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小学老师教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3 09:50:11

小学老师教育论文

小学老师教育论文篇(1)

《薛瑞萍读教育理论》一书主要记录了薛瑞萍读十二本教育名著的读书心得,以及结合自己的儿童阅读课程化教学实践写出的教学理念及方法。薛瑞萍老师是一位嗜书如命,并且善于反思与写作的小学语文老师。从她的这本著作里,可以感受到薛瑞萍对阅读教育理论著作的改观,以及对儿童阅读课程化教学的重视。

一、教师要不要读教育理论

薛瑞萍虽然是个“众所周知”的书迷,但在最初,薛老师几乎是不读教育名著的,她将自己“混”得还可以的原因归结为:深厚的文学素养、过硬的教学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质、端正的品行、较强的沟通能力以及较高的个人威信。而它们都与教育名著没有必要的联系。没有教育理论的教学生涯成就了自在潇洒的薛瑞萍,薛瑞萍承认她对教育理论的偏见和局限,但她也认为这种局限是她的优势所在。她读爱读的书,做想做的事,她读的每一本书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她的教学。她在《不读者说》中提到:“不是我不读,而是暂时没有遇到我以为的可读者。”

教师要不要阅读教育理论这个“问题”,对作为一名师范研究生的笔者而言,是毋庸置疑的。从上师范院校开始,我们就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课程,我们逐渐认识了陶行知、陈鹤琴、叶圣陶、苏霍姆林斯基、杜威、洛克等中外教育学家,了解他们的教育理论、教学思想及教学方法,我们从阅读他们的书籍中懂得要做一名什么样的教师,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但是懂得归懂得,我们总有一天总要去进行教学实践,那时候,我们会运用到多少教育理论知识呢?作为新手教师的我们,可能会忙于把一堂课讲好而努力地备课,生怕漏掉了哪个环节,哪还会想到教育理论呢?这是我的疑问。然而,在薛瑞萍的《薛瑞萍读教育理论》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

这本书的序言部分就这个问题做了解答。有关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赖尔认为:“从历史的观点看,实践先于理论;并且,即使在今天,也有很多理论体系指导的理智的实践……”赖尔提出的另外两个论点是:一个很有理论的人在实践中可能会相当无能,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另外,假设理论具有普遍的优先权,将会导致不断地追本求源。由于形成理论本身就是一种理性的实践,因此,假如要理智地形成理论,将需要对先前的理论的指导,而先前的理论也要有更先前的理论的指导,如此循环往复。于是,一批又一批坐在后座指手画脚的人,便开始了无休止的追溯。还有人认为,所有的教学都要依靠理论,理论常常蕴含在教学实践之中;还有人不承认自己有任何理论意识,也拒绝使用理论,但他们无形中已经和理论有着某些联系。可见,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不能任意割裂两者的辩证关系,孤立地强调一个方面。显然,教育理论是否能够提供帮助,这只是个伪命题;而什么样的理论能够向教育实践提供更多的帮助,这才是一个真命题。

二、教师要读什么样的教

育理论

薛老师的朋友告诉她,好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由三块组成:开阔的人文视野、精深的专业知识、相当的教育理论。从此,薛老师开始投入理论书籍的海洋中,并在教育在线论坛发表自己的读书笔记。两年间,薛老师读了近二十本的理论书籍,记录了二十万字左右的读书笔记,从而出版了《薛瑞萍读教育理论》这本书。在阅读了更多的教育理论后,薛老师让理论成为了自己反思的武器,使其来完善自己的教育实践,升华自己的教育智慧。

那么,教师应读什么样的教育理论,什么样的教育理论能向教育实践提供更多的帮助呢?我们先来看看薛老师都读了哪些理论。

薛老师拜读的是中国教师行业中知名度和受欢迎度最高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还有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可以说是这两本书让薛老对教育理论书籍产生了兴趣,并开始主动地、阅读,如洛克的《教育漫话》、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陈鹤琴的《家庭教育》、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崔利斯的《朗读手册》等中外教育名著。薛老师每读一本书,都是在寻找与自己教学理念相契合的教育理论。每每读到与自己的教学理念类似的地方,她都会兴奋不已,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有理论依据的,这让她增强了自信心,也让她更加坚定信念做自己想做的教育。

所以,教师选择阅读什么样的教育理论,首先要明确自己当前的教学状况,明确自己在教学中最欠缺什么,然后再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论书籍。一般师范生都读过“苏大师”的《给教师的建议》,如果能把书中的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起来,相信新手教师们会少些抱怨,减轻些疲惫,会收获更多惊喜和工作激情。

三、教育理论对薛瑞萍儿童阅读课程化教学的影响

薛瑞萍阅读过大师们的经典著作后产生了许多教育感悟,也为她的儿童阅读课程化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笔者通过阅读《薛瑞萍读教育理论》这本书整理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对薛老师教学产生主要影响的观点:

1.无限信仰书籍的力量的阅读教学观

薛老师在读理论书籍之前就开始了儿童阅读课程化的教学实践,当她开始读教育理论后,她的那些实践案例就成了教育理论的有力佐证,同时薛老师也在不断吸纳教育理论智慧、确认并完善自身教育实践的完整过程。薛老师深知培养孩子们读书的习惯和能力是多么重要,课外阅读需要真真切切的“抓”和日不间断的“熏”相结合起来,才能够发挥出巨大的力量。薛老师每天都会拿着一本课外书在教室里读,让学生们看到老师读书的样子;也要求学生们书包里放一本课外书,方便随时阅读;还建立了班级书库,每天早上学生们都等着教师来给他们换书。对于薛老师和她的学生们而言,阅读已然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阅读带给他们充实而快乐的时光,不像现如今的一些错误观念,认为读课外书就是浪费学习、考试的时间,认为读课外书是“不务正业”。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美国教育家施道弗说:“阅读时用于眼球移动的时间仅占5%,其余95%的时间用于思维。”可见,阅读能锻炼人的思维能力。所以,薛老师说阅读能力就是学习能力、生存能力、发展能力。

2.倡导亲子共读的教育理念

薛老师以孩子为媒介,将她的教育思想传到家长的耳朵里、心里,倡导家长们和孩子们一起阅读。薛老师认为,如果自己都不能保证在书桌前坐半个小时,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坚持六七个小时艰苦的学习呢?现如今,在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生活中,父母最重要的责任在于教育,而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B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并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只有父母做到在家里面爱阅读,孩子才能养成阅读的习惯并爱上阅读。

3.心平气和的教育观

薛瑞萍在教一年级时经常会给孩子们听民族音乐,为的是让孩子们静下心来再上课。只有静,才适合读书、适合思考。薛老师讲课声音小而且柔和,并要求学生读书用心并且轻声。薛老师会反复表扬安静看书的孩子,培养学生的平心静气。薛老师认为如何让学生信服教师,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语言要丰富,用语言的优美吸引学生。如何做到心平气和地教育,最关键是要做到日不间断地读书以充实自己的语言,让自己的语言新鲜、洁净、有趣味,学生们才会喜欢你。只有有学识才会受到学生的崇拜、尊敬,也只有学识才会让教师和父母能够心平气和地爱孩子、包容孩子,而教师和父母的平心静气必定也能影响孩子们。这方面,薛瑞萍老师做得极为出色。薛瑞萍老师是一位极具思想的小学语文老师,不仅仅书读得多,而且能够将“心平气和”的教育思想运用到自己课堂中,运用到教学管理当中。薛老师认为,读书使知识和趣味相互融合,见解和品性也依次增长,由此形成的习惯,会渐渐成为性格,最后成为一辈子的心平气和。

薛瑞萍老师在《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中讲述了许多关于带一年级学生的教育小案例,从一个个小小的实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薛瑞萍老师也是不断在探索一条适合一年级孩子的教育之路以及课堂教学秩序管理之路。最终,薛老师找到了最适合的方式,即心平气和地、真诚地与孩子们交谈,与家长们沟通,所以也才有了这本《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问世,好多家长和小学教师,尤其是带一年级的教师读完这本书后,都开始尝试着心平气和地面对学生们,跟随薛老师的步伐,开展教育。

四、结语

薛老师的儿童阅读课程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长期的引导、学生的日积月累、家长的积极配合,阅读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孩子们在儿童阅读课程化的道路上必将硕果累累。而教师能做的和最该做的,就是激发、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和品位。真正的阅读要从儿童开始,所以,笔者希望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尝试着从一年级开始坚持日有所诵,每天都能诵读经典。从某种意义来讲,让孩子热爱阅读,就是让孩子热爱生活,就是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打上明亮的底色。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是对学生进行基础教育,这比取得多少成绩分数更为重要。如果小学语文教师们真正开始实践儿童阅读课程化的教学,请记住这句话:我爱故我行,行行重行行。身为语文教师,只有你爱这种教学模式,你才能有信心和耐心一直做下去,愿我们语文教师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自己又热衷的阅读教学模式,守望书香,行你所愿。

参考文献:

小学老师教育论文篇(2)

一、 转变传统观念

(一)打破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

人类的认识过程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因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包括认识和实践两个最基本的方面。“教学过程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同样也包括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也就承担这两个方面。然而,现今的高职师范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师教学方面均强调理论教学,理论课程比重较大,教材与普通高校本科生、甚至研究生教材一致,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深广度,科研也着重于理论知识的细致剖析。同时教师纷纷注重提高个人理论知识。在课堂上单一地讲理论,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离“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越来越远!

西方先进高职教育经验给了我们许多提示:澳大利亚TAFE学院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教室即实验室,实验室即教室,学习环境就是工作环境或模拟工作环境,课堂教学以提高能力素质为原则,纯理论的课程较少,基础课更是以够用为度”。德国“双元制”学员大约“60%是专业实践课程,40%是普通教育课程”。加拿大社区学院的“教师分为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主要来自附近公司、 企业 里的研究人员和大学的教授”。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附件中也明文规定:“三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两年制专业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30%”。

由此可见,适量的实践教学是符合高职教学特点的。在实际教学中,高深的纯理论与太难的教材也很难被绝大多数的高职学生所接受。相反,依语文教育专业特色而定的实训课深受学生喜爱:如教学法、演讲与口才、三笔字、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师口语、见习、试教、毕业实习、教育学和心 理学 等等。事实证明,着重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高职教育应该走的是理论和实践平等对待之路。

(二)由精品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

扩招后,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迅速增加,从2002年145万到2007年495万。而教师人数和教学资源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精品教育的神话被打破,高职教育由精品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成为必然,而大众教育的特点之一就着力于培养众多熟练的高级技能型人才。高职生并不需要非常高深的理论和很强的科研能力,更多应注重方法的学习和运用,毕业后能很快上岗操作。就师范生而言,他们在大学中如能系统的学习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教学技能,上岗后就能很快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比如识字是小学教学大纲的重要内容,如何教会小学生认识并识记生字呢?方法是很多的,人们常用的有加一加、减一减、画一画、拼一拼、换偏旁、编儿歌、找朋友(组词)、编谜语和说成话等。我曾见过一位小学老师用“王先生和白先生同坐在一块石头上,打一字谜”的方法教学生识记“碧”字,形象生动,小学生很快就能记住且印象深刻。实践教学就是要将这些方法传授给大学生,适应大众教育的特色。

(三)增强以就业为导向的意识

单一化的 发展 方向与多样化的人才需求的矛盾,从全国来说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需要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全国学历整体水平的升高,大专生教小学、本科生教中专、研究生教大学已成为普遍现象。据我院2006届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统计显示:56%的大专毕业生在各市(镇)、乡(村)教小学。当时,在各地招考教师时,台山、恩平和开平等地均只考语文、数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给高校传递一个错误信息:单一的学好专业知识就能应付实际教学。其实不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字体、 音乐 、画画、舞蹈甚至表演等综合素质。“在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美术的直观形象功能、音乐的熏陶感染功能,也可以利用 计算 机 网络 搜集信息的功能来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曾听过《画风》一课,让我感触很深。老师唱着《小草歌》中“春风啊,春风啊,你把我吹绿”作为导语,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快从诗歌、歌词、成语和现实生活中去找风。老师顺势提问:“既然风能唱出来、说出来,那能画出来吗”?学生也争先恐后地讨论起来。这堂课不但让学生感受风的独特魅力,也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课堂教学效果很好,这都得益于老师生动形象的演绎。这位老师在课后解释道:读中师时,学校开设的舞蹈、音乐、画画等课程培养了其各种技能,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都说小学老师是万金油,什么都要懂一点,要办出有特色的语文教育专业,在就业竞争中取胜,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是不可少的。事实上,也不是所有师范生毕业后都能去当小学老师,我院2006届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生中就有30%从事文秘、广告设计等非师范专业工作。所以,在培养一定文化素养的前提下,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实践“双证书、“多证书”的教育理念,也能获得就业机会。  

二、深化教学改革的几点新运用

教师口语、三笔字等常规实践课,采用了理论和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备受学生喜爱。那么古代汉语、 中国 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专业主干课程如何发挥其较强的理论优势呢?首先,更换教材,一味讲究高深理论的本科教材与高职 教育 的目标不一致,应更换为高职高专版的教材。其次,采用案例教学法。所谓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它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教材,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就拿外国文学来讲,教师可将小学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全部外国文学作家作品收集分类,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讲解。列夫·托尔斯泰是外国文学必讲的作家,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也选取了他的《七颗钻石》、《跳水》、《穷人》和他的传记节选《列夫·托尔斯泰》。将这些作品放到大学课堂,让学生提前找些资料上台来分析,以此展开讨论。或者将小学课文相关教案带入课堂,同学们自找资料,对作品进行分析。事实证明: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相比对学生学习的作用最大,对学生学习存在的缺点最少,最令学生满意,而且是学生最希望老师采用的。再次,强调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师范专业课的理论性较强,就拿外国文学来讲,对作品的分析就牵涉到文艺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 哲学 、 历史 和地理等相关学科理论性强。如能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现实生活,课堂也将变得丰富多彩,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近年来,校园犯罪案件屡见不鲜,在校大学生由于心理承受力差导致性格分裂而杀人,从马佳爵、敖力到赵承熙,这些血的教训让我们痛心不已。俄国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中塑造了在校大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由于贫穷导致性格分裂,制造出“平凡人”和“不平凡人”的荒谬理论,而残害了两个老太太。如能将书中的事件与现实生活中的案件有机结合,做到从作品出发,深入挖掘作品深意,同时跳出作品,用理论指导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关于课程改革的两点建议

“课程是规定以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来培养新一代的问题,它是随着社会的 发展 而演变的,它反映一定社会的 政治 、 经济 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 科学 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 规律 的制约” 。随着时代的进步,高职师范类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

(一)强化“文学文本解读”课

小学老师教育论文篇(3)

取得成绩:经过资格审查、论文评审、现场设计教案、现场答辩我被评为xx年xx区首届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

2、被评为xx年xx市骨干教师培训班优秀班干部,论文《大课间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被评为优秀论文。

3、我校还被评为xx学年xx市中小学优秀体育科组,xx年xx市xx区中小学体育科教研工作优秀科组。

促成目标达成的因素:

1、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

2、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长期有效开展,不断调整形式使学生始终全身心投入。

3、体育科组老师们团结协助,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使得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工作感受:

在紧张的学习中教育思维、教学智慧得到启迪和提高!在忙碌的工作中享受与同事共事的和谐相处!在苦乐并存的体育活动中享受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喜悦!

以下是xx学年自己在教学实践、研修培训、示范带学等方面的工作总结。

一、规范课堂常规,提高课堂效率

良好的课堂常规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本学期我严格执行《xx市中小学体育课堂常规》,在规范了课堂教学秩序的同时,我还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穿插趣味游戏进行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激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防止了学生意外受伤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课后反思,提高常态课的质量

常态课是教师教学水平的真实反映。本学年,我特别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通过对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语言运用、教学效果达成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反思和记录,以此促进自己发现问题、改进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常态课的质量,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一年来,我发现自己在教学设计、驾驭课堂能力方面都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精神面貌、纪律性和学习效率同样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在体育研讨活动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xx学年第一学期,我校分别接待了xx省xx市xx区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班以及xx年xx市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员到校开展体育研讨课活动,上课老师广东省名师工作室xx市实验小学的杨xx、xx区、xx市的体育骨干教师。我带领体育科组做好了相应的调课协调,学生的礼仪、心理教育,场地等方面的布置,为到校上课和听课的老师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所有上课教师都对我校细致周到的接待工作业,以及学生表现出的良好课堂常规和扎实的体育技能体能素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其中,我的导师杨xx老师上了一节内容为障碍跑的三年级体育研讨课,课堂上杨老师以他风趣幽默、多才多艺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全体学生。杨老师通过和学生进行各种民族舞蹈的模仿学习中进行叫号赛跑的游戏练习,让学生在轻松的音乐和欢快的舞蹈中进行反应和障碍跑技术的训练,学生学得高兴也玩得高兴,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在绕障碍区的技术。在研讨中,杨老师和我们进行了课后的交流,对于如何有效进行异地教学和如何与学生拉近距离的技巧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好的建议。我们也向杨老师汇报了近段时间各自的教育教学和研修培训等工作,大家的工作都得到了杨老师的肯定,为更好地开展下一步的研修工作提供了指导。

四、参加示范带学,共享培训成果 xx年11月6日,我参加了在xx区xx一小召开的由xx第二师范学院举办的xx年xx市基础教育系统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小学名教师示范研讨课,上课年级是五(4)班,上课内容是快乐篮球:原地低运球。在课堂中,我真实地感受到xx一小学生的纯朴和天真,也感受到学生的文明有礼,在体育课中学生显示出非常好的身体素质。我在毫无时间和学生交流的情况下就进行异地的教学,是对自己一次新的考验,在自己的循循诱导下,学生很快进入状态,我也融入到学生的积极快乐学习当中,不知不觉中一节快乐的体育课就结束了!感谢xx一小的学生们,让我又一次得到很好的磨炼!让我在教学经历中多了一份难忘的经历,让我在难忘的经历中得到成长!

2、历时一年的xx年xx市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班顺利结业,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但对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进行强化培训,还进行了教学设计、课题申报与研究、大课间设计与组织、课堂教学实践操作、听课与评课等方面的内容。由于我学习认真,并协助导师顺利完成各项培训工作,被评为优秀班干部,论文《大课间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被评为优秀论文。

3、xx年5月4-10日,参加了由xx第二师范学院组织的xx市基础教育系统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工程”小学名师培养对象赴xx省xx市的跟岗学习。学习期间,我聆听了xx市xx区教育局副局长赵xx关于(做一个从容智慧的老师),xx市外国语学院院长洪xx教授的关于(如何撰写论文和调查问卷)的专题讲座,以及到杭州市行知小学钱xx校长(特级教师)工作室的跟岗学习。在跟岗学习过程中,我认真聆听了行知小学6节体育课,5节学习班学员的研讨课,自己也上了一节研讨课。在特级教师钱校长的指导下,我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对教学设计一次又有一次进行修改,最终形成上课教案。每次参加培训和上完示范课后,我都认真进行自我总结并和科组的体育教师一起交流学习,从xx跟岗学习回来后,我还在全校教师培训学习上以《让我们拥有从容智慧的教学生涯》为题作了深入的学习分享交流,把培训学习和异地教学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同交流,我的一些心得感受得到老师们的认同并有所触动,取得了良好的交流学习效果。

五、以研促教,在研中发展

本学期,我校子课题《快乐实效的大课间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研究》进入结题阶段,我作为子课题负责人之一,根据总课题组的要求把实验过程中积累的素材和数据进行整理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上交总课题组,并顺利通过了总课题专家组的解题验收。另外,xx年9月24日(星期二)下午4:30分,我个人申报的xx年xx区教育科学“xx”规划课题:《口诀教学法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开题论证会在我校综合电教室隆重举行。课题组成员由林xx(总务主任)、潘xx(体育老师)、杨xx(教导主任)、邓xx(卫生老师)四位老师组成。学校非常重视本次开题论证会,精心布置会场,认真准备会议资料。为使课题研究得到专业的指导,各项研究工作能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学校诚挚聘请了xx区教育发展中心培训部李xx部长,xx区教育发展中心体育教研员莫xx老师,xx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办公室李xx主任(广州市中小学体育教研会副秘书长),海珠区凤江小学田太锋副校长(广州市中小学体育教研会小学中心组成员)担任课题组指导专家,并由莫xx老师担任专家组组长,李部长在会上宣读课题立项书并为曾xx老师颁发立项证书。

开题论证会由黎xx副校长担任主持,杨xx校长致欢迎词并作总结发言。曾xx老师向与会的领导、专家、老师们作了《口诀教学法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重点对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课题核心概率、研究方法和步骤、预期成果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课题组成员分别认真回答了专家提出的问题,通过对课题相关问题的交流探讨,使课题组的老师们茅塞顿开,廓然开朗,对课题研究方向、目标和内容等更加清晰、明确,对科研理论知识有了的了解,同时也进一步完善课题实验方案,为取得良好的课题实验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参加我校开题论证会的有xx年xx区教育科学“xx“规划课题体育学科已立项课题的负责人,xx区小学中心教研组成员,以及新港中路小学全体教职员工。本课题已按照计划开始了一学期的实验研究,各项工作如期顺利开展。参与课题实验,促进教学技能的提高,也促进老师们专业成长

六、撰写科研论文,提高科研能力论文获奖情况。本学年,我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级各类体育评比,在竞赛评比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其中,我撰写论文《走体育科研之路,促教师专业成长——浅谈一线教师开展体育科研策略的探讨》荣获xx年xx区小学体育论文评比一等奖,xx市中小学体育论文评选三等奖。积极撰写、修改论文参加省、市、区的论文筛选。13学年第二学期,我撰写的论文《实效大课间提高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研究》被省选上参加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报会并荣获三等奖。据了解,我区只有4篇论文入选,而xx市有43篇论文入选,全省报送100篇,能参加如此高层次的论文报告会,实属难得。

2、情况。论文“击剑运动在中小学开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xx市击剑传统项目学校为例”发表在部级刊物《运动》(cn 11-5651/g8,issn 1674-151x)杂志xx年10月第75期;论文“大课间提高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发表在部级刊物《青少年体育》杂志(cn 10-1081/g8,issn 2095-4581)xx年1月第9期;

3、xx年9月,主编xx市xx区xx路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击剑》教材。

七、积极组织课余训练,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的平台

本学期,我继续利用课后业余时间组织学校击剑队开展训练,同时也关心田径队的训练比赛工作。训练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下午4:10—5:30。在我长期系统有效训练下,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又有了提高。以下是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取得的成绩统计如下。

(一)xx年粤港澳击剑公开赛,刘xx荣获儿童甲组男子佩剑个人第二名,刘xx荣获儿童甲组男子佩剑个人第五名,戴xx荣获儿童甲组男子佩剑个人第七名,张xx荣获儿童甲组女子佩剑个人第二名,邱xx获儿童甲组女子佩剑个人第六名,刘xx、刘xx、戴xx、李xx荣获儿童甲组男子佩剑团体第二名。

(二)xx年海珠区中小学生运动会小学田径比赛,学校荣获二类学校团体总分第四名,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历史好成绩。潘xx、曾xx是均被评为优秀辅导老师。

(三)xx年海珠区中小学生游泳锦标赛,我校荣获团体总分第九名。

(四)另外,还组织学生参加xx年海珠区中小学生羽毛球、武术锦标赛,让学生得到锻炼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并获得较好的成绩。

八、开展体色群体工作,丰富师生课余文体生活坚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

坚持抓好广播操、自编操、大课间、冬季长跑等体育活动,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为充分发挥新操场为师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功能,进一步提高师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我们继续坚持在组织学生进行操后的长跑和跳绳练习。并以音乐激发学生的激情,定期调整长跑的形式,增加花样跳绳、定时跳绳等,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丰富锻炼的内容与形式,发展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2、举办“快乐运动,健康生活,活力校园”精彩校运会

xx年12月6日,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本次校运会适逢建校20周年,特别有意义,学校还邀请了退休老教师、社区的领导和家长代表参加了庆典。

8点35分,本次校运会的入场式正式开始。在国旗队、校旗队和彩旗队的引领下,全校18个班级方阵列队迈着整齐矫健的步伐走到主席台前。他们高喊班级口号,或以横幅表达共同的誓言,或变化队形拼写组合心中的祝福,或以舞蹈、武术和各种才艺展示,可谓造型新颖、创意十足。

这是一个展示学生风采与团队精神的舞台,大家都鼓足了劲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这些成绩背后凝聚了每位同学的积极准备与不懈努力,从学校领导到每位同学,从前期准备到后期总结,体育精神在这里得到了广泛的发扬,大家的风采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本届运动会增加了亲子跳大绳比赛项目,在比赛过程中每一组家庭都能通力合作、赛出了水平,有效地促进了家庭的和谐和家庭共同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这项活动还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经过一天的拼搏,运动员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全校一共有57人次打破学校纪录,其中田赛21人次,径赛36人次,100米13人次,200米6人次,接力比赛有17队破纪录。没有参加比赛的同学都能在老师的组织下,文明观看,还不时地为运动员呐喊助威。

校运会既是对我校学生体育活动的一次大检阅,又是对全体师生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的一次集中展示。在运动会中,我们看到了井然有序的工作,看到了奋力地拼搏、激烈的竞争,看到了喜悦的笑脸,还听到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更看到了师生之间精诚合作、共创佳绩的良好氛围。

本届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全体师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了师生团结一致构建和谐校园的责任感和决心。在这背后,蕴涵着杨校长和各行政的统筹规划,蕴涵着体育老师的精心筹备;这背后蕴涵着老师们的组织训练,更蕴涵着全体运动员的积极参与和出色发挥,充分体现了“快乐运动,健康生活、活力校园”的校运会主题。

3、开展一年一度的全校性跳绳比赛

xx学年的第二学期,我校在5月到6月期间举行了主题为“跳出精彩,跳出活力”的全校性跳绳比赛。比赛分为一至四年级进行1分钟比赛,五六年级进行2分钟比赛。经过体育课中的初赛,各班选出男女前六名参加年级比赛,决出年级前六名,评出男女水平前三名,并对积极参与,成绩优秀的班级颁发优秀组织奖,本次跳绳比赛共有10人打破跳绳的最高纪录。通过组织跳绳比赛,促进了学校“阳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同学们的课间体育活动, 加强各班之间的体育活动交流,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及体育兴趣爱好,提高学生跳绳的技巧和身体素质。

九、存在问题科研理论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2、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与课后反思。

3、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运动知识的传授。

十、展望新学期的工作继续密切关注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安全问题,定期检查体育设施,做好维护工作。2、继续开展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做好课题的结题工作。

3、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重视技术教学,重视意志品质的培养。

小学老师教育论文篇(4)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是我们中职幼儿教育专业所选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的特征是理论教学要与实践达到充分的结合,使教学与幼儿教师的岗位尽可能的对接,以提高学生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从而胜任幼儿教育工作。为达到这样的教育目标,结合我校学生特点和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实际,我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灵活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

一、创设幼儿园教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校幼教专业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个性张扬,喜欢专业技能课,如舞蹈、琴法、唱歌、美工制作、舞台表演等,对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不感兴趣;在思想观念上也存在认识偏差,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学好专业技能课就能当好幼儿老师,从而忽视幼儿教育专业理论课的学习。为转变学生的这种不正确的认识观念,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我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幼儿园教育案例,根据案例提出思考问题,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分析案例,来使学生明白学习教育理论课的重要性和有趣,同时制作画面优美,佩带动感视频和音乐的课件来吸引学生,感动学生。

案例:关于蛇和青蛙的提问。一名教师提问小朋友:昨晚外面下了一场大雪,小狐狸、小兔子、小松鼠等可爱的小动物都出来在雪地上画了很多幅美丽的图画。那么蛇和小青蛙为什么没有出来画画呢?一名男生回答:小狐狸、小兔子、小松鼠他们的妈妈很有钱给他们买了带毛的衣服,它们不怕冷就出来了;而蛇和小青蛙他们都没有带毛的衣服,太冷就没有出来。老师很生气说:你怎么这么笨,不知道蛇和小青蛙已经冬眠了吗?根据该案例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这个老师的教学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错在哪里? 找出该幼儿老师所犯的四个错误,并分析为什么错了?学生热情很高,能找出明显的1-2个错误,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该幼儿老师没有学好幼儿心理学和幼儿教育学,错误一:不懂得幼儿思维的特点,幼儿是根据生活经验来思考问题的(冬天小孩子需要穿厚厚的衣服才能出来,推理认为动物也像人一样冬天需要穿厚衣服才能出来玩);错误二:不懂得暗示的心理学规律,消极的心理暗示(骂孩子笨)会给孩子带来非常不好心理影响,积极的心理暗示会给孩子带来如何好的结果;错误三:不懂得教育理论,直接打击孩子的自信心(骂孩子笨),不会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引导和鼓励;错误四:扼杀孩子的好奇心,直接把问题的答案告诉孩子,使孩子不能学会探究知识,不能学会在思考中获得问题的答案,经常直接把问题答案告诉孩子的结果会造成儿童大脑懒惰,不愿思考,依赖他人给予答案。

从上述分析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学习幼儿教育专业理论的重要性,结合当前幼儿园教师队伍发展情况(举北京方庄三幼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只有学好幼教专业理论的幼儿老师才能成为最优秀的幼儿教师。

二、引入幼儿园教育活动实例,讲授理论

中职学生的特点是不喜欢枯燥的理论教学,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枯燥的理论教学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实践结合起来,我在理论教学中引入大量的幼儿园教育实例,如在讲授《幼儿园教育目标》一节中,我引入鹤立幼儿园超前教育的例子,层层分析是否符合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否符合幼儿园智力教育目标,并引发学生思考当前幼儿家长一味让孩子学习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幼儿园的教育目标等。为培养幼儿自信心及如何培养幼儿自信心,我引入“母亲与家长会”的案例,让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培养孩子自信心。

案例:母亲与家长会。第一次幼儿园开家长会,老师批评了孩子。说孩子有多动症,请妈妈领孩子去看医生。老师说别的孩子能坐住10分钟,而她的儿子最多坐住2分钟。妈妈很伤心,回到家儿子还问妈妈,老师表扬他什么了。妈妈只好说老师表扬了,说你以前最多能坐住1分钟,现在能坐住2分钟了。希望以后更好。孩子很高兴,第二天又去幼儿园了。小学的第一次家长会,妈妈去了。老师把妈妈留下来说,你的儿子是不是应该换所学校读书,妈妈问为什么。老师说,你的儿子考试全班倒数第2,去看看医生吧,做各智力测试看是不是弱智。妈妈伤心极了,幼儿园的标签是多动症,小学的标签是弱智。妈妈回到家没有吃饭,儿子走了过来等着妈妈批评。妈妈却说,孩子,老师没有批评你,只是说你的问题就是太粗心,如果你学习能细心些,至少能超过你的同桌,他是第27名。孩子听了这话眼前一亮吃了两碗饭,第二天很早就上学去了。初中毕业前的家长会,还是妈妈去了。会后老师没有把妈妈留下来,母亲急了去找老师问孩子的情况。老师说你的儿子很不错,有潜力,如果运气好也许能考取重点高中,妈妈终于开心地笑了。儿子来接妈妈,妈妈对儿子说了老师的话,儿子很争气不仅考上了重点高中,后来又考上了清华大学。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该案例配合音乐让学生通过读感动得流泪,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最正确和有效的?学生讨论,发言很积极热烈,然后教师让学生模拟表演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教育情境剧。

三、学生模拟幼儿老师,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正确适用教育理论

为使学生真正掌握幼儿教育理论并学会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教育理论,教师出题目和标准,要求学生自编幼儿园情景剧在课堂上展示,一个或两个学生演“幼儿”,一个学生演“幼儿老师”,展示该“幼儿老师”的教育策略,然后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该“幼儿老师”的“教育”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教育原理。

四、分组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网上查找资料,形成小组研究短文,开展小组竞赛

小学老师教育论文篇(5)

老师教学态度严谨,从教二十余载,备课一丝不苟,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教学实践中,她注重学生动手、动口能力的培养,适时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达到在义务教育过程中普及数学常识的目的,老师非常注意收集和整理生活中的数学,因此,在她的课堂教学中,有关数学小知识、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谜题、趣闻佚事等,信手掂来,教学语言生动有趣,深受学生的喜爱。她任教的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高,数学成绩优良。刚刚过去的年,她任教的初三⑸、⑹两个教学班,在中考中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本校同年级中列前两名,两个班的平均分都超出区平均分达到了30分以上。

作为一名基础数学教育工作者,老师认为:应该向学生宣传和普及更多的数学常识,通过生活中的数学和数学的研究,向学生们展示数学的奥妙。为此,她通过自己的广泛探究和深入钻研,收集和整理了一系列适合于初中学生知识水平的生活数学实例和经典数学趣题,拓展课堂教学,通过向全校数学爱好者举办了题为《数学趣话》、《奇妙的数学》、《数学未解之谜》等数学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及数学未解之谜,与学生分享数学学习心得,探讨数学的奥秘。在她的引导下,不少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积极而深入地思考数学问题中蕴涵的规律。年度,在市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成果评比中,老师指导学生林悦挺写的论文《配方也可以这样完成》获一等奖;年度,在市新课程初中教学优秀优秀教学作品评选活动中,老师指导黄钲贤同学撰写的小论文《学了就用,乐在其中》、李英豪撰写的小论文《面积问题的新解法》均获二等奖;年度,她指导林森同学撰写的小论文《奇妙的数学现象》又获得了新课程初中教学优秀优秀教学作品评选二等奖。因为指导学生成绩突出,老师每次都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风趣幽默的教学艺术,让老师的数学课堂教学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取得了优良的教学效果。但是,罗老师并不满足于现状,她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的课题研究,认真学习,努力探索有效课堂模式,教育教学以及教学科研能力都有了新的进步,教育理论水平也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日臻完善。年至年间,老师就参加了区数学教研室的“中学数学测试讲评课的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小组,她认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主动承担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操作,成为了课题组的骨干分子。她与课题组成员共同撰写的教研论文《中学数学讲评课模式的构建和实验》发表于年月的《教学研究》,并荣获第四次全国数学教育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年至年间,她先后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课题“区域性学校改革研究”和区教育局课题“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研究,成为了课题的研究的主要成员和骨干力量。年月,在市第二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中的她的教学设计“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实施课例荣获优秀成果奖。特别是在年义务教育基础课程标准全面实施以来,老师认真学习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教育理论,深入实践义务教育基础课程标准的理念,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变革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她的课堂教学焕发了新的生机。通过实践中的反思和积累,老师的教学及教育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在教育教学以及科研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她参加或主持了多个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期间撰写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论文和结题报告等,多篇次在各级各类的评比中获奖或发表。年她撰写的《谈〈数学课程标准〉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一文分别在区教育学会和在市教研活动中进行了宣读,该文章文发表于《教研》年第期,并在区教育学会的论文评比中获奖。年月在“区域性学校改革研究”课题中期总结活动中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课例分别获一等奖。年,老师参加市数学教研室“实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研究”的课题,成功地申报并独立承担了子课题“课堂合作学习方式的探究”的研究。年月,在市初中数学课题组活动中作了“课堂合作学习方式初探”课题研究情况报告的课题研究交流;年月又以《合作学习,整体评价,共同发展》为题作了课题中期总结发言。该子课题以“合作学习,整体评价,共同发展”为题的结题报告获市年课程标准实施成果评比二等奖,相关成果《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效果》和《一堂超时了的公开课》分别获市初中数学教学论文二等奖和区优秀教学案例评比中获一等奖。年——年间,老师成功申报了区“十五”课题“数学的文化价值对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年的教学课例“一元一次不等式测验讲评课”分别获区和市数学教学课例评比一等奖,年撰写的该课题的结题报告获获区“十五”教育科研立项课题成果评审二等奖。

老师乐于与老师们分享自己的教学成果,积极承担各级各类公开课、研讨课。年月承担市数学教学公开课“一元一次不等式测验讲评课”获得好评,该教学课例在年市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案例评比中获一等奖。年老师上传华东师大版七至九年级数学教材“初中阶段数学教学设计系列”获区学科资源库建设项目优秀学科资源奖;年月老师在湖北荆州举办的全国“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及其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初中第五次研讨会上讲授了一节“用频率估计概率”的研究课,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老师还积极参加综合时间活动,年她根据自己的教学活动实践撰写的“数学在生活的应用”一文,获市年市中小学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征评二等奖。罗老师还经常在市骨干教师教育研讨会、区数学教师上进行专题发言,她多次担任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对初中数学的继续教育培训的授课教师,与老师们分享她的教学心得。因教学教研工作成绩突出,年月被聘为区初中数学教研员,年月又被聘任为市第十四届特约教研员。

二、严格自律,以身为表,教书育人,总根于爱

老师自觉加强政治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和党组织生活,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法从教,培养了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极高的思想觉悟。她能够有效地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努力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在教学教育工作过程中,老师尊重爱护学生,把满腔的爱倾注在学生的身上,从来没有体罚、变相体罚、挖苦和讽刺学生的现象。在向学生们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全方位帮助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她的眼里,没有差生,只有差异。从教二十余载,罗老师先后担任了年班主任和年的级长工作,她努力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激励他们乐观的生活态度,从而身心健康的成长。学生黄某,好勇斗狠,成绩较差,老师就利用他爱好体育运动的特点,经常与他一起运动,从共同关注的话题切入,与他逐步深入的谈心、交心。初三时,那么好动的他患了胯骨部神经性骨膜炎,要柱拐行走。在罗老师的引导下,全班同学的共同关心、爱护,让该生保持了良好的心态和战胜病魔的信心,身体康复了,学习成绩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王某,家庭经济较困难,轻微自闭,还有小偷小摸的不良行为,罗老师在她的整个初中学习过程中开展了长期的“润物细无声”的帮教活动,在爱的教育下,该生逐步改变了心态,日常行为也得到了有效的修正。毕业后,她常常在电话里用快乐的声音向罗老师汇报近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她循循诱导,不厌其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觉性。有一次,学生吴某不小心摔伤了腿,住院治疗,整整半个月时间,她每天晚上都到医院为他辅导功课,感动了该生,也感动了老师和同学。她每天第八节课后,都有意识地留在班级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困惑,进行沟通和辅导。

一直以来,老师都与学生们有着良好的沟通,她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才,只要我们老师倾注满心的爱,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拥有自己的一片蓝天。

三、顾全大局,任劳任怨,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老师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树立了“校荣我荣”的工作观念。对学校的各项工作安排,她都能从大局考虑,愉快的接受,高质量地完成,从不分份内事还是份外事。

小学老师教育论文篇(6)

一、名师工作室诞生的背景

教育的不均衡性体现为教育在全国各地有着差别,就是在一个市、一个区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各种教育资源不均衡,由来已久,在某种程度上而言高考制度加剧了这种不平衡性,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日益突出。

陕西省西安市从2012年在城四区试点“大学区管理制”,2013年3月在全市实施。在区县域中小学中,以一所优质学校为龙头,联合3~5所同一办学层次的学校组成一个大学区。大学区内实行“学管理、统一共享设施、统一安排教师、统一课程资源、学活动、统一组织备课、师培训、统一质量检测、统一评价激励”,让所有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在学区内通过一定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及考核评估措施,搭建交互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实施优质学校对薄弱学校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上的指导与帮扶,以及教育设施设备、师资和生源的均衡分配,从而缩小区域内学校间的差距。

二、西电实验小学大学区英语名师工作室的成立

陕西省西安市西电实验小学大学区名师工作室基于上述背景,在2012年3月成立。由三所学校组成:陕西省西安市西电实验小学、陕西师范大学大兴新区小学、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劳动路小学。“名师工作室”主要成员为三所学校英语教研组长,以及教学成果显著的中青年教师。大学区教学管理以发挥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的示范辐射力量,带动学区英语教师成长为目标,稳步推进学区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一年多的运行,在完善大学区大教研组管理和建设,促进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扶持和提升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结合自己学区的实际情况,以品牌活动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大学区的英语教育教学工作,提升学区英语教育教学水平和效果,名师引领、全员参与、互相提高,使教育教学工作落到了实处,受到了专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和大力推广。

三、具体做法

1.加强相关政策的学习,领会吃透精神

认真研读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规划,确保方向明确;认真学习、领会西安市教育局推进大学区建设的文件精神,明确任务,有一个清晰的理念,作为建设的指南;收集、整理相关材料,研究相应的建设思路和举措,尤其学习和借鉴友好学校的经验。

2.强化调查调研,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学目标

加强实际调研,了解了西电实验小学学区各成员校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各学校教师队伍状况、学生生源状况、教学管理等做翔实的了解,做到心里有底。

3.工作室机构建设逐渐得到完善,工作室管理机制基本理顺

确定了工作室成员教师名单,进一步明确了各人工作职责,不断摸索尝试工作室的活动管理和运作机制。

4.积极协调,多途径抓教师队伍建设

(1)把学区英语教师交流作为工作重点,对学区老师做了更细致的了解,为做好均衡调配打基础。交流以相互听课、学区赛教、座谈会、外出观摩为主要活动,增加教师的互相了解,互相认识。一年多来,派出三所学校英语老师参加了各级各类观摩课、培训课13次;“名师工作室”8次亲临学区授课现场,直接掌握研讨情况,带动教研组老师开展议课评课,及时进行指导交流。“名师工作室”的生动实践,有效拉动了整个学区教师的快速成长。

(2)学习优秀经验,在交流中增加与外校教师同行、专家和教授的了解和沟通。英语名师工作室老师于2012年10月前往山西省太原市参加了“第六届全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这次观摩研讨会上,四位老师听取了观摩课17节,参与专家报告两场,参观了大学基地,并利用休息时间参加了一场交流讨论。通过认真地参加这次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老师的眼界得到了扩宽,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3)着力培养年轻教师,让人人成就“名师”。学区各英语组针对新上岗教师采取措施,积极辅导,做好传帮带工作。本着“发挥老年优势、引导中年骨干、培养青年教师”的原则,大学区英语工作室开展了“搭档小组集体备课系列活动”,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了改变创新,由老、中、青结合成三人备课小组,“老带青、青促老”,使更多的年轻教师切实体验备课的基本原则、规范过程、操作方法,以“互帮互助”的形式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有7位英语老师被相继评为“第十大学区优秀教师、师德标兵”。

5.设立共同研究课题,鼓励学区老师进行自我发展规划

西电实验小学英语组、陕师大大兴新区小学英语组积极开展浸入式英语课程教学研究。劳动路小学英语组也相继开展了“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研究”的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并于2013年6月顺利完成市级小课题结题工作,并再次申请了新课题。2012年11月,西电实验小学英语组与劳动路小学英语组参与研究了“新课标形势下小学英语网络作业形式探究”的“十二五”规划课题。经国家相关部门严格审核,双双被中国教育学会英语专业教学委员会授予“部级英语十二五规划课题陕西省首批实验基地”。

6.建设学生特色英语活动形式,以活动促学生全面发展

研究、学习、探索、设计,开展具有自己特色的英语活动,形成学区的品牌活动是我们一个创新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设想和目标,也是我们工作的一个突出亮点。大学区首届和第二届英语口语大赛经过初赛到决赛,取得了完满成功,受到一致好评。活动是由学区长陆锁英校长提议,亲自指导,陕师大大兴新区小学侯西科校长、劳动路小学张晓丽校长协调组织,学区各学校英语组全体老师共同参与的结晶。此次活动先由三所成员校进行班级、年级选拔,经校级初赛后进入学区级决赛。比赛形式有儿歌、故事、演讲、歌曲、小品剧等。此活动加强了学区英语特色建设,锻炼了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是学区间校际交流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此外,工作室鼓励老师积极参加各类学生竞赛活动,李阿妮老师获第六届奥林匹克杯作文大赛全国优秀奥林匹克作文教练员称号。劳动路小学在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省级选拔赛中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组织单位”。陕师大大兴新区小学在第九届中国优秀特长生艺术节全国总评选活动中荣获儿童A组朗诵类银奖和英语类铜奖,姚艳敏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劳动路小学在第五届、第六届奥林匹克作文大赛中均取得了可喜成绩,三位英语教师获指导类一等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

7.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省、市区教研活动,拓展视野

2012年10月,马玲老师受莲湖区教育局推荐参加西安市第二届基础教育资源专家评审。2012年,马玲老师参加莲湖区第三届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英语学科一等奖;李明明老师教学论文《i+1英语浸入式教学探索》获西安市教科所一等奖;刘清老师、郭晓茜老师、刘磊老师、张筱宜老师的论文获“第八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论文大赛”二等奖;李阿妮老师教学课件《My home》获西安市优秀资源课件二等奖。2013年5月,马玲、郭晓茜老师荣获“第七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优质课一等奖,刘清老师获得全国二等奖。郭晓茜老师获陕西省最佳语音语调单项奖,马玲老师的论文获全国一等奖,另有5位老师的论文获得了二等奖,2位老师的论文获得了三等奖。在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会第九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论文大赛中,有9位老师的教案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在西安市教育学会主办的“2012年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征集活动中,9位老师获一、二、三等奖。

8.继续办好英语浸入式教学,推出优秀教师的精品课程

2012年3月“浸入式英语”课题组第二次教学研讨活动在陕师大大兴新区小学举行。2012年4月,英语浸入式课题组专家康叶钦博士来到大兴新区小学指导英语教学工作。2012年11月,浸入式英语课题组总负责人前往大兴新区小学进行听课指导,听取了浸入式语音课综合课程,受到专家一致好评。2012年12月,劳动路小学与陕西省周至县终南镇马庞寨小学的联谊活动中李阿妮老师进行了词汇展示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3年3月在西电实验小学成功举行浸入式英语教学观摩活动,2013年5月在陕师大大兴新区小学成功举行浸入式英语教学观摩活动,在专家指导的基础上,探索浸入式教学研究提升的途径和方法。2013年5月,刘清老师代表本大学区参加莲湖区小学英语教改研讨课观摩活动并做示范课,受到与会老师和专家的肯定和好评。

9.研究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教育的衔接,提供指导办法

2012年10月,西电实验小学为一年级新生印制了《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调查表》,对每位学生的英语学习环境、背景、教材的使用、对老师的意见要求、家长对英语学习的认识等情况做了了解和沟通,为更全面细致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打好基础。9月,陕师大大兴新区小学英语组为各年级学生印制《英语听读情况反馈表》,让学生回家后将听读内容、听读时间予以记录,做好学生在家的听读监督。11月,劳动路小学针对高段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词汇过关测评卷,及时了解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情况,根据测评结果,进行反思分析,调整教学方法。各成员校英语教研组实行集体备课,对教材的重点难点予以深层剖析和讨论,并于课后进行及时的反思。

10.携手国际志愿者,加快国际化教育教学步伐,提升办学品位

2012年6月,美国的大学生志愿者Ten-zen和Mesa来到了陕师大大兴新区小学,2013年5月新西兰Mark Taylor,2013年9月美国加州Anna和丹麦Sara来到西电实验小学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英语老师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建立了良好的友谊。此外,劳动路小学聘请来自加纳的 Bobby老师讲授英语课,陕师大大兴新区小学聘请拥有TEFL资格证书的Tanya Blank老师全面讲授浸入式英语课,接受加拿大浸入式英语课题组专家访问及美国杨百翰大学参观交流团访问,全面提高了英语教学品质。

小学老师教育论文篇(7)

 

小学教育学是研究小学教育现象与问题,揭示小学教育普遍规律的一门学科,是教育一般原理和小学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该学科的学习旨在让学生认识小学教育教学规律,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模式,具备小学教师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教师意识和职业情感,对学生形成小学教育理念和掌握初步教育技能起着奠基作用。小学教育学是师范专科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作用不言自明。我结合从事该门课程的教学实践,深刻感受到课程资源开发不力,为使课程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开发和合理运用课程资源是该课程有效实施的强力保障。 

一、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开发现状与反思 

1.重理论轻实践 

在我国,长期以来课程资源被简单地理解为教材。诚然,教科书、参考书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主要课程资源,直到现在我们仍将它们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人们常常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想到订教材、编教材,而没有想到其它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受这种观点的影响,小学教育学课程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基本以教材为中心,偏重于学科理论知识的讲述,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和完整性,导致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实践操作性欠佳,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师范能力、人文素质、教师意识和情感的培养。小学教育学与小学各科教材教法课程关联很大,很多知识点是相通的,但这些学科间知识的贯通与融合很欠缺。学生即使理解了课堂讲述的内容,也不知如何应用。这样的课程内容自然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而且不利于学生师范素养的形成,致使学生认为小学教育学理论知识深奥,学习兴趣不浓。 

2.重教师轻学生 

从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看,主要是任课老师。从事相关课程教学的老师间交流甚少,更谈不上课程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共享,与校外小学老师的接触和联系就更少了,使得担任该课程教学的老师或许在理论层面已系统掌握该门学科的知识体系,但对当前小学教育实际情况的把握不一定很清楚。而教育对象学生——未来的小学老师,也未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资源开发主体单一,导致课堂教学的过程基本是落实教师预先准备好的教学方案。 

3.重课内轻课外 

从课程资源实施的空间看,教学局限于班级课堂,学校教室成为实施课程唯一的空间场所。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要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完全凭借课堂教学达成。对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对该学科的学习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倾听老师的讲解,结合学科知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拓展性学习的学生寥寥无几。教师上完课,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不存在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结合学科内容,带领学生到校外参观、到小学实践的机会基本没有。这样很难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及从事教育工作的综合能力。 

4.重显形轻隐形 

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主要是看得见、摸得着师生都有的教材、教师的讲义、ppt演示文稿、音像资料等实实在在的显形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可以直接成为教育教学的内容和便捷手段。教学实践证明,与显形课程资源不同的隐形课程资源,是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其作用、方式等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如,学校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生关系、教师个人魅力等,它们虽不能构成教育教学的直接内容,但是它们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起着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只注意到显形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忽略了对隐形资源的开发。 

5.重抽象轻形象 

小学教育学学科内容,从教育理论观点的论证过程看,较为笼统抽象,缺乏生动直观的佐证材料,教材内容各章谋篇布局,一般按照先罗列观点,然后逐一阐述,最后作总结性说明的格式,内容全是文字性的抽象说明,缺乏新颖性和生动性,笼统、抽象的解释和思辨式的论证使学生无法将学科知识与教育现实联系起来,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不能真正领悟到其中的内涵。教材的这种格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师备课。老师的讲义也基本沿用教材结构,上课难免会先罗列观点,然后阐述,生动性和形象性欠缺,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激情。 

二、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开发构想 

从课程目标实现的角度看,凡是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因素均可作为课程资源。其中既包括教科书、参考书、教学场所等物质资源,又包括学科专家、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可见,课程资源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走出对课程资源僵化的思维观念定势。转变课程资源观,使课程资源由狭变广、由静转动,不再只是学科内容的总和,而是学科、学生、教师、生活、社会的有机整合。 

1.内容实践化 

小学教育学课任老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应尽可能将理论性、师范性和实用性融为一体,将枯燥的书本文字内容变为具有操作性的、富有情感的、学生乐学的学习内容。首先,小学教育学中涉及小学教学部分的章节,如教学方法、教学工作基本步骤等内容,实践性很强,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时,可将这部分内容作为学生实践练习的内容,让学生站在讲台上做小学课堂教学环节的片段模拟,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学生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也都可得到训练。其次,为了完善和丰富教学内容,资料的收集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案例,可从网络、书籍、报刊杂志中收集,也可从一线小学老师处收集。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教育理论问题,更易使学生掌握。再次,课程内容的实践资源的来源,还可以以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社区教育为资源;以历届毕业生撰写的教学案例、成长记录、教师科研成果为资源;以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指导实习,合作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及成果应用为资源。最后,小学教育学课程的实践资源还来自学生的见习、实习工作,这是一笔非常重要的实践资源。可将学生在见习、实习中的表现、遇到的问题整理分析,以供教学使用。 

2.主体多元化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同时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目的,对课程资源进行分析、整理,将可能性资源转化为现实性资源。教师可将自身的生活、学习、工作经历及需要、兴趣、爱好等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相关专业的老师间经常相互切磋、交流,各自使用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可以借鉴、共享。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学生也可参与其中。比如,事先布置的课堂讨论题目,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搜集相关资料,搜集的资料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师生共享。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遇到的问题、困惑,对人生持有的态度、价值观等也是丰富的课程资源。小学教师可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合作主体,因为他们拥有更多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与大学老师拥有的教育理论知识相得益彰,使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由两极走向整合,成为课程的共生资源。 

3.空间拓展化 

小学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在时空上局限性较大,一周两次课,共四节,由教师在教室为学生授课。时空的局限性使课程价值的体现受到一定限制。在以课堂作为主阵地的同时,课外学习和校外参观、交流不容忽视。根据章节内容,可以划分课外学习小组,定期布置学习题目,学生间互助互学,师生间相互切磋、交流,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教师要经常到小学教育教学一线去,观察和记录小学教育教学现象、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优秀的小学教师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作专题报告。比如聘请优秀班主任给学生讲班级管理工作,聘请优秀的小学教师给学生上示范课,与小学及社会上儿童教育机构建立合作机制,进行广泛的合作交流。 

4.明暗综合化 

英国思想家波兰尼将知识划分为显形知识和隐形知识。隐形知识是指那些不能清晰反思和陈述的知识,它有着更广泛的影响力和内在推动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范生教育素质的形成。这就告知我们,隐形知识不容忽视。小学教育学隐形课程资源主要体现为教师的因素。教师不仅决定了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课程资源重要的载体,而且其本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基本资源。教师的各种示范、言语、着装、精神面貌、板书等均是可资利用的隐形课程资源。师生情感交流、课堂气氛的营造在很大程度上由老师决定。因此,教师不可忽视自身因素所起的作用,更要将这些因素的作用尽可能地发挥出来。因此,一是要创设师生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的课堂心理气氛,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坦诚相待,如主动关心学生,联系生活事例进行教学,等等。二是要敏锐捕捉学生内心情感波动,结合教学内容及时对其进行教育理念、教师责任感、人生价值信仰等方面的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教育观和价值观。三是要陶冶自身情操,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不少事实说明,教师的人格魅力深深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乃至价值观的形成。在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教师自身隐形资源的开发应放在首位,通过对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5.图文并茂化 

人对事物的基本认识源于感知,即使是抽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的大学生也喜欢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这就要求小学教育学课程在内容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单一的教法多样化。在开发课程内容资源时,可将课程资源设计成情境性课题、案例性课题、实践性课题和研究性课题等多种类型,尽量使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动态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教学情境、教学氛围、教学灵感、突发事件、学生的问答及插嘴等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线索。在教法方面,一是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设计图文并茂优良的教学课件;二是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注重课堂讲授与师生讨论、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文献阅读与案例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 

总之,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各种因素,谋求课程资源最佳开发与利用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小学老师教育论文篇(8)

小学教育学是研究小学教育现象与问题,揭示小学教育普遍规律的一门学科,是教育一般原理和小学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该学科的学习旨在让学生认识小学教育教学规律,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模式,具备小学教师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教师意识和职业情感,对学生形成小学教育理念和掌握初步教育技能起着奠基作用。小学教育学是师范专科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作用不言自明。我结合从事该门课程的教学实践,深刻感受到课程资源开发不力,为使课程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开发和合理运用课程资源是该课程有效实施的强力保障。

一、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开发现状与反思

1.重理论轻实践

在我国,长期以来课程资源被简单地理解为教材。诚然,教科书、参考书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主要课程资源,直到现在我们仍将它们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人们常常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想到订教材、编教材,而没有想到其它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受这种观点的影响,小学教育学课程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基本以教材为中心,偏重于学科理论知识的讲述,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和完整性,导致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实践操作性欠佳,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师范能力、人文素质、教师意识和情感的培养。小学教育学与小学各科教材教法课程关联很大,很多知识点是相通的,但这些学科间知识的贯通与融合很欠缺。学生即使理解了课堂讲述的内容,也不知如何应用。这样的课程内容自然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而且不利于学生师范素养的形成,致使学生认为小学教育学理论知识深奥,学习兴趣不浓。

2.重教师轻学生

从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看,主要是任课老师。从事相关课程教学的老师间交流甚少,更谈不上课程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共享,与校外小学老师的接触和联系就更少了,使得担任该课程教学的老师或许在理论层面已系统掌握该门学科的知识体系,但对当前小学教育实际情况的把握不一定很清楚。而教育对象学生——未来的小学老师,也未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资源开发主体单一,导致课堂教学的过程基本是落实教师预先准备好的教学方案。

3.重课内轻课外

从课程资源实施的空间看,教学局限于班级课堂,学校教室成为实施课程唯一的空间场所。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要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完全凭借课堂教学达成。对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对该学科的学习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倾听老师的讲解,结合学科知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拓展性学习的学生寥寥无几。教师上完课,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不存在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结合学科内容,带领学生到校外参观、到小学实践的机会基本没有。这样很难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及从事教育工作的综合能力。

4.重显形轻隐形

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主要是看得见、摸得着师生都有的教材、教师的讲义、ppt演示文稿、音像资料等实实在在的显形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可以直接成为教育教学的内容和便捷手段。教学实践证明,与显形课程资源不同的隐形课程资源,是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其作用、方式等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如,学校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生关系、教师个人魅力等,它们虽不能构成教育教学的直接内容,但是它们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起着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只注意到显形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忽略了对隐形资源的开发。

5.重抽象轻形象

小学教育学学科内容,从教育理论观点的论证过程看,较为笼统抽象,缺乏生动直观的佐证材料,教材内容各章谋篇布局,一般按照先罗列观点,然后逐一阐述,最后作总结性说明的格式,内容全是文字性的抽象说明,缺乏新颖性和生动性,笼统、抽象的解释和思辨式的论证使学生无法将学科知识与教育现实联系起来,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不能真正领悟到其中的内涵。教材的这种格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师备课。老师的讲义也基本沿用教材结构,上课难免会先罗列观点,然后阐述,生动性和形象性欠缺,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激情。

二、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开发构想

从课程目标实现的角度看,凡是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因素均可作为课程资源。其中既包括教科书、参考书、教学场所等物质资源,又包括学科专家、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可见,课程资源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走出对课程资源僵化的思维观念定势。转变课程资源观,使课程资源由狭变广、由静转动,不再只是学科内容的总和,而是学科、学生、教师、生活、社会的有机整合。

1.内容实践化

小学教育学课任老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应尽可能将理论性、师范性和实用性融为一体,将枯燥的书本文字内容变为具有操作性的、富有情感的、学生乐学的学习内容。首先,小学教育学中涉及小学教学部分的章节,如教学方法、教学工作基本步骤等内容,实践性很强,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时,可将这部分内容作为学生实践练习的内容,让学生站在讲台上做小学课堂教学环节的片段模拟,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学生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也都可得到训练。其次,为了完善和丰富教学内容,资料的收集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案例,可从网络、书籍、报刊杂志中收集,也可从一线小学老师处收集。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教育理论问题,更易使学生掌握。再次,课程内容的实践资源的来源,还可以以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社区教育为资源;以历届毕业生撰写的教学案例、成长记录、教师科研成果为资源;以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指导实习,合作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及成果应用为资源。最后,小学教育学课程的实践资源还来自学生的见习、实习工作,这是一笔非常重要的实践资源。可将学生在见习、实习中的表现、遇到的问题整理分析,以供教学使用。

2.主体多元化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同时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目的,对课程资源进行分析、整理,将可能性资源转化为现实性资源。教师可将自身的生活、学习、工作经历及需要、兴趣、爱好等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相关专业的老师间经常相互切磋、交流,各自使用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可以借鉴、共享。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学生也可参与其中。比如,事先布置的课堂讨论题目,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搜集相关资料,搜集的资料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师生共享。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遇到的问题、困惑,对人生持有的态度、价值观等也是丰富的课程资源。小学教师可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合作主体,因为他们拥有更多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与大学老师拥有的教育理论知识相得益彰,使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由两极走向整合,成为课程的共生资源。

3.空间拓展化

小学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在时空上局限性较大,一周两次课,共四节,由教师在教室为学生授课。时空的局限性使课程价值的体现受到一定限制。在以课堂作为主阵地的同时,课外学习和校外参观、交流不容忽视。根据章节内容,可以划分课外学习小组,定期布置学习题目,学生间互助互学,师生间相互切磋、交流,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教师要经常到小学教育教学一线去,观察和记录小学教育教学现象、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优秀的小学教师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作专题报告。比如聘请优秀班主任给学生讲班级管理工作,聘请优秀的小学教师给学生上示范课,与小学及社会上儿童教育机构建立合作机制,进行广泛的合作交流。

4.明暗综合化

英国思想家波兰尼将知识划分为显形知识和隐形知识。隐形知识是指那些不能清晰反思和陈述的知识,它有着更广泛的影响力和内在推动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范生教育素质的形成。这就告知我们,隐形知识不容忽视。小学教育学隐形课程资源主要体现为教师的因素。教师不仅决定了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课程资源重要的载体,而且其本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基本资源。教师的各种示范、言语、着装、精神面貌、板书等均是可资利用的隐形课程资源。师生情感交流、课堂气氛的营造在很大程度上由老师决定。因此,教师不可忽视自身因素所起的作用,更要将这些因素的作用尽可能地发挥出来。因此,一是要创设师生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的课堂心理气氛,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坦诚相待,如主动关心学生,联系生活事例进行教学,等等。二是要敏锐捕捉学生内心情感波动,结合教学内容及时对其进行教育理念、教师责任感、人生价值信仰等方面的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教育观和价值观。三是要陶冶自身情操,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不少事实说明,教师的人格魅力深深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乃至价值观的形成。在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教师自身隐形资源的开发应放在首位,通过对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5.图文并茂化

人对事物的基本认识源于感知,即使是抽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的大学生也喜欢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这就要求小学教育学课程在内容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单一的教法多样化。在开发课程内容资源时,可将课程资源设计成情境性课题、案例性课题、实践性课题和研究性课题等多种类型,尽量使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动态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教学情境、教学氛围、教学灵感、突发事件、学生的问答及插嘴等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线索。在教法方面,一是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设计图文并茂优良的教学课件;二是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注重课堂讲授与师生讨论、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文献阅读与案例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

总之,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各种因素,谋求课程资源最佳开发与利用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小学老师教育论文篇(9)

小学教育都是比较基础的,内容也比较简单,但是,小学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课本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对于学生学习习惯与思维方式的养成教育。但是在现有教育体制中,部分老师并没有遵循这一规则,导致小学教育教学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1改革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处于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家长对此也非常重视,但是其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更需要快速解决,所以改革小学教育教学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遵循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于理论内容的教育多于实践的教育,要本着先进行理论教学然后再进行实践教学的模式,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严重失衡,使得教育失去了原本的含义。对于小学教育教学的改革,要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调比例为基础,对课程以及课时设置进行改进,并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进行改革。在这一过程中,建设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即从学科建设出发的课程建设、以教学活动为中心的课程建设并开发一些潜在的活动课程等。

2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在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评价机制过于片面化:

受传统的教育理念影响,现有对于学生的评价考核机制过于片面化[1],仅仅从学生的成绩出发,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也是单纯从学生的学习成绩出发的,导致学生成绩较差的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积极性,成绩好的学生过分追求成绩所带来的荣耀,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养。

2.2老师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在管理中出现的失误:

据调查,大部分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感觉老师对于课堂的把握程度不够,过分注重对于课本知识的讲解,忽略了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使得学生一节课都处于紧张的状态,学生出于对老师的尊重或害怕受到老师的批评,没有将这种情况及时告知老师,使得老师片面认为自己的这种教学方法与管理方法完全是正确的,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正确面对。

3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进行相关的探索

3.1以课堂教育作为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

怎样的课堂才能算得上是高效的课堂[2]?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方面就是学生能够跟得上老师的教学速度;其次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最后则是学生对于学习的体验程度。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把握,比如在进行杨万里的《小池》的学习时,老师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并分析“泉眼无声惜细流”这一诗句。教师:泉水从泉眼里流出来状态是什么样的?学生:细细的,静静地。教师:那诗人为什么要使用“惜”这一词语呢?针对这一问题,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将组员的想法进行综合,选出最能说服大家的一个原因。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肯定就被调动起来,四个人或者两个人一组对问题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并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确诗人使用这一词语的真正含义,使用“惜”字,使得无情的泉眼变得有感情的事物,好像是因为爱惜泉水,才让它缓缓流动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自己写作过程中,使用这种表达手法,并让他们提升对于学习的兴趣。

3.2要注重学习氛围的营造,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改变学习习惯:

课堂上如果气氛很严肃,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降低,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要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可以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在这个氛围中,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的真正性格,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教师要注重这方面的塑造,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加轻松,感觉到民主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学生肯定会展示活泼的一面,并且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3.3注重对学生精神文化的培养,并且完善教学设施,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对于学生教育方面也渐渐忽略了精神文化的教育。由于现在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受各种文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成熟的也比较早,考虑问题也较极端,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加强学生精神方面的建设,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与需求,完善教学设施,使得教学设施良好的运用于教学过程中,比如加强学校图书馆的建设,也可以在班级中,设立专门的读书角,放置一些有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书籍或者漫画,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氛围,在此基础上,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3.4同时注重教师团队的思想文化建设与专业素质建设: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对于学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所以,要加强教师团队的思想文化建设与专业素质建设。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要引导老师不断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为学生做好榜样,比如,使用文明用语等。专业素质建设方面,要不断让老师加强自己的教学水平,比如可以请一些教育界权威的专家或教学能手对本校的老师进行定期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也可以选择一些教学水平比较高的学校,让老师去进行交流学习,吸取别人的教学经验与方法,然后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加以改进,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

4结语

本文对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3],在此基础上,对改革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进行探索,提出了以课堂教育作为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要注重学习氛围的营造,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改变学习习惯;注重对学生精神文化的培养,并且完善教学设施,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注重教师团队的思想文化建设与专业素质建设四项举措。通过这些措施,希望可以合理改革小学教育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卢华清.小学教师教育叙事的问题与反思[D].山东师范大学,2014.

小学老师教育论文篇(10)

小学教育学是研究小学教育现象与问题,揭示小学教育普遍规律的一门学科,是教育一般原理和小学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该学科的学习旨在让学生认识小学教育教学规律,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模式,具备小学教师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教师意识和职业情感,对学生形成小学教育理念和掌握初步教育技能起着奠基作用。小学教育学是师范专科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作用不言自明。我结合从事该门课程的教学实践,深刻感受到课程资源开发不力,为使课程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开发和合理运用课程资源是该课程有效实施的强力保障。

一、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开发现状与反思

1.重理论轻实践

在我国,长期以来课程资源被简单地理解为教材。诚然,教科书、参考书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主要课程资源,直到现在我们仍将它们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人们常常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想到订教材、编教材,而没有想到其它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受这种观点的影响,小学教育学课程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基本以教材为中心,偏重于学科理论知识的讲述,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和完整性,导致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实践操作性欠佳,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师范能力、人文素质、教师意识和情感的培养。小学教育学与小学各科教材教法课程关联很大,很多知识点是相通的,但这些学科间知识的贯通与融合很欠缺。学生即使理解了课堂讲述的内容,也不知如何应用。这样的课程内容自然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而且不利于学生师范素养的形成,致使学生认为小学教育学理论知识深奥,学习兴趣不浓。

2.重教师轻学生

从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看,主要是任课老师。从事相关课程教学的老师间交流甚少,更谈不上课程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共享,与校外小学老师的接触和联系就更少了,使得担任该课程教学的老师或许在理论层面已系统掌握该门学科的知识体系,但对当前小学教育实际情况的把握不一定很清楚。而教育对象学生——未来的小学老师,也未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资源开发主体单一,导致课堂教学的过程基本是落实教师预先准备好的教学方案。

3.重课内轻课外

从课程资源实施的空间看,教学局限于班级课堂,学校教室成为实施课程唯一的空间场所。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要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完全凭借课堂教学达成。对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对该学科的学习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倾听老师的讲解,结合学科知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拓展性学习的学生寥寥无几。教师上完课,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不存在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结合学科内容,带领学生到校外参观、到小学实践的机会基本没有。这样很难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及从事教育工作的综合能力。

4.重显形轻隐形

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主要是看得见、摸得着师生都有的教材、教师的讲义、ppt演示文稿、音像资料等实实在在的显形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可以直接成为教育教学的内容和便捷手段。教学实践证明,与显形课程资源不同的隐形课程资源,是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其作用、方式等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如,学校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生关系、教师个人魅力等,它们虽不能构成教育教学的直接内容,但是它们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起着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只注意到显形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忽略了对隐形资源的开发。

5.重抽象轻形象

小学教育学学科内容,从教育理论观点的论证过程看,较为笼统抽象,缺乏生动直观的佐证材料,教材内容各章谋篇布局,一般按照先罗列观点,然后逐一阐述,最后作总结性说明的格式,内容全是文字性的抽象说明,缺乏新颖性和生动性,笼统、抽象的解释和思辨式的论证使学生无法将学科知识与教育现实联系起来,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不能真正领悟到其中的内涵。教材的这种格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师备课。老师的讲义也基本沿用教材结构,上课难免会先罗列观点,然后阐述,生动性和形象性欠缺,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激情。

二、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开发构想

从课程目标实现的角度看,凡是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因素均可作为课程资源。其中既包括教科书、参考书、教学场所等物质资源,又包括学科专家、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可见,课程资源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课程资

源的开发,必须走出对课程资源僵化的思维观念定势。转变课程资源观,使课程资源由狭变广、由静转动,不再只是学科内容的总和,而是学科、学生、教师、生活、社会的有机整合。

1.内容实践化

小学教育学课任老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应尽可能将理论性、师范性和实用性融为一体,将枯燥的书本文字内容变为具有操作性的、富有情感的、学生乐学的学习内容。首先,小学教育学中涉及小学教学部分的章节,如教学方法、教学工作基本步骤等内容,实践性很强,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时,可将这部分内容作为学生实践练习的内容,让学生站在讲台上做小学课堂教学环节的片段模拟,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学生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也都可得到训练。其次,为了完善和丰富教学内容,资料的收集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案例,可从网络、书籍、报刊杂志中收集,也可从一线小学老师处收集。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教育理论问题,更易使学生掌握。再次,课程内容的实践资源的来源,还可以以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社区教育为资源;以历届毕业生撰写的教学案例、成长记录、教师科研成果为资源;以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指导实习,合作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及成果应用为资源。最后,小学教育学课程的实践资源还来自学生的见习、实习工作,这是一笔非常重要的实践资源。可将学生在见习、实习中的表现、遇到的问题整理分析,以供教学使用。

2.主体多元化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同时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目的,对课程资源进行分析、整理,将可能性资源转化为现实性资源。教师可将自身的生活、学习、工作经历及需要、兴趣、爱好等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相关专业的老师间经常相互切磋、交流,各自使用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可以借鉴、共享。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学生也可参与其中。比如,事先布置的课堂讨论题目,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搜集相关资料,搜集的资料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师生共享。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遇到的问题、困惑,对人生持有的态度、价值观等也是丰富的课程资源。小学教师可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合作主体,因为他们拥有更多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与大学老师拥有的教育理论知识相得益彰,使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由两极走向整合,成为课程的共生资源。

3.空间拓展化

小学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在时空上局限性较大,一周两次课,共四节,由教师在教室为学生授课。时空的局限性使课程价值的体现受到一定限制。在以课堂作为主阵地的同时,课外学习和校外参观、交流不容忽视。根据章节内容,可以划分课外学习小组,定期布置学习题目,学生间互助互学,师生间相互切磋、交流,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教师要经常到小学教育教学一线去,观察和记录小学教育教学现象、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优秀的小学教师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作专题报告。比如聘请优秀班主任给学生讲班级管理工作,聘请优秀的小学教师给学生上示范课,与小学及社会上儿童教育机构建立合作机制,进行广泛的合作交流。

4.明暗综合化

英国思想家波兰尼将知识划分为显形知识和隐形知识。隐形知识是指那些不能清晰反思和陈述的知识,它有着更广泛的影响力和内在推动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范生教育素质的形成。这就告知我们,隐形知识不容忽视。小学教育学隐形课程资源主要体现为教师的因素。教师不仅决定了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课程资源重要的载体,而且其本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基本资源。教师的各种示范、言语、着装、精神面貌、板书等均是可资利用的隐形课程资源。师生情感交流、课堂气氛的营造在很大程度上由老师决定。因此,教师不可忽视自身因素所起的作用,更要将这些因素的作用尽可能地发挥出来。因此,一是要创设师生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的课堂心理气氛,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坦诚相待,如主动关心学生,联系生活事例进行教学,等等。二是要敏锐捕捉学生内心情感波动,结合教学内容及时对其进行教育理念、教师责任感、人生价值信仰等方面的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教育观和价值观。三是要陶冶自身情操,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不少事实说明,教师的人格魅力深深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乃至价值观的形成。在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教师自身隐形资源的开发应放在首位,通过对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5.图文并茂化

人对事物的基本认识源于感知,即使是抽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的大学生也喜欢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这就要求小学教育学课程在内容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单一的教法多样化。在开发课程内容资源时,可将课程资源设计成情境性课题、案例性课题、实践性课题和研究性课题等多种类型,尽量使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动态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教学情境、教学

氛围、教学灵感、突发事件、学生的问答及插嘴等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线索。在教法方面,一是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设计图文并茂优良的教学课件;二是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注重课堂讲授与师生讨论、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文献阅读与案例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

总之,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各种因素,谋求课程资源最佳开发与利用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学习出版社,2008.

小学老师教育论文篇(11)

我认为教师要想提高业务,就要勤于学习博采众家之长,关注细节善于思考,剖析得失务求实效,于是常年以读书为乐,坚持记笔记写反思。近年来自己先后学习了《素质教育理论纲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走进学生思考的世界》,魏书生的民主与科学的管理思想,刘京海的成功教育理论等。自己开通了教育博客,每天以工作日志的形式坚持书写所思所感所悟。在读书中学有收获,在反思中日有提高。几年下来,自己养成了做事踏实、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不仅提高了业务理论水平,而且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发现就是进步 总结就是提高

教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由理论指导实践的辩证循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新课程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与学、学习后进生的转化、德育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等,这些都是教科研的对象。这就要求我们能够用研究的眼光去观察发现问题,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去分析解决问题。招准问题的切入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症下药。一般老师工作就停留在了问题解决的层面上,而没有对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总结,这就是庸师和优秀教师的最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