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效课堂数学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3 17:21:01

高效课堂数学

高效课堂数学篇(1)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152-01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阵地和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一位一线教师研究的永恒主题。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不同,体会也会有所不同。对此,我有以下三点体会:

1.课前准备

上好一节课,课前准备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研究教材,一名教师只有在全面深入的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去上好一节课。全面考虑这节课,把握住它的重点难点,比如我在讲《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时,首先备好课,同时制定如下教学目标:教学要求:1、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性质;2、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比关系,提高数学建模能力。学习重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学习难点:等比数列“等比”特点的理解和把握。教学方法:新授课+探究课。这样对于这节课就知道哪些地方需要重要讲解;哪些地方可以一带而过;哪些地方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哪些地方可以小组合作交流以及哪些地方学生容易犯错都是老师要重点讲解的地方。其次,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因材施教,尤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善于给予关心和帮助,鼓励他们参与学习活动,让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激发兴趣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学生都觉得数学比较难,其实是学生没有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没有兴趣自然就不会主动的去研究它。学生学习数学就只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所以就需要有一种内部动力来达到学习目的,这种目的就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愿望。只有当学生有了这种学习欲望时,才能积极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比如,在讲《概率》的时候,内容会比较枯燥,所以我就问他们一个问题:现在很多人都在买,大家经常会看到某某人中几百万的大奖,那么有些人就会有这样的想法,中奖的机率太低,如果我把所有可能的数字组合都买下来,那不一定中奖嘛。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他的这个想法对吗?我问完这个问题后有的同学便开始计算起来。但如果不用概率计算这个问题将是一个很大的数目,由此激发了他们学习概率的兴趣。再比如,在讲《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时,本身这是一个枯燥而机械的重复运算过程,学生对这样的内容会感到无聊,所以我就跟学生做了一个小游戏。上课时我拿出一张纸,在纸上写一个两们数,然后让学生去猜,学生一开始会猜50,然后我会说高了工低了,如果我说高了学生会再猜25,依次进行下去,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就明白了二分法的原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创设情境、精心设疑、动手操作、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等,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精选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既是巩固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就数学课堂的教学而言,及时的进行课堂练习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课堂练习并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要“适当”。怎样才算是“适当”呢?首先:练习要有层次性,遵循从易到难的规律。习题并不是越多越好,教师要选好题量、题型,精选一些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的重点题型,这样足以让他们做少量的习题掌握尽量多的方法。比如,《余弦定理》的课堂练习,我就先选了如下两道题目,在ABC中,(1)A=60°,b=4,c=7求a;(2)已知a=7,6=5,c=3求A。这两道题目是让学生练习余弦定理,然后再让学生做一些余弦定理公式变形的练习以及一些应用,由浅入深。无论是课本,还是练习册,选有代表性的几题进行练习,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这些题:它有什么特点,易发生什么错误?与哪些题型具有相同点,有没有独特解法?进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形成创新能力,真正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巩固提高的作用。其次:练习要富有趣味性、挑战性。练习往往在课尾的十几分钟进行。不少学生注意力不自觉的转移,而新颖有趣的练习,能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充满愉悦的情趣中,练的轻松,练的主动,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改进练习课的练习方式,教师要设法给学生提供一种轻松愉快、新颖合适的学习环境,设置恰当的问题。在练习设计的习题要尽量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数学不再是空调的理论,而是生活的一部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那么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会不断得到提高。

高效课堂数学篇(2)

关键词:

翻转课堂;高职数学教学;课堂效率

一、引言

翻转课堂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得到了高职教师的认可和应用,高职数学教学属于一个相对基础的学科,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在当前高职数学教学中,常常会发现学生的自学意识比较差而且没有积极性。他们的基础普遍不理想,所以更不愿意去学高阶的数学知识内容。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课程,并且有所收获。

二、翻转课堂的含义及运用意义

第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将学习主动权教给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的过程是以课堂为主的,集中于45分钟之内,但翻转课堂将预习的部分拉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扩大了学习的容量。高职院校学生基础普遍较弱,并且在学习技巧与学习意识方面都存在着不足,数学成绩也参差不齐,“一刀切”式的课堂教学、尤其是以专业学习为主的高职院校,很有可能会出现学生跟不上而教师难以发现的情况,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够使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与学习效率的提高[1]。第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是被动的,而是一个独立探索的过程,加之数学本身就是一个对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要求较高的科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挑战意识等都会被调动起来,进而激发学习意识等。另一方面,自主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将自己的困惑提前罗列出来,避免了在课堂上的窘态,迎合了自尊心[2]。第三,对于高职数学教师而言,翻转课堂也无异于对自身教学技能的雕琢与提高。翻转教学模式看似将更多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但教师不仅要进一步实现对学生学习的宏观把控,更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关注到学生的本身,还要在课堂中培养足够的应变能力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事实上,高职数学作为职业院校基础课程的一部分,在教学改革中也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翻转教学这种大刀阔斧般的形式转变,恰好能成为教学改革的催化剂,也推进教师向教学更迈进一步。

三、翻转课堂教学策略和思路在当前高职院校的运用

第一,在运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制定两份教案,一份是整体的教学目标与计划,为整个教学过程设定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在当前高职数学教学中,教学大纲始终与普通高等院校相一致,这实际上与高职院校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时间安排是不相符合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对冗杂的内容做出整理,去粗取精,需要精细的则更精细,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另一份教学目标是课堂上的目标,教师就要将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疑问,以及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都考虑清楚,便于在课堂上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处理所有状况。第二,翻转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视频,以短视频为主,长视频不仅占用学生较多的时间,也会使学生因为麻烦而遭到排斥或应付了事的情况。视频时长最好控制在15~20分钟之内,使学生能在轻松的状态下完成。视频的内容要秉承精简、目标明确、清晰的原则,教学视频的语言要尽量幽默简练,如果教师的语言功底达不到,至少也要做到浅显易懂。除了录制的视频外,教师还可以增加一些学案作为配合,使学生看得到、摸得着。在一定程度上,视频的录制环节是翻转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因为教师不仅要考虑如何将一节课的重点知识浓缩到短短的十几分钟内,还要考虑到如何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达。高职院校学生基础都不算扎实,数学成绩也参差不齐,但对于多理工科的院校学生,数学是最基础的内容,需要得到重视。第三,在正式进入课堂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答疑解惑。课堂教学实际上分为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学生的反馈与教师的接收反馈,另一个步骤则是教师的讲解。在反馈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相互间解决问题,而教师在课堂内走动,随时与学生互动,然后再将学生解决不了或者本身就属于重难点的知识整理出来,最终进行统一的讲解,使学生更加理解教学内容。这个反馈与被反馈的环节,正式翻转教学模式的核心。第四,练习题的安排要有梯度,从基础部分开始,逐渐增加难度,最后还要留下一些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使学生“踮一踮脚尖就能够到”。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教学中就需要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他们思考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尝试根据学生的具体专业情况,制定一些与专业相关的例题进行练习,把握必须、够用的原则。“美国把废弃的核材料放置在铅桶中沉入海底,如果岩石比较坚硬而且海水过深就会出现铅桶破裂的问题,无法确保相应的安全性”。这就是一道针对化学专业的练习题,选取的背景材料就是美国核废料沉海安全性的问题,教师将这个引起全世界关注的话题,引入化学专业的微分数学教学中。这道题本身难度并不是很大,但在教学中却能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作为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而言,在高职整个教学体系中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重视程度远不如专业课程,而数学教学的例题或者是联系环节,恰好能成为数学与专业课相联系的桥梁,提高学生的重视,并且是以学生熟悉的方式展现出来的。第五,教学反思与评价的环节是教学的收尾环节。在教学反思中,这种反思不仅应该是教师的反思,而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反思。首先是教师要进行自我的教学反思。通过观察课堂效果,能够发现自己课程的不足,通过学生预习的完成情况,教师可以看到自己视频组织制作的不足以及教学中是否有所遗漏。以及在课堂中应对学生的反应情况等。采用翻转教学中已经将大部分主动还给学生了,因此,在教学反思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觉的反思,这是教学工作中的另一难点。高职院校学生本身缺乏反思意识,而这种意识并不能量化成为课程,而是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给学生的,教师要关注到这种引导环节。

四、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的一些思考

尽管翻转课堂的运用模式已经基本形成,其作用也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认可,但在实际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例如教学视频的录制,如何使之更为精美,这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更为用心,更需要完善的教学录制设备,在这方面,学校不仅可以选择自主购置设备,也可以尝试与一些民办的辅导机构合作,许多辅导机构都会有专门的录音与录制设备等。还有如何制作一些配套的、能够对学生产生启发意义的教案内容,使之与视频内容相结合,这些都是教师在运用翻转教学法需要关注到的细节。另外,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如何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投入自学中,并且克服自学的困难,这实际上是采用翻转教学法展开教学的又一问题,也是高职院校教师转变教学思路中需要关注到的。

五、结束语

整体而言,翻转教学法是一种更为丰富、更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方式,但从传统课堂向翻转教学模式转变的过程则是复杂的、曲折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转变教学思路做起,进而实现教学过程与思路的转变。作为高职院校,在不断扩招与发展的过程中,要关注到语文、数学等基础性学科的教学工作,促使教学改革的发展。

作者:王茜 单位: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高效课堂数学篇(3)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

前言

无论是在哪个阶段的教育中,数学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培养思维能力方面,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代替的。但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大部分教师都忽视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是对课本的知识加以指导,这不仅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1]。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应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在信息化教学中学习,帮助学生快速吸收并学生灵活运用新知识,进而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应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同一班级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基础较弱的学生几乎对学习数学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因此,要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的首要任务是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应用多媒体从学生周围熟悉的环境和教学内容入手创设教学情景,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以《生活中的变量关系》为例,教师可用多媒体播放生活中的变量关系的动态图,如:在高坡不断下滑的小车、骆驼的体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过程图等,并提出“小车下滑时间与支撑物高度有什么关系”、“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图像上的各个点所表示的意义”等问题,并引导学生合情推理支撑物高度和小车下滑时间的变化趋势和根据骆驼体温变化的图像大致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学生在观察、发现、探究到教师验证的过程中可获得变量之间关系的直观体验,体会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这样的教学方法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体温的兴趣,增大了课堂容量,还能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能使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增强学习的信心。

2.基于多元化的信息化资源,创建“2+1”教学模式

考虑到部分数学基础较弱的初中生对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但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合作精神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这些特点,教师可在教学中创建“2+1”教学模式(即基础教学、实践教学、拓展教学),其对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新潜能等具有重要意义[2]。其中,基础教学即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整理理论知识部分,便于学生记忆,这是一个数学信息传获取的过程。实践教学即针对所学的基础内容,进行进一步地分析和探讨,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数学问题解决中,这是一个数学信息传递、信息处理的过程。拓展教学即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延伸,扩充一些现代数学思想和信息化手段,使学会了解信息化的工具和发展趋势,并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数学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过程。以《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为例,在基础教学环节,原来的教学安排中第1课时是学次函数,第2课时是学次函数y=ax2的图象,第3课时是学次函数y=a(x-h)2+k的图像,形如y=ax2+c(a≠0)的二次函数。而调整后的内容安排为:第1课时学次函数,第2课时学习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利用三点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第3课时学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形如y=ax2+c(a≠0)的二次函数。实践教学时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析并探讨二次函数解析式结合图像分析其性质,并利用解析式推断函数图像的两种研究过程的流程图。拓展教学时可开展学习成果展示活动,让每组学生制定成果PPT,并派1~2小组成员到讲台进行PPT讲解,以信息化的形式来相互汇报学习进展,其余学生可化身为点评人,参与到成果展示评比中[3]。活动结束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及时反馈信息,不断对自身的学习方法、计划等进行积极、自觉的评价、控制和调整,以帮助学生逐渐培养随时监控自己的数学思维活动的习惯。

小结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环境下的今天,教师应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情感效应,使其主动参与学习数学[4]。同时,要多为学生提供合作和实践的机会及自我表现的机会,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使学生在一种愉快、轻松的合作氛围中学习数学,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学校、教师及学生的三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唐蕾.信息化环境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研究[J].大众科技,2013(10):138-139.

[2]张宗法.信息技术条件下高中数学弹性课堂的学习保护与激励作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6):83-85.

高效课堂数学篇(4)

高中数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目标主要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主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与新课程中对教学的要求相距甚远。因此,要构建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对新教材的研究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点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大部分知识都是从课堂教学中获取的。高效的数学课堂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还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这也是进行教育改革的主要目的。高中数学课堂,也将变成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起引导作用,新教材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因此,教师要全面地了解新教材的内容,推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明确教学目标

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明确教学目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手段,这样才能使高中数学课堂变成真正的高效课堂。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能力,进而使学生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进行正弦定理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对任意三角形的边与其对角的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增加学生的数学体验。

三、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高效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的具体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提问情境。在设计提问情境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要科学合理,信息量和难易程度要适中,接近学生的现有水平;问题的设计要由浅到深,符合教学计划安排和学生认知水平;问题要具有指向性,避免产生分歧;设计的问题应有启发性,让学生在认真思考以后,理解所学内容。

四、增加课堂容量

增加课堂容量并不是加大学生的作业量或是进行高难度数学知识的学习,并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具体内容是: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但更多的是提高学生积极思考的频率。例如,在进行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椭圆构造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完成建构,对椭圆构造的方法以及与其他圆锥曲线的联系进行探索。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探究欲望,能让学生掌握椭圆的定义,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进行难点教学。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以学生为主,构建和谐课堂

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构建和谐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使学生都能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表达出来。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明确的回答。

在传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大量的时间用于数学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忽略了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在构建高效课堂中,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加全面地获取知识。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黄明月.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新课程:教研版,2009(06).

高效课堂数学篇(5)

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低效和无效课堂而言的,这一过程主要涉及学生与教师两个方面的活动,是一个在教师的积极引领下学生进行主动思维与发散思维的过程,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明显地较高质量与较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获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本质内涵在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高效性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性实现的,教学目标实现了学生在学业上的收获。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不但有利于当前教学目标的实现,还有利于学生潜在能力的挖掘。

二、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1.转变教学理念

新理念的课改教材注意研究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学习规律,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在内容的呈现上注意联系实际,注意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探究性,讲究启发性,便于学生由感知到理性上的自学。为了反映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师要切实改进教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提问学生,引导学生多思、多动手解决问题;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鼓励他们关注周围的实际问题,学习数学建模,用数学的思维观念认识周围世界的各类现象。有人形象地比喻:“过去是教师搭台教师唱戏,现在是教师搭台学生唱戏;而高效课堂则是学生自己搭台自己唱戏。”但这种先学后导的新理念是最困惑老师和学生的问题。

2.营造良好氛围

“主体参与”应当是学生的一种积极自觉的自然行为,“强迫命令”是不能奏效的,应当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创设情趣盎然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投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种活动中,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有安全感,既不担心“张扬冒尖”,又不害怕“丢败丢丑”,思维的真实状态便于教师及时采取对策,从学生智慧的闪光点中采集创造性思维的精华,从误入歧途中总结经验教训,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双赢。数学课堂应该是群言堂,学生的主体参与不应是少数“高材生”的“才艺表演”。教师必须发动学生群体展开对课题的研讨,对优秀学生固然要让他们吃饱吃好,使他们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但对所谓的后进生,也绝不能放弃,而要量体裁衣,提出适合他们“口味”的问题,让他们在解决之后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学生群体参与互相启发产生的互补、互促效应是个人单打独斗无法比拟的。

3.优化课堂结构

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协调和谐。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学生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有意识地让它们产生“撞击”与“交流”。这样,学生对某一概念的理解,对某一例题的推演,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领会,能力也得到发展。

设计课堂教学层次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从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组织课堂教学。当课堂容量较大时,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的甚至可以点而不讲,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并进一些深化练习,进行比较、提高。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高效课堂数学篇(6)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出现空前的繁荣,从表面上看似乎进入新课改的最佳状态,但认真品味却折射出令人深思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推行新课标以来,很多教师在转变观念和教学改革方面存在一些误区,比如: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过于重视教学手段的多、新、奇,从而弱化教学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尤为重要。那么研究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一、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低效和无效课堂而言的,这一过程主要涉及学生与教师两个方面的活动,是一个在教师的积极引领下学生进行主动思维与发散思维的过程,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明显地较高质量与较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获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本质内涵在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高效性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性实现的,教学目标实现了学生在学业上的收获。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不但有利于当前教学目标的实现,还有利于学生潜在能力的挖掘。

二、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1.转变教学理念

新理念的课改教材注意研究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学习规律,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在内容的呈现上注意联系实际,注意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探究性,讲究启发性,便于学生由感知到理性上的自学。为了反映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师要切实改进教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提问学生,引导学生多思、多动手解决问题;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鼓励他们关注周围的实际问题,学习数学建模,用数学的思维观念认识周围世界的各类现象。有人形象地比喻:“过去是教师搭台教师唱戏,现在是教师搭台学生唱戏;而高效课堂则是学生自己搭台自己唱戏。”但这种先学后导的新理念是最困惑老师和学生的问题。

2.营造良好氛围

“主体参与”应当是学生的一种积极自觉的自然行为,“强迫命令”是不能奏效的,应当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创设情趣盎然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投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种活动中,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有安全感,既不担心“张扬冒尖”,又不害怕“丢败丢丑”,思维的真实状态便于教师及时采取对策,从学生智慧的闪光点中采集创造性思维的精华,从误入歧途中总结经验教训,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双赢。数学课堂应该是群言堂,学生的主体参与不应是少数“高材生”的“才艺表演”。教师必须发动学生群体展开对课题的研讨,对优秀学生固然要让他们吃饱吃好,使他们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但对所谓的后进生,也绝不能放弃,而要量体裁衣,提出适合他们“口味”的问题,让他们在解决之后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学生群体参与互相启发产生的互补、互促效应是个人单打独斗无法比拟的。

3.优化课堂结构

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协调和谐。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学生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有意识地让它们产生“撞击”与“交流”。这样,学生对某一概念的理解,对某一例题的推演,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领会,能力也得到发展。

高效课堂数学篇(7)

传统高三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是“满堂灌”,预习和训练大多放在课外。容量大、密度高、节奏快是人们对其的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主要是听众和观众,主要任务是接受、记忆和模仿。

在课堂外,高三学生需要完成六科教师布置的练习,其工作量要远远大于数学老师的工作量。因此,课外训练的难以落实不仅让大多数学生产生失败感,也让老师无可奈何。所以,时至今日,课外的训练固然必要,但是,将课外的训练转移到课堂时间,让难以落实的课外练习变成课堂内的有效练习,已经越来越显得必要。

为此,我采取了如下一些尝试,以增加课堂训练时间,改进课堂教学结构:(1)每一个解题方法,讲后必须至少练一道配套练习。宁可一节课少复习几个方法,也要保证当堂练习到位;(2)当遇到简单的问题,或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能力时,先练后点评;(3)当遇到难点,或复习伊始,先讲后练;(4)增加练习课次数。这样做虽然课堂的容量会有一定的减少,可教学效果从来不是以讲的多与少来衡量的,而是以学生学会的多与少来衡量的。

二、整合教学资料,使之更切实有效

因笔者所教学生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相对不足,而现在所用的第一轮复习用书因为是面向全国,具备综合性强、注重不同章节知识的交汇融合、教学目标一步到位的特点,学生不够适应。为了使教学适合学生实际,我对第一轮复习用书适度增、删、改,精心选择、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具体做法如下:(1)降低起点,增加基础方法,铺设阶梯;(2)删除或改动过难题目,提升信心,不求一步到位;(3)优化讲解顺序,遵循由易到难原则,进一步细化分类,各个击破。

三、根据毕业班学生认知特征和数学学科特点,不断摸索高三数学课堂教学规律

1.注重揭示教师自身解题的思维过程和计算过程,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计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把自己解题时探索解题思路的过程、所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并要经常手把手的与学生一起演算,探讨演算的方法和技巧,调整运算方向,甚至不惜走一些“弯路”,避免学生形成眼高手低、计算能力差的后果。

2.重视常见错误的总结和“解剖”。比如,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问题。在求基本事件总数和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时,学生易出现计数标准的不统一,分母(子)考虑了顺序,分子(母)却没考虑顺序。又如,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学生容易忽略定义域。再如,把可导函数的极值点和导数为零的点混淆。教学这类问题时,可先让学生板演,充分暴露错误,再引导学生分析错因,然后让学生写出正确过程。如果只讲正确解法,学生不知错在何处,下次还会再错。

高效课堂数学篇(8)

二、善用多媒体

随着多媒体在教学领域的应用,教师在课堂要善用多媒体,可减少书面的工作量,同时使得数学教学更为直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了数学课堂,把学习数学变为一件生动有趣的事情,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然而课堂学习仅仅45分钟,而高中数学任务繁重且知识点多,恰当地选择和运用多媒体教学,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很重要,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1)适当的减少板书,这样节约了时间,老师也有更多的时间讲解知识点和扩展知识面.(2)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增加每节课的讲解内容,当然真正授课的时间应该控制在35分钟内,剩余的十分钟可以利用多媒体比如ppt来进行巩固复习,加深学生的课堂印象.(3)多媒体有强烈的直观性,这种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性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4)对重点知识点的总结和整理,无疑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所以课堂结束时总结上课内容必不可少,能够更好地让学生进行总结.

高效课堂数学篇(9)

正确的观念就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环境的正确反映。人类的行为都是受行为执行者的观念支配的,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行为的结果。在教育方面,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我们应该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从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由从课堂的封闭教学转变为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由传授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发展能力的教学。因此教师应由数学课堂的组织管理者变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者;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知识的引导者;由教学任务的完成者变为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和发展者。

2精心设计新课引入

好的课堂引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思维量充分发挥到最大值,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徐文晖在讲授《函数的奇偶性》时,先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美丽的蝴蝶、六角形的雪花晶体、汽车的车标、京剧的脸谱……,用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提出数学中那些函数的图象具有对称性,为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程春民老师设计《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时,开始模拟“幸运52”现场,让学生做猜某种商品的游戏,学生积极表现,既体会了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又渗透了二分法的思想,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3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课堂教学应有利于让学生学会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记,教师考,学生背。”这样的教学,学生机械被动地学习,不能主动对话、沟通、交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尊重学生主动性,以新的理念指导设计教学。在课堂学习中,教师不但自己要耐心地听学生的发言,而且还应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因为听与说是紧密相关的,学会集中精力,静静地听别人讲话,于人,是尊重别人,也是向他人学习的表现;于己,是积极开展思维活动的过程,是在他人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和提高的需要。徐冬发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分组教学,依据总人数把学生分成组,尽量利用小组优势,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让课堂变得有理有趣,师生互动,让课堂变得热烈主动,让课堂使每位学生受益。

4利用“班班通”进行教学

高效课堂数学篇(10)

关键词:

高效课堂;初中数学;自主学习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的教育教学发展进程加快,初中教学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初中数学教学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数学知识接受能力较弱。然而,教师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追求质量和效率的条件下,构建高效课堂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着手,对其具体策略进行深入地分析。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拥有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数学本身较为抽象,容易使人产生厌烦之感,无形之中会给学生增加学习压力,甚至会使学生讨厌数学。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激发学生对初中数学学科的学习热情,减少学习压力,为其学好初中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可以为学生设计情景,引导学生认真听讲;教师也可以做模型演示教学,将抽象的数学转变为具体形象的数学,这样不仅能够使数学教学内容更加直观,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和体会。例如,教师在讲解“直角三角形”时,对于非等腰直角三角形而言,其中一个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教师要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可以借助模型讲解,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两个同样的三角板进行拼接,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然后再把两个三角形拆开,学生就会明白这种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1]。另外,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制作幻灯片。在幻灯片中,可穿插图片、文本、视频、音频和动画之类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此不仅提高教师授课效率,而且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除此之外,教师必须要对每一位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而又细致地解答,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不可直接将问题的答案和全部知识内容灌输给学生,应从细微处入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牢固掌握所学知识。课堂教学时,学生遇到不能独立完成的问题,或问题偏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三五个人为一组,对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有助于快速解决问题,节约课堂时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之一[2]。例如,教师在讲解“正负数”时,教学之初,教师可以先隐藏一部分教学内容,即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正数的表达方式,再对负数表达方式进行推导,以达到增强学生学习体验的目的。又如,“三角形的判定”中有证明三角形全等和三角形相似的题目,其证明的方法有很多种,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多方面思考,利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数学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还能让学生在考试时,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二次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学习内容,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三、创新教学方法

新时期,教师应摒弃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掌握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教学器材为学生呈现出更加生动的数学课,借助多元化的数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学习之余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采用多元化的数学教学方法,开展不同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使初中数学教学达到高效课堂的标准。同时,学生也能从课堂中吸收更多知识,从而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3]。另外,初中学生的学习起点有所不同,对初中数学知识内容的理解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为构建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必须对每一个学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从而设计出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四、结语

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差异性,注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在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创新教学方法,坚持因材施教,有效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

作者:张明刚 单位:贵州省习水县第八中学

参考文献:

高效课堂数学篇(11)

课本中有些知识的安排与设计不是完全合理的.比如,一些知识点的教学顺序不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对于这些不合理的设计,教师要善于察觉,并且要能对这部分内容展开调整与重新设置.有些教师过于依赖课本,很少会对于课本中的内容设置有所怀疑,即使是一些明显不合理的地方,也会勉强采用.其实,优秀的教师应当有自身独立的思考与判断能力.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认知习惯,在熟悉学生与充分研究课本知识的前提下对于课本内容编排的合理性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如果发现明显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和重新设置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实现知识教学的高效性,有利于学生构架自身的知识框架.

例如,在讲“正、余弦函数单调性”时,教师可以采取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如果按照课标课本教学的规定,教学过程过于机械,不是特别灵活,学生理解一些相关概念的效率也比较低.对此,教师可以相应的进行教学调整,变换教学方法.比如,可以让学生在下面叙述,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利用列表的方法和学生一起完成正、余弦函数的定义、特性、图象等的回顾与复习.之后教师引出函数的单调性教学目标.此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屏幕上显示正弦函数的图象,接着引导学生对函数的升降趋势进行观察.再通过多媒体设计延伸函数图象,让学生发现并总结出正弦函数的规律.灵活的教学变化,不仅能带给学生课程学习耳目一新的感觉,必要的调整也能节省教学时间.

二、有效借助教学辅助工具

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灵活应用各种教学辅助工具,尤其是在一些特定知识的教学中,有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能够化解很多教学障碍,不仅让知识点的呈现更加清晰直^,也能使学生更快地捕捉到教师想要讲授的内容,提高知识教学的整体效率.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应当对于教学工具的使用有合理的考虑,不同的教学范畴以及不一样的教学目标,适合使用的教学工具会有一些差异.教师可以透过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来灵活使用教学辅助技术,让知识更加清晰直观.

例如,在讲“空间几何体”时,有些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学习吃力而兴趣缺乏.教师可以适当使用PPT课件将一些图形立体地展示出来,从而让学生能够直接地理解抽象空间几何体,学习起来也更容易.此外,如果要呈现图形或者几何体变化的过程,教师可以利用相应软件进行这个过程的模拟,还可以事先搜索一些相关的小视频在课堂上播放.这样的过程,让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得到培养,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这些图形特征的整体认知,很多理解上的障碍得到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