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生态景观建设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4 16:06:11

生态景观建设

生态景观建设篇(1)

以宁杭高速公路江苏段为例,宁杭路为全省乃至全国第一条景观生态路,其景观元素丰富包含了植物、水体、地形、建筑小品、假山石、湿地等等。植物品种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植物品种达两百多种。包含了常绿与落叶、针叶与阔叶、草坪与花卉、多年生和一年生、水生植物等。

如在丘陵地区路段,采用生物技术恢复和营造“湿地”,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新的栖息地。将互通立交桥下的绿岛修整成小岛等形状,并栽植不同的植被,同时将水源引进小岛,使整个绿化更加贴近自然,更加人性化。

又如为了减少山体爆破对沿线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巨大的破坏,他们变传统的边坡工程防护为生态防护,采用客土喷播、轮胎固土等新型岩石边坡固土绿化方法,让原来被爆破的“伤痕累累”的山头重新披上了绿衣。

服务区也尽显古典生态风情,在服务区与路之间种植了特大型银杏、梧桐、紫薇、香樟等树龄不一、高矮参差的树木,服务区的建筑则掩映其间,其中设计了景观小品,景色十分怡人。

宁杭高速公路(江苏段)是一条“生态、环保、旅游、景观”高速公路,沿线田园山水风景宜人,为广大道路使用者提供安全舒适、畅通快捷、赏心悦目的行车环境。然而还有大部分高速公路景观绿化的生态性上存在着一些不足,表现在:一是绿化方式上,整体上水平不高,设计多采用城市道路绿化方式,绿化树种单调,季相色彩变化少;绿化大同小异,景观雷同,失去了自己的景观特色。

其次,绿化存在重视觉,轻综合生态功能的倾向,有些绿地基本上以种草为主,这种“稀树草原”虽然视觉效果较好,但绿地总体生物量不足(草皮的生态效应只有乔木的1/10),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和时间,发挥绿色植物的自然生长生产能力。

第三,高速公路绿地存在后期绿化养护难度大、养护投入高,致使绿化效果因养护、投入等因素影响有倒退的趋势,绿地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生态效益不高。

二、从生态学角度分析高速公路绿化

高速公路绿地是高速公路空间环境组成的部分,也是城市开放空间体系和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既有自然属性,也有其文化属性,是复杂的人工化生态系统。因此笔者认为在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中应强调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建设结构优化、功能高效、布局合理的公路绿地系统,保持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信赖,相互依存,在整个公路绿化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及藤本植物要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地上空间、养分和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发挥出持续永久的综合生态功能。

1.遵从生态学原则,搞好植物配置,提高单位绿地面积的绿量

绿化植物的选配,实际上取决于生态位的配置,它直接关系到绿地系统景观价值的高低和生态与环保功能的发挥。在同面积的绿地中,灌丛的单位面积绿量或叶面积指数和生态效益比草坪高,乔、灌地被植物结合的又比灌丛的高。在高速公路绿化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位特征,从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分异来合理选配植物种类,既不重叠,也尽量不空白,以避免种间直接竞争,提高叶面积绿量,从而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植物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在具体操作中,应以乡土植物品种为基调,适当引进适于本地生长条件的野生植物和外地植物,并研究其中各类植物的生态位,设计和建设一个各类植物按其生态位各得其所,科学和美学高度和谐的绿地系统。

2.保持“物种多样性”,再现自然群落结构

在绿化中应尽量采用多种植物,以增强其抗干扰能力,降低养护方面的要求。有关资料表明:娇贵的草坪每公顷每年需10万元左右的“呵护费”,而树的管理费则少得多,更重要的是草坪的寿命相对较短,一般五、六年就要更新,护理较好的草坪寿命也不超过10年左右,而乔木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不需太多的人工护理就能产生最大的生态效益。因此,建立乔木、灌木和地被三位一体的模拟自然群落的绿化模式,既丰富了沿线景观,又便于养护管理,是提高绿化水平的重要手段。

三、“生态型”高速公路绿化措施的探讨

1.边坡防护

现在建设的大部分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主要是从安全角度考虑,仍以工程防护为主。工程防护使边坡看上去僵硬、单调、机械,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防护设计中在满足边坡防护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运用生态绿化防护,以水土保持为主,兼具生态景观效果。要考虑整个植被逐步恢复过程,以灌草植物为主进行生态模式配置,除了有利于固土护坡,防止水土流失,改善高速公路边坡景观和行车效果外,也有利行车安全。

边坡防护还应坚持生物多样性,多科属结合。边坡人工植草绿化,为减少人工草被退化,可考虑禾本科、豆科相结合和以暖季为主,冷暖季型草种相结合,并适当配以灌木的原则,从而使其能够自生自养,达到边坡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效果。目前工程防护手段常用现有喷播绿化、挂网喷播、厚层基材、中空锚杆框格绿化、六角空心砖绿化、改良型厚层基材、植生袋防护和椰纤维网喷播防护(cf技术)等。养护完成后形成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的生态景观。

2.互通区

互通区是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及景观节点,其空间由匝道立体交叉围合而成,是高速公路绿化的重点区域之一,对景观要求较高。出于美化考虑,目前现有绿化施工选择的草种和树种的品种比较单一,物种少,稳定性差,受干扰后恢复能力差,该生态群落非常脆弱,给植物病虫害的爆发与蔓延提供便利,一旦感染了病虫害或其他灾害,植被就会受到严重危害。因此,建议互通区绿化在选择植物品种时,种类应尽可能多一些,即使同一类也应该选用不同的品系混配,同一品系分布不宜过分集中,以有效增强群落的抗逆性和抗多种病虫害的能力。绿化结合地形设计必须满足行车功能的需要和视觉要求,根据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地方文化特色,创造优美的生态景观点。互通区取消内侧的工程防护,取消工程排水沟,进行景观地形设计,使原有的平坦的互通区地形自然起伏变化,利用自然地形排水。这样不仅有利于其内部的能量流、信息流、物质流的转换,而且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能达到更好的生态景观效果。

3.中央分隔带

中央分隔带运用绿化种植,除了遮光防眩、诱导视线外,还可以改善道路景观。防眩树种应选择抗逆性强、枝叶浓密、常绿、耐修剪的树种,按防眩效果和景观要求,一般选择蜀桧,龙柏,其高度1.6米为宜,单行株距2.0米,他们有规律的种植,形成了一定的韵律感。中央分隔带的地表绿化,种植草坪和地被植物,使地表得以有效覆盖,防止土层污染路面,达到保湿效果,同时通过花灌木的不同花期、花色以及叶色变化,减少蜀桧的单调感,丰富隔离带的景观。四、结语

以尊重生态为原则、运用生态方法设计的高速公路,主要特点是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将高速公路融入良性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之中,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作为高速公路的主要景观,又使高速公路成为自然环境中的一道景观。

总之,无论从景观效益、经济效益还是生态效益来看,调整绿化结构,建设布局合理、配置合理、结构完整、视觉与功能相统一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生态型公路绿化,是保证高速公路绿化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高速公路丛书编委会.高速公路规划与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2]邬建国等.景观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程胜高等.环境生态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7.

[4]西蒙•贝尔.景观视觉设计要素.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04,12.

生态景观建设篇(2)

受客观发展阶段和从业者主观能力素质的影响,当前生态园林实践中存在着生态价值偏低、功能性缺失、效益不明显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生态园林建设和景观生态化的进程,需要大力加以解决。

1.建筑景观 一些建筑过度景观化,加大了优质建材消耗量,大量开采矿产资源,加剧山体、河床、植被、土壤破坏和水土流失程度,采掘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粉尘等造成大气、水体二次污染,损害生态环境。绿色建筑技术水平还不够高,节能环保等问题还大量存在,景观建设耗材的生产、内环境冬季保暖和夏季降温等耗能骤增,带来温室气体排放及环境辐射、有毒气体释放等问题。建筑建材老化后产生大量建筑垃圾,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难以有效回收,容易污染土地和水源,还没有真正形成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机制。

2.山水景观 一些喷泉、瀑布、人工湖等大部分山水景观依然使用生活用水,用后直排下水道,未实现综合利用,导致水资源浪费。一些绿地灌溉用水粗放,缺乏足够的节水措施。部分硬质铺装滥用,导致河流堤岸护坡被水泥覆盖,丧失了湿地应有的天然自净功能,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机制。

3.植物配置 一些地方为追求效果,大面积铺植娇贵的草坪,既要耗用大量水资源用以浇灌,又要增加人工机械经常修剪、除杂,甚至用化学除草剂造成环境污染。有的建设者不惜重金采购深山老林大树,既造成原产地树木保有量降低,破坏当地群落小环境,造成水土流失,又影响树木本身的生长生存,往往使树木难以适应新环境而生长不良或死亡,高成本却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和目标。在引入新品种方面,一些地方单纯以生存温度或生存纬度作为引种指标,漠视光照、降水、海拔、环流等其他因素,未经驯化就引植,实践效果不佳。此外,引植过程容易带入传染性病虫害等生态问题。

二、加强生态园林建设建议

1.植材选配多样化 植材是生态园林景观最重要的要素,是促进景观生态化的基础,多样化可提升稳定性,并提升生态化的性价比。因此,植材选择应特别注重以乡土植物为主,兼顾形态、色彩、芳香等感官效果和生态作用。配置方式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特征,合理地将乔、灌、花、草、藤等因地制宜地配置,形成复式稳定的群落结构,与其他要素能够相互补充、相互协调。通过不同特性的植物配置,形成立体垂直的多样化生态空间环境。

2.正确利用动物因素 动物和微生物是平衡生态环境的关键一环,部分动物已融入城市,逐渐形成新的食物链。微生物不仅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键环节,还可有效地将许多废弃物处理成可利用资源,同时,也是一些流行疾病的帮凶。因此,在设计时应特别注意对这一要素的把握,使之成为良性生态循环中的关键一环。

生态景观建设篇(3)

1.过度硬化问题快速无序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飞速膨胀,城市及周边的河流、湖泊、湿地等自然水体大量被建筑物和混凝土地面蚕食或取代。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形成,不仅使绿地减少,而且其排泄污水(包括工业和生活污水)继续污染着仅存的部分水体,使水环境继续恶化,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严重威胁。在城市内部,由于绿地和植被的迅速减少,与市民对自然环境的向往之间矛盾的加剧,政府又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拆除旧建筑建设绿地。

2.景观功能单一城市雨水排除系统的设计保证率基本是按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建议的雨水径流计算方法和公式,排水规模较小,而现在城市中由于屋面和水泥地面面积较之过去占绝对优势,使得降雨后截流系数减小,径流系数增大,雨水的流程和汇流时间短,加大了城市排水系统的流量,因此,城市每遇暴雨就会产生积水。硬质的屋面和路面的增多与陆地(土地、植物等)的减少,使得降雨过程中水体的面源污染机会和强度显著增加。为了提高泄洪能力和人造景观效果,把河道拉直,使得河道景观变得呆板,使得自然景观丧失并降低了河岸植物、土壤的截污作用。

3.水环境污染水和绿地是构成城市生态环境的最主要的要素。城市硬地的增加,将自然降雨完全与地面下部土层及地下水阻断,降雨只好通过城市排水系统管渠排入承泄区等地表水源中,这就造成城市地下水源难以得到及时的补充,严重影响雨水的有效利用。另外,对流经城区的河道,往往采用加深河道、固化河岸的方法,同化的驳岸阻止了河道与河畔植被的水气循环,使很多陆上的植物丧失了生存空间,还使一些水生动物失去了生存环境。

4.掠夺化侵蚀城市建设过高密度的开发严重压迫水滨绿地空间,很多原本自然的滨水区完全变成人工铺装环境,这对于水滨生态系统和生物过程的连续性无疑是毁灭性的破坏。人为侵蚀导致水土严重流失,水土流失带来了严重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问题。包括严重淤塞水库、湖泊、河道、道路、水利工程乃至城市街道,破坏景观,降低土地生产力,导致严重的地质灾害和严重的生态失衡。

5.忽视公共利益城市水景观建设中,城市居民参与的水平较低,公众对于城市水景观价值认识尚未达到一定程度,而城市滨水景观由于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潜在价值,使大量滨水区域被少数单位占用,或在商业利益驱动下人为改变城市水系结构,进行破碎化开发,从而使得普通民众丧失了对于本应该属于公共资源的滨水区享用权,居民公共利益被忽视,以致公众只能望而却步。

二、景观建设应把握的原则

1.坚持生态设计理念西蒙•范•迪•瑞恩(SimVander-Ryn)和斯图亚特•考恩(StuartCown)认为,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景观建设活动日趋频繁,城市水景的建设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让人们逐渐把着眼点从表现景观的艺术性转移到体现景观的生态价值上来。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把眼光从对美与形式及优越文化的陶醉中引向对自然的关注,引向对其他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生态设计思想开始形成并迅速发展,产生了更广泛意义上的生态设计,包括建筑的生态设计、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工业及工艺的生态设计等等。城市水景观的生态设计,对减少城市建设中的资源浪费、改善市民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创造性保护水资源“创造性保护”的水景观建设理念,既要最优组织调配地域内的有限资源,又要保护该地域内美景和生态自然,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它把景观客体和“人”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来设计,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控制,并试图通过格局的改变来维持景观功能流的健康与安全。

3.以人为本的亲水原则人与自然的对象关系决定了人对于自然的亲和性。水生态文明城市景观建设要考虑“以人为本和以可持续发展为本”的基本原则,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水景建设,营造健康优美的生活环境,建设低污染和生态良好的环境,为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人类与生俱来亲水,在城市水景观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的亲水心态与需求,与城市整体景观相协调的水滨公园、亲水平台、亲水广场等,是城市的滨水空间成为最引人入胜的休闲娱乐空间。

4.功能决定尺度原则城市水景观是供居民和外来游客共同休闲、欣赏与使用的。它要以超大尺度空间、超常规的大尺度概念来规划设计,注重设计空间与自然空间的结合。在广袤空间中创造作品,“人在画中以作画”的设计思路,这些都决定了“尺度空间的定量优先于局部”。同时又注重保留传统园林的风格或文化精神,整体上沿用传统布局和格调。景观设计中重视提取城市历史文化精髓融入现代景观设计,在构建现代景观的同时实现对城市历史信息与痕迹的传承。

5.做好立体规划立体规划是指景观规划不应仅仅是平面规划,而应是根据城市空间结构进行全方位的立体规划,注重立体层次的设计。做到干支兼治、线面结合、生态优先,要善于捕捉和把握城市整体信息与文化内涵,在设计中有灵活运用现代景观设计和表现手法的综合技能,充分体现城市传统气息和现代文明活力。

三、景观建设的方法与路径

人们对景观的感受并非是各个景观的简单叠加,而是景观在空间、时间多维交叉状态下的连接展现。水生态文明城市景观建设应更加重视滨水景观巨大的生态功能和娱乐价值。在“设计途径必须适应场地”观念的指导下,要合理开发城市滨水区,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水景资源调查遵循自然生态优先原则,在水生态文明城市景观建设规划与设计中,首先要明确规划区内的自然生态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即规划区内现状水体状况、存在生物物种即栖息生境,列出滨河物种清单,并在地形图上标明其具体的空间位置和界限。如果我们不清楚在城市滨水自然生态系统中存在什么样的生物以及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工程建设中,规划河段的自然生态系统就难免遭到破坏,对滨水自然生态资源的重视是城市滨河绿带的生态规划区别于传统规划方法的重要标志。城市滨水地区是形成城市水景观特色最重要的地段,滨水区景观涉及面包括绿地系统、建筑形式、景观小品、水岸等方面。

2.滨水空间布局城市滨水地带是城市中的公共开敞空间。城市滨水空间开局,应保证视觉上的通透性,充分利用并加强水滨的空气环流过程。城市滨水开发往往反对只顾单体建筑的“视野开阔”,而阻挡城市通向水边的视线走廊。应降低滨水区建筑密度,或架空滨水建筑一、二层,使滨水区空间与城市内部空间通透。可以利用自然地形,结合局部架空的吊脚楼形式引导水陆风,形成良好的自然通风。调整临水空间的建筑、街道的布局方向形成风道引入水滨的水陆风,并根据交通量和盛行风向使街道两侧的建筑上部逐渐后退以扩大风道,降低污染和高温,丰富街道立面空间。保护城市河流沿岸的溪沟、湿地、开放水面和植物群落,构成一个连接建成区与郊野的连续畅通的带状空间,利用它把郊外自然空气和凉风引入市区,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河流开放空间廊道还应与城市内部开放空间系统组成完整的网络。线性公园绿地、林荫大道、步道及自行车道等皆可构成水滨通往城市内部的联系通道,在适当地点还可进行节点的重点处理,放大成广场、公园或地标。

3.硬质改造规划城市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原有的天然植被不断被建筑物及非透水性硬化地面所取代,改变了自然土壤植被及下垫层的天然可渗透属性,城市硬化地面占整个城市区域面积相当的比例,因而,其对于城市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城市道路、广场的硬化地面设计主要关注其耐久性等技术性能指标及视觉美观方面的要求,因而大量使用非透水性材料作为铺装结构。但是非透水性材料存在着明显的生态环境缺陷,生态效益偏低。与非透水性材料相比,透水性材料很好地体现了“与环境共生”的理念,它在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发挥城市绿化、水体及铺装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

生态景观建设篇(4)

Abstract: the fuyang city in 2010 is evaluated garden city in anhui province, and puts forward some 2015 years ago, striving for the national garden city. Fuyang city regard this as the opportunity, rating since 2011 key build with green and landscape yinghe large landscape engineering. Wetland ecological landscape shaying along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park will become the scener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haying with the pen that nods eyeball. This paper try to combining the fuyang with wetland landscape of shaying landscap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park, wetland ecological landscape from the design contents, principle of design,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wet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get effective protection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nd do it in a planned way and step-by-step, reasonable protection make already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can reach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 benefit, economic benefit and the unity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Keywords: wetland landscape ecological wetland park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与海洋、森林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它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是人类和经济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自然资源,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同时,湿地也是野生动植物,尤其是鸟类最重要的栖息地。湿地有着很重要的生态功能,它在抵御与调节洪水、减缓径流、调节气候、控制污染与降解污染物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还具有巨大的生产功能,丰富景观和文化的价值。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湿地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正是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和系统的不易恢复性,湿地的保护和开发一直都受到社会极高的关注。人们对于湿地的保护和利用热情也空前高涨,并开始针对这一特殊类型用地的开发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

1 基本概念

1.1 湿地的定义

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的类型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

1.2 湿地生态景观公园的定义

湿地生态景观公园即以湿地为对象的园林形式,为现代园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现代园林建设和生态学原理,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重建和恢复,艺术地再现自然湿地景观,并为社会民众提供亲近、感受、体验自然的场所。湿地生态景观公园发展出的融合自然、景观、园林的绿色空间,具有生态、观赏、游憩、教育和文化等多种功能。

根据园林学的研究内容和层次,湿地生态景观公园包括湿地造园(湿地公园)、湿地绿化、湿地景观3个层次和内容。

湿地造园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山水园或水景营造艺术手法基础上,遵循湿地生态系统特点,兼顾生态和景观的一种造园方式,是传统园林内容的拓展。中国传统山水园或水景营造艺术,以景观(视觉美感)设计为主,再现自然山水,可以说,它们只是湿地造园的一部分。

湿地绿化是指运用园林学、园林树木学等学科为基础,对湿地环境进行保护、修复等一系列的活动。

湿地景观是由湿地人类文化圈和湿地自然生物圈相互作用形成的,主要是指湿地风景名胜区和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指湿地自然性较强、科学价值较高其核心区通常处于绝对保护状态的区域。

1.3 湿地生态景观公园与其它公园是区别

湿地生态景观公园强调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的保护和展示,突出了湿地所特有的科普教育内容和自然文化属性。

1.4 湿地生态景观公园与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区别

湿地生态公园强调了利用湿地开展生态保护和科普教育功能,以及充分利用湿地的景观价值和文化属性丰富人们休闲游乐活动的社会功能。

2 湿地生态景观公园的设计内容

2.1 湿地生态景观公园总体规划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根据湿地区域的自然资源、周边环境、经济社会条件和湿地用地的现状,确定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划定公园范围和功能分区,确定保护对象与保护措施,测定环境容量和游人容量,规划游览方式、游览路线和科普、游览活动内容,确定管理、服务和科学工作设施规模等内容。提出湿地保护与功能的恢复和增强、科研工作与科普教育、湿地管理与机构建设等方面的措施和建议。

对于有可能对湿地以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干扰的、甚至破坏的建设项目,应提交湿地环境影响专题分析报告;对于新建设的项目也要以保护湿地为前提,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2 规划功能分区与基本保护要求

湿地生态景观公园一般应包括重点保护区(核心区)、湿地展示区、游览活动区和管理服务区等区域。

2.2.1 重点保护区(核心区)

针对重要湿地,或湿地生态系统较为完整、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区域,应设置重点保护区。在重点保护区内,应针对珍惜物种的繁殖地及活动区设置禁入区,针对候鸟及繁殖期的鸟类活动区应设立临时性的禁入区。此外,要充分考虑生物的生息空间及活动范围,应在重点保护区划定适当的非人工干涉圈,以充分保障生物的生息场所。

重点保护区内只允许开展各项湿地科学研究、保护与观察工作。可根据需要设置一些小型设施,为各种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和迁徙通道。本区内所有人工设施应以确保原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最小干扰为前提。

2.2.2 湿地展示区

在重点保护区建立湿地展示区,本区的重点是展示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湿地自然景观,以开展湿地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对于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形态相对缺失的区域,应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工作。

2.2.3 游览活动区

利用湿地生态系统敏感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可划为游览活动区,开展以湿地为主体的休闲、游览活动。游览活动区内可以规划适宜的游览方式和活动内容,安排适度的游憩设施,设计应以避免游览活动对湿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为原则。同时,应加强对游人的安全保护工作,防止意外发生。

2.2.4 管理服务区

在湿地生态系统敏感度相对较低的区域设置管理服务区。其目的是对湿地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游人进行湿地游览中的安全及注意事项的宣讲;对游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3 湿地生态景观公园的设计与建设原则

湿地生态公园设计应遵循系统保护、合理利用与协调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发挥环境效益的同时,合理利用湿地具有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在美化环境中的作用。

3.1 系统保护的原则

3.1.1 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为各种湿地生物的生存提供最大的生息空间;营造适宜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环境空间,对生境的改变应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内;提高湿地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并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对本地所造成的危害。

3.1.2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连贯性

保持湿地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连续性;保证湿地生物生态廊道的畅通,确保动物的析息、避难场所安全;避免人工设施的大范围覆盖;确保湿地的透水性,寻求有机物的良性循环。

3.1.3 保护湿地环境的完整性

保持湿地水域环境和陆域环境的完整性,避免湿地环境的过度分割而造成的湿地环境退化;保护湿地生态的循环体系和缓冲保护地带,避免周边经济及环境发展对湿地环境的过度干扰。

3.1.4 保持湿地资源的稳定性

保持湿地水体、生物、矿物等各种资源的平衡与稳定,避免各种资源的贫瘠化,确保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2 合理利用的原则

3.2.1 合理利用湿地开展科研与科普教育活动。

3.2.2 合理利用湿地动植物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

3.2.3 合理利用湿地开展休闲与游览。

3.2.4 合理利用湿地提供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

3.3 协调建设原则

3.3.1 湿地生态公园的整体风貌与湿地特征相协调,体现自然野趣。

3.3.2 建设项目的建筑风格应与湿地生态公园的整体风貌相协调,体现地域特征。

3.3.3 公园建设优先采用有利于保护湿地环境的生态化材料和工艺。

生态景观建设篇(5)

1 生态风景林建设的指导思想

围绕建设繁荣经济区为方针,以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运用生态保育理论,对自然生态的维护、养育与妥善利用,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布局、适地适树的原则,以提高城市生态景观开发与利用价值为前提,大力发展城市森林美学和弘扬城市森林文化,努力建设层次明晰、结构稳定、树种多样、功能完善的生态系统,实现造林绿化建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景观效益的统一,满足广大群众对环境的需求。

2 生态风景林建设的设计原则

2.1 坚持适地适树,围绕“成活、成效”的原则

在选择树种时,充分了解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从实际出发,做到适地适树,突出南亚热带森林景观,适当配置观花和彩叶树种,提高森林景观效果。

2.2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前提下,努力构筑景观色彩多样性,丰富森林景观,提高城乡绿化美化水平,造就宜人环境。

2.3 坚持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以森林生态防护功能为前提,树种配置以小班为地位,片区为整体,突出整体景观。树种安排以乡土树种、观叶树种为主、观花树种为辅,选择既能够改变林相景观、又能够提高林分质量和防护功能的树种。

3 生态风景林建设的作业设计

3.1 造林方法

生态风景林建设主要采用套种方法。在多树种造林中,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特点以及立地条件,采取不同的混交方式,主要有行间混交、株间混交、块状混交、带状混交等。

3.2 树种选择和配置

在选择树种过程中,在充分了解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根据林地立地条件,遵循适地适树,围绕“成活、成效”的原则,主要以乡土常绿叶树种为主,选择既能够改变林相景观,又能够提高林分质量的树种,能在较短时间内成林郁闭。在树种配置上各造林小班采用混交方式,每个小班配置4个树种。采用2:1:1的方式配置苗木。下面简单介绍如何进行树种选择和配置。

3.2.1 树种选择是生态风景林建设的技术关键

树种选择最关键的原则是适地适树。在树种选择上,应着重考虑选择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景观效果好的树种。首先要采用适宜当地生长的乡土树种和抗虫害能力强的观赏树种,其次要选择速生植物、耐瘠薄植物、彩叶植物、季相变叶植物、观花植物、观果植物等。这几年种植的树种主要有:①.速生显效树种有马占相思、海南葡桃、高山榕、香樟、铁刀木、南洋楹、千年桐、大叶榕、盆架子。②.彩叶景观树种有山杜英、木荷。③.季相变叶树种有枫香。④.观花色彩树种有木棉、洋紫荆、刺桐、凤凰木、黄花槐、三角梅。⑤.果实观赏树种有油茶。

3.2.2 树种配置方面应遵循生态优先和景观协调性原则

可选择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的混交。选择用速生树种在火烧迹地上复绿,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其寿命短,病、虫害较多,生长性能不稳定,容易发生火灾、风灾。而慢生树种生长量小,见效迟,但其寿命长,生长效果好。所以,在迹地上造林只选择速生树种或慢生树种都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的效果。

3.2.3 在造林方式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种间混交的生态和景观效果问题

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的混交、阳性树种和阴性树种的混交。在生态风景林建设中,2008年前大部分采用多树种星状林冠下混交的办法栽植,其中形状表现为生长量不整齐等特性;在林下的慢生景观树种被压,生长很差。在2009年后,改变了林下套种混交的办法,用片状或小块状混交,这样避免了种间竞争造成的不良影响,大大提高了造林效果,降低了造林施工后续抚育管理的难度。

3.2.4 选择适宜的景观树种

生态风景林建设的景观树种,多采用园林树种进行香化、彩化,但由于园林树种对土壤要求高,在造林之初因大穴大肥和浇灌措施能适应生长环境,在后期土壤贫瘠的山地呈现地肥不足,生长缓慢,衰败,效果不尽人意。所以在选择园林树种上山要充分考虑到树种本身的适应性。

4 生态风景林建设的技术措施

4.1 林地清理

根据造林地块现状及不同造林类型,分别采取不同的林地清理方法,主要有炼山清杂、全面清杂、带状清杂和块状清杂等方法清理采伐剩余物和杂草杂灌。并将清理物沿等高线平铺于栽植行带上下缘,便于后续挖穴、栽植等后续作业,有利于苗木生长。

4.2 整地挖穴

整地挖穴是工程中最重要的一道施工工序,挖穴规格大小直接影响到造林成活率以及今后苗木生长,挖穴密度关系到栽植量的多少。根据不同的树种及苗木的规格,采取不同的挖穴标准,主要的穴规有:80cm×60cm×60cm(适合绿化大苗),60cm×40cm×30cm(适合容器苗),40cm×30cm×20cm(适宜小灌木容器苗),即面宽×深度×底宽。整地挖穴采取挖明穴回表土,株行距根据苗木的大小和的密度要求来定的。

4.3 施基肥

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施放农家肥和复合肥,施放量根据穴规而定,施放时两种基肥均匀散撒穴底与表土充分拌匀。

4.4 苗木与栽植

4.4.1 苗木要求

苗木的类型有实生苗、营养繁殖苗、移植苗和容器苗,苗木的规格、质量严格按照作业设计及有关标准,且要选择遗传品质优良、径干粗壮完整、顶芽饱满、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苗木。苗龄以有利于成活、生长为原则,过大过小都不适宜,采用1.5―3.5年生苗最好。

4.4.2 苗木保护

施工单位应预先提供用苗时间表,以便及时采购苗木进场,确保适时种植,并做好苗木保护。采购的苗木要求采取保湿等保护措施,苗木装车运输时必须有通风管道,遮阴措施,防止苗木闷热致死。苗木造林搬运时应细心,轻拿轻放,防止大的震动引起营养土松散、枝条折断。

4.4.3 栽植要求

在各区域内按照树种配置方式均匀种植,栽植深度一般要求高于苗木根茎处原土印2~3cm,种植时应重新把回填的表土挖出一部分,把苗木放于穴的中央,放入苗木后分层填土。如果是营养袋苗,栽植前应拆除容器袋。栽植时间应选择在雨后、土壤湿润时栽植。

4.5 抚育管理

抚育管理是苗木栽植后的重要工作,新幼苗的生长需要认真抚育和管理。栽植后抚育管理期限为三年。造林当年秋季抚育一次;第二、三年春秋两季各抚育一次,共抚育5次。抚育时要全面劈除杂灌,挖尽草头,向外扩穴10cm、松培土高10cm和对死株进行补植。

5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风景林的建设在城市发展建设工作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我们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结合相关的设计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落实营林技术,不断探索和总结生态风景林的建设技术和经验,提高造林质量,才能推动生态风景林建设在我国城市里的发展。

生态景观建设篇(6)

一、引言

随着生存环境的不断被破坏,人们对城市生存环境质量的日益关注和重视,在20世纪80年代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景观领域的研究逐渐兴起,它引起了对描述、解释和规划景观结构的传统方法的重新思考,是研究景观的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对生物活动、人类活动影响的科学, 研究景观和区域尺度上的资源、环境和管理等问题也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传统研究和科学交叉提供了新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景观规划理论原则上的指导,甚至为城市规划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方法论。

二、生态城市的概念及发展

2.1 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也称生态城(Eco-City),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人类建城生态价值取向的结果,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向,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形式。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并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使人为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2.2 生态城市的发展

从“易经”、“道德经”到康有为的“大同书”,从“太阳城”、“田园城市”到道萨迪亚斯的“人类环境生态学”,再到“生态城市”的提出,让人类对健康居住的生态城市学理论,从理论落实为实践。生态城市现已超越了保护环境即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持协调的层次,体现为一种广义的生态观。景观生态学理论中对景观中一系列的生态元素进行整合规划的核心提出更为“生态城市”提供了规划设计上的理论指导。

三、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框架

3.1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一门综合的学科,最早由德国学者C.特罗尔(C.Troll)在1939 年提出。它是通过景观的生物组成成分与非生物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综合研究景观的内部功能、空间组织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在《Landscape Ecology》一书中认为:“景观生态学探讨生态紫铜――如林地、草地、灌丛、走廊和村庄――异质性组合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作者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系统研究了景观研究的空间结构,景观动力学,景观的异质性原理。

总之,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将跨学科以及多学科的特征特别适用于集成生态的、地理的、经济的以及人文因素的各个方面,从而能够对复杂的情况给予一定的描述。

3.2 景观生态学的结构要素分析

景观生态学将城市看作是一个由自然和人工景观单元相互叠加而成的非常特殊的景观生态元,把整个“城市一区域“city-reglon”视为一个土地嵌合体(landmosaies).用基质(Matrix)、斑块(Patch )和廊道(Corridor)三种空间元素来描述在区域及景观尺度里空间模式的过程与变迁。

四、景观生态学理论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上的应用。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看,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就对景观中一系列的生态进行整合规划,此种整合是在整体和生态设计观念基础上的创造,整合思想的核心是对现成结构的把握及改良,此种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想不谋而合。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探讨景观生态学理论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上的应用。

4.1景观生态学理论在生态城市规划中的宏观应用

景观生态学充分强调了景观的自然属性,其本质上是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空间配置。有效的景观生态规划对保持城市的景观特色、景观质量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十分有益。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规划设计在其开发范式中把生态保护思想融入开发理念中,而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则是基于城市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之上的一种规划,是运用景观生态学中相关原理,在景观水平层次上对城市的人文景观、环境景观等所进行的一种规划。通过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建构人文生态绿色网络结构,运用不同的功能单元,从景观绿色结构和功能上进行城市群体空间优化。从整体协调和优化利用出发,确定景观单元及组合方式,有利于实现城市群体空间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景观生态学的景观多样性理论与稳定理论,使得在城市规划中为保证多种生态系统共同构成的异质性景观格局形成不同功能的城市空间格局提供了可能。

同时,功能完善、运行健康的景观生态网络构建可保证景观生态流通畅、景观生态平衡和生态良性循环,从而使城市实体内部的绿化体系形成一个内外相连的绿色生态系统,营造出绿在城中、城在绿中的可持续性区域略生态格局,实现生态城市运营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宏观的规划指导。

4.2景观生态学在生态城市规划中的微观应用

景观生态学在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的微观应用主要体现在对景观结构要素斑一廊一基的具体设计应用上。

4.2.1建立城市绿色斑块系统,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考虑,在设置生态绿地的位置时要从景观整体格局出发,注意在关键性的局部和连接点即景观生态战略点开辟绿地斑块,以保证整个城市绿地景观的生态效应。

4.2.2城市景观绿色廊道系统的建立,廊道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几乎所有的景观都会被廊道分割,同时又被廊道联结在一起。廊道是线性的景观单元,具有通道和阻隔的双重作用。斑块内廊道的合理设计组合,其相互交叉的网络结构,形成适宜的绿色廊道景观,为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

4.2.3基质是斑块和廊道所在的环境背景,基质的作用在于以基质为背景进行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构建异质性的城市景观格局,对城市进行景观功能分区和生态区划,以体现多样性决定稳定性的生态原理和城市建设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原理,从而建构城市的可持续性结构性质。

运用景观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原理对城市景观进行综合分析,优化组合原有景观要素或引入新的成分,调整或构建新的城市景观格局,对提高区域整体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环境和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总结

我们现在的城市规划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理想人居”的差距还很大,甚至有时是与这一理念是相违背的。所以应用景观生态学理念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是时展所趋。运用景观生态学,使得城市空间环境合理组织,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有利于营造生态良性循环,结布局合理、景观和谐的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生态景观建设篇(7)

中图分类号 S72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225-02

围绕创建全国生态林业示范市的目标,按照建设特色宜业宜居的美丽梅州的要求,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为重要抓手,优化森林结构、提升森林质量、强化生态功能,积极引导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努力提升生态优势,为全力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梅州提供良好生态保障。

1 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梅州市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和生态建设,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全面加强生态保护,林区秩序明显好转,资源总量不断增加,林分质量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明显优化,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屏障,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71.79%,成为广东省生态环境最优美的地区之一。但是,随着梅州市交通网络的快速发展,部分路(河)段两侧森林生态安全也因此受到威胁,部分路(河)段两侧可视范围内的山地森林质量不高、林相层次简单、景观类型单一。这种状况与建设特色宜居的美丽梅州、创建全国生态林业示范市的要求不相适应,迫切需要进行复绿美化、林分改造,提升生态防护功能。加快推进交通主干线两侧、江河两岸、城镇周边宜林地区的造林绿化,已成为新形势下梅州市林业生态建设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要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景观林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着力加快推进工程建设,力争早日见到成效,推动全市林业生态和景观建设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2 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现状

2.1 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方法

根据梅州市的自然生态分布、交通情况、景区景点布局等资源,统筹协调山、水、田、林、路和城乡,采用“线、点、面”相结合的形式,将梅州市建设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景观长廊,促进梅州市生态旅游业的发挥。“线”,即以高速公路、铁路两侧25 m林带作为主线;“点”,即将城市的各个出入口、景观节点进行绿化,形成景观两点;“面”,即将高速公路、铁路和江河两岸两侧1 km可视范围内林地纳入建设范围,使生态景观更具区域特色,同时还可完善区域生态安全功能。

梅州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主要涉及主干道隔离网内绿化景观带、主干道隔离网外两侧25 m绿化景观带、主干道两侧1 km可视范围生态景观带、江河两岸生态景观林带等4种类型。一是对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其他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和其他土地等采用植苗方法进行人工造林;二是对疏林地、残次林应及时进行补植套种,以保证生态景观林带的完整性;三是对于绿化景观效果不尽人意的林分应进行重新改造,使最终效果达到满意;四是对景观效果较好的林分需要进行封育管护,以使其能够长期保持较好的景观效果。

2.2 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现状

2011年,梅州市已完成全市生态景观林带规划编制工作;2012年,对梅河高速及其延伸段、天汕高速梅州至丰顺段等2段省示范段300 km进行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主要以“万紫千红长廊”为主题,树种以红花紫荆、黄槐、紫薇、复羽叶栾树(国庆花)为主,配置夹竹桃、大红花、勒杜鹃、鸡冠刺桐、枫香、山乌桕、香樟、木荷、秋枫、阴香等树种,形成“万紫千红”为主调的森林生态景观。

3 取得效果

3.1 突出林业转型发展功能

通过补植套种、林分改造、封育管护等措施,改变中幼林多,近、成、过熟林少;纯林多,混交林少;针叶林多,阔叶林少;单层林多,复层林少;低效林多,优质林少;沿线桉树多,乡土树种少的现状,推动森林资源增长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更好地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优化提升阶段的目标任务,为建设最好林相、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打好基础。

3.2 突出改善生态环境功能

通过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构建大规模的生态缓冲带和防护带,进一步增强全市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在江河两岸、大中型水库周围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充分发挥其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等作用。通过打通森林斑块连接,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和迁徙走廊,促进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充分发挥森林间接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

3.3 突出防灾减灾安全功能

通过优化路(河)段两侧沿线森林群落结构,完善以公路河道防护林为基本骨架的森林抗灾体系建设。在增强森林自身抵御病虫害能力的同时,提升防洪护岸、防风固堤和抵御山洪、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能力,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3.4 突出建设宜居城乡功能

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生态景观林带,是建设特色宜居的美丽梅州的重要内容。结合“绿满梅州”大行动、创建生态镇村、建设名镇名村示范村、实施封山育林、“万村绿”行动等,优化城乡森林生态系统,建立城乡森林系统的自然连接廊道,有效改善城乡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提高宜居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3.5 突出区域形象展示功能

交通干线是客流、物流的集中地,是社会各界了解梅州的重要窗口。通过抓好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以及江河两岸、风景名胜区等重要节点的景观林带建设,注重从形成景观的角度统筹安排花(叶)色树种,形成全年常绿、四季有花的景观带,增强林带的观赏性和视觉冲击力,充分展示梅州市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3.6 突出多元多维发展功能

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不是单纯的林业工程,要与旅游、科普、文化等工作有机结合。通过打造绿化美化生态化品牌,形成生态旅游的新增长点。选择有条件的绿化带建设林业宣传基地,推广现代林业文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生态文明形成。

4 参考文献

[1] 陈尖,黎明.浅析营建生态景观林带的效益和设计路径[J].广东林业科技,2012,28(4):70-73.

[2] 杜钟生,杜斯川.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工程的设计理念[J].湖北林业科技,2012(3):74-76.

[3] 张宋英.林业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简析[J].中国林业,2012(7):59.

[4] 薛春泉.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技术探讨[J].广东林业科技,2012, 28(1):96-99.

[5] 王小纪,张军灵,郝剑.西安市白鹿塬直观坡面生态景观林规划设计[J].中国城市林业,2012,10(1):19-21.

[6] 刘建明,钟小山,张宏伟.中山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技术探讨[J].广东林业科技,2012,28(2):88-92.

[7] 李团胜,程水英,韩景卫,等.黄土高原区景观生态特征与景观生态建设[J].生态学杂志,2002,21(5):78-80.

生态景观建设篇(8)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1015303

1 引言

环城生态景观林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森林城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城市周边生态和景观建设越来越引起当前各地城市建设的重视,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环城生态景观林由于其所处的地域特殊性,使其功能和定位介于生态林和城市公园绿化之间,如何把握环城生态景观林的风貌内涵与建设模式,业界仍然研究较少,国内至今也没有明确的建设标准。根据义乌市环城生态景观林建设实践,对环城生态景观林的建设特点、类型、建设模式等进行了研究,以期对其他地区同类型建设项目有所借鉴。

2 环城生态景观林的建设理念

生态景观林是指按生态学原理和美学原理设计与营建集生态保护和环境美化功能于一体的一种森林类型[1]。环城生态景观林地处城市周边,林地一般为防护林,以生态防护为主要功能。是一种介于防护林与特用林(风景林)之间的特殊林种。

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城市范围逐渐扩大,单纯的生态防护功能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确立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建设理念是环城生态景观林建设的前提。环城生态景观林应立足于建设美丽中国,以应对环境变化、服务经济发展、保障生态安全、改善人居环境为宗旨,通过高标准、高质量地营造森林群落,优化森林生态格局,构筑林种、树种配置合理、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绿色生态屏障,为建设森林植被分布合理、景观优美、家居舒适、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城市,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重要作用。

2.1 以人为本,优化城市功能

环城生态景观林建设,要充分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衔接,与城市其他绿地形成系统性整体,并进一步优化其功能,构筑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协调好森林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建设好自然宜人的森林游览步道等设施,满足市民健身与文化科普的需求。

2.2 发掘地方特色文化,构建森林生态文化体系

加强建设区域植物资源与古树名木的建设和管理,挖掘地方山水文化、森林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使其成为承载生态文化的重要平台,构建具地方特色的森林生态文化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3 生态优先,近自然建设

“适宜的顶极植被”是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基本目标[2]。环城生态景观林要求相对粗旷自然景观,不同于城市公园。在保护好森林生态系统、发挥好森林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力求生态优先,森林树种的选择应以乔木树种为主,构建森林植被的骨架,适当配置灌木、藤本及草坪地被植物等,形成复层混交、相对稳定的近自然的植被群落。

3 地域现状

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权威机构确定为世界第一大市场。环城生态景观林建设区域地处义乌市江东街道,位于环城南路以南、南门路以西、黎明湖路以北,小地名为八面山。地貌类型为低山丘陵,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边缘谷地多为旱地,最高点八面山海拔239.0 m。

建设区域的森林覆盖率为79.0%,植被分区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北部亚地带,浙皖山丘青冈苦槠林栽培植被区,浙西山地丘陵青冈苦槠林分区,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植被类型主要有针叶林(马尾松林、柏木林)、针阔叶混交林(马尾松、香樟林,马尾松、麻栎林)、落叶阔叶林(麻栎林)、竹林(孝顺竹林)、灌丛(茶园、杜鹃林),以及果园(梨树园)。植物区系属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东区,阔叶树种主要有麻栎、化香、香樟、合欢等;针叶树种以马尾松林、柏木等为主;竹类主要有孝顺竹等。建设区域土地总面积88.5 hm2,其中乔木林地64.3 hm2,占72.6%,主要为马尾松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等天然林景观较缺乏;灌木林地4.0 hm2,占4.5%;火烧迹地6.6 hm2,占7.5%;宜林荒山荒地4.0 hm2,占4.6%;废弃采石场2.2 hm2,占2.4%;旱地7.4 hm2,占8.4%。

4 建设特点与难点

4.1 建设难点

义乌市环城生态景观林工程设计主要难点在于:地块所处重要敏感区位,即为环城南路、环城北路、民航路三条环城路周边山体,是义乌市的城市入城景观窗口。品质效果要求高,但区块内地形破碎,采石场、裸岩边坡、火烧迹地等不同困难立地造林类型穿插分布,给景观效果的营造与体现带来极大困扰。

同时现状森林资源中针叶林景观(马尾松林景观为主)面积较大,疏密不均,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等天然林景观较缺乏,林相单调,景观效果差,大面积的马尾松林与旱地不仅对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的作用小,造成大量的养分通过地表径流流失,也极易发生森林火灾,遭受松材线虫病等侵害,造成项目区生态环境恶化,森林游憩保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诸多功能丧失。

4.2 建设特点

经过多次详细踏查现地,分析义乌市的社会经济特点与发展需求,以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以及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等为指导,把人文生态纳入生态景观林建设,并把当前的森林减排建设、有害生物防治等做了有机结合,项目建成后八面山森林覆盖率达到98.6%,建设生态景观林1328 hm2,从而使八面山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建立起与景观优美、功能较完善、多层次的森林生态景观体系。

4.2.1 确立与国际接轨的自然设计理念,追求高品质、高要求

依据义乌国际商贸城市与国际接轨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项目建设采用了国内外有关生态景观林建设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使项目区森林景观体系的质量和档次得到全面提高。

项目设计结合工程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义乌市城市发展空间的实际需求,以特定立地类型为基本单元,以完善项目区丘陵山地生态景观林的布局、结构与功能为中心,致力提高区域的森林覆盖率,增加珍贵树种榉树、浙江楠、红豆杉,提高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建设黄山栾树、银杏、无患子、枫香、乌桕、杜英彩叶森林;项目建成后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98.6%,并建立起景观优美、功能完善、多层次的与国家接轨的近自然森林生态景观体系。

4.2.2 致力提高困难地造林绿化整体效果

采石场复绿等困难地绿化,由于立地条件恶劣,一般现有技术措施多采用陡壁种草、藤本植物垂挂覆盖等生硬的办法,本项目建设则以近自然理念与技术,在地形重塑的基础上,进行植被恢复,并选择种植黄连木、杜英、枫香、乌桕、银杏、黄山栾树、木荷等,形成绚丽多彩、层林尽染的色叶彩林景观,技术先进,效果明显。

此外,根据工程区马尾松林面积比例大的现状,分别马尾松密林、疏林、火烧迹地等不同类型,以乡土阔叶树为主,分别设计不同的采伐强度和补植改造类型,合理确定造林类型、密度和观花、彩叶、珍贵树种,达到设计造林地的立地条件与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相一致,更好地体现植被的地域性特色。

4.2.3 引入人文关怀理念,凸显设计生态文化内涵

发展森林资源的同时,着力提高全市人民的生态文化素质,是建设生态景观林的出发点和特色。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的当务之急,十报告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五位一体的高度。生态景观林着力突出了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将森林景观建设与生态文化相结合,与珍贵树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相结合,传承悠久的生态文化,设计的公路边旱地景观绿化,在提高整个地块的生态效能的基础上部分种植观赏型果树,如石榴、杨梅、樱桃等,丰富整个景观的观赏及群众参与度。另外开辟部分区域用于党校学员开展认养种植活动,增强大家对于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设置游览步道,大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让全市学生接受良好的绿色生态科普教育;促进城市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良性互动,再造山川秀美的自然生态文化与文化荟萃的人文生态的有机平衡,丰富了森林文化内涵,弘扬绿色文明,使森林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质。

5 环城生态景观林的建设模式

5.1 保护式模式

建设区内景观价值较高,基本能满足功能要求的常绿阔叶林、竹林等,可不必改造,采取必要封山育林、封山护林等保护措施,使森林不受放牧、采伐、采集等人为活动破坏。

5.2 补植模式

建设区内分布的马尾松林,或部分产量低的柑桔林、桃树林等经济林,为提高其生态效能和景观效果,增加树种组合和植被层次及季相变化,在保护的基础上,应选用观赏价值高的优良阔叶树种进行林相改造。补植改造造林密度为375~900株/hm2。对马尾松林的补植改造应适当进行疏伐,伐除部分枯死木、风倒木、风折木、病腐木和观赏价值低的树种,疏伐的强度不得超过10%,疏伐须按年度分多次进行,并注意保护木荷、香樟等目的阔叶树种。

5.3 造林模式

为提高建设区的森林覆盖率和生态效能和景观效果,区内的农耕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利用木荷、香樟、桢楠、等地带性森林景观建群种,引入相宜的伴生树种,营建常绿阔叶林景观;利用杨梅、银杏、枇杷等经济树种营造果树林景观。为提高近期内造林景观效果,景观林初植密度为1050株/hm2。

6 分区建设

建设区位于义乌市主城区所在的江东街道,处环城南路、南门路、黎明湖路之间,是义乌市重要的城市景观窗口。项目区的森林景观建设与义乌市森林城市建设相融合,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社会经济意义。项目区建设范围整体呈等腰三角形,根据项目建设用地周围的水系、道路、植被分布特点,环城南路地块的发展建设方向,为便于实施操作,将整个项目区划分为4个森林景观建设区段。

6.1 第一分区

本区段位于项目区西北部,环城南路南侧,南门路东侧,海拔85~200 m,面积约26.0 hm2。本区段地势南高北低,北侧有部分裸岩地和平缓旱地,东北侧为峭壁。南门路西侧山坡主要为火烧迹地,对景观与生态影响较大,极易造成水土流失,急需进行改造治理,是该区段生态景观建设的重点。植物景观的塑造是环城南路北侧坡面体现红色景观,南门路西侧山坡以体现黄色景观为目标,对原有马尾松林、低效梨园、灌木林地等进行改造,对火烧迹地进行造林绿化,公路边旱地进行立体景观绿化,并对区段内1个采石场进行生态修复绿化,并建设一条环城南路通至东侧采石场坡顶的作业道,环城南路北侧原有裸岩地周边土层瘠薄处,林相改造困难,应保留原有马尾松林,不做树种调整。

6.2 第二分区

本区段位于八面山中部,主要为环城南路南侧一带,海拔86~200 m,面积约23.8 hm2。现状地势两侧为山丘,西部低洼,有2个山塘。植被类型主要包括马尾松林、灌木林等。主要植被有马尾松林、香樟、梨树、茶叶、葛藤、算盘子等。该标段呈南北两侧坡面,考虑到环城南路北侧现为红色系列景观树种为主,因此规划该标段在景塑造上以体现红色景观为目标,采用乌桕、枫香等树种,适当点缀白玉兰、红玉兰等观花树种,此外对原有马尾松林、灌木林等进行改造,对公路边旱地进行立体景观绿化,并对区段内1个采石场进行生态修复绿化,成为壮观而富有特色的森林生态环境。环城南路北侧原有裸岩地周边土层瘠薄处,林相改造困难,应保留原有马尾松林,不做树种调整。

6.3 第三分区

本区段位于项目区西部,环城南路南侧,南门路北侧,海拔86~160 m,面积约14.8 hm2。本区段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两侧为山丘,中间为平缓坡地。植被类型主要包括马尾松林、梨树林等。植物景观的塑造是环城南路北侧坡面体现红色景观,对原有马尾松林、低效梨园、灌木林地等进行改造,公路边旱地进行立体景观绿化。环城南路南侧公路边原有马尾松林,景观效果较差,规划对沿路边约30 m宽山坡面原马尾松林进行改造,种植红色景观树种乌桕,并适当配置榉树、红豆杉等珍贵树种。

6.4 第四分区

本区段位于项目区东南部,南门路东侧,地块南侧为市委党校、义乌中学。海拔90~230 m,面积约14.7 hm2,建设区现状北侧山坡以马尾松林为主,南侧有部分宜林荒山荒地和灌木林地。该标段在景塑造上以体现黄色景观为目标,采用银杏、黄山栾树等树种,适当点缀白玉兰、红玉兰等观花树种,对原有马尾松林、低效果园、灌木林地等进行改造,对公路边旱地进行立体景观绿化,并对区段内1个采石场进行生态修复绿化,美化整体生态环境。

7 结论与建议

7.1 设计效果明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相关要求

义乌市已按设计开展建设,种植名优适生树种,建设生态景观林,完成了主要示范工程的建设,形成了大片结构稳定、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的城市生态屏障和背景林,使整个城市山林及入城口景观面貌发生很大改观,林业生态及景观、文化效益初步显现,达到森林资源增长和城市品质的提升,为浙江省及周边地区后续的环城生态景观林建设提供了样板和较好的示范作用。

7.2 后期技术跟进是建设效果的保证

由于生态景观林建设地块很多是在原有基础上改造提升的,在不规则的地块如何补植满足自然与景观要求,一般的营造林施工队伍往往技术力量不足,需要设计部门技术人员进一步跟进,从而保证建设效果。

参考文献:

[1]韦新良,何 莹.生态景观林景观效果构成特性定量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6):181.

[2]王 翔,金祖达.生态景观林建设指导理论与技术方法体系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11(3):64~65.

生态景观建设篇(9)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运用便捷的景观设计手段,从而更好的增强建筑及其坏境所起到的缓冲和补偿的生态机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的国内城市发展趋势,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容纳尽可能多的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就需要将城市生态化推进,并修复与重建健康的城市,运用新兴的科学理论方法进行城市景观生态补偿是其关键手段之一。城市化进程使原有自然土地人工化,增加了城市景观中的人工要素,减少了自然要素,这是造成城市生态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城市景观的核心要素即是建筑,在设计建筑中对城市景观进行格局、绿化、生物多样性以及美学等生态补偿,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生态架构,从而有效的加强城市景观自然组成因素的生态机能,改善城市生态质量,更好的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一、修复并补偿景观格局

国内大多数城市的景观格局,基于不断强化的城市化进程,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功能缺损或架构不合理等问题。具有全面性、决定性的景观格局作用,城市生态建设的关键在于修复并补偿城市景观格局。在城市化前提下,利用景观生态学等科学手段,积极干扰城市景观,可引导城市景观积极演进。整体城市景观格局、绿化系统的平面与空间布局、水系与地形等要素的相互关系等,都会对物种及其栖息地造成严重的影响。各异的地理、气候及环境条件,城市均有与之相对应的不同理想景观格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种演变过程总是曲折反复的。不断修复并补偿城市景观,是城市景观格局优化的主要目的,改善城市生态系统运行效率,把城市生态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网络,通过保护、修复和重建景观要素,促进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在设计建筑中对城市景观生态格局的修复并补偿,确定正确的尺度观念是其关键因素之一,利用不同的等级尺度分析、优化与补偿城市景观格局。

1、修复并培育关键性景观组分

针对大多数城市景观的主要影响性因素,不可忽视干扰性的人为活动因素,同时,也是个大城市各种重点生物丧失栖息地以及城市景观退化功能的重要因素,对此,需加强景观保护的理念,实施有效的自然景观保护措施。站在城市景观的角度讲,其多数景观格局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关键性要素,它们对城市生态健康与完整的维持保护至关重要,其生态功能难以用人为的技术手段解决,也是城市景观中不可或缺的空间模式,这些关键因素包含一些较大面积的原生自然斑块、战略点、斑块之间的连通廊道等。它们在城市化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将致使城市景观整体的上台功能衰退。站在生物角度讲,它们对城市景观各要素都具有利用的本能,但城市景观中的这些关键要素对生物生存演替则具有关键性影响,若设计建筑能积极引导生物,让其能占领这些组分并形成一定的势力圈,则可最有效地利用景观从而重建较为安全的城市生态系统。

与此同时,通过恢复并培育城市重要景观组分的具体实施,可有效完善城市景观架构、重建生物栖息地、改善城市小气候、提升城市景观的生态功能。当前,国内城市现有许多原生生态系统绝大部分已被破坏,为使城市走向正确的生态景观演变之路,需适当的对城市中的原生态自然景观进行有效的恢复,或采取恰当的原有生境的模拟重建。

2、破碎化的斑块减少

造成逐步破碎化的城市景观原因,主要有三大方面:原始生境消失、生境斑块缩小及生境斑块孤立化,它使景观要素被分割成众多小斑块,对景观架构和功能都产生不利影响。要减少斑块破碎化,需从建设生态廊道、做好总平面规划和单体设计等多方面入手。与此同时,建筑及其环境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影响,分别占据不同的时空,这种相互作用对于城市生态系统而言,既可能是积极干扰,也会带来不利因素的影响。通过设计建筑对人行为进行引导,正确使用建筑的时间与空间,就能趋利避害,取得人与自然的相对和谐。

二、补偿绿化系统

城市化一般不可避免地增加非生物要素,设计建筑可通过增加绿化面积,进一步优化绿化系统的生态功能,平衡其生物与非生物的比例,提高绿化的生态效率来进行有效补偿。对此,主要有:首先,设计城市中绿化系统的演进需与城市化协同,把握绿化与其它景观要素的关系,既相互限制又相互激发;其次,要区别对待城市植物群落栖息地,引入适宜的自然群落结构机制,自我维持与更新,并产生较大的自然生产力,以协调城市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多种关系。

三、节约并补偿水资源

在建筑全过程中对城市水资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不透水地面面积的大量增加;污水、废水的产生;地表植被减少致使城市水资源涵养量缩减。建筑设计主要通过水的循环利用、雨水搜集、中水生态处理回用等方法来保护、节约和涵养水资源,进行生态补偿。

四、补偿生物多样性

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城市居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是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生物多样性在最近几年急剧下降。设计建筑对城市生物多样化的补偿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建筑设计为生物提高栖息地。另一方面是提高建筑环境绿化整体的栖息地功能。

建筑及其环境可提高面积巨大的屋面和不同标高的台地空间,这些空间不易受到城市人为干扰的影响,通过屋面的生态化建设,结合建筑庭院和城市绿化系统建设,形成适宜于城市物种生存的栖息地,形成城市的空中庭院物种,可适宜于不同城市物种的迁移与定居。

五、补偿景观视觉

当前的建筑设计中,城市景观中建筑等人工要素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对此,需进行详细的视觉补偿设计才能更好的实现生态补偿指标。在生态补偿过程中,适当的添加较多的植物物种,尽情施展较好的群落生态功能,并展示生态美,拉近人与地间的距离,关护环境。同时,通过重新彰显自然,将自然元素及自然过程的显露和引导,来更好的唤醒人们对自然的关怀,让人们感受到自在的大自然内在景美的架构,有利于将使用者的生态意识进一步提升。

结束语:

本文通过全面深入分析生态景观的影响性要素,对此,适当采取了针对性的景观补偿措施,最大限度的恢复了自然生态景观,创造了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1]吴正旺,王富平,栗德祥.建筑设计的景观生态补偿[J].建筑学报,2008(9):84—88.

[2]张洪军.生态规划——尺度、空间布局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叶敏青,姜立,张雷等.绿色建筑技术中的生态绿化——绿色建筑中的植物配置及计算机模拟[J].2010.

生态景观建设篇(10)

1 绿色建筑与生态景观设计的关系

1.1 什么是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导,以获取生态效益和休闲功能为取向,所进行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工程和建筑形式[1]。绿色建筑要具备以下特点:绿色建筑要和自然环境、人亲和,建筑和环境的永续发展、和谐共处。尽量减轻建筑对环境的影响,节约能源及资源降低自然环境负担;可以给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生活空间。一般称为“四节一环保”:节地、节水、节材、节能以及保护环境。

1.2 生态设计与绿色建筑结合的联系

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合理生态的景观设计帮助。景观的室外环境设计核心应该是朴素的、简单的,与生态、自然相结合,设计的内容和形式与地方性、民族性特点相结合。小区的喷泉、雕塑、亭台、大理石铺装等则是过于强调装饰性的景观,与绿色建筑的理念相左。小区的景观设计在保证建筑环境的舒适度下,用普通的材料、较少的投入、简单施工、最大的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就势造景。一般使用本地乡土植物树种,少用化石能源进行景观局部改造,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绿色建筑生态景观设计要因地制宜,让小区整体风格与原有空间相融合和协调。

2 绿色建筑生态景观设计的意义

生态景观设计就是建筑设计与自然的对话的一个过程。生态设计在设计、建造和管理过程中尊重自然发展,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的始终。自然系统包容了丰富多样的生物,给生态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选择。每一个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都是一个完善、健康系统,生态系统是没有废物。生态设计考虑各种生态资源的利用:变落叶为营养,返还地表水补充地下水等,同时保证系统完整。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生态系统或景观元素的交接处,称边缘地带,具有更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物种,生态设计就需充分利用生态系统之间的边缘效应。自然具有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能力的,自然系统远超人的设计能力,生态设计要尽可能的利用原生态的生态环境,减少人为改变。生态设计尽可能使用原生材料和可再生原料,最大化的循环使用场地上的材料,增加了土地使用效率,减少了施工废弃物;减少水资源消耗。

3 绿色建筑生态景观设计要点

绿色建筑选址时首先要将安全性放在首位。结合制定的方案和绿色建筑设计目标要求,优先选择使用率较低的旧区、已经开发的建筑用地、基本开发条件良好的用地等;选址要考虑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发生,避免其对建筑物产生的各种危害。确定最佳实施方案。好的施工方案有助于节约用地、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开发的成本。施工方案确定前要认真勘察施工地点,考虑建筑建设过程中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施工方案中采取针对性措施和细节化施工环节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建筑更多采用绿色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在设计的时候要加大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减少建筑对传统能源依赖,传统能源不可再生,环境负担重,开发易损坏周围生态环境。建筑设计要加大对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深层开发和使用,降低建筑能源利用时对周围环境方面的影响。

建筑规划与功能选择的要点。建筑规划直接影响绿色建筑在生态方面的作用,规划时要同时考虑相关经济指标和绿色建筑的功能进行合理规划,实现绿色建筑的功能、安全、绿色的要求。初步设定绿色建筑规模、位置和体量,在规划设计中,还要通过协调和配合等方式把握建筑的整体特征,以此为基础解决绿色建筑的各种生态景观设计,如间距、采光、防火、交通等。

4 绿色建筑生态景观设计在实际中的应用

绿色建筑生态景观设计改变传统建筑功能简单,绿化景观设计简单的模式。生态景观设计使原来功能建筑和生态绿化景观进行了完美结合,二者成为了一个综合体。使现代商业建筑、住宅小区结合独立庭院绿化、平台绿化、屋顶花园的中心庭院设计思想的建筑与生态景观结合的综合体。

4.1 绿色建筑生态景观设计要充分利用原生态环境资源。自然的生态景观远超人力设计,保护了自然生态就是好的生态景观设计。场地建设不破坏自然水系、基本农田、当地文物、湿地、生态保护区和森林;景观设计中避免构筑物反光也无直射光射入空中,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的要求,避免了对周边项目和建筑物光污染干扰。绿色建筑对室外生态污染进行了良好的控制。

绿色建筑景观设计采用因势而导模拟自然界的高山谷地景观,以当地的绿植为主绿化环境,设计可以采用合理的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布置方式。绿色建筑生态设计地面可以采用透水设计,绿化地面和镂空植草砖、室外停车位以及部分道路采用由透水面层、找平层和透水垫层组成透水材质;地库顶面景观设置雨水排水设施;除地库外其他土层要采用非黏土,增加土地储水量,透水地面面积一般占项目室外地面积的60%以上。

4.2 绿色建筑生态景观设计的能源利用设计。绿色建筑应增加绿色能源供能系统,降低项目对传统电力的依赖,将绿色能源规划和景观设计进行紧密结合。绿色建筑结合生态景观设计使建筑综合体更加节能,能源利用率高。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项目适度使用绿色和可再生能源。例如:绿色建筑使用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可以将太阳能板与建筑房顶、墙面和景观外表面结合,即可以起到装饰建筑和生态景观的作用,建筑又有了发电作用,一些建筑的太阳能发电量甚至超过了建筑用电量。

绿色建筑生态景观绿化采取高效节水灌溉方式。景观灌溉系统采用喷灌与微灌相结合的自动控制系统。选用压力补偿滴灌系统,防止倒吸。对草坪和花卉类用旋转型微喷喷头,并依据用水量选不同喷头。各种不同样式喷头的选择及满足了绿化灌溉的需要,又起到了完善生态景观的作用。

4.3 绿色建筑的水利用与生态景观设计结合。生态景观设计降低了建筑对传统水源的依赖,生态景观设计可以建设雨水回收系统和水处理系统,对建筑屋面雨水进行收集,利用景观水池进行雨水调蓄,完美的将蓄水池与景观水池进行了结合,不仅可以削减雨季地面径流的峰值流量,而且可以减轻排水压力,超出回收能力的雨水也会通过绿地调蓄和渗透能力进行存储使用。收集的雨水经过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后统一回用。生活废水也是生态设计不可忽视部分。生活用水同水处理系统处理后,也同样进入了雨水回收系统。合理确定雨水积蓄、处理、利用方案,将雨水回收系统和建筑景观设计完美结合,降低降低水资源的消耗,优化了生态景观设计。

结束语

绿色建筑生态景观设计反映了人们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是人们对于建筑的全新要求;它是让自然参与设计一种理性的融合;是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的过程。生态景观对于绿色建筑的影响和设计,决定了建筑的发展方向。发展绿色建筑以及相关的生态景观设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蒋冬青,刘金彩.积极开展建筑节能仁[J].陕西建材,2000,(7):27-28.

[2]丹尼尔斯,宋哗皓.通过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J].建筑学报,2000.

生态景观建设篇(11)

引言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城市化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占用了大量耕地等自然资源,破坏了原始自然的环境,使得城市与周围环境的社会、经济、空间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

生态系统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城市也不例外。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大量的城市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合理的景观布局造成了城市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从而削弱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⑴。从这个角度来看,将城市生态系统视为一个整体,从布局上协调城市内部各组分的空间结构,从宏观上和整体上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将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念

自从1939年德国的生物地理学家C. Troll 首次提出"景观生态学"一词以来,这门新兴的学科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景观生态学认为, 景观是由一组以相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区域⑵。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模式是景观生态学的基本范式。对城市景观而言,各种各样的城市建筑和人工构筑物成为城市中最主要的斑块;植被廊道、踏脚石系统、河谷廊道、交通廊道等被视为城市廊道的四种类型⑶;而城市的各种功能区,如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等则可以被看成城市的基质。

景观生态学强调研究作为自然地域综合体或自然-文化综合体的景观的整体及其空间异质性。近年来景观生态学的迅速发展,为综合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全面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开辟了新的科学途径。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念可以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研究城市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为解决城市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途径。

2 城市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人工化

城市是人口高度聚居的地域综合体,密集的人口和频繁的人类活动造就了人工化的城市生态环境。人工化的特点不仅反映在城市生态环境的结构和格局上,城市的物质、能量、人口、信息等各种生态流也都是人为参与或受人类干预。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开发利用土地等各种自然资源,导致自然景观的缺失或退化:原生的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人工建筑和人工构筑物,甚至一些山水、植被等自然生境也经过人工改造、不同程度地打上了人工的烙印。

以福州市为例,历史上福州市河道纵横交错、湖塘众多,并与闽江相通,具有城防、供水、灌溉、排涝、通航、景观等多种功能。然而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一些河段被截弯取直、填堵开发,内河、湖泊、池塘等水面人为破坏严重,近20年来水域面积减少了近20%,截弯取直、砌石驳岸替代了自然的河道,再加上水质污染,原先纵横交错的水乡风貌不复存在。

人工化不仅导致自然生境的缺失或退化,还会产生其它的环境效应。福州市地处福州盆地中心,属典型河口盆地地貌。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城区人口密集、建筑密布、而自然生境面积减少,夏季市区气温会比郊区高出2℃-3℃,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2.2生物多样性减少

在城市中,自然组分的大量减少,使得整个区域的生境类型趋于简单化。城市化改变了植物的生存环境,导致了植物区系的改变⑷。自然群落的比例和乡土植物种类大大减少,而人工与半人工的植物群落占据了主导地位,种类组成单纯并且相似。城市中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也因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而急剧恶化,能够生存下来的只是一些被人类驯化的物种和居民区的栖居者,物种丰富度也大大减少了。而环境污染、环境破坏也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重要原因。

例如,闽江河口分布有大面积的湿地,有丰富的植物、鸟类、鱼类、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等多种资源。由于城市建设和改造,闽江河口湿地遭到围垦、吹沙造地等破坏,湿地面积比1970年减少了50%以上,湿地资源和野生动植物栖息生长地遭受严重影响;加上水质因环境污染的影响,湿地生物种类大大减少。

2.3结构简单

城市绿地多以人工植被为主,植被类型往往比较单一、缺乏空间层次性;而且空间分配也不均衡,往往零星分布于城市公园或广场中,大多数街道及街区往往分布稀少。绿化覆盖率低。

福州市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类型多样。但是多年来遭受人为砍伐,原生植被已被破坏,目前主要以次生植被为主。城市绿地以公共绿地和交通绿地为主,树种也比较单一,尚未形成立体、开放的绿色空间。

2.4格局不够合理

城市布局缺乏合理和统一的规划,功能分区不明确;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利用不合理,城市的建筑通常是尽可能多地利用该地块的使用效率,而忽视了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这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而且由于自然通道的破坏使生态过程受阻、妨碍物质和能量的交流,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调控能力。生态系统格局缺乏良好的连续性及过渡,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没有成为有机整体,自然景观生态过程没有得到很好的尊重,从而影响了城市生态网架的形成及整体生态效益的发挥。

根据有关资料,福州市城市工业用地占城市面积的比例超出合理限度(10-15%)。由于工业用地过多,占据城市黄金地段,不仅土地产出率低,而且工业产生“三废”污染城市环境。福州城市生活商业、公共设施用地少,道路、广场、绿地和体育用地不足。而且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生产区、生活区和商业区交错分布,一些工业企业分布在市区、工厂与住宅毗邻。

3 城市生态建设的思考

合理规划城市生态系统格局,协调系统内部结构和生态过程, 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促进区域持续发展,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课题。

3.1适度保持自然风貌

自然生境可以增强空间异质性。而空间异质性可以满足不同生态位的需求,有利于不同物种的共生,对城市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尊重自然,适度保留原有的自然生境,如对内河、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应切实加以保护,维持城市的自然历史风貌;同时适当增加自然组分的层次性,改变单一的人工化环境,促进自然生境与人工景观的和谐交融。

绿色植物是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城市绿化的意义不在于提高绿化覆盖率,而是通过合理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层次布局,使其实现应有的生态功能。绿化应因地制宜,多利用乡土植物,注意结构和层次性,如通过乔、灌、草等多种类型的搭配组成群落复层结构以提高群落稳定性。

3.2合理规划,建立多样化的城市景观格局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各个组分的简单加合。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基础设施,协调自然和人工景观单元,建立多样化的城市景观格局,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首先应根据城市特色合理定位,根据城市环境、资源等各方面的因素探求适合的城市发展规模和发展模式,充分考虑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忌盲目扩张,因为“摊大饼”的发展模式容易破坏城市合理的景观结构和生态平衡。其次合理利用土地、协调人地关系,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时,合理配置自然斑块,尽可能保留足够的土地资源用于绿色空间。在完善城市道路网络、改善水域环境的同时,加强生态廊道网络建设,提高景观单元的连通性。

3.3维持生物多样性

绿色空间的减少、环境质量下降导致生境类型简单化,不仅影响生物多样性资源,并将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对各种干扰的抵抗力和恢复力下降。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看,通常大型自然斑块比小型自然斑块拥有更多的物种、也就更有能力维持和保护基因的多样性⑸。但小斑块占地小、作为大斑块的补充也可提高景观的多样性。按照这一原则,区域内景观要保持多样性和丰富性,合理分布大小斑块,通过道理、河流等廊道在大小不同的斑块之间形成绿色通道,将孤立、破碎的景观斑块和岛屿状的孤立生境连通起来,建立开放、通达的网络体系,促进各种生态流的顺畅,有利于保护和恢复城市生态过程和格局的连续性,促进生物多样性。

3.4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的环境污染使系统的结构受损、生态流受阻。如果干扰的程度超出了系统的承载力,这种变化将会是不可逆的。因此在加强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的同时,要改变传统粗放型的资源利用方式,提倡清洁生产、绿色消费,本着“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有效保护非再生资源”的原则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参考文献

〔1〕肖笃宁,李秀珍、高峻等. 景观生态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2〕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