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海外市场发展大全11篇

时间:2023-05-15 16:42:32

海外市场发展

海外市场发展篇(1)

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实集团”或“上实”或“上海实业”)是在汪道涵老市长亲自推动下,于1981年7月在香港成立的,一直发挥着“窗口、桥梁、纽带”的作用,受到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1995年5月18日,我受命担任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市领导开了一个干部调动工作不带人的先例,我邀请了余力、陈伟恕、卓福民和包季鸣一同赴港,与以陈金邦副董事长兼总裁牵头的原有团队一起工作。从受命上任到2008年4月10日退下董事长职位,先后工作了13个年头。回顾13年历程,我们这一任领导班子所肩负的最重要使命,就是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要求,推动上海实业跟上时展潮流,实现“红筹上市”,为上实集团开辟出一条发展新路,为上海改革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作为市政府在港窗口公司,上海实业曾为本市改革开放,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交流,加快对外出口,推动浦东开发开放,做出了宝贵的贡献。特别是在徐庆熊董事长、陈金邦副董事长(代董事长)先后带领下,上实集团实现了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从尽快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四个中心”这一高度出发,市委市政府对上实集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公司在产业发展和经营方式上都要有重大突破,一方面要为上海源源不断地引进国际资本,为上海国企改革提供新鲜经验,为上海培养和输送急需人才,同时企业自身总体实力也要与上海在全国的地位相适应。

按照市领导指示,我们对香港大企业和全球500强发展经验做了深入研究,认为改变经营方式,推动企业尽快实现上市,从过去以生产经营为主,转向生产经营与资本运作相结合,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后,开始大量接触境内外券商,就上市方式、路径等问题进行探索。经过反复比较,我们决定不走过去中资企业惯于采用的买壳上市老路,而是决定把集F沪港资产包装起来,走直接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的新路(简称“红筹上市”)。

这条路困难重重,过去也没有人走过,但一旦走通了,就能够为国内资产在香港上市打开新的通道,从而真正实现境内资产和境外资本的直接对接。明确大方向大思路并向市主要领导汇报得到同意后,一场以“红筹上市”为目标的攻坚战打响了!回忆正式抵港到上市成功的230天里,我们至少共闯过了五大难关。

第一关――中介组合关。按香港惯例,企业上市一般只找一家券商作为主承销。开始接触比较多的是被市场誉为“魔笛”的摩根士丹利,其十分专业且对证券市场有巨大影响力。但在与其他券商接触中,我们深感百富勤(唯一由华人资本扶植并由华人梁佰韬主导)对内地政策、国有企业非常了解,对如何破解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各种难题应对经验十分丰富。经过商量,我们最后决定打破传统,聘请两家券商共同作为上市保荐人。实践证明,聘请两家券商的做法非常有利,在他们“争争吵吵”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上实集团上市成功后,北京控股也计划在港上市。时任北京常务副市长金人庆邀请我赴京商议,我毫无保留地做了系统汇报,其中谈及主承销商时,我也建议再加一家百富勤,金人庆同志欣然接受。从此以后,红筹股和H股上市,大多企业都采取了聘请两家甚至多家保荐人的做法。

第二关――企业重组关。上实集团当时在港资产中,只有南洋烟草的资产和盈利都比较好,但市场观感不佳。经过多次头脑风暴,最后我们决定打造一个以消费品产业为主体的上海概念股,因为资本市场看好浦东开发开放,看好“四个中心”建设,看好内地庞大的消费刚性需求。确定了上市概念后,即寻找并购对象。卓福民在市体改办长期从事企业改革,情况比较熟悉,推荐了上海家化和三维制药。最终在黄菊同志的亲自关心下,基本完成了对两家企业的投资并购工作。但要把这两家企业共同包装在港上市,首先必须要按港交所要求进行调整和重组,以明晰产权关系。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我们在上海新组建了资产经营公司,核心骨干都来自上世纪90年代初著名的万国证券。当时,万国证券由于国债事件遇到了不可承受的挑战,一批批青年才俊在十分无奈下纷纷离开。我们正是用人之际,立即把吕明方、周杰、姚方等一批资本市场专才延聘过来,组建了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资本运作专业团队,与香港相关机构并肩战斗。经过近半年努力,明晰了相关资产的产权关系,理顺了竞争条件,完备了法律手续,为最终上市扫清了重大障碍。

第三关――排除干扰关。计划上市消息公开后,南洋烟草创始人简家的一位“第三代”找上门来,声言南洋烟草是他们家族资产,我们无权上市。给他讲清早在解放前南烟股权已被四大家族吞并,解放后因没收官僚资本已收归国有,划归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他充耳不闻。我们召开上市新闻会,他也扬言要在隔壁开新闻会,与我们唱对台戏。甚至找到摩根士丹利,要求其作为美国公司要保护私有财产,不要做保荐人,甚至还扬言要我们。当时最担心的一是中介机构因此而打退堂鼓,二是在香港媒体恶炒下国家有关部门因不了解情况做出暂缓上市的批示。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干扰,我们在及时做好包括司法应诉在内各项准备工作同时,注意通过其家属做好该“第三代”工作。集团副董事长陈金邦、执董朱世雄为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果讲,为“红筹上市”230个夜以继日奋战中,什么事最让我夜不能寐?就是如何排除这个外来的强力干扰。

第四关――聆讯审批关。香港联交所十分专业,保荐人对上市公司把关也极为严格,这是香港上市公司总体质量保持比较高的两个重要原因。我们选定两家保荐人后,他们立即组织十分专业精干的团队进驻,大家工作在一个大办公室,经常通宵达旦。首先是对所有涉及公司的财务、法律、劳动关系等重大问题,特别是对产权关系、应收账款、财务预决算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完全按国际规范和上市要求,进行严格的梳理、核对、调整。为了确保上市成功,并且上市后也有良好业绩表现,保荐人要求常常比联交所规定还要严格,为此我们经常争吵不休。材料上报后,联交所即指定专人负责审查,一般当天即反馈意见,如此往复不断。在半年多时间里,传真函件多达1757份,回答问题多达900余个,最后把一台全新的多功能复印传真机也用坏了。所有问题联交所从专业角度把关后,即进入最后聆讯阶段,由香港证券监督委员会对保荐人进行了提问审查,我们共同出席,必要时做些说明。由于前期把关十分严格,很快完成了聆讯审批的全过程。

第五关――市场推介关。聆讯通过后,我们即组织力量在香港、新加坡、英国、美国等进行了数十场路演。时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兼计划委员会主任韩正等同志,代表市政府参加路演全过程。在伦敦路演时,徐匡迪市长正好在英国访问,还专门为我们做推介,大大提高了上实集团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推介路演一路顺利,市场十分看好,已超额认购很多倍。正当我们打算在旧金山最后敲定开盘价时,保荐人突然收到前面提及“第三代”的又一个举报材料,使原定的即将签字并开香槟庆祝活动停了下来。经过我们一个多小时反复核实和说明,终于说服了保荐人。1996年5月30日,上实控股成功在香港上市,一场历时7个多月的攻坚战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场攻坚战是在黄菊书记、匡迪市长亲自关心下,在市各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在集团上下共同努力下,所取得的决定性胜利。在香港,陈伟恕、卓福民发挥了核心骨干作用,闻松泉、章和轼、瞿定、杨锡生、金重源等,在第一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上海,余力、陈增棠在境内总部建设和产业发展以及协调各方关系上,功不可没。以吕明方、周杰和姚方等为首的资产经营公司,在“红筹上市”前后的攻坚克难中,贡献良多。曹福康、厉伟达、姚方、汪正纲、蒋本孚等为上实控股上海地区总部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创造了新的纪录,原先上实控股每股定价为5.5-6.5港元,但因为国际配售部分获得38.2倍的超额认购,在港公开招股则获得158.3倍的超额认购,最后定价调整为7.28港元,上市第一天股价最终收涨25.69%,成交额也占当日港股总成交量的8.95%。

国际资本市场对此反应热烈,各新闻机构连篇给予报道。摩根士丹利更是称此反映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尤其是上海经济发展的信心,也标志着1994年后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股票怀疑和观望态度的改变,可被看作是国际金融市场上中国股票地位的转折点。

经营方式的重大变革,使上实集团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新路。1995年至2007年,集团净资产从31.05亿港元增加至504亿港元,合并增幅1625%;合并税后利润从5.44亿港元增加至41.07亿港元,合并增幅454.49%。2007年底,集团总资产负债率47.1%,利息覆盖率4.95倍,总资产已近千亿。在香港中资企业中,过去唯有四大央企资产规模超千亿。上实集团“红筹上市”后短短十多年,也进入千亿俱乐部,综合实力在驻港各省市“窗口公司”中名列前茅,实现了市委市府提出的上实集团综合实力要与上海在全国地位相适应的要求。

“红筹上市”不是敲一下钟,挂一下牌,而是要打造与上市公司所有要求相匹配的基本条件。上市后,我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充分利用两个市场联动的比较优势,综合运用资本运作的各种工具,逐步打造消费品、基建、医药、地产和东滩生态园区开发,并涉足金融创新领域,为上实集团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产业支撑。

(一)发展消费品业务。为了打造市场所期望的“上海概念股”中的消费品板块,上实控股先后投资收购了上海家化、三维制药、交通电器、汇众汽车、东方商厦、联华超市、光明乳业等国有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制度创新,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推行市场化人才机制,引入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和先进管理,这些企业在短时期内就发生了深刻变化,实现了快速发展。上实控股也因此初步奠定了消费品板块的产业基础,在香港资本市场上迅速树立了蓝筹形象,1998年1月被破格选为33家恒生指数成份股。同时,上海家化、光明乳业、联华超市等企业,通过进入香港红筹股,再回归国内A股上市,经过境内外两个资本市场的洗礼和磨炼,成为上海国企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迅速发展壮大为国内行业的龙头和明星企业,涌现了葛文耀、王佳芬等一批知名的企业家,被上海解放日报称之为国企改革的“上实现象”。

进入21世纪,为支持上海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上实集团把多年来通过市场化投资入股、精心培育的一批国有企业,包括上海家化、光明乳业、东方商厦、联华超市等消费品板块企业,以及上海广电、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和延安路高架、南北高架、内环线高架道路等项目的股权都转让归还给原有企业,全面退出了这些领域,下定决心,重新出发,打造集团新的支柱产业。

(二)大力发展医药产业。上实控股上市时,虽然投资了三维制药,但真正涉足医药产业还是从投资控股杭州正大青春宝,中医药界奇人正大青春宝冯根生董事长加盟开始。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期间,受到严重冲击的正大集团忍痛割爱,决定出售正大青春宝等一批优质资产。上实控股看准了中医药产业的巨大潜力,以非常合理的价格收购了正大青春宝55%的股权。为了打造医药产业,我们先后在境内外建了2个上市公司平台:1997年6月,上实集团收购了国内A股上市公司――上海联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后成为国内发展医药产业的资本平台。1999年12月,我们把正大青春宝和上海家化分拆出来,成立上实医药科技在香港创业板上市。2003年5月开始,上实集团又启动了横跨境内外三个资本市场的医药资产重大重组,由上实控股出资8.17亿港元收购上实联合56.63%股权,以及出资5.19亿港元收购上实医药科技。通过这次重大收购,实现了境内外资本市场联动,上实控股进一步壮大了医药产业,在国内外拥有医药制造、销售和科研机构达39家,其中持股超过51%的有25家。为了做大做强医药产业,我们把合作目标转向上海医药集团,曾多次主动向市委、市政府积极争取重组上药。早在2006年6月26日,由严隽琪、杨雄、胡延照三位副市长召集,市经委主任徐建国、市府副秘书长姜平出席,听取了上实集团执董、医药板块董事长吕明方关于参与上海医药重组设想的专门汇报。

(三)拓展基建业务。上实集团基建板块是从投资延安路高架开始,但下一个基建投资重大项目是什么?我们立即在全市范围内排队。根据对各方面要求的分析评估,确定新项目筛选的三个基本条件:一是体量必须足够大,二是必须有良好的投资回报,三是项目要干净,可以快速注入上市公司。当时上海在建项目很多,但能够提供良好回报的寥寥。经过反复研究,我们提出了将已建成的内环高架、南北高架项目打成包,设计一个让市场认同的回报机制,一次性注入上实控股的新计划。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首肯后,在韩正同志统筹协调下,即找时任市计委副主任程静萍、市建委副主任谭企坤和市财政等有关部门商议,通过金融创新,共同设计让市场能接受的回报机制,由上实控股从香港资本市场筹集资金,购买上海已建成并运行的内环高架、南北高架的收益权。在“九七”回归前,于1997年4月,只用一个小时,我们就把上海两个基建大项目注入香港上市公司――上实控股,市有关部门很快即收到47亿港元收益权转让的现金。2003年8月,根据国务院清理外方固定回报项目要求,上实集团退出内环、南北和延安高架项目,在市里支持下,先后两次共出资60多亿元受让上海沪宁和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进一步巩固了上实基建板块的建设。在投资高速公路的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投资水务市场。2003年9月5日,上实控股与中国节能投资公司签署合同,双方共同投资2.5亿元人民币,成立中环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经过双方两年左右时间的共同努力,中环保水务公司从零开始,到2005年底先后在全国8个城市投资了11个项目,总投资33.06亿元,日污水处理和自来水供应能力达375万吨,连续三年评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水务企业”。

(四)打造地产板块。上实集团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涉足房地产业务。1996年“红筹上市”后,集团把发展重点从香港转向国内,十几年来,集团地产板块先后由余力、陈伟恕、张志群、马成拧⒙缴昵M罚组建地产开发新团队,不断开创新局面。特别是2003年2月25日,收购浦东不锈成立上实发展后,实施了三步走战略,大大加快了发展步伐。第一步,以上海上实为平台,与国内所有房地产公司进行大联合,实施扁平化运作模式;第二步,以上实发展为基础,通过资本运作进行深层次的大联合。第三步,2008年3月28日,上实发展以每股22.81元向控股股东上海上实等非公开发行1.43亿股,用于收购其持有的房地产资产,涉及总交易价格近42亿人民币。经过三步努力,上实发展不仅在上海开发了“海上海”“御景园”“黄浦新苑”等大型高端项目,并在北京、青岛等国内城市开发房地产项目,实现了全国布局。

2006年蔡育天总裁上任后,在董事会全力支持下,上实控股开启了进军国内房地产的新篇章。从2007年6月至2007年10月,上实控股通过增资和收购,最终以总收购价38.6亿港元持有上实城开59%股权,为上实控股在国内发展房地产行业奠定了基础。

在2007年中国房地产百企业研究成果评选中,上实地产在“规模性TOP100”中由2006年第三攀升至第二位,在“成长性TOP100”中位居榜首,综合实力排名第十一,并以19.60亿元人民币品牌价值,位列国有地产企业品牌价值第七位。在2007年3月《中国房地产板》公布总资产、土地储备量等指标,上实地产位居业内前列。

海外市场发展篇(2)

一、引言

金华市地处浙江中西部金衢盆地内,流淌了2300多年的历史。现辖婺城和金东两区、兰溪、义乌、东阳、永康四市、武义、浦江、磐安三县,面积1.09万km2,人口440万。金华自古以来就有“小邹鲁”之称。民营经济与专业化市场发达。2001年,已挤身“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行列。2006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政府把金华纳入省 “三个旅游副中心”之一来培育。然而,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金华的旅游如何上规模、上水平,创品牌、出精品,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是摆在金华人面前的难题。本文试图从金华旅游产业自身的发展条件、特点、发展的基础、现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具有区域针对性的旅游发展战略,并就金华在开发国内旅游市场的同时,如何拓展海外市场方面,从产品开发举措、市场营销举措和发展支撑举措等角度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旨在进一步提升金华旅游产业地位,提高金华旅游产业的整体水平。

二、金华旅游业发展条件

1.丰富而特殊的旅游资源

金华地处金衢盆地,地貌类型丰富多样,自然景观丰富多彩。有双龙4A级景区为代表的岩溶地貌、永康方岩部级景区为代表的丹霞地貌、以浦江仙华山为代表的火成地貌,独特的山林石水景观达300多处。

金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较为深厚,人文古迹众多。金华市区侍王府、东阳的卢宅、兰溪的诸葛八卦村、武义的俞源星象村、浦江的江南第一家等十个部级重点文保单位和几十个省、市级文保单位。

金华民俗风情多姿多彩独具特色。有金华的斗牛、水康方岩的庙会、各县市都盛行的板灯舞、极具地方风韵的婺剧、道情等地方戏曲文化等等。金华还是“黄大仙”文化的发样地。

金华是闻名中外的“火腿之乡”、“佛手之乡”、“茶花之乡”、“兰花之乡”、“草莓之乡”、“香菇之乡”、“中药材之乡”、“木雕之乡”、“五金之乡”、“水晶之乡”、“挂锁之乡”、“书画之乡”等,物产丰饶。

横店影视城等人造景观和主题公园、义乌等专业化市场和博览会等地方品牌节庆的建设发展,极大丰富了金华区域特色旅游资源。

2.良好的交通区位

金华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铁路大动脉――浙赣线上,有金温铁路、金千铁路,杭金衢、金丽温、金甬、金椒、金干黄高速公路等交汇。形成金华到上海3小时,金华到杭州1.5小时便捷交通。

3.活跃的“市场”经济

义乌的小商品市场、永康的五金市场、磐安的药材市场、浦江的水晶市场、东阳的木雕市场、服装市场等,推动了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的发展。

4.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政府努力发挥主导功能,把旅游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来抓。

三、旅游发展的现状

1.旅游经济总量较快增长,产业比重进一步加大

2006年旅游总收入143.03亿元,相当于全市GDP的8.93%。旅游业已经成为金华三产的重点行业、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

2.在全省的旅游地位开始凸现

旅游接待能力从“八五”期末的全省第七位跃居目前全省第三位。

3.民间投资已成主体

政府、企业和民间闲散资金“八仙过海”,各竞其强,形成多元投资体制。

4.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1)旅游资源开发的数量多,种类丰,但水平低,缺乏拳头产品。

(2)旅游产品主要以观光为主,而休闲、度假的产品少,产品结构不尽合理。

(3)区内外旅游资源共享度差,分工协作体系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旅游辐射网络化水平低。

(4)缺乏区域旅游促销的系统性和整体联动性。

(5)金华旅游大环境建设滞后

金华的旅游大环境,包括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旅游规划、旅游发展的要求相比,距离太大,整个区域的环保不力,外来客人旅游购物场所缺乏。

(6)金华所辖各地的景点小而分散,内部景点之间的交通联系亟待改善。

(7)旅游业起步晚,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四、金华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1.实施区域合作联动战略

根据旅游活动自身的开放特征,金华市所处浙江腹地的中心地理位置,金华市所拥有的旅游资源的数量、特色和品位以及与周边地区的竞争关系,金华市目前已经形成的客源市场特点等,有效地建立起区域联合的基本框架。实施区域联动战略,应该成为金华旅游发展的基本战略。

(1)首先是在本区域内实现产业联合,使金华市旅游接待能力、旅游吸引力、旅游交通力、社会承载力融为一体,形成对外极具竞争力的旅游产品。

(2)在区域内实现区域联合,以形成金华市为核心,以其他市县为支点的产业布局架构,形成在区域范围内形象突出、特色突出的区域性较为完整的产品体系。

(3)实行跨区域联合,特别是与周边地区,如上海、苏南、皖南、江西、福建等地区,形成产品互补、市场互补,在更大的范围内完成金华旅游产品的市场辐射。

2.实施旅游产品的特色精品战略

实施旅游产品的特色精品战略,其根本目的是提高金华旅游产品的辐射能力和竞争能力。金华目前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建设仍处在一个起步的基础性、粗放型经营阶段。从长远来看,金华旅游产品存在着进一步提升品位的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因此,在旅游产品开发战略上,近期应着力挖掘现有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加产品可持续经营的竞争能力。金华的旅游必须培育自己的拳头产品,打造名品、形成精品必将是金华旅游的战略出路。

3.实施旅游产品营销的差异定位和捆绑组合战略

确定主打产品,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可将金华旅游产品作为周边地区旅游产品的价值延伸予以捆绑组合;面对不同的产品特点和市场,选择的促销方式、传播媒介、促销渠道,采用捆绑组合的促销,注重区域联合促销。

4.借商促旅,商旅联动战略

利用义乌、永康等在国内和国际上的知名度,精心构建具有自身区域特色的购物旅游产品,使之成为金华旅游宣传的窗口和闪亮点,借商促旅,商旅互动,整体带动一地经济的全面发展。

5.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实施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一定的机制,引导旅游开发的方向,尽可能避免重复性和低层次的旅游开发,加强旅游大环境的管理与营造,确保旅游发展良好的环境基础,这必须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旅游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建立良好的旅游产业运行环境。

五、金华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拓展

1.金华入境旅游状况

2006年接待入境旅游达35.57万多人次,居全省第四。旅游外汇收入1.92亿美元,仅决于杭、甬,居全省第三。

入境旅游占比不是很大,但入境旅游发展潜力大,势头好,金华作为浙江省旅游副中心的地位有所显现。购物是义乌吸引入境游客最主要的动机。节庆的举办是造成金华市入境旅游人次跃升的又一个重要的原因。

2.海外客源市场拓展的举措

(1)产品开发举措

①重视并积极加盟“新江南秀丽山水线”的产品开发。

②充分利用义乌国际小商品市场的知名度,开发和经营“义乌休闲购物游”和“商务游”、“会展旅游”产品。

③继续打好“黄大仙”牌,做“仙乡觅踪朝圣”游的文章,扩大金华在港澳及东南亚国家及地区的知名度。

④积极主动接轨长三角,嫁接沪苏杭大华东线,做延伸服务。

(2)海外客源市场拓展的营销举措

①市场的定位。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南方市场应以港澳及东南亚国家为主体,北方市场以韩国为主体,其次是日本、俄罗斯等。欧洲和北美市场客源主要通过延伸杭州、上海以及长三角的其他城市来获得,近期对这些远程的市场主要是进行宣传,增进了解。

②进一步加强与杭州、上海等长三角主要旅游城市的国际旅行社合作。

③金华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浙江游”各项旅游宣传与促销活动。

④金华作为“新江南”线上的“点”,应积极参与省局组织的海外形象宣传活动。通过大宣传,加深业者和消费者对浙江“新江南”旅游线的认知,利用海外媒体,联动当地旅游协会、航空公司等为线路做配套宣传,及时发送相关旅游咨询。

(3)建立和完善旅游业发展支撑体系的举措

①从文化品位、文明风尚、环保、市容、服务、管理等方面改善金华旅游的整体环境。加强旅行社、涉外饭店、旅游区(点)、定点商场、娱乐场所和导游人员的服务规范管理,用行业标准规范市场,增强自身竞争的能力。

②加快金华旅游信息系统的建设,并使之纳入全省旅游信息中心。充分利用浙江旅游网,通过网络把旅游主管部门、相关政府部门、旅游企业、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与海内外游客连接起来,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与预订,为实现网上促销、网上统计、网上分析提供方便,实现信息资源高度共享。

③积极努力,争取在义乌机场增设更多的国际间和地区间的航线。利用近年来义乌小商品市场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市场带来的宣传效应、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强义乌与港澳及东南亚国家的联系,进一步改善义乌与境外间的交通条件,政府应积极努力,争取在义乌机场增设更多的国际间和地区间的航线。

④积极出台政策,努力为旅游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必须充分发挥旅游管理部门在入境旅游工作中的宏观指导作用,在抓好入境游的必要性、工作目标和实施方针、工作举措上达成共识;旅游部门要尽自己所能,努力与各相关部门如铁路、民航、质检、卫生等加强合作,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的政府作用,为市场开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⑤金华市作为整个区域的中心,在城市的建设中要更多地体现其文化内涵,营造旅游城市的氛围。在目前的城市设计中,金华作为地处浙江中西部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整体城市文化气息和城市风格不典型,没有自己的城市风格和城市外观上的文化外显,城市绿地与美化工程以及空间休闲场所设施等都极大地制约着作为旅游城市的发展。从长远看,要吸引外地游客来金华旅游,必须重视地方民族文化与民俗风情的表达。我们应该整合各县市的土特产品、工艺美术品和特色旅游商品.把购物休闲等设施搞上去,全面提升金华的旅游产业。

参考文献:

[1]《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5

海外市场发展篇(3)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China's engineering consulting and design enterprises to open up overseas markets,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verseas market development, analysi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is kind of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in the overseas market,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and opening up the overseas market consulting engineering design enterprise strategy.

Key words: overseas market; engineering consulting and design; 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1、开拓海外工程咨询设计市场的必要性

1.1 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需要

经济全球化的程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深入。大型的跨国公司在世界不同国家、地区不断的拓展自己的业务,以图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占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先机。虽然我国在制造、工程、信息化等领域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了一定声誉,也产生了一批非常有影响力的企业,如华为、中信、联想等,但智力服务领域却相对匮乏,我国的工程咨询设计企业极少主动参与到海外市场中,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极为不符。根据预计,目前全球建筑工程市场的份额达到了万亿美元的量级,如此大的市场规模为我国工程设计咨询企业的海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2 我国综合国力发展的需要

1998年以来,我国提出了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作为核心的“走出去”战略,提倡中国企业积极到海外寻求发展,以进一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增加国民收入、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增长,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而这些方面都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因素。作为科技密集型产业的工程咨询设计企业,有必要也有义务“走出去”,在世界工程咨询设计领域展现实力与风采,并进一步完善我国建筑业海外经营产业链,增强我国对外工程总承包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

1.3 企业自身做强做大的需要

工程咨询设计企业的科技型特点,决定了在“走出去”方面与西方企业相比存在先天的竞争短板。但从另一方面来讲,与这些企业竞争也有利于我们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开发占领海外市场,可以更好的树立企业的品牌和形象,增强国内消费信心指数,以赢得更多的国内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2、我国工程咨询设计企业海外市场发展现状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为契机,我国工程咨询设计企业开始参与到承揽国际工程咨询设计领域中去。

1992年4月原国家外经贸部合作司授予了寰球公司、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现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建筑设计院等32家单位对外经营权,并于1993年2月成立了“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以期对行业资源信息进行统一融合的动态管理。

“国际工程咨询协会”由成立时的52家会员单位,已发展到约300家。这些企业一般存在规模庞大,资质高,业务综合性强等特点。经过二十年的磨练,这些企业有了较多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经验,国际工程咨询事业稳健发展,企业实力得到了明显的增强。对着发展有许多单位通过联合重组、专业整合,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重组后的企业科技含量提高,资本扩大。综合实力增强,竞争能力、抗击风险能力都有提高,普遍具有了总承包能力。

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1166亿美元,同比增长12.7%,新签合同额1565.3亿美元,同比增长10%。截至2012年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累计签订合同额9981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556亿美元。

3、我国工程咨询设计企业海外市场发展所面临优劣势分析

随着国家导向和市场的发展,我国的工程咨询设计企业已经日益重视起了海外市场的开发,并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优势竞争力,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不足。

3.1 发展优势

技术优势: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高速发展,使我国工程咨询设计企业在大型、超大型、机场、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以及工业和民用建筑领域积累了大量的人才和经验,理论和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效率优势:虽然我们的体制与国际市场通用的模式不同,但是这种独特的体制使企业的动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具有明显的优势,善于承接任务紧急、超越正常流程的项目。

价格优势:工程咨询设计行业是一个智力行业,人力资源成本是企业的主要成本。而我国的人力资源成本相对发达国家普遍较低,这就形成了我国工程咨询设计企业在同等竞争条件下的价格优势。

3.2 面临的问题

1)与国际市场接轨存在差距

我国在工程咨询的概念、范围和管理上与国际上存在较大的差距:业务范围未达到国外工程咨询的服务内容要求;归口管理、缺乏独立性等特性不能很好的适应海外工程开发的需要;自身运营的体制机制方面不能满足模式多样化、资产多元化、经营自主化、管理集约化的国际大趋势。

2)海外市场开拓投入不足

我国具有对外经营权的工程咨询设计企业,每年有对外新签项目合同或营业额的不足100家,还有许多单位几乎没有开展海外工程咨询设计业务。同时咨询设计企业在合同额和营业额相对于海外市场的整体规模偏小,国际工程咨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在市场开拓方面的力度远远不够。

3)金融市场保障环境欠缺

虽然国内企业在开展国际工程咨询设计方面投入了时间和精力,但仍面临重重困难,尤其是对外承包项目融资的瓶颈。信贷担保门槛高,贷款审批手续繁杂,融资渠道少,保险业务滞后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积极性和能力。

4)高层次人力资源紧缺

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咨询设计领域锻炼出了一大批的专业人才和专业队伍,但是在面向海外市场,我们仍然面临缺乏专业精、外语好、懂法律、熟悉国际规则、熟悉国外标准的项目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商务人才、法务人才和金融人才。

5)市场多元化发展格局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海外咨询设计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等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只有部分企业的业务进入了欧洲和美洲,但业务量极小。

4、我国工程咨询设计企业海外市场发展及开拓策略

我国工程咨询设计企业海外市场的发展及开拓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不能期望一蹴而就。

4.1 结合自身特点,准确定位目标市场

工程咨询设计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特定,确定进入海外市场的动机,辨识出自己的优势领域,认清自己的产品特点,有效的甄别海外优质项目和优质的市场,建立海外市场发展和开拓模型,避免“广种薄收”现象的产生使企业发展和开拓海外市场成本无谓的变高。

4.2 面向市场特点,建立长效体制机制

企业确定进入海外市场的目标,并甄别出市场范围和领域后,应当在海外项目团队建设、薪酬绩效考核、客户信息管理、项目信息收集、组织架构改革、企业形象宣传等、企业文化输出、知识积累、技术创新等方面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动态管理机制,以适应海外市场变化的需要。

海外市场发展篇(4)

海外销售早期也是一直沿用国内销售的传统模式,由厂家销售经理直接走访最终客户或用户,直接订单,厂家与客户形成销售。依靠这种直销模式,要求销售经理的促销与业务能力很强。其在发展初期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销售渠道短,直接面对终端客户,产品能快速进入目标市场。

(二)广告宣传费用低,节省了中间流通环节,用户与企业双方受益。

(三)通过直接与客户接触,能全面的了解一线市场,有利用于公司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反馈。

(四)信息能快速反应,有助于售后服务支持。

(五)能有效控制价格。

相比优势,传统直销也有以下几个劣势:

(一)追求高的销量,就需要大量的营销经理,增加管理难度。

(二)同时对销售经理的能力要求很高,同时需要具备外贸、汽车、外语等方面的技能,而这样的人员很难以招来。需要对其进行各种培训,要耗费大量的成本。

(三)订单成败主要取决于销售经理,往往凭个人魅力取得订单。

第二阶段: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市场开拓模式

国内主要客车厂家海外大动作出口是2000年以后的事,经过2-3年的海外直销阶段后,各厂家基本摸透市场规律及发展要求。其销售不再限于销售经理,而是扩展到发展经销商经营。其经销模式如下:

(一)一般经销商。主要是指当地的汽车经销商、有背景的运营管理商、或者直接搞运营的交通运输企业。

(二)独家特许经销商。主要指资金实力雄厚的,销售网络健全,销量大的一些品牌经销商。他们往往着其它汽车品牌的产品。这类经销商大多在当地关系好,有地区资源优势。

(三)个人商。主要是以赚取佣金形式。往往是有一单签一单,没有长久的销售计划与目标。

经销商的出现主要是企业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早先的单一的直销不再满足企业需求,企业也是在市场中寻求新的机会。这有利于公司增加市场份额,扩大产能。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行业里有的高达10%的佣金,在摊薄企业利润的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有实力的经销商总是在各大客车厂家进行比较谈判,最终以极低的价格成交。同时,经销商一切以赚钱为目的,对服务的重视不够,特别是一些并不打算在行业里长久发展的。

第三阶段: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网络化市场开拓模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发现经销商越来越在企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据资料显示,金龙在2005年通过经销渠道取得的销售额占整个销售额的71.2%,中通客车公司2008年的经销额也更是占到了83%。经销商也在经销中也开始重视自己的队伍,注重售后服务,提高了汽配的能力。优势如下:

(一)销售经理需求量小,降低了直销的成本。同时,一个销售经理可以跟进几个。

(二)经销商与企业是合作共赢的关系,双方可实现利益共享。

(三)企业可以迅速的扩大市场网络,能将产品快速送达消费者手中,扩大了销量。

第四阶段:合资设厂或建厂房,以CKD或SKD散件形式出口,合作共赢市场开拓模式

现在国内的一些主流客车企业也是在尝试,但我觉得中国的客车企业在与国外企业合作时,还是亏了。对比我国客车这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也是从无到有的,国家也是在慢慢扶持中起来的工业。对于非洲与南亚这些没有客车企业的国别,其最后走的道路肯定是跟我们的发展相似,最终是以技术合作或者转让知识产权为主。但我国的客车企业在与国外的企业合作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产权资产。例如中通与伊朗这么几年的散件出口,中通取得的也仅是按整车出口的利润,同时,还要派遣自己的技术工程师进行指导、安装,培训其售后服务人员。而我们在最初引进国外的客车技术时,却是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内典型的是宇通在古巴的项目,宇通与古巴的合作不仅仅停留在整车出口方面,还与古巴交通部合作,委托古巴工业部下属的工厂在当地进行CKD(整车散件)组装,累计组装整车600台,主要为客运车,公交车和部分校车。这项合作实现了宇通产品的出口及技术转让,提高了古巴客车制造技术水平,为古巴交通车制造领域节省了约12%至15%的外汇,用于进口更多的汽车零部件,宇通客车也用技术换来了更广阔的古巴市场。其成功的进行了技术输出,实乃客车行业的先例。

重汽客车海外市场开拓模式的选择

通过以上近些年主流客车生产企业国际海外客车出口的市场开拓发展的历程,分析对比中国重汽客车公司的成长初期现况,我觉得中国重汽客车海外市场开拓的选择应注重第三阶段,“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网络化营销模式”的市场开拓战略,理由如下:

(一)中国重汽集团卡车的出口有十几年,已经具有自己的营销渠道与网络,其客车的出口有卡车的经销资源可以分享,不必再从头开始摸索走过来。

(二)有客车行业的人才。中国重汽豪沃客车从其它国内的客车厂家应聘过来一批有经验的客车海外销售经理。具有语言、营销与海外商务谈判的能力。

(三)公司的技术工作人员在行业里一流的,重汽客车的技术满足国外用户要求。

(四)重汽客车可以借助卡车的海外售后服务体系。在卡车售后服务的基础上,加上客车产品的平台,形成集销售、配件库与服务一体化的销售、售后服务体系。

(五)中国重汽集团与中国信用保险签订全面业务合作协议,能加强双方在汽车出口贸易、汽车国内贸易、风险控制和海外业务方面的优势互补,进一步推进合作深度和广度,实现共同发展。

总之,我们要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找到自己的目标定位,要在充分分析企业内外部和国内外的环境基础上,制订出详尽的海外市场开拓的发展模式,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公司的出口发展之路,持续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也才会在竞争中取胜。

参考文献:

[1]徐凌.客车营销模式探析[J].汽车与配件,2006,(06):23-25

海外市场发展篇(5)

1.国内游客人数。据延边州旅游局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延边州接待海内外游客1361.2万人次,同比增长16.6%,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298.4万人次,同比增长17.0%;2015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595.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2%。其中,国内游客

1530.3万人次,增长17.9%。2013-2015三年间,接待的国内外游客数逐年增长,并且每年保持15%或以上的增速增长;2013年国内游客占全年接待总游客数比95.0%,2014年占比95.4%,2015年占比95.9%,三年间国内游客数占总游客数比逐年增加。由此可见延边州旅游客源市场以国内客源市场为主,并且所占的比重很大,国内客源市场也还在以小幅的增长趋势扩大,这说明了延边州的旅游发展在国内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反映出延边州国内外客源市场发展的不均衡。

2.国内旅游收入。2013全年实现旅游收入172.82亿元,增长25.0%。其中国内旅游收入为158.6亿元,增长25.4%;2014全年实现旅游收入216.20亿元,增长25.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为199.4亿元,增长25.7%[1];2015全年实现旅游收入268.43亿元,增长24.9%,其中国内旅游收入为250.7亿元,增长25.7%[2]。

2013-2015年每年的旅游收入平均保持着25%的增速增长,国内旅游收入也每年保持着25%或以上的增速增长,说明近年来延边州旅游发展迅速并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趋势;2013-2015年国内旅游收入占总旅游收入比重分别为91.8%、92.2%、93.4%,比重每年均占90%以上且每年的比重递增,说明目前延边州旅游收入以国内旅游收入为主并且国内客源消费市场有所扩大。

(二)海外客源市场现状

1.海外游客人数。总的来看,2013年延边接待海外游客

58.2万人次,增长7.4%; 2014年接待海外游客62.8万人次,增长7.9%; 2015年接待海外游客65.4万人次,增长4.1%[3]。说明三年来海外游客都以一定的增速增长,但2015年海外游客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2013-2015海外游客数占国内外游客数比分别为5%、4.5%、4.1%,比重都不超过5%,说明海外旅游客源市场在延边州客源市场所占比重很小,并且反映出延边州旅游的国际知名度还不够高。

2.海外旅游收入。2013年海外旅游收入13.9亿元,增长18.6%;2014年海外旅游收入16.8亿元,增长20.8%;2015年海外旅游收入17.7亿元,增长5.4%。说明2013-2015年海外旅游收入每年保持着一定的增速增长,但2015年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3];

2013-2015年海外旅游收入占旅游收入比分别为8.2%、7.8%、6.5%,海外旅游收入虽然每年以一定的增速增加,但是这个增速是逐年递减的,这反映出海外客源市场消费能力有所下降,也说明海外客源市场发展的形势有所下滑、不容乐观。

二、延边州旅游客源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外客源市场发展不平衡,海外客源市场增速较慢

国内外客源市场发展不平衡和海外客源市场增速较慢主要表现在:国内客源市场和海外客源市场两部分中,国内客源市场部分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在总的旅游客源市场中所占的比重过大,且海外客源市场增速较慢。首先,2013-2015年延边州国内客源市场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所占比重均超过90%,并且都正以小幅递增的增长速度增长。其次,此长彼消,2013-2015年海外游客人数所占比重不超过5%,2013-2015年海外游客增速以不超过10%并且逐年递减的增速增长;2013-2015年海外旅游收入增速在2015年大幅度下滑。国内外客源市场比重的过分失衡,并不利于延边州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延边缺少国际性的旅游资源,并且旅游品牌知名度不高,国内旅游客源市场中省外客源市场基本没有西北地区游客,也说明了旅游吸引力不强。

(二)客源分布不平衡,且分布差距悬殊

主要表现在游客人数在延边州县市中分布不平衡。2015年85.2%的游客分布在延吉、安图、珲春和敦化这四个县市,而其余四个县市游客总量只有14.8%,且年旅游收入均在5亿元以下[3]。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延边州旅游资源分布不平衡,加上州内各县市的经济和旅游发展程度不一。

(三)海外客源市场发展不平衡且结构单一,过度依赖韩国市场

主要表现在海外游客62.8万人次中,韩国和俄罗斯游客所占比重高达96%,其余国家只占4%,而其中韩国游客所占比重又高达71.4%,明显表明延边州海外客源市场是以韩国和俄罗斯为主的单一市场结构,并且过度依赖韩国市场。

三、延边旅游客源市场发展对策

(一)打造国际旅游品牌,扩大海外客源市场

近年来,延边州全力培育和打造“畅游延边--延伸幸福・快乐无边”旅游品牌,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效果却不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高品质旅游产品,那么,开发出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则成为打造世界知名旅游品牌的关键。开发设计旅游产品时,应注意结合延边自身的特色、利用优势和机会,如可以从跨境旅游产品下手。延边地处边境,比邻朝鲜半岛、俄罗斯,具有先天的边境旅游资源优势。2015年是延边旅游的机遇年,9月份开通的高铁使游客出游更方便快捷,且正逢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沿边地区的开发开放。同月,国家旅游局确定“首批部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延边州进入全国20个先行区行列,也是东北地区唯一的一个先行区。这是延边跨境旅游快速发展并且领跑东北甚至全国的机遇,延边应该好好抓住这次机遇,大力发展跨境旅游,开发出独具一格的精品跨境旅游产品,开发的线路不仅要精,而且还要保证导游服务和其他体验质量。

(二)以全域旅游理念为指导,将延边打造成全域旅游目的地

全域旅游理念的核心有“四新”:全新的资源观、全新的产业观、全新的市场观、全新的产品观。把延边设为一个全域区域,在区域内树立新的资源观、产业观、产品观和市场观,以区域内旅游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将延边打造成全域旅游目的地,推动延边州各县市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带动整个区域内产业的发展,达到最优的经济效果。

海外市场发展篇(6)

经过多年发展,上海已形成包括股票、债券、商品期货、金融期货、外汇、货币、黄金以及场外衍生品等在内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体系,成为国际上少数几个市场体系比较完备的金融中心城市之一。上海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包括:股票市场建设有序推进;债券市场规模显著扩大;期货市场稳步发展;外汇市场发展势头良好;货币市场运行稳健;黄金市场平稳发展。

此外,上海清算所清算功能不断拓展,日前正式推出了人民币远期运费协议中央对手清算业务。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稳步发展,多层次股票市场建设有序推进。保险交易所、票据交易市场、信托受益权转让市场等新型市场建设稳步进行,上海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上海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挑战

(一)上海金融市场体系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上海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一些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衍生品市场发展滞后,市场结构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二是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较低,国际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金融市场还存在一些分割现象,互联互通有待进一步推进。四是品种创新自主性受限,交易所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增强。五是市场组织自身活力不足,交易所治理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上海金融市场面临着来自海外市场的激烈竞争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金融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显著增强,境外金融中心积极开发基于我国基础金融资产的各类产品和业务,上海金融市场面临激烈竞争。

一是香港积极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二是新加坡相关品种影响力迅速提升。此外,伦敦交易所已向中国证监会提出开发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和期权类衍生品的请求;CME积极开展离岸人民币期货业务;纳斯达克OMX、南非和巴西等海外市场也都先后推出了人民币外汇期货合约。

有关对策和建议

(一)上海成立金融市场重大品种创新推进小组,充分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部级协调机制作用,推动建立市场导向的品种创新机制,加快推出一批重大创新品种

建议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下单独成立金融市场重大品种创新推进小组。该小组宜为常设性机构,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部际协调机制各组成部委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其主要工作任务包括:

一是积极推动金融市场创新品种上市审批机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产品上市审批的领域和边界,推动监管部门简政放权、主体归位,减少政府对微观金融活动的干预。

二是积极帮助上海金融市场开展重大品种创新,协调解决上海金融市场在重大品种创新时遇到的瓶颈问题。

(二)充分发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功能,探索在试验区内发展离岸金融市场,服务区内外各类外向型企业发展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上海加快改革创新,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依托。试验区是境内外资本、货物、信息联通的重要纽带,具有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特殊优势。

一是探索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成立上海货币交易所,开展外汇期货等离岸业务。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内推进贸易自由必然要求货币的自由,需要在区内推进汇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等配套改革举措。试验区内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将对区内外贸企业、相关制造业的经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可以借鉴美国等国家外汇期货市场发展经验,由中金所、外汇交易中心等单位合作,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成立“上海货币交易所”,针对试验区内的外贸、航运、外向型制造业以及境外相关企业实际需求,开展外汇期货交易。未来,随着离岸金融市场不断发展,“上海货币交易所”还可以推出债券和利率类的衍生产品,满足区内各类企业以及境外相关企业的多样化需求。

二是积极探索在试验区内开办区内企业和境外企业股份挂牌转让系统。可以充分发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放优势,积极探索在试验区内推进国际板建设。初期,可以采取场外市场方式,通过开办区内企业和境外企业股份挂牌转让系统,吸引符合条件的跨国企业在区内挂牌。待条件成熟后,由试验区内挂牌转让系统转板至上海证券交易所,最终形成在岸市场的股票国际板。

三是积极推进在试验区内建立市场导向性的金融创新机制。一方面,上海要积极争取有利的自贸区顶层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地赋予试验区内市场主体创新自主性,营造可以与香港和新加坡等金融中心相媲美的创新条件和环境。另一方面,推动在沪金融市场和大型金融机构在试验区内以子公司等形式开展业务,增强机构监管隔离性,进一步提高金融创新灵活性。

此外,可以积极争取跨境人民币清算中心等重要金融基础设施落户试验区,进一步增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贸易开放枢纽、资本流动枢纽、金融服务枢纽的竞争能力。

(三)积极呼吁推动在上海建立金融期货机构板市场

具体推进路径可以是:先由相关市场搭建衍生品电子集中交易平台,在平台上有序推出一系列标准化产品,为合格机构投资者提供包括股指类、利率类、外汇类在内的各种产品的交易、清算服务。

(四)进一步推动上海基础金融市场创新发展,不断提升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效率和效果

一是积极推进多层次股票市场建设,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继续推进上海蓝筹股市场建设,加大跨市场、跨境ETF等产品创新力度,扩大融资融券、大宗交易等创新业务范围,牢固树立股票市场主板地位。适时推出国际板,吸引跨国企业来沪上市,有效增强上海金融市场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加快发展上海股权托管交易市场,支持其发展金融综合服务,打造股权交易平台、LP份额交易平台、金融理财产品交易、收购兼并平台、银行融资对接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的融资服务。

二是大力发展上海债券市场,优化我国直接融资结构。积极推进改变“大股小债”格局,充分发挥上海债券市场各项功能,不断提升债券融资在直接融资中的比重。继续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积极拓展商业银行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继续推进债券质押、报价回购和约定购回等创新交易方式。

三是稳步推进上海货币和外汇市场建设,促进上海成为人民币产品价格中心。继续扩大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参与群体,结合人民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进展,推进银行间货币市场和交易所回购市场互联互通,继续推动外汇市场品种创新,不断增强Shi—bor、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等关键价格的全球主导地位。

海外市场发展篇(7)

导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经济和政治环境都发生了变化,新型的知识经济时代导致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有了新的特点,这些外在环境都对我国石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要求,要求我国的石油企业只有全方位开发国际市场,在国际的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寻求新的渠道,才能实现我国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石油企业应加速“走出去”的步伐,采用跨国经营战略,全力开发海外市场,与国际著名石油公司竞争。石油企业在开发海外市场的过程中,由于起步晚,要针对遇到的问题,认真分析,亩提高海外市场开发能力。

1石油企业海外市场开发存在问题

1.1企业机制不灵活

石油企业多为国营性质,在海外的市场缺乏自主经营权,工作人员不能因时制宜地根据突发状况做出灵活的决策,而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很多有严重的官僚作风,大大制约了石油企业的海外发展。同时,由于石油企业重组后容易有产权、责任问题混淆,企业的奖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没有很好地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影响了工作效率。此外,石油企业在开发国际市场的行为上,还处于圈地为营、单独奋战的状态,石油企业海外开发方面的国家政策导向和扶持也很缺乏,石油企业在海外扩充发展的统一协调机制也不健全,影响了石油企业在海外市场进行开发的整体效益。

1.2石油企业技术能力不足

我国石油企业有些部分的专业技术和设备能力基本处于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总的说来,在国际上,还是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比如成套技术的形成率低、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技术开发能力落后等,特别是前沿技术与国际上的石油公司存在很大差距,不能涉足到国际先进的前沿技术,甚至对其不甚了解;石油企业还多以生产实用这个目标引进技术,企业技术发展动力不足,大大妨碍了企业自身技术能力的提高,特别是没有学习到技术改进方法,就无法在海外市场开发技术。

1.3开发国际项目经验不足

开发海外市场的石油企业,需要一定的海外项目操作经验,在获得项目的信息后,对海外项目施工现场勘察不足,对项目所在地环境不够了解,也缺少分析,缺乏投资收益的观念,投标时,一般是根据国内提供的项目参数,市场报价也全凭经验,容易产生漏项、错项,或对海外项目的标书不够理解透彻,导致市场报价过低。

1.4石油企业内人才匮乏

石油企业内人才匮乏成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大制约了海外市场的开发能力。企业内虽有相当部分各专业各级别的人才,但对于海外市场开发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第一,石油企业的人才结构存在问题,企业内技术人员占了很大比例,然而,国际商务、专业法律的人才人员相对不足;第二,企业内人才的知识层次有一定缺陷,很多资深的技术人员不能熟练掌握英语,企业内亟需既懂技术、外语、又懂商务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些都制约了石油企业海外市场开发中跨国经营的纵深发展。

2提高石油企业海外市场开发能力的策略

2.1提升管理机制

我国石油企业要开发海外市场,应建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组织形式,打破国有经营的行业垄断,强化玉国际化的石油公司、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建立起工、贸、金合一的大型石油股份公司,建立起国际规模,从而获取较高的规模、结构、协同效益,增大国际竞争力。此外,石油企业间应加强协调统一,组织起战略联盟,共享资源,开发海外市场。此外,政府部门可成立海外市场开发的咨询机构,帮助企业跨国经营业务的开展。石油企业应根据国家政策,重点策划地区和市场,最大减少石油企业海外市场开发的风险。

2.2切实加强技术创新管理

技术管理是企业竞争的要点。石油企业要抢占海外市场、寻求发展,就要发展技术。石油企业应调整和创建企业内的技术创新战略,首先,要做到高度强化科研投入;其次,科研应紧密结合生产并注重与科研协作;第三,密切关注国际石油公司的技术创新发展战略,从而准确地做好技术方面的超前研究;最后,要注重海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工作,同时,要对对引进的技术的进行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为开发海外市场做好准备。

2.3做好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石油企业的海外市场开发,是投入及风险高且周期长的工作。因此,要做好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及综合的评价。石油企业在海外市场开发中,主要有政治、经济和资源风险,因此要在那些政治稳、市场成本低、油气资源可供程度高的国家地区,首先可选具有石油跨国经验丰富的评估机构,研究并制订出一套先进、定量、科学的综合评价法,对石油项目进行前期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及论证,从而有利于做出选择。针对风险收益率达不到预定标准的地区和项目,绝不投资和冒险。

2.4培养合适的海外市场开发人才

培养合适的海外市场开发人才,首先要建立吸纳人才的机制,其次进行选拔和培训,吸收优秀人才,全方位、多层次对人才开进行发,培养适应开发海外市场的复合人才。石油企业应结合实际,重点培养具有专业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具有商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和经营管理高级管理人才。此外,石油企业应认真组织对员工的培训,既可以专家授课的方式,也可直接对涉外人员进行脱产学习,或有计划地选派人员到境外公司、项目组、办事处锻炼。

2.5加强海外石油通信开发

建立石油海外卫星通信站,使得石油卫星通信网覆盖全球,将为中国石油“走出去”战略提供强有力的通信保障。新的卫星系统开通后,整个网络可覆盖全球。海外网络建设时,将国内与海外区域网络中心建设进行连接。中国石油各海外业务单位可通过已经建成的中国石油海外卫星通信网接入中国石油内网,进行数据传输、网络电话、视频接入、电子邮件及OA办公等。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石油企业海外市场的开发中,应做好策略的制定和研究,从而实现海外市场营销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孙彦彬.提高我国石油企业海外市场开发能力的对策[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06(06)

[2]傅兆玺.中国对外石油投资问题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

海外市场发展篇(8)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428(2010)11-0059-04

2010年7月25日,由中国金融学会指导,上海市金融学会、上海金融学院、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University)、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University ofMissoual-St.Louis)、美国道富银行信托公司、德国德意志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合办,上海金融学院承办的第五届2010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论坛在中国上海举行。论坛围绕“金融市场发展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这一主题展开了广泛交流和热烈讨论。

一、金融市场发展的环境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以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为重点,这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定位和优势决定的。上海应如何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深化“市场体系”内涵?如何完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制度环境?如何构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和谐生态发展环境?与会代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

上海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认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既是上海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更是上海必须承担的国家战略。上海的优势不在于金融资源的总量,而在于金融市场。上海的金融市场门类相对齐全,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以完善金融市场为核心,把个人交易活动更多地吸引到上海,提高上海对全球金融资源的定价能力。是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中心工作。同时,环境建设是金融中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针对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切实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出台引导性政策和针对性措施;要完善金融发展的生态环境。主要是引进和培育会计、法律、评估、咨询等各类专业机构,充分发挥金融审判、检察、仲裁等机构在维护机构秩序、保障投资者利益方面的作用;要强化政府在金融教育、人才培养、品牌提升、文化建设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职能,为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优良的软环境。

上海金融学院副校长吴大器认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会计体系建设密不可分。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必然与较高的全球会计地位相匹配。一方面,我国目前的全球会计地位并不高,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加强会计体系建设是刻不容缓的。为此,应在发挥好会计对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所承担的基础责任的同时,也应要求会计在提升功能和效率上有所作为;另一方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也给会计理论与实务界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以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为契机所开展的会计生态系统建设,就是要实现会计从基础职能到多层功能的转变,实现会计准则形式到会计准则运行效率的转变,实现会计与金融相互关联到两者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转变。

国家开发银行顾问刘大为认为,金融制度创新构成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价值。金融业的改革发展。必须紧紧地服从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客观需要。尤其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调节体制的转变过程中,任何金融创新都离不开服务实体经济客观需要这个总目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必须服务和服从实体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注重通过市场化的办法进行一系列的信用和制度建设,这既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突破口。又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真正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变革和跨越式发展,金融业的改革发展才能获得成功和可持续增长,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才可能是健康和可持续的。

上海金融学院朱文生博士认为,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配套改革的角度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应始终是与领导体制、机制的优化及放松管制相对应的。同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领导体制、机制优化方向应该是市场化的。其途径主要应该有:一是行政区划优化;二是金融监管领导体制、机制优化;三是应对隐性层面挑战,优化领导体制、机制。

上海金融学院肖本华博士认为,上海已经建立的金融市场体系并没有成为完全市场化运作的金融市场,是一种典型的“行政主导型”市场,交易功能较强而其他功能较弱:各金融市场分属不同行政部门管理。缺乏内在关联,各金融市场之间资金缺乏流动,价格几乎没有关联。同时,金融产品的类型、数量、价格存在行政管制。市场参与主体有限,导致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能有效发挥,市场竞争格局不能形成。为此,首先。要发挥政府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推动作用,推动模式应从行政主导型向政府引导型转变;其次,要制定国家层面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选准突破口;最后,中央政府和上海市应高度重视上海的软环境建设,在软环境建设中应把法制环境和金融监管环境作为建设的重点,应审慎地放松有关的金融监管,完善金融税收环境。

二、金融市场发展路径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目前,上海已基本具备了金融要素市场的主要内容,涉及到黄金、证券、期货、债券、外汇等多个市场。如何利用上海的优势,有方向有目的地发展金融市场,找准发展金融市场的路径和渠道,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则成了与会代表积极讨论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认为,扭曲的金融机构不利于金融发展,不利于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我国金融发展中的一大弊病是间接融资比例高企,直接融资严重偏低。2008年以来的国家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目前,国家针对这一问题采取的大力发展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等正规的场内市场仍不足以解决金融结构扭曲的状况。当前,应当瞄准新的领域,找准增长点,有方向有目的地发展金融市场。为此,上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一是要大力发展场外交易市场;二是要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三是要大力发展金融租赁。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吴晓球认为,资本市场的大发展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关键。资本市场是当前社会最重要的财富管理方式和最重要的资产配置方式。今天的国际金融中心已不再仅仅是货币交易中心,更重要的是资产交易中心和财富管理中心。从居民资产配置理论角度来讲,当财富总量和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人们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就会超越静态意义上的资产安全性的要求,希望提供增值、避险、组合和一体化金融服务。尤其是对存量财富的管理和资产配置需求最为迫切。因此,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具备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的功能,才能促使本国货币的清算功能向储备功能的转变。可以说,没有资本市场的大发展,人民币要实现国际重要储备货币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同时,资本市场还是配置风险、管理风险的最佳方式,是一种风险分散和转移机制。中国要成为国际金

融中心,还需要在规模、结构、资源配置、财富管理、风险管理、全球地位等方面有进一步发展。为此,第一,资本市场总量规模还应进一步扩大;第二,资本市场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建立与股票市场规模相近的企业债券市场,以弥补企业融资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并为投资者创造风险相对较低的投资品种,优化资本市场的风险结构;第三,不断优化中国资本市场中的产业结构、实现投资工具的多样化,以加强资本市场的风险配置功能和财富管理功能;第四,允许国际投资者自由投资中国资本市场、允许外国优质企业在中国上市,真正实现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只有如此,才能使中国资本市场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场,才能成为与中国实体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新的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金融学院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顾问李豫认为,中国应当适应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要,建立中国金融市场与欧洲金融市场的直接联系,尽早引进欧盟外汇市场、债券市场有关产品,为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交易、投资、风险管理平台和产品。同时。为缓解外汇集中于国家的压力,国家应鼓励企业和居民持有和投资外汇,实现财富币种的多元化,实现“藏汇于民”。同时,他认为,建立与欧洲金融市场直接联系途径的一个选择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所属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与德意志交易所集团建立类似CME模式的合作,使中国人民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以及中资金融机构和企业可以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的平台上直接交易德意志交易所集团提供的欧元债券和场内的汇率利率期货期权等产品。

美国道富银行信托公司执行副总裁柯・杰瑞认为,中国应积极培育基金业的后台服务产业。在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后。中国的基金行业将进入一个快速扩张时期,并进一步融入到国际市场,中国基金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一个成熟的服务外包市场。与美国的基金产业以市场为主导、政策为辅助的发展模式不同,中国基金产业早在成立初期,就受到较为严格的监管,产业的演化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管层的规制和引导。目前。法律法规的缺失已成为制约后台业务外包发展的瓶颈。中国应当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后台业务外包的范围,理清承包方和发包方的权责,借鉴国际经验,培育后台服务产业,为基金行业的持续繁荣提供有力的支持。在未来的几年里,随着监管法律的完善,基金后台业务外包提供商将会不断涌现,资产服务业会作为一个新的行业出现。而集中式的后台业务处理模式也将成为中国基金公司的主流业务处理模式。

申银万国证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单豪杰博士和马龙官博士认为,在上海的金融市场中,证券市场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发展证券市场最有助于金融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这是由它的性质决定的;其次,现代经济发展也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而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恰好能满足这种需要;第三,现代金融的发展是以金融创新为核心的,而金融创新主要是以证券市场创新为龙头。因此发展证券市场带动其他市场的发展是当前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一个新的思路,它能够带动法律制度、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发展。面对当前的约束。上海证券市场的发展应该要以国际化作为当前的重要内容。从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来看,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特别是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是一个金融中心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上海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推进证券市场国际化便是当前一项较好的战略选择,这也是促进制度完善和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

三、人民币国际化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2009年4月《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明确了上海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在此次论坛中,关于人民币国际化路径、进程、方式和方法等问题也成为了与会代表热烈讨论的焦点之一。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认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与扩大人民币境外使用相辅相成: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发展人民币市场、推动人民币“走出去”的重要战略部署,而扩大人民币使用则将有力夯实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第一,稳步推动资本项下和金融市场开放,积极构建人民币回流的国际投资池;第二。积极推进与扩大人民币境外使用相适应的上海外汇市场发展。为此。一是积极推出各类避险交易工具,完善外汇市场的功能和体系,大力拓展外汇远期和掉期交易,适时推出外汇期货期权交易,争取掌握人民币定价主导权。二是积极创造条件,扩大上海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的规模,扩大银行间即期外汇交易主体范围,增加银行间市场交易模式,丰富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品种,提高外汇市场的竞争程度和活跃程度。三是完善外汇交易做市商制度,提高欧元、日元和港币对人民币交易的流动性;第三,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放宽对跨境交易活动的限制,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为此,一是进一步放宽境内机构对外直接投资的限制,支持企业“走出去”。二是探索利用外资的新方式,逐步放宽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在境内投资的限制。三是拓宽境内外汇资金的投资渠道,允许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在境外的证券市场进行投资。四是深入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工作。五是在继续推进跨国公司外汇资金管理方式改革的同时,积极配合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探索发展离岸金融业务,引导外汇资金双向合理流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殷剑峰认为,就人民币国际化乃至中国融入金融全球化进程的成败而言,放松管制是推动国内资本市场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基础。目前,为了顺利实施人民币的国际化和资本项目的有序开放,迎接第二个全球化阶段,在放松管制、积极推动国内资本市场发展和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同时。应该充分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和香港中资金融机构的重要作用,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同时,立足香港中资金融机构,发挥QDII和QFII的战略作用。为此,第一,培育香港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第二,继续推动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同时,以QDII和QFII为手段,以香港的中资金融机构为依托,稳妥、有效地推动资本项目开放。

上海金融学院李豫认为,人民币已初步具备成为地区和世界范围强势货币的经济基础,人民币国际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现阶段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就要同时推进国际和国内两个金融市场建设。一方面,在国际上为人民币国际化拓展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在国内全力推进以金融市场建设为核心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快建立开放的外汇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离岸市场等金融市场体系,推进人民币汇率利率市场化,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四、中国资本市场现状与发展热点问题探讨

中国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沪深两市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值市场,中国也成为名符其实的资本大国。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走强,法律体系的不断

健全,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将带动理论和学术界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广泛和深入研究。本届论坛上,众多海外专家学者也针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和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

英国阿伯丁大学的JingChen,Roger BucklandJulian Williams三位专家学者认为,2001年后中国政府对资本市场的规制改革,实际上是对中国B股市场资产所有权的放松管制,它对中国和香港资本市场结构的自发调整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使中国和香港资本市场的长期联系更加稳定,而且也使得两市场间的相关性和传导机制更趋收敛。这些结构性变化必将为两市投资者带来更多的套利机会。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OscarVarela教授和Duc Anh Ngo博士认为,中国GDP排名世界第三。目前中国上海和深圳股票市场正尝试着私有化改革,随着市场效率和透明度的逐渐提高,必将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同时,他们认为,中国的股票市场是有效的,美国基金管理者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时机选择问题不仅是无效的,而且还会影响市场的绩效。尤其是对上海的B股市场。

海外市场发展篇(9)

一、上海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

上海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是贸易地位的发展起步主要是从南宋时期开始的,沿黄浦江码头形成了商船云集的局面;元朝开始这里设立行政县,一直发展到明朝成为国家的纺织与手工业中心,清朝其国际贸易在上海兴起,政府在此设立了海关,成为当时国内的国际商埠。鸦片战争以后,根据《南京条约》规定,上海成为通商口岸,沦为殖民地,国外资本基本上垄断了上海及其周边的手工业,但是这也才客观上给上海带来了先进技术与经验,促进了上海工业、商业与对外贸易的发展,从此,上海走上了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新中国建立以后,上海虽然成为国内工商业中心地位没变,但国际贸易基本上停滞,其中心地位让位于香港及南亚中心城市。改革开放成为上海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历史转折点,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重新成为一个国际化的贸易、金融中心。期间可以概括为几个阶段:一是探索转轨时期,从1979-1991年,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搞活经营,推进外贸经营承包制度;二是1992-1999年,国务院开始开发浦东地区,邓小平南巡讲话,上海继续放开步伐,外贸取得了快速发展;2000年以后,我国加入了WTO,上海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发展规模、运行质量、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进入建国以来发展最快、最好的阶段。其中的2008年,上海外贸进出口3 321.38亿美元,为2000年的6.07倍,年均增长25.3%;其中出口1 693.50亿美元,进口1 527.88亿美元,分别为2000年的6.68倍和5.20倍,年均分别增长26.8%和22.9%。

二、上海国际贸易发展的今天

2010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连续六年保持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口岸进出口货物总额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空运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2/3,其中全国70%的航空货运量经由上海口岸中转。2010年上海金融业经济总量为1931.73亿,全国近70%的外资法人银行总部位于上海,资产占全国外资法人银行的85%。2011年3月伦敦金融城最新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中,上海以694分与东京并列全球第五。

“十一五”期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于全国城市前列,商品销售总额位于全国城市第一,关区进出口总额约占全国四分之一。目前,上海外贸相关行业吸收就业400万人,外资企业吸收就业290万人。2010年,外贸相关企业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额1/3左右,商业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额19.1%,商业对全市税收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3.6%。2010年,上海本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688.7亿美元,上海关区进出口总额6846.5亿美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近1倍;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6.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906.9万标准箱,均居世界第一位;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2005年的324.8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046.7亿美元,年均增长26.4%,占全国比重达到28.9%。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本市出口46.5%,机电产品出口占本市出口72.6%,分别比2005年提高3.9个、6.1个百分点。如今,上海的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出口额之比为35.0∶55.5;美国、欧盟、日本和香港等传统市场占到上海商品出口的64%,对东盟、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出口比重也在逐步提高,东盟已成为上海第四大贸易伙伴。

不过,与国际一流贸易中心相比,上海存在着很大差距。服务业增加值仅有香港的四分之一、东京的十分之一,社会消费品零售规模和商品销售总额不足纽约的六分之一。另外,除了铜的价格,其他大宗商品基本没有体现定价话语权。在国际商业购物中心、商品货物流通中心与贸易服务中心方面,民族商业的品牌化、连锁化、信息化、国际化远远不够。由于自身的外贸运营能力不足,国际“中转贸易”份额很低,商品大流通体系尚未很好建立。尚未形成真正具有集聚力和辐射力的网络核心优势,贸易集散功能还在低水平徘徊。商检、报关、货代、理赔、会计、物流等服务行业的发展不足;与国际贸易有关的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会展经济、楼宇经济、虚拟经济、旅游经济、电子商务、采购中心、展贸平台等多元经济和衍生产业的发展不够。在实行国际通行惯例和规则、健全的经贸法规和商务信用的国际贸易制度建设方面,以及国际贸易的人才培训、教育方面,都存在不少瓶颈。

三、上海国际贸易发展的未来

未来,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优化贸易结构,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坚持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举,提高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大力拓展口岸功能,加快口岸贸易的发展;积极推进“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对外经贸交流与合作;努力营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际通行规则、繁荣有序的对外贸易良好发展环境。

未来,上海服务型外贸建设的重点工作是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重点是建立五个部级中心,包括建设上海海外营销服务中心,展示本地外贸产品、推广自主品牌,拓展海外新兴市场;建设上海国家设计与贸易促进中心,提高出口产品高端设计和营销能力;建设上海进口产品中心,聚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贸易主体;建设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中心,促进上海成为国际技术服务贸易的主要平台;建设国家汽车及零部件交易中心,打造跨国汽车采购、交易和定价平台。

海外市场发展篇(10)

一、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渊源

上海和香港作为远东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最初都与英国在华的经济渗透相联系。抗日战争前的上海及由英国控制的国际租界的历史与香港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历史是一脉相承、并行发展的。

20世纪初,上海已经是中国沿海最大的商业城市和国际航运港,香港也发展成为中国第二个最重要的国际口岸。20世纪30年代,上海曾经是远东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全国金银、外汇市场的中心和货币发行枢纽。鼎盛时期,上海是80%的全国性银行的总行所在地,也是世界第三大股票市场,交易规模仅次于纽约和伦敦。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许多商界、政界人士纷纷迁往香港避难,他们带去的资本、技术、机器、技术工人和国际贸易关系,对战后香港工业的发展和经济的起飞做出了重大贡献。香港在20世纪上半叶一直是名列第一的亚洲国际银行中心。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将其亚洲的重心转移至日本,英国将其亚洲的重心放在中国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香港和新加坡同时面临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良好机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是一种自然发展的过程,这与香港没有中央银行、政府不介入经济活动的传统密切相关。起初,香港政府采取消极不干预的态度,既不愿撤销跨国银行外币存款利息税,又不愿发放外资银行执照,这使得香港金融业的发展比同期新加坡逊色很多。后来,香港政府变消极不干预为积极不干预,鼓励外来投资、取消外汇管制、实行港币汇率自由浮动、开发黄金市场以及取消外币存款利息预扣税等措施均大大推动了香港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

新加坡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取得独立后,立刻将建立离岸金融中心作为追求的目标和规划的重点,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首先要归功于1968年设立的亚洲美元市场,从此开创了新加坡模式的离岸货币业务。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放宽外汇管制、放松外资银行经营限制、采取更为开放和自由的金融改革措施,创立了具有特色的亚元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离岸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等,使其迅速发展成为亚洲公认的国际金融中心。

中国进入计划经济时期后,金融业功能和金融市场逐步退化,上海完全从国际金融中心的世界舞台上退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开始重建,随着一系列金融改革在上海先行先试,上海首先奠定了国内金融中心的市场基础,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提出使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意义日益凸显,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加快推进阶段。

二、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现状

(一)上海城市经济发展近年来快速赶超新加坡和香港

从城市规模来看,上海明显超过香港和新加坡。目前,香港拥有陆地面积1104平方公里,人口722万人;新加坡拥有陆地面积716平方公里,人口543万;上海拥有陆地面积6340平方公里,人口2500万人。

从经济总量来看,近年来,上海迅速赶超香港和新加坡。数据显示,上海地区生产总值(GDP)于2007年超过新加坡,之后于2009年超过香港(图1)。2013年,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的GDP分别为2737.38亿美元、2929.47亿美元和3543.1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9%、4.1%和7.7%。可见,上海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增速都远远超越了香港和新加坡。

从经济结构来看,三地经济增长均主要由第三产业带动,金融业在三地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的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5.67%、11.44%和13.07%。

图1 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经济总量比较

从对外开放程度来看,香港和新加坡的经济对外开放程度明显高于上海。2013年,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的进出口总额②分别为9836.46亿美元③、7758.99亿美元和4413.98亿美元,分别相当于同期本地区生产总值的359.34%、264.86%和124.58%。2012年,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的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4金额分别为745.84亿美元、566.51亿美元和159.5亿美元。

(二)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在金融业发展方面各有所长

下面将主要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以及外汇市场等方面详解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水平。

1.香港银行业发展规模及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上海银行业资产规模已明显超过新加坡。香港是国际性银行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全球最大100家银行,近70家在香港开展业务。香港银行体系的特点是实行三级制,即由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和接受存款公司三类银行机构组成。截至2013年末,香港共有银行业认可机构201家,其中,在香港境外注册的认可机构143家,占全部认可机构的比例达到71.14%。香港银行业资产总额169434.54亿港元,同比增长14.03%,其中,外币资产111411.90亿港元,占银行业资产总额的65.76%。客户存款余额91780.06亿港元,同比增长10.63%,其中,外币存款47870.50亿港元,占全部客户存款的52.16%;贷款及垫款64573.85亿港元,同比增长16.00%,其中,外币贷款28509.57亿港元,占全部贷款的44.15%。香港银行业的重要性不仅可以从其庞大的规模反映出来,更重要的是其在区内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香港完善的银行体系,使得其服务可远远超出香港本土。

新加坡的银行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999年5月,新加坡金融监管局发表政策声明,提出开放新加坡银行业,标志着新加坡银行业开始实施改革。通过逐步开放和集中,新加坡银行业的对外开放程度明显提高。2013年末,新加坡共有银行机构177家⑤,其中,外资银行机构119家,占全部银行业机构的比例达到67.23%。新加坡银行业资产总额9472.30亿新元(2013年三季度末),同比增长4.9%。客户存款余额5375.72亿新元,同比增长3.61%,其中,外币存款67.66亿新元,占全部客户存款的1.26%;贷款余额5741.78亿新元,同比增长17.01%。

中国于2001年12月成为世贸成员国,就银行及金融服务业作出的承诺已于2006年前分阶段全面履行。按照入世承诺,政府于2006年12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随着外资银行市场准入以及业务门槛的逐步降低,作为国内金融中心的上海在银行业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2012年末,上海市共有银行业机构510家⑥,对应银行业法人机构69家,其中,外资法人银行22家,占全部法人银行的比例为31.88%。2013年末,上海市银行业资产总额9.8万亿元,同比增长8.39%。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9256亿元,同比增长8.58%,其中,外币存款4218.85亿元,占全部存款的6.09%;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4358亿元,同比增长8.03%,其中,外币贷款4609.33亿元,占全部贷款的10.39%。

因此,银行业方面,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对外开放程度,香港均好于新加坡和上海;而尽管目前上海的银行业资产及存贷款规模已经超过了新加坡,但新加坡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要明显好于上海。

2.香港和上海的证券市场总市值分列全球第六和第七位,市场规模及交易活跃度均明显高于新加坡。香港证券市场从最初成立股票市场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目前,香港联交所是亚洲第二大证券交易所,交易品种包括股票市场、衍生工具市场、基金市场和债券市场。近年来,香港证券市场规模逐年大幅攀升,交易品种日益丰富。根据世界交易所联合会的统计,目前,香港证交所的总市值在世界各大证交所中排名第6位,亚洲排名第2位。

上海证券市场起步较晚,上交所成立于1990年,经过22年的快速发展,目前上海证券市场已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基础设施渐趋完善,规范程度不断提高。目前,在上交所上市的证券包括股票、债券、基金和权证四大类,通过多年的积累,上交所总市值在世界主要交易所排名连续攀升,目前,上交所总市值在世界各大证交所中排名第7位,亚洲排名第3位,仅次于香港。

证券市场是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973年5月24日,其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的新加坡经纪人协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加坡证券市场已经成为亚洲主要的证券市场,其中,外国公司在新交所上市公司中占比近四成,这使新交所成为亚洲最国际化的交易所和亚太区首选的上市地之一。目前,新交所总市值在世界各大证交所中排名第22位,亚洲排名第十位。

截至2013年末,香港、新加坡和上海证券市场分别拥有上市公司1643家、776家和953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1553家、479家和953家;上市债券数目分别为403支、1552支和1458支。证券市场总市值⑦分别为31007.8亿美元、7444.1亿美元和24969.9亿美元;年累计股票交易额分别为13233.73亿美元、2809.26亿美元和37311.29亿美元。

图2 2013年末世界主要证交所总市值

对比可见,股票市场方面,香港和上海的市场规模、交易额以及市场的活跃度均明显高于新加坡,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年累计股票交易额甚至已经超过了香港;债券市场方面,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债券市场的总规模在整个亚太地区占比有限,与新加坡相比,香港的债券市场发展相对落后,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香港债券市场的发展一直相对落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港元跟美元挂钩,大型企业通常会选择通过成熟的美元债券市场集资;另一方面是香港政府一贯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很少因一般财政需要而发行公债。因此,香港债券市场相对于其银行市场和股票市场略显薄弱。

3.香港和新加坡的保险市场在亚洲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上海保险业的发展空间较大。根据《中国保险年鉴2013》统计,2012年,全球保费收入累计4.61万亿美元,扣除通胀因素较上年增长2.4%。其中,北美、欧洲和亚洲的保费收入占比分别为30.21%、33.28%和29.19%。

香港是亚洲主要的保险中心,近年来吸引了不少全球顶级的保险公司来港开展业务。2013年末,香港共有155家获授权的保险公司,其中92家经营一般业务,43家经营长期业务,其余19家则经营综合业务。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公布的统计数据,2012年,香港保险业的毛保费收入2633亿港元,同比增长12.7%。其保险深度为12.90%,保险密度为36806港元。以人均保费计算,香港在全球排名第七,亚洲排名第二,仅次于日本。

新加坡是东盟国家中保险市场规模最大、总体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也是亚洲再保险中心和离岸保险经营中心。新加坡保险市场体系比较完善,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及配套附属机构一应俱全。截至2013年末,新加坡保险市场共有注册保险公司168家,其中,直接保险公司76家,再保险公司30家,专属自保公司62家。截至2012年,新加坡保费规模达到220.80亿美元,保险深度为6.03%,保险密度为3362美元,分别位居亚洲第6位、第5位和第4位,世界第28位、第22位和第18位。

图3 主要国家或地区保险业发展状况对比

尽管目前中国的总体保费收入位居全球第五、亚洲第二,但因为其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保费收入仅为178.9美元,排名世界第61位、亚洲第17位。上海市的保险市场规模及发展水平在国内主要城市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截至2012年末,上海市共122家保险公司和6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保费收入规模820.64亿元,同比增长8.97%;保险密度5983.41元,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保险深度4.25%,仅次于北京,位于全国第二。尽管上海保险市场体系的构成及其发展在国内名列前茅,但与区内的香港和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后续发展潜力较大。

4.新加坡外汇市场发展较为成熟,日均交易额大幅领先于香港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离不开发达的外汇市场,香港和新加坡的国际性外汇市场都是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尤其是新加坡70年代初亚洲美元市场的成立,成为新加坡金融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多年来,新加坡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额一直领先于香港。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每三年一次的调查(2013),新加坡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额⑧为3830.75亿美元,在主要国家中排名第三,排在英国和美国之后,其中,外汇掉期的日均交易额在各类交易工具中最高,占比为45.11%。香港外汇市场的日均交易额为2746.05亿美元,在主要国家中排名第五,位于英国、美国、新加坡和日本之后,其中,外汇掉期的日均交易额占比为63.41%。

图4 主要国家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额对比

相对于新加坡和香港,上海的外汇市场起步较晚,1994年,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上海成立,虽然近年来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但总体水平依然远低于新加坡和香港,根据国际清算银行调查数据,中国外汇市场的日均交易额为442.51亿美元,约为新加坡的1/9、香港的1/6。

新加坡、香港和上海的共同之处在于,三地的本币都不是国际外汇市场的主要货币,美元是其外汇市场交易的主要币种,BIS调查数据显示,三地与美元相关的外汇交易占其全部外汇交易的比重分别为91.52%、96.13%和93.67%。

三、香港、新加坡和上海深化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优势和劣势

前面的对比清晰的展示了三地在金融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事实上,金融业的发展既受经济全球化下各经济体增长模式和生产组织方式的影响,同时也与金融管理制度和法律体系密切相关。前者体现为“需求跟随”效应,即产业部门发展导致金融部门适应性发展;后者则表现为“供给引导”效应,即通过一系列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价值创造能力。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简单分析三地深化金融中心地位的优劣势。

(一)香港的优劣势分析

优势

1.香港最大的优势在于经济高度自由化。香港采取的是高度统一的自由集成型金融模式,货物和资本进出香港的自由化政策为跨国银行和境外资本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2.天然的区位优势为其金融业发展提供了源动力。一方面,香港位于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核心位置,增强了经济金融的活跃度;另一方面,内地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逐步推进有助于深化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3.健全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为香港营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作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一直以来,香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基本适应国际金融业发展的管理体系,有助于金融机构间的良性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自由的就业政策和优厚的收入待遇吸引大量金融高端人才集聚。香港拥有亚洲最好的大学,此外,特区政府十分注重提高教育水平、加强职业训练和广招优秀人才,为金融业的创新发展和高效运作提供了智库保障。

劣势

1.国际环境变化对香港金融业的影响较大。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国际化的港口城市,其市场敏感性较强,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境外资本的进出均会影响香港金融业的稳定。

2.香港的金融监管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历史并不太长,与伦敦和纽约相比,金融业发展仍不够全面,其金融监管制度仍需不断完善、创新,以保证金融业的稳定、均衡发展。

(二)新加坡的优劣势分析

优势

1.金融立国战略是新加坡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保障。新加坡是政府推动型国际金融中心的典型代表,自建国以来,政府就利用其作为国际贸易港的有利条件,不断推出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和税收优惠等各项政策,着力发展金融市场。

2.亚洲美元市场是新加坡发展金融业的独特优势。新加坡地处欧亚非三洲交通要道,时区优越,一天24小时都同世界各地区进行外汇买卖,直接同纽约的CHIPS系统和欧洲的SWIFT系统连接,货币结算十分方便,资金流动畅通无阻。

3.财富管理业是新加坡极具潜力的重要金融领域。近年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不断调整和强化引资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全球众多私人银行和国际投资机构来新加坡设立总部或开展业务,使新加坡成为除瑞士之外,全球排名第二的财富管理中心。

劣势

金融市场的综合性能有待提高。目前,新加坡金融业在外汇市场、债券市场以及财富管理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域竞争优势,但在市场总体规模以及交投活跃程度等方面明显落后于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

(三)上海的优劣势分析

优势

1.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近年来,国家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各种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为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雄厚的实体经济背景是上海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支撑。中国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国内经济来看,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地带,而上海已成为长三角的经济龙头,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上海是中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最佳候选城市。

3.上海已经具备完整的“金融产业链”。当前,内地主要金融市场已经落户上海,吸引国内外众多机构投资者云集,促使上海金融中心形成了逐步扩充和自我完善的内在发展机制,其外部效应和规模效应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并增强市场竞争力。

4.成熟的商业环境和基础设施有助于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与内地其他城市相比,上海的商业环境更接近国际大都市的标准和水平,吸引许多外资金融机构落户上海。与此同时,上海的物流、信息、人才和技术在国内均处于领先地位,为上海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奠定了基础。

劣势

1.人民币不完全兑换是影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制度性约束。货币自由兑换是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条件,近年来,中央政府有计划、分步骤推进资本项目开放,随着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细则的逐步出台,资本项目开放成为市场期待的热点之一。

2.缺乏全球性的支付清算系统。尽管上海已经拥有了众多的全国性金融要素交易市场,但却尚未成为支付清算枢纽,金融市场之间托管和结算系统的分割比较严重,与境外的一些外币交易尚未实现实时清算,制约了上海金融市场的深度发展。

3.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仍显不足。目前,上海只有股票市场在全球排名靠前,其他金融市场无论是规模,还是交易额均明显落后于香港和新加坡,金融交易所涉及的主体及业务品种的国际化程度不高。

注释

①概念来自维基百科“国际金融中心”词条。

②数据来源:香港政府统计处、新加坡统计局、上海统计局。

③(1)本文中相关折算汇率如下:1新加坡元=0.81887美元,1港元=0.12918美元(2012-12-31);1新加坡元=0.79161美元,1港元=0.12897美元(2013-12-31)。(2)汇率数据来源:http://cn.exchange-rates.org/。

④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⑤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财务公司、货币经纪公司。

海外市场发展篇(11)

一、引言

离岸金融市场的出现改变了金融市场的格局,其资金来源和运用大大超过了传统国际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是反金融管制、追求金融自由化的产物,离岸金融市场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将遍及全球的境外货币、资金供求者联系起来,其货币流量之大和对国际经济影响之深是任何一国的国内金融市场和其他类型的金融市场无法比拟的。离岸金融市场是各国银行业突破国民属性,适应新技术革命时代世界经济发展对金融手段的需要而进行的重要的金融创新。

离岸金融市场产生于特定经济区域对离岸金融服务的需求。2011年1月4日国务院在《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积极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探索开展离岸金融业务试点。在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推进以金融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认为应该立足海口综合保税区,探索发展离岸银行业务、离岸保险业务、离岸基金业务,推进金融业务创新,并以此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国际化进程。

二、海口综合保税区的建设背景和发展情况

海口综合保税区于2008年12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继国务院批准设立洋浦保税港区后,海南又一个由海关监管的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便捷的特殊经济区域。海口综合保税区是海口保税区转型发展、区位调整升格获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开放层次更高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1992年10月,海口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区域已形成了以生物制药、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和机电加工为支柱的四大产业群,对带动海口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海南省、海口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为解决园区功能定位与城市发展规划的矛盾、区港分离和发展空间不足的三大问题,经海口市、海南省政府报请国务院批准,海口保税区区位调整至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并转型升格为海口综合保税区。

综合保税区作为海关保税监管体系的最高形态,连接国内外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在发展口岸物流、保税物流、保税加工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贸易、金融、信息、研发、设计、展示等辐射集聚效应强的现代服务业入区,是对国际自由贸易区功能的进一步探索,存在离岸性质资金流的进出和停留以及相应的结算、融资、保值避险等全方位金融服务需求。从国际惯例来看,世界上大多数自由贸易港区除了采取通行的经济自由化、便利化的监管,适宜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优惠的税收和外汇政策之外,还通常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离岸金融业务,使港区的发展与发达的国际离岸金融市场紧密相关。因此,开展离岸金融业务,是海口综合保税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此外,发展海口保税区的离岸金融服务和离岸金融市场,有利于提升海南省金融业层次,提高海南省金融业的国际化程度,促进海南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促进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国际化进程。

三、海口综合保税区先行试验离岸金融的可行性

1.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和开放高速的经济发展是基础条件

我国政局稳定,社会安定,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及国际地位的提高,为国际资金的流入和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在世界经济重心东移的趋势下,流入我国的资金越来越多,对外贸易额也在逐年扩大,这就使得经济在服务于国内业务的同时,也服务于国际业务。随着经济领域的改革向纵深发展,为我国离岸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海口综合保税区选址在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位处泛珠三角经济带、环北部湾经济圈、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背靠大西南,易于生产因素的聚集;处于太平洋与印度洋间海上经济走廊交通线上,南北连接台湾、香港及东南亚,利于发展加工贸易,区位优势明显。这就为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通便利的地理条件。更为重要的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地理位置、时差条件对开展国际金融业务十分有利。东部沿海地区正处于欧洲、美国和香港、新加坡之间,与伦敦、纽约等国际金融市场的开市与收市在时间的继起上相衔接,可以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交易活动循环周转的重要过渡点,这对建立离岸市场来说是十分关键的。另世界上传统的离岸金融区多设在海岛上,例如马来西亚选择与马来西亚半岛大部分领土保持一定距离的纳闽作为发展离岸金融中心的地点,是否意味着地理上孤立的岛屿较之大陆上划出某一区域更为合适,从这个角度出发,在海口先行试验离岸金融更加具有积极意义。

3.海口金融业已经形成门类相对完整,功能较为齐全,运行顺畅,效益良好的发展格局

2011年7月末,全市拥有存款性金融机构17家,包括政策性银行分行2家,国有商业银行4家,股份制商业银行3家,外资金融机构1家等。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491.52亿元,比年初增加274.35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930.63亿元,比年初增加416.55亿元,存贷款增量均较高。海口健全的金融体系,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和金融设施,构成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基本条件。

4.综合保税区具有发展离岸金融业务的优势

综合保税区凭借其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吸引着大批中外优秀的物流、加工、商贸服务等类型的企业入驻,必然扩张区域内的金融需求,为其先行试验离岸金融业务带来巨大的内生市场。综合保税区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行“境内关外”的管理模式,在海关、税收、外汇等方面均享有特殊的政策优惠。综合保税区空间封闭、监管便利,完善的海关、银行监管和外汇管理体系,可以有效保证离岸金融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

5.国家推进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带来的机遇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国际旅游岛必将成为海南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国际旅游业飞速发展及外向型经济的日益壮大给外汇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商机,创造了离岸金融业务的潜在需求。以旅游为例,据统计海南全省2011上半年共接待境外过夜游客达5.23万人次,同比增长9.41%,旅游外汇收入18879万美元。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定位,不仅将促进海南在交通、通讯等硬件设施方面加大投入、加快建设,为建设离岸金融中心奠定硬件基础,而且还将极大地促进海南在制度方面的建设和完善,为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四、海口综合保税区先行试验离岸金融的政策探讨

1.模式选择

综合考虑国内、国际金融市场环境,以及我国金融发展现状,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形成必须是政府推动型的,即政府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同时从立法方面加强对离岸金融市场的监管,建立和推动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金融市场不够发达,金融基础建设较为滞后,因此在海口综合保税区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初期适宜采用严格的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业务模式,离岸业务与在岸业务分设,有利于防止国际资本借助离岸账户自由进出,减少离岸金融业务对国内金融体系和货币政策的冲击,便于金融监管部门对跨境资金进行有效监管。

2.政策建议

海口综合保税区应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认同和支持,加大推进力度,共同向国家提出申请,力争使综合保税区成为离岸金融业务的试点区域,研究制订加快离岸金融业务发展的扶持政策,培育市场主体,形成中、外资两类银行共同发展的竞争格局,壮大离岸金融服务主体,完善相关配套,加强制度保障和监管机制。

(1)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截止目前我国专门针对离岸金融业务的法规只有中国人民银行1997年10月的《离岸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及由此制定的《离岸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该法规是针对国内中资银行及其分支行从事离岸金融业务制定的规范性条文,但较为滞后,无法适应当前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的需要。表现在现行离岸银行业务法规适用主体仅限于中资银行,中外资银行待遇不统一, 离岸金融市场上经营离岸金融业务的机构实际上既可以是本国银行也可以是外国银行;离岸业务部门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现行法律规定银行的离岸业务部门独立经营,但无营业执照,无独立法人地位。借鉴国外离岸金融中心的经验,制定出包括离岸金融机构准入、业务操作和市场退出等一系列规范离岸金融业务发展的配套法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