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骨折的急救护理措施大全11篇

时间:2023-10-25 10:48:28

骨折的急救护理措施

骨折的急救护理措施篇(1)

在临床上,多发性开放性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1]。近年来,随着交通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发生骨折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并且向严重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多发性开放性骨折患者最多。由于这种形式的创伤比较严重,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手术抢救治疗,一旦在手术室急救中出现延误,则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为此,我院对此次所收治的手术室急救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取得显著呈现,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此次研究和急救以及护理的50例多发性开放性骨折患者,均为我院在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对患者采用CT或者X线检查,确诊为多发性开放性骨折。患者没有出现凝血或者造血功能障碍,患者不是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试验组(25):其中男性为13例,女性为12例;年龄在18-69岁之间,平均为(44.0±1.0)岁。对照组(25):其中男性为14例,女性为11例;年龄在19-70岁之间,平均为(46.5±1.5)岁。对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在手术室急救中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

1.2.2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和急救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系统化急救等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成立相关的系统化流程护理小组,对之前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漏洞和隐患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制定相关的手术室急救流程。对手术室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熟练度。

在患者住院之后,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查,然后由组长迅速做出初步判断,并选择合适的支持措施和急救方法[2]。此外,在移位时要注意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保护。对患者的呼吸道情况进行检查,并且进行吸痰和辅助呼吸等护理。在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建立相关的紧急气道,保障患者呼吸道的通畅。要快速建立起静脉通道,对发生休克的患者要立即进行纠正,同时对患者的出血点进行及时的排查,并进行处理。此外,还需要对患者较为隐秘的潜在出血点进行检查,同时组长要指导护理人员进行包扎等,并将心电监护仪开启监护[3]。

在手术室中急救过程中,组长要站在患者的头部位置,同时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并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相关护理等。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要及时与医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办公室的护理人员要及时与其他相关科室进行交流和沟通,保障患者的检查结果能够及时地传递到所需科室。

1.3观察指标对整个手术室急救过程中术前准备和完成基本支持以及护士交接时间等进行统计和分析。

1.4统计学处理此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X2或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对两组术前准备和护送交接以及完成基本支持时间等方面,试验组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临床上,多发性开放性骨折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骨折症状,其具有非常高的发病几率和致死以及致残率[4]。这种疾病的患者病情十分危险,常常会出现休克和外伤等较为严重的症状。如果不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控制,则很容易会导致患者发生严重性的代谢功能失调以及生理功能紊乱等情况,进而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需要对患者的早期症状进行及时控制,并且要将患者的危重情况进行缓解,同时还需要稳定患者的内部缓解,避免对患者的内部器官组织造成一些不可逆转的伤害。对患者一般采取积极复苏和紧急处理以及有效止血等处理,能够有效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以往的护理工作中都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以及操作不规范等情况,进而导致出现手术室急救紊乱的情况,同时还会出现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在手术室急救中,对患者采用系统化流程护理,其主要是按照先后顺序和事件的重要性来实施,进而能够做到有条理和有计划的进行操作。在护理中,成立相关的流程护理小组,将所有的医护人员集中在一个统一的规划内,最终形成以患者为服务中心,达到最终的抢救目的[5]。在实施急救流程化护理小组之后,能够使得护理人员之间和医护之间以及各个科室之间的协调性提高,缩短了各个流程的时间,赢得抢救的时间[6]。同时护士长可以根据护理期间出现的问题,以及流程方案实施者、患者的反馈,对流程方案进行重新评估并逐渐将其完善,这是一个动态的前进过程,可以将急救护理质量不断的进行提升[7]。经过此次的研究表明,对两组术前准备和护送交接以及完成基本支持时间等方面,试验组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在对多发性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室急救时,对患者实施系统化流程干预,有效地缩短各个流程的时间,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进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值得在临床手术室急救护理中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家文.舒适护理在多发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6:123-125.

[2]刘华.多发性骨折伴休克患者病房的急救护理管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1:304.

[3]王雪梅.多发性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03:37-38.

[4]俞海萍.成骨不全致多发性骨折1例外籍患者多元文化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26:119-120.

骨折的急救护理措施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2月以急诊方式入院治疗的80例多发性骨折患者,采用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7.8±6.9)岁;2处骨折患者21例,3处骨折患者12例,4处骨折患者7例;其中交通事故致伤23例,高处坠落致伤8例,压砸伤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58.5±7.0)岁;2处骨折患者20例,3处骨折患者14例,4处骨折患者6例;其中交通事故致伤24例,高处坠落致伤9例,压砸伤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在立项前上报并经过了伦理委员会的同意和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诊救治和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化急诊救治和护理措施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系统化急诊救治处理

①首先观察患者意识情况、受伤部位和出血情况。在此基础上立即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及时遵医嘱进行输液和输出处理,保证患者的血容量。②帮助患者将头偏向一侧,检查患者是否有呼吸道分泌物,并及时给予清除,保证呼吸道通畅。同时给予吸氧治疗,并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情况,考虑是否实施气管插管。③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急救处理,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首先给予积极地加压止血处理,对于四肢出血患者则使用止血带进行暂时性的止血处理,对于存在大面积创伤患者使用纱布进行包扎加压止血,并将患者的患肢抬高。④妥善止血之后,对患者的骨折处进行加固,避免发生位移造成紧急救治搬动过程中损伤到血管、神经、软组织和内脏器官等。

1.2.2系统化护理干预

①护理人员接到患者之后,立即松开患者衣领,使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保持呼吸通畅和供养良好,并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②做好患者的输液和输血工作,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尿量等情况,协助医生做好不同骨折类型患者的止血工作。③对于颅脑或胸腔发生骨折的患者,处理过程中要格外注意,首先确保骨折不会对患者大脑或内脏产生损伤,对于肢体骨折的患者要进行妥善固定,避免进一步引起其他部位损伤。④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做好手术准备,协助患者进行各项常规检查,并做好手术过程中所使用的药物皮试,做好备皮备血工作。⑤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多发性骨折患者由于发病突然,加之病情较重,患者会出现较为剧烈的疼痛感,突然之间会导致患者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而表现为紧张、恐惧、焦虑、躁动等情绪。因此,急诊护理人员不仅要关注患者的生理护理,同时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并给予及时的安慰和鼓励,告知患者病情情况,并简单介绍治疗流程,安慰患者的不安情绪。同时告知患者临床治疗技术的先进性,让患者不要担心;使患者明白积极地配合临床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救治效果。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诊救治效果,治愈:患者救治后6个月内多发骨折患处愈合,且康复出院;好转:患者救治后6个月内存活,部分骨折患处愈合,但存在并发症、后遗症;无效:患者救治后6个月内多发骨折患处愈合不良,且存在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后遗症而致残或致死[4]。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者的院内急诊救治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急诊救治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愈27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急救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治愈10例,好转15例,无效15例,急救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患者急救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院内急诊救治时间比较

骨折的急救护理措施篇(3)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9例,其中男16例,女3例,年龄17~65岁,以骨盆骨折、股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及脏器挤压伤多见。致病原因:交通事故14例,摔伤5例;结果治愈16例,死亡3例。

2 急救护理措施

2.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患者进入病区后迅速判断病情,给予监护仪监护心电、呼吸和血压,同时观察患者的神志、皮肤色泽和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对开放性大出血和腹腔脏器大出血的患者,在做好抗休克的同时积极进行术前准备。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状况 多发骨折患者合并创伤性休克,肺部血流量降低可引起肺微血管阻塞造成肺功能不全,氧分压下降,呼吸性碱中毒。无论患者病情轻重均应及时给予鼻导管氧气吸入提高血氧含量,轻度休克予2~4L/min,中、重度休克者5L/min,同时采取一切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备好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包以备急用。

2.3 积极抗休克

2.3.1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根据病情及血压情况建立2~3路静脉通路。快速输入生理盐水、聚明胶肽、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及适量的右旋糖酐注射液补充血容量。交叉配血,输入血浆及全血或悬浮少量白细胞红细胞补充失血量。应用止血药物及血管活性药物。在快速输液时根据患者的血压、脉搏、尿量进行调节,警惕出现肺水肿和心力衰竭。

2.3.2 止血 多发骨折患者进入病区后观察开放性损伤程度,有无采取止血措施。对开放性伤口失血较多者,协助医生给予妥善处理,固定肢体,必要时使用气压止血带止血,记录使用时间。

2.3.3 体位 休克早期,头部垫薄枕,利于呼吸。严重休克者去枕平卧,头和腿抬高30°交替使用,减少不必要的搬动。

2.4 留置尿管观察尿量 观察肾脏灌注情况及有无尿道损伤,必要时留置尿管,观察尿量、尿液的性质,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发生并发症。

2.5 心理护理 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时应注意人文关怀,做好心理护理。尤其对于一些肢体伤残或高位截瘫的患者担心残疾,烦躁、恐惧不安、拒绝治疗。给抢救增加难度,对这类患者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配合治疗,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3 体会

通过对19例多发骨折合并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笔者认识到:

3.1 要有预见性 多发骨折合并休克患者病情变化快,参与抢救的护士不能被动的执行医嘱,应主动的评估伤情、动态变化,采取急救措施,控制病情,纠正休克。

骨折的急救护理措施篇(4)

一、组织机构

由公司成立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各项目部相应成立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小组,并根据人员进出随时调整。在日常施工中,各应急工作小组应广泛开展相关的知识培训,发生安全事故后,应及时汇报公司领导小组并及时组织有效、有序的救援工作。

二、伤害事故的应急抢救方法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危险因素的影响,会可能发生一些人员伤害事故。遇有伤害事故时,必须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否则就会使事故扩大、造成严重后果。

1、创伤止血救护

出血常见于割伤、刺伤、物体打击和辗伤等。如伤者一次出血量达全身血量的1/3以上时,生命就有危险。因此,及时止血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遇有这类创伤时不要惊慌,可用毛巾、纱布、工作服等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如果创伤部位有异物并不在重要器官附近,可以拔出异物,处理好伤口。如无把握就不要随便将异物拔掉,应立即送医院,经医生检查,确定未伤及内脏及较大血管时,再拔出异物,以免发生大出血措手不及。

2、烧伤急救处理

在生产过程中有时会受到一些明火、高温物体烧烫伤害。严重的烧伤会破坏身体防病的重要屏障,血浆液体迅速外渗,血液浓缩,体内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产生难以抑制的疼痛。这时伤员很容易发生休克,危及生命。所以烧伤的紧急救护不能延迟、要在现场立即进行。基本原则是:消灭热源、灭火、自救互救。烧伤发生时,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冲洗,或伤员自己侵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烧伤面积进一步扩大。

衣服火着时应立即脱去,用水浇灭或就地躺下,滚压灭火。冬天身穿棉衣时,有时明火熄灭,暗火仍燃,衣服如有冒烟现象应立即脱下或剪去,以免继续烧伤。身上起火不可惊慌奔跑,以免风助火旺,也不要站立呼叫,免得造成呼吸道烧伤。

烧伤经过初步处理后,要及时将伤员送往就近医院进一步治疗。

3、吸入毒气急救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超过允许浓度时,均能使人吸入后中毒。

如发现有人中毒昏迷后,救护者千万不要冒然进入现场施救,否则会导致多人中毒的严重后果。遇有此种情况,救护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首先对中毒区进行通风,待有害气体降到允许浓度时,方可进入现场抢救。救护者施救时切记,一定要戴上防毒面具。将中毒者抬至空气新鲜的地点后,立即通知救护车送医院救治。

4、触电急救

遇有触电者施救人员首先切断电源,若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在未切断电源之前,救护者切不可用手拉触电者,也不能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挑电线。把触电者抬至安全地点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其具体方法如下:

(1)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方法是把触电者放置仰卧状态,救护者一手将伤员下颌向上、向后托起,使伤员头尽量向后仰,以保持呼吸畅通。另一手将伤员鼻孔捏紧,此时救护者先深吸口气,对准伤员口部用力吹气。吹完气后嘴离开,捏鼻手放松,如此反复实施。

如吹气时伤员胸臂上举,吹气停止后伤员鼻口有气流呼出,表示有效。每分钟吹气16次左右,直至伤员自主呼吸为止。

(2)心脏按压术。方法是将触电者仰卧于平地上,救护人将双手重叠,将掌根放在伤员胸骨下l/3部位,两臂伸直,肘关节不得弯曲,凭借救护者体重将力传至臂掌,并有节奏性冲击按压,使胸骨下陷3~4cm。每次按压后随即放松,往复循环,直至伤员自主呼吸为止。

5、手外伤急救

在工作中发生手外伤时,首先采取止血包扎措施。如有断手、断肢应立即拾起,把断手用干净的手绢、毛巾、布片包好,放在没有裂缝的塑料袋或胶皮带内,袋口扎紧。然后在口袋周围放冰块雪糕等降温。做完上述处理后,施救人员立即随伤员把断肢迅速送医院,让医生进行断肢再植手术。切记千万不要在断肢上涂碘酒、酒精或其他消毒液。这样会使组织细胞变质,造成不能再植的严重后果。

6、骨折急救

骨骼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完全或不完全断裂时叫做骨折。按照骨折端是否与外相通,骨折分为两大类:即闭合性骨折与开放性骨折。前者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后者骨折端与外界相通,从受伤的程度来说,开放性骨折一般伤情比较严重。遇有骨折类伤害,应做好紧急处理后,再送医院抢救。

为了使伤员在运送途中安全,防止断骨刺伤周围的神经和血管组织,加重伤员痛苦,对骨折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尽量不让骨折肢体活动。因此,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及时、正确的对骨折做好临时固定、临时固定应注意以下事项:

(1)如有开放性伤口和出血,应先止血和包扎伤口,再进行骨折固定。

(2)不要把刺出的断骨送回伤口,以免感染和刺破血管和神经。

(3)固定动作要轻快,最好不要随意移动伤肢或翻动伤员,以免加重损伤,增加疼痛。

(4)夹板或简便材料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要用棉花或代替品垫好,以防局部受压。

(5)搬运时要轻、稳、快,避免震荡,并随时注意伤者的病情变化。没有担架时,可利用门板、椅子、梯子等制作简单担架运送。

7、眼睛受伤急救

发生眼伤后,可做如下急救处理:

(1)轻度眼伤如眼进异物,可叫现场同伴翻开眼皮用干净手绢、纱布将异物拨出。如眼中溅进化学物质,要及时用水冲洗。

(2)严重眼伤时,可让伤者仰躺,施救者设法支撑其头部,并尽可能使其保持静止不动,千万不要试图拔出插入眼中的异物。

(3)见到眼球鼓出或从眼球脱出的东西,不可把它推回眼内,这样做十分危险,可能会把能恢复的伤眼弄坏。

(4)立即用消毒纱布盖上,如没有纱布可用刚洗过的新毛巾覆盖伤眼,再缠上布条,缠时不可用力,以不压及伤眼为原则。

骨折的急救护理措施篇(5)

引言:下肢创伤是骨科常见病症,创伤后如不及时实施急救治疗,将会造成创伤部位发生严重反应性水肿、局部内出血等引发血液循环障碍和肿胀带来后遗症甚至引发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未来生活质量。所以,对于骨科下肢创伤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急救措施是减少致残率保障其顺利康复的关键,为分析骨科下肢创伤患者的临床急救措施与急救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急救治疗的骨科下肢创伤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一般材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急救治疗的骨科下肢创伤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研究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符合骨科下肢创伤诊断标准,且同意参与研究。6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15-68岁,平均年龄(40.3±5.7)岁,下肢创伤原因为交通伤、意外伤和坠落伤等,创伤类型主要为骨折,部位包括胫腓骨骨折、股骨骨折、粉碎骨折等,开放损伤程度(Gustilo-Anderson分类)均为Ⅲ度,入院至急救时间为20min-2h,平均(0.6±0.3)h,损伤类型主要以动脉损伤、静脉损伤和血管损伤为主。

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立即实施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第一步:首先进行伤情评估。针对入院后患者具体情况迅速在最短时间对其伤情严重程度、伤情类型进行评价,结合现场观察和患者问询情况确定初步治疗方向,检查患者身体状态,以ABBCS法为指导进行检查操作,探查气管堵塞情况、体表出血情况,呼吸频率和呼吸力度变化,测量脉搏、血压情况,观察末梢血运,询问、观察其反应和知觉。针对检查结果进行初步评估,结合现场勘查情况最终制定初步针对性抢救计划。

急救措施第二步:确定患者危重部位。针对初步伤情评估结果迅速判断患者伤情危重部位,对该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和细致审视,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创伤部位,为后续治疗的顺利进行争取宝贵时间,避免延误治疗时机或漏诊、误诊等造成严重医疗事故。

急救措施第三步:执行VIPCO急救程序。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保持心脏输出量,建立循环,给予氧气支持。建立两条或以上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纠正患者水电解质失衡和酸碱失衡状况,适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保持循环系统的稳定。体液失衡和酸碱失衡是骨科下肢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关键问题,创伤的发生会致使患者因酸碱物质积累过多造成酸中毒症状,体液流失会造成严重缺水,这些状况甚至会引发休克,严重损害肾功能,所以急救措施中体液补充和调整酸碱平衡是关键的一环。全程监测患者心脏功能,对心率、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变化进行跟踪并观察,随时观察有无心律失常等情况发生,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实施补救措施。比如针对心跳呼吸骤停采用体外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等使其被动进行呼吸和循环,然后应用辅助措施气管插管、呼吸机等继续进行急救,心脏复苏的同时保持静脉通路和扩容治疗,直到体征稳定。对于生命体征逐渐稳定的患者实施CT、B超、X线、MRI检查等,以便更加明确患者伤情,制定更加详细合理的治疗方案。针对需要立即实施手术的患者立即送入手术室进行治疗,并全程跟踪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避免意外的发生。

同时还要对患者加强护理,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经常伴有的恐惧、紧张情绪进行疏导,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和安抚鼓励,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以提升治疗配合度,更好地实施救治。

基础护理: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准备好各类急需药品、仪器和设备(比如监护仪、心电仪、呼吸机、吸氧器、吸痰器等)。对于出现急性大出血休克症状的患者,针对其处于痉挛状态的末梢血管,在肘部静脉、颈内或颈外静脉进行穿刺置管。及时进行止血处理,全面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比如瞳孔、体温、脉搏、呼吸、心率、血压、神经清醒状况、皮肤颜色、末梢血运等,做好保暖和补充体液工作。

置管处理:指导患者适度、适量饮水,尽早排尿。导尿管的设置要做到无菌操作,保持导尿管畅通,防止出现堵塞、逆流和受压扭曲等情况。每日使用碘伏擦洗尿道口和尿道外导管,防止长期留置导尿管影响患者尿道括约肌功能,间断。

二.结果

62例骨科下肢创伤患者通过临床急救措施均得到好转并存活,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控制,顺利度过危险期,抢救成功率100%。62例患者中22例发生创伤性休克,比例35.48%;51例患者经过急救治疗后采取手术治疗,比例82.26%。

三.讨论

骨科下肢创伤是临床骨科患者多发损伤,其受到创伤短时间内将会伴随有创伤性休克、酸中毒、急性肾衰和心律失常等严重损伤,所以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是保障其生命安全的关键,也是减少因创伤性休克而死亡的重要举措。因此,急救期间,要在专业程序指导下,迅速对患者伤情进行初步评估,全面监测、检查其症状和生命体征,细致谨慎的确定其危重部位并及时展开有效救治处理,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纠正酸中毒和体液流失现象,建立静脉通道补充体液,保障其心脏功能的正常,并配合扩充血容量和给氧治疗提升患者耐受,顺利度过危险期。本次研究中对入院患者积极实施急救治疗和护理,使得所有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抢救成功率100%,为有后续手术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骨折下肢创伤患者的临床急救要根据专业程序指导进行,严密观测患者生命体征,把握危重部位,展开急救治疗与护理,以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顺利度过危险期。

【参考文献】

骨折的急救护理措施篇(6)

临床上,骨盆骨折作为临床常见疾病,也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创伤,常常会表现为大出血症状,且患者合并其他的多发伤,病情较为严重,若是处理不当,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或者是其他并发症[1]。据有关的调查报告显示[2]:骨盆骨折患者由于出血导致休克的发生率高达30%以上,因此,如何处理骨盆骨折大出血,降低患者死亡率应该成为临床研究的主要任务。为此,在这里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56例骨盆骨折大出血紧急血管内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告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6例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8岁,其中,男32例,女24例。患者致伤原因:坠落伤16例,车祸伤20例,压砸伤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等方面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与指标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56例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本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一组进行常规处理,一组例行紧急血管内栓塞的急救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处理效果进行系统分析。

1.3紧急血管内栓塞急救护理[3]加强病人的严密监控和治疗,应用移动式C型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紧急血管内栓塞处理,在进行动脉穿刺插管时采用Seldinger法,并以损伤较轻的侧股动脉为主,所用的导管为C管,进行伤重侧髂内动脉造影,密切观察患者血管变化,若是血管有严重的损伤,就会发现有造影外溢,或者是影像中断,从而明确血管的出血现象,这时,加弹簧圈栓塞或者是明胶海绵颗粒进行处理,对侧髂内动脉造影及栓塞。

1.4统计学分析采取SPSS13.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是X2检验,计量资料用χ±s来表示,方法为t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即P

2结果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1.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失血性休克是骨盆骨折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研究发现骨盆骨折患者由于出血导致休克的发生率高达30%以上,因此,如何处理骨盆骨折大出血,降低患者死亡率应该成为临床研究的主要任务。

3.1骨盆骨折急救护理重要性临床上,骨盆骨折作为临床常见疾病,也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创伤,常常会表现为大出血症状,且患者合并其他的多发伤,病情较为严重,若是处理不当,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或者是其他并发症。

3.2骨盆骨折大出血原因经过血管造影证实,患者骨盆骨折大出血主要来源于髂内动脉主干、骨折断面及主要分析血管出血,特别是骨盆骨折处主干动脉及相关的主要分支。患者发生骨盆骨折主要与特定的血管损伤密切相关,临床研究发现骨盆后方所引起的骨折出血最为严重,且病死率较高。

3.3紧急血管内栓塞急救护理临床骨盆骨折患者在进行抢救时,主要包括三种方法,即出血部位填塞、出血血管结扎和选择性血管内栓塞,但是由于前两者无法解决出血血管定位,且易导致局部张力止血效应破坏,因此,血管内栓塞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骨盆骨折出血的首选方法,大量的临床研究也证实,紧急血管内栓塞急救护理也是骨盆骨折患者大出血的一种救命措施[4]。如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1.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为此骨盆骨折大出血紧急血管内栓塞的急救护理,传统的保守治疗和护理方法上比,有诸多优点,一是出血血管定位准确,二是操作方便,不需要牵引点,对患者的创伤和生理干扰小,三是操作时间短,止血效果良好,四是张力止血效益好,能够有效地控制骨盆骨折导致的大出血,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感染率,提升患者疾病治愈率,应该加强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凌冰,陈东民,乔风雷,等.13例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急诊介入治疗[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4):569-571.

骨折的急救护理措施篇(7)

颈胸腰椎骨折大多数由间接暴力引起,是院前急救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外伤性疾病,患者往往伤情较重且复杂,如果急救处理和搬运不当,会损伤脊髓,使患者出现截瘫或死亡[1]。因此,正确的急救和搬运方法是减少患者致残和死亡率的关键。自2011~2012年我们共对45例外伤性颈胸腰椎骨折的患者进行了正确的处理和搬运,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5例(男36例,女9例),年龄15~57岁。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8例,交通事故致伤30例,房屋倒塌7伤例。其中颈椎骨折16例,胸椎骨折7例,腰椎骨折22例。

1.2 临床表现 40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受伤局部疼痛,活动受限,不能起立,翻身困难,损伤部位的棘突有明显压痛。8例颈椎骨折的患者出现头颈痛,活动受限,还有不同程度的眩晕、恶心、呕吐症状。

2 现场急救护理措施

2.1 快速对伤情做出初步评估 到达现场后勿立即搬运患者,首先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状态、受伤部位进行检查,初步判断有无颈胸腰椎骨折,脊髓损伤及其它并发症。对疑是患者按颈胸腰椎骨折处理。

2.2 建立静脉通道 立即给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有出血者应立即止血,以减少血液的流失。对有休克症状的患者应用留置针开通两路静脉通道,快速补液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2.3保持呼吸道通畅 松解患者衣领,避免呼吸道受压,对头面部有血液,泥土,分泌物的要及时清理,以确保呼吸道通畅,避免患者出现窒息和误吸的危险。对颈部损伤的患者打开气道时可使用托下颌法,必要时给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2.4正确搬运患者 用硬担架进行搬运,对颈椎骨折的用颈托固定,有腰椎骨折的用腰部固定带固定后再进行搬运,搬运时,应严防颈部和躯干前屈或扭转,应使脊柱保持伸直。颈椎骨折的患者,应有4人一起搬动,1人专管头部的牵引固定,保持头部与躯干部成直线,其余3人蹲在患者同一侧,2人托躯干,1人托下肢,一起起立,将患者放在硬担架上,固定好患者头部。胸腰椎骨折的患者搬运时应3人同在患者右侧,1人托肩背部,1人托腰臀部,1人抱住患者双下肢,同时起立将患者放在硬担架上。

3 转送途中的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 患者因为突然发生事故,可出现心情紧张,焦虑不安,对病情恐惧等等不良心理反应,此时应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患者的病情及一些注意事项,给患者安慰,鼓励患者,消除其紧张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3.2转送途中的固定 转送过程中对颈椎骨折患者一定要固定好头部,在使用颈托后用头部固定器固定,无头部固定器者可使用沙袋或患者衣服固定患者头部两侧,腰椎骨折者,应使用腰部固定带固定后再多条安全带将患者妥善固定于担架上,注意保持患者脊柱平直和肢置不变,防止在转送过程中车辆颠簸对脊柱造成损伤。

3.3转送途中的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面部表情,肢端有无紫绀等情况,给以予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吸氧。注意观察呼吸,发现有呕吐情况时及时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转送过程中要注意保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讨论

4.1急救人员的要求 急救护理人员应该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急救技术,在现场处理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严格按照护理程序有条不紊的处理患者,认真执行医嘱,避免慌乱情况,以免影响患者病情。

4.2搬运的要求 颈胸腰椎骨折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是脊髓损伤,脊髓是重要的中枢神经系统,脊髓损伤可造成肢体功能麻痹而致残。颈胸腰椎骨折的患者的在搬运过程中,如果搬运方法不正确就会加重脊髓损伤和压迫,引起患者瘫痪和死亡。所以说正确的搬运的方法尤为重要。由于现场的患者家属和群众的急救知识缺乏,可能会采取不正确的搬运方法,导致新的损伤。所以,调度员接到120求救电话时应认真询问,对疑是有颈胸腰椎外伤的患者,应告诉打入电话者不能随意搬动患者,急救人员在出发后到到达现场的过程中要打电话与求助的人员联系,指导周围人员进行简单的急救,并再次强调不要随意搬动患者,如果现场环境危险必须要搬动患者时,应通过电话指导现场人员进行正确的搬运,以免加重损伤。所以,正确的搬运方法和急救措施是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2]。

骨折的急救护理措施篇(8)

随着现代社会工业、交通和建筑业的发展,创伤发病率逐年增高,据统计,近年来创伤占总急诊总人数的40%,多发伤的比例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因此,采取怎样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员地疾苦,降低致残率,减少病死率,为院内抢救打好基础,已成为急诊科面临的重要课题而日益受到急诊科医护们的重视。我院急诊科自2002年5月-2003年10月共出诊抢救各类严重多发伤患者78例,通过采取及时、有效地院前急救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院前救护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78 例,男42 例,女36 例;年龄7~68 岁,致伤原因:挤压伤23例,撞击伤37 例,坠落伤11例,爆炸伤7例;其中,颅脑损伤为主合并其他伤48 例,胸部创伤为主合并其他伤32 例,腹部创伤为主合并其他伤17 例,骨盆骨折合并其他伤6 例, 四肢开放性损伤为主合并其他伤11 例,多发性肋骨骨折并合血气胸8 例,脊柱骨折合并截瘫4 例。

1.2急救方法:本组78例均经现场和途中急救,包扎、止血52 例,建立静脉通路78 例,胸腔闭式引流术2例,骨折外固定25 例,现场气管插管9例,途中密切监护78例。

1.3结果:本组78 例,其中,有效68例,死亡10例。死亡原因:多发伤伤情过于严重及复杂、休克不可逆、多脏器功能衰竭、呼吸及心跳骤停,导致死亡。

1.4讨论

1.4.1快速、准确地进行伤情评估是院前救护成功的先决条件:

1.4.1.1危及生命的伤情评估:对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检查,主要判断有无致命伤,首先要注意伤员的神志、面色、呼吸、血压、脉搏、出血等。

1.4.1.2全身伤情评估:在进行紧急处理后,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应及时进行全身检查,对伤情作出全面估计。

1.4.2关键:迅速、准确、有效的现场救护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1.4.2.1脱离危险环境:抢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应使伤员迅速安全的脱离危险环境,排除可以继续造成伤害的原因。

1.4.2.2呼吸道管理:人体各组织器官中,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能力最低.如果脑的供氧供血完全中断.在8秒一15秒钟就会丧失知觉,6分钟一8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所以保护呼吸道的通畅在抢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4.2.3心跳停止的急救:由于严重创伤,大出血,窒息,急性缺氧和脑干心血管中枢的损害均可致心跳停止,心脏停搏4分钟即可威胁生命。病人可表现为心动微弱。心室纤颤。继而大动脉动摸不到,血压测不到,反射消失,瞳孔扩大.目光呆滞凝视,眼球上转等。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电击除颤,心电监测,可遵医嘱给肾上腺素1 mg,阿托品0.5mg静脉推注,或异丙肾上腺素0.5mg静脉推注.以增加心脏的应缴性。

1.4.2.4处理活动性出血:控制明显的外出血。是减少现场死亡的最重要措施。

最有效的紧急止血法是加压于出血处,压住出血伤口或肢体近端的主要血管,然后在伤口处用敷料加压包扎,并将伤部抬高,以控制出血。慎用止血带,但对出血不止的四肢大血管破裂,则可用橡皮止血带或冲气止血带,须衬以布料。记录上止血带时间,每1-2小时松解1次,每次5-10分钟。解开止血带时不可突然松开,同时应压住出血伤口以防大出血造成休克。

1.4.2.5伤口处理:伤口用无菌敷料覆盖,如无现成的无菌敷料,也可暂时用洁净的布类物品代替以覆盖创面,外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创面中外露的骨折端、肌肉、内脏、脑组织都禁忌回纳入伤口内,以免加重损伤和将污染物带入伤口深部。伤口内异物或血凝块不要随意去除,以免再度发生大出血。

1.4.2.6保存好离断肢体:伤员断离的肢体应用无菌包或干净布包好,外套塑料袋,周围置冰块低温保存,切忌将断离肢体侵泡在任何液体中。断离应随同伤员送往医院,以备再植手术。

1.4.2.7合并骨折的处理:四支骨折多采用夹板固定,颈椎骨折用颈托固定,胸腰椎骨折将病人平卧于硬板床上,尽量减少搬动,肋骨骨折用胸带固定。

1.4.2.8创伤性休克的处理:创伤性休克是由创伤引起疼痛伴有失血、失液、低血容量的一系列综合征。如果不积极有效地治疗,将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实施紧急有效的院前急救, 可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危险因素、挽救生命、减少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为接下来的治疗提供有利条件。 一般选用一条静脉早期合理地扩容[1],在30min内输入液体1000~2000ml,以平衡盐液为主,加适量的低分子右旋糖酐,另外作好输血前的准备。对没有进行有效止血的患者要实行限制性液体复苏;另一条则可及时输入各种抢救药。

1.4.3转运途中的护理:运送力求快速,尽量缩短途中时间,做好了途中救护器材、药品、物品准备,保证途中抢救工作不中断。并及时与科室联系,做好抢救准备。

1.4.3.1伤员体位:伤员在转送途中的体位,我们根据不同的伤情选择,一般创伤伤员取仰卧位;颅脑伤、颌面部位伤应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以防舌后坠或分泌物阻塞呼吸道;胸部伤取半卧位或伤侧向下的低斜坡卧位,减轻呼吸困难;腹部伤取仰卧位,膝下垫高使腹部松驰;休克病人取仰卧中凹位。

1.4.3.2搬运方法:疑有脊髓损伤的病员,采用3-4人一起搬运,保持头部、躯干成直线位置,以放造成继发性脊髓损伤,尤其是颈椎伤可造成突然死亡。

1.4.3.3转送途中注意事项:1)担架运送时,伤员头部在后,下肢在前,以便观察伤员面色、表情、呼吸等病情变化;车速不宜太快应减少颠簸。2)密切观察伤员的神志、瞳孔光反射、生命体征的变化,面色、肢端循环、血压、脉搏,如发现变化应及时处理。并保持输液通畅,留置导尿观察尿量,评估休克状况。

1.4.3.4心理护理:外伤、出血、疼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使伤员受到不良的心理刺激,躯体上的痛苦与心理的恐惧交织在一起,则导致伤员急噪不安,因此,对意识清醒的伤员采取心理疏导,鼓励伤员积极的应付这一刺激,使心理治疗与护理应贯穿在整个急救护理中。

2总结

骨折的急救护理措施篇(9)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9-0109-02

doi:10.14033/ki.cfmr.2016.19.058

多发性骨折是骨科常见的急症,损伤部位多,一般多伴有大动脉损伤、脏器损伤、复合损伤等情况,病情严重复杂,假若抢救不当,随时会有生命危险[1]。因此,及时正确的抢救和积极有效的护理对挽救患者生命十分重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外科对2015年1-12月收治的39例多发性骨折患者积极救治的同时,给予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急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外科救治的39例多发性骨折患者,其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28~69岁,平均(37.28±10.92)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伤23例,高处坠落伤14例,斗殴伤2例;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15例,闭合性骨折24例;受伤部位达2处者17例,3处及以上者22例。

1.2 护理

1.2.1 急诊初步处理 (1)迅速评估病情。多发性骨折患者被送入医院后,急诊护士应迅速接诊,询问患者病史,了解受伤的部位、时间、原因及处理经过。询问病史的同时,立即解开或剪开患者衣裤,检查患者受伤部位,评估损伤程度,观察患者呼吸、心跳,结合患者或家属主诉,初步判断危及患者生命的损伤,立即采取措施紧急处理。(2)呼吸道管理。急诊护士要仔细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将患者头偏向一侧,立即清除口腔、鼻道内的血凝块、分泌物和呕吐物,避免引起窒息。患者多处骨折,失血量大,早期给予持续吸氧,5~6 L/min。对呼吸抑制者立即行气管插管术,呼吸机辅助呼吸。(3)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有效血容量。急诊护士要预见性的快速建立2~3道静脉通道,避免因患者病情变化静脉塌陷无法穿刺。快速补充有效血容量能维持患者的基本生理功能。按照补液原则先后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一般在入院1 h内输入液体不得少于1000 ml。护理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中心静脉压、血气、尿量的变化,并做好记录,避免因输液过快导致循环负荷过重引起急性肺水肿。如无条件观测中心静脉压的,当成人尿量大于30 ml/h时,考虑血容量基本补足,可减慢滴速。(4)病情观察。多发性骨折常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骨折局部剧烈疼痛会掩盖早期症状,不能及时诊断治疗,影响疾病的预后。因此,在骨折处理的同时,急诊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每10分钟监测生命体征一次,及时发现潜在的其他损伤。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皮肤黏膜、尿量变化、疼痛程度、皮肤张力和温度以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发现患者面色紫绀或者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脉压差缩小,考虑休克,应积极抗休克治疗;如伴有多脏器损伤,要考虑多器官的因素,避免超量补液,并尽可能利用监测手段[2]。当尿量

1.2.2 疼痛护理 多发性骨折常伴有剧烈疼痛。通过询问和观察,急诊护士要明确患者疼痛的部位和疼痛程度,分析疼痛原因并作出针对性处理。在护理过程中尽可能不要搬动患者,避免加剧疼痛;检查外固定是否适当,避免过紧造成局部肢体缺血或者过松引起骨折端移位。患者疼痛难忍,确认无其他损伤和严重并发症后可给予镇痛药镇痛治疗。

1.2.3 心理护理 患者发生多发性骨折后,往往会出现焦虑、恐惧、抑郁、悲观、害怕、孤独情绪不稳、易冲动等多种不良的心理状态[7]。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到患者疾病的治疗,甚至会失去最佳的治疗时间。因此,急诊护士应积极主动地与患者沟通,关心患者,耐心疏导他们的负性情绪。家属不在身边的要想尽办法及时通知家属来院陪伴。要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换位思考,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让患者能感受到急诊护士柔的一面;在救治过程中,要沉着冷静,动作麻利,操作熟练,体现出快、准,让患者或家属能感受到急诊护士刚的一面。这样可以培养护患之间的信任感,减轻患者或家属的不安心理,有效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救治。在紧张的护理过程中,急诊护士要合理分工、合理分配时间,将患者的初步诊断、下一步处理措施以及疾病的预后告知患者或家属,让患者或家属心理有充分的预期,并鼓励他们勇敢的面对疾病。同时,要引导患者家属在生活、精神上给予患者更多的支持。

1.2.4 并发症护理 (1)脂肪栓塞综合征。脂肪栓塞综合征是多发性骨折的常见严重并发症,发病急,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导致患者死亡。为降低脂肪栓塞综合征发生,早期有效固定患肢后尽量避免搬动,特别是以长骨为主的多发性骨折。及时发现脂肪栓塞综合征早期症状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急诊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皮肤黏膜的变化。一旦考虑为脂肪栓塞综合征,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开放气道,高流量吸氧;必要时马上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迅速开通静脉通道,持续心电监护。早期足量使用激素减轻脑水肿,冰帽降温降低脑组织的耗氧量,使用脱水剂降低脑组织代谢。(2)骨筋膜综合征。骨筋膜综合征多见于肢体创伤后,处理不当会影响患者肢体的正常功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急诊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病情,早期确诊骨筋膜室综合征,及时彻底地切开减压,有效应用抗生素及补充血容量,加强基础护理和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积极预防并发症[8]。

2 结果

被送入笔者所在医院急诊外科就治的39例多发性骨折患者经积极的抢救和精心的护理,病情稳定后收入院治疗或行急诊手术治疗的36例,其余3例死亡(1例失血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考虑为肺栓塞抢救无效死亡),急救成功率为92.3%。在急诊救治期间,发生1例患者并发骨筋膜综合征和1例患者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因急诊护士观察仔细,发现早期疑似症状后及时通知医生处理,经对症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

3 讨论

多发性骨折是急诊外科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生理、心理产生巨大影响,如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早期正确的病情评估是急诊救治的关键。因此,急诊外科护士通过简单的问诊以及快速的体格检查能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程度,优先处理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血氧饱和度、皮肤、尿量的变化,遵医嘱及时处理。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及时有效的固定以及包扎止血,避免出现并发症。多发性骨折患者合并多种生理创伤,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往往也会导致患者的心理创伤。由于伤情突发、严重,患者家属难以面对事实,焦虑、不知所措。急诊护士应根据不同患者及家属的特征进行心理疏导,及时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病情、处理措施以及疾病预后。语言要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尽量让患者或家属能快速做出决定。同时鼓励患者或家属,争取得到他们的配合,保证急诊救治的顺利进行。本组患者中,通过早期正确的病情评估、急诊救治和精心的护理干预,36例患者病情得以控制转入病房或行急诊手术。通过密切观察病情,早期发现1例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和1例脂肪栓塞综合征,及时通知医生给予针对性处理后恢复良好。多发性骨折患者病情危急,需要快速处理,与时间赶速度。这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遇到突况时可以处乱不惊,胆大心细。因此,急诊护士在工作之余,要加强业务的学习以及急诊的应急演练,能为急诊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对多发性骨折患者实施有效的急诊护理干预能提高急救成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黄典清,尤福萍.多发骨折并休克在基层医院的抢救护理[J].右江医学,2012,40(5):752-753.

[2]康先启,周初松.68例多发性骨折的治疗体会[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29(1):65-66.

[3] Heithan T H,Bruce C K,David W M,et al.Postinjury multiple organ fail-ure:the role of the gut[J].Shock,2001,15(1):1-10.

[4]崔定风,马咏梅.多发性创伤合并骨折的急救护理体会[J].新疆医学,2010,40(4):104-106.

[5]郑晓明.多发性骨折130例急救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8):5-7.

[6]王金玲.63例多发性骨折并休克抢救的护理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6):111-112.

骨折的急救护理措施篇(10)

【关键词】骨盆骨折 失血性休克 抢救与护理

1 临床资料

我科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共收治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 96例,其中男性58例,占60.4%,女性38例,占39.6%,年龄最小11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43岁。

骨盆骨折其损伤类型复杂,并发症多,尤其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是最常见、最紧急、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较高死亡率的原因主要为:(1)骨盆内脏器难以控制的出血。(2)严重的并发症。规范和改善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急救与护理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伤员的生存率,减少伤残率和死亡率。

2 急救评估

严重骨盆骨折患者难以给医护人员提供完整的病史,在昏迷、休克的情况下更不可能,而医生也不可能清楚了解创伤的作用力所作用的部位、面积、方向、大小等。而骨盆骨折后易造成出血,短时间内可出现休克。骨盆损伤大多属于钝性创伤,皮肤可能完好无损,有时严重的损伤征象不会立即显现,合并腹腔和胸腔内的损伤情况也不可能在瞬间发现,容易造成致命性骨盆损伤的漏诊。为此,首先要给予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同时给氧。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输血输液,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给予留置导尿,取平卧位,禁止搬动,避免或减少加重损伤和出血。对外伤出血的伤员,必须正确的判断,尽快做出是否手术的决定。

3 术前抢救护理

补充血容量是抢救的基本和首要措施,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和保证静脉给药。静脉穿刺困难者立即行静脉切开术。在纠正休克的同时,迅速做好术前准备,采血标本,配血,输血。根据中心静脉压、血压、尿量、心率等指标调整输液速度、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同时做好术前准备,尽快送入手术室,受伤时间至手术时间越短,抢救成功率越高。

4 急救时的病情观察

4.1 对存在心、肺、脑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应立即进行急救复苏,立即建立2条双上肢静脉通道,各种检查有序进行。

4.2 骨盆骨折最常见、最紧急、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失血性休克,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1]。有效静脉通道的建立是抢救失血性休克成功的唯一桥梁。快速建立2条或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必要时进行加压输液或输血,以迅速补充血容量。对严重休克的患者,进行诸如X线、CT、B超等检查时,要尽量减少搬动次数,以免加重出血。

5 护理要点

5.1 休克的氧疗:氧气疗法是通过吸入高于空气中的不同浓度的氧气,最终达到缺氧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2],足量的通气及充分的血氧饱和度是抢救低血容量休克伤员的关键措施之一,患者在缺血的基础上再加上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势必增加休克复苏的难度,故应尽快给予高浓度、高流量面罩吸氧,如效果不满意,应行气管插管使用正压或呼气末正压通气,以改善气体交换,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缺氧症状。

5.2 静脉通道的建立,这是抢救严重创伤性休克最主要的措施。至少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以便快速大量输液和输血。

5.3 休克急救复苏:休克是造成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休克能否早期复苏,直接关系到休克伤员的预后。所以对严重创伤并发休克的急救复苏原则是:①尽早去除引起休克的原因;②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将前负荷调整至最佳水平;③纠正微循环障碍;④增进心脏功能:⑤恢复人体的正常代谢。通过有目的、有计划认真细致的观察,及时、准确地掌握或预见病情变化,为危重病人的抢救赢得时间[3],因此要严密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四肢末梢颜色、腹部情况变化,观察尿量,了解补液及休克改善情况,记录特别护理记录单。

5.4 对肾功能的观察,骨盆骨折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而继发肾功能衰竭,在短期内应补足血容量,矫正休克而后应注意观察尿量,对少尿病人要求卧床休息,严格限制液体进入量,并严格准确的观察每小时尿量、尿比重和尿pH值,记录24h出入量。同时注意有无嗜睡、肌张力变化情况,如有特殊情况立即报告医生。

5.5 尿道损伤的观察及护理 可有不完全断裂和完全断裂。由于病人处于出血及创伤性休克,血量不足,可引起少尿或无尿。其护理如下:留置尿管接床边无菌引流瓶;保持尿管通畅,用生理盐水250ml加硫酸庆大酶素8个单位冲洗膀胱,每日2次,并每日用碘伏棉签清洁尿道口,每周更换引流袋2次,防止逆行感染;鼓励病人多饮水,预防泌尿系感染,多食水果、蔬菜以利通便。

5.6 腹腔后血肿与腹腔脏器损伤的观察及护理 骨盆骨折是外伤性腹膜后血肿的常见原因,常与休克同时发生。在抗休克的同时,要查出出血的原因,进行对症处理。护理人员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外,必须严密观察腹部情况,如在病情稳定时出现腹胀、腹痛、排便困难等症状,是由于血肿刺激引起肠麻痹和交感神经紊乱所致,可通过禁食、肛管排气、胃肠减压来缓解症状;由于血肿的吸收,可使体温升高。为预防继发感染,应给足量的抗生素。

5.7 做好各种管道护理:在抢救病人的过程中,注意保持各种管道通畅,如吸氧管、尿管、输液管道等,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及交叉感染。

5.8 心理护理,骨盆骨折,使病人及家属遭受巨大的打击,表现为恐惧、焦虑,甚至不配合治疗,精神压力陡然增大。而抗休克早期,往往注重抗休克治疗而忽视心理安抚。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及早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心理护理,使病人及家属积极配合护理及治疗。

6 小结

骨盆骨折往往遭受的暴力较大,损伤严重,失血量大,如果合并脏器损伤,极易发生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因此,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病情观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敏锐的观察力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皮肤黏膜、生命体征及尿量变化,及时纠正休克;同时注意观察腹部情况等;加强对患者出血情况及创口的判断;及早发现并发症,为骨盆骨折的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在急救时做到,急中求快、急而不乱,急中求稳、主次分明,先抢救患者的生命,再考虑功能恢复,根据患者情况,做好术前及术中急救,尽最大努力抢救患者生命,减少致残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王一镗.急诊医学.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172-177.

骨折的急救护理措施篇(11)

【中图分类号】R4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137-02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高层建筑逐渐开始出现在各大城市中,高处坠落的发生率也开始逐年上升,高处坠落伤已成为了继意外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因素。意外事故、自杀、暴力犯罪等都可能造成高处坠落伤,引起多脏器的损伤,具有非常高的致死率。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如何快速有效地对高处坠落伤的病人进行院前急救,减少病人的致残率、致死率是抢救的重要因素。

1临床资料

我院急诊科从2010年8月到2013年8月,120急救共98名高处坠落伤病人,其中男性90名,女性7名,儿童1名。年龄在8岁-56岁,建筑工地67名,居民区12名,办公楼等9名。以头颅损伤为主有54名,颈椎脊柱伤为主有12名,以胸部损伤为主有23名,骨盆及四肢骨折为主有9名。其中有8例当场死亡,有5例在入院途中抢救无效死亡,有3名入院抢救无效后死亡,抢救成功率为83.7%,这一较低的抢救成功率也表明了高处坠落伤对人生命质量的破坏性。

2院前救护体会

高处坠落伤的病人一般伤势严重,且多以多个脏器损伤的复合伤为主,针对不同程度伤情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救护措施才能最佳程度地挽回病人的生命,降低病人的致残率。

2.1紧急处理

医护人员接到120指令后,迅速达到现场;对病人快速评估,了解病人的伤情,取出病人身上的污物,开展救治;对于昏迷、休克、窒息等患者采取人工呼吸、吸氧、止血等措施,并放置口咽管。总之按照院前处理原则:迅速评估伤情,开放气道有氧通气,快速有序的心肺脑复苏,快速控制致命的颅内及胸腹内脏出血并安全转送。

2.2充分了解受伤情况

坠落伤通常以头颅损伤、劲椎脊柱损伤、胸部损伤、骨盆及四肢骨折为主。因此,在抢救护理过程中,应该按“疑病从有”的原则。同时了解受伤时的坠落着地部位、姿势、坠落高度、地面情况、坠落过程中有无障碍物阻挡,从而来判断受伤情况。头颅损伤并伴有颅内压增高则应给与脱水剂;胸腹内脏出血则放置留置针以便能够及时的补液;脊柱损伤时则要留意脊神经的损伤情况;骨折时则应立即进行包扎止血、固定。根据不同的受伤情况,对病人进行初步急救护理。

2.3采取急救措施,防止损伤加重

根据不同部位损伤严重程度的情况,结合临床表现,具体采取不同的急救护理措施,避免伤情的进一步加重。

2.3.1头颅损伤病人

临床表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不清、瞳孔大小、形态等的改变、生命体征改变。

急救护理措施:医师和护士到现场后应该立即评估伤情,将患者搬运到安全的场地,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来判断病人是否为头颅损伤病人,并根据病人伤情的转变情况,及时对病人进行抢救,如病人已出现心跳呼吸停止,则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一般对于头颅损伤病人的急救措施包括:将患者平卧,头部偏向一侧,清理口、鼻、眼等污物,着重打开口腔,查看呼吸道内是否有血凝块、分泌物等,并进行清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头面部有开放性伤口及活动性出血时,则应用纱布、头套、绷带等包扎止血,观察是否有渗血。头颅损伤病人,颅内压会增高,此时应该进行循环脱水治疗,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液,配合以甘露醇、地塞米松等药物来降低颅内压,给予患者氧气吸入,保证脑细胞的正常活动。做好相关急救护理后,在搬运的途中,应保证输液输氧正常,尽量安抚病人及家属,避免过度紧张,同时联系相关科室,做好抢救准备。

2.3.2颈椎脊柱损伤病人

临床表现:头部或者颈部剧烈疼痛,颈上部压缩、旋转活动受限,甚至会有感觉丧失和活动限制。

急救护理:对于颈椎脊柱病人来说,最主要的急救护理是避免在搬运过程中造成第二次伤害,因此,搬运时,搬运人员应同时进行搬运,保持身体平衡的一致性,避免颈部制动。

2.3.3胸部损伤病人

临床表现:肋骨骨折伴有的局部疼痛,呼吸困难,有骨摩擦音;血胸伴有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血压下降、出冷汗等,开放性血胸时血会沿着伤口流出。

急救护理:清理呼吸道污物,避免堵塞气道,引导病人吐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出现肋骨骨折病人,用7-8厘米的胶布条做胸壁固定。从侧脊柱越过胸骨,从胸骨下缘到腋窝反复重叠胶布条。如有多跟肋骨骨折,采用厚敷料覆盖胸壁软化区,再用胶布条进行固定。同时,如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情况,应按照医嘱进行血容量的补充。对于开放性胸壁损伤的病人,采取无菌辅料对创口进行处理。

2.3.4骨盆及四肢骨折病人

临床表现:局部剧烈疼痛、变形、活动受限,开放性骨折会伴有大量出血的情况。

急救护理:针对骨盆受伤病人,采用平卧硬板担架,四肢骨折病人,则采用适度的夹板固定后搬动。对于开放性骨折病人,根据出血严重与否,采用纱布压迫止血或者止血带止血;对于大腿骨折的患者,应适度固定,每隔半个小时用手指测试固定程度,避免太紧引起神经麻痹;对于大出血患者,进行静脉通道的建立,以确保血容量的正常。搬运过程中,保持车速平稳,切记不可太快。

2.4安全转运,途中监护

高处坠落伤病人最佳的急救时间为1小时,因此,在做院前急救时,应该尽快向有条件的医院转运,为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另外,在搬运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高处坠落伤病人的受伤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担架进行搬运。在途中转运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病人的具体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采取必要的处理。

3讨论

3.1迅速出诊,准备充分物资

120急救中心接到急救电话后,相关医师和护士应立即出诊,并准备好氧气、吸引装置、心电监护、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各种急救药品、夹板、担架等。救护车单元配备的相关物资,应当用后及时补充,避免下次使用量的不足。

3.2加强救护人员综合素质,掌握各项急救技能

高处坠落伤病人的病情复杂且严重,设计到临床多个专业,因此,专业的急救医师应该掌握胸外科、骨外科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抢救经验,护理人员也应该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加强救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对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等应进行全方位的反复培训,熟练使用各种抢救设备和仪器,了解抢救流程。

3.3联系相关科室,做好急救准备

“120”在接急救电话时,询问病情情况,医师和护士出诊后,应根据伤情进行准确的评估,并根据病人的病情预见性的护理分诊,同时,联系相关科室做好手术准备,以免浪费病人救治时间。

3.4积极为病人争取抢救机会

高处坠落伤病人大多数都是急危重病,虽然有些在表面上看并不严重,但是很有可能是一名潜在的危重病人。因此,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应该严肃对待病人的病情,不能有一丝的懈怠,行动无比准确无误,迅速及时,为每一个病人争取抢救的机会。

参考文献

[1]辛永祥.王建东.李杰等.30例高处坠落伤临床治疗探讨[J].中华医学院感染学杂志.2011(20)198957ya(14:18:4)

[2]李晋.徐朝霞.杨晓鲲等.84例坠落伤急诊救治分析[J].西南军医.2009(05)198957ya(14:18:49)