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24 17:03:39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篇(1)

2、太极拳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

太极拳注重“神形合一,内外兼修”,太极拳的运动不仅注重身体的操练,更加重视心理的静养。得到身心共同的发展并不是每个太极拳练习者都能够达到的。在太极拳习练过程中需要做到心静体松,呼吸自然,有实有虚,内外和谐,长久下来才可能投入其中,感受乐趣,进而排除烦恼,培养情操。长期坚持,太极拳练习可以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

3、高校太极拳课程现状

3.1、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缺乏多样化

日前,我国普通高校大都开设有太极拳课程,研究表明,多数高校只设置了简化24式太极拳课程。多数设置有体育专业的高校,大学生选修的体育课程教授的是简化24式太极拳,体育专业学生专修的也是简化24式太极拳。这种现象,显然不利于太极拳运动在高校的多样化发展,并且容易形成“饱汉撑,饿汉依然饿”的状况。应考虑针对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大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太极拳课程。就太极拳的教学方法来看,多数太极拳课程均采取教师领做,学生跟做,一边示范一边讲解的传统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对于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班级人数普遍偏多的实际基本不适用。并且,高校体育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打破了太极拳固有的动作节奏,不利于学生多整套动作的连贯把握。再者,太极拳属于武术套路,其中的手、眼、身法、步变换较多,且要求内外兼修,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学生则很难从教师简单的示范中学透动作路线和技术细节。

3.2、太极拳教师自身业务水平普遍较低

调查和研究表明:太极拳课程的教师,大多是高校本校的各个项目的体育教师,有些高校聘用很多代课教师,更有甚者,一些学校直接是在校的研究生担任太极拳课程的教师。这些教师来自不同的专业或专项,对太极拳的技术动作的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对太极拳课程的教学更是缺乏经验。太极拳教学中武术专业的教师所占比例甚少,其他都是自己作为学生时接触过,基础较差,缺乏系统练习和培训,理论薄弱,技术不高。这种现象很容易造成,太极拳教师动作不统一,跟学生讲不清楚具体细节,缺乏权威,造成学生失去兴趣,应付太极拳课程的现象,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太极拳功能作用的发挥。

3.3、教学时间和教学课时难以满足要求

大学课程,完整的一学期安排18周左右,体育课均是每周一次(体育专业学生除外),显然,学生每学期只能上18学时的体育课。第1学时:点名、核实选课人员、通知上课地点、选取班长、记录学生联系方式等琐碎小事基本沾满课堂;第16学时停止教学、复习动作,第17、18学时安排考试。这样一来,18学时的课程仅剩15学时左右,再加上下雨下雪天气、国家假期等原因的影响就更加可怜。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学习一套最简单的简化24式太极拳尚且十分苦难,每周一次课造成的上周学过的这周上课时又不记得的尴尬情况更是屡见不鲜。学生只能在每堂课上比葫芦画瓢,到期末考试时,动作学完了,也忘得差不多了。这种事实,使得学生将太极拳作为自己的终身体育项目困难重重。

4、高校太极拳课程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身体、心理和精神是三位一体。运动能够使人身体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使运动者血液中产生一种让人欢快的物质———内啡肽,并认为它是防治抑郁症的物质基础。找出高校太极拳课程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十分重要。(1)领导及教师重视太极拳课程建设;(2)举办理论知识讲座和相关技术比赛;(3)渗透心理健康常识和知识;(4)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生活方式;(5)通过太极拳学生社团扩大影响。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篇(2)

[作者简介]侯继虎(1974- ),男,江苏淮安人,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高等教育学。(江苏 淮安 22300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子课题“高校思想政治课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JD710034)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0-0132-03

现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双向交往互动,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品德为目标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工作长期以来备受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但当前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过于抽象,理论深刻,较为枯燥乏味,加之教育者常把自己定位在传授者的身份上,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式,因此,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这种现象在很多理工科院校中尤为突出。笔者拟结合自身多年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分析当工科院校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原因,进而阐明当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的内涵及其价值,力图探究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某些新思路和模式。

一、当工科院校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

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是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思维严谨,工科基础比较扎实,实践能力也较强,但对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常表现出轻视的态度,课堂教学中开小差者比比皆是。笔者认为,产生此种反常现象实与当前我国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有密切的关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文基础薄弱,知识面窄,表达能力差。理工科院校的许多大学生在学习目的上存在着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对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和教育,尤其是那些与就业无关的人文知识缺乏兴趣,常常把高校开设的人文课程看成是不必要的。这种功利的倾向造成部分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人文基础薄弱,知识面窄,表达能力差。如有些大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知之甚少,对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相当缺乏,对艺术作品、音乐、美术的认识和理解几乎是个盲点。

2.挫折承受能力低,心理素质差。一些高校的大学生挫折承受能力低,心理素质也很差。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疏导和合理解决,就会严重地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部分大学生会产生焦虑、强迫、神经衰弱、抑郁和情感危机等心理问题和障碍,久而久之会演变成心理和精神疾病。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疾病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而精神疾病已成为阻碍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①

3.思想消极,人文精神缺失。部分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思想消极,难以抵御各种错误思想和不良文化的渗透和侵蚀,造成他们人文精神的缺失。有些大学生奉献精神差,考虑个人利益多,自我中心的倾向明显,毫不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对他人和社会的感情淡漠,还没有实现向“社会人”的转变。

当代我国理工科院校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学习生活的正常进行,也直接影响到当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摆脱当前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困境,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改变以往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步建立以师生互动为核心的新课堂教学模式,把师生互动的理念真正内化到课堂教学中去,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程教学活动中去,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篇(3)

自2006年秋季开始,我国所有的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一道,将全面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新方案。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调整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这既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的重要契机。我认为,要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必须充分认识和发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统一起来。

发掘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内涵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以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的价值的实现为目的和尺度的,是使人成为“人”的活动。人文教育是教育的本义。在我国,自上个世纪末以来,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蓬勃发展。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部分,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应当体现高等教育的属性,高职院校同样是高等学府,是学生成人、成才的殿堂。绝不能狭隘地将高职教育理解为就是职业能力培训,就是以培养“才”为唯一目标,而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忽视对“人”的培养。否则,高职教育就会变成能工巧匠式或“手艺匠”式的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高职院校就会变成生产合格“产品”的“工厂”。因此,必须从职业教育和人文教育和谐发展的角度理解高职教育的内在属性,将人文教育渗透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和各门课程的教学当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自然不能例外。

人文属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属性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其教学目标首先在于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与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纪律、道德和法制教育,使其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的信念与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认同并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纲领和政策,自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推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极工作,贡献力量。这一点对于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定位是至关紧要的。但也要看到人文属性同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固有的内在属性,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涉及的学科来看,不是只涉及单一的某个学科,而是涉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轴心的人文社会学科群,包括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几乎涵盖了人文社会学科的所有门类。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关注的是人生的价值、人民的福祉、国家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与世界的前途,只有从政治属性和人文属性的统一中,才能更加完整、准确地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涵。

人文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效果的必然选择经过多年的努力,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书育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生整体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功不可没。但是,在有些地方也存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受学生认同和欢迎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有些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是单调的理论宣传和乏味的政治说教,远离火热的现实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想共鸣,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甚至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大力发掘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人文内涵,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人文教学的统一,通过倡导人文教学,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领域,密切联系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贴近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展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人文意蕴,摆脱说教意味,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大学生的认同感,这是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功能的必然要求。

完整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上是意识形态属性与人文属性兼备的课程,人文属性是与技术至上、功利至上、个人至上相反对的价值取向,具有开放性、超越性,集中表现为对真善美的追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体现着深刻的人文教育内涵,概括言之,有以下四个方面:

人文自觉与价值理性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不是以“致用”为目标的课程,而是追求“无用之用”。这种定位在表面上看与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指导思想相矛盾,但这不能成为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由。专业课的用处是显性的应用之“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无用之用”则是隐性的,虽然不能立竿见影,但旨在唤起学生的人文自觉与价值理性,使学生不为专业所局限,不为技术所束缚,自觉按照全面发展的人的标准来思考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关注生命的意义和尊严;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不把别人当工具,不把自己当奴隶;遇事能够思考是否应当,进行价值评估(价值理性),然后分析是否可行,提出行动方案(工具理性)。

历史意识与未来关怀人们都生活在现实之中,要更好地理解现实,就不能缺少历史意识;要更好地把握现实,就不能不关怀未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教育内容。虽然高职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本身就是一门史论合一的课程,离开了中国革命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就无法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无法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依据和实践基础,无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充满着热切的未来关怀,教育学生要具有未来的眼光,关心社会和自己的未来,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理解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最美好、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个人理想要自觉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历史课,也是理想课。

社会责任与公民素质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将来是社会的中坚和栋梁,所以,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将来社会的面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与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责任课,要帮助大学生摆脱个人至上、自我中心的狭隘观念,从理论上说明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但主要在于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和为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可以通过伟人和先进人物的具体介绍,展示其胸襟抱负、理想情怀、奉献精神和人格魅力,激发大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要教育学生树立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的择业观和创业观。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现代公民课,要使学生摆脱数千年专制传统遗留下来的权力本位(亦即官本位)意识、特权思想、人治观念,教育学生树立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权利义务观念、公德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法制观念,了解现代公民社会的基本规范,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社会责任和公民素质应当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内涵的核心部分。

理论素质与创新思维在现代世界,大到国家、民族,小至个人,如果没有理论素质与创新思维,是难有大作为、大成就的。虽然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以训练实践操作能力为主要方向,而不是以学生的理论水平为衡量标准,但是从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提高和青年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必要的理论素质与创新思维能力应当成为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素质与创新思维方面有自己独到的优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据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丰富经验,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各个方面坚持并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高职大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既可以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也能够把握其中蕴涵的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矛盾分析、大局视角、求实态度等方法论原则,从中学到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内涵的实现

要切实挖掘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主要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努力转变观念,确立人文教育意识高职院校大都是从中等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转制而来,建校时间相对较短,历史文化积淀不足,尚处于创业阶段,自身传统还在形成之中。所以,与人文学科齐全、文化积淀深厚的综合性大学相比较,人文教育容易成为高职院校的一个“盲点”。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由其特殊的人文属性所决定,必须在人文教育方面有所作为。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与活生生的人的对话,在教育者的心中一定要时刻有“人”的存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特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把握政治原则,遵守政治纪律,切实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但是,也不能单纯地从政治教育的角度去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属性和内涵,必须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会到人文教育之中,在人文教育之中自然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认识自己所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双重责任,树立人文教育意识,这是开掘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内涵的思想前提。

全面改革教学,贯穿人文教育理念高职大学生正处于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其内心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对人生、对社会的困惑,还有一点青春的迷茫甚至叛逆。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主动贴近他们的思想实际和内心世界,主动适应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要想真正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意蕴,必须全面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把人文教育的理念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调动其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使其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在教学内容上,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既要严格贯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依据和指导,又要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要善于捕捉青年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思想困惑和难点问题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理论探讨和思想引导,证明理论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引导学生既要认识了解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这样的伟人,也要认识了解张思德、雷锋、王顺友这样的普通人,认识他们的人生经历、思想世界和精神追求;可以尝试指导学生阅读一些文字浅显、篇幅适中的原著,在原汁原味的阅读中领略理论的魅力;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上,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辩论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通过精心设计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历史图片、专题纪录片、电影等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受到教育,获得启示。在考核方式上,要把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和课堂表现作为重要依据,考核的内容既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和了解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也要适当增加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使考核具有开放性,切实体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指导理念。

提高教师素质,树立人文教育榜样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发掘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教师是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的同时,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自觉地以“人师”而非“经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砥砺德行,学习新知,言行一致,对自己的职业满怀自豪,对学生充满真挚的热爱,用满腔的热情、丰富的学识和高尚的师德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人文内涵,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可亲、可敬、可学的良师益友和榜样。教学是一门艺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要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钻研教学艺术,修炼表达能力和表达技巧,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摒弃说教,增强教学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春风化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地滋润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其受到人文教化。

参考文献:

[1]刘玉清.职业技术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0,(5).

[2]高云伟.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2001,(4).

[3]裴云.对高职教育本质的解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1).

[4]顾明远.推进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N].南方日报,2005-02-02.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207-03

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作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旨在使学生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提高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发展道路的认同感,帮助学生树立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关注大学生《概论》课程的接受心理,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高校《概论》课程教学中应有的重点。

一、“90后”大学生《概论》课程接受心理现状的调查及成因

在《概论》教学过程中,从“90后”大学生的需要心理与接受心理的角度思考《概论》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笔者在2015年上半年抽取了300名中南大学在校全日制2014级本科生为对象,在《概论》这一课程的开始和结束时就大学生的接受心理进行了两轮问卷调研,以期对“90后”大学生对现在的《概论》课程教学的接受度做出初步的判断,为提高《概论》课程教学效果提供一些依据与借鉴。在这两轮的抽样问卷调查中,收回有效问卷265份,参加的学生包括临床、信息、药学、麻醉、口腔、计算机、采岩、控制、会计等专业。调查主要围绕大学生对《概论》课程内容的已有知识结构水平及课程学习需要、对现有的《概论》课程教学认同、对《概论》课程内容的接受度三个方面展开。结果有以下四点:(1)在提高大学生对课程相关内容的学习需要认同度上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在课程的两轮调查中,反映学习需要的程度指标从课程开始时的80.97%提高到了88.25%,整个教学过程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理论的学习需要认同,仍有上升空间。(2)在课程教学的方式和手段上,亟待改革。在对现有的《概论》课程教学(包括现有的教学方法、课件形式、作业形式三个角度)上,除了对“简洁明快活泼的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录像电影”、“图文并O的课件”这四个选项的认同率达到了80%,其他的选项均在80%以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25个项目的选择中,反映大学生对教学手段及方式不太感兴趣的“无所谓”选项的均值在课前达到35%,而课程结束时的均值仍有23%,这说明《概论》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手段面临着很大的挑战。(3)在对课程内容的接受度上有喜有忧。喜的是间接的教学效果比较喜人:课程结束后,认为自己或多或少会对课程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断续关注与学习的概率较大,均值为80.05%,这反映了“90后”大学生认识到了在政治社会化中对政策的解读与理解的重要性。忧的是直接的教学效果并不高。调查中把这部分设为两个指标:①对原已知内容的加深了解系数;②对相关内容不了解系数。其中,对原已知内容的加深了解系数均值为1.81%,最高者为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与发展部分,11.75%,最低者为和谐理论为-8%:不了解系数的降低不到1%,幅度最大者为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与发展理论为6.75%,最小者为-9%,因此教育者必须努力提高《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4)在调查结果中显示了“90后”大学生接受心理的一个重大特征:与“80后”大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对《概论》课程的接受心理表现出依据自身需要对教育内容进行积极主动的选择,这种主体性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接受、认同等各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概论》课程接受心理现状的调查结果提醒各位教育者必须对受教育者的课程知识基础与心理特征进行分析。(1)教学内容体系设置存在一定的重叠。学生们从初中开始一直到大学都在涉及这一课程的理论介绍,在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衔接方面没有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感,甚至出现中学时为了应付高考而背诵理论而到大学时教师又回到从实践证明这些理论的流程,从而使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接受产生了重复的不耐烦心理。(2)教育者的教学在方式和方法上都有待大幅度改进。基本上从中学开始,政治课教师就以教育者本身为主体备课,向学生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关内容,虽然引入了案例和一些讨论,但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不是引导他们主动思考而是花主要精力灌输理论,更谈不上研究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从而让受教育者到了大学对课程的学习需要认同受到了一定的影响。(3)《概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所接触的理论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加之以网络生活背景下的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激荡,大学生对《概论》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待提高。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篇(5)

合班上课

困惑

对策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但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在合班上课的情况下,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和指导作用。因此,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困惑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入座率”不高

现有的课堂效果,道德表现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可度低。一是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与已无关,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没有直接的影响,继续深造不考,就业应聘不问,学不学关系不大。只要自己能严格要求自己,就不会出什么事情。二是认为学了也不能解决问题。从小学到大学都开设类似的课程,所讲的道理大家都熟悉。因此,质疑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必要性和实际有效性。由于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出现有的课堂出勤率低,有的学生长期不到课堂上课的现象。

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入脑率”不高

经过长时间的教学观察,我们发现,新生经过军训和入学教育后,刚开始时组织纪律性还比较强,上课都能及时来,很少有缺课的情况,课堂上他们也能遵守纪律。但是,好景不长,他们虽然也来,可是有些学生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抬头率”、“入脑率”不高,上课时对感兴趣的比如爱情方面的、社会发生的一些焦点等问题就听几句;对不感兴趣的,有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有的学生在讲话;有的学生在看课外书;有的学生在玩手机、发短信;有的学生则陶醉在随身听里……

3、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不高

一门课程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取决于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质量的高低。目前,一部分高职院校,为了节约成本,往往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教室空间大,学生人数多,一般都有100人以上,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往往又都是站在电脑前,无法很好地驾驭整个课堂的教学。

4、双向互动效率不高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由于是合班上课,仍然有部分老师在教学中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主,以教师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产生厌学情绪。并且,这种教学模式也往往会使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很多学生往往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作中学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不过是讲授一些大道理而已,离现实生活很远,对学生没有切实的指导意义,体现在思想上不重视,学习态度上抱着应付考试的心理。

二、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原因

1、学生内心深处的原因――学了没用。

我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非常重视的,从娃娃就开始抓起。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再到大学教师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事实上,有一些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面的确下了很大工夫,但它们忽视了思想品德也是学生的一个重要素质,于是在行为上重智育,轻德育。于是在许多学生的心里产生了学不学思想政治课无所谓,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没用。这种心理是内在的,所以,很难在大学中改变他们早已形成的心理定势。这也就不难理解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出现学生不愿听,甚至逃课的现象。

2、校园人文环境的影响

人文教育、人文素质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只片面地强调突出职业特色,突出对学生专业技术、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文环境的建设,导致不少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得好与坏对自己的未来影响不大,再加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陈旧性、教学方法的呆板性、教学手段的滞后性都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有的甚至有抵触情绪。这种状况将导致高职学生普遍缺乏抽象思维能力、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理论素质的影响

邓小平认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的知识层面宽广、基础雄厚,对于学生而言,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影响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知识、新技术频繁出现,新信息、新观念迅速传播,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科学,教育者自身没有丰富的知识是无法驾驭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上的指路人,而且是马列主义和科学文化的传播者。新形势给学校的培养目标增添了新的内容,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掌握一些与本专业密切联系的学科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管理学等,还要了解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如:法学、历史学、美学、文学、市场经济学等。目前在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仍然存在着知识面狭窄、基础理论不够深厚的问题,这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发挥。

4、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

一些教师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满堂灌”方式,缺少民主、平等的师生互动平台,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产生共鸣。虽然也采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但没有新意,大多还是停留在文字搬家层面上,还不能很好地把多媒体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大班授课的情况下,如果教师讲授的内容局限于书本时,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降低,于是就会产生你讲你的,学生忙自己的。久而久之,造成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三、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主要对策

1、深入学生实际,洞察学生思想动态,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那些朝气蓬勃的大学生群体,而他们恰恰又处在传统与现代相遇、新生与陈旧交锋、先进与落后对垒、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的变革时代,这一切很容易引起学生们社会心理、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使他们的人生观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充满矛盾的多元取向。很显然,面对这样丰富多彩、易变的教育客体,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如果把握不住时代的脉搏,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干些什么,台上台下无形中就会形成“代沟”,其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惟一方法就是了解学生最关注的“热点”是什么,症结在哪里?贴近社会、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实事求是地剖析社会上存在的种种问题,解答学生的疑难困惑,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全面驾驭课堂,力求最佳教学效果

一门课程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取决于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质量的高低。要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教师必须全面驾驭课堂,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最优化。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及学生的人生实践中所遇到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理论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收集相关资料,优选案例,以便更生动形象地使学生理解所学理论,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功效;同时要结合社会生活现实和大学生思想实际布置相关思考题,引发学生消化所学理论,把学习进一步引向深入。

3、加强实践环节,提升教学效果

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有生命。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具体运用。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投身社会现实中,把课堂学到的基本理论,拿到社会实践中去消化、升华,同时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带回到课堂上研讨,它能起到任何一种教学形式都不可能替代的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

4、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性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采取“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但教不一定产生学,更不一定产生会。要使学生学会、会学,收到“入心”、“入脑”的良好效果,必须培养其自主学习的精神,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改革原有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力求吃透教材,理顺教学的整体思路,引入生动的教学案例,变“阐述”为“阐发”;同时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将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制作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课件,丰富讲课内容,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将优秀影视作品引入教学之中,不仅可以避免以往教学方式单一的缺陷,而且以其形象性、生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以其能突破时空限制并提供丰富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对抽象材料的学习不再感到枯燥;同时引入启发式的教学法,拓展大学生的思维空间。这将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5、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双向交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强教学实效性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两个环节。双向互动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规律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一切外在因素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引起学生身心的巨大塑造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把学生看成可以任意加工改造的对象,不能只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而一定要转变观念,树立起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教育理念,实施互动的教育方法,避免出现“老师讲得口干,学生记得手酸,最终只掌握了考试前划的重点”的现象,要积极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氛围,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帮助和服务。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

6、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提高教学效果

知识就是力量,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也是学生的需要决定的。因此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并且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些理论;同时教师还必须掌握广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广博的知识赢得学生的心,从而达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目的。

总而言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渠道的互动沟通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师深入学生实际,把握学生的脉搏,创新教学方法,全面驾驭课堂,加强实践环节,提倡双向互动交流,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达到“入座”、“入耳”、“入脑”的目的,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庄和美:《人格魅力:为人师者威信之所在》

零陵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

2、刘互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实效性之我见》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

3、刘志昌:《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面临的困惑与对策》 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篇(6)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但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在合班上课的情况下,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和指导作用。因此,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困惑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入座率”不高

现有的课堂效果,道德表现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可度低。一是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与已无关,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没有直接的影响,继续深造不考,就业应聘不问,学不学关系不大。只要自己能严格要求自己,就不会出什么事情。二是认为学了也不能解决问题。从小学到大学都开设类似的课程,所讲的道理大家都熟悉。因此,质疑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必要性和实际有效性。由于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出现有的课堂出勤率低,有的学生长期不到课堂上课的现象。

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入脑率”不高

经过长时间的教学观察,我们发现,新生经过军训和入学教育后,刚开始时组织纪律性还比较强,上课都能及时来,很少有缺课的情况,课堂上他们也能遵守纪律。但是,好景不长,他们虽然也来,可是有些学生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抬头率”、“入脑率”不高,上课时对感兴趣的比如爱情方面的、社会发生的一些焦点等问题就听几句;对不感兴趣的,有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有的学生在讲话;有的学生在看课外书;有的学生在玩手机、发短信;有的学生则陶醉在随身听里……

3、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不高

一门课程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取决于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质量的高低。目前,一部分高职院校,为了节约成本,往往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教室空间大,学生人数多,一般都有100人以上,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往往又都是站在电脑前,无法很好地驾驭整个课堂的教学。

4、双向互动效率不高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由于是合班上课,仍然有部分老师在教学中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主,以教师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产生厌学情绪。并且,这种教学模式也往往会使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很多学生往往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作中学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不过是讲授一些大道理而已,离现实生活很远,对学生没有切实的指导意义,体现在思想上不重视,学习态度上抱着应付考试的心理。

二、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原因

1、学生内心深处的原因――学了没用。

我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非常重视的,从娃娃就开始抓起。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再到大学教师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事实上,有一些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面的确下了很大工夫,但它们忽视了思想品德也是学生的一个重要素质,于是在行为上重智育,轻德育。于是在许多学生的心里产生了学不学思想政治课无所谓,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没用。这种心理是内在的,所以,很难在大学中改变他们早已形成的心理定势。这也就不难理解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出现学生不愿听,甚至逃课的现象。

2、校园人文环境的影响

人文教育、人文素质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只片面地强调突出职业特色,突出对学生专业技术、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文环境的建设,导致不少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得好与坏对自己的未来影响不大,再加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陈旧性、教学方法的呆板性、教学手段的滞后性都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有的甚至有抵触情绪。这种状况将导致高职学生普遍缺乏抽象思维能力、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理论素质的影响

邓小平认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的知识层面宽广、基础雄厚,对于学生而言,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影响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知识、新技术频繁出现,新信息、新观念迅速传播,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科学,教育者自身没有丰富的知识是无法驾驭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上的指路人,而且是马列主义和科学文化的传播者。新形势给学校的培养目标增添了新的内容,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掌握一些与本专业密切联系的学科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管理学等,还要了解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如:法学、历史学、美学、文学、市场经济学等。目前在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仍然存在着知识面狭窄、基础理论不够深厚的问题,这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发挥。

4、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

一些教师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满堂灌”方式,缺少民主、平等的师生互动平台,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产生共鸣。虽然也采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但没有新意,大多还是停留在文字搬家层面上,还不能很好地把多媒体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大班授课的情况下,如果教师讲授的内容局限于书本时,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降低,于是就会产生你讲你的,学生忙自己的。久而久之,造成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三、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主要对策

1、深入学生实际,洞察学生思想动态,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那些朝气蓬勃的大学生群体,而他们恰恰又处在传统与现代相遇、新生与陈旧交锋、先进与落后对垒、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的变革时代,这一切很容易引起学生们社会心理、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使他们的人生观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充满矛盾的多元取向。很显然,面对这样丰富多彩、易变的教育客体,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如果把握不住时代的脉搏,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干些什么,台上台下无形中就会形成“代沟”,其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惟一方法就是了解学生最关注的“热点”是什么,症结在哪里?贴近社会、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实事求是地剖析社会上存在的种种问题,解答学生的疑难困惑,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全面驾驭课堂,力求最佳教学效果

一门课程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取决于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质量的高低。要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教师必须全面驾驭课堂,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最优化。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及学生的人生实践中所遇到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理论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收集相关资料,优选案例,以便更生动形象地使学生理解所学理论,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功效;同时要结合社会生活现实和大学生思想实际布置相关思考题,引发学生消化所学理论,把学习进一步引向深入。

3、加强实践环节,提升教学效果

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有生命。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具体运用。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投身社会现实中,把课堂学到的基本理论,拿到社会实践中去消化、升华,同时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带回到课堂上研讨,它能起到任何一种教学形式都不可能替代的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

4、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性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采取“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但教不一定产生学,更不一定产生会。要使学生学会、会学,收到“入心”、“入脑”的良好效果,必须培养其自主学习的精神,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改革原有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力求吃透教材,理顺教学的整体思路,引入生动的教学案例,变“阐述”为“阐发”;同时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将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制作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课件,丰富讲课内容,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将优秀影视作品引入教学之中,不仅可以避免以往教学方式单一的缺陷,而且以其形象性、生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以其能突破时空限制并提供丰富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对抽象材料的学习不再感到枯燥;同时引入启发式的教学法,拓展大学生的思维空间。这将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5、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双向交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强教学实效性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两个环节。双向互动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规律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一切外在因素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引起学生身心的巨大塑造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把学生看成可以任意加工改造的对象,不能只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而一定要转变观念,树立起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教育理念,实施互动的教育方法,避免出现“老师讲得口干,学生记得手酸,最终只掌握了考试前划的重点”的现象,要积极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氛围,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帮助和服务。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

6、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提高教学效果

知识就是力量,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也是学生的需要决定的。因此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并且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些理论;同时教师还必须掌握广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广博的知识赢得学生的心,从而达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目的。

总而言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渠道的互动沟通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师深入学生实际,把握学生的脉搏,创新教学方法,全面驾驭课堂,加强实践环节,提倡双向互动交流,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达到“入座”、“入耳”、“入脑”的目的,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庄和美:《人格魅力:为人师者威信之所在》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篇(7)

基金项目:黄河科技学院人文社科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研究”(项目编号:KYSK201227)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文关怀研究――从实践主体、客体、中介的角度

收录日期:2014年4月25日

如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更多地融入人文关怀,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文关怀的内涵

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注重人文关怀,就是要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这里的人不仅指大学生,也包括教师。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教师主导地位强调过多,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又对学生主体地位强调过多,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只强调教师一方或只强调学生一方都是片面的。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就是要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来,并在此过程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就是要以促进大学教师的发展为目标,提高教师教学的热情,唤起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并在此过程中,增强教师个人成就感,实现教师自我价值。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不同程度的脱离学生实际现象。这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和关心的问题了解不够,教师讲的不是学生想听的。部分教师教学内容大而空,不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不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因而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不想听,不愿听;而另一方面,也存在个别大学生对老师讲什么都漠不关心的现象。这种双向作用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学生个性现象。表现在重整体轻个体。每个学生与其他学生的出身、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知识结构等都不同,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不能一刀切。但在现实中,往往存在着忽视学生个性差异一刀切的现象:体育、音乐、艺术类学生和普系学生一个样,文科专业和理科专业学生一个样,授课缺乏针对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人的现象。以学科、教材、党和国家的要求为本位,关注教师和大学生自身不够。在教学过程中,某种程度上见物不见人,学生和教师没有感受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没有做到以人为本。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不同程度的对教师尊重不够的现象。部分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的公共教学部,没有自己的学生,要到各个学院去上课,学院从心理层面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不重要,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排的基本上是“边角料”时间,如下午的七至八节或是晚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给专业课让道。这种心理和行为打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积极性。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文关怀实现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的主体是具有一定思维能力、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能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客体是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依实践的类型不同,客体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也可以是精神。中介是连接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一般来说是工具,还包括运用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主要涉及的就是教师、学生以及教学所用的工具,因此要从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以及中介的角度来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文关怀体系。

(一)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注重人文关怀,从教师本身来讲,应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亲其师,信其道”。黄河科技学院社科部开展了铸师魂、练师能、养师德、美师表活动。“铸师魂”,教师有“人类灵魂工程师”之称,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练师能”,教师要提高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学专业技能,能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有高超的课堂驾驭艺术。“养师德”,教师要爱岗敬业,要做好良心活,要关爱学生,要教书育人。 “美师表”,大学教师穿着要得体,不能艳,不能土,不能脏。在“美师表”方面,笔者的做法是,春夏秋冬每季的衣服都准备几套上档次的,每一周上课时和上一周穿得都不一样,这可以给学生以新鲜感。教师的修养和言谈举止等不仅代表了他的个人形象,还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讲台上一站,就是一堂无声的美学课。

1、课堂教学注重人文关怀。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互为主客体的关系,教师教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学的对象是教师,所谓“教学”,是又教又学,教和学是分不开的。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学生的言行也会影响教师。从教师的角度看,学生听课认真,教师讲课就有激情;学生说话、玩手机等不认真听课则直接影响教师讲课的情绪。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师讲得精彩,学生听得认真;教师讲得不好,学生就会做其他事情或者睡觉。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注重人文关怀,既要关心学生一方,又要关心教师一方;既要强调教师尊重学生,又要强调学生尊重教师。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表现在,把学生当作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注意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而不是把学生当作无生命的原材料去灌输。案例式教学是较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分四个步骤实施:第一步,教师提问题。学生根据这些问题看书,对内容有一个基本把握;第二步,教师讲案例,创设情景;第三步,学生对案例思考讨论,把所学理论和案例结合起来;第四步,学生发言,把思考的结果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老师点评总结。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第二章第一节“认识的本质与规律”的教学中,笔者讲了“亚马孙的魔鬼花园”、“勾股定理的由来”等十个左右的案例,通过学生的讨论、发言和老师的总结,学生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过程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等内容,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学生在此过程中学生看书认真,讨论热烈,发言积极,充分地进行发散思维,联系内容并不限于本节课,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当然,在此过程中,对教师的组织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调动起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凡主动发言的同学,不管讲得如何,平时成绩一律加分,以示鼓励;其次,要对学生进行分层。那些积极发言的、抢先发言的同学不能超过两次;而那些性格较内向、不愿发言的教师要给他机会发言,如点名发言;再次,教师点评要恰当。对勇于发言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对学生发言中的正确观点和思想闪光点应予以充分肯定;对发言中有失偏颇的思想观点应予以纠正等。

2、课间及课下人文关怀。在课间,可以放一些歌曲使学生愉悦轻松,而且一次课所放歌曲风格相似;还可结合所学内容放一个主题的歌曲,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到第二章第二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播放爱国主义歌曲《国家》、《大中国》等,还播放了《八荣八耻歌》,对学生润物细无声地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在课下,在学期第一次上课时,把QQ号留给学生,方便学生与教师课下交流,学生可在QQ上与教师讨论问题,和老师交流思想。笔者有一学期被邀请加入了一个班级的QQ群,学生有什么动态,第一时间就能知道,后来又成为了这个班的班主任,这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虽然现在不代他们课了,学生有什么问题,还打电话与笔者联系,探讨交流。了解了学生的所思所想,了解了学生的兴趣所在,讲课时才能有的放矢,使学生喜欢听、愿意听。

(二)大学生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1、在课前,学生要做好准备工作。学习委员要提前把教室门打开,学生提前到教室,黑板擦好,把多媒体打开,等着老师来上课。笔者有一个班就是这样,令老师非常感动,觉得如果不上好课就对不起他们。而有一个班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上课铃响了才开教室门,老师再准备准备,上课时已经过了五分钟,这很影响老师的情绪。

2、在课堂上,学生对老师的人文关怀。学生要遵守课堂纪律,不能随便出入,耳朵里不能塞耳机,不能看其他书或者说话、玩手机,学生如果有这些行为,就会破坏课堂的氛围,教师就会觉得不被尊重,从而影响教师上课的积极性。

3、在课下,学生对老师的人文关怀。在校园里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在节假日时打电话或发短信问候等,这些会使教师感到受尊重,从而激发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激情和热爱。

(三)从中介的角度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人文关怀

1、学院应经常维护多媒体。所用多媒体的电脑要经常杀毒,课件感染病毒就会影响正常使用,如U盘打不开、课件自己翻页不受控制、视频播放不出来等,都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另外要保证投影仪的效果。

2、教师多媒体课件要保证效果。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时,背景不能太暗,字体大小要合适、字体要醒目、字体颜色要鲜亮,整张幻灯片布局要合理。从内容上来看,多媒体课件内容要丰富、生动、形象,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主要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篇(8)

中职学生正处在从少年走向青年,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身心发生剧烈变化,容易产生种种矛盾,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当前我国很多中职院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目的是普及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其他知识性的课程教学不同,心理健康的教学包含了大量内隐性的知识和社会技能,采用传统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活动训练、自我探索等。其中案例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最常用的方法,尤其采用多媒体方式呈现的案例,能够为学生创建一种再现的真实情景,通过学生的观察、体验、讨论、反思,促使学生掌握内隐的心理调节知识,形成健康的人格,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但是教师在实践中发现,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并非总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是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多媒体案例的选择,二是多媒体案例教学的课程设计。我们根据教学实践,对多媒体案例在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实践进行了探讨,并对总结了多媒体案例教学的课程设计。

一、多媒体案例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实践

(一)多媒体案例的选择与制作

选择一个好的多媒体案例对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非常重要。教师在选择心理多媒体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典型性。案例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能够反应学生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帮助学生将案例中涉及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广泛迁移到其它环境。

2.真实性。案例应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真实的案例才能令人信服,引起学生的共鸣。多媒体案例在人物背景、性格特点、事情的前因后果上都应加以完整介绍。

3. 时效性。社会在不断发展,中职生所面临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在选择案例时,要考虑中职生所处的时代背景,选择他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找到符合标准的多媒体案例并不容易,教师可以考虑根据课程教学的要求,拍摄相应的情景剧。情景剧取材于中职生中职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作、拍摄。

以“人际交往”一课为例,我们根据沟通的理论,按照表达、倾听、礼节、心灵四个部分,拍摄了四个人际交往小故事,每个故事均以AB剧的方式呈现。AB剧是指多分枝的故事,有A、B两种不同的情节发展。在本研究中则是由于其中的主人公的处理方式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沟通结果,其中一种为错误的沟通方式,会导致误会、矛盾和冲突,另一种则是正确的沟通方式,沟通的结果是互相理解、顺利解决问题。

除了AB剧情之外,还加入了专家分析,动画演示等材料。采取主持人、专家访谈的形式,让专家点明A剧和B剧中沟通之所以出现差异的原因,解释其中所涉及的沟通原理和技巧。当专家解释时,辅助以动画、情节重现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道理。在每个小故事的最后,设立了一个问题环节,即给出一个虚拟的沟通情景,要求学生选择在该情节中会怎样采取行动。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以便对本段内容有更深入认识,并且能够真正达到训练沟通技巧的目的。

(二)多媒体案例在心理健康教学课堂的使用

我们在北京某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学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案例,并验证其教学效果。A、B两个班在一节课内都学习案例1和案例2,分别以文本和视频形式呈现。其中A班先学文本案例1,再学视频案例2;B班先学多媒体案例1,再学文本案例2。每个案例看完视频资料或者文本资料之后,教师均根据案例组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之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对学生上课的状态进行观察,并记录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课程结束以后,让学生根据对故事内容的兴趣在5点量表上打分。

结果表明,对于先学习文本案例,再学习多媒体案例的A班,在兴趣量表上,对多媒体案例的兴趣与文本案例的兴趣差异边缘显著(P=0.06),对多媒体案例的兴趣大于文本案例。课堂观察也表明,学生对多媒体案例部分的教学更投入,全班出现多次笑声,分组讨论时也更加积极,在全班讨论时有8名学生主动举手回答,平均回答时间为20秒。对文本案例的注意力则较为分散,在全班讨论时有6名学生主动举手,平均回答时间为16秒。值得注意的是,观看多媒体案例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涉及自己的感受较多,而观看文本案例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多围绕案例本身来进行。A班的结果显示,多媒体案例比文本案例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更高。

对于先学习多媒体案例,再学习文本案例的B班,在兴趣的得分上,两种形式的案例差异不显著(P=0.55)。课堂观察表明,学生在多媒体案例时的注意力并不投入,有部分学生开小差,课堂较为嘈杂。分组讨论时,有3名学生举手,平均回答时间为15秒。在观看文本案例时,学生们分神的状态依然较严重,但课堂较为安静。分组讨论的积极性不高,在2分钟之后很多组就停止了讨论。全班讨论时,只有1名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课后对AB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访谈,两个班的学生都认为,多媒体案例形象生动,容易理解,文本则较为枯燥,容易走神。但B班对本课的评价低于A班,认为这个课程的用处不大。以往的多媒体案例教学法主张首先利用多媒体案例的真实性、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但我们在本研究中发现,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使用的多媒体案例并不适合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呈现。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本片采用的情景剧案例他课堂常用的“纪录片”式案例不同,由于与真实生活情景非常接近,其中所含的人际沟通知识也是内隐性的,并没有将主题用显而易见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没有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学生在观看中注意的焦点不够集中,在后面的讨论也只能限于肤浅的表面理解,导致讨论的积极性不高,也没有深度。

其次,由于学生长期接受“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对课堂开展的方式已经有了预期,一般的课堂开始时,学生是从下课时的“松”进入上课时“紧”的状态,随着课堂内容的开展,教师会适当地让学生再“松”,然后再次“紧”。但是在B班,教师一开始向学生呈现视频,让学生直接进入“松”的状态,打破了学生已经习惯的课堂教学节奏,学生来不及调节自身的状态,导致对多媒体案例注意不足,对随后讨论的兴趣也不高。对于后面的文本案例,学生觉得更加枯燥,出现了完全不在状态的情况。相反,对于A班来说,文本案例的呈现方式与平时较为接近,提供了一个缓冲调整的时间,后面的多媒体案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他课程在教学目标上有很大的差异,授课形式、师生互动上也有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总是强调体验式学习、在行动中学习,常用游戏、训练,鼓励学生发言,参与讨论,但是传统课堂以知识、技能的培养为主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其它课堂上已经习惯了这种学习模式,对课堂的呈现形式已经有了一定的预期,猛然转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常常表现出不愿意参加活动的心态。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往往不愿意参加游戏活动,但如果是在放学后的课外活动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就能够非常积极。两者的差别正是由于学生对“正式课堂”和“课外课堂”的预期不同造成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设计时,需要必须要考虑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程中设计一定的过渡环节,逐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活动、讨论的参与程度。

二、基于多媒体案例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多媒体案例为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但要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发挥其优势,还需要适当的教学方式和精心的教学设计。Dooley & Skinner(1977)指出,案例教学方法中,教师不是进行通常宣讲式的教学,而是进行苏格拉底式的讨论,即教师只批评与提问,让学生发现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案。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案例进行教学时,要采用以案例为中心,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师生交互为教学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经过前期的实践探索,我们总结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使用多媒体案例教学的基本过程如下:

(一)课前准备

教师选择、熟悉有关视频片段,包括情景剧、专家讲解,以及相关的沟通理论和技巧。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心理健康类的多媒体案例的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不宜过多。一般来说,一段视频在3-5分钟左右,学生讨论时间在15-20分钟,教师总结时间大致在5分钟作用较为合适。

教师还需要设定课程相关的认知、情感、技能教学目标,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讨论认识到基本原理。学生在上课前要对本课的目标有了解,知道本课的内容,最好在课下有过相关的观察和思考。

(二)知识学习

心理健康教育课要教给学生关于身心发展的常识、关于自我调节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在课程体系方面要注重课程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将案例学习中学会的技能广泛迁移到其它环境。在教学开始时,先向学生介绍有关的知识和理论。这部分主要以教师讲授、提问、讨论的方式来进行。通过讲授、让学生进入对相关的知识点的思考状态,以便学生能在后面的案例学习中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

(三)多媒体案例呈现

在呈现多媒体案例之前,向学生简单介绍多媒体案例,并让学生观察并体验案例中的人物所遭遇的情景和冲突。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案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冲突场景进行分析和反思,形成对该问题的看法。

(四)案例分析讨论

分析讨论是多媒体案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看完心理多媒体案例之后,教师根据多媒体案例,结合本课的内容给出几个讨论的题目,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在小组讨论中,每位同学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形成认知冲突,并通过讨论获得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理解。在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全班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开阔思维,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篇(9)

一、 “概论”课教学中忽视原著阅读

“概论”是“05方案”实行后全国高校新设立的一门公共政治理论课,当时叫“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8年确定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自“概论”课程设立后,该课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取得了许多成果,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内容上大多数老师采取重点讲授与一般讲授相结合,以解决“概论”课内容丰富与课时相对较少的矛盾;有的老师把课程内容与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相结合,不回避、不敷衍,增强“概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的老师采取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方式,授课过程既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进行讲授,又不完全按照教材照本宣科,而是对教材的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和优化。〔1〕

在教学形式上基本上改变单纯数说教式教育,把传统的“填鸭式”变为“启发式、讨论式”。大多老师都能采取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外自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等形式。有的老师采用专题讲授、案例教学、问题研讨、实践体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互动结合”教学模式〔2〕 ;有的老师采取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过程尽可能设计成与大学生的生活情境、社会环境、专业学习、个体具体的生活、职业相结合的课堂情境,以充分唤起大学生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经验和体验。〔3〕 这些尝试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教学手段上,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学手段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网站等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上述创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在大多数高校,“概论”课内容生动了,方法灵活了,教学效果提高了。但不容忽视的是,仍有一些学生对该课程兴趣不大,或者认为虽然课堂上热热闹闹,但并没有学到什么,未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尽管很复杂,但笔者认为上述探讨和创新没有抓住“概论”课的特点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上述探讨创新的主要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并未针对“概论”课的特点而采取一种恰当的教学模式。

二、原著阅读符合“概论”课程特点

作为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概论”课在高等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实施方案》的通知规定:“概论”课要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4〕 为充分反映党的十七大精神,“概论”课第一章第一节又着重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中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后者是一个包括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贯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与此同时,“概论”课又是一门比较抽象、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其重点是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以及这些理论成果之间的继承与发展。这些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经验的总结,是通过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著作以及党和国家的大量文献展现出来的。

课程背后有大量原著存在“概论”为一课程的显著特点。这一特点必然要在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上体现出来。常言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只有与该课程特点相契合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此而论,原著阅读是符合“概论”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从本质上讲,“概论”课是通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这两个主要的手段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灌输与认同的。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体会到,原著阅读可以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第一,阅读原著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全面地掌握“概论”课程的基本精神。“概论”课中的思想、理论都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大量著作和党的文献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是这些原著的浓缩。阅读这些原著,可以从“原汁原味”中认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体系、基本观点、思想精髓及其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把握“概论”课中所阐述的那些具体原理,避免理论的枯燥与乏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第二,阅读原著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原著阅读教学模式不仅单纯地传授知识还注重能力的培养。阅读原著有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阅读中撰写小论文和心得体会有助于促使学生思考总结,提高他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和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伴随原著阅读进行的演讲、辩论、讨论等活动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口才、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等。

第三,阅读原著可以帮助学生自觉接受、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论”课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接受、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践证明,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使正确的、科学的道理让教育对象接受并自觉转化为行动,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仅仅靠既定的结论灌输是不行的。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眼界开阔,既定的结论灌输并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只能引起他们的不满和抵触。原著阅读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原著,自主地探索问题的答案,从自己的研究成果中逐步形成和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原著阅读在“概论”课教学中的具体方法

结合原著阅读进行“概论”课教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真正调动起学生阅读原著的积极性,切实提高“概论”课教学效果,教师还必须进行认真地探索与总结,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具有重要作用。

(一)有的放矢,精心选择阅读篇目

“概论”作为一门理论课,涉及诸多领导人的著作,以及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仅《邓小平文选》三卷就收文205篇,约80.2万字。因此,在这短短的一学期让学生全部阅读是不可能的,针对“概论”课教学重点和难点精选原著篇目就显得非常必要了。例如,在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教学中,针对该章的重点和难点,笔者选择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作为精读篇目。通过阅读,使学生对中国近代国情、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历史进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与必然性有了透彻的了解。

(二)适当辅导,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由于大多数学生原来没有阅读过原著,所以他们在开始阅读时不知如何阅读。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阅读原著时要加以适当指导。首先要适当介绍历史背景。在让学生阅读原著时,事先给学生讲清楚这一著作是在什么背景下,针对什么问题而写的,让学生读前心中有数。其次要提出问题引导阅读。要提高学生阅读的实效,关键是要求学生带着一定问题去阅读。在让学生阅读原著时,结合著作内容,提出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原著。三是为了保证学生真正读懂,对所选篇目的主要观点以及文章的提纲进行了归纳整理,发给每个学生。起到辅助阅读的作用,强化阅读效果。

(三)读写结合,阅读后写心得体会和小论文

心得体会和小论文是阅读和思考的结晶,是认识的升华。因此,在每篇原著读后,都要求学生写心得体会。小论文的选题以及写作时间不作具体要求,只是要求他们遇到感触较深或比较熟悉的篇目,可以撰写小论文,到课程结束时每人需上交3篇小论文。通过写心得体会和小论文,深化了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在个人写好心得体会和小论文的基础上,搞好学习交流,达到互相学习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152-02

“慕课”教学模式由于其独特的教学优势,已经引起了我国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在高校教育中,我国高校学生的其中一项必修课程,便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该课程是学生对马克思理论进行系统学习和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主要渠道。在高校中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慕课的出现实现了其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在进行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切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上,将“慕课”引入其中,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中,笔者将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这一话题,展开详细的研究和讨论。

一、“慕课”教学模式较之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

施行“慕课”教学的时候,没有实际意义的班级编制,只需要通过网络注册过后,便可以接受到开放式的大规模网络课程;接着网络的普遍性优势,一门课程在进行时,在线学习的学生可能会有数万人或数十万人。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独角戏式的教课最明显的优势有以下两点:

1.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慕课”这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能够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学习者的喜欢和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教学理念是以学习者为主体进行设计和运行的。从而使得学生不再是单向获取课程知识,教师与学生之间也不再是固定的角色了,可以实现互为师生。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针对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来制定考试内容;课程的信息量较为精简,以知识点为章节进行学习,利于复习。在“慕课”教学模式中对启发式教学理念较为重视,教师扮演者导师的角色,以小组讨论替代大班授课,从而使得师生之间的地位能够平等。

2.对学习的时空界限实现了突破。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校园、课堂、学生和老师甚至是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都是比较固定的,而“慕课”则不一样,其利用互联网将学习的大环境做了新的拓展。因为“慕课”教学模式的特殊性与开放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场所、学习方式以及学习内容;“慕课”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以及交流问题等方面都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加多元化且更加具有开放性。

二、“慕课”与精品课程的区别

众所周知,精品课程是高校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重要部分,其本意是希望建设一种集专业师资团队、一流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以及先进的教学方法为一体的示范性课程。现阶段,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建立了不同级别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品课程。而“慕课”相比较于精品课程,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进行分析。

1.微观角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重申报、轻建设”是在精品课程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在这一点上不论是技术含量还是创新程度“慕课”都有着绝对的优势。“慕课”教学模式绝不仅仅是优秀课程资源的共享,它还包括互联网与教学技术的融合创新。“慕课”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将视频教学,分化为若干微课程,并且在为课程中设置学习问题,类似于闯关游戏,只有完成问题,才可以继续下个微课程的学习,如此一来,学生学习过程中走神的现象就会减少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难题或是疑惑,可以实现在线提问并可以及时得到在线解答,从技术上改变了高校教学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慕课”教学相比较于精品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更精细更加有趣味,令人耳目一新。

2.宏观角度。精品课程从宏观角度来看,其本质就是静态的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的提供和建设者不会进行教学组织,只是将各种课程资源展示出来。而“慕课”则不仅仅是将课程资源进行制作和展示,更是通过网络使得教学过程实现全程参与。在“慕课”的平台上,学生的学习、作业、学习进度评估、考试甚至是证书获得等都包括在内,所以“慕课”实现了完整的学生学习的动态过程。简而言之,精品课程仅仅是利用网络将教师的教学视频展现出来,而“慕课”则不仅仅如此,更是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对于学生来说,精品课程仅仅是一项教学视频的展示,而“慕课”则是以适合学生学习为原则,以个性化学习、互动化学习以及在线反馈等方式,最终使得课程更加生动,更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参与和互动,这便是较之于精品课程来说,“慕课”更加为学生欢迎的因素之一。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慕课”的运用方案

在上文中,重点分析了“慕课”教学模式相比较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和“慕课”与精品课程的区别,这其中不难看出相比较于传统课堂教学和精品课程“慕课”是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也就是说,“慕课”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和运用可以很大限度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为了更好地实现“慕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相关知识,提出了以下几项方案。

首先,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实现“慕课”的实际运用,是非常复杂且宏大的任务,实现这一目标,不可缺少的是高校所有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和齐心协力。高校中的各部门领导也需要对“慕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运用工程引起高度重视,将这项宏大工程的航向把好,将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思想坚持下来,并对其课程进行设计、规划和实施,以及对工作全过程进行管控,为开展“慕课”运用工作开辟前进道路并营造良好氛围。

其次,教师需要将教学理念进行转变,不能墨守成规,努力将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的基础实力在于教师坚定的教学理念、厚实的教学功底、国际化的开阔视野以及娴熟的网络技术,加上不断创新改革的教学方法等因素的集合,与此同时,这也是提高教学水平、打造优秀师资队伍的必要条件。应该努力将好的形式和好的方法进行探索并实现“慕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这本课程对学生的说服力和影响力。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需要将高校实际进行有效结合,统筹规划,对其相关教师进行培训并定期对其进行考核。利用多种不同方式对教师进行培养,实现将思想政治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的教师团队打造出来,进一步实现“慕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效运用。

最后,结合课程的具体内容而言,需要实现“慕课”本土化,从而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真正意义上成为学生所喜欢和接受的终生受益的难忘课程。具体而言,第一点,高校相关教师需要对政治理论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概括梳理并进行高效提炼,将知识点之间的连接点进行梳理,并对其中的脉络进行精准把握,将慕课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明确在高校政治理论课中慕课的运用范围和适用程度,将重点突出全面覆盖的慕课构建出来,为学生提供具有个性化的更加广泛的理论课教学。第二点,实现“慕课”与理论课课堂的融合,实现更为高效、更为灵活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利用慕课视频、小组讨论、测验考试等手段实现多元化课堂,从而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以及丰富性,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课堂的乐趣,并进一步实现对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能力的激发。第三点,高校的相关教师需要将可以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慕课平台搭建起来,并利用该平台,学生可以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疑惑向老师进行提问,教师对此进行实时解答,有效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也可以利用该平台提出该教学模式的建议和意见,由相关教师对此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并结合高校的教学实际,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进行进一步开发和设计,尽可能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效果的提高。

总结:

综上所述,“慕课”教学模式较之于传统课堂教学是具有很大优势的,与精品课堂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为了更好地将“慕课”的优势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笔者在本文中也提出了相应的运用方案,另外笔者也希望本文可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实践与反思这题话题的研究中起到些许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豪.“慕课”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14,(04):70-73.

[2]胡雨.“慕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践与创新[J].宜宾学院学报,2015,(08):120-125.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b)-0242-02

十九世纪自然科学涌现了大量发现,无论是韦伯和费希纳关于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发现,还是赫尔姆霍茨关于青蛙神经传导速度的发现[1],都促进了心理学研究从思辨转向实证的进程。1879年,冯特建立的心理学实验室成为现代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拉开了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序幕。从学科性质看,心理学是一门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的交叉学科。从近三十年的发展及趋势看,无论是探讨心理本质的理论研究,还是强调社会现实需要的应用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越来越向自然科学靠近:借助一定的仪器或工具,对各种心理现象进行实证研究,并收集研究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来验证研究假设,获得对人类心理活动的认识。方法论问题是任何学科研究的重要问题,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熟练运用相关的统计技术、实验技术实现研究目标,是国内外心理学专业学生培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的能力特点。在2012年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2],心理学专业的核心知识领域有11项,其中与研究方法有关的包括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及其常用软件、心理测量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等,占三分之一强。这种重视充分说明了掌握专业研究方法与技术,在心理学科的专业能力及培养中所占的地位。但是,虽然这些方法类课程是心理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但是由于其学习难度比较大,尤其是对于那些高中学习文科的学生来说,心理上的惧怕及学不好的自我暗示极大地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效果。因此,如何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是心理学科本科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 当前心理学方法类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对方法类课程往往存在一种矛盾的心理:认识上高度认可研究方法类课程都是非常重要的课程,都应当学好;行为上又因为感到高难度而惧怕和逃避。这在任何类型的心理学院、系、专业中都普遍存在,其原因除了受课程本身的内容与性质的限制外,也与当前方法类课程在教学时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关。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之间存在断裂

国内心理学专业发展的早期,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等方法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理论介绍为主,随着教学条件的提升及专业发展的需要,现在普遍增设了诸如SPSS统计软件的应用、实验设计与编程、认知神经技术的应用等课程,但在教学安排上理论课程与这些应用课程之间并没有有机结合在一起,导致教学效果不好。

1.2 技能性课程与实际研究之间存在断裂

方法类课程如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及其技能性课程往往都开设在前两个学年,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时,心理学的专业素养还比较低,接触的专业研究比较少,大部分学生对方法的理解与应用往往局限在教材提供的例题上,颇有隔靴搔痒之嫌。学生即使掌握了方法的应用条件与特点,掌握了工具与仪器的基本操作,但遇到具体的研究时,仍然不知道如何实现。

1.3 技能应用类课程缺乏合适的教材

目前有关统计软件、实验软件应用的教材或书籍,在内容上更多偏向于介绍工具的菜单应用,强调的是操作指导[3],缺少与完整的心理学研究相对应的方法介绍,如实验研究如何统计分析、调查研究如何统计分析等,导致学生在面对自己的研究时,无从下手。不利于培养学生利用工具实现个人研究的能力,因此特别需要具有针对性的应用类教材。

2 心理学研究方法类课程的优化改革

结合当前心理学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上述心理学科方法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师资力量配置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方面的原因,若要改善和提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建设教学团队,加强教学研究

优秀的教学团队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发展,提升教学水平的基本前提[4-5]。心理学研究方法类课程,在内容上有着明显的递进性关系,比如在学习实验心理学之前需要掌握心理统计的相关知识,才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但这些课程之间又是相互渗透的关系,在学习心理统计的时候,如果对心理学的实验设计、各类研究不了解的话,则统计的学习就变得形而上。其实这也是方法课程学习让学生感到难且枯燥的原因,也是造成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割裂的原因。因此,将教授方法课程的教师组建成为一个教学团队,开展教学讨论与研究,处理好不同课程之间的逻辑顺序与相互渗透,在讲授内容、讲解深度、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等方面,对各课程教学进行明确的界定,避免不同课程重复讲授的浪费或出现知识点缺漏,全面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2.2 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

心理学方法类课程一般由理论课程和实操课程构成,如实验心理学与实验课、实验设计与编程、心理统计与SPSS应用、心理测量与问卷编制与应用等都构成一个个相对完整的知识链条。这些实操课程的开设是随着心理学科的发展而慢慢开出的,每一门课程的开出都使学生的知识获得由自学式的零散、模糊、杂乱,变得系统、清晰、准确而高效率,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在总学分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统筹理论课程与实操课程,根据学生培养与发展的需要以及师资力量条件,多开设高水平实用性的实操课程,才能将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落到实处。

在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内容整合中,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

(1)理论与实操的平衡。由于实操课程可以快速地让学生掌握研究工具、研究方法,提高研究能力,在课程设置时易出现“重实操、轻理论”的现象,认为理论课学不学没关系,掌握了研究工具的使用就可以了。但实际上,理论是应用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不以理论为指导,工具的应用就会出现问题。例如在统计学习中过于强调SPSS统计软件的掌握,忽视统计思想的指导作用,就会出现用错统计方法、无法解释结果、甚至提取错误的统计结果的现象。

(2)理论与实操的联系。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操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往往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因此同一范畴的理论与实操课程在内容上往往有重复的地方,如果不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就会使教学出现冗余或缺漏。例如,实验心理学学习中,理论课布置了实验设计的作业,而实验操作、实验设计课也布置了类似的作业。如果把这些科目的作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完成从理论构想、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到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的全过程,实实在在地将作业变成一个有价值和意义的研究,既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也可以让学生体验研究的成就感。实践中已经有学生将实验课、测量课的作业进一步优化,成为自己毕业论文的内容,并公开发表[6]。

2.3 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任何学科开设方法类课程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从事专业研究的能力。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操课程,如果不以此根本目的为指导,都会沦为“为了教而教”,不是枯燥的理论说教就是枯燥的技术操作,让学生无法领会课程学习的意义与价值,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专业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包括了文献阅读、问题分析(提出假设)、研究设计、工具选择(实验编程)、数据收集、统计分析、撰写文章等一系列技术模块,这些内容渗透于所有方法类课程的学习中,如果教师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寓理论于应用,则可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1)将文献阅读与问题分析融合于理论课程的学习中。在理论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主题论文阅读,在专业研究论文中找到理论学习内容的应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专业研究思路与流程,另一方面也深化了对理论的理解,促进思考。笔者在《心理统计》的授课过程中就尝试了这种办法。经过两届学生、每届2-3轮阅读的试验,发现通过论文阅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心理学专业研究的认识,深化了对心理统计专业地位的认可,一些学生由此找到了自己的研究兴趣与方向,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去。

(2)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将专业研究融合于技能课程的学习中。无论是统计软件的学习,还是实验编程与实验仪器的使用,教学过程中在介绍完最基本的操作之后,以完成研究任务为载体,让学生进行“基于问题的学习” [7],掌握工具与仪器的使用。例如,SPSS教学可以从一个具体研究的数据分析为线索来介绍软件功能;实验编程软件的学习以完成不同的实验设计为目的进行教学和学习,尤其是让学生把当前的学习与其他理论或实操课程中的研究结合在一起,不是去完成教材上的例题,而是去完成自己的研究课题,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3)组建学生学习小组,合理利用竞争与合作。团队合作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在科学研究中也非常注重科学团队的建设。方法类课程的学习中组建稳定的学习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既有利于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又培养了科研品质。

总之,随着心理学科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数据分析技术与实验技术不断涌现,在不断提升心理学研究水平的同时,也为心理学的教学带来了挑战。将心理研究的新技术新发展及时纳入到教学体系中,是心理学科方法论教学的重要任务,其实现有赖于不断的教学改革与优化。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张奇. SPSS for WINDOWS在心理学与教育学中的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 王正斌,汪涛.高校教学团队的内涵及其建设策略探讨――西北大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3): 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