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教学设计与教案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4 16:06:11

教学设计与教案

教学设计与教案篇(1)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化信息时代,计算机越来越被广泛运用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当中,而针对大学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提升工作是眼下十分需要重视的。故此,只有深刻了解到大学计算机基础案例教学所起到的重要意义,并将案例教学法合理高效应用到大学计算机教学中,才可以实质性提升大学计算机教学水平。值得一提的是,不能忽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案例的设计工作,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从而找出最佳设计方案。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案例教学的意义

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结合理论与实践,进行启发式的先进科学教学方法。其核心意义是一改传统单向传输知识的模式,转为教师通过结合实际案例,提出教学任务,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针对性操作,深入了解掌握知识,使得学生通过效仿案例,掌握操作手法,进而实现举一反三的学习目标。案例教学法极大优于一般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较为领先的引导式教学方法,既符合了认知规律的需求,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种新时代大学计算机教学事业中非常宝贵的教学手段。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案例教学的应用

(一)结合实际情况准备教学案例

想要案例教学法实质性作用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当中,就必须结合实际教学知识需求,准备相应的教学案例。不能出现马虎敷衍的情况,案例的准备必须是真正符合课程实际需求的,要围绕着课程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课程的知识点,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收集好相关案例资料,让学生在正确的案例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

(二)展示案例的方法

教师可采用幻灯片实施案例展示,演示的文稿包含幻灯片设计模板、自定义动画、插入的视频声音等众多知识点,结合这些知识点,以幻灯片方式将教学任务和知识点展示出来,使学生更易接受。

(三)针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

信息的回馈是极为重要的,所以说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案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如何教的问题,还要注意学生在面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时能够给予及时的反馈,以便快速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制作《我的家乡》演示稿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先引导学生结合案例进行模仿操作,同时随时关注学生操作进度,一旦发现学生出现什么问题,立即展开交流互动,使问题能够最快得到解决。

(四)展示成果

在教学操作过程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成果,这些成果展示的同时,也是学生的自我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同时也与其他同学互动交流,取长补短,进而完善自己的操作能力。这个部分是非常和谐的部分,学生借此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能够在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中学到计算机基础知识,也提高了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案例的设计

(一)遵循实用性原则

培养兴趣,才是完成一切教学提升的基础,因此,设计的教学案例必须要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只有这样,学习效果才能有明显提升。也就是说,设计的教学案例应该贴近于大学生的生活,应该是一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案例。

例如,运用Excel设计学生测评考核以及奖学金机制等内容,或者是运用Word进行软件处理,制作求职简历、杂志封面等内容。也就是尽量使所学的知识结合社会实际需求,针对的正是以后可能在工作中将要面对的内容。只有这样,教学才有了更高的实际价值,学习学习起来也比较有兴趣,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

(二)强化启发性原则

设计的教学案例应该是具有启发性的,是能让学生在通过一个教学案例的学习后掌握这种操作体系,进而培养出举一反三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日后遇到类似问题可以轻松解决的保证。所以说,教学案例应该具备一定的思考性,要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整合分析后才能落实完成。

(三)教学案例尽量使典型案例

教师在教学案例设计过程中,应该对要教的知识进行详尽分析,通过总结后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简而言之,教学案例应该是最具说服性,同时也最有实用价值的,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案例才是最佳案例。

四、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在许多教学过程中都有显著的成效,尤其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当别明显。在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对教学案例的设计工作必须重视起来,要优化设计,强化实质性。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案例教学的合理应用以及优化教学案例设计工作提供有效见解。

参考文献:

教学设计与教案篇(2)

(1)对象要素。案例是关于某种情境的记录或是描述,存在于现实生活当中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通常应包含必须面对和加以解决的疑难问题。案例不含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仅是对事件或事实的描述。

(2)目的要素。最早倡导案例教学的先驱人物,哈佛大学Charles・I・Gragg教授曾撰文指出,正是“因为智慧不是经由别人直接告知而得来的”(because wisdom can't be told),所以才有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这一信念决定了案例教学首要的目的是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判断力,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其次才是学习和了解特定领域里的具体知识。

(3)过程与方法要素。案例教学通常应包括三个教学环节,即“课前的案例学习准备 ”、“课堂上的案例讨论与分析”和“课后完成案例作业报告”。

第二,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具有情境性、主体性、互动性、问题性、实践性等特点,但是最大的区别还是在于能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转变。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的对象是现成的知识和总结,学生只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认真完成训练就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提供现成的答案,学生需要承担更大的学习责任,可任意采用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调查研究等方式自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和协作性及研究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锻炼和提高。案例教学因此而具有主体性价值、教育学价值和一定的社会价值。

第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对典型的地理现象(包括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剖析,达到对地理原理规律的深刻理解,进而举一反三,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地理学科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认识到地理学科的特性,掌握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和相关技能。

地理案例教学基本上遵循以下流程:

教师:精选案例---讲解案例---重难点及学习方法分析---介绍学习资源、组织引导探究---改造扩宽案例---案例制作及实现---评价教学

学生:产生兴趣---明确学习目标---自主探究并取得成果---参与教学评价活动

在实践过程中,成功的案例教学需要克服一系列困难,包括案例选择、知识储备、表达陈述能力、机制保障等等。但是,在高中进行地理案例教学是完全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分析探究能力,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精力旺盛,对外部世界充满兴趣,有很强的求知欲,只要能创设出合适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地理课堂必将变得更加高效。

四、合适的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保障,地理案例教学在设计时应注意以下这些方面

①材料的独特性和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地理案例的可选择范围十分广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现象都可以用作案例的素材。地理案例应具有典型、直观、形象等特点,有值得关注和探讨的必要,地理学科的案例呈现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是文字、图像图形、数据或者景观等多种形式。例如,在学习“北大西洋暖流和西北欧气候”这一案例时,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北大西洋地区的洋流运动,同时用图片展示北大西洋东西两岸自然景观的差异性,结合拉布拉多半岛和英国的气候示意图,呈现降水和气温数据。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查阅到更多与北大西洋暖流以及大西洋两岸气候有关的内容。以上多种呈现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投入和专注。

教学设计与教案篇(3)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262-01

常常听老师说:“教学设计就是教案”。其实教学设计和教案是有区别的。

根据翻阅的资料和自己的理解,谈谈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几点区别。

区别之一:概念和对应层次不同

教案又叫课时计划,是以课时为单元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指导老师自己上课用的教学内容文本,也是考察一个教师备课的重要依据。从研究范围上讲,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学设计是把学习者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教学设计的范围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也可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目前的教学组织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运用最多的一个层次。教学设计包括教案、学案、评价方式,甚至学生问题的创设、教具的应用等,所有与教学设计有关的内容都是。教学设计是一个泛化的概念。

区别之二:元素或组成不同

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重难点分析,教学进程,教具的使用,课的类型,教法的具体运用,时间分配等因素,从而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计划和安排。

教学设计从理论上来讲,有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阐明、教学策略的制定、课件的使用分析及教学评价等元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讨论比较多的是学习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三个主要元素。

区别之三:表现形式不同

教学设计使用表格的方式最多。教学设计,是准备课,特别是公开课等需要全面考虑的一份文档,附件可能有电子类辅助。

教案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是教学设计的最核心的部分。呈现形式一般地有表格式、课堂实录式、普通文本式等。主要是对教学目标、内容、环节进行备课。

区别之四:教学评价不同

教案在编写过程中评价体现不明显;教学设计则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状况作出准确而及时的评价,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教学设计与教案篇(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7-0099-02

高职教育中的数学教学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数学教学,逻辑性无需过于严密,思维性无需过于严谨,设置的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特征,重点在于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经过长时间的教学改革,高职数学的教学内容设置方面的确有了很好的改进,但是从教学方式与手段来看,仍采用“填鸭式”的被动教学法,学生仍然是被动地以“听”为主,缺少“做”的实践环节,不能有效地体现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自主学习与创新性学习能力明显缺乏,因此必须研究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勇于探究、解决问题,爱学习、会学习,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1 高职数学教学中使用导学案的意义

近几年在中小学教育领域使用导学案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导学案最早源起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庐中学的讲学稿,后来结合山东杜朗口中学的预习提纲而逐步发展起来。导学案提倡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前提供学生自学课程的方案。导学案包涵学前探究、课内答疑和巩固训练等环节,改变了单向的“教师―学生”交流模式,给长期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带来一种全新的挑战,给学生、教师一种新的体验。导学案这一教学模式把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体验”,能够让所有学生体验知识发现的过程,极大地发掘学生“学”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一是教学方式依然是单向性进行教学,以教师“讲”为中心,教师条理清晰地讲授课本知识内容,不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生上课只能被动学习,无法参与到教学中,长期下来,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渐减少;

二是由于教师的教案不发给学生看,课前学生摸不清楚教师的教学意图,加上高职学生普遍学习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厚,接受理解能力不强,光靠被动的“听”无法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

因此,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做”起来,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引进合适的导学案,让它起到一定的导学作用,把教学目的在每堂课中潜移默化地引导渗透出来,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与结构,了解数学思维方式与方法,接受数学思想与观念。总之,改变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设计合适的导学案,这是高职数学教师必须积极探索的。

2 高职数学教学中导学案的作用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课前借助于自主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自学中学生可以看教学视频,可以与同学讨论,共同完成课前任务。学生在合作小组内讨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完成导学案上的探究、学习,归纳规律,记录、整理新问题,无法解决的问题寻求解决办法。教师鼓励学生深入钻研,为课堂上的自我展示做充分准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引导点拨提供启发。

更加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 导学案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的课程功能是把学习所必需的资料提供给学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而提供的指导方法和材料。导学案不同于教材、教师等,虽然无法替代教材,无法取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但是能提高教学效率。实施导学案使学生得到巩固训练,学习情况得到检测,知识得到深化拓展,从而巩固、总结学习内容。当堂检测题目的设置体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梯度分明以顾及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当堂指导学生练习,倾听学习交流,纠正错误,帮助学生一边理解知识结构,一边寻求规律、方法,深化和拓展知识。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展示交流环节是课堂上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在教师的组织下,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在课堂上互相展示交流自主学习成果。课堂上的展示是一种信息交流,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不断地拓展,更多的学生拥有机会受到关注。一般问题的展示交流有组内展示和组间展示两个层次。知识性、基础性的问题可以在小组内展示、互相评价,难的问题在小组内展示后整理出来在组间交流。展示能有效地启动学生进一步求知的内因,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学得更加积极、有效。

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著名学者陶行知说道:“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通过提前预习课本内容,把握了知识点,展示时自我表现欲增强了,上课气氛活跃了。这样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知识,尤其是对于学习没有兴趣的学困生,他们学习方法不当,基础薄弱,理解力差。而导学案导学恰恰就是弥补学生学习上的缺陷,尤其是对学生的“学”,有很大的帮助促进作用。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3 高职数学导学案的编制

如何有效使用导学案进行导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设计导学案的目的是用于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它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

科学合理地备写导学案 依据教材的知识,从生活中取材,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提出问题,不但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更能了解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到生活中去。教师应当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和谐、快乐的氛围中得到释放,体验生活的乐趣。“知识探究”“解决问题”“当堂检测”等环节直接冲击学生大脑,学生课前的预习、准备正是自我探究的过程,目的明确地、有任务地参与课堂学习,更有针对性、高效性。

在编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种情况包括:导学案的习题化;导学案内容涉及不全面;导学案中环节与环节之间无逻辑性;内容过于抽象;导学问题太难;等等。比如导数的应用这一章内容比较抽象、复杂,学生完成导学案比较吃力,这就要求导学的问题不必过于复杂;而导数的运算这一章,算法简单直接,学生完成情况就比较好。

顾及学生基础的差异性 导学案导学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课前预习,预习案的备写必须与课本内容息息相关,它起到导学的功能,又是体现“主体先行”的关键环节。在最初设计导学案时立足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问题的设计应由浅入深,重难点突出,知识涵盖面全,从设计主体上讲主要是教师,使用上主要为学生服务。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等实际情况,通过按照知识点逻辑所呈现的篇、章、节的教科书知识进行设计,以此设计出融合了探究性、问题解决,能唤醒学生探究意识、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主题。

教师要将一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渗透到导学案中,提前印好导学案发给学生,引导学生以导学案为依据,符合他们的逻辑思维,带着学习目标和疑难点去阅读教材、查阅资料,使得他们在预习案的引领下能够主动、积极展开一系列的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探究,在尝试中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联系实际开展学习活动 训练环节的设计是在探究问题之后,此环节的设计应有针对性且重难点的训练应突出,有必要时可适当添加数学建模题例以及专升本题例。在展示交流的同时,学生能自学的,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能理解弄懂的,都不需要教师重复地教,可以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及时进行点拨。教师针对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以个别问题为例,讲清思路,明晰事理,从中推出解题的一般规律,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教师设计课后学习活动,是给学生布置任务、指点学法,不是单纯性的课后练习,而应体现学习过程的完整性,促进课前、课内、课后学习活动的一体化。课后学习活动可以设计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探究性问题,能把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的实际问题。最后,课堂小结是学生对本节课的一个简单回顾,也是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进一步的总结,要围绕重点知识点尽情自我发挥总结。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多数高校的基础教学设施比较完善,校园拥有网络,微课教育技术已经在国内许多高校开始推广和普及。在自主学习平台里面,有微型教学课件、导学案、在线论坛、在线作业、在线测试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只要登录平台就可以自主学习,不受时间的限制,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微课资源容量相对较小,不仅师生随时在线观看学习,也方便下载到手机等移动存储设备进行多次观看。学生能理解的、能思考的、能概括的,教师不分析不总结,重点任务是引导。

4 结束语

总之,设计导学案是一个花时间、花精力的事情,导学案是体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学习,一定要结合教学目标、知识特点和学情的差异性,学习目标明确,过程合理,知识技能点到位,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真正体现导学的优势与作用。

教学设计与教案篇(5)

第一:什么是学案

"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的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它是教师站在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的角度对教学内容思考的文字表现,它不同于教案,教案是教师站在高于学生的高度,站在已知知识的高度对学生的居高临下的指导。

"学案"是教育教学观念的根本变革,是由教师设计怎样教(教案),到设计学生怎样学(学案)的过程的根本变化,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有力武器。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的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色。"学案"在新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指导预习,也可用于课堂教学,并且系统的学案还是一份很好的学习资料。

第二, 与教案又有什么不同

(一)"学案"不同于教案,有其自身的特点。学案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主动学习而设计的自学方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它摈弃了以往教师备课时忽视学生的做法,更加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教案是教师教学所采用的方案,课堂教学所使用的脚本,它主要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过程和参与帮助的整个流程。而学案更需要体现学生的学习: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互相沟通信息的过程和具体的方法。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易于发挥个人创造力、发扬集体协作精神,提高学习成绩;学生可以一改往日被动的局面,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学习活动,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学案中逐步展露自己的优势,因材施学,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体验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

(二 )学案不仅是教学内容的概括,也不仅是教师唯一的教学依据。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三) 学案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 学生需要自己学习, 自己思考, 在课堂上阐述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有时还要自己动手做实验,课堂变成了学生大显身手的舞台, 充分发挥了学生仔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第三,学案的优势在哪

(一)学案能够提高学生上课的效率,提高课堂利用率,减少学生走思分神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要时而听,时而读,时而写,时而记,时而思,时而答,可谓多种感官齐参与。学 案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化学学习活动。

(二)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生带着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听课,可以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可以增加成功感,树立学习英语的核心,最终实现英语课堂效率的提高。

(三)实行学案教学,便于学生记笔记,便于学生查阅和复习,这等于给学生了一份化学学习活动提纲。学生透过学案,就可以清晰地回忆上课时的情景。

(四)学案教学使学生更加明确教师的授课意图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学习。学案教学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灌、学生装的弊端。它以导促学,促使学生从"苦学、死学、难学、学会"变为"乐学、活学、易学、会学"。学案教学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遵循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第四, 学案应该怎样编写呢

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教师必须把自己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参照各方面信息,制定出一整套学生学习的"学案"。 学案的设计,要求由浅入深,由知识结构到知识形成,由知识的运用到能力。

1.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传统备课考虑的是教师要如何教,编写学案考虑的是学生要如何学,所以教师必须确定全过程指导学生自学的思想,才能以学定教,编出适合学生自学的"学案"。教师还必须确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才敢大胆取舍教材,合理加工教材,编写出适合课堂操作的学案。教师观念不转化,编写出的"学案"也无非是一份习题。

2.编写"学案"教师必须对教材作再加工。在教材------教师------学生三者中,教师是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教师要用教材教,加工教材,科学补充教材,合理拓展教材,把教材加工为适合学生学习的"美味佳肴"。

3.学案编写的重点在精选题例:学案的题例决定着学习的质量。如自学检测要选什么样的题才能全面准确地检测自学情况。如什么样的题才能体现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如拓展题,要选新颖的题型,灵活变化性的题型,生活性的题型,才真正具有拓展性

4.学案的编写,必须遵循下列原则:探索性原则。编写学案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重新实际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启发性原则。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顿悟性。灵活性原则。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在编写时,形式上应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内容上也应尽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创新性原则。编写学案时,强调内容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第五, 它一般有哪几部分呢

学案编写必须把认知规律与课堂教学规律有机结合,通常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策略、重点、要点、难点、思考题、探究活动、知识拓展、学后记、意见等条目。英语学科的学案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几部分:1)学习目标,2)自学指导,3)自学检测,4)疑难问题讨论,5)基础训练,6)拓展题训练,7)学法小结,8)课尾检测题。在学案中一定要对学生学习活动有具体科学的设计,如在各栏目上,添加人性化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就更有启发性和鼓舞性。学案编写就更具艺术性。

第六, 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哪些要求呢

对老师的要求,首先是理念上要更新,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要通过学案进行落实,这比说说困难多了,因为老师们习惯了学生的被动学习,对学生的估计不足,或者是缺少这方面的指导,很可能用学案来进行被动学习,只是形式是学案,但没有体现出学案的本质,所谓形似而神不似。

其次是需要一些教育,心理方面的知识,比如学案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强调的四大要素是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如何通过学案来体现这四大要素,其实并不简单,往往老师会过多地注重于情境的设计和资源的建设,而事实上,对于学习者学习来说,更重要的是对学习方法指导,而这个指导又需要通过学案体现出来,又不能让是老师讲授的书面化,这需要有个转化,而如何转化,是老师们在实践中碰到的重要问题,也是老师们最需要帮助的地方吧。需要对学生认知活动的了解,知道学生认知活动的基本过程,至少使学案与过程是一致的,具有科学性。

第七,我们应该怎么使用学案

教学设计与教案篇(6)

1.引言

目前,随着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改向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树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在一线体育教师的积极探索下,案例研究正逐步成为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的有效途径。开展体育教学案例研究,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理解力、判断力和洞察力,使体育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的方法策略,使体育课堂教学与教学研究并驾齐驱。

2.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中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设计为研究对象,主要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系统分析法、案例设计法。

3.中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设计

3.1提出问题,建立假设。

在案例的策划准备时,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确定问题的价值意义所在,建立案例研究假设,为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案做准备。通俗说指定研究方向及研究方法。

3.2分析研讨,拟订方案。

在建立案例研究假设的基础上,展开分析讨论,初步拟定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设计的方案,组织实施解决问题的过程。

3.3亲自动手,撰写案例。

方案确定后,就进入案例的撰写阶段。在对案例素材和相关文献资料作多角度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可按一定的结构或模式进行撰写教学案例。撰写时要做到目标明确,主题鲜明,描述真实具体,详略得当,情节跌宕起浮、合情合理,素材取舍适当,案例构思巧妙,文字简洁生动,文笔表达流畅。

3.4总结反馈,分析评价。

在案例设计的总结阶段,要根据案例教学实践中获得的反馈信息,对自身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分析设计中存在的不足或失误的地方,总结经验,接受失败的教训。问题的解决过程也是一个实践检验的过程,需要把它总结深化,提高到理论高度来认识,实现质的飞跃,以便指导后继的教学实践。

3.5中小学体育教学案例的构成要素。

3.5.1鲜明主题。

体育教学案例总是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要借助主题反映事件的内容或形貌。有价值的教学案例一般应围绕一个鲜明的主题,通过一个或多个教学事例或故事的启示,提出某个有价值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3.5.2问题提出。

问题提出,亦即引言,也可以说是开场白,一般三言两语即可,不要啰唆。主要描述事件的大概场景,概括地反映事件可能涉及的问题。引言可以起一个“先行组织者”的作用,目的是使读者做好阅读上的心理准备。

3.5.3案例背景。

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轻的新教师任课;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随堂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3.5.4细节描述。

主题确定后,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细节描述是整个案例的主体部分,切忌在叙述上简单化、表面化,特别是一些戏剧性的具体情节,这就要求教师在撰写时要尽可能地进行详细描述。

3.5.5案例结果。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思路,描述教学过程、教学手段,还要交代最后的结果,即采取多种形式的某种教学措施后的即时效果。它不仅包括学生反应,还包括教师的基本感受,因为让读者了解或知道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理解。

3.5.6分析点评。

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内容,撰写者要有一定的观点和分析,尤其是对案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及时提出并多角度地进行分析、评述、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点评时,要在叙述、议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

3.6中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评价的指标。

尽管目前对案例的评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一个有价值的教学案例必须体现时代特征,反映当前体育教育教学中最普遍发生的问题。其评价“标准”至少应该有如下两个方面。

3.6.1对中小学体育案例撰写的评价。

从整体看,中小学体育案例撰写的评价,主要是从:案例选题的本土化、典型性和代表性;案例布局的合理性、结构性和层次性;案例决策的针对性、真实性和准确性;案例素材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翔实性;案例表述的逻辑性、可读性和流畅性;案例撰写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合理性等六个方面进行评价。

3.6.2对中小学体育案例使用的评价。

对中小学体育案例使用的评价,主要是从“案例教学目标设定的合理性、思考讨论题与教学目标的紧密程度、体育理论知识动作技术技能分析的深浅清晰程度、课堂计划安排的合理性”等几个方面进行。

3.7中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设计注意问题。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思考、探索问题的兴趣,案例设计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7.1注意案例的广泛性。

成功的案例教学,仅仅依靠教科书或案例库中现成的案例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大量阅读资料,将一些引起广泛关注的热点案例搜集起来。在搜集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将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吸收进来。这既能增强案例的广泛性,又可以进一步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

3.7.2在案例中故意设置悬念。

案例教学的关键是教会学生思考的方式和路径,从而检验和实践已学的知识。在此过程中,恰当巧妙地在案例里设置一些不同的悬念或陷阱,能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已学过的运动技能,促进他们运动能力的提高。设置悬念,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展开了讨论,巩固了学过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7.3案例要能引起争议,有分析阐述。

案例内容越是有争议,案例的层次、角度越复杂,越能引起师生的思考与共鸣,激发学生的争议与讨论,才能碰撞出思想火花,更进一步地引起大家的思考。因此教学案例写作,不仅要对故事进行细致入微的描述,而且要有教学事件的深刻阐释;既要把日常的教学现象详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又要解析隐藏在教学现象背后的教育本质。这样在有争议又有分析的教学案例中,能引导学生多维度、多侧面地展开思考,学生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讨论更加深入、热烈,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3.7.4加强案例库的建设管理,并及时调整与更新。

教学设计与教案篇(7)

1.学生课前预习任务明确

近几年来不少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往往不能提前预习。尽管教师提出预习要求也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有了导学案,学生就有了明确的预习目标,就能够识词认字、划线批注,对课文作深入地阅读和思考,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成为学生课堂展示的舞台

课堂教学中,基础知识教学实行学生主导、教师辅导,学生纷纷崭露头角主动投影自己预习字词、作者作品常识等,脸上洋溢着成功与自信。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真正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配角也随之体现出来。

3、实现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化

以往教学中字词教学、作者作品常识介绍起码需要十五分钟,实施教师强化灌输,很多学生不喜欢阅读,甚至写不好汉字,记不住词语,导致写作文时错别字连篇。

语文导学案的落实,填补了学生在语文课外学习中留下的空白。用明确的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学生就无法躲避,必须完成。为课堂教学节省时间。

由于不少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课前根本没有预习课文;课堂上,再加上课文篇幅较长,课堂时间有限,不少教师常常是在学生没有阅读课文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分析讲解。这样的讲解能有多大作用,值得思考。

语文导学案,正是把“先学后教”这一教学原则具体化,落实到了具体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在语文导学案的引导下,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尽管这种思考不够正确,不够深入,不一定真正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或写作意图,但只要阅读了,思考了,学生与作者就已经进行了初步沟通,进行了对话与交流。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阅读的效果取决于读者自身的阅读储备。再经过课堂上同学间的讨论交流,教师的点拨讲解,学生的认识自然就得到了修正与提高。如此循环反复,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得到了提高。反之,如果没有学生的“先学”,只靠教师的“后教”,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得到提高吗?中考课外现代文如何去阅读分析?文言文将如何吃透?

例如:文言文教学中,导学案要求学生归纳积累(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学生在书中注释、工具书上能查到,教师何乐不为?许多教师认为讲后积累,这就使先学后教大打折扣,阻碍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实现。

因而为实现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导学案则有效拓展了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4、便于资源共享

许多学校使用导学案,各年组形成资源共享,这给教师充分的时间去钻研教学、辅导学生,以提高教学质量。这不意味着导学案一成不变,要不断修正,达到更精。

学案导学是以教案为载体,引领学习方法,体现自主学习,促使师生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那么如何设计导学案?

1、 符合学生学习基础

教师要抓住学生为主体的核心理念,针对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促进学生独立自主

学习。学生是导学案的直接使用者,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符合学生自身的导学案是至关重要的。

2、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

编写导学案一定按照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课标集中体现了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

能、过程与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定格了语文导学案教学设计的中心点,因此,设计导学案不能脱离新课程标准。

3、准确制定学习目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确定符合一节课导学重难点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目标的制定中来,引导学生掌握设置学习目标的方法。当然教师在设计时呈现一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落脚点要小、精、有层次。

4、要有恰当的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是学习方法的掌握,所以在设计时应该有意识地专门拿出具体的方法提示或者典型实例,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掌握。让学生明白采取这些学习方法、解题技巧才能完成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方法意识。

教学设计与教案篇(8)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做个猜名片的游

(师播放有课件,边说边洗名片,用最前面的一组名片)

师:我请一名同学从中摸出一张,不看内容马上交给老师,谁想试一下?

生抽名片

师:你们猜猜这张名片上可能写着什么?

(是用手划划脑袋,做一休状)

生1:这张名片上可能写着某位同学的名字

生2: 马 羊

生3: 一定写着 年级 班

师表扬生3,他说一定写着 年级 班。他很善于思考,说得真好!把掌声送给他

生鼓掌

师:一定,可能,不可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统计与可能性

板书

二、新授:认识可能性大或小

1、猜测:

师:如果让你从你们组的名片中,任意摸出一张,只考虑属相问题,摸到什么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为什么?

(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一下)

生:我们组属马的人多,摸到属马的可能性会更的一些。

师:你也觉得摸到什么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生:我们组也是属马的人多,摸到数马的可能性会更的一些。

(师问其余的想研究属相问题的组)

师:你们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生:同意

2、实验:

师:你们能有根据的大胆猜测很好,但怎样才能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生犹豫:嗯

师:我们可以做实验呀。下面我们就来做个摸名片游戏。请看游戏规则:

(师播放课件,一生大声读)

游戏规则:

注意:

(老师边读游戏规则,边说明动作)

师:听明白游戏规则了吗?那请小组长赶紧做好分工

(课前分好工:洗牌员,记录员,汇报员)

师:游戏中需要思考什么?

(师出示课件)

思考:

3、师:今天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摸得次数最多?比赛开始(5分钟)

(生摸,是巡视指导)

4、师:时间到。请同学们再次思考这两个问题,小组交流一下(5分钟)

师:小组交流完了,请几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来给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

生1:我们组数马的 人,属蛇的 人,总共摸了 次,属马的摸到 次 ,属蛇摸到 次。属马的人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

生2:我们组数马的 人,属蛇的 人,总共摸了 次,属马的摸到 次 ,属蛇摸到 次。属马的人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

生3:我们组数马的 人,属蛇的 人,总共摸了 次,属马的摸到 次 ,属蛇摸到 次。属马的人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

师表扬:这几位同学说的非常完整,流利,大家把掌声送给他们鼓掌

师:通过这几个小组的发现,我们明白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的多少有关。数量多,可能性就大;数量少,可能性就小。

板书:

数量 可能性

多 大

少 小

5、师小结:其实科学家在探究问题时,经常像大家一样由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你们刚努力完成了这一过程,很了不起!

三、探究:可能性相等

师:如果让你从你们组的名片中,任意摸出一张, 考虑性 问题,摸到什么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为什么?(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一下)

(师提前找准一组男女人数相等的组说)。(5分钟)

生1:我们组男生3人,女生3人,摸到的可能性一样大

(师提前找准一组男女人数不等的组)

师:同学们看这一组男4人,女生2人,要想摸可能性相等应该怎么办?

生1: 减去2个男生

生2:加上2个女生

生3:同其他组交换一下(课前安排好,不好控制)

师:赶紧用你的方法把你们组变成人数相同的组

(生去掉名片,或对调座位)(师课前安排)

师:现在男女生人数相等了,赶紧做试验验证一下吧

师:游戏规则与前面一样,思考的问题也一样

(生在摸名片验证,师参与指导)

(师找人数相等的组说)

生:我们组男生3人,女生3人,总共摸了 词,摸到男生 次,女生 次,摸到男女生的可能性一样大

(师找没出现摸到男女生次数同样多的组说)

生:我们组男女生人数一样多,但摸到男生 次,女生 次,摸到男女生的可能性不一样大

师:(故作惊讶状)唉?他们的发现却是虽然男女生人数同样多,但却摸到的男女生的可能性不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师停顿)

师:原来法国的浦丰和英国的皮尔逊曾做过抛硬币试验,请看他们做的实验统计:

(师播放课件,熟悉数据及结论)

师:科学家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证明:实验次数越多,两个数量越接近。因此,要想验证你们的猜想,我们可以课下接着做实验。

四:练习巩固

师:有几只钓鱼的小猫听说大家在研究可能性的问题,也赶来凑热闹。请大家翻到课本第84页,第三题(3分钟)

(生打开课本)

师:第一支小猫钓到什么鱼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生:钓到黑鱼的可能性大,因为黑鱼多

师:第二只小猫呢?

生::钓到红鱼的可能性大,因为红鱼多

师:第三只小猫呢?

生:一样大。红鱼和黑鱼一样多

师:第三只小猫想让自己钓到红鱼的可能性更大些?应该怎么办?

生:多放几条红鱼

生:捉走几条黑鱼

师:如果它一定要钓到红鱼呢?

生:把黑鱼全部拿出来

师鼓励表扬:同学们太聪明了,这么多问题都解决了,真了不起!(师竖大拇指)

师:圣诞节快到了,银座商城想在我们班举行一次有奖促销。红色为一等奖,圣诞老人一个,黄色为二等奖,平安果一个,绿色为三等奖,圣诞风铃一个。想不想拿大奖?(5分钟)

生:想

师:那就赶快参与吧!

(让生参与抽奖,调动积极性)

师:大家思考一下,银座这样分配转盘,我们拿走大奖的可能性大吗?怎样才能使一。二。三等奖出现的可能性一样大呢?快快开动脑筋,重新分配一下吧

(生重新分配)

师:这样是不是一,二,三等奖出现可能性就一样大了?。

生:是

师:我们再来抽一下

(声再次抽奖)

五:拓展延伸(看时间而定)(4分钟)

如果你是商场经理,你会怎样分配?请你帮着设计一个分配方案。

(生口述)

六:小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三、课堂教学要始终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英语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计与教案篇(9)

技工学校会计学的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运用会计理论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会计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能将会计实践与课堂理论有机结合,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

一、案例选择的原则

在会计学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案例的选择要有典型性和创新性,且有助于活跃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的选择必须来源于会计实践中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客观性的案例。案例讲述和问题设置应服务于理论知识点的掌握,但又不能纯粹为迎合理论知识点而忽视案例的多维性。

二、案例的选择与设计原则

在案例的采选上,教师可以使用调查取样法。筛选标准可归纳为如下五个方面。

1.实践性强

在案例的选择上,所引入的案例必须是实践中已经发生过的实际案例。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案例的学习中体会到会计实务的多维性和复杂性,认识到一点小疏忽就可能导致会计问题。那种单纯为教而编的教学案例,没有真实的教学意义,只会使学习过程流于形式,使学生接受不到正确信息的刺激,导致其对会计职业的误读,最终丧失对会计职业的兴趣。

2.代表性强

在取样调查的过程中,必须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将它们作为案例教学的重点,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3.归纳性强

筛选案例时,教师要按照案例所体现的侧重点和反映的内容,对案例进行分类、归纳,让各类型案例分别对应学生应该掌握的某一方面理论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明晰的知识体系。

4.启发性强

在会计案例教学过程中,必须使用那些具有较强启发性的案例。教师对案例内容的讲述,要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思考,产生对新内容的探索欲。富于启发性的案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旧知识,且能通过探索发现新知识。在一般情况下,案例答案应多样化和开放化,才能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从而起到启发作用。

5.创新性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会计学也在不断发展。所以在会计学教学过程中,所选案例必须能够体现创新性和与时代的同步性,要能充分反映会计行业的新政策和新问题,通过对新型案例的学习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三、案例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的分析和拆解能够使学生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但案例的分析并不能涵盖所有的实践内容,因此案例教学必须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比如“某加工银杏酒的加工厂,由于生意兴隆,所以决定成立分厂,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一是在银杏林集中的山地建厂,但交通不便;二是在市区建厂,地价却高。假设你是该公司的会计,老板请你拿出一个方案,你将如何选择?哪个方案能使公司收益最大化? ”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案例教学中也不例外。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观点,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此外,在会计实训中可以聘请会计实务方面的权威人士,讲述现实生活中的会计问题,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只有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才会真正得到提高。

此外,除了在案例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其思考和探究外,还要帮助学生融会贯通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养成收集和了解会计行业最新动态的习惯,学生自我设问,进行分析、思考,最终解决问题,逐步成长为既有能力又恪守职业道德的会计人才。

总之,会计教学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案例教学法是重要手段,其对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实习教学目标,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教学设计与教案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53-02

VFP是为我校文科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作为第一门语言课,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同时对文科生而言,由于缺少理性的逻辑思维方法,再加上VFP这门课程实践性很强,这样造成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普遍感觉学习有压力,理论和实际联系不上。因此,我们提出了在VFP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结合实际引入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案例,将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动手能力。

一、案例教学的定义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s of teaching)是根据学生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为出发点,把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场景中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因其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表现,以及深刻、具体、丰富的实践背景,对学生掌握知识,吸收理论知识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很有成效[1-2]。

二、VFP教学案例的选择

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的要求,我们选取了如下几个典型的案例作为教学使用[3]。实例1:由于VFP既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又是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在面向过程的结构化程序设计中我们介绍3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在讲解过程中我们主要以编程实现如何求分段函数、求最大值和最小值、求阶乘、打印图形、判断素数、数组排序等常用算法为例进行教学的。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我们在介绍常用控件的使用方法的同时,引入一些典型的案例。实例2:设计一个简易常用数学表的表单,如图1所示。该表单介绍了标签控件、列表框控件的使用,同时,又使学生对常用的数学表产生了兴趣。

实例3:设计如图2所示表单,求2到100之间的所有素数,要求当单击开始按钮的时候在编辑框中显示素数的结果,退出按钮有退出表单的功能。该实例讲解了标签、编辑框和命令按钮的使用方法,同时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和面向过程的设计方法结合起来,使学生把复杂的编程过程与我们看得见的界面结合起来,既生动又形象。实例4:设计如图3所示的单窗体的十进制计算器。该实例基于一个窗体,这个程序可以实现计算器的加、减、乘、除等简单计算功能。这也是面向过程、面向对象与可视化程序设计的综合案例。实例5:设计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如图4所示,要求包括数据的录入、统计(如求成绩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查询等功能。该案例是将我们学到的VFP中的表、表单、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综合应用案例。

三、VFP教学案例的运用

在有了好的教学案例的基础上,对教学案例的运用也是比较关键,在案例教学中我们是教师讲解、学生分组实验和大案例相综合的方法进行的[4]。

1.教师讲解。教师应该把每个案例给学生讲解明白,该案例的作用、功能及实现的基本任务。让学生对案例有所了解,进入案例情境。教师在讲解案例的同时,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时把案例的效果演示给学生,使学生感觉到VFP课程的讲授更加直观、形象。

2.学生分组实践。在教师讲解与演示案例后,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分组,对所学的案例进行亲自动手实验,开发出案例的效果。在完成案例开发的同时,各小组要进行分组讨论、交流学习体会,总结案例的优缺点,如何改进。通过该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3.设计大案例。在经过教师讲解,学生分组实践后,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大型的案例,通过该案例把学生领悟到的案例教学法的特点都应用在该案例中,总结经验,写出学习报告,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在《VisualFoxPro程序设计》教学中运用案例法教学,使学生能够从实际应用系统开发的角度来掌握知识,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新,陈同俊.案例教学法在VFP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07,(12)8:27-28.

[2]杨爱鑫.高等院校VFP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11).

教学设计与教案篇(11)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3)07/08-0049-05

科学教育在继STS教育、Hands on教育、Minds on教育之后出现了STEM教育理念。STEM教育在课程内容选取上强调综合性,涉及科学、技术、工程学和数学四个领域的内容。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学生的实践和理论联系实际。

在STEM教育理念引领下,北京师范大学项华副教授及其团队创立了“数字科学家”课程与教学模式。它是一种在数字环境下,以信息技术为情感激励工具和探索工具,旨在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探索世界的意识和能力的课程与教学模式。

北京景山学校北校区从2011年3月开始实施“数字科学家”课程项目。期望选修该课程的学生能够对任何一个感兴趣的问题,通过选用适当的科学手段进行解决,从而成为一名自由的探索者。下面将以“投票计数”为例,介绍我们的思考与做法。

教学任务分析

“投票计数”是初中阶段“数字科学家”选修课程的第一课,问题情境源于北京连续出现雾霾天气,学生要对过春节时是否有必要燃放烟花爆竹进行投票。

任务要求: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是否低碳环保呢?请自主选择一个内容,制作投票计数器,让本班同学参与投票,分析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任务内容:1.根据问题情境,选择环保内容,编制成可以进行投票的问题与选项。2.利用Scratch软件平台的按键侦测功能,设计制作投票器。3.在全班进行投票,获取数据,将结果导出,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4.撰写研究报告,按小组交流展示。

学情分析

学生共11人,来自七年级的两个班级。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有一个学期的Scratch学习、使用经验,具备了程序设计的基本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熟悉Scratch的键盘按键事件,制作两个键响应的投票器。2.进一步熟悉Scratch动作模块里“移动多少步”程序块的功能与使用,利用画笔里的图章功能,制作投票数据的柱状统计图。3.了解Scratch中变量的定义、使用,记录输入不同选项时的投票数。4.了解分支选择结构和文字显示的功能,对投票结果进行判断和输出,直接得出投票结论。

过程与方法:1.亲身经历“规划设计—制作—测试—修改完善”的过程,体会如何进行规划设计,开发出符合需要的投票器程序。包括程序的功能设计、角色与界面设计、变量设计、初始化设计及程序制作。2.初步协调小组成员的配合,形成有效的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本课任务涉及了数据的获取、导出、处理分析及结果的应用,渗透了“数字科学家”的课程理念。2.体验从问题情境中提炼出核心问题的过程,逐步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如何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规划设计投票器的功能。2.程序的测试与修改。

难点:1.投票器功能的规划与程序界面的设计。2.程序的测试与修改。3.对所获取数据的处理、分析与应用。

课程资源

Scratch 1.4软件平台;投票计数学案.doc;投票计数.ppt

教学过程

本课采用基于问题的小组探究式学习,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模式。教师的作用是:引出核心问题—指导学生设计—点评程序,提出改进意见。学生的活动流程为:分组协作、明确分工—规划设计、拟定功能—编写程序、调试应用—获取数据、撰写报告—评价反思、展示交流。

1. 引入新课(15分钟)。

教师介绍“数字科学家”课程的目标、要求与安排,并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确定组名与分工。

(教师用图片展示情境,引入项目)北京频繁出现雾霾天气;春节期间,很多人选择不燃放烟花爆竹;四年级小同学在进行“我们的碳足迹”项目活动。

师:我们到底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否低碳环保呢?让我们制作投票器来进行投票,并对投票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应用。

教师展示投票器示例画面,带领学生明确探究学习步骤:

(1)启动Scratch,设计制作问题背景和问题角色。

(2)编程制作投票器:按y键表示同意,n键表示不同意;数据的可视化(多种形式,如柱状图);统计结果的记录(变量或链表)。

(3)在小组内进行投票测试并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调试。

(4)导出数据并对投票后的程序界面进行截图。

(5)撰写本课研究报告。

2.学生分组探究学习(40分钟)。

研究报告格式:

主题:***环保生活方式调研

研究者:***小组 组员:

轮值主席:

调研目的:

程序流程图:

调试过程(出现问题,解决办法):

导出数据与分析:

环保生活方式建议:

体会:

3.小组展示交流与教师点评(25分钟)。

4. 教师小结及作品整理提交。

实践、反思与拓展

第一次实践:自选主题设计投票器

5个小组的学生都认真地完成了任务,撰写出了研究报告,完成情况很好。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有以下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现象。

1. 学生发现了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在程序的制作和试运行过程中,学生发现“按住Y键不放时,会导致多次重复投票”,怎么办呢? 围绕这一问题,学生自己展开了讨论与尝试,各组都有不同的高招:

“TCYYY”组采用了直到按Y键结束前一直等待的程序模块。

“冯周”组采用了按Y键后进行广播,等待1秒后才能重新投票。

“燃烧军团”组采取了要求投票者填写身份和理由的方式,并在按键处也采用了直到按Y键结束前一直等待的程序模块。

“132425”组采用了“计数器”和“数学逻辑”的模块,实现2秒钟内不可重复投票。

从以上情况看出,学生能够在程序测试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在宽松的研讨环境中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得到了较好的拓展,得出多种解决方案。学生们已经有了问题意识,有了自主解决问题的自觉性与能力。

2. 撰写研究报告,培养了学生记录探究过程和表达自己想法的意识。

下表是各小组对程序问题的部分调试记录。可以看出,尽管学生发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各不相同,表达的方式也不同,但都把问题说清楚了,记录了自己思维和探究的过程。

3.从研究报告中的“导出数据与分析”,可以看出学生考虑问题角度的多元化和分析数据时思维的发散性。

4.学习评价要素与权重:轮值主席(10)、学习纪律(10)、小组合作(10)、程序功能(40)、研究报告(30)。

这是一次两课时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从最终效果看,还需要在学生开始自主制作之前进行讨论交流,明确程序的基本功能和程序设计的变量定义等,从而让学生的探究更有的放矢。

从学生选择的投票主题看,问题比较单一,在选题方面的思维不够发散。当学生把制作好的投票器给四年级“我们的碳足迹”项目负责老师用时,老师的一句话“我想问其他的问题怎么办呢?”就把学生问懵了。怎么办呢?我根据可以探究的新问题,对活动进行了延伸。于是,有了第二次实践。

第二次实践:万能投票器的制作

1.问题情境:小学四年级学生在进行“我们的碳足迹”项目调研时,拿到了我们之前制作的投票器,发现我们5个小组的选题比较单一,想问其他问题却没有办法使用这些投票程序,怎么办呢?

2.讨论形成任务,明确程序功能。

通过讨论,学生提出制作能够让使用者问任何想要调研题目的投票器——万能投票器,即简易专家系统。

程序的功能:

通过人机交互可以生成任意想调研问题的投票器(要有相应按钮,在问题生成不理想的情况下可以重新开始设置问题)。

通过人机交互利用设定初值的程序进行投票(要有相应按钮,在投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可以重新开始投票,而不必重新设置问卷)。

通过人机交互生成投票结果并进行初步判定,得出结论。

3.分小组进行程序开发,并完成以下各项工作:(1)通过填表的方式,明确程序功能,并进行变量和链表设计。(2)编写程序。(3)发现程序问题,调试程序。(4)撰写反思与体会。(5)进行共享交流。

4.评价要素与权重:学习纪律(20)、小组合作(20)、程序功能(30)、研究报告(30)。

5.实践情况:每个小组都撰写了程序的开发说明,并完成了程序的制作。以下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小组程序开发说明。

【小组名称】132425

【任务主题】制作任意题材,2~4个选项投票生成器。

【程序功能】先由提问者通过“回答”设计出问题,然后进入回答模式,再由计算机通过程序辨析,做出条状图。

【变量设计】No1:一号选项, No2:二号选项,No3:三号选项, No4:四号选项。

【链表设计】问题链表(用于记录问题),回答列表(可随时导出回答数据)。

【初始化】主角设置问题、选项个数与选项名,可随时停止设置问题。

【投票器使用】通过键盘控制选择选项。

由于时间关系,只有2个小组的程序做了应用演示,其他3个小组只写了开发说明,课后上交了制作好的程序。我在试运行学生的程序时发现,如果不猜的话,就不知道怎么使用他们的程序。怎么办呢?于是就诞生了第三次实践的问题,即如何使别人能够顺利使用自己开发制作的程序呢?

第三次实践:程序测试修改与编写使用说明

1.问题情境:小学四年级“我们的碳足迹”项目组的学生拿到了我们制作的万能投票器,在使用时又提出了很多新问题:怎么使用啊?我想导出投票数据怎么办呢?

一个软件开发完成后的第一项工作是测试、调试、修改,第二项工作是编写软件开发与使用说明,让后续的开发者和使用者知道如何着手修改和完善程序,怎样能够正确使用。

2.讨论明确任务:(1)测试、调试、修改程序。(2)编写软件开发和使用说明。

3.按小组程序调试与修改,并准备自己软件的展示与宣传广告词。

4.评价要素与权重:学习纪律(20)、小组合作(20)、程序功能(20)、使用说明(20)、交流展示(20)、加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