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6 15:38:40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篇(1)

1.1一般资料资料选自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4例,男女比例为49:35,年龄在56-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3.5)岁。其中,有3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高血压,10例患者合并糖尿病,15例患者合并有冠心病,13例合并哮喘病,11例合并支气管炎。

1.2方法

1.2.1术前护理措施

1.2.1.1术前心理护理针对患者表现出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加以重视,并鼓励其以正确的方式抒发情绪。若患者对手术出现任何疑问,应给予有效的解答。由于老年患者大多已失去行动能力,主要依靠家人的照料,因此在内心会出现诸如自卑、沮丧和绝望等心理特征,发展下去就会成为恐惧感和焦虑症状等[1]。此时,护理人员应给患者宣传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相关病理知识,以及实施手术的主要措施,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此外,还应给患者家属讲解相关的护理常识,解释手术的原理与安全性能,劝解家属多鼓励患者,树立治愈的信心。

1.2.1.2术前牵引护理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其手术前通常进行牵引治疗,使骨折处于稳定状态,并减少患者肌肉的张力,从而降低局部的出血量,减轻疼痛感。在行牵引治疗时,应使患者的肢体轴线同牵引力线之间保持一致,患肢呈外展、中立位30°左右,利用软枕将患肢抬升30°[2]。密切观测患者患肢肢端感觉与血流运行情况,引导患者适当屈伸其踝关节与股四头肌。

1.2.1.3术前饮食护理因为老年患者的牙齿多有松动,消化系统也在逐渐消退,因此其饮食应作特殊处理。鼓励患者多食易消化的新鲜水果与蔬菜,可适量进食蘑菇、豆类和山楂、木耳等活血化瘀的食物。同时,还应指导老年患者多喝水,可进食高热量、丰富维生素、粗纤维的食物,帮助排便。

1.2.2术后护理措施

1.2.2.1术后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的呼吸、血压和脉搏等生命体征,每间隔一个小时记录一次,并给予患者实施低流量的吸氧和心电监护。针对合并心脏病与高血压的老年患者,还应密切观察其心电图与心律的变化情况,若发现任何异常出现,应立即报予主治医师。此外,还应观测患者的患肢温度、颜色,以及是否出现肿胀,给予患者的引流管进行定时挤压,1次/h,使引流管始终保持通畅。若患者的切口出现渗血,应立即更换敷料。

1.2.2.2给予患者术后实施皮肤护理老年患者卧床时间太长会使受压的部位出现压疮,因此应给予其必要的皮肤护理。采取填写翻身卡的方式,定时予以患者翻身,2h/次。而患者病床的床垫应选用海棉床垫或气垫床,在其骶尾部安设水垫和气圈。针对患者受压的部位,应给予必要的按摩,并用温水进行擦浴,2次/d。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使其血液供应情况得以改善。

1.2.2.3术后康复训练和出院指导手术6h之后引导患者屈伸足趾,术后2d进行适量背身运动、踝泵运动,3次/d,25min/次。术后5d指导患者抬高其上身,高度不宜大于30°,并适度的屈伸膝关节。直到15d拆线后即可逐渐活动其髋关节,并鼓励患者扶着拐杖下地走动[3]。患者出院时,应告诉患者及家属持续进行功能锻炼,不能侧卧、弯腰和坐沙发。同时,加强患者的饮食调理,多饮食豆制品,并多到户外晒太阳。

2结果

经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均已痊愈出院,没有出现术后并发症。

3讨论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篇(2)

股骨干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多由强大暴力所造成[1]。骨折断端移位明显,出现缩短、成角和旋转畸形,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功能丧失等。股骨干骨折发生的部位以股骨干中下1/3交界处为最多,上1/3或下1/3次之[2],常伴有较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对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3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患者术后愈合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4月~2013年4月本科收治股骨干骨折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0.5岁。其中股骨上段骨折8例,股骨中段骨折15例,股骨下段骨折7例;闭合性骨折24例,开放性粉碎性骨折6例。

1.2方法 患者手术前先观察处理并发症,如:局部肿胀、发热等。当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平稳后行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用热情、友好的态度接待好患者,并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和科室环境的介绍,消除患者的陌生感。由于股骨干骨折患者多由暴力所致,是在意外的情况下受到的伤害,因此患者对自己病情不了解、害怕手术效果不够理想、术后会对生活产生不便的影响、担心由于医疗费用过高从而背上较高的债务等焦虑。此时护理人员要认真地听取患者想法,进行适当的劝慰。对不同患者出现的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引导,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交流与沟通,预防和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向患者解释清楚手术的方式,以及术前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适感,告诉患者术中出现疼痛时应如何克服,从而使其能够客观地认识手术的过程。

2.1.2术前准备 术前各项常规检查:胸片、心电图,对心、肺、肾等功能及血常规、血凝全套检查,排除心肺疾病、高血压等,必要时备血,这些准备为临床的诊断,手术麻醉,治疗等提供了可靠有力的依据。饮食护理:应注意食用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提高身体抵抗力。一般手术前6~8 h禁食水,上午手术者自前1 d午夜禁食,下午手术者中午禁食。手术区皮肤准备:去除手术区域上下超过20 cm皮肤的毛发和污垢,减少细菌的感染,预防切口感染。有伤口者按换药原则重新包扎伤口,有牵引或石膏者要在清洁皮肤后进行备皮,然后重新包石膏或维持牵引。

2.2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 术后患者采取去枕平卧位,禁食6~8 h,患肢保持功能位,并用垫枕垫高,使膝关节适当屈曲,有利于减轻肿胀和预防关节僵硬。

2.2.2病情观察 患者返回病房后,24 h内床边心电监护仪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包括患者意识,面色,尿量等的观察,并如实记录。

2.2.3引流管的护理 术后常见切口引流管及尿管,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及脱出,密切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2.2.4骨牵引的护理 凡行牵引的患者列入交班项目。行骨牵引的患者应注意保护针眼部位不受触碰和污染,骨针不能随便左右移动,骨针出血痂不应去除,70%酒精滴针孔处2次/d,直至骨针拔除为止。保持有效牵引,牵引重量不可以随意改变,注意牵引力和反牵引力是否平衡,牵引方向是否正确,勤巡视病房,不可在牵引绳上压任何物品,并密切观察患肢血运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2.5疼痛护理 由于术后切口疼痛,影响着患者的心理、饮食、睡眠等,不利于身体的康复。用软枕抬高患肢,保持舒适的或用镇痛泵持续止痛。护理过程中要动作轻柔,可以播放轻音乐,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帮助患者减轻痛苦。

2.2.6饮食的护理 合理的营养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骨折愈合。鼓励患者食用高钙、高蛋白及纤维高食物,如:骨头汤、鱼、牛奶、豆制品、鸡蛋等。并可以适当食用纤维高的食物,防止股骨干骨折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而引起便秘。严禁食用油腻、辛辣等食物。

2.2.7预防感染及并发症 防止感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3],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保持伤口清洁、敷料整洁及干燥,有污染时要及时更换。严密观察伤口情况和体温,合理使用抗生素。

术后由于短期内不能下床,生活不能自理,我们除了做好一般生活护理及褥疮的预防,还需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感觉运动,疼痛等情况,注意下肢深静脉血栓、神经损伤、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及时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

3功能锻炼

3.1手术后患者怕损作伤口或惧怕疼痛而不敢锻炼,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认真、详细地讲解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指导其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功能锻炼。鼓励患者要持之以恒采取主动式训练。功能锻炼以患者不感到疼痛和疲劳为宜,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练习的时间和幅度[4]。

3.2手术结束后,患者主要为卧床为主不负重,在麻醉作用完全消失后,患者即可开始踝关节,足趾的屈伸训练,以及腓肠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及抬臀动作,髌骨的被动运动,坚持3~4次/d,5~10 min/次,运动时应避免管道脱落,并保持引流通畅。术后2~3 d,拔除引流管后,下肢可行被动屈髋屈膝运动,能促进手术部位血液循环,消除肿胀,且患者无痛苦,乐于接受,活动范围从00~300开始,逐渐增大到1200止,同时加强下肢肌力训练及其他辅助运动。早期(术后1 w):不负重,主要指导患者练习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和足趾活动。训练方法:患肢伸直绷紧足尖收缩3~5 min/次后放松,反复练习10次,3次/d[5]。开始功能训练时,强度以让患者可以忍受,不感到疼为宜。中期(1~4 w):患者要从不负重逐渐过度到部分负重行走,指导患者掌握正确行走方法:患者前伸,重心前移,单拐行走时,拐的支撑与患肢是一致的。后期(术后3个月):由部分负重过度到完全负重,直至患肢负重的重量相当于自身的体重,告知患者具体锻炼方法是:单腿逐渐负重,直至患肢单腿站立能够负担全身重量后,即可逐渐弃拐。

本组3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通过治疗和上述护理措施,经过6~12个的月的随访,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患者肌力、关节活动度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综上所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是股骨干骨折患者康复的基础,术后正确地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是康复的关键。通过对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的有效心理护理与护理干预,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能够很好地提高治愈成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石树芬.带锁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4):121-122.

[2]敬雪梅,等.对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J].2006,(3):225-226.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篇(3)

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是骨盆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其死亡率较高[1]。2003年12月~2010年5月我科收治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48例,我们应用移动式C型臂X线机透视下,在ICU床旁开展介入血管栓塞技术,抢救严重骨盆骨折大出血,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ICU病区2003年12月至2010年5月于床旁行介入性血管栓塞术抢救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共48例。48例患者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15~7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34例,坠落伤10例,压砸伤4例。全部患者均并发失血性休克,其休克指数(脉搏/收缩压)为1.5~3.0;创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30分,平均38.7分;经骨盆X线摄片及CT扫描确诊为骨盆骨折及合并伤。

1.2 手术方法 病人在ICU病房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同时,应用移动式C型臂X线机(PilipsC型机)透视下,行介入性血管栓塞治疗。以Seldinger法,选择损伤较轻侧股动脉穿刺插管,所用导管为5F或4F“C”管,先行伤重侧髂内动脉造影,透视观察血管,若有血管损伤,可见血管影像中断或造影剂外溢,在明确出血动脉后,以明胶海绵颗粒或加弹簧圈栓塞;退出导管到腹主动脉后,再行对侧髂内动脉造影及栓塞。如未见造影剂外溢显影,考虑骶部静脉丛出血时,可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以减少静脉回流血量,控制出血。栓塞后再次血管造影加以证实。

1.3 结果 48例患者经介入性血管栓塞治疗后,2例患者死亡,46例患者术后血压平稳上升,贫血得到纠正,伤后24小时补液、输血量明显减少,出血得到有效控制。

2 护理

2.1 术前准备 患者入院后迅速建立深静脉通路,在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下快速补液、输血纠酸抗休克,同时给予止血剂、抗生素;对合并呼吸衰竭者立即建立人工气道,予呼吸机辅助通气。清醒患者应进行解释和安慰,取得配合。在床边搭简易操作台,介入性血管栓塞术前在墙壁四周设置铅屏风,操作中要加强对X射线的防护[2]。

2.2 术中配合 (1)患者取平卧位,穿刺侧下肢轻度外展;(2)认真清洁局部皮肤,会备皮;(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操作前认真洗手,用0.5%的安尔碘严格消毒局部皮肤,消毒范围大于12cm×16cm,铺无菌巾;(4)协助医生行动脉穿刺;医生用穿刺针刺入股动脉后,送入导丝,应协助医生置入血管鞘并固定,随后予髂血管介入操作;(5)术毕退出介入导管及血管鞘,用无菌纱布压迫股动脉穿刺点约20分钟,然后予绷带加压包扎穿刺部位,24小时后剪除绷带。

2.3 术后护理

2.3.1 症状护理 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况、尿量、皮肤黏膜,检测中心静脉压、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以明确是否出现休克及程度。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及肢体活动情况[3],足背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反应、皮肤颜色、皮肤感觉等情况,如果臀肌、胭绳肌和小腿腓肠肌肌群的肌力减弱、足下垂、小腿后方及足外侧感觉丧失,必须立即报告医生。

2.3.2 出血观察 术后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如局部有渗血,用无菌纱布填塞压迫止血。骨盆骨折患处有无明显渐进性肿大的血肿。

2.3.3 皮肤护理 每1h翻身一次,并用气圈垫骨隆突处,防止受压部位发生褥疮。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平整、无渣屑,大小便后要用温水擦洗。教会患者增强预防知识。

2.3.4 饮食休息 鼓励患者多饮水,早期应给予低脂、高维生素、高铁、含水分多、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多食含粗纤维丰富的蔬菜。后期给予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高镁的饮食,以利于骨折修复和机体消耗的补充。食欲不佳者,可少量多餐,以满足机体的需要。经常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必要时服用缓泻剂,利于排便。

2.3.5 心理护理 意外的创伤不仅使患者承受肉体上的痛苦,而且在精神上更难以接受,对疾病及愈后产生悲观情绪,所以医护人员要关心患者的思想情绪,采用安慰性的语言,使患者以最佳的心态迎接手术,配合手术,取得最佳疗效[4]。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予功能康复锻炼或进一步的手术复位治疗。

3 讨论

失血性休克是骨盆骨折死亡的首要原因,死亡率达25%~39%[5],我院开展床旁介入性血管栓塞术救治重度骨盆大出血病人,成功率95.8%,较传统保守治疗有明显提高,标志着我院在抢救严重骨盆骨折病人上有了新的进步。严重骨盆骨折急诊介入治疗,有效缩短了休克期,极大的节约了抗休克抢救过程中的用血量,明显缩短了病程,降低了死亡率。在ICU病房施行床旁介入性血管栓塞是一项快速、有效的止血措施[6]。如能掌握该技术的操作步骤,配合熟练,不仅能缩短操作时间,而且可以减少失血性休克的发生,更加有利于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进行。

与传统保守治疗相比,床旁介入性血管栓塞术具有操作方便,无需悬吊牵引等优点,因而大大提高了抢救的速度和效率,符合损伤控制外科的新理论[7],易于术后护理。医护配合进行床旁介入性血管栓塞术,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可以直接在病房进行,为抢救严重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争取时间。床旁介入性血管栓塞术,更易于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

参考文献

[1]郑志群,戴鸿志,沈盛华,钱何布. 床旁介入性血管栓塞救治骨盆骨折大出血17例分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 (05),449.

[2]郑志群,陈强,沈盛华,钱何布,林兆奋. 床旁介入血管栓塞治疗重度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34例.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 2005, (02),79.

[3]李永岩,邢桂荣,贾梓霞,张洪艳. 护理干预在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实用医药 , 2009, (09),191.

[4]郑霞. 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护理体会. 医学理论与实践 , 2009, (08),1007.

[5]贾健,王若明,金鸿宾. 骨盆骨折并髂血管损伤. 创伤外科杂志 , 1999, 1(3):165.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篇(4)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4-0067-02

Comfortable Care in Femoral Neck Fracture/LYU Xiao-li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5,13(4):67-68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and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s comfort care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effect.Method:From March 2010 to September 2013 in our hospital,174 cases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usual care,the care group was given comfort care.One day before surgery,before anesthesia,surgery and postoperative one day end anxiety HAMA score,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hanges in heart rate and other VAS score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Whether each stage HAMA score,preoperative heart rate change,postoperative VAS scores of the car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Femoral neck fractures; Comfort care; HAMA score; VAS score

First-author’s addres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Zhongshan City,Zhongshan 5284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5.04.033

股骨颈骨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因为股骨颈骨折同骨质疏松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即使较轻的暴力也可使患者骨折,因此老年人患此病的比例较高。对于中青年患者而言,通常由于遭受较大的暴力所致[1]。股骨颈骨折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都十分高,并且逐渐成为导致老年人生活水平降低或死亡的主要威胁,因此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以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自2010年开始笔者所在医院采用舒适护理法为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3年9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术前为患者检测焦虑HAMA评分、VAS评分以及心率等情况。护理组患者中,男36例,女51例,年龄31~73岁,平均(53.7±4.8)岁;对照组患者中,男35例,女52例,年龄30~72岁,平均(53.5±4.89)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HAMA评分、VAS评分、心率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相同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具体如下:(1)病房环境:控制病房的温度及湿度,按时通风换气,保证病房内拥有新鲜空气,光线柔和不刺眼。病房中不宜大声喧哗,保证每位患者由一名家属陪护即可,病房同活动区内应摆放骨科杂志、书刊以及术后康复知识的宣传册,供患者同家属阅读[2]。(2)手术室环境:术前30 min保证手术室内温度在22 ℃~25 ℃,湿度在40%~60%。术前可提高室温至26 ℃。(3)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多与患者交流,从而获得患者的心理需求,耐心向患者说明股骨颈骨折的医学知识、手术以及麻醉所要注意的事项,尤其要讲明术前准备工作同治疗效果的关系,耐心回复患者的各种疑虑。(4)术中心理护理:用温柔的话语鼓励安慰患者,麻醉时更是如此,这样可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可适当抚摸患者,多同患者进行眼神交流,可使患者的安全感增强,缓解紧张情绪。(5)术后心理护理:术后将患者安全送回病房,增加查房次数,主动关心患者,在患者完全清醒以后,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让患者说出手术创伤对自身的影响并认真倾听,用更加亲切温柔的态度,给予患者鼓励以及安慰,叮嘱患者及其家属术后的一些注意事项。(6)术前生理护理:饮食指导,为了增强体力,应多吃高蛋白质、粗纤维食品,多食芝麻、核桃及香蕉等,可让肠道得到充分的蠕动,预防便秘效果佳。(7)术中生理护理:为患者实施任何操作应保证快速且轻柔,一些操作可选择在麻醉后实施[3]。(8)术后生理护理:手术完毕后,同医生配合,共同为患者包扎患处,对于患者身上的血迹以及消毒液,可选择使用常温生理盐水进行擦拭,将引流管固定妥善。患者回病房后,为患者实施基础护理,为了缓解局部出血、使患髋部消肿,可将冰袋冷敷于手术切口周围,为疼痛显著的患者应用镇痛剂。对患肢进行按摩或用软枕把患肢垫高,能够促进血液流通、缓解麻木等症状,从而达到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早晚各一次15 min的腹部环形按摩,对便秘的预防十分有效。用温水泡脚,可使胃肠蠕动活跃,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不能让患肢负重,患者不可弯曲,保持平躺睡姿,睡觉时穿防旋鞋,指导患者实施术后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使用HAMA焦虑量表对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评价,不焦虑:小于7分;轻度焦虑:7~23分;中度焦虑:24~29分;重度焦虑:大于29分。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对术后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无痛感:0分;轻度疼痛:1~3分,只有轻微疼痛感;中度疼痛:4~6分,疼痛可以忍受;重度疼痛:7~10分,疼痛无法忍受[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HAMA评分

护理组患者术前1 d、麻醉前、手术结束、术后1 d的焦虑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HAMA评分结果 分

组别 术前1 d 麻醉前 手术开始 术后1 d

护理组(n=87) 20.0±3.2 20.9±3.8 21.6±3.5 18.3±3.0

对照组(n=87) 22.6±6.4 23.8±6.9 24.5±5.8 21.9±3.9

P值 0.041 0.026 0.004 0.002

2.2 术中心率变化、VAS评分结果

护理组患者术中心率变化、VAS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术中心率、VAS评分对比情况

组别 心率(次/min) VAS评分(分)

护理组(n=87) 122.2±4.4 5.4±1.4

对照组(n=87) 158.6±7.1 6.2±1.9

P值 0.000 0.017

3 讨论

因为股骨颈骨折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在行动上多有不便,生活上受到极大影响及限制,并且常伴有褥疮、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使患者苦不堪言[5]。由于股骨颈骨折的患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老年人身体功能较差,病情恢复较慢,因此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以及高效的护理,患者的预后效果便会不容乐观,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组患者各阶段HAMA评分、术中心率变化、术后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为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不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术中心率值,还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从而使患者的治疗过程更加舒心,达到更快更好治愈的目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丹木,杨艳青.预防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1,24(3):1697-1698.

[2]胡建兰,陈瑾,郑孝琴,等.1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股骨颈骨折后急性加重期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8):761-763.

[3]谢小鸣,何春红,陈钱,等.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60-62.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篇(5)

【中图分类号】R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130-02

1 引言

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内骨折中一种较严重的疾病,也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对膝关节的稳定性、 完整性和活动性都有很大的影响。为使患者早日康复,不但与骨折类型、手术方法有关,也与此类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有关,因此加强术后护理也很重要。选取我院2009年4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78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和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后康复护理的方法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4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78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47例,女患者31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81岁,平均年龄43岁。骨折原因:车祸伤33例,高处坠落伤27例,其它18例。开放性骨折29例,闭合性骨折48例;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Ⅰ型20例,Ⅱ型17例,Ⅲ型14例。Ⅳ型11例,Ⅴ型7例,Ⅵ型9例。

2.2 治疗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78例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中尽量恢复胫骨关节面的平整,并根据骨折情况给予坚强内固定,必要时予以植骨。

2 结果

78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最短住院14d,最长住院43d,平均住院22d;骨折愈合时间最短2.5个月,愈合时间最长6个月,平均愈合时间3.4个月;78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中有2例发生皮肤坏死,1例感染,2例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在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措施处理后症状缓解。

3 术后护理

3.1 常规护理:

患者术后6到8小时后可采取低枕平卧,暂禁食、禁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术后第1天可半靠坐起。密切注意患者伤口的血液循环情况,当发现患者伤口有渗血现象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切记注意敷料包扎的松紧度,不可过松或过紧,并密切注意患者伤口周围的皮肤张力、患肢感觉以及运动功能。术后疼痛会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的恢复,在临床中可采取双氯芬酸钠1粒塞肛或曲马多注射液100mg 肌内注射,观察效果。患者长时间卧床有可能导致压疮的产生,因此应在患者的腰下垫小枕,并定时帮助患者按摩受压部位。建议并嘱咐患者多食用高纤维易消化、高蛋白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3.2 心理护理:

心理康复决定肢体功能的康复,应调动起患者积极的心理因素,使患者主动参与机体康复训练。首先应向患者耐心详细地讲解病情,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并对患者宣教明确、有效和积极的疾病预后信息,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在护理的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示范指导,多鼓励患者,使患者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3.3 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

在患者手术完回病房后,将患肢抬高置于功能位,小腿处垫一软枕,膝关节屈曲5度,等患者麻醉消失并清醒后,确定患者可以锻炼时,即指导患者做以下恢复训练,如行踝关节的背伸跖屈、环转足趾的屈伸、股四头肌的收缩的锻炼。每天活动3至4次,每次锻炼时间10至15 min,每次运动限度以患者适宜为准,不可过度锻炼,以免加重患者的病情。应逐渐加大患者的锻炼限度,如第一天初始角度-15-0度,终止角度10-30度(一般以患者能忍受最大角度为宜),时间60 min,2次/d进行锻炼;次日可根据的患者的病情以及使用度适当的加大锻炼限度,活动角度增加10-20度,时间频率不变。第3天后对病情良好且适应的患者加大活动限度,活动角度增加10-20度,以此类推。检查活动是否有效的方法如下:可以把手放在膝关节上方,感觉到髌骨向上随肌肉收缩而移动,也可以用手推动髌骨,如推不动,说明收缩股四头肌方法正确。

3.4 术后中期的功能锻炼:

把患者术后4天到术后2周称之为术后中期,本次研究中在患者的术后中期,采用CPM机被动训练关节活动度并辅以主动功能训练为主要的功能锻炼方式,帮助患者骨的矿物质沉淀,使骨坚固的结合在一起,有利于骨的愈合,同时可避免假骨的形成。减轻疼痛、肿胀,最大限度增加关节活动度。

3.5 术后晚期的功能锻炼:

把患者术后3周以后称之为术后晚期,在此阶段可以逐步加大运动幅度,引导患者在锻炼时提高活动限度到膝关节完全伸直和屈曲60度至90度,对关节僵硬的患者可以辅助理疗促进瘢痕软化,从而缓解膝关节僵硬。术后8-10周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若X线显示骨折线模糊、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可以扶拐在无痛下负重行走,粉碎性骨折和术中行植骨的患者开始负重的时间适当延长1-2个月,直至愈合后再进行练习。术后12-15周且患者经X线证实骨折完全愈合后,可以进行负重训练,但应谨记循序渐进的原则。

4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除及时手术治疗外,良好的康复护理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重要保证。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如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早期功能锻炼、中期功能锻炼、晚期功能锻炼等,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赵晓鸥,郑光新,何宁.骨折内固定对关节功能的影响[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22(12):1051-1052.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篇(6)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0-1546-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骨折多因意外事故造成,无心理准备,当疾病发生后,给病人带来了身心上的痛苦,骨折病人大部分需要手术治疗,有的则要长时间地卧床是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手术病人术后还可能出现感染、下肢静脉栓塞、置换的假体脱位等。因此加强对骨折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是预防并发症,改善病人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病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是高质量健康教育的基础。为了解骨折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及需求程度,各骨折病人客观存在的健康问题,以求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笔者对110例骨折病人就健康教育实施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2006年1月~2007年5月我科住院的骨折病人110例,其中男67例,女43例,年龄20~91岁,平均55.5岁。其中上肢骨折15例(锁骨骨折6例、肱骨干骨折3例 、肱骨外髁颈骨折2例、前臂骨折4例)。下肢骨折88例(股骨颈骨折2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髌骨骨折8例、胫腓骨骨折15例、跟骨骨折5例)。脊柱骨折4例,其它3例。行手术治疗98例。

1.2 调查内容:制定健康教育实施表,内容包括:入院宣教,疾病知识,心理指导、饮食指导、休息与活动、排便指导、手术和检查的相关知识、用药指导、出院指导。

1.3 调查方法:选取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为调查人员,采取访谈式调查法。由护士统一将问卷发给病人,并向病人详细说明健康教育实施表的内容,将每项内容以病人能否复述、解释或理解为标准分为掌握和需求两部分,然后采用统计学资料进行处理。再根据病种、病情,将不同骨折病人客观存在的健康问题归类,以了解不同骨折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需求程度。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问卷110份,有效率100%。

2 结果

2.1 骨折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及需求程度:见图1。

2.2 健康教育内容:(1)医护人员的自我介绍;(2)病区环境及规章制度;(3)疾病知识;(4)心理指导;(5)饮食指导;(6)休息与活动指导;(7)功能锻炼的相关知识;(8)手术与检查的相关知识;(9)出院指导。见图1相应部位。

3 分析

从图1显示: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率也各不相同。病人对手术与检查的相关知识排在首位(需求率91.1%),说明骨折病人特别看重骨折手术的选择和如何做好术前准备,术后预防并发症以及配合检查治疗,提示护理人员应在健康教育中加强这方面的知识宣教。疾病知识的介绍排在第二位(需求率83%),说明病人缺乏有关疾病应具备的知识,这就要求健康教育应以疾病知识教育为切入点开展。功能锻炼方法以及休息与活动指导分别排在第三、四位(需求率81%、78%),病人有强烈的康复欲望,提示护理人员在骨折病人康复期要加强功能锻炼的宣教与指导。心理指导排在第五位(需求率72%),焦虑、烦躁、紧张是病人担心疾病的预后及手术能否成功的普遍心理,加强与病人的心理沟通,是有利于疾病康复的重要条件之一。出院指导占第六位(需求率70%),说明病人虽有早日康复欲望,但无康复的综合知识。从上图看,病区环境及规章制度、医护人员的自我介绍,病人掌握率比较高。饮食指导排在第八位(需求率63%),合理的营养及饮食指导可减少卧床病人便秘的发生,并可提高病人的抵抗力及促使骨折创面早日愈合。

我们初步统计了不同的骨折病人所存在的健康问题,因为所存在的健康问题不同,也会使其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不同:上肢骨折的病人普遍存在着疾病知识缺乏、不会保持正确的、不了解功能锻炼的方法,提示我们在健康教育中应针对这些方面重点施教。下肢骨折的病人以老年人占的比例比较大,出现的健康问题比较多。如适应能力差、有发生畸形愈合的可能,睡眠差、有盲目锻炼的倾向等。有的病人甚至并不知道自己会出现某一方面的健康问题或已经出现了某一方面的健康问题,我们除了对病人主观提出的需求重点施教外,还应对骨折病人客观存在的健康问题加以宣教。脊柱骨折的病人主要存在的健康问题有:肌肉萎缩、发生各种并发症、静脉血栓形成等的可能,这就要求在宣教的同时,根据疾病的特点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指导病人预防。针对疾病,指导病人加强和改善某一方面的健康问题,是关系到病人能否早日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

4 讨论

4.1 掌握病情,有针对性施教: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是住院病人的主要健康教育者,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对疾病知识的需求以及客观存在的健康问题,采取有针对性地健康教育是使病人更有利于康复。很多护士在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了解病情,笼统、片面、广泛地说教,结果病人对自己的情况还是不了解,出现了问题还是不知道如何解决。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在临床工作中应做到:在施教前应认真阅读病人的病历并征求主治医生的意见,结合病人的个性,疾病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行健康教育。

4.2 加强护士专科理论知识、健康教育知识及技能的培训,经过培训的健康教育护士能较大地提高健康教育效果[1]。护士可通过自学、科内组织学习等方式掌握骨科疾病知识,同时学习健康教育方法及程序,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从而全面提高健康教育能力,促进病人“知―会―行”。

采用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护士与病人交谈是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在进行口头讲解时语言要简单通俗,一次讲解的内容不要太多,要使抽象内容变得具体。还可利用文字图片对病人进行讲解,如健康知识宣传小册子、制作专题黑板报等。由于功能康复训练需要有正确的动作指导,所以示范性教育也很重要,如教病人术后如何翻身、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时选择灵活多样的方式,才能使病人更容易掌握疾病知识。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篇(7)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护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8.026

对胸腰椎骨折患者使用后路开放椎弓根螺钉骨折手术治疗在临床应用了较长时间,但是患者的远期疗效不佳,容易出现腰背部僵硬、腰背部疼痛等,患者肌肉功能降低,神经病变[1]。随着临床对微创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我院使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了更好地提高此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水平,我院对护理工作不断学习改进,将改革护理应用到临床中,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过临床确诊,无认知功能障碍,无精神疾病,无精神病家族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23~61岁,平均(40.55±7.15)岁;骨折部位:T116例,L1 6例,L2 2例,T11、122例,T12L14例;骨折AO分型:A型12例,B型6例,C型2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损伤14例,坠落伤6例。试验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24~62岁,平均(40.63±7.74)岁;骨折部位:T114例,L1 4例,L2 2例,T11、12 6例,T12L1 4例;骨折AO分型:A型10例,B型8例,C型2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损伤16例,坠落伤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伤原因、骨折部位及分型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法,包括常规心理护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讲解手术相关知识,及时将患者病情反馈给医师,遵医嘱进行各项治疗性操作,完成手术前的常规准备,手术后给予体位护理和生命体征监护,观察其手术后脊髓神经功能的变化,指导患者康复锻炼[2]。试验组患者使用改革后护理,其包含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以下护理:(1)科室内采用小组授课的方法组织全科室内护士学习相关知识,包括胸腰椎骨折的原理、护理常规、护理重点、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和健康教育知识。同时积极总结在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制定改革措施。(2)提高对围手术期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视程度。我们总结经验发现,胸腰椎骨折患者在手术前后多会伴有较为严重的焦虑程度,且在手术前后焦虑状态的原因不同,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前会担心手术创伤、治疗效果,而在手术后则主要担心康复效果和经济费用。因此护士在围手术期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要有所侧重,手术前重点教会患者如何放松心情,并利用我们成功的案例为患者树立信心,讲解相关微创手术的优点,强调手术中的无痛和微创理念。而在手术后则要加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让患者能积极地进行康复锻炼,多关心多爱护,并帮助患者寻找社会支持的方法,如医疗保险报销措施等[3]。(3)重视手术前后的功能训练。手术前功能训练包括让患者采用俯卧位并保持腰部过伸,时间从少到多,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并指导患者在创伤时如何大小便。而在手术后6 h内,我们采用平卧位与侧卧位交替的方法,护士协助患者自行翻身,每2 h翻身1次[4],并观察受压部位,防止发生压疮。术后在患者双下肢可以自主活动后,叮嘱并监督患者做髋关节、膝关节的屈曲,活动踝关节,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痉挛。对不能自主活动的患者,护士要为其按摩。我们不但要求护士有充分的康复训练讲解能力、演示能力,同时还要求护士作为一名监督者,监督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认识。

1.3观察指标(1)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和矢状位指数,用于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2)采用国际通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程度,该量表由20个条目组成,自评者评定结束后将20个条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再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即为标准分,SAS标准分分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3)使用打分制由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打分,10分为最高分,0分为最低分,患者在0~10分选择一个数字表示自己的满意度[5]。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是我院新的手术措施,这种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6],从开展以来受到了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好评。有效积极的护理干预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的关键。

在临床护理干预过程中,给予患者改革后的护理,即一般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上寻找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并及时改革。首先,我们通过小组授课的方法让每位护士了解到手术相关知识,并掌握护理要点,以保证每位患者均能够得到专业的全面护理。其次,我们针对心理护理进行了改革,高度重视心理作用,用多种方法并针对患者围手术期不同心理状态给予心理干预,消除了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者用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临床治疗,且有足够的信心战胜疾病[7]。第三,康复训练中护士改变了以往的传授知识、协助训练的角色,同时作为一名监督者,可以更好地监督患者的康复训练,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和患者对康复训练的重视程度,保证了训练效果。

综上所述,使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的效果较好,使用改革后护理不但能够保证治疗效果,还可以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由于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在我院开展例数较少,因此我们的临床护理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吴润莉,张万玲,陈丹.1例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11):494-495.

[2]金梅,梁梅林.50例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36):119-120.

[3]窦红梅,张文捷,赵春明,等.腰椎微创融合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5):138-139.

[4]杨玲,秦放,万伟,等.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34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4):47-48.

[5]杜顺杰.微创与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比较[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2:5.

[6]刘涛.一种新型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设计及基础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1:10.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篇(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下肢骨折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见于髋部及膝部手术后,据报道骨科术后DVT发生率为10%-63%[1],如不能及时治疗,可导致下肢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或致残,严重时可引起相应组织器官功能障碍。2012年1-12月我科收治髌骨骨折31例,其中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1例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19-89岁,平均年龄54岁,手术30例,手术采取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术,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

2预防及护理

2.1健康教育对髌骨骨折的患者讲解术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预后,讲解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危险因素及后果,提高患者的认识,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同时讲解DVT的常见临床症状和体征,说明早期活动的意义及重要性,让患者掌握相关的预防知识,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2.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消极悲观情绪,提高患者对术后抗血栓预防性治疗的依从性。

2.3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低脂粗纤维素饮食,每日饮水量>2000ml,保持大便通畅,以减少用力排便腹压增高而致的下肢静脉回流受阻,禁烟酒,减少香烟中尼古丁对血管收缩的刺激,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2]。

2.4护理急性期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患者抬高20-30cm,以利静脉回流,术后抬高患肢,注意避免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3]。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诱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2.5患肢的观察密切观察患肢皮肤的颜色、温度、足背动脉的搏动、毛细血管的充盈度,患肢的肿胀疼痛情况,每日测量周径并记录,测量方法采用以髌骨上缘以上15cm处,或髌骨下缘以下10cm处测量周径,并与健侧对比。当患肢肿胀疼痛持续不缓解或逐渐加重,小腿肌肉饱满紧韧明显,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皮温升高者,应考虑DVT[4]。须及时给予处理。

2.6患肢的功能锻炼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即鼓励患者作主动或被动的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踝关节的屈伸运动,其方法是让患者绷紧大腿肌肉5-10s后放松,再绷紧再放松,如此循环往复,20-30分钟/次,3次/日,患者可自行安排时间锻炼,同时给予患肢被动的向心性按摩。早期活动可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血流淤滞,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2.7减轻疼痛疼痛是患者应激反应的一个重要表现,应激状态下免疫功能有所下降,凝血功能异常,易致血栓形成,不利于活动[5]。可遵医嘱使用止痛剂或术后给予镇痛泵,减轻患者的疼痛。

2.8药物预防对于高危人群如中老年患者,体现肥胖及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可根据病情给予注射用低分子肝素钙(立迈青)抗凝治疗,使用前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及出凝血功能,无凝血功能障碍者使用。使用方法为低分子肝素钙5000抗xa国际单位,每日一次皮下注射,疗程为10-14d,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皮肤黏膜、牙龈、注射部位有无出血,如有出血倾向,及时调整用量。

3结果

31例髌骨骨折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30例患者顺利治愈出院,其中一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术后第9天发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经活血抗凝治疗后血栓消散,病情好转出院。

4讨论

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即静脉血流滞缓,静脉血管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尤其是在血流缓慢和高凝状态才可能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6]。骨折患者术后需长时间卧床,静脉回流缓慢,出血或创伤使血凝固因子增加,易发生血栓,因此,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下肢骨折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危险的并发症。临床上对髌骨骨折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重视程度不及其他的下肢骨折,因此对髌骨骨折患者术后加强健康宣教,饮食指导,患肢积极有效的功能锻炼,药物预防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能有效防治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易绪英,张忠梅,何敏,等.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J].长江大学学报,2010,7(1):159.

[2]龚玲丽,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12):114.

[3]宋金兰,高小雁.实用骨科护理及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570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篇(9)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348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髋部骨折已成为临床常见病。老年人骨质疏松脆弱,反应及应急能力差,行走时易摔倒,轻微外伤即可致髋骨骨折。目前,手术仍是有效的治疗手段,由于老年人多伴有其他疾病,机体脏器功能低下,手术的危险性高,术后并发症多。2005年4月~2010年4月对56例髋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进行针对性地康复训练,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6例,男22例,女34例,年龄62~88岁,平均73岁。粗隆间骨折12例,股骨颈骨折2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8例。伴有冠心病13例,高血压17例,糖尿病10例,同时有2种疾病12例。

围手术期康复训练

⑴术前护理:①老年人病后对新环境感到陌生,甚至因自己的生活习惯受干扰而感到烦躁不安,对功能锻炼的意义认识不足,不配合治疗。护士应对患者热情周到,使之尽快熟悉和适应新环境并耐心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打消思想顾虑,使之能够克服困难主动进行锻炼。②术前需要行皮牵引,牵引时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注意观察牵引的方向、大小、牵引绳有无受压,牵引绳是否过长,牵引锤是否触地等。在保持有效牵引的同时,全身除禁止活动的部位外都应不断活动,如扩胸运动、深呼吸、抬高躯干、健康肢体关节运动等,以改善肺功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保持肌肉、关节活力,防止发生肺部感染、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质疏松等并发症。对合并心率失常、高血压者训练前监测生命体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每次运动后再监测生命体征。对感觉反应比较迟钝者,护士要热情耐心、态度和蔼,多示范、多协助、多指导、多重复、多纠正,监督其完成每项运动。

⑵术后护理:①术后第1天实施康复训练计划。术后搬动患者时要小心托起臀部,嘱患者取平卧位注意合适,保持患肢于外展中立位避免外旋,患肢穿丁字鞋,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可行患肢足趾伸屈、踝关节背伸、跖屈和旋转运动,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指导家属给患者做下肢肌肉的按摩,每天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②术后第2天,病情稳定,可抬高床头,鼓励并协助患者逐步增加卧位的高度,延长卧位的时间;从疼痛感觉最小的股四头肌开始锻炼,做等长收缩,窝处放一软枕,伸展下肢,绷紧皮肤,先做健侧,再做患侧。③术后第3天,鼓励患者行患肢股四头肌收缩运动、抬高臀部运动,直腿抬高和扩胸运动,运动量从术前量开始逐渐每3天增加1次,每次增加5~10回为宜。④何时负重及负重进度是髋部骨折患者康复期面临的问题:术后应继续卧床3个月左右,复查X线视骨折愈合情况决定是否负重锻炼。骨折未愈合时严禁负重,过早负重会影响骨折愈合,甚至造成股骨头坏死。需扶拐,应教会患者如何使用拐杖并给予保护,以防跌倒,待适应下地行走后再逐渐负重。

结 果

本组患者56例,经皮肤牵引及实施髋部骨折手术治疗后,经过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恢复良好,无发生伤口感染和髋关节畸形等并发症,56例患者均康复出院。

讨 论

骨折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尽早、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护理是骨折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复护理训练安全有效、科学合理,康复训练开始的越早功能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大,预后也就越好。患者只要具备生命体征平稳,无特殊不适应就可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训练。

参考文献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篇(10)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配合优良率及术后康复速度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老年下肢骨折接受手术和术后的康复。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下肢骨折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47-02

老年人因髋部的肌群出现退行性病变和多由骨质疏松等,常在受到外界轻微的撞击力后,自行跌倒或下肢进行急速扭转时,导致下肢骨折,因而需采取手术治疗[1]。现我院采用护理干预手段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采取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干预组2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62-86岁,平均年龄(71.4±3.7)岁。其中10例股骨颈骨折,5例股骨骨折,7例股骨髁和胫骨平台的骨折,14例胫骨干骨折,4例踝关节骨折。17例属于开放性骨折,23例属于闭合性骨折。两组在性别、年龄和骨折类型等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骨科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按照下肢骨折术后的一般护理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2周。具体方法如下:

1.2.1心理护理。当术中患者被接到手术室时,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和情绪变化进行心理的疏导,帮助患者增强自信心,帮助患者消除恐惧的心理,恰当与患者进行交谈,分散其忧虑和紧张因素,给老年患者予安慰和鼓励,告之患者该如何配合麻醉师施行术前麻醉,增加其对麻醉的成功信心[2],提高对自身疾病和治疗方法的认识。在手术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及时预测将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尽量取得老年患者的配合,特别是在手术最关键的时刻时,更应该积极鼓励患者,帮助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手术,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待老年患者清醒后告之手术已经成功完成,让老年患者放心,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这有利于帮助术后伤口的愈合,促进康复。

1.2.2的护理。术后抬患肢高20~30度,避免肢体受压,特别是腘窝处,以促进患肢消退肿胀,并定时翻身,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并垫以海绵垫,足底和骶尾部垫以气圈。协助患者尽早进行下床活动,施展下肢功能锻炼。

1.2.3饮食指导。麻醉清醒后或术后6小时便可进食,饮食以低脂、高蛋白、高纤维和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摄入水,每日要多于2500ml,禁烟酒,忌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的通畅。

1.2.4并发症如压疮的护理。因患者术后长期卧床,加上疼痛,不愿意定时更换,故易发生压疮。在护理中,应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干燥,并避免患者的衣服和被褥污染、潮湿。协助患者每2小时翻1次身,并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对于身体极虚的患者,可用软垫或海绵放在骶尾等好发的部位,以防发生压疮。

1.2.5肺部护理。常鼓励老年患者做深呼吸运动,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必要时拍背协助患者排出呼吸道内的分泌物,防止分泌物淤积于肺内,如果是冬天时需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的感染。

1.2.6康复护理。鼓励患者积极进行康复期的功能锻炼,及早开始,尽可能活动除患肢外的其他部位,特别是加强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以加强大腿肌肉的肌力,为下一步活动做准备,练习抬腿及床上活动,1到2个星期后,下肢肌力恢复了,即可双拐辅助下地行走,但要保证患肢不负重,且须有旁人保护,以防跌倒再发骨折。

1.2.7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老年患者的心肌功能本就相对较差,在受到手术打击后,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因此应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严密检测,注意患者情绪波动,及时给予适当的护理措施。

1.3评价标准。以自拟评价标准评价两组患者术中配合情况(优、良、差)及术后康复(完全康复)时间。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中配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曾炳芳等[3]把下肢骨折分为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髌骨骨折和足部骨折。而老年骨折则常以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间骨折为多见。老年的骨折多因骨质疏松引起,骨量的丢失和骨组织结构的破坏,使得骨骼的脆性增加,诱发各种类型的骨折。骨折后得老年患者的自主活动能力将会失去,严重损害了老年患者的健康。

老年骨折的心理特点分析,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器官功能开始衰退,尤其是大脑功能出现退行性变化,造成老年人反应迟钝、思维能力不敏捷,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和对环境适应能力削弱。而老年患者的情绪和情感特征会随着年龄增长有所提高[4],使得在一定社会因素和经济情况等的影响下,使老年患者出现一系列比年轻人更剧烈的心理变化和特征,而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手术疗效,故需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的护理。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趋势,WHO把年龄大于60岁人群划分为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7%,而在老年人的骨折中,下肢的骨折发生率占70%[5]。本文通过对20例老年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护理,每个环节安慰关心鼓励患者,消除老年患者对手术室的护理人员的陌生感,在使老年患者在术中积极配合、促进术后的康复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干预组的患者术中手术进行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康复快,说明了护理干预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起到了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执行。

参考文献

[1]陈丹琼,谭晓珍,朱肖奇等.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1):32-33

[2]刘新英,李红英.护理干预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9):31-32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篇(1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29-01

上肢骨折属临床常见骨科疾病,手术是治疗此类患者的首选疗法[1]。然而,手术不仅是一种治疗手段,也是一种强烈的生理应激(创伤大、可累及神经、术后多伴显著疼痛)及心理应激(可引起紧张、恐惧、焦虑情绪),严重影响患者身心舒适度及康复进程。如何减低患者应激水平、增进患者生理及心理舒适度是上肢骨折术后患者亟待解决的重要护理问题。本研究中,对比常规护理及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入院顺序将2006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上肢骨折手术患者编号,然后应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75例及试验组75例。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上肢骨折,且接受手术治疗;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脑、心、脾、肾、肝等重要脏器损伤者;合并意识障碍者;妊娠、哺乳女性。对照组,男48例,女27例;年龄18-69岁,平均(36.58±3.76)岁;骨折部位:6例锁骨骨折,29例肱骨骨折,24例桡骨骨折,16例尺骨骨折。试验组,男50例,女25例;年龄18-71岁,平均(36.29±3.83)岁;骨折部位:7例锁骨骨折,30例肱骨骨折,21例桡骨骨折,17例尺骨骨折。经比较,两组患者骨折部位、年龄分布及性别构成等一般性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配合施以常规护理,如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严密监测患者患肢感觉、皮温,加强观察患者切口有无出血及渗出,保持病室整洁、干净、温湿度适宜,加强基础护理、用药护理等。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施以舒适护理,主要内容如下。(1)舒适护理。术后,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者健侧卧位,嘱患者避免压迫、撞击患肢,应用软枕抬高患肢(站立位时应用前臂吊带使患肢处于屈肘位),以促进淋巴及静脉回流。(2)心理舒适护理。护士应主动、热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尽量满足患者合理要求,指导患者通过放松训练、观看喜剧等方法进行自我情绪调节。此外,护士应关心患者心理及生理感受,鼓励家属陪伴以满足患者被关爱、被重视的心理需求;介绍患者康复情况及预后情况以增进患者恢复健康的信念。(3)疼痛护理。触觉分散法:在患者患肢肿胀部位涂以活络油或者石蜡油,轻轻按揉,20-30min/次,2次/d,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宜。皮肤刺激法:术后24h内,指导患者家属冷敷患肢(避开敷料及关节部位),2次/d,30min/次;术后24h,指导患者家属热敷患肢(温度以50-60℃为宜),2次/d,30min/次。

1.3 观察指标

术后24h及48h,比较两组疼痛评分(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得分范围0-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2]);出院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应用我院自制满意度评价表测评患者满意度,得分范围10-100分,满意:80-100分;较满意:60-79分;不满意:不足60分。满意度=较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以均值±标准差及百分比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分别应用t检验、χ2检验,P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疼痛评分情况

术后24h,试验组疼痛评分为(3.01±0.7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11±0.99)分(t=7.521,P=0.000);术后48h,试验组疼痛评分为(2.44±0.68)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3.16±0.84)分(t=5.770,P=0.000)。

2.2 对比两组满意度情况

出院时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发现:试验组不满意3例,较满意24例,满意48例,护理满意度达96.00%(72/75);对照组不满意10例,较满意36例,满意29例,护理满意度为86.67%(65/75);试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127,P=0.042)。

3 讨论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理过程,不仅可加重患者生理及心理负担,还可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在上肢骨折患者术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举措缓解疼痛,具有重要临床意义[3]。

骨折术后外科伤口及创伤持续刺激神经末梢,可促进5-羟色胺、组胺、乳酸等致痛物质的释放,引发剧烈疼痛;剧烈疼痛及紧张、焦虑情绪又可促进儿茶酚胺等活性物质及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加剧疼痛,形成恶性循环。可见,若想有效控制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需从生理及心理两方面入手进行护理干预。

本研究中,接受舒适护理的试验组术后24h及48h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在上肢骨折患者术后施以舒适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