个分支,寿险精算课程主要有三方面特点:

一是需要的数学知识较广。寿险精算是用数学方法定量分析保险及金融现象的一门学科。需要的数学知识较广,要求学生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是涉及的金融内容非常宽泛。寿险精算学根据保险学的基本原理科学、定量地分析保险业务。大量使用金融工具对保险公司进行有效的金融管理。[5]

三是学科交叉性强且专业知识体系性强。寿险精算学以利息理论、风险理论、生命表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而向下又派生到精算实务、金融工程等课程。因此,在精算课程体系较牢固的保险学本科专业,利息理论和生命表理论往往是寿险精算学的前续课程,寿险精算学则是这门学科的核心内容,另外还有精算实务、金融工程、养老金、保险会

计等专题则往往以关于精算技术综合性应用而作为选修课。[6]

2.3 地方高校经管类本科专业精算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李新,李红波(2012)在对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5所较早开设保险学专业的全国一本院校进行精算课程体系的调查中发现,这些高校中将精算课程开设于保险专业,而凭借着长期的办学经验和学科研究积累,这些学校精算学的核心基础课程都较为完整,且根据自身专业传承和培养方向的不同而各有侧重。[6]

地方高校以各省市属本科院校为主,或称为二本、三本院校,保险精算课在数学专业、统计学专业,或经管类专业尤其是其中的金融学保险学专业中都有开设。而相比于一本院校,当前经管类本科专业开设保险精算教学和课程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2.3.1 学生数学基础较欠缺,大多偏文科思维

精算学运用数理知识较多,因此某些高校将精算学课程开设在数学专业、统计学专业不言而喻。对于经管类专业学生来说,数理基础较数学、统计学专业及其他理工类专业本科生较薄弱,甚至有些学生在本科入学前接受的是文科方向的高中教育,这使得学习保险精算学的学生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学生个体对数学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知识掌握差异大,在现有的精算教材和教学资料偏重数理推导的特点下,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易理解、难以接受,从而产生畏难情绪。二是经济学管理学甚至金融保险专业学科类发散思维较重而数理逻辑推理能力较轻,这要求精算数学中需要重视证明和推理过程,从而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2.3.2 金融保险专业学科经验局限和师资力量较薄弱

我国精算教育起步晚,精算师和高级精算教育人才严重短缺,这加剧了精算授课师资短缺的问题。同时地方高校大都分布在二线或三线城市,这些城市的现代保险业和金融业相对欠发达,用精算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量偏低。因此,除了保险公司举办的保险经纪人培训班可以训练学生的保险产品营销能力并获得初级从业资格证外,学生几乎得不到去实际部门进行保险精算实践的机会,学校内部也缺乏必要的相应的保险精算实验平台。[7]

2.3.3 寿险精算学科的综合性体现不够

寿险精算学是数学方法,结合经济、金融、保险等理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各学科有机交叉且体现出理论技术的创新和实践应用。寿险精算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若单纯基于现有教材,片面侧重于数学,或单一侧重于金融产品介绍,知识讲解停留在抽象、孤立、简单的基本概念认知,则无法使学生对精算学在金融保险领域有较全面认识,更无法使学生对本专业知识,尤其是风险管理和决策有更深入的理解。

2.3.4 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亟待提高

王达布希拉图(2011)调查指出在二本经管类专业中开设保险精算课程,普遍存在保险知识过多,精算知识偏少,甚至抛弃精算数学的现象,其做法虽然与该专业学生数学基础和重宏观管理、文字训练,轻金融微观数理化趋势的专业现实相对吻合,但其已失去了寿险精算数学课程的主要特色,不利于培养具有一定数理基础的复合型新型金融学人才。三本院校的保险精算课更是普遍存在重保险常识、弃精算数学知识的现象。其虽与三本学生基础和培养目标相吻合,但与保险精算课程宗旨相矛盾。[8]

教材类型偏少和教材内容庞杂也是当前保险精算课程教学中遇到的普遍问题。现有的保险专业和经管类专业使用的各类寿险精算教材,包括雷宇的《寿险精算学》(保),李秀芳、傅安平、李静的《寿险精算》(经),王晓军的《寿险精算学》(经)等十几个版本教材,虽具有知识丰富、内容先进、数学推导适当、保险知识与精算知识占比合理等优点,但由于其内容多、篇幅长,在较少的课时内无法系统讲授其全部内容。某些教材,如杨静平的《寿险精算基础》,虽突出了精算概念的准确刻画和精算数学的严密推演,并适当配合保险实务知识,但涉及概率统计知识较深,个别知识对于数学专业、统计学专业学生而言尚有一定的难度,[8]也不适应经管类本科学生。

本文认为,寿险精算课程内容乃至教材应在经管类专业和数学统计专业学生之间适当区分,关键在于精算数学的知识深浅度对于学生的接受程度。因此,在坚持保险精算课总目标的前提下,应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合理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3 适应经管类本科专业寿险精算教学策略的建议

3.1 课程定位及教学目标应取舍得当

参加精算师职业资格考试是精算教育的目标之一,崔立芝(2014)在分析了2000年左右国际精算考试教育制度的变革,指出以下几点显著的变化: 一是在学习内容上,增加与金融投资、财务管理的结合。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基础与高级阶段选题的衔接部分与协调数学、经济、金融、统计各方面基础知识的关系。二是“培养目标”上更加注重复合型人才、实务能力、综合人才、大金融背景、风险管理理念等。三是学习方式的变化,一方面表现在课堂教学专注于基本知识的训练,另一方面是采用了案例教学,同时还借鉴MBA的培养模式。另外,资格考试越来越注重学科的融通和对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考核。[9]这种转变对于地方高校经管专业或地方财经类院校发展精算的专业教育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当然,作为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的培养,保险精算教学目标仅仅局限于资格考试不能完全达到教育的初衷。一般说来,大学教育的核心应该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塑造品格,它是一种渐进的、长期起作用的教育过程。地方高校精算教学可以结合精算师资格考试的要求开设课程,主要目的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因此,地方高校的精算教育在传授精算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求学生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对财务会计、金融、投资、管理等方面知识的掌握,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中国的实际国情。[10]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在教学原则方面一是以提高学生的精算数学素养、数学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科学合理地组织课程教学,注重把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融入到教学当中;[11]二是课程内容有所取舍,重点知识精讲多练,夯实基础,讲练结合并巧妙互动引导,努力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应用能力;三是应注重实务交流与理论互补,重视寿险精算的综合运用性,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努力探索和尝试。

对于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寿险精算课程最核心的目标在于基本概念理解、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方法的掌握,具体而言,包括掌握利息的基本概念,年金的计算,生命表的基础知识,趸纯缴保费计算,生存年金精算现值计算,保费和营业费用内容,责任准备金的计算等内容,结合财务会计、金融、投资、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理论运用能力。

3.2 教学方法与目标内容相适应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B.S.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12]而保险精算课程无论从主干理论,还是从教育培养目标来说,都应归于认知类。

教学策略理论中,与认知类学习有关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实习作业法等,而不同学科特点及不同教学目标情况下,所采用的方法不尽相同。下图即为常见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与各种教学方法的关系。

从表中分析可以看出,在面向经管类专业的本科生进行的寿险精算教学,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练习。同时,谈话法和讨论法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吸收,适当的提问互动有助于引导学生思维,尤其是锤炼数学的思维能力;适当的案例讨论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对前沿知识和实务案例的理解。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教学实践,本文建议在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寿险精算教学中可采用如下方法:

3.2.1 充分利用多媒体,使讲授内容更直观

多媒体现已在本科教学中广泛使用,而以精算数学作为主干内容的寿险精算也可充分利用多媒体以使教授内容更直观,增加教学的多元性。如,利用多媒体图像、动画展示现金流走向;又如上课不单一运用板书推导趸缴纯保费公式,同时可以上机和学生一起编程实现。[13]

3.2.2 注重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相结合

保险精算学不单是数学理论和保险学原理的形而上的结合,其根源来自于经济实践,其性质是理论方法在金融保险领域的运用。因此,仅仅按照书本知识点讲解,没有联系实际问题来解析书本并不利于学生把握知识。应结合保险实务操作、甚至到相应部门去进行学习调查研究才能更好传承精算学知识。例如,结合当今市面上的寿险条款的生存领取责任讲解生存年金纯保费;结合当今住房抵押贷款养老的理算原理和生命表原理讲解养老金的基本精算原理;结合寿险公司核保理赔实务讲解生死风险和利率风险下保险公司成本控制问题。可见摆脱培养的学生和社会需求脱节现象的背后,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全面准备和理论与实务知识的深入把握。

3.2.3 问答互动启发教学,鼓励学生上机编程实现案例

实行启发式教学才可更好培养学生的思考主动性,设置问题,以问答互动方式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关注或相关概念的理解在寿险精算教学中能起到良好效果。如讲解生命表章节,开篇导入可以从之前学习的确定年金知识点开始设置一连串问题,比如“某人将当前的一笔财产变为未来每年领取方式养老,如若不考虑生死问题, 我们可以如何确定其每年领取额?”“是否我们所理算的金额和这样的支付方式,这个人可以一直享受下去?”“如若人生迟早有个领取结束期限,你认为是多久?”“如若这个期限不能确定且遵循人类生理规律,那么我们如何度量?”进而引出生命函数和生存函数的概念及假设。

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也可借助学生常用的软件,如Excel的计算功能可以实现基本的复利、年金、未决赔款准备金等理算。如讲述确定年金这一章节,可以引入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实际案例,运用年金知识运算等额本息还款的月还款金额、月还本金、月还利息。[14]同时运用Excel的编程演示并指导学生模仿操作,最后鼓励学生自主编程实现其它的案例,提高学生思考及动手能力。

3.3 “教”“学”适当结合的取向

寿险精算学因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注定课程实施中的以“教”为主,讲授、练习也随着课程选取的知识框架而展开。尽管如此,以学生为中心互动教学却不容忽视。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严重缺少自己的思考,对学习缺乏深入钻研,无法自主运用基本原理,更谈不上创新。侧重选取重要知识点和重要原理,采用讨论方式激发学生运用原理自主思考。如课前,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布置一些任务,比如某个险种的意义,换算过程等等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课后,教师给出问题引导学生去钻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可以主动地去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查找资料来深入学习探讨问题,扩展了课外知识。[14]同时,课程讲授中,教师适时抛出案例进行讨论,如结合当前热销的理财产品运用利息理论知识定价的问题,结合保险产品或核保实务探讨寿命分布的特征,教师也可收集报刊、杂志、电视新闻当中某些金融保险领域的案例以本学科的基本理论进行解读等,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

4 结语

本文在教学策略理论框架下,探讨了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寿险精算教学的必要性和现实问题、教学目标取舍和教学方法问题。基于寿险精算学科特点,结合经管类本科生的学习特色和地方高校的办学资源问题,我们发现教育学中教学策略的基本理论也需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适应性的结合和创新。随着我国金融保险体制和市场的逐步发展和完善,精算学的实践应用需求将逐渐扩大,这一历史机遇将进一步促进精算学的普及和专业化。教学策略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从计划到实施,从效果评价到更新精进,在金融保险实务领域的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的切合进程中,寿险精算的教学质量将不断接受学生和市场的评判,也随之期待教学策略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陈辉,母丽华.保险精算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科学创新导刊,2012(22):72.

[2]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周军.教学策略[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刘春艳,麦拉苏.导入式教学法在寿险精算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2):98-99.

[6]李新,李红波.全国高校保险本科专业精算课程体系建设比较研究[J].科技信息,2012(1):534.

[7]张光明,田剑,贾夕,等.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9-91.

[8]王达布希拉图,关于地方高校保险精算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学研究,2011(9):61-63.

[9]崔立芝.地方财经高校精算教育发展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1):85-86.

[10]李保东,蒋青松.困扰地方院校开展精算教育的几个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11(6):274-275.

[11]张静.文科微积分教学方法探讨[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8):68-69.

[12]罗伯特・M・加涅.学习的条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13]范兴华,邹公明.保险精算学通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4]庞庆泉.医学院校保险精算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3):4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教改项目“地方高校经济类本科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经管法’交融为培养特色”(项目号:05020671)的部分成果。

保险学本科论文篇(8)

自1979年开始恢复办理国内保险业务以来,随着中国保险业进入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领域越来越广,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重,保险作为一个朝阳行业站在新起点,进入了新阶段,我国也正在向新兴的保险大国迈进。正因如此,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就变得越发重要。在国内高校,经济专业以及金融专业的人才的培养模式已基本成熟,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安全工程学院开办的工科保险专业则显得更加独树一帜。这个专业自1996年创办以来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具有专业保险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从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往届毕业生的在职发展状况,不难看出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授予工科学士学位的保险专业,已经用事实得到了广大社会的认可及人才市场的需求。那么作为工科为基础的保险学生,他的专业优势有哪些呢?这是我们下面需要阐述的,现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保险专业为例进行研究。

2.工科保险的专业特色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保险专业是根据保险业对风险控制专门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是全国各地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安全生产监管、劳动安全监察、技术质量监督、社会保障、消防及交通安全管理、大中型企事业等单位(部门)相关领域内,从事风险控制与风险转移方面的工作。因其突出的特色,深受人才市场、特别是保险企业及保险中介机构的欢迎,而且从趋势上看每年供不应求。那么,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毕业生岗位争夺战中,沈航保险专业作为一个二批本科专业,在人才供大于求的社会现状之下,又是为何依然拥有如此强大的优势呢?

原因很简单:纵观中国保险业,虽然拥有庞大的从业人员,但高级保险管理以及新产品开发人才仍然相当短缺,而这些关键性的人才却恰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据调查了解,在之前投资连结型产品大受欢迎的时候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一些国内保险公司之所以迟迟没有动作,就是因为有人才短缺的苦衷,因为投资型产品对于精算、投资风险控制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外资保险的进入引起的竞争加剧,高级人才短缺所形成的瓶颈效应将越来越明显地浮出水面。目前,从各保险公司见诸报端和网上的招聘信息来看,与以往主要招聘业务人员不同,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将目标锁定在管理、策划、组织培训等管理和技术人才身上那些具有团险销售经验。外资保险则对那些既有保险业背景,又熟练掌握外语的人情有独钟。不难看出,相关企业招聘人才都是根据自己所需,具有一定针对性的。以前保险行业在业务发展导向上,注重规模和速度,强调业务增长量,忽视保险发展的质。由于我国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立主要是根据保费收入增加额为依据的,保险法规和保俭监管部门对保险费地位的过份强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商业保险公司把保费的追逐作为主要经营目标。保险公司在实际展业中,重保费,轻理赔;在保险市场竞争中,以保险价格进行恶性竞争,盲目承保、劣质承保并存;在保险险种开发上,以占取市场份额作为主要手段,对保险产品风险的管理控制重视不足。很多公司已经认识到问题所在,并正处于转型阶段。沈航的保险专业恰好迎合了这种需要。正所谓目标明确,才有的放矢。沈航保险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掌握保险学的基本理论与各种保险实务,具有危险分析、风险评价与控制及事故调查处理的能力,掌握事故预防及风险管理技术,熟悉防灾防损及索赔、理赔等保险业务的独具特色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这也就是沈航的工科保险学生专业特色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作为国内唯一的以工程为基础,以安全为背景的保险类专业,既与其他经济类保险专业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其理论课程体系,体现了通才教育的特点,特别强调的是“能力强、高素质、有特色”较强毕业生的适应性。种种袭击选修课的设置,给学生充分选择的机会,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在人才培养上安全与保险有比较一致的平台,具体体现在保险学原理、系统安全基础和安全原理、计算机操作实训、安全人机工程学等主干课程的统一要求方面。其实践课程体系,体现了实践课程体系的完善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主要实践课程体系包括入学教育、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及个专业学科的课程设计及大作业。最后进行伸长实习和毕业设计,作为本科阶段学习的最终环节,综合所学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锻炼。其基础课程体系则是根据保险专业的学科特点,做种高数、工程力学、机械设计、英语、电工与电子学及微机原理等学科,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重点突出财产保险,人身保险、海上保险及再保险等。在理论课与基础课基础上重点集中与保险的基本原理与实务方面。同时为加强对本科女生的仪态、形象和职业气质的训练,还特别设置了专业性选修部分。该专业充分发挥了其工科保险的优势,做到了行业与特色的融合,这也正是沈航保险专业特色。将经济管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除保险学方面的课程外,更增强工程技术底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大量的、极富针对性的工程训练,有效提升工程实践能力。风险控制与风险转移相结合:安全与保险知识协调并重,重点掌握危险分析与风险评价技术,费率调整原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除基础可与宽口径选修课之外,本专业在强调“安全、保险”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经济、法律、心理学、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熟识所处领域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理论基础,并且风险管理,风险控制的独到眼光,从用人单位角度看,这样的人才更加具有不可替代性。

工科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文科、经济类学生的思维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同时人文科学的学习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生的感性认知。工科的思维基础,是“工具理性”;理科的思维基础是“科学理性”,文科的思维基础,是“人文理性”。工科教我们认识心灵之外事物,具备认识自然的理性思维,教会学生正确地面向世界,面向外界,面向事实。社会人文科是思想,是思维方式,是价值观,是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思考,是对人性的思考和回答,是生活的态度,是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也是对人对事的处理方法。社会人文科学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人心、人性了解得非常透彻,善于换位思维,是与人交流的素材。通过课程安排,使得学生能突出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能在德、智、体、美、劳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转贴于

如表1,不难发现工科保险专业其明显的专业特色,主要是这个专业将多方知识的融合,在专业课中,让学生明确所授科目及相关具体知识在今后的工作中具体用处,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财险、人身险、以及保险公估等科目的学习过程之前,老师会先介绍科目背景,及当前国家、国际的政策趋势。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引导进行有方向有目的的自学,而不至于盲目的学习,事倍功半。在教学过程中,该专业更侧重案例分析,尤其是有争议的案例,这样做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得到更深刻的体会,避免学生在踏上社会之后走弯路。在理论教学完成后安排与该科目对应的课程设计,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之中,并结合学生自己的理解,不仅夯实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几年为了迎合人才市场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专业英语,学生专业特色鲜明。

保险学本科论文篇(9)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等教育也不例外———一方面,各国的教育理念以及由此决定的各国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着巨大变革;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融合,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在这种大背景下,保险行业势必对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在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的基础上,积极探讨保险精算专业的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保险精算专业人才,已是当务之急。希望通过教学改革,能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保险精算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具有较好地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熟悉保险工作实务,掌握精算基本技能。

一、我国保险精算教育现状。

( 一) 对保险精算人才创新性培养不足。

造成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要原因有: 首先,教育者缺乏创新意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在创新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教师缺乏创新意识,也就不会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教学和科研成果。目前,不少院校由于教师教学量增加和科研任务的压力,许多教师只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去应付学校交给的教学任务,没有精力去探索新的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其次,学生缺乏个性和创造力。当前的保险精算教育常常忽视对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激发,许多学生只是习惯于被动地回答现成的问题,缺少主动提出新问题的探索能力。此外,学校缺乏创新教育环境。创新教育其重要性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但目前大多保险院校创新教育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建设均存在不足,更重要的是,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对教育体系进行创新,革除传统教育中阻碍创新的东西。而在这方面,绝大部分院校探索的力度还显不够。

( 二) 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相关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教育。

保险精算是一个应用型专业,它与金融、会计、统计、数学等密切相关。我国的保险院校由于受传统的重专业、轻基础思想以及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忽视了知识的相关性问题,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专业划分过细,相关学科课程不多,学生知识面太窄,知识融通性不够。保险精算技术人才应具有宽厚的金融、投资等大金融背景知识,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就无法应对保险中出现的的复杂问题。二是人才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性不够。由于中学过早实施文理分科,致使学生文化素质训练欠缺,全面素质培养不够。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应注重精神层面,学生是否具备人文素质不能仅仅理解为听过人文学科课程。

( 三) 保险教育中实践能力的缺失。

面向保险实务是保险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保险激烈竞争对人才的迫切需要。这方面恰恰是我国保险精算教育的缺陷所在,主要体现为: 没有足够的保险实践训练; 缺乏现代保险业务操作流程和管理的初步能力与素质; 解决保险实际问题能力不强; 对保险条款设计、产品开发的认识不足; 缺乏对现代保险所必须具备的有关经济、法律、社会道德等方面知识的了解等等。传统保险教学偏向原理性和理论性,缺乏教学的实践性,一味的灌输知识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导致了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不会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向与实际要求的距离越来越大,正日益制约着我国保险精算教育的发展,切实提高保险精算实践教学水平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二、“大工程”理念及其对保险学科的启示。

( 一) “大工程”教育理念。

“大工程”理念最早于 1994 年由麻省理工学院院长乔尔·莫西斯在该学院名为《大工程观与工程集成教育》的长期规划中提出。所谓大工程就是建立在科学与技术之上的包括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多因素的完整的工程涵义,建立在大工程基础上的工程教育理念即为大工程教育理念。该理念所倡导的工程教育改革方向是要使建立在学科基础上的工程教育更加重视工程实际以及工程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具体来说,大工程的“大”指综合性,即把工程活动所需要各种知识、技术、能力、方法、条件系统地整合到一起; 大工程的“工程”指实践性,即工程活动要直接面向应用,满足社会的具体需要。为培养符合大工程要求的应用人才,就必须使工程教育从模仿科学教育的侧重理论研究回归到重视工程实践。

“大工程”教育理念要求学生知识的复合型和能力的多样性,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具备从事产品的设计、应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较宽领域的适应能力。

( 二) “大工程”理念对保险学科的启示。

我们可以使用类似工程的方法,将工程学的思维引入到保险精算领域,结合金融、统计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采用数学、工程、计算机、以及信息等技术来模拟开发设计保险产品、确定营销计划和管理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是富有保险理论素养、掌握高级数学工具、具有工程思维,同时具备广阔人文关怀,能够进行复杂管理的复合型保险精算人才。

“大工程”教育理念对保险学科的启示,就是要以大工程思想为指导,不仅让学生学习保险精算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围绕经济、技术和社会政治三个方面重新进行调整和综合,强调保险精算教育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一方面,要结合本校实际,在培养学生的“通”与“专”上找平衡点,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系统内的知识,还要注意各门知识间的关联性,做到宽而专。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构建保险精算实践教学平台。

三、保险精算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大工程”教育思想指导下,保险精算专业教学改革的路径:

( 一) 从“学会”走向“会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学会”强调的是教师的教,“会学”强调的是学生的学;“学会”强调知识的蓄积,“会学”则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质疑性、操作性和创新性。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社会进入 21 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的加快,社会的发展日益信息化、智能化,不仅社会生产的主要周期和主要内容不再是重复的,而且每个生产阶段上的生产劳动也不再是完全重复性劳动,加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科技信息成倍激增,层出不穷的新知识不断取代旧知识。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教会学生今后要掌握的所有知识,但一定要培养其再学习的能力。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需要多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是否具有不断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会学) ,比掌握多少现有的知识( 学会) 更为重要。

( 二) 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建立科学、优化的课程方案。

第一,课程设置上应体现保险精算与相关学科的融合,体现大金融的内在逻辑性。金融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比较严密和完整的基础体系,学生只有掌握了先进的金融问题分析工具和严谨的金融理论功底,才能在保险精算学系列课程中理解金融保险领域中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因此设置一套规范的理论及应用课程十分重要。学生不仅要学习保险精算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围绕经济、技术和社会政治等方面进行调整和综合,强调保险精算教育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创造性。这一系列的课程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金融学、保险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解,拓宽他们专业知识的视野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程的设置要注意知识的连贯和合理性。保险精算专业中每门学科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不同课程之间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和逻辑关系。我们不仅要因为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而将它列入教学体系中,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到这门课程应该放在什么阶段开设,掌握这门课程的内容需要准备哪些专业知识等问题。如果教学的前后顺序安排不当,教学质量和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 三) 建立高水平的保险精算实验平台。

由于我国高校保险专业建设的历史较短,且人才培养与保险实务的发展有较大差距,同时,保险机构对高校保险专业建设又缺乏良好的反哺机制,保险公司不能有效解决在校大学生的实习需求,学生很难完全了解保险实际业务的操作流程,导致缺乏对保险的深刻掌握。鉴于我国高校保险专业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以“模拟保险公司”为基本理念的保险专业实 验室建设模式。保险实验室可以模拟保险公司的所有业务包括寿险业务和财险业务的实际操作,为同学们掌握实践技能,提高动手能力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很好的解决理论教学和社会实际需要的矛盾。具体来说,实验室具有的功能有以下几方面。

1、提供保险公司的日常业务与管理的模拟,提供保险公司的日常事务的常规管理的模拟操作。通过模拟保险公司业务运行环节,提高同学们在各类保险机构一线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2、提供各种类型的保险中介人的所有环节的模拟运作,提供各种类型的保险中介人的日常事务的模拟环境和业务操作,可以提高学生在各类保险中介机构经营管理的执行能力。

3、提供保险监管人对保险公司、保险中介人的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的模拟环境与模拟运作。提高同学们从宏观的角度来对保险市场有更深入的了解。

4、提供再保险公司业务环节与日常管理的模拟操作。为同学们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提供了条件。

5、提供各种资格的考试培训环境,可以对内和对外提供高层次地培训。

6、提供其他专业相关课程模拟实验与保险市场模拟实验的接口环境( 如银行保险、保险产品证券化、金融工程介入保险产品的衍生品、保险市场和资金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的整合; 控股集团、跨国公司的风险管理等) 。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工程教育赴美考察团。“回归工程”和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 中国高等教育,1996,( 3) .

[2]杨琳。 大工程观背景下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工程素质的培养[j]。

江苏高教,2006,( 2) .

保险学本科论文篇(10)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现代金融四大支柱之一的保险业,在我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具有“朝阳产业”之誉的保险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保险业对高素质专业保险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长期以来,受传统讲授型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及软硬件条件的制约,在《保险学》传统教学中大都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然而,《保险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如果在保险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忽视了有助于提高专业技能的实践教学,那么培养的保险人才将很难适应保险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保险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当前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背景下,保险人才的培养需要认真贯彻保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加强保险专业技能实践教学。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保险学》课程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一)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有助于实现高素质保险人才培养的目标

为了适应我国保险业发展现代化、国际化的要求,高校保险教育培养保险人才的目标应该是: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扎实的保险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保险业务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注重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机结合。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理论教学,更有赖于科学高效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就是通过专业技能实践、实训、实验等多种教学活动的有机安排和科学匹配,提高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保险实务操作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保险从业人员。

(二)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有助于化解我国保险业人才供求的“两难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保险业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在经济生活各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自从我国加入WTO以及保险业实现对外开放以来,国内保险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适应保险业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保险业对保险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强调其具备较强的保险专业实践技能。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保险学》课程往往过于强调理论教学,实践性教学相对欠缺,教学的针对性不强使得保险教学与保险业实务脱节严重,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较差,这正是导致我国保险业高素质人才匮乏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保险公司“求才难”与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两难困境出现的根本原因。因此,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保险人才的培养应重视和加强理论教学之外的实践教学,着力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实践能力,解决保险公司“求才难”与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两难困境。

二、本科院校《保险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保险实践教学的认识不够

当前,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保险学》教学仍然偏重于“满堂灌”、“填鸭式”的理论教学模式,教师队伍也是以理论教学为特长,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认识不够,这在实际教学中的体现就是专业技能实践教学较为缺乏。一方面,《保险学》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很少被单独设置,即使部分高校设置了保险实践教学,实践目标不明确,实践环节和实践内容的安排多流于形式且较为随意,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另一方面,开展实践教学的硬件设施严重不足,缺乏配套的保险实习基地和实验室。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够以及过于忽视,导致保险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导致保险人才培养效果大打折扣,直接增加了学生的就业难度。

(二)保险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

一般来说,完善的保险实践教学体系是由仿真实验、课程实训、保险调查与实践以及毕业实习等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构成的有机整体。当前,很多本科院校都存在着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不少高校要么不重视实践教学,要么只强调实践教学的少数环节,这既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也受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财力有限的制约。一方面,多数本科院校《保险学》课程并没有专门制定配套的兼具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大纲,所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和内容也主要是根据任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既定的有限学时来制定,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受财力制约,许多地方本科院校保险实验室或实训室软硬件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正常的实践教学需要。此外,目前不少院校与企业建立的校企合作往往流于形式,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进展缓慢,已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也未能实现预期的效果,保险经营机构的相关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保险专业师资缺乏,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缺乏保险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并重的专业教师是地方本科院校保险实践教学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当前,我国不少地方本科院校从事保险教学研究的专业教师大多不是科班出身,而是从其他专业转型而来的。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全面的保险专业教育,也很少有相应的保险从业经历,因此他们的专业理论体系有所欠缺,保险行业的实践经验也极为缺乏。再加上我国特殊的过于强调科研的教师考核机制,教师并不会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这些都严重影响保险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以及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三、加强《保险学》实践教学的措施和建议

(一)转变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实践教学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实行以理论教学为主导、实践教学为补充的教学模式。在当前国家鼓励和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以及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背景下,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为此,高校需要及时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树立起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人才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为此,高校需要多视角把握实践内涵,确立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考虑在校级层面或者二级院系层面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机构组织和实施实践教学。

(二)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制订完善的保险人才实践培养方案。一方面,为了提高保险人才培养质量,高校需要认真分析保险业的发展趋势及保险人才的需求状况,还应邀请保险业的相关专家和精英共同参与制定保险人才的实践培养方案,制定完善的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内容。第二,提高实践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是一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本科院校保险实践教学效果。传授知识固然重要,然而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是高等教育的宗旨所在。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改革现行的讲授型教学模式,多采取“问题导向式”、“案例分析式”、“分组讨论式”、“情境模拟式”等实践教学模式。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情境模拟式”教学模式是指以保险业相关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业务技能等真实情境为依据,利用各种媒介模拟实际环境,由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进行模拟实践活动的一种体验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获得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将学习变成参与和探索的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性和创造性。第三,建立和完善保险实验软硬件设施。与《会计学》、《证券投资学》、《外汇理论与实务》等经济管理类课程一样,《保险学》也可以开展仿真实验教学。目前,不少软件公司已开发出了适合保险实践教学的相关软件,供大学生进行展业、投保、核保、单证管理、费率计算、理赔等众多保险业务流程的模拟实验。通过保险模拟实验,能够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业务操作相结合,有助于解决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脱节的问题。因此,高校需要建立和完善保险实验软硬件设施。考虑到不少高校已建立了金融或管理实验室,本着合理有效利用资源的宗旨,高校只需购买相关的保险模拟软件并充分利用已有的实验设备即可。第四,丰富校内实训的形式。除了课堂实践和仿真模拟实验之外,校内实践教学还有很多其他的形式,如保险知识竞赛、保险辩论赛、保险产品设计大赛、校内保险宣传与校内保险咨询等。丰富多彩的校内实训活动不仅能够增强校园学习生活的乐趣,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五,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拓展校外实训。一方面,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种人脉资源联系企业,与其建立长期稳定、具有实际内涵的校企合作关系,由双方共同组建具有较好实习实践锻炼价值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有良好的平台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另一方面,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暑假或寒假保险社会调查。保险社会调查不应流于形式,也并非由学生无计划、无目的的进行,而是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并给予必要的指导。保险调查的范围可涉及城镇与农村居民参加商业保险的状况及差异、消费者的投保意愿及影响因素、保险产品的营销方式、保险客户对保险服务的评价等。保险社会调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观察社会和认识社会,还能提高学生保险理论与保险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三)重视和加强“双师型”保险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兼具系统理论知识与保险业务实践经验的高水平教师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前提条件,也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应加强“双能型”保险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保险专业技能。一方面,高校应积极创造有利的条件,鼓励和支持教师“走出去”,积极参与保险实践,如深入保险业第一线开展实地调研、到保险机构进行挂职锻炼等,着力提高自身的保险专业技能。另一方面,高校也要采取“请进来”措施,积极引进保险业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能从事教学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同时还应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对专任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帮、扶、带的作用,以提高专任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实践能力。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商贸学院2015年度教学研究项目《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保险学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保险学本科论文篇(11)

近年来伴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作为现代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的保险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伴随着享有“朝阳产业”之誉的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对保险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高标准。但是与已经有几百年发展历史的国外保险业相比,我国商业保险无论在风险管理与保险的产品技术、组织制度、经营理念和文化意识等方面,还是在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与素质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规范经营与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看,商业保险理论知识与实务技能的共同提高是保险业发展的一场持久战。因此,保险人才的培养也需要认真贯彻保险基本理论和实践统一结合,以强化对保险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对保险实务的了解,活学活用方能理论联系实际。

一、《保险学原理》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保险学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损失补偿机制及其运行规律的一门独立学科,作为经济领域里一个系统完善的重要新兴学科,主要研究保险的产生,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保险学是一门学问,必须注重理论的分析、论证与思辨,确立正确的保险理念,构筑科学的保险学理论体系和框架,对保险的发展进行规律概括与理论提炼,是保险学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保险学毕竟是应用层次学科,其主要目的是为保险发展和实践服务。如果保险学的教学效果不能应用于保险实践并指导学生顺利开展实际工作,其教学成果就大打折扣。因此,要创新教学方法,尤其是加强实践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以应用为主的教学方法,力求教学效果能够解决保险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解决实务中具体的问题。

二、《保险学原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

所谓实践教学就是指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把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的环节。目的是配合理论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论运用能力和技术能力、加强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锻炼,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金融行业人员。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实证研究在教学中的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弥补保险学教材部分内容滞后于保险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在《保险学原理》的课堂教学中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是广泛采用案例式情景教学法,并将此方法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即针对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点,由教师首先描述相关而常见的保险实际现象,然后以该现象涉及的保险知识点,由浅入深层层讲解,同时辅之以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寻找答案。最后再以案例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以巩固所学的内容。对于讨论课程,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寻找和发掘典型案例,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将所搜集案例在班级展开讨论。保险理论与具体案例相结合突出了课程教学的实践性、现实性、开放性、趣味性,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活泼,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案例教学法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案例才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通过比较选择,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自行编制了用于教学使用的案例库,案例库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人身保险原则,人身保险合同履行,受益人相关问题,人身保险理赔,财产保险原则,财产保险合同履行,财产保险理赔。这样的章节安排完全根据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针对性强,适用范围较广。

(一)积极开展课堂讨论和情景模拟教学

利用情景模拟等手段,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开展保险新闻及讨论。在课时充足的情况下,每次有意识安排5-10分钟时间,让1-2名学生作保险新闻,并尽可能在一学期里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既可使学生关注保险领域的大事、提升学习保险学的兴趣,又为学生提供了提高表述能力、展示自我的机会。

(二)积极开展课外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保险学进行实践教学最普遍、效果较好的一种方式。利用假期时间,通过社会调查了解保险实际问题,即开阔了学生视野,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让学生在社会环境里接受锻炼,实现从学校到社会“零距离”的教学目标。针对部分章节的内容,开展社会调查。比如在讲述保险市场运作时,可布置相关调查题目,如,“XX地区保险市场调查”,首先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互联网资源进行资料收集,引导学生自行设计问卷内容,通过调查概括和描述某地区保险市场发展的环境和发展状况,分析该地区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再如“XX地区保险需求调查”,要求学生设计需求调查问卷,抽取一定数量的居民、家庭和企业进行访谈或填写调查问卷,汇总并分析调查问卷取得的数据资料,写出分析报告。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通过社会调查,使学生能够初步加强社会、市场的认识,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不定期地聘请保险公司专业人员来校讲座

实践教学存在着两种资源:一是学校内部资源,一是外部资源。要积极鼓励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教师自身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聘请相关产业领域的一线工作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形成交流培训、合作讲学、兼职任教等形式开展教学。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强化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课程教学实际,结合课堂教学的要求,定期安排实务部门专家开展讲座、座谈等活动,对《保险学原理》课程中的一些知识点结合他们自己工作中的具体体会现身说法,是学生加强对理论的理解,同时还能够向学生介绍一些保险业界的最新发展和变化趋势,进一步提高课程学习的兴趣。

三、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教学的重要方面,是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质的重要环节。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对学生进行一种建立在传统理论知识基础上的实践教育,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应用能力和技术能力,能够从事独立的职业活动,毕业生职业定位为保险金融机构的技术岗位或基层管理岗位。因此,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保险专业人才的重要方式。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将不断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孙军业.案例教学[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2]刘子操,刘璐.案例教学在保险课程教学中的推进与设计[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