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钢琴教学法课程教学探讨

时间:2022-06-25 09:16:42

钢琴教学法课程教学探讨

钢琴教学法课程教学探讨:试分析高职钢琴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

摘要:在高职的教学活动当中,如果选择的教学方式不当将会使教学的效果低下,最终导致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升,从而在学生毕业时影响就业。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钢琴技能是教师教学工作当中必须面对的问题。而体验式教学法就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高职钢琴教学的教学方式。因此,本文便对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阐述了其在高职钢琴课程教学当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职 钢琴课程 体验式教学 应用

在钢琴教学中的体验式教学方法主要是指结合学生自身学习的特点和方式,不断将教学过程实际化,尽量的还原到教学原本的面貌,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可以亲自感受,并且能够不断吸收知识、掌握技能。当前,虽然体验式教学模式已经被大多数的师生予以认可,但是在实际运用的时候却仍旧存在很多问题。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概述

体验式教学的运用具有多方面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体验式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经过亲身体验后获得更多的知识,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技能。因为在这样的模式下,不是让学生知道教学的结果,而是让学生熟悉整个过程,在过程的培养中培养学生对于钢琴的喜爱。其次,体验式教学可以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创造出更加融洽、和谐的学习环境。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将会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次,在体验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之间的关系得到加强,让学生们相互之间进行探索合作,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标。最后,体验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重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学会自我评价。这一种教学方式必不可缺的便是评价体系,它的评价标准非常的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都需要能够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不仅如此,为了达到教学效果,起到督促作用,教师也要对整个过程进行评价,使学生的技能有所提高。

二、体验式教学在高职钢琴教学中的作用

高职的钢琴教学课程中融入体验式教学方法将会促进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具体作用可概括总结为以下三点:

(一)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钢琴是一门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课程,学生如果对于钢琴的学习仅限于理论层次,便永远不会掌握其中的精髓。只有通过学生亲自的动手练习和演奏,才能提升其钢琴演奏技巧。另外,钢琴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忽视了感情教育,使学生演奏出来的曲目缺乏感情,而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在钢琴课程当中的应用将会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能够解决技巧上的难题,还能让学生在不断地练习当中得到较高的音乐造诣。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提高艺术的修养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挖掘出人们对于未来的潜能。在艺术领域,则是发掘人们对于艺术的敏锐反应力。钢琴教学便是属于后者,在整个教学体验过程当中,学生会受到音乐的陶冶,其艺术修养以及相关的审美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三)有助于积累学生的审美经验,陶冶品性

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推动下,学生对于美的感受是非常直观且具有冲击力的,它不是来源于课堂上教师单纯的讲解,而是自身不断的感知所获取的。其也将会直接的指向人的情感,所以在高职钢琴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加入体验式教学方法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且无法比拟。

三、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钢琴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运用需要符合教学的实际,这样才能够发挥其本身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调整,确定好正确的应用方法,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总结出以下三种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方法。

(一)转变传统教学思维

在钢琴课程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不能够因循守旧的坚持过去传统的模式,从而减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中要通过对教学方式的创新,不断地培养学生对于钢琴的认知水平。应当注意的是虽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思维,也不能完全的抛弃过去教学模式当中的优点,要去粗取精,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的提高教学的效率。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经常的播放钢琴曲给学生听,帮助学生构建出画面感,体会钢琴作曲家以及演奏者所表达出来的感情,这样更能够加深学生对于钢琴的认知能力和喜爱程度。

(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即便是开展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也要遵循现代教育制度的根本理念,即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坚持以人为本,给学生留足足够的学习空间。强调学生才能够起到主导作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有机会进行讨论和分析,教师在旁边起到辅助引导的作用,是学生分析的想法更具有实际价值。例如,在课堂之上,教师可以自己弹出一首钢琴曲,让学生通过聆听之后分析曲子的曲风,曲调以及背后的特殊含义。最后由学生自己再弹一遍,这样便能够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思考,找出自己的不足和优点,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基础知识与创新同步进行

钢琴课程除了需要技巧外,基础知识也同样的重要。教师在进行体验式教学方法的时候不能够单纯地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而忽视了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积累。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导学生基础知识的时候要尽量的精简,既要让学生清楚明白容易掌握,同时也要控制讲述的时间,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体验。在掌握了基础理论的前提下进行练习便有可能产生更多新的想法,让学生探索出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最终,整个学习过程便更具有主动性,学生自身的钢琴技能,基础知识以及创新能力便都会得到提升。

四、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得出,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阶段的钢琴课程教学过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到钢琴的演奏技巧,而且还能让学生了解演奏曲中所包含的内涵。很多时候,学生学习的不是如何提升演奏技能,而是学习如何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使自己真正由内而外的得到提升,所以高职院校在进行此类课程的教学时应当尽量的融入体验式教学法。

钢琴教学法课程教学探讨:普通高校“钢琴教学法”课程教学实践新思路

[摘要]《钢琴教学法》是普通高校研究钢琴教学的理论,是音乐教育专业必修的课程,属分科教学法,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在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钢琴教学的意义入手,分析出《钢琴教学法》课程教学实践的内容和方法,以及课程开设的影响,进而从更深层次展现钢琴教学法在音乐教育专业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钢琴教学法;课程建设;教学实践

《钢琴教学法》课程建设的任务是研究隶属于国民音乐教育的钢琴教学中,钢琴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内容、过程、原则、方法等问题,以及专业音乐教育中钢琴教学的共性问题。这一课程使学生在学习怎样弹琴、怎样练琴的同时学会怎样教琴,掌握与钢琴教学有关的知识、能力和方法。

一、国内外钢琴课程改革趋势

钢琴课程改革实质就是课程现代化的问题。课程的现代化具体来讲表现为以下特点:(1)重视钢琴课程内容的理论化、综合化;(2)强调钢琴音乐与相关文化,强调知识的系统化与结构化;(3)重视钢琴课程对智力的开发、学习能力与自学能力的培养;(4)重视钢琴学习的个性差异及个别差异。那么,分析国内高等师范院校钢琴课程改革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时期:

(一)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002年的研究,也就是新一轮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正式出台以前的研究。其主要观点是改变高等师范院校专业教学采用专业音乐院校课程设置现状,确定现代独立的教育价值,在于为所有学生服务而不仅仅是为精英学生服务,随之的课程标准也就是一个基本标准而不是培养精英的标准。由此,加强钢琴教育专业的师范性和人文性,增加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变“专业型人才”培养为“复合型人才”培养。其代表文献如《教材建设与管理》、《课程改革的政策基础》、《论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学的转型》、《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学改革座谈会纪要》等。

(二)2002年至今,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以来所进行的相关研究。这一阶段的钢琴课程改革研究已进入了一个变化与发展的动态过程。主要针对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现行的办学理念和框架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否符合中学音乐合格教师的要求,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以及围绕修订后的钢琴课程目标、重整课程体系、改进课程间融合和钢琴精品课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特别是通过对比中外钢琴课程教学与设置,进而提出几项对我国高校教师教育钢琴课程设置改革的合理建议。其代表文献如《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中国钢琴教材历史沿革与发展之探索与研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纲要的特点》等。

二、课程建设的性质、目标与原则

(一)课程性质

《钢琴教学法》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学习音乐各相关课程的基础,并直接与基础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相联系,是培养学生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基本能力的一门主干课程。本课程融知识性、技能性、艺术性和实践性为一体,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学生的音乐才能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标

1.了解钢琴的发展与演变过程、钢琴艺术发展简史以及钢琴演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钢琴演奏的基本方法与演奏技巧,能演奏中等程度的乐曲及伴奏曲,突出为歌曲配弹伴奏能力的培养。

3.与声乐教学相结合,具备自弹自唱的能力。

4.具备理解、分析、鉴赏钢琴音乐作品及演奏风格特点的能力,准确表现钢琴音乐作品。

5.掌握钢琴教学的基本方法,能胜任一定能力的钢琴教学。

(三)课程设置的原则

合理设置钢琴教学的课程,必须构建一套富有特色的培养体系和合理的课程设置。因为课程设置是学校教学环节中的重中之重,直接反映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直接关系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形成,体现国家或学校教学的具体要求。由此,结合音乐教育改革现状,尤其是钢琴学科外延内涵相互促进与发展的整体来紧扣定位。

1.课程形式研究――分科课程与综合性课程

综合化是现代课程改革的趋势和核心,全面、广泛、综合的音乐教育成为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必然。作为音乐教育分科课程――钢琴,在教学中必须对某些课程进行一定层面的改革与调整,必须在专业学习中强调综合意识,结合文化的多样性来扩展音乐学习深度与广度。在加强基础知识、技能,保证各门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要求的同时,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出发,结合相关综合性课程的学习,以适应社会文化艺术发展的多种需要:①专业化与综合化各自不同要求;②数量与质量比例、艺术与技术的关系等。为使音乐与技艺的融合,艺术与文化的平衡得到教育者重新关注与重视,在钢琴课的学习中有效加强相关综合性课程的学习,例如专业综合性课程――将钢琴表现技能、钢琴音乐史学、美学、文献学等有机综合;教育综合性课程――将音乐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综合;通识综合课程――将钢琴与其他姊妹艺术学科、人文学科、社会与自然学科进行有机联系与综合。进行分科与综合两种形式的课程设置,是针对目前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案改进而进行的一种课程改革,它定位了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具备钢琴演奏、音乐教育和文化素质三方面能力,具备未来所从事基础音乐教育综合教学的良好师资水平。

2.课程内容研究――技能课程与理论课程

技能课程既包括音乐表演技能课程又包括音乐教学技能课程。理论课程既包含音乐专业理论课程义包含音乐教育理论课程。调查得知:音乐课程设置中增加了音乐教育理论课程,但教学技能课程的不足,对人才培养更为不利。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并重技能课程与理论课程,使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增益。在技能学习中加强理论意识,使技能更具理论性、系统性与教育性;理论学习中重视实践技能训练,以此提高理论学习的兴趣、发挥理论知识的效能,以提升实践技能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具备实践与理论知识的“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中,达到社会对具备综合素质人才的要求。

3.课程教学研究――拓展综合知识结构

音乐技术以艺术表现为根本目的,脱离艺术表现,音乐技能便失去意义。长期以来,我国传统钢琴教学中技术与艺术相互分离,存在着关系错位现象,认为艺术的基础是技术,由此带来重技轻艺的后果,教学明显存在艺术含金量不足。针对此现象及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的经验,笔者认为:作为培养21世纪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重点,让学生明白音乐与文化是音乐学习的深层内容,音乐之存在与其文化息息相关,从音乐上理解技术,从艺术上理解音乐,从文化上理解艺术是我们提倡的学习路径。没有音乐的技术,很可能退化为苍白的“炫技”;偏离艺术的音乐,如同无根的浮萍;缺少文化含量的音乐,易丧失人文的内涵,这些都将使音乐变得肤浅、不可理喻。

由此以突出钢琴音乐文化学习为出发点,掌握基本技能为基础,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培养编配能力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在保证教学内容的艺术价值与含金量的同时,结合文化的多样性来扩展学生音乐学习的深度,使其具备认知和了解钢琴艺术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的开阔视野,有效拓展其综合音乐知识结构,培养能奏、能唱、能导、能讲、能写的全面型音乐人才。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

(一)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的选编原则

(1)重点选择适应当代大学生需要、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古今中外经典钢琴音乐作品,同时注重选用优秀的钢琴音乐新作品为教学内容。

(2)教学中应重视选择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钢琴音乐作品,使学生掌握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

(3)紧密结合基础音乐教育实际,适当选择中小学教材中的曲目以及青少年熟悉和喜爱的作品。

(4)恰当处理精练曲目和浏览曲目的关系,在保证练好一部分以提高演奏水平为目的的曲目的同时,注意选择以培养视奏能力、伴奏能力和自弹自唱能力为目的的曲目作为教学内容。

2.课程的基本内容

(1)钢琴基本理论与知识

包括钢琴的构造,键盘的排列方式;钢琴发音的基本原理;钢琴的基本演奏形式;钢琴音乐作品的体裁与鉴赏;钢琴艺术发展简史;钢琴的保养及维护常识。

(2)钢琴基本演奏方法

包括钢琴的基本演奏姿势,手型、手指的站立并能流畅地跑动,手臂放松,自然大方地演奏;钢琴基本演奏技术,非连音、连音、跳音,音阶、琶音、和弦的弹奏方法;踏板的构造,各种踏板的运用方法,踏板在不同风格音乐作品中的表现意义

(3)钢琴弹奏技巧与综合技能

包括读谱方法与要求,准确地把握音乐的节拍与节奏,分句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读谱习惯;正确的声音概念建立及如何辨析声音的方法,把握不同风格作品的声音要求,学会体验音乐,表现音乐;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的理论与技巧,为旋律配和声的基本方法,各种伴奏音型在不同体裁歌曲伴奏中的运用方法;熟练演奏三升三降以内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和弦。循序渐进地进行视奏与移调训练。掌握首调识谱法和简谱读法,具备自弹自唱的能力。

(4)表现与审美

通过对《钢琴教学法》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钢琴音乐表演与钢琴音乐审美的基本原则、钢琴音乐文化中的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还能让学生学会独立分析处理与准确表现钢琴音乐作品。在进行合奏、伴奏训练,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及组织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方面也有帮助和提升。

(二)课程教学

《钢琴教学法》的课程实施,首先应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尊重学生演奏基础及能力的差异。任课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别为不同学生制定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包括:目的要求,周进度和阶段进度,应完成的练习曲、乐曲的数量和具体曲目,技能技巧训练,教学实践等。

在课程时间中,还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技巧训练的同时要注重技能的培养。技术的训练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乐曲选择应与学生的演奏水平相适应。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其中,体现教师教育的特点也是关键。鲜明的教师教育特点,能使学生的演奏既能反映与教学方法思维相互交融,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钢琴教学。这样既注重到学生钢琴歌曲伴奏能力和自弹自唱能力的培养,还加强了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与贯通,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将课程分别采用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等多种授课形式。集体课可利用数码钢琴教室和多媒体教学手段。

总之,《钢琴教学法》课程教学的实践之路是一条艰难而漫长的道路,想要做出优异、正确的成绩,必须对钢琴教学新的理念、思路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以理解和运用,只有推动这门课程的改革和优化建设,我国普通高校的钢琴教学质量才会有所提升,整个音乐教育体系才会越来越完善。

钢琴教学法课程教学探讨:体验式教学法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 体验式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给高校的钢琴教育带来了更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更可行的改革方法。本文阐述了体验式教学的定义及内涵,分析了体验式教学法在钢琴教学中的作用和体现,并具体提出了一些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改进高校钢琴教育现状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法 高校钢琴教学 教学模式 改革

0 引言

以体验式教学法改进当下的高校钢琴教学,不仅能够发挥出学生们的自主性,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并培育他们的音乐探析能力,促进钢琴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有效落实,而且能够完善当下的钢琴教学内容并创新现行的钢琴教学方法,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并切实提高各大高校的钢琴教学实际效果。

1体验式教学法的定义及其内涵特点

体验式教学是以创设学习的机会或构建一定的情境,以便学生经由亲身体验加深对学识的理解认知,并较好地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发展的一种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及认知特点所提出的全新教学模式。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入,不少高校的钢琴教师开始反思当下钢琴教学中的不足和缺陷。传统的教学方式对结果过于看重而忽略了必要的学习过程,多数学者都提出应对过程及结果一视同仁。这也是体验教学法能够得到广泛认可的一大根本原因。

体验教学法的内涵具有以下几大特点:一是以体验活动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取相关知识和技能。体验式教学法并不像传统教学那样直接讲述结论再让学生复述和记忆,而是以亲身经历一些体验活动来获取有关知识的直观体验,并以此构建起个人对学习的充分认知,培育学生的学习探析能力。二是以平等协作的方式构建全新的学习角色关系。体验式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个人体验,即强调要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学生体验的过程中,老师需要辅助和引导学生加深体验,并与学生一起参与探析过程。学生之间的个人学习及合作学习相互结合,有助于整体提高和协同进步。三是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形成评价。评价在体验教学中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对“体验”十分重视,为了及时得到体验的反馈信息,就必须有科学、全面、真实的及时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了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等。

2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作用

2.1 有利于促进音乐技巧和情感的融合

体验教学法可以有效培育学生对不同乐曲风格的理解能力,并增强他们对钢琴音乐的内涵认知能力。尤其是讲解一些难度较高的重要演奏技巧的时候,体验教学法可以通过情境感染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这些演奏技巧,使他们钢琴学习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在以往的钢琴教学中,老师只看重对技巧的训练而漠视情感的作用,导致很多学生只是在机械地弹奏钢琴。使用体验教学法后,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较好地融入乐曲氛围当中,这些情感体验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个人的钢琴技能十分有效。

2.2 有利于学生们钢琴学习方式的改变

使用体验式教学法后,传统的师讲生听教学模式得到了很大的转变。体验教学法将钢琴教师定义为钢琴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辅助者,将学生定义为钢琴学习的主体角色,充分激发了学生们的主体作用力和学习积极性。

钢琴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取更好的学习体验,并培养他们对钢琴的学习信心及运用能力。例如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视频材料如音乐会录像、名家现场演奏片段等,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度的同时,还可以扩大他们的钢琴学习视野,并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及探索精神,促使他们主动去学习更多的钢琴知识和演奏技巧。

2.3 有利于教师们钢琴教学水平的提高

为了提升高校钢琴体验式教学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钢琴教师们不仅须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还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创新,才能确保高校学生的学习效果切实获得了完整的钢琴演奏技能和必要的钢琴学习知识。

老师不仅要传授基本知识和必要方法为学生学习钢琴打下坚实的基础,还需要以扩大选取范围和弹奏方式的办法积极培育学生的钢琴审美体验。换言之,高校钢琴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钢琴学习实际效果,既要重视对演奏技巧的磨练,又要训练和培养他们的钢琴乐感和理解能力。简单说来,钢琴老师要在注重技能习得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个人综合体验,以便他们能够全面提升钢琴学习的实际效果。而这一点其实也对高校钢琴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3体验式教学法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体现

钢琴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乐器教学,本身就对“体验”有很高的要求。这些内在体现也是体验式教学法能够被顺利运用于高校钢琴的教学改革中的主要原因。

3.1 钢琴的教学方法强调体验

钢琴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是“说”、“唱”、“弹”三方面相互结合。“说”要求钢琴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并作出最终结论,避免直接灌输知识定理造成的接受不良,即让学生体验知识结论的诞生过程;“唱”就是要求学生在弹奏练习时边唱边弹,以更为直观的方式体悟乐曲的情感内涵;“弹”则是在学生对乐曲作品有了一定的认知感悟后,结合个人体验进行自主练习或再创作,以此避免学生机械弹奏而丧失演奏灵性。

3.2 钢琴技术中的音乐表现力

技巧练习是学习钢琴时的重点任务。但是片面强调练习技巧而忽视情感互动和个人体验,必然会影响钢琴学习的最终效果。完整的演绎一部作品,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情感表现力。因此,钢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须要给予学生增加个人体验的机会,并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将情感体验和技巧学习有机融合。只有这样,在演奏时学生才能正确地弹奏出琶音、音节等,并跳出演奏技巧的约束框架真正融情于声,以个人的独特方式去演奏钢琴作品。

3.3 融洽而又和谐的师生关系

高校钢琴教学之中,师生关系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大因素。为了获得更好的钢琴教学效果,必须重视和谐师生关系对于“教学相长”的巨大促进作用。只有在教学过程之中,融入情感的对话互动,学生才会更配合老师的引导,老师也才能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探析精神和学习欲望。因此,钢琴教师必须作为引导者、辅助者和探讨者融入高校钢琴教学之中,才能够避免学生产生不合作、抵触性情绪,或是由于信息传递不良造成理解偏差。钢琴老师不仅需要调整心态,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钢琴教学计划,以便提升教学效果。可以说,营造平等和谐、融洽民主、有爱互信的师生关系,对于高等院校的钢琴教学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标十分关键。

4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4.1 改变传统钢琴教学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在运用体验教学法时,必须首先明确在高校开展钢琴教学改革的观念,在具体的课程设置和现有的教学内容中融入并落实体验式教学新观念。在设置新的教学内容时,钢琴老师应当将选曲范围适当进行扩大,并积极尝试不同的演奏方式,以便调动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及自主积极性,从而实现全面培育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的目标。简而言之,不同风格及流派的乐曲作品都可以被作为钢琴练习的备选曲目,不同的音乐作品也可以有效丰富高校钢琴的教学内容。

在教授钢琴的基本内容时,老师不仅要教授最基本、最实质的钢琴演奏方法,帮助学生们打好后续学习的演奏基础。钢琴老师还须要加强对高校学生的钢琴理论教学,给予他们必要的理论指导教学,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带着兴趣学钢琴,学生才能够发挥出自己作为学习主体的内在作用力,并积极主动去参与钢琴学习活动,在增加个人体验的同时完善思维创新、技能习得和情感体悟。

4.2 创新学生钢琴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素养

将体验式教学法运用到高校钢琴教学之中,钢琴老师必然要对当下的学习方式进行改革创新,以此扭转传统教学方法给学生导致的学习负面影响。培育学生的学习自信并提升他们的钢琴应用能力,以个人成功的体验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是体验式教学在高校钢琴教学运用中的重点目标。

要想创新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从创新他们的思维方式开始。在高校的体验式钢琴教学当中,钢琴教师应当鼓舞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探索精神。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钢琴的积极性,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在体验教学中,钢琴老师还应当尊重并肯定学生们的个性思维。学生在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和知识构建后,必然还须要老师给予他们肯定来增加他们的学习自信。肯定和尊重他们的个人表现,就是一种既可以提高钢琴学习效果,又可以树立学生自信和钢琴素养的有效方法。

4.3 构建新型钢琴教学课堂,提高应用能力

钢琴教学的体验式改革,还须要注重对教学课堂的重新构建,以提高学生们的钢琴应用能力来提升高校钢琴教学的实效。在教学之中,老师应当将作品讲解作为一种培育学生审美体验的方式,并将弹奏训练作为磨练学生乐感和听觉的主要途径。通过对学生演奏水平的重点培训,学生不仅可以获取多种题材及风格的音乐审美体验,而且可以有效提高个人演奏水平。

除了课堂教学外,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也是落实体验教学法的一大重点环节。高校师生之间应当积极构建起一种平等民主的新型关系。钢琴教师作为引导者和辅助者,应当以引导学生完成自主探索学习为目标,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手段,帮助学生增强个人体验和提高个人认知,并培育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5 结语

高校钢琴教学存在很多的体验性特征,因此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对当下的钢琴教学进行教学改革是适用并有效的。只有真正理解并落实体验教学法,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钢琴教学法课程教学探讨:基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中职钢琴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现代最先进、最伟大的音乐教学法之一。它秉着综合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理念与原则,把音乐回归人本。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重视学生和老师的互动和共同创作,能够让学生们在快乐的音乐活动中学习到专业的音乐知识。20世纪80年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被引入我国音乐教育体系,这个事件在我国受到了广泛的影响,并且得到了众多的音乐教育者们的支持、探索与研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自身有着一定的科学性,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使我国音乐教学体系更加完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以基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中职钢琴教学实践研究为主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字】奥尔夫 音乐教学法 钢琴教学 实践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现代最先进、最伟大的音乐教学法之一,更是当今世界上有着最大影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它秉着把综合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理念和原则,把音乐回归人本。它把我国当今重视的素质教育里的“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主动发展”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也强调创造性。经过种种事实证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着很高的教学价值,并且被应用到我国各种各样的音乐教学中,促进了我国钢琴音乐教学事业的发展。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概述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世界音乐教育体系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是最为广泛、最伟大且对人类教育影响最大的三大体系之一。顾名思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因其创始人奥尔夫而得名。此教育法的中心思想有着兼容并蓄和自由开放的特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系统化的、先进的、活力四射的教学方法,能够对学生们的创造性进行一定的启发,对儿童音乐更是如此。这种音乐教学法重视动作、语言、歌唱练习以及自由的表演的结合,从而让学生们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锻炼。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对动作的训练、嗓音的练习、听力的提高和乐器的演奏的重视。通过对学生们的眼、口、耳、四肢进行锻炼,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开发,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最重要且最经典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创造性。这种教学法为其提供了科学的音乐环境,对学生们有着正确的引导。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钢琴教学的影响

1.在听力方面上的影响。对于一个学习音乐的人来说,听力在其音乐生涯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只有拥有了敏锐的听力,才能对各种声音做出正确的判断。可见,听觉是一切的基础。但是,在钢琴教育中,对于听力的练习往往会被忽略,而是只盲目的对钢琴的演奏技巧进行钻研,这是不科学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弥补了这一不足,其对听力的训练十分重视,能够使学生正确的掌握音高、音调以及节奏,从而提高他们的听力能力。

2.在节奏方面上的影响。节奏由节拍、律动以及速度等因素组成,是音乐时值的具体表现形式。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从感知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从而提高学生对节奏感的掌握。作为一个钢琴教学的初学者来说,要想用双手同时弹奏是十分困难的,更不用说弹奏出不同声部的美感。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节奏方面,对初学者甚至是已经熟练弹奏钢琴的学生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尽管有些学生能基本掌握钢琴演奏的技巧,但是会出现把握不到位的情况,把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引入到钢琴教学中,会促进学生的钢琴演奏的节奏感的提高。

3.在肢体动作方面上的影响。对手、脚、头、颈的训练都叫做对肢体动作的训练,这一项训练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重要内容。老师们可以运用游戏、舞蹈的方式对学生的肢体灵活性进行训练,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肢体反应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听力,从而达到很好的效果。对于学习钢琴的学生而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把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和增强节奏感这两者相结合,从而让学生弹奏出满意的曲子,掌握钢琴演奏技巧。

4.语言方面上的影响。语言是人和人之间表达思想和交流观点最基本的方式和工具。把对语言方面的训练跟音乐训练相结合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最有特色的地方,具体内容表现为:音乐和语言都由其基本的因素组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把这两者的基本要素结合起来,在比较中发现存在的共同性。在钢琴的教学中,老师往往会把说话的语气或者某些拟声词用来比喻音乐的乐句,可以看的出来,把语言训练和钢琴教学相结合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方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伟大的具有创造性的音乐教学法,已经经过了千千万万教育者的实践,已经被世界钢琴教育广泛应用。我们更要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引入到钢琴教学中,积极运用其科学的理念,对学生从多方面进行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音乐素养。

钢琴教学法课程教学探讨:分层教学法在高职院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音乐专业中的钢琴表演课程日益受到时下大学生的追捧与重视。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钢琴教师探索一条属于现代大学生音乐发展的道路,积极为高职学生创造更加舒适宽松的教学环境,采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对钢琴表演人才的培养,进而促进我国高职学院艺术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本文以分层教学法为切入点,探讨并分析分层次教学在高职学院钢琴教学中的运用,进而提高高职院校钢琴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 分层教学法 高职院校 钢琴教学

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表演课程,钢琴表演在高职院校音乐专业领域有重要地位与作用。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大多数学校音乐专业的招生数量也不断增加,但也随之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尤其是日益增加的学生数量与有限的师资力量之间的矛盾。为了缩小高职学生钢琴专业技能的差距,少部分高职学院针对性地采用分层教学模式以此开展钢琴教学活动。

所谓“分层教学法”,就是指高职钢琴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首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钢琴基础、素养、专业技能等方面,在遵从学生的个人意愿的基础上,将每一位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进而方便教师的“因材施教”,或者也可在高职院校钢琴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将来就业方向划分为不同层次班级。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走班制”和“班级内部隐性分层”是高职院校钢琴教学普遍采用的分层教学方式,前者是指将钢琴技能水平不同的学生编配到不同的班级内,由不同的教师同时进行授课;后者则是指在保持原有的班级教学的情况下,钢琴教师对整个班级的学生进行“隐性”分层,这种分层的优势在于只有教师知道学生的层次情况,避免了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

一、我国高职院校钢琴教学的现状

作为乐器之王,钢琴的发展历史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了,人们常说,“钢琴的发展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由此我们也能够感受到钢琴发展历史的悠久。众所周知,钢琴表演不仅要注重把握演奏技巧,更为重要的是体会音乐的内在价值与精神。自钢琴表演走进高职音乐教学课堂以来,凸显其巨大的生机与活力,加之越来越多的学生将钢琴课作为自己的选修课程,从而进一步培养并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与音乐审美意识。然而,高职学院的钢琴教学仍然出现很多问题。传统的钢琴教学采用“一对一”的教育教学模式,这也在无形之中对教师的钢琴素养提出更高要求,但我国高职学院的钢琴教师资源匮乏,如若采用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则势必会导致教师疲于奔命,因而教学质量会大打折扣。另外,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又会疏忽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造成一种学而不精的“半调子”现象。考虑到上述实际教学情况,我国高职院校钢琴教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其中要优化现阶段的钢琴教育教学方法,以便规范教学内容,缩短学生之间的演奏能力的差距,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二、分层教学法在高职院校钢琴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

分层教学法诞生于美国,而后在二十世纪初期引入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体系。在高职院校钢琴教育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是实施分层教学法的重要精髓,即教师结合学生对钢琴演奏的认识与了解,在征求学生个人意愿的基础上,将学生分配到不同层次的班级中,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对钢琴表演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使得每一位高职学生的感情学习潜质最大限度地被挖掘出来。由此可见,分层次教学具有很强优势性,既能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个体能动性,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当然,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与奉献精神,另一方面要对教学大纲有所了解和熟悉。

三、实施分层教学法的具体措施

1.提升教师的个人素质

毫无疑问,分层次教学给钢琴教师带来诸多压力与困惑。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从职业中专演变而来的,因而学校的师资力量也比较匮乏。此外,很多教师由于学历低、培训机会少、教学理念陈旧,自然钢琴教学效果与质量就下降。由此可见,高职学院应大力提高钢琴教师的素质,积极为教师创造更多培训机会,聘请有关教育专家进行指导,从而使得高职院校的钢琴教学有自己的独特性。

2.科学地规划教学层次

分配不同层次学生是实施分层教学法的首要任务之一。在高职学院钢琴教学实践中,教师并不是简单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由学生自己主动地探索与获取。由此可见,高职学院的钢琴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会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地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在整个层次划分的过程中,钢琴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意愿,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从而进一步营造钢琴教学课堂的学习气氛,调动学生对钢琴表演的积极性与自发性,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

3.注重各层次高职学生的能力培养

高职教师在分层次教学中,应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传统的讲授法、课堂讨论法、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法等等),进而提高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高职学院可以通过讲座形式进行钢琴教学,让学生对钢琴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钢琴表演的激情,进而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

四、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钢琴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众多高职学院愈加重视钢琴教学,因而对钢琴教学方法的完善与探索也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分层教学法的实施不仅有效地培养了高职学生对钢琴演奏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而且实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推动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与进步。分层教学的实施给现代化钢琴教学提供了广阔发展前景,同时促进高职学院对钢琴人才的培养。

钢琴教学法课程教学探讨:探究铃木教学法在儿童钢琴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社会中素质教育进程的推进,我国学习钢琴的儿童越来越多,目前针对儿童的钢琴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借鉴外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有60多年发展历史的铃木教学法,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统一的教材和方法,无论在教学理论还是教学实践上都已发展成熟,它值得我国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铃木教学法;儿童;钢琴教学;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幼儿学习钢琴的人数在不断增多,儿童学习钢琴目前已较为普及。社会上各种艺术培训机构孕育而生,但目前许多孩子学习钢琴的目的不明确。有的盲目跟风,只要看到别的孩子学了什么,自己的孩子也要学,也有的是受功利思想的影响,学琴就是为了考级比赛拿各种奖项证书,在升学中加分等。这些学习目的将会引起学习方向的偏移,最终也无法达到好的学习效果。加上传统教育方法的影响,以传授钢琴演奏的技能技巧为中心,过于注重技术的训练,而不注重从音乐本身的内涵出发,把钢琴演奏当作技术活,重复的枯燥技术训练,会使大多数儿童丧失学习钢琴的信心和兴趣。

铃木教学法是闻名世界的四大音乐教学法之一。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已成为风靡全球的音乐教学法。它是由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先生提出来的一种以培养和发展人的潜能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教学法,它遵从人的自然发展规律,重视音乐表演技能与音乐内涵之间的关系,在探索和挖掘学生音乐才能的同时,也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铃木教学法开始仅应用于小提琴的教学,后又推广至其他器乐教学,现已应用于各个不同领域的教学之中,铃木钢琴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铃木钢琴教学法是以铃木教学法的基本原则为基础,在实际的钢琴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有铃木特色的钢琴教学法。作为一种适用于钢琴启蒙的教学法,它在对初学者的听辨能力和读谱能力的培养及学生演奏活动的安排等方面都有一套独特的铃木式的教学方案。铃木钢琴教学法的教学目标并不是为了培养钢琴家,而是在教学生如何借助钢琴这门乐器来培养他们的音乐感、审美能力、创造力以及真善美的情操。既可以提高音乐素养,又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将铃木钢琴教学法应用在幼儿钢琴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 以“听”和“模仿”为主要启蒙教学方法的应用

传统的幼儿启蒙教学认为学琴必须先识谱再弹奏。可以运用铃木教学法提出的“母语学习法”来学习钢琴。就像婴儿学习母语一样,首先就要从“听”开始,依靠听觉模仿来学习,然后才是演奏和识谱。以“听”为弹奏钢琴的前提,并非传统教学中的识谱,与其他教学法不同的是练熟一首乐曲之后再进行识谱训练,这是钢琴教学上颠覆性的突破。有关听觉的训练要从幼儿学琴的启蒙阶段开始,让学生拥有敏锐的听力比机械的手指训练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可以要求幼儿反复聆听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各种风格的钢琴作品,多参加各种音乐活动,感受和学习音乐的语言,这样学习才会生动有趣。在钢琴课教学实践中,首先可以让幼儿听辨老师弹奏的音色,区分音高的位置,用“明亮”“黑暗”等形容词来描述高低音的音色区别。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幼儿多听钢琴具有各种表现力的声音,体会不同的音乐情感,防止幼儿学琴时出现只重视技术而不注意音乐表现力的现象,为以后更好地学习弹奏打基础。

2 从“听”和“模仿”向识谱过渡

铃木教学法提倡从“听”开始启蒙,并不代表不重视训练识谱能力。识谱就跟阅读一样,是学习钢琴必须具备的技能。识谱对刚接触钢琴的幼儿来说比较困难和枯燥,容易造成他们的厌烦心理,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可以在幼儿进行一段时间的听辨训练后,让教师进行人声唱谱法引导学生从“听”往识谱过渡,歌唱让幼儿可以以自然、愉快以及他们喜欢的方式来学习音乐。教师可以先自己边弹边唱,引导幼儿模仿教师进行唱谱训练,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识谱训练方法。由于幼儿的天性好动,节奏通常是训练的难点,在幼儿还未进入音符的学习前,可以通过模仿击拍的方式来进行节奏训练。进行一段时间的节奏模仿训练,初步建立起幼儿的节奏感后,可以通过边唱谱数拍边弹奏的方式,让幼儿结合“听”和“模仿”教师的弹奏将乐谱的不同音符时值准确将音的长短关系表达出来,并通过聆听自己的歌唱和演奏来感受音乐的韵律。

3 帮助幼儿建立放松的弹奏意识

弹奏钢琴并非只是手指上的技术,而是身体各部分与大脑协调配合的结果。在幼儿学习钢琴的启蒙阶段,很容易由心理紧张造成弹奏时的僵硬的情况出现。在传统钢琴教学中,一味强调放松,只要求从抬手指,调整手腕高度,摆正手型等方面来练习放松,忽略了音乐本身。放松对幼儿来说较为抽象,过分强调手型反而难以达到练习的目的。为此,钢琴课中首先可以多设计一些引发幼儿兴趣,帮助幼儿放松心态的教学活动。例如,让幼儿身体跟随钢琴音乐律动,启发幼儿关注音乐速度,力度的变化和对比,让幼儿专注听音乐,加深对音乐强弱的体验。让他们用愉悦的方式使幼儿放松身心,克服紧张情绪,回归自然状态,继而使节奏与动作相配合,从而使幼儿养成身体协调、放松、专心致志弹奏的习惯。

针对目前幼儿钢琴教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索铃木教学法的方法和思路在学前儿童钢琴启蒙教学中的应用,对提高儿童学琴兴趣,提升学前儿童钢琴课的教学质量,发展儿童钢琴教育事业具有深远而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