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钳工实训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8 11:32:11

钳工实训论文

钳工实训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241-01

一、引言

钳工被誉为“万能工种”,钳工技能应用非常广泛,很多行业都要涉足到该工种技能,无论是机电维修、汽车维修,还是机械加工及模具的设计、维修等,它都是不可缺的工种。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机械加工、模具类等专业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钳工这一技能。钳工实训课正是对学生进行钳工技能培训的一门课程,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二、中职学校钳工教学的主要问题

在中职学校的钳工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使钳工实训课的教学更有质量是面临的重要问题。正如黄培炎认为的:“职业教育的一个原则就是手脑并用,教学合一。”意即“理论与实习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虽然学校有一支专业性很强的教师队伍。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要求学生亲自动手钳工操作的过程中,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影响学生钳工技能的提高。

三、中职学校钳工教学的问题分析

通过长期的钳工实训教学发现,中职学校学生对钳工实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认为钳工实训操作很辛苦,极易疲劳,枯燥无味,严重的挫伤了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出现厌学的心理。具体分析其中的缘由,对于中职学生提升自己钳工技能的制约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自身因素

由于近几年职业学校的生源减少,学生综合素质呈明显下降趋势。对于机电、模具类专业而言,多数学生基础较差,且具有一定的厌学情绪,部分学生只想混张中专毕业证。钳工虽然是专业技能课,但部分学生改不掉作风懒散的毛病,怕累又怕脏,不愿动手操作,学习缺乏目的性和主动性,群体中偶尔有部分学生比较上进也容易被大势所左右,教学任务很难执行到位,根本达不到实习的要求,更别谈有完美的实训效果。

(二)教师因素

专业教师的技能操作水平是提高钳工技能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目前,在中职学校的钳工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教师本身的实践操作技能有待提高;师生配置比例不足,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了专业教师钳工训练指导的效果:一、教学任务、管理工作繁重。他们平时除了要承担学校大量的相关专业各学科教学工作外,琐碎、繁杂的管理工作常常使他们累的筋疲力尽,难以集中精力投入实践操作训练。二、专业技能操作水平有待提高。虽然他们大多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及教学经验,但缺乏新技术、新理论等系统钳工知识,科学的指导方法,实践操作技能方面能力相对较弱。三、教师专业实践技能培训学习机会少。由于专业教师参加实践岗位培训机会不多,也是造成专业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不能全面提高的主要原因。

(三)钳工课程的自身特点

1.钳工实训操作所用设备和工具比较简单,与现代化的机械加工工艺装备相差甚远,学生对钳工没有好奇心,缺乏求知欲。

2.钳工实训操作劳动强度大,体能消耗大,学生极易感到疲劳。

3.钳工实训操作时声音大,实训操作环境差,学生有心烦意乱的感觉。

4.钳工效率低,进度慢,枯燥无味,学生对实训操作课无兴趣。

四、钳工教学改革探析

可以看出,影响钳工实训操作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既有钳工项目特点的制约,也有学生和教师主观方面的原因。针对这些因素,通过教学实践和不断的思考,要做好这项工作,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学生学习目标

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为提高实训操作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宣传钳工操作技能的掌握在就业分配中的份量,推行“双证”制度,明确告知学生在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技能等级证书后方能获取中专毕业证和推荐就业。先开一个动员会,强调上述观点,使学生认识到钳工技能实训的重要性,真正在内心觉得有必要学好练好钳工技能。

(二)重视钳工教师的培养

抓住中央对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极大重视的机遇,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各级钳工技艺培训,下企业下车间亲自体验钳工操作的各项环节训练,使自身拥有丰富的实际操作技能,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较高的工艺分析能力,为系统地指导好学生钳工实训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要积极参加教育、劳动部门组织的钳工技能比赛,通过参赛来提高实践技能水平。

(三)科学进行钳工课题教学

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巧妙设计好学生感兴趣的教学项目,调动学生实训操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练”向“我要练”转变,从根本上保证钳工实训操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1.采用趣味教学法,化难为易

如对锉削练习中的姿势掌握方面编一口诀,通过简短几句话很精辟地概括锉削练习的真谛,就像“武功秘诀”一样,一旦学生出现错误动作,教师可针对错误有的放矢,用朗朗上口的口诀进行及时纠正,使学生易记,减少失误,缓解疲劳。

2.实训操作项目实用有趣

巧妙改变传统教学项目的设计,例如可以让学生制作小榔头,五角星及钥匙等零件,并允许让学生把作品带回给其亲友观看,让家人重视其自身的价值,从而使实训操作变得趣味横生,继而引导学生重视作品精度,使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科学合理地安排好训练进度

俗话说,苦练不如巧练。科学合理地安排好训练进度,减少无用功操作。如:在“錾削”课题练习中,穿插“游标卡尺使用”这一课题。同时制定好工件进度表,对学生的成绩及时作出评价,积极开展钳工技能大比武,好的作品可以公开展览,让学生证明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增强自信心,保证钳工实训操作教学效益,从而完善一整套钳工实训环节。

钳工实训操作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增强中职学生的钳工技能增加就业分配的砝码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实训操作指导老师必须加强研究探索,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寻求科学的指导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钳工实训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5-0177-01

钳工主要负责机械设备零部件的加工、装配、调试、维修、维护、管理等工作,因而在机械制造业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钳工是一种以手工操作为基础的工种,但实训教学过程往往较为落后,实习内容过于简单,无法适应现代化制造行业的要求,再加上实训条件较为艰苦,因而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为扭转此局面,必须以职教学生心理情况为依据,结合钳工技能实训操作的具体特点,改革实训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实训中来,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一 钳工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许多学生对于钳工实训缺乏足够的认识,思想方面不够重视,没有树立端正的实训态度,认为钳工的劳动强度很大,效率较低,不了解钳工工艺对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性。在钳工实训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应付态度,仅仅满足于“及格”,对自己不严格要求。

第二,一部分学生怕吃苦,不愿意根据计划完成实训任务,有些人在实训过程中甚至偷工减料,这些都对钳工实训教学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

第三,一些学生的身体条件较差,因而导致体能方面很难完成钳工实训等训练任务,有些学生虽然实训态度较为端正,实训训练过程也较刻苦,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体能,对实训教学质量带来了影响。

第四,理论和实训内容相脱节。传统钳工教学常存在理论课与实训课教学相脱节等情况,再加上实训教学环境较差、噪音较大,因此极易带来心理落差,因此,学历较高的教师往往不太愿意授课,而学历低的教师又教不了,这就导致实训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提高。

二 加强钳工实训教学质量的策略

第一,转变传统观念,正确认识实训教学的重要性。传统钳工实训教学往往过于依附理论教学,因此,实训教材较为落后,由于实训课所占课时仅为所有课时的20%,实训成绩也仅占10%~20%,因此,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导致其多数动手能力差,无法适应社会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呼唤应用型人才,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钳工实训教学的重要性,加快教学改革,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第二,制定实训计划,有序安排实训内容。以往实训计划常常需要五六年的时间来完成,有些甚至更长,因而很难达到现代化教学的相关要求。根据企业反馈情况,为了适应实际生产需求,钳工实训计划必须针对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增加职业技能考核方面的内容。为确保实训计划的有序实施,每个学期都应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时数,编写相应的进程表,确保实训时间和内容方面相互配合。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训练的精度和强度。例如,实训通常以4个学时为一个单元,在“量具的认识与保养”一课,只需3个课时,可安排在4个学时的课内来进行,而后安排“平面画线的方法”等内容。此外,实际教学过程可对学生进行分组。大组先进行“量具的认识与保养”一课的教学。练习过程中再分两组来进行,其中,一组练习测量,另一组练习平面画线。测量完成后两组互换内容。这样一来,可以在有限时段内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训练,提高其动手能力。

第三,合理划分授课和实训时间。实训课一般分为上午、下午进行,上午包括四个课时,分别进行安全规则、钳工工艺要求及步骤、示范操作等内容的授课,而后是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训练。教师授课需要1~2个课时,随后学生根据安排进行训练。此教学模式下,授课时间占用了较多的实训时间,因此,不利于钳工实训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合理安排和划分两者的时间。若授课时间太长,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其实训时间;若授课时间过短,示范粗糙,又会导致学生一知半解,形成错误的习惯。因此,授课时间宜占实训课时间的1/5,同时,结合巡回、个别辅导及小结,这样大幅提升实训教学效果。

第四,严格规范实训训练过程。为了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应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营造一个同实际生产相契合的氛围,构建完善的实训程序,实现规范化操作。另外,应加强实训预习,每个课题实训结束后,应进行下个实训课题预习内容的布置,并在下个实训课题开始前检查预习效果,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还应强调操作的规范化,使学生养成正规的操作姿势,确保实训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三 结束语

总之,在钳工实训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作风,激发其学习热情,规范其操作能力。通过加强实训教学改革,引入新型教学理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转变,为实现钳工实训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

钳工实训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a)-0238-01

传统的采掘电钳专业(工种)课程属于理论性传授,学生对采掘电钳没有接触,因此并不会产生多大的兴趣,整个教学枯燥乏味,学生也难以接受。很多知识的重复讲授,造成师资资源和时间的浪费。笔者认为应先从两个方面对采掘电钳专业(工种)课程实施探究。一是教育培养机制应与市场人才和企业内部需求的对接;二是改变教学方法和模式与学生的学习对课程接受能力的对接,笔者通过多方面调查与探究,以展开采掘电钳专业(工种)课程改革的设想。

1 采掘电钳专业(工种)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采掘电钳专业(工种)课程,采用的是将知识单位、技能单位和发展单位为一体的“三位制”教学模式。“知识单位”教学分为两个部分: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与采掘电钳专业相对应。“技能单位”教学分为三个部分:基本技能、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发展单位”教学分为下厂、矿实训和实习。从现在的技术职业院校和煤炭技工学校的学生素质来看,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学是不主动。深人学习和钻研采掘电钳专业(工种)课程不大可能。另外,由于学生上课时注意力总是很难集中,不具备较好的自觉性。所以,“三位制”教学模式不大符合现有学生素质。也不适合培养技能型实用型技术人才,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采掘电钳专业(工种)课程进行改革。

根据学生理解能力不足、动手能力愿望较强等特点,需要改变采掘电钳专业(工种)课程的教学思路与方向。把教学计划模块进行整合并进行科学的规划。通过分成几个步骤来进行采掘电钳专业(工种)课程的改革。

2 采掘电钳专业(工种)课程改革

2.1 整合教学模块,归、并专业学科

采掘电钳专业(工种)课程的整合是指采掘电钳专业(工种)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的整合,然后与技能课有效的联系起来,并进行合并。采掘电钳专业(工种)课程的理论知识只有在实际操作前,对整个知识的大致理解,才能对实际操作有框架性的认识并会赋予实施。而采掘电钳专业(工种)课程最终还是要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落实到技能训练当中去。在整个采掘电钳专业(工种)课程的传授中,老师应该作引导学生去学习。按照职业岗位的一些所需条件和教学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进行教学。对整个教学进行科学的取舍,并且要合理的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术组合起来,已形成新型的采掘电钳专业(工种)课程。

采掘电钳专业(工种)课程可分为四个模块进行教学。(1)公共基础课模块教学。公共基础课模块教学由文化课和素质教育课组成。文化课主要实现对德育、语文和素质教育进行继续教育,但是主要的教学内容还是应该以职业岗位为主。保留数理化和英语,并将这四个学科进行规整。体育课也可适量进行,以丰富学生课后业余活动和岗位体力要求,让学生得到一定的放松。素质教育课则分为书法、公关礼仪、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内容。把文化课和素质教育课有效结合起来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专业基本技能模块教学。专业基本技能模块教学是对课程的理论进行分析和整合,并且将理论知识变为实际的专业基本技能训练。(3)专业综合技能模块教学。专业综合技能模块教学根据煤矿生产实际,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训练的一门课程,主要为井下电气设备使用操作故障排除技能训练、采掘机械使用操作故障排除技能训练和钳工技能训练。(4)岗位技能模块教学。岗位技能模块教学是与市场需要结合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针对学生在就业前对学生的岗位技能进行集中的课题式的培训。采掘电钳专业(工种)课程的岗位技能培训主要以企业需要为重心,再添加一些理论知识来作为培训。在分配学生实习的时候,可让学生到技术较为先进的企业中进行实习。将采掘电钳专业(工种)课程教学模块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并且与相应学科合并在一起,不仅能够提高采掘电钳专业(工种)课程教学质量,降低采掘电钳专业(工种)课程的教学成本。而且能够避免重复性和无效性的教学。

2.2 建立“课题制”,实现一体化教学

采掘电钳专业(工种)课程的“课题制”教学模式是把教学内容按技能类型和等级分成若干个课题,根据不同的核心内容分为不同的课题进行讲解。而一体化教学则是实现理论和操作技能的一体化教学。不同的老师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专业技能不一样,因此不同的课题模块中的专业理论内容和操作技能可以细分到每个老师手上,这样老师就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相关的课题。以实现采掘电钳专业(工种)课程的精品教学。

3 采掘电钳专业(工种)课程改革建议

采掘电钳专业(工种)课程是一项以实际操作为主,理论知识为辅的教学,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与实际操作的训练课进行紧密的结合。首先,在采掘电钳专业(工种)课程的教学时间上,应该遵循学习的连贯性,以便于学习的一次性完成到位。其次,要把握好采掘电钳专业(工种)课程教学的特点,采取更加多样化和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创新的教学意识,规范学生操作。

4 结语

技术术职业院校及煤炭技工学校在采掘电钳专业(工种)课程教学中,应根据煤矿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内容和模式。根据采掘电钳专业(工种)课程特点,结合探索研究市场,以求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到逐步完善。用较为完善的采掘电钳专业(工种)课程体系,解决教学与实习教学脱节的问题。采掘电钳专业(工种)课程应编写对应的教学大纲,合理制订教学计划,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根据实际上课时间制订教学计划。

钳工实训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5-0053-01

技能高考能够推动机械类钳工专业的教学改革,激发机械类钳工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提高钳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技能高考促进了钳工专业与现代企业生产实践的有效接轨,使毕业的钳工专业学生能更好地胜任现代企业的岗位要求。

一、技能高考机械类钳工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

针对技能高考升高职的学生而言,钳工专业课程培养的目标为:基于中级钳工职业资格要求和标准,结合相关专业设置来为学生提供有关钳工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知识,使学生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还要根据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来加快构建适用于高级钳工岗位需求的实训课程,着重借助实训课程的合理设置来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钳工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在职高、技校以及中职等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更高一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提供必要的技能支撑,从而夯实学生在机械类钳工专业方面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为学生获取钳工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奠定扎实的基础。另外,要注意突破传统钳工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学科体系和课程模式,用项目引领,侧重专业课程在理论知识和实训方面的有效结合,多为学生提供一些钳工实践操作方面的加工案例,在中级工基础之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凸显钳工操作技术现状和综合素质要求,积极引入一些新时期行业中的新技术、新工艺与新方法,从而极大地增强钳工实训教学的前瞻性、时代性和先进性。这样,可以通过机械类钳工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来增强钳工专业的理论教学效果和实训教学效果,有助于更好地提升技能高考生的钳工技能水平。

二、技能高考C械类钳工专业课程的设置策略

(1)基于中级钳工,设置课程内容。技能高考所面向的对象主要包括职高学生、技校学生和中职学生。但是根据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可知,其毕业生需要取得中级工水平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技能高考进入到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的钳工技能水平也都符合中级工水准,所以在设置技能高考机械类钳工专业课程的时候,需要选择中级及以上等级的钳工专业内容,然后结合相应的专业实际需求来合理确定钳工类课程的内容。

(2)采用项目引领,创新操作模块。钳工实训课程是钳工专业课程设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机械类专业开展实训的重要基础,需要根据针对性的专业来合理设置适合不同社会岗位需求的多种教学项目,每个项目需要对应相应的课程教学单元,且要确保项目中具有创新性内容,使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内容来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另外,各个项目中需要对应着专业实训的名称和对象,以便借助组合不同教学项目中的教学单元来有效结合钳工实训和对应专业,从而为后续的专业知识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3)根据专业设置,突出内容层次。为了确保钳工专业课程设置的质量,高职钳工实训需要结合对应专业设置的教学内容,调查和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岗位的工作需求,以此为基础来为学生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等对应教学内容。比如,在设置钳工实训教学课程的过程中,为了增强课程内容设置的有效性,要着重做好理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综合应用创新,以便借助相应课程设置来增强钳工实训教学效果。结合钳工专业的实际需求,还需要将专业课程划分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增强钳工专业课程设置的层次性和有效性。另外,在开展钳工专业课程设置的时候,需要统筹钳工理论课程与实训教学,确保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以便可以在提升学生钳工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他们适应社会工作岗位的能力。

(4)明确培养方向,提升钳工技能。针对在机械类钳工专业方面有基础、有技能、有底子的技能高考生而言,为了可以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相应的钳工专业课程设置也需要着重向创新化、综合化、高精化的方向发展。在实际的课程中,也要始终坚持突出应用和创新实践综合能力。这是新时期高职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和要求,同时也是顺应钳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充分借助特色的职业教育来培养和提升钳工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另外,在设置钳工专业课程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地对课程内容以及学时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调整,确保学生学习课程知识的质量,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为了满足技能高考对机械类钳工专业学生提出的要求,就必须要在明确钳工专业课程设置目标的基础上,明确课程设置原则,确保课程设置可以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和社会工作岗位需求,从而为提升高考机械类钳工专业教学质量奠定扎实基础。

钳工实训论文篇(5)

钳工实际上是中等职业院校的机电类专业的学生所需要学习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核心课程。这一项专业技能对于机电类的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过当前在进行该类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却逐渐出现一些比较大的问题。因此,围绕着如何让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日常课程学习的过程当中掌握好钳工技能的知识以及应用,是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所面对的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在日常的教学实践过程当中,本文根据实际状况,对中等职业院校的钳工技能训练问题提出了一些经验总结和思考。

一、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其钳工技能训练所面对的问题

(一)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面对的学习环境较差

钳工的实际操作训练主要的模式是由一个老师带领着几十个学生一起共同实践。在整个过程当中,学生要亲自体验锯削、锉削以及锤击等各种不同的声音交杂在一起,很多时候噪声以及非常多的粉尘会让学生感觉整个学习环境比较差,从而导致很多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习相关的钳工知识的时候,因为环境而丧失了很多方面的兴趣。

(二)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其受到传统的理念影响信心低落

传统的观念认为钳工是一种比较辛苦的职业,而且面对的整体工作环境也比较差,所以当前很多家庭当中的孩子都不愿意去参加钳工专业的学习,或者即使迫于现实问题要去参加钳工专业知识的学习,他们在心理上也有一定的不舒服的状况,对于钳工这样一份工作的 社会地位较低以及其重要性都觉得比较不够自信。很多学生在家庭当中没有受过比较多的苦,而且身体素质也相对于之前的青年要低,所以很多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在一两个月的学习训练期之后,往往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在学习上没有持续的干劲。

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应该根据这些钳工专业学习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各项硬件以及软件的状况,制定出相关的措施,更好地帮助这些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重新建立信心,调动他们学习钳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钳工实际训练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针对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在钳工的专业知识技能的训练所提出的思考

(一)对于中等职业学生的钳工技能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任何的知识要转化成为实践技能都是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而学生是否能够顺利领悟相关的知识技能,就和日常的教学有着较大的联系。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地应用钳工知识,其关键仍然是钳工理论知识的传授。所以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师一定要把握好相关钳工理论知识的传授,要要引导学生在钳工的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当中,全面把握,重点突破,在实践的过程当中要注重对于理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的突破,这样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就可以更好地掌握相关的钳工理论知识。比如以钳工知识课程当中的锉削知识为例子,在具体的实践过程当中,就要注意对于专业的钳工操作规范的动作演示,而且亲自示范讲解之后,要观察这些学生在实际训练过程当中,对于锉刀的使用方法,站立的时候姿势是否端正,以及进行锉刀操作的着力点,以及锉削的方法等方面。而锉刀是不是能够端平,则是进行锉削的过程当中一个重要的技术要领。教师要帮助这些学生反复地进行观察以及操作,不断地训练,学生对于自身的动作出现错误往往是当局者迷,这个时候需要教师对于学生的动作进行及时的纠正,让学生的动作能够符合规范。一旦进行教学的老师相对比较少,而进行钳工课程学习的学生又相对比较多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调整一下教学上的计划,更多地让学生组成一些学习实践小组,然后以伙伴学习的方式进行互相指导学习,这样不仅仅可以较大程度地对于训练的资源进行高效率地应用,而且对于教学实践的时间也是很大的一种节约,可以促进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相进步。

(二)师生之间的关系要注意促进,抓好思想引导工作

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日常进行教学工作当中的重点,也是一个日常处理过程当中的难点。良好的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共同进步,最终达到双赢。所以,中等职业院校的老师要更多注意在实践课程当中和学生之间的良性关系促进,要及时解决学生在钳工课程实践和学习过程当中所面对的难点。学生往往正是处于青春期,所以很多学生对于日常的学习不一定有持续的兴趣,有时也会遇到生活上的一些难题。这个时候老师一定要做好排忧解难的工作,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做好钳工的实践训练课程学习。

中等职业院校学习的学生往往会出现一些厌学的情绪,因为很多学生对于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没有比较清晰的看法,而且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面对着钳工这一类专业课程知识相对比较枯燥,钳工的实践训练又相对比较艰苦,所以很多学生往往会流露出精神的疲惫性,产生出一定的厌烦心态,从而会进入思想当中的消极循环之中。

因此,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师要抓住这一个问题,努力对学生进行思想的引导。特别是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较高的人生目标,让学生脚踏实地学习好钳工知识,更多地走出一条自己的人生道路。而且要多和学生交流,注意这些学生的心理动态,让学生感受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在社会当中的影响,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在,从而更为努力积极地投身到钳工的专业技能的学习训练之中。

三、结束语

中等职业院校是为国家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才的一个重要的基地,对于钳工技能训练教学虽然只是专业教育的一部分,但是一叶知秋,要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积极学习,进而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巫恒兵 提高钳工技能训练质量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4(08)

[2]曹润柏 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一些尝试[J]-职业教育研究2007(09)

钳工实训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TK226+.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钳工是一种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如装配调试、安装维修、工具制造等都离不开钳工。但钳工技能课有着使用工具简单、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技能训练中噪音较大等缺点,使从业人员存在学习欲望不高,技能训练不刻苦等问题。下面就如何加强钳工技能培训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提高钳工维修技能的途径

1、重视基础训练

基础训练是钳工技能的一个开端,只有熟练掌握基础技能才能谈得上加工工艺的了解和掌握。如画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扩孔、铰孔、攻螺纹、套螺纹、矫正与弯曲、铆接、刮削等都是钳工的基础操作,它们在机械加工中的地位是其他工种所不能代替的。另外还要了解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如画线的准确度对锯削的影响,锯削质量的好坏对锉削的影响,钻孔质量的好坏对攻螺纹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在技能训练中逐步提高,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

2、端正学习态度

由于钳工主要实习内容是传统的简单常规操作,与现代制造技术相差甚远,加之实习条件艰苦,员工在学习过现代化制造课程后明显表现出列钳工实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抵触情绪,在实习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很多人认为钳工已经与目前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市场需求产生了极大的差距,应该取消这种落后的加工方式。这就从思想影响员工对机械制造的正确认识。所以,第一步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钳工,提高学习兴趣,并对课程的内容、要求和目标有一个初步认识。其次可组织实地参观,深入了解钳工的工作,在师傅引导下认识钳工在机械制造和设备维修中的作用,切身体验机械设备在许多方面取法代替钳工的操作,现代化离不开钳工。在这样的基础上,转变员工实习态度,并明确指出,钳工的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到的,而是要经过反复的练习、刻苦的学习才能掌握,让员工建立自信心,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理论与技能相结合

有些企业理论与技能是不同的培训老师来上课,笔者认为这样做效果不是很好,笔者认为应一直采用一个老师进行理论与技能培训。如此,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在实习室进行讲解,在有设备、工具和实习材料的条件下,边讲解边演示,这样比较直观,便于员工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合理进行练习,定期举行技能比赛

合理安排练习时问和多样化的练习手段,钳工技能的形成要有足够的练习时问和次数。在安排练习时间和次数时既要考虑到有利于技能的巩固,又要避免由疲劳引起的厌倦情绪导致兴趣下降,还要根据各种基本技能的性质和特点,合理地安排练习时间间隔及每次的练习时间长短,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练习方法。

企业可以定期举行一些技能比赛,也可以联合几个友好合作企业进行同专业技能切磋与比赛。这样可以很好地借鉴其他企业的工作经验,来提高自身的技能培训质量。另外不要放过任何一次县级、市级、省级的比赛,并鼓励每个员工积极的报名参加。这样通过比赛前的选拔和后期的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还可以激起其他员工技能训练的欲望。

5、建立可行的考核制度

要根据员工的训练情况和培训进度来制定各个阶段的考核目标,也就是技能培训阶段目标。只有这样,让员工一直有目标实现,就避免出现漫无目的的训练。这样也有利于企业对每个员工技能提升情况及进度的了解,更适合我们进行因材施教,对于完成不好的进行督促,完成好的可以提高他们训练的精度,使其技能练得更好。

6、创新发展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实践范围不断扩大,推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生产技术同样同新月异,企业职工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在企业技能开发中,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重中之重是要教会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方法,也就体现了动手能力的。这就要求企业培养出的员工要一专多能,除了要对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加以掌握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计算能力、识图能力、工艺分析、技术技巧能力等等。特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提高员工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如此,才能满足复杂多变的市场要求。在员工生产实习活动中,要重视现代技术渗透、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技术技能训练综合进行。合理制定多种技能训练,一专多能,不仅要加强基本功训练,还要重视工艺、技术的先进性以及技能训练的广泛性,并有计划地将操作技能训练多样化。企业员工维修技能提升是面向未来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型劳动者,钳工操作技能提升必须重视基本功训练,还要重视技能的提高与发展,对本专业要专,对相近专业技能也要有所了解与掌握,此外,要紧跟科技发展的新动向,不断学习了解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四新”知识,并加强吱声在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等方面的培训内容,朝着以创新谋发展的方向前进。

7、有计划、有步骤进行钳工技能训练

技能的培养关键在于学生长期的练习,但这种练习绝不应是一种简单的机械重复,而应当是在科学的指导下的最优练习法,教师应对整个练习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重视钳工综合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员工熟练掌握基本技能后,必须要科学合理将各种基本技能有机加以结合,综合进行训练,提升员工的综合操作技能。培训时要按照综合技能培训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实践操作方案制定,如此一来,就能够不断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及注意力,强化对知识、技能的了解与认识,促进钳工维修技能的迅速提高。

四、结语

钳工是机械行业的典型工种,钳工特点主要有:工作范围广、灵活性强、技艺性强等,虽然机械加工方法发展迅速,但仍不能替代钳工,钳工要了解设备的分类、通用特性、结构特性等知识,阅读设备说明书以及设备作业计划书,具备设备修理的有关知识和常用机械连接零件及密封件知识,把握机械设备日常保养知识。通过以上论述,作为机修钳工所必须掌握的一些工作方法,经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掌握更多的技能,解决更多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参考文献:

李智博:《关于钳工基本技能训练的几点体会》,《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21期

陆卫英:《如何提高钳工实习成效》,《职业教育研究》, 2005年07期

钳工实训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form Exploration of Fitter Practical Teaching

WU Bangrong

(Jiangsu Hanjia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Yangzhou, Jiangsu 225009)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mistake of contemporary students to fitter jobs, the objective fitter traditional student interns' fatigue, coupled with the contents of boring, outdated teaching model of a single, affecting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ditional problems in fitters, targeted proposed some idea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itter practice teaching.

Key words fitter; practice training; interest; skill; teaching

对于职业学校而言,实验实训课是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的理想环节,而钳工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特别是工科)的重要工种之一,但传统钳工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无趣”,学生也总是处于被动训练的状态,缺乏获取能力的主动性。再加上钳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客观上是环境差、体力消耗大而效率往往是最低的,有种“铁杵磨成针”的意境,学生中每每美名其曰为磨铁,实是非常不愿动手操作,甚至非常懈怠,所以往往让学生望钳工实训而却步。笔者近年一直担任省市技能大赛的指导老师,以前孩子能干肯干,容易出成绩,而现在带了几批学生,基本上干了几天就“闪”了。为了改变这种状态,认真研究了钳工实训教学的自身特点,我校的钳工教学在这方面作了尝试,找出一些新思路,希望让学生从消极对待变成积极参与。

1 认清地位作用

传统钳工实训操作所用设备和工具比较简单,学生对钳工没有好奇心,缺乏求知欲,而且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劳动强度大,体能消耗大。相当多的学生(甚至老师)还错误地认为以手工操作为主的钳工技术与现代高精度制造生产技术水平相差甚远,即使掌握了,也没发展空间。对“钳”是知之少而不屑,也就更不清楚钳工的作用和地位。所以笔者第一次上钳工课时总告诉学生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差距最大的就是材料热处理和装配技术,而装配技术就是钳工的范畴,让学生认识到学习钳工是非常有前途的,在工厂中很有地位。而且钳工在机械行业被誉为“万能工”,要熟练掌握划线、錾、锯、锉、钻孔、攻、套螺纹、刮、研、测量等操作技能。这些技能操作方便、加工灵活,是机械制造行业中其他机械或工种不能替代的。

2 转变教学理念

现代企业生产对钳工技术人员能力的需求,不仅局限于只会划线、錾、锯、锉、钻孔、攻、套螺纹等单项技能和“小钳工”,而是能对装配、调试、维护、保养、制造等各方面领域都能上手的“大钳工”。这就要求现在的钳工教学应从传统的钳工实习向能力训练转变。传统的钳工实习只注重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简单训练,实践证明这种理念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生产对实训教学的要求,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传统钳工课上最易操作的教学方法是采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操作。这种传统的方法,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规范了技术训练,使学生少走弯路。但模仿操作型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钳工实训对工科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仅要提高学生基本操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钳工实训教学必须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充满生命力的教学模式。另外,教师应不断补充钳工范畴以外知识。不应该在钳工中学钳工,而应跳出钳工来教钳工,要吸收新知识和和新技术,如数控加工技术、纳米技术等。

3 丰富实训内容

职业学校的学生从初中升入中专,绝大部分都未接触过工业制造等专业方面的知识,再加上现代学生过多依赖电脑,大部分动手能力较差,其操作技能几乎为零,创新能力就更不要说了。作为工科专业必修的钳工技能训练对学生在较有限时间内获得零件加工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都有非常大的帮助。钳工实训初期必须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熟悉工量具及相关设备的使用。更为重要的是要丰富训练内容才能达到培养的目标。为此,我校把传统的锤头的制作改为专业图标和字体(姓名、班级等)的加工。让学生带着兴致完成了本来很枯燥单一的锯割、錾削、锉削,还进一步加强了钻孔、铰孔、攻螺纹、研磨、刮削、弯曲、装配等现代企业中使用较频繁的技术的训练。为了拓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我校一般以周为单位训练时间安排集中训练,白天安排实践动手内容、晚上安排第二天训练的课题,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但老师要学生规范要求。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安排,不但巩固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效果,而且还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教师还要为学生尽量拓展钳工新知识和新技术。如在锯割训练时给学生补充讲解带锯加工,在锉削训练时补充讲解砂带加工,在钻削训练时给学生补充讲解钛涂层钻头、群钻的结构等。这样有效拓展了学生对钳工的认识深度和广度。

4 提高学生兴趣

传统的钳工实习,学生在基本技能的练习中,极易疲劳,加上动作单调,内容枯燥,影响学生实习的积极性。这就需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加以改进,使之生动有趣、难易适当、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使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学好钳工操作技能。所以我们要求学生把训练的钳工制作件自己设计为个人感兴趣的零件(专业图标、心形、姓名等)。这样既增加了训练项目,又提高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就把枯燥单一的技能训练融合进一个有趣的项目中,使每个学生能在趣味中训练,增强创新能力。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学效果非常好,改变了过去学生不愿动手、不勤动手、结果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课后在学生的教学反馈中,几乎所有的学生反映非常好,虽觉得操作强度高,体能消耗大,但是很充实,因为有兴趣也就不太感觉疲劳了。实践证明,这样的一个教学设计的变化,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呆板单一、枯燥无味的弊端,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 拓展教学手段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仅靠原有教学手段,根本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必须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要引进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拓展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利用电教片、幻灯片以及多媒体 CAI课件等手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分组讨论在实践中是比较好的教学方法,而且不受限于教学的硬件设施。笔者在钳工教学中经常适时穿插学生分组讨论,这样既能让学生休息,恢复体能,又能通过对关键性内容的讨论,使学生对该部分内容加深理解,强化训练的重点内容,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钳工实训论文篇(8)

一、钳工工艺的特点

钳工工艺有自身的特点,它能够灵活地进行一些不适宜自动化机械加工的技术工作,特别是钳工能够加工一些形状十分复杂且精度系数较高的零件,在一些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中,钳工加工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加工效果。钳工还具有所需工具和设备价格低廉、携带方便等特点。当然,钳工生产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且加工质量受工人技术熟练程度的影响较大,导致加工的零件质量不稳定,这也是其劣势所在。

二、中职钳工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1.现有课程体系缺乏钳工工艺学课程内容

一般的中职学校大多根据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教学大纲来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并选择相关的教材进行教学,而这样的体系相对缺乏钳工工艺学课程内容。目前,中职学校普遍的做法是根据对口单招的技能标准进行钳工技能训练,而这一标准与国家人社部门制定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也不吻合。

2.钳工实践技能训练考核内容与就业岗位脱节

学生在就业岗位上的适应能力直接反映了钳工实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目前,钳工岗位的工作是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修理,或者是对机械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等,但中职学校钳工技能训练主要依据对口高考和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考核标准,这些标准明显滞后于当前的生产实际。因此,项目练习较为单一,实践课程较为浅显,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一时还很难达到企业的用工标准。

3.设施设备老化、不健全

中职学校招生的变数较大,机械加工专业的生源时常会出现大小年现象,从而导致钳工技能训练的器材、设备时常不配套,有的精密量具、量仪等设备经过长时间使用,精确刻度也有所磨损,老化现象严重。

三、提升中职钳工实训教学的有效对策

1.就学校方面而言

(1)科学制定训练标准。组织专业教师研讨,结合对口高考标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社会对岗位人才需求标准等,拟定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标准,及时下达到相关系部和教师,以便有章可循。

(2)有计划地更新教学设备。根据训练标准,有计划地引进新的教学器材和设备,积极配合教学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效果。

(3)科学安排训练课时。对钳工的课时训练进行科学测算,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并制定考核标准,做到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

2.就教师方面而言

(1)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改变沉闷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中职实践课程改革理念,科学引进项目教学法,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2)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发现并纠正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钳工实训课程的实效性。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己,与学生交流沟通,积极配合学生的钳工课堂实训,探讨在钳工实践课程训练中遇到的情况,指导学生的操作姿势和使用钳工量具测量的方法,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强化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与理解。根据学生在实践训练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做出相应的个别指导,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指导方案,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学习实践效果更加明显。

(3)尊重学生个性,给学生提供自由发表见解的平台。要有效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难点问题、处理特殊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与别人分享实践成果的过程中不断进步,提高对钳工理论知识的理解。

钳工实训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2-0056-01

钳工实训是技工学校机械类专业钳工工种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同时,钳工又是机械行业中不可缺少的工种,许多岗位都是其他工种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凸显了其实践性和实用性强的特点,另外还兼有抽象概念多、定义术语多、叙述内容多、研究对象种类多、需记忆的概念多、涉及的问题多等特点。因此,在钳工实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做到充分了解学情、找出问题、明确目标、改进方法、激发兴趣、强化技能等方面工作,让学生在教师的多方指导下,主动去寻找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一 了解学情,因生施教

笔者所任教的茂名市第二高级技校是一所以中技教育为主,兼有高技班的综合性技工学校,所涉及到的汽车和机械等专业基本上都要开设钳工实训课程,根据专业和年级的不同一般为四周到八周时间,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要完成规定的图纸作品。对于动手操作的钳工实训,这些学生很难平静认真地坐下来听教师讲解那些原本就很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对照教材上的那些工具和图形也是瞧瞧而已,更不会对那些步骤和方法产生很浓厚的兴趣。大多表现为浮躁、不安分、睡觉、玩手机等问题上,是教师们头疼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些特“长”生和特“困”生们,教师们就很难再继续以传统的教法来对付,而是要设想到更适合这些学生兴趣的方法和手段,做到因“材”施教,使这些原材料能充分适应教师的教法和模式,从而产生兴趣。

二 改进教法,因材施教

1.改变教法和手段。

当发现传统的教学难以适应现在的中专生之后,作者想到:不在“填鸭式”地去灌输理论内容,而是从教具室借来相应的工具,如钢锯、锉刀、榔头、錾子等,并要求学生搬实际的台虎钳到教室。在每次课的开端,都不去说明本次课的具体教学内容,而是开篇在黑板上画出草图,然后利用10到15分钟的时间,要求学生去思考和讨论该零件的加工方法和步骤,而后对照几种不同的加工步骤和方法,教师再给出不同的结论,评价出最优的加工方案。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对照该工件就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念头。此时,教师顺势而发,在教室内演示操作刚才的步骤,虽然两节课的时间不一定能加工完这个工件,但这种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已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明确目标和内容。

根据教材,在编制教学计划时,根据该班级的学情适时调整教材的内容,或增加相应的技能训练项目;或减少理论的赘述等。教师在编制该课程的教学计划时,还紧扣对应本课程的实训项目,重视学生的基础技能训练。每一次课的讲解和演示都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特殊的目的和要求。即: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所要学习的训练内容,再熟悉掌握所要训练的目的和要求等。例如:在讲到锯削工件的边缘时,其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钢锯的使用方法,以达到快速高效的锯削效果。因此,在此过程中,就要求学生站立姿势要正确、位置适中、手腰同时用力,在锯削的初始、中间和结尾阶段分别该如何用力等,在讲到这些内容和要点后,学生就会联想到锯削的姿势,并且会自觉地去对照教材中的相应内容,模仿锯削的姿势来演练,从而达到了预期的讲解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材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三 不断强化技能训练,做到因势利导

1.由易到难。

钳工实训课程的教学和训练都是牵涉到实践操作环节的,而且每项操作都不是很轻松的事情。在对学生的教学要求上,要首先从思想意识上去理解和接受钳工的劳动强度,由易到难逐步地学会每个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并且要觉得钳工好像是在锻炼身体。例如:之前举例说过的锯削训练,就可以看成是腰部和臂力的运动和锻炼,要求学生在观看教师演练的时候可以站立模仿。 教师反复强调这些基本的要领和动作之后,学生就会感觉到身体上各方面如同得到锻炼一样,进一步增强运动意识。

2.自由设计。

在钳工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对学生既注意学习内容的安排,也要注意放开强制性的单一要求,而是要多方提高学生的设计兴趣,让他们自由参与设计,当教师审核过这些自行设计的图纸之后,再按照尺寸配以相应的原料,让学生自身去安排时间进行钳工练习,当他们通过一段时间,完成自己设计的作品之后,会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就好像是自己的一件“工艺品”,提升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3.因势利导。

在刚才所述的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则可以利用这个绝佳的机会,因势利导,不断要求学生进行改进和完善图纸,循序渐进,反复练习,从而也逐步提高工件的加工难度,并从中获得一定的乐趣和兴趣。而教师在讲演和指导学生练习时,要时刻纠正学生的站姿、锯锉等工具的握法,协调好身体正确的配合,调整好用力速度和大小,使学生能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能快乐地去完成训练和学习过程。

4.加强综合操作训练。

仅训练钳工各单项技能是不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学生既掌握了钳工单项技能技术,又有一定的综合操作技能,才能干好钳工工作。工件制作是训练学生钳工综合技能的有效方法,也是学生参加钳工定级考试的考前训练。在训练学生制作工件时,应遵照先易后难的原则,由简单工件做起,逐渐增加工件制作难度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制作技能。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重点是让学生在训练中过好“精度关”和“速度关”。

总之,钳工实训课程教学一定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多方寻找适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求最佳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但要想全面多方位的去提高学生的钳工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效果,靠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笔者今后还将不断的学习和吸取其他有经验的同行进行学习研究,使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霍志强.钳工技能实训教学方法探讨,《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11期

[2] 潘瑞波.钳工实训教学改革的探讨,《福建建材》,2011年第5期

钳工实训论文篇(10)

长期以来,钳工的教学模式总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再加上钳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所以学生在钳工实训中存在畏难甚至抵触情绪,导致实训质量难以提高,我结合近几年的钳工实训教学体会,就如何提高钳工实训教学质量谈谈看法。

一、培养兴趣

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实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能干”向“会干”转变,由“要我练”向“我要练”转变,从根本上保证钳工实训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钳工教学主要以实训为主,这就需要把实训阶段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不同培训。第一阶段是基本操作的形成阶段,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形成正确的操作姿势,教师采用直观教学法能达到更好的授课效果。在每个课题进行训练前,先教会学生看教学挂图,然后教师在现场示范,讲解操作重点和注意事项。再让学生进行分组训练,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操作习惯。第二阶段是综合训练阶段,这个阶段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操作,自己完成课件加工。这样采用分阶段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学会各种课题的加工方法,逐步掌握编制课题件的加工工艺。

二、实训教学坚持示范教学

钳工毕竟是以技能操作为主,如何使学生尽快掌握动作要领是关键,所以一定要坚持示范教学。

首先,示范动作到位,教授新知识要严格而准确,不能似是而非、含糊其辞、一知半解,更不允许讲错,演示动作要到位、规范。

其次,巡回指导到位,巡回指导的重要性在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及时纠正学生操作当中的不正确姿势、及时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所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进度不同、掌握技能的程度不同的学生教授他们不同的技能技巧及不同的操作方法。上好实训课的关键在于三指导,而三指导的重点在于巡回指导,巡回指导的关键是要做到“多转、多看、多指导”。

三、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因此造成领悟能力不尽相同。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就需要教师做到因材施教,把不同阶段的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进行培训,每个小组形成的基本原则是学生水平大致相当,这样才能进行集中培训。整体水平较高的组,除了完成基本的实训内容外,还可以对他们提一些较高要求的内容让其参与;中等水平的,完成日常教学即可;能力较差的小组,可以量力而行,不能挫伤其积极性。这样既让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吃得饱,又让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吃得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优化教学手段

以往技能的教学手段是老师教、学生学。这种教学手段以教师为中心,抑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须拓展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要配合教学内容,利用电教片、幻灯片及多媒体CAI课件等手段,为教学提供方便和捷径。另外,讨论交流的教学方法有比较良好的教学效果。每堂实训课结束时,组织学生讨论本堂实训课的收获与创新。以组为单位,每位学生都在本小组发言,组长做好组织与记录工作,并且每组抽一至两名同学代表本组上台陈述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通过对有选择的、重要的、关键性的内容的讨论,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也可以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1.组织讨论:在每周实训课结束时,组织讨论实训课的收获,最后由教师总结,这样既可以达到结束指导的目的,又可以通过讨论交流心得,为提高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2.让学生讲解:在实训教学时,让学生先看懂图纸,然后随机抽一名学生上讲台,充当教师角色,讲解课题件工艺步骤,然后组织全体学生讨论,找出最佳加工工艺步骤,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充当穿针引线的角色,让学生充当主角,自由发挥创造性思维。

六、组织一线教师编撰教材,提高中职学生的钳工技能训练积极性

职校学生钳工技能训练课程枯燥乏味是造成学生学业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一直以来,职校学生的钳工技能训练都是以锉刀、丝锥、钢直尺等简单的操练工具为主,并不能够调动学生练习使用这些工具的积极性,对于这些工具的应用与掌握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广大一线教师可以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编写适合中职学生学习情况的校本教材。教师自编教材不啻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教材采用启发性、提示性和诱导性的思维模式并且结合传统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以使得学生可以有兴趣地参与到钳工技能的训练中。广大一线教师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对于职校学生的钳工技能训练也有一定研究,由一线教师执笔编撰更具有说服力和可靠性,它将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某些中职院校率先采用教师编撰的校本教材而且取得良好效果,许多学生从牛头刨床、爬梯的组装中学到一些基本的机械原理,学习兴趣明显增加,学习效果也得到强化,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意识到钳工技能不是一项只需要体力不需脑力的简单劳动,而是一项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都要求颇高的具有创造意义的高级劳动。

七、对学生的成绩及时作出评价

教师在每次实训时,都要建立一个计分标准。学生对照这个标准,可以了解实训要求,发现自身技能的不足,继而改进。教师利用这个标准,方便对学生的技能水平做出评价,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引导学生进行相互比较,增强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总之,提高钳工实训教学质量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重要意义,因此,实训指导老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研究和探索,想方设法地提高学生积极参与钳工技能实训教学的热情,促进教与学双方的良性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钳工技能实训的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学名.钳工技能实训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20).

[2]陶锦萍,潘哲枫.浅谈提高钳工实训课教学质量之我见[J].商界论坛,2013(17).

[3]杜新堂.钳工实习教学中的示范探讨[J].矿山机械,2007(7).

钳工实训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6-0174-01

钳工主要是指在机械加工无法完成或操作不方便的场合从事使用钳工具或设备完成的一种特殊工种。例如机器的维修、制造、调试和组装等。钳工工作的主要特点是以灵活的手工操作为主,具有适用范围广、技术性强等完成主要特点,钳工技能水平的高低与产品质量的好坏有直接联系。虽然钳工在众多的实训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钳工实训并没有多大兴趣,甚至还出现学生讨厌钳工实训课程的现象。这主要与其存在的劳动强度大、实训环境条件差以及钳工实训的纯手工操作等特点有关。此外,一些学生对钳工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钳工已经过时了,无法与现代的高、精、尖技术相联系等。正是这些原因,严重地影响了钳工技能的培养。长此以往,必然造成学生技能水平的下降和市场钳工人才的缺乏。因此,加强钳工技能的培养,将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技能技巧,成为每一个钳工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才能更好地反映出职业教育的目的。具体是要做到三点:第一,利用具体的实际操作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操作能够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和掌握每一个制件的结构,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习的对象和内容。如通过制作冲孔落料垫圈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制作的过程,又可以让学生对冲裁的程序有所熟悉。第二,用抽象的理论指导具体实践,透过表面认识事物的本质。理论虽然让人晦涩难懂,但在实践之前进行详细的讲解,则有助于学生全面的了解相关的知识理论,从而对知识的本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第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往往需要知识的指导,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既需要理论知识的指导,也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

二 统一目标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钳工的培养不仅要注重对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培养出市场需要的高技能综合型人才。但学生的个人情况是千差万别的,针对不同的学生,应当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具体应做到两点:一是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其具体情况做出不同的指导。由于学生的家庭情况、知识基础、认知程度以及个性特点的不同,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也会存在差别,在进行教育时,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观念与学生进行沟通和教育。二是要处理好集中指导与个别辅导的关系。技能训练针对全体学生。

三 循序渐进与严格训练相结合

循序渐进符合学生学习和身心发展规律,能使学生按照学习规律逐步学会相关知识,最终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从不会到会、从简单到复杂、由知之甚少到不断掌握的过程,严格训练就是在学生学习技能的过程中,要按照教学目标确保技能学习和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具体是要做到:一是帮助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以此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二是在严格训练的前提下鼓励适当的竞争。严格训练既能够使学生扎实地掌握技能,又能够确保技能训练的质量,从而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技能。严格训练时还要注意训练的方式方法。严格训练是按照国家技能训练的标准对学生进行的技能训练和指导。在训练时,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要求,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技巧。鼓励适当的竞争,有助于学生之间形成“追赶比超”的学习氛围。三是关注训练的结果,并加以正确的指导。技能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在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训练结果,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加强对学生技能训练的指导。四是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并采取灵活的练习方法。

四 打实基本功与创新发展相结合

扎实的基本功是钳工技能训练的基础和保障,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根据教学要求扎扎实实地打好基本功,实实在在地掌握钳工基本操作技能,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综合训练的有序进行,同时,只有扎实地掌握了基本功的学生才可能进行创新发展。创新发展是培养钳工的关键。在现代社会中,知识更新的速度太快,知识传授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技能基本功训练时,更要加强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一名优秀的、高素质的钳工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更要注重技能的提高和发展,关注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加强对新知识的学习,实现以创新谋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晓红.钳工技能培养方法的创新与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