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校园生活安全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6 18:38:20

校园生活安全论文

校园生活安全论文篇(1)

指导思想: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建品牌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出发点,不断加强平安校园文明建设,塑造学校良好形象,努力创建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环境优美、平安和谐的校园。

工作原则:“教师文明示范岗”创建是一项综合工程,推动此项工作所遵循的原则是: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广泛动员,全员参与,综合治理,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把平安和谐校园文明建设引向深入。

二、活动创建领导小组

为保障我校“教师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的顺利进行,做到有组织、有纪律地确实保证本方案的顺利实施,现成立“教师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 员:xx

“教师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以下设“教师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工作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各班班主任及全体教师

三、工作职责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平安文明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平安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主管安全德育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学校德育处、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为成员。

工作小组负责平安文明校园建设的日常工作:

(1)负责学生日常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安排落实学生的课外活动;负责学生的文体娱乐活动中的安全保障工作;组织学生开展安全文明班级创建评比()活动。

(2)负责校园的绿化、美化,督查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办公室等室内环境建设和安全卫生工作;

(3)全面负责干部、教师的安全管理教育及道德教育。

(4)负责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整顿和安全综治工作。

(5)负责平安文明校园创建宣传工作,营造舆论氛围;负责督查安全教育理论学习工作。

四、主要内容

(一)注重安全教育管理思想建设

1、坚持用科学的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用理论指导实践。推进教职工的安全教育理论学习,结合实际开展讨论。学习教育内容要紧密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我校实际问题进行。

2、贯彻教育部《中小学生安全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努力采取新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自我安全防护意识,提升我校师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和服务工作。

3、注意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把解决学生生活困难问题放在保证学校稳定的高度来认识并做实、做好。

4、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安全管理教育工作,配备能力较强、责任意识较高的安全课教师。

(二)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1、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教师中倡导“爱校爱岗、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学生中倡导“爱国守法、敬业勤学、尊师爱校、勤俭自强、文明礼貌”的基本道德规范。

2、建立教师安全教育质量评估的规定或办法。不断提高安全教育教学质量。继续推行教师联系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家访。加强家校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和生活状况。

3、加强学生自我安全教育与自我管理,教育学生明确遵守法律法规安全保障的必须。

4、依法健全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按照学校安全、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加强教师及学生的安全、法纪教育,将安全、法制、国防教育列入校本教材和学生课堂的重要教学内容。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法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三)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1、通过各种载体树立学校总体形象,在师生中宣传倡导“文明、自主、博学、创新”的优良校风,制定学校的校徽,倡导学校特色。在学校大门及其他重要场所设置醒目、美观的校训、校风,使之深入人心。

2、加强学校安全宣传文化设施和对外窗口建设和管理,规范校园内安全宣传横幅和展板、报廊、宣传橱窗的管理。

3、坚持开展安全教育系列讲座或学术报告;坚持正确引导、健康向上、寓教于乐的原则,有计划地开展安全教育管理活动。

4、建立和完善学校有关安全、综治管理制度,继续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整顿和管理,净化校园环境。

(四)紧抓校园环境建设

1、加强学校校容校貌建设,不断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精心培育和维护现有的绿色资源,使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场所和展示学校安全教育特色和风貌的重要载体。认真做好重点区域的环境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清理整顿校园内不文明现象。

2、扎实细致地做好安全防范、隐患排查工作,认真执行学校安全管理的有关制度,强化安全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强化信息报送制度和重大活动安全责任制;进一步修订完善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坚持安全巡逻制度,做好防火、防盗、防毒、防地震、防事故、防破坏工作;加强校园内车辆和道路文明秩序管理。

3、加强教室、实验室、运动场、办公室等校园重点部位的安全设施建设,完善有关的安全管理、安全使用制度。

(五)注重作风建设

1、从作风、校风、教风、学风入手,抓好作风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安全教育管理的公开化,加大社会群体监督、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达成“安全事关你我他,平安幸福靠大家”的共识。

2、严明安全教育管理规定,严肃教风、学风。

五、工作要求

1、各部门应结合各自实际,把安全生产示范校园建设纳入到工作目标。切实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校园生活安全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05-010-03

一、网络的发展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隐患

(一)网络的发展与网络舆情的产生

21世纪是人类走向信息社会的世纪,是网络的时代。当前计算机正朝着智能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计算机本身的性能越来越优越,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计算机网络作为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它不仅带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而且正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然而,任何新事物必然要经过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网络也是一样,它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如何把网上大量的信息转换为人们生活中的最有用的资源,将网络发展的优势最大化、将其潜在的弊端最小化,已成为计算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舆情越来越多地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所谓网络舆情即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网络舆情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等途径。网络舆情形成迅速、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对社会影响巨大。

(二)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隐患的存在

网络这把“双刃剑”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的同时,也对我国政治、文化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成为各种政治势力和宗教组织进行宣传、炒作的阵地和手段,成为进行颠覆破坏活动与文化、意识形态渗透活动的重要工具;违法、犯罪嫌疑人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互连性、开放性和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实施网络欺诈、网络、网络色情等违法犯罪活动;全球许多地区和城市先后发生网络热点与敏感问题炒作事件、网络和网络突发性事件等,都与网络舆情恶意炒作、煽动、勾连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高校校园中,大学生群体的思维和情感都较为活跃,在网络舆论中则表现出较其他群体更为活跃的思维、更为开放的言论和更为张扬的意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尚未成熟的思维和意识往往容易受到各种言论的影响和鼓动,严重影响学生价值观等方面的形成,同时也为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埋下隐患。

二、网络舆情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影响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

大学生利用校园网络平台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发泄情绪等,构成了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并形成了具有大学生群体特征的高校网络舆论行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校园网络舆情和一般网络舆情一样具有直接性、突发性、偏差性等特征,大学生作为网络舆情的主体与一般网络舆情主体共同存在身份的不确定性、隐蔽性和聚众性。除共性之外,高校网络舆情主体身份的特殊性体现在大学生自身年龄、心理、思维特征以及社会角色上,使他们在舆论中的情绪、态度和意见表达上呈现出特有的方式,因此,高校校园内的网络舆情还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群体性:体现在高校大学生年龄相仿、观念相近、涉世不深、容易冲动,遇到敏感性话题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形成群体性意见。二是主观性: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价值观念还有待完善,理想化要求较高,对事物的认识主观冲动,缺乏客观理性的分析,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最易受到别有用心之人的利用与煽动。

(二)高校网络舆情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关系

1.校园网络舆情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正面影响

(1)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舆情有助于校园网络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尤其是在重大的新闻事件和突发事件的报道过程中,网络体现出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信息的多源化及快捷方便使得学生在网络这样一个自由的平台上及时参与互动、发表意见,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缓解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压力,而且开放性的网络资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打破了人们交往的时空限制。(2)网络舆情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网络良好的舆论动向可以引导学生对于热点问题的良性互动,通过网络平台无形中构建和谐校园,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3)网络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新鲜事物的最便捷方式,学生通过网络参与社会生活、了解前沿信息,通过网络舆情进行事态分析,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考能力,而且促使学生在思维方式上能够紧跟时代步伐,认识国家发展态势。

2.校园网络舆情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负面影响

校园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网络舆情在为高校的校园文化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网络中的负面言论、损害国家安全稳定的虚假信息以及别有用心之人的恶意煽动与引导成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尤其国家安全、社会进步的最大隐患。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思想开放、大胆前卫,民族文化意识淡薄,最容易被虚假信息和言论所左右,因个人意志的不坚定而成为受他人摆布的替罪羊。(2)大学生思想不成熟,办事没经验,往往容易通过网络,尤其是在各种舆情的诱导下,发表错误言论,作出错误决定,侵犯他人隐私,违反国家法律。(3)网络舆论中的负面信息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和道德伦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最主要的冲击对象即为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人。当传统的教育理念与开放式网络言论交织在一起时,青年人的价值体系与伦理道德观念交织在一起,为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带来了巨大的障碍。(4)大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人机交流容易导致学生性格趋向偏差,产生孤独压抑的心理状况,尤其是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生活更加不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三、网络舆情影响下的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形成原因

(一)网络发展的高效性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国外各种文化思想的冲击。然而,当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网络化时代之后,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络的出现和急速扩张,又一次引发了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迅速普及,人们的民主意识越来越强烈,大家更倾向于通过虚拟的网络发表观念、吐露心声、抒感。但是,网络作为一

新兴媒体,其更新发展速度之快是其他新事物无法比拟的,这就使得人们对它的管理、控制、监察力度并未随之发展而完善,尤其是现实生活中的违法现象、道德问题,更容易在网络舆论中引发争议。对于高校而言,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在网络舆情的影响下存在潜在的威胁。

(二)校园网络舆情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就是指事先不能准确知道某个事件或某种决策的结果,即只要事件或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不同的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到一次活动的成败。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随意性等特征决定了校园网络舆情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得重大事件、热点事件、突发事件、敏感事件通过网络舆论广泛地释放出来,其中负面情绪的影响力也随之而迅速蔓延,势必成为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重大隐患。

(三)校园网络舆情主体的特殊性

校园网络空间的主体是青年大学生,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年纪轻、阅历少、自控能力弱、抵御诱惑的能力差,他们崇尚自由、思想单纯,考虑问题理想化。这些特征充分说明了校园网络的参与者是一个特殊的、备受关注的群体,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思想状况与国家的发展和富强息息相关。但是,开放的网络资源往往会让大学生群体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生活中迷失方向,我们不能像历史中的闭关锁国那样将网络驱逐在外,因此,如何引导青年大学生发挥校园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维护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将是我们开展学生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四、基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同志在2007年1月23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提高网上引导水平,讲求引导艺术,积极运用新技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因此,高度重视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健全管理机制,努力打造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维护校园网络文化安全,使互联网成为高校传播先进文化与思想的有效平台、促进大学生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网络舆情信息来源广泛,随意性很强,难以实时监控,难以进行识别和辨别,难以找到突破点,借助于舆情监测系统,自动采集网络媒体的网络新闻是高校进行网络舆情监测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通过监测系统的网络信息采集、网络信息智能处理,可以快捷有效地进行信息抽取、自动分类、自动聚类、话题探测和追踪,开展分析研判,形成对网络舆情信息自动监测和分析。如中国人民大学于2010年自主开发完成了中国人民大学网络舆情监控系统,覆盖互联网上5个代表性论坛(强国社区、新浪论坛、凤凰网论坛、猫扑网、天涯社区)的29个板块(可根据需求扩展),3000多个新闻媒体,数十万个博客;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与国内知名定向搜索与网络监控技术供应商谷尼国际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网络舆情研究单位。然而,国内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应用多数停留在科学研究阶段,由于购置成本高等原因,目前将其应用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维护方面的高校并不多。因此,高校在加强校园数字化建设的同时,应重视通过采用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有效地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的管理。

(二)网络法律法规的完善与普及

我国信息网络的物理基础较为薄弱,管理与技术手段的实施还不尽完善,加上公共网络信息安全的意识和管理者观念相对落后,信息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和水平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完善的网络法律法规是维护网络文化安全的最有效措施,只有通过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法律规章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网络文化的和谐发展与构建。我们是一个法治国家,加强网络舆情的管理,同样要做到有法可依,网络舆情的监管法律亟待完善。与此同时,在高校校园中要加强对互联网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宣传教育,普及互联网法律知识,为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三)高校信息安全监管及舆情引导队伍的建立

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是辅助工具,国家网络法律法规是保障,除此之外,一支过硬的监督、管理与引导队伍及相关机构建设是对校园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管与引导的重要保证。这支队伍包含两个职能:一是监督与管理,二是引导。监管队伍应由高校网络中心选拔专职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过硬的专业人士来担任,这支队伍要求思想可靠、责任心强、技术扎实,能够及时捕捉网上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提炼,及时报送处理舆情。同时这支队伍要求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开发和应用科技产品,从技术上提升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引导队伍应由思想政治过硬的学校宣传、管理干部担任,这支队伍既要开展网络舆论引导相关政策研究和舆情研判,也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网络舆论引导的工作规律,只有积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在引导中做到有理有据、游刃有余,使网络舆论引导尽快取得成效,为危机事件的圆满处理奠定坚实的舆论基础。

(四)网络舆情引导工作预案的构建

高校校园网络中的学生个体信息如果得不到重视及妥善解决,容易使个体信息发展为群体信息,因此,维护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需要构建网络舆情引导的工作预案。网络舆情引导的工作预案即通过对网上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判断,增强准确把握师生思想动态的能力,预测发展趋势,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前瞻性,避免的发生。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工作要求制定周密的应对网络舆情的预案,做好预案的实战演练,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战性、严密性、可操作性和高效性,并在日常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中反复修改,常备不懈,防患未然,为可能发生的网络监控舆情走向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网络舆情表达渠道的开设

网络既为现今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困难,也为其提供了重要平台,充分发挥这一平台的互动性是调动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基础。网络舆论事件数量猛增,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社会紧张度正在上升,疏通民意表达的多元化渠道,不失为进行舆情监管的最佳方案,也是应对网络舆论事件的最紧迫要求。高校可以通过加强主流舆论的引导力量,树立宣传正面典型,营造出一种学习先进、弘扬正气的舆论氛围,畅通民情、民意反映渠道,使大家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例如,通过开设领导与学生、辅导员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多方网上对话,既可以让学校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又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和谐健康发展,实现对大学生的群体教育,扩大宣传教育对象的广度,深化教育效果,维护了校园网络的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8).79-82.

[2][4]范立国,王红斌.网络虚拟社会的现实化管理问题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36 40.

校园生活安全论文篇(3)

二、营造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文化和舆论氛围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浓郁的安全文化环境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牢固树立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无疑对提高大学生安全素质具有重大意义。文化结构都可以分为精神、制度、物质等三个层次,大学校园安全文化精神层是指高校的领导和师生员工共同信守的安全基本准则、信念、安全价值和标准等,是校园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制度层是校园安全文化的中间层,它主要规定了学校成员在共同的教学、管理、服务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安全行为准则;物质层是校园安全文化的最表层部分,同时也是校园安全文化的物质基础[2]。因此,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应该从物质、制度、精神等三方面入手。第一,加强物质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完善教学区、生活区、实验室以及用于文化体育活动等方面的物质条件和安全设施设备,如消防设施、安全疏散通道、卫生防疫设备、安全标志等。第二,加强制度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制定“平安校园”建设方案,把校园安全纳入学期、学年的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形成定期检查、定期整改的工作机制,落实严厉的安全责任制,建立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机制、应急处理机制等。第三,加强精神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一是利用校园橱窗、黑板报、校园网、LED视屏、校园广播等阵地大力宣传安全的重要性及相关安全知识,结合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明确的安全理念;二是在学校营造“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教师,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者要与学生保持经常的接触,观察他们的生活,掌握他们的各种动态,对他们的困惑进行积极的疏导,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化解其心中的矛盾。美国高校在安全管理理念的防范值得我们借鉴的一条就是强化服务意识,实现安全管理的人性化。

舆论引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在高效“平安校园”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消除校园中存在的焦虑、困惑、不平衡感等安全隐患。做好大学生的舆论引导工作,一是要充分利用高校宣传阵地,如校报、校园网络、BBS论坛、LED视屏、校园电视新闻和校园宣传栏等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和有效的舆情监控。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或传播有利于校园和谐发展的正面、积极的信息,满足大众的知情权,因为校园中时常出现的猜测、谣传、抵触等负面的舆论,大多与信息的缺失和透明度不够、不畅通有关;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堵截负面信息,尤其是网络上的负面或过激言论,从而保证舆论发展的方向,遵循积极的价值观和健康的文化形态,最终培养和提高大学生选择、鉴别的能力,防止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给校园安全稳定带来隐患。二是建立起信息反馈机制,根据需要组织新闻会、领导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等形式,保证信息传播渠道的通畅,使师生员工生活在信息公开、反馈迅速、方便快捷的舆论环境中[3]。三是要通过各种渠道,尤其是要通过细致、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随时掌握舆论动态,防患未然,并善于疏导,避免矛盾的爆发。首先,应定期不定期地做学生思想动态调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困难和困惑,及时发现学生之间的矛盾;其次,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党组织生活会、班团会、升旗仪式以及党总支书记、辅导员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舆论引导,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正确的政治观和形势观,增强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再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要特别关注特殊群体,如心理问题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这样将会有效消除一些矛盾,从而确保稳定。

三、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要素分析与应对策略

1.强化大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选择也日益多元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功利化的思想如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等价交换、“各家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等往往得到推崇。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判断标准也普遍呈现功利化色彩,重索取轻奉献,社会整体利益变得越来越模糊。而在家庭教育中,几乎都在遵循一个理念:再穷不能穷了孩子。一些家长在物质上对孩子透支性地付出,百依百顺,在精神上却忽略了教育培养。一些家长片面地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余什么都可以不管,因此,过度地包办包揽,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都不让孩子们做。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和只讲奉献不图回报的传统家庭教育方式,使当代大学生从小就淡化了责任意识[4]。因此,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既必要又紧迫。只有加强责任教育,才能有力引导其树立对自己和他人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要使责任教育取得实效,还需以学生为本,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精选和提炼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手段。只有树立了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事件以及校园内的他杀、自杀现象才会减少。

2.培养大学生的法律安全意识

对于置身于社会的任何人来讲,是无法摆脱法律而生存的。从个人的日常生活行为到社会价值的创造,均离不开一定的法律知识或法律技能。毋庸置疑,作为传承知识与塑造人格的高等学府,培育青年学生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是其参与社会现代化进程和造就“现代型人才”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校园内并不安定的系列事件表明:大学生的法律素养还十分贫瘠。由于当前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不高,法制观念淡薄,所以会在有意无意之间作出一些违法犯罪的行为;另一方面,大学生缺乏权利观念,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甚至会放弃法律武器,转而采取报复的手段来讨回“公道”,以至于引发违法犯罪的恶性事件。加强法制教育是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其法律知识水平和法律技能的根本途径。加强法制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掌握法律基础知识,自觉履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遵纪守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并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首先,要使法制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课堂教育仍然是主渠道,因此,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在教学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加以改进,多从与大学生相关的案例着手进行分析讲解,增强课堂教育的实效性。其次,要在校园里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和氛围。通过“依法治校”、“依法育人”的高校管理模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特别是对学生违规违纪的行为,要照章处理,不因人而异、不因人而改,给学生树立“有法可依、依法办事”的榜样。再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法制教育实践活动。法制教育实践能够锻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校内开展主题班会、法律征文、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参加校内治安联防等活动;走出校园,旁听庭审、参观监狱和劳教所,到街道、集镇开展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活动,在“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中组织法制教育小分队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等普及法律知识,在中小学进行诚信、守法教育等,从而在实践中切实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技能。

3.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意识

大学生心理问题影响着高校的安全稳定已经众所周知。然而要从根本上消除大学生心理问题给校园安全稳定带来的威胁,不是靠几次活动或阶段性的工作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高校长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良好的机制和工作态势。一是要在机构设置、经费划拨上予以保证;二是要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三是大力开展和举办大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宣传月等活动,营造“珍爱自己、关爱他人”的良好校园心理氛围;四是要发挥学生“朋辈教育”的作用,通过心理社团或心理协会、心理联络员等,将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班级、寝室;五是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通心理热线、网上咨询平台等,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为有心理困惑的学生提供积极的援助[5]。通过这些途径和方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心理调适能力,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坦然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确保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减少校园中的隐性安全事件。

4.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

校园生活安全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174-03

公安院校是为公安机关切实履行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提供人力资源的主阵地。目前,在近200万公安队伍中,公安院校毕业生已占近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已经成为公安事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安院校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校园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新载体的作用日益突出,各公安高等院校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作用的发挥,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一些实现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有效举措。

一、公安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

公安院校特色校园文化是指公安院校为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由广大师生员工在校园生活的各个领域共同营造出来的公安院校特有的校园精神、教工气质及学生风貌的总称。由于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特殊性。

1.以特色校园设施为基础的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公安院校在长期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显性文化,由已经相对固定和物化了的校园建筑、设施、校园景观等构成。庄重大气、体现公安特色的建筑和设施能给师生以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并为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重要的环境载体。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为例,学校根据公安院校特色对校区功能进行合理布局和精心设计,把学校的光辉历程、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校园核心价值观、学府风范等物化于校园文化环境之中,既展现学校鲜明的公安特色,同时也展示了作为高等院校的深厚文化底蕴。比如将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校风校训等内容与校园建筑和道路的命名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警务文化氛围,通过校史馆、公安学一级学科纪念碑等校园文化硬件设施建设展示学校的光荣历史和深厚底蕴。

2.以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为灵魂的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由学校的文化传统、办学理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精神追求和文化产品等内容构成学校特有的文化氛围,体现了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对公安院校大学生优良品质的培育和塑造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比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近年来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在“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凝练形成“忠诚、敬业、创新、表率、奉献”的公安大学核心价值观,并在全校开展核心价值观大讨论和宣教活动;同时创编传唱新校歌,设计启用新校徽,拍摄公安大学系列宣传片,编印学校新画册;打造“国际警务论坛”、“中国警界明日之星论坛”、“驻华警务联络官进公大”、“优秀校友回公大”、和“公大读书交流会”等系列文化品牌活动,有效提升了广大师生的归属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增强了学校的向心力、凝聚力,为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

3.以严格管理为特点的制度文化。公安院校的制度文化具有鲜明的公安特色,也最能体现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公安院校的办学宗旨是服务于公安工作,服务于公安队伍建设,培养合格的预备役警官,其人才培养办学符合公安机关队伍建设的要求,因此,学校以“从严治警、从严治校”为方针,对学生实行严格的警务化管理。警务化管理是公安院校制度文化的最主要特征。警务化管理主要是通过《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学校警务化管理规定》及一日生活制度等建立起学生规范而严格的学习、生活和训练秩序。严格警务化管理的目标是形成一种严肃活波、团结紧张、张弛有度的育人环境,培养学生令行禁止、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工作作风,最终把他们培养为政治坚定、意志坚强、纪律严明的预备役警官。严格的警务化管理既是公安院校学生管理的突出特色,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警察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

4.以公安业务实战为主的实践文化。公安院校是公安机关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政治觉悟高、警察意识强、业务素质佳的忠诚卫土。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安教育必须注重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公安院校,社会实践是作为校内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促进专业理论知识与公安业务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目前,各公安院校都非常重视公安业务实践,推行“教、学、练、战”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各公安院校,紧密结合公安业务实战,形成了以日常执勤、假期见习、毕业实习、大型活动安全保卫、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模式。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近几年来圆满完成2008年奥运会、国庆60周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大型安保任务,既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营造良好的实践育人环境。

二、公安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公安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与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公安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载体,丰富和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会对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起到引领和导向作用,以保证校园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

1.公安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同。公安院校以培养“忠诚可靠、业务扎实、敢于创新、精于实战、一专多能、作风优良、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为目标,强调政治建警,政治建校。公安院校性质、任务和特点,决定了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必须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起点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更高。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以科学的理论教育和引导学生,还必须要帮助学生确立“忠诚意识”和“宗旨意识”,培养政治过硬的合格预备役警官。公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无不体现出了公安院校独有的培养合格预备役警官的职业特色。可以说,警察职业意识、警察职业精神的塑造与培养是整个公安院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精髓。由此可见,无论是公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还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服务于公安教育这一根本目标。

2.公安院校特色校园文化本身就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首先,公安院校特色校园文化能够凸显公安院校独特的价值导向,有助于学生警察职业意识的养成。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反映了校园主体即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办学理念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体现公安院校独特的价值导向。在这种独特校园文化的引导下,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帮助学生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公安院校特色精神文化以警察职业精神为依托,以培养学生的忠诚意识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具有警察意识塑造功能,能够培养学生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其次,公安院校特色校园文化能够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行为,有助于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必须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公安院校严格的校规校纪和警务化管理等制度文化,对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行为起到硬约束的作用。而公安院校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校风,是广大师生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并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它对于规范和约束学生行为起到了软约束的作用。软硬约束相配合协同发挥作用,营造出纪律严明、积极进取的独特育人氛围与环境。再次,公安院校特色校园文化能够陶冶情操、提高认知,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载体。公安院校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生活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它通过文化娱乐、队报队刊、微信微博、讨论交流、讲座报告、参观考察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公安院校还拥有一些独有的学生社团组织如特警队、手枪射击协会等,体现了公安院校的专业性和特长性,有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而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社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协会等就集中体现了较强的政治理论性,这些社团组织根据公安院校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主理论学习与探究活动,成为公安院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3.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为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重要讲话中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国家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它对全社会的思想文化建设都具有重大影响和推动作用。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人才培养中也就处于极端重要的地位,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理论基础和指导。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为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导向。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系统的一个层面,不可避免会受到社会整体大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因此避免负面文化的影响,坚持正确的方向对于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公安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中,在传承与创造文化的同时,必须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体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所确定的基本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出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属性和原则,服务于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要求。这样,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就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引导。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是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公安院校校园文化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引导下,通过“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具体化到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通过其感染力和影响力最终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达到丰富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内容上必须紧紧围绕当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题要求进行。比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开展了“为何从警、如何做警、怎样育警”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全面加强了校风、教风、学风、作风建设,提升了了广大师生员工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实现公安院校特色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思路

公安院校在处理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关系的最佳状态就是要通过二者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最终实现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

第一,明确方向原则,是实现公安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前提。公安院校特色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从方向性原则来说,实现二者良性互动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导向性作用,必须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取向;从目的性原则来看,二者良性互动必须坚持以实现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目的;从规律性原则来说,实现二者良性互动要把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在讲求实效的基础上实现二者互动。

第二,选择有效载体,是实现公安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支撑。二者良性互动离不开载体的支撑。互动载体在这里是指能够传输和承载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间互动内容以及互动信息的媒介。实现二者良性互动,首先要充分利用手机微信、校园网、微博、校内报刊等传媒载体,特别是微信微博等传播迅速、带有交互性的新媒体载体。其次,学生活动、公安业务实践等活动载体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目前,各公安院校中广泛开展的“读书会”、“中国警界明日之星论坛”“自强之星评选”、“为祖国放歌”、“重温红色之旅”等校园文化活动就实现了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融合,成为实现二者良性互动的鲜活载体。同时,还要将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课程载体作用。

第三,积极培育互动主体,是实现公安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关键。公安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其组织者和参与者几乎涵盖了全校师生。良性互动目标的实现,不能单纯依靠一个或几个部门,而必须要树立全员参与意识,通过各部门齐抓共建,形成合力。因此,建立系统有序的互动主体队伍是推动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关键。这里的主体队伍包括组织者和参与者。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管干部、党团干部是互动主体队伍的主力军,他们承担着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还要依靠优秀教工和学生骨干作用的发挥,他们是互动主体队伍的生力军。特别是学生骨干,他们是开展校园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带头人,是联系老师与学生的纽带,他们的积极参与会发挥表率作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活动中来,有利于良性互动辐射作用的发挥。

第四,优化环境建设,是实现公安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条件。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这里的环境建设主要指公安院校内部环境方面。从内部环境来看,公安院校具有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先天优势。近年来,公安院校的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对于公安院校校园内部软、硬环境建设都极为重视,在打造优美和谐校园环境的同时,营造出了忠诚、奉献的浓厚政治氛围,树立了积极进取的健康校园风气。这种内部环境的打造,为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助于二者相互作用的有效发挥。

第五,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是实现公安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必要环节。及时准确的信息反馈,不仅可以使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步入正确有效的轨道,避免出现工作中的失误,而且利用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互动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能够使互动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是实现公安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一个必要环节。

校园生活安全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F7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408-01

校园电子商务的出现,使校园师生的生活更轻松、更快捷和更方便,满足了广大师生快节奏的学习与生活方式。

一、校园电子商务的概念及特点

校园电子商务可以定义为:校园电子商务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校园范围进行商务活动的统称。实际上,校园电子商务并不是因为将主要目标市场针对校园而提出的,它是电子商务复杂变型中一种新思路、新模式,是对无空间限制特点互联网的思维突破。校园电子商务意味着通过校园网络上的“商店”所从事的在线产品和劳务的买卖活动,交易内容是有形的产品和劳务等。

校园电子商务从商业运作模式来看,类似于一般电子商务,都是通过网络进行商品、服务或信息的交换。与校园传统商务活动相比,校园电子商务具有虚拟化、低成本、高效率和透明化交易等特点。除此之外,校园电子商务还具有网络环境优良、消费群体稳定、支付体系安全、物流配送方便和信用机制良好的独特特点。

二、我国校园电子商务现状

目前,国外高校校园电子商务系统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网上购物系统、网上支付系统等均比较完善,为师生、员工提供了极大便利。我国校园电子商务当前还处在较为低级的发展阶段,校园电子商务建设还相对落后。很多学校甚至还没有开始实施,己经开始实施的学校大多数也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因此,我国校园电子商务系统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校园是新事物的快速接收者,而广大在校学生既是电子商务的接受者,又将是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推动者。校园电子商务多半是在校学生发起并运行,也有得到企业或学校的支持。目前,校园电子商务只局限在一定范围内,校园电子商务都以网站为平台,由于学校人群集中、单购量较小和运作范围小,一般都没有成熟的物流服务支持。由于学校校园网的建成,使得校园电子商务发展迅速。鉴于校园电子商务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怎样使校园电子商务摆脱本校的局限,走出校园,实现真正商业化则是研究的重点。

三、校园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电子商务理论研究

[]欠缺。目前有关于校园电子商务的理论研究还很缺乏。由于急功近利思想,过分推崇网络教育,一些学校在教育经费欠缺的情况下盲目进行网络硬件建设,使部分教育资金浪费和流失。

(二)校园电子商务的总体规划缺乏。在建立校园电子商务初期,一些学校缺乏总体规划,只重视网络设备建设,而轻视应用系统建设。由于建网时不考虑网络技术发展方向,没有远景计划,选择便宜廉价的设备,往往使买的产品过时或已淘汰,造成后期建设无法进行,导致学校错误或重复投资。再加上观念、应用软件、管理制度和后续资金等多种因素,即使网络硬件建成了,校园网却只能作为使用网络的普通工具,并没有为科研、教学和学校管理发挥真正的作用。

(三)复合型人才缺乏。所指的复合型人才是指对校园电子商务有深刻理解的人才。要充分发挥校园电子商务的优势,应该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及方法和IT技术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四)监督管理缺乏力度。由于信息量巨大的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交互性特点,往往造成很多负面影响。校园电子商务对此缺乏有力的监督管理。目前部分学校校园网管理混乱,尤其是对网络内容控制不够。所以,网络管理是发展校园电子商务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五)校园电子商务安全缺乏保障。(1)校园网络安全问题。网络安全性能差。(2)电子支付系统安全问题。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所以,对于校园电子商务,建立可靠的安全系统是很重要的。

四、校园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校园电子商务建设的调研论证工作。校园电子商务建设方案关系到整个网络的性能,涉及校园电子商务的整体规划、布局、结构、带宽、扩充性、安全性、设备选型和技术标准等方面,对整个校园网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建设校园电子商务前应该参照相关校园电子商务建设的有关标准,认真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电子商务建设方案。使该方案的可行性、先进性、拓展性和完备性得到很好的保证。

(二)校园电子商务建设量力而行,稳步推进。为此要注意克服两种

倾向:一是不顾需求,一味求高,这样会因为系统需求不足,造成设备功能闲置,造成前期浪费;二是不加认证,仓促上马,会因为设备与系统不匹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致使对系统进行再造,造成后期浪费。

(三)针对学校师生、员工需要,提供优质服务。校园电子商务系统要提供多方面服务,满足师生、员工们日常学习、生活所需。可以建立系统完整的顾客资料数据库,才能以顾客为中心,提供方便快捷、安全有效的个性化服务。校园电子商务还可以通过建立类似会员制的环境来主动联络顾客。

(四)开展网上促销活动,解决信誉、服务和质量问题。网络营销的优点在于网上销售能使顾客直接向生产厂商订货,省掉了中间商环节,从而节省了的支出。在校大学生消费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对网上购物的价格更为敏感。商家只有开展网上促销活动,采取低价格策略,才能吸引大学生消费。同时,商家应该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努力提高自身的信誉度,增加消费者网上购物的满意度。

(五)强化网络安全建设。网络安全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学等方面,因此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网络安全的建设与监管。校园电子商务安全从整体上可分为校园电子商务交易安全和校园网络安全。(1)校园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由于电子支付系统安全问题是电子商务本身在交易过程产生的问题,校园在开展电子商务时不可避免地也会受到这种威胁。从目前看,SET安全电子交易是一个设计全面、考虑周到、较为完整的安全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当然,待校园一卡通系统完善之后,利于校园一卡通进行电子支付,将是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子支付方式。(2)校园网络安全。①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保密意识。②健全有关法律法规,用法律来约束网上行为,防止网上欺诈,假冒伪劣等现象的发生。同时健全安全制度,责任明确。③强化安全管理。④发展安全防范技术。

(六)加强宣传教育,改变传统观念。现在传统的消费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需要不断宣传教育,才能使广大师生、员工都改变传统观念,接受校园电子商务。

(七)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例如各高校和培训机构,培养出掌握IT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及方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从而促进校园电子商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校园生活安全论文篇(6)

前言

自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以来,“和谐”成为生活中人们议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如“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和谐校园”等等。技师学院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不仅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推进技师学院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如何构建一个协调发展、文明高雅、融洽祥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校园,理应成为技师院校深入研究的重要命题。但是,目前在技师学院教育管理及构建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未能够深入贯彻职业教育理念,只片面重视刚性制度建设,未能真正弘扬人文精神并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需要。笔者认为,技师学院以育人为主要目的,要对学校的“人”进行充分关注,要在学校教育管理中赋予人本化理念。对具有高级心理需要的学生群体的校园管理,必须从人入手,探求人之需,而行人之道,达人之成。本论文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从尊重学生需要作为切入点,阐述如何根据技师学院学生不同层次需要构建和谐校园。

一、和谐校园的内涵

和谐校园是一种内和外顺、协调运转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每个教师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一切以学生为本,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1]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在其著名论文《人类动机论》中提出了人的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五个层次,好像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第一类需要属于缺失需要,可到起匮乏性动机,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便失去动机。第二类需要属于生长需要,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满足了这种需要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马斯洛称之为“顶峰体验”。马斯洛理论精华在于人的需要,强调尊重人、关心人,这正是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管理模式所必要的理念。[2]

三、学生的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人的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具有对象性、动力性和社会性。学生主体的需要是多样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身心发展的需要,主要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实现需要。

四、影响和谐校园的因素

影响校园和谐的因素很多,有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等等。笔者主要从学生的需要这个角度,分析学生的需要对校园和谐建设的影响。

1.青春期“骚动”和强烈的“性困扰”

技师学院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性机能(性生理)趋向成熟,性意识(性心理)发展而产生望,不少学生渴望与异往并有时出现性冲动。然而这种性本能的需要,却要受到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制约。学校性教育远远落后于学生的身心需要和社会文化的开放性,学生对性的科学性和性的社会意义一知半解,有了性冲动却不懂得用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不知道用法制观念控制自己,比如出现的校园厕所涂鸦、学生同居、恋物癖等不良现象。学生中间出现的这些不良品德或行为问题,追根溯源都与自身性生理、性心理或性道德需要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关。有的心理学家把青年期的性需要比做火药库,如不加引发,保管得当,则能够保持平静,相反,则可能引起强烈的爆发,带来不良后果。[3]

2.安全感低

当前,技师学院正处于提高质量和快速发展时期,技师学院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安全隐患阴影依然笼罩在校园上空。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学生宿舍人员密度加大,人为安全隐患显现;计算机普及,学生在宿舍内使用计算机日益增多,用电负荷增大,易引发火灾等事故;学生人员密度大,人为事故增多,突发事件难以控制;自然灾害、食物中毒等也随时可能发生。因此,技师学院充分重视学校安全工作,满足学生安全需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3.缺乏爱与归属感

国外心理研究者指出:在现代社会中,不少青年在心理上处于“三无”状态,即无动于衷,谓之无情;缺乏活力,谓之无力;漠不关心,谓之无心。这些状态在技师学院学生中表现更为突出。技师学院有不少情感冷漠的学生,对他人怀有戒心或敌意,态度冷淡,漠不关心,有时近乎“冷酷无情”;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置身于外,给人一种“看破红尘”的感觉。此外,技师学院校园中出走、打架、斗殴、自残以至轻生等现象时有发生;同学之间人际关系不融洽,动辄为一点儿小事就争吵不休,相互怄气,互不理睬,有时甚至会大打出手;还有些学生对待教师的教育非常反感,甚至会与教师产生冲突。上述种种现象都给和谐校园建设带来不利影响。[4]

4.人格尊严受到损害

尊重是和谐的音符,构建和谐校园,教育管理者必须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但是,目前一些技师学院的教育管理者,完全不顾学生实际上已经是大学生,硬把他们视作仍是中学生,以至是小学生,用教育、管理中小学生的方法来教育、管理已是成人的大学生。学生一天24小时,从起床、出操、上课、自习、直到睡觉的时间、地点都规定得死死的,整天由保安和众多带着红袖章的老师或管理人员监视着。对学生往往是用恐吓、训斥来代替教育,学生一有过失,动辄就是给以各种惩罚,造成学生很大的反感,严重损害学生自尊,引起许多学生强烈不满,造成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对立。这种管理方法,一时看上去学校很有秩序,但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学生的不满总有一天要爆发, 秩序就不可避免地要变为混乱,给和谐校园笼罩无形的阴影。[5]

5.缺乏自我认同感

技师学院的学生,自我认同感和对技师学院的认同感都比较低,以致不少学生在入学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在整个学习阶段都处于一种自我否定的情绪当中。主要表现在对个人的能力与品质做出不符合实际的偏低评价,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即使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分”,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等消极表现。如果学校教育管理者依然采用应试教育管理模式,评价学生的标准以学业成绩来衡量,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平台以展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必然导致学生多元智能不能充分发挥,学生没有生机、朝气,校园生活单调枯燥,缺乏活力。

五、构建和谐校园氛围的途径――尊重学生需要

关注与尊重学生需要是教育管理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全面了解、正确对待、合理满足学生的需要,是当前构建和谐校园的着眼点。

1.重视性教育 引导学生性心理需要

技师学院学生的生理需要中,性心理需要是特殊的生理需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对学生性心理需要,不要谈虎色变,应该积极加以引导,针对当前技师学院学生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适时、适量、适度的性教育已势在必行。学校应把性健康教育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开设专门性健康教育课程,特别要在新生中开设相关课程,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养成良好的性道德。校园经常开展生理、心理健康讲座,放映生理健康片,定期举办健康的舞会、生日宴会等,以不同方式引导、善待学生青春期性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高尚的性道德情感,避免学生因性困惑而产生不良行为。重视性教育,引导学生性心理需求,在技师学院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中应对此工作给予足够重视,并视之为当务之急。

2. 加强安全工作 满足安全需要

和谐校园给我们一个重要理念和认识就是“以人为本”,即从学生实际出发,满足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的需要。只有每一位学生的身心都处于安全状态下,整个校园才会呈现出一片平安和谐的氛围。技师学院教育管理者应当树立“两手抓”的思想,一手抓观念、制度和行为等安全软件建设,比如通过举办安全专题讲座、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组织观看录像、发放安全手册、制作宣传板,逃生自救演练等多种形式,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并自觉成为和谐校园的建设者和守护者。另一手还应抓物质投入硬件建设,加强学校校安全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的“硬件”环境,保证学校符合基本办学标准,保证学校围墙、校舍、场地、教学设施、教学用具、生活设施和饮用水源等办学条件符合国家安全质量标,定期安排专人对学校建筑物、构筑物、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检验,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停止使用,及时维修或者更换,努力营造稳定、有序、祥和的校园环境。

3.营造家的氛围,增强爱与归属感

马斯洛认为,人在满足生理与安全需要之后都希望寻求一个自己所归属的群体,在这一群体中获得他人的尊重与帮助、关心与爱护。学生有了这种内心需要,就希望在学校获得爱与归属感。如果学生在学校获得了爱与归属感,那么,他们势必会主动将自己融入到校园生活中,视学校为家庭,将自己的言行举止甚至前途命运和学校密切相连,学校对学生也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谐校园的建设发展才能获取生命活力和力量源泉。[6]

在构建和谐校园进程中,技师学院可以开展以“我爱我的新家”为主题的活动,使学生对学校产生强烈的爱与归属感。此“家”可大可小,可以代表某一宿舍,可以代表某一兴趣协会,可以代表自己的班级,还可以代表学校等等。主题活动的形式多样,比如可以开展“我的新家成员”主题班会,“我家轶事”征文活动,文明班级评比,文明宿舍“流动红旗”争抢赛等。学生在主题班会和征文活动中,发现家庭中真善美,说说所爱的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关心或关注,享受到爱与归属。通过团体的各种创先评优活动,可使每个团体成员在大家庭中得到他人的关心、爱护、关注和鼓励,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学校的亲近感和家庭归属感。学校通过各种活动,为学生营造家的氛围,增强爱与归属感,学校内在的凝聚力增强,能够塑造出一片和谐天空,让每位学生都在这片天空中自由驰骋。

4.渗透情感管理,满足尊重需要

尊重学生,是学校进行教育管理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管理的本身。尊重具有动力性,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因素,尊重,视之无形,闻之无声,但是却能产生一种巨大的、无形的教育管理力量。每个学生都有尊重的本能需求,技师学院教育管理者应懂得学生这个心理需求,将制度管理方式转变为情感管理,尊重学生人格、权利、主体地位等,热爱、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教育管理者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既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又要重视发挥学生个性和特长,改变迫使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做法,将正确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政治信念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将外在规范与学生内在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尊重学生,满足学生尊重需要,技师学院教育管理者应当充分认识到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5.创造光彩平台,满足自我实现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最高层次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需要,是一种追求人生价值的需要。技师学院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光彩平台”,使学生在实践中悦纳自己,肯定自己,展现其独特的个人魅力。首先,利用好学生会和学生社团两个平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能力的舞台,使学生自我价值得到展现。其次,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比如学生组织的主题升旗仪式、各种球类比赛、学校广播站、校园运动会、板报评比、教具发明、书法绘画比赛、演讲比赛、文明礼仪大赛等等。通过这些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多元智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教育,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最后,努力做好校园环境净化、绿化、美化和亮化工作,使人文氛围与特色渗透到学校自然环境中,使学校优美的自然环境体现深厚的人文底蕴,实现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因此,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7]

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建议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构建和谐校园学校中主体――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论文结合技师学院及学生的特点,从尊重学生的需要着手,阐述如何构建和谐校园。但研究中,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可以借助自我的表达能力呈现基本生理需要,但对较高层次需要,比如归属需要、关爱需要、交往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却无法用精当的言行准确地表达出来,教育管理者如何了解学生的需要,如何获得有价值的需要水平指数等等。笔者认为,获得学生的真实需要,需要根据马斯洛层次理论为指导,结合技师学院及学生实际特点,编制《技师学院学生的需要》量表,通过测量准确地了解学生不同层次需要,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更好依据,笔者将在今后研究中对此进行深层次探究。

参考文献:

[1]崔景贵. 心理教育?职业学校[M].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曹日昌. 普通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陈志沛.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J].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07,(13).

[4]余向平. 高职院校构建和谐校园的现实意义及相应对策[J].职教通讯,2007,(1).

[5]蓝海昌. 学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与如何构建和谐校园[J]. 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 2009,(2).

[6]王尔敏. 以学生为本创建和谐校园[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17).

[7]陶晓燕. 教育应从尊重学生开始 [J]. 甘肃教育, 2008,(3).

校园生活安全论文篇(7)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也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同样的道理,安全稳定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校园建设就必须保持校园的安定有序。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是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没有安全稳定,和谐校园就会失去安定祥和,失去赖以生存的校园基础。那么,如何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共创和谐校园呢?

一、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

秩序和规矩是保证安全所不可缺的,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制度文化,是校园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安全无小事,警钟需长鸣。只有落实规范化、制度化的安全管理机制,开展扎实、有效的教育活动,我们才能每天平平安安到校,高高兴兴回家,我们的校园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安全的港湾、成长的乐园。

制度立足于预防,在制度建立之前科学研究校园安全应对机制,全面考虑威胁学生安全的校舍、消防、交通、饮食、传染性疾病以及校园周边治安秩序等因素,建立如安全应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食堂卫生制度、门卫制度、消防制度、实验室制度、考勤制度等。依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建立和完善校园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形成校园安全的制度文化。用制度来约束,可以使师生们的行为远离危险。

每学期我们都要相关人员签订《安全责任状》,并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追踪评估,对相关责任进行考核,避免制度流于形式。

二、加强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为创建和谐校园打好基础

以建设校园安全文化为目标,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文明素质。先抓舆论宣传,积极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学校通过各种形式、渠道向师生宣传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性,常利用典型案例和学生身边的事情进行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意识,在校园中减少和杜绝违法事件的发生,确保校园安全。

以创建平安校园为载体,学校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对安全教育常抓不懈,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以维护安全稳定工作为中心,学校向学生发出倡议: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课间活动时要文明,上下楼梯靠右走,不追逐打闹;集体活动讲文明,做游戏讲秩序;入校后不得随意出校门;上学、放学途中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要一停二看三通过;上体育课及课外活动时要注意与他人合作,防止器械伤人等。讲究卫生,不随便吃三无食品等。号召大家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创建安全校园作贡献。

各班出好黑板报,利用班会时间,组织演讲比赛、观看安全教育视频、自编自演小节目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避险能力。为普及安全教育知识,校园内设立法制教育宣传栏,宣传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及自防自救等知识,从而使安全责任意识和平安和谐观念在全校师生中深深扎根。

三、加强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注重实践体验,掌握生存技能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公共安全教育的形式在小学以游戏和模拟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辨析为主。”因此,校园安全教育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实践体验的机会,开展自救自护和逃生实践演练活动。大型的安全演练定期举行,无论是消防演练,还是地震演练,都让学生亲自体验并掌握逃生自救的本领。在活动、实践中指导学生形成技能,保证和谐校园的安全稳定。中小学生应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校园生活安全论文篇(8)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成果,同时又是人自觉地接受文化并通过文化的哺育形成思维、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不仅是提升全体师生安全文明素养的有效手段,更是创建和谐、平安校园的基础,这是时代赋予学校的责任,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要求。然而,由于人们对校园安全文化内涵认识的不足、安全文化评价体系的缺乏等原因,导致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着“重制度轻落实、重个别轻整体、重形式轻教育”等问题。因此,正确认识中小学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思考和构建校园安全文化的策略,是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及其功能

校园安全文化源于“安全文化”概念,也从属于“安全文化”与“校园文化”范畴。安全文化概念最早是由国际核安全咨询组于1986年针对核电站的安全问题而提出的[1]。1991年国际原子能组织在《安全文化》报告中指出,“安全文化是指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1993年国际核设施安全顾问委员会指出,“安全文化是决定组织的安全与健康管理承诺、风格和效率的那些个体或组织的价值观、态度、认知、胜任力以及行为模式的产物。”[2]在我国习惯上把“安全文化”理解为“在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维护安全而创造的各类物态产品及形成的意识形态的总和。”[3]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安全是指个体或系统不受侵害和破坏。由此,“校园安全文化”可简单理解为: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使师生个体或学校免受侵害和破坏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屡见不鲜,从踩踏、火灾、自杀、校园暴力事故到交通、溺水、饮食中毒等意外伤害事件的不断发生,涉及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 20 种之多,危险时时在演绎,安全需要从“文化”抓起。因此,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与研究已成为当前热点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学者对校园安全文化的含义理解不同。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重视安全管理制度。如“校园安全文化是指将学校安全理念和安全价值观表现在决策和管理者的态度及行为中,落实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中。”[4]二是重视安全素养与环境。如“校园安全文化是在长期办学、育人、发展实践中,为保障师生员工的安全,建立完善和谐的安全环境,并使全体师生员工形成良好的安全价值观、态度和素质,从而积累的具有高校特色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5]三是重视安全群体氛围。如“校园安全文化是指由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以学校安全理念和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观念文化,把行为文化、管理文化和物态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6]

不管人们对校园安全文化概念如何界定,但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即“保护好学校和师生员工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创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文化是人们在文明进程中不断习得和积累的并为自身所默认且潜在地主导人的思想、行为以及习惯等一系列知识、经验、感受等的总和。[7]把安全引入到校园文化之中,就是学校要倡导安全的精神、理念与行为等。因此,我们理解“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时,应考虑以下方面:一是以平安取胜。所谓“平安取胜”就是指学校通过提供各种优质的服务和环境等途径来达到平安、文明的校园形象。如一些学校提出“一切为了师生的安全”等信条就是以平安取胜之举。二是以群体参与。所谓“群体参与”是指校园安全文化要被全体师生所认同与参与,包括高质量的安全教育、执行严格的安全规范以及应急自救技能等。换句话说,就是校园安全文化必须在全校内、全方面地导入,使全体师生具有安全意识与安全行为。三是以系统构建。校园安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包括物态文化,还应包括管理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安全物态文化是指安全防范的装备和设施等;安全管理文化是指安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管理规章制度等;安全行为文化是指安全思维、安全操作、安全指挥和应急自救技能等;安全精神文化指有关安全的知识、观念、意识、价值等。

联合国教科文指出:“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实现发展的摇篮。”[8]安全文化是安全系统有效性的决定因素,个体对组织安全文化的感受支配着其安全行为,校园安全文化决定着安全系统要素是否有效地作用。因此,全体师生安全文化的观念和行为的形成以及有效实践校园安全文化策略,应该创建和拥有一种安全型的校园文化。校园安全文化作为集体价值和行为准则的集合体,具有以下功能:

(1)导向与育人功能。校园安全文化是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能引导全体师生主动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并获得安全知识,形成安全思想、安全心理、安全情感和安全规范行为等安全文化素养。

(2)约束与保障功能。校园安全文化为全体师生提供了一套安全判断标准和行为规范,规定了做哪些是安全的,做哪些是不安全的,一旦有违背校园安全文化的言行,就会受到群体的舆论压力,促进其修正,从而保障校园的财产、生命和师生的生命素养提高。

(3)规范与创新功能。校园安全文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师生员工的教育过程。当安全观念、安全伦理道德在师生员工的思想上扎根后, 师生员工就会积极主动地了解掌握安全科技知识, 就会自觉地按学校安全管理的要求去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并能够孕育出新的安全思想、新的安全技术和新的安全操作方式。

二、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生是弱势群体,容易受到伤害,也最受家长的关心。有关调查表明,中小学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 1 万人以上,即平均每天约 40 多名学生因各类事故死亡,相当于一个教学班的人数。[9]导致中小学生伤亡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切实建设好校园安全文化,做好师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人身和财产安全,也关系到学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目前,学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但总体上看,我国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仍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

1.注重安全制度建设轻具体落实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等各级政府部门近几年先后出台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等一系列学校安全工作政策法规。各地教育系统结合各基层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学校内部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在具体的工作实践当中,各地并没有将这些制度落实到位。年度安全考核中,也并非以预先制定的制度为依据,而是看实际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只要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一定的比例,就会导致一票否决。

以某市教育局为例,在各校原有安全制度的基础上,组织力量重新修订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学校安全工作岗位职责制度》等二十五项安全工作制度,涉及门卫、消防、食堂、接送车、卫生保健、环境、宿舍等多个方面。每年年初,教育局都会与各校校长签订当年度的《安全责任状》。各校为了表示对安全工作的重视,也制定了许多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但在实际工作中,各校却将这些制度搁在一旁,重视只是口头上与纸面上的意识。考核时,教育局也只盯着非正常死亡数,只要这一指标没有问题,考核肯定顺利通过,甚至可能为优秀。

2.注重个别文化建设轻系统构建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具广泛性、层次性和系统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架构在精神、物质和行为等相统一的基础上。具体包括安全硬件设施、安全制度、安全组织机构保障、安全文化活动、安全校园网络、心理安全辅导、校园安全精神、安全信念、安全价值取向等。然而,由于校园安全文化内涵缺乏统一认识、评价机制缺乏,导致许多学校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上重视“个别文化”建设。如有的学校重制度的文本建设,却缺乏安全责任系统与齐管共抓的体系;有的学校重视硬件环境、饮食卫生、体育活动、交通安全等显性安全文化活动,却缺乏心理健康、黄色读物、网络管理等隐性安全隐患的排查与预防;有的学校重视突击性的消防演练等活动,却缺乏必要的日常宣传与渗透。绝大多数学校缺乏完整的目标体系及课程体系。完整的目标体系应该包括培养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养,学校安全保障与服务场所、设施、器物等物态载体,以及健全与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预警机制等内容。完整的安全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应包括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和师资的配备、学分设定、课时安排等方面。

3.注重理论知识讲解轻安全技能培养

学校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安全行为习惯与安全操作能力。然而,“重管理轻教育、重理论轻操作”的学校安全工作的弊病长期存在,影响了学生安全素养的整体提高。许多学校为了加强安全教育,往往存在随机化现象,有的突出检查管理一下;有的强化手机管理、器械管理;有的搞几次安全讲座或消防安全演练以加强安全知识与技能教育。许多安全常识、安全理论学习及安全测验只停留在纸面上,而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应急自救技能、安全操作技能和生活技能的培养却不关心。安全教育活动缺乏系统的计划和周密的安排,从而导致安全意识难以在师生们心中真正树立起来,往往是活动中知道安全重要,过后却抛在脑后。安全工作这根弦时紧时松,难以成为师生们的自觉行动,成为学校安全的一个隐患。

三、加强学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途径

校园安全是校园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最基本的保障。一位安全管理专家指出:“短期安全靠运气,中期安全靠管理,长期安全靠文化。”[10]这深刻揭示了安全工作只有上升到文化层面,才是抓住了校园安全建设的根本和实策。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1.“树理念、重关怀”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

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它来源于安全工作实践,又指引着安全工作实践。树立“以人为本”及“依法治校”的理念,体现学校安全文化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明确校园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学校发展建设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全体师生服务。一是要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观,即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要把安全作为考虑一切工作的前提,采取防护、减弱等对策以消除危险因素;二是要培育“安全创造效益、安全促进和谐”的价值观,即安全文化营造与和谐、文明校园联系起来,形成良好的社会形象;三是建立“以人为本、依法管理、全员参与”的方法观,即中小学要把财产安全、人身安全、心理安全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和培育良好的校风工作之中,并按照相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章等来健全学校自身的安全责任体系和制度体系,以保证人人遵章守法、人人做好自我安全防护;四是树立“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认识观,从制度、行为、物质、精神等层面整体构建校园安全文化体系,做到时刻警惕、全面推进。

2.“强执行、造氛围”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保证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是达到全体师生自主管理、自觉进入安全活动状态,包括安全操作、人际和谐、遵章守纪、自救技能等。事实上,校园安全制度、责任体系等表层的安全文化,都是靠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责任心和工作态度等内在品质去实施的。倘若没有这种品质,再好的制度和规范,实际上都是一纸空文。因此,让每个师生“了解与认同”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与实质、“参与与执行”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要求和安全教育,这是学校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因此,学校要建立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健全学校安全管理组织,定期分析校园及周边安全情况,表扬与激励在安全工作中表现出色的人员,力求在全校范围内做到“认识到位、管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人”的局面。同时,要通过安全警示、安全宣传及日常渗透等途径加强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安全警示可包括严令禁止式、严正警告式、严肃要求式和温馨提示式等方式来提醒师生的安全意识的树立。安全宣传可通过主题班会、学生聚会、校园广播、校园网、橱窗板报、专题宣传、影视播放、征文比赛、专项测试、知识竞赛、图片展览、专题讲座、课堂渗透等形式,让师生在日常活动中获得安全知识、感受安全文化、提高安全素质。

3.“健制度、建机制”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点

安全文化的推行,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安全管理和完美的安全技术措施基础之上。要建立有效的校园安全管理体制,包括健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评价体系、规章制度体系、应急处置体系等。管理组织体系包括校园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校护卫队、安全岗等;责任评价体系包括学校层面与年级层面、教研组层面与班主任层面等安全责任体系;制度体系包括安全治安管理相关制度,校内外集体活动的组织管理制度,外来人员入校管理制度,安全和法制教育制度,值班值日制度,以及与人防、消防、交通等行政职能部门的联系制度。同时,为确保安全防线、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应建议相应的安全管理机制,主要包括检查督导机制、队伍建设机制、创新发展机制、奖惩激励机制等。

校园生活安全论文篇(9)

小学校园安全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中之重,而校园安全文化更是学校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小学校园文化安全教育的主要任务。只有认真挖掘学校的各项资源,多途径加强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让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学校安全文化教育更加完善,才能够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 学校只有完善相关制度,有章可循,才能为校园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才有利于安全文化建设的进行,才能做到“依法立校”“依法治校”。

加强领导,落实职责 学校要按照有关要求,明确责任人,层层落实,并加大督查力度,奖惩分明,才能使之既能起到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作用。

确立重点,做好预防与预案工作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预防。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从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考虑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采取果断的措施,把一切安全隐患都扼杀在萌芽状态。通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对校舍和教学设施的安全检查等系列措施,切实提高师生的遵纪守法观念,确保安全。

加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安全文化是以物质条件为基础的载体文化和以人文为中心的精神文化的统一。物质设施也是校园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视校园安全设施的维护和检查 学生在校园中学习、生活,W校的教育设施、生活设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安全息息相关,学校重视学校教育、生活设施的安全,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彰显“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理念的需要。

重视校园安全教育氛围的营造 利用学校的校报、黑板报、文化走廊、标语牌,以及相关的网络平台宣传安全知识、安全制度;将理念、校训、培养目标、校歌、校徽等彰显于学校醒目的位置;设置国学文化走廊,将开心读唐诗、寓言故事、林州胜景、名言警句等张挂于校园显著位置,时刻督促师生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认识世界。

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形成的校风、学风、文化传统、学校形象,反映学校整体目标和方向,是具有推动学校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群体意识和精神力量。安全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亚文化同样体现出了“学校精神”――构建诗香校园,弘扬国学文化。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中,要把师生的安全提到首要位置,彰显“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

开展学习型建设 积极开展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深入学习重要论述、“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并做到将学习实践活动与学校实际相结合。

开展服务型建设 服务于学生,做好家长学校的培训工作,家校携手,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道德讲堂”“文明教师”“四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德育工作建设 坚持把学生常规管理、培养良好习惯、健全人格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利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引导学生争做文明学生;将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贯穿学期始末,通过“国旗下讲话”系列主题活动,倡导全体学生学习各种文明礼仪、安全常识,提醒指导学生如何养成良好习惯;深挖地方资源――红旗渠精神、谷文昌精神、石板岩扁担精神,传承道德精神;随时令、节日、活动开展主题活动:“学雷锋 护环境”“爱绿护绿”“清明祭英烈”“经典诵读”“童心向党”“做美德少年”“向国旗敬礼”等系列活动,让学生的德育教育以活动为依托,在浩然正气中茁壮成长。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体系,发挥青爱小屋的作用,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预防与消除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滋生,促进小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校园生活安全论文篇(10)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平安*”的决策部署,通过强有力的宣传工作,营造声势大、气势足、气氛浓的创建“平安校园”舆论氛围,激发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建设“平安校园”活动的热情,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各项工作措施的进一步落实,为创建“平安校园”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二、主要内容

1、宣传党的十七大和省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出的任务和要求,进一步宣传我县开展创建平安*及教育系统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的目的意义、目标要求、任务措施,提高全体师生的思想认识,增强“平安校园”的创建意识,把积极参与“平安校园”创建的各项活动变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

2、宣传各校在“平安校园”建设中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创造的成功经验和取得的明显成效,及广大师生创建“平安校园”、保一方平安的先进事迹和精神风貌,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更快更好地落实,把“平安校园”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3、宣传安全意识,提高师生自救自护能力。以综治及“平安校园”宣传月活动为契机,对师生进行交通、消防、地震、防雷、食品卫生、游泳等活动的安全教育,开展自护、自救、防火、防灾、逃生的防范自救等实地演练,使广大师生掌握安全知识,减少意外伤亡事件的发生。

4、宣传法律法规常识及有关规定,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育部提出的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六项措施,提高师生遵纪守法、治安防范、依法办事的意识以及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积极营造创建“平安校园”的良好氛围。

三、活动方案

(一)活动对象:全县中小学校师生。

(二)活动时间:3月1日至4月10日。

(三)实施过程:

1、宣传发动阶段(3月1日—3月15日)

各校要充分发挥当地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加强对宣传月工作的宣传报道,特别要发挥学校宣传主阵地优势,通过校园广播、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等,向师生介绍宣传月活动的有关情况。做到电视有影像、报刊有文章、广播有声音、网络有信息。通过强大的舆论宣传导向,营造浓厚的创建“平安校园”的宣传氛围,提高“平安校园”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让“平安校园”的创建工作入眼、入脑、深入人心。

2、活动实施阶段(3月10日—3月31日)

(1)各校以创建“平安校园”为中心,请综治安全副校长、卫生指导员和校园治安人员到校讲解法律法规知识,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工作,组织学生进行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开展社会调查,召开主题班(队)会,举办“平安校园”演讲会等活动,把“综治宣传月”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

(2)县局与综治办拟于3月下旬举办全县综治及“平安校园”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并进行“与生命牵手,与平安同行”演讲比赛,并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指导教师若干名。

(3)给合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利用3月最后一周星期一安全日契机,各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平安校园”宣传教育,进行安全文化教育,传授安全知识与技能,增强师生自护自救能力。

3、总结验收阶段(3月31日—4月10日)

各校在开展宣传月活动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表彰在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写出经验总结,交县局平安办。

四、具体要求

校园生活安全论文篇(11)

[作者简介]吴正金(1977- ),男,山东茌平人,浙江农林大学保卫处综合科主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浙江 杭州 31130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044-02

2011年2月19日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明确提出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大命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因此,推进文化建设本质是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高校的安全稳定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构建校园平安文化是和谐社会建设对高校的要求,也是高校继续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高校平安文化的内涵

校园安全文化是以学校安全理念和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观念文化,把行为文化、管理文化和物态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①通俗来说,高校平安文化即是学校及师生在教学、科研、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或应具备的以安全理念、安全组织、安全制度、安全教育、安全技能、安全行为、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等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文化结构都可以分为精神、制度、物质三个层次,②高校平安文化也不例外。具体体现为:包括安全理念、信念、价值取向的精神文化,包括安全组织、安全制度的制度方化及包括安全技能、安全设施、安全防护、安全行为、安全教育的物质文化。可见,校园平安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上层建筑的架构,也需要硬件设施等物质基础的落实。

二、高校平安文化建设的内容

1.校园平安精神文化。校园平安精神文化属于意识领域,对人的行为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可以树立学校师生的安全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师生用安全理念规范其行为。因此,校园平安精神文化是平安文化的最高境界,能潜移默化中使学校及师生接受共同的安全思想引导,情感得到熏陶。同时,高校平安精神文化也是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指导思想,是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教师教学科研、学生培养教育的无形安全保障。可见,高校平安精神文化是平安文化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导向,建设高校平安精神文化本质上就是做好这两方面的教育工作。

第一,高校平安文化的指导思想。高校平安精神文化既要体现国家总的安全理念,又要结合高校的实际。具体说来,高校的平安文化构建的宏观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谐的理念影响师生的观念、道德、情感、态度、品行,培养正确的安全哲学、安全伦理、安全价值取向,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从而为学生走向社会提高社会平安文化整体水平做出贡献。微观指导思想是:以“安全第一,生命至上”为理念,以实现本质安全为目标,提高师生对自己和他人安全的科学认识;坚持预防为主,全员参与,从精神、物质等各个层面不断营造安全氛围,规范安全程序,创新载体,丰富内涵,引导和教育师生树立科学的安全观,全面提高安全素质。③所以,确立高校平安文化的指导思想是高校平安精神文化的根本任务。

第二,高校平安文化的价值观导向。以“和谐”为校园平安文化的价值观导向是高校平安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和谐促进安全,安全是和谐的基础,安全意识、安全思想、安全理念、安全措施是保障和谐的重要文化力量。④所以,高校的平安文化建设要崇尚和谐文化。所谓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的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其最核心的内容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坚持和实行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⑤。和谐文化在校园里具体表现在学校的管理、教育以及服务方式、方法上要以人为本;政策制定上要多沟通、多听取意见;安全教育上要从人的思想、心理、成长环境等深层次寻找切入点,以此提高师生的安全素质。学校要把重视师生安全、珍爱师生生命财产放在第一位,要把平安文化教育渗透到教学、科研、服务活动中,并逐步形成主动、系统、科学的安全观,最终实现把和谐作为高校平安文化建设的价值观导向。

2.高校平安制度文化。校园平安精神文化是一种思想意识,具有指引作用而不具有强制力,它要转化为制度文化,依靠制度文化来体现和传达,依靠制度文化中具有强制力的行为规范和管理体系规范人的行为。

第一,健全高校平安制度文化的行为规范。高校平安制度文化的行为规范是指,在校园平安精神文化的指导下学校及师生在教学、科研、生活中应遵守的安全行为准则或行为模式。行为规范是高校平安制度文化的生命力,其是否全面、科学决定了制度文化建设的成败,也间接反作用于高校平安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必须规范的行为包括领导和决策、科学实验、教育学习、文体活动、实习实践、应急自救、校内商业活动等。另外,校园平安文化的行为规范包括学校领导行为和决策的规范、师生群体活动和个体行为的规范等,内容丰富多样。总之,高校平安制度文化的行为规范要有科学的体系和合理的结构,覆盖上述三个类型。因此,行为规范的制定必须坚持科学、民主的原则,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导向,广泛征集意见,确保行为规范的严密性、前瞻性和可行性。

第二,规范高校平安制度文化的管理体系。高校平安制度文化的管理体系集中体现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安全管理对领导和师生的要求,以及经济手段的激励与强化。具体来说,高校平安制度文化的管理体系包括:其一,建设校园平安的精神文化、树立和谐价值观,科学制定高校平安文化的行为规范,并严格执行行为规范;其二,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健全和行政手段的科学合理。学校与各责任单位都应健全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并实行党政一把手责任制。学校与各责任单位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建设分级负责的安全责任系统;其三,规范学校安全保卫职能部门的岗位职责,发挥其在校园平安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3.高校平安物质文化。高校平安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体现和物态化,但同时又是形成、发展、巩固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基础和保障。因此,物质文化是校园平安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包括保证安全的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备。

第一,高校平安的硬件设施。从硬件上来说,校园及周边的所有设施、服务必须满足安全保障,配有必要的技防设备。具体包括:其一,有满足教育、教学活动需要且无安全隐患的教学设施如教室、实验室(实训基地)、自习室、图书馆、体育场所和活动器材;其二,有相关后勤职能部门提供的符合安全标准的公共服务;其三,有多功能的防火、防盗、交通安全、报警等电子信息监控严密的技防体系;其四,校园周边道路及具有安全隐患场所等的标识标志要符合安全标准。

第二,高校平安的软件配备。从软件上来说,高校平安文化建设需要配备完整的安全管理人员、充足的经费保障和平安文化宣传教育的阵地和平台。具体来说,一是加强校园安全专职保卫队伍建设,完善维护校园平安的多方位多层次的组织机构。专职保卫队伍是学校平安建设的主要力量,是校园平安及平安文化建设的倡导者、执行者和推动者,因此要改善专职保卫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强化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以保证校园平安文化建设的质量。同时,校园平安文化建设内容涉及学校大部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广泛发动师生、依靠师生,调动二级学院、行政部门、直属单位的力量,真正形成群防群治组织体系;二是加大经费投入,为安全文化宣传教育、人防、物防、技防提供保障;三是平安文化宣传教育要有阵地、有抓手。校园安全宣传阵地可以是固定的橱窗、校园广播固定的专栏张贴与形势一致的宣传标语或安全隐患警示标志等,以形成建设校园平安文化氛围。

三、高校平安文化建设的载体

如上所述,校园平安文化建设包括了三个方面内容。制度文化建设的载体就是学校制定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行为准则。物质文化建设的载体就是为师生的学习、科研、生活提供安全服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备。而校园平安的精神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理念和价值导向,其建设的载体包括平安文化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平安文化。因此,研究校园平安精神文化建设的载体是校园平安文化建设载体的关键。

1.教育渗透。要把平安文化的指导思想和安全价值观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体系。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编写适合学校使用的安全教育教材,把安全教育课设为必修课,或设置安全教育系列科目作为选修课。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并将参加各种应急演练、安全技能竞赛及其他保卫工作实践等作为实践考核。

2.校园文化活动。高校平安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延,指所有与安全价值观、安全思维方式、安全行为准则相关的物质的或精神的校园文化活动方式或结果。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提高师生的基本人文素质,深刻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在这种意义上,人文素质既给自己也给别人带来安全,实现了教育价值和生命价值的统一。因此,高校平安文化与校园文化具有一致性。学校既要科学设计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又要创新安全主题的文化活动,真正把平安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去,使之成为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社会平安文化。要充分利用社会平安文化,实现“警校共建”校园平安文化。校园平安文化是社会平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平安文化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因此,校园平安文化建设要与当地的政法、公安、消防等职能部门建立良好的“校地合作”关系,既要借鉴社会管理创新的和谐理念,又要共享维护社会和谐的安全宣传教育资源。

高校平安精神文化是校园平安文化的标志和核心,是校园平安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灵魂;制度文化是高校平安文化建设的关键,制约着精神文化的形成,规范着物质文化的建设;物质文化是高校平安文化的外在表现,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建设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保障。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在于用新理念、新方法、新举措维护社会稳定,校园平安文化建设超越了学校传统安全管理的局限。从文化的层面、从源头上激发师生“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可以确立长效的校园安全机制,实现校园的长治久安。

[注释]

①玉新中.从哲学角度探析校园安全文化的重要性[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7):70.

②邹长城.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功能及建设[J].湖湘论坛,2005(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