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教案设计要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4 16:06:06

教案设计要点

教案设计要点篇(1)

一、引言

案例教学由于自身的特点,同时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更确切地说,它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如认为案例教学是指教育者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整合的宗旨,遵循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双向和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从而重点培养学习者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团体合作能力,并促使学习者充分理解问题之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等属性的重要教学形式[1]。它是医学、法学和MBA等领域中重要的教学方法,由于它的独特魅力,它现在已被应用到很多学科的教学当中,而关于案例教学在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中进行运用的理论性研究相对来说目前并不多,所以如何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在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中的作用值得探讨。

二、程序设计教学现状

1.程序设计教学现状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程序设计教学中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和系统的学习,同时结合一些上机实践操作来巩固和熟悉课堂上所讲的一些知识点,但对于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而言,其特点是更新、更快、内容多、课时少。所以,在授课内容处理上既要讲授大量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而且还要讲授具体的应用甚至操作,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既不能抛弃传统的、经典的内容,又要介绍当前最新的成果。传统的系统学习和讲授有许多缺点,它偏重知识的灌输,重理论轻实践,以教师为中心,以单项讲授为主,是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出的学生实践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虽然近年来教学方式有所改变,但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学内容仍然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使课堂教学显得空洞、呆板,缺乏学习兴趣,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且不能考核出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综合分析能力及创新能力[2]。

2.案例教学在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中应用研究的现状

目前就案例教学在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还比较少,即使有也是相对某一具体的程序设计语言而言的,如对VB教学、VFP的教学等。并且有的只是概要说了一下方法和策略但并不具体,有的虽然有具体的方法和应用方案,但我认为在程序设计教学中的案例处理及选取方面并不妥当。程序设计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进行软件设计及软件开发,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所以在案例的选取方面要精,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

三、程序设计中实施案例教学的分析

如何有效地把案例教学应用于程序设计教学当中,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实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和分析。

1.案例的准备和选编

对于案例教学而言,案例的选编是至关重要的,案例作为案例教学的基本材料,其质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教师要重视案例选编环节,精心选编。如张新平在总结案例教学中提出案例选取时要注意以下四点:案例要精、案例要实、案例要新、案例要深[3]。不同的学科在案例选编时既有共同点也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稍有侧重,对于程序设计教学而言,根据程序设计本身的特点在案例选取方面还要注重精和实,并且案例要有一定的扩展性和深度。在相关程序设计案例教学的研究中发现,在实施案例教学当中,他们在案例的选取时过于丰富,也就是几乎在每一个章节都编写或者选取一个小案例,当然我并不是说这样不对,只是认为不太妥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的:

首先,从案例教学和举例教学的区别来说,案例应该在教学当中占据主导地位,过多的案例给人感觉就像举例教学,这样就失去案例教学应有的特征和效果。

其次,从程序设计教学现状来看,由于教学时数少,如果选取过多的案例,在教学进度及教学目标上就很难把握,并且太多案例的选取对于教师来说也有相当大的难度,张继学分析我国目前案例教学现状时指出案例库源供应不足,质量不高[4]。而对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而言,经典的案例并不是很多,要么太陈旧,要么太大、太深不适合教学的要求,大部分需要教师自己动手去编写。

最后,从程序设计教学的最终目的来看,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开发软件和设计软件,既要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也要让学生清楚开发一个实际的工程的基本流程和软件的计算结构,也就是说一个好的案例要能给予学生真正的实践指导,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把握。

所以,在程序设计教学中的案例选取时,根据这门程序设计语言本身的特点要精选有代表性的一到三个案例,并且要有扩展性。

2.教师素养的提高

在程序设计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素养及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案例的选取来看,由于要选编经典、切实可行的案例需要教师要有很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案例积累,所以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其次,在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式方面要进行改善。如何运用好案例,发挥案例教学能效及功用需要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启发性、艺术性、科学性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案例进行探究,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3.实施案例教学的方法及策略

在程序设计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基本上分为两类方法:一是案例讲解法,二是案例分析法[5]。案例讲解法主要用于课堂教学中那些应用性很强的案例,放弃逻辑讲授而直接用案例讲解来教学,这里主要强调教师的讲解作用。案例分析法也叫案例讨论法,这里主要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主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和分析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能力。

对于案例而言,由于它并不能包含某一种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全部内容,特别是一些原理性、概念性相对比较强的内容,虽然案例教学在实用性和重应用性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在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上不如传统教学有优势。所以,要根据课程内容的性质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将传统教学与案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6]。对于案例教学在程序设计教学中实施中的具体教学流程如下:

同时,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进行不断地反思,进而改进教学策略来适应不断变化的课堂和学生的需求,整个实施过程图如下:

四、一个案例在C#程序设计教学中运用的分析

为了更好地说明案例教学在程序设计教学中如何运用,以下通过一个案例在C#程序设计教学中的运用来进行简要说明。

1.案例选编

在案例的选编上,遵循案例选取的原则,选择一个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的小型货物销售管理系统案例,该案例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广泛,比较有实用性,并且在设计上能体现软件开发的基本思路,在完成基本的供销存管理系统之后,还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充,如C#中的网络的编程和多媒体的编程以及多线程技术等。

2.案例的实施

(1)在案例实施前,要运用传统的讲授法对C#语言的基础理论、基本特征、语法基础、程序编译作一下简要的、系统的介绍。让学生对这门语言有一个总的认识和总的把握,以便与其他语言进行比较,对一些重要的概念像类、空间、接口等先作一下简要介绍,因为这些概念相对来说比较难理解,主要是让学生在案例学习当中以及自己在实践操作中去慢慢接受和理解。

(2)对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在案例的讲解当中首先要按照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进行,同时照顾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基本流程如下。

首先,分析案例,介绍这种小型管理系统的开发流程,如下图:

通过总体的介绍,使学生对程序设计及开发有了总体架构,并与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然后,就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分析和设计,在这中间可以对C#语言的语法基础、C#语言的特征就机理、窗体的设计进行讲解和分析。特别是对具体的界面设计要在多媒体教室里进行,教师可以先作一些演示和介绍,引导学生自己去动手设计界面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至于窗体上各个控件的使用,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使用,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当然,对于一些重点、难点可以进行集中讲解和进行集体讨论。当然在具体的编程过程中,就实际遇到的重要概念、理论可以进行强调和解释,如空间、类等这些相对来说比较抽象的概念放到实际问题当中去讲解和理解也比较容易了。

紧接着当然是后台数据库的设计,对于数据库的设计可以简略的介绍,因为数据库的设计是由专门的数据库软件进行设计的,所以在这个案例里主要介绍如何连接数据库以及简要介绍对数据库如何操作即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去查资料、书籍等。实际上这里的后台数据库设计完全以程序的手段来实现,而不是通过对数据库连接来操作,也就是C#对文本流的读写操作,这才能真正体现程序设计的魅力之所在。在案例讲解中,在这里只讲解一种方法,也就是以程序的手段来实现对文本及数据的读写操作以及C#对文件的操作,另外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

当整个案例的基本功能实现差不多了,就可以对案例进行扩充和扩展,例如可以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进销存功能实现之后,如果我们想同不同的销售部门进行通讯该如何实现?实际上这里就要运用网络编程的知识,紧接着就可以对网络编程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讲解。在案例讲解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自己亲自动手边学习边进行案例的开发,并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分析和创新,以真正实现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

最后是对整个案例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实际上这里的评价对学生而言应该主要从学生的掌握程度、理解程度和是否能独立地开发类似的软件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等指标来进行评价;对教师而言主要从案例的选取,课堂实施案例以及教学艺术等方面进行评价,只有综合评价各个因素才能正确地案例教学,从而促进案例教学在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发展。

五、结束语

通过教学实践表明,案例教学在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实施,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探索、合作、创新能力,所以在程序设计教学中合理、有效地使用案例教学将会很好地解决传统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新平.案例教学的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02,(10).

[2] [6] 龚沛曾,杨志强,陆慰民等.案例教学法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04,(5):62-63.

教案设计要点篇(2)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6-0137-0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用不同的信息技术来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随之而来的是对软件开发人员的大量需求[1]。针对软件从业人员的良好就业前景,国内的许多高校陆续开设了各种信息技术的课程,其中Java程序设计作为一门核心主干课程,在软件相关专业中均有开设。Java程序设计课程作为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培养学生既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实践开发能力,能够积累足够的项目开发经验,以适应社会和企业对Java语言相关从业人员的要求,日益成为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Java课程教学的现状

Java程序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国内高校中开设的时间普遍不长,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的积累很少,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问题。

1)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据统计,Java程序设计课程一般在第三学期开设,大部分学生已经学习了C/C++语言等相关计算机语言课程,学生对有关数据类型、数组、结构体、函数、类等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目前教学过程中采用的Java教材,对上述概念和技术细节仍然进行了重点介绍。学生在接受这部分知识点时,一方面不重视,觉得自己已经学过,不用再认真听了,另一方面,降低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从而影响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2)教学方式以教师授课为主

Java语言作为一门诞生于互联网时代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它不同于以前的C/C++、Visual Basic等传统语言,是一种纯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与其他语言相比,有很多异同点。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一个章节一个章节,按部就班地讲解各个知识点,学生不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导致课堂气氛较为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低落。同时,由于学校教学计划的限制,在教室上完理论课后,往往要过一个星期才能进行编程验证。

3)授课案例缺乏连贯性、系统性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根据知识点的需要,即兴地挑选实例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讲内容的理解。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接触的示例都是孤立的,面向一个个知识点的,缺乏必要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在完成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后,由于没有学习和参与一个完整案例的开发,导致学生无法系统地梳理该课程的知识体系,不能形成系统的软件开发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改进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编程能力,本文提出了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

2 案例教学法的基本含义

在192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提出了一种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2],教师和学生通过共同分析、讨论商业管理中的真实案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决策的水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该方法在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一个或多个覆盖整个课程或某个章节的综合案例。借助于该案例,将知识点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案例的分析、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熟悉所学知识在实际软件开发中的使用场景和方法[3]。

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中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1)目的明确:所选案例具有明确的指向性,针对某个具体的章节或知识块;

2)综合性强:教学中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需要覆盖多个章节、甚至是整个课程;

3)实践性强:案例必须是实际开发过程中可能或者是将要遇到的开发任务;

4)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设计的案例必须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外延性,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充实所学习的案例。

3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案例教学法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的使用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案例的科学设计,另一个是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

1)案例的设计

根据上文中的介绍,案例教学法具有多个显著的特点,与此相对应的案例设计是该教学法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之一。没有好的案例设计,就不能很好地实施案例教学法。与C/C++语言相比,Java程序设计语言是一种纯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是一种分布式的、可移植的、解释性的程序语言。基于Java语言和Java程序设计课程本身的特点,设计的案例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第5、8、9个案例为“综合案例”,与简单案例不同,这些综合案例将之前学习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起到了复习和承上启下的作用。值得指出的是,第9个案例包含了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所有知识点。通过这个案例的讲解与实施,学生可以对这门课程有一个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同时通过这个“准实际”项目的开发,可以对软件项目开发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

2)案例的实施过程

在进行正式的课程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完整演示“简单/综合案例”的详细攻略,使学生对本次课需要完成的任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知识点时,可以先指出该知识点在案例中是如何使用的,找出相应的程序代码,然后准确、详细地阐述各个知识点。下面以第7个案例――查询所有宠物主人信息――为例,简单介绍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1)教师为学生展示该案例的各项功能:宠物主人信息的查询、宠物信息的修改;

(2)介绍该案例涉及的知识点:JDBC基本原理、Connection、Statement、ResultSet、PreparedStatement等接口的功能、定义、使用方法等;

(3) 详细介绍各个知识点,由于JDBC基本原理较为抽象,不容易理解,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先进行淡化;在介绍Connection接口后,从项目案例中抽取相关的代码,在分析代码的过程中加强了学生对Connection接口这个知识点的理解;

(4)在依次讲授各个知识点后,再通过案例的演示,学生能从“看热闹到看门道”的转变,最终掌握、灵活运用本次课所学的知识。

(5)进一步拓展案例的功能,举一反三,布置学生课后需要完成的作业。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介绍,提出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案例教学法”,对该教学方法的意义、本质和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以“查询所有宠物主人信息”为例说明了该教学法的实施要点。笔者通过在授课课程中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教案设计要点篇(3)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262-01

常常听老师说:“教学设计就是教案”。其实教学设计和教案是有区别的。

根据翻阅的资料和自己的理解,谈谈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几点区别。

区别之一:概念和对应层次不同

教案又叫课时计划,是以课时为单元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指导老师自己上课用的教学内容文本,也是考察一个教师备课的重要依据。从研究范围上讲,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学设计是把学习者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教学设计的范围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也可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目前的教学组织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运用最多的一个层次。教学设计包括教案、学案、评价方式,甚至学生问题的创设、教具的应用等,所有与教学设计有关的内容都是。教学设计是一个泛化的概念。

区别之二:元素或组成不同

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重难点分析,教学进程,教具的使用,课的类型,教法的具体运用,时间分配等因素,从而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计划和安排。

教学设计从理论上来讲,有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阐明、教学策略的制定、课件的使用分析及教学评价等元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讨论比较多的是学习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三个主要元素。

区别之三:表现形式不同

教学设计使用表格的方式最多。教学设计,是准备课,特别是公开课等需要全面考虑的一份文档,附件可能有电子类辅助。

教案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是教学设计的最核心的部分。呈现形式一般地有表格式、课堂实录式、普通文本式等。主要是对教学目标、内容、环节进行备课。

区别之四:教学评价不同

教案在编写过程中评价体现不明显;教学设计则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状况作出准确而及时的评价,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教案设计要点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TU3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3006804钢结构代表了未来建筑结构发展的新模式[1],但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已成为目前影响整个钢结构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大力推进人才强企战略成为推动建筑钢结构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2]。作为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渠道之一的国内各高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钢结构行业企业的需要,对钢结构课程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包括:(1)钢结构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钢结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2)钢结构课程教学特点、当前钢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改革方向和措施;(3)钢结构课程教学团队建设;(4)钢结构课程群设计及学时安排;(5)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改革等。

上述众多的研究都提出采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在钢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各环节采用的案例零散、相互间无联系,导致各课程各环节各自为政,不利于学生整体设计思维的建立和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且大多数教材所提供的工程案例,直接采用结构软件计算结果,计算过程和施工图简略,无法为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需进行手工计算的学生提供有效参考,不利于学生对设计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本文将对钢结构课程案例设计及以案例为主线的一体化教学进行研究。一、案例设计

(一)案例的设计原则

以案例为主线的一体化教学中,案例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在进行案例的选择与设计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以满足教学需要为前提

案例是为教学服务的,它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线,首先要满足教学内容的需要,能基本涵盖教学大纲中的主要理论知识点。其次,要满足教学目标的需要,每个案例要向学生传授哪些理论知识、能解决哪些实际工程问题、能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都需要预先进行设计和考虑[3]。

2.以实用、够用为原则

通过以案例为主线的钢结构课程一体化教学,学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就能进行常规钢结构项目的结构设计。而不同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及适用规范都会有所不同,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通常只能对常见结构体系的设计进行讲授。因此在进行案例选择时,应结合钢结构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以实用和够用为原则,选择具有广泛应用性和代表性的案例。

3.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

本文所研究的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对钢结构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所选案例首先在内容上应具有完整性和综合性,有利于学生将零散的理论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整体设计思维意识。其次,所选案例在难度上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在开始课程学习之前,对钢结构一无所知。而一个实际工程项目往往较复杂,不仅包含大量的背景信息和前提条件,还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的知识。过于繁杂庞大的项目容易让学生找不到方向和重点,造成较大的学习压力。因此案例的选择与设计应符合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可结合理论教学内容对实际工程项目进行适当简化后作为教学案例。

(二)钢结构课程案例设计

以笔者所在学校(应用型本科)为例,钢结构理论课程主要开设钢结构设计原理(32学时)、钢结构设计(32学时),实践环节包括课程设计(1周)和毕业设计。设计原理课程内容重点是构件(轴心受力、受弯、压弯和拉弯)设计、焊缝连接设计和螺栓连接设计;钢结构设计课程内容重点是普通钢屋架单层厂房设计、轻型门式刚架结构设计、多层钢框架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完成一榀钢桁架的设计;毕业设计选题为轻型门式刚架结构或多层钢框架结构。

钢结构课程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案例所肩负的任务是要将钢结构所有课程、所有教学环节和绝大部分知识点串连起来,使各课程间相互联系和衔接得更加紧密,使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之间过渡得更加自然,从而改变传统教学中各课程各自为政、例题零散相互间无联系、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脱节的现状。综合考虑教学内容的适应性、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工程实际应用的广泛性,确定三大案例,如表1所示。表1钢结构课程案例案例名称案例内容案例1:某钢屋架设计(角钢桁架)基本资料;支撑布置;荷载计算;内力计算;杆件设计;节点设计;施工图案例2:某单层仓库设计(门式刚架结构)基本资料;结构布置;围护结构设计;抗风柱设计;支撑设计;檩条设计;墙梁设计;刚架设计;施工图案例3:某多层试验楼设计(多层钢框架)基本资料;结构布置及材料选择;构件截面初选;荷载计算;内力计算;荷载效应组合;构件截面设计;节点连接设计;施工图案例的编写应注意:(1)计算过程要详细。在实际工作中,结构设计计算通常由软件完成。但为加强学生对基本设计理论的理解,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中,一般要求学生手算为主、软件计算为辅。案例的计算过程应尽可能的详细,尤其在荷载取值、内力计算、荷载效应组合等方面,这样才能给学生完成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提供有效参考。(2)施工图应达到一定深度。钢结构施工图具有符号多、标注多、节点详图多等特点,与之前学生熟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在表达方式、内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与案例配套的施工图应达到一定深度,以便于学生在识读、模仿绘图的过程中掌握钢结构施工图的绘制内容及常规表达方法。

二、以案例为主线的钢结构课程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一)一体化教学活动整体设计

赫尔巴特说:“如果缺乏背景经验,任何新的感知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可言。”在对以案例为主线的钢结构课程一体化教学活动进行整体设计时,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案例这条主线,把钢结构课程所有教学环节和主要理论知识点串联起来,以工程案例为载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将学生处于真实问题的情境之中,并带着问题设身处地地思考,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索式的学习,在获取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体验职业思维方法,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以钢桁架、门式刚架、多层钢框架三大案例为载体,开展钢结构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总体思路如图1所示。由于同一案例往往涉及不同章节甚至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理清脉络把握主线、实现课程间的融合衔接是关键。同一案例用在不同课程教学中,其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原理课程关注的是案例中单一构件、节点在内力已知情况下的截面设计和连接设计;设计课程则侧重于通过案例帮助学生完成整体设计思路的构建;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在参考、模仿案例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学习效果,实现对前两门课所学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

(二)案例为主线的教学实践

以案例为主线开展理论教学,每一节课都是一个单独的案例教学活动。由于受学时限制,传统案例教学中很重要的课堂讨论等互动环节很难充分的开展。如何通过合理的课堂设计,把握好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的节奏,达到理论知识实现应用转化的最终目标就成为关键。基本思路是:基于案例中呈现的问题,以问题解决为指向完成理论教学。主要过程是:(1)问题铺垫:基于案例背景,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分析需解决的问题(做什么);(2)理论讲解:针对案例需解决的问题进行基本设计理论知识的讲解(怎么做);(3)实践应用: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案例相关问题(怎么用)。

通过案例构建真实的实践氛围进行基本理论的讲授,以案例阐述理论,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不仅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学了可以做什么,怎么做”,体验到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成就感,减少了单纯学习理论知识的枯燥感和迷茫感。

(三)教学效果反馈与评价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依托。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对教学效果的好与坏最有发言权。根据教学改革拟达成的目标,对学院2010级、2011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进行不具名问卷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图22010级、2011级土木工程专业调查问卷结果实践证明,通过以案例为主线的钢结构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大的收获在于,学生在“提出问题”与“寻求解答”的交互中完成了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在“案例”与“理论”交叉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了从基本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转换。整个教学过程,对于学生而言,不仅仅是单纯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而是一个将零散知识逐渐系统化的过程,更是一个应用能力培养和提升的过程。同时,教师在案例预设、教学实践与反思的过程中也不断成长,实现了教学相长。

三、结语

通过案例这条主线贯穿钢结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了基本设计理论、构件设计、结构整体设计三个层次教学的纵向联系,实现了钢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一体化教学。通过案例阐述理论,有利于教师“教”和学生“学”,有利于改变学生学习过程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差的现状,有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整体设计思维的建立。

参考文献:

[1]李永平.我国钢结构建筑行业发展研究[J].上海建材,2012(5):12-13.

[2]云朋.钢结构建筑市场应用型人才需求与钢结构教学改革[J].西南科技大学(高校研究),2011(4):55-57.

教案设计要点篇(5)

2.相关概念

现行的学案教学,从理论基础上来说,属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范畴,为此,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相关概念以及学案的特点非常必要。(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已成为国内外指导教学优化改革的热门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由原先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正带来一场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革命,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习惯具有深远的意义。(2)学案学案导学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体现。学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重要媒介,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教材内容、教学设备等要素,从学习者的角度为学生设计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材料,是为学生的学而设计的方法和目标内容。

3.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英语学科建构式课堂学案设计、使用以及反馈情况的调查,探讨学案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出具有英语学科特色的学案设计策略。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1)学案教学的三个阶段调研:以不同阶段为出发点,分析学案设计存在的问题,找出可行的对策。(2)学案设计中要把握的三种关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主要通过调查与访谈,分析教师在学案设计时对三种关系的把握情况。(3)英语学科的学案特点。结合英语语言的学习特点,通过学案设计创设学习情境。

4.研究发现

通过调查与访谈、听课分析,我们发现学案设计方面存在不少问题:(1)不少英语教师设计的学案经不起推敲,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学案的设计,或是仅仅关注学生的课堂阶段,缺乏整体的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阶段的考虑,未从在思想上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2)把握不准教师—教材—学生之间的关系,忽视师生关系,“一言堂”或是“放散牛”,忽视生生关系,课堂活动效果差,忽视课本,造成学生与教材之间产生脱节。针对出现的几种情况,本研究尝试性提出英语建构式课堂学案的设计策略如下:(1)在英语学案设计中把握好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阶段首先,英语学案设计要顾全大局,注重联系。学案与学案之间、单个学案的环节之间要有一种联系,便于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可以以传统的语法为主线,也可以以功能为主线设计全盘的学案思路,这样,不仅教师教学有条理有层次,学生建构自己知识体系时亦是有章可循。单个学案三个环节之间联系的设计问题,包括课前的复习、课堂的预习与巩固、课后的延伸与反馈。教师应该本着如何有利于学生知识建构的思想设计学案的各个环节,复习的内容与新授的内容要有联系,预习的部分和巩固练习的部分应该有联系,课后延伸的习题应该能够涵盖该节课的主要内容。其次,英语学案设计要体现三个阶段的特点,便于实施。学案设计的各个阶段的特点必须鲜明,否则整个学案的特色就不够突出,设计形式上就不够鲜明,同样有损学生的知识建构。设计学案时,要明确哪些是旧知识复习,哪些是应该掌握的新知识,哪些是该课后拓展的延伸知识,最好是在学案上清楚地标明层次。最后,英语学案设计要有分层,突出重点。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要有重点地设计各个环节的教学重点,不要把教科书上的什么东西都搬到学案上。即使是对三个阶段,侧重点也应该不同,要把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课堂的预习与巩固阶段,在该阶段中,又应把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于预习环节。(2)在英语学案设计中把握好教师—教材—学生之间的三种主要关系坚持教师主导地位、学生主体地位不动摇。教师主导地位,不仅要体现在教学进程与秩序的控制上,更重要的是要确定好目标并在执行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达到目标。在确立目标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课标要求、教材的内容、考纲的要求,过高、过低的目标都不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对学生在自学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应该根据学情适度把握,对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的形式可以解决的不要讲解,对学生无法着手的问题要提示背景、方法、规律与解题思路,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该使不同档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不可过易或过难。可以将测试题分层次处理,较简单的题目要求全做,较难的题目要求学生可以选做。注意随时反馈学生的完成情况。灵活多变地安排学生的搭档、真正提高探究与合作效果。学生之间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模式中,教师要营造和谐的氛围,通过个体发言、互相探讨、小组交流等多种形式的讨论方式,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潜力,又很好地解决了学习中的疑难。坚持课本的核心地位不动摇、积极发挥学案的辅助作用。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较为合理的体系,因此,不论设计多么完美的学案都不应该喧宾夺主取代课本。注重课本的同时,要积极发挥学案的辅助作用,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案设计要点篇(6)

二、功能型教学模式与案例型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

艺术设计软件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从教学组织形式上来讲,不外乎以下两种教学模式:一种是以软件各项功能的逐个讲解为典型组织形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软件教学最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里,将这种教学模式称为功能型教学模式或功能教学。另一常见教学模式是以案例的逐层深入讲解为典型组织形式的教学模式,在这里,将这种教学模式称为案例型教学模式或案例教学。功能型教学模式与案例型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各有利弊,通常功能型教学模式更着眼于软件基本功能和基础知识的掌握,而案例型教学模式则更强调软件应用能力的习得。这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对比如表1所示:就两种教学模式而言,案例型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更利于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高;短期内教学效果显著。另外,从设计学专业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抽象思维能力不足的思维方式特征来看,照葫芦画瓢式的案例教学模式也更符合设计学专业大学生的思维特征。此外,设计软件操作知识多为程序性知识,以教师演示示范和学生复现操作为主要教学方式的案例型教学模式也更适合程序性知识的习得。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以案例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似乎更受教师青睐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功能型教学模式与案例型教学模式并非绝对对立的,而往往是可以相互补充的。还有一些观点将艺术设计软件的案例教学表述为“项目化教学”2,其实这两种表述本质都是相通的,都是以案例为主的教学方式。但若要严格辨析,则项目化教学法更强调学生自主动手完成一个设计项目,这种教学方法更适合于高年级的专业核心课程,而对属于低年级专业基础课程的软件课程而言,学生尚不具备独立实施设计项目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严格来说,软件课程是不适合项目化教学的,称之为案例教学更加准确一些。

三、单纯案例教学失败的成因分析

尽管案例教学模式较之功能教学模式有诸多优点而更受青睐,但单纯案例教学存在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最显著、对教学影响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在案例讲解过程中出现学生思维和理解上的卡壳。在案例讲解的过程中的某些知识点和操作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表现为学生照着教师的方式能做出来,但为什么这样做却不清楚。这些知识点和操作,仅凭案例演示而缺少了对功能原理的认识,有可能成为学生难以逾越的障碍,影响了整体学习过程。而另一方面,这种学习的卡壳往往是隐性的,难以发现问题的存在。缺乏原理性的认识,当变换一个问题情境时,便造成了“照葫芦不能画瓢”“举一不能反三”的情况,从而造成案例教学实质性的失败。据笔者教学的经验来看,这样的问题在设计软件案例教学当中是非常容易发生的,尤其是当学习者为没有计算机和软件操作基础的新手时。学生在软件案例学习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首先必须明白一点,采用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是案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或轻易就能被理解的新知识点。对于初学软件的学生而言,计算机创设问题情境和学生已有认知结构、思维方式及认识经验之间差异较大。在学习软件的过程中我们都是以已有认知结构中的一些知识和经验为原型来理解新的问题并构建新的知识,当这些知识和经验的原型缺失或不易构建起来时,便造成对新知识的理解困难。在软件案例教学中,新的知识点以案例的形式组织起来。就这些知识点而言,有些知识点的认知逻辑是符合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的(例如Photoshop中的图层,我们很容易把它想象成透明玻璃纸)。但有些知识的认知逻辑与已有认知结构是不相符的(例如Photoshop中的通道及图层蒙版的概念、3dsMax中材质贴图的概念等,初学者很难想象它是什么),在初学者认知结构中缺乏与之同构的知识或经验,便造成了理解的困难。显然,案例教学中如果对这样的知识不加以提前讲解而直接应用在案例中,便造成了学生思维和理解上的卡壳。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有意义的学习的前提条件是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具备与新知识相联系的知识准备,即先行组织者。在应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某知识点的先行组织者缺位,就容易造成学生理解的困难和学习的卡壳。在软件案例教学中,这样的情况是教育者应该极力避免的。同样,这种案例教学失败的原因也提示了,应对不同性质的教学材料,应该就受教者和知识点本身的认知理解特性来决定是否适用案例教学。因此必须对软件教学中一味鼓吹案例教学的风气提个醒:案例教学不可盲从,先分析一下教学材料和受教者知识结构是否适合采取案例教学!

四、功能先导,案例为主的教学模式

通过上述对案例教学失败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窥见,成功的案例教学必须在纯粹案例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做一些改进:首先,在备课阶段明确哪些知识点对于学生而言,可能存在认知理解的困难;第二,在案例教学之前要对可能存在认知理解困难的知识点进行功能原理的先期讲解,促使学生在认知结构中建立起进一步理解这些知识的同化点固着点,以便后续案例教学的顺利展开。对于可能存在认知理解困难的知识点进行先期讲解的阶段适用功能型教学模式,对于认知和理解难度不大的知识点,在案例当中直接引出即可。笔者将这种综合性的教学模式称之为“功能先导,案例为主”的教学模式,其本质依然是功能型教学模式与案例型教学模式取长补短的综合运用,但在两种教学模式的适用性和分工上,有着对受教者知识结构以及课程知识体系结构中各知识点认知特性的微观考量。具体说来,功能先导,案例为主的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包含以下一些步骤:课程准备阶段:1.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梳理课程的知识点,整理出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2.对课程知识结构体系中的各个知识点按照认知理解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类,找出学生在认知和理解上可能存在困难的知识点,作为在案例教学先期需要单独讲解的知识点;3.根据授课专业培养目标和本专业软件应用方向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的设计要将大纲要求的主要知识点有效地组织起来并融会贯穿在其中;课程实施阶段:4.课程初期,以功能讲解的方式讲授从课程知识体系中单独分类出来的,学生在认知理解上可能存在困难的知识点以及必要的基础知识,授课过程强调对原理的理解(功能先导)。5.在对认知和理解上可能存在困难的知识点的先期讲授的基础上,展开案例教学,完成主要教学过程(案例为主)。6.根据教学实时反馈,对学生尚未很好理解的案例部分及案例未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补充教学。为了验证这种功能先导、案例为主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笔者在教学中,对环境设计专业AutoCAD、3dsMax课程,尝试实施了这种功能先导、案例为主的教学模式。以3dsMax课程为例,在课前准备方面:首先,根据教学大纲整理出包含所有知识点的本门课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又在这些知识点中筛选出学生学习时可能存在认知理解困难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主要集中在灯光、材质、渲染部分)。其次,结合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要求,设计了居住空间设计效果图制作的教学案例,作为课程教学的主体展开案例教学。在课程实施方面:首先,讲授软件视图操作、基本工具使用、基本几何体创建等基础知识(功能先导)。第二,以案例教学的形式讲授居住空间及内部家具模型的建立方法。此部分涵盖了修改器建模、复合对象建模、多边形建模、面片建模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易于理解,采用案例型授课模式(案例为主)。第三,讲授各种灯光、材质和渲染的基本原理知识。这些知识点对于初学者而言存在理解的困难,顾采取功能型授课模式(功能先导)。第四,以案例形式讲授室内空间模型的各种灯光、材质的创建,以及不同流程的渲染设置,并渲染出图,进行后期处理(案例为主)。这里只笼统讨论了3dsMax课程知识结构的认知特征。以上四个步骤,仅为教学过程总体轮廓的描述,在具体知识点和在每一步的执行过程中,均会涉及到功能——案例的进一步分工,具体实施方法不再赘述。从课程作业水平来看,运用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实验班级作业水平要显著优于以往仅采用案例型教学模式的参照班级。五、功能先导,案例为主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功能先导,案例为主的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当中还必须注意以下一些事项才能到达理想的教学效果:1.学生在认知和理解上可能存在困难的知识点并不一定都是难点知识。尤其对于初学者而言,某些基础知识点、易混淆知识点也可能成为认知理解有困难的知识点。比如在3dsMax教学中,如不先期辨析“旋转视图”和“选择并旋转(对象)”这两个基本工具的用法(易混淆的基础知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混淆这两个工具的用法。因此,在功能导入阶段,要视情况选择需要讲解的知识点。2.在案例设计时,有时仅凭一个案例是难以覆盖大纲要求的所有知识点的。如有必要,需设计多个教学案例,但教学案例不宜过多(不宜超过4个),太多的教学案例反而会琐碎、重复而疏于概括性。3.采用案例型教学模式就必须打破以往的章节教学观念,如3dsMax室内效果图制作的讲授,在案例教学中,建模、材质、灯光、渲染几部分间或有之,就不能按照传统的章节结构来安排教学,应视案例设计和教学情况灵活调整。

作者:滕兆烜 谭琢麒 刘宏利 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注释:

教案设计要点篇(7)

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代替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彰显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新课改理念。作为一名一线的思品教师,要真正的理解改革,并很好的把改革践行到教学当中,就必须不断的学习新的课改理念,并不断的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小结,从而指导自己的教学。笔者认为,学案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下面就课改中有关如何优化学案设计的一些想法,总结出来与同行们一起探讨。

一、精心设计,初次优化学案

(一)学案设计以学生为出发点

许多教师由于对导学案缺乏科学认识,依然是目中无人的设计,不能有效的运用问题预设达成教学目标,主要表现为:设计的问题目的性不强、有效性不高、水平偏低、随意性大,脱离学生实际、教师设问多,学生主动提问少等。教学设计问题首先要尊重学生主体,进行学情分析。教师备学生,除了了解学生目前原本的学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还要知晓学生的兴趣爱好;既要了解学生的共性习惯,又要知道目前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所以,教师要胸中有书,心中有人。

如在一次学校开展的思品研讨课上,老师先让学生用十分钟时间来完成学案导读,学生仅用三四分钟就完事大吉、无所事事,后面的师生互动环节更是“和谐”:学生手捧教材,读得有声有色,学生很“用心”,教师很“满意”,但是待到对学生进行达标检测时,效率低下,准确性等无从谈起。究其原因,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不明,问题没有梯度,挑战性不强;学生仅局限于从教材中找答案,不能进行积极思维,自学压力不够。笔者认为学案导学中的问题设计除了围绕教学目标选择针对性强、有适当难度的题目来激活学生思维外,教学问题设计要分层次,优差兼顾,由浅及深,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同时要兼顾知识型问题和理解、应用型问题的设计。

(二)学案设计要突破教学关节点

教学关节点是课堂效果的高潮,教师最初设计学案问题时,就要全面考虑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并设有相应的解决预案。一次外出听课时,有一位老师在教学九年级“生活在法治的国家中”这一课时是这样设计学案的:通过“网吧恶意纵火案”引入新课,引发学生对守法重要性的思考,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对于教学重难点的处理,教师利用漫画(用自来水做假酒等)和知识链接(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发生),让学生明辨是非: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的,并说出原因,此举意在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意识,维护法律尊严。在教学难点设计上,教师教育学生吾日三省吾身,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哪些坚决不可为?小组讨论、点评“面对欺诈,你该怎么办”;设计案例分析:《见义勇为女学生以智取胜恶歹徒》的启示。最后,借助知识链接,学以致用,将知识点固化,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守法意识。因为教师巧妙地设计问题,凸现学生主体,突破学生学习重难点,所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案设计要多创设问题留白

要实现高效课堂,学案设计要求教师预设问题时要注意留白,教师切记不能自问自答,所谓问题留白,就是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在预设学案时要考虑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知识点后,写出困惑,或提示学生根据预习的知识点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写下来。

如在设计八年级“做诚信的人”这一课的导学案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诚信的守则和诚信智慧的理解,我安排了一个案例:十七岁的学生吴绵之在回家路上无意撞坏奔驰车的观后镜,但车主不在,由于吴同学赶着上课,只好留下联系字条欲做赔偿,或许似曾相识的故事让学生们感慨良多。我随即要求学生根据对前面知识的理解,对案例进行分析,自发提问并写在学案上,以便课堂供全班同学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如吴绵之的做法体现了诚信中的哪条原则?如果你遭遇类似事件,你该怎么做?也有人说吴绵之很傻,你如何看待?为什么?……后来,在课上,学生对自己同学提出的问题很感兴趣,讨论很激烈,很快就一一解答。由此发现,由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不仅深化了文本,更重要的是能唤醒、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的质疑能力。

二、集体智慧,二次优化学案

“众人拾柴火焰高。”优化学案设计还应该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力量。要让集体备课真正地发挥它的最大优势,首先需要教师们统一思想,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资源共享的意识。集体备课既要有重点发言人,也要有大家的集思广益。开学初备课组长就要制定计划,把教材分块落实给备课组成员,每个人承担一部分。首先初备阶段,教师要通读文本,根据课标预设学案,写出反思和困惑。其次在集体备课中,作为中心发言人向全组成员展示自己的学案,介绍教学思路、重难点的处理、教法和学法等。教研组一起制定:单元学习目标、单元教学课时、教学重点难点,课堂上实现目标的步骤、方法,课下布置哪些作业来强化文本,最好有课堂预案。最后根据讨论进行修改和完善,由初备老师进行复备、定稿。切记:学案设计要体现集体智慧,有制度监督,不能搞一言堂、留一手。

三、反思感悟,再次优化学案

“下课”并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反思,新思考的开始,教师要在这样的反思、调整,再反思、再调整中不断完善学案教案,为下一轮上课储备资源。所以教师要学会写教学反思,写教学反思可以和课前预设比对,发现哪些问题是学生乐于接收的,哪些问题学生不易接受,原因何在?是问题设计得不够成熟还是课堂某个环节没有把握好……如此一来,预设——反思——再预设——在反思,当反思备课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时,那么教师的教育智慧会不断增长,会设计出越来越多的符合课改要求的学案教案,几轮下来,一套优秀的、适合本人教风的学案就会应运而生。

改变师生关系,优化学案设计,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帮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达到新的发展水平,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刘金玉.高效课堂八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

教案设计要点篇(8)

教案设计不能脱离本地学校学生的实际,也要符合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这样,备课目的才有实现的可能,追求教案设计的实效是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案设计的实际效果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能够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的教学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符合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合学校的教学条件,是可以操作的。2.教案设计能体现现代教育思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促使教学活动过程的最优化。

二、教案设计要有各自的特色

备课是为了上好课,由于每位教师各有所长,能力大小不尽相同,在某一个教学阶段各自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因此,教案的设计应追求各自的特色或艺术风格,不搞一刀切。例如 新教师通过设计详案熟悉教材,弄清教材的体系,积累教学的经验。又如,开展教科研课题实验的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满足实验要求的特色教案。再如,对某一教学环节还不够上水平的教师,可着力在这一教学环节上采用多种设计方案。[教学环节指导入,设问,变式训练,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等]这样备课要在突出各自特色的同时兼顾教学要求的轻重环节,做到点、面结合,体现一课一得,教师的教案设计和工程师编制的工程设计方案,画家的美术作品,音乐家的美妙乐谱一样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因此 教案设计是否有自己的特色是衡量备课质量的条件之一,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优化教案设计的几点思考

对于小学教学的教案设计,关键的问题是树立什么样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标准。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基本理念,从考查课堂教学活动入手,采用对如何评价一节课和如何看待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来进行衡量备课的质量。好的教学设计须具备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1、确定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每一节课都应当是有针对性的,没有一个适合任何学生学习的教案设计。教师设计一节具体的课时,都应当把它当作一个创造性的活动,只有根据学生实际和充分考虑当时当地的教学条件,确定恰当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不考虑学生实际,不分析和利用现有条件的课堂教案设计,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2、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尽可能的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能多一些安排学生课堂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和经历学习的学科知识。

3、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同班级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特征,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备课中应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应当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题目,供学生有选择的做,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4、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的实际和内容的要求。在教案设计时,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根据不同年龄和异步发展水平学生的需要,灵活运用且不拘泥某一种方法,做到一法为主,多法为辅。

四、增强创新意识 拓宽备课的思路

教案设计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钻研教材的结晶,教案设计的质量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在教案设计时,教师应以《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坚持“依据《标准》源于教材”的原则,根据不同课型,以及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精心设计。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教材为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法指导为重点,结合学校、教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设计出各具特色的多种多样的实用教案。

1、备详案。 适用于刚刚从事教学工作或对所任学科的教材体系不甚了解,或担任教科研课题实验教学的教师。编写详案有利于教师弄清教材的编写体系,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探索并积累教学经验。详案的设计一般要完成所有的撰写程序:(1)确定教学内容。(2)制定具体、全面的教学目标。(3)制定教学活动探索的重点。(4)准备教具、学具。(5)设计详细的教学过程。(6)撰写教学后记。

2、备简案 。适用于从事教学工作多年,对所任年级学科教材体系以及班级情况非常熟悉,并且有一定的教案设计经验的教师。编写简案有利于把教案编写的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突出位置、关键部位和精彩教学活动的设计上。使每课的教案设计都有新的创意,争取一课一得。

3、备学案 。以往的教案一般都设计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 ,很少在教案设计中编写学生如何开展学习活动的计划,要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课堂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还需要在教案中设计一部分“学案”,使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展得有生有色。

4.备“实验课题”的教案。在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实验教学时,应根据课题实验的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设计同样需要符合该课题的实验要求,例如 在开展“异步教学”课题实验时,教案中非常突出教学问题的设计,使得学生在解答自选问题的异步学习过程中求得发展,教案就必须按“六环节教学程序”来设计。

教案设计要点篇(9)

二、教学案例设计策略成果较多

国内学者主要从两个角度阐述案例设计的策略:一是按照设计工作的流程,依次阐释各个环节的设计策略,如李晴认为地理案例的编写程序包括选择课题、搜集材料、编写案例、设计讨论等。二是按照不同类型案例分别阐释相应设计策略,如杨爱玲认为例证性案例、分析性案例、讨论性案例的编写方式各有区别。鉴于两种设计策略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笔者将从教学案例设计的一般流程进行综述。(1)案例设计準备阶段研究指导性较强案例设计准备阶段包括确定案例教学目标和收集案例素材两个阶段。据艳丽认为,设计地麟例,首先依据学生特点、地理课程标准、课时教学目标等确定设计目标;其次熟悉案例设计渠道。任晓蓉认为教师首先应通过对地理教材、课程标准的熟悉,将三维目标与章节知识框架相对应,确定教学案例的数量、内容、形式及授课时段,然后从网络信息及报纸杂志等渠道选编案例。笔者所查阅的大量文献都涉及对案例素材收集的探讨,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对中学地理教学案例设计赫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2)案例内容设计研究相对深入完整的案例设计包括案例内容的设计和案例问题的设计。案例内容设计的研究成果主要针对如何自主编写案例、改编案例、选取案例,学者们通过实例阐述论证,极具可操作性。例如,许杰胶以人教版选修教材的案例为例,指出其案籲改论坛⑩例内容设计、表述设计和问题设计等的不足,并提出相应设计策略。陈炳飞提出对教材案例进行补充、削减、改变的变式运用策略,以及变换运用教材的活动版块和借用其他版本教材的案例为我所用。王晓、孔云、余映红认为美国、英国等国外地理教材中的案例值得借鉴。还有一些学者阐述案例选取的误区和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减少问题等。根据文献资料分析可以看出,案例内容设计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广度、深度,既可为地理案例内容设计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也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地深入研究。(3)案例问题设计研究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案例问题设计目的是帮助学生分析案例后进一步拓展思路,弓I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迁移运用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曲忠厚等人认为,提出问题应有梯度性,引导学生递进式探究。邵俊峰提出问题设计应寻找思维训练和知识复习的最佳结合点,并鼓励学生参与问题设计。赵才欣认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反馈对问题作出调整,体现课堂中心由“教”向“学”转移。对案例问题设计的研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

三、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论基础研究比较薄弱

关于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颇多,而案例设计的理论基础研究却少有文献涉及。仅琚艳丽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开发策略》一文中明确给出案例设计的理论依据,即地理课程与教学理论、现代学习理论、系统论等。目前,案例设计理论基础的核心理论尚无定论,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理论基础研究值得重视。

2.学生参与案例设计研究缺乏

从收集的相关文献反映出,涉及学生参与案例设计的研究偏少,仅有个别文献提到从学生这一开发主体的角度探讨案例设计策略,认为了解开发主体是开发的必备起点,并提出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和智能结构等。因此,探讨让学生真正、广泛参与案例设计仍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3.高中地理案例库建设滞后

不少文献都提到案例库建设对于地理案例教学的意义重大,但是少有学者将案例库建设作为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探讨。原因可能在于案例库建设不仅需要地理教师的积极投入,更需要师生、学校、社会的通力合作,还需要形成良性互动的共享机制。

教案设计要点篇(10)

0.引言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C++具有更高的代码可重用性、可扩充性和易维护等特点,是开发大型软件的主流方法。据TIOBE编程协会2013年2月最新编程语言流行趋势排行榜显示,在前5位最受欢迎的编程语言中,C++仍然在列。国内高校一般都将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作为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探索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高效教学方法,对于提高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程序设计这一核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C++课程教学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知识讲解并辅以针对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的编码实验,而对如何提高学生的面向对象程序分析能力和实现能力等方面的关注不够,偏离培养学生程序设计实践能力这一核心目标,为后续课程教学增加难度。为了帮助学生在C++课程学习中理解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并有效提高程序设计实践能力,笔者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引入案例项目演变教学法,建设一系列适合课程知识点可持续进化的案例,以项目驱动的教学组织模式促使学生掌握综合知识的运用并切实提高程序设计实践能力,改变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特点,提高了教学双方的积极性。

1.理论及实验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由于语言类课程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目前国内高校对于语言类课程教学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尝试,一般的思路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如开展案例教学、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增加课程设计环节等,部分高校还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笔者也在改进语言类课程教学方面作出大量尝试,如加大实验教学环节比例、引入在线评判系统和案例教学等,力求使学生通过案例库的训练达到掌握相关知识点的目标,这些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1)教学案例缺乏整体性和实用性。

在教学案例的设计上,以往的案例是围绕知识点进行设计,导致各章节的案例相互独立,案例之间缺乏关联。学生在这种案例的实践中,很难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这一课程涉及的知识体系做到承上启下、整体性的理解,在课程学习中没有主导线索并忽视对知识链的构造。

2)实验教学内容单一。

虽然过去的教学改革中加大了实验环节在总课程中的比例,但是实验教学任务仍然由教师根据课程知识体系进行设计,包括大量验证性实验及部分设计性实验。这种模式的实验设计由于是为了配合理论课教学内容,往往强调离散知识点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对课程综合知识体系的学习,因此学生很难得到综合运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

与此同时,以往的实验设计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采用统一的实验要求并不能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实验内容往往显得较为平淡,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

2.基于工程案例演变的教学改革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教学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从2009年起,围绕切实提高程序设计实践能力的核心目标,按照由简入繁的案例项目演变教学思路,加大教学案例建设和教学方法改进力度,形成了符合地方本科院校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

2.1演变教学法概述

通过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我们在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课程设计中,引入案例项目演变教学法,其基本思路是将整个教学过程分解为若干教学环节,每个环节都由若干教学案例和一个实践项目组成。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首先确定教学主线,提取出核心知识点授课思路并以此为设计案例的基本依据。教师通过小型教学案例解析基础知识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核心概念和技术。在完成上述环节的教学任务后,我们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一个教学项目整合所有知识点,让学生巩固已有知识并加以实践。随着教学的推进,学生逐步完善现有的教学项目,实现知识的更新和技能的提高。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举一反三的过程,也是知识和技能的进化过程。

根据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课程特点,我们以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为主线,重点培养学生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编程能力,将课程知识体系分为4个层次:类与对象、继承与派生、重载与多态、流与STL。围绕学生程序设计实践能力逐步提高这一核心目标,我们将这4个层次的知识体系融入课堂教学案例和阶段实验案例,设计以演变教学法为核心思想的递进式教学案例和教学过程。C++演化教学实验案例的设计如图1所示。教学案例随着教学环节的推进,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将逐步提高,而训练的逐步推进将形成一个小型的程序设计项目,然后再以项目为驱动综合训练学生灵活运用各层次知识体系的能力,实现提高学生程序设计实践能力的目标。

2.2基于演变教学的案例设计

基于演变的教学中,除了理论知识教学外,选择将典型性、完整性、实用性的案例实践贯穿于理论知识中极为重要。教师在案例的设计中应当遵循案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连贯性。随着理论知识的深入,可以进一步将教学案例迁移到下一个教学环节并逐步对教学案例加以改进和完善。教学案例经过滚雪球的叠加方式,不仅令理论知识得到积累,还完善和扩充项目软件功能,保持前后知识点的关联性,使得程序也越来越贴近实际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知识和技能两方面的进化。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设计这样的教学案例是关键。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目前我们已总结出一批教学案例,对其中两个案例予以简单介绍。

1)简单的食物链。

该题目意在通过程序模拟一个简单的食物链,通过模拟食物链生存规则观察食物链中各生物的生存状态。食物链的选择可以有多种,如青草野兔狐狸狼、河谷类植物昆虫食虫鸟鹰等。

2)员工管理工具。

该程序设计实现一个小型企业的员工管理软件。一般的企业包括普通员工、财务人员、管理人员3类人员。案例需实现企业基本信息管理、工作任务安排、财务管理等。

案例的讲授过程分成4个层次,对应理论教学过程中的4个阶段。案例分析过程见表1。

2.3基于演变教学的实验教学设计

理论教学负责讲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实现手段,实验教学除了验证理论教学的内容外,更为重要的是强化理论知识并将其灵活运用到程序设计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教学环节中,我们根据案例项目演变教学思想设计了一系列实验题目。该系列实验题目之间在知识点应用上具有进化性的特点,每一个题目在知识点应用上都是承上启下、层次推进。同时,我们在题目选择上也允许学生不但可以选择新的题目,而且可以对前期题目进行重构改进,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实验题目,满足学生多层次的需求,激发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独立或协作完成项目实践,既验证了所学理论知识,又锻炼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增强下一阶段学习信心。在连续两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共设计出12个作业题目,见表2。

在设计这些题目时,我们给出不同的层次实现要求,可以将这些题目做成一个小的控制台程序,也可继续扩展,如通过加入MFC、QT等UI设计后开发成一个小软件工具,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编程兴趣,培养学生“乐于学、勤于练、善于思”的习惯。与此同时,在实验课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实验管理以及实验考核等问题,并且在这些环节也进行了改革。

1)加强管理。

提前分发作业题目,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选题和作准备。

2)考核。

程序考核在很多情况下,往往只注重程序的运行结果以及是否具有丰富的功能,而忽略设计过程。我们采用小答辩方式,由教师提问,考查学生的程序设计情况,同时参考运行情况和实现的功能,既可以全面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以避免相互抄袭现象。

3)案例的可复用性。

该课程所用案例可同时用于同期开始的课程或后续课程的分析案例,如软件测试技术、需求工程、软件过程分析、项目管理等课程。

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演变教学法改革效果

在应用案例项目演变教学法的教学实践中,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无论是在理论环节还是在实验环节都受到了充分训练。在理论环节中,通过教师对彼此相互衔接且具有知识点进化特色的案例群的讲解,学生逐层理解了理论知识点和基本概念;在实验环节中,以项目为驱动的方式实现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验证,在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目前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演变教学法已推广运行了两届,共计300名学生接受了课程训练。案例项目演变教学法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随着教学的推进而进化和更新。通过一个从基础到高端、从理论到技能的学习过程,学生实现了从简单的小案例学习理论知识,再通过项目锻炼实践技能。经过案例群和课程项目的训练,学生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不断改进和完善,学生不仅学习到知识和技能,还能感受到技术的发展历程,积累了更多的开发经验,提高了职业素养。

教案设计要点篇(11)

在高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当中,其内容比较广泛,包括基础课程教学、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等,学生们通过这些教学环节的串联,能够更加系统地学习到服装设计专业的知识,并且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也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对促进学生未来良好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一、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基础图案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基础图案教学一直是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基础教学内容,其教学内容主要安排在三大构成的学习之后再进行教学。现今我国一些设计院校还依然运用植物图案、动物图案、人物图案和风景图案等内容来进行教学,学习方式也主要是从实物写生教学变为图案教学的形式[1]。而对于这样的教学模式来说还是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在高校中学生无论是学习美术专业还是设计专业,教师所运用的教学形式都是相同的,而且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都是相同的,并没有按照专业方向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这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基础图案的设计与专业相脱节。基础图案是服饰图案设计的先修课程,对于基础图案教学内容来说,与三大构成设计的教学内容存在着重复点,与服饰图案设计课程内容脱节。这使得学生很难在学习三大构成后,更好地原因构成表现手法来进行图案的设计。所以在基础图案的教学中,应该对图案设计进行重视,而不应该只重视图案的绘画,要先了解行业流行趋势,在把握不同行业对图案设计的要求,而对于这一点在进行基础图案学习时就应该对其重视,这样才能提升学生整体能力,更好的促进学生良好发展。其次,欠缺灵活丰富的设计手法,在传统的图案教学中,对图案的表现方法规定得过于谨慎,在基础图案教学中,比较注重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却忽视了学生设计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不仅要设计灵活丰富的教学方法,也要提升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二、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基础图案课程教学创新策略

1、增强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多元化教学形式

高校必须要对图案课程教学形式的导入阶段进行改进,增加整体的教学课时,将原有的两节添加到四节,并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实现基础图案教学形式的有效进行[2]。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形式的教学模式,这样的形式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也能将传统的教学状态进行有效的改变,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未来良好发展。

2、对图案教学内容进行改进

在基础图案教学中,主要就是由实物写生转化为图形设计,将立体的实物转化为图案设计。而这样的教学内容和形式都过于单一化,很难提升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因此高校服装设计专业要有效的对基础图案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和创新,抛弃传统的教学内容,将新鲜的教学元素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这对促进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比如在教学中,可以以不同课题的研究进行讲解,利用中国传统图案、民间吉祥图案、外国经典图案等为参考对象让学生参照设计,进行创新、创作。

3、对图案表现形式进行改进

在以往的人物图案设计中,多数都是注重于表现人物的外造型设计和图形表现的肌理变化等,在设计中通过运用点、线、面的分割形式来完成图案。这样的图案表现形式相对比较简单,这样的形式无法提升学生图案设计能力,因此高校基础图案中图案表现形式必须要进行创新。在进行人物图案设计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通过任务的不同方面来进行设计,可以让学生通过人物的神态、表情特点、头发、鼻了、嘴巴、酒窝等五官形态,或是喜、怒、哀、乐等表情特征,来选取最佳的表现形式,再运用夸张的形式来表达图案,这样的表现手法会更加新颖,更加具有创新性,这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三、结束语

在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中基础图案教学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与服饰图案设计有密切的联系。高校必须要对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和研究,并根据其特点和问题提出新型的教学模式,进而对基础图案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基础图案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也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提高。

作者:王芬 单位:广西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