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固定资产优化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2 16:25:31

固定资产优化

固定资产优化篇(1)

随着新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应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进行管理已成为时代的潮流。近年来,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也已逐渐普遍,如何更加科学、规范、高效地开展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亟须加以研究。

一、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概述

(一)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固定资产作为企业资产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管理质量对于企业利益的维护、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相对于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管理是依据固定资产管理需要而逐渐演化而来,它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项必然产物。所谓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是指通过应用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物资产管理子系统,实现固定资产从预算、采购、登记、使用、维护、处置、报废全生命周期信息化控制和档案管理,保障固定资产的管理动态和信息变化同步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工作。首先,固定资产购建形成后,其所有权单位必须及时在实物资产管理系统中建立资产卡片、录入资产实物图片、生成二维码、进行贴牌,形成固定资产管理台账。其次,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当资产权属、状态、功能、价值发生变化时,其所有权单位必须按照业务发生种类及业务审批流程,及时录入数据、上传附件、维护信息,形成相应的管理台账。再者,企业应及时更新并完善实物资产管理系统中地图数据,建立完善的资产地图。最后,每年年底之前,企业应组织对所有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盘点,并将盘点数据同步录入实物资产管理系统中,做到账实相符、账卡相符、卡物相符。要及时对达到报废年限且已无法使用的固定资产办理报废清理手续。

(二)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提高资产的利用率,为企业增加效益

在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可以随时查询了解固定资产的所有数据,能及时准确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提高资产的管理水平。而且通过及时掌握每项资产的使用情况和固定资产的产出情况,及时将闲置的固定资产盘活,能够提高资产的利用率,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2.有助于减少人工成本,为企业节约开支

企业通过使用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管理台账上,对所有资产的权属、状态、功能、价值都一目了然,减少了传统管理上的复杂和繁琐。在熟悉掌握了这套管理系统之后,将会节约大量的资产管理时间,进而节约人工成本。

3.有助于更全面地管理资产,减少资产的流失

固定资产从预算、构建、使用、处置、报废的全生命周期都是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来操作,对所有固定资产进行系统化管理,避免了传统模式下的漏报、漏查情况,减少了资产的流失。

二、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缺乏实物基础

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虽然与财务资产卡片每个月都会核对一致,但并不能保证实际的实物资产也会和卡片一致。比如,有些企业2003年购买的电脑、打印机等,折旧早就提完了,该实物资产也早已替换了,原资产卡片却还存在固定资产明细账中,并且数量还不少。根据2016年的会计核算办法,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变更为单位价值在5000元(含5000元)以上,像现在购买的电脑、打印机等原值低于5000元的办公设备,都直接确认为低值易耗品了。所以,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于实物资产的管理在实际实物资产管理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

(二)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缺乏实时监控

由于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不能监控到每一项固定资产的实时状况,当资产权属、状态、功能、价值等发生变化时,必须由资产管理员录入数据、上传附件、维护信息,形成相应的管理台账。那么这个录入人到底有没有将资产的实时变动情况录入系统,或者这个资产管理员有没有发现某项资产的功能、状态、价值等发生了变化呢?这就不得而知了。就像有些企业,资产的更新、改造、维修等都是机械维修项目竣工了以后,财务上在做账务处理的同时变动了资产卡片之后,资产管理员才根据财务数据对资产的变动情况进行更改,这样就将事实本末倒置了。再加上财务对一些机械设备的功能、配置等都不太了解,有时候做变更资产的时候,增加资产原值的资产又不是维修改造的同一个资产,等到资产管理员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当月的财务报表都已经上报了,但为了匹配度又必须改回来,既增加管理的工作量,也因为耽误时间而降低了工作效率。这样操作起来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状态就没有起到实时监控的作用。

(三)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缺乏风险提示

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不能对闲置资产及不具有使用价值的资产进行预警提示。比如,有些企业的闲置资产因为无人管理,就一直闲置,没有人去盘活、利用或转卖,放着长久就变成了报废资产,浪费了企业的资源。还有一些待处置的、不具有使用价值的资产,甚至是已经提了减值准备的资产,也在账上一放就是好几年,也没有人去管它。如果固定资产信息系统能对这样的资产定时进行风险预警的话,就可以降低固定资产价值流失的风险。

(四)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缺乏人才储备

固定资产都是需要人来进行管理的,而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同样离不开人的管理,企业开启一项新的业务,自然离不开人才的培训和培养。固定资产管理员只有对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熟练掌握之后,才能把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好,而固定资产又都分布在不同的管理部门,每个部门都有每个部门的兼职资产管理员,然后综合部门有一个总资产管理员,这就要求各部门的资产管理员都要对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熟练掌握,并对本部门的资产情况了如指掌,这样企业的资产就需要一批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来共同管理,才能把企业的资产管好、用活。然而,大部分企业的人员素质都参差不齐,也没有专门去培养、培训高素质的资产管理员,这样就容易造成企业资产管理人才储备的匮乏。

三、优化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对固定资产实物的清查盘点

在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工作的需要,以及资产设备的陈旧老化,企业将不断地购置新的资产,以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而老旧的资产却得不到及时的清理和处置,久而久之,企业的账面资产就越来越多,而实际使用的资产却不见得增加多少,这就要求企业要及时清理处置那些旧的资产设备,以便更高效地管理资产。所以,企业应该由领导牵头,指定盘点人、监盘人、责任人对所有的实物资产进行一次彻底的盘点,而不是像之前的盘点一样,走过场的形式居多,对账面资产逐一清理并核对每项固定资产的型号、数量、配置等数据,确保每一项资产都是购进时的同一个资产,将该处置的处置,该报废的报废,以减少账面资产,再将清理出来所有实物资产的图片上传至固定资产信息化系统,真正做到账实相符。

(二)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实时监控

对固定资产的实时监控,可以有效掌握各项资产的实时运行情况,方便掌握各机器设备的产能,并能及时发现问题,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可以及时发现机械故障,并及时维修处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的产能,还可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为了适应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需要,以便随时掌握每一项固定资产的实时使用状态,并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应该对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功能提升,增加固定资产的实时监控功能。

(三)加强对固定资产的风险管理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组成的重要部分,如果因为固定资产管理的缺失造成企业资产的损失,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固定资产价值的流失,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应增加自动预警功能,对闲置资产、已无使用价值的资产以及已提足折旧的资产等存在价值流失风险的资产进行预警,在特定的时间段之内必须做出相应的处理,不然就会一直预警,直到对该项资产作出相对应的处理为止。

(四)增加固定资产人才储备

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离不开资产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管理操作,而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固定资产管理质量的高低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所以为了能够更快更好的使用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就有必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才。对其及相关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增强其实操和管理能力,使其熟知企业资产运行状况以及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管理流程,并能熟练运用该系统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系统化管理,维护好该系统对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正常运转。另外,要在企业中全面普及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信息管理技术,使企业所有人员都能够具备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与能力。总之,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实施信息化管理是符合时展的要求,也是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关键。通过改进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更加全面系统地管理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增强固定资产的风险管理意识,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企业应该从提高固定资产盘查力度、增强固定资产管理风险意识、增加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监控功能、增加固定资产管理人才储备等多方面加以改进,提高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质量,助力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瑛.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改进资产管理手段[J].财会学习,2020(26):164-165.

[2]丁瑞.企业资产管理信息化刍议[J].当代会计,2020(16):71-72.

[3]张钰.浅析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改进意见[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16):57-58.

固定资产优化篇(2)

一、前言

企业的固定资产是衡量企业经营水平高低、经营规模大小和经济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开展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极为重要。本文就优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进行探讨。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各类固定资产进行正确使用、合理购置,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充分提高,务必要按照“效益优先”、“责任明确”、“管理规范”的原则来管理固定资产的维修、验收、计划、发放、入账、订货、建卡、采购、报废处理、登记等工作,并且还要负责固定资产的折旧、核算、资金筹措等一系列的管理工作,切实起到使用维护管理的责任。

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手段落后

企业资产的更新换代速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日益加快,一方面,能耗更小、性能更优、技术更强、生产效率更高的固定资产不断涌现,这样就大幅度削弱了企业固定资产的原有价值;另外一方面,企业有相当一部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管理方法落后,造成了较多的问题。

2.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从目前来看,很多企业的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普遍低下,有些固定资产的性能和技术性都较高,但是却没有良好的技术维护、专业的人员配备,这样就造成很多企业在购入了先进的固定资产之后,就陷入到了闲置使用、低效运行的状态,严重影响到了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无疑会起到削弱作用。

3.缺乏科学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制度

从目前来看,很多企业还严重缺乏合理、科学的投资管理制度,甚至还没有一个专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机构,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时,容易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出现严重的紊乱现象。

四、优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众所周知,企业的固定资产数量繁多,由很多科室和部门负责管理,有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较差,不能对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资产进行区分,也对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不能准确划分;另外,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在调换或搬迁时,资产交接手续办理不及时,这样就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资产流失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应该指派专人来对企业固定资产账目予以负责,定期盘点,做到账实相符、账卡相符、账账相符,进而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2.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技术具有倍增性、渗透性、创新性的特点,它能够减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层次,大大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是目前各大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发展方向。从目前来看,很多企业在固定资产采购、调拨、报废等环节还没有建立起快捷的信息沟通方式,多以“人盯人”的监控方式,效果较差。而通过信息技术能够将这些都统统实现,能够进一步增加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透明度,深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企业应该投入资金和技术力量来建立起一套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每出现一笔固定资产的变化,都要及时将其输入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可以电子数据形式向企业管理层展现。企业管理层随时登录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就可以看见固定资产的流向情况,这样一来,既可对固定资产管理漏洞予以堵塞,又能够对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予以掌握。此外,企业还可用计算机程序固化的方式来执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可以较好地解决企业固定资产监督滞后、监督乏力、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及时的问题。

3.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全三账一卡制度,一级固定资产明细账及固定资产总账应该由企业财务部门专人负责,二级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应该由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而各科室建立台账。同时,还要严格管理大型设备,制定详细、规范的操作规程及使用情况报告制度及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制度,推行“谁使用、谁负责”。

4.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地激励。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是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能否得到顺利执行的关键。施工企业应该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搭建事业成功的平台,让企业发展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实现自我价值有机融合,倡导公正公平、团队精神,建立一个理解人才、爱护人才、尊重人才、关心人才、尊重创造、尊重科学的良好氛围,酿造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单位文化。同时,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除了要具备本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计算机应用、经济法规法律、施工技术、设计技术、项目管理等知识,融经济知识与技术于一体,这就离不开高素质造价审核师队伍的培养,因此,要基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不同特点和能力来定制和实施培训计划,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团队精神、职业操守、道德水平和适应工作能力,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创造精神和努力工作的敬业精神。

参考文献:

[1]吴琳.对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调研与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22(01):111-114.

固定资产优化篇(3)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医院拥有的固定资产总量也在迅速的增长,固定资产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研究固定资产的优化管理对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我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

由于医院固定资产的种类繁多、数量、金额较大,使用分散,因此,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很多医院制订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无论从制度内容还是具体条款来看,缺乏明确、合理的奖罚制度,致使制度没有约束力,大多流于形式。对各科室之间固定资产的调拔、维护等环节也没有具体的管理细则,相关职能科室职能、权限不明确,遇到具体问题时,相互推脱,“踢皮球”现象普遍存在。

(二)固定资产盲目投资,重复投资现象普遍

医院固定资产是医院进行医疗服务、开展医疗经营以及科研、教学研究的物质基础,各医疗单位为了在竞争中胜出,不顾自身实际情况,盲目上项目,竞相购买高精尖端设备,相互攀比,要求设施、设备必须是最先进的,功能要多多益善。医院内部各科室之间,各自为政,封闭管理,很难实现固定资产资源共享。搞科研、教学的以有课题经费、教学经费,科研、教学工作需要且有能力为由购买,搞医疗的以医疗工作和学科发展需要为由要购买,形成医院设备事实上的科室占有,课题占有,耗费巨额资金,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资产管理意识淡薄,账实不符

一些领导和职工在医院国有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存在意识不到位的偏差。只注重花钱购置资产,不注重对资产的日常维护和有效使用。资产的具体使用部门在处置资产时,不经过单位领导和资产管理部门,自行处理;已经报废淘汰的资产未能按照规定的文件执行报废,已经竣工使用的基建工程没有及时办理竣工结算和验收手续,再加上单位不按规定定期进行资产清查,致使资产记录不完整,确认不及时,计量不准确,造成账实不符。

二、 优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职能管理机构,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目前,医院固定资产在医院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使医院的固定资产得到充分的利用,是向社会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重要举措。

第一,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医院应该制定一套针对现有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以及部门之间的调拔等环节的管理细则。配置专门的管理及监察人员,明确奖罚标准。将固定资产管理列入医院对科室领导及科室考核的内容,通过完整的制度增强责任感,让各个环节的工作都有章可循。避免出现管理上的混乱。

第二, 完善职能管理机构,建立三级管理体制。第一级由院长、分管后勤的副院长以及财务负责人组成固定资产领导小组。该组织主要负责指导和监督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第二级是职能管理部门,如财务科、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基建科、设备科以及总务科等部门。这些部门负责整个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以及具体工作的开展,定期对固定资产实行维护和清查。第三级是固定资产领用部门。应配置专门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的处置、领用、维修和保管的工作,定期进行盘查,有人员调动要及时进行移交。

(二)贯彻固定资产购置原则

医院在购置固定资产时,要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和学科定位,遵循实用性和经济性、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具体到申请购置固定资产时,应根据立项依据和可行性论证报告,先编制资产购置计划,并将购置计划纳入部门预算,严格按照预算和政府采购办法来购置资产。购置完成后,还要有一套健全有效的追踪问效制度,明确监督考核职能部门,客观地总结固定资产管理经验,有效地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三)加强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和日常维护

在日常使用中,设备维修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维修保养制度,定期做好检修并记录维护情况,同时对固定资产的安全使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资产使用部门,应派遣专人进行管理,做好日常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有效的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四)采购部门尽量延长售后服务和保修期限

采购部门应该随时和供应商保持联系,尽量延长供应商提供的医疗设备的保修期限。设备科、总务科负责管理固定资产的调配、维修工作,指导各科室正确的使用和维护设备。为了确保各种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行,医院应该设立专门的设备维修部门,对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进行不定期的考核,对于闲置着的设备,要加强它在各科室之间的调配,这样就可以避免固定资产闲置造成的浪费,提高了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

医院固定资产品类多、数量大,价格相差悬殊,存放地点分散,人工难以全面、准确、完整的进行管理。建立固定资产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固定资产从购进、使用到报废整个使用周期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管理。财务部门可以浏览、统计、检查全院所有固定资产账目,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各科室安装客户信息终端系统,使各科室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能及时了解本科室固定资产使用和分布、维修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实现在线报修、报损、报废等申请工作;在对医院资产检修方面,可以预先设定好每种资产需要保养维护的信息,方便维护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设备巡查和维护,同时记录有关资料信息,以便以后可以直接从数据库中筛选出所需的资料,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后,还降低了资产清查盘点工作量,保证了固定资产财务账、实物账、网络信息资料相一致,避免由于有关人员疏忽而造成的工作失误,可以高效清晰地动态管理全院固定资产。同时,院领导也可以随时掌握医院固定资产的情况,便于院领导全面、综合考虑固定资产的管理。

(六)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第一,在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中,会计人员要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办理会计事务时,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完整、准确、如实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情况,不隐瞒歪曲,不弄虚作假,不搞假账真算、真账假算。提高职业判断能力,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多借鉴企业会计管理经验,使得固定资产的核算更加规范和完善。从而为管理者制定发展规划提供有利的决策依据。

第二,会计信息化是现代会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需要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会计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要求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有更大的深度和广度,才能提高服务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医院应建立和完善财务会计信息化人才选拔和评价机制,发现和选拔财务会计信息化人才,以完成财务会计信息化人才建设任务,确保财务会计信息化人才建设与全面推进财务会计信息化工作的要求相适应,为推动医院高效管理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优化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不仅能为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提供可有力保障,也是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峥珍.浅谈如何优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现代医院,2011,(10)

[2]张炳楠.浅谈优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8)

固定资产优化篇(4)

前言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与腾飞,国民对健康与医疗的需求日益增长,医疗行业发展越来越壮大,对于医院管理者来说,拥有厚实的固定资产家底是其雄劲发展的基础,因此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医院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许多医院管理者并不能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在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为优化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为其提供若干参考。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医院在开展医疗、护理、科教等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因其发展需求对房屋、场地、医学装备、医疗设备、信息设备、办公家具等的配置要求也随之增长。由于我国医院的公立性质与社会福利倾向,医院管理者往往重视业绩的增长,重视行政管理任务和经济指标,追求收入高增长,轻视国有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理念淡薄,重采购轻管理,管理手段和方法滞后,这些缺陷和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院的内部管理,以下是目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容易出现的几点问题:

(一)管理观念淡薄,盲目采购不重视管理

部分医院管理者片面的认为,固定资产的管理就是固定资产账的管理,只要做到购置资产及时入账,年底按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做资产清查,保证资产不丢失就可以了,不重视资产效益管理。医院的资产一般分为医疗设备、医疗器械、IT设备、车辆、房产、土地、办公设备、无形资产、服务器、POS设备、办公家具等,很多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依托财务的固定资产账,而资产的使用、维修保养、报废审批等使用环节的管理比较薄弱,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管理,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造成了固定资产不能合理高效的利用。同时由于社会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很多医院都在膨胀发展,资产的加速购置不可避免,受需求和利益的双重驱使,一些医院不做市场调研和分析论证就盲目采购大型医疗设备,造成资产闲置或重复购置,给国家和医院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环节脱节,手段落后

多数医院采用资产管理部门管实物,财务部门用管账的形式对固定资产实施管理,这种管理方法很容易形成管理断链,经常出现入库时间与入账时间不一致,设备验收后很快转入使用科室投入使用,但是因技术资料、资质证明等材料延误或其他原因,管理部门不能及时传递单据,造成资产已投入使用多时而财务部门还未入账,致使资产使用效益与科室成本不匹配。

医院在年底进行固定资产清查时,常常因为科室和病区地域分散,资产数量多,加上科室发生迁移、装修改造等事项,使得固定资产清查难度重重,各资产管理部门上报的资产信息时间滞后,数据信息不准确、不全面,很容易出现账实不符的现象。清查基本还是依靠人工来进行清点,其手段落后、工作效率低、准确率低,后期清查统计数据和报表制作时,工作量巨大,盘点周期拖延情况非常普遍,有时超过一个月甚至更多时间,导致有时上一轮清查还没结束,资产又已经发生变化,致使资产管理跟不上使用状况的变化。

(三)固定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监督

由于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职责界定不清,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保养等管理控制无人监管,设备的验收检查等环节缺乏监督核实,大型医疗设备没有专人进行效益分析管理,资产的报废审批流程不规范,或仅流于形式,缺乏监督执行,这些现象不利于医院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管理。

(四)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比较低

医院内部进行了会计制度改革,对于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医院管理者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不重视,导致了相应的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不能正确认识到固定资产对于医院发展的重要性。管理者很少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素质、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培训,使得工作人员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法比较落后,不能根据社会发展来改革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并且不能够正确认识固定资产的重要性,认为管理作业不大。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比较低,工作态度不积极,缺乏正确的思想管理理念,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

二、 优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正是由于医院在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上存在着这些问题,造成了医院内部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那么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措施进行相应的改进与完善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一)强化管理理念,建立资产管理追踪问责制

首先,医院管理者要改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完善资产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规章制度,使管理有章可循。将固定资产从购置申请、可行性论证报告、使用效益评估、维修维护保养等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职责进行划分,实行追踪问责制,大型设备的购置签订责任书,建立责任机制。定期对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和经济效益挂钩,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遏制部分管理者或科室负责人盲目采购资产,不重视效益管理的现象发生,减少国有资产的闲置浪费。

在实物管理中还应该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的责任和权限,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对于专业设备和仪器的维修保养最容易出现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互相推诿的现象。随着医院的发展,精细化管理成为趋势,对于专业性较强的维修保养业务,条件许可的医院可以采用业务外包的形式,将医院不擅长的业务内容社会化,聘请专业公司做设备保修保养工作,而医院可以将更多的人力物力用于医疗服务。总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晰的权责划分、合理的管理手段能够减少管理环节中的纰漏,保证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合理化和规范化。

(二)利用先进的管理工具完善管理机制

好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应当是建立在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管理手段有机结合的前提下,医院管理者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达到这一管理目标。出色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可以帮助厘清财务管理和实物管理的关系,明晰不同部门的责任边界,如实反映资产使用状况,真正做到账务管理与实物管理一致。信息化平台能够将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管理部门、财务部、IT部等关联部门真正联动起来,在系统中进行权限与职责分工,将原来分环节分时间点进行的资产信息维护,变成随时变动与核对,理顺了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避免账实不符和权责不清。

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还可以将固定资产的四大属性(实物属性、价值属性、费用属性、收益属性)充分体现出来,在完成资产管理的同时,将资产的申请、采购、维修保养、使用记录等相关变动记录在案,从而为资产的设备使用率、维修率等日常管理指标提供考核依据,有利于医院开展成本核算、绩效考核等精细化管理。

(三)设立固定资产监督部门

固定资产的管理离不开监督部门的工作,只有监督部门参与才能进一步保证经济数据的准确性,才能保证固定资产的合理科学化管理。因此,医院内部要设立固定资产监督部门或者小组,规定相关的负责人,监督部门对于各部门的医疗设备、器材等使用定期进行监督,并且进行登记管理,保留数据。同时对于保修的设备进行检查,查看其是否需要进行维修以及其破损程度。同时要考虑到,由于医院部门分类多,相应的固定资产种类繁多,那么对其进行管理时也就有着相应的难度。监督部门在意识到这一点后,要进行全院范围内的固定资产使用登记管理,并进行不定期核查制,以防止出现固定资产流失与营私舞弊现象。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部门,能够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一步减少医院经济损失,促进医院内部经济发展。

(四)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增加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

无论是从医院经营发展需求出发,还是企业文化要求,医院管理者应该重视职工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工作人员进修学习,促使职工熟悉医院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医院可以要求各个部门设立专(兼)职资产管理员,定期进行资产管理培训,并开展计算机信息化水平培训。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从而促进医院的经营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要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就要意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对于医院发展的重要性,看到存在的问题与弊端,采取有效的措施,利用先进工具和手段优化固定资产管理,逐渐减少存在的问题,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促进医院的发展。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优化篇(5)

1、前言

固定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以及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不属于生产经营的范畴,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远远超过了2年。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成为企业赖以生存以及经营的主要资产。通过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从而可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

盘点以及管理固定资产主要是对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以及记账情况进行核对,并且要达到物、卡以及账分离目的。盘点工作组主要是由不同职能的人员以及其他局外人员而组成的,并且要在盘点清单上记录下盘点结果,同时还要将清单保存下来。购置管理固定资产主要是针对购置或者自建固定资产,并且要进行计划、投资分析、验收与记账过程的管理;核算管理固定资产主要是确定固定资产价值以及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各方面的管理。

3、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在购置使用、处置以及折旧提取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企业要不断进行强化固定资产管理。

3.1、购置固定资产时的管理较为松懈

大部分企业都存在重视资金轻视物品的现象,尤其是在购置固定资产之前没有科学的预算,并且还存在着盲目的购置,最终降低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从而造成了资源浪费的现象。比如:某一企业相应部门统一采购所需要的固定资产的时候,从原则上来讲,在采购之前要问询价格以及进行合理的比较,并且要报送相关部门会签之后然后部门负责人给与最终审批;

3.2、固定资产账簿记录与实际不相符

企业在管理固定资产账簿以及卡片的时候,要定期盘点资产,从而保证了资产的账簿与卡片以及账簿与物品相符合。然而在日常工作中,由于盘点的不及时最终造成了账簿与物品的不相符,从而造成了资产的流失。除此之外,企业没有设置全面的固定资产账簿,有一部分企业只存在总账以及明细账,却没有实物管理账簿。还有一些资产应该做报废处理的没有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造成了账簿与实物的不相符,这就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并且也会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3.3、不健全的企业内部固定资产调控制度

在管理过程中,企业要建立一套健全的体制,同时还要建立完备的专业管理制度并且严格遵守实施,从而可以管理好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保证固定资产的科学性,而且可以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固定资产要具备严格的监督以及惩罚制度,并且要将个人绩效考核充分结合起来,严格管理固定资产。

4、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4.1、强化职责,不断完善制度

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要明确职能全责划分,促使各个部门成员记住自己的权利以及义务,找准自身的位置。近几年来,随着社会技术的不断发展,此时企业的实力规模在不断扩大,其中包括了不断增加的有机资本,也就是在总的企业管理中,固定资本管理的比重在不断增加,因此要不断健全资产保管保全机制,设立督查部门,督促企业管理者管理好固定资产。企业相应部门要制定适合本公司发展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以及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固定资产指标体系,预算、盘点以及管理制度。通过实行成本核算,并且企业要树立管理固定资产的意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

4.2、切实做好盘点工作,不断提高审计监控力度

盘点工作是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重点,现阶段,大部分企业当购置完资产之后,没有进行定期盘点,从而没有使得资产充分实现使用价值。因此要定期盘点固定资产,盘点的极限一年最少一次,为了能够做好这项工作,此时要成立一个盘点小组,并且企业要根据实际规模制定盘点小组。在做盘点工作之前,各个部门成员要做好提前准备,并且针对盘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4.3、在固定资产中应用信息技术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此时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开始应用信息技术。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可以完成固定资产的购置、流通、保管以及盘点等相关工作,从而可以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具有科学化以及现代化,最终使得企业的效益得以增加。从管理范围上来讲,对企业资产管理的全部内容进行覆盖,这样做不仅可以管理固定资产以及低值易耗品,而且可以更好的管理资产类型。从管理流程上来讲,涵盖了资产从购入使用等完整的生命周期,从而可以动态跟踪以及管理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从管理功能上来讲,不仅可以给固定资产提供一定的管理功能,而且可以保证资产管理决策具有科学性以及先进性。

5、结束语

通过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加强,同时要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工作方法以及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弥补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就使得资产管理在不断完善,从而使得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得以提高,最终使得固定资产的管理开始向着科学化以及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此时企业要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的管理,从而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优化篇(6)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2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弊端

(一)事业单位没有完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

1.根据原制度,不会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购买中要及时支付,所以,固定资产购买后的使用中,就会带来磨损和消耗,减少的数量微乎其微,不能计算出来,那么固定资产原有账目和固定资产实际账目就不等对了,导致了资产总量的增加。

2.根据原制度,记录固定资产的账目是要等到竣工结束,把所有支出分析后才登记在账目上。同时,在改造固定资产时,产生的费用,在固定资产中没有记录。除此之外,没有登记处理的还有盘盈,无偿收入以及捐赠。

3.在会计核算时,事业单位只是利用收付实现制,固定资产的预期数据根本就难以计算。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模糊的职能分配

根据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管理固定资产的部门都不一样,固定资产管理机制在大部分事业单位是没有固定的。从管理职责的角度出发,职权在部门中是混乱行使的,部门与部门没有好的沟通能力。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角度出发,资产管理建立单独的部门是难以实行的,忽视了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根据情况,事业单位购买固定资产中,没有按照规章制度来完成,各部门从中牟取利益,使整个团体的利益损失。不仅如此,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协调性,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就会大大降低,固定资产自身的作用就无法发挥,同时固定资产的维护还没有准确的管理,资金的严重流失现象的发生就必不可少了。

(三)事业单位不重视固定资产管理

事业单位上层领导没有意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调动职位中没有明确的确定固定资产归属哪个部门,对财务收支重视,导致固定资产的不安全性和不完整性。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没有牢牢掌握会计知识,固定资产账目记录错误的现象时常发生,就产生了不明确的固定资产账目,直接导致固定资产管理的可塑性。根据以往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章制度没有明确规定,没有完善管理的制度,职权在各部门中混乱行使。负责固定资产的相关人员,没有恪尽职守,忽略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事业单位对以往重购置轻和重钱轻物等坏习惯的正确引导,日常运作时,上层在财务开支制度严格管理,没有很好的管理固定资产。

(四)落实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制度

从常人思维考虑,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会带来效益,所以,事业单位没有重视管理固定资产,大部分单位的问题就接二连三的浮现。例如,账物脱节,账目不清楚,无卡片账等,固定资产在记录账目中就没有发现这些问题,记录经费支出只是资产的增加,部分固定资产不增加的就不会被记录。单位内部在管理中没有完善制度,直接完成了这些问题的出现。除此之外,通过他人捐赠或者无偿收入增加固定资产,没有完整的手续过程,账目中的这些数据没有被写上,它的可用价值就得不到认定。

在调查部分住房中,对于固定资产没有评估其价值,而且瞒着上层,贪污一定的固定资产。就算负责人自知固定资产的制度,也没有适时的进行核查,国有资产就这样被贪污,我国的资产很大程度的遭受损失。旧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中涉及到的会计制度微乎其微。不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出现在部分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甚至没有出现在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的没有一个管理方法,资金调动和收支随意导致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损失。对于多数事业单位,是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可是还有待改进,固定资产管理要安排特定的和不可调动的人员,还没有意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在正常运作中缺乏管理。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管理优化措施

(一)重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会计考核

1.固定资产记账的规定。根据新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符合以下条件才能生效,即使用要大于一年,单位价格要超过规定价格,不能破坏原有物质,针对特殊情况,如使用期限达到了要求,然而单位价值比标准要求低的大量同类商品,就直接列为固定资产来处理。根据新会计制度,企业在固定资产记账中要遵守规章制度,在处理期限达标但价值为达标的大量同类商品时要作出更明确的规定,用例子来阐明,数量大于十件和价格超过三千的商品可以用做固定资产的核算处理。

2.固定资产财务处理的规定。根据新会计制度,详细说明了新建固定资产,购入固定资产以及改扩建固定资产等方面的条例。从规章制度分析,只有企业的固定资产在运作,就的按照规章制度来核算,只有是有资金进去的都要求记录,例如捐赠和无偿调入。

3.计提折旧的规定。根据新会计制度,当月新增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下月开始计提折旧。关于折旧年限的问题,对于折旧的年限,在有规定的情况下就按照具体规定来实行。相反,事业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出发,来规定具体的折旧年限,计提折旧能科学的反应资产的损耗程度,节约经费的使用。

4.会计的计量基础问题的规定。根据新会计制度,经济主体数量信息是要利用权责发生制来核算的。权责发生制相较于收付实现制有众多的优势,现金制在旧的制度中被使用,权责发生制比现金制的有点多,一般情况下,企业都是用权责发生制,行政事业单位用的是现金制,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开始就是利用了权责发生制。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职责的确定

1.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团体必须要建立,授权的职责交给专业的管理团体人员来处理,管理团体就会具有独立性。事业单位的领导可以直接管理和安排固定资产管理团体,管理团体的职责就是把固定资产的账目做好,及时的跟进固定资产的情况,固定资产的变化就是随着固定资产的现状而变化的,在此期间,固定资产的库存清点是要求不定期的。

2.财务部门的职责就是处理好固定资产的财务,把固定资产的总账和明细账创建起来,日常固定资产的业务就是通过遵循这个制度来完成。

3.固定资产在各个部门是不可或缺的,各个部门不能直接的行使固定资产管理,而是通过管理团体授权才行,固定资产在使用中要被维护,确保完整性,固定资产的情况在规定时间上报。业务部门只能使用固定资产,不能处置塔。

(三)重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

1.事业单位采用考任制来选拔有能力的员工担任固定资产管理职务,资产管理员和会计员要符合两点,恪尽职守和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任务。在部分固定资产管理的运行中,让固定资产管理账目清晰明确,有如实的数据,办理业务时遵循规章制度,固定资产账目的核对每个月都有进行。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相关职责的构建,实行有奖有罚的制度。阐明国有林场,固定资产在国有林场中就是摆设,降低固定资产的使用率,严重的会损失和浪费大量的资金。实施新制度后,第一步就是要把固定资产管理知识深入到事业单位,使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能够更完善。第二步就是新的固定资产管理的观念要树立,领导和员工工作协调,事业单位内部的制度就得到管理,就让固定资产管理具有完整性和安全性,带来积极的影响。第三步就是固定资产使用率的加强,这样固定资产就不容易损失,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

事业单位制定固定资产管理时,不能一味跟风,要实事求是,需要注意的部分包括:固定资产的购置,报废,验收以及调拨,制定完后,要进行监督。同时,固定资产的监督制度也要完善,例如: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无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可以继续使用的,应当继续使用,规范管理;固定资产因改建、扩建或修缮等原因而延长其使用年限的,应当按照重新确定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及重新确定的折旧年限,重新计算折旧额。在固定资产管理的整个制定中要进行监督,这样固定资产有具有完好性和安全性。一旦问题出现,就要迅速的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内部管理就得到了控制。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优化篇(7)

固定资产作为事业单位开展各项经营业务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其高效发展的重要资源。由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占据单位资产总额的比例非常大,因此,开展好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事业单位的高效运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现阶段事业单位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单位的发展。基于此种情况,笔者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以及优化路径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一、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事业单位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严重;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固定资产的账内记录和实物不一致;对固定资产进行随意处置;具体内容如下:

(一)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严重

很多事业领导都非常重视固定资产的购置工作,但是,当这些固定资产在购进之后,对它们的管理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可以说,我国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是非常薄弱的,对相关资产的管理人员没有进行专业培训,具有一定随意性。同时,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这是造成相关工作无法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原因。

(二)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不仅仅体现在账内记录上,同时,也体现在使用、维修上。从这一点来看,事业单位的固定资源管理和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尤其是在大中型企业,他们都有一套自己的固定资产管理的考核体系,因此,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落实的非常到位。而事业单位由于固定资产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从而导致出现资产没有被充分利用,甚至时闲置情况,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非常低。

(三)固定资产的账内记录和实物不一致

事业单位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应秉持账实相符的原则。但是,一些事业单位没有对固定资产的工作流程进行明确规定,致使相关工作的开展不够规范,比如,当管理人员发生变化时,没有认真办理交接手续,也不对单位资产开展盘库工作,致使账实不符的现象经常出现。有的管理人员没有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卡片进行认真填写,导致账本信息不全,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原始数据。

(四)对固定资产进行随意处置

虽然,在2014年,我国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的多个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但是由于主管部门的监管不严,致使上报手续不够完善,很多事业单位对于陈旧的设备以及没有进行账内记录的固定资产的处置非常随意,也不对其进行评估,就直接进行低价处理,然后再向主管部门申请购置新的设备,浪费了国家资源。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路径

优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适应时代趋势而做出的正面应对。其优化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固定资产核算体系进行完善;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对固定资产进行合法化处置;具体内容如下:

(一)对固定资产核算体系进行完善

虽然,事业单位先行的固定资产管理还是责、权、利相分离的状态,但是,我国已经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是有明文规定的,并对固定资产的核算进行了重大调整,鼓励事业单位向着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方向靠拢。事业单位在使用固定资产的过程中,每个职工都有对固定资产进行监管的权利、义务,明确责任,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同时,事业单位还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单位特色的固定资产核算体系,实现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强化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是提高其工作质量的思想保障,因此,有必要让他们意识到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事业单位还应加大对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定期对专业素养进行考核,且考核的结果应和个人工资相挂钩,这就提高他们对本职工作的重视度,有助于他们工作觉悟的提升。

(三)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

正如前文所述,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和企业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事业单位可以借鉴企业的管理方法,比如,财务、维修、使用、技术监管部门的共同协作,能够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互相监督和牵制。这些部门可以定期组织联查工作,盘点单位的固定资产,调查这些资产的使用率和维修情况,根据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当发现问题之后,应及时进行上报。

(四)对固定资产进行合法化处置

处置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进行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这也是保证国有资产价值的必要手段。我国财务部曾明确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处置,在得到申报批准后,应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评估和拍卖,按照国家规定的流程,进行公开招标和合理竞争,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没有擅自处置固定资产的权利,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人员应进行处罚,若是情节严重者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思考和优化来实现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虽然,现阶段事业单位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相关部门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完善固定资产的核算体系,并对其进行合法处置,就能实现固定资产的高效利用,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夯实牢固的基础,这也是实现其长足、稳定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优化篇(8)

本课题是对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布局、内容等关键要素的合理设计,使得管理系统的功能和表现形式达到最优效果,可以充分表现出系统的有效管理功能。针对网络公司设计一个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界面较美观以及操作方便、具有好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从而达到优化目的效果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1.系统分析

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从效率上,都难以适应经营管理新形势的需要。因此,设计一种简易、高效的管理手段是必然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与其他系统配合使用,形成完整的固定资产财务、业务管理体系,它也是一个完整的ERP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1.1需求分析

通过对系统的详细分析,本系统包括以下功能:(1)系统管理:用户管理、系统登录、密码修改;(2)资产管理:资产录入、资产维修、资产折旧、资产清理等;(3)基础信息查询:部门信息、职工信息、职工信息查询;(4)系统维护: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权限设置;(5)帮助:数字词典、关于、其他。

1.2可行性分析

通过使用网络公司管理系统,能够做到:(1)简化了资产管理手续繁琐的问题,提高效率;(2)节省固定资产管理的人力,减少支出成本;(3)减少固定资产管理混乱不到位、责任不明确的现象;(4)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达到规范化的程度,为整个企事业的运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2.系统总体设计

2.1系统总体目标设计

本课题所开发的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界面美观以及操作方便、高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等特点。

2.2功能设计

建立网络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适合许多企业的特点,设计网络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的业务流程,要确定系统的目标和功能,完成各种业务流程的分析。本网络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具有下列功能模块:

(1)系统管理功能模块包括用户管理、权限设置以及口令修改。(2)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包括资产录入、资产维修、资产折旧、资产清理、资产状态及资产清理方式。(3)基础信息模块包括部门信息、职工信息以及职工信息查询。(4)信息查询模块包括资产信息查询、资产维修查询、资产折旧查询以及资产清理查询。(5)系统维护模块模块包括数据备份、数据恢复以及系统初始化。(6)帮助。

2.2.1系统功能图

以上功能模块设计分析得到系统功能结构(见图1)。

2.2.2业务流程

本系统业务流程的具体管理过程是:将新增资产验收单里新增固定资产的信息录入系统,形成固定资产信息单并将信息单输出,交给归口管理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则进入下一级审核即财务管理部门审核,否则返回修改更正信息再通过下一次审核。经过财务部门审核通过后的资产信息将作为正确无误的信息存储在固定资产管理帐户,审核不通过则返回上一级审核并修改更正信息,以便通过下一次的审核。同时可以对存储在固定资产管理帐户的信息进行统计报表、财务报表、分析图表、上报数据以及资产清查等操作。某固定资产的信息有变动,由固定资产管理帐户产生资产变动报告,提交给归口管理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则再经财务管理部门审核,如果不需经过财务审核的则直接将信息提交回固定资产管理帐户,否则审核不通过,不可对该资产进行变动处理。如果某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已到,需申请报废,由固定资产帐户产生资产报废报告,提交给归口管理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则再经财务管理部门审核,财务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对资产进行报废处理,否则审核不通过,该资产不可进行报废。

2.2.3数据流图

根据系统业务流程的分析得出数据流图,资产验收单通过导入处理后得到资产信息文件并将数据保存在此文件里;所有保存在资产信息文件里的数据都必须通过资产审核管理,审核处理后形成标准的资产信息数据将保存在资产信息文件里,可对该资产信息文件信息进行修改更新,如资产维修处理有信息要更新,则资产信息数据从资产信息文件里流向资产维修过程,经过处理后的资产信息数据被提交审核,审核处理后再将信息数据保存到资产信息文件中;其他资产信息(资产折旧处理、资产清理处理)更新过程也如此。在资产信息文件里无需更新的数据,可直接通过资产信息统计处理后产生数据报表流向外界。

2.3概念设计

本系统总共设计了12个实体,其中用户实体单独分开,其他的实体都与固定资产实体具有对应关系;除了基本属性之外,每个实体都具有自身的特殊属性,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2.4逻辑设计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包括了较为复杂的数据关系,所以务必做好它的逻辑结构设计。固定资产资产的数据库表之间的关系图是以系统数据需求为依据设计出来的,这12个实体包括了固定资产(gdzc)、房屋、交通工具、电子产品、家具设备、部门、职工、资产清理、清理方式、状态、其他。gdzc实体中保存了资产ID、资产名称、基本类别、入账日期等基本信息,fwl实体中保存了房屋ID、资产ID、房屋地址等信息,jtgj实体中保存了交通工具ID、资产ID、使用部门等信息。

3.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3.1主窗体模块设计

网络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采用一种比较简洁的界面形式,界面左侧是功能列表,单击每项功能均可打开相应功能窗体。主窗体主要是调用各功能。

主要设计:(1)在项目中新建一个窗体,命名为mainfrm,保存在main Form unit.pas文件。(2)窗体上方是使用ManiMenu组件设置主菜单,其包括系统管理、资产管理、基础信息、信息查询、系统维护以及帮助等模块功能。(3)主菜单下行是工具栏,其主要用作快捷操作方式。(4)左侧是通过用TTreeView组件设置树形目录结构,这样数据结构显示非常有效和直观。(5)状态栏,它常位于窗口底部,用来显示当前程序的状态或者是操作的提示。

3.2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1)用户管理。用户管理主要内容包括添加用户、修改与保存用户信息以及删除用户。用户的信息主要包括编号、用户名、用户密码以及用户类型,且用户名和编号必须不相同。窗体上设置了DBGrid列的数据实体,用于直观地显示用户的基本信息。(2)权限设置。权限设置主要是对用户权限进行管理设置,其包括用户管理、权限设置、口令修改、资产录入、资产维修、资产折旧、资产清理、资产状态、清理方式、部门信息、职工信息、系统初始化等20个功能设计,信息可以通过用户信息表显示出来。(3)口令修改。

3.3资产管理模块设计

资产管理模块分为资产录入、资产维修、资产折旧、资产清理、资产状态、入帐方式和清理方式七个事务模块,其中资产录入模块分为房屋、电子产品、交通工具、家具设备和其他五类资产,每类资产包括了对资产的添加、修改、删除、保存和取消等操作。

3.3.1资产录入设计

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固定资产的基本资料非常重要,并且系统中的其他模块均需要使用固定资产的基本资料。固定资产基本资的录入包括固定资产的添加、修改、删除、确定、取消等操作。从用户角度来看这5个方面是不同的,但在程序设计中,五者可以使用相同的界面,因此本系统将5个方面放在一起形成一个模块,在调用时使用不同的参数表示调用不同的模块。该窗体只是主窗体的一个MDI子窗体。

3.3.2资产维修管理设计

当固定资产使用到一定程度或因意外出现故障时,需要对其进行维修。本系统的资产维修管理窗体是通过设置资产ID、送修日期、维修日期、维修公司、报修原因、维修情况、送修人以及备注等详细维修情况来对维修的资产进行有效管理。

3.3.3资产清理模块设计

固定资产使用了一定年限或发生损坏不能再用时,需要进行清理处理。用户可以在窗体上添加保存资产ID、清理方式ID、清理费用、清理人、清理日期以及清理原因等信息,还可以取消以上操作。

3.3.4资产状态模块设计

资产状态有闲置、使用、借出等状态。用户可以通过对具体某个固定资产的状态进行登记、修改、保存等操作,这样管理简单、操作快捷等特点。清理模块窗体上的管理与其他窗体的管理功能类似,突出操作简单快捷等特点。

3.4基础信息模块设计

3.4.1部门信息界面设计

在项目中新建一个窗体,命名为“bmxx Form”,保存在bmxxUnit.pas文件中。设置窗口上各属性,完成固定资产窗口的制作,编辑代码实现该界面上的各功能。

3.4.2职工信息设计

职工信息窗体采用参数化处理,实现了多态性,可以添加、修改、删除、保存职工信息。当添加或修改保存某职工信息后,将在Grid表格中显示相应的记录,选中某条记录,按“删除”则该记录也相应消失在Grid表格中。

3.5信息查询模块设计

固定资产查询提供各种条件组合查询固定资产信息的功能。本信息查询窗体是按照固定资产的资产ID、资产名称以及部门ID作为条件进行组合条件查询,查询结果显示在列表中。

(1)固定资产信息查询列表,该表格是用来显示固定资产查询的结果信息,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基本信息和净残余值以及累计折旧。(2)查询条件。固定资产查询的条件有比较多,现是按照固定资产的资产ID、资产名称和部门ID进行组合模糊查询,执行查询后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信息显示在固定资产查询列表中;也可以通过输入具体的数据。(3)执行查询。在固定资产查询窗体中设定各项查询条件后,单击“查询”按钮既可执行查询。上述功能可以支持对固定资产的常用管理过程,简洁实用。

3.6数据模块的优化设计

在程序中有多处需要访问数据库,且有多处访问相同的表,为了统一程序中对数据库的访问,程序利用Delphi提供的数据模块对程序中一些在多处进行访问的表放置到数据模块中进行统一的访问。

在进行数据库连接和操作时,创建一个数据模块来对控件进行统一管理,它包含窗体用到的数据源TDatasource、TADOQuery和Dataset三类控件,同时添加一个ADOconnnectionl数据库连接控件,所有数据库访问组件统一由它来负责与数据库进行连接,每次需要时都可以进行动态创建和释放,这样可以既可以方便统一管理、节省资源,一目了然,使整个系统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提高了系统的操作速度和调用效率。

3.7帮助模块

固定资产优化篇(9)

固定资产是国有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也是完成生产与经营的基本要素,更是顺应经济改革的物质基础。国有企业中的固定资产,不管是在生产中,还是经营中,抑或者是在行政与科研中,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资产的数额高的达到数万元甚至数百万元,而小到数百元的办公物品,其功能与数量也会影响到国有企业的经营水平与市场竞争优势,是企业发展前景与经济效益的有利要素。正是由于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在企业里面起到这种非常关键的作用,我们就尤其应当注意针对于固定资产的优化管理,防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不足造成国有企业不必要的生产经营损失。

二、国有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固定资产在企业转型期尚未得到规范化管理

管理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企业间由于资金上的联系、业务上的联系等原因,出于私利把企业固定资产用与公允价值相违背的方法进行转移;二是用人事关系与股份控制给下一级企业施加不必要的影响,把固定资产用与实际价值不符的价格实施转移。

(二)国有企业普遍存在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脱轨的问题

账实不符体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首先,项目部存在资产账目混乱的问题,很多企业在项目实施阶段所购置的设备资产,通常都在项目工程专账里面列支,等到项目结束以后,把这些固定资产转交到企业继续管理与使用,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分公司与子公司的项目部,或者有意或者无意地把这些资产排除在账目之外,此类资产企业无法享受到收益。上级管理部门因为对固定资产管理上的漏洞,造成了这部分资产的几乎完全失控。其次,一些基层的会计组织固定资产少计,对于单位购置、员工个人使用的办公用品排除在固定资产账目之外,此外也存在基层会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差,交管管理流程不熟悉等问题。第三是固定资产在转移与移交过程里的漏洞。在人员调整与领导发生变更之际,未能对固定资产进行准确移交,仅仅进行了账目与书面移交,未能进行现场的实际盘点,没有财务明细,没有财务明细与部门明细之间的比对。这就造成了固定资产在账目上的数额多年不变,形成严重的账实不符问题,而又很难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三)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盘点工作仍然有待完善

很多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不能及时盘点。很多企业因为产权结构复杂,难以明确资产盘点的内容及时间,一般都是只在年底粗略盘点一次,而对于损毁与灭失的固定资产,账务处理上不能给出实时体现。企业固定资产的金额确定与减值损失处理欠规范,盘点工作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致于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效果不好,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

(四)监督工作滞后制约了资产管理能力发挥

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因为人事管理、项目管理、资产管理是相剥离的,使得管理责任互相推诿,监督职能欠缺,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针对固定资产的监督制度欠缺,国有企业里面,没有形成专门针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权限部门,有些属单一设置,有些是少数人单独长期管理,给监督工作带来极大不方便。二是账务核算制度欠规范。在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分公司与外地项目部门,其账务核算制度受到严重限制,或者是因为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道德水平的问题,漏计、少计,使得账外资产的监管难度很大。

三、国有企业在管理固定资产时的优化建议

(一)加强管理认识,让员工都参与到管理中来

通过不同方法,多种形式,注意加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政策研究与舆论宣传,防止只重视流动资产,而忽视固定资产的思维模式,让所有员工都能形成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为了做到这一点,除了贯彻相关的管理制度外,还可利用企业文化实施宣传、教育活动,使其在企业文化熏陶下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企业家庭中的一员,利于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二)注意资产盘点工作的强化

在很多国有企业里,都存在不重视固定资产盘点的问题,让国有企业发生很严重的资产不实现象,有些已经完全没有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甚至是完全不存在的固定资产仍然存在于账面上,这种现象的成因非常复杂。所以,短间隔定期进行资产盘点工作是国有企业有必要进行的日常工作。上级管理层与本级管理层,最少每年都要进行一次检查,对于没有核实或者经过核实却没有处理的,要追究部门管理者的经济责任。如此一来,不但可以在源头上防止资产损失,也能有效遏制挪用、侵占企业资产等违纪违法问题,并且扭转盲目购置固定资产、资产购置完成后闲置不用的问题,减少资源浪费。

(三)提高会计财务核算工作质量

在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核算环节里,除了依照相关的财务准则进行正常资产增减核算之外,折旧计算也应当提到计事日程上来。一些企业忽视业已制定的管理制度,用资产折旧当作企业利润变化的调节杠杆,多提折旧,增加成本、虚减利润;少提折旧,减少成本、虚加利润。这都会造成经营成果的失实,所以企业要严格依照财务准则办事,切实提高会计财务核算工作质量。鉴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除了遵守现行的会计准则外,应逐渐引用国际会计准则,做到与国际接轨,以便提升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这对优化规定资产管理模式是十分有利的。

(四)核算价值减损工作有当有理有据

相关的会计行业准则里面有明确的规定,企业在连续经营之时,要严格依据历史成本给固定资产实施计价,不能随意评估与调整。只有当企业在产权产生变更的时候,比如资产拍卖、资产转让、资产兼并之际,或者是清算与改制之时,才可以在资产有效评估的前提下改变账面价值。

(五)增加监督力度,提高管理能力

建立切实可靠的固定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合理再利用企业现有闲置资产,让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不断增加,避免出现无明确目的的重复购置,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对于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来说,尤其应当注意量入为出,用收入确定支出。建立健全企业固定资产的保有与管理体系,资产进入时有验收、资产领用上有登记,确保实物同账目保持一致。账实分管,责任要具体到科室,并且落实到个人负责,定期清查,做到账实相符。追究给企业固定资产造成损失人员的经济责任,对于任意挪用、侵占、窃取、毁坏、意识固定资产的问题进行严肃处理,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要追击相关的法律责任。

四、结束语

文章简要探讨了国有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发现的问题,与针对问题所给出的优化性建议。笔者认为,如果合理采用本文中所提到的优化建议,一定会有效缓解当前国有企业当前在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上存在的问题。而如何让管理工作做得更好,还需要未来在实践中加以系统研究,这是未来工作需要积极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欣.国有企业固定资产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09(04)

固定资产优化篇(10)

当前企业规模有了很大的扩展,企业的运营管理中,固定资产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具有资产密集型特点,固定资产所占比例很大,其特点包括使用周期长、价值高、种类多、数量大等,因此存在较高的管理难度。当前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中显现出较多的问题,必须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改善,才能保证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质量。这样我国企业才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保证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成本费用。企业在使用固定资产期间,其价值必须通过折旧方式慢慢向产品成本中转移,因为固定资产需要使用较长时间,所以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也基本上会存在于整个使用年限中,同时各个会计期间有较大的折旧额,其成为了成本费用中的一个部分。所以,是否能够正确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的净值以及成本费用的水平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企业固定资产具有较高价值,属于企业主体资产中的一部分,在资金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相较于流动资产,想要取得固定资产,必须付出更多,固定资产价值在企业的总资产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作为一个重要部分组成了企业总资产。所以,固定资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如果固定资产账务处理出现问题,或者固定资产计价出现错误,都会影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

二、优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策略

1.制订并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为管理缺乏条理性,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进行管理。因此,企业有必要按照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与企业内部具体情况相结合考虑,完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具体包括申报制度、奖罚制度、程序和权限审批、使用保管制度、财产保管岗位责任制、定期清查制度等,这样才能够使企业固定资产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有所保障,促进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保证国有资产的增殖以及保值。同时制订的制度必须保证可操作性,确保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确保管理的规范性。

2.做好企业固定资产的出库以及入库管理

企业购入固定资产后,转交财务部门进行审核,按照最开始的凭证填好资产入库通知单,资产供应以及使用部门根据发票以及通知单,与财务部门一起完成验收入库,同时,填写好固定资产领用单,根据设备铭牌,填写好固定资产的各类信息,包括名称、容量、规格型号、电压、厂家、电流、出厂编号及日期等,需要使用资产时必须通过资产领用单在资产供应部门领取,退还时要经过财务部门盖章认可,财务部门根据发票、审价单以及回执联进行入账处理。固定资产在转让、盘赢、盘亏和报废时的程序与购入程序完全相反。

3.研究企业固定资产新建投资以及技改投资的可行性

如果企业建设的项目工程比较重要,必须建立一支专门管理小组,选派企业内各个部门的专业人员作为小组成员,对项目的招标以及论证进行商讨决定,确保整个过程的公平公正,保证招标的良性竞争,节约企业投资成本,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促进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重视控制企业固定资产建造成本

将在建工程管理好时做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前提以及重要基础,工程成本不仅是固定资产管理的最初成本,同时也是沉没成本的一种,要想管理好固定资产,必须保证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形成一个良好的开始,财务监控应该贯彻到工程建设中的各个环节,具体包括资产转增、工程竣工决算编制、核算以及控制成本、申请以及拨付资金、预算资本性支出、工程立项等,保证工程管理的规范性,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公司必须每年对年度预算进行编制,真正依据公司年度预算实施资本性支出项目,借助预算对资本性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确保合理控制成本,切实完善好预算以外的项目的各类审批手续。

“1+4”预算是当前部分企业编制的方法,具体是预测近五个年度的全部业务,涵盖所有资本性支出方面,结束预算编制后上报公司董事会进行审批,经批准后公司按照这个编制进行预算分解,使支出具体到每个月,这样能够对资本性支出费用的各项支出情况进行有效管理及控制。

5.促进固定资产零星采购流程以及购置预算的不断完善

在公司年度预算中,有一部分内容为固定资产菱形购置预算,公司中的各个部门必须依据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以及相关的业务流程进行预算编制,在预算中纳入零星购置总额。通常企业的物资部应该负责零星购置固定资产,最大程度减少采购成本,使企业采购业务更加规范。结束购置固定资产后,必须选派专门人员完成资产验收工作,不符合相关标准的不予入库保存,不能给予使用。同时应该根据合同要求赔款,这样才能使电力企业固定资产零星购置的质量得以保证。

6.选择高水平软件对固定资产进行正确计提折旧

企业的资金来源中,很大部分是资产折旧所得,同时资产折旧也是组成成本费用的一个部分。借助折旧提取将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收回,保证再生产固定资产具备稳定来源,增加企业积累的自有资金。做到这些,选择高水平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非常重要,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质量,完成企业固定资产不同方面的管理以及控制。在管理软件中输入固定资产的相关信息,管理软件能够对信息进行整合,从而根据需求的不同生成相应的资产管理报表,确保管理人员对各类信息的掌握,保证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查询到所需的全部信息。

EMIS财务管理软件是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中使用较多的一种,资产管理时中间模块之一,在软件中录入每个月新增的资产信息,软件能够依照这些信息完成自动排序以及分类,还能够对资产的折旧计提时间、月折旧额等进行自动计算。另外,软件可以生成资产增加以及计提折旧的凭证,有助于企业处理日常业务。软件能够完成资产的报废处理工作,同时对累计折旧以及损益进行自动计算以及转结。如果管理人员需要,软件还能够生成各年到期资产明细、已报废资产信息等各类报表,使管理者能够了解各类详细信息。另外,软件还能够进行查询,包括查询资产的类别、编号以及金额等。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企业运营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是企业运营能力的体现,必须深入分析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方法,及时发现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有效的改善方法,实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流程规范化、内部控制制度化、职位清晰化、管理信息化、工作标准化,不断强化基础工作,促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杨诗雅.浅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有效管理新途径--以HF县级供电企业为例[J].会计之友,2012,(12):56-57.

固定资产优化篇(11)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3-0004-03

作者简介:曾博(1981-)女,黑龙江省鸡西市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基金项目:2010年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扩大内需政策下,我省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分析”阶段性成果。本文作者为课题负责人。国际金融危机又一次暴露了中国经济在结构和布局上的“软肋”,进入后危机时代经济结构的调整成为重中之重。投资结构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方面,投资的力度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投资的方向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方向,投资的结构影响着经济的结构;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投资,社会资源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是通过投资来实现的,今天的产业结构现状是由过去的产业投资结构形成的,而未来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这一段时间的投资结构,所以投资结构的动态发展是实现产业结构演进的最基本动因和手段。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始终发挥着“驾辕”的重要作用。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黑龙江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6000亿元大关,达到6812.6亿元,比上年增长35.5%,增速较2009年下降了2.1个百分点,但GDP突破万亿元,初步核算达到102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升至68%,意味着仅仅投资就占据了GDP的2/3。后危机时代在“扩内需、保增长”政策下,探求黑龙江省投资结构的最优化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固定资产投资对黑龙江省经济的拉动作用

投资作为一种特殊需求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有效供给形成的贡献,即为社会生产提供有效的生产手段,形成新的增长点,从而扩大经济总量,促进社会产品增加,有效供给增加,从而增加经济发展后劲。“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投资的拉动。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十分明显,无论是投资占GDP的比重还是投资对GDP的贡献率以及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都逐年递增。

表12003—2010年黑龙江省固定资产

投资与GDP增长率比较

年份GDP增幅

(%)投资增幅

(%)投资相当于

GDP比例(%)投资对GDP

贡献率(%)拉动GDP增

长百分点(%)200310.212.829.320.62.1200411.72330.837.74.4200511.618.231.440.14.7200612.129.136.159.47.2200712.128.140.5617.4200811.828.144.065.47.7200911.137.660.7//201012.535.568.0//数据来源:2003—2007年数据源于黑龙江省统计局网站;2008—2009年数据源于黑龙江省统计年鉴计算获得;2010年数据源于黑龙江省统计局网站计算获得。

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相当于GDP的比例为44%,对GDP的贡献率为65.4%,拉动GDP增长7.7个百分点。2009年更相当于GDP比例的60.7%,对GDP贡献率大于1,主要原因为在拉动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疲软”导致对GDP的贡献下降所致。投资对经济的推动,就像是加油站、助力器,黑龙江省经济增长很大程度都是依靠固定资产投资的推动。

二、“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结构特征

“十一五”时期,黑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所形成的生产能力已经成为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是固定资产投资优化研究的起点,其特征如下:

(一)投资规模快速增长,东北省际间差距却在逐年加大

“十一五”以来,黑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597.5亿元,年均增速为32.1%,比“十五”时期6415.9亿元增加14181.6亿元,其中城镇投资19005.7亿元,年均增速32.5%。然而,在投资的量化上,东北省区中辽宁省的投资总额一直高居榜首,早在2008年就突破万亿元,投资增速连年保持在30%以上;吉林省投资增速连续数年在全国位居前列,2005年总量超过黑龙江省,2006年又创下投资增速55.6%的波峰水平;内蒙古的投资形势则是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黑龙江省在东北地区排名垫底,且差距也在进一步扩大。

图12006—2010年黑龙江与吉林、

辽宁和内蒙古投资差额

数据来源:2006—2009年数据源于黑龙江省统计年鉴计算获得;

2010年数据源于黑龙江省统计局网站计算获得。

注:缺少2010年内蒙古数据。

曾博:后危机时代黑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优化研究从位次上看,2007年辽、吉、黑三省城镇投资总量分别居全国第6、16、20位,进入2008年,辽、吉位次跃升为第3、13位,黑龙江省保持不变;再从投资量化上看,2009年黑龙江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比辽、吉和内蒙少7264亿元、2231亿元和2436亿元,2010年黑龙江省投资额仅相当于吉林省的70.8%和辽宁省的42.5%,投资发展的相对滞后,使黑龙江省在未来的发展中处于劣势地位。

(二)三次产业投资同步增长,第一产业投资“捉襟见肘”

2010年,黑龙江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236.1亿元、2882亿元和3174.6亿元,比例由2009年的4.67:42.88:52.45转变为3.75:45.80:50.45。第一产业投资明显偏小。在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快速增长,促进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加快了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为全省经济总量的扩张提供了广阔空间。2009年工业投资占到第二产业投资的97.4%,其中占全部工业投资78.2%的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四大主导产业投资成为亮点,对全省工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8.3%,是推动工业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第三产业投资中,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09年全省交通运输、通信、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共完成投资1028.1亿元,分别占全省城镇投资的21.9%和第三产业投资的41.7%。四通八达的交通、通信网络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用,既提高了城市竞争力,也为黑龙江省的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主导产业投资结构逐步优化,能源工业投资“独占鳌头”

2005—2009年间,四大主导产业投资总体趋势是装备工业所占比例逐年上升,由2005年12.23%上升至2009年20.04%。石化工业和能源工业略有下降,食品工业2009年投资创新高,总额为284.2亿元,占四大主导产业投资的18.54%。

图22005—2009年黑龙江省四大主导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占工业投资比例

值得一提的是能源工业投资一直占据黑龙江省投资的主导地位,在四大主导产业中所占比例虽然是略有下降(2006年的58.22%降至2009年50.96%),但是一直占有半数席位。2009年,能源工业投资分别占第二产业投资的38.8%和工业投资总额的39.9%。

(四)投资内生机制增强,但渠道单一缺乏多种形式资本的相应支持

“十一五”时期各年自筹资金占全部投资来源的70%左右,2009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中,自筹资金3552.3亿元,占全部投资来源的72.9%,这主要得益于近几年黑龙江省鼓励民营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政策性作用。但投资缺乏多种形式资本支持:一方面,来自于国内贷款的比例仅为7.1%,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在2009年全国各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排名第26位,距离第1位北京2500亿元之多,在东北三省一区中比例也仅占11.2%。究其原因,黑龙江省金融产品少,金融担保等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各家银行从其自身发展考虑,贷款条件依然苛刻,出现“惜贷”、“吝贷”的情况,经济相对发达、经营效益相对较好的地区是各商业银行的首选,对于黑龙江省这样地处偏远、经济实力相对较弱、企业经济效益较差的省份,商业银行不敢介入或很少问津。另一方面,国家预算内资金、债券和利用外资合计比例不足8%。数据显示,2008年第四季度,辽宁和吉林两省紧紧抓住中央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的机遇,分别争取到了550个、664个项目,取得中央投资补助68亿元,黑龙江省招商工作开展得不够,投资环境欠佳,在直接利用外资方面存在与国际跨国公司合作项目少、规模小、欧美地区开拓不足等问题。

(五)国有投资占据主体,投资自主增长能力较弱

黑龙江省投资领域形成国有、集体、股份制、个体私营、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的多元主体投资形式。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主体结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所占比例虽由2006年63.99%下降到2009年55.25%,但仍占据主导地位;民间投资总量稳步上升,2009年黑龙江省城镇投资中民间投资达1991.9亿元,增长54.4%,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7.8个百分点,占城镇投资的比重也由上年的38.5%提高到42.4%。但也要看到,危机时期,为保经济的稳定与增长,政府的投资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后危机时代,黑龙江省如果不能及时启动民间投资,经济增长就缺乏后续的投资动力。

三、优化黑龙江省投资结构的建议

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明确了全面振兴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以及工作重点,以此为契机,黑龙江省以重化工为特征的经济,在先进制造业、能源、石化、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等方面,都将获得国家的支持。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全面展开,一批重大基础项目的开工建设,为投资增长又提供了有效载体,如何优化投资结构,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依据,对推动黑龙江省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发挥政府调控职能,加强重点项目的支撑作用

重点项目尤其是投资超亿元的建设项目的支撑作用不容忽视。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提高亿元以上大项目占黑龙江省投资规模的比重,超前谋划一批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重大项目以增加新的投资增长点,带动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在大项目谋划方面,挖掘地缘优势和自身特有的资源禀赋条件,围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食品、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储备项目,重点支持那些用地少、污染小、能耗低、技术含量高的项目。项目的储备应充分发挥政府调控职能和政策导向作用,研究国家在产业、土地、环保、核准等项目管理上的新政策、新要求,着力储备国家倡导的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项目,加大项目论证、筛选、分类力度,确保项目规划的战略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资金导向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寻求经济发展新引擎

对于第一产业投资结构调整要以增加投资为主;第二产业优化产业投资增量,重点放在黑龙江省的主导产业如装备制造业的研发、销售及售后服务、核心部件和控制系统等薄弱环节,通过引进高校和科研机构相关研究成果,帮助相关企业完成成果转化;再如能源工业,打破“原字号”的瓶颈,化资源为资本,延伸资源型产业链条,建立产业培育专项资金,破解资源开发程度低、产品初级化、产业低端等难题,发展国家目前大力提倡的低碳经济和新能源产业,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产业政府应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引导资金投向文化产业、高端服务业和环保节能产业等领域,增加对人才、研发、销售及售后服务、新技术设备的投资,制定对重点产业研发投资的量化比例目标,并出台相关配套资金和政策。

(三)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保障资金供给

首先,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对重点规划项目,特别对那些有利于优化投资结构的项目都要建立引导资金和资金来源方案;其次,继续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培育和发展长期资本市场,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完善金融体系。着力发展直接融资体系鼓励风险创业基金、股权私募基金、抵押品市场的发展。第三,在引进外资方面,鼓励企业间并购和增资扩股,鼓励外商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促进利用外资规模的稳定增长。

(四)放低准入条件,拓宽民营投资的领域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