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金融期货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6 18:38:55

金融期货论文

金融期货论文篇(1)

【关键词】我国股指期货风险管理研究

一、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已经具备了开展股指期货的条件。在制度上,我国的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由中国证监会统一监管,具有统一的监管体系在市场上,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和证券基金的发展,使得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规模及类型增加;证券市场上的成交量、成交额、上市公司数量、市场换手率等明显增加;在技术上,我国目前已有自己科学合理的股指(如沪深300指数)。

就在我国证券市场统一指数及股指期货等衍生产品迟迟未能推出之际,海外指数编制机构纷纷瞄准这一空缺,编制各自的中国统一指数并投放市场。比如,道琼斯与中国一家媒体合作推出了中国600指数。在去年10月,美国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以中国铝业、中国人寿、中国电信等16家能代表行业和经济总体格局的中国大企业构成的中国股票指数为标准的,推出中国股指期货。这势必影响我国在世界上的金融地位,不仅使大量国际资金出于对冲国内市场系统风险需要流入他国,而且为国际炒家在他国市场上操纵国内指数产品提供了方便之门,并成为我国难以控制的风险源。

二、股指期货在我国可能面临的风险

1、交易所与其会员之间存在的结算风险。我国的期货交易是在市场不发达、金融体制不健全的条件下推出的。其会员(期货经纪公司和自营商)既从事期货的交易业务,又与交易所进行直接的结算业务。而各会员在财务状况、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股指期货的推出可能会面临原有结算制度带来的风险。

结算环节最易出风险的地方就是结算单的送达环节。由于期货公司的分客户是由证券公司营业部介绍过来的,在结算单等单据送达上也需证券公司营业部的配合。如果缺少直接利益安排,证券公司营业部人员可能经常会疏忽这项服务,从而在市场行情大的时候酿成市场风险,最终引发纠纷,损害公司经纪业务。

2、期货经纪公司面临新的风险。股指期货风险与商品期货风险不同。股指期货推出后,期货公司在承受原有风险的同时,还将面对一些股指期货特有的风险。一是管理风险。客户数量特别巨大,通过介绍确定经纪机构(IB)客户身份的真实性难度大;证券市场转过来的客户,思路仍未得以转变,习惯性的满仓操作将给期货公司带来巨大风险。二是交易风险。市场波动剧烈时,期货公司追加客户保证金难度增大。从国外股指期货运行实践看,股指期货风险具有短期性、突发性特征,客户数量增大、中间环节增加及风险紧急性,使得期货公司向客户追加保证金难度增大。

3、我国投资者缺乏投资意识,投机气氛太浓。国内证券投资者缺乏期货投资风险意识。我国证券账户总数目前达到7415万多,按照1%的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来计算,就达74万人,按照170家期货公司均摊客户计算,每家也要增加4千多个客户,这无疑为股指期货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他们在扩大了期货市场容量的同时也扩大了期货市场的风险规模。而国内投资者却缺乏准备,风险意识不足。缺乏期货交易的常识和风险控制意识,在模拟股指期货交易中就已经出现很多投资者习惯交易现货合约、习惯满仓交易,这将带来交割和保证金方面的风险。

另外,投机气氛太浓。从二级市场极高的换手率和对ST股的疯狂炒作,都可以看出,我国的上市公司很少或只是象征性的定期派息,市场中的投机大户,更是对股息不屑一顾,热衷于炒作股票,寄希望于股价大涨。股指交易可以用来规避风险,当然也可以用来投机,由于期指交易的高杠杆性,这种投机有可能引发更大的金融风险。

4、技术风险。股指期货的推出,使期货公司业务的技术依赖大大增强。技术管理疏漏、技术系统设计的缺陷、病毒黑客的恶意攻击、第三方技术服务与支持的不到位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交易中断、通信故障或技术诈骗等情况的发生。一旦发生技术风险,将给期货公司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5、股指期货的系统性风险。主要是政治因素和政策面的变化、交易所和结算所的突发事件、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突发事件所引起的。

三、股指期货管理的对策

1、交易所对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的防范和控制。(1)实行会员资格审批制度。所有机构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批,获得证监会颁布的股指期货经营许可证才能成为股指期货的会员。考虑到我国证券与期货市场会员结构的现状,可根据会员的注册资本、净资产以及经营范围等,将从事金融期货业务的金融期货交易所会员分为交易会员和结算会员两种类型。通过吸引实力强的结算会员,实现会员结构的分层化,以便更好地控制和吸收风险,为交易所的财务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2)建立保证金制度、强行平仓制度、限仓制度、涨跌停版制度和风险准备金制度等。交易所可根据合约到期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风险状况和对客户资信的分类,制定保证金收取的不同比例。并通过强行平仓及时制止风险的扩大和蔓延。通过限仓制度,对会员、机构投资者和个人应分别确定投资限额。限仓制度可以防范股指期货交易的操纵行为,同时也可以防止市场的风险过度集中于少数投资者,导致他们无法承担巨额风险损失,最终把风险蔓延到整个市场。涨跌停板即交易所规定的股指期货合约的每日最大价格波动限幅。涨跌停板的设置,有效地减缓或抑制一些影响股指期货市场的突发事件和过度投机行为对股指期货价格的巨大冲击,减缓每一交易日的价格波动。涨跌停板的实施还可以为市场的管理者争取时间,掌握局面,缓冲风险,同时,也给交易者一个理性思考判断的机会,避免市场的过度反映。在风险准备金制度方面,由于股指期货的流动性将明显好于商品期货,高杠杆交易使得风险被放大,加之与证券市场的联动,交易风险具有多样性、广泛性、复杂性。可根据各阶段股指期货面临的市场风险、各标的物自身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家的政策意图制定股指期货风险准备金的比例。此外,风险准备金的动用应遵循事先规定的法定程序,只能用于弥补风险损失,并须经交易所理事会批准,报中国证监会备案后按规定的用途和程序进行。(3)建立稽查制度。风险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需要交易所实行严格的稽查制度。稽查的对象主要是会员,但在某些情况下,交易所也可以协同相关的经纪会员,一起对交易所及市场监管机构认为有必要详细审核的客户的交易状况进行稽查。通过对期货交易过程中各环节具体的交易程序严格的稽查,可以发现会员的违规违约行为(如借仓、分仓、超仓交易,凭借巨额资金和持仓优势,操纵市场价格,扭曲市场价格等等);另外,通过对会员的财务分析,确定其所面临的风险状况,这样通过对交易所会员的监督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2、投资者的风险监管。(1)选择经营规范的经纪公司。投资者在进入市场之前,应选择一个具有合法资格、信誉好、资金安全、运作规范和收费比较合理的经纪公司。(2)提高期货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充分掌握各种期货交易的知识和技能,制定正确的投资策略,将风险控制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加强对各类市场因素的分析,提高判断预测能力;控制好资金和持仓的比例,避免被强行平仓的风险;规范自身交易行为,提高风险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保持冷静的头脑。(3)在遇到自身利益受到不公平、不公正侵害的时候,投资者可以向中国证监会及其他有关机构进行投诉,要求对有关事件和问题进行调查处理。

3、监管者的风险控制。(1)立法管理方面。立法机关通过对现有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以及补充出台一些针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管理法规,从根本上规范金融期货市场各类主体的行为,防范市场风险,为股指期货在中国的顺利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股指期货出台以后,还要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及时灵活地对现有的法规、条理进行适当调整,以规避或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2)行政管理方面。中国证监会是中国证券期货业的监管部门,对股指期货市场行使直接的行政管理权,在风险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证监会应严格依照法律法规来规范期货市场各参与者的行为,保证期货市场的正常运行。具体包括:一是对交易所的风险监管:其监管主要包括对交易所的组织监管、规则审核、监审风险管理措施与直接监督检查。二是对期货经纪公司的监管:中国证监会对期货经纪公司的设立有审批权。对不符合规定的期货经纪公司,中国证监会有权责令其停业整顿,或注销其《期货经纪业务许可证》。中国证监会每年对期货经纪公司进行年审,同时随时可对经纪公司进行日常检查,还可不定期进行专项核查。三是对期货投资者的监管:对投资者的财务状况、内部控制、信用等级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各投资者的风险状况,监督其投资行为。对违规交易、欺诈、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等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罚。四是对期货从业人员的管理:股指期货推出后,新的从业人员大量涌入,股指期货将面临比商品期货更大的风险。证监会必须对从业人员资格进行更加严格的考核,对违规违法行为的处置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同时,对从业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风险教育和培训,从而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3)建立全国统一的结算与风险监控系统。首先,期货公司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更新现有技术系统,保持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以适应股指期货高容量和高稳定性的要求,确保公司业务运行环境的稳定。其次,在计算机网络方面,建立一套统一股指期货风险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避免风险的发生或减少损失。最后,进一步开发建立一套能适应各类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电子交易平台,积极开发远程交易系统与网上交易,实现我国金融期货交易与结算的电子化和网络化。

【参考文献】

[1]罗孝玲:期货投资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张惠茹、李海东:金融期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杨丹:股指期货投资[M].广州:暨南出版社,2004.

[4]叶永刚、黄河、王学群:股票价格指数期货[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5]汤晓青:股指期货交易[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金融期货论文篇(2)

简言之,是一种以股票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合约。我国股指期货合约标的是沪深300指数。2005年4月8日,沪深两交易所正式向市场沪深300指数,它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期,基点为1000点。同年8月25日由沪深两交易所共同出资的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成立,沪深300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管理。股指期货是在和约到期后,通过现金结算差价的方式来进行交割。

股指期货具有以下特点:

(1)跨期性。股指期货标的物为相应的股票指数。股票价格指数不是一个具体商品,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它代表的是一蓝子股票的价格。股指期货的投资者,根据自己对股市走势的预期,报出不同的价格指数作为股指期货的价格来进行交易。交易双方通过对股票指数变动趋势的预测,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按照一定条件进行交易的合约。因此,股指期货交易是建立在对未来预期的基础上,预期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投资者的盈亏。

(2)杠杆性。股指期货交易不需要支付合约价值的全额资金,只需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就可以签订较大价值的合约。例如,假设股指期货交易的保证金为10%,投资者只需支付合约价值的10%的资金就可以进行交易。这样,投资者就可以控制10倍于所投资金额的合约资产。当然,在收益可能成倍放大的同时,投资者可能承担的损失也是成倍放大的。

(3)联运性。股指期货的价格与其标的资产——股票指数的变动联系极为紧密。股票指数是指股指期货的基础资产,对股指期货价格的变动具有很大影响。与此同时,股指期货是对未来的价格的预期,因而对股票指数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4)高风险性和风险的多样性。股指期货的杠杆性决定了它具有比股票市场更高的风险性。此外,股指期货还存在着特定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现金流动风险等。

股指期货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三点:

(1)风险规避功能。股指期货的风险规避是通过套期保值来实现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在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反向操作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股指期货的引入,为市场提供对冲风险的工具,担心股票市场下跌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对冲股票市场整体下跌的系统性风险,有利于减轻集体性抛售对股票市场造成的影响。

(2)价格发现功能。股指期货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通过公开、高效的期货市场中众多投资者的竞价,有利于形成更能反映股票真实价值的股票价格。期货市场之所以具有价格发现功能,一方面在于股指期货交易的参与者众多,价格形成当中包含了来自各方面的对价格预期的信息。另一方面在于,股指期货具有交易成本低、杠杆倍数高、指令执行快等优点,投资者更倾向于在收到市场新信息后,由现在期市调整持仓,也使得股指期货价格对信息的反应更快。

(3)资产配置功能。股指期货交易由于采用保证金制度,交易成本很低,因此被机构投资者广泛用来作为资产配置的手段。例如一个以债券为主要投资对的机构投资者,认为近期股市可能出现大幅上涨,打算抓住这次投资机会,但由于投资于债券以外的品种有严格的比例限制,不可能将大部分资金投资于股市,此时该机构投资者可以利用很少的资金买入股指期货,就可以获得股市上涨的平均收益,提高资金总体的配置效率。1982年2月24日,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率先推出价值线指数期货合约,广受市场欢迎,自此各种类型的股指期货品种在美国和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上迅速涌现。当前,股指期货品种已经成为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经过20多年不断的完善和探索,股指期货市场发展日新月异,交易量逐年递增,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我国的金融市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具体体现如下:

(1)股指期货作为基础性风险管理工具,具有价格发现、套期保值的功能,它的推出填补了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缺乏卖空和融券功能,市场缺乏针对系统性风险的管理手段这一空白,将改变证券市场缺乏规避系统性风险工具的现状,为机构投资者提供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的全新选择;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则丰富了投资手段,使价值投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2)股指期货推出的直接意义就是丰富了期货市场的交易品种,给投资者增加了新的投资品种和风险管理工具。对券商而言,股指期货的推出既可以增加自营品种,也可以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增加了新的利润来源。对基金而言,股指期货的推出既增加了投资品种,也能提高其资产配置的效率。对保险公司而言,股指期货的推出更为其资金管理提供了极为有力的风险管理工具。总之,股指期货的推出,促进了不同投资者投资模式的多元化。

(3)股指期货的推出将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连接在一起,改变了两个市场割裂的状态。同时股指期货的做空机制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只能做多的股市运作模式,给市场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对价格发现、资产配置以及套期保值等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短期内,期货和证券双方在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可以优势互补,而从长远来说,基本市场

1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意义

1.1股指期货的含义

1.2股指期货的特点

交易制度的完善,使国内资本市场向本源意义上的国际发达的资本市场回归。

(4)股指期货的推出为投资者提供了有效的规避与分散风险的工具。投资者可以通过期货和现货的组合投资来规避系统性风险,改变了过去只能以卖出现货股票的方式来规避风险的方式。投资者既可以利用股指期货的杠杆作用进行放大投资以获取高额利润;也可以通过买入看好的股票同时买空股指期货来回避系统风险并获取套期保值的收益。总之,通过股指期货,投资者既可以在牛市中持有股票获利,也可以在股市处于大幅波动时锁定风险而获取稳定收益。

(5)股指期货的推出提高了市场上资源配置的效率。价格发现是股指期货一大功能,因而股指期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导现货价格,从而引导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高配置效率,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功能充分、有效的发挥

(6)股指期货的推出可以促进股价的合理波动,充分发挥经济晴雨表的作用。股指期货的交易能够凝聚各种信息,有利于提高股市的透明度。如果股市价格与股指期货市场间价差增大,将会引来两个市场间的大量套利行为,从而抑制股票市场价格的过度波动;通过集合竞价可产生反映国民经济的未来变化不同到期日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价格。同时,由于股指期货价格一般领先于股票现货市场的价格,也有利于提高股票市场价格的信息含量。

(7)股指期货的推出,增加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在证券全球化的今天,股指期货的推出成为一个国家增强本地资本市场竞争力的突破口,并不断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而,这对促进我国与国际市场接轨,增强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1)对股市资金规模的影响。由于股指期货具有交易成本低、保证金比例低、杠杆倍数高等特点,股指期货的推出在短期内将会降低部分偏爱高风险的投资者由股票市场转向期指市场,产生一定的资金挤出效应,股市的资金会流向期市,造成股市暂时失血。股指期货还有另一个效应,即可吸引场外资金。由于股指期货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规避风险的工具,扩大了投资者的选择空间,因此它会吸引大量场外观望资金实质性的介入股票市场。此外,它还可以减少一级市场的资金囤积。

(2)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境外股指期货发展的经验表明,股指期货和股票市场交易具有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的关系。股指期货会因套利、套期保值及其他投资策略的大量需求而增加对股票交易的需求,从而增加股票市场的流动性。

(3)对股市结构的影响。股指期货的推出将加大股市的两极分化,改变以前单边市的格局,投资主体和投资模式多元化,市场的博弈规则将更为合理。股票市场的资金配置将大量向指标股倾斜,蓝筹股的资金聚集度进一步加大。

(4)对股价波动率的影响。股指期货在短期有“助涨助跌”的作用,但是股指期货本身并不能改变经济的基本面,不会从根本上改变股市的价格走势,所以长期来看可以稳定股价,使股市估值趋于合理。同时将促进股市更为完善和成熟,使投资者更趋理性,减少股价不正常的暴涨暴跌现象。超级秘书网

在看到我国开设股指期货的积极一面的同时,我们应对开设股指期货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这些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一是开展股指期货可能会对证券市场造成冲击,导致股市资金的分流与价格的剧烈波动。由于股指期货保证金低,交易较为灵活,可能会分流股票市场的资金;股指期货价格波动大,会增加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特别在合约到期日可能会形成指数异常波动。二是可能产生不公平交易、市场操纵等违规行为。机构投资者可能联手进行市场操纵,影响指数的变动,人为造成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的偏离,或进行不公平交易、内幕交易等以获取暴利。三是现货市场没有借空机制会造成股指期货功能难以发挥。没有借空机制,导致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间套利交易不对称,可能导致股指期货价格的单边上涨,与现货指数脱离。四是股指期货交易风险大,我国缺乏相应的风险监控能力,会不会发生“327”国债等类似风险事件,出现股灾等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3股指期货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骞予.推出我国股指期货的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5,1

[2]李强.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影响的研究综述.武汉金融,2007,4

[3]周永辉,陈燕.开展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若干思考.上海金融,2001,2

金融期货论文篇(3)

二、通货膨胀时期我国金融经济采取的措施

(一)调整制度,进行改革。面临通货膨胀对金融经济带来的影响,为了让中国金融经济持续稳健的发展应对通货膨胀促进市场经济有序的运转,从而解决经济在通货膨胀中所收到的冲击,就要因时制宜对金融企业各方面进行干预和调节,尤其是对管理制度方面进行有效的调整和改革适应当时的经济环境保障其有序发展。对金融企业的管理制度的调整和改革,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和开展。第一,有效的构建对金融企业内部的管理和控制,从而有效的提高企业内部的运作的效率,于此同时,对金融企业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能够及时了解其运营的实际情况并规避风险从而提高我国金融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并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仍然有序持续的发展运作。第二,通过网络有效的管理金融经济信息,在面临通货膨胀冲击时,通过金融信息网络化有效的管理能够提高企业在进行制度调整改革时的效率。于此同时,通过网络化的管理,能够及时的了解企业的信息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一旦出现问题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并规避或解决,对通货膨胀时期的经济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处理。第三,公开经济信息,共同监督管理金融经济。在诸多企业管理制度中,信息公开化管理是较常见和普遍的管理方式之一。在通货膨胀时期,金融业的发展对我国整体经济都极为重要,因此,将其发展的信息公开,从而对其规范发展进行更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促进其健康有序的运行,保障经济的健康运作。第四,通过将我国金融经济与国际接轨合作,从而将通货膨胀对我国金融经济的影响减缩到最小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强我国金融与国际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在缓解我国金融经济在通货膨胀中受到的冲击的同时,抓住机遇学习引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发展管理经验,不断发展完善我国的金融企业管理监督制度和模式,有效的促进我国金融经济高效、持续、快速的发展。

(二)充分发挥立法在稳定我国金融经济发展秩序的作用。我国作为法治大国,在通货膨胀期间,更需要加强法律对我国金融经济的保护作用,充分利用法律来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保障经济市场稳定健康有序的运行,为金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好稳固的基础。充分发挥立法在稳定我国金融经济发展秩序的作用可以从四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行。第一,要明确法律在金融经济发展中的指导作用,需要立法机关把其基本目标定位于维护金融秩序上,对其发展进行思想上的指导并根据实际情况相应的调整法律在金融经济发展上的指定的政策。充分发挥立法对促进金融经济发展的作用,保证其无论是否收到通货膨胀的冲击都能够有效稳健的发展。第二,充分发挥立法机关的引导作用,为金融经济建立经营目标。在我国,在充分发挥执法为民功能的同时,充分发挥其职能优势,为金融企业确立时效准确的经营目标,比如,在受到通货膨胀的冲击期间,充分发挥立法机关的职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企业经营模式,因时制宜将分业经营模式进行有效科学合理的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从而使得金融经济适应通货膨胀时期的经济环境,仍能正常有序的进行发展。第三,大力实行鼓励金融业务创新政策。在通货膨胀扰乱市场经济发展影响金融经济正常稳健的发展时,立法机关可以充分发挥政府“有形的手”进行干预和扶持,从法律的层面上来鼓励扶持企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发展,促进企业经营模式与时俱进、因时制宜的发展。第四,有效的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与此同时,还需要立法机关在根据当前的法律法规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通过对其不断的优化,从而为金融经济持续有效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金融期货论文篇(4)

一、绪论

尽管现金是企业获利能力较低的资产,但却是一个企业成立、周转、偿债、投资的必要因素,因此企业保持一定的现金持有率以应对各种可能的情况。但是企业的现金持有并不是固定的,内部治理和管理环境以及各种外部因素都会对其造成影响。以往的研究基本都是从企业的治理环境、行业特征对企业的现金持有特点进行解释,但是这些相对稳定的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包括现金持有变化在内的多种行为。本文从宏观的货币政策角度分析其对不同融资约束程度企业的冲击效应,即从宏观货币政策结合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去解释企业现金持有行为。选择这一角度的原因是银行信贷渠道作为我国企业资金来源的重要的渠道,而货币政策是影响银行信贷的重要因素,此外在金融市场不发达,制度不完善的地区,融资约束程度可能会更强,企业的现金持有政策更为重要。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货币政策与现金持有变化

货币政策影响微观经济活动的途径主要有利率途径、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由于我国特殊的金融和制度环境,我国的货币传导途径主要是通过以银行为中心的信贷渠道4,5。信贷传导渠道(包括利率传导渠道)影响微观企业活动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影响企业外部的融资成本和融资规模对企业的资本支出和投资行为进行调整6。由于我国金融体制与国外存在很大差异,金融环境和制度较为特殊,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据中重要的重要,企业的外部融资除了少数的未规范的的民间金融,商业银行仍然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7。我国的金融监管当局也承认了这一事实,2009年时任银行监督委员会主席的阎庆民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表示中国的M2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已经高达180.6%,这远远超过了欧盟(100%)和美国(60%)的平均水平,而且银行信贷的基本上上呈现出急剧上升的趋势。M2是影响信贷的直接因素,而且受到政府的直接控制,所以文章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对经济个体的现金持有呈现出这样一种规律:当货币政策趋于宽松时,货币供应量充足,此外投资机会也较多,持有现金会造成较高的机会成本,企业会采取较低的现金持有策略,并降低现金持有比率的增速。而当货币政策趋紧时,处于预防性动机企业会增加现金持有水平,并且提高现金持有比率的增速。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第一个假设:

H1:货币政策紧缩程度与企业现金持有变化程度正相关。

2.融资约束与企业融资

货币政策具有典型的非对称效应,这种非对称效应会主要是主管预期、传导机制和市场制度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8。而货币政策是与预期、传导机制、市场制度的有效性紧密相连的国家短期调控政策,并且它存在着逆周期的现象,这也就意味着短期需求是企业在货币政策调整中的重要的考虑因素。但是不同企业满足其短期需求的方式并不一致:低融资约束企业很容易的通过进入信贷市场之外的其他市场(商业票据市场)来满足其短期需求,化解货币政策的冲击,而高融资约束企业只能依靠信贷市场或者不规范的金融漏损满足其短期需求。由于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企业更难获得信贷支持,所以在面对货币政策和经济环境波动的冲击时,相比于低融资约束程度企业,它们更有可能提高其现金持有以应对各种风险11。基于上述论述,文章提出本文的第二个假设:

H2:融资约束程度越到的企业现金持有更容易受到货币政策的冲击。

三、实证分析

1.数据来源

为了全面考察我国近十年货币政策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冲击,本文选择了我国A股所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时间跨度为2005年到2012年,间隔为季度,这主要考虑到货币冲击具有短期性的效应。本文公司层面的数据来源于国泰君安数据库、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新浪财经。为了保证研究的稳定性和可行性,本文剔除了特殊行业和数据不全的企业,最后得到了32352个样本数据。

2.模型设计

文章借鉴了Almeida等和祝继高、陆正飞的回归模型,提出本文的基本回归模型

Cash1=β0+β1MC+β2MC*LFC+β3CFO+β4SIZE+β5BMC+β6Year+β7Industry+ε (1)

Cash1=β0+β1MC +β2CFO+β3SIZE+β4BMC+β5Year+β6I

ndustry+ε(2)

3.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为了考察货币政策对不同融资约束程度的冲击效应,本文将主要的被解释变量定义为现金持有比率的季度之间的差异,同时现金持有比率也是考察货币政策对样本企业现金持有策略的影响,本文将现金持有比率也纳入了考察的范畴。

(2)解释变量。本文的解释变量为货币政策和融资约束,货币政策变量运用了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中的货币政策偏紧指数作为货币政策的变量,融资约束程度分别用了KZ指数、产权性质、规模衡量。选择KZ指数作为判断标准的原因是企业的融资约束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化解信息不对称的能力和企业的投资机会密切相关,而且它能最大限度的反映企业融资约束造成的结果,此外KZ指数综合考虑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现实状况。KZ指数的具体算法如下:首先,按照是否发放现金股利、资产负债率、托宾Q值和现金、经营现金流(NCF)与总资产之比进行分类,如果发放现金股利,KZ1=0,否则为1;如果资产负债率、托宾Q值、现金与总资产之比、NCF与总资产之比低于中位数,KZ2、KZ3、KZ4、KZ5=0,否则为1;最后算KZ1-KZ5之和,并将其按照排序逻辑回归模型与现金股利/总资产、资产负债率、托宾Q、现金/总资产、NCF/总资产进行回归,求得系数,最后用估计系数求出估计值。按照上述程序,本文计算的逻辑回归的结果为KZ指数=-37.98*现金股利/总资产+3.69*资产负债率+0.62*托宾Q值-6.64*现金/总资产-13.5*经营现金流量/总资产。KZ指数的评判标准为如果企业的KZ指数大于或者等于该季度KZ指数65%分位数时被认为是高融资约束企业,如果该企业的KZ指数小于或者等于该季度KZ指数的35%,被认为是低融资约束企业,中间程度的为中等程度的融资约束企业。选择产权性质的原因是国有控股程度越高的企业越有可能与银行和掌握信贷资源分配的政府建立关系,即便是拥有极强抵押能力的大公司也存在着这种现象。本文将产权性质分为非国有企业、地方国企、央企三类,并赋值为2、1、0。

选择企业规模的原因是小公司由于成立时间较短,信贷风险较大(无充足的抵押品),严重的成本等比大公司的融资约束程度高12。本文按照总资产35%、65%分位数将融资约束程度分为三类,并赋值为2、1、0。

(3)控制变量。本文借鉴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选取了上季度的货币政策偏紧指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变化程度和企业资产规模作为控制变量。

3.回归结果分析

表2模型二是现金持有增长率与货币政策紧缩程度的回归分析结果。首先货币政策指数系数为正,这意味着企业的现金持有与货币政策的紧缩程度显著正相关,这意味着当企业面临货币政策紧缩时,会出于预防性动机提高现金类资产在总资产的份额,当货币政策紧缩程度降低时,企业会降低现金类资产的增速,文章的第二个假设得到了验证。其次货币政策偏紧指数与融资约束程度的交叉项的系数显著为正,且其与MC系数之和大于零,这说明了融资约束程度越强的企业其现金持有的变化程度更大,这验证了文章的第三个假设。文章还验证了货币政策滞后效应,文章还验证了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BMC的系数为显著为负,这说明了货币政策对企业的现金持有变化有负面冲击,这与祝继高、卢正飞的滞后货币政策对现金持有没有解释能力的结论相反,但是货币政策的短期滞后规律与经济环境有关。

表3产权性质作为融资约束标准的分析结果,表4为资产规模作为融资约束判断标准的分析结果。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研究结论

本文以所有A股上市公司2005年-2012年的四个季度(32352个样本)数据为研究样本,对我国企业的现金持有行为进行考察。在对国内外现金持有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之后,构建本文的理论和模型框架,通过逻辑回归和其他数据筛选的方式构建企业的融资约束指标,进而将该指标与货币政策紧缩指数相结合研究货币政策对我国企业现金持有的冲击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货币政策的趋紧程度与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变化程度成正相关关系,当货币政策紧缩时,企业基于预防性动机进行调高现金持有率,当货币政策宽松时,由于没有预防性动机,企业会降低现金持有的速度。

第二,融资约束程度不同的企业随着货币政策的紧缩对现金持有的调整不同。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在银根紧缩期间,为缓解外部融资约束,满足未来投资需求,高融资约束的企业会增加更多的现金,而货币政策对于低融资约束企业的冲击会因为其自身的产权性质、规模效应和自身在资金市场的地位而相对较小。

2.政策建议

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了如下的政策建议: 由于货币政策在不同融资约束企业之间的非对称效应,货币当局在决定或者调整货币政策走向时,要辅以灵活的信贷利率政策,区别对待不同融资约束程度(规模、产权性质)企业。 此外金融市场的信贷歧视是货币政策造成不同融资约束程度企业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发生的重要途径,所以政府部门应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金融市场化进程;对于企业而言,首先应该对自身的融资状况作出合理的评估,融资约束除了外部的因素影响外,自身“原罪”也是无法避免的,正视自身的状况,然后在做出合理的现金现金持有策略。对于容易受到调控政策影响的融资约束企业,应该考虑自身的经营、规模、财务状况做出合理的流动性安排,如果在信贷市场无法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应该考虑现金类资产的替代品,比如同样流动性很强,同时也有助于企业经营的商业信用。

参考文献:

[1]祝继高,陆正飞.货币政策、企业成长与现金持有水平变化[J].管理世界,2009,(3):52-59.

[2]Almeida H. Campello M. and Weisbach M. S., 2004[J],“The Sensitivity of Cash”, Journal of Finance, 59, pp.1777~1804.

[3]周伟,谢诗蕾:《中国上市公司持有高额现金的原因》,《世界经济》,2007,(3):11-20.

[4]姜国华,饶品贵.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扩展会计与财务研究新领域[J].会计研究,2011,(3):9-20.

[5]卢庆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5.

[6]张莉.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及效率研究[D].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10,5

[7]Allen F,Qian J, Qian M. Law, 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5, 77(1): 57-116.

[8]曹永琴,李泽祥. 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形成机理的理论述评[J]. 经济学家, 2007 (4): 76-82.

[9]Levy ,Hennessy C. Why does capital structure choice vary with macroec

onomic conditions[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007, 54(6): 1545-1564.

金融期货论文篇(5)

一、题目来源及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没有现代的金融市场也就没有现代的金融经济,现代金融市场是现代金融经济的核心。由于金融市场的存在,资金从资金富余方流向资金短缺方,从不能投入生产性用途的人手中转移到那些能够将其投入到生产性用途的人手中,通过这一过程经济效率得到提高。而金融衍生工具在现代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与作用更是越来越重要。自从1982年第一张股票股指期货合约问世以来,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股指期货已成为仅次于利率期货的第一大金融衍生工具。股指期货本身是一种风险管理的工具,它集中了股票市场的风险,并在固定的场所加以释放和转移。但由于股指期货交易具有以小博大的特性,具有高风险的特征,一旦运用不当,就将会带来巨大的风险,甚至演变成金融灾难。因此,在发展股指期货的同时,如何防范股指期货带来的市场风险,维护金融安全,保持金融稳定一直是国际金融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进入一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国际资本流动日益全球化,同时机构投资者逐渐成为金融市场上的主导力量,从而对风险管理工具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下,发达证券市场和新兴证券市场竟相开设股指期货交易,形成了世界性的股指期货交易热潮。中国股票市场建立才十余年,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和不规范使得国内股市的股价在过去的十年中经常剧烈波动,股票现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很大。因此,中国股票市场十分迫切地需要一种能有效规避股票现货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金融工具一一股指期货。

2002年以来,沉寂了数年的期货市场重新活跃了起来。大品种的全面活跃,期货经纪公司牌照审价飙升,国际期货巨头频频造访寻觅合作等等,无不显示出我国期货市场的勃勃生机。而近期新华社授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多次强调要稳步发展股票市场,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积极稳妥地发展期货市场。由于开放式基金的推出,股票市场风险的加大,社保资金开始不断进入证券市场以及加入WTO等原因,使得市场对推出股指期货的呼声越来越高。那么,我国是否应该推出股指期货?国内对它推出的必要性和现实条件等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汗牛充栋了。有的学者认为股指期货的开设有助于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平抑市场波动等;有的学者则认为股指期货的开设可能使得股市风险放大,现实条件还不成熟。但我看来,由于中国已经加入WTO,经济全球一体化正在曲折的发展,种种金融产品进入中国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面对这样的机遇和挑战,推出股指期货是顺势而为的选择。

既然发展股指期货是顺势而为的选择,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去研究发展股指期货对商品期货市场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如何有效化解股指期货带来的种种正负面的影响?我想这些问题都是我国金融市场建设和完善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研究动态综述

1.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对股指期货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实践的发展,研究相对分散,缺少系统的研究。国内对股指期货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这中间有1993年海南证券交易中心对股指期货6个品种交易的尝试,但几个月后由于诸多的原因而关闭。

在早期的研究中,国内对股指期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外股指期货基本理论和基本运作知识上的介绍。汪利娜(1996)介绍了英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监管特色,归纳总结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作者认为,期货市场的发展必须正确处理金融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关系,建立独立的清算机构和系统,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监管体制。于磊(1996)和梁国勇(1997)对股票股指期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功能、特点等问题进行了具体介绍。朱孟楠(1997对香港金融衍生品的形式及其发展,作用与影响,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主要风险及香港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管理进行了研究。杨玉川(1998)以国际金融期货期权市场的发展为实证,分析了金融期货期权交易以及现代期货市场发展的总趋势,提出了我国为重开境内期货试点交易积极作好理论和实务准备的观点。胡怀邦(1999)系统分析了金融衍生市场发展及其影响,提出指数相关交易和动态套头交易不是股灾的罪魁祸首,股灾真正原因是不合理的制度安排、股灾前股票价值的高估、以及经济信息的过度反应。作者还进一步指出,衍生产品交易不是泡沫经济形成的直接原因。

进入2000年以后,关于股指期货的研究重心已经转移到可行性、必要性等问题上。傅强(2000)对国内开展股票股指期货交易限制条件做出了全面的分析,指出我国股票现货市场上还没有做空机制,以中小散户为主体的投资者结构以及浓厚的市场投机气氛将使套期保值功能很难实现。同时,我国目前上市公司不进行现金股利分配的现象非常普遍,政府实行较为严格的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进一步制约了套利交易发现股指期货合理价格功能的发挥。综合这两方面的因素,作者认为我国尚不具备开展股指期货的条件。王拴红(2002)对中国推行股票股指期货交易的现实意义、可行性条件和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们认为中国现阶段推出股票股指期货交易存在着较多的有利因素,但不能否认仍有一些不利的制约因素,因此在中国推行股指期货成功与否的关键还是在于该金融衍生工具能否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邹新月(2002)在回顾发达国家股指期货交易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开展股指期货交易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作者认为,股指期货交易具有市场价格发现机制和规避股市系统性风险两大职能,是一国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开展股指期货交易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发展股指期货有助于投资者规避系统风险,使股市波动趋于平稳,促进中国股市健康有序发展;有助于推动券商承销业务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股票现货市场的流动性和活力;有助于经济、金融信息的传递,增加股票现货市场的透明度;有利于增加需求,促进股票市场均衡发展。徐晓光(2003)认为,推出股指期货的不利条件的确存在,但有利条件及市场的需求却使我不能再对股指期货交易采取回避的态度,机构投资者占的比重日益增加,投资者逐渐成熟,规避风险的意识增强,都为股指期货的推出提供了机遇。鲍建平、刘文财(2004)在《规避系统风险需要股指期货》一文中提出要加快股指期货的推出。他们认为ETFS的出现能够提高股指期货的定价效率,从而提高股指期货市场的效率,使股指期货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反过来投资ETFS也需要股指期货来规避市场系统风险。2005年9月26日,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上海举行的“中国金融衍生品论坛”上演讲时指出:由于存在股权分置问题,客观上制约了股指期货的推出。随着股权分置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的逐步解决,客观上将消除推出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的制度性障碍,为资本市场产品创新拓宽道路。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也掀起了国内学者对股指期货研究的热潮。肖辉,刘文财(2006)在《股票指数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关系研究》一书中对股指期货的发展的状况进行了介绍,并比较了存在交易成本和现货市场卖空限制条件下的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之间的微观结构,丰富和发展了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同时也就如何控制股票指数期货市场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

总的来看,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国内对于股指期货相关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往往是实践迫使理论研究的发展,而不是理论去指导实践,因而缺乏系统的研究体系。但另一方面,可喜的是近些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股指期货并积极推动了相关问题的研究,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国内理论界对于股指期货必将会有更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2.国外相关研究:

相对于国内的研究而言,国外对股指期货的研究是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者从多种角度对股指期货的发展动因、股指期货合约的定价、股指期货合约的交易行为,发展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许多文献都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而为股指期货的发展提供了比较科学的依据。

Cornell和French在1983年最早对股指期货合约的定价进行了研究。Cornell和French发现,股指期货合约的实际价格明显的低于完美市场模型计算的价格,他们将这种现象归因于投资者纳税时机的选择。Santoni(1987)研究了从1975一1986年的S&P500股指的日和周数据,发现在1982年4月推出股指期货前后股指变化的方差没有大的变化。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股指日波动的增加不是由于期货交易的存在引起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指期货在期货合约到期日的到期效果,有使股市波动性增加的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市场参与者持有相对于期货的现货部位时,在期货合约到期前,由于期货与现货价差的拉近,套利者和避险者都要考虑是否持续避险,或者将原先已避险的部分了结,因而使得两个市场的交易增加。若此时股票现货市场不能提供足够的流动性,则交易不平衡的情况将会发生,使得价格波动较为剧烈。Brennan(1990)提出了最优的指数套利策略。他运用模拟分析进一步说明了如何使用该套利策略。Subrahmanyam(1991)运用一个详细的理论模型解释了股指期货巨大的流动性及其信息作用。模型的中心思想是股指期货交易为不知情流动性交易者提供了一种完美的交易媒介,因此相对于个别股票的交易而言,在股指期货市场中不知情交易者因与知情交易者进行反向交易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将会降低。Kuserk和Cocke(1994)等人对美国股市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开展股指期货交易后,由于吸引了大批套利者和套期保值者的加入,股市的规模和流动性都有较大的提高,且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交易量呈双向推动的态势。

引进股指期货之后,许多文献对引进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市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1987年股灾之后,许多报告均将矛头指向了股指期货,其中最有名的是美国的布雷迪报告。由于1987年10月19日当日开盘的S&P500价格就比现货价格低,所以布雷迪直指股指期货的程序化交易,而当时报告中多处提到程序化交易造成的瀑布效应(CascadeEffect)。由于股市下跌,组合避险者卖出股指期货以降低持股比例,期货的卖压使期货合约低于理论价格,计算机程序认为有套利机会,进而买进股指同时卖出股票,致使股市再度下跌,继而又触发了避险者的期货卖压,如此恶性循环,最终使股市大跌。同时,他还证实在危机中现货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之间存在脱节现象。换句话说,在危机出现时,现货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俨然像两个独立的实体分开运作。随着价格的急速下跌,套利活动变得风险很大,现货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之间的经济联系已经被打破。当两个市场之间的联系中断后,期货市场很难再执行风险管理的职能。

金融期货论文篇(6)

一、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环境

2008上半年金融危机爆发,对全球的金融市场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世界上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导致这次危机的直接原因主要是美国的消费模式和监管的松懈。从微观E来讲,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金融当局的监管不力,让大量风险贷款债券进入金融流通领域。从而扩散到整个国际金融体制,引发了危机

虽然金融危机对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是个沉重的打击,但由于金融衍生品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风险的重新配置过程中能发挥积极作用。所以危机不可能终止其发展。而目前正是我国金融期货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不能因为此次危机的爆发而中断金融期货的创新发展。中国金融期货市场通过将近20年的努力走到今天,从理论到实践、从创建到稳步发展,走过了一段艰辛的历程,取得了很大进步,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绝不能裹步不前、固步自封

二、中国金融期贷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我国金融期货交易立法滞后、不健全,致使中国金融期货市场面临着诸多法律风险。目前我国金融期货市场上法规欠缺,立法层次低,金融期货市场中的合约在法律范围内无效,合约内容不合法律规范,或者是因对方破产等原因,使合法的合约无法执行而造成的风险

(二)管理机构过多,从而导致管理混乱。中国现有诸如中国证券会、国务院有关职能部门、地方政府、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等管理机构。而且这些机构还存在着一定的权属不清,政出多门现象,使得金融期货市场难以适从,这势必会造成市场混乱,竞争无序等现象的发生

(三)缺乏真正的市场均衡价格。使得金融期货市场面临着价格风险。由于金融期货的杠杆作用,它们对其相关联的基础金融工具如股票指数、汇率、债券价格的变动极为敏感,波动的幅度比基础市场变化大。由于金融期货市场发育不成熟或是突发事件导致金融期货的转让很困难,或要转让就要面对价格大幅度下跌的风险。而由于政府的宏观政策或对相关市场的调控都会影响到金融期货的价格,也会使其收益产生不确定性。

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几点对策

金融期货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很大,控制不力会引发金融风险

“327”国债期货风波、东南亚金融危机都证明,期货市场是把“双刃剑”,监管不力、利用不好,会给现货市场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加剧危机的发展。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今天更是如此

那么。针对本文中提到的问题及风险,作者认为需要采取以下相关措施

(一)完善金融期货市场监管的法律体系

我国正处在金融期货市场发展的初期阶段,要不断推进我国金融期货市场法律监管体系建设,实现该法律体系建设的专业化、系统化、透明化。在后金融危机的形势下,立法思路上要遵循科学借鉴原则,具体说来,一方面是加快立法,在数量上满足金融期货市场自身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要针对现代金融发展的快速、复杂、多变的特点,提高立法技术和专业水平,避免体系内部各法律法规出现相互矛盾或产生歧义。以建立一个结构合理、互为补充、协调一致的高质量的金融法律体系。并注意金融法律体系与其他法律法规之间的配套和协调。

(二)规范金融期货市场管理秩序

1.外部监管体系如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交易所要在监管方面保持协调一致共同审定上市期货合约,对从事期货经营、期货结算、咨询等相关机构的设立进行审核并对其业务活动实施监管

2.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不论是内部的风险管理制度还是外部的监管制度,其核心均在于发现金融期货交易中潜在的风险,保证期货交易有秩序顺利地进行,而信息披露制度正是发现问题的关键手段

3.加强政府监管和行业管理。尽快建立更具有权威性的全国统一的期货交易管理委员会,其职能部门的设置可参考CFTC组织;在实施期货监管时,政府应注意发挥期货协会的作用。政府自身也应注意保护民主决策机制,不断增强监管行为的合理性

(三)加强基础市场的建设,为期货市场价格的均衡提供有力支撑

基础的稳定为减少金融期货交易中一些不必要的风险提供了一个长期有效的保障。作为一个新兴市场,股市的遗留问题还很多。政策市场和资金推动型的不成熟股市的特征也十分明显,如果证券投资基金控制股票风险都达不到一定的成熟度。把基金的一些市场行为拿到股指期货上,恐怕只能加剧基金和股指期货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加紧完善基础市场的建设。

四、总 述

金融期货论文篇(7)

Abstract:The current financial crisis theory illustrates the financial crisis mainly from four perspectives,which experiences the development from emphasizing on macro factors to micro factors,and finally to both the macro and micro factors. However,the importance of monetary policy in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ory is different as the theory develops and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changes. This paper makes a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monetary policy and makes relevant comments.

Key Words:financial crisis,enterprises’debt,rational game,information asymmetry,monetary policy

中图分类号:F8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11-0014-05

收稿日期:2013-10-15

本文为全国行政学院科研合作课题(13HZKT125)和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2013C35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孙雪芬(1982-),山东即墨人,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供职于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

金融危机伴随着世界经济史的发展而时有发生。经济学家针对不同时期各种类型金融危机发生的机理和治理对策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形成了许多经典的金融危机理论。现有解释金融危机的理论主要基于以下四个不同角度:(1)早期货币经济周期的角度,以奥地利学派和货币主义者为代表,明确研究货币政策在金融危机爆发与预防、应对中的作用。(2)早期经济周期运动中基于企业负债的角度,以金融不稳定理论为代表。(3)金融市场投资者与政府进行理性博弈的角度,以第一代、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为代表。(4)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角度,以第三代金融危机理论为代表。

可以看出,金融危机理论的演进,经历了“由强调宏观因素到强调微观因素,再到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并重”的发展过程。货币政策在金融危机理论中的重要性也随着理论的发展而有所不同。本文对这些理论进行梳理总结。

一、货币经济周期角度的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

(一)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

奥地利学派米泽斯、海克和罗斯巴德(Mises、Hayek和Rothbard)等人提出和发展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成功地预测到1929年美国金融危机,并指出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应为信贷扩张以及随后的金融经济危机和经济萧条而独立承担责任。

海克(1935)在其第一部专著《货币理论与商业循环》中,强调了货币因素在经济周期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货币量的改变永远不可能维持经济的均衡,相反会破坏经济均衡。扩张性货币政策下,利率下降导致了信贷过度增长和资产价格过度上涨,刺激了投资增加和经济繁荣。货币当局得以通过通胀的方式刺激经济增长,产生了虚假繁荣。但是,这种干预扰乱了生产的均衡状态。当实际投资过程中生产要素价格随投资需求增加而上升、进而投资成本上升并影响到投资者预期利润水平时,一些投资者将撤回投资,最终会不可避免地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罗斯巴德(1962)在其专著《美国大萧条》中进一步指出,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和银行信贷扩张扰乱了自由市场秩序,导致繁荣期间投资过度和扭曲、资产价格泡沫形成。一旦银行信贷扩张停止,消费者重新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消费—投资比例,金融危机便随之而来。他认为,信贷扩张持续时间越长、程度越强,经济繁荣期间越长,经济体中积累的错误投资就越多;一旦信贷扩张停止,经济萧条时间也会越长,程度也会越剧烈。

奥地利学派认为,自由放任主义、不干预政策应该是政府应对危机和萧条最彻底的政策措施。他们主张“货币非国有化”(Denationalization of money),反对政府垄断货币发行权。他们认为:中央银行管理下的银行,相比不受管制的私营银行更容易引发通货膨胀。因此,应任由银行系统破产和清算;美联储应被废除,而不要插手银行系统的管理;通货紧缩下的信贷收缩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恢复,政府对市场干预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会延长和加深危机以及萧条的时间和程度。他们认为政府唯一可以而且应该做的,应是大幅度降低税收和预算开支,从而减少政府行为对储蓄和投资以及整体经济的影响。

奥地利学派的货币周期理论曾在20世纪30年代引起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和兴趣。但是随着30年代凯恩斯主义的兴起,以及70年代货币主义取代凯恩斯主义成为主流经济学,这一理论最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货币主义的金融危机理论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力量是金融经济周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真正的金融危机必然涉及到基础货币量的变化,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货币政策。不同于奥地利学派关注所有的货币政策干预,货币主义者更重视的是错误的货币政策。他们认为货币政策失误导致金融风险产生和积累,并最终演变为金融危机。

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政策是维持金融稳定的有力工具,只有将货币供应量稳固在一定水平或者一定增长率时,才能避免经济过热和金融危机的产生。弗里德曼和施瓦兹(Friedman和Schwartz,1963)通过对美国货币政策历史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研究了货币因素在美国货币经济史中的作用,发现错误的货币政策是金融动荡的主要原因。他们指出,1929年的金融危机源于美联储错误的货币政策。如果没有20世纪20年代过度的货币供给,那么1929年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就不会发生;危机期间美联储也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通货紧缩和金融危机,导致危机波及范围很广、持续时间很长。如果危机期间美联储能够坚定不移地有效行使货币政策权力、充分发挥最后贷款人角色、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抑制货币供应量的下降,那么1929年危机很有可能提前终止,至少在严重程度上会有所下降。

布伦纳和梅尔泽(Brunner和Meltzer,1972)进一步解释了这一思想,指出货币存量增速是导致银行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如果央行对货币供给控制不当,使其出现突发性的大幅紧缩,那么即使在平稳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也会迫使金融机构出售金融资产以维持充分的流动性。这就导致资产价格下降和利率水平上升、银行融资成本提高,从而影响到银行偿付能力和存款人信心,最终引起金融机构大量破产和金融危机的爆发。

货币主义者认为金融危机受货币政策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在宽松货币政策期间,经济金融各个环节流动性相对充裕、货币供需矛盾较小、金融系统相对平稳运行,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较小;当货币政策紧缩时,金融系统各个环节都会出现各种流动性问题,货币出现严重的供需缺口,导致金融系统不稳定性增加、金融风险骤然上升,并最终可能引致金融危机的爆发。他们主张央行积极采取反周期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提倡央行发挥最后贷款人的职能,以避免银行恐慌以及随之而来的金融不稳定。施瓦兹(1986)同时也指出,央行在“伪金融危机”下的干预是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它可能导致一些应该破产的企业得到救助,或者导致过快的货币增长引发通货膨胀,从而使得经济效率下降。

作为自由主义的两大经济学流派,奥地利学派与货币主义学派都明确关注并强调货币政策在金融危机中的重要作用。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货币主义者主张利用货币政策积极介入市场从而预防和干预金融危机,而奥地利学派则坚定地认为不干预政策是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最好选择。

二、企业负债角度下的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关系

(一)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费雪(Fisher,1933)最早提出债务—通货紧缩理论,认为过度负债和通货紧缩是金融和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是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最主要因素。

具体来说,费雪认为在经济繁荣阶段,由于商品市场和资产市场繁荣、投资获利机会增加,企业和个人倾向于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和投机,诱使负债大量增加,最终金融体系进入过度负债。物价上涨减少了债务的实际价值,抵消了名义债务的增长,刺激了进一步的借款,导致了普遍的过度负债,银行和企业无法按期清偿债务的机会增加。经济一旦进入缓慢上升和衰退阶段,企业将被迫廉价抛售资产,导致价格下跌、实际利率上升,这反过来进一步加剧银行、企业债务负担,使其净值进一步大幅下降,利润水平下降甚至于破产倒闭,商品市场和资产市场陷入混乱;同时,存款者看到银行不能收回贷款、资产大量损失,将匆忙挤兑提现,由此造成金融危机。费雪(1933)认为,只有等待过度负债消除(破产)或者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提高物价水平,才能使危机得以逆转。

(二)明斯基(Minsky)的金融不稳定假说

美国经济学家明斯基(Minsky,1986)在传统凯恩斯分析框架下引入金融制度,将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系统化、完善化,建立了新的“金融不稳定假说”(financial instability hypothesis),进一步阐释周期上升阶段过度负债和周期下行阶段金融危机爆发的机制,强调了货币金融因素和资产流动性在现代金融稳定和经济周期中的作用,认为金融危机是客观存在的,繁荣时期的稳定最终将发展为不稳定。

明斯基将微观经济主体融资形式分为套期融资(Hedge finance)、投机融资(Speculative finance)和庞齐融资(Ponzi finance)三种;将经济系统的金融状况分为金融健全和金融脆弱两类 。明斯基认为金融健全和金融脆弱是相互交替转化的两种状态:当债务关系中主要是套期融资时,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可以被货币政策所平抑;当经济进入长波周期扩张阶段,金融机构将放松贷款条件,导致总体货币供应量扩大和银行信用扩张,经济主体会积极通过负债来实现融资,借款企业倾向于采取更高的负债比率,更多的企业倾向于投机融资和庞齐融资;当融资形式逐渐从套期融资向投机融资、庞齐融资发展时,资产价格会随之暴涨,金融体系由健全状态自动转为不稳定状态,最终当金融脆弱发展到某一个转折点上,会导致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和金融危机发生。明斯基认为,金融危机的转折点往往是在经济周期的上升转折点附近。当经济繁荣到一定程度,一旦宏观经济体系中发生负面冲击,如具有广泛效应的发明创造、央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和市场恐慌情绪蔓延等,就会导致恐慌性抛售、融资链条断裂、资产价格下跌,整个经济陷入债务—通货紧缩状态,最终引发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和金融危机产生。

明斯基反对奥地利学派的观点,认为需要通过干预解决金融市场自身的不稳定性。明斯基认为,央行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引导信贷和投融资活动,从而成功抑制金融不稳定性,也可以预防金融危机的扩散。他认为,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必须确保融资体系的正常运转,避免恐慌引发资金供给的中断,尤其是当投机融资和庞齐融资比例上升时这一职能更为重要。他指出,当套期融资占比较高时,银行资产主要以政府债务为主,可以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来干预。随着资产负债表中企业债务相对政府债务增加,公开市场操作效用下降,此时需要更多应用贴现工具而不是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控银行准备金。明斯基认为,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系统在经济活动中重要性的加强,美联储将不能有效控制货币供给,而且也不应仅专注于货币供给这一层次的职能,应加强对融资活动和金融创新的引导和监管,关注金融不稳定性。

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有一定的影响力,但随着货币主义的兴起,明斯基理论受到的重视逐渐减弱。

总体来看,上述理论主要是基于经济周期运动中企业负债的角度来解释危机,阐释了货币政策在企业和银行投资融资活动、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变化、过度债务负担形成和崩溃、金融危机爆发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货币政策在危机预防中应当发挥的作用。

三、投资者预期角度下的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资本自由化趋势加强,货币汇率危机加剧且普遍化;同时,西方经济陷入滞胀,经济学中出现了理性预期革命,为理性投机攻击模型的产生准备了现实基础和客观条件。

(一)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的投资者非理

金德尔伯格(1978)基于投资者非理性和不稳定的投资行为,在费雪债务—通缩理论和明斯基金融不稳定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金融危机理论。他认为投资者在经济繁荣时期具有欢欣症(euphoria),而在经济衰退时又从市场夺路而逃,表现为一种“羊群效应”,从而导致危机。

金德尔伯格(1978)把金融危机分为疯狂、恐惧和崩溃三个阶段。他指出:在经济周期繁荣阶段,随着经济的扩张,货币与信用膨胀刺激下投资者行为逐渐变得非理性,经济过热显现,对不动产和流动性较差的金融资产的需求大大增加、资产价格不断攀升。随着市场恐慌情绪发生并蔓延,经济过热阶段的投资品价格也随之崩溃,金融危机由此爆发。

金德尔伯格非常重视货币因素在金融危机疯狂和市场恐慌阶段的作用,认为货币和信用因素是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他认为,金融危机第一阶段的疯狂投机一般是由货币和信贷扩张推动,货币和信贷扩张加速了经济繁荣阶段的投机,甚至会直接促成投机浪潮。金融危机第二阶段的恐慌往往也是由货币因素引发的,如重新铸造硬币、贵金属发现、利率变动或者货币政策失误等。

金德尔伯格(1978)认为,良好的货币政策能有效降低或者缓解资产价格泡沫和金融危机的程度;当危机发生时,需要央行以最后贷款人身份提供流动性支持。他同时指出:长期来看,即使货币供应量与经济需求非常适应、即使金融体系仍然存在足够流动性,也可能发生危机。也就是说,货币政策不可能完全消除金融危机。

(二)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

在对墨西哥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货币危机分析的基础上,克鲁格曼(Krugman,1979)提出了货币危机的第一论模型,包含了货币政策可能引致货币危机的观点:认为货币危机的根源,在于政府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赤字货币化与固定汇率政策之间的内在矛盾及恶化。

克鲁格曼(1979)指出,在一国政府长期推行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情况下,本国货币供应量将增加、本币贬值。如果该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央行使用外汇储备在外汇市场干预以维持固定汇率制度,必然会使本国外汇储备减少。当外汇储备量下降到一定临界值,就会产生理性投机攻击。由于理性投机的攻击,即使本国初始外汇储备巨大,最终也会被耗尽、固定汇率制度崩溃、货币迅速贬值,货币危机由此而生。弗勒德和加伯(Flood和Garber,1984)在克鲁格曼模型的基础上,修正了模型中的部分假设,认为国内信贷过程是随机的,投机攻击在时间上并不是确定的,在此基础上建立简单的线性分析模型,探究了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投机攻击的冲击,得出了类似结论。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很好地解释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货币危机,并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得到证实。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主要在以下方面解释了货币政策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一是认为危机的根源在于过度扩张的货币与财政政策(财政赤字货币化)与固定汇率制度之间的矛盾,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增加最终会导致外汇储备耗尽和货币危机产生;二是货币危机发生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如果能够及时调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危机产生,或至少减缓危机冲击的程度。

不同于前述两大研究视角,投资者预期角度下的金融危机理论,更多强调的是微观因素在金融危机中的影响和作用,而货币政策在金融危机理论中的重要性有所下降。

四、不对称信息角度下的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金融危机表现形式和特征的日益复杂化,一些西方学者以不对称信息理论为基础,将货币主义的金融周期理论和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理论进行综合,试图解释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各种金融危机现象。不对称信息角度下的理论不仅强调经济政策和汇率制度的宏观分析视角,同时也强调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下微观经济主体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一)信息不对称下紧缩货币政策引致危机理论

明斯基(1991)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下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存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可能引发贷款大幅下降,最终可能导致金融市场崩溃、金融危机爆发。他进一步指出,美国大多数金融危机始于利率大幅上升、股票市场崩溃和经济衰退引发的不确定性增加,所有这些都始于紧缩性货币政策。

明斯基(1994)提出了引发金融危机的五个影响因素,认为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这些因素加剧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从而最终引发金融危机。这五个影响因素是:利率提高、股票市场下跌、一般价格水平意外下降、不确定性增加和银行恐慌。第一,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了利率水平,一方面高风险投资的投资者将会支付更高的利率水平,从而成为最渴望借款的群体;另一方面高利率水平降低了企业现金流,损坏了他们的资产负债表,使得市场对其贷款意愿下降,这都加剧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第二,货币紧缩也导致了股票价格下降,降低了企业现值,由此提高了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第三,货币收缩也可能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意外下降,导致以名义利率计价的债务通缩,引起企业净值下降,从而增加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第四,紧缩性货币政策下的经济衰退,经常导致债务合同支付的不确定性增加,筛选出良好信用的概率下降,不确定性的增加使得信用市场的不对称性增加、逆向选择问题恶化。第五,随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加剧,以及经济条件的恶化和银行风险的不确定性增加,储户开始从银行中提取现金,加剧了银行恐慌。最终整个经济陷入债务通缩,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进一步恶化,金融危机爆发。

(二)资产泡沫化危机理论

艾伦和盖尔(Allen和Gale)基于金融中介机构委托—视角,提出了资产泡沫化金融危机理论。他们认为,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金融自由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的信贷过度扩张和委托—问题下的风险过度承担,它们共同催生了资产价格泡沫。

艾伦和盖尔(2000)将金融危机分为三个阶段,即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破裂及违约产生、危机爆发。他们指出:金融危机往往始于金融自由化、本国宽松货币政策下的信贷扩张。信贷扩张往往伴随着房地产和股票等资产价格较长时期的、持续的上涨。此后,一般在较短的时间内,资产价格泡沫会崩溃,这导致许多通过借款购买房地产和股票资产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发生大面积违约,并最终演化成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等。

房地产投资经常是债务融资,委托问题由此存在。如果投资成功,借款者偿还贷款,获取资产价值和本金利息之间的差额;如果投资失败,借款人负有限责任,贷款人承担了损失,这就使得投资者存在过度风险承担的倾向。股票大部分是由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持有,资金管理者同样存在着风险过度承担的倾向。宽松货币政策和金融自由化下的信贷扩张降低了利率水平,使得投资者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借入尽可能多的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投资者可以支付的价格,刺激了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从动态视角看,信贷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如果一个投资者预期未来货币政策宽松、信贷扩张、资产价格会上涨,那么这种对未来的预期会反映在当期的价格水平上,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当前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

资产泡沫化危机理论指出:货币政策应该在防止资产价格泡沫产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和央行需要尽力避免信贷不必要的扩张以及信贷扩张途径不必要的不确定性。当危机发生后,实体经济产出水平往往会下降。为了冲销这些负面影响,央行需要迅速干预、提供足够的流动性、对银行系统进行资产重组。比如,直接注入资金或者对银行系统进行彻底国有化。

五、研究述评

每次金融危机的爆发,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金融危机理论的发展。1929年美国金融危机,推动了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关系的相关研究。历经几十年的时间,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爆发和金融危机理论的相应演变,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也不断丰富和完善。本文基于四个不同的研究视角,回顾了早期和现代金融危机理论中有关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关系的研究。可以看出,不论是早期的金融危机理论,还是现代的第一代、第二代甚至第三代金融危机理论,也不论其研究视角如何,危机的发生都在一定程度上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有着密切关系。这其中既有主流经济学思想,也不乏非主流经济学思想。对所有这些理论的正确理解,有利于从一个更全面、广泛的视角来分析货币政策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然而,迄今关于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关系的理论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从研究内容来看,关于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关系的理论研究尚没有一个系统而明确的分析框架,学者们的研究往往是针对其中某一具体而非全面的问题。另一方面,从研究方法来看,囿于金融危机和货币政策变量本身存在量化的难度,实证研究仍相对缺乏,相关实证研究结论的稳健性尚需要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Allen,Franklin & Douglas Gale.2000.Bubbles and crises [J]. Economic Journal, 110.

金融期货论文篇(8)

一、文献综述

20世纪70年代,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国际经济环境动荡,全球范围内利率、汇率波动风险增加,具有套期保值功能的期货应运而生。此时,一些西方学者利用随机过程展开始对市场价格进行研究,获得了许多关于金融期货理论的研究成果。至20世纪90年代,国内也出现了许多对金融期货基本问题的研究。金融期货研究组(1993)孙超英(1995)等基本上都介绍了金融期货的基本情况及功能,并对于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提出了相关意见。杨玉川(1998)以国际金融期权期货发展为实证,对我国发展期货期货市场进行探讨。钱小安(1995)还曾从市场关系角度对金融期货进行研究,认为国债期货存在崩溃可能,但由于之后国债期货被暂停,这方面研究并未继续深入。21世纪以来,国内对期货研究逐渐增多,武春晓、姚文平(2001)讨论了股指期货交易规模问题,吕晓峰(2003)基于效率层面对金融期权、期货与基础市场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我国对金融期货市场研究仍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二、我国金融期货市场交易品种少、创新性不足

金融期货是指以金融工具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金融期货作为期货交易中的一种,具有期货交易的一般特点,同样具有发现价格、回避风险、套期保值的功能。但与商品期货相比较,其合约标的物不是实物商品,而是传统的金融商品,如证券、货币、汇率,利率等。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经历了二十多年历程,时间稍短,因此在交易品种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相较于国外发达的金融期货市场,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品种稍显匮乏。20世纪90年代,我国曾推出外汇期货、国债期货和股票期货等金融期货品种,但由于当时市场的问题,大多期货类型都未形成规模,只有国债期货得以幸免,但国债期货后又由于327国债事件被停止。如今我国金融期货市场上外汇期货市场难以运行,股指期货交易品种数量少。而交易品种数量过少直接限制了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的交易规模,使巨额资金有机会对金融期货价格进行干预,为大资金操纵金融期货提供了可乘之机。早在2007年就有过关于沪深300指数是否被人为操纵的讨论,今年股指期货正式受监管层同意批复之后,中信证券就曾出炉一份报告,暗示股指期货存在纵的可能。倘若金融期货市场不进行品种创新,使金融期货的品种更加丰富,金融期货交易规模因此扩大,就难以消除被大资金操纵的风险。此外,品种缺乏还抑制了金融期货的交易需求。金融期货品种是金融期货市场的交易对象,是金融期货市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期货市场所具有的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的功能也是依托于期货交易品种展开的。我国金融期货市场上金融期货品种过少,不仅导致大多数行业规避风险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而且容易造成市场系统性风险积聚,即可能产生大笔资金相对集中于少数几个品种的现象,造成市场集聚效应,个别品种不堪重负,市场泡沫化;甚至引发金融震荡,成为社会不安定的诱因。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品种单一,主要是由于缺乏适宜的运行环境,市场参与者对金融期货了解不够深入,市场不够成熟。加之新品种上市机制存在缺陷,一个新的金融期货品种上市往往需要经过复杂的审批程序,面临环节多、成本高、周期长、不确定性大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品种单一的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针对品种匮乏问题,可以积极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经验,并依据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的现状进行一定改造,优化品种结构,改善金融期货市场中的问题。

三、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完善

我国期货市场的往往法规是当某方面问题发生后针对相关问题制定的,金融期货市场利益诱人,易出现各种类型的非法事件,而发生的问题越多相关的法规也随之增加,过多的法规给期货市场上的执行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如中国证监会针对期货主要市场的问题就制定了十几个规范市场运行、控制市场风险、严厉打击操纵市场行为的文件。不过是主要问题便已经制定十余个文件,那么要想解决市场上其他林林总总的问题所需要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数量之多便可想而知了。若是以这种方法用来全面规范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问题,那么将是繁复低效的。规范性文件过多只是我国金融期货市场法律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之一,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的法律监管方面同样存在着问题。在我国,虽然有许多关于金融期货市场的行政命令与法规,但到现在仍没有一部期货交易的法律,只是依靠效力层次和权威性并不足够的法律法规支撑,行政色彩过于浓厚,十分不利于期货市场的监管和规范。哪怕是美国,从创建期货市场到法律法规逐渐完善也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时间,何况由于历史局限性,中国在金融期货市场走的是“先发展,后立法”的路子,因此法律体系存在不完善的情况情有可原,但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还是必须着手解决。要想改善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存在的法律缺陷首先必须建立全国性的立法支持,使得监管能够有法可依,监管进行起来能够“底气十足”;其次还要转变“一事一立法”的法规制定方式,建立一套完备的期货市场法律体系,更好的对金融期货交易进行监督,减少市场中违规行为的发生,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平稳运行。四、期货交易所的自律监管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行与改革开放的扩大,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继续深入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相较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我国的金融期货市场还很年轻,金融期货交易所自律监管也难免存在缺陷。首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定位模糊,导致交易所自律性受损。《期货交易管理条例》规定期货交易所是不以营利为目的法人,而《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又明确规定金融期货交易为公司制的组织形式,二者内容相互矛盾,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定位不明确。不同法律主体的目标是不尽相同的,如果实行公司制,那么交易所将以营利为目标,而实行会员制则相反。如今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若是以公司制为出发点,那么交易所很有可能会为了获得更多利益而减少自律监管的支出,放松对会员交易行为的监管,交易所的自律性自然也就大打折扣。其次,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自律监管自身的积极性不足。中国金融证券交易所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批准,由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共同发起设立的交易所,属于期货交易所,与证券交易所的性质相同,共同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监督管理。并且,在金融期货市场问题的处理中交易所的规定和一些行为也是由政府主导的,这种力度的监管大大降低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易滋生其对政府的依赖,自律监管的积极性必然也受到影响。有问题并不可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促进我国金融期货市场成长才最重要。对于交易所自律监管所存在的问题,寻求期货交易所营利性与自律性的平衡是关键,只有定位明确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才能更明白自身的职责所在。当然,我国政府对期货交易所也应进行适度引导,给予交易所一定的独立性,使其能够积极进行自律监管。

参考文献

金融期货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229-02

《货币银行学》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是金融学最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本课程以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课程知识为基础,研究有关货币、信用、利率、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运行、宏观金融调控等经济金融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同时介绍了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及国际金融的创新与发展,课程涵盖内容广,信息量大。对于初次接触金融学知识的学生来说,学习上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对非金融专业学生来说,前期专业课程知识衔接不连贯,同时没有后期金融类课程巩固货币银行学相关课程知识点,对货币银行学知识的理解及应用上较金融专业学生有一定差距。如何在有限的一个学期内将货币银行学课程知识内容教给非金融专业学生,让他们能用货币银行学知识解释社会生活中的金融现象,熟知社会融资方式是教师在针对非金融学专业学生授课时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是经济类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性质决定了需要学习货币银行学课程以掌握相关金融市场运作、货币交易、国际金融市场等知识。在多年的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中,通过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的学情、考试成绩、课堂教学效果反馈情况等因素,认真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学内容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

我校属地方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通晓最新的国际贸易业务运作方式与基本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在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内容中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货币供需理论、货币政策理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在外贸行业无直接应用性,上述教学内容又属于理论教学难点。因此,学生学起来有难度,教师讲解难以推进。同时,在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上,货币银行学课程与宏观经济学同时开设,还存在上述内容重复讲解的问题。在已有的货币银行学教材中,权威教材均为针对金融学专业的货币银行学、金融学或货币金融学教材,课程体系完整,内容严谨,但其完整的课程体系内容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来说显得理论有余,应用性不强。

(二)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货币银行学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进入外贸行业前能够对一国乃至国际上金融市场的运行、金融机构体系运作方式有一定认识,从而为今后工作中的需要的融资、投资知识打下基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大多在学完货币银行学课程后再无其他金融学专业如商业银行经营学、中央银行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等课程,没有后续课程的衔接,学生就很容易将一个学期学习的知识忘记。并且,商业银行业务的运作流程、证券公司的交易业务、证券交易、外汇交易等教学内容无实验、实践教学的加入,宛如纸上谈兵,学生难以形成感性认识。现有的货币银行学的课程教学一般没有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实验实训等实践课,对于该专业学生来说,学完所有教学内容,仍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对现在的金融市场及金融机构的运行状况缺乏清晰的认识。

(三)教学方式单一

在现今的大学课堂教学中,已基本普及多媒体设备,普遍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提高了教师课堂讲课效率。但也出现了教师过度依靠多媒体,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货币银行学课程是一门金融学的入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为学生讲授金融学的基础知识,内容多、理论性强,实务性不足。该课程理论教学占据课程内容95%以上的时间,需要教师将各篇、各章间的逻辑关系讲解清楚,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多,“满堂灌”往往是最省时的教学方法。除了理论教学之外,利率及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金融衍生工具采用习题课的方法进行辅助教W,仅突出了学生的课程主动性,未能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单一的教学方式,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能有效调动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学习货币银行学课程效果差的重要原因。

(四)课程教学考核方式单一

在现有的货币银行学教学中,仍采用“一考定成绩”闭卷考试的方法,学生通过一个星期甚至三天的复习,就能强制性的记下书上的重要知识点,从而通过考试。考试并不能达到督促学生学习,全面检验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目的。同时,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的方式,使得学生期末考试同时应付几门课程学习,考试的负担较重。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没有其他金融课程衔接,学生对知识掌握欠牢固,假期过后对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内容就忘掉三分之二了。单一的考试模式不能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更不能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持续学习的兴趣,也不能培养学生自学学习的能力。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的改进建议

(一)调整课程教学内容

1.针对现有教材体系进行调整

现有货币银行学教材中,较权威有黄达主编的《金融学》简明版教材,中央财经大学李健主编的《金融学》教材有丰富的网络共享资源,复旦大学胡庆康教授的《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此类权威课程多针对具有一定金融学习基础及能力的金融学专业学生。为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学习货币银行学需要,现采用的是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编写的由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蒋先玲教授编写的《货币银行学》教材。此教材对金融学基础知识的表述较为浅显易懂,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完整。在此教材基础上,因与宏观经济学重复可对货币供求理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知识点可作为选讲内容,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知识点可结合中国近20年来的宏观经济形势及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手段的实际状况进行讲解,要求学生能理解一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及货币政策目标。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就业仍会与金融机构有业务往来,将课程内容的讲解侧重于利率、信用及信用工具、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国际金融危机等知识内容,注重金融原理与实务相结合。同时,为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应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加入金融时势热点及案例解读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去关注经济金融热点问题。

2.使用自编教材建设课程资源库

统一的教材内容不能适应不同的院校教学层次及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在使用出版教材的基础上,应鼓励教师自行编写适应本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学情的讲义,再整理成校内自编教材提供使用,自编教材时效性强,针对不同专业可在案例及教学内容编写上进行调整,也可成为学生课后复习的辅导资料。建设校内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为学生课后复习、课前预习提供网络资源库。

(二)建设货币银行学课程校外实践基地及课内实验室

积极与当地商业银行、证券公司行业接触,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提供实地参观及业内交流的场所。通过货币银行学课程课内参观学习,让学生对贸易融资、国际结算、商业银行运行、证券交易操作形成感性认识,巩固课内知识,同时也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今后就业选择提供行业参考。利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增加实验软件购买,通过银行类国际结算软件的使用增强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对贸易结算的认识,利用证券模拟交易软件的演示让学生掌握证券交易的知识。

(三)转变教学方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货币银行学课程的理论性教学内容,应采用案例法、研讨法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金融案例的讲解,引导学生思考金融理论在现实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应用,比如信用经济的发展、货币形态的演变、商业信用形式等都可通过多样的实例吸引学生;针对利率理论、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危机等理论内容,可通过课前知识点拨,课后布置讨论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行搜集资料解决如利率对经济的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如何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等问题,有了问题答案后可向全班同学进行讲解,教师再点评。通过研讨式教学,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针对应用性教学内容,如资金的时间价值、金融工具收益的计算、金融衍生工具风险规避、货币供给量的计算等内容,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后布置作业方式进行学习,加强学生对金融基础计算能力的培养。

(四)采用多维度的课程考核方式

通过考试督促课程学习是取得课程学习效果手段之一,为考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对货币银行学知识应用能力,对金融时势热点的分析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可将课程考核分为几个部分。第一,用平时成绩考查对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观测点包括出勤、回答问题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占期末总成绩的20%;第二,要求每一位学生在课前知识进行金融知识或金融时势热点分享。通过此内容调动学生关注金融热点及现象的主动性,并通过向全班同学的陈述分享,交流金融信息,锻炼学生的陈述表述能力。此项占期末总成绩的20%;第三,期末个人知识展示。要求在学期课程结束后,每一位学生用5分钟PPT陈述自己最熟悉的货币银行学课程知识点,要求嵌入F实金融案例对知识点进行引证。通过此项内容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占期末总成绩的30%;第四,开卷考试。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课程开卷考试,主要考查习题课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课程知识点,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计算能力,占期末总成绩的30%。通过以上多维度的货币银行学课程考试体系,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对货币银行课程的积极性,力图真实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让考试过程成为督促学生课程学习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谢丽华,谢伟杰.货币银行学“学生参与型”教学改革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139-141.

[2]崔晓蕾,何婧.货币银行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10):73-75.

金融期货论文篇(10)

目前大宗商品的生产及消费已经涉及全球。大宗商品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的国民经济中已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大宗商品的发展引起了大量金融资本的进入。金融资本的大量进入及期货市场的发展,使得大宗商品进一步金融化,展现出了大宗商品的另一属性――金融属性。自2002年金融资本大量进入商品期货市场,加速了商品市场的金融化,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日益增大,波动的幅度明显脱离了商品供给与需求理论,这一现象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密切关注并引发了激烈的学术争论。

一、大宗商品金融化的概念界定相关文献

目前学术界对于大宗商品金融化(Bulk Commodity Finan- cialization)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

国外学者Dore(2012)对于大宗商品金融化这么表述:大宗商品金融化指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大宗商品交易所占比重逐渐增加,金融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较高。Epstein(2005)认为大宗商品金融化是指金融动机、金融市场及金融机构在大宗商品交易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到期货市场,金融化表现为期货市场在大宗商品定价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定价权逐渐由现货市场转移到期货市场。

吕志平(2013)这样界定大宗商品金融化:大量货币资本介入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使得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波动幅度加大,暴涨暴跌。王劭臻(2015)将农产品金融化定义为:在商品市场中金融性动机、金融市场行为以及金融机构及其从业者在行业的运行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经济系统或者金融市场弱化了可交易商品的商品属性或者实际价值并在其中渗入金融因素,使之成为可交易的金融工具或者金融衍生工具。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界定大宗商品金融化:不接触零售环节,主要作为原材料、半成品的大批量生产的商品在交易过程中,交易的方式由现货交易转向期货交易为主,参与人员包含了大量的中介投机者,其商品属性得以弱化,金融属性得以强化,演变为可交易的金融工具或者金融衍生工具的一种过程或者现象。

二、大宗商品金融化原因相关文献

国外学者Geer(1978)研究中提到商品期货作为一项独特兼保守的资产,相对于普通股而言具有相似的流动性,但是风险更低,为最早涉及大宗商品金融化的研究文献。后期学者Gorton和Rou- wenhorst(2005)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大宗商品与股票的投资收益率在持平的情况下,大宗商品的标准方差更小;通过大宗商品的的收益率与股票债券收益率相关性较小证实了大宗商品可以作为对冲股票和债券风险的有效工具;通过研究大宗商品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存在正向相关性,表明大宗商品作为新的投资资产可以有效抵御通货膨胀。

国内学者崔明(2012)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宗商品金融化的原因。内因主要有:投资者投资大宗商品增加了投资组合的多样化,同时能有效抵御通货膨胀,对冲汇率带来的汇率风险,还可以作为投资新兴市场的替代资产,增加套利机会;外在因素有:低利率政策及货币宽松环境等刺激了投机者在大宗商品市场追求高收益的投机行为,新型金融产品的广泛应用及新的投资机构的加入,商品期货交易机制的完善,这些都在客观上促进了大宗商品金融化的进程。汤珂(2013)在欧盟学术研讨会上指出:大宗商品的价格并不仅仅受供需影响,而十分显著地反应在金融因素引起价格变化上。这个问题和目前中国遇到的定价权有关。大宗商品的金融化可以把大宗商品的价格风险进行分摊,而且可以降低对冲成本,是大宗商品金融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宗商品金融化是由其内在独特的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共同决定的,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逐步展现的,至于大宗商品更多的属性,将会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逐渐展现出来。

三、大宗商品金融化的影响相关文献

近几年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以石油为例,2003年初价格维持在30美元/桶,2008年7月份涨到147美元/桶,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又回落到32美元/桶左右。大宗商品价格如此剧烈波动不仅反映了商品基本需求的变化,更反映了大量货币资本的投机行为,此种现象对各国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此,很多学者投入了大量经历予以研究。

国外学者Greta(2005)认为大宗商品金融化改变了人们的经济行为,更多的参与者通过金融途径获取利润而不是通过贸易和生产实体经济行为获取利润模式将影响实体经济,短期将促进经济发展,长期会阻碍实体经济的发展。

国内学者李江鹰(2010)分析了商品金融化的利弊两方面,指出在投资领域和投资策略的拓展与丰富上商品金融化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套期保值却由于增加的价格波动的负面影响而变得复杂。李书彦(2013)研究发现在市场供需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大宗商品的价格在短期内暴涨暴跌,反映了在大宗商品金融化背景下,大量货币资本活跃的投机行为,同时其研究发现大宗商品金融化导致交易主体的金融化和价格形成金融化,价格金融化主要表现在商品的定价机制由传统的定价方式走向金融化定价。

由此可以看出,大宗商品金融化对经济的发展有利有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宗商品进口国,中国进口的大宗商品价格和全球的大宗商品价格有相关性,全球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会影响到中国企业的利益,特别是下游的公司和企业。因此,全面分析、掌握大宗商品金融化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尤其是价格波动有着重要意义。

四、结论

目前很多学者对大宗商品金融化的概念、原因及影响都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及探讨,相关理论比较丰富;但关于大宗商品金融化边界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对大宗商品金融化边界的系统研究基本是空白。由此可见,大宗商品金融化边界问题尚未得到应有的足够认知和重视。但是大宗商品金融化是有边界的,其过度金融化将会催生金融风险。因此,本文提出金融化边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方向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Gorton G,G.Rouwenhorst. Facts and fantasies about commodity future [J].Financial Analysts.journal,62:10-68.

[2]Krippner,G.R.The financialization of American Economy[j].Socio-Economic,3:160-200.

[3]Domanski,Dietrich,and Alexandra Heath. Financial Investors and Commodity Markets[J].BIS Quarterly Review,March,2007:53-67.

[4]Eisenmann T.,Parker G.and Van Alstyne M.Platform Envelopment.Strategic Man-agrement Journal,2011(10).

[5]史晨昱.大宗商品金融化.中国金融,2011(7).

金融期货论文篇(11)

管理类专业学生系统、全面的接受货币银行学的培训,有利于他们深入了解金融市场的经济规律,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金融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践教学中管理类各专业开设的《货币银行学》课程通常沿用的是经济学专业的教材、教学模式和教学要求,两者在课程教学上并无任何区别。许多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由于不习惯抽象的经济学实证分析而觉得《货币银行学》很枯燥、甚至主观上抵制学习。在课时少,学生相对不重视等不利条件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则是每一位任课教师都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管理类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对一门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涉及的就是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从当今国内比较权威的货

币银行学教材来看,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大体围绕货币(货币的扩展信用),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静态的货币,主要研究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扩展――信用以及货币借贷的价格――利率;2.动态的货币,研究内容包括货币资金的流通,即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具体涉及到货币、资本市场及其运行机制,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功能及其经营运作机制等;3.货币与实体经济的相互作用,内容涵盖以货币供求为核心的宏观金融理论,如通货膨胀理论、货币政策理论、汇率理论等。通过以上基本内容可以看出,该门课程是以货币为研究中心内容涉及金融学几乎全部研究领域,具有强烈的“宏观金融”、“机构金融”的色彩,而把真正有可能与企业金融活动有关的微观金融部分放在“金融市场学”和“金融工程”等其他金融专业课程中。这种适应于金融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安排显然对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有失偏颇,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改革。

二、管理类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体系改革的内容

1.以企业金融活动为中心,建立适合于管理类专业的《货币银行学》教学体系。管理类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体系的内容设计应该更多站在企业金融活动的角度加以取舍,突出以下三个方面:(1)“实用性”。管理类本科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应用性人才,而不是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人员。《货币银行学》课程内容应避免沉溺于金融经济学中数学逻辑的严密推导,而更应强调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加深对理论,特别是能作为剖析复杂金融现象的一些基本结论的准确理解和运用,强化金融机构的“管理”、“经营”色彩。让学生更多的从企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角度审视金融理论的实践意义。(2)“微观性”。管理学与经济学以微观经济主体为界各有偏重。管理类专业的《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点应该是设定企业为主体,考察企业在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融资行为和理财活动,以及围绕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活动。(3)“国际性”。随着我国企业经营活动国际化的不断加强,对管理人员国际金融方面的知识要求也越来越高。管理类《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教学体系也应迎合这一企业需求,加大国际金融的讲解。因此,在课程改革上,首先要将《货币银行学》宏观金融的特点微观化,内容除保留“货币、信用、银行”三大基本内容外,还应补充或强化金融市场 、金融工程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国际金融等相关内容。其中金融市场部分可以重点介绍目前对企业开放的股票、债券市场中有关企业股票、债券的发行、增发以及中小企业板块上市融资的相关规定,在此基础上适度介绍金融经济学中有关资产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无套利因素定价模型的部分内容,借此培养学生科学的风险、投资观念。金融工程部分除了介绍各种基本金融衍生产品的概念、功能外,还可以重点介绍我国目前已有的远期外汇类金融产品的套期保值方法,以及有关商品期货市场的交易、定价、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国际金融部分除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等基本内容外,还应强化外汇市场、汇率风险等管理内容,以及补充我国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融资的相关介绍。除了上面有所“取”,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同样应强调有所“舍”,对于一些涉及货币思想史、政治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例如,货币的起源、货币形式、货币制度的沿革在政治经济学中都有所介绍;货币的供给、货币的需求、货币供求与利息率的决定、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内容都在宏观经济中也有所涉及,为了避免重复,该部分的内容都应舍弃、弱化或不必过多展开。

2.以全景展示,根据形式变化及时补充新知识。经济发展中变化最快的部分莫过于金融系统,这导致现有《货币银行学》教材中许多内容已于现实不符。因此,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授课教师必须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补充新知识。例如在金融市场部分,就应加入伴随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产生的新型金融产品“权证”的有关介绍;在国际金融部分,就应适当增加人民币升值的经济影响分析;在商业银行部分,可以加入商业银行改革方面的知识介绍,特别是应加大介绍我国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股份制改革为代表的商业银行深化改革的内容,以及网络银行的现代化发展等内容。好的课堂教学除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对金融基本理论的传道、授业、解惑外,更应强调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教师应在教学中不同穿插金融前沿知识的介绍,为学生们开启一扇扇知识的大门,让他们窥其奥妙,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例如,在金融市场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适当扩展衍生金融工具的积木综合分析方法。通过收益图形形象的展示期货交易其实可以由一系列的远期交易构成;互换交易可以由远期交易加上无风险证券的交易组成;期权交易既可以组合成远期交易,又可以加上远期交易组合成其他的期权交易。另外,还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将不同金融工具进行组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金融衍生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